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沉着应对入世 紧紧把握机遇 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改革工作——刘振华省长在全省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斌[1](2021)在《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首先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缺口”,发挥了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然后通过产业关联产生投资带动和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此间,外资通过技术和管理溢出、出口促进、就业吸纳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中国已经从政策型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从重点区域开放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进入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提升利用外资效益,对于支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中部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如不加强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和经济开放度,势必造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中部“梗阻”。目前,山西省利用外资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抬头、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引资竞争等因素,导致来晋投资流量有减少的风险;二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异质性,使山西省在新时代利用外资面临“马太效应”;三是外商投资的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可能降低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利用外资,提升综合效益,变“马太效应”为“后发优势”,成为山西省推动制度型开放,支撑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需要解答的重大命题。而解答此命题,必须首先梳理利用外资的变迁历程、总结规律、评价效益并剖析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才能鉴往知来,解答上述命题。目前,全国层面对内陆资源型地区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研究,也因缺乏对史实的把握而解释力不足。山西省作为内陆资源型地区,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利用外资上具有独特的逻辑和规律。从这两个特征出发,研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变迁与效益问题,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利用外资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阶段性主导因素等,将研究时段分为1978-1991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1992-2001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2002-2012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2013-2018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四个阶段。其次采用史料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当下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以鉴未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较小,但呈现上升趋势,到现阶段已经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自2006年之后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港澳台资项目比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投资份额先增后减,但高于全国水平。影响外资来源国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地缘经济等。在投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持续低于全国,营商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和资源型行业股权比例限制使然。外商投资行业上,入世之前以工业为主,入世后服务业逐步增加,工业内部“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投资比例经历了“增-减-增”的过程。外商投资区域上,省会太原引资居多,但投资区域协调性逐渐增加,开发区、综改区等渐成主要载体。二、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规律总结(1)资源禀赋是山西省吸引外商投资的独特条件,也是导致山西省引资特征、使用效益与全国不同的根源,直到现阶段,该条件仍是吸引外商来晋投资的主要因素。(2)内陆特征与资源型经济特征在引资主导地位上彼此制衡。内陆特征下,交通成本约束形成了高附加值、非运输成本敏感型引资偏好,而资源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初级资源产品(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引资偏好。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后者在“资源诅咒”下取得引资主导地位,倾向于降低外资效益,需要政策予以引导和规制。(3)围绕资源型经济的两面(加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调整,是山西省利用外资40年政策变迁的主线,导致利用外资的出发点过度聚焦于资源型经济,而忽视其综合效益的释放。(4)外商选择何种方式在晋投资,是其竞争优势内部化成本和经营收益权衡的结果,也是反映山西省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指标。(5)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直接外资还是间接外资,盈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借用外国贷款用途的盈利性不应被公益性完全覆盖。三、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升,港澳台资的综合效益高于其他外资,主要是在创新和协调两方面具有优势,其他外资则在共享效益上更胜一筹。到现阶段,创新效益和绿色效益是利用外资亟待提升的两个方面。四、关于影响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因素分析(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长度不足、创新吸收能力较低,不利于吸收外资的创新溢出;合资企业管理“国内化”降低了外资管理经验的溢出。(2)鼓励外商投资于“煤焦冶电”等资源型、高退出门槛的行业,降低了外资在晋的协调效益,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3)投资行业高碳化和低环境规制,降低外商投资的绿色效益。(4)资源型经济下,资源收益追逐型外资挤出外向型外资;汇率缺口消失下,创汇动机减弱,引进外资的外向度降低,影响外商投资的开放效益。(5)成本敏感型外资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且多投资于低附加值领域,在房地产过热推动土地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外资倾向于削减员工工资,从而降低了收入带动效益。上述因素也是山西省提升利用外资效益的切入点。最后,本文基于上述事实梳理、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结合当下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省内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建议。这6个方面是:(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下,加大绿色外资的引进力度和规模。(2)在RCEP、CIA等新型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中,立足关键领域和对象开展精准招商引资。(3)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动承接和引进相对先进和高效益的外资企业。(4)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的煤炭生产布局调整下,既要提升外商投资的协调性,又要在煤炭清洁生产、运输和加工领域发挥外资的绿色效益。(5)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提升外资的创新效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力度。(6)构建优质引资环境,重引增量更重稳存量,进一步释放既有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益。
弹汰[2](2018)在《留住记忆,启创今朝——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中国林业产业40个关键词》文中提出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期。40年改革开放,不仅全面改变了中国,更深刻影响了世界。林业产业作为实施这项基本国策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多个方面推出重磅举措,在不同的历史节点为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方案。为此,特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林业产业发展的40个关键词,或只能浮光掠影,表达一孔之见,但求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或思路,为助推林业产业发展尽绵薄之力。——本刊转自中国网
邓少君[3](2016)在《风险社会视域下基层矛盾治理研究 ——基于广东省的实践样态》文中指出社会治理是人类追求政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社会治理作为一种工具理性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是世界各国通向现代化之路的必然选择。中国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双重转型期,同时也全面进入风险社会。改革开放使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但是社会建设尤其是社会治理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当下的中国面临社会矛盾多发、社会治安复杂、风险隐患凸显、社群融合困难等突出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发生在基层,基层社会治理也相应地面临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全、管控社会风险等三大基本任务,迫切需要在依法治国视域下,构建基层综合治理体系,在建设法治中国、平安中国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乌尔里希·贝克1986年首次指出,人类已进入全新的社会形态即“风险社会”时代。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社会双重转型并发生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也使中国同样迈进风险社会,并同时具有前现代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矛盾共生的“断裂的社会”特征。基于风险社会理论,当今中国高发多发的基层矛盾纠纷,主要是涉及民生领域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相互之间基于权益基础上的民间性冲突和社会性对立。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今中国社会矛盾风险类型,在类型特征上,可以从对抗性质、所涉主体、适用法律、对象规模、时代背景、主题归属等多重同角度,厘清各类矛盾纠纷的基本属性;在宏观表象上,可以归结为总量长期高企、递增幅度明显,扩散领域宽泛、发展向度多维,结构关系多元、所涉对象复杂,表现形式多样、触点难点交织,强度烈度扩张、社会燃点降低等特征;在发展态势上,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继续面临涉农纠纷量大面广、涉土纠纷对抗激烈、劳资纠纷高发多发、医患纠纷日渐严峻、金融纠纷破坏力强、环保纠纷成为焦点、群体纠纷组织化更加明显的发展趋势。探寻中国社会矛盾纠纷高发频发的风险源头并非易事。在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人们日益增长的权利需求与落后的制度供给之间的矛盾也越发明显。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纠纷“井喷”的源头性归因,可以从经济、社会、行政、司法、教育、党建等多个层面寻找症结所在,可以归结为经济快速发展与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变迁巨大与社会结构分化、政府结构膨胀与管理服务缺失、公平正义有失与法治权威有限、教育扭曲失范与文化精神失魂、基层组织涣散与先锋作用迷失等六个方面的基本缘由,当然每个层面的不同病灶相互交织、盘根错节、复合叠加、甚至互为因果,均会不断诱发、催化出新的社会矛盾。这样更多地从批判的角度对社会风险来源进行比较系统而又一定深度的剖析,对于建立完善中国社会转型期基层矛盾治理格局应该具有基础性的意义。面对社会矛盾纠纷的不同表征与多元起因,广东的改革开放和先行先试无疑做了积极而富于价值的风险调控探索实践。如建立了以行政为主导的制度化路径,通过着重顶层设计、明确责任主体、构建联调机制、改革信访机制等措施,使以国家行政力量为代表的国家治权主导的矛盾解决机制成为一种基础性保障;拓展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社会化路径,提出了坚定人民调解发展方向、拓展人民调解职责内涵、创新人民调解体制机制的思路,特别在如医患纠纷、交通纠纷、环保纠纷等社会矛盾风险热点领域,大力推进和发展第三方专业性、行业性社会组织的治理思路显得更富创新意义;创设了以诉前联调为机制的法治化路径,矛盾纠纷当事人到法院起诉后、在法院正式立案前,以法院为主导,法院与各行政职能部门、行业组织协调联动,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共同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探究了以复合治理为基本框架的多元化路径,通过厘清各种解纷方式的主体与特性、关系定位与路径选择、探索经验与现实困惑,对多元解纷机制的未来进路和网络结构做了具有一定前瞻意义的探讨,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中国执政党一直在探求国家长治久安之道。