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械力固相化学反应合成纳米氧化铈(论文文献综述)
李巧云[1](2021)在《纳米氧化铈制备及其粒度控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氧化铈作为一种价格低廉且用途广泛的稀土氧化物,在紫外吸收、水污染处理、机械抛光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本文探讨了纳米氧化铈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条件,并在W/O微乳液体系中,通过改变实验参数制备出10-100nm粒度可控的纳米氧化铈。(1)通过物理和化学两种分散方式,考察纳米氧化铈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能。实验发现超声波分散效率远优于机械搅拌。加入分散剂可以提高纳米氧化铈粉体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纳米氧化铈在水介质中的分散性与分散剂种类及浓度有重要关系。分子小的无机电解质分散效果更佳;对于有机小分子分散剂,亲水基团小的离子型分散剂分散效果好,亲油基团的链长度对分散效果影响不太明显。而非离子型吐温系列分散剂中亲油基团链长较长的分散效果更好;有机高分子聚乙二醇系列分散剂空间位阻效应更大,但容易彼此缠结导致颗粒团聚,粒径增加。当分散剂浓度在0.01mol/L左右时,各类分散剂对纳米氧化铈粉体的分散效果较好。(2)在W/O微乳液体系中,以硝酸铈为原料,环己烷作为油相,正丁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焙烧温度、表面活性剂用量、助表面活性剂用量、硝酸铈浓度以及油相用量对产物尺寸的影响。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种类影响着制备纳米氧化铈的粒径和团聚情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备氧化铈粒径小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且分散性良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备的纳米氧化铈团聚较为严重,使测得的粒径较大,分布范围较宽。表面活性剂用量对纳米氧化铈粒径影响最为明显,可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用量制备出粒径分布范围分别为12-21nm、21-39nm、55-82nm和61-95nm的纳米氧化铈;焙烧温度、助表面活性剂用量、硝酸铈浓度和油相用量对纳米氧化铈粒径调控幅度较表面活性剂用量小,可以制备出粒径分布在12-52nm之间的纳米氧化铈。通过调节实验参数,能够制备出10-100nm粒径可控的纳米氧化铈粒子。
胡泽权[2](2020)在《稀土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在PVC改性中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聚合物材料,聚氯乙烯(PVC)在热加工及户外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光/热分解的现象,造成了 PVC的老化,极大的限制了 PVC应用时的性能和领域。光/热稳定剂可有效提升PVC材质的光热稳定性,但大都存在稳定性差、相容性差、价格昂贵等问题,且多组分共同添加往往会造成多相兼容性问题的加剧及机械性能的下降。目前关于多功能添加剂的研发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克服多功能添加剂的诸多缺陷,提升PVC的光热稳定性和寿命问题一直是该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重点。氧化铈(CeO2)作为一种典型的稀土材料,在催化、电池、荧光等领域被广泛研究。目前关于CeO2对PVC光热稳定性及紫外屏蔽性能等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如何通过构筑具有不同形貌、粒径和表/界面结构的CeO2纳米材料,实现CeO2在PVC基材中的高度分散,提升PVC的光热稳定性,并赋予PVC优异的紫外屏蔽能力、机械强度等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价值,也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本论文针对CeO2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PVC-CeO2复合材料的构筑及性能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如下工作:1.