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交中稻稻谷整精米率差的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邹禹,钱宝云,占新春,郑乐娅,张培江[1](2021)在《我国南方籼稻整精米率发展趋势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统计2009—2018年我国南方籼稻整精米率检测数据,表明我国南方籼稻品种的整精米率呈逐年下降的发展趋势,整精米率已经成为优质籼稻发展的限制因素。从品质性状遗传、生态环境、栽培管理、稻米加工等方面分析整精米率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合优质常规籼稻的品种选育和优质杂交籼稻配组的实践,对优质籼稻育种进行展望。提高我国南方稻区籼稻品种的整精米率,对提高籼稻种植效益和加工效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升我国稻米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王文婷[2](2021)在《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沿江稻区是江苏省主要稻作区之一。为实现本地区稻作温光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水稻品种高产和优质的充分挖掘,针对本地区内具有代表性的优良食味软米新品种,开展温光要素对不同熟期类型品种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以期阐明不同类型品种高产优质所需的温光特性和温光要素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机制,进而对沿江地区不同类型品种高产优质相协同所需的适宜温光条件进行综合比较评价,对保障本地区水稻的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试验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于2017-2018年在江苏省扬州市选择具有代表性三种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中熟中粳软米品种:南粳2728、南粳505;迟熟中粳软米品种:南粳9108、福粳1606;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武运粳80、丰粳 3227),通过不同栽培期(5/10、5/17、5/24、5/31、6/7、6/14、6/21)设置 7种不同全生育进程温光要素处理进行研究,系统比较分析不同温光条件下粳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品质和淀粉理化特性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随栽培期的推迟,不同类型品种的抽穗与成熟期均呈不同程度的推迟,播种至抽穗期大幅缩短,最终导致全生育期缩短。水稻生长季中温度指标(日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间温度、夜间温度、活动积温、有效积温)、光照指标(日均辐射量、累计辐射量)在年度间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而降雨量与湿度指标在年度间变化不一。随栽培期的推迟,三种类型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日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而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日平均温度呈下降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呈下降趋势。三种类型品种日均辐射量随栽培期推迟在播种至抽穗期无明显规律,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呈降低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累积辐射量随栽培期推迟均呈下降趋势。(2)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及平均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常规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在S7处理下产量较S1处理分别下降22.99%、31.36%、31.07%;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栽培期的推迟使播种至抽穗期温度上升,降低了每亩穗数和每穗粒数,而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的降低又使结实率显着下降,每亩穗数与每穗粒数的下降是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温光要素与产量及其构成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育阶段的有效积温、平均温度等温度指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为累积辐射。不同类型品种获得相对高产(>7个栽培期产量的均值)时温度指标为,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为1542.4-1601.1℃、平均温度为27.3-28.1℃;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88.6-830.0℃、平均温度为22.8-25.1℃;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为2288.5-2412.5℃、平均温度为26.0-26.5℃。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为1634.1-1688.6℃、平均温度为27.4-28.0℃;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35.9-785.8℃、平均温度为21.6-24.0℃;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为2265.6-2476.6℃、平均温度为25.6-26.2℃,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产的温度指标一致。(3)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显着影响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S2-S7处理下较S1处理分别提高 0.70%-4.55%、0.29%-6.78%、0.31%-10.54%;垩白度分别降低 2.42%-63.18%、7.65%-54.06%、5.20%-55.80%,说明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有利于稻米的加工与外观品质的提升。不同类型品种加工品质(整精米率)均达优质稻谷中粳稻谷2级标准时,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55.4-830.0℃,平均温度为19.9-25.1℃。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10.9-785.8℃,平均温度为19.1-24.0℃。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与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温度特点一致。外观品质(垩白度)能达到优质稻谷中粳稻谷3级标准时,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55.4-629.6℃、平均温度为19.9-21.6℃;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10.9-584.8℃、平均温度为19.1-20.5℃;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04.1-641.7℃、平均温度为 19.2-21.5℃。(4)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显着影响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的米饭硬度在S2-S7处理下较S1处理分别提高 1.59%-29.51%、1.64%-21.82%、2.99%-23.44%;米饭黏度分别降低 1.54%-34.18%、1.23%-28.40%、1.64%-40.98%;米饭食味值分别下降 1.32%-19.72%、1.33%-17.72%、2.82%-27.54%。不同类型品种相对高食味(>7个栽培期食味值的均值)的抽穗至成熟期温度指标分别为,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87.9-830.0℃,平均温度为22.8-25.1℃;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38.6-785.8℃,平均温度为21.6-24.0℃,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食味的温度特点一致。(5)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使籽粒中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早播条件下(5/10)的温度有利于总淀粉与支链淀粉的积累,抑制直链淀粉的合成。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使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的糊化特性和稻米的食味品质均呈下降趋势。因此,早播条件下的温光主要是通过促进水稻分蘖“健康”的早发来改善分蘖穗的淀粉糊化特性与食味品质,从而提高水稻群体的食味品质。综上所述,温度指标(日平均温度、有效积温)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最主要指标。迟熟中粳软米与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产与相对高食味的温度指标较为一致,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熟品种在沿江地区相对高产高食味的温度指标为,中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关键生育期阶段抽穗至成熟适宜日均温度为22.5-25.6℃,最佳日均温为24.6-25.6℃;抽穗期适宜均温26.2-31.4℃;最佳均温27.5-31.4℃。迟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抽穗至成熟适宜均温为21.4-24.4℃,最佳均温23.6-24.4℃;抽穗期适宜均温26.2-30.8℃,最佳均温26.3-29.8℃。光照指标(总辐射量)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次要指标,沿江地区水稻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较高总辐射量,利于高产优质的形成。中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理论适宜播种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为5/10-5/24、8/10-8/20、10/5-10/14;迟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理论适宜播种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为5/10-5/20、8/15-8/23、10/9-10/19。在以上栽培期条件下,越早产量越高,品质越好;但越迟,越有利于避开抽穗期高温危害的风险。迟熟中粳在该地区产量与品质潜力更优,迟熟中粳品种更为适宜在此地区种植。
