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无公害茶叶生产实践及茶园生态问题及对策

三明市无公害茶叶生产实践及茶园生态问题及对策

一、三明市无公害茶叶生产实践与茶园生态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詹兴堆,刘钊,吴光侣,骆茵[1](2020)在《以品牌引领三明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文中认为三明市是福建省茶叶重要产区,具有产茶历史悠久、生态环境适宜、产业基础良好、政策推动给力等发展优势。然而,也存在着龙头企业较少、品牌效应较弱、加工链条短缺、茶与文化融合不紧密等问题。结合三明茶产业实际,提出强化品牌支撑、突出品牌营销、建立推进机制等对策,以期促进三明茶产叶高质量发展。

范丽月[2](2018)在《三产融合对大田高山茶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文中指出根据近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大田县约有人口数42万左右,其中约15%直接或间接从事茶产业生产、销售等相关的工作。至2017年底,县内海拔700米以上的茶园面积达6488 hm2,拥有加工企业2670家,年可产茶叶4353余吨,年产值7.54亿元。大田县高山茶产业发展至今,已经成为该县高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据大田县统计局统计,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98.22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3.41亿元、101.36亿元、63.45亿元,分别为1978年的125倍、673倍、661倍,由此可见第二、三产业在大田县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提升。随着县内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入,茶叶去产能、去库存任务的加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田县茶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2017年上半年,全县产茶同比仅增加1.1%,单一模式的茶叶种植、生产、加工与销售不能够支撑县内高山茶产业稳定发展。本文针对大田高山茶目前有初步的业态,结合产业融合理论与微笑曲线理论,做调研进一步对近年大田高山茶产业链增值情况探讨,论证高山茶产业的经营向产业链增值方向进行拓展,激发了文化产业、旅游业、餐饮业、交通业、互联网等第三产业的活力,提升全县总体的经济效益,是大田县高山茶产业的发展导向,产业融合是大田县高山茶发展的现实选择。本文采用查阅文献、举例分析、实地调查、发放问卷等研究方法,根据“大田高山茶企业产业链、服务链及经营模式调研”这一研究重点,设计了调查问卷,运用PEST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结合大田县现有高山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分析,探讨适合当地茶产业发展新思路,有针对性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建立健全有关高山茶产业进行三产融合发展的制度;二加强人才培育建设,同时为人才引进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三是逐步开通旅游专线,打造茶产业与旅游、文化、演艺、科技、体育等相关产业相互融合的娱乐项目;四是明确茶产业融合的营销思路和方向;五是加强高山茶产业与孝道文化、红色文化、土堡文化、闽台文化、佛教文化、自然资源的有机融合,实现带动茶企业增效、茶民增收,提升总体的经济效益。

张蕾[3](2018)在《立法对茶产业发展影响研究 ——以《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于2012年3月通过福建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并在2012年6月起施行。这是福建省为顺应社会发展形势的需求,而出台的全国第—部涉及茶叶产业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本文采取实地考察、拜访交流和信息资料整理分析等方法,梳理了国内外农业立法情况,阐述了唐、宋、元、明、清、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法律法规对中国茶产业的影响。以2012年出台的《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为案例,解读《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中的条例内容,包括茶产业发展规划、茶叶生产与加工的农业机械、茶叶企业品牌建设、健全茶叶服务体系、茶叶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规范使用、实行茶叶质量可追溯制度以及促进茶产业发展的鼓励和扶持措施等;剖析《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的出台对福建省茶叶生产、生态茶园建设、茶叶初制厂改造、茶叶质量安全、科技推广应用以及茶叶品牌建设的促进作用;针对相关条例不够完善、缺乏茶叶电子商务部分和山地茶园林权抵押制度执行效果不佳等不足,提出政府和行业组织、企业可实施的对策,从而保障福建省茶产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张新武[4](2017)在《宁化县生态茶园建设及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茶叶出口贸易壁垒的提高,大力发展生态茶园,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成为了茶业企业发展的方向。发展生态茶园是建设无公害茶园、有机茶园的基础,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等人工合成物质的用量,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生产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叶以及有机茶的重要载体和首选基地,因而是应对并突破日趋严格的茶叶出口贸易壁垒的根本途径。本研究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考察调研访谈、野外调查取样等方法,分析了宁化县茶产业的发展历史、茶叶基地的情况、茶叶产业的结构、茶叶的加工和茶品牌的宣传与推广。研究得出,宁化县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茶园基础薄弱、茶叶品种的结构不合理、龙头企业实力不强、茶叶人才的质与量都不高以及资金投入不足和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阐述了一些生态茶园常见的运作模式,就几种常见茶园的不同栽培模式对各茶园的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和对比,旨在探索更有利于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提高的生态环境,并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为促进宁化茶业产业健康、持续、高效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占昕[5](2017)在《安溪县茶叶种植时空扩张的环境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溪县是山地茶叶经济的典型代表和成功范例,系统地研究安溪县茶叶种植区域时空扩张带来的环境影响对于我国山地茶叶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借鉴意义,提出的管理措施可作为区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的有益补充。本研究采用多步骤分类法对安溪县1991年、1998年、1999年、2006年、2007年、2010年和2015年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对研究区域不同时期的茶叶种植区域扩张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从景观格局演变、土壤侵蚀程度以及土地茶叶种植适宜性变化三个方面对安溪县茶叶种植区扩张的环境影响进行研究。