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内源性ATP激活外向电流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伟伟[1](2020)在《SLO家族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功能》文中指出精子是在睾丸曲细精管内完成,属于非常复杂的细胞分裂分化过程,为了使这一过程有条不紊的完成,需要曲细精管的内外信号、膜蛋白等对这一发生过程进行严格有序的调控。目前认为精子形成可能与生殖细胞电位的改变密切相关。精子为了获得受精能力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附睾成熟、精子获能、超活化、趋向性,最后是精子的顶体反应。这些生理过程与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变化有关。离子通道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可以调节其内外的渗透压平衡,可以通过改变膜电位的变化推进精子的各种生理过程;受精过程中,精子外部环境会有很大的改变,离子通道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离子通道蛋白的表达、以及其功能的改变都会影响有性生殖物种雄性配子的发育以及受精能力。中华绒螯蟹(学名:Eriocheir sinensis)的生活史比较复杂,其受精过程有别于其它物种,其个体的生活环境与其它物种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华绒螯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现象,即生殖洄游。淡水的离子浓度与海水的离子浓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中华绒螯蟹在生殖迁移过程中经历了很强的离子浓度的变化。由此可见,离子浓度变化对中华绒螯蟹生殖发育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钾通道为目前为止种类和亚型最多的离子通道。有报道称钾离子通道对精子的形成过程以及受精过程都有调节作用,SLO家族是钾通道一类非常特殊的通道,这类通道不仅具有电压依赖性,还对其它因素如Ca2+、Na+、Cl-、pH等具有敏感性。本文以中华绒螯蟹生精细胞为实验材料,采用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免疫荧光、PCR、基因克隆等技术对SLO家族蛋白进行组织及细胞定位和序列分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析生精细胞SLO通道的电生理特性和表达情况。结果如下:1、通过Western blot确定了SLO1存在于中华绒螯蟹精巢以及其它组织内,但是储精囊内的精子SLO1表达较少。SLO2在精巢的生精细胞和储精囊内的精子均有表达,但表达出现了差异性。2、对编码SLO1蛋白的基因克隆,并将测序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slo1 cDNA序列与其它物种有相似性较高,说明其保守性较强,且与拟穴青蟹的slo1最相近;克隆slo2.2的cDNA序列与其它物种虽有相似性,但是其保守性不是很高,与小鼠和和人类有很大的差异性,且与北黄道蟹(Cancer borealis)的slo2.2最相近,关系最为密切。(3)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SLO1介导的钙激活钾通道和SLO2介导的钠激活钾通道: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生精细胞的钾电流包含钙激活钾电流。随后加入不同的阻断剂IbTX、CdCl2观察该电流,发现这些阻断剂均可以将钾电流进行阻断,根据阻断的结果分析SLO1蛋白主要表达于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这与前期的SLO1蛋白的免疫定位结果一致;SLO2介导的钠激活钾通道也存在于中华绒螯蟹的生精细胞内,但是生精细胞对钠离子的依赖性不同,精子对钠离子的依赖性较强,而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细胞对钠离子的依赖性较弱,说明SLO2在生精细胞的表达存在差异性。(4)观察SLO家族通道对精子的顶体反应的影响,发现钾通道不仅与精子的形成有关,而且还间接调节精子的顶体反应,SLO1与顶体反应相关,其不同抑制剂对顶体反应有不同的抑制作用;采用含不同浓度的钠离子作用于中华绒螯蟹的精子观察其顶体反应,发现钠离子和顶体反应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也间接说明SLO2的作用可能更多在精子能动性以及获能上面。综上所述,中华绒螯蟹生精细胞内既有SLO1介导的钙激活钾电流,也有SLO2介导的钠激活钾电流。前者随着精子的形成分布越来越少;后者表现出精子对钠离子的敏感性与其它生精细胞不同,需要更高钠离子浓度才能激活,这与中华绒螯蟹生殖洄游环境密切相关。通过顶体反应诱导率实验发现,SLO1不仅与精子的形成有关,而且还间接调节精子的顶体反应,SLO1通道的关闭导致顶体反应的降低。SLO2的作用可能更多在精子能动性以及获能上面,需进一步试验进行验证。
陈光[2](2020)在《野生大麦气孔离子转运与耐旱的分子生理和进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干旱是影响全球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境胁迫之一,明确作物耐旱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可为筛选和培育抗旱作物品种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奠定理论基础。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水分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水分高效利用密切相关。野生大麦(Hordeum spontaneum)作为抗逆性较强的禾谷类作物,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研究作物抗逆生理与分子机制的理想物种。本研究全面运用了植物生理学、比较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的研究技术与方法,研究了不同野生大麦气孔响应干旱胁迫及干旱进化适应性的基因型差异,并解析了大麦气孔响应和调控干旱应答的关键阴离子通道的生物学功能,为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干旱频繁发生的环境下开展大麦抗旱育种工作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脱落酸信号相关调控气孔关闭的离子转运体在陆生植物中的保守性进化陆生植物通过植物激素脱落酸(abiscisic acid,ABA)主动调控气孔运动响应外界环境刺激这一机制的起源与进化仍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课题。本研究选取36个包含水生藻类到被子植物在内的进化过程关键节点的代表性植物,以拟南芥中已知的23个ABA信号通路相关信号转导和关键转运体蛋白家族成员为代表,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研究发现,水生蕨类植物Azolla filiculoides和Salvinia cucullata与其他陆生植物一样,具有已知的所有23个基因家族的同源蛋白,且实验结果表明在大麦中受到ABA诱导产生差异表达的基因在陆生蕨类Polystichum proliferum中亦受ABA的诱导差异表达,同时,在陆生蕨类P.proliferum和Nephrolepis exaltata中也观察到了ABA诱导的气孔关闭现象。系统发生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气孔对ABA响应的关键转运体和信号蛋白如阴离子通道HvSLAC1(slow anion channel 1)及其互作蛋白激酶HvOST1s(open stomata 1)等的进化非常保守。以上结果说明,相对早期进化的蕨类植物中具有与种子植物类似的气孔主动调控分子基础和生理机制。2.西藏野生大麦表皮组织耐旱的转录组调控网络干旱处理后,西藏野生大麦XZ5比XZ54具有更好的光合能力、更稳定的气孔开度以及更高的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说明XZ5的耐旱性显着优于XZ54。对两者叶片表皮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干旱胁迫后,大麦叶片表皮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可达6,627个,其中包括ABA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关键转运蛋白基因共838个,许多正向调控耐旱性基因如SLAC1/SLAHs(SLAC1 homologue)和OST1s等在干旱处理后在XZ5显着上调表达,而在XZ54中变化不显着或呈下调表达。多种信号通路在大麦叶片表皮被激活,共同应答并转导相关重要信号以适应干旱胁迫;同时,亦存在多种信号通路共同参与调控气孔开度以应对水分亏缺。3.以色列进化谷野生大麦的干旱适应性对基因组和转录组进化的调控机制通过光合指标和气孔参数测定、干物重测定、叶片转录组测序以及基因组重测序结果发现,相较于温暖潮湿的以色列进化谷欧洲坡,高温干旱的非洲坡塑造了野生大麦群体独特的气孔和光合作用性状及其遗传变异。与欧洲坡相比,非洲坡野生大麦在干旱胁迫下具有更高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而气孔指数和保卫细胞体积更小,这些指标均与野生大麦的耐旱性显着相关。非洲坡野生大麦群体第3号和第4号染色体上具有最多数量的SNPs和InDels。两坡野生大麦群体在进化适应性过程中受到平衡选择影响,非洲坡的野生大麦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且位于第5号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受到了定向选择和物种扩张的影响。此外,通过选择性清除分析在两坡野生大麦群体中共挖掘161个潜在的干旱适应性基因,其中SLAC/SLAHs同源基因仅在耐旱性更强的非洲坡野生大麦群体中受到驯化。4.大麦阴离子通道HvSLAC1和HvSLAH3及其互作蛋白HvOST1s的生物学功能大麦组织定位结果表明,HvSLAC1、HvOST1.1和HvOST1.5均在表皮组织中丰度表达,HvSLAH3(SLAC1 homologue 3)在表皮组织中也有表达。通过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异源表达双电极电压钳对蛋白功能检测证明,大麦HvSLAC1和HvSLAH3可分别被HvOST1.1和HvOST1.5激活,且可同时被拟南芥AtOST1激活。将HvSLAC1和HvSLAH3基因转入拟南芥突变体slac1-3构建功能互补株系时发现,与ABA不敏感的拟南芥突变体slac1-3相比,转基因互补株系均可以恢复ABA诱导的气孔关闭和细胞质钙离子浓度提高的表型。然而与拟南芥野生型相比,功能互补株系并没有表现出更快的ABA诱导的气孔关闭速率。由此可见,大麦中ABA诱导的气孔快速关闭可能由草类气孔结构和发育相关的基因决定,而不是“主开关”SLAC/SLAH阴离子通道。
