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山区野生悬钩子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豫南山区野生悬钩子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一、豫南山区野生悬钩子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韦柳仲[1](2021)在《鹤岗市东山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通过对黑龙江省鹤岗市东山区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主要整理并汇总东山区野生药用植物的种类、科属的大小分布、区系特点、生活型、入药部位及功效、重点调查药用植物的蕴藏量、重点保护和濒危药用植物的种类、栽培药用植物种类以及民间验方等数据,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及分析,为东山区野生药用植物的保护提供更科学有力的理论基础,也为东山区野生药用植物的开发、栽培药用植物的发展做充足的铺垫。研究的主要结果汇总如下:(1)东山区野生药用植物共计333种,隶属72科225属,其中被子植物含种数最多,共65科213属317种,占总种数的95.20%;蕨类植物次之,共6科8属10种,占比3.00%,裸子植物占比最小,仅1科4属6种,占比1.80%,东山区野生药用植物较丰富,以被子植物为主。(2)东山区野生药用植物科、属的大小划分中科级以科内仅含1种的单种科和科内含2~5种的寡种科占优势,共占科级的比例为76.39%;属级以属内仅含1种的单种属和属内含2~4种的寡种属占优势,共占属级的比例为97.78%,东山区野生药用植物以含种数较少的科、属占优势。科级中含种数10种及以上的科为8科,占科级的比例为11.12%,而含种数却达155种,占种级的比例为46.54%,说明东山区野生药用植物存在优势科现象。(3)东山区野生药用植物科水平上的区系成分中温带成分共21科,占比51.22%,热带成分共20科,占比48.78%,科级中温带成分稍占优势但优势现象并不明显。属水平上的区系成分中温带成分共165属,占比高达86.84%,热带成分共25属,占比13.16%。由科级、属级的分布区类型比例分析可知,东山区野生药用植物的区系成分以温带为主,热带成分对该区系有一定渗透。(4)东山区野生药用植物生活型可分为7类,其中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共233种,占种级的比例为69.97%,一年生草本次之,共33种,占比9.91%,而含种数仅为1种的半灌木与小半灌木占比最少,占总种数的0.30%。东山区野生药用植物生活型的组成也体现调查区域内森林植被覆盖面积较广的特点。(5)东山区野生药用植物入药部位可归为10类,入药部位总计频次410次,其中出现频次最多为全草类,共175次,占比42.68%,根及根茎类次之,共108次,占比26.34%。占总频次比例最低的为树脂类及其他类入药的药材。东山区野生药用植物按药用功效可划分为18类,总计功效频次为410次,其中以清热药出现频次最高,共139次,占比33.90%;祛风湿药次之,共62次,占比15.12%;而出现频次较低的功效有如:消食药、驱虫药、收敛药、祛寒药以及泻下药等。(6)东山区野生药用植物调查过程中,共在样方内发现野生重点调查药用植物32种,对其蕴藏量进行计算,所得结果显示东山区重点调查药用植物的总蕴藏量为3631549.70kg。其中地榆蕴藏量最大,共800639.73kg,轮叶沙参次之,共668569.82kg,其余总蕴藏量较为可观的药材有:粗茎鳞毛蕨、黄檗、龙芽草、路边青、穿龙薯蓣以及芍药等,而这些药材多以根及根茎或全草入药,因此年允收量仅占蕴藏量的少数比例。(7)东山区野生药用植物中共包含重点保护植物23种,其中国家级15种,省级7种,1种为省级兼国家级保护植物。共13种野生药用植物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记录,其中1种为濒危,其余均为存在不同程度濒危风险。东山区重点保护及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中存在药用价值较高的植物如:刺五加、五味子、桔梗、黄檗以及穿龙薯蓣等。(8)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东山区栽培药材主要为五味子和赤芍,五味子种植面积较大,但整体上缺乏集中统一的管理。虽然产销路径已发展较成熟,但东山区药材栽培业对创新开拓新兴药材的关注度较少。(9)东山区民间验方较少,药用功效及禁忌等均各式各样,本研究对东山区民间验方的开发及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赵扬辉[2](2021)在《贵州省朱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评价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野生观赏植物是生长于野外自然环境下,观赏价值较高、生态适应性较好、开发利用前景较大的一类优良植物种质资源。目前,国内诸多地区城市园林绿化中,常见观赏植物应用频度高、占比大,导致各地城市园林植物同质化现象严重,园林景观缺乏地方性特色。贵州省朱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多数野生植物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好,可开发利用种类多样。本研究通过对贵州省朱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踏查,收集和分析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种类、组成、区系和观赏等特征,构建野生观赏植物评价体系,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进行评价,筛选出优良的野生观赏植物种类,并进行园林应用分析,以期为朱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保护、研究和园林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参考资料。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朱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实地踏查和统计,并根据植物的科、属划分,共发现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141科392属698种,其中裸子植物有6科6属8种,双子叶植物有122科341属631种,单叶植物有13科45属59种。单种科、2-5科、6-9种科和10种以上科分别有47科、53科、19科和22科;单种属、2-5种属、6-9种属和10种以上属分别由有257属、119属、14属和3属。优势科共22科,优势属共25属。(2)针对朱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科、属地理区系进行分析,发现保护区科、属地理分布型可分划分为10个分布区、15个分布区变型和分为14个分布区和17个分布区变型。保护区科、属分布型均泛亚热带分布型为主,分别为29科和59属,表现出强烈的热带-亚热带区系性质,并加杂北温带的成分。(3)朱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生长型中,以乔木生长型221种和灌木生长型206种为主,草本生长型和竹类生长型最少,分别为60种和5种。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观赏多样性中,以观叶类植物为主,共529种;其次是观花类植物302种,观形类和观枝干类植物种类最少,分别为131种和87种。(4)野生观赏植物评价体系约束层中,以生态习性(0.4742)为主要限制因素,其次是观赏特性(0.3764)和资源潜力(0.1494)。观赏特性对应的标准层中以观赏器显示度(0.0801)为主要影响因素;生物习性以抗逆性(0.1397)为主要影响因素,资源潜力以再生能力(0.0427)为主要影响因素。(5)通过对朱家山自然保护区698种野生观赏植物进行综合评价、分级,共筛选出Ⅰ级野生观赏植物175种,Ⅱ级野生观赏植物310种,Ⅲ级野生观赏植物122种,Ⅳ级野生观赏植物91种。(6)分析朱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园林的利用形式发现,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园林应用以被植物类为主,有222种;其次是植篱及绿雕塑类153种,庭荫类135种,独赏类和花木类均为105种,林丛类88种,行道树类81种,桩景类和防护类最少,各有65种和32种。

