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禅宗对唐诗创作和唐诗理论发展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璐[1](2021)在《钟惺、谭元春《唐诗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万历年间,竟陵派崛起于诗坛,由竟陵派代表人物钟惺与谭元春编选的《唐诗归》,是二人诗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竟陵派诗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关于钟惺与谭元春诗文及其诗学思想研究成果较多,但对于《唐诗归》这一唐诗选本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因此,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这一唐诗选本上,通过对《唐诗归》的成书与选评的系统考察,不仅对考察这部唐诗选本的选评特色有重要意义,也为梳理这部唐诗选本问世后的影响,总结这部选本的价值与不足进行了有益探索。本文将对《唐诗归》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分别从五个部分进行阐释。本文首先分析了《唐诗归》产生的背景,简述了钟惺与谭元春的生平、交游及二人的诗学观,钟、谭二人的结交预示着一个新兴文学集团的形成,为《唐诗归》这一唐诗选本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其次梳理了《唐诗归》的成书过程,详细罗列了《唐诗归》的各种版本;其次重点论述了《唐诗归》的选诗宗旨和选诗情况,钟、谭编选的《唐诗归》将唐代诗歌分为初、盛、中、晚四期,共收录诗歌2234首,所收录诗歌体裁涵盖了五七言古体诗与五七言近体诗,所收录的诗歌题材内容广泛,主要有送别诗、山水田园诗,还收录了一定数量的应制诗、艳情诗、女诗人诗;再次,本文归纳了《唐诗归》中所运用的三种评点方式:精研字句、梳理脉络;对比映照,自见分晓;指误辨析,昭示后学,钟、谭在此基础上对选录诗歌的用字、风格和章法结构进行了阐释,体现出了其评点以作品为本位,崇尚别情别趣,对诗歌艺术有着辩证认识的特色;最后论述了《唐诗归》的价值,并从明、清两代学者对于《唐诗归》的评价出发,归纳了《唐诗归》问世后产生的影响,总结了这部唐诗选本存在的不足。
颜程龙[2](2020)在《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文中提出以政治制度的视角审视文学的发展,是当前古典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唐代作为中古时期士族文学的典型时代,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具体表现为,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士大夫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成为文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传播者,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同时,士大夫阶层牢牢地掌握的文化的武器,在参与政治的变革当中,展示出巨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这种政治与文学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着唐代士人群体的仕途,进而影响着唐代士人群体的思想演变和创作心态。本文正是在这种政治文化背景之下,讨论唐代郎官制度与诗歌之关系,在复杂的政治文化当中认识中国的文人与文学。本文在详细考察唐代郎官基本制度基础之上,以文史结合的方法,探究唐代士人群体任职郎官的具体活动,以及相关的诗歌创作。尤其是其中典型代表诗人,在其诗歌创作中受郎官职任对其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评判郎官制度对唐代文人诗歌创作和诗歌技艺具体影响,并依托郎官制度的演变,从全新的视角审视唐代诗风的转变和诗歌的传播。第一章对唐代郎官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认识郎官“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把握郎官制度在唐代之前与取士制度的关系,分析郎官作为唐王朝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和左右司正副长官的具体职掌,理解“前后行”郎官的高低不一的政治影响力。在此基础上,认识郎官群体“清要之位”的政治地位和“颁令节制”的政务运行机制。同时,尝试运用动态分析认识唐代中后期郎官逐渐明晰的使职化特征及其文人属性。第二章从郎官的职任和迁转途径入手,分析作为重要中央官僚群体的郎官,其职任和迁转特点,梳理其制授和敕授的历史脉络,探究郎官职任的过渡性、多次性、多样性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探究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要求,以及这种文学素养要求的原因及其对文学的影响。郎官的文学素养,是一个集合儒家经学、吏能之才、人文品格、文辞修养等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的“文学”素养,这是郎官群体与文学发生关系的体制因素。此章,着重探讨了唐代士人群体的郎官意识,郎官的才具意识,“赤墀”意识,迁转要津的意识,不仅令郎官群体有一种文人的骄傲,同时也促使郎官群体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郎官知制诰所要求的的文学修养对唐代诗歌的发展也起了很多有价值的影响。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郎官群体职司活动与文学的关系。郎官作为“清要”之位的中央重要文官群体,在尚书省“上承君命,下行百司”的地位中,其颁令节制的政务特色对文学创作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郎官群体在尚书省六部的具体职司当中,与唐代科举、吏部铨选等职司活动具有天然的联系。尤其是考功员外郎在初盛唐时期知贡举之权,对进士科的考试科目多有改革,加试杂文和帖经,其中杂文含有诗赋,促使了民间对诗赋的重视,营造了唐人诗的氛围。同时,郎官也利用其职务之便,对其时代的文风革新施加影响,对诗风的变化也多有助益。郎官群体在中唐以后经常知制诰、充翰林学士也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现象,尤其是元、白二人的郎官经历与制诰文体的改革,其中一些思想和做法对研究郎官制度与诗歌之关系开拓了思路。第四章在前三章的梳理之上,分析郎官群体诗歌创作的具体分类。