王黎敏[3](2016)在《西瓜、甜瓜和黄瓜KAT1类通道蛋白的电生理特性比较研究及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先是从两大主要葫芦科果蔬类(黄瓜及西瓜)的叶片中克隆出两个钾离子通道基因,分别命名为CsKAT1(Cucumis sativus L.KAT1-like)及ClKAT1(Citrullus lanatus KAT1-like)。经序列分析与功能预测,这两个蛋白均具有三个典型的Shaker家族保守结构域;而且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可知,他们与MIRK同源性最近,属于KAT1分支;推测,这两个蛋白均为Shaker家族的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蛋白。为研究CsKAT1及ClKAT1蛋白的基本电生理特性,将这两个基因与电生理表达载体pGEMXho连接,线性化后通过体外反转录,并注射相应的cRNA至蛙卵细胞中,利用双向电压钳技术并改变灌洗溶液进行相应电流记录。结果表明,CsKAT1及ClKAT1所编码的内向钾离子通道具有典型的Shaker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特征,即缓慢激活动力学特征。同时,二者门控特征兼具电压依赖性,而其通道开放概率不依赖于外界钾离子浓度。通过对K+的亲和性研究再结合离子选择性分析,证明了CsKAT1和ClKAT1通道蛋白是主要吸收K+的低亲和性通道。此外,CsKAT1和ClKAT1内向电流幅度随外界pH酸化而增强。利用相同的技术,检测同一科中新克隆出的CsKAT1及ClKAT1所编码的通道对外源Na+的敏感性,发现这两个基因所编码的钾离子通道存在与MIRK(来自甜瓜)一致的特性,即外源Na+抑制通道活性,该抑制效应随着外界K+溶度的降低而增强,且抑制程度不受膜电压的影响。此外,这三个基因受Na+抑制的程度依次为ClKAT1≈MIRK>CsKAT1,且该次序不依赖于外界K+溶度。为研究这三个瓜类中KAT1类基因所编码的钾离子通道受外源钠离子抑制的氨基酸调控位点,以甜瓜中的MIRK基因为代表着手进行深入研究。利用拟南芥KAT2不受胞外Na+抑制的特性,将其编码通道外口区(第5跨膜片段-P功能区-第6跨膜片段)替换到MIRK相应片段,以研究调控MIRK受Na+抑制的氨基酸片段。将得到的△KAT2/MIRK突变体片段,构建于电生理表达载体,通过进行电生理验证其功能活性。经过电生理实验证实该突变体基因所编码的钾离子通道对内转运钾时不再受外源Na+抑制并且保有MIRK基因本身转运钾离子的特征,明确了MIRK受外源钠离子抑制的作用位点是位于S5-P-S6区域片段的。对盐胁迫下的kat1功能缺失型拟南芥和经MIRK或△KAT2/MIRK互补后的株系进行初步表型观察。表型分析初步结果表明,在50 mM NaCl处理下,kat1功能缺失型拟南芥和经MIRK或△KAT2/MIRK互补后的株系之间差别不大。而在100 mM NaCl下,kat1功能缺失型拟南芥叶片生长稍微受限。推测,MIRK或△KAT2/MIRK转化缺陷型植株后互补了kat1缺失型拟南芥某反面的功能缺失。通过处理两个具有耐盐差异性的甜瓜品种,研究MIRK转录水平,钾钠含量分布和气孔开度,试图对MIRK与甜瓜耐盐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经盐处理后,耐盐型品种(冰雪脆)生物量的减少小于盐敏感型品种(玉露)。尽管在整体植株水平上,两品种中Na+含量相同,但在冰雪脆叶片上含有较少的Na+,有较高的K+/Na+比。盐处理后,两品种叶片上的MIRK表达量均下降,气孔开度均减少;但比起玉露,冰雪脆中MIRK的减少量较小,气孔开度亦如此,且较稳定。此外,MIRK转录水平与气孔开度呈显着相关性。推测,盐胁迫下,MIRK的表达量及活性的抑制减少了保卫细胞中钾离子的吸收,从而控制气孔开度的变化,进一步平衡蒸腾及CO2的进出。
王雪萍[4](2016)在《拟南芥低钾敏感突变体lks1抑制子的筛选及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钾(K)是植物所必需的大量矿质元素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通过钾转运体和钾通道从土壤中吸收钾离子(K+)。拟南芥Shaker钾通道家族成员AKT1作为一个内向整流钾通道在拟南芥根部钾离子吸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AKT1通道活性受钙结合蛋白CBL1/9和蛋白激酶C1PK23复合物的调控,同时也受钾通道调节亚基AtKC1的调控。本论文工作拟通过筛选lks1(cipk23)突变体的抑制子sls 深入研究CBL1/9-CIPK23-AKT1信号调控通路的分子机制,同时期望鉴定出其他可能参与该信号通路的重要调控因子。论文工作通过对EMS诱变的lks1突变体种子库的筛选,获得两个lks1抑制子sls1和sls2,并对这两个抑制子进行了深入研究。sls1突变体能够抑制lks1突变体冠部失绿发黄的低钾敏感表型。图位克隆结果显示,sls1突变体中AtKC1基因发生了单碱基突变,造成其蛋白序列第六个跨膜域中322位的甘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AtKC1D)。AtKC1D为功能获得性突变体,它具有较野生型更强的钾离子吸收能力并导致其突变体内钾离子含量显着升高,从而造成其耐低钾表型。结构预测显示,第322位的甘氨酸在钾离子通道中极为保守并且可能作为Shaker钾通道的门控位点行使功能,该位点的突变可能造成钾通道门控特性的改变。电生理分析显示,与野生型AtKC1相比,AtKC1D显示出对AKT1通道开放更为强烈的抑制作用,并能够大幅抑制低钾条件下细胞内钾离子通过AKT1向细胞外渗漏。另外,对lks1和atkc1功能缺失突变体的低钾表型分析显示,在低钾移苗和低钾萌发两种处理条件下,它们二者分别呈现出一定的敏感表型。但其双突变体lks1 atkc1在两种低钾处理下,均表现出与akt1突变体一致的对低钾胁迫极为敏感的表型。这些研究从生理和遗传角度表明,AtKC1是AKT1上游的重要调控因子之一,它与CIPK23在对AKT1活性调控方面既有一定互补,也存在明显差异。CIPK23正向促进AKT1的钾吸收作用,而AtKC1则有抑制低钾条件下钾离子通过AKT1渗漏的作用。AtKC1与CIPK23一起参与拟南芥响应低钾胁迫反应并协同调控低钾条件下AKT1介导的钾吸收过程。sls2突变体同样能够抑制lks1的低钾敏感表型。sls2中AKT1基因发生单碱基突变,造成AKT1蛋白胞内区CNBD结合域中第408位保守的天冬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AKT1D408N)。在酵母中检测发现AKT1D408N具有钾离子吸收活性。在爪蟾卵母细胞中,CBL1和CIPK23也能够激活AKT1D408N介导的内向钾离子电流。与野生型植株相比,AKT1D408N单突变体呈现出明显的耐低钾表型及较高的钾离子含量优势。本论文研究筛选获得两个lks1的抑制子,发现这两个抑制子分别为点突变的AtKC1和AKT1。这两个点突变均赋予拟南芥更强的钾吸收活性和耐低钾表型。本研究阐明了 C1PK23(LKS1)和AtKC1作为AKT1上游最主要的两个调控因子,它们协同调控AKT1介导的低钾胁迫响应和钾离子吸收过程。该结果为解析植物响应低钾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重要实验证据。研究还表明,钾离子通道关键位点的变异可以提高植物钾吸收利用效率,这些优良等位变异可能为今后作物钾营养效率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韩波[5](2016)在《膜磷脂对hEAG1钾离子通道的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离子通道介导特定类型的离子有效跨膜流动,是细胞电活动产生的分子基础,同时在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离子通道的功能异常会导致多种人类疾病,比如心律失调、以及癫痫等神经系统性疾病等。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离子通道的异常表达跟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比如,一些离子通道的调节剂已被证明具有抗肿瘤活性。鉴于离子通道在膜表面的定位以及一定结构和组织分布的特异性,使得离子通道成为治疗多种相关疾病的潜在靶点。实际上,大约13%的药物都是通过靶向离子通道来行使其治疗功能。在众多离子通道中,钾离子通道是种类最多的一种,鉴于它们的结构以及在多种疾病中扮演的角色,它们具有被开发成新的治疗靶点的潜力。作为电压门控K+通道的一个重要成员,人的etheràgo-go(hEAG1,Kv10.1,KCNH1)K+通道跟人体发育障碍以及70%以上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潜在的肿瘤诊断标志物以及癌症和神经障碍性疾病的治疗靶标。尽管如此,由于缺乏内源性调节剂,我们对hEAG1的生理调控功能知之甚少。因此,寻找一种新的hEAG1内源性调控剂对深入研究该通道的生理特性和功能以及设计以hEAG1作为治疗靶点的药物就显得十分必要。