胡廷花,于应文,徐震,毛文娅,穆靖轩[3](2019)在《云贵地区饲用灌木营养价值及生物活性物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饲用灌木具高蛋白、低纤维、高矿质及适口性好等特点,是畜禽主要植物蛋白饲料,在草地畜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云贵地区常见饲用灌木的种类、营养价值及几种饲用灌木的生物活性物质和药用价值,评述了该区域营养价值及生物活性物质含量高且已有系统研究的饲用灌木。分析得知,该区域粗蛋白含量大于20%,属优良蛋白饲料的豆科灌木有槐兰属(Indigofera)、合欢属(Albizia)、苦参属(Sophora)和紫穗槐属(Amorpha)及桑科构属(Broussonetia)小构树(Broussonetia kazinoki);粗蛋白与粗纤维比小于1,适口性较好的灌木为桑科蒙桑(Morus mongolica)、鸡桑(M. australis)等;属优良矿质饲料的灌木有豆科山蚂蝗属(Desmodium)、羊蹄甲属(Bauhinia)和槐兰属,蔷薇科悬钩子属(Rubus)和栒子属(Cotoneaster)及桑科桑属(Morus);属优良氨基酸饲料的灌木有豆科槐属(Sophora);富含黄酮类、鞣质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及抗菌、抗氧化等药用价值的灌木有马钱科醉鱼草属(Buddleja),蔷薇科悬钩子属、蔷薇属(Rosa)和火棘属(Pyracantha)及藤黄科金丝桃属(Hypericum)。由此,提出饲用灌木未来深入研究的主要方向是,降低饲用灌木体内抗营养因子效应,加强野生饲用灌木引种驯化,研制灌木饲料的科学生产技术,明晰主要科属灌木的生物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为云贵地区饲用灌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实践指导。

胡耀丹[4](2019)在《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景观是风景名胜区和各类旅游景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构成景区生态环境、游憩观赏和文化展示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尽管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风景区建设,但植物景观规划依然主要依赖规划师从实体空间层面进行的感观规划,缺乏从不同层面进行科学的风景区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规划,导致植物景观规划不合理、植物资源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生态尺度通过明确的组织层次将植物景观分解再组合,形成种群、群落、景观的有机整体,为科学系统的规划提供了新型思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具有生态尺度观的植物景观规划体系,以峨眉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对其植物景观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风景区植物景观的规划建设抛砖引玉。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种群——群落——景观三层次的规划体系。在种群层次重点对风景名胜区的植物资源及分布进行调查分析,采用描述因子法对调查的植物进行了评价,对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进行了分级保护,筛选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为景区树种规划奠定基础。群落层次在种群层次的基础上,通过植物群落学相关指数的计算,对景区植物群落的构成与空间结构进一步分析,为地带性植物群落的保护与构建提供依据。采用ArcGIS对景观层次的风景区植被类型和分布情况进行空间分析,并基于群落层次和种群层次的综合结果,遵循整体性、保护性等原则,以保护优先,构建植物保护区网,优化风景区的植物景观结构,其次整合植物景观资源进行分区规划。层层分级,最终形成具有生态尺度观的规划体系,为风景名胜区的植物景观的规划提供理论依据。(2)以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线路与样地相结合的方法对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有植物88科247属546种。从分布上来看,风景区植物科属种总体呈现随海拔的升高缓慢上升再急速下降的趋势。基于构建的规划体系,从三个层面对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的植物景观进行分析。基于种群层次对珍稀濒危植物、古树名木进行分级评价,得到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红豆杉、峨眉拟单性木兰等5种,二级保护植物8种、三级保护植物3种;一级保护古树34株、二级保护古树85株、三级保护古树38株;以及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观花、观果和变色叶植物,如光亮峨眉杜鹃、峨眉蔷薇、领春木、马比木和槭树科植物等。群落层次结果表明,峨眉山从低山到高山反映了5个典型植被带、7植被型和36个植物群系。其中适用于构建地带性植物群落的有楠木+润楠-桃叶珊瑚+中华青荚叶-冷水花群丛、交让木+小叶青冈<曼青冈-水麻-方竹群丛等;景观层次结果表明: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的植被景观结构具有垂直分化的特点,低山区主要为常绿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中山区植被类型最为丰富,包括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及混交林等。高山区主要为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和灌丛草甸。(3)基于植物景观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综合各层次调查分析的结果,以景观——群落——种群为主线,对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的植物景观进行了规划。一是从保护的角度,构建景区的植物保护区网。根据复合种群理论,形成“二横、二纵、多核心”的规划框架。规划核心保护斑块共12个,重点对珍稀植物、古树名木及其生境群落进行保护,各斑块通过生态廊道连接形成生境网络。二是从观赏和文化的角度,对植物景观进行分区规划,形成“雄秀”亚高山植物景观区、“神秀”山地森林景观区、“朴秀”佛寺植物景观区、“野秀”疏林草甸景观区和“灵秀”植物园景观区5大分区。低山区古树寺庵众多,主要突出古树文化;中山区的物种较为丰富,重点打造春花、夏荫、秋彩的季相植物景观,以突出植物景观的多样性;高山区则可更多考虑亚高山植物的特色性以及佛寺文化的渲染。最后,通过群落、种群层次的专项规划对上述景观层次的规划进行补充和完善。

耿彦飞[5](2018)在《独龙牛(Bos frontalis)野生饲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人与植物及其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因地制宜,发掘野生饲用植物新资源,构建农林复合系统,促进畜牧业发展,对边疆山地民族的生计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云南滇西北独龙族聚居乡——独龙江乡为研究地点,以具有丰富传统知识的独龙族为信息报告人,以半野生全年放养的独龙牛为研究对象,通过民族植物学研究独龙族对野生饲用植物的传统利用与独龙牛的传统管理,结合生态模型与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分析,探讨三个科学问题:(1)自然生境下独龙牛的食性是什么?(2)自然生境下独龙牛的瘤胃微生态有什么特点?(3)从独龙族和独龙牛两个视角探讨独龙江地区是否存在优质的野生饲用植物资源?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自然生境下的独龙牛食性民族植物学方法共编目独龙江地区独龙牛野生饲用植物142种,分属于54科117属,其中禾本科、蔷薇科和荨麻科中的饲用植物物种数量最多,分别为16、14、11种;在58户独龙族信息报告人中提到频率较高的野生饲用植物有长齿蔗茅Erianthus longisetosus(47)、美竹Phyllostachys mannii(37)、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31)、水麻Debregeasia orientalis(28)、芦竹Arundo donax(27)、疏晶楼梯草Elatostema hookerianum(24)等。DNA宏条形码方法研究独龙牛四季粪便和瘤胃液样品发现:(1)独龙牛粪便和瘤胃液中植物共约有88科174属294种,民族植物学访谈中发现的植物多数均在独龙牛样品中发现;(2)独龙牛粪便中植物的组成与结构有显着的季节差异(P<0.05)。独龙牛在秋季食物多样性最高(Shannon指数=5.13),生态位宽度最大(0.23),桦木科植物比重最大(26%);春、冬季独龙牛粪便中均是蔷薇科植物比重最大,分别为65%和51%;夏季禾本科植物比重最大(29%)。独龙牛是广食性森林反刍动物,食性受当地植被分布与植被季节性变化影响。2.自然生境下独龙牛的瘤胃微生态自然生境下的独龙牛瘤胃细菌分属13门和131属。独龙牛瘤胃细菌在门和属级别的优势菌群分别是厚壁菌门和丁酸弧菌属。独龙牛在夏季瘤胃细菌群落最丰富(Shannon指数=8.12)。独龙牛瘤胃细菌群落结构与其食物组成显着相关(P<0.05):Mantel分析表明,独龙牛的瘤胃群落结构与粪便中的藤黄科和蔷薇科植物比例显着相关(P值分别为0.032、0.002)。3.