一是由于“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及在尚书省处理政务的特点,在唐王朝重要的中央政务活动当中,郎官创作的诗歌,典型之作乃是应制奉和类型的诗歌。初盛唐时期应制奉和诗歌的流变,离不开郎官诗人的努力,其中以沈、宋和张九龄为代表。但应制奉和诗歌也有变化。初唐时期的应制奉和诗是典型的宫体诗,辞采华丽,诗境促狭;盛唐时期张九龄之后有所变化,加入了气象宏阔、天然壮丽的作品;中晚唐时期由于郎官参政力度的消减,其应制奉和诗不仅数量相对较少,而且题材狭隘,风格呆板滞重。二是由于郎官作为生活在朝廷左近的一个自我认同感很强的群体,其在彼此交往之间,或者与其他文士唱和之间,酬答唱和类型的诗歌屡见不鲜,他们在有所归属的地位中展示着自己风流儒雅的生活,但也有一些士人责任感意识很强的诗人如做过郎官之位的张籍与元白之间的酬答唱和,实乃继承了现实主义体裁类型的诗歌,同时推动了新乐府诗歌的发展。其唱和之作,不仅促进了中唐时期诗文的革新,同时也促进了郎官诗人的诗歌在士人群体当中的传播。三是郎官由于宿直禁中的特有生活,创作了富有鲜明职务特色的“寓直”类型的诗歌。探讨其寓直诗歌的环境描写、生活描写、心态描写、风格特征,对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郎官诗人职任环境和创作心态多有助益。第五章从宏观层面论析唐代郎官制度以及郎官群体对诗歌发展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唐代郎官诗歌对唐诗意象的丰富,如郎官“上应列宿”的意识,对职任周边事物的意象化描述、对未来人生期望的意象,都对整个唐诗意象的丰富。二是郎官群体的创作对唐代诗歌技术进步的推动和对诗风演变的推动,主要是诗歌技艺的磨练和对诗歌风格的引领。三是发掘和提举唐诗创作新人。因郎官在其处理政务的职司时多有知贡举机会,即使不知贡举,其“清要”的社会地位也令这一群体在“通榜”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他们有对唐代诗歌创作新人的提拔和推荐。无论是职司之内利用科举通榜提拔新人,还是在职司之外利用郎官的声望提携后进,都对唐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后继力量。
张悦[3](2020)在《唐人选唐诗相关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唐诗作为“一代之文学”,是唐代文学繁盛的最突出代表。唐朝建国至五代,不过三百年间,出现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和诗歌作品。山水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各成气候,五言、七言齐头并进,古体诗向近体诗过渡,诗风逐渐摆脱浮靡而追求风骨与雅正,唐诗以其蓬勃的生命力向世界展示了其盛世帝国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底蕴。唐人对于自身所处时代是满足而骄傲的,对于当时的文学发展也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尤其在诗歌方面,唐人已经开始有意识地编选同时代人的诗歌集子。这种现象到了元代被称作“唐人选唐诗”。唐人选唐诗在当时的数量应该是很多的,迄今我们可以考察到的就有一百几十种。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所涉猎唐五代的唐诗选本就有三十九种之多,但很多都已经散佚了,难以得见全貌。据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整理辑校,现存唐人选唐诗共十七种。长久以来,在唐诗研究的领域中,唐人选唐诗作为一个整体或是出现在唐代的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诗选现象,并没有成为研究者们青睐的对象,他们更喜欢从唐以后的诗话和笔记中去寻找线索。自唐以降,历代都不乏唐诗选本,宋、元、明、清都在不同程度上宗唐和崇唐,与之相适应的,各个时期都出现了数目可观的唐诗选本,体现了各自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与倾向。而唐代人自己编选的唐诗集子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可贵。唐人选唐诗不仅展现了盛世大唐的文学自觉和文化自信,更体现了唐代诗歌审美趣味与诗歌特点,更可以观测出唐人诗歌风尚的动态流变。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唐人选唐诗的溯源和述评,从最早的有关唐人选唐诗的资料入手,追溯唐代唐诗选本的源流与各个选本在唐代的发展和研究。从宏观上梳理选本自唐代出现以来,经过宋、元、明、清、民国以及近现代的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和贡献,以及存在的研究不足之处。通过对清代以来唐人选唐诗研究现状的分析、整理和评述,更加精准地掌握唐人选唐诗的研究现状以及薄弱部分,从而更好地指导接下来的研究。第二部分通过几种重要的唐代唐诗选本梳理唐代诗歌风尚的动态流变,探讨唐诗内部发展演变过程。第三部分研究受关注相对较少的新增的三种唐人选唐诗,201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是傅璇琮、陈尚君和徐俊先生等在既往编纂的基础上,加以增补、覆校增订而出版的。其中新增三种唐诗选本即《元和三舍人集》、《窦氏联珠集》和《瑶池新咏集》研究相对较少,并且有值得深入探究的空间。第四部分通过对几种收录女诗人诗歌的唐诗选本的分析,探究唐人选唐诗收录女诗人诗歌的原因及意义。第五部分通过对诗僧这一特殊群体的诗歌收录情况以及唐代文人与诗僧的交往酬和情况进行阐释和分析,探讨唐人选唐诗中收录僧诗的积极意义。第六部分是诗人个案分析。通过对几位唐代着名诗人在唐人选唐诗诸本中的收录情况进行统计,并以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和仕宦经历相结合进行考察分析,还原诗人的诗歌作品在唐代被接受的真实情况,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张九龄和孟浩然等。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首先,第一次对二十一世纪以来唐人选唐诗的研究进行全面的评述,总结已有取得的成就,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其次,对于前人较少涉猎的女诗人群体及诗僧群体的观照和研究。分别列两章内容进行论述和分析,探寻女诗人和诗僧这两类特殊群体在唐代唐诗选本出现的原因和价值意义,既弥补了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也体现了唐人多元的、包容的、开放的、雅正的思想文化审美趣味。
