一、一个光学问题的解答(论文文献综述)
潘秋晨[1](2021)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后,正面临动力转轨,而在复杂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之下,先前本就潜藏的矛盾更为突出,“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已不适应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但创新效率低下、所有制歧视、产业分割严重等难以转变的现实,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集约型”增长模式的发展。如何找到未来的经济增长动力,是政策制定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中国制造业当下存在的资源错配,不仅说明产业部门包含着充分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空间,更潜藏着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巨大能量。若要释放这一能量,就有必要在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内国际生产体系紧密联结的双循环背景下,结合中国深化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历程,考虑如何构筑更高质量的全球价值链嵌入路径,更充分的利用好全球价值链的组织、治理结构,进而促进生产要素的内外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若能基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有的放矢的制定政策,改善不平衡、不协调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对资源的过度消耗等不可持续的问题,就可能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文章将全球价值链与资源配置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基于全球价值链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理论分析框架和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特征事实,系统阐述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不同于以往大部分文献的是,本文在全面量化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内外协同型、内向型动能,并区分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资源错配事实的基础上,利用1996-2013年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以垂直深化的视角探究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要素流动效应、分工协作效应、外向集聚效应、结构升级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展开综述,梳理理论发展脉络并归总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一方面找到支撑本文开展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发现相关研究领域的局限和空白,以阐明本文仍需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第二,以文献综述为源点,以全球价值链理论、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全面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制造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阐明中国作为一个转型国家,向更高水平的开放型市场经济转变的最终目的是使外部资源对国内市场产生有益的引领作用,从而巩固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因此,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机制应是垂直深化和由表及里的,异质性行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可能经由两个端口,产生三种动能,进而通过四类机制发挥作用。一方面是单纯依靠外向型动能驱动的资源优化配置,即在国际市场进出口侧主要发挥作用的要素流动和分工协作机制;另一方面是在异质性行业深化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全球价值链与国内生产体系产生深入联结后在国内市场供给侧发挥作用的机制,可分为外向集聚和结构升级。其中,外向集聚机制主要说明了内外动能的协同作用;而结构升级机制则更强调在外部资源对国内市场产生有益的引领之后,本国产业部门自主增值能力的增强和国内大循环发挥的主体作用。第三,以199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为依据,对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角色和资源配置实际进行深入探讨。一方面,在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形下阐明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的资源配置情况;另一方面,克服总值贸易思维的缺陷,以垂直深化的增加值视角重新考量中国的贸易利益,进一步区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内外协同型和内向型动能。第四,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资源配置的程度和方向,进一步界定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区间”。第五,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资源配置的路径机制。首先,构建方程检验在全球价值链嵌入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相应的影响机制发挥了什么作用;其次,若存在多种中介机制的多重影响,则进一步确定其中更为显着的中介机制;最后,进一步探讨影响机制是否存在局限性,进而可能在一定条件之下弱化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改善作用。第六,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归总,对如何构筑高质量的全球价值链嵌入路径从而打开效率提升的“黑箱”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理论和经验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正从一个倾向于被动接受他国中间产品的低端代工者角色,向一个倾向于为全球生产网络输送中间产品的中端分工者角色转变,且在此过程中,国际市场对中国国内循环的依存度逐渐上升。第二,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资源错配,也恰好潜藏着实现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巨大能量。若能够改善资源错配,1996-2013年,中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还将提升约13.16%,平均每年实现0.73%的增长;总产出将额外提升9.6%,平均每年实现0.53%的增长。第三,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对打通资源在行业间的流通渠道的作用更强,内向型动能对打通资源在企业间的流通渠道的作用更强。进一步的行业异质性分析显示,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行业越来越依赖于偏向内向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动能改善资源配置。非线性分析显示,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各类动能对资源配置均存在一定的“优化区间”。内向型动能与资源错配的关系呈“倒U型”,当内向型动能增强到超过非线性关系的临界值之后,将发挥着可持续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这意味着,基于中国资源禀赋和产业体系构筑的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路径,确实潜藏着带动经济下一轮快速增长的巨大能量。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内外协同型、外向型动能与资源错配的关系均呈“U型”,且具备“左高右低”的非对称特征,说明外向型动能的参与确实优化了行业间资源配置,且该效应大于抑制作用,合理利用外向型动能将促使其发挥更强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第四,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改善行业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基于外资更替和再配置的要素流动效应共同发挥了多重中介作用,且外资再配置的中介作用更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外资再配置效应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之间呈“倒U型”关系。这意味着,由发达经济体外资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确实隐含着“纵向压榨”效应,而这一效应对东道国市场资源配置的负面影响也将阻碍外资本身的成长。并且,基于内外资部门之间生产率增长动力的差异,外资实质在这一资源协同优化的过程中获益更多,也更依赖于在东道国的资源再配置过程驱动自身的迅速成长。若这一协同优化过程无法持续,“纵向压榨”可能转变为“双向压制”,从而造成“损人不利己”和“两败俱伤”的局面。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中国等发展中经济体为代表的全球价值链从属者的研发行为,实质是全球价值链参与者之间相互追赶和学习的表现,驱动了全球价值链主导者更高效率的资源再配置过程,一定程度消弭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纵向压榨”效应,“重启”了国内国际资源的协同优化路径。第五,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在改善行业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协作关系实现的就业结构横向调整和融资约束缓解共同发挥了多重中介作用,且就业结构横向调整的中介作用更强。但需要注意的是,就业结构的纵向调整并未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相对于高技能劳动要素的增长,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深化反而促使制造业更多的积累了对中低技能劳动要素的偏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可能存在一定的资源优化配置“偏向”。