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综合治理,到中共十八届三、四、五中全会相继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这一系列重大决策无疑适应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同阶段的治理需求。然而,以政府主导的国家治理体系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尽管历经多次改革,最终都是陷入了一种不良循环,特别是作为国家治理基础的镇街治理机构,由于强调与县级以上各职能部门的条条对接、垂直管理,反而造成基层治理部门分割、资源分散、单打独斗、效率低下。在这样的国情下,广东省创设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实战平台,通过有效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理顺治理机制,健全运行机制,凝聚了基层治理正能量,产生了1+1>2的治理效果。从广东经验中可以得到创新基层社会矛盾风险治理的五点启迪:创新基层矛盾治理理念,强化“以人为本”价值观、推进“利民便民”服务观、践行“依法治理”法治观;创新基层矛盾治理格局,盘活政府资源存量、优化镇街资源配置,培育基层社会组织,实现“官民共治共享”;创新基层矛盾治理体制,建立以县区为龙头、以镇街为支撑、以村居为基础、以网格为细胞的治理体系;创新基层矛盾治理方法手段,推进指挥协调扁平化、社会治理精细化、治理手段信息化、治理方式多样化;创新基层矛盾治理目标管理,细化目标管理责任、强化综治政策工具、完善考评问责体系。这些思路和建议,体现了现代社会风险防控与治理的发展理念,对各地深化基层矛盾治理具有一定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高金华[4](2015)在《从毛泽东到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对其执政实践活动的理性把握,是党关于执政活动及其执政规律所持的总体认识和科学总结,是执政实践的根本指导原则。执政理论不同于执政方略、执政理念,而是用以指导执政党执政实践具体活动的总方针,是执政党科学确立执政理念、正确选择执政方式、充分利用执政资源以及改善执政环境的总的指导原则。由于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唯一合法的执政党,因此,党制定的路线方针、制度策略势必会影响到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发展进步。这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以及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始终面对而又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历了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历史地位变化、由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的转变。从毛泽东到胡锦涛,进行了长期探索并力图解决执政这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体系。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从毛泽东到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具体的执政实践中形成的执政理论,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进行探索。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再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后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从注重政治斗争,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展到注重经济建设,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到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在不断总结执政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执政理论的深入发展。历史证明,党的执政理论的创新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实现党的执政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与时俱进,我们党才能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道路和科学方法,才能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习近平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和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战略目标等。有鉴于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迫切需要新的执政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因此,科学提炼从毛泽东到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实践和执政理论,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冉海林[5](2014)在《试析新形势下国有、集体企业如何增强和改进党建工作》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愈演愈激烈,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以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纷纷对企业内部管理工作进行加强创新,从而使得本企业的运行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此同时,在新形势背景下,国有企业以及集体企业也逐渐对内部党建工作进行了创新与改革,这是由于党建工作能够对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得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能够为企业健康、良性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从而为企业赢来更好的经济市场地位,进而有效提高本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魏艳[6](2015)在《专家领导力研究 ——基于林木西教授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治理,重在制度,要在用人。当代意义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包含了国家的行政体制、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制度在内的系统制度体系。当今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之际,制度亟需创新与变革,国家建设与发展亟需从非常态建设发展走向常态建设发展,国家治理正从行政领域扩展至广阔的专业领域。值此之时,用人、特别是精于专业的人士,尤为重要。专业人士参与国家治理,不仅是历史现象,而且正在成为当代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形态,甚至成为行政治理危机时刻的基本形态。但是专业人士,尤其是专家,如何参政议政却缺乏系统认识,更缺乏理论建构,远远低于国家的需要、社会的期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国内外专家治国理政情况进行梳理,得出专家治国的基本形态;通过对国外专家领导力的理论研究,探索出我国专家领导力的初步模型;运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对林木西教授的成长路径、专家表现方式、专家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以林木西教授为典型个案的专家领导力的12项行为表现,即: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主持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出书论着表达愿景、在国内外做各种专题报告讲座、为政府部门纳言献策、在各级各类会议上发言、为专业外报纸期刊等撰写文章、就专业领域问题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报道、为他人出版的书籍作序评介、作为代表发言讲话、获得各种奖励以及个人事迹被媒体报道。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专家影响力、激励力和赋能力三方面,比照国际权威领导力词典。在此基础上,从三十四个项目入手,细致分析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实践机理,得出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模型、成因及其相互作用。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中影响力大于赋能力和激励力,但这三者之间有时界限不清,常常表现为互相融合,相生相长的特点。林木西教授成长的要素概括起来有九项,即:家庭熏护、人生规划、政策支持、名家指引、学术定位、责任服务、领导经验、问题驱动和基层实践。良好的家教环境和家庭支持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的成长基因,较早而清晰的人生规划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的基石,科教兴国等政策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的保障,名家引领指导和准确的学术定位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的牵引器,丰富的领导经验和高度的服务责任感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之一臂,问题驱动、基层实践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之另一臂。这些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促成了林木西教授的专家领导力。最后,研究者比照古德尔(Goodall)的专家领导力模型,进一步发现了我国专家领导力与国外的异同点。品格引领,人格感召是专家领导力中外共通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此外,两者之间的差异有五点:(1)我国专家领导力受政策影响明显;(2)我国专家有不畏权,不盲从的特点;(3)我国专家领导力与本土因素有关;(4)我国专家领导力对国家及社会的影响显着;(5)我国专家领导力中专家与领导的先后顺序有时代差异。本研究的贡献在于通过对林木西教授学术成果的文本透析,得出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模型,由典型个案追踪历史的足迹和影响,分析现实的存在,由此探知我国自恢复高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专家成长的内因及外因要素,并初步建立了我国专家领导力模型。本研究虽进行的是个案研究,但非常具有典型性和时代性,对国家治理及专业领导力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热合木江·沙吾提[7](2014)在《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以来,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一系列民生理念和民生举措,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生观。高度关注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核心和精髓。我们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民生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问题,其观点一脉相承,其理念与时俱进,其举措深得民心。研究总结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对于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构建了理论、历程、成就、经验、战略和政策相结合的分析框架,使每一个问题研究都以新疆客观的历史和现实为分析前提,既能够初步论述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改善新疆民生的特殊性、多元性和复杂性,又能够给相关政策制定和执行者有些必要的、有价值的启示,使未来决策更加贴近实际、更具可操作性。全文五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理由与意义,梳理了相关领域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并对涉及的几个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是民生问题的理论基础。着重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回顾,指出了国外和国内关于民生问题理论研究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思想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通过对以上梳理本章重点论述中国共产党是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靠“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而赢得人民拥护并取得全国政权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民生实践,就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唯一宗旨。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历史进程。从宏观上介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基本概况,着重概括中国共产党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历史背景、历史进程和实践。