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新型二次辐射(论文文献综述)
刘慧俊[1](2021)在《压缩-喷射耦合式分级利用太阳能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之一,具有能量巨大、可再生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太阳能的分散性及不稳定性,使得目前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较低,尤其是太阳辐射强度较低时的利用率,因此,提高太阳辐射强度较低时的利用率成为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关键。为充分利用不同强度的太阳能,本文提出了压缩-喷射耦合式分级利用太阳能的空气源热泵系统,以R134a作为制冷剂,通过建立能量分析模型和(火用)分析模型对系统性能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本系统根据不同室外温度、不同太阳辐射强度设置了五种运行模式,描述了五个模式的工作原理,并建立系统各部件的能量分析模型和(火用)分析模型。建立了喷射器一维稳态模型并绘制了喷射器性能计算流程图。(2)分析了以太阳能增压喷射复叠热泵模式(mode4)运行时的系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该系统机械性能系数COPm、热性能系数COPh、全局性能系数COPg均不断升高,系统制热量、总(火用)损及(火用)效率ηsys不断增大。随着冷凝温度的升高,该模式COPm、COPg不断降低,COPh、制热量、ηsys升高,系统总(火用)损略微升高。随着中间冷凝温度的升高,该模式COPm、COPg、ηsys不断升高,COPh、制热量明显下降,系统总(火用)损略微减小。随着发生温度升高,该模式COPm、制热量、ηsys下降,COPg、COPh升高,系统总(火用)损略微减小。(3)描述了太阳能+双级压缩复叠热泵模式的三种供热方式,即太阳辐射热量直接传递至冷凝蒸发器的供热方式(OP1)、太阳辐射热量直接传递至冷凝器的供热方式(OP2)、太阳辐射热量传递至蒸发器的供热方式(OP3)的工作原理,理论分析OP3方式的不足之处,着重计算分析了在不同室外温度、不同太阳辐射强度下OP1、OP2方式的制热量、ηsys、COPm、COPg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在蒸发温度为-25℃至10℃、太阳辐射强度为200W/m2至800W/m2时,OP2方式的COPm、COPg高于OP1方式,OP1方式的制热量、ηsys高于OP2方式。在蒸发温度为-25℃、太阳辐射强度分别为400W/m2、600W/m2、800W/m2时,OP2方式比OP1方式的制热量最多减小了8.30%、ηsys最多减小了5.31%,COPm最小增大了14.30%,最多增大了49.47%,COPg最小增大了12.57%,最大增大了29.31%;OP2在蒸发温度为-25℃至10℃、太阳辐射强度为200W/m2-800W/m2时比其他两种供热方式更优。(4)研究了该系统五种模式在不同室外温度(蒸发温度)、不同室内供水温度(冷凝温度)、不同太阳辐射强度下,系统的制热量、COPm、COPg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当无室外太阳辐射时,系统以单级压缩热泵模式(mode1)、双级压缩复叠热泵模式(mode3)运行,其中mode1适用于室外温度较高(相应室外温度也较高)的情况,而mode3适用于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当有室外太阳辐射时,系统以太阳能+单级压缩热泵模式(mode2)、太阳能增压喷射复叠热泵模式(mode4)、太阳能+双级压缩复叠热泵模式(mode5)运行,其中,mode2适用于室外温度较高、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情况,mode4适用于室外温度较高、太阳辐射强度较低以及室外温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度较低的情况,而mode5适用工况较少,主要适用于室外温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情况。并得出如下运行策略:1)无太阳辐射时。当冷凝温度为35℃时,蒸发温度范围为-8.8℃至15℃采用mode1,蒸发温度范围为-25℃至-8.8℃采用mode3;当冷凝温度为45℃时,蒸发温度范围为1.9℃至15℃采用mode1,蒸发温度范围为-25℃至1.9℃采用mode3;当冷凝温度为55℃时,蒸发温度范围为8.7℃至15℃采用mode1,蒸发温度范围为-25℃至8.7℃采用mode3。2)有太阳辐射时。当冷凝温度为35℃时,蒸发温度范围为11.2℃至15℃,太阳辐射强度范围为748W/m2至800W/m2采用mode2、太阳辐射强度范围为200W/m2至748W/m2采用mode4;蒸发温度范围为-25℃至11.2℃,太阳辐射强度范围为200W/m2至800W/m2采用mode4。当冷凝温度为45℃时,蒸发温度范围为3.5℃至15℃,太阳辐射强度范围为484W/m2至800W/m2采用mode2、太阳辐射强度范围为200W/m2至484W/m2采用mode4;蒸发温度范围为-25℃至3.5℃,太阳辐射强度为200W/m2至611W/m2采用mode4、太阳辐射强度范围为611W/m2至800W/m2采用mode5。当冷凝温度为55℃时,蒸发温度范围为-2.1℃至15℃,太阳辐射强度范围为344W/m2至800W/m2采用mode2、太阳辐射强度范围为200W/m2至344W/m2采用mode4;蒸发温度范围为-25℃至-2.1℃,太阳辐射强度范围为200W/m2至434W/m2采用mode4、太阳辐射强度范围为434W/m2至800W/m2采用mode5。
李书华[2](2021)在《太阳能喷射与中间排气压缩耦合制冷系统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有效利用太阳能提高制冷系统性能,提出一种太阳能喷射与中间排气压缩耦合制冷系统,建立了系统的能量分析模型和(火用)分析模型,使用Fortran语言编写计算程序,对系统进行模拟计算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构建了太阳能喷射与中间排气压缩耦合制冷系统,阐述了系统工作原理。建立气气喷射器的一维计算模型、中间排气涡旋压缩机的计算模型,以及其余部件的热力学模型。(2)分析了太阳能喷射与中间排气压缩耦合制冷系统中涡旋压缩机的结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计算发现,当压缩机基圆半径增加时,其内容积也在不断增加,系统制冷量Qe和压缩机耗功Wcom随之增加;当压缩机涡旋体高度增加时,压缩机的容积腔增大,系统制冷量Qe和压缩机耗功Wcom增加,压缩机的内压比不变。当压缩机渐开线发生角增加时,压缩机的压缩腔容积减小,系统制冷量Qe减小,压缩机耗功Wcom整体呈上升趋势。(3)研究了运行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当中间排气角增大时,中间排气率的取值范围增大。同一工况下,中间排气角越大时,系统机械性能系数COPm越大。当中间排气率一定时,系统热性能系数COPh随着中间排气角的增大而增大。蒸发温度的升高时,系统机械性能系数COPm先升高后降低,系统热性能系数COPh升高。冷凝温度升高时,机械性能系数COPm和热性能系数COPh以及制冷量均减小。机械性能系数COPm随发生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当发生温度为92℃时,机械性能系数达到最优,热性能系数COPh和制冷量均随发生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太阳辐射强度增大时,系统的制冷量和热性能系数COPh均增加,而机械性能系数COPm先升高后降低,在太阳辐射强度为600W/m2时达到最优值。制冷剂不同时,系统的热力学性能表现不同,R1234ze比R1234yf具有更高的机械性能系数,而R1234yf 比 R1234ze具有更高的热性能系数。(4)研究了系统(火用)效率及各部件的(火用)损失随运行参数的变化规律。系统的(火用)效率ηsys随中间排气率的增加而下降,中间排气率相同时,中间排气角越大,系统(火用)效率ηsys越高。系统(火用)效率ηsys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并且中间排气率越小,最大(火用)效率ηsys所对应的蒸发温度越低。冷凝温度升高时,(火用)效率ηsys和总(火用)损失均降低。随着发生温度的升高,(火用)效率ηsys和总(火用)损失增加。(火用)效率ηsys和总(火用)损失随着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各部件中,喷射器和冷凝器占总(火用)损失的比重较大。