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虽然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全球价值链嵌入壁垒驱动了制造业整体的资源优化配置,但却以“拖累”劳动要素的优化配置为代价,且低端“拖累”更为严重,由此加剧了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的“双重分割”。第六,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协同型动能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外向集聚效应发挥了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全球价值链和国内生产体系的深化联结呈现出显着的协同优化作用。但区分“二元”嵌入模式的研究发现,不论是行业内还是行业间,全球价值链上游嵌入的“隔绝机制”都存在,且上游嵌入度越高,企业对核心技术等资源的保护动机越强,国内国际生产要素的流通、扩散渠道被一定程度的阻隔,个体利益和大局利益的调节失灵促使积蓄于全球生产网络和本地产业集群之下的外向集聚效应被抑制,可能导致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生产体系的“双重分割”。而同时,全球价值链下游嵌入的资源“互仿互享”机制也稳定存在,且下游嵌入度越高的企业与集群内关联企业进行优势资源互享的动机越强,外向集聚效应对资源配置的改善作用亦随之强化。因此,上述两种机制相互博弈的结果一定程度决定了外向集聚效应的强弱,进而左右着内外协同型动能引导资源配置的最终效果。第七,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内向型动能改善行业内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结构升级机制呈现出明显的部分中介作用。而进一步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机制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通过中间投入优化、国际竞争、“链中学”路径驱动了制造业结构升级。但上述全球价值链的结构升级路径存在行业异质性,进而塑造着结构升级机制下的资源配置路径:技术水平越高的行业越依赖于由中间投入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嵌入路径驱动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水平越低的行业则越依赖于由国际竞争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嵌入路径驱动资源优化配置,而基于“链中学”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路径则能够驱动所有行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且对低技术行业的作用更强。这意味着,正是由于中高技术行业的全球价值链低端嵌入路径依赖、中高端嵌入路径较难贯通、高端嵌入路径正向效应较弱,才造成中高技术行业难以进入内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区间”。
陈光[2](2021)在《光载射频信号处理若干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光载射频信号处理是一门涉及射频技术和光子学的新兴交叉研究领域,其包括了光纤通信、无线通信、微波工程、模拟与数字信号处理、光电融合、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载射频通信系统及网络应用等多个方面。光载射频技术的研究初衷是在射频系统中引入强大的光子技术,从而消除电子瓶颈的同时带来诸多优点,如高速率、低损耗、大带宽、小尺寸、低功耗、轻重量、高集成度、优良稳定性、抗电磁干扰、频率响应平坦、易于混合集成等技术优势。因此,通过采用基于光子学的射频信号处理技术可实现以前在电域内很难甚至是无法完成的功能或任务。正是由于这种巨大优势,光载射频通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以来,在信号处理、民用通信、国防军事、航空航天和医疗卫生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光载射频信号处理关键技术与光载射频通信(RoF)系统应用作为微波光子学两个重要的研究分支,近些年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兴趣,并成为当前微波光子学的研究热点。本论文针对光载射频通信、光纤射频混合接入网络和微波光子雷达等民用和国防军事应用需求,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课题,重点对光载射频信号处理关键技术和光载射频通信系统设计应用两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一、提出了基于光串联单边带调制和光正交单边带复用的多模态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为了解决多制式射频信号收发和传输面临的需求及挑战,提出一种采用光串联单边带调制(OTSSBM)和光正交单边带频谱复用(OOSSBM)的多模态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方案,并在接收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辅助的相干检测,对多路相位调制码型信号的混叠信道进行识别和分离,实现了在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中的多速率信号收发、调制解调与传输。(1)设计了相干RoF系统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 RoF系统中光载射频信号的频谱结构,并通过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在接收端恢复了发射的2 Gbit/s和5 Gbit/s的BPSK码型信号,给出了信号发射前和接收后的时域波形图和眼图对比。搭建了光载射频信号发送、传输、接收和处理的多信道高谱效相干光载射频通信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所提出的不同类型及条件(单信道与双信道;OTSSBM与OOSSBM;40 km单模光纤传输与背靠背系统等)下的复用信号,经40公里单模光纤传输后系统性能良好,均满足误比特率(BER)低于10-9,品质因数达到6以上。(2)分析了采用OTSSBM和OOSSBM时,传输2 Gbit/s和5 Gbit/s的BPSK信号,在保持能量效率适中的前提下,两种复用方案各自分别的频谱效率达到了 4.2 bit/s/Hz和4.9 bit/s/Hz,综合利用OTSSBM和OOSSBM两种方案达到7.4 bit/s/Hz。在提高光单载波射频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和信道容量的同时,使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辅助的相干检测进行信号解调与恢复,没有增加额外的混叠信道分离硬件或光电器件,简化了系统结构和复杂度。二、设计了基于硅基光电子的相干光载射频通信集成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采用级联硅基微环谐振腔(MRR)结构,设计了具有波长选择性的高Q值、超窄带、可调谐的三通带光带通滤波器,并实现了基于MRR的光多载波产生的技术方案;设计了用于调制高速射频信号的硅基双电极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E-MZM);利用所设计的MRR滤波器和DE-MZM等硅基光电子器件,设计了一种发射多路多制式射频信号并提供多类型射频信号接入功能的光载射频信号集成发射机;利用硅基平面光波导设计了混合集成数字相干光接收机,并对所设计的集成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的性能做了系统品质因数(Q-factor)和误码率(BER)的验证和测试。(1)利用上下分插型(或称作“上传下载型”)硅基MRR设计了超窄带可调谐光带通滤波器,所设计的单微环谐振滤波器中心波长为1552.52nm,3dB带宽为0.04nm,FSR为10nm,并拥有陡峭的滤波窗口上升沿和下降沿,利用热光效应可调谐滤波通带。通过将三个硅基单微环级联,形成具有波长选择性和可重构性的三通带可调谐窄带光带通滤波器。三个通带的中心波长分别为1550.7 nm,1551 nm和1551.3 nm,其平坦度良好,通道间隔FSR达到10 nm,吸收损耗低于3 dB/cm,每个微环谐振滤波器的精细度Finesse为250,Qtotal达到38750,级联多频带微环谐振滤波器产生多载波光源,其尺寸在毫米级。(2)设计了高速硅基双电极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E-MZM),其带宽达到30 GHz,对于BPSK信号的数据速率接近10 Gbit/s。以三个频带作为光载波分别调制不同频段和类型的射频信号,以BPSK调制码型发射则每路信号达到10 Gbit/s的数据速率。设计了亚微米尺寸硅基波导可调谐光衰减器(VOA),并分析了其特性。设计了双平行双电极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其被用于构成I/Q调制器。将有三个频带的微环谐振滤波器和三个硅基调制器串联后再并联,构成了在三个光载波上调制,同时加载多路不同类型宽带信号(如WiFi,WiMAX等射频信号,或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任意组合)的光载射频通信集成发射机,整个芯片尺寸为7.8 mm2的毫米量级。(3)为了解决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对于数字相干接收机在集成度、功耗、工作稳定性、灵敏度、响应度波动、相位误差方面的进一步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硅基平面光波导的集成数字相干光接收机前端,并测试了所设计的集成相干接收机前端模块的性能和参数指标。在1520 nm~1620 nm宽波长范围内,相位漂移在±1°,保证了相应端口良好的相位正交性。当温度在-5℃~80℃时,响应度幅度波动在±0.25 dB;相邻光电探测器端口之间的响应度偏差在0.4 dB之内。测试了对于112 Gbit/s PDM-QPSK调制码型信号的接收性能,得到了偏振正交方向X信道和Y信道上清晰且易于判决的星座图,以及品质因数(Q值)和信号光功率(光信噪比)的近似线性对应关系。三、设计基于DP-DPMZM和SOA-MZI的光载射频信号处理技术方案为了在一个光载射频信号处理系统中实现多项功能,并提高系统集成度及降低成本,对光载射频信号处理的三种核心技术——移相、滤波和倍频进行了综合方案设计。(1)基于双偏振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DPMZM),设计了具有倍频功能的宽带光载射频信号移相器,不仅对射频信号进行2-6倍频调控,且在光域实现了 360°相位控制。仿真验证了其相移范围和倍频效果,相移量与相位调控参量接近线性关系,多倍频与相位控制这两种处理同时进行。分析了消光比的变化、90°混合器的幅度和相位不平衡性对相位漂移、幅度抖动及系统稳定性的影响。(2)借助MZM的单边带(SSB)调制(用于加载射频信号)和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光学非线性效应(慢光效应和相干布居振荡),设计了一种滤波通带(中心波长)和3 dB带宽均可调谐的射频光子滤波器,该滤波器中心波长在15 GHz-20 GHz的频率范围内调节,并具有超过15 GHz的自由频谱范围(FSR),中心波长不同,其FSR不同,最低的FSR亦超过15 GHz。调节SOA的注入电流,实现了其频带和3 dB带宽可调,在SOA驱动电流为420 mA左右时,FSR=15.44 GHz,滤波器通带的3 dB带宽BW3dB=2.45 MHz,品质因数Q-factor>6300(对于单通带滤波器,Q-factor=Finesse=FSR/BW3dB≈6302),滤波器带外抑制比达到41 dB。