同时,还使用CA-Markov模型和NAR神经网络动态模型分别对安溪县的土地利用变化和降水量进行模拟,对安溪县茶叶种植区扩张对当地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从安溪县茶叶种植区面积呈现明显的阶段上升状态,可以分为1991~1999年、1999~2007年、2007~2015年3个上升时段。总体上看,安溪县茶叶种植区域是属于慢速变化型,茶园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为12.92%。(2)安溪县景观区域破碎化水平较高,整体景观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具体斑块结构趋于简单,景观有由自然景观向人工景观转变的趋势,安溪县整体景观格局演变是人为驱动力和自然驱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3)安溪县土壤发生强度及其以上程度的侵蚀主要集中在安溪县域的北部区域和东南区域,近年来,造成茶叶种植区土壤侵蚀剧烈程度减缓的自然因素是安溪县降水量有所减少,人为因素是安溪县政府大力推行茶园土壤侵蚀治理措施。(4)安溪县整体土地茶叶种植适宜性较高,适宜种植茶叶的面积在70%以上,大部分地区适合茶叶种植,在发展山地茶叶经济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安溪县茶叶种植区域内宜茶性良好,茶叶种植规划合理,对土地资源进行了有效利用。(5)根据模型预测,至2020年,安溪茶叶种植区还会向安溪县的西南方向进一步扩张,原来零散的茶园变成聚集的规模种植园区,茶叶种植区域内土壤侵蚀程度减轻,土地茶叶种植适宜性上升。针对安溪县茶叶种植区扩张对当地造成的环境影响,提出以下三点建议:(1)科学引导当地茶叶投资商和茶农的种植选择,通过合理的论证,对全县茶叶种植区进行合理规划、统一布局。(2)长期做好茶园的土壤侵蚀防治工作,首先对于防治措施不足的茶园加以整改,其次在法律法规所禁止的区域内开垦的茶园进行退茶还耕以及退茶还林。(3)积极开展关于茶树种植的技术培训课程,让茶农掌握茶树种植的科学技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茶叶品种,有效利用当地自然资源。

林清兰[6](2014)在《安溪乌龙茶不同生产管理模式的质量安全分析与研究》文中指出茶叶质量安全包括品质安全和卫生安全,实质是“过程安全”。茶叶质量安全与茶叶种植、栽培管理、初制加工、精制加工与销售等环节有关。其中茶叶的品质主要受“天、地、人、种”影响;而茶叶的卫生安全主要与栽培过程的农药、肥料等使用有关。本研究的思路:通过调查近十年来安溪乌龙茶的产供销情况,结合当前安溪茶产业发展态势,分析安溪乌龙茶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并对安溪乌龙茶几种不同生产管理模式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第一部分是在系统了解安溪乌龙茶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在对安溪茶产业的产、供销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对安溪乌龙茶当前主要生产管理模式进行调查与研究。包括小农生产、联作制、合作社、大茶企等模式。通过农资成本调查,人工成本调查,电动喷雾与高压喷雾防治速率、防治效果等实验对比分析不同生产管理模式的优缺点。研究表明:小农生产管理模式规模小较灵活,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但管理粗犷茶叶品质不稳定、卫生安全隐患大。联作制管理模式将茶农利益与公司联结起来,农资统购统配成本较小农生产低,农事有记录可追踪,茶叶卫生安全隐患较小。合作社将茶农结合起来共担风险同谋利益,社员积极性提高,可自主创新引进先进技术(如高压吐雾、阴雨天做青设备等),统一栽培管理,统一生产销售,品质较稳定制优率提高,质量安全可追溯;但生产的成本相应提高,容易因利益分配问题出现矛盾,组织者需有一定的专长及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大茶企模式管理集约化,产供销一体化、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但其投入资金大,成本回收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第三部分是安溪乌龙茶不同生产管理模式产前、产中、产后质量安全控制亮点研究。第四部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提出有关安溪乌龙茶质量安全生产的建议。第五部分是本研究的总结与展望部分。

董诗连[7](2013)在《保水护土 兴茶富民——尤溪县发展生态茶园建设的实践与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发展生态茶园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推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本文介绍了尤溪县发展生态茶园的主要成效、经验与启示,旨在为各地发展生态茶园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陈林海[8](2013)在《福安市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福安市传统行业——茶产业在良好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2007年以来,“坦洋工夫”红茶走俏市场后,福安茶产业实现了大踏步前进,成为福安农业经济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茶产业在跨越式发展了几年后,增长态势有所放缓,这与市场需求变化有一定关系。为了找准原因,促进福安市茶产业不断发展、提升,带动茶农茶企增收,我们对福安市茶产业现状做了个基本了解,并对福安市主要产茶乡镇的茶产品农残重点监控项目做了调查研究,结合福安茶业领导部门近年来推行的各项茶业产业扶持管理政策及其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福安发展茶产业应采取的对策和意见。在做好搜集数据和资料的前提下,本文应用茶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从生产与消费的角度入手,在剖析福安市茶产业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福安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归纳福安茶业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及劣势,分析面临的机遇、威胁。此外,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福安市的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重点是把握传统、勇于创新、追求品质,用科学可持续发展观念思考问题及谋划发展未来,促进福安市茶产业在健康与稳定的良好状态下不断向前发展。

吴成建[9](2013)在《福建省茶产业技术创新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省是我国第一产茶大省,茶产业是我省优势产业。当前对福建茶产业技术创新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的尚不多见,对此进行调查实属必要。调查了福建茶产业概况。2012年福建省茶园面积达21.3万公顷,毛茶产量和产值分别达32.1万吨和140亿元,涉茶行业产值400多亿元,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名优茶总产量达13万吨,总产值达85亿元。闽南乌龙茶产销保持平稳,闽北乌龙茶产销两旺,白茶市场需求量加大,价量齐升,高档红茶消费萎缩,高档红茶加工量减少,红茶价格有所回落,劳动力和物化成本持续上涨。调查了福建茶产业技术创新现状,对茶树种质资源与育种(含生物技术),茶树栽培、植物保护、生态保护和设施农业(含农资、农械),茶叶加工和机械设备(含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质量标准、检测分析及经营管理,茶叶生物化学、健康功能与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技术创新进行了调查和汇总。了解了福建现有茶产业技术创新机构概况,至2012年,福建省共有6所院校有茶叶学科,1所省级研究所,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调查了福建近年科技创新经费投入情况,R&D经费每年约在8亿元左右,比重为5.7。2008~2012年福建省共发表茶学文献1836篇,年平均增长率3.72%,提交茶产业相关专利申请974件,占全国的7.36%,授权专利971件,其中发明专利48件,实用新型专利625件,发明专利仅占7.15%。