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术生产及其特殊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张芳瑜[1](2021)在《艺术介入乡村文化再生产:基于乡村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文化建设,需要通过"再生产"重构新时期乡村文化精神。从属于"自觉的文化"范畴内的艺术,在其内隐动能与外显动能的双重驱动下,凝集为以情感为内核的审美力量,召唤文化主体创造性地开拓乡村文化再生产的新空间。通过触发、构思与传达三个介入环节催发文化创新,整合文化观念,使文化主体向自由自觉的层面逐步跃进。艺术介入乡村文化再生产建立起的现代价值取向,最终将在诸多文化价值的交汇与碰撞中衍生出具有自觉性与开放性的新时期中国乡村文化精神。
王翼[2](2020)在《艺术玩具中的波普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波普艺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在原本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新的特点。波普艺术家们通过机械的流程和重复的方式来创作,但是波普艺术传承、重复、日常物品和大众文化的主题,则超越了艺术领域。波普艺术强调探索大众文化与艺术之间的关联,直接借用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进而升华艺术主题,模糊了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边界,这很大程度让艺术贴近于处在消费社会之中的人们的生活本身。其实艺术的大众化已经是波普艺术带给社会的一种趋势,艺术与生活的相隔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它们之间的界限也愈发模糊。而人们愈发追求个性的展现,也不断探索着在各方面发扬个性的可能,人们对艺术品的追求与向往越来越强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艺术玩具汲取了波普艺术的养分成为了艺术家们能加直接地与大众交流的新的创作媒体。换句话说,艺术玩具就是一种新的形式,它作为一种玩具类型与传统玩具具有本质上的不同。艺术玩具是呈现艺术家自己想法的容器,相对于传统形式而言,只不过是不同类型的容器而已。艺术家通过不同的媒介去传达自己思想,有的艺术家通过雕塑、绘画表达,而有的艺术家则是通过艺术玩具这个形式。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首先绪论部分对本文写作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创新点进行了简单论述;第二章节主要阐述从现代到当代波普艺术的艺术内涵与对于艺术玩具概念的阐释;第三章节,则从艺术特性、商业特性、文化特性、时代特征四个方面主要阐述了艺术玩具中的波普特性;第四章节,则从表现形式与方法两方面具体论述了波普因素在艺术玩具中的影响;第五章,举证了两位艺术家;第五章,则对艺术玩具现象进行思考与展望;最后是全文总结。
徐声[3](2019)在《高校艺术教育旨归的执守》文中认为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审美教育,其目的是培养掌握美的规律的优秀人才。艺术教育的价值意义可以从生产劳动、社会和谐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三个方面来认识。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的耦合必须以审美教育为旨归,进行课程结构重组和教学流程再造,以优秀师资队伍打造为核心保障,把握各学科专业内生性美育因子,加强艺术专业与科技以及其他人文课程的融通互动,把艺术实践放在艺术教育的突出位置加以强化。
姚文放[4](2019)在《生产性文学批评论纲》文中研究说明"艺术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的首创。马克思所说"艺术生产"主要是指创作活动而与阅读和批评无涉,但其文学批评实践却显示了强大的生产性。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在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之间存在的这一悖反形成了巨大的张力,为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建构预留了广阔的空间。"生产性文学批评"是从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出发,在当今时代条件下提出的新型理论范式。20世纪文学批评开启了生产性文学批评的进路,形成了技术决定论、经典文学批评、接受美学、文学生产理论、生产价值理论、审美-政治视域等模式,蔚成主体性、社会性、现时性、建构性、开放性等理论特征,进而带动诸多新的理论问题,为当今重建生产性文学批评提供新的探索空间和创新契机。
姚文放[5](2018)在《审美与政治之间回环往复的“韵律”——弗·詹姆逊的生产性文学批评》文中提出弗·詹姆逊的生产性文学批评从创立"元评论"概念起步,以鲜明的历史主义取向和阐释的生产性为要义。詹姆逊谋求"元评论"的丰富性、当代性和开放性,认为这正是"未来文化生产"虚席以待的。詹姆逊吸收戈德曼的"发生学结构主义",指出被结构主义描述为独立自足的语言结构背后都有一个更大的历史结构作为支撑,从语言结构向更大的历史结构同构类推的批评模式恰恰能够生产出比文学作品的词语结构多得多的东西,对于法律体系、政治意识形态、市场组织形式等方方面面产生推力,从而显示了强大的生产性、增殖性和建构性。詹姆逊上述种种探索和创新,最终目的在于建构一种新型的阐释模式,他提出了文学与其社会基础之间"三个同心框架"的理论,注重发挥文学批评的主导作用,从主体的观念出发来阐发和重建文本对象,从而达成对于文本意义的倍增性产出。对于历史主义取向的强化使得詹姆逊往往十分高调地推重文学批评的政治阐释,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艺术作品审美形式和艺术规律的弃绝。他根据弗洛伊德学说提出"政治无意识"的概念,将文学定义为"社会的象征性行为",从而确认在审美与政治之间回环往复的"韵律"乃是生产性文学批评的最佳状态。