路文超[3](2021)在《一二次融合配电开关辐射磁场干扰及防护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型传感器和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的深入应用,以及智能变电站建设对电力设备功能提出更多样化的要求,引起了一系列新型智能电力设备的研制热潮,然而电网暂态过程屡屡导致新型电力设备受到电磁干扰,影响设备正常工作。配电网一次和二次融合设备在推广试用过程中,由电磁干扰引发的故障占据绝大多数,使用以往传导干扰的研究和防护方法也难有成效。因此,有必要研究一二次融合配电开关在遭受配电系统中暂态辐射磁场干扰时的受扰情况并对其磁场规律进行分析,对于提升此类设备应用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价值。本文首先建立典型一二次融合配电开关电磁暂态模型,根据已有研究总结哲态干扰信号频率特征,选择适用于一二次融合开关的辐射电磁场的计算方法——时域有限积分法(FITD);以模拟开断燃弧、遭受雷电流冲击以及投切电容器涌流作为研究所使用干扰源,计算得到配电开关在这3种干扰源下的空间磁场分布,对电子式互感器附近的空间辐射磁场进行了特征分析。之后,在实验室设计一二次融合配电开关电磁干扰试验平台,对某型号一二次融合柱上开关进行雷电压、雷电流以及模拟开断燃弧试验,并测量磁场强度,验证了电磁暂态模型求解空间辐射磁场结果的正确性。为了进一步研究空间辐射磁场对开关二次敏感器件的影响,建立了以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板卡为核心的二次回路模型,形成了包括柱上断路器-配电终端(FTU)壳体-内部板卡一体的系统级电磁计算模型。再次,对FTU壳体面临3类暂态电磁干扰下的屏蔽效能做了分析,证明现有工程中使用的壳体屏蔽频段有限,不能较好保护内部器件;利用频率缩放后的时域有限积分法,计算了合并单元板卡上3.3V电源线的差模干扰暂态电压和电流,结果表明:在雷击和涌流干扰下的暂态电压和电流幅值较大,超过了相应端口的耐受标准。最后,根据辐射磁场干扰特点提出了考虑安装距离、角度及屏蔽层的3种防护优化方法,对比显示:上述保护方法均可不同程度削弱暂态辐射磁场对于二次回路的干扰情况,有助于对实际工程中一二次融合开关的电磁兼容性提升提供参考。
王磊[4](2021)在《多源气象垂直观测设备综合产品集成处理系统》文中提出气象行业不仅仅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对环境的保护和灾害性气候的预报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地基遥感观测技术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逐渐发展并形成了以地基遥感观测设备为数据源的气象观测体系。这类体系的气象观测预报系统,大多依托新型地基遥感垂直观测设备进行平台系统建设,往往各平台系统之间独立运行,数据与数据之间无法便捷的实现共享,通常需要外部接口转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气象数据之间的联系。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新型地基遥感观测设备连续探测实时性高的优势,将多源气象数据集成,最大化地为业务与研究人员提供便捷的数据提取,多设备数据集成处理,多源数据交叉融合互相弥补,结合相关融合产品算法,以实现多种气象预报产品综合展示,是当前气象探测最为热门的课题之一。本课题来源于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中心立项项目,旨在研发一套将云雷达、风廓线雷达和微波辐射计三类地基遥感观测设备集成的,具有多源气象观测数据的气象业务系统。系统实现了对三类设备连续性观测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以及结合众多气象产品算法生成气象指数或产品等,以充分发挥多源数据集成,数据交叉融合互相弥补的优势。系统实现了众多气象产品、算法或气象指数等内容,同时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对利用微波辐射计亮温反演大气温湿廓线进行相关研究,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大气温湿廓线反演算法进行应用上的改进,提出了引入完整云信息的大气温湿廓线反演算法,并将算法接入系统以实现业务应用。本文研发的系统,满足了立项的项目需求,完成了相关目标,实现了三类观测设备的集成,建设了多源气象数据数据库平台,极大的便利了多源设备数据之间的融合反演,优势互补等,借助多源数据集成融合,系统实现了众多气象产品。为气象数值预报和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撑、气象产品算法支撑和平台系统支撑。
周晓舟[5](2021)在《Co-Al-W基高温合金凝固特性与单晶叶片制备工艺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钴基高温合金(Co-Ni-Cr-W基合金)具有优异的抗热腐蚀、抗热疲劳和易焊接等性能,但由于其强化方式主要为固溶强化和碳化物强化,高温强度和承温能力显着低于γ’相(Ni3Al)强化的镍基高温合金,因而未能像镍基高温合金一样获得广泛的应用。2006年,一种新的钴基高温合金Co-Al-W基合金中γ’-Co3(Al,W)相及其强化作用的发现,意味着通过调控γ’相析出使新型钴基高温合金具有与镍基高温合金相当的高温力学性能成为可能,从而为发展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用高耐蚀、高耐温结构材料开辟了新方向。目前国内外针对Co-Al-W基高温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合金化提升其承温能力、力学性能、抗氧化性能等材料性能方面,而关于合金化对凝固特性、铸造和固溶等工艺性能的影响方面关注较少,研究和阐明Co-Al-W基高温合金的铸造工艺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特别是铸造缺陷的形成机制,是该类合金铸件实现工程化应用的关键。本文研究了合金元素对Co-Al-W基高温合金的凝固特性、铸造和固溶工艺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合金的定向凝固基本行为,实现了合金复杂单晶叶片的定向凝固制备。本文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针对目前具有优异高温力学性能的Co-7Al-8W-1Ta-4Ti五元合金铸态组织复杂、凝固行为和凝固路径不明确的问题,采用等温淬火、定向凝固+快速淬火等方法确定了该合金的凝固路径:L→Li+γ→L2+γ+Laves→L3+γ+Laves+(β+γ’)e→L4+γ+Laves+(β+γ’)e+γ’→γ+Laves+(β+γ’)e+γ’。合金凝固时液相内W、Ta、Ti元素的强烈偏聚会导致Laves相优先析出,富Al、Ti的(β+γ’)e共晶在Laves相之后析出,过剩的Ti元素在合金凝固的最后阶段形成富Ti的γ’相。由于3种二次相中存在相同的多种合金元素,它们在凝固过程中的析出会发生相互竞争,因而可通过调整合金元素控制合金的铸态组织与凝固行为。相关结果为后续设计多组元Co-Al-W基合金提供了理论依据。在Co-Al-W-Ta-Ti合金的基础上,加入高温合金最常用的强化元素Ni和Cr,设计了 Co-30Ni-7Al-8W-5Cr-1Ta-4Ti 七元 Co-Al-W 基合金,研究了其凝固和固溶行为。结果表明,Ni、Cr元素的加入可使A1和Ta的偏析减小,对合金凝固路径的影响较小,但可使在合金凝固最后阶段形成的γ’相转变为(γ+γ’)e共晶。由于Co-30Ni-7Al-8W-5Cr-1Ta-4Ti合金中难熔元素浓度较高,固溶处理后易形成无法消除的μ相(Co7W6)。为了避免合金固溶时产生μ相,并抑制Laves相的形成,本文在强化元素Al、W总量不变的条件下,研究了 Al、W元素含量变化对合金凝固与固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含量增多W含量减少可以抑制合金凝固时Laves相的析出,同时也可以抑制固溶处理时μ相的形成。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的新合金的设计方案为Co-30Ni-11Al-4W-5Cr-1Ta-4Ti。新合金凝固时不形成Laves相,经过双级固溶处理后新合金可获得单一的γ相组织。以Co-30Ni-11Al-4W-5Cr-1Ta-4Ti合金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 Ni元素含量对合金热裂缺陷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i含量的增多,W和Ti的凝固偏析增加而Ta的偏析减小,(β+γ’)e共晶的析出温度降低、体积分数降低,合金残余液相中Al、Ti元素的浓度逐渐增多,导致合金在热裂敏感区内的凝固速率降低,合金的热裂形成倾向逐渐增大。随着Ni含量的减少,合金的组织稳定性下降,固溶处理难度增加。综合考虑新合金的凝固行为、铸造性能、固溶工艺和组织稳定性,合金中的Ni含量可在20-30at.%变化。该结果为不同性能单晶叶片的制备提供了较大的成分选择空间。通过实验和热力学计算获得了 Co-30Ni-11Al-4W-5Cr-1Ta-4Ti合金定向凝固过程的边界条件和合金热物性参数,构建了该合金准确的定向凝固工艺模型。研究了加热温度、摆放方式、抽拉速度等工艺参数对合金叶片定向凝固过程温度场和组织缺陷的影响,分析了缘板处杂晶缺陷的形成原理,结合模拟结果提出一种变速抽拉工艺,初步实现了复杂单晶叶片的定向凝固制备。本文的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Co-Al-W基合金复杂单晶叶片工程化制备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高萌[6](2021)在《外置玻璃盖板型太阳能新风预热供暖墙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冬季建筑保温减少冷风渗透负荷与建筑室内新风需求之间存在显着矛盾。为了克服这种矛盾,前人及课题组前期研究了渗透性新风预热太阳能墙,通过新风预热初步解决了新风产生额外负荷问题,但是,其太阳能利用效率较低造成新风温度低,从而不满足供暖设计温度的要求,且在高侧风、极寒地区热损失大。