(3)采用偏振分束器、偏振耦合器与两个SOA构成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型结构(SOA-MZI),设计了宽带射频光子移相器,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相移的动态范围达到360°、调控精度达到0.1°、相移带宽接近30 GHz,相位变化量与SOA驱动电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且依照相移精度对相移量进行连续调节。这些特性均优于传统方案。此外也对所设计的射频光子移相器非线性失真原因做了初步分析。上述三个创新点不仅提升了光载射频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频谱效率和多模态应用,丰富了光载射频信号发射和接入服务的多样性,还提高了系统集成度,降低功耗、减小器件尺寸,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了对射频信号的相位在光域进行连续精确调控,同时进行倍频和滤波等处理,增强了光载射频信号处理系统的综合功能。本论文针对基于光载射频通信的超宽带无线接入网络、微波光子雷达、光控相控阵、电子对抗系统以及其它需要高性能光载射频信号处理的领域开展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未来相关研究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金禹辰[3](2021)在《基于薄板理论的点支撑镜面面形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集成电路的高速发展对光刻技术及光刻设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光刻机物镜镜片作为光刻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镜面精度严重影响光刻设备性能。物镜镜片在自重作用下产生的变形会影响光学系统的波前差,而对于此类误差很难有效消除。由于镜片厚度与镜片支撑点分布的宏观尺寸远小于镜片直径,其几何特征符合弹性力学中对于薄板的定义。因此,通过力学分析方法,基于弹性薄板理论研究镜片挠度变化对提高光刻机整体精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镜片均匀点支撑下的挠度问题。基于板壳理论和功的互等定理,引入光学领域的泽尼克系数、PV值和RMS值作为表征镜面整体面形精度的指标,通过理论推导得出等厚度圆形镜片在若干均匀点支撑情况下的挠度变化表达式,并且将推导得到的挠度解析解进行泽尼克拟合,获得三十七项泽尼克系数;同时,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计算得到同种工况下的镜面挠度数值解,将数值解拟合得到泽尼克系数,并将两者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然后,在镜片均匀点支撑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各支撑点处支反力非均匀分布时镜片的变形情况。推导出支反力非均匀分布时镜片点支撑的挠度解析表达式,并将镜面各点挠度进行泽尼克拟合获得泽尼克系数,同时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同种工况下的挠度数值解答以及数值解的泽尼克拟合系数,再次进行对比验证。最后,基于Matlab编写软件界面,将均匀支撑与非均匀支撑下的镜片面形计算程序封装成独立软件。本文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功的互等定理结合弹性圆薄板理论计算得到的镜面挠度表达式,对于均匀点支撑,其典型点挠度误差小于5%,PV值和RMS值等光学相关衡量指标的误差小于6%;对于非均匀点支撑,PV值和RMS值精度误差小于7%。另外,本文的计算方法对于内点支撑以及变厚度点支撑等其他复杂工况同样适用。
吴文婕[4](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技术变革的持续深入和网络社会的快速构建,当今世界人口环境和经济需求等都逐渐呈现出文化多元融合和业态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体现了新时代对“未来人才”的急切呼唤.因而,以主动参与、理解记忆、批判认知、积极建构和迁移应用为主要表征的深度学习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有效途径.本研究着眼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深度学习理论和单元教学设计模式,以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实验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理论探讨和实践调查为首要研究依据,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影响“圆锥曲线与方程”深度学习的因素,对“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教学进行结构化、系统化设计,经课堂实践后检测深度学习成效,为数学教育工作贡献实证经验.本研究的主要成果有:(1)调查分析了不同年级学生“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深度学习情况,为其他教师了解学情、预设课堂生成及把控教学进度提供经验参考.(2)整理并阐述了圆锥曲线这一概念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进程,并将从中获得的启示用于剖析当代数学教材内容,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重构教学内容与顺序,提出了一套具可行性和拓展性的教学方案.本研究将圆锥曲线课时教学被拆分为三个紧密关联的部分:单元起始课程的教学、具体概念与内容的教学、单元复习课的教学.(3)开展了“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教学实践,取得较好的实践结果.学生不仅综合测试情况有明显改善,而且在深度学习态度与动机、批判与质疑、构建与联系、反思与整理、迁移与应用维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都静妍[5](2021)在《裸眼三维显示视角提升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显示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人们的视觉要求有着巨大的意义。传统的二维(twodimensional,2D)平面显示技术无法包含物体的深度信息,已经不能满足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追求。裸眼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显示技术可以提供物体的深度信息,还原正确的遮挡关系,从而受到国内外众多研究人员和企业的广泛关注,是3D显示技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现阶段的裸眼3D显示观看视角小是阻碍裸眼3D显示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例如集成成像显示、基于悬浮透镜的悬浮3D显示等都存在视角小的问题,无法满足人类视觉对于大视角、高质量裸眼3D显示技术的追求,严重阻碍了裸眼3D显示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裸眼3D显示视角提升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光学—数字联合优化算法的大视角、高像质3D光场显示方法传统的集成成像显示具有全视差、立体感强等优点,但该显示技术的观看视角需要进一步提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光学一数字联合优化算法。该算法基于光学成像理论分析了系统中透镜阵列产生的像差并根据分析结果将像差进行分类:适合光学优化的像差和适合数字图像优化的像差。设计并优化透镜阵列用来将适合光学优化的像差定量地抑制为零或最小值,提出了基于维纳滤波的预校正算法抑制其他像差。光学—数字联合优化算法使用球面单透镜阵列作为控光元件,在提升系统观看视角的同时不会增加系统复杂度。结合全息功能屏调制光线的作用,提出的显示原型系统能够有效抑制系统产生的像差,实现了具有52°观看视角、16900个视点数目的高像质3D光场显示。(2)高分辨率、大视角的透射式悬浮3D显示悬浮3D显示可以提供很强的沉浸感和真实感。目前,悬浮3D显示由于杂散光和像差的存在,很难同时实现令人满意的观看视角和分辨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高分辨率、大视角的透射式悬浮3D显示。设计的悬浮3D显示系统由立体显示单元和悬浮透镜组成,其中立体显示单元由时序定向背光模组和液晶面板构成,可以提供无分辨率损失的3D图像。提出了瞳孔追踪3D显示方法,可以实现基于实时瞳孔空间位置的3D信息采集和再现,能够为观看者提供较大的观看区域。悬浮透镜会产生严重影响整个悬浮系统视角的像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多通道多变量图像校正算法,可以获得像差得到抑制的悬浮3D图像,结合瞳孔追踪3D显示方法,能够实现大视角、高分辨率的悬浮3D显示效果。多通道多变量图像校正算法对不同光学结构的悬浮透镜具有普适性。仿真和实验表明,设计的原型系统最终实现了具有60°观看视角、高分辨率的透射式悬浮3D显示效果。(3)基于光场空间数据重构算法的大视角悬浮3D光场显示传统的基于集成成像和悬浮透镜的悬浮3D光场显示是一种可供多人观看的悬浮3D显示技术,能够还原原始光场分布,但其存在观看视角小、像质差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光场空间数据重构算法的大视角悬浮3D光场显示。该系统由大视角水平向光场显示单元和悬浮透镜构成。设计的光场显示单元由方向性时序背光模组、液晶面板、柱透镜光栅和全息功能屏构成,通过刷新编码图像并借助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可以实现大视角的光场显示效果。同时,为了提升整个悬浮光场系统的观看视角、提高悬浮3D光场图像的质量,设计了光场空间数据重构算法,建立了光场空间数据之间的数学映射关系,通过该算法得到的多张编码图像经过光学系统调制后可以得到理想的悬浮3D光场图像。为了进一步提升像质,还提出了针对编码图像的加权优化算法来解决柱透镜光栅带来的图像锯齿感问题。仿真和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观看视角为60°、可供多人观看的悬浮3D光场显示,且与传统方法相比,像质有了明显地提升。
