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与现代共存的下层文化大殿——参观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论文文献综述)
邸小松[1](2021)在《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梳理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的发生、变迁历史,并结合近现代城市史、建筑史、社会生活史与审美文化史等相关史料,对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变迁进行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城市景观鉴赏、分析的有效方法,并对近代殖民都市的城市景观和审美现代性展开理论的阐释。论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先行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内容。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讨论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论及长春城的缘起及其早期的景观发生与变迁。从长春城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及萌芽,以及长春早期的城市开发三个方面梳理了长春城的早期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和社会底蕴。作为在近现代中国乃至东亚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长春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东北的历史时空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缘位置。其作为“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线索是,从最开始“借地养民”的长春厅,到初具规模的长春城。其早期城市景观呈现出鲜明的传统中国城市美学及其地方化的特征,可以说,长春早期城市规模、建设、空间布局以及景观变迁,乃是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第二章主要讨论20世纪初期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诞生及其所表征的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复杂历史脉络。在沙俄和日本对长春的殖民侵入、分割与对抗的过程中,殖民势力通过都市规划和建筑,将新艺术、新古典主义、巴洛克以及日本“辰野式”等样式移植到长春,促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外缘性发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清朝地方政府在长春开埠,设立商埠地,在承续中国建筑文化和城市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街区规划、中西折中主义建筑样式等为表征的城市景观的现代化历程。这一历程构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内发性起点。商埠地将长春老城与满铁附属地、沙俄宽城子附属地这两个异态空间连接了起来,使长春城市空间呈现出特殊的景观样貌。在此现代城市景观形成的过程中,殖民与反殖民的对抗,以美学的形式隐匿地呈现在建筑景观的对峙和竞争中。第三章主要讨论长春沦为伪“满洲国”首都后,日本殖民者和伪满当局对长春展开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及其城市景观设计。日伪当局将长春更名为“新京”,不但转变了城市功能,而且通过都市规划这样的现代知识制造出“国都新京”未来的景观幻相。在这里,日本殖民者在参照欧美现代都市规划形式的同时,还植入了城市空间布局和社会管治方面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后者以其所构想的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感性形态展现出来——他们企图将“从江户到东京”的所谓“历史革新精神”映射到其所谓“满洲文化发祥的根源地”的“国都”变迁历程中,以城市景观为视觉装置显现出来。第四章主要讨论伪满时期长春城市景观的构成、呈现及其殖民主义城市美学问题。为展示伪“满洲国国都”新形象,夸示日本殖民者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在日本殖民势力的极力推动下,伪满傀儡政权完成了“国都”规划,形成了独特的殖民主义都市景观,包括伪满临时帝宫、官厅、宗教场所、轴线林荫大道、中心广场、住宅、商店以及电影院、公园等各类景观装置。这些独特现代都市景观,以不同面孔、姿态和形式,呈现了殖民统治的形象和秩序。而在“新京”都市计划中并未受到关注、甚至被有意漠视的长春老城、商埠地、宽城子站区和满铁附属地,事实上也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长春城市景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道路、公园乃至各种流动的文化景观,作为这一“全新的殖民主义现代都市”的历史起点,深度参与了后者的景观建构,并使其整体景观和美学呈现出复杂的异质结构。第五章从整体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展开美学的、历史的与文化的分析与阐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历史层累、空间展开和城市肌理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视觉装置被认识的城市景观,事实上直接关涉到极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的事件和背景要素。