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原有新风预热太阳能墙新增外置玻璃盖板,并且将原有的集热金属平板升级为波纹板,此外,采用下送风方式,形成了新型的外置玻璃盖板型太阳能新风预热供暖墙。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新型太阳墙的传热过程并建立相应的传热数学模型,提出了评价装置热性能的指标;随后对新型太阳墙热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和仿真模拟研究,对不同结构因素和环境因素下新型太阳墙的热特性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在这基础上,为了推广工程应用,提出了新型太阳墙热效率的简化计算方法;最后针对新型太阳墙的实际室内热环境营造效果进行了动态模拟和实地测试,并对其地区和建筑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具体研究过程及结论如下:(1)太阳能新风预热供暖墙理论模型及评价指标:通过理论分析了新型太阳墙的结构和能量守恒关系,建立了外置玻璃盖板型太阳能新风预热供暖墙的动态传热模型,对各个传热环节和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包括温升、热交换效率、集热效率、热损失效率、等效热效率、(火用)效率等装置全运行周期热性能评价指标,同时还给出了应用效率、热损失系数、热负荷消除率等瞬时应用评价指标。(2)太阳能新风预热供暖墙传热特性及结构优化:首先通过控制变量进行了实验测试,得出新型太阳墙的热平衡稳定时间和相应的集热效率,结果得到空腔2的二次换热增强是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相比于传统太阳墙,新型太阳墙集热效率和热交换效率均提升了18%~20%。其次,为了拓展得到结构因素和环境因素对热效率的影响规律,根据实验的验证结果进行了CFD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发现(火用)效率提升1.3倍,且在高侧风极寒地区,热损失率减少了40%,说明新型太阳墙能量获取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应用范围更广。(3)太阳能新风预热供暖墙热效率简化工程计算:为了工程推广,用Nu数、热交换系数Hε和压差值Pdrop评价对流换热强度、出口热传递和系统阻力,并通过CFD仿真模拟研究了结构参数(高度比H*、特征厚度δ*、孔隙率σ、波纹凹凸度Lw、波纹度w*)和运行参数(壁面雷诺数Re)对系统性能的耦合影响关系,最终得到了简化计算表达式。此式最大偏差小于6.85%,相比于传统计算方法,简化计算式精度能提升10%以上,说明结果真实可靠。(4)太阳能新风预热墙供暖室内热环境特征:对新型太阳墙进行了实地测试,结果所示室内外温差可以达到15℃~22℃,房间各位置温差不超过1.5℃,风速小于0.2 m/s时可以同时满足温度和吹风感需求;且新型太阳墙不仅能提供相当于热负荷2~5倍的得热量,还可以减少围护热负荷。此外,通过CFD数值模拟得到新风引入相比自然对流降低了75%的室内CO2浓度。最后通过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功能建筑进行了仿真计算,发现新型太阳墙在日喀则地区的适应性最好,且住宅房和办公室的适应性优于其他建筑类型。综上所述,外置玻璃盖板型太阳能新风预热供暖墙不仅能有效提升太阳能利用率、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且受寒冷、高侧风的室外环境影响较小,从而解决传统太阳墙效率低和极端地区应用受限等问题。此外,本文对结构进行优化从而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设计人员亦可依照简化计算方法对热效率进行评估,最后从热负荷的动态消除情况和适应性进行了分析,为运行设置提供了依据。
胡立恩[7](2021)在《基于石英增强光声/光热光谱的气体传感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石英音叉于2002年首次应用于光声光谱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如体积小、品质因数高、成本低廉等,近年来在激光吸收光谱技术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石英音叉不仅可以作为声学换能器应用于石英增强光声光谱技术,还可以基于热弹性效应应用于石英增强光热光谱技术。论文围绕基于石英音叉的气体传感技术,即石英增强光声/光热光谱技术,展开理论及实验研究,具体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首先,介绍了目前在光学类气体传感器中普遍采用的吸收光谱技术及其对应的检测原理,引出了本论文研究的光声/光热光谱技术,紧接着对石英增强光声/光热光谱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并系统地研究了石英增强光声/光热光谱技术的基础,包括石英音叉的理论模型及特性参数的测量方法、光声/光热信号的产生与增强方法、系统的响应时间、系统噪声及性能评估方法等。论文还详细介绍了石英增强光声/光热光谱技术中采用的数值分析方法,进而提出了应用于仿真分析的三个数值分析模型,即石英音叉振动模态分析模型、光声测声器的数值优化模型和光热激发参数的数值优化模型等,并给出了部分仿真结果,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仿真分析基础。然后,提出了嵌入型离轴石英增强光声光谱技术。给出了该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结合数值仿真和实验细致地优化了该技术中所采用的测声器的结构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嵌入型离轴石英增强光声光谱技术同时具有较低的组装和准直难度(本质上为离轴配置的变形方式,激光束无需穿过石英音叉叉指间隙)、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双共振管配置的信噪比增益可以达到~40,优于传统双共振管共轴实现的信噪比增益~30)和声学耦合强度(通常通过品质因数的变化来评估共振管与石英音叉的声学耦合强度,双共振管嵌入型离轴配置下品质因数由>10000降至~2500,与传统共轴配置下的声学耦合强度相当)。基于水汽检测实验,定量地评估了嵌入型离轴石英增强光声光谱技术的检测性能。当积分时间为1 s时,实现的1σ(σ为标准差)检测下限为0.159 ppmv(百万分之一的体积比),对应的归一化噪声等效吸收系数(Normalized Noise Equivalent Absorption coefficient,NNEA)为6.59×10-9 cm-1·W?Hz-1/2,证实了嵌入型离轴石英增强光声光谱技术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之后,提出了全光纤石英增强光热光谱技术。该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石英增强光热光谱传感系统的紧凑性。介绍了该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通过仿真和实验,详细地优化了光纤导光的情况下,激光光束在石英音叉表面的激励参数。研究了全光纤石英增强光热光谱技术的特性,如功率特性、响应特性、背景噪声等。通过甲烷检测实验,定量地评估了全光纤石英增强光热光谱技术的检测性能。不同于传统自由空间石英增强光热光谱技术,全光纤石英增强光热光谱技术的主要噪声源为模式干扰噪声。得益于光纤传感的优势,基于全光纤石英增强光热光谱技术所研制的传感系统通常结构更加紧凑,易于集成,且可以应用于远程和多点检测。最终实现的1σ检测下限和NNEA分别为48.8 ppmv和9.66?10-9cm-1·W·Hz-1/2。最后,研制了四种可以应对不同检测需求的光声/光热光谱气体传感系统:(1)基于嵌入型离轴石英增强光声光谱技术,采用双管增强的测声器结构,研制了高灵敏度的甲烷气体传感系统。在该传感系统中,选择了中心发射波数为6046.9 cm-1的分布反馈型半导体可调谐激光器作为光源。基于三维激光打印技术设计并研制了体积仅3?2?1 cm3、总重量仅9.7 g的光声检测模块。结合波长调制光谱技术和二次谐波检测原理,研制了甲烷传感系统。细致地优化了传感系统的调制深度、光路结构等。系统中锁相放大器的积分时间为0.3 s,低通滤波器的衰减斜率为18 d B/oct,最终实现的1σ检测下限和NNEA分别为8.62 ppmv和1.80?10-8 cm-1·W·Hz-1/2。(2)基于嵌入型离轴石英增强光声光谱技术和时分复用技术,采用双通道的测声器结构,研制了双组分(甲烷/乙炔)气体传感系统。选择的甲烷和乙炔的气体吸收峰波数分别为6046.9 cm-1和6521.2 cm-1。通过光纤准直器将两个半导体可调谐激光器的出射光分别引导后无接触地穿过测声器的两个分立的检测通道,采用单个石英音叉和单个锁相放大器实现了双组分气体的分时检测。介绍了整个传感系统的研制过程。针对双通道检测的需要,采用三维激光打印技术重新定制了光声检测模块。当积分时间为1 s时,甲烷和乙炔的1σ检测下限分别为7.63 ppmv和17.47 ppmv,对应的NNEA分别为7.24?10-8cm-1·W·Hz-1/2和3.73?10-8cm-1·W·Hz-1/2。(3)基于石英增强光热光谱技术,采用光纤耦合探针作为气室,研制了远程原位甲烷气体传感系统。首先,介绍了光纤耦合探针的结构,然后设计了对应的传感系统。通过实验细致地优化了传感系统的性能。为了缩短系统响应时间,制定了波长锁定的检测方案。通过在吉林大学校内开展现场气体泄漏检测实验,证实了传感系统具有远程监测能力和较短的响应时间(<12 s)。