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大灭绝的新证据(论文文献综述)
邓宝柱[1](2021)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中扬子北缘不同古地理环境的沉积演化》文中认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是地球演化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不仅发生了显生宙最大的生物大灭绝事件,而且陆地和海洋的沉积系统都发生了剧烈的转变。海相沉积物最直观的特点是早三叠世早期浅水相错时相沉积的出现和深水相硅质岩消失而出现泥岩和泥质灰岩为代表的黑色岩系。这些沉积物的转变记录了海洋环境、大地构造等多方面的演化特征。华南地区是全球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发育最好的地区,本论文选择位于华南中扬子北缘同一断面不同古地理背景的三个剖面:浅水台地湖南慈利杨家湾、深水缓坡湖北赤壁、深水盆地江西瑞昌,开展沉积相、碳酸盐微相、沉积速率、碳同位素和草莓状黄铁矿等研究工作,探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中扬子北缘不同古地理背景的沉积演化特点以及对当时环境变化的指示。错时相主要是指反映特殊海洋环境的碳酸盐岩沉积,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是错时相广泛分布的一个时期。在华南,不同类型错时相的出现时序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在华南浅水台地环境首先出现的是微生物岩,之后依次出现鲕粒灰岩和核形石灰岩,有时夹蠕虫状灰岩。不同类型错时相代表不同的沉积环境,错时相的变化序列很好地记录了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海洋环境的变迁过程。本论文通过对湖南慈利杨家湾剖面的沉积学研究,认为大灭绝后从微生物岩到鲕粒灰岩的沉积变化与海平面上升和水动力加强有关,而从鲕粒灰岩到核形石灰岩的沉积过程则总体反映了早三叠世初海平面的快速上升。鲕粒灰岩中夹的蠕虫状灰岩则与短时期形成的局限台地环境有关。慈利剖面错时相沉积厚度约为75 m,地层对比认为其产出层位大致相当于浙江煤山界线层型剖面厚约20cm的27–28层,说明大灭绝后浅水台地环境具有比深水环境更高的碳酸盐沉积速率。如此高的碳酸盐沉积速率反映浅水台地环境高的碳酸盐饱和度。浅水台地环境碳酸盐饱和度升高可能与高温引起的强烈蒸发和深部海水上翻有关,而早三叠世初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则为厚度巨大的错时相碳酸盐沉积提供了容纳空间。华南板块是位于古特提斯洋与泛大洋之间的一个中型地块,其北缘与华北板块之间存在一狭长的属于古特提斯洋一个分支的深水海槽。这里发育了从晚古生代到早三叠世最为完整的海相地层,因此清晰地记录了古、中生代之交的海洋环境及大地构造的演化历史。晚二叠世时,该海槽中沉积了富含菊石和放射虫的深水盆地相硅泥质岩,但缺乏碎屑角砾沉积,反映了十分稳定的大地构造背景。虽然二叠纪末全球性地质事件导致了海洋生物和沉积相的急剧变化,但早三叠世早期主体为碳质页岩和薄层灰岩沉积,基本继承了晚二叠世稳定的构造格局。然而,本论文最新调查发现,在华南板块北缘深水相湖北赤壁和江西瑞昌剖面早三叠世早期薄层灰岩中出现多层厚层状角砾灰岩。角砾灰岩中的许多角砾为来自浅水台地相已固结的鲕粒灰岩,其成因难以用前人认为的风暴来解释。在角砾层附近,还发现同沉积变形现象,表明这些角砾是由地震破坏产生的。由于这些来自浅水相的角砾最终沉积在台地边缘深水环境中,因此它们必然经历了长距离的搬运。考虑到华南板块北缘晚二叠世时为一缓坡,地震产生的角砾难以沿缓坡下滑到盆地中。因此,我们认为当时的地震可能造成了明显的海底陡坡,从而为地震产生的角砾通过重力作用下滑到深水盆地创造了条件。早三叠世同期地震角砾岩还广泛分布在华南板块北缘一线,表明这一地区早三叠世板块构造活化引起的地震具有广泛性。尽管华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特提斯洋分支最终在中晚三叠世的印支构造运动中闭合隆升成为当今的秦岭和大别造山带,但板块北缘带状地震角砾岩的集中出现表明印支运动的前兆和古特提斯的畏缩在早三叠世初已经开始。尽管缺少高精度的牙形石地层和沉积类型存在较大差异,但三个剖面通过生物灭绝界线、事件层、沉积相、碳同位素曲线可以进行较好地对比。赤壁剖面和瑞昌剖面都发育角砾灰岩层,但角砾灰岩的层数和灰岩角砾的特征不同。赤壁剖面角砾的特点是含有大量鲕粒灰岩和核形石灰岩角砾,而瑞昌剖面则都是微晶灰岩角砾,这说明了角砾灰岩的沉积过程与古地理背景相关。灰岩角砾从浅水搬运到更深水环境沉积,相对于深水盆地瑞昌剖面,赤壁剖面处于中层水的缓坡位置,离物源更近。赤壁剖面整个早三叠世沉积相的变化,从大冶组一段的泥质岩和泥质灰岩到二段的夹有鲕粒角砾灰岩层的薄层灰岩、三段的夹有多层核形石和鲕粒颗粒灰岩层的薄层灰岩、四段的鲕粒灰岩、嘉陵江组角砾状白云岩和微晶白云岩、再到中三叠世的陆相沉积,反映了深水缓坡不断填充到最后转海为陆,而构造活动在填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三个剖面的沉积速率在大灭绝前后都发生了剧烈变化,浅水台地杨家湾剖面沉积速率在灭绝前后提高了13倍;深水缓坡相赤壁剖面提高了43倍。这种现象与全球其他同期剖面总体相似。但导致不同相区沉积速率提高的原因不同,浅水相区主要沉积错时相等碳酸盐岩,高沉积速率与极端温室气候下海洋浅水碳酸钙高饱和度有关,早三叠世早期海平面上升提供了沉积空间;深水相区主要沉积泥质岩和泥质灰岩,沉积速率与陆源风化剥蚀加强有关。碳同位素背景值与古地理相关,台地相区杨家湾剖面的碳同位素背景值较高,盆地相区瑞昌剖面的碳同位素背景值较低,而深水缓坡相区赤壁剖面碳同位素背景值居中。三个剖面的碳同位素趋势都表现出两次负漂移,尽管杨家湾剖面因为灭绝界线附近地层缺失可能使碳同位素曲线并不完整。但三个剖面之间的两次负漂移的时间不同,而且三个剖面的碳同位素值负漂移幅度也存在差异,赤壁剖面碳同位素负偏最大,可能是因为赤壁处于中层水体的缓坡环境,更容易受到OMZ位置变化的影响。三个剖面的氧化还原条件演化不同,结合其它剖面研究结果,扬子北缘深层水体生物灭绝前即出现缺氧,灭绝后反而出现短暂氧化,然后又回到缺氧;中层和浅层水体大灭绝前不缺氧,跨过灭绝界线出现缺氧,其间缺氧程度多次减弱。
刘冬洋[2](2021)在《华南中三叠统旋回地层学研究》文中提出地球演化历史表明,环境剧变导致了多次重大生物演化事件,并改变了地球生命演化的进程。厘清这些环境剧变发生的时间及其原因机制,对我们应对当今的全球变化有重大的意义。三叠纪紧随着地质史上最严重的生物大灭绝-晚二叠世生物大灭绝之后。研究该时期的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化对我们理解该生物大灭绝后生物复苏的过程和机制有重要作用。由地球轨道的周期性变化引起太阳辐射的变化,进而导致的地球气候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天文旋回研究正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选取贵州的关岭永宁镇、贞丰踊跃和坡轰三个出露较连续的中三叠统剖面展开了旋回地层学研究。通过野外采集的高分辨率的磁化率和XRF岩石地球化学元素含量数据进行旋回分析,并通过405-kyr的天文调谐建立中三叠统的高精度年代地层框架,继而以建立的高精度的古气候和古环境替代指标(如磁化率、Fe/Al和V/Al等)序列来重建研究区的古气候和古环境。并通过对比,来探讨中三叠世的古气候、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和海平面的变化。本文获得以下五点新认识:⑴通过对研究剖面所测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在剖面中识别出偏心率、斜率和岁差等天文周期信号。