郑会[6](2021)在《基于物理学科能力的中考物理试题研究 ——以遵义市近五年中考物理试题为例》文中提出中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兼具学业水平测试及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选拔考试,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考查,更指向学生的学科能力。物理学科能力的培养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中考物理试题应该体现对物理学科能力的考查,是反映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形式之一,而物理教学过程更是学生物理学科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如果中考物理试题能够很好地体现对物理学科能力的考查,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物理学科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物理学科能力便能得到更好的提升,达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因此本研究采用归纳总结法、对比分析法等对遵义市近五年中考物理试题考查物理学科能力情况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分析,并以问卷的形式了解教师的重视程度和学生的现状,从而对学生物理学科能力培养及提升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为中学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物理学科能力及中考物理试题更好体现对物理学科能力的考查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考物理试题物理学科能力考查方面:从纵向分析看,近五年中考物理试题各年及整体都以考查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主;从横向分析看,不同题型和不同知识板块对物理学科能力考查侧重有所不同。问卷调查方面:教师们在物理教学中都足够重视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对学生分析解释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观察记忆能力现状好于其它物理学科能力。试题考查、教师重视度及学生现状整体方面:得到重视的是观察记忆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整体而言表现好的是学习理解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最需要加强重视的是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各物理学科能力的培养都得到重视,才能实现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整体提高。
槐喆[7](2021)在《光捕获蛋白和鼠主尿蛋白-配体复合物中结构-功能关系的理论计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所有生命活动过程中,生物大分子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生物分子特定的三维空间结构是发挥其功能的基础。理解清楚结构-功能之间的联系,对于新药和人造光化学器件的设计有着重要意义。生物分子结构往往错综复杂,某些分子机理仅通过实验研究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理论方法的快速发展,理论计算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本论文针对光捕获蛋白和蛋白-配体复合物两类体系,通过有效的理论方法来揭示它们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光捕获蛋白能够将能量从光吸收天线蛋白高效地传递到反应中心,然而一些能量转移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为了理解蛋白如何精细调节色素分子的光学特性和能量转移,本论文采用了激子模型结合量子主方程的方案。其中,色素分子的局域激发能和色素分子间的电子耦合强度用于构建体系的哈密顿,谱密度来描述体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针对这三方面分别采用半经验ZINDO/S–CIS方法、点偶极近似方法(point dipole approximation,PDA)和Drude模型来进行有效的评估。根据耗散子运动方程(dissipation equation of motion,DEOM)理论来计算光捕获体系的吸收谱和激发动力学。此外,采用蛋白专一性极化电荷(polarized protein-specific charge,PPC)方案来更真实地描述蛋白环境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Fenna-Matthews-Olson(FMO)蛋白能够近乎完美地完成能量传递,然而能量传递路径仍然存在争议。此外,来自不同种类的硫细菌的FMO蛋白的吸收谱可分为两种类型,实验上把来自Prosthecochloris aestuarii 2K(P.aestuarii)和Chlorobaculum tepidum(C.tepidum)的吸收谱分别命名为类型I和II,两种类型吸收谱的主要差别是中间吸收峰强度不同,然而吸收谱差别的结构来源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单点残基突变诱导激子结构和吸收谱的改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来研究蛋白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基于实验上单点突变诱导吸收谱改变的研究结果,本次研究对两种FMO蛋白第6个色素分子周围的残基进行了单点突变。对于两种野生型FMO和他们的突变体,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 dynamics,MD)结合量子力学/分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molecular mechanics,QM/MM)的计算方法来研究,并且蛋白专一性极化电荷方案用于考虑极性环境。根据模拟轨迹计算得到的色素分子的局域激发能和色素分子间的电子耦合强度用于构建Frenkel激子模型,计算得到的谱密度来考虑色素分子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根据最近发展的DEOM理论方法计算得到了它们的吸收谱,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型C.tepidum在突变后由II型吸收谱转变成了I型吸收谱,这与实验结果一致。此外,我们预测了野生型P.aestuarii在发生相同突变后的结果,其吸收谱也会发生转变,即I型吸收谱转变成了II型吸收谱。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每个色素分子对于吸收谱的贡献,并把野生型FMO之间、野生型FMO与其突变体之间两两做了比较,结果表明色素分子5、6和7共同导致了两种野生型FMO吸收谱的差别。最后,计算了激发动力学并预测了能量转移路径。在药物设计中,一个主要目标是找出与靶标蛋白紧密结合的小分子。其中,准确预测蛋白-配体结合自由能对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有着重要意义。精准的自由能计算需要准确的哈密顿、充足的采样和可靠的自由能计算方法。量子力学水平的哈密顿能够准确呈现研究体系的势能面,然而在这种势能面下采样计算量特别巨大,因而在分子力学水平的势能面下采样更为常见。为了获得充足的采样,一些增强采样方法用于加快收敛,比如伞形采样(umbrella sampling,US)、元动力学(metadynamics)和炼金术(alchemical)采样方法等。在获得充足的采样后,需要选取可靠的自由能计算方法,常见的后处理方法包括热力学积分(thermodynamic integration,TI)、热力学微扰(thermodynamic perturbation,TP)和多态Bennett接受比例法(multistate Bennett acceptance ratio,MBAR)等。在本论文中,采用分子力学水平的哈密顿、炼金术的增强采样方法、热力学积分和多态Bennett接受比例法的后处理方法来计算结合自由能。此外,计算不是很准确但效率很高的端点法(end-point)也用于结合自由能计算。鼠主尿蛋白(major urinary protein,MUP)对于调节信息素捕获和释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有助于厘清信息素的通信系统。先前鼠主尿蛋白-配体的研究中,计算结合热力学采用的是早期蛋白力场并且模拟时间较短,从而可能导致采样不收敛,对蛋白-配体的相互作用模式理解有限。本次研究中,针对14个鼠主尿蛋白-配体复合物,采用不同的自由能计算方法来研究它们的结合热力学。两种AMBER蛋白力场分别用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包括被广泛接受的AMBER14SB力场和最新的AMBER19SB力场,从而帮助蛋白力场发展的评估。通过分析鼠主尿蛋白-配体相互作用网络识别出稳定结合结构的重要残基,并且比较了两种力场下的蛋白二级结构和蛋白-配体间相互作用网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AMBER19SB力场在主链重原子均方根偏差和结合热力学研究方面并没有比广泛使用的AMBER14SB有更好的表现,因此AMBER14SB力场在预测结合热力学方面仍是很好的选择。目前,许多科研人员致力于开发不同的方法来理解特定生物体系的结构-功能关系。本论文针对色素-蛋白和蛋白-配体两类复合物分别制定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然而这些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最后,将针对本论文内容作出总结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展望。
甄勇杰[8](2021)在《基于网络画板提升高中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圆锥曲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圆锥曲线课程教学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圆锥曲线部分的教学要求。不论是时代进步催生的各项教学资源,还是教学发展研究提出的各项教学要求,亦或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多种教学方法,目的都是提升高中生数学学习质量。本文以圆锥曲线为教学内容,采取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验分析法、访谈法四种研究方法,应用网络画板制作了课件,进行了教学设计,通过实践教学研究网络画板教学对高中生数学学习质量有何提升。首先,文献综述动态几何软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明确了几何软件与教学融合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对新高考实施以来的新高考试题中圆锥曲线部分的试题分析,突显了圆锥曲线在新高考中的地位;通过对三种代表性的动态几何软件的比较,展现了网络画板的独特优势;通过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及《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解读》中对圆锥曲线的教学要求的研究,以此为选用网络画板为教学软件和选取圆锥曲线为教学内容提供保障。其次,基于APOS理论、问题驱动理论提出应用网络画板辅助圆锥曲线教学的基本原则,并以理论基础为指导,按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结合上述基本原则设计应用网络画板辅助圆锥曲线教学的教学设计。最后,利用教学设计,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分析,说明应用网络画板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作用;通过对学生的访谈,表明学生在网络画板课堂教学过后有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期望;进而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情感体验两个方面说明基于网络画板进行圆锥曲线教学对提升高中生数学学习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旨在通过本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上的选择,希望为网络画板的研究做一份贡献,为教师寻求提升高中生数学学习质量提供参考。