郭梦丽[4](2020)在《《宋诗精华录》编写的时代契机及价值评估》文中研究说明陈衍是清末民初时期同光体派代表诗人和主要评论家。作为“同光体”的领袖人物,陈衍富于个性的诗歌创作以及诗学理念具有相当成就。陈衍提出“三元说”,并以文学发展史的观点映照诗歌,探究诗学内部演变之规律,进而为宋诗抬高地位。陈衍还提出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的论诗主张,强调学问的重要性。此外,他还研究了宋诗的个性化创作,提出“不俗”的论诗理念。简言之,陈衍正是在上述三种诗学主张的指导下,立足于清代诗学思潮的大背景,致力于为宋诗谋得一席之地。本文正是以陈衍编选的《宋诗精华录》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唐宋诗之争的学术公案以及清代学术思潮的演变展开论述,力图揭示其成书的潜在之因,以及选者诗学构建平台的得失。文章第一部分是对于作者陈衍的评介。主要是从其生平经历、诗话着作以及《宋诗精华录》的编选角度展开分析。既对陈衍的三重身份进行揭示,亦点明这一选本的特色所在。文章的第二部分重点论述《宋诗精华录》成书的潜在之因。分别以唐宋诗之争的学术思潮,陈衍个人的诗学思维以及清代乾嘉汉学三个学术层面深入分析,尤其是对唐宋诗之争在清代诗坛领域的演变进行详尽描述。文章的第三个部分,则是针对陈衍平台构建的得失进行评析。主要是从“三元说”、“不俗论”及对于宋诗分期的诗学主张三个层面展开研究。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则是从两个角度将《宋诗精华录》与近代诗坛上享有盛名的《宋诗选注》作了一个比较论。
王杨[5](2020)在《韩国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联研究》文中认为罗末丽初是韩国历史上向中国学习的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韩国汉诗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进入到真正发展的历史转折期。在这一历史时期,以崔致远、崔承佑、崔匡裕、朴仁范为首的留唐新生代诗人为中心,开放性文化意识为主导,积极汲取中国文学的精华,为韩国汉诗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罗末丽初的诗人们饱受中国文化滋养和熏陶的同时,以异国留学的宝贵经历极大丰富了他们汉诗创作题材,拓宽了汉诗创作空间和视野,在艺术表现方面也取得了斐然的艺术成就。直到1170年武臣政变为止,都是由他们或他们的后裔来主宰诗坛。罗末丽初汉诗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诗体、格式、格律、形态、风格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非常相近或相似的特点,呈现出新的社会趋向和审美追求。罗末丽初汉诗成了韩国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韩国汉诗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罗末丽初汉诗的梳理,可以发现与新罗末期以前的汉诗相比,罗末丽初汉诗整体上,无论是诗歌体裁、艺术水平还是创作手法都有了质的飞跃,韩国汉诗方能算得上进入了真正的发展轨道。曾经以贵族为中心零星的汉诗创作,也被以崔致远、崔承佑等新生代作家为代表的汉诗作家层所代替。而且不难发现他们几乎具有共同的诗风,从新罗末期的汉诗鼻祖崔致远到高丽初期的郑知常都久沐唐风,诗风虽都以晚唐风为主,又不乏带有六朝锦色的初唐风、清丽豪逸的盛唐风,这种文风一直持续到了金富轼,他的汉诗逐渐背离美在情辞以韵取胜的唐诗风,而是走向美在气骨以意胜的宋诗风,这种唐宋融合的诗风也预示着韩国汉诗结束了一个“亲唐”时代,又开启了一个“慕苏黄”时代。因此,笔者将罗末丽初汉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具体阐述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关联,进而阐明其价值和意义。基于整体观,本文将焦点锁定在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联上,从具有代表性的崔致远、崔匡裕等十余位诗人的汉诗作品文本出发,综合运用社会文化学、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源泉学研究、传播学研究以及接受美学等研究方法,采用综合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微观角度切入,在作品中寻求作家心知、理性与风格的发展趋势,去寻找思想的、感情的和艺术等种种不同的丝缕,进而阐明罗末丽初汉诗是如何接受并汲取中国文学精华,以自己的新感情和新经验,赋予新的汉诗文学形式和艺术生命,藉以发现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各时期的文学的各种关联,确定其在韩国汉诗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为此,本文从罗末丽初中韩关系和汉诗的发展变化、汉诗的思想意识与儒佛道的关系、汉诗中的中国历史人物与典故、汉诗的艺术表现与唐代诗学等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研究的意义和目的,通过梳理与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特点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确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写作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为罗末丽初中韩关系和汉诗的发展变化。主要对罗末丽初社会历史文化和中国文化流入以及罗末丽初汉诗的发展概况与动因进行了分析。罗末丽初时期中韩关系在古代东北亚复杂多变的局势下,经历了冷淡、缓和之后,又逐渐恢复了频繁的交流。随着中国文化东渐与传播,罗末丽初时期的统治者们不断地效仿唐朝,并实行科举制度和汉文教育等外在原因和罗末丽初社会出现的强化王权、骨品制等内在因素皆推动和刺激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们崛起,为韩国汉诗文学注入了新的生机,推动了汉诗的发展。第三章着重分析了罗末丽初汉诗主题意蕴与儒释道的关系。罗末丽初的诗人们既有儒家积极入仕的执着,又有道家退则独善其身的洒脱,更有佛家逃世的圆融。在儒家“忠孝”、“信”、“勇”的思想熏陶下,在开放性文化意识和民族意识的驱赶下,诗人们汲取儒家积极入仕、济世安民的精神,汉诗作品中流露出忠君爱国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民本思想。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愿与残酷的现实激烈的碰撞过程中,激发了诗人们的人格独立意识,在汉诗作品中表现出高蹈遗世的人文情怀和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在渐悟佛道之后,诗人们重新审视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朝着生命意识高度升华的方向发展,汉诗作品中又呈现出回归清净无染的禅心和空灵幽静的超然心境。