宋凌琦[6](2018)在《Golem-20世纪早期德国表现主义建筑美学研究》文中提出虽然20世纪初表现主义建筑如流星转瞬即逝,但却具有极大能量及意义。表现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短暂却意义深远。表现主义建筑,在作为普遍思潮的短暂时间内它曾是社会政治和文化转型的隐喻,同时也是对新技术和材料的严肃思考;它曾引起过激烈的辩论,也曾被给予过深切的热望。考虑到它曾作为含义含混的标签赋予过不同的人和作品,那么特定意义上的“表现主义建筑”是何时出现的?表现主义建筑的思想根源又是什么?表现主义建筑的形式语言是以何种秩序显现,其形式语言的特点又是什么?要理清这些纷乱的线索,真正进入,必须回到它的现场。因此,这项研究将通过概念的厘清,结合历史和时间节点,以表现主义的核心群体肖像的描绘与典型作品为基本分析对象,探讨幻想、观念甚至对道德秩序的直觉,被转译成建筑语汇的途径。本文首先对表现主义建筑的相关概念以及相关团体和人物进行了脉络梳理,范畴划分;在此基础上,从知觉、情感以及意志的角度出发对表现主义建筑进行了探讨,认为作为感官的身体以及情感和意志三者的实验性、经验性和超验性并存形成了表现主义建筑的认识论基础;第三章着眼于表现主义建筑的认识论基础向形式思考的转换,指出表现主义建筑基本形式思考的传统与现代性来源,着重论述了感官认知中的视知觉与运动、抽象形式语言的来源与发展、基于形式与功能(美与善)思考框架中的建筑形态学的机械性与有机性、表现主义建筑对哥特式与现代性的反思等;第四章主要探讨了表现主义建筑的形式思考如何落实为具体的建筑及材料语言,特别关注了空间这一建筑语言概念的诞生、表现主义从感官到灵魂的色彩理念、玻璃等建筑材料的美学批判等;文章随之探讨了表现主义建筑的审美特征,并将之归结为以崇高与粗蛮为代表的现代性对以优美与精致为代表的文艺复兴以来美学思想的超越,并且其特有的神秘性与象征性一方面显示了对中世纪传统的继承和对启蒙的反思,另一方面作为其实证性和科学性的反面又凸显了表现主义建筑思潮内在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此外,虽然作为现代主义建筑主流思想的落选者有其内在原因,但其衰落更直接地表现为审美政治化、审美经济性以及民族心理选择的结果,这一点在最后一章——第六章中进行了探讨。
向丽[7](2017)在《艺术的民族志书写如何可能——艺术人类学的田野与意义再生产》文中指出民族志作为获取田野知识的方法与作为文本书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与事实。作为文本书写,民族志的目的不在于田野的再现,而是对于田野意义的探寻。正是承接着民族志的经验性研究与自我反思性,当代美学和艺术学正在恢复对于人类原初全部感性存在的重新观照。作为艺术人类学研究不可忽略的一种独特文本,民族志在显现艺术的多元存在结构及其意义等方面愈来愈彰显其重要性。在关于艺术的民族志书写范式研究中,书写的是怎样的"艺术"?如何描述与评价此种艺术?如何发掘艺术的审美意蕴及其价值?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不可逾越的。并且,正是在此过程中,艺术的编织性、杂糅性与流动性等特征及其意义才有可能如其所是地显现出来。藉此,艺术的民族志书写不仅仅是描述的问题,而是意义建构的问题。
洪明星[8](2015)在《当代中国文化体制改革逻辑研究 ——以国家、市场、社会关系为视角》文中认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是满足人民不断增长文化需要,巩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领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而理解与认识文化体制改革逻辑,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化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文化体制改革逻辑?论文把吉姆·麦圭根(Jim McGuigan)的国家、市场、公民三种话语、米格代尔(Joel S. Migdal)的“社会中的国家”理论、尼克拉斯·卢曼(Niklas Luhmarln)的功能分化理论结合起来,建构了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分析工具。论文认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本质是文化体制的现代化转型,是国家—市场—社会关系在文化体制中的重构与调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历经“以文补文”的市场化探索、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双轨制分离”、建立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体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多个发展阶段,整个改革进程体现的逻辑是:(1)文化体制改革的总线程以“国家—市场—社会”的路径前进,其话语体系经历从国家主义到市场主义再到“社会”主义的两次转换,文化体制改革的两条最重要分线——市场化、社会化推进也是有步骤、有重点的。