野生饲用植物的营养价值评价对独龙族信息报告人提到最多的21种野生饲用植物的营养价值评价发现:(1)高粗蛋白饲料(CP>16%of DM)有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绢毛蓼Polygonum molle、莼兰绣球Hydrangea longipes、水麻D.orientalis、绢毛悬钩子Rubus lineatus等植物;(2)较易降解饲料(>50%of DM)有疏晶楼梯草E.hookerianum、崖爬藤Tetrastigma obtectum、云雾薹草Carex nubigena、白花柳叶箬Isachne albens、车前Plantago asiatica、金荞麦F.dibotrys等植物;(3)传统知识与饲料常规营养价值显着正相关(R2=0.28,P<0.05)。4.农林复合系统基于农林复合系统的独龙牛养殖新模型采用半舍饲(11月次年3月)半放牧(410月)的养殖模式,结合了农林复合系统里两种经营模式即林牧复合经营和庭院复合经营。圈养期每日提供每头独龙牛约12.5 kg饲料(干物质)。放养期间,放牧区域根据牧场的植被恢复情况定期更换。基于农林复合系统的独龙牛养殖新模式具多重机遇和挑战,在独龙江地区独龙族社区有推广实施的可能性。本研究旨为野生饲用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为构建山区农林复合系统、促进畜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罗汉[6](2018)在《安徽省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了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本课题组对石台县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利用情况、资源变化趋势等本底情况展开实地调查。调查结果可用于分析石台县药用植物的区系特点,发掘具有特色的中药材种类,制定区域内中药资源发展规划,为当地中药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调研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在实地调查中,引入遥感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所集成的“3S”技术,以提高野外工作效率,并为数据的有效采集提供保障。结果:通过110天的实地调查工作,我们采集标本1678号,共6000余份,鉴定出石台县药用植物184科662属1208种,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9种;发现无距虾脊兰和浙江凤仙花两种安徽省植物新分布。基于样方调查结果,以黄精为例,估算出石台县野生多花黄精的蕴藏量达到159309kg。对石台县药用植物属的区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药用蕨类植物可分为8个分布区类型,具有明显的热带区系特征;药用种子植物区系成分较为复杂,可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和15个变型,泛热带和北温带特征较为显着,这也印证了石台县处于北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地带。基于对石台县具有开发潜力的大宗药用植物资源、特色药用植物资源以及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进行的深入研究,本论文确定了几种适宜当地生产发展的药用植物;通过对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生境特征进行深入考察,分析其致危原因,找出致危因素,并提出了保护措施。根据石台县中药资源调查与分析结果,提出将石台县中药发展规划分为西南山地中药资源发展保护区、东部山地大宗药材发展利用区、西北山地及丘陵药材综合发展利用区和中药与旅游融合的特色产业发展区的建议。结论:石台县药用植物种类丰富,常用药用植物资源蕴藏量较大,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当地拥有较多种类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需加强对它们的保护;为促进石台县中药产业的发展,制定了该县中药发展规划。

王永淇[7](2017)在《广东丰顺县八乡山植物区系及野生观赏植物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八乡山处于莲花山中段,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独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优越。本文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采集标本并记录植物图像与群落信息,对八乡山的种子植物区系及植被类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对野生植物的观赏价值、珍稀濒危性、药用价值进行分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观赏植物进行评价,最后提出野生观赏植物的引种应用原则和野生植物的保护建议。结果如下:1.丰顺县八乡山初步调查到的植物有165科521属967种(含变种、亚种、变型),种子植物138科472属863种,裸子植物6科7属10种,被子植物132科465种853种,蕨类植物27科49属103种。2.经过对调查结果整理和分析,调查到的蕨类植物中优势科有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金星蕨科等(Thelypteridaceae),优势属有凤尾蕨属(Pteris)、鳞毛蕨属(Dryopteris)等;裸子植物种类较少,仅有10种;被子植物优势科有菊科(Compositae)、茜草科(Rubiaceae)、蔷薇科(Rosaceae)、山茶科(Theaceae)、莎草科(Cyper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桑科(Moraceae)、紫金牛科(Myrsinaceae)、唇形科(Labiatae)、马鞭草科(Verbenaceae)、荨麻科(Urticaceae)、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等;优势属有:柃属(Eurya)、悬钩子属(Rubus)、冬青属(Ilex)、紫金牛属(Ardisia)、紫珠属(Callicarpa)、薯蓣属(Dioscorea)、杜鹃属(Rhododendron)、艾纳香属(Blumea)、柯属(Lithocarpus)、锥属(Castanopsis)、润楠属(Machilus)等;单种科有43科。3.八乡山种子植物区系中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温带分布为辅。热带亚热带分布又以泛热带成分为主,有较强的热带性质,同时温带性质也发挥着重要作用。4.八乡山野生植物中珍稀濒危植物有23种,隶属于10科17属。并根据当地植物资源数量分布和植物自身的价值进行分析,推荐30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八乡山野生植物中药用植物共141科393属574种。分析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和功效,得出全草药用类植物259种,根茎类药用植物211种,叶药用类主要有120种,茎药用类共43种,树皮药用类13种,花药用类仅12种,果实药用类44种,种子药用类13种,孢子药用类4种,树脂药用类2种,乳汁药用类1种。6.根据生活型对八乡山野生观赏植物分类,整理发现野生观赏蕨类共有22科40属70种;野生观赏竹类1科3属4种;野生观赏藤本35科92属112种;野生观赏树木资源丰富,有55科135属231种,其中乔木44科85属143种,灌木32科61属88种;野生观赏草本植物资源,共40科116属159种。7.构建野生观赏植物综合评价模型,对八乡山野生观赏植物进行二次评价。通过对90种草本观赏资源,116种野生观赏乔灌木植物和80种野生观赏藤本植物进行筛选评价,确定资源开发顺序,重点推荐20种树木、20种藤本植物和20种草本植物作为优先开发植物。8.分析了八乡山野生观赏植物的园林用途,将其分为园景树、地被植物、行道树、绿篱植物、庭荫树、风景林、盆景植物、藤本植物、花坛花境植物。9.分析了八乡山野生植物资源分布及应用现状,提出野生观赏植物开发利用的原则和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建议。