磷脂是细胞膜上的重要组成成分,它们功能性调控膜蛋白是细胞行使自身功能和新陈代谢的必不可少的部分。PIP2作为膜内侧最为丰富的一类磷脂,除了作为第二信使IP3和DAG的前体,其自身也被证明是多种离子通道行使功能的辅因子,如Kv、Kir、KCNQ和Cav等通道。通过与这些通道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PIP2在细胞的信号转导中扮演重要角色。鉴于PIP2对离子通道具有如此重要的调控功能,且未见其对hEAG的研究报道,促使我们想了解PIP2是否也能够调控hEAG1通道。在CHO细胞中通过内面向外的膜片钳技术,以及在HKE293T细胞中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的结果我们发现,外源性的PIP2强烈地抑制hEAG1的K+电流。而通过雷帕霉素诱导转移系统和5-羟色胺诱导的磷脂酶C活性信号通路来水解细胞膜上的PIP2也会增强hEAG1在生理膜电位下的活性,表明PIP2能够对hEAG1产生内源性的抑制。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种抑制作用不光具有浓度依赖性,而且对不同的磷脂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要求磷脂具有长链疏水尾及多个负电荷的磷酸头。为了验证PIP2是否直接地与hEAG1相互作用,我们使用一种新近发明的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和小分子结合的生物膜干涉技术(BLI)来检测PIP2与hEAG1通道蛋白的结合动力学。通过该项技术,我们观察了生理浓度下的PIP2与纯化的hEAG1通道蛋白的动态结合,结果显示BLI测定所得的KD值和膜片钳记录得到的IC50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表明PIP2对hEAG1的直接调控作用。而进一步结合分子突变、电生理和BLI技术发现,PIP2通过结合到hEAG1的N末端的一段由12个氨基酸组成的区域来抑制该通道的活性。该PIP2结合区域也是Ca2+/CaM跟hEAG1的结合区域,尽管这两个结合区域重叠,但电生理实验表明它们之间并不会相互干扰彼此对hEAG1的结合和调控。PIP2同时展现对hEAG2的抑制作用,hEAG1和hEAG2在PIP2结合区域的保守性表明N末端对PIP2调控这两个通道至关重要。结合EAG通道的门控机制,我们推测PIP2可能通过结合在N末端区域来改变eag-CNBHD复合体的空间构象进而影响通道的门控行为。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外源性的和内源性的PIP2都能够抑制hEAG1的活性;(2)BLI实验显示PIP2能够与hEAG1直接相互作用;(3)PIP2结合hEAG1的位点位于该通道的N末端一段区域;(4)尽管PIP2与钙调蛋白(CaM)在hEAG1的结合位点重叠,但它们在功能上并不相互影响。总之,我们的实验证明了PIP2是hEAG1新的内源性调控剂,这也提示通过操控PIP2的信号通路可能会为治疗hEAG1相关的离子通道病提供一个策略。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1)首次证明了PIP2能够调控hEAG1,并确立了PIP2是hEAG1的内源性调控剂,这为研究hEAG1的生理和病理学功能打下基础;(2)首次使用BLI技术来研究离子通道蛋白和小分子的相互作用。该技术在我们实验上的成功应用也表明BLI技术完全可以应用于离子通道领域,这也为研究其它离子通道或膜蛋白与小分子或蛋白的相互调控作用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式。
龙雨[6](2014)在《水稻钾离子通道OsAKT1生理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的电生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钾是植物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通过根细胞质膜上的钾离子通道和钾离子转运体从环境中吸收钾离子。已有报道显示,Shake钾离子通道蛋白家族成员可能在植物钾离子吸收、转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AKT1是模式植物拟南芥中重要的Shaker钾离子通道蛋白,它主要参与拟南芥根部钾离子吸收过程。然而在作物中,目前对于Shake钾通道蛋白参与钾吸收、转运的功能研究还比较少。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OsAKT1是水稻中的一个Shaker钾通道蛋白,与拟南芥AKT1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推测,OsAKT1可能在水稻根部钾离子吸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论文工作主要通过电生理学的实验方法深入研究分析OsAKT1在水稻根部钾吸收过程中的生理功能及其分子调控机制。OsAKTl主要在水稻根中表皮和维管组织中表达较强。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OsAKT1特异地定位于细胞质膜上。将OsAKT1转入拟南芥aktl突变体后,OsAKT1可以恢复aktl突变体根细胞原生质体中缺失的内向钾离子电流。表型检测发现,水稻(ysakt1突变体表现出明显的低钾敏感表型。膜片钳和非损伤离子流速测定结果显示,与Dongjin亲本材料相比,osakt1突变体根细胞的内向钾离子电流显着减小,并且突变体根部钾离子吸收速率也显着降低。在osakt1/OsAKT1恢复突变水稻材料中,植株的低钾敏感表型得以恢复,根细胞的内向钾离子电流也得以恢复。对膜片钳实验结果分析发现,水稻OsAKT1和拟南芥AKT1都具有内向钾通道活性,但两者在通道激活特性上具有显着差异。上述结果说明,OsAKT1具有内向钾离子通道活性,它在水稻根部钾吸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拟南芥中的研究结果显示,AKT1的活性受钙感受器CBL1/9和蛋白激酶CIPK23的调控。推测,OsAKT1的活性可能也受水稻OsCBLs和OsCIPKs蛋白的调控。互作结果显示,OsAKT1可以和多个OsCIPKs蛋白(OsCIPK3、9、19、23)互作,并且这一互作依赖于OsCBL1的存在。本论文进一步利用爪蟾卵母细胞和HEK293细胞作为异源表达系统,深入研究了这些OsCBLs和OsCIPKs蛋白对OsAKT1活性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在爪蟾卵母细胞中单独表达OsAKT1并未检测到OsAKT1的通道活性,共表达10OsCBLs与OsCIPK3/9/19/23的cRNA组合后,仍不能激活OsAKT1的活性。而在HEK293细胞中,单独表达的OsAKT1就具有内向钾离子通道活性,共表达OsCBL1-OsCIPK19/23后,可以显着增强OsAKT1的活性。一方面,OsCBL1-OsCIPK23复合体对OsAKT1的活性增强作用明显强于OsCBL1-OsCIPK19复合体;另一方面,OsCBL1-OsCIPK23也能在非洲蟾卵母细胞中激活AKT1的通道活性。说明,CBL1-CIPK23对调控AKT1这一分子机制在拟南芥和水稻中是保守的,OsCBL1-OsCIPK23可能在水稻体内调控OsAKT1介导的钾吸收。本论文研究结果表明,Shaker钾离子通道OsAKT1具有内向钾离子通道活性,它在水稻根部钾离子吸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OsAKT1的钾离子吸收活性受上游OsCBLl-OsCIPK23的调控。该研究结果说明,AKT1和OsAKT1具有类似的生理功能和钾吸收调控通路,但它们在通道特性以及分子调控机制上仍存在部分差异。
姚香梅[7](2012)在《昆虫乙酰胆碱受体β亚基毒理学特性研究与新外源表达平台的建立》文中指出基因的外源表达是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普通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组测序技术,目前已经从很多种昆虫中鉴定了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亚基的基因,但是在外源表达时并不能表达出有功能的受体。本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和电生理学方法,对昆虫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p亚基进行了克隆,并对几种昆虫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 β亚基重要功能环和环上氨基酸变化进行了毒理学特性分析,以期探明几种昆虫nAChRs β亚基的结构与功能,进一步探索新烟碱类杀虫剂选择作用的分子机制。由于昆虫单亚基表达或少数几个亚基共表达均不能在外源表达系统中表达出功能受体(一般认为是p亚基的问题),说明需要更多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亚基共表达,或者需要与一些附属蛋白共表达,这样就要求在外源表达系统中转染或者注射更多的受体mRNA,需要提高外源细胞的接受量。根据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外源受体的特点,考虑到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的体积优势,本文在开发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表达系统方面开展了一些探索。成功组建了电生理实验室,掌握了中华大蟾蜍的室内饲养方法、室内饲养对中华大蟾蜍生殖的影响因素和人工条件下获得中华大蟾蜍成熟卵母细胞的方法,最后对中华大蟾蜍成熟卵母细胞内源受体进行了分析,对可表达的外源蛋白进行研究,取得了部分有价值的进展和成果。一、昆虫nAChRs β亚基D、E、F环上氨基酸对新烟碱类杀虫剂选择性影响本文对模式昆虫果蝇和农业昆虫桃蚜的1nAChRs β1亚基D、E、F环及环上氨基酸变化对乙酰胆碱和吡虫啉的影响进行了双电极电压钳检测。