尹悦[9](2021)在《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末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碰撞交融的大变革时期,是物理课程正式纳入我国国家课程体系的时期,也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完整意义的物理教科书的诞生时期,更是我国传统物理教育走向近代化的转型时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研究选取20世纪以来11个时期的12套样本教科书,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面,对教科书中的电磁学部分进行梳理分析,科学地总结清末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电磁学内容的变迁特点,理性分析其变迁原因,揭示各时期社会背景与意识形态对教科书的深刻影响,由此得出启示,以期为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未来编纂提供历史参照,并为一线教师进行电磁学教学工作时提供一些建议参考。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说明研究意义、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内容等问题。第二章讨论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的变迁历程。第三章从宏观层面研究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所在位置、课程性质以及所属教科书的变迁历程。第四章从中观层面讨论电磁学部分内容呈现方式和内容组织的变迁历程。第五章以“电磁感应现象”为例,从微观层面探讨电磁学部分的变迁历程。第六章总结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特点,分析其变迁原因并得出启示。通过研究发现,电磁学部分的变迁历程受到社会、科技、政治等外部因素以及课程改革、学生发展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如下特点:教科书中电磁学部分所在位置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前移;课程性质逐渐演进为既注重物理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属教科书册数由一册到二册逐渐变为多册;电磁学部分所占教科书的篇幅比例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其篇幅所占总体篇幅比重约占总体教科书的30%左右;章节安排从分立化趋向于知识点相互结合的集中化;栏目设置的类型逐渐丰富,功能逐渐多样化;插图分类逐渐均衡化,插图总量呈现波折式增长趋势;知识点的编排顺序由直线式转向螺旋上升式,知识点的数量整体呈现波折状态;实验的类型逐渐增多,数量在波动中增长;题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类型及功能逐步多样化;电磁感应现象内容的发展经历了从多到少,从概括到具体的一个过程;语言表达在合乎各版本教科书所属时期的用语及用书习惯的同时变得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加具有趣味性。据此,得出如下启示:教科书编写要坚持教科书试验与教科书研究相结合;教科书编写要在创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国外有益经验;教科书的内容选择既要体现当前时代特征,同时又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科书的内容呈现要与核心素养相结合,凸显教科书的育人功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增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重视知识的应用与拓展以及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侯渊[10](2021)在《石墨烯范德华界面力学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墨烯作为一种具有蜂窝状晶格结构的二维材料,不仅具有极高的弹性模量和断裂强度,而且呈现出丰富的界面力学特性。近年来,石墨烯以其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质催生了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特别是在微纳米机械电子器件,纳米及亚纳米尺度介质输运,二维材料超导等领域推动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由于石墨烯的原子级厚度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其界面范德华力可显着影响石墨烯自身的弹性变形,进而决定了材料和器件的宏观性能。当聚焦于纳米甚至亚纳米尺度,堆垛效应、尺寸效应以及外场调控等均会对石墨烯的物理、力学特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展跨尺度的石墨烯范德华界面力学性质研究,不仅在微纳米力学和物理力学等基础学科领域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够推动新一代二维材料机械电子器件的研究。本论文围绕多尺度下石墨烯范德华界面力学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了新型石墨烯范德华界面的构筑方法,提出了微米尺度下石墨烯范德华界面黏附能精确测量方法,研究了纳尺度范德华界面清洁效应及力学机制,探究了石墨烯体系中亚纳米尺度的原子重构及力学机理。具体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1、构筑单层石墨烯/氧化硅和单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两种范德华界面体系。借助微孔鼓泡-原子力探针-显微拉曼光谱联用技术,原位监测石墨烯鼓泡内外位移场和应变场信息,研究比较两种范德华界面下黏附能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石墨烯界面黏附能为120±20 mJ/m2,石墨烯/氧化硅界面黏附能为260±40 mJ/m2。提出边界滑移条件下的力学分析模型,揭示出强弱两种界面作用对石墨烯鼓泡面内应变分布的影响。研究了拉伸变形下单层石墨烯摩擦系数随应变的变化关系。通过应变调控表面摩擦力大小实现了石墨烯的超润滑。2、利用界面黏附能差异,提出构筑二维材料范德华界面新策略,实现了角度可控、表面无覆盖层的双层石墨烯制备。利用摩擦力显微镜技术表征了由于晶格失配导致的石墨烯莫尔云纹,并对双层石墨烯界面中的纳米液泡进行表征分析,揭示出弹性变形能和界面能主导的纳米液泡的特征弹性毛细常数。利用探针技术对纳米液泡的操控发现:1)石墨烯范德华界面的纳尺度清洁效应;2)纳米液泡边缘失稳现象;3)相邻液泡之间存在长程相互作用下的自发融合。通过力学模型以及原位加载实验进一步揭示了应变对于鼓泡弹性毛细常数和长程相互作用的调控。相关实验结果得到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3、调控石墨烯范德华界面的堆垛角度,研究了亚纳米尺度上石墨烯原子重构行为。基于导电原子力显微镜技术表征转角石墨烯/多层石墨烯体系,发现石墨烯莫尔云纹从连续到离散化的转变。将离散原子模型与连续介质力学模型相结合,揭示了原子尺度的界面范德华作用力与面内晶格弹性变形的竞争机制,提出了原子重构行为的力学机理。推导得出二维材料范德华作用与面内剪切模量决定的特征参数——临界扭转角度。通过对石墨烯莫尔云纹的变形分析,实现了纳米尺度应变场的测量,应变精度达到万分之一。通过外场应变作用实现了对原子重构行为的调控。
二、一个光学问题的解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光学问题的解答(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篇章结构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 |
2.1.1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沿革 |
2.1.2 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升级 |
2.1.3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量化方式与经济内涵 |
2.1.4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 |
2.2 资源错配与生产率提升的研究 |
2.3 开放视角下的资源配置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评述 |
第三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3.1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来自国际市场进出口侧和国内市场供给侧的生产率效应 |
3.1.1 要素流动效应 |
3.1.2 分工协作效应 |
3.1.3 外向集聚效应 |
3.1.4 结构升级效应 |
3.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资源配置路径研究——基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框架 |
3.2.1 生产设备和技能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2 市场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3 研发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4 创新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与资源配置的特征事实 |
4.1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角色 |
4.1.1 实证方法与数据处理 |
4.1.2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 |
4.1.3 中国制造业行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特征事实 |
4.2 中国制造业资源错配与产出的反事实估计 |
4.2.1 实证方法与数据处理 |
4.2.2 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资源错配 |
4.2.3 中国制造业行业间资源错配 |
4.2.4 中国制造业生产率与产出的反事实估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 |
5.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5.2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进一步的研究:还剩下多少“优化区间”?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何而起?——全球价值链嵌入在国际市场进出口侧的外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6.1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要素流动效应:基于内资、外资协同配置的探讨 |