本研究以磁化率、Fe/Al和Zr/Al等为大陆风化和陆源碎屑输入的古气候变化的替代指标,通过对这些替代指标的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在关岭永宁镇、贞丰踊跃和坡轰剖面的中三叠统发现存在稳定的~80米、~20米、~7米和~4米等沉积旋回,并结合独立的年龄制约如放射性同位素测年年龄和生物地层等,发现了它们属于天文周期信号。这些天文周期信号包括约405-kyr的长偏心率、100-kyr的短偏心率、33-kyr的斜率和17-22-kyr的岁差周期信号。这些天文周期信号,既存在于地球物理指标和地化指标中,也在岩性的变化中得到了反映。⑵通过对磁化率等数据的405-kyr天文调谐,首次在华南建立长达~9.6 Myr的连续高分辨率中三叠世的天文地质年代标尺。在关岭永宁镇剖面通过以在华南广泛分布的“绿豆岩”为锚点,通过405-kyr天文调谐,本研究建立一条在安尼期延续~4.2±0.3 Myr(246.7-242.5+0.3/-1.4 Ma)的天文地质年代标尺。华南的中三叠统安尼阶的罗平生物群被认为是目前国内外化石保存最全、代表中生代典型生态系统的最早的生物群。本文建立的天文年代标尺进一步将云南罗平生物群和贵州盘县生物群的年龄限制在243.8+0.3/-1.4和243.4+0.3/-1.4 Ma。这为晚二叠世生物大灭绝后的生命复苏的进程提供了新的年代约束。同时在贞丰踊跃和贞丰剖面,本研究以踊跃剖面牙形石Quadralella polygnathiformis的首现为锚点,通过405-kyr天文调谐建立了一条延续~7.4±0.2Myr,自~244.4±1到236.9±1 Ma的天文年代标尺。本研究首次在浅海相建立了覆盖整个中三叠世拉丁期的天文年代标尺。综合以上三个剖面,本研究建立了一条自246.7+0.3/-1.4至236.9±1 Ma的天文地质年代标尺。⑶利用高精度的古气候替代指标(磁化率和Fe/Al等)重建研究区中三叠世大陆风化强弱的变化的演化过程,探讨该时期的古气候变化。本研究基于关岭永宁镇剖面的表明中三叠世安尼期早期(约246.5-245.6 Ma),出现大量的泥岩和泥灰岩代替正常的浅海相灰岩的沉积现象,这种大量的陆源碎屑的输入,表明该时期经历较强烈的大陆风化。这种风化的增强,是地球系统水汽循环的加速的反映,表明该时期经历了较为湿热的气候。之后该剖面的陆源碎屑输入明显减少,总体上反映了一种自安尼早期至安尼中晚期的降温趋势。贞丰踊跃和坡轰剖面的磁化率和Fe/Al等古气候替代指标显示出研究区安尼期中-晚期(约244.0-242.6 Ma)和拉丁期早期(约244.0-242.6 Ma)其数值较其他时期有明显的升高。古气候指标的高数值区间也和剖面的岩性有很好的对应,这些地化指标高值区间泥质含量往往较高且夹泥岩。我们推断这些现象意味着研究区经历了两次较明显的湿热事件。这一推断和前人基于其它古温度和古气候替代指标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另外,本研究应用古生产力替代指标(P/Al)重建的该时期研究区古海洋生产力的变化表明,拉丁期晚期发生了两次古海洋生产力急剧下降的事件。这一发现可能印证了前人提到的“拉丁期生态危机”这一假说。⑷利用高精度的古海水氧化还原替代指标(V/Al和Mo/Al等)重建研究区中三叠世古海洋的氧化还原沉积环境的演化过程。本研究以V/Al和Mo/Al等为指示古海水氧化还原沉积环境的替代性指标,结合所研究剖面的岩性重建了研究区该时期的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本研究的数据指示研究区在安尼中-晚期发生了两期古海洋含氧量明显减少的事件,这一结果和前人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这也证明罗平生物群和盘县生物群化石的完好保存可能和这些含氧量减少的事件有关。同时,本研究发现在拉丁期晚期,含氧量总体呈现较明显的逐渐减少的趋势,而在238.4-238 Ma和237.2-237 Ma出现两次短期的含氧量减少事件。这可能指示着扬子台地的在该时期已开始逐渐下沉,同时缺氧事件和拉丁晚期可能的增温事件和生态危机事件发生可能也有关联。⑸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沉积噪音模型(DYNOT和ρ1),重建中三叠世华南海平面变化曲线。本研究通过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最新的沉积噪音模型(DYNOT和ρ1)来重建研究区的海平面变化。本研究基于三级沉积层序研究重建了关岭永宁镇地区的海平面变化,并发现我们的重建结果和前人的结果总体接近,但也有一定的区别。并发现安尼期有两次幅度较大的海侵事件发生,这些海侵能导致海洋生物栖息地的扩大,可能有利于生物的复苏。本研究基于沉积层序地层理论和沉积噪音模拟(DYNOT和ρ1)的结果,均显示踊跃和坡轰剖面该时期的海平面变化受较明显的~1.2-Myr斜率振幅调制长周期所调控。这是沉积噪音模拟(DYNOT和ρ1)第一次应用于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也是~1.2-Myr斜率振幅调制长周期首次在中三叠世被报道。
祁帅帅,王艳鹏,彭冰柔,张碧云,宁淑媛,刘晓玲,郑德顺[3](2020)在《豫西宜阳地区上二叠统孙家沟组古气候特征分析》文中指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地史上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该事件可能与当时气候环境的强烈变化有关。前人对该时期较连续的海相地层揭示的古气候研究较为成熟,而对同时期陆相地层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资料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选取豫西宜阳地区上二叠统孙家沟组为研究对象,运用沉积学、矿物学与元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对该时期的古气候进行恢复,并与同时期陆相地层对比,进而讨论气候变化对该时期生物灭绝的影响。结果表明:(1)宜阳地区孙家沟组经历了滨湖-浅湖-滨湖等亚相的演化过程,其地层中岩相变化、古生物化石缺失、大量的钙质结核及其它沉积构造的出现揭示了孙家沟组的上段气候明显比下段炎热干旱。(2)元素地球化学指标以及粘土矿物组合的垂向变化等指示了该时期的气候经历了温湿向炎热半干旱-干旱转变。(3)宜阳地区孙家沟组的气候指标所得出的结论与其他地区同时期陆相地层古气候的变化基本一致,反映了研究区与同时期全球古气候的变化存在一致性。二叠纪末期温度的骤升、气候极度干旱化以及陆表生态系统遭受毁灭性破坏等因素,可能是导致或加速陆地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次研究对该时期气候变化与生物灭绝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探讨全球P-T之交生物灭绝的原因提供新的证据。
陆成宽[4](2020)在《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 新证据暗示火山喷发是“最大嫌疑人”》文中提出《自然·通讯》报道了一项关于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沈延安研究团队发现,在奥陶纪末生物灭绝事件的过程中硫同位素产生了非质量分馏,提出"平流层火山喷发"是奥陶纪末生命灭绝事件的驱动机制。长久以来,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原因一直是个谜,科学家曾提出冰川事件、火山爆发以及伽马射线暴等多种解释,但具体的驱动机制目前学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