(2)但是,无论是总线程还是分线程的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的各个步骤推进都不是简单的替换关系,而是阶段之间相互叠加、相互累进和增量前进的。也即是说,30多年的文化体制发展呈现着从最初的单一国家话语发展到国家话语与市场话语并存,再发展到今天的国家话语、市场话语、社会话语并存的改革逻辑。(3)文化体制改革的话语、重心虽然在改革进程中不断位移,国家逐渐从市场、社会中退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愈加起到决定性作用,社会日益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主体,但国家的主导地位并没有此消彼长中发生改变,今后也不会改变。(4)在特色中国国情下,党和国家始终是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坚力量。因此在自上而下的改革中,领导讲话—会议决策—文件执行成为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一大特色。在前一阶段,党和国家以先易后难、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推动文化体制渐进式改革,进入十八大以后,文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得到大大加强。(5)在改革过程中,国家、市场、社会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结构的。国家以积极行为推动市场完善和社会发展,市场发展推动国家和社会进步,公民社会的良性成长和有序参与则不断把国家与市场形塑为公平正义的国家和负责任、有美德的市场。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研究的目标、内容与结构。第二章为基本概念与分析框架,该章对“文化体制”、国家主义、市场主义、“社会主义”等基本概念作必要交待,提出论文的“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理论分析框架,解释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三章为国家主义文化体制的形成与衰弱。该章历史回顾国家主义文化体制的形成、发展与危机,交待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第四章为文化体制的市场主义转向。该章分析国家主义向市场主义转向的路径与方式,深入探讨文化体制的市场化发展进程。第五章为文化体制的“社会”主义位移。该章分析“社会”主义兴起的三大背景,介绍“十一五”、“十二五”时期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的文化体制改革思路与进度。第六章为结论。该章在总结分析文化体制改革的逻辑、分析国家—市场—社会互为结构关系基础上,提出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何媛媛[9](2015)在《中国当代装饰艺术玻璃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玻璃发展史上,装饰艺术玻璃制品以其独具民族特色的形制、纹饰和工艺,成为世界玻璃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20世纪中期以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玻璃这种可塑性极强的装饰艺术材料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虽然中国的玻璃艺术起源很早,但基于现代科学技术意义上的、能够满足当代人实用与审美需要的玻璃艺术和玻璃工业却起步较晚,其管理理念、设计水平、制作质量和工艺技术等方面均远远落后于西方的玻璃强国。迄今为止,中国装饰艺术玻璃的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而在设计水平上却远未成为一个装饰艺术玻璃产业的世界强国。正是基于这种历史悠久而发展滞后、数量庞大而质量低下的装饰艺术玻璃现状的思考,本文立足于设计艺术学科,试图探索一种有效的方式来提升中国装饰艺术玻璃的设计能力,并希望为改善中国装饰艺术玻璃产业的发展现状有所贡献。目前,国内外关于装饰艺术玻璃的理论研究,较多的是集中在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和相关的材料、工艺、技术分析及文献、图集的整理上。相比国外的研究文献而言,国内关于玻璃艺术的研究文献比较缺乏,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传统玻璃历史的考述与回顾,以及传统和现有装饰艺术玻璃形式和工艺的研究与解读。虽然也有一部分研究者对当前中国装饰艺术玻璃产业发展现状中的诸如管理理念、管理模式、技术开发、营销策略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但对于如何在设计上实现新的突破却尚未提出实际的、系统而全面的解决方法。可以说,国内对于装饰艺术玻璃的研究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其研究视野、方法和课题都还有待于进一步开拓。本文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历史研究、系统的资料收集,以及对上海玻璃博物馆、秦皇岛玻璃博物馆、德盛玻璃深加工产业园等相关博物馆和企业的实地考察,较为详尽地剖析了当代中国装饰艺术玻璃设计和制作的发展现状,并依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对当代中国装饰艺术玻璃的设计进行了多个角度的研究。