基于成核-晶化隔离法所提供的爆发式成核环境、通过系统的调变制备参数如沉淀剂浓度、晶化时间、晶化温度、焙烧温度、微液膜反应器参数等,实现不同结构、组成、形貌的Ce2(CO3)2O·H2O前体及CeO2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考察富缺陷CeO2纳米材料制备的最佳条件,并实现富缺陷CeO2纳米材料可控批量化制备,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纳米CeO2的粒径为22 nm,Ce3+离子比例为18.54%,氧缺陷浓度为3.94×1021 cm-3,所得富缺陷的CeO2能吸收100%的UVC、94%以上的UVB、以及40%以上的UVA,可作为紫外屏蔽添加剂,且有望在PVC的光/热稳定性改善方面发挥作用。2.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成和比例的PVC-CeO2复合薄膜,并系统研究了薄膜的光/热稳定性、紫外屏蔽性能、机械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薄膜的HCl初始释放温度从265℃提高到了278℃,复合薄膜在275℃下恒温热分解的残渣质量从40.2%提升至47.8%,同时CeO2的引入赋予了复合薄膜材料优异的紫外屏蔽性能与光稳定性,薄膜在2000 h紫外线照射下性能与结构基本保持不变。根据以上结果和DFT计算,PVC-CeO2复合膜的增强的紫外线屏蔽效率和光稳定性/热稳定性主要归因于富含缺陷的CeO2纳米晶体的优异紫外线吸收能力,CeO2中的Ce原子和PVC主链中不稳定的C1原子之间配位络合物的生成,CeO2纳米晶体对PVC中释放的HC1的吸附作用。相关研究为合理设计和合成稀土基多功能添加剂提供了新的线索,所得稀土纳米材料有望作为多功能添加剂应用于聚合物,特别是PVC的功能材料。
吴婷[3](2020)在《氧化铈颗粒大小和形貌控制合成及其抛光性能》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不同方法合成了不同粒径大小和形貌的氧化铈,并评价了它们抛光K9玻璃的材料去除速率(MRR)和表面粗糙度,探究了氧化铈的尺寸大小、Zeta电位、化学活性与抛光性能的关系。以大比重碱式碳酸铈为前驱体,通过搅拌球磨和煅烧来制备氧化铈抛光粉。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球磨时间、球料比、液固比等因素对球磨产物的粒径及分布的影响,确定了影响产物粒径大小的因素排序是球料比>球磨时间>液固比,最佳球磨条件为液固比1:1,球料比7.5:1和球磨时间5h。在不同温度下对最优条件下所得球磨产物煅烧制备了氧化铈,评价了它们的抛光性能与其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Zeta电位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从800℃上升到1100℃,所得氧化铈对K9玻璃抛光的材料去除速率(MRR)先增加,而后降低。在900℃时最大,高达342.31 nm/min,抛光表面的均方根(RMS)粗糙度为0.286 nm。对应的氧化铈颗粒为类球形,SEM观察的一次粒子平均粒径为114 nm。采用上述方法,研究了硼酸添加量对球磨前后碱式碳酸铈颗粒形貌大小和物相的影响,证明硼酸的添加量为3%时球磨产物粒径小且分布窄。将球磨产物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得到可用于抛光的氧化铈。确定了煅烧温度对氧化铈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Zeta电位的影响及其与抛光性能的关系。证明在1000℃煅烧3 h合成的氧化铈具有最好的抛光性能,MRR达245.22 nm/min。其SEM观察所得一次颗粒平均粒径1.38 μm左右的类球形颗粒。抛光后K9玻璃表面的RMS粗糙度为1.260 nm。水热法制备了形貌优良、粒径均一的自组装八面体氧化铈,研究了在不同煅烧温度下自组装八面体氧化铈样品的形貌、CO催化氧化、H2-TPR与抛光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制备出的自组装八面体氧化铈分散性好,粒径均一,八面体边长为59.64nm左右,在400℃-800℃温度范围内煅烧的自组装八面体氧化铈样品形貌基本保持不变,CO催化氧化、H2-TPR、MRR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400℃时,氧化铈的CO催化氧化、H2-TPR、MRR最好,MRR为194.86nm/min,CO催化活性越强,氧化铈表面氧峰面积越大,材料去除速率越大。抛光后K9玻璃表面的RMS粗糙度为0.251 nm。