检测结果发现,把模式昆虫果蝇和农业昆虫桃蚜的nAChRs β1亚基D、E、F环单独或整体引入到大鼠的p2亚基中与褐飞虱a1亚基共表达,与野生型(褐飞虱a1亚基和大鼠的p2亚基,Nlal-β2)相比,电生理检测发现构建的嵌合体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的敏感性上升,而对乙酰胆碱的影响基本上没有变化。同时把发生在loopE S131Y(R)、D133N和loopF T191W、P192K氨基酸变化引入到大鼠p2亚基中与褐飞虱a1亚基共表达,与野生型Nlαl-β2相比,电生理检测发现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的敏感性上升,而对乙酰胆碱的影响基本上没有变化。电生理记录结果显示昆虫nAChRs p亚基D、E、F环上氨基酸对新烟碱类杀虫剂选择性有重要的影响。二、褐飞虱nAChRs β1亚基的克隆和A-to-I RNA编辑位点的发现采用简并引物PCR和RACE技术首次从水稻害虫褐飞虱中克隆了具有典型结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亚基,同源性比对发现此基因具有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亚基的典型特征,如位于胞外区氨基端与配基结合密切相关的保守氨基酸残基形成的环1oopD-F、由13个氨基酸残基隔开的含有两个二硫键的半胱氨酸环、4个保守的跨膜片段、以及TM3和TM4之间可变的胞内区等。因此,根据系统进化关系,将这个基因命名为N1β1。同时发现在这个β亚基的氨基端有6个A-to-I RNA编辑位点,其中四个引起了氨基酸变化,位点2和位点5分别位于loopD和loopE上,引起了氨基酸天冬酰胺(N)到天冬氨酸(D)变化。在不同的褐飞虱品系中发现,位点2在敏感品系中发生频率较高,而位点5在抗性品系中发生频率较高,其他几个位点在两种褐飞虱品系中发生频率是没有变化的。三、A-to-I RNA编辑在褐飞虱中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敏感性的作用把在褐飞虱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loopD和loopE上发现的RNA编辑引起的氨基酸天冬酰胺(N)到天冬氨酸(D)变化引入到大鼠的β2亚基中,构建成突变体β2N73D、β2loopD-N73D以及β2N73D、β2loopD-N73D与褐飞虱α1亚基共表达,与野生型即褐飞虱α1亚基和大鼠的β2亚基(N1α1-β2和N1α1-β2loopD)相比,电生理检测发现,发生在D环上的RNA编辑引起的N73D变化,降低了激动剂乙酰胆碱(ACh)和吡虫啉(IMI)的敏感性,但是对乙酰胆碱的影响大于吡虫啉;而发生在E环上的RNA编辑引起的N133D变化仅对吡虫啉的敏感性有影响,对乙酰胆碱的影响是没有变化的。由此认为,发生在褐飞虱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loopD和loopE上RNA编辑引起的氨基酸天冬酰胺(N)到天冬氨酸(D)变化,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是有关的,但是不同环上氨基酸的变化起的作用不同。四、中华大蟾蜍生物学特性研究本文研究了中华大蟾蜍的室内饲养方法、室内饲养对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因素和人工条件下获得成熟卵母细胞的方法。研究发现,中华大蟾蜍在环境温度<15℃时,处于冬眠期,这时室内饲养只要保持足够的湿度和通风即可,而环境温度>15℃时,中华大蟾蜍开始取食,每周在清晨或黄昏喂食2~3次活体黄粉虫,每周换水3~4次,保证中华大蟾蜍的排泄物及时清除,室内饲养的适宜温度是18~22℃。长期生长在高温或昏暗环境下的中华大蟾蜍是不能产生成熟卵母细胞的。中华大蟾蜍必须经过足够时间的低温处理,体内一种被称为“冬眠因子”的生长调控因子才能发挥作用,从而引发生发泡的破裂,使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成熟。4~6℃环境中处理一周至一个月时间的中华大蟾蜍,注射4000IU/千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G)或8个/千克脑垂体(PG),经过3~5天,可产生成熟的卵母细胞。五、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内源性离子通道的表达分析对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内源性基因表达进行了研究。实验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在具有滤泡膜和无滤泡膜的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上记录由乙酰胆碱(Ach)、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激活的配基门控离子受体超家族受体引起的电流,并与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和先前在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中的表达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具有滤泡膜的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上,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甘氨酸受体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表达对1mM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甘氨酸引起的电流值分别是87.1±4.9nA、45.4±13.8nA、36.6±22.0nA;而无滤泡膜的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上,对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甘氨酸的刺激检测不到任何电流信号。本工作的一个目的是探讨两种蟾蜍卵母细胞内源性神经递质受体和离子通道的表达,探索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作为外源表达工具的可能性。六、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表达外源通道的研究本章主要是对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的外源表达进行了研究。分别将美洲大蠊神经索和秀丽隐杆线虫的mRNA注射到中华大蟾蜍的卵母细胞中,利用双电极电压钳检测发现,在去除滤泡膜的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上记录到由乙酰胆碱(Ach)、γ-氨基丁酸(GABA)刺激引起的电流信号。在注射美洲大蠊神经索mRNA的卵母细胞上,1mM/L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引起的电流值分别是98.1±4.9nA、329.5±6.3nA;在注射秀丽隐杆线虫的mRNA的卵母细胞上,1mM/L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引起的电流值分别是84.1±13.8nA、89.5±7.9nA。作为隐性对照,在未注射mRNA的去除滤泡膜的卵母细胞上,没有检测到任何由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刺激引起的电流信号。结果显示,注射了外源mRNA的去除滤泡膜的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上,乙酰胆碱受体和γ-氨基丁酸受体均有表达。本工作的一个目的是探讨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作为外源性神经递质受体和离子通道表达系统的可行性。根据得到的结果认为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也可以作为一个表达工具,对配基门控离子受体超家族受体基因的外源表达研究。
聂永莉,张玉芹,徐珍[8](2010)在《维生素C对非洲爪蟾卵母细胞ATP-激活电流的增强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维生素C对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内源性ATP受体激活电流(IATP)的调制作用。方法采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记录细胞外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维生素C时,对外加ATP所引起的卵母细胞膜IATP的影响。结果 10-4~3×10-2mol/L浓度的维生素C对10-4mol/LIATP呈增强效应,其中以3×10-3mol/L维生素C对IATP(尤其是D1部分)的增幅最大,可使IATP(D1)幅值增加(72.1±6.5)%,显着高于对照值(P<0.01);并使IATP量-效曲线左上移,但并不改变反应的最大幅值。结论本实验表明维生素C对ATP-激活电流的调制作用呈明显的增强效应,这种效应可能是通过对P2X受体-通道复合体活性调节的结果。而维生素C对不同的ATP受体亚型分别产生何种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罗岚[9](2007)在《麻黄碱对KCNQ1/KCNE1通道的作用及结合位点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孔道,离子的跨膜流动是细胞传递信息的基础。钾通道是一类普遍存在的膜蛋白,在很多的生理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KCNQ基因编码的是一个电压依赖的钾离子通道家族。KCNQ1(Kv7.1)α亚基和KCNE1β亚基共同装配成的通道能产生类似心脏的慢激活延时整流电流。麻黄碱是中药麻黄中的重要成分,而伪麻黄碱则是它的旋光异构体。麻黄碱是拟肾上腺素类药物,可作用于心脏,使血压升高,冠状血管扩张,加强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增加,但心率变化不大。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可异源表达KCNQ1/KCNE1通道,并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记录通道电流。在排除卵母细胞内源性通道和KCNE1通道的干扰下,在+40 mV时,1μM麻黄碱可明显增大KCNQ1/KCNE1通道的电流幅值。激活作用发生迅速,在换液2分钟后激活水平就能保持稳定。这可从分子水平上解释麻黄碱对心脏的作用机制,同时也能推断出由于麻黄碱副作用引起服用者猝死的药物作用机制。位点F296和Y299在KCNQ1/KCNE1通道在孔区附近,它们是麻黄碱的结合位点。当它们分别突变成F296V和Y299V时,分别检测麻黄碱对F296V/KCNE1和Y299V/KCNE1的作用。发现麻黄碱对突变后的通道基本没有作用。麻黄碱是通过自身苯环上的大π键和F296和Y299位氨基酸苯环上的大π键相互作用,改变孔区的构象,使离子容易通过离子通道,电流幅值变大。