柴袁骏[8](2016)在《休宁县有机树莓产业化的政策探究》文中指出树莓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味美可口的水果,在国内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在国际市场上则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发展树莓产业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休宁县有着种类繁多,藏量较大的野生树莓资源。然而本地民众对树莓的认识,多还停留在将其视为一种野果甚至是杂草的程度,野生树莓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的开发利用。休宁县面临着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的课题,笔者由此进行了深入考察。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笔者在休宁县发现了丰富的野生树莓资源,在考察了树莓的产业现状和市场行情之后,提出了可以在休宁县发展有机树莓产业的构想,认为发展有机树莓产业,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保护本地资源和环境,建立本土品牌,培育优良品种,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并结合笔者的所学专业和实践经历,指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指引。在树莓产业的课题上,国内外已有丰富的研究,笔者介绍了国内外的历史研究和最新进展,为休宁县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经验借鉴。章节末尾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所运用的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及主要的技术路线,并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首先介绍和阐述了本文涉及的重要概念:产业和有机农业。从概念的定义、内涵、特点入手,力求让读者对相关概念有更清晰、更全面的理解。政策的制定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笔者引入经济学、环境保护、国家发展等方面的理论,对产业发展的历程进行演示,为有机农业的必要性寻找理论根基,指出现在发展树莓产业的阶段优势,对有机树莓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合理的引导。第三部分笔者介绍了树莓作为新一代黄金水果的特点以及在国内外市场的走俏行情,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的树莓产业现状。第四部分详细介绍了休宁县的县情,休宁县自然环境优美,水热条件充足,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地理区位优越;但与此同时,受其地形地貌、发展限制、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休宁县的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休宁县拥有丰富的野生树莓资源,笔者通过实地调查、走访,深入了解了休宁县野生树莓资源的分布状况、本地人对树莓的认知水平和树莓的人工种植情况。第五部分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休宁县发展有机树莓产业的各方面条件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分析,通过优势与劣势的比较、机遇与挑战的分析,最终认为休宁县适合发展有机树莓产业,指出休宁县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改善自身的不足,及时把握有利的机遇,积极应对潜在的挑战。第六部分综合了前面的调研分析结果,提出休宁县应明确自身定位,进一步提高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制定“走出去、引进来、严把关、优服务”的战略政策,向外界学习经验,积极引进人才、资金、技术,严把立项关、产品质量关,提高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制定长远规划,为农户、企业的发展牵线搭桥,为本县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第七部分对文章整体做出总结,并指出了论文中的不足之处。

张敏[9](2012)在《山莓叶有效成分分离、解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 L.f.)系蔷薇科(Rosaceae)蔷薇亚科悬钩子属植物(Rubus.L)中的一种落叶灌木,野生资源蕴藏量大。山莓作为传统的药用植物,已有悠久的应用历史,但其药效成分和药理作用基础并不清楚。本文以山莓叶为研究对象,在其活性成分分离分析鉴定及生物活性等方面做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实验结果为开发山莓这一药用植物资源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酮类化合物是山莓的有效成分之一,建立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法测定山莓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正交试验优化得到山莓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0%、水浴温度80℃、提取时间1.5h。测定不同月份山莓叶黄酮的含量为0.134%~0.346%。采用溶剂提取、柱色谱分离等方法分离得到槲皮素1;槲皮素-3-O-芸香糖苷(这个化合物即为芦丁)2;山奈酚-3-O-β-D-(6”-对羟基桂皮酰基)-葡萄糖苷3。其中化合物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2研究了山莓叶黄酮单体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及抗氧化活性。当槲皮素浓度为5mg/mL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志贺氏菌、苏云金杆菌大肠杆菌、痢疾志贺氏菌抑菌作用明显,抑菌效果优于中药黄连素。山莓叶黄酮单体化合物对Fenton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清除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为山莓抗菌消炎、抗腹泻作用提供理论依据。3采用水蒸气蒸馏、同时蒸馏萃取、微波辅助蒸馏三种方法比较提取山莓叶挥发油,优化提取条件。建立3-10月份山莓挥发油的GC指纹图谱,发现3-10月份的山莓叶挥发油共了8个共有峰,以期为综合评价山莓及其挥发油的质量提供依据。首次采用刃天青显色法研究发现山莓叶挥发油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志贺氏菌、苏云金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62.5ug/mL.62.5ug/mL、125ug/mL、31.25ug/mL、15.6ug/mL,对痢疾志贺氏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低于卡拉霉素标准品的最低抑菌浓度。首次采用DPPH法对山莓叶挥发油进行抗氧化活性初步研究,山莓叶挥发油、芦丁、Vc半清除率EC5o分别为121.945μg/mL、6.326μg/mL、4.817μg/mL,发现山莓叶挥发油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4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高速逆流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从山莓叶中分离得到化合物五个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综合运用UV、IR、MS、1D-NMR、2D-NMR方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对映-3α,16β,17,19-四羟基-贝壳杉烷-19-乙酸酯4;对映-3α,16β,17,19-四羟基-贝壳杉烷-19-乙酸酯-17-O-β-D-吡喃葡萄糖苷5:对映-3β,16β,17-贝壳杉-三醇6;对映-3p,16p,17,19-贝壳杉-四醇7;对映-2-羰基-16β-羟基-贝壳杉-17-O-β-D-葡萄糖苷8;其中化合物4、5为新化合物,化合物6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5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山莓叶新二萜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5×106x-10147,r=0.9942。表明二萜含量在0.139~0.695mg/mL范围内与吸光值线性关系良好,测定了不同月份山莓叶二萜的含量为0.656%-1.571%。K-B滤纸片测定发现新二萜单体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志贺氏菌、大肠杆菌无明显抑制作用。MTT初探山莓新二萜化合物对HepG2肝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药品浓度与抑制率呈正相关,但其抑制率比5-FU低,可用于制备抗肿瘤保健品。