南峰[4](2016)在《微纳米颗粒对凹凸棒石润滑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磨损事故一般起始于早期的轻度表面微损伤,对磨损表面的微损伤实现原位在线修复是降低摩擦、减小磨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凹凸棒石是一类具有独特在线修复功能的硅酸盐材料,近年来在摩擦学领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以制备高性能的原位修复型润滑脂为目标,研究了纳米金属(铜和镍)、固体润滑剂(石墨烯、二硫化钼和二硫化钨)和纳米稀土氧化物(氧化镧和氧化铈)对凹凸棒石基础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对润滑脂的减摩抗磨机理和微纳米颗粒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究,为凹凸棒石润滑脂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以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改性剂,通过微波改性工艺对凹凸棒石进行了有机改性。随后以有机凹凸棒石粉体为稠化剂,制备出了具有超高滴点和良好胶体安定性的润滑脂。考察了不同载荷、频率和温度下,微纳米颗粒对凹凸棒石基础脂减摩性和抗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条件下,微纳米颗粒对基础脂减摩性和抗磨性的改善效果不相同。含二硫化钼和二硫化钨的润滑脂在大多数条件下都表现出优秀的摩擦学性能,而两种稀土氧化物对基础脂减摩性和抗磨性的改善效果都不理想。摩擦过程中,摩擦副与凹凸棒石粉体之间发生摩擦化学反应,生成摩擦保护膜。50℃时,摩擦保护膜的主要成分为Fe、Fe3C、铁的氧化物、Al2O3、硅的氧化物、凹凸棒石和有机物等;200℃时,摩擦保护膜的主要成分为Fe、铁的氧化物、硅的氧化物、Al2O3、凹凸棒石和有机物等。微纳米颗粒在润滑过程中发生物理沉积或化学反应,产物掺杂至摩擦保护膜之中。同50℃相比,200℃时,凹凸棒石颗粒和微纳米颗粒的沉积吸附得到促进;另一方面,凹凸棒石、摩擦副和微纳米颗粒之间的摩擦化学反应也被促进。对于摩擦副与凹凸棒石之间的摩擦化学反应,纳米铜、纳米镍、石墨烯、纳米氧化镧和纳米氧化铈可以起到促进作用,而二硫化钼和二硫化钨则导致了抑制效应。在凹凸棒石的作用下,摩擦副实现了表面强化,其表面生成的摩擦保护膜的硬度明显高于基体。在各种微纳米颗粒的作用下,磨损表面的纳米硬度则得到进一步提高。润滑脂在润滑过程中,摩擦副与凹凸棒石之间发生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一层非晶态复相陶瓷修复层,修复层厚约10μm,其结构致密且厚度均匀。在纳米铜、纳米镍、石墨烯、纳米氧化镧和纳米氧化铈的作用下,修复层的厚度则都有不同程度地增大。微纳米颗粒在摩擦过程中发生物理沉积或化学反应,生成的产物掺杂至陶瓷修复层中,改善了修复层的自润滑性和抗磨性。
韩志伟[5](2014)在《特种乳化炸药爆轰合成纳米氧化铈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Ce(NO3)3·6H2O作为铈源,研制了用于爆轰法合成纳米氧化铈的特种乳化炸药,通过在爆炸罐中起爆该乳化炸药合成了纳米氧化铈。着重研究了爆轰法合成纳米氧化铈过程中的粒径控制方法、目标产物的后处理方法及纳米氧化铈的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建立特种乳化炸药配方设计数学模型,并对该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研制了用于爆轰法制备纳米氧化铈的特种乳化炸药。探讨了包括水相加热温度、油相加热温度、乳化器转速和敏化温度等四个因素对特种乳化炸药制备过程的影响,获得了最佳乳化条件。采用实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手段,对Ce(NO3)3含量分别为10%、20%、30%和40%的4种配方的特种乳化炸药设计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2)系统研究了特种乳化炸药爆轰法合成纳米氧化铈的粒径控制方法。探讨了特种乳化炸药中Ce(NO3)3含量、惰性添加物、乳化器转速等条件对爆轰合成的纳米氧化铈粒度及其均一性的影响,获得了通过特种乳化炸药爆轰合成粒度均一的纳米氧化铈的方法。研究过程中发现,乳胶基质中水相液滴的粒度及其均一性与纳米氧化铈的粒度及均一性存在对应关系。(3)针对爆轰法制备纳米氧化铈过程中得到的爆轰产物中含有部分金属氧化物杂质的问题,考虑反应温度、盐酸用量、硝酸用量、蒸馏水用量、反应时间等五个因素及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设计了正交实验,考查了不同条件对纳米氧化铈纯度的影响,获得了最优化的因素与水平组合。(4)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两种手段,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晶格结构和纳米粒子表面形貌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热处理温度。(5)为探索特种乳化炸药爆轰法合成的纳米氧化铈的应用,将纳米氧化铈作为添加剂,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纳米氧化铈对高氯酸铵和黑索金两种含能材料热分解行为的影响。利用热分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在是否添加纳米氧化铈两种条件下,两种含能材料表观活化能和临界热爆炸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铈可以促进两种含能材料的热分解。(6)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纳米氧化铈对紫外光的吸收作用。结果表明,乳化炸药爆轰合成的纳米氧化铈对紫外光具有较好的吸收作用。