首先对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历史条件、基本要求做了简要阐述;其次,对解放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解决民生问题的努力,解放后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艰辛探索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在新疆的开创和发展的进程等进行了分析。再次,分析和概括了中国共产党解决和实现新疆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认为中国共产党开辟了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事业的广阔的道路,新疆的改善民生、发展民生过程作为整个国家民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四章是总结分析新疆民生建设的实践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回顾新疆民生发展历程基础上,重点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地生活”的要求,客观总结和评价了人民生活、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住房等新疆民生事业的发展成就,同时结合新疆区情分析新疆改善民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欠发达、财政底子簿、公共服务方面的历史欠账仍然较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住房和社区服务等方面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城乡之间不均等的问题突出。民生问题在当前已成为新疆城乡社会矛盾多发凸显最基本的根源。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政府的公信力,成为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了解决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对策和建议。第五章是总结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包括: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前提条件。第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基本保证。第三、立足本地发展经济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关键所在。第四、文化繁荣是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内在动力。第五、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政治保障。第六、改善新疆民生事业离不开国家和兄弟省市的帮助。第七、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第八、发挥好新疆建设兵团在改善新疆民生中的作用。
杨志平[8](2012)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极大突破和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解放了我国被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已久的生产力,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迸发出无限的生机活力。我国的经济在三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优势与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高效活力相互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得到了释放,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迅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中国的影响开始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市场机制活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情况为进一步思考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兼容等问题提供了实践基础。与此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体制创新也日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不断变革的伟大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论文试图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飞跃过程,关注历代领导集体关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实践,深入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依据、时代背景、形成与发展历程、具体体制创新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历史经验、时代价值等,考察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思考过程,通过对分析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性突破的丰富内涵,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的历史经验和时代价值,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倡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辩证关系。论文将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性突破和创新,分析其市场经济理论与体制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贡献。论文主体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导论,主要从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价值,国内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主要阐述中国共产党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深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计划与市场的思想是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基础,世界市场是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逻辑起点,市场经济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苏联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变革的实践基础。第三章,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主要历程:.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通过对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创新,引领体制创新经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攻坚阶段、完善阶段,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章至第九章,从农村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对外贸易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六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市场经济具体体制变革的内涵。第十章,系统总结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时代价值。根据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性突破,研究其经济学方面的时代价值,深化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规律性认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与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探索、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启示,论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总结与阐述有如下创新之处:第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一选题的新意在于论文作者并非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思想单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联系,而是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研究贯穿于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中国经济体制探索的全过程,以为继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思想基础为目标进行研究。第二,以往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往往是集中在对某一位领导人如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分析、概括,或是侧重对某一代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学术研究,成果比较多,种类丰富。而对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甚少,本论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寻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以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思想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方面的一脉相承性,深化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规律性认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与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探索的历史启示。第三,从作者搜集到的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学术成果来看,大多都集中在从所有制、分配制度、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研究各领导集体核心成员的报告、讲话精神,而本论文作者则主要从农村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对外开放与外贸管理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艰辛历程、时代价值,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地位,第四,在研究方法上,不仅综合运用了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经济思想和政策思想相结合的方法,而且更加注重经验分析和规范分析。
胡菊[9](2012)在《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国土面积大,边界线长,与周边国家接壤多,各种资源丰富,但由于其民族的多样性、宗教的复杂性、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维护新疆稳定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从新疆的和平解放到今天的跨越式发展,维护新疆稳定始终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高度重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从新疆的实际出发,实现了新疆的和平解放,推进了新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改革开放时期的新疆实际,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推动新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策措施,开创了新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提出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部署和推进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新疆各民族团结,推进新疆各项事业发展达到新水平。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新疆与内地的发展差距逐步拉大、国内外“三股势力”的威胁不断升级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提出“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牢牢把握稳定和发展两大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进一步促进安定和谐,坚持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团结,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论文从以下六个部分对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思想与实践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先考察了中国古代新疆治理思想及政策,总结出历代王朝维护新疆稳定大都采取“恩威并施”、“因俗而治”的策略,实行政治手段和军事手段并用,提出发展生产和团结少数民族上层或宗教领袖相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提供了历史借鉴。论文又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民族宗教的理论进行梳理,他们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大民族主义,宗教是麻痹人民的鸦片,民族的消亡和宗教的消亡是一个历史过程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集体维护新疆稳定的思想进行梳理,对他们维护新疆稳定的实践进行考察,总结出三代领导集体在维护新疆稳定的经验是:民族团结、发展经济和发挥兵团屯垦戍边作用三者相结合。