王照宇,程剑侠,朱凡,张玉芹[10](2006)在《H+对非洲爪蟾卵母细胞ATP-激活电流的调制作用》文中认为研究H+对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内源性ATP受体的调制作用。采用双极电压钳技术记录卵母细胞膜ATP受体介导的电流。实验检测的细胞全部对ATP敏感,应用pH为7.4的ATP(10-3mol/L)后引起一特征性电流,呈浓度依赖性。改用pH为6.5,6.0,5.5的ATP(10-3mol/L)后,电流幅值明显减弱。结果表明,pH值降低,可抑制ATP诱导的卵母细胞膜电流。
二、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内源性ATP激活外向电流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内源性ATP激活外向电流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SLO家族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精子的形成及受精过程 |
1.1.1 精子形成过程 |
1.1.2 精子的获能 |
1.1.3 精子的顶体反应 |
1.1.4 中华绒螯蟹精子的成熟过程 |
1.2 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
1.2.1 离子通道的功能及分类 |
1.2.2 钾离子通道的分类与特性 |
1.2.3 SLO家族钾离子通道 |
1.3 离子通道在生殖方面的研究进展 |
1.3.1 精子成熟和受精过程中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
1.3.2 离子通道与精子激活 |
1.3.3 离子通道与精子的趋化性 |
1.3.4 精子离子通道与顶体反应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SLO蛋白在中华绒螯蟹生殖系统的定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3 仪器与试剂 |
2.3.1 仪器 |
2.3.2 试剂 |
2.4 实验方法 |
2.4.1 免疫印迹 |
2.4.2 免疫组组织化学技术 |
2.4.3 免疫荧光技术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SLO1 蛋白在生精细胞内的定位 |
2.5.2 SLO2 蛋白在生精细胞的定位 |
2.6 讨论 |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SLO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仪器和试剂 |
3.3.1 仪器 |
3.3.2 试剂 |
3.4 实验方法 |
3.4.1 RNA提取 |
3.4.2 RT-PCR |
3.4.3 引物设计 |
3.4.4 PCR扩增 |
3.4.5 目的片段的连接、转化及测序 |
3.4.6 slo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中华绒螯蟹slo1 扩增结果 |
3.5.2 中华绒螯蟹slo1 基因测序结果 |
3.5.3 中华绒螯蟹slo2.2 基因测序 |
3.6 讨论 |
第四章 中华绒螯蟹生精细胞SLO家族钾电流的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仪器和试剂 |
4.3.1 仪器 |
4.3.2 试剂 |
4.4 实验方法 |
4.4.1 生精细胞的提取 |
4.4.2 全细胞外向钾电流的记录 |
4.4.3 数据统计分析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不同物种生精细胞全细胞钾电流鉴定 |
4.5.2 SLO1 介导的外向钾电流的鉴定与特性分析 |
4.5.3 生精细胞BK电流的分布 |
4.5.4 SLO2.2 介导的外向钾电流的鉴定与特性分析 |
4.6 讨论 |
第五章 SLO家族钾通道对中华绒螯蟹精子顶体反应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仪器和试剂 |
5.3.1 仪器 |
5.3.2 试剂 |
5.4 实验方法 |
5.4.1 中华绒螯蟹精子获取 |
5.4.2 精子密度测定 |
5.4.3 精子成活率测定 |
5.4.4 顶体诱导率的分组设计 |
5.4.5 精子在不同试剂下的顶体反应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精子成活率的统计 |
5.5.2 不同实验组的顶体诱导率 |
5.5.3 各时期占总顶体诱导率的百分比 |
5.6 讨论 |
5.6.1 SLO家族通道对精子顶体反应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野生大麦气孔离子转运与耐旱的分子生理和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干旱胁迫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 植物应答干旱胁迫的主要机制 |
1.2.1 植物相应干旱胁迫的形态学机制 |
1.2.2 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 |
1.2.3 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 |
1.3 植物气孔进化和响应干旱胁迫的研究进展 |
1.3.1 气孔的功能和进化 |
1.3.2 水分胁迫下离子通道调控气孔开闭的分子机制 |
1.3.3 禾本科植物气孔 |
1.4 组学方法在作物抗旱研究中的应用 |
1.5 野生大麦耐旱种质资源挖掘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植物气孔分子调控机制的演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材料与生长条件 |
2.2.2 进化生物学分析 |
2.2.3 转录组测序分析 |
2.2.4 荧光定量PCR分析 |
2.2.5 气孔参数测定 |
2.2.6 激光共聚焦显微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陆生植物拥有ABA信号途径相关的基因 |
2.3.2 蕨类植物存在与气孔主动调控相关的ABA响应基因 |
2.3.3 比较转录组学分析发现陆生植物具有主动气孔调控的保守基因 |
2.3.4 ABA可诱导两种蕨类植物的气孔关闭 |
2.4 讨论 |
2.4.1 进化基因组学分析表明陆生植物主动气孔调控的遗传学机制 |
2.4.2 气孔膜转运蛋白和ABA信号通路基因在陆生蕨类中是保守的 |
2.4.3 蕨类植物具有被动和主动气孔调控 |
2.4.4 SnRK2s调控SLACs是否是气孔关闭的唯一调控机制? |
2.5 小结 |
第三章 野生大麦表皮转录组揭示干旱诱导的多激素信号参与气孔调节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植物材料与生长条件 |
3.2.2 光合指标测定 |
3.2.3 气孔参数测定 |
3.2.4 野生大麦生物量测定 |
3.2.5 野生大麦表皮转录组测序分析及qPRC验证 |
3.2.6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光合参数及气孔参数表明西藏野生大麦XZ5比XZ54耐旱性更强 |
3.3.2 干旱胁迫下耐旱基因型XZ5 具有更多DEGs以及更多转录因子上调表达 |
3.3.3 XZ5中具有与气孔调控相关DEGs调控其耐旱性 |
3.3.4 多激素信号途径DEGs的共同调控作用 |
3.3.5 光合和气孔参数与DEGs间的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以色列进化谷野生大麦气孔对干旱适应性的进化与遗传机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植物材料与生长条件 |
4.2.2 光合指标测定 |
4.2.3 气孔参数测定 |
4.2.4 转录组测序 |
4.2.5 转录组数据分析 |
4.2.6 基因组重测序及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干旱胁迫引起非洲坡野生大麦显着的气孔和光合作用响应 |
4.3.2 干旱胁迫下非洲坡与欧洲坡野生大麦转录组表达差异显着 |
4.3.3 非洲坡野生大麦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 |
4.4 讨论 |
4.4.1 进化谷微观生态环境塑造独特的野生大麦气孔和气体交换调控 |
4.4.2 基因组分析揭示野生大麦耐旱性的遗传多样性受自然选择 |
4.4.3 野生大麦干旱信号转导和适应性的生态学意义 |
4.5 小结 |
第五章 野生大麦阴离子通道HvSLAC1和HvSLAH3在拟南芥中的表达无法加速ABA诱导的拟南芥气孔关闭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基因克隆与载体构建 |
5.2.2 转基因植物材料构建与生长条件 |
5.2.3 基因组织定位及表达量分析 |
5.2.4 亚细胞定位分析 |
5.2.5 爪蟾卵母细胞异源表达和电压钳测定 |
5.2.6 微电极离子流测定 |
5.2.7 动态气孔参数测定 |
5.2.8 钙离子比例成像 |