赵敏,刘文杰[6](2013)在《纳米氧化铈的制备方法研究与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简述了纳米氧化铈的几种制备方法,着重介绍了液相制备法中的微乳液法,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
姜崴[7](2009)在《纳米氧化铈制备进展》文中提出简述了纳米氧化铈的几种制备方法,着重介绍了液相制备法中的微乳液法,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并展望了今后制备技术的发展方向。
赵光好,张丽[8](2008)在《固相法制备稀土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固相法是指有固体物质直接参与的反应来制备新物质的方法,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从根本上减少及至杜绝污染源,固相化学反应不需要溶媒,从根本上减少了污染源,从而避免了环境污染,所以固相反应具有绿色化学的特点,是一种先进的、符合时代潮流的化学反应及合成方法。
张丽[9](2008)在《湿固相机械球磨法制备超细二氧化铈粉末》文中提出二氧化铈作为一种典型的稀土氧化物有着多方面的功能特性,被广泛用于电子陶瓷、玻璃抛光、耐辐射玻璃、发光材料等。近年来超细CeO2粉末颗粒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通过查阅文献,了解了稀土氧化物性质及前驱体法、低热固相化学反应法和机械球磨法制备超细二氧化铈粉末颗粒的现状,针对超细二氧化铈制备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制备方法的局限性和难操作性,将前驱体法,低热固相化学反应法及机械球磨法结合起来,制备了形状规则、粒度均匀的超细二氧化铈粉末颗粒。采用DSC、XRD、SEM、激光粒度分析等手段检测分析了制备产物的粒度、形貌和物相,讨论了湿固相机械球磨法细化二氧化铈粉末颗粒的机理,对比研究了湿固相机械球磨法制备工艺参数对二氧化铈粉末颗粒粒度、形貌的影响。实验研究中,通过铈盐与相适应的草酸(H2C2O4·2H2O)配体,进行了湿固相机械球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草酸铈前驱物。根据DSC分析结果,选择在400℃加热使草酸铈前驱物分解,获得超细二氧化铈粉末颗粒。与手工研磨法相比较,机械球磨时,在机械力的强剪切作用下,增加了粒子的扩散速度,提高了反应速率,改善了室温固相反应中反应物的接触情况,增加了有利于反应的缺陷浓度,使反应物和产物都得到细化。在煅烧分解过程中,前驱物分解为二氧化铈粉末,由于气体的产生、膨胀使前驱物崩裂,发生崩裂及抽空行为,颗粒度由前驱物的~510nm变为产物的~300nm。球磨时间、球料比、填充率、煅烧时间等制备工艺参数直接影响氧化铈颗粒的粒度和形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优化出了较佳的制备工艺参数。机械球磨时,采用NaCl为分散剂,球料比为15:1,球磨时间为2.5小时,球磨罐的填充率为40%:煅烧时,煅烧温度为400℃,煅烧时间为2小时。最终获得的氧化铈颗粒粒径约为300nm,形状呈近似球形,大小均匀,具有较好的分散性。由于前驱物热分解温度较低,在400℃下即可发生分解生成目标产物,降低了工业生产的成本。制备过程中不需引入溶剂,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副产物的排出量,节省了工业原料,减少或避免了环境污染。因此,湿固相机械球磨法是一种简单、易行、节约、环保的制备超细稀土氧化物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工业前景。
李纲,张其春,周如江[10](2007)在《固相合成法制备六角薄板状CeO2纳米晶》文中研究表明以分子量为600的聚乙二醇(PEG600)为分散剂,通过Ce(NO3)3.6H2O和无水Na2CO3的固相反应制备出混相碳酸铈盐[Ce2O(CO3)2.H2O和Ce2(CO3)3.8H2O]前驱体,热分解该前驱体获得CeO2纳米晶。XRD研究表明,产物归属于立方晶系的方铈石相,空间群为Fm3m。混相碳酸铈盐前驱体的反应活性较高,350℃热处理已使其分解完全,获得平均晶粒度仅为6.5 nm的纯CeO2纳米粉体,600℃焙烧产物的平均晶粒度达到27.1 nm,该温度下获得的CeO2微粒呈薄板状,板面平滑,大体呈规整的六边形,板径主要在30 nm40 nm之间,径/厚比为57。在透射电镜下直接观察到的平均颗粒度与采用Scherrer公式计算的平均晶粒度相近,反映出由此固相合成法制备的纳米粉体颗粒较为均匀,从团聚体生长出来的大颗粒较少。
二、机械力固相化学反应合成纳米氧化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械力固相化学反应合成纳米氧化铈(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氧化铈制备及其粒度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 |