具体来讲,本文在分析中国装饰艺术玻璃设计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现阶段装饰艺术玻璃行业和设计发展的种种问题,指出设计对中国装饰艺术玻璃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价值和意义,继而从材料利用、成形工艺、形态设计和设计观念四个最主要的方面分析探讨了装饰艺术玻璃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其中,在对材料利用、成形工艺和形态设计的研究方面,本文基于对中国装饰艺术玻璃在材料、工艺和形态设计方面缺陷的分析,提出了多种可能的设计方法和解决途径,并且特别强调要从中国传统玻璃工艺美术这一巨大的历史宝库中去发觉珍宝,总结中华民族特有的玻璃艺术特征和工艺方法,提取其中有价值的成分,为当代中国装饰艺术玻璃寻求“身份化”的符号。同时指出,要汲取当代西方多样化的装饰艺术玻璃设计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挖掘传统中国玻璃艺术之“根”的同时,开启当代中国装饰艺术玻璃设计之“门”。最后,基于材料、工艺和形态的设计研究,本文分析了设计观念转变的实现基础和途径,提出了中国当代装饰艺术玻璃的设计观念一方面应继承传统的造物思想,另一方面还需借鉴系统设计的思路,以此来指引中国未来装饰艺术玻璃的发展方向。通过上述的研究,文章总结了材料利用、成形工艺、形态设计和设计观念之间的关系,这为中国当代装饰艺术玻璃设计的研究作出了一定的理论性探索。
蒋继华[10](2014)在《论生产性批评 ——以“西马”、“新马”四批评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产性批评是指视文本为一个蕴含大量矛盾、含混的多义体,通过阅读和批评,深入到文本内部,发掘文本中没有说出的东西,即从构成文本的话语组织及其不连贯、省略、缺失中主动寻找文本的生产过程。由此,批评的意义在于批评者的“生产”之中。本文主要探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阿尔都塞、马谢雷和新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伊格尔顿、詹姆逊的生产性批评思想,着力解决批评中的“生产性”问题。第一章,生产性批评的一般问题。生产性批评视文本为一个矛盾体,通过深入到文本内部,积极地改造文本中既定的东西,释放文本没有说出的东西。这样,批评就是生产意义的工作。第一,生产性批评的内涵主要包括生产性、过程性和现实指涉性。生产性批评的“生产”不是物质生产,而是文学阅读和批评中采取类似物质生产的加工行为。这意味着被生产的对象及其生成物之间存在过程性。同时,文学批评要依据文学得以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如果撇开历史语境或超越时代去评价文学,就会带来阐释的隔膜,颠覆文学历史的真相。第二,生产性批评的成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语言到话语的语言学转向导致话语模式在阅读和批评中具有生产意义的强大力量,从而在社会历史和权力层面寻求对批评的创造性理解;二是从文本接受到文本阐释的读者阅读范式转型,强调读者对文本的构建作用;三是从文学理论到理论的研究格局新变,使理论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作品,而是跨越文学边界,弥漫于各类人文社科领域。由此,生产性批评在语言学、接受美学、文化学的转向之中得到合理说明。第二章,结构与生产:阿尔都塞的生产性批评。本部分主要通过对阿尔都塞的生产性批评研究,探讨文本解读如何通过对结构的揭示,使认识成为生产的过程。第一,生产性:结构与意义。在结构主义看来,“结构”产生了现实,文学存在于结构和符号之中,寻找支配表面现象的潜在结构,以结构和符号的解码获取意义才是文学研究的对象,所以“生产性”意指结构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即结构具有生产性,能产生意义。结构主义开启了生产性批评。第二,阿尔都塞的生产性批评。阿尔都塞成功实现了马克思的“艺术生产”向哲学领域的转换。从马克思意识形态和科学的断裂中,阿尔都塞揭示出深藏于表层文本之下的“总问题”结构。由于总问题以隐性的方式存在着,所以只能通过症候式阅读使其显现,从而认识成为一种生产。这就需要接受者在阅读作品时善于从外部入手窥破文本中潜在的离心结构,觉察到意识形态的幻觉及其深层支配特质,使批评的目的在于生产出不在场的内容。第三章,“离心”与生产:马谢雷文学生产论。马谢雷吸收了阿尔都塞结构主义思想,遵循“生产”的逻辑理路,将症候式阅读用于批评实践,其文学生产论开启后结构主义诗学批评。本部分主要围绕文本与意识形态的“离心”结构,探究马谢雷的文学生产论思想。第一,马谢雷对传统批评的批判。马谢雷文学批评的目的在于构建能“生产知识”的批评模式,即批评是按照一定的生产规律和流程,制作出符合科学化规则的文学“产品”。为此,他清除了传统文学观念中的种种非科学成分和批评术语,包括对反映论、创造论的批判和对阐释性批评的批判。第二,马谢雷生产性批评的构建与实践。一方面,“离心”结构是生产性批评的科学指向。马谢雷提出必须放弃完整性和一致性概念,对不完整性和未完成性给予特别的关注,这就需要探究意识形态是如何通过语言进入文本,带来文本内部的断裂,实现文本的内在生产功能,并在这一过程中摒弃批评等同于作品思想的错误观点。在马谢雷看来,由于沉默和缺省,文本从意识形态的中心移开,从而形成文本—意识形态的“离心”结构,离心是文学生产的必然结果。马谢雷构建的生产性批评显露出三个主要内容:一是批评与生产相结合,一是批评与作品相分离,一是批评要面对文学与哲学的关系。第三,马谢雷关于文本与意识形态的离心结构分析导致了文本的“复数形式”,所谓“生产性”即指话语对文本的重构,即话语产生了第二文本,呈现出鲜明的后结构主义倾向。当然,马谢雷的生产思想主要是指文学如何实现对意识形态的加工变形,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形式主义倾向及其对社会性建构因素的忽略,这一点由伊格尔顿加以修正。