当积分时间为0.3 s时,系统的1σ检测下限为~11 ppmv,对应的NNEA为6.03?10-9 cm-1·W·Hz-1/2。(4)基于石英增强光热光谱技术,采用双光程赫里奥特多通池作为气室,研制了高灵敏度的甲烷气体传感系统。通过结合双光程赫里奥特型气室,分析了两种不同光程下的石英增强光热光谱传感系统的检测性能。传感系统中锁相积分时间为30 ms。当光程从6 m提高到20 m时,系统的1σ检测下限由7.19 ppmv降低到2.59 ppmv,对应的NNEA分别为3.68?10-9 cm-1·W·Hz-1/2和8.06?10-10 cm-1·W·Hz-1/2。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系统检测下限会随着光程的提高而降低。理论分析表明:随着光程的变化,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可能包括光路传输损耗、吸光度以及背景噪声等多个因素。因此,为了实现较好的检测性能,要根据实际系统的光学传输损耗情况合理选择光程,以平衡传输损耗、吸光度和背景噪声的影响。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1)针对传统石英增强光声光谱技术无法同时实现较高的检测灵敏度、较高的声学耦合强度和较低的组装及准直难度的问题,提出了嵌入型离轴石英增强光声光谱技术。通过仿真和实验细致地优化了嵌入型离轴石英增强光声光谱技术中测声器的结构参数,并通过气体检测试验定量地评估了该技术的检测性能,证实了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石英增强光声光谱技术的发展;(2)针对传统石英增强光热光谱气体传感系统存在体积庞大,紧凑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全光纤石英增强光热光谱技术。通过仿真和实验细致地优化了全光纤石英增强光热光谱技术中的光学激发参数,并通过试验证实了全光纤石英增强光热光谱传感系统的检测灵敏度较好,并探讨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的方法;(3)针对传统石英增强光热光谱气体传感系统不适用于气体远程监测的问题,将光纤耦合探针引入到石英增强光热光谱技术中,并通过将激光器的中心波长锁定在目标气体吸收线提高了传感系统的响应速度,进而研制了远程实时甲烷监测系统。通过现场气体泄漏监测实验,证实了研制的传感系统具有远程监测能力,且具有较短的响应时间(<12 s)。
王迪[8](2021)在《基于结构仿生的储氢反应器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氢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的清洁能源,而储存H2的技术瓶颈严重阻碍其推广应用。金属氢化物(MH)具有安全性好、储氢密度大等特点,是现阶段公认的高效储氢方式之一。MH的吸放氢过程多数在反应器内进行,且伴随强烈的热效应,因此,基于强化传热的MH反应器结构设计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结合仿生优化思想,提出多种新型MH反应器来改善其内部复杂的传热特性,通过对比优化分析得到反应器最佳设计参数,同时建立多种应用场合下反应器的计算模型,验证其应用范围的广泛性,并且通过实验验证反应器优良的吸放氢速率,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生物DNA结构,提出仿生DNA双螺旋椭圆管反应器(DHER),研究结果表明DHER较单螺旋反应器节省14%的吸氢和15%的放氢时间,发现换热管的径向投影面积是影响反应性能的核心因素,得到了投影面积与反应时间的回归模型,且反应器的最小循环时间为1227 s。(2)借鉴自然界中树干的辐射形结构,提出仿树干状辐射管储氢反应器(RMCR),结果表明RMCR可以比直管式反应器节约54%的吸氢和20%的放氢时间,验证了结构仿生优化思想在储氢反应器设计领域的可行性,并获得了反应器的最优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以及影响RMCR反应性能的敏感性顺序。(3)受叶脉结构的启发,提出仿叶脉状分支管微通道反应器(BMCR),结果表明操作参数的敏感性顺序与RMCR一致,即此顺序具有一定的普适性。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反应时间的二次回归模型及最优操作参数,且模型具备良好的预测性能。(4)采用极限思想提出盘式微通道反应器(DMCR),DMCR可在200 s左右完成吸放氢反应,且改变反应器外形结构对内部优异的传热性能几乎不影响。得到DMCR最优换热流体层高度为0.9 mm,金属氢化物层高度为5 mm,层高比为0.176,金属氢化物填充分率为0.7。(5)对多种MH反应器性能进行对比研究,显示DMCR可比直管反应器缩短89%的吸氢和93%的放氢时间,表明换热管均匀排布时具有卓越的换热和反应性能,这与传热学中的均匀分布思想相吻合,为后续反应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建立了Mg系反应器三维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在内部材料更换时DMCR仍具备优良的反应特性,并得到DMCR的稳定操作区间。建立相变材料与反应器联用的三维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当DMCR初始温度为相变温度时具备最佳的蓄热特性。并采用实验验证DMCR最小单元件的反应性能,表明其具有优良的应用特性,且最佳吸放氢温度分别为20℃和80℃。
李少奎[9](2021)在《焦点固定型二次反射碟式聚光集热器设计与光学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环境问题的显现和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人们逐渐重视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已经进入了从以燃煤为主的传统化石能源利用时代向清洁可再生能源时代的过渡阶段。在当前阶段,一方面需加强对煤炭资源的清洁转化,另一方面需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而太阳能-煤热化学技术完美地结合了两方面的需求,是过渡阶段优秀的能源利用方案。促进太阳能-煤热化学技术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传统太阳能集热器多为以流体为介质的接收器提供热源,而太阳能-煤热化学技术中需用到含有固体煤颗粒的反应器实现煤的热化学反应。由于固体煤颗粒受重力影响较大,需要太阳能集热器聚集的太阳光在提供高温热源的同时维持光斑位置固定且光线向下照射。因此,本文的重点工作内容为设计一台能满足太阳能-煤热化学技术对光斑各项需求的新型太阳能集热器。首先,给出了焦点固定型二次反射碟式聚光集热器的设计思路,在传统碟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基础上,改变集热器追踪太阳的方式并结合二次反射技术,使得经过二次反射后向下照射的光斑在空间上保持位置固定。该思路在保留了传统碟式太阳能集热器高聚光比的同时满足了太阳能-煤热化学技术对光斑向下照射和位置固定的要求。其次,基于二次反射塔式太阳能集热器对二次反射技术进行模拟研究,结合campo代码生成的定日镜场和Soltrace软件提供的蒙特卡洛射线追踪模拟方式,研究所构建的二次反射塔式太阳能集热器模型的光学效率和聚光特性,为焦点固定型二次反射碟式太阳能集热器的模拟做铺垫。最后,基于所提出的焦点固定型二次反射碟式聚光集热器的设计思路,构建满足太阳能-煤热化学技术实验需求的集热器光学模型,在Solidworks软件中建造镜面物理模型后导入Tracepro软件中进行光学模拟,研究三种二次反射方式下新型集热器的聚光性能并对二次反射镜进行了优化分析。并且将集热器与经过光路改造的太阳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焦点固定型二次反射碟式聚光集热器能很好地为太阳能-煤热化学技术实验提供优质光源。
沈帆[10](2021)在《基于CLFR聚光器的太阳能分频光伏/光热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太阳能光伏应用中,无效辐射提高了太阳电池的表面温度,使光伏转换效率降低。采用光谱分频的方式对太阳辐射进行分频利用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使用分频器将利于光伏电池发电的太阳辐射透过后被光伏电池吸收,其余谱段的太阳辐射将被反射到太阳能集热管上用于光热利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紧凑式线性菲涅耳反射(Compact Linear Fresnel Reflector,即CLFR)聚光器的太阳能分频光伏/光热系统,并围绕该系统进行相关理论和仿真模拟研究。首先,提出了一种完全型CLFR聚光器,并且基于光谱分频技术,提出了在电池表面镀分光膜的光伏/光热系统。基于几何光学理论,获得混合系统的所有结构参数和镜场布置情况,此外,还使用Matlab软件计算了系统几何和光学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其次,基于膜系设计理论,针对单晶硅光伏电池,利用Needle法设开展了光谱分频器的设计,得到一组25层的光学膜系,其在大于380.0 nm且小于1100.0 nm的波长范围内具有相对较高的透射率,在其他波段则具有相对较高的反射率。再次,利用蒙特卡罗光线追迹法模拟了不同条件下分频光伏/光热系统的太阳能聚光过程,得到了太阳能光伏电池表面和集热管表面的能流密度分布。模拟不同集热管高度、不同集热管直径和有无二次反射镜条件下的太阳能聚光过程并计算相关的光学效率。同时,还评估了在不同对日跟踪偏差角下系统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光伏/光热系统对太阳跟踪误差的影响具有高灵敏度,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使用具有相对高跟踪精度的双轴太阳跟踪器。考察了几何和光学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该分频光伏/光热系统的结构和光学特性。最后,对该分频光伏/光热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得到了入射到CLFR聚光器上的辐射通量,基于所设计的光谱分频器的透射性能、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集热管的性能参数,计算了各子系统以及光伏/光热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和输出功率,结果表明,在电池温度为30.0℃,集热管温度为300.0℃时,光伏/光热系统总输出功率为7105.96 W,理论光电转换效率和系统总的能量转换效率分别为31.2%和26.7%,在相同情况下均高于单纯的聚光光伏系统。