袁嘉琦[3](2021)在《迟播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及其调控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江淮下游地区稻麦两熟生产已进入了“双迟”模式,导致水稻季内与季节间的温光资源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明确迟播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并提出调控技术措施,对水稻高产优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于2018-2019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校外试验基地兴化市钓鱼镇进行。以当地主栽品种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在迟播迟栽(6月12日播种,6月30日移栽)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以施氮量为主区,穴栽苗数为裂区,设置4个施氮量(No:0kgNhm-2;N240:240kgNhm-2;N300:300kgN hm-2;N360:360kgN hm-2)、3 个穴栽苗数(D3:3 苗、D4:4 苗、D5:5 苗)处理,以适播适栽期(5月29日播种,6月15日移栽)常规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处理(N300D4)为对照(CK),探究氮肥水平与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产量形成特征、光合物质生产、氮肥利用效率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升苏中地区迟播迟栽粳稻产量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推迟播期,粳稻全生育期缩短,其中播种至拔节阶段反应最为敏感。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和总辐射量均下降,其中播种-拔节阶段日均温升高,拔节后日均温下降。随施氮量的提高,迟播迟栽粳稻抽穗期、成熟期均所有推迟,全生育期天数增加,从而使得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及总辐射量提高。(2)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显着影响。推迟播期,群体颖花量骤减,两年最高群体颖花量较CK分别降低11.94%和8.12%,是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迟播迟栽粳稻最高产量处理为N300D5其次为N360D4,增加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可以大幅提高迟播迟栽粳稻群体颖花量,而施氮量高达360 kgN hm-2时,结实率和千粒重又会大幅降低,产量无法进一步提高。迟播迟栽条件下应先考虑增加基本苗数,再配合适宜的氮肥用量,可以缓解产量损失。(3)推迟播期,粳稻生育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积累不足,抽穗期高效叶面积占比较低,抽穗后叶面积衰减率快,最终导致生育后期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及净同化率降低。随施氮量和穴栽苗数的提高,迟播迟栽粳稻生育前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但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高氮水平下,水稻生长过旺,群体大,荫蔽严重,群体竞争激烈,导致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及净同化率下降。(4)推迟播期,粳稻顶三叶叶长缩短,比叶重下降,叶基角和披垂度增加,不利于形成理想受光姿态;一、二次枝梗数及着粒密度下降;茎秆减少一个节间,株高降低。增施氮肥并降低穴栽苗数能够改善迟播迟栽粳稻的株型性状。(5)迟播期,植株总吸氮量和氮肥利用效率降低。提高施氮量和穴栽苗数,植株成熟期总吸氮量显着提高,茎叶穗各器官吸氮量呈上升趋势,但穗部吸氮比例下降;随施氮量的提高,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及生理利用率呈先升后降趋势,随着穴栽苗数的增加,各施氮量下氮素吸收利用率增加,N240和N300施氮量下,农学利用率及生理利用率提高,而N360施氮量下每穴5苗处理较每穴3苗和4苗处理的农学利用率及生理利用率有所下降。(6)推迟播期,粳稻加工品质及外观品质变优,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变劣。在0~300 kghm-2施氮范围内,增施氮肥可以提高迟播迟栽粳稻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改善加工品质。氮肥施用量过高,外观品质变劣,在N240处理下外观品质最优。提高施氮量,营养品质变优,蒸煮食味品质变劣。随穴栽苗数的增加,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变劣,蛋白质含量上升,营养品质变优。中氮低密是改善迟播迟栽粳稻稻米品质的有效栽培措施。
汪浩[4](2021)在《豫南地区头季和再生季水稻产量与品质及头季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其影响》文中指出再生稻具有省工、省时、米质优、生产成本低和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近年来,“中稻+再生稻”组合已成为河南省豫南稻区新的水稻种植模式,但种植的杂交中籼稻品种较多,而适宜作再生稻种植的较少,且高产、优质和再生能力强的品种类型尚不明确。同时,关于头季稻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再生稻产量、再生率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两优6326等12个适宜单季种植的杂交籼稻品种为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分析了其产量和米质变化规律,筛选出了适宜在豫南地区作再生稻种植的品种。继而,以筛选出的代表性品种两优6326为材料,在头季稻结实期设置3种灌溉方式,探究了其对再生稻产量、再生率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再生稻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豫南当地头季稻和再生季产量水平,将供试的12个品种划分为两季产量均高(双高)、头季稻产量高再生季产量低(头高再低)、头季稻产量低再生季产量高(头低再高)和两季产量均低(双低)等四种类型,并分析了其稻米品质的差异。①与头季稻相比,12个水稻品种的再生季稻米均表现为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显着改善,蛋白质含量降低,稻米食味品质不同程度变优。②两季不同产量类型之间比较,除双低类型(仅深两优11号一个品种)外,双高类型和头高再低类型加工品质较优,而头高再低类型的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相对较优。蛋白质含量在各产量类型头季稻之间无显着差异,而再生季则表现为双高类型较头高再低和头低再高两种类型分别提高10.7%和降低1.75%。③齐穗后日平均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远大于日照时数,再生季齐穗后日平均温度相对较低是其稻米品质优于头季稻的重要原因。综合产量及品质,两优6326、天两优616、广两优476和丰两优香1号是适于豫南地区高产优质再生水稻品种。2)与常规灌溉相比,轻干湿交替灌溉处理使头季稻的千粒重和结实率分别提高了3.38%和2.08%,叶片光合速率、叶片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酶活性、叶面积指数、根系氧化力、茎鞘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含量、茎鞘和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稻桩NSC含量、再生率、再生芽数量和再生季有效穗数均显着提高,而头季稻的干物质转运率、茎鞘和叶NSC转运量和对籽粒贡献率显着降低,重干湿交替灌溉处理结果则相反。上述结果表明轻度干湿交替灌溉可通过改善头季稻结实期叶片光合能力,提高根系活性以及增加稻桩NSC含量,提高再生率,从而提高再生季水稻产量。3)与常规灌溉相比,轻干湿交替灌溉处理显着提高了头季稻米的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消解值,而垩白粒率、垩白度、胶稠度、崩解值和食味值则显着降低。重干湿交替灌溉处理与常规灌溉相比使头季稻米的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略有降低,蛋白质含量和崩解值略有提高,但均未达到显着水平,而垩白度、胶稠度和消解值显着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则显着提高。三种灌溉方式下,再生季稻米品质优于头季稻米,但灌溉处理间无显着差异。
徐杰姣[5](2021)在《壮秧培育、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稻米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机插水稻从本世纪初开始在我省推广使用,目前已成为我省水稻生产的主要方式。机插秧绝大多数为毯状育苗,具有高效省时的优点。但由于播种密度大、生长时间短、秧龄弹性小,在季节紧张的情况下,秧苗素质弱、成苗率低、返青时间长等不利因素被更加地放大,反过来又导致部分生产者来年进一步加大播种量,形成了苗越多、苗越弱的恶性循环,导致本田期施氮量增大,特别是分蘖肥用量过多,严重制约了机插水稻高产潜力的发挥。针对苗弱、秧龄弹性小的问题,生产上展了水稻生长调理剂(简称壮秧剂)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一些生产者又过分地依赖壮秧剂的调节作用,过度地延长秧龄,对秧苗栽后恢复生长产生了一定的隐患。针对机插水稻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研究于2018~2019年在我省淮安市淮安区南闸镇姚庄村欣农稻麦合作社及泗洪市稻米文化馆,以迟熟中粳水稻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开展了壮秧剂比较、播种量、秧田期施肥、秧龄、每穴栽插苗数、施氮量、分蘖肥施用方法等试验。研究了南粳9108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叶面积系数、物质生产与分配、产量及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稻米品质等性状,明确了机插水稻南粳9108壮秧培育和氮肥运筹等生产技术,以期为机插水稻绿色、优质、高效丰产栽培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指标。结果如下:1.壮秧剂比较试验:壮秧剂处理的水稻:1)苗高、茎基宽、根数等秧苗素质均显着优于CK处理。各种壮秧剂处理间秧苗素质差异不大;2)产量均高于CK处理,平均增加13.16%。产量大小顺序为育苗伴侣>育秧绿>杰伟>龙旗;3)抽穗期叶面积系数与CK处理相比及壮秧剂间均无显着差异;4)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重较CK处理显着增加10.01%和12.14%,均以育苗伴侣处理最大;5)植株含氮率均低于CK处理,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均高于CK处理。吸氮量以龙旗处理最大,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以育苗伴侣处理最大。2.播种量试验:随着播种量的增加:1)秧苗素质显着趋劣,以75g处理最优,200g处理最差;2)产量显着下降,产量、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在75g处理下最高;3)抽穗期叶面积系数显着下降,以75g处理最大;4)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干物质重显着下降,均以75g处理最大;5)植株含氮率显着提高,但植株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肥利用效率显着降低,植株含氮率以200g处理最高,其它三项指标氮肥利用效率均以75g处理最大。结合秧苗素质及栽插效率等因素,干种子直接播种条件下,每盘播种量以120~125g为宜。3.秧田期施肥试验:秧田期施肥处理:1)显着提高了秧苗素质,以壮+2次施肥处理最优,无壮+无肥处理最弱;2)显着提高了产量及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均以壮+2次施肥处理最大;3)对叶面积系数无显着影响;4)显着增加了植株干物重,以壮+2次肥处理最大;5)显着增加了植株含氮率、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以壮+2次施肥处理最大。4.秧龄试验:随着秧龄的增加:1)秧苗素质显着趋劣,23d处理的株高、茎基宽、根数等指标均最优,38d处理秧苗素质最差;2)产量及构成因素显着降低,均以23d处理最大;3)抽穗期叶面积系数显着降低;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干物重显着降低,均以23d处理最大;4)成熟期植株含氮率显着增加,以38d处理最大;成熟期植株吸氮量显着降低,以23d处理最大;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显着降低,均以23d处理最大。5.每穴栽插苗数试验:随着每穴栽插苗数的增加:1)产量、植株干物重、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均以M5处理最大;2)抽穗期叶面积系数显着增加,以M7处理最大;3)成熟期植株含氮率显着下降,以M3处理最大。6.施氮量试验:随着施氮量的增加:1)产量先增加后下降,以N20处理最大,每亩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分别以N25处理、N15处理、不施氮处理最大,处理间产量、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显着;2)叶面积系数、植株干物重均先上升后下降,前者以N25处理最大,后者以N20处理最大;3)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显着增加,均以N30处理最大;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显着降低,以N15处理最大,氮肥利用效率先增加后降低,以N20处理最大。