第四章,“形式的政治”与生产: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生产论。本章主要从伊格尔顿的文本“形式—政治”批评入手,探究其意识形态生产论思想。第一,文学形式与意识形态。伊格尔顿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形式观,在文学生产和意识形态之间建立起一种辩证关系,既批判了形式主义强化形式、远离政治的批评观,又批判了庸俗社会学弱化形式,从文本中直接寻找意识形态的内容的做法,正确处理了文学形式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第二,形式的政治批评。伊格尔顿沿着马谢雷提出的问题继续思考,深入揭示意识形态与文学形式的复杂关系,将形式的考察与意识形态的内容联系起来,尤其关注形式与意识形态和生产之间的关系,形成独特的“形式—政治”批评模式。在文本与意识形态方面,伊格尔顿区分出文学生产结构中的六个要素,提出批评的任务就是揭示出文本意识形态的生产模式,实现对阿尔都塞、马谢雷观点的继承和修正。在形式的政治批评实践方面,伊格尔顿主要探究:一是意识形态的内容如何通过形式要素进入文本,构成文本的生产,一是文学形式是如何实现对意识形态的重构,发挥形式建构功能和积极意义。其“形式的政治”并非单纯的语言技巧和形式结构,而是指文本化了的社会历史现实,此即生产性的内核。第五章,“政治无意识”与生产:詹姆逊的文本阐释论。如果说伊格尔顿致力于发掘文本外部要素通过何种渠道投射到文本内部,实现诸种意识形态的生产,詹姆逊则在文本内部实现文本的阐释目标。在继承阿尔都塞等理论基础上,詹姆逊将文本阐释与意识形态、历史政治联系起来,强调文本生产是对社会矛盾的想象性或象征性解决行为,阐释就在于揭示“政治无意识”的运行机制、遏制策略和被意识形态压抑的社会矛盾、历史真实与政治欲望,由此形成一种新的批评策略。第一,形式的辩证批评。詹姆逊在批判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带来的“语言的牢笼”基础上,就文本形式和意识形态、社会历史意蕴的复杂关系,提出形式的辩证批评,观照文学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辩证观念,折射出作品所产生的社会和历史情境。为此,阐释所追求的是文本形式、文化现象背后的“历史”内容。第二,文本阐释与意识形态。文学阐释的目的在于通过追寻文本背后的深意,达到对文本新的理解。在詹姆逊看来,阐释作为强有力的“重写”,是根据特定的主导符码对具有深度模式的文本进行重新发掘的结果。任何批评都应通过符码转换,将历史纳入自己的研究语境之中,所以生产性即指符码与历史的关系。依此,詹姆逊提出批评家的任务就在于发现文本叙事因素中隐匿的“政治无意识”。詹姆逊以文本阐释的“三个同心框架”策略为例探究文本阐释的意识形态模式,揭示文本蕴含的社会象征性行为,显示批评是一种生产。当然,詹姆逊和伊格尔顿在批评的理路、重点方面也形成各自特色。第六章,走向反思性的生产性批评。本部分主要基于当代哲学和人文思潮进入所谓“后理论时代”,面对文化扩散的逻辑事实,提出生产性批评要对自身的功能进行反思。第一,意识形态的反思。在后理论时代,意识形态被替换为效用、技术和各种话语,文学自身的惯例、规则、图式遭遇解构。第二,文学存在方式的反思。文学性像一种无形的力量,使一切的历史叙事、哲学观念、神学故事无不打上文学的语言情结。为此,需要重新认识文学和意识形态、文学生产和文化生产等相关问题,促使文学生产在文化理论视域中及时调整研究对象和范围,在发挥对现实政治批判的同时,正视后理论视域中文学批评功能的变化。第三,生产性批评的反思。通过对比解构主义和文学生产,探究二者在形式、审美和政治批评上的差异性,进而提出一方面,要规避文学批评中政治性、意识形态性的扩大化;另一方面,关注文学的审美性具有的意识形态力量,在文学的审美性和意识形态性、政治性之间保持必要的适度张力,寻求其中最大公约数,是避免批评滑向极端化、单一化的有效策略。由此,结构—意义、话语—文本(互文本)、形式—政治、符码—历史成为贯穿生产性批评的内核,成为阿尔都塞、马谢雷、伊格尔顿和詹姆逊等四位批评家孜孜以求的文学生产模式。这一发展模式也符合当代文学批评从文本批评向文化批评、从形式到政治和历史的“向外转”趋势。
二、艺术生产及其特殊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艺术生产及其特殊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艺术介入乡村文化再生产:基于乡村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艺术、文化与社会 |
二、艺术作为“自觉的文化”的动能阐释 |
(一)内隐:艺术的“属人性”及其情感 |
(二)外显:艺术的教化与调适 |
三、艺术介入乡村文化再生产的理想与实现 |
(一)理想:一种新的乡村精神的确立 |
(二)实现:触发、构思与传达 |
结语 |
(2)艺术玩具中的波普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现状分析 |
(二)国外现状分析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波普艺术与艺术玩具 |
一、何谓波普艺术 |
(一)波普艺术的起源 |
(二)当代的波普艺术 |
二、何谓艺术玩具 |
(一)艺术玩具的起源 |
(二)当代的波普艺术与艺术玩具的渊源 |
注释 |
第三章 艺术玩具中的波普因素 |
一、艺术特性 |
(一)可复制性 |
(二)符号性 |
(三)大众化 |
二、商业特性 |
(一)对经典IP的再创造 |
(二)跨平台合作 |
(三)商业化销售模式 |
三、文化特性 |
(一)交流的“平台” |
(二)青年亚文化的呈现 |
四、时代特性 |
(一)消费时代的个性 |
(二)对传统形式的挑战 |
注释 |
第四章 波普因素在艺术玩具中的表现形式与方法 |
一、在艺术玩具中的表现形式 |
(一)造型的表现形式 |
(二)色彩的表现形式 |