第四章以罗末丽初汉诗中所出现的中国历史人物与典故为切入点,从微观领域考察汉诗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各种关联。具体考证汉诗中出现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等中国历史人物,还有各种典故以及诗歌中引用的中国作家的诗句、辞藻等,甚至具体到从某一个作品的某一个句子、某个词汇的来源中来寻找中国文化有关的内容和中国文化因子,从而解读它在整体汉诗中的作用和意义,从多个侧面揭示罗末丽初汉诗和中国文学之间的多层次关系。第五章聚焦在罗末丽初汉诗的艺术表现与唐代诗学的关联上,以审美意象、意境美学、艺术特征三个角度进行探讨分析罗末丽初汉诗对唐代诗学的接受与借鉴。探讨其汉诗与初唐诗风、盛唐之音、晚唐诗风间的相关因素;从意境之美、意象之美、辞藻之美出发,揭示罗末丽初汉诗脱胎于唐诗的关系;从统摄和综合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了解罗末丽初的诗人们受唐代诗学、社会氛围熏陶后的思想理念与创作风格,从而挖掘他们新的审美需求,使汉诗展现出独具魅力的艺术风貌。本文作为罗末丽初汉诗的首次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综合性的研究,在对罗末丽初时期整体性的研究非常稀少的情况下具有开拓性意义。通过对罗末丽初汉诗的整体研究,为确定其在韩国汉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历史意义做一些基础性的贡献,同时为今后更好的整理韩国汉文学发展史提供一定的帮助,也为中韩两国文学交流提供历史养料。
奥日莎[6](2020)在《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对于诗歌艺术的探寻是一次发现诗歌之美的历程。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巅峰,盛唐诗歌更是唐诗中最为璀璨夺目的明珠,盛唐一代之所以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奇迹与其独特的艺术特征有着重要的关系。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展开论述,把握盛唐诗歌在共时层面的总体艺术特征,探索盛唐诗歌在历时层面上与前代审美的渊源关系及后世影响。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盛唐诗歌兴盛的社会文化原因。主要从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国家自由开放、主动选择高尚的社会角色以及前代文学的铺垫四个方面来分析盛唐诗歌走向兴盛的原因。第二部分,盛唐诗歌的艺术特征。主要从审美观、情感观与语言观三个角度出发探究盛唐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具体而言体现在清真自然、风骨之力、至真至情与词约旨达上。第三部分,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的形成与“魏晋风度”及其审美观。主要讨论“魏晋风度”及其审美观对于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的影响,具体而言,在宏观层面上讨论魏晋“一往情深”“求真适意”“慷慨任气”“言意之辨”与自然审美观对盛唐诗歌的影响,在微观层面讨论盛唐诗歌对具体魏晋诗句的接受化用情况。第四部分,盛唐诗歌的艺术价值。主要从文学与美学两个角度讨论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的价值影响。
王廷法[7](2020)在《明季巴蜀第一禅僧:聚云吹万广真研究》文中提出聚云吹万禅师(1582-1639),讳广真,俗姓李,僰道宜宾(今四川省宜宾市)人,对明末巴蜀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万历四十一年(1613)七月,吹万广真礼月明联池禅师出家受具,后游吴、越、闽、粤,还蜀后驻锡忠州聚云禅院。崇祯十二年(1639)七月去世,世寿五十八,僧腊二十七。吹万广真着述宏富,有《一贯别传》《古音王传》《恣夏草》《说乐正论》《文字禅那》《偏说九辩》《心经诠注》《居士颂》等二十多种。现存《聚云吹万真禅师语录》三卷,《吹万禅师语录》二十卷,《一贯别传》四卷,《古音王传》一卷,《释教三字经》一卷。《释教三字经》在禅林流传甚广。释至善《行状》、田华国《吹万禅师塔铭》、释自融《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释性统《续灯正统》载其生平事迹。吹万禅师一生足迹遍布四川、湖南、湖北、江苏、福建、广东等地,游方多处,于潇湘湖东禅院、巴台禅院、宝峰山云来禅院、兴龙禅寺、忠州聚云禅院等处开堂说法,开创了聚云禅派,中兴明末巴蜀佛教。吹万禅师的方外之交与其游方经历密不可分,形成了主要以“潇湘湖东禅院——平都地藏院——金陵之行——破山禅系——聚云禅系”为线索的几个交游中心。吹万禅师不同时期的游方、住持经历,见证其弘扬禅法的起伏,最终成为明季巴蜀一代宗师。吹万的方内之交多为抗清忠义之士,与忠州世家大族高、田二氏及马千乘、马祥麟、秦良玉等忠义之士互有往来。吹万广真身处明末动乱之际,援儒入释,保有忠义菩提的救世情怀,受到诸多忠义之士的钦仰。吹万禅师的禅学思想会通三教,思想来源广博,现存着作《一贯别传》保存了吹万禅师的主要禅学思想,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道德经》《南华经》《文始真经》等道教典籍及《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多种佛经予以禅学解读,遵循三教“一贯传心”之旨,以一“心”会通三教,将儒家仁者心德、玄宗无为之道与释家空性相论,以三教合一的圆融之道宣畅居士佛教。吹万广真继承大慧宗杲看话禅的参悟之道,倡导“外净内禅”,在禅宗内部则倡“五宗兼备”,认为参禅一法贵在真参实悟,宣畅寻常日用的平常心之禅道。吹万广真传世着作除了保留吹万禅师上堂说法的语录之外,涉及诗、词、歌、赋、记、引、序、传及小说等多种文体,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吹万诗歌不但具有禅意、禅趣、禅理,亦与明末时局相关,体现了隐逸与忠义的双重主题,并体现了明代“真情”“真诗”的诗歌风貌。吹万禅师所撰佛化神魔小说《古音王传》是禅林小说的突出代表,不但蕴含深刻的禅理,启悟学人证禅,同时汲取明代小说的创作元素,以“奇”“幻”的叙事机制宣畅禅旨,是禅林小说的成熟之作,并在后世禅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吹万广真的文学思想承其“真参实悟”的参禅之法,认为“诗家法即禅家法”,并结合明末禅林现状,持动态的诗学观念,融合明代谢榛“兴、趣、意、理”的四格说,提出诗歌应具“大丈夫相”,表现出亦儒亦释的双重性,在出世、入世之间寻求平衡,体现了一代高僧大德的忠义菩提心。
