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科教兴镇战略 推动镇域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家明,余志林[1](2021)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测度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指明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是启动内循环、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研究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对促进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沿黄地区中心城市进行界定,运用综合指数模型确定沿黄城市群,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3—2018年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GMM模型对影响其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明晰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其高质量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共同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表明:(1)样本期内,兰州市、西安市、济南市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空间维度上高质量发展水平位居前列,关中平原城市群、兰西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位居前列。(2)沿黄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在2012—2013年前后有明显的提升,不同约束下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梯度分布上呈"正态分布"。(3)财政因素、技术因素、人均实际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正向推动作用,环境规制倒逼技术创新效应显现,但环境规制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异质性特征。这意味着,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现状基础上,需根据不同因素的异质性影响具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最后,文章从政府引导、突出优势,点面结合、协同规划,综合治理、分类施策,系统提升、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四方面提出促进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范晓鹏[2](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刘泽致,杜国强,张治元,张云福[3](2021)在《仁兴镇 仁者乐山 众功皆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仁为本,和为贵。事和,仁兴。仁兴,事顺,众功皆兴。仁兴,仁和则兴。这既是仁兴的历史传统,也是仁兴的发展理念。仁兴,地处禄丰市东北部,辖12个村委会(社区)148个村民小组3.5万人,耕地3.4万亩。境内水利化程度89%,盛产烤烟、萝卜、水稻、油菜、鲜切花、西瓜?
王潇[4](2021)在《水泉镇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杨正莲[5](2021)在《黎平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
赵锐[6](2021)在《基于五维度结构模型的北白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冉敏芳[7](2019)在《重庆市:镇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以黔江区黑溪镇为例》文中提出一、绪论相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环境,镇域农村经济的模式较为松散。通过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建立基本的贸易框架,搭建最为基础的货物交易平台,形成小规模的经济体系。在县域经济乃至市经济的发展中,其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力发展镇域农村经济,不仅能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在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方面也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
周立江[8](2016)在《江藻镇经济发展战略及支撑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镇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镇域经济在很多地区经济总量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己占据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因此,开展镇域经济发展研究不仅对丰富经济理论体系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指导镇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中国城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本文首先阐述镇域经济的概念,对镇域经济的内涵进行分析,论述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概述了江藻镇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并对江藻镇经济发展进行SWOT分析,论述了江藻镇经济发展存在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挑战。最后提出了江藻镇经济发展战略及支撑体系。本文提出以“产业强实的经济重镇、山水秀美的生态靓镇”为江藻镇战略目标,以生态立镇、工业强镇、农业富民、三产活镇四大战略为导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抢抓诸暨北承杭州都市区战略机遇,以小城镇建设为龙头,切实抓好招商选资和项目建设,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着力打造特色生态经济基地,并以知名品牌带动产业集群,来实现江藻镇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樊猛[9](2015)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镇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镇域经济是指在镇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和空间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且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多年来,经济学界一直重视宏观与中观经济的研究,与县域经济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重点显着不同,作为最基层的区域经济,镇域经济在国内外很少受到理论研究的重视。作为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以城镇化为核心,镇域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承载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统筹镇域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和根本出路。新时期新阶段,如何顺应发展趋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新型城镇建设与镇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是实现地区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深入探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镇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探索新型新型城镇建设与镇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对于从理论上廓清新型城镇建设和镇域经济发展中的思想认识问题,进而提供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新型城镇化这一大背景,在综合分析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和镇域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探讨总结镇域经济发展思路与模式,并结合山东省滕州市滨湖镇镇域经济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汪光祖[10](2013)在《镇域经济综合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以烟台市福山区门楼镇为例》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中镇域经济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近几年国家政策的陆续下调,镇域经济在经济社会中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镇域经济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得到认可和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镇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是关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文首先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等基本概念、理论派别。