二、在艺术玩具中的表现方法 |
(一)文化的融合 |
(二)多维的创造 |
注释 |
第五章 波普在艺术玩具成功构建的案例 |
一、时尚与艺术的平衡—KAWS |
二、日本的新波普—村上隆 |
注释 |
第六章 对艺术玩具现象的批判与展望 |
一、大众参与者的艺术 |
二、艺术品概念的重塑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高校艺术教育旨归的执守(论文提纲范文)
一、审美——高校艺术教育的价值归依 |
二、审美教育的价值意义 |
三、艺术公共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耦合 |
第一,须对高校公共性艺术教育与专业性艺术教育注魂起魂。 |
第二,要对高校公共性艺术教育与专业性艺术教育活血通痹。 |
第三,应为高校加强艺术教育培基护坡。 |
(4)生产性文学批评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提出 |
二、“生产性文学批评”何为? |
三、20世纪以来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 |
1. 技术决定论:“艺术生产论”的转机 |
2. 经典文学批评:生产性文学批评的雏形 |
3. 接受美学:生产性批评范式的凝练 |
4. 文学生产理论:生产性文学批评的深化 |
5. 生产价值: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后现代转折 |
6. 审美-政治:生产性文学批评的绝对视域 |
四、20世纪以来生产性文学批评的思想背景和学理源流 |
五、20世纪以来生产性文学批评的理论特征 |
1. 主体性。 |
2. 社会性。 |
3. 现时性。 |
4. 建构性。 |
5. 开放性。 |
六、生产性文学批评的理论问题 |
(6)Golem-20世纪早期德国表现主义建筑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表现主义建筑师群像 |
第一节 表现主义相关团体 |
第二节 表现主义建筑师 |
第二章 表现主义建筑的认识论基础 |
第一节 知觉 |
第二节 情感 |
第三节 意志 |
第三章 表现主义建筑的形式来源 |
第一节 视知觉与身体 |
第二节 抽象语言 |
第三节 建筑形态学的雏形 |
第四节 哥特式与现代性 |
第四章 表现主义建筑的形式及材料语言 |
第一节 空间 |
第二节 色彩 |
第三节 玻璃 |
第五章 超越和回归:表现主义建筑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崇高与粗蛮(Roheit) |
第二节 神秘性与象征性 |
第六章 落选者:表现主义建筑的衰落 |
第一节 审美的政治化 |
第二节 审美的经济性 |
第三节 民族形象塑造 |
结语 现代主义的神圣诞生? |
参考文献 |
㈠着作类 |
㈡论文类 |
附录 |
㈠表现主义建筑相关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艺术的民族志书写如何可能——艺术人类学的田野与意义再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志:作为方法与文本书写 |
二、民族志与艺术人类学的当代发展 |
三、艺术的民族志书写如何可能 |
结语 |
(8)当代中国文化体制改革逻辑研究 ——以国家、市场、社会关系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缘起 |
一、文化:民族国家之重 |
二、改革:文化发展路向 |
三、逻辑:改革推进的前提基础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价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建构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文化体制 |
二、国家主义 |
三、市场主义 |
四、“社会”主义 |
第二节 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分析框架 |
一、麦圭根的国家、市场、公民的三种话语 |
二、米格代尔的国家—社会模型 |
三、国家—市场—社会关系视阙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方法 |
二、历史分析方法 |
三、比较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国家主义文化体制的形成与衰弱 |
第一节 文化思想的整合与统一 |
一、《武训传》批判与知识分子改造运动 |
二、文艺整风学习运动 |
三、打倒“胡风反革命集团”与俞平伯“红学”、胡适思想批判 |
第二节 党政文化系统的建立 |
一、《共同纲领》下的体制建设 |
二、1954-1958年的机构调整 |
三、“大跃进”之后的党政一体化 |
第三节 国家文化政策的形成 |
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
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
三、“以阶级斗争为纲” |
第四节 国家主义文化体制的贫困 |
一、扭曲的文化政策 |
二、混乱的文化管理 |
三、瘫痪的文化生产 |
第五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文化体制恢复 |
一、两个“凡是”与真理大讨论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决策 |
三、文化体制的拨乱反正 |
第四章 文化体制的市场主义位移 |
第一节 试水:“以文补文”的探索 |
一、“以文养文” |
二、“以文补文” |
三、“多业助文” |
第二节 启航:“双轨分离”的解套 |
一、“双轨分离”的背景 |