廖卫[5](2020)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华南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变化过程及其成因研究》文中提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是地球生命演化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发生了显生宙最大的生物大灭绝事件。由于热带浅海区域生物最为繁盛,在这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中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因此,热带浅海区域生物大灭绝事件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当前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研究内容之一。前人对热带浅海区域生物大灭绝事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在环境变化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还相对薄弱和存在争议。本文选择在华南浅海区域广泛分布的微生物岩剖面,开展高分辨率的元素地球化学、草莓状黄铁矿,黄铁矿化化石和硫同位素等研究工作,探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华南浅海区域环境变化过程及其可能的原因。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地生态系统崩溃以两幕式的陆地植被破坏为特征。为了探讨两幕式陆地植被破坏导致的陆源输入加强对浅海区域的影响,本论文对离康滇古陆较近的,容易受到陆源碎屑物质输入影响的重庆老龙洞剖面进行高精度采样,开展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等的研究工作。老龙洞剖面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清晰地记录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前后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陆源输入的变化过程。大灭绝界线之上的微生物岩与大灭绝界线之下的生物碎屑灰岩相比,陆源输入通量分别提高3.9倍(Al2O3),3.9倍(Th),2.4倍(Sc),和2.0倍(∑REE),而微生物岩之上的泥岩与大灭绝界线之下的生物碎屑灰岩相比,陆源输入通量分别提高88倍(Al2O3),86倍(Th),92倍(Sc),和51倍(∑REE)。因此,老龙洞剖面记录的陆源输入加强表现出两幕式的变化,第一幕从大灭绝界线之下的生物碎屑灰岩到大灭绝界线之上的微生物岩,陆源输入通量提高了~2到4倍,第二幕从微生物岩到微生物岩之上的泥岩,陆源输入通量提高了~20到40倍。老龙洞剖面记录的两幕式的陆源输入加强过程与陆地植被的两幕式破坏过程相对应。老龙洞剖面元素地球化学证据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地系统破坏导致的陆源输入通量加强对浅海区域的影响提供了直接证据。海水缺氧常被认为是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对于浅海区域水体氧含量变化及其与生物大灭绝之间的关系,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为了进一步探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浅水区域水体氧含量变化,本论文详细地分析了贵州边阳打讲剖面草莓状黄铁矿的粒径分布。打讲剖面草莓状黄铁矿的证据表明大灭绝之后贫氧的水体扩张到了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中。结合浅海区域其它剖面草莓状黄铁矿的粒径分布,大灭绝之后的水体氧含量降低广泛地出现在位于赤道附近的华南板块的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中。综合华南板块由南向北的打讲剖面、慈利剖面和老龙洞剖面草莓状黄铁矿和碳同位素变化的证据,表明缺氧海水上翻对浅海区域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性。本论文首次报道了重庆老龙洞剖面的一个特殊的黄铁矿化化石群,并且发现这个黄铁矿化化石群的出现和消失与微生物岩的出现和消失密切相关,可能指示了生物大绝灭后浅海区域特殊的古环境条件。老龙洞剖面的黄铁矿化化石群只出现在微生物岩中,主要化石种类包括蠕虫虫管,腹足类,小有孔虫(Rectocornuspira sp.和Earlandia sp.),介形虫和小型双壳类等。在微生物岩之上的钙质泥岩中,黄铁矿化化石突然消失了,只含有少量未黄铁矿化的介形虫化石。老龙洞剖面Uauth,Vauth,Moauth,δ34SCAS和δ34Spyrite的证据表明,黄铁矿化化石群是生物大灭绝后特殊古海洋化学条件的产物。这些特殊的古海洋化学条件包括,海水低的硫酸盐浓度,水体贫氧,孔隙水中富含溶解Fe。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喷发被认为是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的最终诱因,华南强烈的中酸性火山喷发在这次生物大灭绝中的作用常常被忽视。为了探讨华南火山作用对浅海区域环境的影响及其在生物大灭绝中的作用,本论文对湖南慈利剖面和广西作登剖面进行高精度采样,开展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等的研究工作。受陆源输入影响较小的作登剖面的Eu正异常在时间上的变化清晰地表明Eu正异常的普遍发育伴随着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也就是一过了大灭绝界线,南盘江盆地中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普遍记录了强烈的热液活动。由于弧后盆地中热液活动与火山作用之间的紧密关系,南盘江盆地的浅水碳酸盐岩台地记录的Eu异常的变化与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之间好的耦合关系表明,古特提斯洋板块俯冲导致的剧烈火山喷发可能在二叠纪末生物灭绝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作登剖面Ce异常指示微生物岩沉积时,相对于大灭绝界线之下的生物碎屑灰岩来说,上覆水体氧含量降低。这与华南其它微生物岩剖面草莓状黄铁矿的证据和其它地球化学证据指示的微生物岩沉积时水体贫氧的结果相一致。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的微生物岩剖面,作为纽带将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火山活动与生物和环境变化联系在一起。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强烈的中酸性火山喷发可能导致了两幕式陆地植被破坏,两幕式陆源输入加强,和两幕式生物大灭绝事件。
