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6~1999年我院细菌耐药性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郭春霞,邓一农,黎明,贾鑫,云瑞涛,伊乐[1](2021)在《2015—2019年我院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变化趋势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我院临床主要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67035份行病原菌检测的临床标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035份临床标本,阳性标本数为6103份,占9.10%。检出率较高的病原菌为: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无乳链球菌及化脓性链球菌。通过分析发现,流感嗜血杆菌对阿奇霉素的敏感性逐年下降(由95%下降为18.80%)(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的敏感性呈上升趋势(由77.06%上升为93.70%)(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的敏感性逐年下降,对头孢呋辛的敏感率由90.24%降为66.67%,头孢曲松由90.24%降为47.40%;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性下降;大肠埃希菌对氨曲南的敏感率也呈下降趋势,由82.50%降至69.80%,但其对第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敏感率由62.50%上升为89.30%;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性增加,由58.82%增加至98.00%;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仍为抗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药物中抗菌活性最强者,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菌的敏感率为99%以上,利奈唑胺与替加环素均为100%。结论我院细菌耐药呈增长趋势,尤其是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耐药性逐年增加。我院应加强对细菌的耐药性监测,临床药师应加强干预,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细菌耐药数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张玲艳[2](2021)在《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耐药性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医院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s,BSI)的耐药性、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20年8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98例住院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进行耐药性分析,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57例)及好转组(41例),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在98例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住院患者中,男性59例,女性39例;年龄1893岁,平均年龄为(56.93±17.03)岁;总住院时间最短为2天,最长为141天,平均住院时间为(36.97±26.43)天,其中78例患者在院期间有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入住史。2.AB血流感染分布于我院14个临床科室,菌株在ICU分离率最高,可达52.04%(51/98),其次为心血管外科(包括心脏外科监护室),占24.49%(24/98)。患者入院时原发性疾病最常见的为心血管疾病,占26.53%(26/98),其次为脑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均为17.35%(17/98);大多数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肾功能不全和心功能不全最多见;64例患者近3月有大手术史,以心脏及颅内手术多见。3.95例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正常1例,低体温2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入院时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II评分),最高为30分,最低为2分。4.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多粘菌素B耐药率较低(小于10%);其次为米诺环素,为18.29%;常用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较高,分别为88.78%、87.76%。其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XDRAB)检出率为88.78%(87/98),预后不良率59.78%,近3年我院XDRAB检出率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以重症监护室为主,泛耐药菌株检出率为94.12%。5.总体预后不良组57例(院内死亡35例,放弃治疗22例),好转组41例,预后不良率为58.16%,单因素分析发现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报阳前抗生素方案使用不当、侵入性操作、入住ICU、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入院时APACHEII评分(OR=1.138,95%CI 1.01-1.282,P=0.034)、合并MODS(OR=8.491,95%CI 2.068-34.861,P=0.003)、报阳前抗生素方案使用不当(OR=7.19,95%CI1.727-29.93,P=0.007)是影响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B血流感染多发生在重症监护室,与合并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血流感染中鲍曼不动杆菌多呈广泛耐药,耐药形式极其严峻,且毒力增强,预后差。入院时APACHEII评分高、合并MODS、报阳前抗生素方案使用不当是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加强院感防控,尤其对于合并MODS、入院时APACHEII评分高的患者,更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早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郭慧慧[3](2021)在《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为临床不同科室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缓耐药菌的产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科室来源分为ICU和普通病房组,分别记录两组分离菌的标本来源、细菌种类、药敏结果等,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描述,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7-2019年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826株,其中ICU病区共分离出病原菌154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0.52%,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11.04%,真菌占8.44%。排名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普通病房分离出致病菌672株,革兰阴性菌占74.25%,革兰阳性菌占12.95%,真菌占12.80%。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前5位。在标本来源上,ICU和普通病房标本来源均主要以痰液为主,其次为尿液和血液。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两组中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替坦、碳青霉烯类、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均小于10%;ICU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大于普通病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大于50%,其中ICU组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大于普通病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和普通病房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普遍偏高,其中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普通病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病房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为100%大于ICU的7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在两组中除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外,对其余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30%左右,两组间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和普通病房病原菌分布及构成各有不同,ICU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大多高于普通病房,临床经验性用药前应结合各科室细菌分布特点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防止耐药菌的产生。
李晓禹[4](2020)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常见致病菌耐药性的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常见致病菌耐药性的变迁,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分析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提供参考。方法:第一部分:2016-2018年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与常见致病菌耐药性分析1.使用WHO所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方法,按年度分别计算出2016-2018年间每类和每种抗菌药物的用药频率(DDDs),并用Excel201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整理。DDDs=某药物总消耗量/该药的DDD值,各抗菌药物的DDD值参照《新编药物学》(第17版)来确定,新药按照说明书中的主要适应症规定的成人平均日剂量来确定。2.用W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药敏试验用Kirby-Bauer法和E-test法。结果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7年版的标准判定。数据结果用Whonet5.6软件分析。3.以年度为单位将检出率排名前五位致病菌的耐药率、药敏试验中所包含的全部抗菌药物的DDDs及各类抗菌药物的DDDs导入SPSS2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的分析随机抽取该儿童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临床各科室的出院病例共4659份,对其中的850份病例进行监测,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该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等标准对病例中抗菌药物的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用Excel2010软件进行统计整理。结果:第一部分:2016-2018年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与常见致病菌耐药性分析1.该院三年间共使用抗菌药物15大类,且每年各类抗菌药物DDDs排名前六位保持不变。其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始终排在首位且使用量逐年上升,构成比已从2016年的51.26%上升至2018年的57.58%,该院以二代和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为主,且这两类药物的DDDs也逐年升高。抗菌药物的总DDDs值逐年上升,2017年和2018年较上一年分别升高1.97%和4.01%。但该院高级别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和糖肽类的使用量逐年下降。该院抗菌药物DDDs排名前十的药物中头孢菌素类占一半以上,且二代和三代头孢居多,连续三年阿奇霉素和头孢丙烯始终排在前两位。2.该院三年间共收到标本131836份,分离出致病菌共16814株,分离率为12.75%。其中革兰氏阴性菌9256株,占比55.05%;革兰氏阳性菌6591株,占比39.20%;其他菌967株,占比5.75%。该院致病菌检出率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致病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最严重,连续三年耐药率均在90%以上;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性达100%;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60%。