二、“双轨制”改革方案 |
三、“双轨制”改革对市场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三节 扬帆: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建立 |
一、“姓资”“姓社”的论争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
三、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建立与完善 |
第四节 远航: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
一、文化产业提出的深刻背景 |
二、文化产业政策的推进历程 |
三、文化产业发展的辉煌成就 |
第五章 文化体制的“社会”主义转向 |
第一节 “社会”主义转向的三大背景 |
一、社会背景:城乡、地区之间的公共文化发展失衡 |
二、法律背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是政府履行《公约》的重要责任 |
三、政治背景:维护文化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表达:公共文化服务 |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渊源与基础 |
二、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出与内涵 |
三、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主义表达 |
第三节 公共文化服务的“十一五”建设 |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
二、具体政策与措施 |
三、“十一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成就 |
第四节 公共文化服务的“十二五”建设 |
一、总体思路 |
二、重点任务与保障机制 |
三、2015-2020年的改革发展方向 |
第六章 当代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逻辑 |
第一节 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的线程逻辑 |
一、主线程改革沿“国家—市场—社会”的路径推进 |
二、分线程改革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 |
三、各线程以叠加、累进、互强的方式前进 |
第二节 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的模式特点 |
一、政党领导、国家推动的自上而下改革 |
二、领导讲话—会议决策—文件执行的行政式改革 |
三、先易后难、先试点后推广的渐进式改革 |
第三节 国家—市场—社会在改革中的互构 |
一、国家逐步放开和促进市场、社会发展 |
二、市场的发展推动着国家、社会前进 |
三、社会的发展也推进着国家与市场的进步 |
第四节 发展国家主导多元共治文化体制的几点建议 |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本质是国家—市场—社会关系再调整 |
二、国家主导多元共治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
三、推动国家主导多元共治转型的思路与策略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一、主持课题 |
二、发表论文 |
致谢 |
(9)中国当代装饰艺术玻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相关研究范畴的界定 |
1.3.1“当代”的界定 |
1.3.2“装饰艺术玻璃”的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关于装饰艺术玻璃的研究 |
1.4.2 国外关于装饰艺术玻璃的研究 |
1.4.3 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
1.5.1 研究的内容 |
1.5.2 研究的目的 |
1.6 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章 中国装饰艺术玻璃设计的历史与现状 |
2.1 中国装饰艺术玻璃设计的发展历程 |
2.2 中国装饰艺术玻璃设计的发展特征 |
2.2.1 形成了独有的材料特征 |
2.2.2 塑造了丰富的艺术形式 |
2.2.3 发展了精湛的制作工艺 |
2.3 西方对中国当代装饰艺术玻璃设计的影响 |
2.3.1 技术影响 |
2.3.2 形式影响 |
2.4 中国装饰艺术玻璃设计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
2.4.1 生存环境 |
2.4.2 发展问题 |
2.4.3 设计问题 |
2.5 设计对中国当代装饰艺术玻璃发展的作用 |
2.5.1 促进市场空间的开辟 |
2.5.2 推动工艺技术的研发 |
2.5.3 刺激产品形态的创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当代装饰艺术玻璃设计的基础:材料利用 |
3.1 中国当代装饰艺术玻璃材料利用的单一化 |
3.2 西方装饰艺术玻璃的材料利用方法 |
3.2.1 注重“表现特性”的材料利用 |
3.2.2 注重“刻画质感”的材料利用 |
3.3 中国当代装饰艺术玻璃的材料利用创新 |
3.3.1 传统材料体系特征的延续 |
3.3.2 西方材料利用方法的借鉴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当代装饰艺术玻璃设计的途径:成形工艺 |
4.1 中国当代装饰艺术玻璃成形工艺的模式化 |