1.1.1 小尺寸效应 |
1.1.2 库仑堵塞与量子隧穿效应 |
1.1.3 介电限域效应 |
1.1.4 量子尺寸效应 |
1.1.5 表面效应 |
1.2 纳米材料的物理特性 |
1.2.1 光学性质 |
1.2.2 电学性质 |
1.2.3 热学性质 |
1.2.4 力学性质 |
1.2.5 磁学性能 |
1.3 纳米氧化铈的结构与性质 |
1.4 纳米氧化铈颗粒的制备方法 |
1.4.1 固相法 |
1.4.2 气相法 |
1.4.3 沉淀法 |
1.4.4 燃烧法 |
1.4.5 水热法 |
1.4.6 微乳液法 |
1.4.7 溶胶-凝胶法 |
1.4.8 其他方法 |
1.5 纳米氧化铈颗粒的应用 |
1.5.1 紫外吸收领域的应用 |
1.5.2 汽车尾气净化领域的应用 |
1.5.3 水污染处理领域的应用 |
1.5.4 燃料电池领域的应用 |
1.5.5 机械抛光领域的应用 |
1.6 纳米氧化铈的分散研究 |
1.6.1 氧化铈在水中分散的作用机理 |
1.6.2 氧化铈在水中的分散方法 |
1.7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纳米粉体的稳定测试条件 |
2.1 引言 |
2.2 仪器与试剂 |
2.3 实验步骤 |
2.4 表征方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物理分散条件对纳米粉体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
2.5.2 化学分散条件对纳米粉体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
第三章 纳米氧化铈的粒度控制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试剂 |
3.3 实验步骤 |
3.4 表征方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物相分析 |
3.5.2 表面活性剂种类对制备氧化铈颗粒的影响 |
3.5.3 焙烧温度对制备氧化铈颗粒的影响 |
3.5.4 表面活性剂用量对制备氧化铈颗粒的影响 |
3.5.5 助表面活性剂用量对制备氧化铈颗粒的影响 |
3.5.6 硝酸铈浓度对制备氧化铈颗粒的影响 |
3.5.7 油相用量对制备氧化铈颗粒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稀土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在PVC改性中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氯乙烯(PVC) |
1.1.1 PVC的结构与性质 |
1.1.2 PVC的应用 |
1.1.3 PVC的热稳定性 |
1.1.4 PVC的光稳定性 |
1.2 二氧化铈(CeO_2)及稀土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 |
1.2.1 稀土材料简介 |
1.2.2 CeO_2的结构与性质 |
1.2.3 CeO_2在各领域的的应用 |
1.2.4 稀土材料热稳定剂 |
1.2.5 常见的氧化铈的合成方法 |
1.3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与材料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制备流程 |
2.3.1 成核晶化隔离法制备纳米氧化铈 |
2.3.2 溶剂蒸发法制备复合薄膜 |
2.4 表征与评价方法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3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4.5 拉曼光谱(Raman) |
2.4.6 光致发光光谱(PL) |
2.4.7 热重量分析(TG) |
2.4.8 热重-红外联用分析(TG-FTIR) |
2.4.9 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 |
2.4.1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4.11 机械性能测试 |
2.4.12 罗丹明B(Rh B)降解实验 |
2.4.13 紫外老化试验 (UV aging) |
第三章 富缺陷氧化铈纳米材料的批量可控制备 |
3.1 引言 |
3.2 氧化铈形貌研究 |
3.2.1 沉淀剂种类 |
3.2.2 沉淀剂浓度 |
3.2.3 晶化温度 |
3.2.4 晶化时间 |
3.2.5 焙烧温度 |
3.2.6 微液膜反应器参数 |
3.3 反应过程研究 |
3.4 表面化学状态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PVC-CeO_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综合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表观性能 |