这为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提供了实践基础。第三部分从新疆地域辽阔、民族成分多、宗教影响大、国内外分裂势力的渗透等特殊的区情入手,论述了新世纪新阶段维护新疆稳定的重要性,阐明维护新疆稳定关系到我国西部重要能源基地的建设、经济增长点的保持、向西对外开放门户的安全、西北边陲战略屏障的巩固。面对经济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西部开发对民族关系的调整、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的困难、暴力恐怖事件的威胁升级等问题,使维护新疆稳定更具有紧迫性。第四部分着重论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疆具体区情,针对维护新疆稳定出现的新情况,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深刻阐述了维护新疆稳定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了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因素,明确提出了落实这一战略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重点工作。论文阐述了“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思想的理论价值:它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稳定理论,充实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容,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宗教理论。第五部分主要论述在“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方面的实践。主要包括:教育支援和经济支援,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做好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坚持不懈地反分裂斗争。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面对影响新疆稳定的问题,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不断调整政策并贯彻实施。论文论述了新疆“7·5”事件后中国共产党为维护新疆稳定所做出的政策调整。第六部分主要对中国共产党在维护新疆稳定方面的成绩进行了概括,并对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维护新疆稳定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坚持发展经济、关注民生,要积极做好民族工作、大力维护民族团结,要加强对宗教的管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要对反分裂斗争常抓不懈,要发挥兵团在维护稳定中的作用。结束语对当前维护新疆稳定仍面临的问题、原因提出对策思考。
孙晓飞[10](201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路运输政策演变研究(1979-)》文中研究指明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型产业,是维护经济运行与社会正常运转和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公路运输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整个交通运输产业的效率,并影响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在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管道五大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充分发挥了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对提高人民群众出行质量、改善生活面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反过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也对公路运输供给能力及服务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公路运输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协调参与公路运输活动的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利益关系提供了行为准则,为指导、规范公路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上的保证。因此深化对公路运输产业政策的研究,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更有深远的实践意义。本文将当代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历程置入中国公路运输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展开历时性与共时性分析。全文包括绪论、第一、二、三、四、五章以及结束语,共七部分。绪论首先对公路运输、道路运输、道路运政管理、公路运输管理、运输政策等概念定义及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了从历史角度研究公路运输政策的意义,详述了当前理论界在公路运输政策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及研究不足,进而提出研究思路,并说明了本书创新之处,同时也分析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第一章分中华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两个阶段,对改革开放以前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进行回顾,探讨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得失。第二章介绍了初步市场化进程阶段(1979-1991)公路运输政策转变的历史形势,从全面放开的市场准入、运输企业的全而改革、积极推进市场培育、市场监管政策的制度化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该阶段公路运输政策的具体内容、实施情况及对道路运输业和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并简要分析了政策的成效及不足。第三章介绍了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1992-2002)的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时代背景,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及推行股份制改革、市场准入的从严、以优化为中心的运输结构调整、全方位的市场监管等方面阐释了该阶段公路运输政策的具体内容、实施措施,分析了上述政策对道路运输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最后简要评价了该阶段政策成效。第四章交代了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2003-)公路运输政策调整的社会背景,然后从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的统筹考虑、运输结构的全方位和深层次调整、市场监管理念及措施的创新等方面论述了该阶段公路运输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举措,分析了政策的实施对道路运输行业和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并对该阶段政策实施成效做了简短归纳。第五章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各类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特点,,总结了当代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主要经验和教训,并结合行业发展实践提出了对今后10-20年公路运输政策应采取走向的一系列建议。结束语部分在全面分析政策演变特点及实施得失的基础上归纳出一系列结论:今后10-20年既是我国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的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法制建设必须重视完整性、前瞻性及可操作性;在完善法制建设的基础上,公路运输政策应当更加注重政策的科学性、系统性;道路运输管理中,行政、经济、法律三种手段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应当把如何实现运输结构的科学调整作为今后政策完善的核心内容之一;解决现有公路运输政策的不足,不仅需要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转变理念,更需要各级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转变理念,统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输发展,科学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指导道路运输行业走科学发展之路。
二、沉着应对入世 紧紧把握机遇 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改革工作——刘振华省长在全省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沉着应对入世 紧紧把握机遇 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改革工作——刘振华省长在全省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利用外资 |
1.2.2 利用外资效益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利用外资变迁的断代研究与本文的研究阶段划分 |
1.3.2 利用外资效益及机制研究 |
1.3.3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进展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基础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一般理论解释 |
2.1.1 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外资的动因解释 |
2.1.2 外商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2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特性分析 |
2.2.1 内陆地区资源型省份利用外资动因解释 |
2.2.2 外商向内陆资源型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3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3.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和思路 |
2.3.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
2.3.3 评价体系权重设置和得分计算方法 |
2.4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预评价 |
2.4.1 综合效益预评价 |
2.4.2 综合效益预分解 |
第三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1991 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 |
3.1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3.1.1 国际环境:全球产业转移与后石油危机下的能源投资逻辑 |
3.1.2 国内环境:“双缺口”下的重点区域开放 |
3.1.3 省内环境:消除内陆区位劣势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加速 |
3.1.4 政策环境:超国民待遇引资规模导向与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产能培育倾向 |
3.2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2.1 主要历程:零星引资转向集中引资,随机引资转向能源重化工重点引资 |
3.2.2 总体情况:外资项目数和规模逐渐增大,投资行业快速拓展 |
3.2.3 阶段性问题:内陆劣势和营商环境短板导致引资规模小且资金到位率低 |
3.2.4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资绝对主导和美资占比较大 |
3.2.5 投资形式特征:高交易成本下的合资主导阶段 |
3.2.6 投资行业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并逐渐向能源重化工倾斜 |
3.2.7 投资区域特征:省会太原“一家独大”和地市引资各具优势 |
3.3 1978-1991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3.1 变迁历程: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占主导地位 |
3.3.2 间接利用外资特征:政府主导的开发型引资,兼容公益性和盈利性 |
3.4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3.5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3.5.1 经济规模效益:对新增投资依赖较大且产出不稳定 |
3.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创新水平显着高于内资企业 |
3.5.3 协调效益:“煤焦冶电”四大部门投资比例趋增 |
3.5.4 绿色效益:外资企业碳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 |
3.5.5 开放效益:外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偏少 |
3.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规模小但工资水平相对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92-2001 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 |
4.1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4.1.1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金融危机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向 |