6.1.1 内外资部门资源再配置效应的动态分解 |
6.1.2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6.1.3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6.1.4 实证结果分析 |
6.1.5 进一步的研究:国内、国际资源配置协同优化了吗? |
6.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分工协作效应:基于劳动、资本协同配置的探讨 |
6.2.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6.2.2 估计方法和变量处理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2.4 进一步的研究:劳动、资本要素配置协同优化了吗?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如何存续?——全球价值链嵌入在国内市场供给侧的内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7.1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集聚效应:基于国内国际生产体系联结路径的探讨 |
7.1.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7.1.2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7.1.3 实证结果分析 |
7.1.4 进一步的研究:全球价值链上游嵌入路径是否存在“战略隔绝”? |
7.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结构升级效应:基于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的探讨 |
7.2.1 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升级效果分析 |
7.2.2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7.2.3 估计方法和变量处理 |
7.2.4 实证结果分析 |
7.2.5 进一步的研究: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是否存在不可持续性?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本文的局限性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
8.3.1 本文的局限性 |
8.3.2 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基于Melitz和 Polanec(2015)方法的生产率增长分解式推导 |
附录 Ⅱ: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地位指数、前向参与指数、后向参与指数 |
附录 Ⅲ: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劳动、资本错配指数及行业间资源错配指数 |
附录 Ⅳ: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资源错配指数 |
附录 Ⅴ: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和产出增长潜力 |
附录 Ⅵ: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结构升级指数 |
附录 Ⅶ: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 |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
致谢 |
(2)光载射频信号处理若干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载射频信号处理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光载射频通信的发展动态及技术优势 |
1.2.1 光载射频信号处理与光载射频通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光载射频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
1.2.3 光载射频通信技术面临的挑战 |
1.2.4 射频光子信号处理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光载射频信号处理的理论基础 |
2.1 RoF系统中光载射频信号的产生 |
2.1.1 光载射频通信系统中的调制器 |
2.1.2 双光源外差混频技术 |
2.2 光电上变频和下变频技术 |
2.2.1 MZM实现上变频 |
2.2.2 EAM实现上变频 |
2.2.3 光电下变频技术 |
2.3 射频信号的光域调制与解调技术 |
2.3.1 光载射频信号的直接调制技术 |
2.3.2 光载射频信号的外调制技术 |
2.3.3 光载射频信号的包络检波解调 |
2.4 光载射频通信链路中的信号失真原因及分析 |
2.4.1 谐波失真问题研究 |
2.4.2 RoF系统光纤链路中的传输色散 |
2.4.3 RoF链路中的噪声产生原因及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多信道高谱效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 |
3.1 基于串联单边带调制的光载射频信号产生 |
3.1.1 光载射频信号串联单边带调制的方案设计 |
3.1.2 光载射频信号串联单边带调制的数学模型与理论推导 |
3.2 基于光正交单边带复用的光载射频信号产生 |
3.2.1 光载射频信号正交单边带复用的方案设计 |
3.2.2 光载射频信号正交单边带复用的理论推导与分析 |
3.3 多信道高谱效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仿真与实验研究 |
3.3.1 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仿真研究 |
3.3.2 多模态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的设计及实验平台的建立 |
3.3.3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光载射频通信相干接收与信号解调恢复 |
3.3.4 多信道高谱效光载射频通信系统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硅基光电子的相干光载射频通信集成收发机 |
4.1 高Q值超窄带的光带通滤波器设计 |
4.1.1 基于硅基单微环的波长选择性光带通滤波器 |
4.1.2 基于串联多微环的可调谐超窄带光带通滤波器 |
4.2 基于硅基滤波器和硅基调制器的集成光载射频信号发射机设计 |
4.2.1 硅基双电极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
4.2.2 硅基集成多信道光载射频信号发射机设计与实现 |
4.2.3 硅基光载射频信号发射机的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
4.3 基于集成发射机的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 |
4.3.1 集成相干光载射频信号发射机的实现 |
4.3.2 光载射频通信系统性能验证及结果分析 |
4.4 光载射频通信集成数字相干光接收机前端设计 |
4.4.1 集成数字相干光接收机的方案设计 |
4.4.2 集成数字相干光接收机前端的设计结构 |
4.4.3 数字相干光接收机前端模块的性能参数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DP-DPMZM和SOA-MZI的光载射频信号处理技术 |
5.1 基于DP-DPMZM的光载射频信号移相与倍频方案 |
5.1.1 基于DP-DPMZM倍频相移方案的机理分析与数学模型 |
5.1.2 倍频功能的数值仿真与验证分析 |
5.1.3 移相功能的数值仿真结果及分析 |
5.1.4 基于DP-DPMZM的倍频移相系统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5.2 基于MZM和SOA的射频光子滤波器的设计方案 |
5.2.1 基于MZM和SOA的射频光子滤波模块设计 |
5.2.2 基于MZM和SOA的射频光子滤波器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
5.2.3 射频光子滤波器的应用分析 |
5.3 基于SOA-MZI结构的光载射频信号移相器设计 |
5.3.1 光载射频信号移相的机理特点及典型设计方案分析 |
5.3.2 基于SOA-MZI结构的射频光子移相器设计方案 |
5.3.3 基于SOA-MZI的光载射频移相器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成果 |
6.2 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
6.3 未来展望 |
附录 |
缩略语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3)基于薄板理论的点支撑镜面面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与发展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圆形板弯曲的板壳理论 |
2.1 圆形薄板理论 |
2.1.1 基尔霍夫小挠度板理论 |
2.1.2 弯曲平板的控制微分方程 |
2.1.3 承受集中载荷的圆形板 |
2.2 功的互等定理 |
2.2.1 功的互等定理 |
2.2.2 位移互等定理 |
2.2.3 反力互等定理 |
2.2.4 反力与位移互等定理 |
2.3 泽尼克拟合 |
2.3.1 像差与面形评价指标 |
2.3.2 泽尼克多项式 |
2.4 泽尼克拟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均匀点支撑镜片面形计算 |
3.1 应用功的互等定理求解镜片挠度 |
3.1.1 镜面挠度问题的描述与建立 |
3.1.2 挠度表达式的求解 |
3.2 算例模型与有限元建模 |
3.2.1 建模材料及单位制说明 |
3.2.2 有限元数据处理 |
3.3 挠度与泽尼克系数精度对比 |
3.3.1 3-6 点均匀支撑面形分析 |
3.3.2 支撑点旋转10°的五点支撑 |
3.3.3 9-10 点均匀支撑面形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非均匀点支撑镜片面形计算 |
4.1 非均匀点支撑镜片挠度问题的描述与建立 |
4.2 有限元建模方案 |
4.3 挠度表达式求解 |
4.4 形成软件界面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问题提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深度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深度学习国外研究现状 |
2.1.2 深度学习国内研究现状 |
2.2 单元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单元教学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单元教学国内研究综述 |
2.3 “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内容研究综述 |
2.3.1 国外关于“圆锥曲线与方程”内容的研究 |
2.3.2 国内关于“圆锥曲线与方程”内容的研究 |