周双德[10](2009)在《山莓叶形态解剖与抗菌成分及毒副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 L.f.)是蔷薇科悬钩子属(Rubus L.)落叶灌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山莓叶具有抗腹泻作用,已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本文对山莓叶的形态结构、功能成分及其抗菌效果与毒副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较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为山莓叶作为药物饲料添加剂以替代抗生素在饲料中应用提供了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山莓为阳性植物,叶为典型的背腹型叶,并有阳叶和阴叶之分,其结构存在明显差异。2、不同月份山莓叶粗提物的提取率差异显着:鞣质、香豆素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存在地域差异;从山莓叶挥发油中分离出49个组分,鉴定出45个,其中1,2,4-三甲氧基丁烷达52.1%;分析中发现鞣质类中含没食子酸,脂溶性香豆素类提取物中含香豆素,分离出特征性黄酮化合物山奈酚-3-O-β-D-(6”-对羟基桂皮酰基)-葡萄糖苷在山莓叶中首次发现。3、不同月份粗提物都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但对供试5种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以7月的作用最强,其中鞣质对痢疾志贺氏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次之,且都优于复方黄连素;50 mg/mL的香豆素抑菌效果除对大肠杆菌作用较弱外,对其它细菌效果较强(强于复方黄连素);黄酮都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最强;挥发油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对痢疾志贺氏菌的作用最强,大肠杆菌次之,0.5%浓度时,仍稍优于0.4%的黄连素。4、碳廓清试验表明,鞣质提取物组和高剂量的香豆素组对小鼠的胸腺指数有影响,其余组份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黄酮组校正吞噬指数显着高于其它组,说明山莓黄酮可提高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但不同剂量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但香豆素、鞣质和山莓粗提物对小鼠的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没有影响,其组织形态结构未发现病理变化,无毒副作用。

二、豫南山区野生悬钩子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豫南山区野生悬钩子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鹤岗市东山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国外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1.1.2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东山区历史前沿
    2.2 东山区行政区概况
    2.3 东山区地质地貌概况
    2.4 东山区气候水文概况
    2.5 东山区植物资源概况
    2.6 东山区经济概况
第3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调查前准备
        3.2.2 野外调查
        3.2.3 走访调查
        3.2.4 室内整理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东山区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
        4.1.1 东山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
        4.1.2 科的多样性分析
        4.1.3 属的多样性分析
        4.1.4 小结
    4.2 东山区药用植物区系分析
        4.2.1 科的区系组成分析
        4.2.2 属的区系组成分析
        4.2.3 小结
    4.3 东山区药用植物生活型分析
        4.3.1 东山区药用植物生活型组成
        4.3.2 小结
    4.4 东山区药用植物药用部位及功效分析
        4.4.1 药用植物药用部位分析
        4.4.2 药用植物功效分析
        4.4.3 小结
    4.5 东山区重点药用植物分析
        4.5.1 重点调查药用植物蕴藏量分析
        4.5.2 东山区重点保护及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分析
        4.5.3 小结
    4.6 走访调查分析
        4.6.1 药材市场走访
        4.6.2 栽培基地调查
        4.6.3 民间验方调查
        4.6.4 小结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
    5.3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贵州省朱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评价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立题背景
    1.2 立题依据
    1.3 研究现状
        1.3.1 野生观赏植物的概念、分类、用途和价值
        1.3.2 国内外观赏植物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4.3 研究的现实意义
    1.5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特点
        1.5.2 创新点
2 研究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区位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条件
        2.1.5 土壤条件
        2.1.6 植被状况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3.1 植物资源
        2.3.2 观赏特性
        2.3.3 评价体系
        2.3.4 综合评价
        2.3.5 园林应用
    2.4 研究方法
        2.4.1 资料收集
        2.4.2 植物调查
        2.4.3 资料统计
        2.4.4 统计分析
    2.5 技术路线
    2.6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2.6.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6.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3 结果与分析
    3.1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特征
        3.1.1 物种组成
        3.1.2 科属特点
        3.1.3 区系特点
        3.1.4 生活型特点
    3.2 观赏多样性分析
        3.2.1 观叶类
        3.2.2 观花类
        3.2.3 观果类
        3.2.4 观干类
        3.2.5 观形类
    3.3 评价体系分析
        3.3.1 模型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3.3.2 指标权重值
    3.4 评价结果分析
        3.4.1 评分等级
        3.4.2 评价结果
    3.5 园林应用分析
        3.5.1 独赏类
        3.5.2 庭荫类
        3.5.3 行道树类
        3.5.4 防护类
        3.5.5 林丛类
        3.5.6 花木类
        3.5.7 藤木类
        3.5.8 植篱及绿雕塑类
        3.5.9 地被植物类
        3.5.10 桩景类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3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相关研究概述
        1.3.2 国内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相关研究概述