根据调查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分析,2008-2012年福建茶产业技术进步率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分析福建茶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存在茶产业初制加工技术创新投入不足、茶产业深加工技术创新投入欠缺、茶产业生物技术创新及保健功效研究投入不足、技术创新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但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了福建茶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预测与对策建议:积极加强福建省茶叶初制加工技术及设备研究,亟需加快茶产业深加工技术创新,稳定增加茶生物技术和保健功效研究,立大项目和设大平台,增加高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檀云坤[10](2012)在《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在两岸经贸乃至两岸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两岸经贸合作,农业为先、农业为重。30多年来,两岸农业合作取得显着成效。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两岸经贸合作的密切发展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的全面实施,两岸农业合作必将进一步深化。作为区域农业合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未来的路要怎么走?目前,理论界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闽台农业合作的研究不少,而对ECFA背景下两岸农业合作问题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对海峡两岸农业领域的一体化问题缺乏系统深入研究,对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尚无明确定义;对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也不少,但更多的是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来分析。笔者认为,海峡两岸农业区域合作是“一个中国之内的两个不同经济主体或两个单独关税区”之间的合作,鉴于海峡两岸关系的复杂性、特殊性,不能简单运用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欧盟模式、东欧模式等国外经验或理论的推演,来寻找两岸农业区域合作问题的解决办法。为此,在论文前期研究中首创提出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观点,并对其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是在大陆和台湾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农业合作不断推进的基础上,以获取海峡两岸农业经济集聚效应、协调效应和互补效应、增进两岸农民福祉为宗旨,以降低两岸交易成本、促进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在两岸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目标,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加强政策协调,消除制度障碍,实现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农业经营管理一体化的过程或状态。30多年来,两岸农业合作沿着“分离→交流合作→携手→联手→整合→融合”的轨迹步步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但是,两岸农业在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两岸农产品贸易虽然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但仍然存在着双向流动不畅、贸易总额偏小等问题;两岸农产品贸易仍存在障碍,贸易成本仍然偏高。两岸农业产业合作虽然表现为不断升级态势,但仍存在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受限、农业技术溢出效益低、“双赢”效果有待提升等问题;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仍存在障碍,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两岸在农业经营管理、农民合作组织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了两岸农业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如何消除贸易障碍,降低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消除要素流动障碍,提高两岸农业生产要素流动的有利效应;缩小经营管理水平差距,提升两岸农业一体化水平,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本研究从海峡两岸的实际出发,结合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践,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构建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实证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研究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分析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目标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为推进两岸农业合作,乃至两岸经贸交往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一,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得出若干研究启示。第二,对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运用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产业分工和竞争优势、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非博弈合作和博弈合作理论,结合两岸农业合作发展的实践,对两岸农业合作的机理进行探讨,并建立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分析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通过对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发展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探讨两岸农业一体化的一般规律。第四,实证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通过对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天福集团、台湾农民创业园三种促进一体化类型的分析,验证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规律。第五,研究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重点分析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通过引力模型,以水果贸易为例,实证分析关税税率下降对两岸的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第六,研究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运用双对数回归模型,从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和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两个维度,实证分析要素流动对两岸农业发展的影响;结合两岸农业合作的有关数据,分析两岸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的流动情况和流动障碍。