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以及四环素的耐药率均高于90%;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6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80%;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50%。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达60%以上;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55%。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前两种细菌高;对头孢呋辛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维持在60%左右;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基本一致;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差别较大。3.该院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其各自抗菌药物的DDDs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与其DDDs呈显着正相关(r=0.99,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与其DDDs呈显着负相关(r=-0.99,p<0.05);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与其DDDs呈显着负相关(r=-0.99,p<0.05)。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各类抗菌药物的DDDs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该院常见致病菌对某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该类及其他类抗菌药物间均存在相关性(p<0.05)。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的分析1.在监测的850份病例中,686例使用了抗菌药物,有453例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其中骨科不合理用药病例数有34例,占所有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病例的7.5%,排在首位。其次为内分泌科有32例,占比7.1%。耳鼻喉科30例,占比为6.6%等。2.在686例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中,不合理用药的病例数有453例,不合理使用率为66.03%。由于一些病例中会同时存在多个不合理用药的类型,故在453个不合理用药病例中有597个不合理用药类型。该院不合理用药类型中以用药频次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和预防用药时间长为主,占不合理用药类型总病例数的80%以上。结论:1.该院抗菌药物的总使用量较大且逐年增长,特别是二代和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量最大,但对高级别抗菌药物使用量控制较好,因此须继续加强对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动态监测。2.该院分离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引起该院患者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应加强这五种致病菌耐药情况的监测。3.通过对致病菌耐药性的分析研究能及时了解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耐药性变化情况,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4.致病菌对某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仅受该种及该类抗菌药物使用量的影响而且还受其他类别抗菌药物使用量的影响。5.该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严重,且抗菌药物使用率高,应根据医院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同时应加大病例点评力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孟风杰[5](2020)在《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仅次于大肠杆菌成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的第二大致病菌,且检出率和耐药率逐年升高,为了解河南省人民医院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从我院检验科收集2017年1月至12月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株,分析其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等,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东华系统软件收集并分析我院2017年1月-12月临床送检的各种标本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的相关数据,如肺炎克雷伯菌的标本来源、人群分布、科室分布、基础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实验室检查、药敏结果等。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23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我院2017年1月-12月临床共收集583株肺炎克雷伯菌株,来源于516名患者,其中男性359名(70%)、女性157名(30%),平均年龄为58.39±17.08 岁。2.标本来源前三位的依次为痰217株、分泌物118株、尿液76株,分别占总菌株的37.22%、20.24%、13.04%。痰液、分泌物、尿液标本中分离的KP对除复方磺胺、替加环素、四环素之外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肺炎克雷伯菌株临床科室分布前三位的依次为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307株、肝胆胰腺外科71株、呼吸内科53株,分别占总菌株的52.83%、12.18%、9.09%。ICU、肝胆胰腺外科、呼吸内科中分离出的KP菌株除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氯霉素、替加环素、四环素以外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耐药率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氨苄西林98.49%、头孢曲松84.62%、头孢唑林83.33%。KP对抗菌药物敏感率排名前三位多粘菌素100.00%、厄他培南100.00%、阿米卡星99.38%。我院KP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抗菌素耐药率均超过50%。5.583 株 KP 共检测超广谱 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ESBL)229株,其中ESBL阳性146株,检出率为63.76%;583株KP共检测出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193株,检出率为33.10%。ESBL阳性的菌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类等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且ESBL阳性和阴性情况下耐药性存在差异性,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KP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显着性的耐药性。结论本研究共收集583株KP,分离于516名患者,其中男性359名(70%)、女性157名(30%),平均年龄为58.39±17.08岁。标本来源最常见的是痰液,痰液标本的KP除对替加环素、四环素、氯霉素外的其他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其次为分泌物,多来源于外科,耐药性较痰液标本中的KP低;标本来源排名第三位的是尿液,尿液中分离出的KP对常用泌尿系统抗菌药物喹诺酮类耐药率大于50%,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我院KP引起的尿路感染喹诺酮类药物无效时可首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科室分布最常见的是ICU,ICU中CRKP检出率较高,ICU中的KP对除替加环素、四环素外的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其次为肝胆胰腺外科,该科室KP引起的细菌性肝脓肿多见,且患者均患有糖尿病,肝胆胰腺外科分离出的KP对除氨苄西林、一代头孢菌素类、二代头孢菌素类外的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因此该科室治疗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可首选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如头孢他啶、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等;科室分布第三位的是呼吸内科,该科室分离出的KP均来源于痰液标本,抗菌药物耐药性与痰液标本基本一致。我院ESBL检出率为63.76%,CRKP检出率为33.10%。本研究中KP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在ESBL 阳性的情况下均在50%左右,在ESBL阴性情况下耐药性更低,且二者耐药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临床治疗ESBL 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引起感染可首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我院CRKP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显着,对替加环素耐药性较低,必要时可使用替加环素或者联合用药。
张嫘[6](2019)在《临床CRE感染的多重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我院2013~2017年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检出情况、感染特征及耐药性的连续监测,初步了解CRE菌株病原学分布特征及耐药特点;追踪CRE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探讨其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制定有效的感染预防措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和暴发流行,遏制CRE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同时联合纸片扩散法(K-B法),采用改良Hodge试验联合EDTA协同试验检测细菌是否产碳青霉烯酶。筛选出127例确诊感染且病例资料完整的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同期感染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科细菌(CSE)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追踪CRE组和CSE组患者的病例资料,主要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基础疾病、抗生素、激素使用情况、侵入性器械留置情况、是否入住重症监护病房以及预后情况等;运用SPSS17.0软件比较CRE组和CSE组患者的生存率,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RE感染的危险因素;对于感染来源较多的呼吸道和血流感染分别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可能引起呼吸道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 2013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我院共检出CRE菌株1020株,总检出率约为5.5%。2013~2017年CRE各年检出率依次为0.8%(24/2858)、8.6%(271/3156)、5.9%(249/4205)、6.2%(245/3935)、5.4%(231/4293),2014年CRE检出率较2013年上升显着。2 1020株CRE菌株以肺炎克雷伯菌989株(96.9%)为主;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779株(76.2%),其次为血液标本87株(8.4%)、导管尖端45株(4.5%);科室分布最多者为重症医学科478株(46.9%),其次为神经内科监护病房315株(30.8%)。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我院CRE菌株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3.2%、39.4%、45.9%、0%、0%,对其它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97.5%。4 CRE感染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CSE感染组(64.2%VS24.8%,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系统疾病、低蛋白血症、感染前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除碳青霉烯类外)、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感染前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感染前使用激素、留置侵入性器械、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胃管、留置尿管、留置引流管、胸腔置管、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以及感染前入住ICU是CRE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蛋白血症(OR=5.180,P=0.001)、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OR=6.687,P=0.001)、留置侵入性器械(OR=9.791,P=0.017)、感染前入住ICU(OR=3.150,P=0.033)是CRE感染的危险因素。