在城市及其景观实践的现代化——现代性城市景观的生成和演变过程,实质上蕴含着本土化和殖民化之间的竞争与对抗。而此种以景观形态呈现出来的殖民与反殖民的竞争与对抗,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占据主动的殖民势力所极力遮蔽和抹杀的,在当下的学术和文化语境中亦值得重新加以探讨。殖民势力藉由城市景观的审美现代性以及为景观命名进而将其“风格化”的话语实践,在动机上是同其殖民扩张的步调一致的。结语部分立足于长春城市景观的梳理和研究,尝试性提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城市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功能、形式和象征意义等多重维度展开城市景观研究。
高冬妮[2](2020)在《博物馆改扩建中新旧空间关系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以来,博物馆进入了建设的高峰期,它不仅被那些热衷于艺术的人们看作城市中艺术与文化的膜拜圣地,也是吸引游客前往的标志性建筑,是城市建设的见证者与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而今大多数博物馆的建筑空间却远远满足不了大众和管理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其空间局限性大大限制了博物馆发挥作用。针对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通过改扩建的手法满足其在空间发展上的增量需求,此类设计实践也已经越来越成为建筑设计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值得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学者针对博物馆改扩建课题中新旧空间关系的研究屈指可数,在笔者看来实践中如何处理建筑新旧空间关系触及博物馆建筑改扩建的核心。因此,本文针对博物馆建筑的特点,结合已完成建设的国内外大量经典案例深入剖析博物馆改扩建中新旧空间的关系,以空间序列和空间情节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以新旧建筑从内到外的空间关系分析研究为核心,归纳总结的具体的改扩建设计手法,试图为后人在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中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把握新旧空间关系的设计方法和思路。整篇论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前三张章,是提出问题环节,解释研究的起因和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为第四章,该部分内容依据空间序列逻辑从外部到内部的层层关系来分解地研究博物馆扩建中的新旧空间。通过国内外大量的建成实例进行有逻辑的归纳总结,得出具体的设计手法,即分析问题。第三部分为第五章,运用第四章的研究成果来推导、分析并评价西安碑林博物馆新馆改扩建的设计,即理论指导实践环节。最终结合全文,总结当今博物馆改扩建的趋向和国内博物馆改扩建有关新旧空间关系的若干启示。
余万福[3](2020)在《公益旅游理念下漠沙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我国乡村振兴已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农村现代化随之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偏远乡村地区发展困难重重。云南省新平县漠沙镇是一个距离大城市四小时车程的偏远乡村地区,交通成为该地区发展的最大障碍。本论文的目的是寻找一种偏远乡村的发展之道,解决偏远地区乡村发展难题。本文将公益加入到偏远乡村旅游规划发展中,采用一种替代旅游的方式将旅游与偏远乡村产生联系,从而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让旅游资源利用最大化。更多的提倡公益旅游对乡村发展的扶贫作用,而不是单纯的旅游发展和旅游体验。考虑到云南省旅游发展困境,采用公益旅游的形式对乡村旅游地进行规划设计,首次将公益旅游和乡村旅游联系起来。内容:首先,通过对乡村规划、公益旅游发展、旅游规划等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研究,梳理了国内外相关乡村规划,总结国内乡村规划发展问题;其次,通过梳理文献和公益旅游相关案例发现,公益旅游可以克服当前国内乡村规划建设遇到的问题,因此本文选择将公益旅游加入到乡村规划建设中,站在公益的视角来分析云南地区乡村发展的可能性;最后,将乡村公益旅游的研究结论运用于云南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片区,提出公益文创研学游、公益扶贫扶智游、公益原生文化体验游、公益农事体验游四个乡村公益旅游产品,通过这四个产品设计来带动该片区重点村落的规划设计。结论:明确乡村公益旅游五个特点;对乡村公益旅游活动进行分类;将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分为六个主要类型;发展总结五个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开发运营模式。本文力求为云南省新平县漠沙镇滨江片区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同时也为偏远地区乡村发展方向提供指引。