4.1.2 国内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确立与“双缺口”缓解 |
4.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产业转型和国企脱困外资需求量大 |
4.1.4 政策环境:投资规则向WTO并轨的主基调与山西省引资导向嬗变 |
4.2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4.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消彼长 |
4.2.3 投资形式特征:合资比例下降与合作比例上升 |
4.2.4 投资行业特征:投资行业趋向重型化 |
4.2.5 投资区域特征: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与开发区引资功能增强 |
4.3 1992-200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3.1 变迁历程:注重公益性但限制盈利性,引资面向公共产品和工业设备 |
4.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4.4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4.5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4.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
4.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的创新优势持续扩大 |
4.5.3 协调效益:产出协调性下降,投资继续向“煤焦冶电”集中 |
4.5.4 绿色效益:外资工业的绿色生产水平优势继续扩大 |
4.5.5 开放效益:对经济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 |
4.5.6 共享效益:小规模就业吸纳,高水平工资示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02-2012 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 |
5.1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5.1.1 国际环境:利用外资全球竞争加剧与能源价格驱动的煤炭投资旺盛 |
5.1.2 国内环境:吸引外资优势转换和利用外资目标转变 |
5.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资源型经济对外资的“排斥” |
5.1.4 政策环境:开放领域渐广、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山西省能源原材料引资导向 |
5.2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5.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长彼消 |
5.2.3 投资形式特征:各类投资方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
5.2.4 投资行业特征:“煤焦冶电”项目偏多而服务业整体偏少 |
5.2.5 投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性提升但开发区引资不稳定 |
5.3 2002-201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3.1 变迁历程:援助性国际贷款减少,投资性国际银行商业贷主导 |
5.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5.4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5.5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5.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
5.5.2 创新效益:外资创新水平总体较高但内部出现分化 |
5.5.3 协调效益:总体协调下,前期投资重型化导致本阶段产出协调度低 |
5.5.4 绿色效益:外资绿色生产水平继续优于内资但优势开始缩小 |
5.5.5 开放效益:外企在出口总额中的贡献增加但外企的外向度下降 |
5.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能力迅速提高但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13-2018 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 |
6.1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6.1.1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引资竞争加剧 |
6.1.2 国内环境: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 |
6.1.3 省内环境:资源型经济转型、营商环境修复和引资便利化条件打造 |
6.1.4 政策环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区域开放政策一致性提升 |
6.2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6.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既有外商增资和跨国公司国内转移成为重要来源 |
6.2.3 投资方式特征:独资比例提高但仍然较低 |
6.2.4 投资行业特征:资源型经济转型催生独特的行业引资结构 |
6.2.5 投资区域特征:开发区的引资载体功能增强推动外商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 |
6.3 2013-2018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3.1 变迁历程:投资性国际商业贷款主导与挖掘山西特色争取援助性贷款 |
6.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6.4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6.5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6.5.1 经济规模效益:港澳台资规模扩张推动外资整体规模提升 |
6.5.2 创新效益:内外资创新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
6.5.3 协调效益:产出相对协调但投资再次开始偏向“煤焦冶电” |
6.5.4 绿色效益:碳生产率保持稳定甚至略有降低 |
6.5.5 开放效益:外资企业的外向度和外贸贡献度同步上升 |
6.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保持稳定,收入带动效益有所好转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
7.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总结 |
7.2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反思 |
7.3 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留住记忆,启创今朝——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中国林业产业40个关键词(论文提纲范文)
改革 |
开放 |
领导 |
立法 |
承包 |
探索 |
绿化 |
治理 |
资源 |
防灾 |
法治 |
转型 |
造林 |
市场 |
科技 |
持续 |
生态 |
招商 |
传播 |
协作 |
林改 |
家居 |
“入世” |
出口 |
展会 |
升级 |
产业 |
信息 |
宣传 |
组织 |
集群 |
责任 |
扶贫 |
研发 |
加工 |
品牌 |
服务 |
旅游 |
发展 |
后记: |
从林习尚承载未来——中国林业产业发展40年 |
(3)风险社会视域下基层矛盾治理研究 ——基于广东省的实践样态(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中国执政党治国理念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
二、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
三、中国基层矛盾治理需求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概述 |
一、风险社会研究 |
二、基层矛盾治理 |
三、基层社会治理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式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厘定 |
第一节 风险社会理论 |
一、社会风险演变 |
二、风险社会理论的基本内涵 |
三、社会风险与风险社会的关系 |
第二节 社会治理理论 |
一、治理的基本内涵 |
二、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 |
三、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构建 |
第三节 核心概念厘定 |
一、社会转型与风险社会 |
二、基层与基层矛盾 |
三、治理体制与治理机制 |
第三章 风险形式:基层矛盾表现特征 |
第一节 矛盾纠纷的基本类型 |
一、从矛盾性质划分 |
二、从所涉主体划分 |
三、从人员规模划分 |
四、从适用法律划分 |
第二节 基层矛盾的宏观表征 |
一、在数量上:总量长期高企,递增幅度明显 |
二、在走向上:扩散领域宽泛,发展向度多维 |
三、在主体上:结构关系多元,所涉对象复杂 |
四、在形态上:表现形式多样,触点难点交织 |
五、在强度上:矛盾张力扩大,社会燃点降低 |
第三节 基层矛盾的多发领域 |
一、涉农纠纷量大面广 |
二、涉土涉房矛盾对抗激烈 |
三、劳资纠纷高发多发 |
四、医患纠纷日渐严峻 |
五、金融纠纷破坏力强 |
六、环境纠纷成为焦点 |
七、群体纠纷组织化明显 |
第四章 风险来源:基层矛盾源头归因 |
第一节 经济转型:经济快速发展与经济结构失衡 |
一、粗放型增长 |
二、城市化失序 |
三、房地产泡沫 |
第二节 社会分层:社会变迁巨大与社会结构分化 |
一、个体分化 |
二、群体分化 |
三、阶层分化 |
第三节 执政效率:政府结构膨胀与服务管理缺失 |
一、政府结构臃肿膨化 |
二、决策管理时有失控 |
三、基本公共服务滞后 |
四、维稳模式呆板僵化 |
第四节 司法实践:公平正义有失与法治权威有限 |
一、地方立法滞后 |
二、司法公正有失 |
三、基层法治薄弱 |
四、法治文化缺失 |
第五节 教育文化:教育扭曲失范与文化精神失魂 |
一、教育扭曲失范 |
二、主体文化受侵 |
三、精神信仰丧失 |
第六节 基层党建:组织建设弱化与先锋作用淡化 |
一、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弱化 |
二、基层党的领导干部蜕化 |
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淡化 |
第五章 风险调控:基层矛盾解决路径 |
第一节 制度化路径:行政主导 |
一、着重顶层设计,强化制度牵引 |
二、落实主体责任,健全体制机制 |
三、构建联调机制,打造综治平台 |
四、改革信访机制,畅通诉求渠道 |
第二节 社会化路径:人民调解 |
一、坚定发展方向 |
二、拓展职责内涵 |
三、创新组织机制 |
第三节 法治化路径:诉前联调 |
一、诉前联调的出台背景 |
二、诉前联调的基本内涵 |
三、诉前联调的运行机制 |
四、诉前联调的司法效率 |
第四节 复合化路径:多元衔接 |
一、历史与现实:多元解纷机制价值判断 |
二、主体与特性:多元解纷方式辨析 |
三、定位与选择:多元解纷方式的关系 |
四、探索与困惑:来自广东的实践经验 |
五、讨论与结论:多元解纷机制的未来进路 |
第六章 风险治理:基层矛盾治理创新 |
第一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理念 |
一、强化“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
二、践行“依法治理”的执政观 |
三、推进“利民便民”的服务观 |
第二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格局 |
一、党委政府领导:担当主体责任 |
二、国家治权主导:发挥职能作用 |
三、社会组织担当:激发自治活力 |
四、公民广泛参与:加快全民普法 |
第三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体制机制 |
一、镇街中心是支撑 |
二、村(居)工作站是基础 |
三、县级中心是龙头 |
第四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方法手段 |
一、指挥协调扁平化 |
二、社会治理精细化 |
三、治理手段信息化 |
四、治理方式多样化 |
第五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目标管理 |
一、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 |
二、实施综治政策工具 |
三、建立考评问责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从毛泽东到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文章的基本框架及重要概念 |
(一) 文章的基本框架 |
(二) 执政理论的科学内涵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创立 |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和毛泽东执政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 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执政实践 |
(二) 党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执政实践 |
(三) 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执政实践 |
二、毛泽东执政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 跳出历史周期律,走民主新路 |
(二) 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宗旨 |
(三)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
(四) 善于建设一个新社会 |
(五) 国情是处理一切问题的基本依据 |
三、毛泽东执政理论的历史地位 |
第二章 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的变迁与邓小平执政理论的发展 |
(一) 新时期党的执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二) 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 |
(三) 邓小平执政理论的发展历程 |
二、邓小平执政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 部分人和地区先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 |
(二) 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与巩固执政基础 |