二、一种新型二次辐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型二次辐射(论文提纲范文)
(1)压缩-喷射耦合式分级利用太阳能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喷射器及喷射热泵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空气源热泵研究现状 |
1.2.3 太阳能热泵与空气源热泵联合供热系统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提出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压缩-喷射耦合式分级利用太阳能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构建 |
2.1 系统结构及工作模式 |
2.2 喷射器模型 |
2.2.1 喷射器性能计算模型 |
2.2.2 喷射器性能计算流程 |
2.3 能量分析模型 |
2.3.1 太阳能增压喷射复叠热泵模式 |
2.3.2 单级压缩热泵模式 |
2.3.3 太阳能+单级压缩热泵模式 |
2.3.4 双级压缩复叠热泵模式 |
2.3.5 太阳能+双级压缩复叠热泵模式 |
2.4 (火用)分析模型 |
2.4.1 单级压缩热泵模式 |
2.4.2 太阳能+单级压缩热泵模式 |
2.4.3 双级压缩复叠热泵模式 |
2.4.4 太阳能+双级压缩复叠热泵模式 |
2.4.5 太阳能增压喷射复叠热泵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阳能增压喷射复叠热泵模式的性能研究 |
3.1 主要参数及系统算法流程 |
3.2 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
3.2.1 蒸发温度变化时系统性能变化特性 |
3.2.2 冷凝温度变化时系统性能变化特性 |
3.2.3 中间冷凝温度变化时系统性能变化特性 |
3.2.4 发生温度变化时系统性能变化特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阳能+双级压缩复叠热泵模式的性能研究 |
4.1 供热方式介绍 |
4.2 主要参数 |
4.3 工况参数的影响 |
4.3.1 蒸发温度变化时系统性能变化特性 |
4.3.2 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时系统性能的变化特性 |
4.4 OP1、OP2 典型工况点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压缩-喷射耦合式分级利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策略 |
5.1 无太阳辐射时的运行策略 |
5.1.1 主要参数 |
5.1.2 蒸发温度变化时系统制热量的变化 |
5.1.3 蒸发温度变化时系统机械性能系数的变化 |
5.1.4 MODE1、MODE3 运行切换策略 |
5.2 有太阳辐射时的运行策略 |
5.2.1 主要参数 |
5.2.2 蒸发温度变化时系统制热量的变化 |
5.2.3 蒸发温度变化时系统机械性能系数的变化 |
5.2.4 蒸发温度变化时系统全局性能系数的变化 |
5.2.5 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时系统制热量的变化 |
5.2.6 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时系统机械性能系数的变化 |
5.2.7 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时系统全局性能系数的变化 |
5.2.8 MODE2、MODE4、MODE5 运行切换策略 |
5.3 五个模式运行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太阳能喷射与中间排气压缩耦合制冷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涡旋压缩机与中间补气、中间排气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喷射器及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研究现状 |
1.2.3 准二级压缩与喷射耦合系统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提出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太阳能喷射与中间排气压缩耦合制冷系统模型 |
2.1 系统工作原理 |
2.2 喷射器计算模型 |
2.3 中间排气的涡旋压缩机工作过程及其模型 |
2.3.1 吸气过程 |
2.3.2 中间排气前内压缩过程 |
2.3.3 中间排气压缩过程 |
2.3.4 中间排气后压缩过程 |
2.3.5 排气过程 |
2.3.6 压缩机功耗计算 |
2.4 其他设备模型 |
2.4.1 太阳能集热器模型 |
2.4.2 发生器模型 |
2.4.3 蒸发器模型 |
2.4.4 冷凝器模型 |
2.4.5 气液分离器模型 |
2.4.6 工质泵模型 |
2.4.7 节流阀模型 |
2.5 系统的性能系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压缩机结构参数对耦合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
3.1 结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1.1 压缩机基圆半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1.2 压缩机涡旋体高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1.3 压缩机渐开线发生角度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2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太阳能喷射与中间排气压缩耦合制冷系统热力学分析 |
4.1 中间排气孔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2 蒸发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3 冷凝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 发生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5 太阳辐射强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6 制冷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太阳能喷射与中间排气压缩耦合制冷系统(火用)分析 |
5.1 系统的(火用)模型 |
5.2 系统的(火用)分析 |
5.2.1 中间排气孔位置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 |
5.2.2 蒸发温度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 |
5.2.3 冷凝温度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 |
5.2.4 发生温度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 |
5.2.5 太阳辐射强度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一二次融合配电开关辐射磁场干扰及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高压开关设备的电磁干扰问题 |
1.2.2 一二次融合开关的电磁干扰问题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2 一二次融合配电开关电磁暂态模型及干扰源分析 |