第3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深度学习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及对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2 调查内容 |
3.2.1 问卷一的调查内容 |
3.2.2 问卷二的调查内容 |
3.3 调查问卷的设计质量检验 |
3.3.1 问卷一的设计质量检验 |
3.3.2 问卷二的设计质量检验 |
3.4 问卷一的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3.4.1 态度与动机 |
3.4.2 批判与质疑 |
3.4.3 构建与联系 |
3.4.4 反思与整理 |
3.4.5 迁移与应用 |
3.5 问卷的二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4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教学设计 |
4.1 六要素分析 |
4.1.1 数学要素分析 |
4.1.2 课标要素分析 |
4.1.3 学情要素分析 |
4.1.4 教材对比分析 |
4.1.5 重难点分析 |
4.1.6 教学方式分析 |
4.2 制定单元教学目标 |
4.3 设计单元教学框架 |
4.4 教学设计 |
4.4.1 “圆锥曲线”单元起始课及椭圆的概念 |
4.4.2 双曲线的概念与标准方程 |
4.4.3 物线的概念与标准方程 |
4.4.4 探究课: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 |
4.5 单元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4.5.1 多元化办学理念为数学单元教学创造条件 |
4.5.2 教师团队创造性使用教材为数学单元教学提供支持 |
第5章 教学效果分析及教学评价 |
5.1 学生整体深度学习情况 |
5.2 学生综合测试情况 |
5.3 持续性教学评价结果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创新 |
6.2 研究启示 |
6.3 研究局限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深度学习质量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解析几何初步”单元深度学习质量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测试卷 |
附录四 持续性教学评价设计表 |
致谢 |
(5)裸眼三维显示视角提升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立体视觉概述 |
1.3 裸眼三维显示技术概述 |
1.4 裸眼三维显示视角提升的研究现状 |
1.4.1 集成成像视角提升的研究现状 |
1.4.2 基于悬浮透镜的悬浮3D显示视角提升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主要的内容和结构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裸眼三维显示理论基础 |
2.1 基于柱透镜光栅的视点立体显示原理 |
2.2 光场显示原理 |
2.2.1 光场模型 |
2.2.2 集成成像显示原理 |
2.2.3 基于全息功能屏的光场显示原理 |
2.3 光学成像系统理论基础 |
2.3.1 光学成像系统的基本参数 |
2.3.2 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 |
2.3.3 光学成像质量评价 |
2.3.4 光学图像退化理论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光学—数字联合优化算法的大视角、高像质3D光场显示方法 |
3.1 集成成像显示的视角特性分析 |
3.1.1 显示系统设计及显示原理 |
3.1.2 视角受限问题分析 |
3.2 非球面复合透镜阵列设计及验证 |
3.2.1 光学初始结构计算方法 |
3.2.2 非球面复合透镜设计 |
3.2.3 仿真与实验 |
3.3 光学—数字联合优化算法 |
3.3.1 算法原理 |
3.3.2 像差选择校正方法 |
3.3.3. 数字图像优化方法 |
3.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高分辨率、大视角的透射式悬浮3D显示 |
4.1 基于悬浮透镜的悬浮显示视角特性分析 |
4.1.1 基于悬浮透镜的悬浮显示原理 |
4.1.2 基于悬浮透镜的悬浮显示视角受限原因分析 |
4.2 高分辨率的透射式悬浮3D显示系统设计 |
4.2.1 悬浮3D显示系统设计 |
4.2.2 无分辨率损失的立体显示单元设计 |
4.3 瞳孔追踪3D显示方法 |
4.3.1 瞳孔追踪设备使用 |
4.3.2 基于瞳孔实时位置的3D信息采集与再现 |
4.3.3 基于瞳孔追踪的平滑视差3D显示原理 |
4.4 多通道多变量图像校正算法 |
4.4.1 基于悬浮透镜的单应性变换原理 |
4.4.2 针对畸变和色差的多通道多变量图像校正算法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1 实验装置 |
4.5.2 多通道多变量图像校正算法的实验验证 |
4.5.3 大视角悬浮三维显示的实验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光场空间数据重构算法的大视角悬浮3D光场显示 |
5.1 基于悬浮透镜的悬浮3D光场显示视角特性分析 |
5.2 基于悬浮透镜的悬浮3D光场系统设计 |
5.2.1 悬浮3D光场显示系统设计 |
5.2.2 大视角光场显示单元设计 |
5.3 光场空间数据重构算法 |
5.3.1 基于悬浮透镜的光场空间光线的光路分析 |
5.3.2 光场空间数据映射方法 |
5.3.3 光场空间数据重构算法流程 |
5.4 消除3D显示效果锯齿感的加权优化算法 |
5.4.1 加权优化算法 |
5.4.2 算法验证 |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内容与创新 |
6.2 不足与下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专利 |
(6)基于物理学科能力的中考物理试题研究 ——以遵义市近五年中考物理试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对能力培养的重视 |
1.1.2 中考是能力体现的形式之一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及方法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方法 |
2 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能力与学科能力 |
2.1.2 学科能力与物理学科能力 |
2.2 物理学科能力理论选择 |
2.3 物理学科能力内涵及表现框架 |
2.3.1 学习理解能力 |
2.3.2 应用实践能力 |
2.3.3 迁移创新能力 |
3 基于物理学科能力的中考试题分析 |
3.1 中考物理试题整体分析 |
3.1.1 试题题型结构分析 |
3.1.2 知识点考查分析 |
3.1.3 新增试题分析 |
3.2 中考物理试题物理学科能力体现范例分析 |
3.2.1 学习理解维度范例分析 |
3.2.2 应用实践维度范例分析 |
3.2.3 迁移创新维度范例分析 |
3.3 中考物理试题能力分析 |
3.3.1 中考物理试题多维统计分析 |
3.3.2 中考物理试题不同题型能力统计分析 |
3.3.3 中考物理试题不同知识板块能力统计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物理学科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 |
4.1 问卷调查设计 |
4.1.1 调查对象 |
4.1.2 调查目的 |
4.1.3 问卷设计 |
4.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2.1 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
4.2.2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4.2.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3 物理学科能力统计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及相关建议 |
5.1 总结 |
5.1.1 相关结论 |
5.1.2 存在问题分析 |
5.2 物理学科能力培养教学建议 |
5.2.1 重视基础提升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 |
5.2.2 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
5.2.3 鼓励启发提升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 |
5.3 注重物理学科能力的命题建议 |
5.3.1 注重迁移创新能力的考查 |
5.3.2 注重各物理学科能力均衡体现 |
5.3.3 阅读理解题考查应多样化 |
6 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不足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初中物理学科能力重视度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初中生物理学科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7)光捕获蛋白和鼠主尿蛋白-配体复合物中结构-功能关系的理论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捕获体系研究 |
1.3 药物设计研究 |
1.4 分子动力学模拟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光捕获蛋白和蛋白-配体复合物的结构功能 |
2.1 引言 |
2.2 光捕获蛋白的结构功能 |
2.2.1 光捕获色素分子 |
2.2.2 光捕获LH系列和LHC家族 |
2.2.3 光捕获FMO蛋白 |
2.3 药物设计中蛋白-配体复合物的结构功能 |
2.3.1 蛋白-配体结合 |
2.3.2 蛋白-配体相互作用 |
2.3.3 鼠主尿蛋白-配体复合物 |
第三章 理论与方法 |
3.1 光捕获体系的理论方法 |
3.1.1 引言 |
3.1.2 局域激发能 |
3.1.3 电子耦合 |
3.1.4 谱密度 |
3.1.5 吸收谱和激发动力学 |
3.2 药物设计中蛋白-配体复合物的理论方法 |
3.2.1 引言 |
3.2.2 准确的哈密顿策略 |
3.2.3 增强采样方法 |
3.2.4 自由能计算方法 |
第四章 光捕获FMO蛋白吸收谱和激发能转移的理论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体系处理 |
4.2.2 分子动力学模拟 |
4.2.3 数据后处理 |
4.3 结果讨论 |
4.3.1 模拟分析 |
4.3.2 激子模型分析 |
4.3.3 谱密度分析 |
4.3.4 吸收谱和每个色素分子/激子的谱贡献 |
4.3.5 激发动力学 |
4.4 总结 |
第五章 鼠主尿蛋白-抑制剂的结构功能的理论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体系处理 |
5.2.2 分子动力学模拟 |
5.2.3 数据后处理 |
5.3 结果讨论 |
5.3.1 模拟分析 |
5.3.2 相对结合自由能计算 |
5.3.3 分子间和分子内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5.4 总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本论文的意义与创新之处 |
6.2 未来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特定名词中英文翻译对照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基于网络画板提升高中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圆锥曲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研究现状 |