5对呼吸道CRE感染病例的追踪分析,结果显示呼吸道CRE感染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CSE感染组(65.8%VS32.3%,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低蛋白血症、感染前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除碳青霉烯类外)、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感染前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留置侵入性器械、留置胃管、留置尿管以及感染前入住ICU是CRE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蛋白血症(OR=12.960,P=0.002)、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OR=9.328,P=0.028)、感染前入住ICU(OR=9.887,P=0.006)是CRE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6对血流CRE感染病例的追踪分析,结果显示血流CRE感染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CSE感染组(73.4%VS23.8%,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蛋白血症、感染前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除碳青霉烯类外)、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感染前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留置侵入性器械、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胃管、留置尿管、留置引流管、胸腔置管、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以及感染前入住ICU(P<0.05)是CRE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OR=9.091,P=0.020)、留置中心静脉导管(OR=26.696,P=0.042)是CRE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1 CRE菌株的分离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主要分离自重症医学科和神经内科监护病房,主要感染来源为呼吸道和血流感染。2 CRE感染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CSE感染组(64.2%VS24.8%,P<0.05);低蛋白血症、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留置侵入性器械、感染前入住ICU是CRE感染的危险因素。3呼吸道CRE感染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CSE感染组(65.8%VS32.3%,P<0.05);进一步分析CRE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低蛋白血症、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感染前入住ICU是CRE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4血流CRE感染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CSE感染组(73.4%VS23.8%,P<0.05);进一步分析CRE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是CRE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5对于CRE的防控要从多方面共同努力,临床医师应严格把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尽量减少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减少ICU停留,同时尽可能避免中心静脉留置以及其他侵入性操作,并尽可能缩短侵入性器械留置时间,减少患者CRE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图4幅;表14个;参128篇。
沈绍清[7](2018)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0142017年病原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我院病原菌分布、耐药特征以及各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探讨病原菌耐药趋势与抗菌药物用量之间的相关性,以期制定符合我院地域特征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优化抗菌药物遴选和评估机制,为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有效减缓细菌耐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采集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患者微生物培养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率的变化趋势;提取同期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相关数据,计算分析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变化趋势;利用SPSS 17.0软件中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病原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量间的相关性。结果1.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趋势1.1微生物标本来源共收集到培养阳性微生物样本5443份(阳性率为46.51%)。其中,呼吸道的标本数最多(占42.02%);男、女患者比例分别为63.62%和36.36%;大于60岁患者比例最多(占54.80%);重症医学科样本比例最高(占19.25%)。1.2病原菌构成及年度变化趋势共获得临床分离菌9140株。其中,G-菌检出率最高(占64.80%),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次为G+菌(占20.51%),呈逐年下降趋势;真菌总检出率为14.08%,各年度间变化无明显趋势。G-菌中,A.检出率最高(9.97%),并呈逐年上升趋势;G+菌中,S.aureus检出率最高(3.01%),各年度略有波动;真菌中,C.albicans检出率最高(3.57%),C.tropicalis次之(1.99%),呈逐年下降趋势,而Aspergillus(1.26%)则呈逐年上升趋势。1.3耐药病原菌的检出率及变化趋势MDR G-菌检出率依次为:MDR-AB 52.80%、MDR-ECO 51.26%、MDR-PA 35.25%、MDR-KP 33.79%,前三年持续上升,而2017年大幅下降;MRSA和MRCNS的总体检出率分别为24.36%和78.13%,变化无明显规律。1.4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及年度变化趋势1.4.1主要G-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及变化趋势A.baumannii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达60%以上,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替加环素敏感率逐年下降,从91.89%降至87.70%。K.pneumoniae对替加环素敏感率为100%;对碳青霉烯类及阿米卡星敏感率几乎在90%以上;但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仅60%~70%左右。E.coli对替加环素敏感率为100%;对p内酰胺类/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及阿米卡星敏感率几乎在90%以上;但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耐药率基本在60%以上,且呈逐年上升趋势。P.aeruginosa对阿米卡星敏感率基本维持在85%以上;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高且波动较大,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3.11%升至35.79%。1.4.2主要G+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及变化趋势S.aureus对青霉素G耐药率达85%以上。MRSA对青霉素G完全耐药;对利福平耐药率在26.92%~45.45%之间,且逐年下降;对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率几乎在10%以内;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加环素尚无耐药菌株。CoNS对青霉素G、红霉素的耐药率基本在70%以上;而对复方磺胺甲恶唑、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几乎在30%以下,且呈逐年下降趋势。MRCNS对青霉素G完全耐药;对利福平耐药率低于2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加环素尚无耐药菌株。E.faecium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加环素尚无耐药菌株。但近两年出现了对万古霉素中介耐药的S.epidermidis,以及少数对利奈唑胺中介或耐药的E.faecalis。1.4.3主要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的耐药率及变化趋势C.albicans对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伊曲康唑由6.45%升至18.18%,对伏立康唑耐药率由3.23%升至12.12%;对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率保持在90%以上。C.tropicalis对伊曲康唑的敏感率仅约20%~60%;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约10%左右;对两性霉素B敏感率几乎保持在90%以上。2.抗菌药物年度AUD变化趋势抗菌药物总体AUD2014-2016连续三年持续上升,最高达到58.49 DDDs/(百人·天),2017年下降至54.89 DDDs/(百人·天)。头孢他啶/他唑巴坦为DDDs和AUD最高品种,但逐年下降。头孢菌素中,头孢曲松DDDs和AUD最高。氟喹诺酮类药物中,左氧氟沙星DDDs和AUD最高,但呈逐年下降趋势。碳青霉烯类药物中,美罗培南DDDs和AUD最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替加环素用量不大,但DDDs和AUD呈逐年上升之势。糖肽类药物DDDs和AUD呈逐年下降趋势。利奈唑胺DDDs和AUD呈连续上升趋势。抗真菌药中,氟康唑用量最大,DDDS和AUD先升后降;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及卡泊芬净各年度DDDs和AUD均呈小幅上升趋势。3.病原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3.1耐药病原菌检出率与常用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MDR-AB、MDR-ECO、MDR-PA检出率与总体AUD、β-内酰胺酶/酶抑制剂AUD及左氧氟沙星AUD呈不同程度正相关(r=0.503~0.964,P>0.05),其中,MDR-PA检出率与总体AUD呈高度正相关(r=0.964,P<0.05)。MRSA检出率与青霉素、常用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药物AUD呈不同程度正相关(r=0.183~0.82,P>0.05);与糖肽类药物AUD呈不同程度负相关(r=-0.149~-0.445,P>0.05)3.2主要G-菌耐药率与常用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A.baumannii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与头孢他啶、美罗培南AUD均呈高度正相关(r=0.971~0.977,P<0.05);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与其AUD呈高度正相关(r=0.986,P<0.05),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与头孢他啶、美罗培南AUD呈高度正相关(r=0.99~0.995,P<0.0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与头孢他啶/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AUD呈中度正相关(r=0.436~0.685,P>0.05)。K.pneumoniae对派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与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AUD呈中度正相关(r=0.441~0.666,P>0.05);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与自身AUD呈中、高度负相关(r=-0.627~-0.996,P>0.05)。E.coli对头孢曲松耐药率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等β-内酰胺酶/酶抑制剂呈高度正相关(r=0.842~0.868,P>0.05),与自身 AUD 呈中度正相关(r=0.421,P>0.05);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与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AUD呈中度正相关(r=0.408~0.535,P>0.05)。P.aeruginosa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等β-内酰胺/酶抑制剂AUD呈高度正相关(r=0.813~0.992,P>0.05);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与美罗培南AUD呈中、高度正相关(r=0.683~0.919,P>0.05)。