7.分蘖肥试验:随着分蘖肥用量的增加:1)壮苗处理的产量呈缓慢下降趋势,N1>N2>N3>N4;弱苗处理的产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N3>N4>N2>N1,壮苗各处理产量均高于弱苗对应处理,壮苗的产量较弱苗平均增加13.66%,弱苗产量最高的处理小于壮苗一次施肥处理的产量。壮苗处理的各产量构成因素均高于弱苗,壮、弱苗处理下,产量的提高均依赖于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的增加;2)壮苗处理的抽穗期叶面积系数呈显着降低趋势,以N1-1处理最大,弱苗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2处理最大,壮苗各处理的叶面积系数均高于弱苗处理;3)壮苗的成熟期植株干物重呈显着降低趋势,以N1处理最大,弱苗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3处理最大,壮苗各处理的植株干物重均高于弱苗处理,较弱苗平均增加4.67%;4)壮、弱苗处理的成熟期植株含氮率均呈显着降低趋势,均以N4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植株含氮率较弱苗平均增加3.47%;壮、弱苗处理的成熟期植株吸氮量均呈显着增加趋势,均以N4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植株吸氮量较弱苗平均增加9.26%;壮、弱苗处理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以N1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氮肥利用效率以N3处理最大,弱苗处理以N2处理最大。随着分蘖肥用量的增加:1)壮苗处理的整精米率呈显着降低趋势,以N1处理最大,弱苗处理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3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整精米率较弱苗平均增加0.78%;2)壮、弱苗处理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均以N2处理最低,壮苗处理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较弱苗处理分别降低3.92%和10.58%;3)壮苗处理的食味值呈显着降低趋势,以N1处理为最大,弱苗处理的食味值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2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食味品质显着优于弱苗;壮、弱苗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均呈显着降低趋势,均以N1-1处理为最大,壮苗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较弱苗处理增加0.39%;壮、弱苗处理的蛋白质含量均呈显着增加趋势,均以N4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蛋白质含量较弱苗处理增加2.53%;4)壮苗处理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终值黏度呈显着降低趋势,均以N1处理最大,弱苗处理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均以N2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崩解值较弱苗增加6.07%;壮苗处理的回复值和消减值呈显着增加趋势,以N1处理最低,弱苗处理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2处理最低,弱苗处理的回复值和消减值较壮苗降低2.99%,10.23%。崩解值与食味值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消减值与食味值呈极显着线性负相关。壮苗水稻一次施用分蘖肥处理产量最高,主要稻米品质指标优于其它处理。弱苗水稻多次施用分蘖肥,虽能适度提高产量,但也使主要稻米品质指标有变劣的趋势。
马会珍[6](2021)在《不同生态区优质食味粳稻品质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试验于2018年和2019年进行,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以收集的来自辽宁省(5个)、吉林省(5个)和黑龙江省(包括3个日本选育品种在内共13个品种)共计23个优质粳稻品种为材料,在统一肥水等相关栽培管理的条件下,分别在辽宁省盘锦市、吉林省公主岭和黑龙江省五常水稻研究所进行种植,系统比较上述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地区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中,北方粳稻品种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不同粳稻生产区种植时,其加工品质普遍较高,差异并不显着。在粒型上,北方粳稻品种在黑龙江种植时长宽比值较小,米粒较短。在外观上,在辽宁种植时的垩白粒率在11.79-41.35%,垩白度在2.42-16.19%;在吉林种植时的垩白粒率在9.89-34.29%,垩白度在2.35-14.33%;在黑龙江种植时的垩白粒率在8.51-37.92%,垩白度在2.74-8.22%,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为辽宁>吉林>黑龙江,其外观品质整体在黑龙江种植时最优。在蒸煮食味品质方面,北方粳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辽宁>吉林>黑龙江,而胶稠度则是辽宁<吉林<黑龙江。在RVA谱特征值中,北方粳稻品种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崩解值均在黑龙江种植时最高,而消减值和回复值在黑龙江种植时最低。在淀粉的热力学特性上,糊化焓在黑龙江种植时最低,回生焓最小,淀粉小颗粒含量在黑龙江种植时最高,大、中颗粒含量最低。在黑龙江种植的米饭硬度最小,黏度最大,弹性也相对较高,食味值在63.7-80.9,食味品质最佳。2.以辽宁省(5个)、吉林省(5个)和黑龙江省(5个)的代表性优质粳稻品种和江苏省代表性优质粳稻品种(软米品种和非软米品种各5个)为材料,在各自最佳生态区进行种植,比较南方和北方粳稻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中,北方三省的加工品质整体优于江苏省。在粒型上,与江苏非软米相比,北方粳稻品种米粒较短小;而与软米相比,米粒较为细长。在外观上,江苏软米和非软米品种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显着高于北方粳稻,外观品质较差。江苏非软米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与北方粳稻相比没有显着差异,但其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北方粳稻,食味值在56.9-66.5,食味品质较差。与北方粳稻相比,江苏软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米饭硬度小,黏性大,峰值黏度、崩解值均高于北方粳稻,消减值、回生值小,食味值在67.0-78.0;北方粳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相对较高,蛋白质含量较低,米饭硬度大,弹性高,淀粉小颗粒含量高,食味值在71.0-80.9,与江苏软米相比食味值略高,但没有显着差异。3.在得出以上初步结论的基础上,以参加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的产自全国各地的优质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全国部分优质粳稻品质的差异,重点以获得优质食味金奖的15个粳稻品种为材料,将其分为南、北两大地域来源,系统比较南方优质食味粳稻与北方优质食味粳稻品质的差异,以进一步验证前两部分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参评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的39个粳稻品种无论是粒型,还是垩白率与垩白度差异均较大;在蒸煮食味方面,米饭食味计测定的食味值与专家的感官评分分值分别在44.00-82.00和52.20-91.86。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RVA谱中的消减值、回复值以及米饭质构特性中的黏性和均衡值与米饭食味值均呈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9、-0.60、-0.57、-0.37和-0.56;而RVA谱中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与米饭食味值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2和0.36。与北方优质粳稻相比,南方优质粳稻的米粉RVA谱的消减值和回复值分别降低12.00%和21.19%;米饭质构特性中的黏性和均衡值的绝对值提高16.15%和15.00%。北方粳稻外观晶莹剔透,垩白度在0.50%-3.50%,米饭直链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经米饭食味计测定的食味值在56.00-74.00,专家感官评分在86.14-90.67;而南方粳稻外观相对浑浊,垩白度在1.86%-11.21%,米饭虽然蛋白质含量高,但直链淀粉含量较低,软化了其口感,米饭软而黏,经米饭食味计测定的食味值在54.00-82.00,专家感官评分在82.29-91.86,南方优质粳稻与北方优质粳稻经米饭食味计测定的食味值与专家感官评分间无显着差异。综上所述,北方粳稻在东北三省种植时,稻米品质整体在黑龙江种植时最佳,但差异并不显着。北方粳稻直链淀粉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较低,米饭弹性好,而南方粳稻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米饭软而黏,但由于高温高湿的环境,在相同的氮肥肥水平下,其蛋白质含量要高于北方粳稻,食味品质与北方粳稻相比略有不足,但差异并不显着,对全国部分优质稻品种品质差异的分析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因此,在相对较高的蛋白质含量下,适当降低直链淀粉含量,使得米饭软糯具有弹性,是南方粳稻进一步提升其稻米品质的重要途径。
马成[7](2021)在《温光对水稻产量和品种的影响及遮阴对品质形成的生理分析》文中指出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总产量居世界第一,在我国粮食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和食用习惯发生了重大改变,对稻米品质尤其是食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前人对水稻产量的研究已经较多,但是对品质的研究尚不多,尤其是近年来气候条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气候异常和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均对水稻生长、产量以及品质等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选取了中国水稻种植的最大区域-长江流域,通过大田分期播种以及人工遮阴控制试验,重点研究了当前实际光强和温度条件对长江流域不同地区中稻产量和品质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广泛种植中稻的高产和优质品种的选择、区划以及优质栽培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根据长江流域中稻区气候特点,2018年在8个省10个市设立了10个大田试验地点,选取了代表性的优良品种进行大田试验,分三期播种,分析供试水稻在不同自然温光下产量和品质的变化。在此基础上,2019年继续选择6个代表性的中稻(籼稻:中籼2503、滇屯502,粳稻:准稻5号、南粳9108,杂交稻:C-两优华占、宜香优2115),同样分三个播期在南京试验点进行大田试验。并在自然温光差异的基础上,在水稻齐穗期用遮阳网进行人工遮阴处理(光强为自然光强的70%),连续遮阴20天后去掉遮阳网,然后继续在自然光温条件下待供试材料生长至成熟收获。