同时对我国镇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总体规模、产业结构、基础设施三个层面对我国镇域经济发展总体现状进行了评价,并指出当前我国镇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门楼镇为例,笔者对门楼镇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概括,同时结合镇域经济发展原则构建了适合门楼镇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框架,确立了门楼镇域经济未来发展的努力方向。研究认为,实现门楼镇镇域经济综合协调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1)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2)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3)繁荣社会事业;(4)优化发展环境;(5)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二、实施科教兴镇战略 推动镇域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施科教兴镇战略 推动镇域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测度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
2 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的选择 |
2.1 沿黄地区中心城市的选择 |
2.2 沿黄地区城市群的选择 |
3 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测度 |
3.1 模型构建、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3.1.1 DEA模型构建 |
3.1.2 MI指数模型构建 |
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2.1 沿黄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分析 |
3.2.2 沿黄地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分析 |
3.2.3 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综合梯度分析 |
4 沿黄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 |
4.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2)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7)重庆市:镇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以黔江区黑溪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的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二)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 |
1. 研究目的 |
2. 技术路线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1. 国内的研究 |
2. 国外的研究 |
二、黑溪镇概况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
(一)黑溪镇概况 |
1. 地质地貌 |
2. 气候资源 |
3. 交通状况 |
4. 资源物产 |
5. 基础设施优势 |
6. 乡村振兴优势 |
三、黑溪镇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镇域经济发展质量不乐观 |
(二)镇域经济发展缺少扎实的基础 |
(三)镇域经济发展受资金制约比较严重 |
(四)农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偏低 |
(五)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
(六)现行土地政策阻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
(七)农村人才缺乏一定程度制约经济发展 |
四、推进黑溪镇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
1. 黑溪镇农业结构调整应遵循的原则 |
2.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壮大农村经济实力 |
3.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村自身功能 |
4. 多项措施共努力,促进健康有序发展 |
5. 培养和引进人才,为农村经济服务 |
6. 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效益 |
7. 夯实镇域经济发展基础,提升工业经济支撑力 |
8.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公共服务能力 |
9. 第三产业发展方面 |
(二)完善人才引进制度,提升企业竞争力 |
五、研究的基本思路 |
六、结束语 |
(8)江藻镇经济发展战略及支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镇域经济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
1.4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2 镇域经济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镇域经济的内涵 |
2.1.2 战略的定义 |
2.2 镇域经济相关基础理论 |
2.2.1 分工贸易和全球化理论 |
2.2.2 经济地理和空间经济理论 |
2.2.3 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理论 |
2.2.4 战略相关理论 |
2.3 镇域竞争力相关理论 |
2.3.1 镇域竞争力概述 |
2.3.2 镇域竞争力的研究理论 |
2.3.3 镇域竞争力的研究方法 |
2.3.4 镇域竞争力的研究模型 |
3 镇域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经验及借鉴 |
3.1 国外的发展经验 |
3.2 国内的发展经验 |
3.3 对我国镇域经济发展的启示及借鉴 |
4 江藻镇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环境分析 |
4.1 诸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
4.2 诸暨镇域发展情况 |
4.3 江藻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
4.4 江藻镇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
4.4.1 发展优势 |
4.4.2 发展劣势 |
4.4.3 发展机遇 |
4.4.4 发展挑战 |
4.4.5 简要小结 |
5 江藻镇经济发展战略 |
5.1 江藻镇经济发展战略 |
5.1.1 需突出实施“生态立镇” |
5.1.2 需持续实施“工业强镇” |
5.1.3 需稳步实施“农业富民” |
5.1.4 需加快实施“三产活镇” |
5.2 江藻镇经济发展战略举措 |
5.2.1 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
5.2.2 大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
5.2.3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
5.2.4 全力夯实招商选资 |
5.2.5 大力培育民营经济 |
5.2.6 大力倡导低碳经济 |
6 江藻镇经济发展战略的支撑体系构建 |
6.1 完善组织领导和强化政策法律保障体系 |
6.1.1 完善组织领导体系 |
6.1.2 强化政策法律保障体系 |
6.2 进行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 |
6.2.1 建设体制创新体系 |
6.2.2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
6.2.3 建设管理创新体系 |
6.3 建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 |
6.3.1 建立人力资源体系 |
6.3.2 建设社会保障体系 |
6.4 构建投资融资和信用体系 |
6.4.1 构建投资融资体系 |
6.4.2 构建信用体系 |
6.5 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镇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2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新型城镇化及其特征 |
2.1.1 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 |
2.1.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
2.1.3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
2.2 镇域经济及其范畴 |
2.2.1 镇域经济的内涵 |
2.2.2 镇域经济的基本范畴 |
2.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镇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
2.3.1 坚持规划先行 |
2.3.2 坚持以人为本 |
2.3.3 坚持产城融合 |