3.3主要G+菌耐药率与常用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S.aureus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与其AUD呈中度正相关(r=0.662,P>0.05),与庆大霉素AUD呈高度负相关(r=-0.955,P<0.05)。S.epidermidis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与红霉素及庆大霉素AUD呈高度正相关(r=0.842~0.846,P>0.05);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与庆大霉素AUD呈高度正相关(r=0.852,P>0.05);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与头孢他啶/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AUD呈高度负相关(r=-0.975--0.992,P<0.05)。3.4真菌检出率与抗菌药物AUD之间的相关性真菌检出率与总体AUD、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左氧氟沙星AUD呈不同程度正相关(r=0.41~0.8,P>0.05)。3.5真菌耐药率与抗真菌药AUD之间的相关性C.albicans和C.tropicalis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率与两性霉素B的AUD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r=-0.331~-0.92,P>0.05);对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与唑类药物AUD呈不同程度负相关(r=-0.264~-0.918,P>0.05);对伏立康唑耐药率与自身 AUD 呈中、高度正相关(r=0.515~0.825,P>0.05)。结论1.我院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点存在一定热带地域特征:G-菌中,以A.baumannii检出率最高,高于全国同期水平,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对碳青霉烯类等的绝大多数抗菌药物已高度耐药,且耐药率呈上升趋势;K.pneumoniae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全国同期水平;E.coli检出率虽呈下降趋势,但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已超过全国同期水平。G+以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为主,对青霉素、红霉素等均已高度耐药。其中,已出现万古霉素中介耐药的S.epidermidis菌株,以及少数对利奈唑胺中介或耐药的E.faecalis菌株。真菌中,C.tropicalis检出率高于国内报道,C.albicans和C.tropicalis对唑类抗真菌药耐药率已呈逐年上升趋势。总体而言,我院病原菌耐药形势已较为严峻。2.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与全国存在差异: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氟喹诺酮类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用量占据主导,其DDDs构成比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抗真菌药DDDs构成比亦高于全国水平。以上药物可能存在过度使用倾向。3.我院MDR菌检出率与总体AUD存在正相关性;主要病原菌耐药率与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氟喹诺酮类和碳青霉烯类等用量较大的抗菌药物AUD存在正相关性;真菌检出率与广谱抗菌药物AUD存在正相关性;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的耐药率与其AUD存在正相关性。说明随着抗菌药物用量的增加,病原菌耐药情况也可随之增加。4.基于我院独特的地域特征,开展病原菌耐药和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监测,研究病原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量间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本研究结果,我院应高度关注G-菌耐药问题,重点加强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抗真菌药应用的监管。在进一步加强病原菌耐药监测的同时,应深入病原菌耐药机制的研究,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缓细菌耐药进程。
黄娜[8](2018)在《中医院与西医院呼吸科抗生素处方文献及临床数据的分析》文中认为背景抗生素滥用和抗生素耐药性是中国和全世界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11年4月,国家开展为期三年的全国抗菌药物临床专项整治活动,成为影响我国临床使用抗生素的里程碑性事件。呼吸科,特别是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除外肺炎)是抗生素使用和滥用最为突出的科室之一。与西医院相比,中医院大量应用中药,其抗生素处方率可能与西医院存在差异。若假设成立,这可以成为中药减少抗生素使用的科研命题的客观证据,并可以为筛选有效中成药进行临床验证和国际推广提供基础性数据。我们目前尚未发现有其他研究关注于此。2015年10月,中国和英国政府间达成在管理和技术层面开展抵制抗生素耐药性国际合作的共识,此后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开展了合作科研“通过循证实践及使用中药以改进中国临床医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处方行为的整合方法研究”项目。本研究为该项目的第一部分。目的通过1)分析文献中我国各级医院呼吸科抗生素处方率在抗生素整改限令颁布前、中、后的变化,了解我国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呼吸科抗生素处方率的差异,比较中医院与西医院呼吸科抗生素处方率差异;2)结合对北京某三级甲等中医院呼吸科门诊和急诊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除外肺炎)患者的处方分析,从真实临床数据的角度,为中药能否减少其抗生素使用提供证据;进而筛选高频使用的中成药,为下一步的药物临床筛选提供基础性数据。上述研究共同目的是促进合理应用中药来替代或减少抗生素在急性呼吸道感染(除外肺炎)中的使用。方法本研究系统地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PubMed数据库,查找建库至今(2017年3月)发表的所有报告呼吸科抗生素处方率的处方进行分析。首先,将文献按照数据来源(病房、门诊、总体)、研究时间(整改前、中、后)、所在区域(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医院级别(一、二、三级)来分层,通过单个率的meta分析将同类研究的结果合并,比较不同区域、不同级别的医院呼吸科抗生素使用率及变化情况以及中医院和西医院的差别,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秩和检验和多重比较探究抗生素处方率的影响因素,并参考RECOED报告的相关条目进行方法学评价;然后,将同时段、同地区、同级别的中医院与西医院进行粗略匹配,将相同级别、相似省市、相近年份的中医院与西医院进行精确匹配,探寻不同类型医院呼吸科抗生素使用差异。最后,针对呼吸科常见疾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除外肺炎),特别是急性(支)气管炎,通过处方分析研究北京某三级中医院2013年至2015年中药与抗生素的具体用药情况,比较抗生素处方率,发现高频中成药,并探讨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法(中药、抗生素、中药和抗生素)后,复诊用药的改变情况。结果1.中国抗生素限令政策下医院呼吸科抗生素处方率的文献研究1.1中国抗生素限令对全国医院呼吸科抗生素处方率的影响共纳入文献256篇,包括中医院20篇(19家医院,8849张处方,4063例病例),西医院236篇(221家,91621张处方,92892例病例)。其中,东部地区106篇,中部地区63篇,西部地区68篇,东北地区19篇。包括21个省和4个直辖市,4个自治区。三级医院169篇,二级医院61篇,一级医院26篇研究时间跨度为20年(1997年-2016年)。1篇文献同时报告了病房和门诊数据,计入病房和门诊各1篇。因此病房数据196篇,门诊数据38篇,呼吸科整体数据23篇。从呼吸科病房数据来看,经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东部地区的临床抗生素处方率得到了明显的控制,整改前、中、后持续下降,降低16%。在整改中及整改后,东部地区病房处方率均低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在整改中有所下降,整改后有很大反弹,上升超过整改前;中部地区整改效果较差,处方率持续上升。三级医院病房整改效果最显着,整改后下降14%,整改后处方率低于其他级别医院。二级、一级医院整改中处方率持平或下降,但整改后反弹较大,均上升超过整改前。三级医院相对其他级别医院不仅整改效果好,整改结束后依然维持着相对较低的使用率。中医院及西医院比较发现,东部地区呼吸科病房,中医院和西医院均得到了较好的整改效果,中医院比西医院有更大的降幅(62%和11%),整改中及后低于西医院。门诊文献和整体文献数量较少,分层后各层文献多为1-2篇甚至0篇,因此未见明显规律。多元回归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数据来源(门诊、病房、混合)、研究时间(整改前、中、后)和地理区域(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会影响抗生素处方率,病房抗生素处方率高于门诊和整体,整改前处方率高于整改后,西部地区处方率高于东部地区。1.2中医院与西医院呼吸科抗生素处方率匹配分析粗略匹配中,20家中医院(4249张处方,44099例患者)分别与1-40家西医院(3679张处方,32565例患者)实现匹配。东部地区三级中医院呼吸科病房处方率在整改前、中、后分别为90%、59%和31%,低于西医院的92%、87%和74%;二级中医院的处方率在整改中、整改后分别为70%和62%,低于西医院73%和73%。中部地区三级医院整改中处方率92%低于西医院94%;东北地区二级医院整改中处方率81%低于西医院85%;西部地区三级医院整改前、中的处方率为95%和92%,高于西医院的92%和85%。东部地区中医院呼吸科门诊的处方率在整改前、整改中分别为49%和55%,西医院分别为67%和48%。中部地区中医院的门诊处方率在整改中、整改后分别为86%和80%,西医院分别为74%和88%。精确匹配中,6家中医院(1800张处方,783例患者)分别与1家西医院(390张处方,4295例患者)实现匹配。东部地区三级中医院病房整改前处方率86%低于西医院97%;二级中医院病房整改中处方率70%低于西医院92%;东北地区二级中医院病房整改中处方率81%低于西医院93%。;西部地区三级中医院病房整改前处方率97%高于西医院93%;西部地区中医院整改中处方率98%高于西医院90%。东部地区三级中医院门诊整改中处方率55%高于西医院44%。2.北京市某三级甲等中医院下呼吸道感染(除肺炎)中药及抗生素使用处方分析共纳入该院呼吸科门诊、急诊104989张下呼吸道感染(除肺炎)相关处方,其中明确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的处方4309张。在104989张处方中,抗生素处方率为16.89%(95%CI,16.7%-17.1%)。在4309张急性(支)气管炎处方中,抗生素处方率为45.81%(95%CI,44.3%-47.3%),明显低于国内外文献报道水平(60%-100%)。使用最多的抗生素为3代头孢(29.41%)、2代头孢(28.61%)和以阿奇霉素为主的大环内酯类(24.01%)。中药处方率为92.09%(95%CI,91.3%-92.9%),其中没有抗生素的中药处方为48.69%,其余为中药+抗生素处方率为43.40%。中药处方中,中成药处方率33.98%,汤药处方率24.99%,中成药+汤药处方率为33.12%。中成药中74.07%为OTC药物。使用最多的中成药有牛黄蛇胆川贝液(17.13%)、蓝芩口服液(12.86%)、金花清感颗粒(7.08%)、苏黄止咳胶囊(7.03%)和复方鲜竹沥液(6.91%)。对是否处方抗生素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层分析,发现没有血液学检查的患者比有血液检查的患者有更高比例处方抗生素。性别、年龄、季节、是否合并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胸片检查这5个因素对是否处方抗生素没有明显差异。由于门急诊处方中对于病情的记载不足,以及几乎所有患者都服用了中药,所以这两个因素对是否开抗生素的影响无法评价。在复诊的患者(439)中,初诊使用中药但没有使用抗生素者(228例),187例(82.02%)继续使用中药,有11例(4.82%)在复诊中增加了抗生素;初诊处方抗生素合用中药者(199例),48例(24.12%)维持原有治疗,14例(7.04%)停用中药,92例(46.23%)停用抗生素,复诊抗生素用药加强和减弱者各4例(2.01%)。初诊使用抗生素没有使用中药者仅有12例,其中5例复诊维持用药不变,其余变化无规律。结论:中医院呼吸科病房在东部、中部、东北部地区的抗生素处方率低于西医院,整改效果好于西医院;而在西部地区,中医院呼吸科病房处方率高于西医院;三级中医院病房抗生素处方率低于西医院,整改效果好于西医院。门诊文献太少,处方率未见明显规律。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中医院呼吸科门诊、急诊中,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的处方中,中药处方率近九成,抗生素处方率低于国内外文献中报告水平。首诊使用中药未用抗生素的患者,四成患者复诊维持中药治疗,仅4.81%增加了抗生素;首诊中药与抗生素联合使用者,复诊近半数停用抗生素。但由于文献分析中,不同研究范围、不同时段、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医院的研究数量有很大差异,所报告的处方率差异也很大,且中医院原始研究偏少,导致分层、匹配成功的数据较少,且meta分析的统计结果异质性较大,一定程度影响结果的可靠性;医院处方原始数据分析中门急诊处方中病情信息较少,复诊率低,检验结果和疗效无法获得,无法对处方率和疗效进行同步评价。