5.2.9 数据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大麦表皮组织中HvOST1.1和HvOST1.5与HvSLAC1高度共表达 |
5.3.2 SnRK2激酶HvOST1.1和HvOST1.5分别激活HvSLAC1和HvSLAH3 |
5.3.3 HvSLAC1和HvSLAH3的表达不能促进拟南芥中ABA诱导的气孔关闭速度 |
5.4 讨论 |
5.4.1 HvSLAC1和HvSLAH3是具有氯离子选择性的阴离子通道 |
5.4.2 HvOST1s选择性激活HvSLAC1和HvSLAH3 |
5.4.3 SLAC1-OST1模块的进化和草类SLAC1/ SLAH3的离子选择性 |
5.4.4 HvSLAC1和HvSLAH3的表达不能提高拟南芥ABA诱导的气孔关闭速率 |
5.5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西瓜、甜瓜和黄瓜KAT1类通道蛋白的电生理特性比较研究及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钾元素在植物中的分布与功能 |
1.1.1 钾元素在植物中的分布 |
1.1.2 钾的主要生理功能 |
1.2 吸收及运输钾离子的主要蛋白 |
1.2.1 植物Shaker钾离子通道家族研究现状 |
1.2.2 钾运输蛋白与耐盐性研究现状 |
1.3 甜瓜、黄瓜及西瓜钾营养(Shaker钾离子通道家族)研究现状 |
1.3.1 甜瓜钾离子通道MIRK的研究进展 |
1.3.2 黄瓜及西瓜相关钾营养及盐胁迫响应机理研究 |
1.4 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双向电极电压钳简介及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图及研究意义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5.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黄瓜及西瓜KAT1 类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2.1 摘要 |
2.2 引言 |
2.3 材料与试剂 |
2.3.1 植物材料 |
2.3.2 实验试剂 |
2.3.3 PCR引物 |
2.4 主要实验方法 |
2.4.1 叶片中总RNA提取 |
2.4.2 基因克隆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PCR扩增结果 |
2.5.2 大肠杆菌阳性克隆鉴定 |
2.5.3 CsKAT1 基因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
2.5.4 ClKAT1 基因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
2.5.5 CsKAT1和ClKAT1 进化树分析 |
2.6 讨论 |
第三章 CsKAT1及ClKAT1 基因所编码的内向钾离子通道的基本电生理特性 |
3.1 摘要 |
3.2 引言 |
3.3 材料与试剂 |
3.3.1 卵母细胞表达载体 |
3.3.2 动物材料 |
3.3.3 主要器材 |
3.3.4 实验试剂 |
3.4 主要实验方法 |
3.4.1 电生理表达载体构建 |
3.4.2 体外反转录及c RNA纯化 |
3.4.3 卵母细胞的采取 |
3.4.4 cRNA微注射 |
3.4.5 电生理记录 |
3.4.6 数据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成功构建电生理表达载体及其线性化结果 |
3.5.2 稳态内向电流分析方法(以CsKAT1 为例) |
3.5.3 尾电流程序记录电流以分析逆转电位(以ClKAT1 为例) |
3.5.4 CsKAT1 转运外界K~+能力分析 |
3.5.5 ClKAT1 转运外界K~+能力分析 |
3.5.6 CsKAT1 通道的离子选择性分析 |
3.5.7 ClKAT1 通道的离子选择性分析 |
3.5.8 外界不同pH对 CsKAT1 通道活性的影响 |
3.5.9 外界不同pH对 ClKAT1 通道活性的影响 |
3.6 讨论 |
第四章 外源Na~+对葫芦科三个KAT1 类通道活性的影响 |
4.1 摘要 |
4.2 引言 |
4.3 材料与试剂(参照上一章3.3) |
4.4 主要实验方法(参照上一章3.4)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对比分析四个基因中S5-P-S6 氨基酸片段 |
4.5.2 外源Na~+抑制CsKAT1 通道活性 |
4.5.3 外源Na~+抑制ClKAT1 通道活性 |
4.5.4 比较MIRK、CsKAT1及ClKAT1 通道对外源Na~+的敏感性 |
4.6 讨论 |
第五章 MIRK突变体电生理特征及潜在生理功能初步探索 |
5.1 摘要 |
5.2 引言 |
5.3 材料与试剂 |
5.3.1 菌种、质粒及引物 |
5.3.2 植物材料 |
5.4 实验方法 |
5.4.1 △KAT2/MIRK突变体基因获得 |
5.4.2 酶切以连接电生理载体 |
5.4.3 cRNA获得、微注射及电生理实验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MIRK突变体(△KAT2/MIRK)基因片段获得 |
5.5.2 △KAT2/MIRK电生理检测 |
5.5.3 对比MIRK和△KAT2/MIRK外向失活电流受Na~+抑制程度 |
5.5.4 拟南芥表型初步观察 |
5.6 讨论 |
第六章 MIRK与甜瓜耐盐性相关分析 |
6.1 摘要 |
6.2 引言 |
6.3 材料与实验方法 |
6.3.1 甜瓜种植与盐处理 |
6.3.2 离子含量及生物量测定 |
6.3.3 MIRK mRNA表达分析 |
6.3.4 气孔开度测定 |
6.3.5 数据分析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盐胁迫对植株表型及生物量的影响 |
6.4.2 盐胁迫对植株钠、钾离子含量及K~+/Na~+比的影响 |
6.4.3 盐胁迫对MIKR表达量的影响 |
6.4.4 盐胁迫对叶片气孔开度的影响 |
6.5 讨论 |
6.5.1 钠及钾离子在组织中的分布涉及甜瓜耐盐性 |
6.5.2 MIRK在甜瓜耐盐性的作用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拟南芥低钾敏感突变体lks1抑制子的筛选及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钾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 |
1.1.1 植物细胞中钾离子的分布 |
1.1.2 钾的生理功能 |
1.1.3 土壤中的钾和缺钾症状 |
1.2 植物钾离子吸收和转运的系统 |
1.2.1 植物中钾离子通道家族的研究 |
1.2.2 植物中钾转运体的研究 |
1.3 钾离子通道的结构及门控特性 |
1.3.1 钾离子通道的基本结构 |
1.3.2 离子传导的选择性 |
1.3.3 钾离子通道的门控结构及特性 |
1.3.4 电压门控的敏感性 |
1.4 植物对低钾胁迫的响应及调控 |
1.4.1 植物对低钾胁迫信号的响应 |
1.4.2 植物对低钾胁迫信号的调控 |
1.5 本论文工作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培养 |
2.1.1 拟南芥品种及来源 |
2.1.2 拟南芥的常规培养 |
2.1.3 所用菌株 |
2.2 常用植物生理学及遗传学实验方法 |
2.2.1 低钾表型检测实验 |
2.2.2 植株钾离子含量测定实验 |
2.2.3 植株钾离子吸收能力检测实验 |
2.2.4 拟南芥lks1突变体抑制子突变体库的构建及筛选 |
2.2.5 lks1突变体抑制子的遗传分析 |
2.2.6 图位克隆 |
2.2.7 NGS测序 |
2.3 常用分子及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 |
2.3.1 载体构建 |
2.3.2 植物材料的构建 |
2.3.3 植物材料鉴定 |
2.3.4 亚细胞定位实验 |
2.3.5 爪蟾卵母细胞双分子荧光互补及双电极电压钳实验 |
2.3.6 酵母钾互补实验 |
2.4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
2.5 实验中所用引物序列 |
2.5.1 图位克隆粗定位SSLP分子标记 |
2.5.2 分子克隆实验所用引物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lks1抑制子的筛选 |
3.2 sls1突变体研究结果及分析 |
3.2.1 sls1突变体的表型检测及遗传分析 |
3.2.2 sls1突变体中突变基因的图位克隆 |
3.2.3 AtKC1回补材料的构建及表型检测 |
3.2.4 AtKC1~D突变位点功能研究 |
3.2.5 AtKC1~D对AKT1通道活性的调控 |
3.2.6 AtKC1与LKS1在调控AKT1中的关系 |
3.3 sls2突变体的研究结果 |
3.3.1 sls2突变体表型 |
3.3.2 sls2突变体遗传分析及图位克隆 |
3.3.3 AKT1~(D408N)突变位点功能研究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AtKC1的生理功能 |
4.2 AtKC1与LKS1在调控AKT1功能中的关系 |
4.3 通道或转运体的变异赋予其转运功能多样性和可塑性 |
4.4 通道亚基突变形式的功能获得性及遗传显隐性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膜磷脂对hEAG1钾离子通道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钾离子通道和膜磷脂 |
1.1 钾离子通道 |
1.1.1 离子通道 |
1.1.2 离子通道的基本特征 |
1.1.3 离子通道的多样性 |
1.1.4 钾离子通道的功能 |
1.1.5 钾离子通道与肿瘤 |
1.2 EAG1 钾离子通道 |
1.2.1 hEAG1(Human EAG1)通道与癌症 |
1.2.2 hEAG1 与神经系统疾病 |
1.2.3 hEAG1的药物调节和抗肿瘤的靶点潜力 |
1.3 什么是磷酸肌醇 |
1.3.1 PIP_2依赖于膜蛋白 |
1.3.1.1 Kir通道 |
1.3.1.2 哺乳动物的TRP通道 |
1.3.1.3 KCNQ通道 |
1.3.1.4 hERG钾离子通道(Kv11.1) |