2.1 基于时域有限积分(FITD)的电磁暂态模型建立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2 干扰源的确立 |
2.2.1 雷电冲击的干扰源分析 |
2.2.2 开关动作燃弧干扰源分析 |
2.2.3 投切电容器组干扰源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一二次融合配电开关辐射干扰测试试验 |
3.1 试验目的与试验内容 |
3.2 雷电冲击测试及分析 |
3.2.1 模拟雷电压干扰试验 |
3.2.2 模拟雷电流干扰试验 |
3.3 模拟开关燃弧试验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一二次融合开关智能组件的受扰分析 |
4.1 含智能组件的二次回路模型 |
4.2 配电终端(FTU)屏蔽效能分析 |
4.3 智能组件电源线路差模干扰计算 |
4.3.1 频率缩放的时域有限积分法 |
4.3.2 智能组件差模干扰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一二次融合配电开关辐射干扰防护研究 |
5.1 基于智能终端安装距离的防护优化 |
5.2 基于信号采集单元安装位置的优化 |
5.3 基于增设屏蔽层的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多源气象垂直观测设备综合产品集成处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技术 |
2.1 多源气象观测数据 |
2.1.1 气象垂直观测设备 |
2.1.2 多源气象观测设备观测数据 |
2.2 系统研发相关技术研究 |
2.2.1 B/S架构 |
2.2.2 MVC与 MTV架构模式 |
2.2.3 前端可视化技术 |
2.2.4 数据库与Redis缓存技术 |
2.3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气象产品算法研究及实现方法 |
3.1 线性插值应用 |
3.2 改进的TlnP图制作方法 |
3.2.1 背景曲线制作 |
3.2.1.1 横纵坐标 |
3.2.1.2 状态曲线制作 |
3.2.1.3 等饱和比湿线制作 |
3.2.2 实时曲线制作 |
3.2.2.1 温度层结曲线 |
3.2.2.2 露点层结曲线 |
3.2.2.3 状态曲线 |
3.3 气象指数产品介绍与实现方法 |
3.3.1 对流有效位能CAPE与 LFC和 EL高度 |
3.3.2 沙瓦特指数 |
3.3.3 K指数 |
3.3.4 全总指数 |
3.3.5 S指数 |
3.3.6 TQ指数 |
3.3.7 交叉总指数 |
3.3.8 抬升指数 |
3.3.9 Thompson指数 |
3.3.10 深对流指数 |
3.3.11 KO指数 |
3.3.12 混合微下击暴流指数 |
3.3.13 微下击暴流潜势日指数 |
3.3.14 强天气威胁指数 |
3.3.15 风暴强度指数 |
3.3.16 雾稳定性指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引入云信息的微波辐射计大气温湿廓线反演算法 |
4.1 温湿廓线反演方法 |
4.2 神经网络算法 |
4.2.1 BP神经网络算法原理 |
4.2.2 BP神经网络算法流程 |
4.3 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4.3.1 探空资料云信息计算方法 |
4.3.2 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4.3.3 神经网络模型总流程 |
4.4 微波辐射计LV1 数据质量控制算法 |
4.4.1 逻辑检查 |
4.4.2 最小变率检查 |
4.4.3 降水检查 |
4.4.4 时间一致性检查 |
4.4.5 极值检查 |
4.4.6 偏差订正 |
4.5 反演算法实验与结果分析 |
4.5.1 温度廓线反演实验 |
4.5.2 湿度廓线反演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5.1 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总体要求 |
5.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5.3 系统总体功能模块设计 |
5.3.1 系统管理模块 |
5.3.2 自动化解析入库模块 |
5.3.3 数据综合处理模块 |
5.3.4 综合产品展示模块 |
5.3.5 数据标准输出与数据共享模块 |
5.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4.1 系统信息管理表设计 |
5.4.2 业务数据表设计 |
5.4.2.1 云雷达数据表 |
5.4.2.2 风廓线雷达数据表 |
5.4.2.3 微波辐射计数据表 |
5.4.2.4 二次产品数据表 |
5.5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6.1 系统管理模块的实现 |
6.1.1 用户登录 |
6.1.2 用户、权限及日志管理 |
6.2 自动化解析入库模块的实现 |
6.2.1 云雷达数据解析 |
6.2.2 风廓线数据解析 |
6.2.3 微波辐射计数据解析 |
6.3 数据综合处理模块实现 |
6.3.1 气象产品指数计算 |
6.3.2 微波辐射计质制与反演 |
6.4 综合产品展示模块实现 |
6.4.1 微波辐射计产品展示 |
6.4.2 云雷达产品展示 |
6.4.3 风廓线产品展示 |
6.4.4 融合产品展示 |
6.4.5 拓展产品展示 |
6.5 数据标准输出与数据共享模块 |
6.6 系统测试 |
6.6.1 测试环境说明 |
6.6.2 系统测试结果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Co-Al-W基高温合金凝固特性与单晶叶片制备工艺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铸造高温合金发展概述 |
1.2.1 定向凝固技术 |
1.2.2 单晶制备技术 |
1.3 铸造高温合金的凝固行为研究 |
1.3.1 铸造高温合金凝固特性 |
1.3.2 铸造高温合金凝固特征温度 |
1.3.3 铸造高温合金凝固偏析 |
1.3.4 铸造高温合金凝固缺陷 |
1.4 铸造高温合金定向凝固工艺研究 |
1.4.1 铸造高温合金定向凝固工艺模拟研究 |
1.4.2 铸造高温合金定向凝固工艺实验研究 |
1.5 Co-Al-W基铸造高温合金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5.1 Co-Al-W基铸造高温合金的相组成和成分特征 |
1.5.2 Co-Al-W基铸造高温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 |
1.5.3 Co-Al-W基铸造高温合金凝固行为 |
1.5.4 Co-Al-W基铸造高温合金急需解决问题与发展方向 |
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2.1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创新点 |
3 添加Ta和Ti对Co-7Al-8W合金凝固行为的影响 |
3.1 Ta、Ti元素对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 |
3.2 Ta、Ti元素对合金固液相线的影响 |
3.3 Ta、Ti元素对合金凝固偏析行为的影响 |
3.4 Ta、Ti元素对合金凝固路径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Al、W含量对Co-30Ni-xAl-(15-x)W-5Cr-1Ta-4Ti合金凝固和固溶行为的影响 |
4.1 Al、W含量对合金凝固行为的影响 |
4.1.1 Al、W含量对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 |
4.1.2 Al、W含量对合金固液相线的影响 |
4.1.3 Al、W含量对合金凝固偏析行为的影响 |
4.1.4 Al、W含量对合金凝固行为的影响 |
4.2 Al、W含量对合金固溶行为的影响 |
4.3 合金固溶过程中μ相的形成机制 |
4.3.1 合金固溶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
4.3.2 合金中μ相的析出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Ni含量对Co-xNi-11Al-4W-5Cr-1Ta-4Ti合金凝固行为和热裂缺陷的影响 |
5.1 Ni含量对合金凝固特性的影响 |
5.2 Ni含量对合金凝固过程组织演变的影响 |
5.3 Ni含量对合金热裂形成倾向的影响 |
5.4 Ni含量对合金固溶行为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Co-30Ni-11Al-4W-5Cr-1Ta-4Ti合金定向凝固模拟与单晶叶片制备工艺确定 |
6.1 定向凝固工艺模拟模型 |
6.1.1 定向凝固工艺简化物理模型 |
6.1.2 定向凝固过程传热模型 |
6.1.3 晶粒组织模拟计算模型 |
6.2 热物性参数与边界条件设置 |
6.2.1 模拟所用热物性参数设置 |
6.2.2 模拟所用边界条件设置 |
6.2.3 晶粒组织模拟参数设置 |
6.3 合金定向凝固过程的模拟与实验分析 |
6.3.1 棒状铸件模拟与实验分析 |
6.3.2 工艺参数对合金定向凝固过程的影响 |
6.4 合金单晶叶片定向凝固工艺确定 |
6.4.1 摆放方式对单晶叶片定向凝固过程的影响 |
6.4.2 抽拉速度对单晶叶片定向凝固过程的影响 |