梅立[8](2019)在《唐诗在泰国的传播与接受》文中认为当提到中国诗歌在泰国的传播与接受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提及唐诗。这是因为在泰国唐诗的流传度远远高于中国其他时代的诗歌。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涌现了许多着名的诗人与诗歌作品,并对中国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泰国也不例外。在泰国,翻译唐诗的书籍远多于翻译中国其他朝代诗歌的书籍。本文拟从三方面研究唐诗在泰国的翻译、传播与接受。第一章,梳理唐代诗歌的翻译书籍,笔者选取了九本书来进行分析。所选的第一本书籍是Oui Boonyapat(庄明伟)的《唐诗泰译一百首》。在这一部分,笔者概括描述了此书的内容,分析了所选唐诗的特征以及作者对唐诗的理解。第二本是Somphan Phromtha(松潘·碰塔)的《秋风——李白诗选》将李白的三十八首诗歌翻译成泰语。笔者在描述这本书内容的同时也剖析了李白的情感,并分析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最后探讨了松潘·碰塔的翻译艺术。最后六本是Chotchuang Nadon(绸初昂·那农)的作品,作家在那些书中收集了多种类型的唐诗并评点了多位诗人的作品。笔者分析了书中所选唐诗所蕴含的中国文化艺术。第二章,探讨不同媒体形式对唐诗的广泛传播与接受所起到的推动作用。这部分将分别讨论人们对出现在报刊、演讲、网站等传播媒介中的唐诗以及诗人的看法与评价等。第三章,介绍泰国学者Suphat Chaiwatthanaphan(素帕·财瓦塔纳藩)所写的《中国文学史》。并论述书中所写的关于中国文学史的内容、观点及泰国学术界对唐代文学的评价,最后总结唐诗受到泰国人的喜爱。
阮福心(NGUYEN PHUOC TAM)[9](2019)在《唐诗对越南李陈汉诗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越南位于印度支那半岛,系为与中国山水相连之重要南方邻国,相互之间保持着长期的文化关系。据史载,于公元前11世纪左右的周成王时代,中越两地民族之交往关系则已形成。约自公元前3世纪晚期至10世纪前期,越南始终被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直接治下的郡县,因之两地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变得日益紧密。在长达1000余年的北属历史时期里,包括文学艺术领域在内的越南文化受到中国文化的广泛影响。而唐朝诗歌(618-907)——这种灿烂辉煌的文化,已对越南汉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最显而易见的是越南李陈汉诗禀受唐诗的影响。李陈汉诗系代表着整个绵延近五个世纪的诗歌历史阶段之总称,即:从10世纪初至15世纪前的期间。这一时期,越南民族借用汉文作为官方文字,因而其对越南汉诗有着广阔的影响。当时文人尚深爱中国古典诗歌,其中最突出的是唐诗。唐诗之美,尝被越南着名文学家吴时仕(1726-1780)联想至西施之绝美。其对唐诗之爱慕可见一斑。而本文着重以李陈汉诗中的诸典型诗例加以剖析,运用对比等手法,以证明这些影响的具体表现,其中主要有李陈汉诗对唐诗体裁的接受、李陈汉诗对唐诗词句意的化用或借用以及李陈文人对唐诗及诗人的推崇等几个方面。然而,在接受唐诗巨大影响的同时,李陈汉诗在功用内容上以及表达方式上亦有改造,从而酿成其独有特质,成为越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红果[10](2019)在《唐诗雪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雪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出现最早、情感内涵丰富且具有审美文化意义的意象之一,唐诗中的雪意象不仅出现频率极高,且多具有意象特征,值得系统研究。然而目前学界关于雪意象的研究成果还不多,更未形成完整的系统。因此,本文以雪意象为切入点,以唐诗文本分析为基础,试图对唐诗中的雪意象作一全面而系统的分析。论文由三部分组成,即绪论、本论和结论。绪论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等,列举了关于雪意象的着作和论文,并依据电子版《御定全唐诗》对唐诗中的雪意象作出了基本统计。本论基于对唐诗中雪意象的研究,首先,以分期研究的形式对雪意象的发展源流进行梳理,了解其作为传统意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对唐诗中雪意象进行具体的量化分析,从而直观地了解其创作概况。其次探讨了唐诗中雪意象蕴含的情感内涵,并将其划分为五个部分予以阐述。最后,从三个方面对唐诗雪意象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与总结,从而进一步探析唐代诗人对雪意象进行营构的艺术创造过程。文章的结论部分在综合前面的论述基础上,对于唐诗雪意象的整体特征进行总结式分析。
二、禅宗对唐诗创作和唐诗理论发展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禅宗对唐诗创作和唐诗理论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钟惺、谭元春《唐诗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唐诗归》的编选背景 |
第一节 《唐诗归》产生的背景 |
一、万历时期的时代背景 |
二、万历时期的诗学思潮 |
第二节 钟惺与谭元春的生平及交游 |
一、钟惺的生平与交游 |
二、谭元春的生平与交游 |
三、钟惺与谭元春的订交 |
第三节 钟惺与谭元春的诗学观 |
一、钟惺的诗学观 |
二、谭元春的诗学观 |
第二章 《唐诗归》的成书及其版本 |
第一节 《唐诗归》的成书 |
第二节 《唐诗归》版本述略 |
一、明代《唐诗归》的版本 |
二、清代《唐诗归》的版本 |
第三章 《唐诗归》的选诗 |
第一节 《唐诗归》的选诗宗旨 |
一、以幽情单绪为尚 |
二、以学古师心为本 |
第二节 《唐诗归》的选诗特色 |
一、选录时段:推崇盛唐,兼重四唐 |
二、选录诗人:不恃声名,独具慧眼 |
三、选录体裁:各体兼备,取长补短 |
四、选录题材:兼收并蓄,尤重送别 |
第四章 《唐诗归》的评点 |
第一节 《唐诗归》的评点方式 |
一、精研字句,梳理脉络 |
二、对比映照,自见分晓 |
三、指误辨析,昭示后学 |
第二节 《唐诗归》的评点特色 |
一、诗道性情,别情别趣 |
二、作品本位,情真意厚 |
三、物极则变,物极必反 |
第五章 《唐诗归》的价值及影响 |
第一节 《唐诗归》的价值 |
一、“不必焚毁”的诗学价值 |
二、“家置一编”的社会价值 |
第二节 《唐诗归》的影响 |
一、《唐诗归》对明代文坛的影响 |
二、《唐诗归》对清代文坛的影响 |
第三节 《唐诗归》的不足 |
一、校勘不精,疏于考证 |
二、强调性灵,评语晦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唐诗归》选诗评语一览表 |