第七,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发展趋势;提出合作模式选择的4条原则,选择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基本合作模式。第八,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两岸农业协调机制、培育两岸农业物流产业、促进两岸要素双向流动、提升两岸农业合作实效、突出闽台区域先行先试等五方面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政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是必然趋势。从实践角度来看,两岸农业合作是“分离→交流合作→携手→联手→整合→融合”逐步深化的过程。当前,两岸经贸往来日益频繁、ECFA的签署和实施,以及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为进一步深化两岸农业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两岸农业的比较优势,即两岸在农业发展阶段、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经营管理和农产品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是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和动力;合理两岸农业分工、合作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是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潜力所在。虽然,两岸农业合作还存在政治、经济、管理等因素的制约,增加了合作的成本,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进一步深入,这些制约因素将逐步得到消除,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必将迎来一个全新阶段,实现其终极目标——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即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和农业经营管理一体化。(二)在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目标推进过程中,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要素流动、农业产业的分工往往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并依托一定的载体,或以某种形式呈现出来。两岸农产品物流推动、台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产业集群发展等合作类型,对加快两岸农业一体化进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三)两岸农产品贸易问题主要是政治层面的问题,两岸的政策因素增加了农产品的贸易成本。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比较低,两岸贸易成本仍比较高。关税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不显着,农产品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有较大的影响;两岸直航有效地促进了两岸的农产品贸易,但目前仍要绕经第三地转口进入大陆或台湾,导致运输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农产品流通不应有关税,应该是个物流的范畴。大陆方面可以在前期对台湾开放部分农产品的基础上,对台湾农产品全面开放,对台湾所有输入农产品在原产地的条件下实行“零关税”,促进两岸农产品的贸易,提高人民的福利指数。(四)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有利无害。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不但对台湾地区农业GDP、农产品出口、农产品进口、劳均农业产值均没有显着影响,台湾当局所担心的“替代出口效应”、“逆进口效应”等引起的“贸易抑制效应”、岛内农业“空心化”问题与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拓展了台湾农业发展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台湾当局对台商赴大陆农业直接投资设限,是基于“选举政治”等政治因素的考量。(五)两岸农业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台资农业企业的示范性、带动性还不够,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省的农业GDP、农产品出口、劳均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均没有显着影响,可能是由于投资规模小、引进层次低、技术溢出效益低、产品内销化趋势明显和辐射范围窄等因素而致。今后工作中,要对两岸农业合作的重点和方向重新定位,促进对台引进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更加注重推广、更加注重实效、更加注重“双赢”,让广大农民能够分享对台合作的成果。(六)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仍不畅通,两岸农业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最主要的障碍来自台湾当局对大陆农业投资和技术输出的限制和陆资赴台投资农业的限制;同时,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中遇到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金融支持不够、产品市场销售不畅、土地获取困难等各种要素流动障碍。(七)两岸农业合作在不同的阶段其合作模式和特点不同,政府在政策选择上要有利于资源优配、互利双赢、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服务,促进合作模式的多元化。

二、三明市无公害茶叶生产实践与茶园生态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明市无公害茶叶生产实践与茶园生态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以品牌引领三明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优势
    1. 产茶历史悠久
    2. 生态环境适宜
    3. 产业基础较好
    4. 政策推动给力
二、存在问题
    1. 龙头企业少
    2. 品牌效应低
    3. 产业链条短
    4. 茶文结合弱
三、对策与建议
    1. 强化品牌支撑
    2. 突出品牌营销
    3. 建立推进机制

(2)三产融合对大田高山茶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研究现状评析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及不足
2. 相关概念和积极意义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高山茶产业的相关概念
        2.1.2 茶产业融合的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评述
        2.2.1 产业融合理论
        2.2.2 供给侧改革理论
        2.2.3 微笑曲线理论
3. 三产融合对大田高山茶产业发展形成的影响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3.1 企业问卷调查情况及分析
        3.1.1 调查说明
        3.1.2 情况分析
        3.1.3 分析小结
    3.2 个人问卷调查情况及分析
        3.2.1 调查说明
        3.2.2 情况分析
        3.2.3 分析小结
4. 大田县高山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的环境分析
    4.1 大田县高山茶产业发展的资源分析