李小军[6](2020)在《滇东南富宁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沉积特征及构造演化》文中认为本论文的研究工作重点为滇东南富宁地区的基础地质。在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充分收集整理基础上,以野外实测地层剖面为主要手段,研究滇东南富宁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沉积特征及其纵横向展布规律。通过主干剖面和层序地层学研究,遵循“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的原则,采用等时面优势相成图法编制了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及早石炭世共3幅岩相古地理图。以区内泥盆系中上统榴江组及石炭系顺甸河组层状硅质岩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硅质岩的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判断硅质岩的成因和沉积环境,进而探究富宁地区泥盆纪与石炭纪之交的沉积环境变化过程。综合富宁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碳酸盐岩碳、氧稳定同位素偏移特征,及古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特征,探讨区内D/C界面特征及构造意义。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从岩石地层学角度重新认识了富宁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地层横向展布规律、纵向变化特征,以及不同沉积环境地层间的相变关系及其所反映的古构造环境演化特征。2.综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主干剖面和地层研究,进一步修正、细化了富宁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岩相古地理特征,编制了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及早石炭世的岩相古地理图。3.硅质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泥盆系榴江组处于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环境,沉积物中硅主要来源于热液流体,顶部硅质来源于生物成因;石炭系顺甸河组具有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环境向远洋盆地发展的趋势,底部硅质来源于火山灰或硅质生物,而顶部来源于热液流体。两个不同时期硅质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Murray等(1992)划分的“大西洋型”相似,并且有向“太平洋型”过渡的趋势,与主量元素所指示的沉积环境一致。4.富宁地区D/C界线从碳酸盐岩孤立台地相区向斜坡-盆地相区方向延伸,表现出由平行不整合向整合接触关系过渡。碳酸盐岩碳、氧稳定同位素在界线处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负向偏移,与岩石学、层序地层学显示的古环境、古气候特征协调一致,可作为地层划分和对比的重要依据。
张强[7](2019)在《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沉积变迁及事件沉积研究 ——以黔北德江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奥陶系-志留系时期生物大灭绝事件是显生宙第一次灭绝事件,在显生宙五次大灭绝事件中,此次灭绝事件是五次大灭绝事件中的第二大灭绝事件,造成了众多如腕足类、笔石、三叶虫等海相生物物种的绝灭。主要包括两幕,即第一幕发生与赫南特冰期的起始时间一致的凯迪末期(D.mirus笔石带)-赫南特早期(N.extraordinarius笔石带)阶段和冈瓦纳冰盖开始消融的赫南特晚期之初(从N.extraordinarius笔石带到N.persculptus笔石带)的第二幕。但是,此次灭绝事件与显生宙其他期次不同,主要表现在奥陶系-志留系生物大灭绝事件的触发机理仍未探清。然而对于灭绝成因的探讨,目前的假说主要有赫南特冰期事件、海平面升降、气候变化、氧化还原变化、伽马射线爆发、火流星撞击和大火成岩省等火山作用。通过对黔北德江地区老林剖面晚奥陶世五峰组-早志留世龙马溪组地层中的的C、O同位素和Al、U、Pb、Ce、Ba等各主、微量及稀土元素的分析,探讨晚奥陶世火山作用与晚奥陶世-早志留世事件沉积及沉积变迁的相关性。在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界线附近,已测得的锆石U-Pb加权年龄为444.7±4.5 Ma,正好与第一幕(凯迪末期至赫南特早期)碳同位素正偏的最大正值对应,这说明其事件沉积的年龄元素的物源主要源于火山作用喷发到大气中的238U、206Pb同位素的沉积,而不是陆源U、Pb元素的沉积。再结合主、微量及稀土元素对沉积环境的变化具指示意义的特征。将C、Be、Sr、Zn、Ba等元素含量的变化与沉积环境的各种指标进行对比,判断黔北地区事件沉积过程中陆源碎屑输入、氧化还原环境、化学风化作用等响应程度,揭示其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时期的扬子地块处于闭塞滞留、缺氧的深水环境中,此期13C在界线附近出现了两次明显的偏移现象。第一幕碳同位素自凯迪末期到赫南特早期发生大幅正偏,并与赫南特冰期的高峰期相对应,与奥陶系-志留系生物大灭绝事件凯迪晚期的D.mirus笔石带时间相吻合。第二次负偏移现象出现在与灭绝事件的第二幕(赫南特晚期)基本一致的赫南特中期N.extraordinarius-N.ojsuensis笔石带上部。这也指示了此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也许与当时剧烈的火山作用有关。本文中凝灰岩的形成最终归结为火山成因。本次研究为黔北地区晚奥陶世五峰组-早志留世龙马溪组地层系统的界线做出了更新,也为全球其他地区奥陶系-志留系地层界线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了可靠性参考。
颜佳新,孟琦,王夏,刘志臣,黄恒,陈发垚,郭全鼎[8](2019)在《碳酸盐工厂与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碳酸盐岩具有广泛的时空分布,主要为生物成因,而该生物成因属性注定了其与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条件等密切相关。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对于描述、表征和解释碳酸盐岩地层结构成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回顾了近70年来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从二维水体能量模型到三维地形模型的发展变化。如何深入分析不同形态特征和内部构成的碳酸盐岩台地的成因机制,解读其相应的地球生物—环境演化信息,是当前和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为此本文介绍了碳酸盐工厂和碳酸盐岩台地成因方面的研究进展,强调了碳酸盐岩地层的时代特殊性,并以滇黔桂地区为例,从碳酸盐工厂分析的角度剖析了该区二叠纪吴家坪期碳酸盐岩沉积学研究现状,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旨在引起同行重新认识生物和海洋环境条件在碳酸盐岩台地演化中的作用,重视全球空间尺度范围内同时代碳酸盐岩的相似性与差异,并从古生态角度入手开展碳酸盐工厂分析,发掘碳酸盐岩台地的生物学和海洋学意义。