与此同时,同步在不同温光和人工遮阴条件下,在供试水稻花后不同天数下取样稻穗,测定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籽粒中与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酶的活性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并分析这些酶和基因的变化与产量及其品质特性的关联性,以期为不同类型中稻高产和优质形成的生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2018年自然温光条件下大田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选取的试验点种植的水稻在整个生育期均具有足够的积温和日照小时数,充分发挥了该地区水稻产量潜力,生育后期适当的降低温度以及减少日照时长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但不同品种类型也有不同表现,其中籼稻和杂交稻生育期的温度越高,其产量越高,而粳稻生育期和齐穗至成熟的日照越长,产量越高;而光温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则比较复杂,具有地域特征,其中东部地区种植的常规粳稻和常规籼稻第二播期的垩白粒率较低,可以获得较好的外观品质;中西部地区粳稻和籼稻在第三播期垩白粒率较低,即降低温度有利于获得较好的外观品质。齐穗至成熟期的光温条件对稻米品质影响最大,而且存在品种类型的差异。温度越高,日照时长越长则籼稻和杂交籼稻外观品质越好;生育期日照时长越短,籼稻蒸煮品质越好;齐穗后20天日照时长越长,粳稻蒸煮品质越好,而杂交稻的表现则与常规粳稻相反;齐穗至成熟期的温度越高,三种类型水稻品种的营养品质越好;整个生育期日照时长越短,则有利于籼稻形成较好营养品质,但是杂交稻的表现则相反;齐穗至成熟较长的日照时间则均有利于常规籼稻和粳稻形成较好营养品质。2、南京地区花后遮阴试验的结果表明:产量、品质以及与产量和品质相关的酶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均随外界光温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减弱光强会使淮稻5号降低产量,但其籽粒的蛋白质含量、精米率和胶稠度升高,稻米变软;而减弱光强还会使其灌浆至成熟时期后移,生育期推迟,有利于第三播期籽粒的产量潜力的发挥。光强减弱提高了南粳9108 Wx基因表达水平和GBSS酶活性,而且其灌浆中期的SSS酶活性、SBE酶活性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和精米率均增加。相反地,光强减弱则减少了中籼2503 Wx基因表达水平、GBSS酶以及SSS酶活性,而SBE酶活性则增加,精米率降低,胶稠度减少,稻米品质变硬;光强减弱同样降低了滇屯502的Wx基因表达水平和GBSS酶活性,但是其SBE酶活性也降低,这与常规籼稻中籼2503表现不同的规律。另外,滇屯502的SSS酶活性在其灌浆前期降低,而灌浆后期提高,SSⅡ-3基因表达水平的高峰则在灌浆中期出现,精米率提高,胶稠度减少,米质变硬。可见,光强对不同水稻亚型稻米的品质影响不同。
刘辉[8](2020)在《稻谷恒温与变温热风干燥工艺及过程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干燥是稻谷收获后必要处理环节,需要从收获时可达20.0%~30.0%(湿基)的初始含水率干燥至14.0%~14.5%的安全贮藏含水率。不合理的干燥工艺,会引起稻谷干后品质严重下降,影响经济价值,目前主要的稻谷干燥方式为热风干燥工艺,但其存在干燥效率与干后品质矛盾。本研究基于稻谷的玻璃化转变规律提出变温干燥工艺,有望提高其适应性,缓解稻谷干燥效率与干后品质矛盾。主要采用试验与模拟相结合手段,建立稻谷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其含水率之间的关系,解析稻谷在干燥过程中所呈现状态的变化规律;对稻谷干燥过程中的温度场与水分场进行数值模拟,探究其温度与水分分布规律,优化出稻谷恒温热风干燥工艺参数(稻谷温度、初始含水率和热风风速),并在恒温干燥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稻谷变温干燥工艺研究,分析稻谷变温干燥特性,以提高干燥品质和效率为目标,优化稻谷变温干燥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单因素与中心组合试验研究各影响因素(稻谷温度、稻谷初始含水率、热风风速)对稻谷干后评价指标(干燥时间、稻谷爆腰指数、整精米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稻谷干后评价指标影响程度依次为:稻谷温度、稻谷初始含水率、热风风速;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综合分析考虑各项评价指标,并确定各影响因素合适工艺参数取值范围为:温度40~50℃、初始含水率20%~24%、热风风速0.4~0.8m/s;最终优化出最佳稻谷恒温热风干燥工艺参数为:稻谷温度45℃、初始含水率22%、热风风速0.50m/s,此时所需干燥时间为205 min、爆腰指数为70、稻谷整精米率为57.37%,所建立回归数学模型可用来预测稻谷恒温干燥工艺。(2)研究稻谷在干燥过程中所处状态(玻璃态或橡胶态)与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化规律以及料层水分、温度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稻谷在干燥过程中存在玻璃化转变的现象,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稻谷含水率呈负相关;模拟显示,稻谷处于橡胶态时所产生的应力小于稻谷处于玻璃态时产生的应力,且应力分布沿稻谷籽粒短半轴方向高于长半轴方向;在稻谷干燥过程中,水分梯度作用时间较温度梯度显着,籽粒内外温差较大时,保持时间较短(2~4 min)。(3)在稻谷恒温热风干燥试验基础上,以5、10、15℃为变温幅度,确保稻谷始终处于橡胶态或玻璃态下进行干燥,研究稻谷变温干燥工艺对各干燥指标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方法分析稻谷在干燥过程中温度和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稻谷以变温幅度5℃和10℃干燥时,与稻谷温度45℃恒温干燥相比,干后稻谷爆腰指数分别降低了20和10,整精米率提高12.9%和8.4%,干燥时间缩短30 min和60 min;且稻谷处于橡胶态干燥时,可较好的保证稻谷食味品质,与恒温45℃干燥条件下相比,食味品质差异性不显着;对各指标综合分析后可知,在变温干燥过程中,当稻谷始终处于橡胶态进行干燥时,可实现稻谷高能效、高品质相协调干燥目标。研究结果有助于充分理解稻谷内水分与温度变化规律,完善稻谷变温干燥工艺,缓解稻谷干燥效率与干后品质矛盾。
唐健[9](2020)在《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双季晚稻产量形成、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于2017-2018年在江西省上高县泗溪镇曾家村进行,以优质双季晚稻美香新占、泰优398、天优华占、黄华占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机插条件下设N0(0 kg hm-2)、N1(135 kg hm-2)、N2(180kg hm-2)、N3(225 kghm-2)四个施氮水平,系统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产量及构成因素、光合物质生产、氮素吸收利用、株型和抗倒伏能力、稻米品质、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明确不同氮肥水平下产量、品质、干物质积累、淀粉理化特性、氮素利用、株型与抗倒伏特性等差异,为双季稻地区机插条件下优质双季晚稻品种产量和品质协调的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随施氮量的增加,机插优质晚稻的穗数增加、每穗粒数先增后减,结实率降低,千粒重有所下降,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并在N2水平时产量最高。适当增施氮肥可增加优质双季晚稻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各生育时期的茎蘖数均增加,成穗率下降,拔节期各品种叶面积指数均增加,齐穗期和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先增后减,均在N2水平时达到最大值。各品种播种至拔节期、拔节至齐穗期干物质积累量在不同施氮水平间均表现N3>N2>N1>N0,而齐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N2>N3>N1>N0。随着氮肥水平提高,播种至拔节期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拔节至齐穗期光合势均提高,而在拔节至齐穗期、齐穗期至成熟期群体生长率及齐穗至成熟期光合势先增后减,均以N2水平下最高。2.随施氮量增加,各品种在拔节期、齐穗期和成熟期含氮率、吸氮量、成熟期总氮素积累量及播种至拔节期、拔节至齐穗期两阶段氮素积累量均增加,齐穗至成熟期氮素积累量、茎鞘和叶的氮素转运量、转运率与贡献率呈先增加后减的趋势。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均先增后减,并在N2水平下最高,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下降,百千克籽粒吸氮量上升,且各品种处理间差异显着或极显着。3.上三叶(剑叶、倒二叶、倒三叶)的叶长、叶宽、披垂度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均表现为N3>N2>N1>N0,群体透光率呈相反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茎秆重心高度上移,基部节间长度增加,其中,2018年美香新占、泰优398、天优华占和黄华占N3处理相对重心高度较N0处理分别高24.3%、18.1%、16.5%和21.2%。随着施氮量增加,各品种的基部1至3节间粗度增加,但茎壁厚度和单位节间干物质量下降。对于基部不同节间而言,倒伏指数表现为I3(第3节间)>I2(第2节间)>I1(第1节间),抗折力和弯曲力矩呈相反趋势。随着施氮量增加,各节间折抗力下降,弯曲力矩、倒伏指数增加,地下部根系伤流强度也增加。4.除黄华占的整精米率在N3下最高外,N2水平下各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最高。随施氮量的增加,机插优质双季晚稻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降低,米粒长宽比变大,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均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减少。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逐渐下降,消减值增加,糊化温度呈上升趋势。可见,适当增施氮肥可改善机插优质晚稻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和营养品质,但RVA特性有变劣趋势。5.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更多的淀粉小颗粒粘附到大颗粒上,且表面变得不光滑。各优质晚稻品种在不同施氮处理下的淀粉衍射图谱均为A型,可见氮肥施用量不改变优质晚稻结晶度类型,但增施氮肥提高淀粉相对结晶度。随着施氮量增加,淀粉在1045/1022cm-1下的红外比例下降,淀粉有序度下降、峰强度增加,淀粉晶体和非晶体区域之间的电子密度增强、总的小颗粒淀粉数目增加、大颗粒淀粉数目下降。淀粉热力学特性方面,热焓值、峰值温度、起始温度、终值温度、回生热焓值和回生值均随着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各品种间NO处理与N3处理差异显着或极显着,说明增施氮肥可以改善优质晚稻淀粉热力学特性。
刘浩[10](2019)在《不同中稻品种产量与品质的比较及其对减量施肥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我国粮食作物中位居首位。目前我国水稻育种研究方向由过往的高产追求逐步向优质高产并重过渡,同时,大力倡导“高产、高效、安全”的绿色栽培管理模式。本研究主要针对新选育的11个不同中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初步探索了减量30%施肥对不同中稻品种在产量、品质、株高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优良品种选育和节肥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参试中稻品种产量介于9.33 t/hm211.33 t/hm2之间,比组平均增减产幅度在-10.39%8.83%之间,组平均产量达10.41t/hm2,其中凤两优464产量最高,新源9优236产量最低。大部分品种间产量差异未达显着水平,凤两优464除与荟丰优3545差异不显着外,与其它品种均呈极显着差异;荟丰优3545除与凤两优464、盐两优078和荃优2050差异不显着外,与其它品种呈极显着差异;新源9优236与其它所有品种呈极显着差异。(2)参试不同中稻品种在产量构成因素方面差异显着性不同。整体来看,大部分品种间有效穗数差异不显着,介于186.8272.3万/hm2之间,均值为221.5万/hm2,两优7816和华两优2834差异极显着;部分品种间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差异显着,分别介于113.8239.2粒和23.1g36.1g之间;大部分品种间结实差异不显着,有90.9%的参试品种结实率达80.0%以上,两优7816最高,荟丰优3545最低。(3)整体来看,多数参试品种在稻米加工品质性状方面差异不显着,除华两优2834与新源9优236在糙米率上差异极显着,中两优九华占与华两优2876在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上差异显着外,其余品种在加工品质3项指标上无显着性差异;参试品种外观品质性状方面除透明度差异不显着外,其余指标差异性较为复杂;蒸煮食味品质性状方面,凤两优464、华两优2834和盐两优078在碱消值上呈极显着差异,凤两优464、华两优2834和荃优2050在胶稠度上呈极显着差异,凤两优464、华两优2834、中两优九华占和丰两优四号在直链淀粉上呈极显着差异。本试验参试常规稻品种湘岳占稻米品质好于其它参试杂交稻品种。(4)与常规施肥相比,减量施肥对不同中稻品种的产量影响很大,所有参试品种均减产,在鄂州和高安两地变化率平均值分别降低7.24%和7.44%。其中,华两优2834和湘岳占减产幅度较小,在3.40%4.49%之间,而华两优2876减产最大,在鄂州和高安分别减幅11.25%和14.10%,平均降低12.68%。(5)与常规施肥相比,减量施肥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各不相同。参试品种的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平均值分别降低8.64%、1.84%,而结实率和千粒重平均值分别提高2.84%、7.12%。(6)减量施肥对参试品种稻米加工品质性状影响不显着,变化率较小;对外观品质性状的垩白度影响大,会使其显着升高;减量施肥对蒸煮食用品质性状影响不一样,胶稠度升高而直链淀粉降低。(7)与常规施肥相比,减量施肥显着影响水稻的株高,不同品种间表现出一致的株高变矮现象。