        4.1.1 区位条件优越
        4.1.2 种植条件优良
        4.1.3 生态资源丰富
        4.1.4 交通条件便利
        4.1.5 政策有力保障
        4.1.6 技术支持
        4.1.7 名优产品商标创立
    4.2 大田县高山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4.2.1 规模效益不高
        4.2.2 集约化程度低
        4.2.3 品牌效应薄弱
        4.2.4 技术支持不足
        4.2.5 文化挖掘不深
        4.2.6 企业积极性低
    4.3 大田县高山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的新业态
        4.3.1 茶馆业
        4.3.2 茶传媒业
        4.3.3 茶文化活动
        4.3.4 茶旅游业
        4.3.5 茶文化产品
5. 三产融合对大田高山茶产业发展形成的影响的PEST分析
    5.1 政治环境(P)
        5.1.1 宏观政治环境
        5.1.2 区域政治环境
    5.2 经济环境(E)
        5.2.1 宏观经济环境
        5.2.2 区域经济环境
    5.3 社会环境(S)
        5.3.1 宏观社会环境
        5.3.2 区域社会环境
    5.4 技术环境(T)
        5.4.1 宏观技术环境
        5.4.2 区域技术环境
    5.5 小结
6. 案例分析-信阳茶文化小镇
    6.1 信阳茶叶与茶文化的发展情况
    6.2 信阳茶产业融合发展方式
        6.2.1 茶旅融合
        6.2.2 茶文融合
        6.2.3 生态茶乡
        6.2.4 茶网结合
    6.3 信阳茶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措施
        6.3.1 打造茶园茶街
        6.3.2 信阳茶文化节
        6.3.3 举办茶艺演出
        6.3.4 茶园工业旅游
        6.3.5 培育茶禅品牌
7. 大田县高山茶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7.1 加大扶持力度,推进茶产业融合
    7.2 加强人才建设,促进茶产业发展
    7.3 借助茶旅活动,加快茶产业融合
    7.4 打造精准营销,实施现代化服务
    7.5 提升文化氛围,带动茶产业增收
8.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3)立法对茶产业发展影响研究 ——以《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特色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农业立法领域相关研究
        2.1.1 美国农业立法领域相关研究
        2.1.2 欧盟农业立法领域相关研究
        2.1.3 日本农业立法领域相关研究
    2.2 国内农业立法领域相关研究
3 历史上有关茶产业的法律法规
    3.1 古代茶法
        3.1.1 唐代茶法
        3.1.2 宋代茶法
        3.1.3 元代茶法
        3.1.4 明代茶法
        3.1.5 清代茶法
    3.2 民国时期茶法
    3.3 新中国茶法
4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的出台背景
    4.1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出台前福建茶叶生产状况
    4.2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出台前福建茶产业在全国的地位
        4.2.1 福建茶园面积在全国中的地位
        4.2.2 福建茶叶产量在全国中的地位
        4.2.3 福建毛茶产值在全国中的地位
        4.2.4 福建茶叶出口量在全国中的地位
    4.3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出台前福建茶叶生产存在的问题
        4.3.1 茶叶结构不尽合理
        4.3.2 加工设备不够先进、环境较差、深加工产品较少
        4.3.3 茶叶产品质量差异大、部分茶叶农残超标
        4.3.4 茶叶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
        4.3.5 政出多门、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4.4 福建茶产业面临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需要
        4.4.1 供给与需求的状况
        4.4.2 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必要性
5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出台过程及主要条款解读
    5.1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出台过程
    5.2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主要内容
        5.2.1 立法宗旨
        5.2.2 内容总述
    5.3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主要条款解读
        5.3.1 适应范畴及职能部门的界定
        5.3.2 对7个方面问题的解读
6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对福建茶产业发展的影响
    6.1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对茶叶生产状况的影响
        6.1.1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对茶叶种植面积、茶叶产量、毛茶产值的影响
        6.1.2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对茶农收入以及茶叶产值的影响
        6.1.3 小结
    6.2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对生态茶园与茶叶初制厂改造的影响
        6.2.1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规定
        6.2.2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实施后生态茶园建设和茶叶初制厂改造情况
        6.2.3 小结
    6.3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对茶叶质量安全的影响
        6.3.1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规定
        6.3.2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实施后茶叶质量安全现状
        6.3.3 小结
    6.4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对科技推广应用的影响
        6.4.1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规定
        6.4.2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实施后科技推广应用情况
        6.4.3 小结
    6.5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对茶叶品牌建设的影响
        6.5.1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规定
        6.5.2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实施后福建茶叶品牌建设情况
        6.5.3 小结
7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7.1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存在的问题
    7.2 建议