郑雪[9](2018)在《滇东晚二叠世煤中矿物质组成及其对区域地质演化的响应》文中提出滇东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赋煤区,属于上扬子聚煤盆地。作为大型的含煤沉积盆地,上扬子聚煤盆地具有良好的出露和相带保存,是研究古环境和地质演化的理想场所。煤作为地质信息的特殊载体,在沉积过程中记录了古气候、古环境、古地理及区域地质演化等信息。晚二叠世是地质历史时期的较为特殊的一个阶段,处于中晚二叠世之交的生物大灭绝(晚瓜达卢普期生物大灭绝)之后,晚二叠世末期生物大灭绝之前;中晚二叠世之交发生的地幔柱事件是西南地区同时期最重要的地质事件,控制了西南地区的构造格局,对滇东地区晚二叠世煤的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产生了重要影响;晚二叠世末期的生物大灭绝是地质历史时期最严重的一次大灭绝,目前对于其成因仍有不同看法,此次的研究通过煤的有机碳同位素特征、矿物质组成特征,拟对晚二叠世末期的生物大灭绝提供新的线索。此外,本次研究采集的是钻孔样品,目标钻孔中晚二叠世所有可见煤层都按照宏观特征或一定间距采样(5-20cm)采样。相对于剖面采样,钻孔样品具有更好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了钻孔样品的高温灰中常量元素氧化物的含量。滇东煤中富集的TiO2主要是受峨眉山高钛玄武岩的影响;SiO2/Al2O3质量比高于中国煤均值(1.18)主要是受到峨眉山玄武岩风化析出液形成大量的石英的影响;峨眉山玄武岩作为主要源岩,使得树根田煤矿所采样品及联营煤矿的顶底板样品Al2O3/TiO2多介于3-8之间,显示基性岩的特点;此外联营煤矿的多数煤和夹矸以及树根田煤矿的个别样品Al2O3/TiO2显示受到中酸性岩的影响,可能来自中酸性火山灰的输入。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了钻孔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世界煤均值比较后发现,滇东地区煤中轻度富集Sc、V、Co、Nb、Ta、Zr、Hf、Cu、Zn、Se及稀土元素(REY);Sc、V、Co、Cu和Zn的富集主要是来自峨眉山玄武岩的陆源输入,其中LY2-8p,SGT1-11c相比于上下分层样品,亏损Sc、V、Cr和Co,是由酸性火山灰输入导致;Nb、Ta、Zr、Hf和REE的富集则是由于来自碱性火山灰以及后续的热液—风化作用造成。REE含量在局部的亏损或富集还受到热液淋滤的影响。上地壳(Upper Continental Crust,UCC)标准化后的稀土元素,可用于地球化学示踪,此次研究中Eu的正异常是受到沉积源区峨眉山玄武岩的影响,Eu负异常则是受到中酸性火山灰输入的影响。此外,Li,F,Mo,U元素在受到海水的影响的煤层中含量较高。矿物学分析用到了粉末X射线衍射(XRD)、光学显微镜和带能谱的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滇东地区晚二叠世煤中矿物以石英、黏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伊蒙混层、鲕绿泥石)、方解石和锐钛矿为主,含有少量的伊利石、白云石、白铁矿、钠长石、钙长石、磷灰石、金红石、烧石膏和硬石膏;扫描电镜下还检测到含稀土的矿物(独居石,磷铝铈矿)、锆石(含钛的锆石)、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辉砷镍矿等痕量矿物的存在。石英是所研究的煤中含量最高的一种矿物,以自生成因为主,赋存形式包括浸染状的石英和分布于有机质中顺层理分布的细小的石英颗粒,主要来自峨眉山玄武岩风化析出液;个别样品中还发现有具有的一定磨圆的来自陆源的较大颗粒,这表明峨眉山玄武岩对煤层的影响以溶液形式为主,陆源碎屑形式为辅。鲕绿泥石在联营煤中广泛分布,其成因被认为与热液相关,即高岭石在早期成岩作用阶段与富铁镁质热液作用而成,或者是富铁的硅质溶液直接沉淀形成;含稀土的磷酸盐矿物(磷铝铈矿,独居石)被认为是与热液相关的次生的含稀土元素矿物;充填矿物裂隙的闪锌矿,方铅矿和辉砷镍矿也是由于热液侵入而形成;充填裂隙的碳酸盐矿物是后期热液充填裂隙形成。蠕虫状高岭石、尖角状石英、竹节状磷灰石、自形的钠长石则来自火山灰的输入。树根田煤中莓球状、自形黄铁矿为自生成因,表明其形成受到海水的影响。滇东地区晚二叠世煤的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对峨眉山地幔柱事件的响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基性玄武岩及其顶部的中酸性岩是滇东晚二叠世煤的主要源岩,以玄武岩风化析出的富Fe-Mg的硅质溶液输入到泥炭沼泽或煤层中,形成石英、鲕绿泥石,或者以陆源碎屑和火山碎屑的形式输入,形成具有一定磨圆的颗粒或者尖角状的矿物。第二,滇东地区晚二叠世有机质的堆积伴随着多期次的热液活动,在同生作用阶段,富铁的硅质热液沉积形成充填胞腔的鲕绿泥石和石英;后生作用阶段,热液侵入煤层,形成充填裂隙的碳酸盐矿物;此外,热液的入侵还可能蚀变先存矿物而形成新的矿物,如富铁镁的热液蚀变高岭石形成鲕绿泥石,含稀土的磷酸盐矿物是与热液相关的次生矿物等;此外,热液的淋滤还能引起稀土元素的分异,造成稀土元素在局部分层的亏损和富集。第三,地幔柱活动衰退阶段的所产生的火山灰输入到泥炭沼泽,终止了泥炭堆积并形成tonstein或以火山碎屑的形式存在于煤层中,如煤中发现的尖角状石英,自形的钠长石,以及蠕虫状高岭石等都可以指示火山灰的影响。第四,地幔柱隆起形成的西高东低的地势决定了海水在西南地区自东向西入侵,以盘县断裂和师宗—贵阳断裂为界,自西向东依次发育了陆相的宣威组,海陆过渡相的龙潭组和海相的吴家坪组。联营煤矿位于陆相的宣威组,树根田煤矿位于海陆过渡相地区,在吴家坪期发育了海陆过渡相的龙潭组,在长兴期发育了海相的长兴组。海水对于煤中元素的影响有多个方式:影响植物本身富集的元素;影响有机质分解过程中,易溶的物质先被搬运走而留下了有些微量元素作为难溶的氢氧化物,或者由于形成金属有机化合物;影响沉积后作用阶段,与循环的水溶液反应。在分析海水对煤的影响时,要区分其他因素的影响,此次研究中,Sr存在于后生的碳酸盐矿物中,因此Sr/Ba不能用来指示海水的影响。用同位素质谱仪(IRMS),以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白垩纪皮狄组拟箭化石(Pea Dee Belemnite,PDB)为标准,分析了联营煤矿907钻孔煤样品有机碳同位素的变化,剖面变化显示,在晚二叠世末期LY2煤层,δ13Corg出现了约1‰的负偏移,在更接近二叠与三叠的界线(Permian Triassic Boundary,PTB)的位置,δ13Corg值移回均值附近。在有机碳同位素负偏移的LY2煤层的矿物质组成中发现了火山活动的证据,并且该次的火山活动的动力学机制与火山弧/造山运动相关,而不同于峨眉山地幔柱衰退期的火山活动。推测火山喷发释放含有轻同位素的CO2到海洋—大气系统,以及溢流玄武岩岩浆大规模的侵入,并与富有机质的页岩和含石油的蒸发岩相互作用,导致岩石内的CO2、热解甲烷等气体释放,使得大气及海水中的CO2的δ13C值降低,成煤植物的碳同位素随之降低,进而反映在煤的有机碳同位素值的负偏移。煤中有机质碳同位素的负偏移与矿物质组成中火山活动的证据耦合,对晚二叠世末期生物大灭绝具有一定的启示。
Secretariat of Palaeont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10](2018)在《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文中认为根据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届五次常务理事会和第十一届四次理事会会议决议以及《中国古生物学年度十大进展评选细则》,中国古生物学会于2018年1月开展十大进展的推荐提名工作,收到理事推荐的2017年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提名成果共计20项。1月底,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成员和荣誉理事(含院士)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投票评选。评审委员会由杨群理事长担任主任,副理事长孙革、童金南、