二、杂交中稻稻谷整精米率差的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交中稻稻谷整精米率差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南方籼稻整精米率发展趋势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南方籼稻整精米率发展趋势 |
2 籼稻整精米率的影响因素 |
2.1 遗传因子对整精米率的影响 |
2.2 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2.3 生态环境对整精米率的影响 |
2.4 栽培方式及肥水管理的影响 |
2.5 高整精米率优质长粒籼稻栽培与育种实践 |
3 提高南方籼稻整精米率的意义 |
3.1 提高整精米率可以提高水稻种植效益和加工效益 |
3.2 提高籼稻整精米率可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 |
3.3 提高整精米率可以提升我国稻米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
3.4 提高整精米率有利于提高种子质量 |
4 提高南方籼稻整精米率的策略 |
4.1 优质遗传资源筛选与利用 |
4.2 通过株型改良,改善田间群体小气候 |
4.3 通过栽培措施,优化群体结构 |
4.4 通过订单生产或分品种收购,提高加工质量 |
5 展望 |
(2)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和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项的依据和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温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2.2 光照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2.3 淀粉理化特性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机制 |
1.2.4 沿江稻区温光特性与水稻品种分布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栽培期下水稻全生育温光要素的差异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沿江地区稻季气象指标特征 |
2.3.2 栽培期处理对粳稻关键生育期及生育阶段天数的影响 |
2.3.3 不同栽培期条件下水稻全生育期温光差异 |
2.4 讨论 |
2.4.1 栽培期处理对粳稻生育期的影响 |
2.4.2 关键生育期温光要素对栽培期处理的响应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3.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温光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3.3.2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与关键生育阶段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3.4.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2 水稻高产形成的温度指标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4.3.2 温光要素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温光要素对加工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
4.4.2 加工及外观品质较优的温光特征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温光要素对稻米蒸煮食味特性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营养品质对温光要素的响应 |
5.3.2 米粉RVA谱特征值对温光要素的响应 |
5.3.3 温光要素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温光要素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5.4.2 水稻优良食味品质形成的温光特征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机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6.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温光条件下灌浆期温度的差异 |
6.3.2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及总淀粉的积累动态 |
6.3.3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6.3.4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淀粉颗粒分布的差异 |
6.4 讨论 |
6.4.1 不同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淀粉积累及酶活性的影响 |
6.4.2 不同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淀粉粒度分布的影响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主茎穗和分蘖穗稻米品质的调控效应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7.2.2 试验设计 |
7.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7.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加工品质的影响 |
7.3.2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外观品质的影响 |
7.3.3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食味品质的影响 |
7.3.4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的影响 |
7.3.5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晶体结构和颗粒大小的影响 |
7.3.6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7.4 讨论 |
7.4.1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结构特性的影响 |
7.4.2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糊化特性和米饭质构性的影响 |
7.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水稻产量品质的综合评价 |
8.1 水稻产量品质综合评价方法 |
8.1.1 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的综合评价系统的构成 |
8.1.2 判断矩阵与一致性检验 |
8.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8.2 综合评价结果 |
8.2.1 水稻产量与品质的综合评分 |
8.2.2 综合评分与不同生育阶段温光的相关性 |
8.2.3 优质高产协同的关键栽培期均温指标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1.1 不同栽培期下水稻生育期与温光要素特征 |
9.1.2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9.1.3 温光要素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9.1.4 高产优质协同的栽培期 |
9.1.5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淀粉合成及主茎穗分蘖穗稻米品质的影响 |
9.2 讨论 |
9.2.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机制 |
9.2.2 沿江地区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的温度特点及适宜的栽培期 |
9.3 创新点 |
9.4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迟播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及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江苏苏中地区温光资源及水稻播栽期现状 |
1.2.2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生育期及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 |
1.2.2.1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及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 |
1.2.2.2 施氮量对水稻生育期及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 |
1.2.3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
1.2.3.1 播期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
1.2.3.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
1.2.4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群体动态特征的影响 |
1.2.4.1 播期对水稻群体动态特征的影响 |
1.2.4.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群体动态特征的影响 |
1.2.5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1.2.5.1 播期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
1.2.5.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
1.2.6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2.6.1 播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2.6.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2章 迟播迟栽粳稻温光资源利用及产量特点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1.3.1 生育期进程 |
2.1.3.2 气象数据 |
2.1.3.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
2.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氮肥水平对迟播迟栽粳稻主要生育时期的影响 |
2.2.2 氮肥水平对迟播迟栽粳稻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 |
2.2.2.1 氮肥水平对迟播迟栽粳稻生长季积温资源的影响 |
2.2.2.2 氮肥水平对迟播迟栽粳稻生长季辐射资源的影响 |
2.2.2.2 各处理粳稻全生育期温光资源的全年占比 |
2.2.3 施氮量和穴栽密度对迟播迟栽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迟播迟栽和氮肥水平对粳稻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