1.3.1.5 钙激活的钾离子通道(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s) |
1.3.1.6 EnaC通道 |
1.3.1.7 其它离子通道 |
1.3.2 研究PIP_2与离子通道相互作用的方法 |
1.3.3 PIP_2结合通道蛋白的结构基础 |
1.3.4 PIP_2与疾病 |
第二章 电生理及BLI技术研究PIP_2等磷脂对h EAG1 的调控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试剂和耗材 |
2.2.2 菌株,质粒及细胞株 |
2.2.3 主要仪器 |
2.2.4 主要试剂配制 |
2.2.5 试验方法 |
2.2.5.1 慢病毒重组质粒p CDH-hEAG1-FLAG的构建,感染及鉴定 |
2.2.5.1.1 pCDH-hEAG1-FLAG过表达质粒的构建 |
2.2.5.1.2 慢病毒感染HEK293T细胞,建立稳定细胞株 |
2.2.5.1.3 hEAG1-FLAG过表达效果的鉴定 |
2.2.5.2 活细胞共聚焦成像实验 |
2.2.5.3 hEAG1-FLAG蛋白的纯化 |
2.2.5.4 Octet binding实验 |
2.2.5.5定点突变实验 |
2.3 实验结果 |
2.3.1 PIP_2对h EAG1 通道的抑制 |
2.3.1.1 PIP_2对h EAG1 电流的抑制作用 |
2.3.1.2 PIP_2抑制h EAG1 的全细胞电流 |
2.3.1.3 hEAG1 电流抑制对PIP_2的浓度依赖性 |
2.3.1.4 PIP_2类似物对h EAG1 通道的作用 |
2.3.1.5 PIP_2调控h EAG1 通道的门控行为(gating) |
2.3.2 hEAG1 通道直接与PIP_2相互作用 |
2.3.2.1 稳定表达h EAG1-FLAG通道蛋白细胞株的构建 |
2.3.2.2 稳定表达h EAG1 通道蛋白细胞株的电生理特性检测及h EAG1-FLAG蛋白的纯化 |
2.3.2.3 bio-layer干涉平台的工作原理及实验流程 |
2.3.2.4 PIP_2及其类似物与h EAG1 通道蛋白的结合动力学 |
2.3.3 去除内源性的PIP_2能够增加h EAG1 通道活 |
2.3.3.1 Rapamycin诱导细胞膜上PIP_2水解原理 |
2.3.3.2 Phospholipase C(PLC)介导的PIP_2水解 |
2.3.3.3 两种方法去除细胞内源性PIP_2增加hEAG1 通道的活性 |
2.3.4 PIP_2抑制hEAG1 通道的分子机制 |
2.3.4.1 hEAG1 通道电压感受器(voltage sensor)与PIP |
2.3.4.2 C3 区域,钙调蛋白(CaM)区域与PIP |
2.3.5 hEAG2 通道与PIP |
2.3.6 PIP_2与Ca~(2+)/CaM在调控h EAG1 通道上的独立性 |
2.4 讨论 |
2.4.1 PIP_2具有对hEAG1 通道的直接抑制效应 |
2.4.2 PIP_2直接连接hEAG1 通道 |
2.4.3 PIP_2抑制hEAG1 通道的门控机制 |
2.4.4 PIP_2对KCNH家族的调控 |
第三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3.1 全文总结 |
3.2 创新点 |
3.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水稻钾离子通道OsAKT1生理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的电生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英文缩写 |
第一章 引言 |
1.1 钾在植物生长以及作物种植中的重要性 |
1.1.1 钾的生理功能 |
1.1.2 钾在土壤中的含量及分布 |
1.2 植物钾营养吸收的分子机制 |
1.3 植物钾通道和钾转运体的研究进展 |
1.3.1 钾离子通道的研究 |
1.3.2 钾离子转运体的研究 |
1.3.3 水稻钾离子通道及转运体的研究进展 |
1.3.4 其他植物中的钾离子通道及钾转运体介绍 |
1.4 钾离子通道和钾转运体的调控机制 |
1.4.1 转录水平调控 |
1.4.2 翻译后调控 |
1.5 电生理学技术研究离子通道简介 |
1.5.1 电生理技术 |
1.5.2 电压钳记录 |
1.5.3 电流钳技术 |
1.5.4 非损伤微测技术简介 |
1.6 本研究工作的立题依据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水稻 |
2.1.2 拟南芥 |
2.1.3 非洲爪蟾 |
2.1.4 哺乳动物细胞系 |
2.1.5 常用菌株 |
2.1.6 克隆载体 |
2.1.7 酶、试剂盒及各种化学药品 |
2.2 实验仪器 |
2.3 研究涉及的实验方法 |
2.3.1 材料构建 |
2.3.2 植物基因表达组织定位和亚细胞定位实验 |
2.3.3 验证蛋白间互作的实验方法 |
2.3.4 转基因材料的获得(农杆菌转化法) |
2.3.5 转基因材料的获得(基因枪转化法) |
2.3.6 转基因材料的鉴定 |
2.3.7 低钾水培实验水稻钾含量测定 |
2.3.8 非洲爪蟾卵母细胞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实验 |
2.3.9 HEK293细胞膜片钳实验 |
2.3.10 HEK293细胞Western Blot检测 |
2.3.11 拟南芥根细胞膜片钳实验 |
2.3.12 水稻根细胞膜片钳实验 |
2.3.13 水稻根组织非损伤测离子流速方法 |
2.4 实验中所用到的引物序列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OsAKT1组织表达分布及OsAKT1蛋白亚细胞定位 |
3.1.1 OsAKT1主要在根部表达 |
3.1.2 OsAKT1在质膜定位 |
3.2 osakt1突变体根组织钾离子内流速度低于Dongjin材料 |
3.3 osakt1突变体根细胞原生质体的内向钾电流小于Dongjin材料 |
3.3.1 水稻根细胞原生内向钾离子电流记录 |
3.4 osakt1/OsAKT1恢复突变材料能回复osaktl突变体的低钾敏感表型 |
3.4.1 osakt1/OsAKT1恢复突变材料准备 |
3.4.2 osakt1/OsAKT1恢复突变材料的低钾表型观察 |
3.4.3 osakt1/OsAKT1恢复突变材料生物量、钾含量的测定 |
3.4.4 osaktHOsAKTl恢复突变材料根细胞原生质体膜片甜实验 |
3.5 利用异源系统验证OsAKT1的钾吸收功能 |
3.5.1 akt1/OsAKT1材料根细胞原生质体内向钾电流分析 |
3.5.2 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检测不到OsAKT1钾离子通道活性 |
3.5.3 HEK293细胞中能检测到OsAKT1内向钾通道活性 |
3.6 OsCIPK23与OsAKT1、OsCBL1均能互作 |
3.7 OsCBL1与OsCIPK23不能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激活OsAKT1 |
3.8 OsCIPKs与OsAKT1、OsCBL1的蛋白互作检测 |
3.8.1 OsCIPKs与OsAKT1胞内区酵母互作分析 |
3.8.2 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检测OsCIPK3、9、19与OsAKT1的蛋白互作 |
3.9 OsCIPK3、9、19、23不能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激活OsAKT1 |
3.10 OsCBL1与OsCIPK23一起表达能在HEK293细胞中增增强OsAKT1钾离子通道活性 |
3.10.1 OsCBL1与OsCIPK23能增强OsAKT1的内向钾电流 |
3.10.2 OsCBL1、OsCIPK23对OsAKT1通道活性及特性的影响 |
3.11 OsCIPK19也能与OsCBL1一起在HEK293细胞中增强OsAKT1钾离子通道活性 |
3.12 OsAKT1通道调控机制的特殊性 |
3.13 细胞内Ca~(2+)离子浓度对于OsAKT1活性的影响 |
3.14 水稻稻瘟病无毒蛋白AvrX对OsAKT1的影响 |
3.14.1 AvrX对OsAKT1通道活性及特性的影响 |
3.14.2 AvrX对OsAKT1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
4.1 Os01g0648000是拟南芥AKT1在水稻中同源基因OsAKT1 |
4.2 OsAKT1在水稻钾离子吸收中的作用 |
4.3 OsAKT1 N端序列分析 |
4.3.1 OsAKT1-N不能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被OsCBL1-OsCIPK23调控介导内向钾电流 |
4.3.2 OsAKT1-N在HEK293细胞中具有钾通道活性 |
4.3.3 OsAKT1-N能与OsCIPK23互作 |
4.3.4 OsAKT1-N在HEK293细胞中能被OsCBL1-OsCIPK23调控增强钾通道活性 |
4.4 OsAKT1能在极低钾离子浓度下介导钾离子内流 |
4.5 OsAKT1与水稻稻瘟病之间的关系 |
4.6 结论 |
4.7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昆虫乙酰胆碱受体β亚基毒理学特性研究与新外源表达平台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乙酰胆碱受体概述 |
2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研究 |
2.1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功能区域 |
2.2 脊椎动物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研究 |
2.3 无脊椎动物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研究 |
2.4 线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研究 |
3 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研究 |
3.1 美洲大蠊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研究 |