二、生物大灭绝的新证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大灭绝的新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中扬子北缘不同古地理环境的沉积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论文工作量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中扬子北缘浅水台地环境的沉积演化 |
2.1 湖南慈利杨家湾剖面 |
2.2 剖面野外实测记录 |
2.3 沉积类型及特征 |
2.3.1 藻-有孔虫灰岩 |
2.3.2 微生物岩 |
2.3.3 鲕粒灰岩 |
2.3.4 核形石灰岩 |
2.3.5 蠕虫状灰岩 |
2.3.6 紫红色薄层泥质灰岩 |
2.4 慈利杨家湾剖面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沉积演变 |
2.5 杨家湾剖面巨厚错时相沉积对海洋环境的指示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中扬子台地北缘缓坡环境的沉积演化 |
3.1 赤壁凤凰山剖面 |
3.2 剖面野外实测记录 |
3.3 沉积类型与特征 |
3.3.1 黑色中薄层硅质岩 |
3.3.2 灰黑色中薄层状夹硅质条带生物碎屑灰岩 |
3.3.3 硅质条带与薄层灰岩互层 |
3.3.4 大冶组底部泥岩和泥质灰岩 |
3.3.5 灰白色薄层灰岩 |
3.3.6 角砾灰岩层 |
3.4 讨论 |
3.4.1 赤壁地区两层角砾灰岩的成因 |
3.4.2 赤壁剖面角砾层的沉积机制 |
3.4.3 角砾层对古特提斯洋闭合的指示意义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中扬子北缘深水盆地环境的沉积演化 |
4.1 江西瑞昌剖面 |
4.2 剖面野外实测记录 |
4.3 沉积类型和特点 |
4.3.1 黑色薄层硅质岩及碳质泥岩 |
4.3.2 薄层泥质灰岩夹碳质泥岩 |
4.3.3 灰色薄层灰岩 |
4.3.4 角砾灰岩层 |
4.4 讨论 |
4.4.1 角砾层的成因 |
4.4.2 瑞昌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沉积演化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中扬子北缘不同水深环境的沉积对比 |
5.1 中扬子北缘不同水深环境的沉积对比 |
5.1.1 沉积序列对比 |
5.1.2 海平面变化 |
5.1.3 沉积速率变化 |
5.1.4 大地构造意义 |
5.2 碳同位素组成演化特征对比 |
5.2.1 杨家湾剖面碳同位素 |
5.2.2 赤壁剖面碳同位素 |
5.2.3 瑞昌剖面碳同位素 |
5.2.4 讨论 |
5.3 古氧化还原特征对比 |
5.3.1 杨家湾剖面古氧相 |
5.3.2 赤壁剖面古氧相 |
5.3.3 瑞昌剖面古氧相 |
5.3.4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华南中三叠统旋回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旋回地层学研究进展 |
1.2.2 中三叠世古气候、古海洋和古生态研究进展 |
1.2.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华南中三叠统 |
2.1.1 中三叠世华南古地理和构造运动 |
2.1.2 年代地层 |
2.1.3 华南沉积环境演化和层序地层 |
2.2 研究剖面 |
2.2.1 剖面概况和古地理位置 |
2.2.2 贵州关岭永宁镇剖面 |
2.2.3 贵州贞丰踊跃和坡轰剖面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天文旋回理论 |
3.2 古气候和氧化还原替代指标 |
3.2.1 磁化率、Fe/Al等古气候替代指标 |
3.2.2 V/Al、Mo/Al等氧化还原替代指标 |
3.2.3 数据采集方法 |
3.2.4 沉积间断和地化指标可靠性评估 |
3.3 时间序列分析 |
3.3.1 时间序列分析(多窗口频谱和演化图谱) |
3.3.2 沉积速率的可视化(COCO和 eCOCO) |
3.4 扬子台地古海平面重建 |
3.4.1 基于沉积相的三级层序 |
3.4.2 基于数据的动力噪音模型(DYNOT和 ρ1) |
第四章 实验与分析结果 |
4.1 古气候和氧化还原替代指标 |
4.1.1 磁化率、Fe/Al和 P/Al变化趋势 |
4.1.2 V/Al、Mo/Al等变化趋势 |
4.1.3 沉积间断和地化指标可靠性 |
4.2 时间序列分析 |
4.2.1 永宁镇剖面时间序列分析结果 |
4.2.2 踊跃和坡轰剖面时间序列分析结果 |
4.3 扬子台地古海平面重建 |
第五章 中三叠世天文驱动力影响下的古气候与古海洋 |
5.1 中三叠世天文地质年代标尺 |
5.2 天文驱动影响的大陆风化强弱在扬子台地的响应 |
5.2.1 大陆风化和古气候对天文驱动的响应 |
5.2.2 陆源碎屑输入对古海洋生产力的影响 |
5.3 不同沉积环境下海平面变化对天文驱动的响应 |
5.3.1 早期滨海相海平面变化对天文驱动的响应 |
5.3.2 中-晚期浅海相海平面变化对天文驱动的响应 |
5.4 扬子台地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的演化 |
5.4.1 早期滨海相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的演化 |
5.4.2 中-晚期浅海相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的演化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工作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之处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豫西宜阳地区上二叠统孙家沟组古气候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
3 测试结果分析 |
3.1 粘土矿物的特征 |
3.2 地球化学特征 |
4 讨论 |
4.1 古气候变化 |
4.1.1 宏观沉积标志 |
4.1.2 地球化学判别指标 |
4.1.3 粘土矿物及其古气候指示 |
4.2 与同时期其他区域对比 |
4.3 气候变化对生物灭绝的影响 |
5 结论 |
(4)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 新证据暗示火山喷发是“最大嫌疑人”(论文提纲范文)
冰川事件:遭受气候变冷和气候变暖“双重打击” |
真核藻类大爆发:海洋“吸收”有机碳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急降 |
平流层火山喷发:触发驱动全球气候剧变和海洋环境恶化 |
(5)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华南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变化过程及其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与环境演变研究现状 |
1.1.1 深水盆地环境的生物与环境演变 |
1.1.2 浅水台地生物与环境演变 |
§1.2 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浅水台地环境与生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两幕式陆源输入及其影响 |
§2.1 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源输入过程 |
§2.2 地质背景概况和研究剖面 |
§2.3 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2.3.1 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 |