宋艳艳[4](2020)在《戏曲专题博物馆调查与研究》文中提出戏曲专题馆作为博物馆的一种类型,是以戏曲艺术为主体,围绕戏曲或与戏曲相关的人和物进行藏品的收集与保护,研究与展出,向公众开放的非盈利性机构。据笔者调查和统计,全国现存戏曲专题博物馆共计54座。本文以现有54座专题馆为研究范围,尝试总结出专题馆在类型划分、藏品分类、馆陈设计、功能发挥上的特点;同时也反思了专题馆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创新和转型方法,为之后建设同类型兄弟馆提供参考意义。论文分为五章,分别从戏曲专题馆发展现状、馆内藏品研究、博物馆陈列设计和博物馆功能发挥四个角度进行了论述。文章首先明晰了戏曲专题馆的概念,从时间和地域两个层面对其历史进行了梳理,得出博物馆选址具有戏曲资源集中性和建馆主体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后以各个专题馆集中展示的文物为依据,将类型丰富的专题馆划分为综合、地方戏、皮影、仪式剧和其他五大类别;并从博物馆发展的促进、戏曲保护工作的影响和戏曲文物学学科建立的关系三个角度,总结了戏曲专题馆稳步发展的原因。其次对立馆之本,即馆藏戏曲文物进行了论述,一是文物的分类,二是重点文物的研究。根据文物的种类和质地,现存馆藏戏曲文物分为戏箱、戏单、书画、剧照、剧本、唱片、皮影和历史文物八大类型;以此为基,笔者提出了直接性、间接性和辅助性的划分方式;并从藏品保存、陈列归档和学科研究三方面归纳出类别划分的目的。后笔者结合考察过的18个馆室的藏品数据,得出馆藏文物基数大、种类丰富、但整体分布不均匀、重点藏品较少的特点。因重点馆藏承载了无法比拟的观赏价值、艺术价值及史料价值,笔者选取了不同馆室中9件代表性文物,进行了深入分析。面对多类型的馆藏文物,根据馆室特点,合理规划展陈设计是专题馆服务社会、实现主旨、推动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此,文章中先是指出当前戏曲专题馆展陈存在路线单一流线式、内容相似雷同式、室内陈列局限式的不足;随之从陈列结构和环境布控两方面提出了转变的方向;之后总结出合理展陈在发挥博物馆的媒介力量、丰富艺术的传承方式和建立完整的沟通系统三个层面的意义。最后从戏曲专题馆功能发挥的角度出发,从保护传承、社会教育和学术研究三个层面进行了阐述。前者一是分析了专题馆的收藏、陈列、学术和教育优势,二是指出实际运作中,博物馆在“人”和“物”两方面存在的空间利用不合理、文物保护不当、人员配置不足等具体问题,三是提出有序归置文物、建设数字展馆、研发文创产品等解决方案;后者一是分析了发挥教育功能中出现的接受被动化、互动单项化、教育形式化、宣传单薄化的问题,二是指出全民参与、资源整合、跨空间传播的转变方向,三是依据实例,提出搭台唱戏、馆校合作、联动参观的创新路径;最后则是从戏曲专题博物馆是怎样发挥其研究功能入手,并在此基础上,如何与传承、教育功能相联通。笔者结合博物馆学和戏曲学相关知识,再根据调查资料,真实客观地呈现出戏曲专题馆建设发展的面貌。以此来丰富博物馆建设类型的研究;为戏曲艺术的保护、传承、传播提供新思路;扩大戏曲文物学的研究范围。
陈小琴[5](2020)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峡民间艺术包含三峡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艺术形态。它是三峡地域民众的共同心理基础,也是三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民间艺术品类丰富,包括2个主类,10个亚类和26个小类。三峡世居民众质直敦厚、忠义尚武的民系性格形成了三峡民间艺术阳刚磊落的艺术特征和豁达浪漫的精神特质。三峡民间艺术因三峡地理生态与文化生态交汇而产生,也因两大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同时,它也因各时期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物质技术更新、经济贸易往来、生产方式变革、宗族结构变化、社会观念更替、风俗信仰改易等因素的促动而出现系统内部的新旧交替或品类消长。对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影响力的文化生态因素首先是民间风俗,其次是三峡地域文化,再次是宗族结构、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地理环境等。民间风俗是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发展的源动力,它对其艺术形态的衍生及传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简言之,文化生态是关键,它既保证三峡民间艺术的持盈守成,也促进其自律变革。近百年来,三峡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发展为三峡民间艺术发展带来机遇,但也因生产生活方式、结构、空间的剧烈变革而带来传承人、品类和民艺精神的疾速流失。近年频繁的“非遗”申报及传统民艺的产业复兴,给濒临绝境的三峡民间艺术带来一些生机,却无法阻挡其衰颓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将民间艺术发展简化为对艺术本体的传承而忽略其与文化生态的整体关联性。因此,要想传衍这一母型艺术,令其发挥民间艺术造物化人的多元功能,须立足当代实行“生态原境”传承,即“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民间艺术”四位一体的保护与传承。对三峡民间艺术的研究的案例显示,“生态原境”传承模式是当前民间艺术发展的理性道路。在此模式下,民间风俗和地域文化土壤得以培育,民间艺术重获创新发展的精神原动力;民间艺术传承主体(非遗传承人和普通民众)的培育双脉并进,民间艺术重获生产与消费的良性结构,获得主体精神的润泽与观照;民间艺术在城市和乡村新图景中扎根,其形态和功能将被激活,获得物质、媒介与技术的支持。