3.2 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亚基组成的研究 |
4 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亚基的研究进展 |
4.1 昆虫乙酰胆碱受体亚基重要的区域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影响 |
4.2 昆虫乙酰胆碱受体氨基酸变化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影响 |
5 乙酰胆碱受体外源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 |
5.1 早期乙酰胆碱受体外源表达研究 |
5.2 乙酰胆碱受体的基因分子克隆 |
5.3 体外细菌、酵母细胞中表达重组乙酰胆碱受体 |
5.4 模式生物中表达重组乙酰胆碱受体 |
5.5 细胞系中表达重组乙酰胆碱受体 |
5.6 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表达重组乙酰胆碱受体 |
6 新外源表达系统的研究 |
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昆虫乙酰胆碱受体β亚基D、E、F环上氨基酸对新烟碱类杀虫剂选择性影响 |
摘要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质粒和突变 |
1.3 体外转录 |
1.4 卵母细胞准备以及电生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昆虫特异性环loopD对新烟碱类杀虫剂选择性的影响 |
2.2 昆虫特异性环loopE对新烟碱类杀虫剂选择性的影响 |
2.3 昆虫特异性环loopF对新烟碱类杀虫剂选择性的影响 |
2.4 昆虫特异性环loopD、E、F对新烟碱类杀虫剂选择性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褐飞虱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的克隆和A-to-I RNA编辑位点的发现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主要试剂 |
1.3 总RNA提取及cDNA模板合成 |
1.4 PCR引物设计 |
1.5 褐飞虱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基因的克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褐飞虱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的克隆和测序 |
2.2 褐飞虱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的同源性分析 |
2.3 褐飞虱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内含子的鉴定 |
2.4 褐飞虱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A-to-I RNA编辑 |
3 讨论 |
第四章 A-to-I RNA编辑在褐飞虱中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敏感性的作用 |
摘要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表达质粒载体构建 |
1.2 爪蟾卵母细胞表达和电生理记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中华大蟾蜍生物学特性研究 |
摘要 |
1 中华大蟾蜍外部形态与解剖结构观察 |
1.1 外部形态观察 |
1.2 内部解剖结构观察 |
2 中华大蟾蜍的室内饲养及卵母细胞获得 |
2.1 供试动物 |
2.2 供试仪器 |
2.3 中华大蟾蜍室内饲养方法 |
2.4 中华大蟾蜍生殖的影响因素 |
2.5 中华大蟾蜍获得成熟卵母细胞的方法 |
2.6 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形态的观察 |
3 讨论 |
第六章 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内源性离子通道的表达研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器材 |
1.3 实验药品 |
1.4 卵母细胞的收集过程 |
1.5 电生理记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卵母细胞对外加ACh引起的膜反应 |
2.2 卵母细胞对外加GABA引起的膜反应 |
2.3 卵母细胞对外加Gly引起的膜反应 |
2.4 除去滤泡膜的卵母细胞对ACh、GABA、和Gly的反应 |
3 讨论 |
第七章 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表达外源通道的研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器材 |
1.3 实验药剂 |
1.4 mRNA的提取 |
1.5 mRNA的显微注射 |
1.6 电生理记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注射美洲大蠊神经索mRNA卵母细胞的表达 |
2.2 注射秀丽隐杆线虫mRNA卵母细胞的表达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昆虫nAChR β亚基的GeneBank登录号 |
附录Ⅱ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维生素C对非洲爪蟾卵母细胞ATP-激活电流的增强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1.卵母细胞标本的制备: |
2.实验所用药物: |
3.电生理记录: |
4.统计学处理: |
结 果 |
1.卵母细胞ATP-激活电流: |
2.维生素C对IATP的增强效应及与维生素C浓度的关系: |
3.维生素C对IATP浓度-反应曲线的影响: |
讨 论 |
(9)麻黄碱对KCNQ1/KCNE1通道的作用及结合位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离子通道 |
1.3 膜片钳技术 |
1.4 麻黄碱概述 |
1.5 离子通道的药理学研究及其意义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主要实验溶液配制 |
2.2 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培养和cRNA 的显微注射 |
2.3 电生理前期工作 |
2.4 实验数据分析公式 |
2.5 本章小结 |
3 KCNQ1/KCNE1 通道在卵母细胞中的表达 |
3.1 引言 |
3.2 KCNQ 家族 |
3.3 KCNQ1/KCNE1 通道 |
3.4 KCNQ1/KCNE1 通道在卵母细胞中的表达 |
3.5 KCNQ1/KCNE1 通道的药理学研究 |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 麻黄碱对全细胞的作用 |
4.2 麻黄碱对KCNQ1/KCNE1 通道的作用 |
4.3 麻黄碱对KCNE1 通道和卵母细胞的内源性通道的作用 |
4.4 伪麻黄碱对KCNQ1/KCNE1 通道的作用 |
4.5 麻黄碱对突变KCNQ1/KCNE1 通道的作用 |
4.6 麻黄碱对mslo 的作用 |
4.7 讨论 |
5 小结与展望 |
5.1 小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要符号和缩略词表 |
(10)H+对非洲爪蟾卵母细胞ATP-激活电流的调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卵母细胞标本的制备 |
1.2 电生理记录 |
1.3 药物 |
2 结果 |
2.1 卵母细胞内源性ATP激活电流 |
2.2 H+对ATP-激活电流的调制作用 |
2.3 H+对ATP-激活电流的调制作用与pH值的关系 |
3 讨论 |
四、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内源性ATP激活外向电流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SLO家族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功能[D]. 张伟伟. 河北大学, 2020(08)
- [2]野生大麦气孔离子转运与耐旱的分子生理和进化研究[D]. 陈光. 浙江大学, 2020
- [3]西瓜、甜瓜和黄瓜KAT1类通道蛋白的电生理特性比较研究及功能分析[D]. 王黎敏.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4]拟南芥低钾敏感突变体lks1抑制子的筛选及功能分析[D]. 王雪萍.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5)
- [5]膜磷脂对hEAG1钾离子通道的调控研究[D]. 韩波.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6]水稻钾离子通道OsAKT1生理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的电生理学研究[D]. 龙雨.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7]昆虫乙酰胆碱受体β亚基毒理学特性研究与新外源表达平台的建立[D]. 姚香梅.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8]维生素C对非洲爪蟾卵母细胞ATP-激活电流的增强作用[J]. 聂永莉,张玉芹,徐珍. 医学研究杂志, 2010(07)
- [9]麻黄碱对KCNQ1/KCNE1通道的作用及结合位点的研究[D]. 罗岚.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10]H+对非洲爪蟾卵母细胞ATP-激活电流的调制作用[J]. 王照宇,程剑侠,朱凡,张玉芹.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