2.3.4 坚持强化基础 |
2.3.5 坚持深化改革 |
2.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镇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4.1 城镇化的基本理论 |
2.4.2 镇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镇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制约因素 |
3.1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
3.1.1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1.2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
3.2 我国镇域经济发展现状 |
3.3 镇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产业集聚力差 |
3.3.2 土地利用率低 |
3.3.3 筹融资难度大 |
3.3.4 技术人才短缺 |
3.3.5 区间差异明显 |
3.4 镇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
3.4.1 发展思路不明确 |
3.4.2 受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瓶颈制约 |
3.4.3 制约镇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 |
3.4.4 缺乏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和机制 |
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镇域经济发展思路与模式选择 |
4.1 镇域经济发展模式归纳 |
4.1.1 生态农业主导型 |
4.1.2 工业经济主导型 |
4.1.3 文化旅游主导型 |
4.1.4 商贸物流主导型 |
4.1.5 特色产业集聚型 |
4.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镇域经济发展思路 |
4.2.1 突出特色 |
4.2.2 重视品牌 |
4.2.3 坚持专业化 |
4.2.4 坚持集约化发展 |
4.2.5 重视生态建设 |
4.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镇域经济发展模式确定的原则 |
4.3.1 系统全面 |
4.3.2 以人为本 |
4.3.3 产城结合 |
5 滕州市滨湖镇镇域经济发展案例分析 |
5.1 滨湖镇概述 |
5.2 滨湖镇镇域经济发展现状 |
5.2.1 发展思路比较清晰,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
5.2.2 强化微山湖湿地建设,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基本形成 |
5.2.3 强化微山湖古镇项目带动,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 |
5.2.4 发挥沿运优势,内河临港物流产业不断壮大 |
5.2.5 坚持转调并重,特色加工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
5.2.6 农业基础地位巩固强化,镇域经济发展内涵得到扩展 |
5.2.7 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
5.2.8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镇域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
5.3 滨湖镇镇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与培育 |
5.3.1 滨湖镇镇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
5.3.2 滨湖镇镇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培育 |
6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突出改革主题,破除镇域经济发展各项体制机制障碍 |
6.2 突出“特色化、差异化”,科学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
6.3 以特色产业培育为根本,不断壮大镇域经济实力 |
6.4 以城镇建设为载体,筑牢镇域经济发展平台 |
6.5 以民生发展为保障,优化镇域经济发展环境 |
6.6 强化政策配套,激发镇域经济发展活力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镇域经济综合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以烟台市福山区门楼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论文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2 资源经济理论 |
2.3 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经济综合协调发展理论 |
2.5 镇域经济综合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 |
2.5.1 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协调 |
2.5.2 产业布局与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 |
2.5.3 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 |
2.5.4 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综合协调 |
3 我国镇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1 镇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 |
3.2 镇域经济发展的困境 |
3.2.1 城镇集聚效应低,对人口吸纳能力差 |
3.2.2 产业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 |
3.2.3 融资筹资难度高,抵御风险能力差 |
3.2.4 人才和技术短缺,发展后劲不足 |
3.2.5 基础设施配套滞后,发展环境不够优化 |
3.3 镇域经济发展失衡及其原 |
3.3.1 镇域经济发失衡的表现 |
3.3.2 镇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 |
3.4 镇域经济发展失衡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4 建立镇域经济综合协调发展模式——以门楼镇为例 |
4.1 门楼镇基本情况 |
4.2 门楼镇发展现状 |
4.3 门楼镇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索 |
4.3.1 现有镇域经济发展模式典型案例分析 |
4.3.2 实现镇域经济综合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
4.3.3 镇域经济综合协调发展模式的总体框架 |
5 门楼镇域经济综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 |
5.1.1 大力实施招大 |
5.1.2 加快拓展园区空间 |
5.1.3 积极推进骨干企业培育工 |
5.1.4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 |
5.1.5 做大做强特色农 |
5.2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
5.2.1 加快制定城镇建设和发展规 |
5.2.2 集中突破小城镇建 |
5.2.3 迅速壮大农村集体经 |
5.2.4 扎实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态文明建 |
5.3 繁荣社会事业 |
5.4 优化发展环境 |
5.5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成果奖励 |
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 推动镇域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测度及影响因素[J]. 王家明,余志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1
- [2]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仁兴镇 仁者乐山 众功皆兴[N]. 刘泽致,杜国强,张治元,张云福. 楚雄日报(汉), 2021
- [4]水泉镇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研究[D]. 王潇. 青岛大学, 2021
- [5]黎平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D]. 杨正莲. 贵州民族大学, 2021
- [6]基于五维度结构模型的北白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研究[D]. 赵锐. 湖南工业大学, 2021
- [7]重庆市:镇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以黔江区黑溪镇为例[J]. 冉敏芳. 区域治理, 2019(41)
- [8]江藻镇经济发展战略及支撑体系研究[D]. 周立江.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6)
- [9]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镇域经济发展研究[D]. 樊猛.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7)
- [10]镇域经济综合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以烟台市福山区门楼镇为例[D]. 汪光祖.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8)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