郝莹莹[9](2017)在《山东地区产NDM大肠埃希菌分子特征和传播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大肠埃希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碳青霉烯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杀菌活性大的特点,是对抗肠杆菌科多重耐药菌株最有效的抗菌药物。然而,随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正在医院内悄悄泛滥。由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同时也对β-内酰胺类药物以外的大部分常用抗生素耐药,该类病原菌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据报道,感染CRE菌株的患者死亡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和碳青霉烯类敏感组,CRE血流感染死亡率高达500%。世界各地及中国部分地区均有CRE局部流行、暴发的报道。产碳青霉烯酶、高产ESBLs和/或AmpC酶联合膜孔蛋白缺失是导致CRE的主要原因。耐药机制不同,临床用药也有所不同,比如新药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上市给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的治疗带了新的选择,遗憾的是它对A型类(ESBLs和KPC)和C类p-内酰胺酶具有良好活性,但对于B类碳青霉烯酶酶没有效果(NDM、IMP)。根据2012年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KPC酶是主要的碳青霉烯酶。但2016年中国一项大规模调查表明耐药机制已经发生变化,各个地区、各个肠杆菌科种属间,也有所不同。北京、上海、四川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主要产KPC-2酶,湖南省耐药菌主要产IMP-4酶,另外一些地区则以产NDM酶为主。NDM金属酶在碳青霉烯酶中正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我院新生儿病房于2012年-2013年爆发了产NDM-1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但产NDM的大肠埃希菌的流行情况尚不清楚。新德里1型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是一种新型碳青霉烯酶,耐药表型和传播机制不同于其他碳青霉烯酶,皆次于2009年在印度新德里患者所感染肠杆菌科细菌中发现,此后迅速播散至全球,尽管目前产NDM酶导致的CRE比例较低,但分布范围较广,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均有报道,亚洲是产NDM酶菌株流行的主要区域。NDM酶正在快速地进化,已有NDM-1~NDM-17共17个NDM亚型报道。产NDM肠杆菌科细菌的来源,尚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我国与印度毗邻,印度是NDM的主要输出国,印度旅游史/医疗史导致了 NDM的播散,但也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的NDM菌株是一个独立进化的过程。目前,山东省缺乏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scheichia oli,CREC)中产NDM株的流行情况与传播机制调查,本文旨在研究CREC的表型筛选、分子流行病学、耐药机制、耐药性传播,以协助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防控耐药菌的传播,及阻断耐药性的播散。尽管Montanari等学者认为细菌为了获得耐药基因,有丢弃一些毒力基因的适应性代价(fitness cost),但已经有高毒力、高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的报道。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高产毒肺炎克雷伯菌(HvKP)引起了全球恐慌,荚膜多糖是这类细菌主要毒力因子,可以对抗嗜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免于宿主的免疫杀伤而致病,从而引起全身感染的播散和脓肿的形成。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外感染大肠埃希菌的毒力情况尚未见报道。高度耐药和高致病力将成为公共健康的潜在危害,有必要对耐药菌中的高致病株进行筛查。初始、正确的抗生素使用对于重症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微生物学检验比较慢,药物敏感性结果通常滞后于鉴定结果1-2天,这往往造成临床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质谱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微生物鉴定技术,能够在半小时内得到准确的鉴定结果,但应用于微生物药物敏感性方面还处于萌芽阶段。将质谱技术与菌株耐药表型筛选结合起来是一种新的尝试和趋势,能够更早期的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本研究收集了 2015年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分离的CREC 23株,对菌株的表型和耐药机制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重点描述了产NDM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和耐药机制。山东省立医院属于山东省最大规模的教学医院,患者来自全省各地,具有山东区域代表性特色,也完善了我国北方地区CREC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的筛选及药敏试验;第二部分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同源性分析;第三部分产NDM菌株分子特点与耐药传播机制研究;第四部分大肠埃希菌毒力因子研究;第五部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检测产NDM菌株中的应用。[目的]1.了解CREC药物敏感性,进行菌株的表型筛选及同源性分析。2.研究我院产NDM菌株在CREC中流行情况及耐药基因的可传播性。3.研究大肠埃希菌毒力因子与系统性进化分型、耐药基因的相关性。4.建立使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快速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菌株的方法。[材料与方法]1.菌株收集收集山东省立医院2015年1月至12月,临床分离的CREC菌株(患者来自全省各个地区),保存有菌种的共23株。另外,收集碳青霉烯类敏感的大肠埃希菌20株,作为质谱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菌株的阴性对照。采用梅里埃VITEK Compact和梅里埃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菌种进行确认。2.表型筛选与药敏试验对CREC菌株进行表型筛选实验,包括改良Hodge试验(MHT)、ETP-EDTA双纸片协同试验、ETP-EDTA复合纸片试验、改良碳青霉烯酶失活试验(mCIM)。对确认为CREC的菌株进行微量肉汤稀释法和E-test法药物敏感性实验,敏感性判断标准为(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M100-S26)。3.同源性分析对CREC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试验和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分析菌株的同源性。PFGE:将菌体基因组DNA包埋于小胶块内,进行胶块内细胞裂解、XbaI酶切、脉冲场凝胶电泳,使用Bionumerics软件对电泳指纹图谱进行比对,分析菌株的同源性,研究菌株克隆传播的情况。MLST:煮沸法提取菌株基因组DNA,扩增七个管家基因(adk、fumC、gyrB、icd、mdh、purA、recA),测序后将序列信息录入MLST网站(http://www.MLST.net/),获得相应的等位基因号码,再根据7个等位基因的组合,获得菌株ST型。采用eBURST软件对菌株进行聚类同源性分析,MEGA6软件对菌株的系统性进化进行分析。4.耐药基因检测对23株CREC菌株进行了耐药基基因PCR扩增和测序,了解NDM及其他耐药基因在CREC中的流行情况,包括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blaNMC、blasME、blaIMI、blaGGES、blaIMP、blaVIM、blaSPM、blaSIM、blaGIM、blaNDM、blaOXA),AmpC 酶基因(blaACC,blaACT,blaBIL,blaCMI,blaDHA,blaFOX,blaLAT,blaMIR 和blaMOX),超广谱 β-内酰酸胺酶基因(blaTEM、blaSHV、blaOXA、blaCTX-M),磷霉素耐药基因(fosA、fosC、fosA3),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扩增(qnrA、qnrB、qnC、qnrD、qnrS、qepA、aac(6’)-Ib-cr),16S rRNA甲基化基因(armA,npmA,rmtA,rmtB,rmtCandrmtD),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对于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扩增阴性菌株,提取细菌外膜总蛋白,进行SDS-PFGE蛋白电泳,分析膜孔蛋白缺失情况。5.传播机制检测对20株产NDM的CREC菌株进行了质粒接合转移实验和电转化试验检验耐药基因是否可以通过质粒在菌株间水平传播,并对接合子进行了肉汤稀释法和E-test法药物敏感性试验来分析质粒的耐药性。对临床菌株和获得的结合子进行了 S1酶切PFGE,分析临床菌株、接合子携带质粒数量、大小,对接合子S1酶切PFGE条带进行切胶、PCR,确认是否携带碳青霉烯耐药基因。提取接合子基因组DNA,通过PCR-basedreplicon typing(PBRT)的方法对所携带质粒进行分型。无抗生素选择压力下反复传代,来检验耐药质粒在菌株中的稳定性。提取接合子质粒进行二代测序,分析碳青霉烯耐药基因周围环境,以及各菌株耐药质粒之间的进化关系。6.系统性进化分群与毒力因子检测按照Clermont建立的方法,通过PCR扩增(ChuA、YjaA、TspE4C2)将CREC菌株进行系统性进化分群。同时进行多重PCR扩增常见肠外感染大肠埃希菌毒力因子(PAI、papA、fimH、kpsMTⅢ、papEF等共31个基因),采用SPSS软件,对菌株MLST分型、ESBLs基因型、NDM型与致病因子的相关性进行Fisher’s精确检验。7.质谱检测采用CHCA作为小分子量参照物,对梅里埃微生物鉴定质谱仪VITEK MS进行定标。厄他培南作为底物,与临床菌株作用后检测厄他培南质谱峰图改变,建立质谱快速检测碳青霉烯酶产酶菌株的方法学,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价。[结果]1.2015年全院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1575株,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38株(约占2.4%),分别来自尿液47.2%(20/38)、痰18.9%(7/38)、创面分泌物 11.3%(4/38)、腹腔标本 15.79%(6/38)、血液 3.8%(1/38)。CREC主要来自泌尿外科26.3%(10/38),15.8%(6/38)来自儿科,15.8%(6/38)来自ICU。保存有菌株的有23株(其中一株来自同一患者的不同感染部位)。22位患者中有7位明确使用过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除了一位患者以外都有过侵入性操作(放置引流管、气管切开、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等)。2.所有菌株均对头孢菌素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氟喹诺酮类全部耐药,并且耐药水平较高,MIC值均≥128 μg/ml;23株菌株中仅一株对氨曲南敏感。但所有菌株对替加环素、多粘菌素B均为敏感。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也较高,23株中仅4株耐药,庆大霉素耐药率为47.82%(11/23)。值得关注的是,磷霉素耐药率为30.43%(7/23)。3.23株菌株中共有20株NDM基因阳性,其中NDM-5阳性菌株共12株,NDM-1阳性菌株共6株,NDM-7和NDM-3阳性菌株各1株。2、18、25号标本未扩增出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提取这3株菌株外膜总蛋白进行SDS-PAGE蛋白电泳,与标准菌株ATCC 25922外膜总蛋白蛋白电泳条带比较,2号、18号缺失两条带,25号缺失一条带,这三株菌的耐药机制为膜孔蛋白缺失联合产ESBLs和AmpC。23株CREC菌株中,22株携带ESBLs基因,7株AmpC酶基因阳性。CTX-M和TEM为最常见的ESBLs基因,对扩增的片段测序以确定具体CTX-M基因亚型和TEM基因亚型。19株TEM阳性菌株全部为TEM-1型。最常见的CTX-M亚型为CTX-M-14,共13株;其次为CTX-M-15,共检出6株,CTX-M-55共检出6株。其中16株携带两种以上ESBLs基因,6株携带两种CTX-M亚型基因。4株阿米卡星耐药菌株均由16S rRNA甲基化引起。23株临床菌株全部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18株喹诺酮耐药基因阳性,9株为qnrB基因,8株为qnrS基因,7株为qnrS和aac(6’)-Ib-c同时阳性,其余5株可能为其他机制导致的喹诺酮类耐药。7株磷霉素耐药菌株全部由fosA3基因引起。4.按Tenover标准,采用相似度80%为cut-off值,23株CRE可以分为11个亚群,其中一个亚群中3株菌相似度大于90%,提示存在克隆菌株流行。同一亚群中菌株间的PFGE指纹图谱及所携带的耐药基因又存在差别,比如9号菌株与8号、12号菌株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85%,均为ST410,但8号和12号携带NDM-1,9号携带NDM-5,并且9号耐药质粒同时携带有fosA3基因,证明菌株在克隆传播过程中获得了不同的耐药质粒。后续试验中有必要对接合了 J9和J8、J12的质粒序列做比对,研究耐药质粒进化关系。15号菌株和23号菌株相似度>90%,同为ST167型,15号菌株携带CTX-M基因而23号菌株为阴性,接合子J15中携带NDM的质粒约120 kb,而接合子J23携带NDM的质粒约50 kb。同样的情况还有4号和11号菌株。这些都证明菌株在克隆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了耐药基因的整合或丢失及菌株的进化。MLST与PFGE同源性分析结果一致,但区分菌株近期克隆传播分辨力不如PFGE。23株大肠埃希菌共检出7种ST型。其中,ST167型 11 株,ST617 型 3 株、ST405 型 3 株、ST410 型 3 株,ST361 型、ST744 型、ST5229型各有1株。分析PFGE指纹图谱,ST167可以分为4种谱型,可能为不同来源或不同时期的流行菌株,后面试验中系统进化分群不同也证实了这点。eBRUST软件对7种ST型进行分析发现,ST617和ST167只相差一个管家基因为SLV,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余菌株均无近缘关系。使用MEGA6软件对ST型的进化关系进行分析,我院7种ST型为三个不同起源,其中CC167(ST167,ST617,ST744,ST361)为同一起源,CC410(ST410,ST5229)为同一起源,ST405不同于其他ST型。5.23株临床分离的CREC中含有1-6个质粒不等,15株携带50 kb大小左右的质粒,11株同时携带80 kb、50 kb左右两个质粒(其中7株为ST167,2株为ST410,1株为ST5229,1株为ST405)。