6.4.3 单晶叶片定向凝固工艺的确定与实验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外置玻璃盖板型太阳能新风预热供暖墙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太阳能新风预热墙原理 |
1.2.2 玻璃盖板式太阳能新风预热墙研究 |
1.2.3 非玻璃盖板式太阳能新风预热墙研究 |
1.2.4 太阳能新风预热墙经济性分析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4.1 主要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外置玻璃盖板型太阳能新风预热供暖墙数学模型 |
2.1 概述 |
2.2 太阳能新风预热供暖墙物理模型 |
2.3 太阳能新风预热供暖墙传热过程分析 |
2.4 太阳能新风预热供暖墙传热数学模型 |
2.4.1 集热波纹平板热平衡方程 |
2.4.2 集热波纹孔板热平衡方程 |
2.4.3 玻璃热平衡方程 |
2.4.4 墙体热平衡方程 |
2.4.5 空腔区域热平衡方程 |
2.5 太阳能新风预热供暖墙热效率和应用评价指标 |
2.6 关键结构参数选取 |
2.7 本章小结 |
3.外置玻璃盖板型太阳能墙热性能实验分析 |
3.1 太阳能新风预热供暖墙热性能实验台的搭建 |
3.1.1 太阳能新风预热墙热性能实验系统工作原理 |
3.1.2 实验装置介绍 |
3.1.3 实验仪器和测点布置 |
3.2 新型太阳墙热性能实验工况和不确定分析 |
3.2.1 工况参数 |
3.2.2 不确定性分析 |
3.3 太阳能新风预热供暖墙热性能分析 |
3.3.1 各组分温度分布 |
3.3.2 逐时热流密度分布 |
3.3.3 逐时通道流速分布 |
3.3.4 压降随结构的变化 |
3.4 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对新型太阳墙热效率的影响 |
3.4.1 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对空腔温度影响 |
3.4.2 高度比对空腔不同位置温度的影响 |
3.4.3 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对温升的影响 |
3.4.4 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对热交换效率和集热效率的影响 |
3.4.5 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对应用效率的影响 |
3.4.6 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对热损失系数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外置玻璃盖板型太阳能墙热性能模拟研究 |
4.1 新型太阳墙物理和数值模型 |
4.1.1 模拟假设条件 |
4.1.2 物理网格模型 |
4.1.3 湍流模型和辐射模型 |
4.1.4 材料物性和其他设置 |
4.1.5 边界条件 |
4.1.6 工况设置 |
4.2 太阳墙内部物理场特征 |
4.2.1 模拟结果与实验验证 |
4.2.2 太阳墙空腔流场特征 |
4.2.3 太阳墙空腔温度场特征 |
4.3 结构因素对太阳墙热性能的影响 |
4.3.1 孔隙率对系统热效率的影响 |
4.3.2 高度比对系统热效率的影响 |
4.3.3 特征厚度对系统热效率的影响 |
4.3.4 波纹凹凸度对系统热效率的影响 |
4.3.5 波纹度对系统热效率的影响 |
4.4 风量和结构因素对热和(火用)的耦合影响 |
4.4.1 不同风量和孔隙率对热和(火用)的耦合影响 |
4.4.2 不同风量和高度比对热和(火用)的耦合影响 |
4.4.3 不同风量和特征厚度对热和(火用)的耦合影响 |
4.4.4 不同风量和波纹凹凸度对热和(火用)的耦合影响 |
4.4.5 不同风量和波纹度对热和(火用)的耦合影响 |
4.5 环境因素对太阳墙(火用)效率和热损失率的影响 |
4.5.1 太阳辐射强度对(火用)效率和热损失率的影响 |
4.5.2 环境温度对(火用)效率和热损失率的影响 |
4.5.3 环境风速对(火用)效率和热损失率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外置玻璃盖板型太阳能墙热效率简化计算方法 |
5.1 新型太阳墙热效率模拟模型和工况设置 |
5.1.1 新型太阳墙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 |
5.1.2 新型太阳墙模拟工况设置 |
5.2 不同因素对新型太阳墙性能的影响 |
5.2.1 壁面雷诺数对换热和压差的影响 |
5.2.2 孔隙率对换热和压差的影响 |
5.2.3 高度比对换热和压差的影响 |
5.2.4 特征厚度对换热和压差的影响 |
5.2.5 波纹凹凸度对换热和压差的影响 |
5.2.6 波纹度对换热和压差的影响 |
5.3 新型太阳墙热效率简化计算分析 |
5.3.1 热效率简化计算公式 |
5.3.2 广义经验表达式 |
5.3.3 简化计算式偏差分析 |
5.3.4 简化计算式精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外置玻璃盖板型太阳新风预热墙供暖室内热环境特征 |
6.1 太阳能新风预热供暖墙的建筑热工对象 |
6.2 太阳能新风预热供暖墙室内热环境实验研究 |
6.2.1 实验系统搭建和材料物性 |
6.2.2 新型太阳墙实验系统测试条件和测点布置 |
6.2.3 新型太阳墙实验系统测试工况 |
6.2.4 新型太阳墙应用测试评价指标 |
6.3 实验室内热环境测试分析 |
6.3.1 不同位置室内温度场分布 |
6.3.2 不同风量室内温差动态变化 |
6.3.3 不同天气下室内温差动态变化 |
6.3.4 不同开闭模式下室内温差动态变化 |
6.3.5 室内吹风感分析 |
6.3.6 太阳墙的动态热负荷消除量 |
6.4 太阳能新风预热供暖墙室内空气品质模拟研究 |
6.4.1 假设条件 |
6.4.2 网格划分与离散误差分析 |
6.4.3 湍流模型与辐射模型 |
6.4.4 边界条件 |
6.4.5 材料物性与其他设置 |
6.4.6 模拟室内空气品质对比分析 |
6.5 太阳墙的适应性分析 |
6.5.1 太阳墙地区适应性分析 |
6.5.2 太阳墙功能适应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7)基于石英增强光声/光热光谱的气体传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气体吸收光谱技术 |
1.2.1 直接吸收光谱技术 |
1.2.2 波长调制光谱技术 |
1.2.3 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 |
1.2.4 光声/光热光谱技术 |
1.3 石英增强光声/光热光谱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
1.3.1 石英增强光声光谱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2 石英增强光热光谱技术的发展现状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石英增强光声/光热光谱技术基础 |
2.1 石英音叉的理论模型 |
2.1.1 机械及电学模型 |
2.1.2 石英音叉的压电效应 |
2.2 石英音叉的特性参数 |
2.2.1 特性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
2.2.2 基于电激励方法的石英音叉电学参数测量系统 |
2.3 石英增强光声/光热光谱技术特性研究 |
2.3.1 光声/光热信号的产生及检测 |
2.3.2 光声/光热信号的增强方法 |
2.3.3 系统的最短响应时间 |
2.3.4 系统噪声 |
2.3.5 系统性能评估 |
2.4 石英增强光声/光热光谱技术的数值分析方法 |
2.4.1 石英音叉的振动模态仿真 |
2.4.2 光声测声器的数值优化模型 |
2.4.3 光热激发参数的数值优化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石英增强光声/光热光谱气体传感技术 |
3.1 嵌入型离轴石英增强光声光谱技术 |
3.1.1 嵌入型离轴石英增强光声光谱技术背景 |
3.1.2 测声器结构设计 |
3.1.3 测声器参数的数值仿真优化 |
3.1.4 测声器参数的实验优化 |
3.1.5 检测性能评估 |
3.1.6 对比分析 |
3.2 全光纤石英增强光热光谱技术 |
3.2.1 全光纤石英增强光热光谱技术背景 |
3.2.2 光纤耦合方案设计与验证 |
3.2.3 传感结构设计 |
3.2.4 光激励参数的数值仿真优化 |
3.2.5 光激励参数的实验优化 |
3.2.6 检测性能评估 |
3.2.7 对比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石英增强光声光谱技术的气体传感系统 |
4.1 双管增强型高灵敏度甲烷传感系统 |
4.1.1 甲烷分子的吸收谱线选择 |
4.1.2 激光器及其调谐特性 |
4.1.3 声学检测模块设计 |
4.1.4 传感器结构 |
4.1.5 调制深度优化 |
4.1.6 甲烷气体检测结果与系统性能 |
4.1.7 小结 |
4.2 基于时分复用的双组分气体传感系统 |
4.2.1 甲烷及乙炔分子的吸收谱线的选择 |
4.2.2 激光器及其调谐特性 |
4.2.3 声学检测模块设计 |
4.2.4 传感器结构设计 |
4.2.5 调制深度优化 |
4.2.6 甲烷及乙炔气体检测结果与系统性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石英增强光热光谱技术的气体传感系统 |
5.1 基于光纤耦合探针的远程甲烷传感系统 |
5.1.1 光纤耦合探针 |
5.1.2 传感系统结构 |