        1.3.3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概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核心概念辨析及基础理论
    2.1 核心概念辨析
        2.1.1 风景名胜区
        2.1.2 植物景观
        2.1.3 植物景观规划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植物群落学理论
        2.2.3 景观美学理论
        2.2.4 植物文化理论
第3章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体系的构建
    3.1 生态尺度观下的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
    3.2 种群层次的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
        3.2.1 植物景观资源
        3.2.2 种群层次评价
        3.2.3 种群尺度规划
    3.3 群落层次的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
        3.3.1 植物群落构成
        3.3.2 植物群落空间结构
        3.3.3 群落尺度规划
    3.4 景观层次的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
        3.4.1 植被类型
        3.4.2 植物保护区网规划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分析
    4.1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概况
        4.1.1 地理位置及交通区位分析
        4.1.2 自然概况
        4.1.3 人文概况
    4.2 种群层次分析
        4.2.1 植物资源现状
        4.2.2 珍稀濒危植物
        4.2.3 古树名木
        4.2.4 观赏植物资源
    4.3 群落层次分析
        4.3.1 植物群落的构成
        4.3.2 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
    4.4 景观层次分析
        4.4.1 植被类型
        4.4.2 植被景观结构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
    5.1 规划目标、原则及依据
        5.1.1 规划目标
        5.1.2 规划原则
        5.1.3 规划依据
    5.2 植物景观层次规划
        5.2.1 植物景观结构规划
        5.2.2 植物景观分区规划
    5.3 植物群落层次规划
        5.3.1 植物群落空间规划
        5.3.2 地带性植物群落的构建
    5.4 植物种群层次规划
        5.4.1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规划
        5.4.2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5.4.3 佛寺植物景观规划
        5.4.4 景区树种规划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5)独龙牛(Bos frontalis)野生饲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野生饲用植物民族植物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1.2 研究民族与地区概况
        1.1.3 野生动物的食性研究方法
        1.1.4 应用民族植物学与农林复合系统
    1.2 研究问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独龙牛食性研究的民族植物学方法
    2.2 独龙牛食性研究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2.2.1 样品采集的方法与步骤
        2.2.2 粪便和瘤胃液中植物DNA条形码方法
        2.2.3 瘤胃微生物发酵指标测定的方法
        2.2.4 瘤胃细菌群落研究的方法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野生饲用植物营养价值评价的方法
        2.3.1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2.3.2 体外营养物质降解率的测定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农林复合系统构建的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独龙牛野生饲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调查
        3.1.1 独龙牛野生饲用植物的多样性
        3.1.2 野生饲用植物的利用现状与特点
        3.1.3 独龙牛的养殖现状与特点
    3.2 独龙牛食性研究的分子生物学结果
        3.2.1 独龙牛食物组成与结构
        3.2.2 独龙牛的瘤胃发酵功能
        3.2.3 瘤胃细菌群落结构与特征
        3.2.4 独龙牛食物组成与瘤胃细菌群落的关系
    3.3 野生饲用植物的营养价值评价
        3.3.1 野生饲用植物的常规营养成分
        3.3.2 野生饲用植物的营养物质体外降解率
    3.4 农林复合系统的构建初探索
        3.4.1 现有土地利用模式和独龙牛放牧特点
        3.4.2 独龙江地区季节性农业日历
        3.4.3 独龙牛农林复合养殖模式
第四章 讨论
    4.1 独龙牛利用野生饲用植物的特点
        4.1.1 木本饲料在独龙牛饮食中的重要性
        4.1.2 两种方法在研究独龙牛食性上的比较
        4.1.3 独龙牛粪便中植物与当地植被群落的关系
        4.1.4 独龙牛粪便中植物与瘤胃细菌群落的关系
    4.2 野生饲用植物资源的筛选
        4.2.1 21种野生饲用资源的营养价值分析
        4.2.2 民族植物学与资源挖掘
    4.3 独龙牛农林复合养殖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4.3.1 农林复合系统的优势分析
        4.3.2 独龙江地区实践农林复合系统的挑战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附录 Ⅰ 独龙牛野生饲用植物调查的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附录 Ⅱ 生物信息学分析脚本
附录 Ⅲ 统计分析脚本
附录 Ⅳ 独龙江地区独龙牛野生饲用植物名录
附录 Ⅴ 独龙牛牛粪和瘤胃液中的植物名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安徽省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石台县自然概况
    1 地形地貌
    2 气候特征
    3 土壤类型
    4 水文条件
    5 植被概况
第二章 石台县药用植物分布与蕴藏量调查
    1 调查时间及路线
        1.1 踏查阶段
        1.2 调查阶段
    2 调查方法
        2.1 文献调查
        2.2 线路调查
        2.3 样方调查
    3 调查结果
        3.1 石台县药用植物生态分布
        3.2 安徽省植物新纪录
        3.3 石台县药用植物蕴藏量的计算
第三章 石台县药用植物区系研究
    1 药用蕨类植物区系特点
        1.1 药用蕨类植物的主要地理成分
        1.2 药用蕨类植物区系特征
    2 药用种子植物的区系特点
        2.1 药用种子植物的主要地理成分
        2.2 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第四章 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
    1 石台县大宗药用植物资源分布现状和利用分析
    2 石台县特色药用植物资源分布现状和利用分析
    3 石台县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分布现状及利用分析
第五章 石台县珍稀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保护
    1 石台县珍稀药用植物资源介绍
        1.1 国家级保护植物
        1.2 其他稀有植物
    2 野生铁皮石斛资源分布与生境特征研究
        2.1 铁皮石斛的分布
        2.2 铁皮石斛的生境特征研究
        2.3 讨论
    3 石台县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探究