4.3 机械性能 |
4.4 紫外屏蔽性能 |
4.4.1 粉体紫外吸收性能 |
4.4.2 复合薄膜紫外屏蔽性能 |
4.4.3 罗丹明B降解实验 |
4.5 热稳定性 |
4.5.1 热重分析 |
4.5.2 热分解过程研究 |
4.5.3 恒温热降解过程研究 |
4.6 光稳定性 |
4.7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4.8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3)氧化铈颗粒大小和形貌控制合成及其抛光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氧化铈的性质 |
1.3 氧化铈的制备方法 |
1.3.1 水热/溶剂热法 |
1.3.2 热分解法 |
1.3.3 生物模板法 |
1.3.4 湿固相机械法 |
1.3.5 沉淀法 |
1.3.6 电化学法 |
1.3.7 其他方法 |
1.4 氧化铈的性能应用 |
1.4.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1.4.2 医学性能 |
1.4.3 吸附性能 |
1.4.4 催化性能 |
1.4.5 超疏水性能 |
1.4.6 化学机械抛光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章 湿固相机械法制备氧化铈及其抛光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化学试剂与仪器设备 |
2.2.2 合成方法 |
2.2.3 样品表征 |
2.2.4 抛光性能测试 |
2.3 结果讨论 |
2.3.1 大比重碱式碳酸铈表征 |
2.3.2 正交实验法确定湿法球磨条件对碱式碳酸铈颗粒特征的影响 |
2.3.3 煅烧温度对CeO_2颗粒特征的影响 |
2.3.4 抛光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硼酸改性湿固相机械法制备氧化铈及其抛光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化学试剂与仪器设备 |
3.2.2 合成方法 |
3.2.3 样品表征 |
3.2.4 抛光性能测试 |
3.3 结果讨论 |
3.3.1 硼酸添加量对球磨碱式碳酸铈颗粒特征的影响 |
3.3.2 煅烧温度对氧化铈颗粒特征的影响 |
3.3.3 抛光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热法制备自组装八面体氧化铈及其抛光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化学试剂与仪器设备 |
4.2.2 样品合成 |
4.2.3 样品表征 |
4.2.4 抛光性能测试 |
4.3 结果讨论 |
4.3.1 自组装八面体氧化铈的表征 |
4.3.2 煅烧温度对氧化铈形貌和化学活性的影响 |
4.3.3 抛光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微纳米颗粒对凹凸棒石润滑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性能润滑脂的研究现状 |
1.2.1 润滑脂简介 |
1.2.2 高性能润滑脂的研究进展 |
1.2.3 中国及全球高性能润滑脂的生产现状 |
1.3 微纳米自修复材料在润滑剂中的研究现状 |
1.3.1 自修复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
1.3.2 微纳米材料的减摩抗磨机理 |
1.4 金属陶瓷生成剂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1 蛇纹石的摩擦学性能及应用研究 |
1.4.2 凹凸棒石的摩擦学性能及应用研究 |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凹凸棒石润滑脂的制备与成脂机理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凹凸棒石粉体的有机改性工艺 |
2.2.2 润滑脂的理化性能 |
2.2.3 粉体的表征分析 |
2.3 凹凸棒石粉体的有机改性机理 |
2.4 凹凸棒石润滑脂的成脂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纳米颗粒对润滑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3.1 实验过程 |
3.1.1 实验材料 |
3.1.2 摩擦学性能测试 |
3.2 摩擦学实验结果 |
3.2.1 纳米铜的影响 |
3.2.2 纳米镍的影响 |
3.2.3 石墨烯的影响 |
3.2.4 二硫化钼的影响 |
3.2.5 二硫化钨的影响 |
3.2.6 氧化镧的影响 |
3.2.7 氧化铈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磨损表面的表征及分析 |
4.1 实验方法 |
4.2 磨损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 |
4.3 磨损表面的XPS分析 |