质粒接合转移试验共获得携带碳青霉烯耐药基因质粒接合子17株。产碳青霉烯酶的菌株中3株菌不能通过质粒接合转移试验获得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接合子,或者通过电转化试验获得转化子。对本实验中接合子对喹诺酮类全部为敏感,证明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与NDM耐药基因不在同一个质粒上。接合子进行S1酶切PFGE发现11株接合子携带50 kb左右大小的耐药质粒,其中8个接合子仅携带50 kb质粒,3株接合子携带50 kb和80 kb两个质粒。另外4株接合子获得的质粒为70-80 kb左右,2株菌的耐药质粒为120-140 kb。质粒分型发现,14株接合子携带质粒为IncX3型质粒,1株为IncFⅡ型,2株为IncFⅡr型。在一次结合试验中,4号接合子获得了4个质粒,说明耐药质粒接合转移效率非常高,有文献报道,携带有NDM基因的质粒可能同时携带T4SS分泌系统,能够能够协助其他耐药质粒进入受体菌。去除抗生素筛选压力连续传代10次后,全部菌株仍存在对厄他培南的抗性,证明耐药质粒能够在菌株中稳定存在。6.23株临床菌株没有检出高致病力B2群,但3株属于致病力较强的D群(3株均为ST405型),16株属于B1群(7株为ST167型,3株为ST410型,2株为ST617型,ST361、ST5229、ST744各有一株),4株属于A群(3株为ST167型,1株为ST617型)。A群和B1群ST167菌株的PFGE指纹图谱有所不同,可能为不同来源菌株。所有菌株均未扩增出sfa/focD、sfaS、focG、afa/draBC、gafD、nfaE、fimH、hlyA、cnf1、cdtB、fyuA、iut、rfc、ibeA、cvaC、traT、papAH、pap EF基因。粘多糖合成相关基因cps(kpsMT ⅢkpsMT Ⅱ/K5)阳性菌株共10株。P菌毛papG基因阳性菌株共20株,papG Ⅱ型阳性19株,papG Ⅲ型阳性11株。P菌毛papC基因阳性菌株共3株,其中2株papG和papC同时阳性。3株致病相关岛(PAI)阳性。9株M血清型菌毛(bmaE)阳性。7株铁获得通路(iroN)阳性。采用Fisher’s精确检验,比较ESBLs基因型和毒力因子基因相关性发现,产CTX-M-15菌株中pap Ⅱ基因阳性率低于产CTX-M-55菌株。产NDM-1菌株比产NDM-5菌株中pap G Ⅲ携带率高。ST617与ST405比ST167携带papGⅢ的比例高,有更强的粘附、定植的能力。7.厄他培南作为底物,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NDM型碳青霉烯酶产酶株CREC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为100%。[结论]1.我院CREC发生率约为2.4%,与全国CREC检出率基本一致。泌尿外科、儿科、ICU是CREC流行主要科室;尿液、腹腔标本(胆汁、腹水)、痰是耐药菌的主要来源。侵入性操作、使用过头孢菌素或碳青霉烯类药物是耐药菌发生的高危险因素。CREC菌株通常是多重耐药菌,但对替加环素、多粘菌素B全部敏感,阿米卡星也有较好的敏感性。本实验筛选出一株菌株磷霉素耐药基因与NDM基因在同一个可传播质粒上。磷霉素作为CREC选择性治疗药物时要慎重,这类泛耐药菌株的传播将给临床治疗带来更大的挑战,应加强筛查和控制。2.NDM是我院引起CREC的主要因素,最常见的NDM亚型为NDM-5,约占52%(12/23),其次为NDM-1(6/23),这区别于国内其他地区以NDM-1为主的流行情况。ST167是我院CREC主要流行株,也是NDM-5的主要携带者。另外检出ST617、ST405、ST410等6种ST型。除了 NDM基因,CREC通常还携带喹诺酮、氨基糖苷等多种耐药基因。TEM-1和CTX-M-14是我院最主要ESBLs基因型,其次为CTX-M-15。大部分菌株同时携带两种以上ESBLs基因,对β-内酰胺类药物有较强的水解能力。3.我院既存在耐药菌株的克隆传播,又存在耐药质粒的水平传播,质粒水平传播过程中存在耐药基因的整合。IncX3型质粒是携带NDM基因的主要载体,也有少量IncFⅡ、IncFⅡr型质粒的检出。大部分质粒为50kb大小,其余70-130 kb大小不等。具有可兼容其他质粒的特点,容易在菌株间水平传播,且该质粒能够在临床菌株中稳定存在。以往认为,CREC较少引起暴发、流行,关注度比较低。但本实验证实,IncX3质粒容易传播,可能造成CREC发生率升高,甚至流行,应加强携带这类质粒菌株的筛查和监控。4.我院CREC未检出高致病性B2群菌株,但检出相对高毒力的D群菌株3株,本研究第一次报道了我国携带NDM的D群大肠埃希菌ST405菌株。粘多糖、P菌毛、M菌毛、铁转运蛋白在大肠埃希菌粘附、定植和致病力增强中起了重要作用。5.厄他培南作为底物,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菌株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临床开展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
曾淑娟[10](2016)在《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及无乳链球菌基因分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中国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文献分析目的:虽然围生期保健水平不断提高,但感染仍是新生儿致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新生儿免疫防御功能水平低,留置胃管、气管插管、吸痰等侵人性操作以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等,使新生儿病房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发区。研究新生儿病房包括重症监护(NICU)感染流行菌株及其耐药性对于指导新生儿临床医师正确使用抗生素、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既往研究认为,随着抗生素使用的改变,病原菌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并且存在地区间差异,故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研究。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录的“核心期刊”中1990年至2013年12月发表的文献,及检索PubMed(1990年至2013年12月)中的文献;选择报告了我国新生儿血流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无对照观察性研究,摘录有关信息。文献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应来自中国大陆的医院环境;(2)研究内容应报告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耐药情况;(3)研究类型应为无对照的观察性研究,以尽量减少原始研究的病例入选标准的影响;(4)血培养阳性例数大于等于50。排除不符合上述标准的文献,以及(1)重复发表的文献,或该文献为某研究的阶段性报告,而另有其他文献已经报告该研究的完整结果;(2)实验室基础研究;(3)文中提到了血流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情况,但实际上是研究其它疾病的文献;(4)只研究某种特定病原菌的文献;(5)综述、评论或讲座。文献中摘录内容包括:题目、发表年份、研究类型(回顾性/前瞻性)、收集病例的时间、收集病例的医院及其所在省(市)、作者所在科室、血流感染病原菌具体分布及重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使用SPSS13.0进行Z检验及Excel2010表格中的公式及图表对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最终71篇文献符合要求,共含30346菌株,其中阳性菌23118株,阴性菌6955株,真菌273株。菌株主要来自于北京,浙江,上海,湖北,广东,湖南,云南。中国新生儿监护室血流感染1983-2004年病原菌阳性菌前3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1.33±0.33)%、金黄色葡萄球菌(13.01±0.22)%、肠球菌(4.58±0.14)%;阴性菌前3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7.67±0.18)%、克雷伯菌(3.33±0.12)%、其它肠杆菌(2.67±0.11)%;2005-2012年病菌菌阳性菌前3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1.35±0.57)%、金黄色葡萄球菌(9.69±0.35)%、肠球菌(5.19±0.26)%;阴性菌前3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6.33±0.28)%、克雷伯菌(5.53±0.27)%、不动杆菌(1.50±0.14)%;两阶段细菌构成比进行Z-检验,所有P>0.05,两阶段细菌构成比比较无显着差异,故考虑从整体而言,我国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上无明显变化。病菌耐药性逐年升高,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及氨苄西林率由上世纪80年代50%增加至目前的90%以上,对四环素、红霉素耐药率年代变化不大前者今耐药达50%左右,后者则达80%,耐苯唑西林率由10%增加至65%左右,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耐药率为30%左右,对庆大霉素耐药由50%下降至30%左右而后又上升至60%,环丙沙星耐药一直较低,目前仅30%,万古霉素大都敏感,基本不耐药;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由60%升至80%;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耐药率由不足50%升至80%以上;对头孢唑肟、头孢曲松耐药率一直无明显变化,但也处于50%-60%之间;对头孢哌酮、头孢他定耐药率由30%升至接近50%;头孢吡肟耐药也达45%;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耐药处于40%左右,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低,基本不耐药。另外,文献中包含有少量耐万古霉素及亚胺培南的细菌,其中,耐万古霉素的细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72%,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8%;耐亚胺培南阴性菌中假单胞菌占35%,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17%。结论:从我国新生儿室血流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中可知,我国细菌耐药严重,需加强细菌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第二章 中国可疑血流感染新生儿行血培养阳性率的meta分析目的:败血症是指由于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的全身性感染,是新生儿期的危重病症以及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约占活产婴儿的0.1%-1.0%,占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16.4%,长期住院者发病率可高达30.0%,病死率为10%-50%,存活者可留有后遗症,应引起高度重视。目前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金标准仍然是血培养。但是,目前我国可疑败血症的新生儿行血培养检查的阳性率情况,缺乏系统的、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及相关分析。基于此,我们对我国目前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一次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了解我国可疑血流感染新生儿行血培养阳性率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录的“核心期刊”中1990年至2014年3月发表的文献,及检索PubMed(1990年至2014年3月)中的文献;文献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应来自中国大陆的医院环境;(2)研究内容应报告了血培养阳性率,或可用文中报告的数据计算其阳性率;(3)研究类型应为无对照的观察性研究,以尽量减少原始研究的病例入选标准的影响;(4)血培养阳性例数大于等于50。排除不符合上述标准的文献,以及(1)重复发表的文献,或该文献为某研究的阶段性报告,而另有其他文献已经报告该研究的完整结果;(2)实验室基础研究;(3)文中提到了血培养阳性率,但实际上是研究其它疾病的文献;(4)只研究某种特定病原菌进行血培养的阳性率文献;(5)综述、评论或讲座。从文献中摘录以下内容:题目、发表年份、研究类型(回顾性/前瞻性)、收集病例的时间、收集病例的医院及其所在省(市)、作者所在科室、血培养送检标本例数、培养阳性标本数、培养阳性率、血培养采集时采血量、培养瓶种类、标本送检时间、血培养仪器设备型号。运用R3.2.2软件中Meta程序包进行率的Meta分析,采用logit法对率进行转换,转换后进行meta分析,先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若为P<0.05,说明纳入文献间是有异质性,进行敏感性检验,剔除异质性文献后再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进行异质性及敏感性检验后剩余7篇文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最后得中国新生儿可疑血流感染行血培养阳性率为12%(95%CI:11.2%-12.2%)。结论:我国可疑血流感染行血培养阳性率不高,需进一步规范血培养标本采集、送检等流程。第三章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分析目的: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恰当的抗生素是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理想方法,但细菌培养不能即刻得到结果,临床上凭经验选用抗生素难免针对性不强,容易造成细菌耐药。国内有研究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的文献发现除青霉素、喹诺酮类和万古霉素外,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在不同医院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建立本单位感染性疾病的细菌谱及药敏谱,对指导临床用药,延缓细菌耐药有重要作用。故本研究对本院新生儿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进行探讨,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于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06例确诊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进行分析。