(2)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郎官的界定及本文的研究对象 |
二、选题依据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唐代郎官制度及其政治地位 |
1.1 唐代郎官制度的沿革 |
1.1.1 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 |
1.1.2 郎官与选举制度 |
1.2 唐代郎官的职掌与演变 |
1.2.1 唐代郎官的职掌 |
1.2.2 “前后行”郎官秩序的演变 |
1.2.3 唐后期郎官的使职化 |
1.3 唐代郎官的政治地位与行政特色 |
1.3.1 “清要之位”的政治地位 |
1.3.2 “颁令节制”的政务特色 |
第二章 唐代郎官职任和迁转的文学素养 |
2.1 郎官职任和迁转情况分析 |
2.1.1 郎官的职任和迁转途径分析 |
2.1.2 郎官的制授与敕授 |
2.2 唐代士人群体的郎官意识 |
2.2.1 唐代郎官的才具意识 |
2.2.2 唐代郎官的“赤墀”意识 |
2.2.3 唐代郎官乃迁转要津 |
2.3 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 |
2.3.1 唐代制诰中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 |
2.3.2 郎官职任注重文学素养原因分析 |
2.3.3 “尚文”传统与郎官群体的人文品格 |
第三章 唐代郎官的职司与文学活动 |
3.1 郎官与科举 |
3.1.1 初盛唐郎官知贡举与进士科改革 |
3.1.2 初盛唐郎官知贡举与文学风气 |
3.1.3 中晚唐郎官通榜与进士行卷的盛行 |
3.1.4 中晚唐郎官通榜与文学革新 |
3.2 郎官参与铨选中的文学活动 |
3.2.1 郎官参与考课的文学功底 |
3.2.2 郎官与铨选中的“藻鉴”之能 |
3.2.3 郎官知南选对郎官诗歌的影响 |
3.3 郎官知制诰中的文学 |
3.3.1 郎官知制诰辨析 |
3.3.2 郎官知制诰的文学素养分析 |
3.3.3 元、白郎官经历对制诰文体的改革 |
第四章 唐代郎官活动与诗歌创作 |
4.1 唐代郎官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1.1 初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1.2 盛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1.3 中晚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2 郎官的寓直与诗歌创作 |
4.2.1 描写寓直环境 |
4.2.2 描写寓直生活 |
4.2.3 反映寓直心态 |
4.2.4 寓直诗的风格 |
4.3 郎官与赠答唱和诗 |
4.3.1 郎官群体的赠答唱和诗歌探析 |
4.3.2 郎官唱和的典范案例:张籍与元、白等人的唱和 |
4.3.3 郎官群体赠答唱和诗的突出意义 |
第五章 唐代郎官对唐诗的影响 |
5.1 唐代郎官诗对唐诗意象的丰富 |
5.1.1 命归列宿类 |
5.1.2 职任所感类 |
5.1.3 人生期望类 |
5.2 促进唐代诗歌的变化 |
5.2.1 郎官应制诗对诗艺的锻炼 |
5.2.2 重要郎官诗人对诗风的引领 |
5.3 发掘唐诗创作新人 |
5.3.1 职任之内提携唐诗新人 |
5.3.2 职任之外提携唐诗新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唐人选唐诗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唐人选唐诗研究述评 |
第一节 唐代唐诗选本的陆续出现 |
第二节 宋代笔记与诗话中的唐代唐诗选本 |
第三节 元代文人与唐代唐诗选本 |
第四节 明代“唐人选唐诗”研究 |
第五节 清代至1949年间的“唐人选唐诗”研究评述 |
第六节 1949年至2000年的“唐人选唐诗”研究评述 |
第七节 新世纪以来“唐人选唐诗”研究评述 |
第二章 唐人选唐诗诸本与唐诗的发展 |
第一节 唐人选唐诗的发展历程 |
一、特殊阅读对象:初唐《翰林学士集》与中唐《御览诗》 |
二、“声律风骨始备”之盛唐气象——殷璠《河岳英灵集》 |
三、同是天涯沦落人,同类相感——元结《箧中集》 |
四、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诗特色 |
五、沧海遗珠——唐写本《唐人选唐诗》的重要价值 |
六、慧眼识老杜,广选唐英才——韦庄《又玄集》 |
第二节 “雅正”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题材广泛,众体皆备 |
第三章 新增三种唐人选唐诗 |
第一节 《元和三舍人集》 |
一、同题而作,超群异彩——令狐楚出色的边塞诗 |
二、文人团体酬唱合集的现象叙述与意义评定 |
第二节 褚藏言《窦氏联珠集》 |
第三节 蔡省风《瑶池新咏集》 |
第四章 唐人选唐诗中的女诗人诗歌 |
第一节 收录女诗人诗歌的唐代唐诗选本 |
第二节 不同阶层的女诗人 |
一、帝王和女官 |
二、女道士 |
三、文士之妻妾 |
四、倡伎 |
五、女郎 |
六、其他女性 |
第三节 女诗人的诗歌题材 |
一、交友酬赠诗 |
二、闺情诗 |
三、应制宴和诗 |
四、写景咏物诗 |
五、寓言诗 |
六、边塞诗 |
七、感兴诗 |
第四节 女性诗人入选唐人选唐诗的意义与价值 |
一、女性地位的提升与女性文化圈的形成 |
二、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对女性参与文学活动的接受和肯定 |
第五章 唐人选唐诗中的僧诗 |
第一节 僧诗的出现与繁荣 |
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及僧诗的产生 |
二、僧诗繁荣的原因 |
第二节 僧诗的题材与风格特色 |
一、僧诗的题材 |
二、僧诗的风格特色 |
第三节 唐代文人与诗僧的交往及士僧酬赠诗 |
一、唐代文人与佛教 |
二、唐代文人与僧侣的交往 |
三、唐人选唐诗中的士僧酬赠诗 |
第四节 僧诗的繁盛在唐人选唐诗中的重要意义 |
一、僧诗在中晚唐唐人选唐诗中繁盛的原因 |
二、僧诗在诗歌发展中的贡献及意义 |
第六章 唐人选唐诗与诗人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唐人选唐诗对李、杜、白诗歌的品评 |
一、壮美飘逸,“嚷出来”的诗歌代表——李白 |
二、仕途偃蹇,沉郁顿挫的“未来的开始”——杜甫 |
三、《又玄集》与《才调集》对白居易的诗歌品评 |
第二节 唐人选唐诗对张九龄的诗歌接受研究 |
一、“九龄文雅” |
二、张九龄未入辛文房《唐才子传》 |
三、唐人选唐诗对张九龄的诗歌收录及品评 |
第三节 唐人选唐诗对孟浩然的诗歌接受 |
一、“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
二、纵情山水 |
三、唐人选唐诗对孟浩然的诗歌收录及品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宋诗精华录》编写的时代契机及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陈衍评介 |