        7.2.1 政府和行业组织对策
        7.2.2 企业对策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福建省着名商标、知名商标、名牌农产品、名牌产品的企业名单
附录B 茶叶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情况调查表
致谢

(4)宁化县生态茶园建设及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外研究动态
    1.3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茶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支持
第3章 宁化县茶产业发展状况
    3.1 宁化县研究区的概况
    3.2 宁化县茶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3.3 宁化县生态茶业发展条件
第4章 生态茶园建设的常见模式
    4.1 立体结构模式
    4.2 食物链模式
    4.3 立体-食物链综合模式
第5章 宁化县生态茶园规划建设
    5.1 宁化县生态茶园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5.2 宁化县生态茶园区域规划建设
    5.3 宁化县生态茶园建设重点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措施
    6.3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5)安溪县茶叶种植时空扩张的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 国内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景观格局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环境特征
        2.1.1 水文特征
        2.1.2 地质特征
        2.1.3 气象特征
        2.1.4 土壤特征
        2.1.5 植被特征
    2.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2.1 人口和教育程度
        2.2.2 经济发展情况
        2.2.3 人居环境与公共设施
第三章 遥感数据获取及影像预处理
    3.1 数据获取
        3.1.1 遥感影像数据获取
        3.1.2 DEM数字高程数据获取
        3.1.3 气象、土壤数据的获取
        3.1.4 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获取
    3.2 遥感影像预处理
        3.2.1 几何校正
        3.2.2 反射率反演
        3.2.3 大气校正
        3.2.4 遥感影像拼接与裁剪
        3.2.5 图像增强
第四章 遥感影像分类
    4.1 遥感影像分类原理
    4.2 遥感影像的分类体系
    4.3 遥感影像分类方法
    4.4 茶园端元波谱提取
    4.5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4.6 分类后处理
    4.7 遥感影像分类结果
    4.8 分类结果评价
        4.8.1 分类精度评价指标
        4.8.2 精度检验步骤及抽样方法
        4.8.3 抽样点数确定
        4.8.4 分类精度评价
第五章 茶叶种植区扩张时空特征及趋势模拟
    5.1 安溪县土地利用格局模拟
        5.1.1 CA-Markov模型
        5.1.2 预测结果及验证
    5.2 茶叶种植区域时间特征
        5.2.1 茶叶种植区域面积变化规律
        5.2.2 茶叶种植区域面积变化速率
    5.3 茶叶种植区域空间特征
        5.3.1 茶叶种植区域空间分布
        5.3.2 茶叶种植区扩张与县域土地利用变化
第六章 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6.1 景观指数选取
    6.2 斑块水平景观格局
        6.2.1 景观类型斑块基本特征变化
        6.2.2 景观类型斑块结构变化
    6.3 景观水平景观格局
        6.3.1 景观破碎化程度分析
        6.3.2 景观多样性分析
        6.3.3 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
第七章 茶叶种植区土壤侵蚀程度变动及预测
    7.1 评价指标选取
        7.1.1 降雨侵蚀力因子计算
        7.1.2 坡长坡度因子LS的计算
        7.1.3 土壤可侵蚀性因子K的获取
        7.1.4 植被措施管理因子C的提取
        7.1.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的提取
    7.2 土壤侵蚀量的计算
    7.3 2020年安溪县土壤侵蚀预测
    7.4 茶叶种植区土壤侵蚀及环境影响
        7.4.1 安溪县土壤侵蚀强度变化
        7.4.2 茶叶种植区土壤侵蚀强度变化
        7.4.3 茶园土壤侵蚀防止措施建议
第八章 安溪县茶叶种植区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8.1 评价因子的选取
    8.2 评价因子分级标准的确定
        8.2.1 气候条件对茶树种植的影响
        8.2.2 地形条件茶树种植的影响
        8.2.3 土壤条件对茶树种植的影响
        8.2.4 评价因子分级标准
    8.3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8.3.1 评价因子层次结构确定
        8.3.2 构造判断矩阵
        8.3.3 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8.3.4 各级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8.4 安溪县茶叶种植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8.4.1 气候条件数据处理
        8.4.2 地形条件数据处理
        8.4.3 土壤条件数据处理
        8.4.4 茶叶种植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
    8.5 安溪县茶叶种植区域宜茶性变化
结论与不足
附录1 Matlab代码示例
附录2 安溪县茶树种植土地生态适宜性专家咨询问卷
附表1 福建省地面累年气象数据数据年均值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安溪乌龙茶不同生产管理模式的质量安全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项目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茶叶卫生质量安全现状
        1.2.2 安溪乌龙茶茶叶质量安全控制
    1.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生产管理模式
        1.3.2. 茶叶质量安全
    1.4 研究内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安溪近十年茶产业现状调查分析
    2.1 安溪近十年茶叶生产情况
    2.2 安溪乌龙茶近五年出口情况
        2.2.1 八马茶业
        2.2.2 兴溪茶业
    2.3 安溪乌龙茶销售方式
        2.3.1 传统营销
        2.3.2 电子商务
    2.4 安溪乌龙茶茶叶卫生安全问题
        2.4.1 农残问题
        2.4.2 稀土问题
        2.4.3 安溪农资监管与茶叶质量安全检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安溪乌龙茶不同生产模式质量安全控制
    3.1 小农生产生产管理模式
        3.1.1 茶园生态环境
        3.1.2 卫生安全
        3.1.3 品质安全
    3.2 联作制生产管理模式(以华虹名茶为例)
        3.2.1 茶园生态环境
        3.2.2 卫生安全
        3.2.3 品质安全
    3.3 合作社生产管理模式(以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为例)