首先分析6年总体细菌分布情况;并对不同胎龄新生儿败血症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发病时间(按早发或晚发败血症分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及病原体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将近6年新生儿败血症每3年分组,对比两组患儿病原菌特点及耐药变迁情况;结果:1、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共收治新生儿14281例次,共诊断新生儿脓毒血症及新生儿败血症共207例次,血培养阳性可确诊新生儿败血症患儿106例,培养阳性率为51.2%;确诊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占住院病人百分比为0.74%;其中男57例,女49例;出生体重(3025/900-4600)g,均值(2995±596)g;胎龄(39/27.14-42.14)w,均值(38.5±2.57)w;早产(<37w)22例,占20.75%,足月(≥37w)86例,占79.25%;剖宫产26例,占24.5%,顺产80例,占75.5%;其中本院出生58例,占54.7%,外院出生38例,占35.8%,家中出生10例,占9.4%;母亲年龄(28/19-42)岁,均值(28.08±5.03)岁;母亲有≥1个高危因素中:有早产迹象占28例,占26.4%,产前发热17例占16%,胎膜早破17例,占16%;经治疗后治愈59例,占55.7%,好转39例,占36.8%,死亡8例,占7.5%。早发组出生体重与晚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452,P=0.215),早发组胎龄与晚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3.941,P=0.015)。早发组与晚发组出生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944);母亲怀孕年龄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0.351,P=0.782)。2、6年来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占83.9%,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7%,其余葡萄球菌归属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合计占57.5%,粪肠球菌占3.8%,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占0.9%,无乳链球菌占16%;革兰阴性菌占16.1%,其中大肠埃希菌占14.2%,肺炎克雷伯菌占1.9%。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前3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7.5%,无乳链球菌16%,大肠埃希菌14.2%。3、按胎龄分,<37w主要致病菌前3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1%(含表皮葡萄球菌13.7%,溶血葡萄球菌18.2%,人葡萄球菌人亚种9.1%),大肠埃希菌22.7%,粪肠球菌13.7%;≥37w主要致病菌前3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1.9%(含表皮葡萄球菌25%,溶血葡萄球菌26.2%,人葡萄球菌人亚种7.1%,腐生葡萄球菌1.2%,沃氏葡萄球菌1.2%,产色葡萄球菌1.2%),无乳链球菌17.8%,大肠埃希菌12%;不同胎龄致病菌均以凝固酶阴性球菌及大肠埃希菌菌为主,早产儿粪肠球菌占13.7%,较足月儿1.2%增多,另外,足月儿新生儿败血症中无乳链球菌占17.8%较早产儿9.1%稍多。4、早发组易感因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48%,早产40%,胎膜早破28%,羊水污染20%,出生窒息8%,皮肤粘膜感染共8%;晚发组易感因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67.9%,皮肤感染37.1%(含皮肤脓疱疮17.3%,脐炎19.8%),羊水污染23.5%,早产14.8%,胎膜早破12.3%,出生窒息1.2%;两组易感因素中,早产因素在早发组中的比例显着高于晚发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χ2=7.367,P=0.007),皮肤粘膜感染晚发组37.1%高于早发组8%,两者比较其P值接近0.05。早发组临床表现有气促(40%)、黄疸(24%)、发热(20%)、心率快(20%),反应差(12%),拒奶(8%);晚发组临床主要体征有发热(54.3%),心率快(46.9%),气促(45.7%),黄疸(35.8%),抽搐(11.1%),拒奶9.9%;两组临床表现基本一致,但晚发组发热较早发组多(χ2=9.053,P=0.003),心率增快也较早发组显着(χ2=5.739,P=0.0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早发组致病.菌分布依次为无乳链球菌4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6%(含表皮葡萄球菌8%,溶血葡萄球菌8%),大肠埃希菌12%,金黄色葡萄球菌12%,粪肠球菌8%,肺炎克雷伯菌8%;晚发组致病菌分布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0.3%(含表皮葡萄球菌27.2%,溶血葡萄球菌29.6%,人葡萄球菌人亚种9.9%,腐生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产色葡萄球菌各占1.2%),大肠埃希菌14.8%,无乳链球菌8.6%,金黄色葡萄球菌3.7%;即早发败血症致病菌前3位依次为为无乳链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晚发败血症致病菌前3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6、两阶段血培养共培养出208株菌,2009年至2011年共培养出103株细菌,菌株分布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8.6%(含表皮葡萄球菌38.8%,溶血葡萄球菌35%,腐生葡萄球菌、产色葡萄球菌各1.9%,克氏葡萄球菌1%),大肠埃希菌8.7%,金黄色葡萄球菌5.8%,无乳链球菌3.9%,粪肠球菌1%,屎肠球菌1%,肺炎克雷伯菌1%;2012年至2014年血培养共培养出105株细菌,菌株分布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1%(含表皮葡萄球菌14.3%,溶血葡萄球菌8.6%,人葡萄球菌人亚种16.2%,沃氏葡萄球菌1.9%),无乳链球菌28.6%,大肠埃希菌19%,粪肠球菌5.7%,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各1.9%;2009年至2011年血培养菌株前3位依次为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012年至2014年血培养前3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提示近6年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较前减少,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较前明显增加。7、大肠埃希菌产ESBL菌占30%左右,近3年对氨苄西林耐药增高达60%,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20%,对头孢类耐药30%左右,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无耐药。环丙沙星耐药性第2阶段较第1阶段显着下降,两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复方新诺明第2阶段耐药性较第1阶段显着升高,两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第1阶段产ESBL菌3/9(33.3%),第2阶段产ESBL菌6/20(30%),两阶段基本相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50%,近3年对青霉素耐药达1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86.4%,对青霉素耐药达90%以上,近3年对克林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依次为44.2%、23.2%、62.8%、34.9%;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耐药依次为11.6%、2.3%、2.3%,对替加环素无耐药,发现有1株耐万古霉素菌株。两阶段MRCNS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7,P=0.460);两阶段产两阶段产p内酰胺酶菌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04,P=0.168);两阶段比较耐药率无显着变化,仅环丙沙星第2阶段耐药率较第1阶段显着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5,P=0.001)。无乳链球菌近3年对克林霉素耐药明显达86.7%,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无耐药。结论:我院近年来新生儿败血症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大肠埃希菌;其中无乳链球菌及大肠埃希菌败血症近年有明显增多趋势;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达60%,宜选用含酶抗生素或亚胺培南等治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MRCNS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比例高,对青霉素耐药严重,达90%左右,考虑此类细菌感染不宜选用青霉素,宜选用含酶制剂或感染严重直接选用万古霉素治疗;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无耐药现象,对克林霉素耐药明显,感染时可选用青霉素或氨苄西林治疗,不宜选用克林霉素。第四章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临床分析及基因分型研究目的:此前对我院新生儿血流感染临床研究发现,近年来我院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明显增加,且高于国内相关文献报导水平,故有必要探讨我院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治疗。目前国内尚无关于人感染无乳链球菌细菌分型的报导,故进行无乳链球菌基因分型方法及分型的研究。方法:对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5例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和细菌耐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院内梅尼埃细菌鉴定卡GP卡中保存的26株菌进行培养,纯化,提取细菌基因组DNA,使用PCR扩增及基因测序的方法对菌株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结果:2012-2014年共诊断新生儿败血症53例,无乳链球菌感染15例,占28.3%;主要集中在2012年,当年确诊新生儿败血症为25例,无乳链球菌感染11例,占44%;15例感染中早发败血症9例占60%,晚发败血症6例,占40%;临床表现发热6例,黄疸5例,肺炎4例(早发感染占3例,占75%),颅内感染5例(晚发感染占4例,占80%);所有血培养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利萘唑胺敏感性100%,莫西沙星88.9%,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86.7%,克林霉素13.3%,四环素6.7%。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基因分型Ⅰa 2例(14.3%),Ⅰb 4例(28.6%)Ⅲ8例(57.1%)。泌尿外科尿道感染无乳链球菌基因分型Ⅰa3例(30%),Ⅰb 3例(30%),Ⅲ4例(40%)。结论:我院无乳链球菌败血症近年有增多趋势,2012年尤其明显,早发感染临床表现以呼吸道表现为主,晚发感染常合并颅内感染,需注意完善脑脊液检查。细菌分型以Ⅰ a,Ⅰ b及Ⅲ型为主,治疗上首选青霉素、氨苄西林;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性高,不宜临床选用。目前国内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有增多趋势,各级医院新生儿科医生临床工作中可使用梅里埃细菌鉴定卡确诊的无乳链球菌菌株进行无乳链球菌的基因分型检测,检测时注意使用富营养的培养液如脑心浸液培养液等进行细菌培养,使用37℃摇床过夜后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菌液进行细菌基因组DNA提取,使用本研究所用引物进行PCR及测序分型,可满足几乎全部无乳链球菌的分型,仅极少数不能分型者,可增加基于16S rRNA基因的另一引物对DSF2-DSR1以确诊菌株。
二、1996~1999年我院细菌耐药性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6~1999年我院细菌耐药性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2015—2019年我院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变化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来源 |
1.2 目标菌株 |
1.3 菌株鉴定及药敏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标本类型分布与菌株分布 |
2.1.1?标本类型分布 |
2.1.2 主要病原菌分布情况 |
2.2 主要病原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
2.2.1 流感嗜血杆菌 |
2.2.2 金黄色葡萄球菌 |
2.2.3 肺炎克雷伯菌 |
2.2.4 大肠埃希菌 |
2.2.5 肺炎链球菌 |
2.2.6 无乳链球菌(B族链球菌) |
2.2.7 化脓性链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 |
3 讨论 |
(2)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耐药性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2.对象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病原菌分布 |