4.2 西方当代装饰艺术玻璃的成形工艺 |
4.2.1 造型成形工艺 |
4.2.2 装饰成形工艺 |
4.3 中国当代装饰艺术玻璃的工艺利用创新 |
4.3.1 传统工艺的继承 |
4.3.2 西方工艺的借鉴 |
4.3.3 材料工艺的巧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当代装饰艺术玻璃设计的外象:形态设计 |
5.1 中国当代装饰艺术玻璃形态设计的滞后 |
5.2 西方当代装饰艺术玻璃的形态设计方法 |
5.2.1 造型设计的方法 |
5.2.2 装饰设计的方法 |
5.3 中国当代装饰艺术玻璃的形态设计创新 |
5.3.1 民族元素的挖掘 |
5.3.2 生活世界的升华 |
5.3.3 相邻艺术的嫁接 |
5.3.4 异质文化的汲取 |
5.3.5 环境效果的拓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当代装饰艺术玻璃设计的内核:设计观念 |
6.1 中国当代装饰艺术玻璃设计观念的茫然 |
6.2 西方当代装饰艺术玻璃的设计观念 |
6.2.1 实用与审美的兼容 |
6.2.2 设计与生态的和谐 |
6.2.3 艺术与生活的共生 |
6.3 中国当代装饰艺术玻璃的设计观念创新 |
6.3.1 奠定观念创新基础 |
6.3.2 继承传统造物思想 |
6.3.3 借鉴系统设计思路 |
6.3.4 开辟观念创新途径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附录A 参考文献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附录C 国内玻璃艺术专业高校名录 |
附录D 考察及实践的图片资料 |
附录E 采访记录 |
(10)论生产性批评 ——以“西马”、“新马”四批评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生产性批评的一般问题 |
第一节 生产性批评的内涵 |
一、生产性 |
二、过程性 |
三、现实指涉性 |
第二节 生产性批评的成因探究 |
一、从语言到话语:语言学发展的现代转向 |
二、从文本接受到文本阐释:读者的阅读范式转型 |
三、从文学理论到理论:文学研究格局的新变 |
第二章 结构与生产:阿尔都塞的生产性批评 |
第一节 生产性:结构与意义 |
一、结构与关系 |
二、结构与意义 |
第二节 阿尔都塞的生产性批评 |
一、结构与症候 |
二、症候式阅读与“生产性”认识 |
三、文艺作为意识形态的生产 |
(一) 意识形态作为实践结构 |
(二) 文艺作为意识形态的生产 |
第三章 “离心”与生产:马谢雷文学生产论 |
第一节 对传统批评的批判 |
一、对反映论、创造论的批判 |
(一) 对反映论的批判 |
(二) 对创造论的批判 |
二、对阐释性批评的批判 |
第二节 马谢雷生产性批评的构建与实践 |
一、“离心”结构:生产性批评的构建 |
二、马谢雷生产性批评实践 |
第三节 生产性:互文本 |
一、对结构主义的批判 |
二、生产性:互文本 |
第四章 “形式的政治”与生产: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生产论 |
第一节 文学形式与意识形态 |
一、伊格尔顿与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形式观 |
二、文学形式与意识形态 |
第二节 形式的政治批评 |
一、文本与意识形态的生产 |
二、形式的政治批评实践 |
三、生产性:形式与政治 |
第五章 “政治无意识”与生产:詹姆逊的文本阐释论 |
第一节 形式的辩证批评 |
一、“语言的牢笼”批判 |
二、形式的辩证批评 |
第二节 文本阐释与意识形态 |
一、生产性:符码与历史 |
二、文本阐释的意识形态模式 |
第六章 走向反思性的生产性批评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反思 |
第二节 文学存在方式的反思 |
第三节 生产性批评的反思 |
一、解构主义与文学生产 |
二、生产性批评:在审美与政治之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艺术生产及其特殊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艺术介入乡村文化再生产:基于乡村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J]. 张芳瑜. 四川戏剧, 2021(02)
- [2]艺术玩具中的波普因素研究[D]. 王翼.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3]高校艺术教育旨归的执守[J]. 徐声. 江苏高教, 2019(12)
- [4]生产性文学批评论纲[J]. 姚文放.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1)
- [5]审美与政治之间回环往复的“韵律”——弗·詹姆逊的生产性文学批评[J]. 姚文放. 学术月刊, 2018(09)
- [6]Golem-20世纪早期德国表现主义建筑美学研究[D]. 宋凌琦.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7]艺术的民族志书写如何可能——艺术人类学的田野与意义再生产[J]. 向丽. 民族艺术, 2017(03)
- [8]当代中国文化体制改革逻辑研究 ——以国家、市场、社会关系为视角[D]. 洪明星.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9]中国当代装饰艺术玻璃设计研究[D]. 何媛媛.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 [10]论生产性批评 ——以“西马”、“新马”四批评家为例[D]. 蒋继华. 扬州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