4.4 磨损表面的微观力学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润滑脂的减摩抗磨与自修复机理 |
5.1 实验过程 |
5.1.1 实验材料 |
5.1.2 摩擦磨损试验 |
5.1.3 表征分析 |
5.2 磨损剖面的表征分析 |
5.2.1 SEM及 EDS分析 |
5.2.2 修复层的TEM分析 |
5.3 润滑脂的减摩自修复机理探究 |
5.3.1 基础脂的减摩自修复机理 |
5.3.2 微纳米颗粒的作用机理 |
5.3.3 摩擦学条件对润滑脂减摩抗磨性的影响机制 |
5.4 与成品脂的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5)特种乳化炸药爆轰合成纳米氧化铈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纳米氧化铈概述 |
1.2 纳米氧化铈合成方法 |
1.2.1 液相法 |
1.2.2 固相法 |
1.2.3 气相法 |
1.3 爆轰合成方法概述 |
1.4 纳米氧化铈应用 |
1.4.1 催化与净化作用 |
1.4.2 紫外吸收 |
1.4.3 化学机械抛光 |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特种乳化炸药的配方设计与制备 |
2.1 乳化炸药的配方设计原则 |
2.1.1 氧平衡 |
2.1.2 水含量 |
2.1.3 乳化炸药与作业对象相匹配 |
2.1.4 安全、性能、成本和使用间的平衡统一 |
2.2 特种乳化炸药组分的选择 |
2.2.1 水相材料的选择 |
2.2.2 油相材料的选择 |
2.2.3 敏化方式的选择 |
2.3 特种乳化炸药配方设计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1 建立目标函数 |
2.3.2 约束条件 |
2.3.3 特种乳化炸药配方设计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2.4 特种乳化炸药的制备 |
2.4.1 特种乳化炸药配方 |
2.4.2 特种乳化炸药制备实验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3 特种乳化炸药性能评定方法 |
3.1 特种乳化炸药爆速测试 |
3.1.1 特种乳化炸药爆速测试方法 |
3.1.2 特种乳化炸药爆速测试 |
3.1.3 实验结果分析 |
3.2 特种乳化炸药储存稳定性测试 |
3.2.1 特种乳化炸药储存稳定性测试方法 |
3.2.2 测试结果与讨论 |
3.3 特种乳化炸药爆轰参数计算 |
3.3.1 爆热 |
3.3.2 爆温 |
3.3.3 爆容 |
3.3.4 爆速与爆压 |
3.4 本章小结 |
4 爆轰合成纳米氧化铈的粒径控制方法研究 |
4.1 实验装置与设备 |
4.1.1 爆炸罐 |
4.1.2 X射线衍射仪 |
4.1.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4.1.4 透射电子显微镜 |
4.2 RDX/Ce(NO_3)_3·3H_2O混合物爆轰合成氧化铈 |
4.2.1 实验步骤 |
4.2.2 实验结果 |
4.2.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 特种乳化炸药中Ce(NO_3)_3含量对纳米氧化铈粒径的影响 |
4.3.1 实验步骤 |
4.3.2 实验结果 |
4.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 特种乳化炸药中添加剂对纳米氧化铈粒径的影响 |
4.4.1 实验步骤 |
4.4.2 实验结果 |
4.4.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 乳化条件对纳米氧化铈粒径的影响 |
4.5.1 实验步骤 |
4.5.2 实验结果 |
4.5.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6 爆轰反应速率对纳米氧化铈粒径的影响 |
4.6.1 实验步骤 |
4.6.2 实验结果 |
4.6.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7 普通乳化炸药/Ce(NO_3)_3·6H_20混合物爆轰合成氧化铈 |
4.7.1 实验步骤 |
4.7.2 实验结果 |
4.7.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5 爆轰合成纳米氧化铈的后处理方法研究 |
5.1 爆轰合成纳米氧化铈的提纯方法研究 |
5.1.1 实验设备与实验步骤 |
5.1.2 爆轰产物组分分析 |
5.1.3 爆轰产物提纯方法的正交实验设计 |
5.1.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1.5 实验验证 |
5.2 爆轰合成纳米氧化铈的热处理方法研究 |
5.2.1 实验设备与实验步骤 |
5.2.2 XRD测试结果分析 |
5.2.3 TEM测试结果分析 |
5.2.4 比表面积测试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爆轰合成的纳米氧化铈性能研究 |
6.1 爆轰合成的纳米氧化铈催化AP热分解研究 |