2.3.2 陆源地球化学元素的质量累积速率计算方法 |
§2.4 研究结果 |
2.4.1 地球化学测试结果 |
2.4.2 陆源地球化学元素的质量累积速率 |
§2.5 讨论 |
2.5.1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两幕式陆源输入加强 |
2.5.2 区域上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源输入加强的对比 |
2.5.3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源输入加强与陆地植被变化之间的关系 |
§2.6 小结 |
第三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缺氧事件 |
§3.1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缺氧事件 |
§3.2 地质背景概况和研究剖面 |
§3.3 研究材料和方法 |
§3.4 研究结果 |
§3.5 讨论 |
3.5.1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缺氧事件和原因 |
3.5.2 现代海洋贫氧环境生物群与微生物岩生物群的对比 |
§3.6 小结 |
第四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浅水碳酸盐岩台地黄铁矿化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 |
§4.1 黄铁矿化化石及其形成过程 |
4.1.1 黄铁矿化化石 |
4.1.2 黄铁矿化化石形成的古环境条件 |
§4.2 研究材料和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3.1 老龙洞剖面黄铁矿化化石 |
4.3.2 老龙洞剖面地球化学测试结果 |
§4.4 讨论 |
4.4.1 老龙洞剖面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水层和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 |
4.4.2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水低硫酸盐浓度 |
4.4.3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化石黄铁矿化的古环境条件 |
§4.5 小结 |
第五章 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浅水环境记录的火山作用 |
§5.1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火山作用与生物大灭绝 |
§5.2 地质背景概况和研究剖面 |
§5.3 两个剖面元素的测试结果 |
§5.4 讨论 |
5.4.1 微生物岩剖面记录的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火山作用过程 |
5.4.2 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浅水环境氧化还原条件变化 |
§5.5 小结 |
第六章 华南火山作用与生物大灭绝事件之间的联系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滇东南富宁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沉积特征及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右江盆地性质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现状 |
1.2.3 右江盆地碳酸盐岩碳、氧稳定同位素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主要工作量 |
1.4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1.1 寒武系 |
2.1.2 奥陶系 |
2.1.3 泥盆系 |
2.1.4 石炭系 |
2.1.5 二叠系 |
2.1.6 三叠系 |
2.1.7 古近系 |
2.1.8 新近系 |
2.1.9 第四系 |
2.2 岩浆岩 |
2.2.1 侵入岩 |
2.2.2 喷出岩 |
2.3 变质岩 |
2.4 构造 |
2.4.1 主要断裂特征 |
2.4.2 主要褶皱特征 |
第三章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沉积地质特征 |
3.1 沉积特征 |
3.1.1 主要剖面简述 |
3.1.2 地层对比与讨论 |
3.2 沉积相划分 |
3.2.1 局限台地相 |
3.2.2 开阔台地相 |
3.2.3 半局限台地相 |
3.2.4 台地边缘相 |
3.2.5 台地前缘斜坡相 |
3.2.6 盆地相 |
3.3 岩相古地理特征 |
3.3.1 晚泥盆世弗拉期岩相古地理 |
3.3.2 晚泥盆世法门期岩相古地理 |
3.3.3 早石炭世岩相古地理 |
第四章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 |
4.1 样品采集方法、处理和测试 |
4.2 地球化学特征 |
4.2.1 主量元素特征 |
4.2.2 稀土元素特征 |
4.3 讨论 |
4.3.1 沉积环境 |
4.3.2 硅的来源 |
4.3.3 构造指示意义 |
第五章 泥盆系—石炭系界线特征 |
5.1 D/C界线岩石、古生物学特征 |
5.1.1 岩石学特征 |
5.1.2 生物地层特征 |
5.2 D/C界线碳、氧同位素地层学特征 |
5.2.1 样品采集方法、处理和测试 |
5.2.2 碳、氧同位素特征 |
5.2.3 古海洋盐度 |
5.3 小结 |
第六章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构造演化 |
6.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6.2 富宁地区沉积-构造演化特征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认识与成果 |
7.2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7)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沉积变迁及事件沉积研究 ——以黔北德江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奥陶系-志留系之交的冰川事件 |
1.2.2 奥陶系-志留系界线生物事件 |
1.2.3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火山事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3 研究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地层发育分布规律 |
第3章 研究剖面特征 |
3.1 基本情况 |
3.2 剖面列述 |
第4章 老林剖面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地层基本特征 |
4.1 宏观剖面结构 |
4.2 岩石学特征 |
4.3 凝灰岩特征 |
4.3.1 地质特征 |
4.3.2 岩相学特征 |
4.3.3 年代学特征 |
4.4 五峰组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 |
4.4.1 主量元素特征 |
4.4.2 微量元素特征 |
4.4.3 稀土元素特征 |
4.4.4 碳氧稳定同位素相关性 |
第5章 奥陶系-志留系演化期地质事件 |