3.2 标本来源分布 |
3.3 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
3.4 主要非发酵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
3.5 主要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本人简历 |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综述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常见致病菌耐药性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2016-2018年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与常见致病菌耐药性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
2.2 主要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 |
2.3 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的DDDs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的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科室分布情况 |
2.2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类型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现状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文章及课题研究情况 |
致谢 |
(6)临床CRE感染的多重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2013~2017 年我院CRE感染整体情况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 |
1.1.2 方法 |
1.2 结果 |
1.2.1 2013 ~2017年CRE各年检出率及变化趋势 |
1.2.2 CRE菌株菌种分布情况 |
1.2.3 CRE菌株标本来源分布情况 |
1.2.4 CRE菌株科室来源分布情况 |
1.2.5 我院CRE菌株耐药特点 |
1.3 讨论 |
1.3.1 我院CRE流行情况分析 |
1.3.2 我院CRE菌株菌种分布情况分析 |
1.3.3 我院CRE感染患者标本分布分析 |
1.3.4 我院CRE感染患者科室分布分析 |
1.3.5 我院CRE菌株耐药特点分析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临床CRE感染的多重危险因素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127 例CRE感染患者情况分析 |
2.2.2 呼吸道CRE感染患者情况分析 |
2.2.3 血流CRE感染患者情况分析 |
2.3 讨论 |
2.3.1 我院CRE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2.3.2 我院呼吸道CRE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2.3.3 我院CRE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2.3.4 CRE感染的防控策略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综述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研究进展及防控策略 |
3.1 CRE研究的临床意义 |
3.2 CRE的流行病学情况 |
3.3 CRE的耐药机制 |
3.4 碳青霉烯酶的检测方法 |
3.5 CRE临床感染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
3.6 CRE感染的预防策略 |
3.7 CRE感染的治疗方案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0142017年病原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趋势分析 |
1.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主要病原菌分布情况 |
2.2 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变化趋势 |
3. 讨论 |
3.1 微生物样本来源分析 |
3.2 病原菌分布及变迁特点分析 |
3.3 病原菌耐药特点及变化趋势分析 |
第二部分 抗菌药物用量变化趋势分析 |
1.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住院患者收容情况 |
2.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
3. 讨论 |
3.1 抗菌药物整体使用结构分析 |
3.2 抗菌药物年度AUD变化趋势分析 |
第三部分 病原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分析 |
1.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耐药病原菌检出率与常用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 |
2.2 主要G~-菌耐药率与常用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 |
2.3 主要G~+菌耐药率与常用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 |
2.4 真菌检出率与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 |
2.5 主要真菌耐药率与常用抗真菌药用量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耐药菌检出率与常用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分析 |
3.2 主要G~-菌耐药率与常用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分析 |
3.3 主要G~+菌耐药率与常用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分析 |
3.4 真菌检出率与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分析 |
3.5 主要真菌耐药率与常用抗真菌药用量的相关性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综述 多粘菌素联合用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8)中医院与西医院呼吸科抗生素处方文献及临床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我国临床抗生素使用情况及相关管理政策综述 |
1.1 我国临床抗生素使用情况 |
1.2 我国的细菌耐药性分析 |
1.3 我国的抗生素使用限令及发布限令的国内外背景 |
1.4 我国呼吸科抗生素使用现状 |
1.5 我国呼吸科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
2. 处方分析的概况和方法学研究 |
2.1 处方分析概况 |
2.2 与处方分析相关的方法学标准和工具 |
3.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
研究一 中国抗生素限令政策下医院呼吸科抗生素使用的文献研究 |
1 目的 |
2 方案 |
2.1 文献纳入标准 |
2.2 文献排除标准 |
2.3 文献检索 |
2.4 文献筛选 |
2.5 资料提取 |
2.6 数据分析 |
2.7 方法学评价 |
2.8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3.3 不同区域、不同级别医院的抗生素处方率比较 |
3.4 中医院与西医院的抗生素处方率比较 |
3.5 方法学评价结果 |
4. 讨论 |
4.1 小结 |
4.2 优点和局限性 |
4.3 与先前研究的比较 |
4.4 未来建议 |
5. 结论 |
研究二 中医院与西医院呼吸科抗生素处方率匹配分析 |
1. 目的 |
2. 方案 |
2.1 文献纳排标准 |
2.2 文献检索 |
2.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2.4 中医院与西医院匹配方法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3.3 中医院与西医院粗略匹配结果 |
3.4 中医院与西医院精确匹配结果 |
4 讨论 |
4.1 小结 |
4.2 优点与局限 |
4.3 与先前研究的比较 |
4.4 未来建议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北京市某三甲中医院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除外肺炎)相关中药及抗生素使用处方分析 |
1. 目的 |
2. 方案 |
2.1 资料来源 |
2.2 处方分析数据集 |
2.3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除外肺炎)相关患者基本特征 |
3.2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基本特征 |
3.3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用药特征 |
3.4 是否处方抗生素的影响因素 |
3.5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复诊情况 |
4. 讨论 |
4.1 小结 |
4.2 优势与局限 |
4.3 与其他研究比较 |
4.4 未来建议 |
5.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山东地区产NDM大肠埃希菌分子特征和传播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及英文说明 第一章 |
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的筛选及药敏试验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章 |
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同源性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章 |
产NDM菌株分子特点及耐药基因传播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章 |
大肠埃希菌毒力因子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五章 |
质谱技术在检测产NDM菌株中的应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附录 课题创新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文章一 英文文章二 |
(10)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及无乳链球菌基因分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中国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文献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国可疑血流感染新生儿行血培养阳性率的meta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临床分析及基因分型研究 |
第一节 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15例临床分析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人无乳链球菌基因组DNA提取及基因分型方法的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过程及材料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综述 |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写对照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
四、1996~1999年我院细菌耐药性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015—2019年我院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变化趋势分析[J]. 郭春霞,邓一农,黎明,贾鑫,云瑞涛,伊乐.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21(03)
- [2]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耐药性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D]. 张玲艳.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 郭慧慧.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常见致病菌耐药性的分析研究[D]. 李晓禹.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
- [5]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 孟风杰. 郑州大学, 2020(02)
- [6]临床CRE感染的多重危险因素分析[D]. 张嫘.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7]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0142017年病原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分析[D]. 沈绍清.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8(03)
- [8]中医院与西医院呼吸科抗生素处方文献及临床数据的分析[D]. 黄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9]山东地区产NDM大肠埃希菌分子特征和传播机制研究[D]. 郝莹莹. 山东大学, 2017(03)
- [10]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及无乳链球菌基因分型研究[D]. 曾淑娟. 南方医科大学, 2016(02)
标签:抗药性论文; 碳青霉烯类论文;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论文; 基因合成论文; 质粒载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