5.1.3 光束质量评估 |
5.1.4 调制深度优化 |
5.1.5 波长锁定过程 |
5.1.6 系统线性度 |
5.1.7 系统检测下限及稳定性分析 |
5.1.8 现场气体泄漏检测实验 |
5.2 多通气室增强型高灵敏度甲烷传感系统 |
5.2.1 双光程赫里奥特多通池 |
5.2.2 传感系统结构设计 |
5.2.3 调制深度优化 |
5.2.4 系统信噪比评估 |
5.2.5 系统线性度 |
5.2.6 系统检测下限及稳定性分析 |
5.2.7 光程影响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6.2 石英增强光声/光热光谱技术对比分析 |
6.3 论文创新点 |
6.4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结构仿生的储氢反应器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氢能概述 |
1.2 储氢方式 |
1.2.1 高压气态储氢 |
1.2.2 低温液态储氢 |
1.2.3 物理吸附储氢 |
1.2.4 有机液体储氢 |
1.2.5 配位化合物储氢 |
1.2.6 金属氢化物储氢 |
1.3 储氢反应器 |
1.3.1 反应器结构优化 |
1.3.2 反应器操作条件优化 |
1.3.3 反应器的应用 |
1.4 仿生结构的设计理念 |
1.5 问题的提出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反应器建模与验证 |
2.1 控制方程 |
2.1.1 金属氢化物床层控制方程 |
2.1.2 换热流体控制方程 |
2.1.3 初始条件 |
2.1.4 边界条件 |
2.2 模型验证 |
2.3 有限元思想及网格独立性测试 |
第三章 仿DNA状双螺旋椭圆换热管式储氢反应器 |
3.1 设计思想及几何模型 |
3.2 不同换热管结构的反应器性能对比 |
3.3 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 |
3.4 运行过程对比 |
3.5 操作条件对运行过程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四章 仿树干状辐射换热管式储氢反应器 |
4.1 设计思路及几何模型 |
4.2 2D截面计算 |
4.3 不同结构反应器性能对比 |
4.4 结构参数优化 |
4.4.1 分散数(N_(sp)) |
4.4.2 主管半径(R_1) |
4.4.3 侧管半径(R_2) |
4.4.4 节距(P_t) |
4.4.5 主管中心距(D_1) |
4.4.6 侧管倾斜角(θ) |
4.4.7 敏感性分析 |
4.5 操作条件优化 |
4.5.1 外部供氢压力(p) |
4.5.2 换热流体温度(T) |
4.5.3 换热流体流速(u) |
4.5.4 床层热导率(λ) |
4.5.5 对流换热系数(h_f) |
4.5.6 金属氢化物粒径(d_p) |
4.5.7 敏感性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仿叶脉状分支换热管式储氢反应器 |
5.1 设计思路及几何模型 |
5.2 换热夹套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
5.3 结构参数优化 |
5.3.1 分支数(N_b) |
5.3.2 分支点中心距(D_b) |
5.4 操作条件优化 |
5.4.1 供氢压力(p) |
5.4.2 换热流体温度(T) |
5.4.3 换热流体流速(u) |
5.4.4 床层热导率(λ) |
5.4.5 对流换热系数(h_f) |
5.4.6 金属氢化物粒径(d_p) |
5.4.7 敏感性分析 |
5.4.8 响应面分析及回归方程 |
5.5 小结 |
第六章 盘式换热管微通道反应器 |
6.1 设计思路及几何模型 |
6.2 外形对比 |
6.3 结构参数优化 |
6.3.1 换热流体层高度(d_l) |
6.3.2 金属氢化物层高度(d_s) |
6.4 操作条件优化 |
6.4.1 供氢压力(p) |
6.4.2 换热流体温度(T) |
6.4.3 换热流体流速(u) |
6.4.4 金属氢化物粒径(d_p) |
6.4.5 填充分率(z) |
6.5 小结 |
第七章 反应器性能对比及应用研究 |
7.1 反应器性能对比 |
7.2 填充Mg系储氢材料的反应器性能研究 |
7.2.1 控制方程与模型验证 |
7.2.2 反应器性能验证 |
7.2.3 操作性能研究 |
7.3 盘式反应器在热管理领域的应用 |
7.3.1 控制方程和模型验证 |
7.3.2 反应器蓄热性能研究 |
7.3.3 操作条件的影响 |
7.4 反应器性能的实验研究 |
7.4.1 实验测试平台 |
7.4.2 反应器最大储氢量测定 |
7.4.3 反应器吸放氢速率测定 |
7.4.4 换热流体温度的影响 |
7.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焦点固定型二次反射碟式聚光集热器设计与光学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焦点固定型二次反射碟式聚光集热器设计 |
2.1 光学基础 |
2.1.1 太阳圆面张角与集热器聚光比 |
2.1.2 太阳形状 |
2.1.3 太阳位置 |
2.2 焦点固定型二次反射碟式聚光集热器设计思路 |
2.2.1 集热器结构 |
2.2.2 集热器追踪方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二次反射在塔式集热器的应用模拟 |
3.1 基于二次反射技术的反射塔底式太阳能集热器 |
3.1.1 反射塔底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基本结构 |
3.1.2 反射镜的形状和位置 |
3.2 集热器光学效率计算 |
3.2.1 蒙特卡洛射线追踪法 |
3.2.2 定日镜场的瞬时光学效率 |
3.2.3 溢流因子与模型聚光比 |
3.2.4 模型的瞬时总光学效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各瞬时效率在定日镜场中的分布 |
3.3.2 瞬时平均效率 |
3.3.3 模型聚光比的近似值及CPC入口处能量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焦点固定型碟式聚光集热器光学模拟与优化 |
4.1 反射镜面模型构建 |
4.1.1 抛物面镜参数 |
4.1.2 二次反射镜参数 |
4.1.3 模拟条件设置 |
4.1.4 光学效率计算 |
4.2 模拟结果与优化分析 |
4.2.1 模拟结果分析 |
4.2.2 二次反射镜优化分析 |
4.3 与传统太阳炉的对比分析 |
4.3.1 传统太阳炉对比模型的构建 |
4.3.2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基于CLFR聚光器的太阳能分频光伏/光热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CLFR聚光器的光伏/光热系统原理与设计 |
2.1 光伏/光热系统工作原理与组成 |
2.2 光伏/光热系统聚光器设计 |
2.3 分频器设计 |
2.3.1 分频器设计方法简介 |
2.3.2 分频器设计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伏/光热系统光学性能分析 |
3.1 系统聚光性能模拟与分析 |
3.1.1 模拟方法及其验证 |
3.1.2 聚光性能模拟结果 |
3.2 系统结构与光学参数影响分析 |
3.3 太阳能集热器参数的影响分析 |
3.4 太阳跟踪精度的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伏/光热系统热力学分析 |
4.1 热力学分析理论基础 |
4.2 热力学分析结果 |
4.2.1 定参数分析 |
4.2.2 变参数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一种新型二次辐射(论文参考文献)
- [1]压缩-喷射耦合式分级利用太阳能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研究[D]. 刘慧俊.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2]太阳能喷射与中间排气压缩耦合制冷系统性能研究[D]. 李书华.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3]一二次融合配电开关辐射磁场干扰及防护研究[D]. 路文超.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多源气象垂直观测设备综合产品集成处理系统[D]. 王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5]Co-Al-W基高温合金凝固特性与单晶叶片制备工艺基础研究[D]. 周晓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6]外置玻璃盖板型太阳能新风预热供暖墙优化研究[D]. 高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7]基于石英增强光声/光热光谱的气体传感技术研究[D]. 胡立恩. 吉林大学, 2021
- [8]基于结构仿生的储氢反应器优化设计[D]. 王迪. 西北大学, 2021
- [9]焦点固定型二次反射碟式聚光集热器设计与光学模拟[D]. 李少奎.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10]基于CLFR聚光器的太阳能分频光伏/光热系统研究[D]. 沈帆.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