(三) 以法治国的执政方略 |
(四) 党政分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
(五)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
(六) 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三、邓小平执政理论的重要意义 |
第三章 江泽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的丰富与创新 |
一、江泽民执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一)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党的十四大时期 |
(二) 党的十四大至党的十五大时期 |
(三) 党的十五大至党的十六大时期 |
二、江泽民执政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 执政理念的升华 |
(二) 执政基础的拓展 |
(三) 依法治国的执政方略 |
(四) 执政资源的开发 |
三、江泽民执政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
第四章 胡锦涛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的推进与深化 |
一、胡锦涛执政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 当代世界局势机遇和挑战并存 |
(二) 新时期国内的基本环境 |
(三) 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新变化 |
二、胡锦涛执政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二)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三)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
(四)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
(五) 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六)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七) 盛世思危 |
三、胡锦涛执政理论的现实意义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的启示 |
一、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 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
(二) 健全党的执政体制,为执政理论创新提供制度保证 |
(三)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实现执政理论创新的前提 |
(四) 优良的党风是实现执政理论创新的基础 |
(五) 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是实现执政理论创新的关键 |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的基本经验 |
(一) 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与时俱进 |
(二) 总结党的执政经验,同时注重借鉴其他政党执政的经验教训 |
(三) 必须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培养高素质理论人才,不断推进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丰富和发展 |
(四) 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历史地位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5)试析新形势下国有、集体企业如何增强和改进党建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目前国有企业以及集体企业党建工作在新形势背景下的新情况 |
(一) 面临着更为激励的经济竞争市场 |
(二) 党建工作开展将会面临一定的问题 |
(三) 个体利益之间的协调性问题 |
二、试析国有企业以及集体企业党建工作现状以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高层管理工作者对党建工作的认识相对缺乏 |
(二) 企业党建工作没有创新性且方法较单一 |
(三) 党建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
(四) 国有企业以及集体企业党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 |
(五) 企业的基层党组织缺少凝聚力。 |
三、探讨新形势背景下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党建工作的改进对策以及建议 |
(一) 加强建构党组织的执政地位 |
(二) 加强与巩固企业党组织的地位以及充分发挥其作用 |
(三) 提高党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
(四) 从思想认识上入手, 增强企业责任感 |
(五) 注重考核检查阶段, 确保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
四、结语: |
(6)专家领导力研究 ——基于林木西教授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专家治国理论 |
(二) 专业领导力 |
(三) 中国知识分子与政治 |
三、研究方法 |
(一) 个案分析法 |
(二) 内容分析法 |
(三) 文献法 |
四、论文特点与论文结构 |
(一) 论文特点 |
(二)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专家领导力的基本内涵 |
一、专家的内涵 |
二、领导力的内涵 |
(一) 一般领导力的内涵 |
(二) 领导力的专业内涵 |
三、专家领导力的内涵 |
(一) 我国专家的领导方式 |
(二) 专业领导力与专家领导力 |
四、专家领导力的能力模型 |
五、小结 |
第三章 专家领导力个案研究设计 |
一、确定研究专家身份 |
(一) 专家的遴选 |
(二) 专家领导力的确认 |
二、研究分析基础 |
三、研究分析方法设计 |
四、研究内容设计 |
五、研究结果 |
六、信度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分析 |
一、影响力 |
(一) 项目描述 |
(二) 项目分析 |
二、激励力 |
(一) 项目描述 |
(二) 项目分析 |
三、赋能力 |
(一) 项目描述 |
(二) 项目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
一、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结果分析 |
二、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成因分析 |
(一) 成长规划早晰 |
(二) 问题驱动,基层实践 |
(三) 领导经历服务意愿 |
(四) 家庭环境和谐 |
(五) 政策支持有保障 |
(六) 名家引领定位准确 |
三、与国外专家领导力的比较分析 |
(一) 相同点 |
(二) 不同点 |
四、研究贡献 |
五、研究局限 |
六、未来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与林木西教授采访录音整理材料 |
附录2 林木西教授参加温总理主持的基层群众座谈会照片 |
附录3 林木西教授1993--2014年发表论文影响利用情况 |
附录4 林木西教授部分论文被引用及下载情况表 |
附录5 林木西教授2003--2014年主要课题研究汇总表 |
附录6 |
致谢 |
(7)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 主要内容 |
二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三节 重点和难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民生概念及民生思想的演变 |
第一节 民生的基本含义及特征 |
一 “民生”一词的含义 |
二 民生问题的具体内容 |
三 民生问题的特征 |
第二节 全面科学地认识民生问题 |
一 民生问题是经济问题 |
二 民生问题是社会问题 |
三 民生问题是发展问题 |
四 民生问题是政治问题 |
第三节 民生思想的演变和发展 |
一 近现代西方国家民生思想的演变和发展 |
二 近现代中国民生思想的演变和发展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解决新疆民生问题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解放前中国共产党解决新疆民生问题的努力(1921~1949) |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概况 |
二 解放前新疆民生的概况 |
三 中国共产党解决新疆民生问题的开端 |
四 三区革命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
五 新疆国民党民主派和平起义 |
六 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 |
第二节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艰辛探索(1949-1978) |
一 进行保护人民基本生存权和基本政治权利益为主的政治建设 |
二 中国共产党把新疆各族人民引上社会主义道路 |
三 “文化大革命”对新疆民生事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不断发展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在新疆的开创(1978~1989)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在新疆的丰富和发展(1989~2002)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在新疆的全面推进(2002~2012) |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在新疆的新的发展(2012~至今) |
第四章 新疆民生建设的实践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一节 提高和改善新疆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成就 |
一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
二 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生活总体实现小康 |
三 生活方式发生巨变,生活质量显着提高 |
第二节 新疆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 |
一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民生福祉和未来发展提供前提保障 |
二 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在民生需求中确立责任和使命 |
三 职业教育恢复性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
四 “双语”教育蓬勃发展,为新疆的民生建设提供助力支撑 |
五 “内高班”教育稳步发展,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民生关怀 |
六 教育事业投入逐步增长,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
七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公平事业取得新进步 |
第三节 新疆就业保障事业发展的成就 |
一 就业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变革 |
二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
三 就业渠道日益拓宽,就业结构逐渐优化 |
四 就业政策日趋成熟,就业服务日益完善 |
五 高校毕业生就业之路越走越宽 |
六 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工作成效显着 |
七 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有序、有效转移 |
第四节 新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就 |
一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初步发展 |
二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就 |
三 医疗保险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保障 |
四 新疆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
第五节 新疆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成就 |
一 新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二 新疆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
三 新时期新疆社会保障事业的工作重点 |
第六节 新疆住房建设事业发展的成就 |
一 居民住房条件大为改善 |
二 “安居富民”工程,从抗震到富民 |
三 “定居兴牧”民生工程,提高了牧区群众的生活 |
四 保障房建设力度加大,力促新疆和谐稳定 |
第七节 新疆改善民生方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一 新疆改善民生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
二 新疆改善民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 解决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对策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规律及特点 |
一 各族人民当家做主是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政治前提 |
二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改善民生的切实步骤 |
三 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
四 改善民生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针 |
五 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和保障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 |
一 坚持党的领导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前提条件 |
二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基本保证 |
三 立足本地发展经济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关键所在 |