        3.1 石台地区药用植物受威胁及优先保护评价研究
        3.2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物种保护的基础
        3.3 建立药用植物自然保护小区
第六章 石台县中药资源发展规划建议
    1 西南山地中药资源发展保护区
    2 东部山地大宗药材发展利用区
    3 西北山地及丘陵药材综合发展利用区
    4 中药与旅游融合的特色产业发展区
结语
    1 调查结果
    2 区系研究
    3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石台县药用植物名录

(7)广东丰顺县八乡山植物区系及野生观赏植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概述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查阅及资料收集
        2.2.2 实地调查
        2.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2.2.4 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评价野生观赏植物
    2.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丰顺县八乡山自然环境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象条件
        3.1.4 土壤条件
        3.1.5 植被类型
    3.2 丰顺县八乡山社会经济概况
        3.2.1 人口、经济基本情况
        3.2.2 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第四章 八乡山野生植物的调查与分析
    4.1 八乡山野生植物的组成分析
        4.1.1 野生植物资源概况
        4.1.2 野生植物资源科的分析
        4.1.3 野生植物资源属的分析
        4.1.4 野生植物资源单种科分析
    4.2 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4.2.1 种子植物科的区系分析
        4.2.2 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分析
    4.3 八乡山野生植物药用价值分析
    4.4 八乡山野生植物珍稀濒危性分析
        4.4.1 现有珍稀濒危植物
        4.4.2 建议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
第五章 野生观赏植物的分析
    5.1 野生观赏植物组成分析
        5.1.1 野生观赏植物科的分析
        5.1.2 野生观赏植物属的分析
        5.1.3 单种科分析
        5.1.4 野生观赏植物生活型分析
    5.2 野生观赏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5.2.1 观赏蕨类植物
        5.2.2 观赏竹类植物
        5.2.3 观赏藤本类植物
        5.2.4 观赏树木类植物
        5.2.5 观赏草本类植物
    5.3 观赏植物园林用途分析
第六章 野生观赏植物的综合评价
    6.1 八乡山野生观赏草本植物二次评价与筛选
        6.1.1 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6.1.2 观赏草本评价标准的确定
        6.1.3 观赏草本综合评价计算方法及结果
    6.2 八乡山野生观赏树木二次评价与筛选
        6.2.1 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6.2.2 观赏树木评价标准的确定
        6.2.3 观赏树木综合评价结果
    6.3 八乡山野生观赏藤本二次评价与筛选
        6.3.1 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6.3.2 观赏藤本评价标准的确定
        6.3.3 观赏藤本综合评价结果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相关建议
        7.2.1 观赏植物园林应用建议
        7.2.2 八乡山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Ⅰ 八乡山植物名录
附录Ⅱ 八乡山自然环境图片
附录Ⅲ 八乡山植物图片

(8)休宁县有机树莓产业化的政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2 可能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本文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本文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概念
        2.1.2 产业的特点
        2.1.3 有机农业的概念
        2.1.4 有机农业的特点
    2.2 本文相关理论
        2.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后发优势理论
第3章 树莓及其产业的介绍
    3.1 树莓的介绍
        3.1.1 树莓的植物学概况
        3.1.2 树莓的营养价值
        3.1.3 树莓的药用保健价值
        3.1.4 树莓的其他价值
        3.1.5 树莓的产品特性
    3.2 国内外树莓产业现状
        3.2.1 国外树莓产业现状
        3.2.2 国内树莓产业现状
第4章 休宁县野生树莓资源的调查
    4.1 休宁县县情
        4.1.1 气候
        4.1.2 地形土壤
        4.1.3 水文
        4.1.4 区位与交通
        4.1.5 经济与就业
        4.1.6 特色产业
    4.2 休宁县野生树莓资源现状
        4.2.1 野生树莓的分布情况
        4.2.2 本地居民对野生树莓的认识
    4.3 休宁县树莓的种植现状
        4.3.1 休宁县野生树莓的开发利用情况
        4.3.2. 休宁县人工种植树莓的现状和问题
        4.3.3 休宁县在树莓产业方面的政策
第5章 休宁县发展有机树莓产业的SWOT分析
    5.1 休宁县发展有机树莓产业的意义
    5.2 休宁县发展有机树莓产业的优势
    5.3 休宁县发展有机树莓产业的劣势
    5.4 休宁县发展有机树莓产业的机会
    5.5 休宁县发展有机树莓产业的挑战
    5.6 战略分析
第6章 休宁县发展有机树莓产业的政策探究
    6.1 “走出去”
    6.2 “引进来”
    6.3 “严把关”
    6.4 “优服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9)山莓叶有效成分分离、解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山莓的研究进展
        1.1. 山莓资源分布与现状
        1.2 山莓的化学成分研究
        1.3 山莓药理作用研究
    2 悬钩子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2.1 悬钩子属常用的药用植物
        2.2 悬钩子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2.3 悬钩子属植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4 立题的依据与意义
第二章 山莓叶黄酮提取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1 山莓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优化及不同月份含量测定
        1.1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2 山莓叶黄酮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3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4 黄酮类化合物理化数据
        2.5 讨论
第三章 山莓黄酮抑菌活性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 山莓黄酮类化合物抑菌活性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3 讨论
    2 山莓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3 讨论
第四章 山莓叶挥发油提取及指纹图谱研究