6.1.1 实验设备与实验步骤 |
6.1.2 DSC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
6.1.3 AP的热分析动力学研究 |
6.2 爆轰合成的纳米氧化铈催化RDX热分解研究 |
6.2.1 实验设备与实验步骤 |
6.2.2 DSC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
6.2.3 RDX的热分析动力学研究 |
6.3 爆轰合成纳米氧化铈的紫外吸收性能研究 |
6.3.1 实验设备与实验步骤 |
6.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今后研究方向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今后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固相法制备稀土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固相反应的分类 |
2.1 高温固相和中热固相法 |
2.2 低温固相法 |
3 固相法功能材料制备 |
3.1 反应烧结法[7-9] |
3.2 微波固相法 |
3.3 熔盐法 |
3.4 前驱物固相反应法 |
3.5 机械化学法 |
4 结束语 |
(9)湿固相机械球磨法制备超细二氧化铈粉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1. 绪论 |
1.1 二氧化铈的特征 |
1.2 超细二氧化铈材料的国内外市场 |
1.3 超细材料的基本物理效应 |
1.4 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湿固相机械球磨法制备超细二氧化铈粉末前驱物 |
2.1 实验原料、设备及测试仪器 |
2.2 制备前驱物的配体选择 |
2.3 氧化铈前驱物的制备 |
2.4 湿固相机械球磨法理论依据 |
2.5 前驱物形貌及粒度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前驱物热分解制备超细二氧化铈粉末 |
3.1 前驱物热分解温度的确定 |
3.2 前驱物热分解行为分析 |
3.3 产物X射线衍射图谱及SEM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制备工艺参数对二氧化铈产物的影响 |
4.1 研磨方法对产物粒度的影响 |
4.2 球料比对氧化铈颗粒度的影响 |
4.3 填充率对氧化铈颗粒度的影响 |
4.4 球磨时间对氧化铈颗粒度的影响 |
4.5 表面活性剂对氧化铈颗粒度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热力学及化学动力学讨论 |
5.1 热力学讨论 |
5.2 化学动力学机理 |
5.3 热性能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固相合成法制备六角薄板状CeO2纳米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实验部分 |
1.1 原料及CeO2纳米晶的制备 |
1.2 表征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前驱体的XRD分析 |
2.2 产物的XRD分析 |
2.3 产物的TEM分析 |
2.4 固相反应生成CeO2纳米晶的机理分析 |
3 结 论 |
四、机械力固相化学反应合成纳米氧化铈(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氧化铈制备及其粒度控制的研究[D]. 李巧云. 沈阳化工大学, 2021(02)
- [2]稀土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在PVC改性中的基础研究[D]. 胡泽权.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氧化铈颗粒大小和形貌控制合成及其抛光性能[D]. 吴婷. 南昌大学, 2020(01)
- [4]微纳米颗粒对凹凸棒石润滑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南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 [5]特种乳化炸药爆轰合成纳米氧化铈及其性能研究[D]. 韩志伟. 南京理工大学, 2014(06)
- [6]纳米氧化铈的制备方法研究与探讨[J]. 赵敏,刘文杰. 化工管理, 2013(20)
- [7]纳米氧化铈制备进展[J]. 姜崴. 广州化工, 2009(03)
- [8]固相法制备稀土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J]. 赵光好,张丽. 江西化工, 2008(04)
- [9]湿固相机械球磨法制备超细二氧化铈粉末[D]. 张丽. 西华大学, 2008(08)
- [10]固相合成法制备六角薄板状CeO2纳米晶[J]. 李纲,张其春,周如江. 矿物岩石,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