四 文化繁荣是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内在动力 |
五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政治保障 |
六 改善新疆民生事业离不开国家和兄弟省市的帮助 |
七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 |
八 发挥好新疆建设兵团在改善新疆民生中的作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几点启示 |
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进改革开放宏伟事业 |
二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三 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思想,维护新疆政治大局稳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1.4 创新之处 |
2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
2.1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依据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计划与市场的思想是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基础 |
2.1.2 世界市场是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逻辑起点 |
2.2 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 |
2.2.1 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
2.2.2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 |
2.3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和改革问题的提出 |
2.3.1 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形成 |
2.3.2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提出 |
3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历史进程 |
3.1 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萌芽时期:对商品经济的探索与争鸣 |
3.1.1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探索 |
3.1.2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交换的探索 |
3.2 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时期 |
3.2.1 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 |
3.2.2 从“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
3.3 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完善发展阶段 |
3.3.1 确定国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阶段 |
3.3.2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
4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问题 |
4.1 农村土地制度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
4.1.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4.1.2 农村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
4.2 农村财税体制改革 |
4.2.1 农村财税体制改革 |
4.2.2 农村税费改革 |
4.3 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展望 |
4.3.1 继续完善农村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4.3.2 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
4.3.3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
4.3.4 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
4.3.5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 |
5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问题 |
5.1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
5.1.1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
5.1.2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
5.2 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创新问题 |
5.2.1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确立及外部共同治理结构 |
5.2.2 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 |
6 财税体制改革问题 |
6.1 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历程 |
6.1.1 1980—1993年的财税改革 |
6.1.2 1994年开始的财税体制全面改革 |
6.1.3 1998年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
6.2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展望 |
6.2.1 实现公共财政体系由建设财政向服务财政转变 |
6.2.2 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和财力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系 |
6.2.3 要推动预算制度改革,加强预算管理 |
6.2.4 要建立规范、公开、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 |
6.2.5 切实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督 |
6.2.6 继续推进深层次的税制改革 |
7 金融体制改革问题 |
7.1 中国金融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 |
7.1.1 20世纪80年代中国金融体系的演变 |
7.1.2 20世纪90年代后的金融体制改革 |
7.2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展望 |
7.2.1 实现金融主体多元化,深化金融企业改革 |
7.2.2 完善金融市场结构 |
7.2.3 改革金融调控机制 |
7.2.4 改革金融监管体制 |
8 对外开放与外贸体制改革问题 |
8.1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成就 |
8.1.1 传统体制下的对外经济关系 |
8.1.2 对外开放基本方针的提出和完善 |
8.1.3 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成就 |
8.2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与政策的调整 |
8.2.1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 |
8.2.2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 |
8.3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思路与展望 |
8.3.1 采取切实措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
8.3.2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在对外开放中增强企业竞争力 |
8.3.3 创造适应对外开放要求的体制环境 |
8.3.4 努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
8.3.5 广泛开展区域经济合作 |
9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问题 |
9.1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历程与成就 |
9.1.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及其改革历程 |
9.1.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 |
9.2 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展望 |
9.2.1 提升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完善国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
9.2.2 推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提升社会保障制度影响力 |
9.2.3 改革社会保障的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保障稳定投入机制 |
9.2.4 规范对社会保障配套制度建设和管理,增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成效 |
10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时代价值 |
10.1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0.1.1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体制改革的发展规律 |
10.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目标 |
10.2 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
10.2.1 扬弃西方市场经济理论 |
10.2.2 重新解读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
10.2.3 影响世界经济发展 |
10.3 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10.3.1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
10.3.2 社会主义如何认识资本主义 |
10.3.3 传统马克思主义如何向现代马克思主义转变 |
结束语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二) 选题的目的 |
(三) 选题的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内学者关于社会稳定的研究 |
(二) 国内学者关于新疆稳定的研究 |
(三) 西方学者关于社会稳定的研究 |
三、选题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思想渊源 |
一、中国古代治理新疆的思想及政策 |
(一) 中国古代的新疆概念 |
(二) “恩威并施、因俗而治”思想及相应政策 |
(三) 中国古代治理新疆思想及政策的借鉴意义 |
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民族、宗教的理论 |
(一) 民族的定义与特征 |
(二) 民族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 |
(三) 私有制是民族剥削、民族压迫的根源 |
(四)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反对民族特权 |
(五) 宗教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 |
(六) 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
(七) 宗教的本质和作用 |
(八) 宗教与国家政权相分离 |
第二章 十六大以前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思想与实践 |
一、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思想与实践 |
(一) 坚持党与维吾尔族的紧密合作促成新疆和平解放 |
(二) 搞好民族团结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 |
(三) “慎重稳进”推行新疆社会改革 |
(四) 在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五) 坚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六) 做好经济工作以保持新疆稳定 |
二、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思想与实践 |
(一) 中央要坚定不移地帮助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
(二) 选拔干部是新疆稳定大局中的关键 |
(三) 增强民族团结教育 |
(四) 全面正确贯彻党的宗教政策 |
(五) 要发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稳定新疆的核心作用 |
三、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思想与实践 |
(一) 维护新疆稳定对全国有着重大战略意义 |
(二) 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 |
(三) 进一步明确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
(四) 加快新疆经济发展 |
(五) 加强新疆干部队伍建设 |
四、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维护新疆稳定的主要经验 |
(一) 民族团结是处理新疆问题的关键 |
(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稳定新疆的核心 |
(三) 发展经济、共同繁荣,是新疆长治久安的前提 |
第三章 新世纪新阶段维护新疆稳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维护新疆稳定的重要性 |
(一) 维护新疆稳定关系到我国西部重要能源基地的建设 |
(二) 维护新疆稳定关系到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保持 |