5.1 沉积演化转变 |
5.2 火山喷发时限和期次 |
5.3 地球化学响应 |
5.3.1 地层系统中同位素及地球化学响应特征 |
5.3.2 碎屑含量输入指标及碳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
5.3.3 氧化还原环境指标 |
5.4 成因解释 |
结论 |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碳酸盐工厂与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碳酸盐岩的生物成因属性 |
2 碳酸盐 (生产) 工厂 |
3 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相模式研究回顾 |
3.1 二维水体能量型沉积相模式 |
3.2 三维地形沉积相模式 |
4 碳酸盐岩台地成因分析 |
4.1 生态可容空间及生态因素 |
4.2 碳酸盐岩建隆与台地边缘 |
4.3 区域构造背景和基底沉降速率 |
4.4 全球海平面变化与碳酸盐岩台地 |
4.5 骨屑颗粒组合、非骨屑颗粒组合及影响因素 |
4.6 海洋环境—生物演化事件 |
5 地质历史中的碳酸盐岩台地 |
6 实例讨论与展望 |
(9)滇东晚二叠世煤中矿物质组成及其对区域地质演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煤中矿物质研究现状 |
1.2.1 煤中矿物质概述 |
1.2.2 煤中矿物研究现状 |
1.2.3 煤中元素研究现状 |
1.3 滇东晚二叠世煤的研究历史 |
1.3.1 煤的矿物质组成特征研究 |
1.3.2 含煤岩系中Tonsteins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矿物学研究方法 |
1.5.2 地球化学研究方法 |
1.6 主要工作量 |
1.7 本章小结 |
2 地质背景 |
2.1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
2.2 滇东晚二叠世构造特征 |
2.3 滇东晚二叠世地层及沉积环境 |
2.4 研究层位 |
2.5 本章小结 |
3 滇东晚二叠世煤的煤质和煤岩特征 |
3.1 煤质特征 |
3.1.1 灰分产率 |
3.1.2 镜质组反射率与挥发分产率 |
3.1.3 全硫及形态硫 |
3.2 煤岩特征 |
3.2.1 宏观组成特征 |
3.2.2 显微组成特征 |
3.2.3 树根田煤矿与联营煤矿煤的显微组成特征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4 滇东晚二叠世煤的矿物学特征 |
4.1 滇东晚二叠世煤中的矿物种类及剖面变化 |
4.1.1 滇东晚二叠世煤中的矿物种类 |
4.1.2 滇东晚二叠世煤中的矿物的剖面变化 |
4.2 滇东晚二叠世煤中的矿物赋存状态 |
4.2.1 石英 |
4.2.2 黏土矿物 |
4.2.3 白铁矿、黄铁矿和菱铁矿 |
4.2.4 方解石和铁白云石 |
4.2.5 磷灰石、锆石、钠长石和钙长石 |
4.2.6 锐钛矿和含稀土矿物 |
4.2.7 其他矿物 |
4.3 本章小结 |
5 滇东晚二叠世煤的地球化学特征 |
5.1 滇东晚二叠世煤的常量元素特征 |
5.1.1 树根田煤矿201钻孔样品的常量元素特征 |
5.1.2 联营煤矿907钻孔样品的常量元素特征 |
5.1.3 常量元素与矿物组成的关系 |
5.2 滇东晚二叠世煤的微量元素特征 |
5.2.1 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
5.2.2 稀土元素分布特征 |
5.2.3 高场强分布特征 |
5.3 滇东晚二叠世煤的有机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5.3.1 自然界中碳循环和碳同位素分馏 |
5.3.2 有机碳同位素特征及影响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6 滇东晚二叠世煤对区域地质演化的响应 |
6.1 滇东晚二叠世煤对晚二叠世末期生物大灭绝的启示 |
6.1.1 晚二叠世末期生物大灭绝原因的讨论 |
6.1.2 晚二叠世末期火山活动的讨论 |
6.1.3 对晚二叠世末期生物大灭绝的启示 |
6.2 滇东晚二叠世煤对峨眉山地幔柱事件的响应 |
6.2.1 沉积源区的影响 |
6.2.2 火山灰的输入 |
6.2.3 多期次的热液 |
6.2.4 海水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表 |
(10)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进展一发现翼龙伊甸园, 揭秘翼龙生命史———大量3D翼龙蛋和胚胎首次发现 |
进展二《中国显生宙腕足动物属志》 |
进展三 侏罗纪滑翔哺乳形类动物的新发现 |
进展四华南寒武系底部有口无肛的微型后口动物 |
进展五中国许昌发现晚更新世古老型人类头骨 |
进展六地质微生物记录海洋和陆地的极端环境事件 |
进展七1.3亿年前早期鸟类化石揭示尾骨与尾羽独立演化 |
进展八解密最古老树木的生长模式 |
进展九缅甸琥珀中隐翅虫化石揭示白垩纪蘑菇多样性及最早的社会性寄生 |
进展十 晚二叠世木材蛀孔展示了一个复杂的生态关系网络 |
四、生物大灭绝的新证据(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中扬子北缘不同古地理环境的沉积演化[D]. 邓宝柱.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2]华南中三叠统旋回地层学研究[D]. 刘冬洋.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3]豫西宜阳地区上二叠统孙家沟组古气候特征分析[J]. 祁帅帅,王艳鹏,彭冰柔,张碧云,宁淑媛,刘晓玲,郑德顺. 地质学报, 2020(12)
- [4]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 新证据暗示火山喷发是“最大嫌疑人”[J]. 陆成宽. 中国科技奖励, 2020(06)
- [5]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华南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变化过程及其成因研究[D]. 廖卫.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6]滇东南富宁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沉积特征及构造演化[D]. 李小军.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1)
- [7]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沉积变迁及事件沉积研究 ——以黔北德江地区为例[D]. 张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碳酸盐工厂与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研究进展与展望[J]. 颜佳新,孟琦,王夏,刘志臣,黄恒,陈发垚,郭全鼎. 古地理学报, 2019(02)
- [9]滇东晚二叠世煤中矿物质组成及其对区域地质演化的响应[D]. 郑雪.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12)
- [10]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J]. Secretariat of Palaeont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古生物学报,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