        3.3.1 茶园生态环境
        3.3.2 卫生安全
        3.3.3 品质安全
    3.4 大茶企生产管理模式(以八马茶业为例)
        3.4.1 茶园生态环境
        3.4.2 卫生安全
        3.4.3 品质安全
第四章 不同生产管理模式质量安全控制比较
    4.1 产前安全控制比较
        4.1.1 安溪乌龙茶生产成本
        4.1.2 栽培管理设施设备
        4.1.3 农资使用与茶叶质量安全问题
        4.1.4 安溪乌龙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4.2 产中质量安全控制比较
        4.2.1 安溪乌龙茶初制加工
        4.2.2 茶叶初制清洁化生产
    4.3 产后质量安全控制
        4.3.1 毛茶出售
        4.3.2 茶叶精制
        4.3.3 成品茶销售
        4.3.4 监管、服务体系与茶叶质量安全
第五章 安溪乌龙茶持续健康发展对策
    5.1 安溪茶产业的结构调整
    5.2 安溪乌龙茶品质安全控制
    5.3 安溪乌龙茶卫生安全控制
    5.4 涉茶人员茶叶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保水护土 兴茶富民——尤溪县发展生态茶园建设的实践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尤溪县生态茶园建设成效
    1.1 促进茶园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1.2 显着提升茶叶品质
    1.3 一批具有代表意义的示范基地脱颖而出
2 尤溪县生态茶园建设的具体措施
    2.1 把标准化生产与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结合起来, 打造现代生态茶
        2.1.1 按照标准化生态茶发展要求, 科学规划设计, 出台扶持政策
        2.1.2 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 大力推广普及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
        2.1.3 创建标准茶园, 引领生态茶叶基地建设
    2.2 把水土保持与改善生态、改善民生结合起来, 打造绿色生态屏障
        2.2.1 正确处理好茶山建设和水土保持的关系
        2.2.2 抓好茶园水土保持措施落实
        2.2.3 建立茶园开发项目水土流失治理机制
    2.3 把清洁化加工与提升茶叶品质结合起来, 打响“尤溪生态茶”品牌
3 尤溪县生态茶园建设的几点启示
    3.1 发展生态茶园, 贵在创新发展理念
    3.2 发展生态茶园, 好在政策扶持推动
    3.3 发展生态茶园, 重在龙头企业带动
    3.4 发展生态茶园, 胜在综合效益提升

(8)福安市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2 研究综述
    2.1 国外茶业产业化研究现状
    2.2 国内茶业产业化研究的现状
    2.3 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2.4 国外主要茶叶农残标准现状
    2.5 我国主要茶叶农残标准现状
3 福安市茶产业综合情况
    3.1 福安市自然条件
    3.2 福安市茶产业历史
    3.3 福安市政府扶持情况
    3.4 福安市茶业经济现状
    3.5 福安市茶叶标准化建设现状
    3.6 茶叶质量安全服务部门建设情况
4 福安市茶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4.1 福安市茶企发展存在的问题
    4.2 主打产品“坦洋工夫”红茶存在的问题
    4.3 福安市茶叶标准化建设存在问题
        4.3.1 病虫害治理问题
        4.3.2 茶叶农药残留现状
    4.4 对福安茶叶安全现状的实证分析
        4.4.1 数据来源情况介绍
        4.4.2 具体调查项目
        4.4.3 结果与分析
5 对福安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5.1 主要优势
        5.1.1 自然条件优越
        5.1.2 种质资源丰富
        5.1.3 茶叶物流便捷
        5.1.4 茶类结构齐全
        5.1.5 政府支持得力
        5.1.6 地理位置特殊
        5.1.7 传统文化积淀深厚
        5.1.8 生态化发展理念渐入人心
    5.2 存在的问题
        5.2.1 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不够科学
        5.2.2 生产成本高且产业化程度低
        5.2.3 大宗茶品质有待提高
        5.2.4 茶叶市场亟需规范
        5.2.5 科技服务体系队伍亟需壮大
        5.2.6 茶产品的创新与升级需加强
        5.2.7 有机茶起步时间晚
        5.2.8 标准与时代需求相比滞后
    5.3 机会
        5.3.1 产业政策优惠
        5.3.2 健康需求增加
        5.3.3 茶消费增加
        5.3.4 茶文化需求
        5.3.5 发展绿色经济的需求
        5.3.6 网络销售成为时尚
    5.4 威胁
        5.4.1 其他地区茶叶品牌的威胁
    5.5 小结
6 福安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策
    6.1 创新方面
        6.1.1 产品创新
        6.1.2 渠道创新
        6.1.3 茶叶经营理念的创新
    6.2 传统方面
        6.2.1 文化建设
        6.2.2 非物质文化传承
        6.2.3 茶产品的大众化
    6.3 品质方面
        6.3.1 用科技、文化提升茶产品品质
        6.3.2 可持续发展提升茶产品品质
7 结论、局限与展望
    7.1 具体结论
    7.2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福建省茶产业技术创新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特色
2 文献综述
    2.1 福建茶产业技术创新状况的调查研究
    2.2 茶业技术进步率研究情况
3 福建茶产业概况
    3.1 茶园面积与茶叶总产量发展情况
    3.2 各茶类生产发展情况
4 福建茶产业技术创新现状
    4.1 茶树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创新
        4.1.1 茶树资源的收集、保存
        4.1.2 茶树品种选育和利用
        4.1.3 茶树生物技术研究
        4.1.4 省科技厅立项项目
    4.2 茶树栽培、植物保护、生态保护和设施农业技术创新
        4.2.1 植物保护
        4.2.2 土壤肥料
        4.2.3 有机茶生产
        4.2.4 种植栽培
    4.3 茶叶加工和机械设备技术创新
        4.3.1 福建省茶叶初制加工技术研究新进展
        4.3.2 近年福建省茶叶初制加工设备研究新进展
        4.3.3 福建省茶叶精制加工技术及设备技术创新研究进展
        4.3.4 福建省茶叶茶叶深加工技术创新研究进展
    4.4 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质量标准、检测分析及经营管理的技术创新
        4.4.1 质量安全控制
        4.4.2 质量标准、检测分析
        4.4.3 经营管理
    4.5 茶叶生物化学、健康功能与机理研究进展
        4.5.1 茶叶生物化学
        4.5.2 健康功能与机理
    4.6 现有茶产业技术创新机构概况
    4.7 近年科技创新经费投入调查
        4.7.1 福建省科技厅
        4.7.2 福建省农业厅
        4.7.3 其它来源
    4.8 福建省茶学文献概况
        4.8.1 福建省茶产业期刊文献
        4.8.2 福建省茶产业硕博论文
    4.9 专利概况
        4.9.1 申请的专利状况
        4.9.2 已授权专利情况
5 分析福建茶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5.1 研究方法
        5.1.1 分析模型建立