2.3.2 迟播迟栽粳稻产量形成及其调控途径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施氮量及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群体指标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1.3.1 茎蘖动态 |
3.1.3.2 干物质及叶面积 |
3.1.3.3 叶形与叶姿 |
3.1.3.4 茎秆物理性状 |
3.1.3.5 穗部性状 |
3.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群体茎蘖动态的影响 |
3.2.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高峰苗及成穗率的影响 |
3.2.3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4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各生育阶段光合势的影响 |
3.2.5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各生育时期干物质量的影响 |
3.2.6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占比的影响 |
3.2.7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的影响 |
3.2.8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株型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
3.2.8.1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茎部物理特征的影响 |
3.2.8.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叶形与叶姿势的影响 |
3.2.8.3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穗部特征的影响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迟播迟栽粳稻群体动态特征 |
3.3.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株型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成熟期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 |
4.2.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4.2.3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经济效益的影响 |
4.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施氮量与穴栽苗数对迟播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3.1 稻米品质 |
5.1.3.2 米粉RVA谱特征测定 |
5.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加工品质 |
5.2.2 外观品质 |
5.2.3 蒸煮食味品质及营养品质 |
5.2.4 淀粉RVA谱特征 |
5.3 讨论 |
5.3.1 推迟播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3.2 迟播迟栽粳稻稻米品质形成的密肥调控效应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迟播迟栽和施氮量对粳稻生育期和温光利用的影响 |
6.1.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6.1.3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6.1.4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株型的影响 |
6.1.5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6.1.6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6.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6.3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豫南地区头季和再生季水稻产量与品质及头季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再生稻生产现状 |
1.2 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 |
1.3 影响再生稻腋芽萌发能力的主要因素 |
1.3.1 水稻品种 |
1.3.2 灌溉方式 |
1.3.3 养分供应 |
1.3.4 留桩高度 |
1.3.5 温光条件 |
1.3.6 激素 |
1.4 提高腋芽再生能力的措施 |
1.4.1 品种选择 |
1.4.2 播种期 |
1.4.3 留桩高度 |
1.4.4 肥水管理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 |
2.2.1 生育期记载 |
2.2.2 茎蘖动态 |
2.2.3 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 |
2.2.4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 |
2.2.5 根系氧化力 |
2.2.6 叶片光合速率 |
2.2.7 再生芽长生长情况 |
2.2.8 茎秆淀粉酶活性和叶片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活性 |
2.2.9 玉米素(Z)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 |
2.2.10 稻米品质 |
2.2.11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 |
2.2.12 头季稻和再生季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豫南地区头季和再生季水稻产量与品质差异分析 |
3.1.1 不同杂交籼稻品种头季稻与再生季产量的差异 |
3.1.2 加工品质 |
3.1.3 外观品质 |
3.1.4 蒸煮食味品质与蛋白质含量 |
3.1.5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 |
3.1.6 齐穗后温光条件与稻米主要品质的关系 |
3.2 头季稻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再生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2.2 再生芽生长情况和再生率 |
3.2.3 头季稻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片Rubisco酶活性 |
3.2.4 头季稻齐穗后根系氧化力 |
3.2.5 头季稻地上部干物重、叶面积指数和收获指数 |
3.2.6 头季稻的稻桩、茎鞘和叶NSC含量及转运 |
3.2.7 茎鞘淀粉酶活性和Z+ZR含量 |
3.2.8 加工品质 |
3.2.9 外观品质 |
3.2.10 蒸煮食味与营养品质 |
3.2.11 蒸煮米饭食味特性 |
3.2.12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豫南地区不同杂交籼稻品种头季稻与再生季稻产量和品质差异分析 |
4.1.2 头季稻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
4.1.3 头季稻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再生稻品质的影响 |
4.2 本研究主要结论 |
5 本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5.1 创新点 |
5.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壮秧培育、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稻米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我国水稻生产能力的演变 |
1.1.1 我国水稻生产能力的演变 |
1.1.2 江苏水稻生产能力的演变 |
1.2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2.1 床土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2.2 壮秧剂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2.3 播种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3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茎蘖动态、分蘖成穗的影响 |
1.3.1 基质、壮秧剂的影响 |
1.3.2 播种量、秧龄的影响 |
1.3.3 密度的影响 |
1.3.4 施氮量的影响 |
1.4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源库形成的影响 |
1.4.1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源的影响 |
1.4.2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库的影响 |
1.5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物质生产、光合特性的影响 |
1.6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根系性状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1.6.1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根系的影响 |
1.6.2 对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1.7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7.1 施氮量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7.2 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7.3 施肥时期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7.4 密度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8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1.8.1 对稻米碾磨品质的影响 |
1.8.2 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1.8.3 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1.8.4 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
1.9 江苏省机插水稻生产和氮肥施用现状分析 |
1.9.1 生产现状分析 |
1.9.2 氮肥施用现状分析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与材料培育 |
2.2.1 壮秧剂比较试验 |
2.2.2 播种量试验 |
2.2.3 秧田期施肥试验 |
2.2.4 秧龄试验 |
2.2.5 每穴栽插苗数试验 |
2.2.6 施氮量试验 |
2.2.7 分蘖肥试验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3.1 秧苗素质的测定 |
2.3.2 茎蘖数的调查 |
2.3.3 各器官干物重及叶面积的测定 |
2.3.4 产量及构成因素的测定 |
2.3.5 各器官含氮率的测定 |
2.3.6 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的测定 |
2.3.7 稻米营养和食味品质的测定 |