(三) 维护新疆稳定关系到我国向西开放重要门户的安全 |
(四) 维护新疆稳定关系到我国西北边陲战略屏障的巩固 |
二、维护新疆稳定的紧迫性 |
(一) 经济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削弱了维护新疆稳定的物质基础 |
(二) 西部大开发对民族关系的调整给维护新疆稳定带来新的问题 |
(三) 脆弱的生态环境给维护新疆稳定带来更大的困难 |
(四) 暴力恐怖事件升级对维护新疆稳定带来威胁 |
第四章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思想 |
一、“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思想的形成 |
(一) “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思想的萌芽 |
(二) “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思想初具雏形 |
(三) “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思想的正式提出 |
(四) “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
二、“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深刻阐述了维护新疆稳定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 |
(二) 深入剖析了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因素 |
(三) 提出了“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
(四) 明确了落实“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的重点工作 |
三、“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 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稳定理论 |
(二) 充实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容 |
(三)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宗教理论 |
第五章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实践 |
一、对新疆的支援从教育拓展到经济 |
(一) 支援新疆汉语教师 |
(二) 内地省市、企业与新疆南疆四地州的对口支援 |
二、加强新疆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 |
(一) 充分认识加强新疆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二) 进一步明确新疆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
(三) 加强新疆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
三、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新疆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
(一) 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 |
(二) 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新疆的重点工作 |
四、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 |
(一) 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二) 更好地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
(三) 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
五、坚持不懈地开展反分裂斗争 |
(一) “东突”势力对新疆的发展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
(二) 新疆反分裂斗争的措施 |
六、“7.5 ”事件后党维护新疆稳定的政策调整 |
(一) “7.5 ”事件始末及引起的思考 |
(二) 19个省市支援新疆经济、社会建设 |
第六章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成就及经验 |
一、十六大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成就 |
(一) 经济快速增长 |
(二) 改革不断深入 |
(三)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
(四)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五)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
二、十六大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经验 |
(一) 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执政新疆的能力 |
(二) 坚持发展经济,着力改善民生 |
(三) 积极做好民族工作,大力维护民族团结 |
(四) 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加强对宗教活动的管理 |
(五) 反分裂斗争常抓不懈 |
(六) 继续发挥兵团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
结束语 |
(一)在民生方面 |
(二)在民族关系方面 |
(三)在资源开发方面 |
(四)在舆论安全方面 |
(五)在兵团的发展方面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路运输政策演变研究(197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说明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公路运输历史沿革概况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前公路运输政策的回顾(1978年以前)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公路运输政策(1912-1949) |
一、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公路运输政策的构成 |
(一) 由宽趋严的市场准入 |
(二) 以兴办公路联运为特点的运输组织政策 |
(三) 市场监管政策由缺失到初步规范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公路运输政策(1950-1978) |
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1950-1965) |
(一) 影响政策的政治经济因素 |
(二) 建国初期运力的恢复及企业管理的加强 |
(三) 运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及调整 |
(四) 逐步封闭的市场准入 |
(五) 运输结构的重新构建 |
(六) 市场监管的推陈出新 |
二、计划经济体制趋于僵化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1966-1978年) |
(一) 特殊社会因素对政策的不利影响 |
(二) 运力结构的顾此失彼 |
(三) 市场监管机制由破坏到有限恢复 |
第二章 初步市场化进程中的公路运输政策(1979-1991) |
第一节 政策转变的历史形势 |
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
二、国家对发展交通的高度重视 |
三、管理体制由政企合一到逐步分离的适时转变 |
第二节 全面放开的市场准入 |
一、客货运市场对各种经济成分全面放开 |
二、相关业务市场实行开放 |
第三节 运输企业的全面改革 |
一、实行放权减税让利 |
二、积极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
三、开展企业内部配套改革 |
四、发展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 |
五、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
第四节 积极推进市场培育 |
一、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
二、运力结构的优化 |
三、运输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
四、运输组织的合理化 |
五、站场加大建设力度及向社会全面开放 |
第五节 市场监管政策的制度化 |
一、适应供求关系变化的运价管理 |
二、面向全行业的车辆技术管理 |
三、由多头管理到分工管理的安全监管 |
四、维护市场秩序的治理整顿 |
五、以管理和技术性节能为主,结构性节能为辅 |
小结 |
第三章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1992-2002) |
第一节 政策制定实施的时代背景 |
一、市场经济战略目标的确定 |
二、公路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 |
三、行业管理理念及方式的根本转变 |
第二节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及推行股份制改革 |
一、引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扩大经营权 |
二、推行股份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三、加强企业质量管理 |
第三节 市场准入的从严 |
一、客运市场的严格准入及退出机制的探索 |
二、加强规范的货运市场准入 |
三、引进外资由侧重立项审批到规范外资经营的转变 |
第四节 以优化为中心的运输结构调整 |
一、推进运输主体的规模化 |
二、引导运力结构调整 |
三、促进运输经营结构调整 |
四、推动运输组织结构调整 |
五、重视站场投资、布局及经营结构调整 |
第五节 全方位的市场监管 |
一、积极适应市场规律的运价管理 |
二、加强车辆技术管理 |
三、积极探索安全管理新的体制机制 |
四、开始建立从业资格制度 |
五、深入开展道路运输市场整顿治理 |
六、侧重节能法规标准建设及产品监测认证推广 |
小结 |
第四章 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2003-) |
第一节 政策调整的社会背景 |
一、发展观念的转变 |
二、法制建设的深入 |
三、交通体制的重大改革 |
第二节 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的统筹考虑 |
一、加快线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二、严格设定准入条件及经营期限 |
三、规范外资引进 |
四、积极推行质量信誉考核,健全市场退出机制 |
第三节 运输结构的全方位、深层次调整 |
一、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
二、实行多样化的运力结构调整 |
三、进一步细化经营方式的运输经营结构调整 |
四、重视合理化的运输组织结构调整 |
五、加大站场投资力度,重视布局规划 |
第四节 市场监管理念及措施的创新 |
一、市场整顿长效机制的建立 |
二、紧密联系成品油价的运价管理 |
三、以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为重点的技术管理 |
四、安全监督管理职能的强化 |
五、逐步建立治理超限超载工作长效机制 |
六、加快构建职业资格体系 |
七、结构、技术、管理并重,节能与减排结合 |
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公路运输政策经验教训及建议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教训 |
一、各类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特点 |
二、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 |
三、公路运输政策教训及不足分析 |
第二节 公路运输主要政策走向建议 |
一、加快结构调整升级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二、健全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全面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
三、统筹城乡道路客运协调发展 |
四、建立以市场定价为主的价格形成体系 |
五、推进安全监管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 |
六、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
七、全面推行职业资格制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49-2008年全国道路运输行业统计数据表 |
附录2: 文中表格索引 |
附录3: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大事记要(2003.1-2009.7) |
后记 |
四、沉着应对入世 紧紧把握机遇 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改革工作——刘振华省长在全省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D]. 赵永斌. 山西大学, 2021(02)
- [2]留住记忆,启创今朝——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中国林业产业40个关键词[J]. 弹汰. 中国林业产业, 2018(Z2)
- [3]风险社会视域下基层矛盾治理研究 ——基于广东省的实践样态[D]. 邓少君. 武汉大学, 2016(06)
- [4]从毛泽东到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研究[D]. 高金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5]试析新形势下国有、集体企业如何增强和改进党建工作[J]. 冉海林. 品牌, 2014(09)
- [6]专家领导力研究 ——基于林木西教授的个案研究[D]. 魏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5(12)
- [7]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D]. 热合木江·沙吾提.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4)
- [8]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与实践[D]. 杨志平.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9]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思想与实践研究[D]. 胡菊. 武汉大学, 2012(06)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路运输政策演变研究(1979-)[D]. 孙晓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