1.1 生平略述 |
1.2 诗话着作 |
1.3 选诗述略 |
第二章 《宋诗精华录》成书的潜在之因及评估 |
2.1 唐宋之争思潮流变与陈衍的时代契机 |
2.2 陈衍的新创思维概述 |
2.3 乾嘉学风的遗存与陈衍成果的历史溯源 |
2.3.1 乾嘉学风与陈衍的有效吸纳 |
2.3.2 诗人之诗、学人之诗区分的思维渊源与价值判定 |
第三章 时代前潮的应变与陈衍平台构建的得失 |
3.1 “三元说”的理论含义与价值视线模糊 |
3.2 分期论与唐宋之争问题的深度纠结 |
3.3 “不俗论”诗学思想评介 |
第四章 《宋诗精华录》与《宋诗选注》比较论 |
4.1 《宋诗选注》概述 |
4.2 《宋诗精华录》与《宋诗选注》的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5)韩国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二章 罗末丽初中韩关系和汉诗的发展变化 |
第一节 罗末丽初社会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流入 |
一、罗末丽初时期的韩国社会现状 |
二、中国文化东渐与传播 |
第二节 罗末丽初汉诗发展 |
一、新罗前韩国汉诗的发展 |
二、新罗新生代作家的汉诗创作 |
三、高丽初期汉诗作家的创作 |
第三节 罗末丽初汉诗发展的动因 |
一、文化交流和汉诗创作 |
二、教育制度和汉文教育 |
第三章 罗末丽初汉诗主题意蕴与儒释道的关系 |
第一节 积极入世与儒家思想 |
一、人格风范和忠君爱国 |
二、民本思想与忧国忧民 |
第二节 独立意识与道家思想 |
一、高蹈遗世与人文情怀 |
二、超凡豁达与理想境界 |
第三节 生命意识与佛教思想 |
一、清净无染与禅心 |
二、空灵幽静与超然心境 |
第四章 罗末丽初汉诗中的中国历史人物与典故 |
第一节 罗末丽初汉诗中的中国历史人物 |
一、千古帝王和将相 |
二、万世文人与逸士 |
三、其他中国人物 |
第二节 罗末丽初汉诗中的中国典故 |
一、点石成金事典的妙用 |
二、以故为新语典的活用 |
第五章 罗末丽初汉诗的艺术表现与唐代诗学 |
第一节 审美意象与唐诗意象的接受 |
一、自然意象和审美情感 |
二、人文意象和审美情感 |
第二节 意境美学与唐诗意境的构建 |
一、春色与唐风 |
二、秋思与唐韵 |
三、冬雪与唐音 |
第三节 艺术特征对唐代诗学的借鉴 |
一、艺术风格与唐诗风格的模仿 |
二、艺术手法与唐诗艺术手法的化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盛唐诗歌兴盛的社会文化原因 |
(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
(二)国家自由开放 |
(三)主动选择高尚的社会角色 |
(四)前代文学的铺垫 |
二、盛唐诗歌的艺术特征 |
(一)审美观:清真自然与风骨之力 |
1.清真自然 |
2.风骨之力 |
(二)情感观:至真至情 |
1.以诗缘情 |
2.物我合一 |
(三)语言观:词约旨达 |
1.精约的表达 |
2.韵外之致 |
三、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的形成与“魏晋风度”及其美学观 |
(一)对“魏晋风度”的接受 |
1.一往情深 |
2.求真适意 |
3.慷慨任气 |
(二)对魏晋美学观的接受 |
1.言意之辨与形神之论 |
2.自然审美观 |
(三)对魏晋诗句的化用 |
四、盛唐诗歌艺术价值 |
(一)文学价值 |
1.对于意境理论的进一步开拓 |
2.开启“唐宋诗之争”序幕 |
(二)美学价值 |
1.体现盛唐人的诗性思维 |
2.自然审美观的进一步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明季巴蜀第一禅僧:聚云吹万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吹万广真生平考证 |
第一节 生平考述——明末巴蜀佛教第一人 |
一、夙结佛缘,出家受具(1582—1616) |
二、游方时期(1617—1624) |
三、住持忠州聚云禅院时期(1624—1638) |
第二节 吹万广真交游考述及影响 |
一、吹万禅师的方外之交 |
二、吹万禅师的方内之交 |
第三节 吹万广真《释教三字经》《示谶说》与明清“二道悟”之诤 |
一、吹万禅师《释教三字经》与天皇道悟 |
二、吹万禅师《示谶说》与马祖“五宗”说 |
第二章 吹万广真思想研究:三教合一与居士佛教的倡导 |
第一节 思想渊源 |
一、吹万思想的形成时期 |
二、吹万禅师思想着述 |
三、《一贯别传》与三教会通 |
第二节 吹万禅师《一贯别传》思想研究:儒宗 |
一、《易经》:天地之心与如来之藏 |
二、《学》《庸》:性觉妙明与明德同一 |
三、《论语》:天下归仁与正法眼藏 |
四、《孟子》:孺子之心与本来面目 |
第三节 吹万禅师《一贯别传》思想研究:玄宗 |
一、《道德经》:无为与空性 |
二、《南华经》:佛道归一 |
三、《文始真经》:无得与无相 |
第四节 吹万禅师《一贯别传》思想研究:释宗 |
一、《心经》:般若空观与无位真人 |
二、《金刚经》:云何应住与自识本心 |
三、《弥陀经》:一心不乱与理事相融 |
四、《四十二章经》:“命在呼吸之间”与“不可须臾离道” |
五、《佛说维摩诘经》:不二法门与曹溪指月 |
六、《楞伽经》:出佛身血与无明烦恼 |
七、《圆觉经》:圆无不觉与万物一府 |
八、《楞严经》:妙真如性与性外无物 |
九、《法华经》:开权显实与声色言语 |
十、《华严经》:一真法界与寻常日用 |
第三章 吹万广真的禅法及文学思想 |
第一节 吹万广真对临济禅法的革新与重构 |
一、从大慧宗杲“看话头”到吹万广真以儒、释、道之言为话头的变革 |
二、吹万广真“外净内禅”与晚明“禅净合一”模式的变革 |
三、从汉月法藏“○相”至吹万禅师“五宗兼备” |
四、吹万禅师对“寻常日用”与“真参实悟”的诠释 |
五、吹万禅法之旨归:平常心与佛祖相传之心 |
第二节 吹万广真文学思想研究:历史视域中的“文字禅” |
一、吹万广真对文字禅的继承与反拨:文字禅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 |
二、吹万禅师的动态诗学观 |
三、吹万广真的诗学主张:亦禅亦儒的双重性 |
第四章 吹万诗歌研究——真情与真诗:明诗本位论的一个尝试 |
第一节 明代禅林偈与诗的合流及其功用的泛化 |
一、偈与诗的合流 |
二、偈颂在明代禅林中功用的泛化 |
三、《吹万禅师语录》中偈与诗的合流 |
第二节 吹万广真诗歌体裁研究 |
一、五绝:丈室不增,诸天不减 |
二、七绝:游戏三昧 |
三、律诗:写禅林事,发世外情 |
第三节 隐逸与忠义:吹万广真诗歌的创作题材 |
一、僧俗交往诗 |
二、山居诗 |
三、怀古与抒情感怀 |
第四节 吹万的诗歌风貌及其诗学意义——真诗:浪漫主义的素朴表达 |
一、禅悦:浪漫主义的素朴表达 |
二、物像观照与情感映射:禅林与世俗双重衰落的气象 |
三、意境的营造:清寒意境的突破与“苦吟式”作诗法的转变 |
四、“响”:从“真情”到“大丈夫相” |
第五章 吹万广真《古音王传》研究 |
第一节 佛化神魔小说《古音王传》的创作成因及其影响 |
一、小说与禅的关系转变 |
二、僧人创作小说的发端及发展状况 |
三、创作原因蠡测 |