        5.1.2 数据来源
    5.2 结果分析
    5.3 福建茶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5.3.1 在茶产业初制加工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不足
        5.3.2 在茶产业深加工技术创新方面投入欠缺
        5.3.3 在茶产业生物技术创新及保健功效研究方面投入不足
        5.3.4 茶产业技术创新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但技术水平不高
6 福建茶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预测与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部分茶产业技术创新机构概况
        附录 1.1 福建农林大学茶学学科(园艺学院和安溪茶学院)
        附录 1.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附录 1.3 漳州科技技术学院
        附录 1.4 武夷学院
        附录 1.5 安溪县茶叶科学研究所
    附录 2 技术进步率研究方法和模型建立
    附录 3 2008~2012 年福建省科技厅立项项目
致谢

(10)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内容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
2.2 海峡两岸经贸合作
2.3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
2.4 研究启示 3 基本构想、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基本构想
    3.1.1 基本概念
    3.1.2 基本内涵
3.2 理论基础
    3.2.1 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
    3.2.2 贸易效应与投资效应
    3.2.3 产业分工与竞争优势
    3.2.4 交易成本与机会成本
    3.2.5 两岸合作的政策博弈
3.3 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
4.1 农业合作基础
    4.1.1 农业发展阶段
    4.1.2 农业产业结构
    4.1.3 农产品市场
    4.1.4 农业生产要素
    4.1.5 农业经营管理
    4.1.6 农产品生产成本
4.2 农业合作现状
    4.2.1 农业合作发展历程
    4.2.2 农产品贸易
    4.2.3 农业直接投资
4.3 存在主要问题
    4.3.1 农产品贸易
    4.3.2 农业直接投资
4.4 本章小结 5 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实证分析
5.1 农产品物流推动实证:两岸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
    5.1.1 基本运作情况
    5.1.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5.2 台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实证:天福集团
    5.2.1 基本运作情况
    5.2.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5.3 产业集群发展实证:台湾农民创业园
    5.3.1 基本运作情况
    5.3.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海峡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6.1 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
    6.1.1 研究方法选择
    6.1.2 产品选择与数据来源
    6.1.3 两岸农产品市场价格的相关性
6.2 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6.2.1 大陆农产品贸易政策
    6.2.2 台湾农产品贸易政策
    6.2.3 两岸农产品贸易政策比较
    6.2.4 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6.2.5 影响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其他因素
6.3 关税税率降低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6.3.1 研究方法选择
    6.3.2 研究对象概述
    6.3.3 引力模型构建
    6.3.4 研究数据来源
    6.3.5 回归分析结果
    6.3.6 研究结论
6.4 本章小结 7 海峡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7.1 生产要素流动对海峡两岸农业发展的效应
    7.1.1 台商对大陆直接农业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
    7.1.2 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
7.2 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7.2.1 土地要素流动
    7.2.2 劳动力要素流动
    7.2.3 资本要素流动
    7.2.4 技术要素流动
    7.2.5 经营管理要素流动
7.3 本章小结 8 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模式选择
8.1 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8.1.1 发展机遇
    8.1.2 发展趋势
8.2 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模式选择
    8.2.1 基本原则
    8.2.2 总体导向
    8.2.3 模式选择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四、三明市无公害茶叶生产实践与茶园生态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品牌引领三明茶产业高质量发展[J]. 詹兴堆,刘钊,吴光侣,骆茵. 中国茶叶, 2020(08)
  • [2]三产融合对大田高山茶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D]. 范丽月.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3)
  • [3]立法对茶产业发展影响研究 ——以《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为例[D]. 张蕾. 福建农林大学, 2018(12)
  • [4]宁化县生态茶园建设及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D]. 张新武.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4)
  • [5]安溪县茶叶种植时空扩张的环境影响研究[D]. 占昕. 福州大学, 2017(04)
  • [6]安溪乌龙茶不同生产管理模式的质量安全分析与研究[D]. 林清兰.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7]保水护土 兴茶富民——尤溪县发展生态茶园建设的实践与启示[J]. 董诗连.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3(03)
  • [8]福安市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陈林海.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5)
  • [9]福建省茶产业技术创新实证研究[D]. 吴成建.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5)
  • [10]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D]. 檀云坤.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三明市无公害茶叶生产实践及茶园生态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