2.1.1 动态几何软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研究 |
2.1.2 国内外直观性教学相关研究 |
2.1.3 国内网络画板与中学数学教学融合相关研究 |
2.1.4 国外动态几何软件与数学教学融合相关研究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学习质量 |
2.2.2 教学设计 |
2.2.3 圆锥曲线 |
2.2.4 直观性教学 |
2.3 理论基础 |
2.3.1 APOS理论 |
2.3.2 问题驱动教学理论 |
3 网络画板辅助圆锥曲线进行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
3.1 高中圆锥曲线的教学要求及在新高考中的地位分析 |
3.1.1 《课标》中对圆锥曲线的教学要求 |
3.1.2 圆锥曲线在新高考中的地位分析 |
3.2 网络画板的优势分析 |
3.3 本章总结 |
4 网络画板辅助圆锥曲线的教学设计 |
4.1 网络画板辅助教学的教学原则 |
4.1.1 注重学生发现问题、探索知识的过程原则 |
4.1.2 鼓励学生确立目标、深化知识的建构原则 |
4.1.3 强调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原则 |
4.1.4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活动原则 |
4.2 运用网络画板辅助圆锥曲线的教学设计 |
4.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
4.2.2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
4.2.3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
5 网络画板辅助圆锥曲线的教学实践 |
5.1 实践设计 |
5.2 实践程序 |
5.3 实践结果分析 |
5.3.1 学生成绩分析 |
5.3.2 学生访谈分析 |
5.3.3 学生观察分析 |
5.4 本章总结 |
6 总结与反思 |
6.1 研究总结 |
6.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圆锥曲线单元测试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9)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教科书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教科书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教科书 |
1.3.2 电磁学 |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的变迁历程 |
2.1 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迁历程研究 |
2.1.1 新中国成立前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迁历程 |
2.1.2 新中国成立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迁历程 |
2.2 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演进历程 |
2.2.1 新中国成立前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演进历程 |
2.2.2 新中国成立后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演进历程 |
2.3 各时期课程标准(大纲)对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影响分析 |
2.3.1 课时安排 |
2.3.2 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
第三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的宏观变迁研究 |
3.1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所在位置的变迁研究 |
3.2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课程性质的变迁研究 |
3.3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所属教科书的变迁研究 |
第四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的中观变迁研究 |
4.1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内容呈现方式的变迁研究 |
4.1.1 篇幅设置的变迁历程分析 |
4.1.2 章节安排的变迁历程分析 |
4.1.3 栏目设置的变迁历程分析 |
4.1.4 插图设计的变迁历程分析 |
4.2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内容组织的变迁研究 |
4.2.1 正文的变迁历程分析 |
4.2.2 实验的变迁历程分析 |
4.2.3 题目的变迁历程分析 |
第五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的微观变迁研究——以“电磁感应现象”为例 |
5.1 样本教科书中“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变迁分析 |
5.2 “电磁感应现象”中有关概念的话语变迁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变迁特点 |
6.1.1 宏观层面 |
6.1.2 中观层面 |
6.1.3 微观层面 |
6.2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变迁原因 |
6.2.1 外部影响因素 |
6.2.2 内部影响因素 |
6.3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变迁的启示 |
6.3.1 从教科书编写角度 |
6.3.2 从教科书使用角度 |
6.4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石墨烯范德华界面力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石墨烯范德华界面 |
1.2.1 石墨烯 |
1.2.2 转角石墨烯 |
1.2.3 莫尔云纹 |
1.2.4 石墨烯范德华界面堆叠技术 |
1.3 石墨烯范德华界面力学研究现状 |
1.3.1 石墨烯多尺度界面力学问题 |
1.3.2 石墨烯微纳米界面力学研究进展 |
1.3.3 微纳尺度界面力学实验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2章 石墨烯范德华界面构筑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二维材料转移力学模型及实验验证 |
2.2.1 二维材料转移力学模型 |
2.2.2 二维材料转移的分析与验证 |
2.3 石墨烯-石墨烯范德华界面构筑 |
2.3.1 机械剥离制备单层石墨烯 |
2.3.2 毛细力辅助转移石墨烯 |
2.4 石墨烯范德华同质结的实验表征 |
2.4.1 可控转角双层石墨烯的制备 |
2.4.2 石墨烯层间转角表征 |
2.4.3 石墨烯同质结表界面表征 |
2.4.4 场效应管以及层间电导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石墨烯范德华界面黏附能测量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石墨烯/氧化硅微孔鼓泡的制备和表征 |
3.2.2 石墨烯/石墨烯微孔鼓泡的制备和表征 |
3.2.3 微孔鼓泡实验 |
3.3 石墨烯微孔鼓泡的力学模型 |
3.3.1 石墨烯鼓泡孔内变形分析 |
3.3.2 石墨烯鼓泡孔外变形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石墨烯与不同基底的界面黏附能测量 |
3.4.2 石墨烯鼓泡边界对面内应变的调控 |
3.4.3 鼓泡法应变工程探索性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石墨烯范德华界面中的弹性毛细作用 |
4.1 引言 |
4.2 悬空双层石墨烯制备与表征 |
4.2.1 悬空双层石墨烯制备与层间杂质的表征 |
4.2.2 悬空双层石墨烯转角与形貌表征 |
4.3 石墨烯界面清洁现象 |
4.3.1 石墨烯纳米鼓泡力学行为 |
4.3.2 石墨烯纳米鼓泡形貌分析 |
4.4 石墨烯纳米鼓泡力学模型 |
4.4.1 石墨烯纳米鼓泡的基本力学模型 |
4.4.2 石墨烯纳米鼓泡边缘失稳模型 |
4.4.3 石墨烯纳米鼓泡形貌理论分析 |
4.5 石墨烯纳米鼓泡的力学调控 |
4.5.1 介质类型对石墨烯纳米鼓泡形貌影响 |
4.5.2 预拉伸对石墨烯鼓泡形貌影响 |
4.6 石墨烯纳米鼓泡的弹性毛细作用 |
4.6.1 石墨稀纳米鼓泡的自发融合 |
4.6.2 石墨烯纳米鼓泡间长程相互作用 |
4.6.3 石墨烯纳米鼓泡分子动力学模拟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石墨烯范德华界面中的原子重构行为 |
5.1 引言 |
5.2 石墨烯范德华界面中原子重构现象 |
5.2.1 石墨稀-石墨同质结的制备 |
5.2.2 莫尔云纹原子构型转变 |
5.3 石墨烯原子重构行为力学模型 |
5.3.1 莫尔云纹转变力学模型 |
5.3.2 双链F-K模型 |
5.3.3 莫尔云纹转变临界扭转角度 |
5.4 云纹法测量纳尺度应变 |
5.5 莫尔云纹的应变调控 |
5.5.1 应变下莫尔云纹实验表征 |
5.5.2 应变对原子重构行为调控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四、一个光学问题的解答(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D]. 潘秋晨.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2]光载射频信号处理若干技术及应用研究[D]. 陈光.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基于薄板理论的点支撑镜面面形分析[D]. 金禹辰. 吉林大学, 2021(01)
- [4]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教学实践研究[D]. 吴文婕. 江西师范大学, 2021(09)
- [5]裸眼三维显示视角提升方法研究[D]. 都静妍.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6]基于物理学科能力的中考物理试题研究 ——以遵义市近五年中考物理试题为例[D]. 郑会.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7]光捕获蛋白和鼠主尿蛋白-配体复合物中结构-功能关系的理论计算研究[D]. 槐喆.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8]基于网络画板提升高中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圆锥曲线为例[D]. 甄勇杰. 重庆三峡学院, 2021(08)
- [9]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研究[D]. 尹悦.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10]石墨烯范德华界面力学性质研究[D]. 侯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