2.3.8 稻米淀粉黏滞特性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壮秧剂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1.1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1.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1.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4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1.5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1.6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2 播种量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2.1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2.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2.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4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2.5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2.6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3 秧田期施肥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3.1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3.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3.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4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3.5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3.6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4 秧龄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4.1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4.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4.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4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4.5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4.6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5 每穴栽插苗数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5.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5.2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5.3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5.4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5.5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6 施氮量处理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6.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6.2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6.3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6.4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6.5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7 分蘖肥处理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
3.7.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7.2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7.3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7.4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7.5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7.6 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3.8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物质生产与分配、氮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4.1 秧田期处理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及产量形成等性状的影响 |
4.1.1 壮秧剂比较试验 |
4.1.2 播种量试验 |
4.1.3 秧田期施肥试验 |
4.1.4 秧龄试验 |
4.2 每穴栽插苗数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3 施氮量试验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4 不同秧苗素质、分蘖肥施用方式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形成、稻米品质、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不同生态区优质食味粳稻品质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进展 |
2.1 不同生态区环境条件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以及主要内容 |
3.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3.2 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北方粳稻在东北不同生态区品质的差异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加工品质的差异 |
3.2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外观品质的差异 |
3.3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的差异 |
3.4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质构特性的差异 |
3.5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
3.6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差异 |
3.8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淀粉颗粒分布的差异 |
3.9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食味值的差异 |
4 讨论 |
4.1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稻米品质加工及外观品质的差异 |
4.2 北方粳稻品种在北方不同生态区蒸煮食味品质的差异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南、北方全生育期气象条件的差异 |
3.2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加工品质的差异 |
3.3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外观品质的差异 |
3.4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的差异 |
3.5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质构特性的差异 |
3.6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
3.7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热力学特性的差异 |
3.8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淀粉颗粒分布的差异 |
3.9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食味品质的差异 |
4 讨论 |
4.1 南、北方优质粳稻品种在稻米加工及外观品质上的差异 |
4.2 南、北方优质粳稻品种在蒸煮食味品质上的差异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我国不同生态区部分优质食味粳稻品质的差异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稻米各项理化指标与食味品质的关系 |
3.2 南、北方粳稻各项理化指标的差异 |
4 讨论 |
4.1 中国部分粳稻品质的差异 |
4.2 南、北方粳稻品质特征的差异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语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品质的差异 |
1.2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品质的差异 |
1.3 我国不同生态区部分优质食味粳稻品质的差异 |
2 总结 |
3 本研究创新点 |
4 需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7)温光对水稻产量和品种的影响及遮阴对品质形成的生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温光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1.1 温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1.2 光强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2 温光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2.1 温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2.2 光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2.2.1 光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
1.2.2.2 光对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1.2.2.3 光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
1.2.2.4 光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2018年长江流域不同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中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设计 |
2.1.2 2018年试验点的气象数据的收集分析 |
2.1.3 测定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各种植点水稻生育期的温光特征 |
2.2.2 长江流域不同自然温光条件下中稻产量和品质的变化 |
2.2.3 长江流域不同温光条件下中稻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2019年南京地区不同遮阴条件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其相关酶活性和基因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 |
3.1.2 2019年试验点气象数据收集与分析 |
3.1.3 测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2019年南京地区中稻灌浆至成熟期间的温光特征 |
3.2.2 不同自然温光条件及人工遮阴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2.3 不同自然温光条件和人工遮阴对品质形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2.4 不同自然温光和人工遮阴条件下对品质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2.5 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4.1 全文小结 |
4.2 全文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
4.2.1 创新之处 |
4.2.2 不足之处 |
发表的文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稻谷恒温与变温热风干燥工艺及过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稻谷生物特性介绍 |