    1 山莓叶挥发油提取优化及不同月份挥发油指纹图谱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第五章 山莓叶挥发油抑菌活性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 山莓挥发油抑菌活性及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1.1 材料与方法
        1.2 山莓挥发油抑菌试验结果
        1.3 讨论
    2 山莓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第六章 山莓叶二萜提取分离与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提取分离与纯化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第七章 山莓叶新二萜含量测定及生物活性初探
    1 山莓叶二萜化合物提取优化及不同月份含量测定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3 讨论
    2 山莓叶新二萜的抑菌活性作用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3 MTT法初探山莓新二萜抗肿瘤活性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全文总结
    1 研究结果
    2 创新点
    3 有待研究的几个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化合物4的谱图
附录B:化合物5的谱图
附录C:化合物6的谱图
附录D:山莓挥发油抑菌实验照片
缩略词表
致谢
作者简介

(10)山莓叶形态解剖与抗菌成分及毒副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山莓的研究进展
        1.1 山莓的植物学研究
        1.1.1 分类学及生态分布研究
        1.1.2 植物资源学研究
        1.1.3 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研究
        1.2 山莓的化学成分研究
        1.3 山莓的药理学研究
        1.3.1 抑菌抗炎功能成分及其作用机理
        1.3.2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3.3 对泌尿系统的作用
        1.4 山莓的应用开发研究
        1.4.1 药用及保健开发研究
        1.4.2 食用开发研究
        1.5 引种栽培研究
        1.6 山莓其他方面的研究
    2 植物性饲用抗菌剂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2.1 国外研究进展
        2.2 国内研究进展
    3 立题的依据与意义
    4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山莓叶解剖结构与超微粉显微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片解剖结构
        2.1.1 表皮
        2.1.2 叶肉
        2.1.3 叶脉
        2.2 叶柄解剖结构
        2.3 山莓叶超微粉的显微观察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莓叶鞣质、香豆素、黄酮及挥发油的分离与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山莓叶粗提物提取及分析
        1.2.2 山莓叶鞣质的分离及分析
        1.2.3 山莓叶香豆素的分离及分析
        1.2.4 山莓叶黄酮的分离及分析
        1.2.5 山莓叶挥发油的提取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月份山莓叶粗提物的提取与分析
        2.1.1 不同月份山莓叶粗提物的提取率
        2.1.2 不同月份山莓叶粗提物的HPLC梯度分析
        2.2 山莓叶中鞣质测定结果
        2.2.1 山莓叶中鞣质含量测定
        2.2.2 湘西、邵阳两地山莓叶鞣质液相分析
        2.3 山莓叶香豆素测定结果
        2.3.1 山莓叶香豆素含量
        2.3.2 山莓叶脂溶性香豆素HPLC分析
        2.4 山莓叶黄酮含量测定、分析及结构鉴定
        2.4.1 山莓叶黄酮含量的测定
        2.4.2 山莓叶黄酮HPLC梯度分析
        2.4.3 山莓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结构鉴定
        2.5 山莓叶挥发油分析
        2.5.1 山莓叶挥发油气相分析
        2.5.2 山莓叶挥发油成分分析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莓叶功能成分的抗菌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不同月份山莓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1.2.2 山莓叶鞣质抑菌活性测定方法
        1.2.3 山莓叶香豆素抑菌作用的研究
        1.2.4 山莓叶黄酮抑菌活性测定方法
        1.2.5 山莓叶挥发油抗菌作用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月份山莓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2.2 山莓叶鞣质抑菌活性研究
        2.2.1 K-B纸片法检测山莓叶鞣质抑菌活性
        2.2.2 打孔法检测鞣质抑菌活性
        2.2.3 山莓叶鞣质最低抑菌浓度测定结果
        2.3 山莓叶香豆素的抑菌作用
        2.4 山莓叶黄酮抑菌作用
        2.5 山莓叶挥发油抗菌结果
        2.5.1 山莓叶挥发油杀菌活性
        2.5.2 山莓叶挥发油抑菌活性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莓叶功能成分的毒副作用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分组
        1.2.2 碳廓清试验
        1.2.3 组织学切片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2.2 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
        2.3 病理组织学分析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1 研究结果
    2 创新点
    3 有待研究的几个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作者简介
致谢

四、豫南山区野生悬钩子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鹤岗市东山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D]. 韦柳仲. 黑龙江大学, 2021
  • [2]贵州省朱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评价与应用[D]. 赵扬辉.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3]云贵地区饲用灌木营养价值及生物活性物质[J]. 胡廷花,于应文,徐震,毛文娅,穆靖轩. 草业科学, 2019(09)
  • [4]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研究[D]. 胡耀丹.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5]独龙牛(Bos frontalis)野生饲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D]. 耿彦飞. 云南大学, 2018(01)
  • [6]安徽省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D]. 罗汉.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8(06)
  • [7]广东丰顺县八乡山植物区系及野生观赏植物评价[D]. 王永淇.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7(01)
  • [8]休宁县有机树莓产业化的政策探究[D]. 柴袁骏. 安徽大学, 2016(10)
  • [9]山莓叶有效成分分离、解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张敏. 湖南农业大学, 2012(11)
  • [10]山莓叶形态解剖与抗菌成分及毒副作用研究[D]. 周双德. 湖南农业大学, 2009(08)

标签:;  ;  ;  ;  ;  

豫南山区野生悬钩子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