四、吹万《古音王传》之影响 |
第二节 《古音王传》的禅学指归——张伯端《悟真篇》对吹万禅师的影响与秤叟居士对《古音》的阐发 |
一、张伯端《悟真篇》对吹万禅师的影响 |
二、秤叟居士对《古音王传》的阐发 |
第三节 《古音王传》“奇”“幻”的叙事机制 |
一、创作渊源 |
二、叙事伦理:佛门善恶观与因果报应说 |
三、叙事结构:以双层结构为经,重叠式结构为纬 |
四、叙事风格:详赡、奇幻与讽刺 |
结论 |
附录:吹万广真年谱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唐诗在泰国的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诗在泰国的翻译 |
第一节 《唐诗泰译一百首》所选篇的特征 |
第二节 《唐诗泰译一百首》作者对唐诗的理解 |
一、诗歌内容翻译与分析 |
二、译本的优点与缺点 |
(一) 译本的优点 |
(一) 译本的不足 |
第三节 《秋风——李白诗选》诗歌艺术及特色解释 |
第四节 绸初昂·那农的作品中的唐代文化与艺术 |
第二章 唐诗在泰国传播与接受的其他媒介 |
第一节 出现在泰国报刊、文章中的唐诗 |
第二节 出现在演讲中的唐诗 |
第三节 出现在网络上的唐诗 |
一、学术网络 |
二、半学术网页 |
三、个人博客 |
四、作家的网页 |
五、网络报纸 |
第三章 泰着中国文学史中的唐诗及内容分析 |
第一节 书中所对唐代文学的见解 |
第二节 泰国学术界对唐代文学的评价 |
第三节 唐诗受到泰国人的喜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唐诗对越南李陈汉诗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 |
第三节 研究范畴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新点 |
第二章 北属时期越南诗文概况 |
第一节 中越关系与汉喃文字 |
一、北属中越关系之历史 |
二、越南汉喃文字之问世 |
三、小结 |
第二节 中越文化接触与交流 |
一、北属中越文化之接触 |
二、北属中越文化之交流 |
三、小结 |
第三节 安南诗文与南北文人交流 |
一、安南诗文之情况 |
二、南北文人之交往 |
三、唐朝文人视野中的安南形象 |
四、小结 |
第三章 唐诗对李朝汉诗的影响 |
第一节 李朝时期的诗文状况概观 |
一、李朝时代的社会历史背景 |
二、佛教在李朝时代中的地位 |
三、李朝时期的诗文面貌综观 |
四、小结 |
第二节 李朝汉诗禀受唐诗的影响 |
一、李朝汉诗对唐诗语句的化用 |
二、李朝汉诗对唐诗体裁的学习 |
三、《坛经》在李朝汉诗中的表现 |
四、小结 |
第三节 李朝汉诗中的特殊性 |
一、李朝汉诗中的民族意识 |
二、李朝汉诗中的传奇色彩 |
三、李朝汉诗中的哲学意味 |
四、小结 |
第四章 唐诗对陈朝汉诗的影响 |
第一节 陈朝时期的诗文状况概观 |
一、陈朝的汉诗文写作背景 |
二、陈朝时期的佛儒道并行 |
三、陈朝时期的诗文面貌综观 |
四、小结 |
第二节 陈朝汉诗禀受唐诗的影响 |
一、陈朝汉诗对唐诗体裁的仿效 |
二、陈朝汉诗对唐诗句词的借用 |
三、陈朝汉诗中的唐朝文人形象 |
四、小结 |
第三节 陈朝汉诗的基本特质 |
一、陈朝汉诗中的民族精神 |
二、陈朝汉诗中的三教融合 |
三、陈朝汉诗中的用典特色 |
四、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一、对李陈两朝汉诗的评价 |
二、李陈汉诗对唐诗体裁的接受 |
三、李陈汉诗对唐诗词句的化用 |
四、李陈文人对唐诗及诗人的推崇 |
五、李陈汉诗中的几个基本特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唐诗雪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综述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以及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唐前雪意象溯源及唐诗雪意象创作概况 |
第一节 唐前雪意象溯源 |
一、发生与萌芽之先秦两汉时期 |
二、发展与新变之魏晋南北朝时期 |
第二节 唐诗雪意象创作概况 |
一、唐诗雪意象概况表 |
二、唐诗雪意象类型概述 |
第二章 唐诗雪意象的情感内涵 |
第一节 离别相思之绪 |
一、依依不舍的别离 |
二、绵绵不尽的相思 |
第二节 孤寂失意之感 |
一、人生失意的困顿 |
二、客居异乡的羁愁 |
第三节 乐观昂扬之情 |
一、对丰年的希冀 |
二、欢畅愉悦之情 |
三、豪迈乐观之情 |
第四节 悲天悯人之思 |
一、哀民生之多艰 |
二、忧家国之动荡 |
第五节 淡泊宁静之志 |
一、高标孤洁的君子之德 |
二、空灵寂静的禅悦之思 |
第三章 唐诗雪意象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多样的意象组合 |
一、雪与植物 |
二、寒雪孤灯 |
三、雪中飞雁 |
第二节 比拟与象征的特点 |
一、雪意象的比拟功用 |
二、雪意象的象征功用 |
第三节 唐诗雪意象的典故使用 |
一、唐诗雪意象典故统计 |
二、雪意象用典的思想主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禅宗对唐诗创作和唐诗理论发展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钟惺、谭元春《唐诗归》研究[D]. 王璐.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D]. 颜程龙. 河北大学, 2020(08)
- [3]唐人选唐诗相关问题研究[D]. 张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4]《宋诗精华录》编写的时代契机及价值评估[D]. 郭梦丽.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1)
- [5]韩国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联研究[D]. 王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6]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研究[D]. 奥日莎. 内蒙古大学, 2020(11)
- [7]明季巴蜀第一禅僧:聚云吹万广真研究[D]. 王廷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8]唐诗在泰国的传播与接受[D]. 梅立.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9]唐诗对越南李陈汉诗的影响研究[D]. 阮福心(NGUYEN PHUOC TAM).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10]唐诗雪意象研究[D]. 李红果. 黑龙江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