1.1.2 干燥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稻谷干燥理论研究 |
1.2.2 稻谷干燥工艺研究 |
1.2.3 稻谷干后品质研究 |
1.2.4 稻谷爆腰机理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稻谷恒温热风干燥工艺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1.2 试验流程与方法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指标测定与计算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稻谷恒温热风干燥特性研究 |
2.2.2 稻谷恒温热风干燥效率与品质研究 |
2.2.3 稻谷恒温热风干燥中心组合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4 稻谷恒温热风干燥工艺参数优化 |
2.3 本章小结 |
3 稻谷玻璃化转变与变温热风干燥工艺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1.2 试验流程与设计 |
3.1.3 指标测定与计算 |
3.1.4 稻米食味品质测定 |
3.1.5 数据处理 |
3.2 数值模拟 |
3.2.1 几何模型与稻谷籽粒热特性参数 |
3.2.2 模型假设与控制方程 |
3.2.3 模型求解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稻谷玻璃化转变温度研究 |
3.3.2 稻谷变温干燥特性研究 |
3.3.3 稻谷变温干后品质与效率研究 |
3.3.4 稻谷食味品质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稻谷变温干燥过程模拟与相似准则构建 |
4.1 稻谷变温干燥系统数值模拟 |
4.1.1 模型与参数 |
4.1.2 控制方程 |
4.1.3 网格划分 |
4.1.4 模型求解 |
4.2 模拟结果分析与验证 |
4.2.1 稻谷干燥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分析与验证 |
4.2.2 稻谷干燥过程中水分分布规律分析与验证 |
4.3 稻谷变温干燥相似准则建立与验证 |
4.3.1 相似准则介绍 |
4.3.2 稻谷含水率相似准则建立 |
4.3.3 稻谷温度相似准则建立 |
4.3.4 稻谷温度与水分的试验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双季晚稻产量形成、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水稻氮肥施用的研究进展 |
2.1 氮肥使用现状 |
2.2 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与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2.3 氮肥施用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4 氮肥施用量对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2.5 氮肥施用量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2.6 氮肥施用量对水稻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晚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群体茎蘖动态及成穗率的影响 |
2.3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4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干物质阶段积累及比例的影响 |
2.5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关于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晚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讨论 |
3.2 关于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晚稻群体特征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晚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含氮率和吸氮量的影响 |
2.2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各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及其比例的影响 |
2.3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齐穗至成熟期植株各器官氮素转运的影响 |
2.4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晚稻株型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叶片形态特征的影响 |
2.2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基部节间长和株高的影响 |
2.3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茎秆粗度、茎壁厚度和茎秆干质量的影响 |
2.4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基部节间抗折力、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的影响 |
2.5 抗倒伏特性与叶片形态特征和茎秆主要物理性状的相关性 |
2.6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透光率和根系伤流强度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晚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稻米品质和RVA谱特性的影响 |
2.2 稻米品质、RVA谱特征值的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
2.3 灌浆结实期温光资源与稻米品质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晚稻淀粉结构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淀粉籽粒形态的影响 |
2.2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淀粉红外特性和相对结晶度的影响 |
2.3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淀粉颗粒大小分布的影响 |
2.4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淀粉SAXS波谱参数的影响 |
2.5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晚稻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2.6 淀粉结构特性与热力学特性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晚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长的影响 |
1.2 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晚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3 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晚稻株型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1.4 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晚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1.5 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晚稻淀粉结构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10)不同中稻品种产量与品质的比较及其对减量施肥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稻产量构成要素与稻米品质评价 |
1.2.1 水稻产量构成要素 |
1.2.2 稻米品质评价 |
1.3 化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1 化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3.2 化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3.3 减量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3.4 减量施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不同中稻品种产量与品质的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 |
2.1.2 试验材料 |
2.1.3 田间试验设计 |
2.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1.5 数据处理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中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2.2.2 不同中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多重比较 |
2.2.3 不同中稻品种稻米品质比较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减量施肥对不同中稻品种产量、品质和株高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 |
3.1.2 试验材料 |
3.1.3 田间试验设计 |
3.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3.1.5 数据处理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减量施肥对不同中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2 减量施肥对不同中稻品种产量的影响 |
3.2.3 减量施肥对不同中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 |
3.2.4 减量施肥对不同中稻品种株高的影响 |
3.2.5 减量施肥与常规施肥经济效益比较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1.1 不同中稻品种产量与品质的比较 |
4.1.2 减量施肥对不同中稻品种产量、品质和株高的影响 |
4.2 研究创新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杂交中稻稻谷整精米率差的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南方籼稻整精米率发展趋势及对策[J]. 邹禹,钱宝云,占新春,郑乐娅,张培江. 安徽农业科学, 2021(11)
- [2]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D]. 王文婷. 扬州大学, 2021
- [3]迟播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及其调控研究[D]. 袁嘉琦. 扬州大学, 2021(08)
- [4]豫南地区头季和再生季水稻产量与品质及头季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其影响[D]. 汪浩. 扬州大学, 2021
- [5]壮秧培育、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稻米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 徐杰姣. 扬州大学, 2021
- [6]不同生态区优质食味粳稻品质特征的比较研究[D]. 马会珍. 扬州大学, 2021
- [7]温光对水稻产量和品种的影响及遮阴对品质形成的生理分析[D]. 马成.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8]稻谷恒温与变温热风干燥工艺及过程模拟研究[D]. 刘辉. 东北农业大学, 2020
- [9]氮肥施用量对机插优质双季晚稻产量形成、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的影响[D]. 唐健. 扬州大学, 2020
- [10]不同中稻品种产量与品质的比较及其对减量施肥的响应[D]. 刘浩.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