最终使民间艺术内在与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及其自身构成的良性文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俞左平[6](2019)在《日本建筑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研究》文中提出当代的日本建筑在国际建筑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融合了现代性与民族特色的建筑创作是西方主流文化价值体系之外的国家进行现代建筑创作的成功代表,而这一切都是以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日本建筑顺利实现现代化转型为前提基础的。从19世纪50年代日本在闭关锁国的情况下被西方国家强迫打开国门,传统建筑受到巨大冲击开始发生变革,到20世纪50年代,一大批日本现代建筑师在国际建筑舞台崭露头角、获得广泛声誉为止,中间仅仅经历了短短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日本建筑就脱胎于过往上千年的建筑历史传统积淀,成功走在了世界前列,这是非常令人震惊的。以往对日本建筑现代化的研究多侧重于史实陈述,而缺少对其转型能够顺利实现之原因的深入系统探讨。本文将日本建筑现代化视为日本社会整体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部分,通过对社会转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的分析,认为日本社会现代化所遇到的最大阻力在于文化冲突,这种现象也同样表现在建筑领域,因此将研究的落脚点放在日本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建筑现代化转型中所面对的日本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现代建筑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本文的研究逻辑是一个纵横向展开的十字坐标轴,将日本建筑一百年的现代化转型置于原点位置。运用历史研究法,纵向往上追溯日本传统建筑所具有的文化特质,探讨其作为转型基础的特殊性,向下延续至当代日本建筑创作中的文化融合,分析建筑现代化实现的方式对当代日本建筑创作的影响。运用比较研究法,横向比较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西方与日本的建筑现代化转型过程,分析两者在相互影响下所形成的文化共性特质。运用归纳研究法,将纵、横两向展开的研究结果归纳为四个方面:“功用性”——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特质、“自然性”——日本传统文化对西方建筑发展的影响、“机械性”——西方建筑现代化对日本建筑发展的影响、“简朴性”——现代主义者对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的再认识。功用性、自然性、机械性和简朴性是日本建筑经过一百年的现代化转型后所具有的基本文化特质,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文化特质相契合,因而日本传统建筑最终得以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实现文化融合,完成了现代化转型。本文结论认为日本建筑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一百年时间内脱胎于一千多年传统建筑的历史积淀,顺利与西方现代建筑融合,完成现代化转型,原因有三点:一是日本传统建筑文化中本身就存在与西方现代建筑文化极为相似的特质,即功用性特质;二是日本与西方的建筑现代化转型是同时期展开的,在相互文化交流中形成共同特质,即自然性和机械性特质,其中日本对西方现代的机械性建筑观念的认同尤为重要;三是通过对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的简朴性特质进行过滤修改,使其符合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准,从而为西方现代建筑赋予了日本传统建筑文化内涵,使西方建筑在日本的发展获得了正当性。
张榆蛟[7](2019)在《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当前,随着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人类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进而转向精神层面的追求。名人纪念馆作为博物馆与纪念性建筑的交叉类型,在国内外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实践作品,这类建筑以精神教化为主导功能,弘扬真善美,通过独特的空间氛围带给体验者强烈的情感冲击,激发其内心深层次的思考。场所理论是挪威建筑师和历史学家诺伯格·舒尔茨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应对新技术带来的建筑形式上的雷同而提出来的,这一理论强调场所的精神内涵,注重建筑与环境与人的关系,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认为场所是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建筑与特定的人群相互积极作用并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整体,而场所精神就是场所特性与意义的表现,是场所独到的精神性特质。名人纪念馆建筑对人产生的精神性影响与场所理论所提及的场所精神密切相关。本文试图将场所理论引入名人纪念馆设计,从理论的角度探讨名人纪念馆精神性的本质和来源,对相关理论进行理解与研究的同时结合大量的实践案例,从理论研究落实到实践探索,希望为同类型的建筑创作提供借鉴的同时,也对今后的设计实践有所启发。首先,本文对名人纪念馆及场所理论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与归纳,研究总结了名人纪念馆的类别归属、定义、发展历程、社会意义及其功能、规模和分类,对场所理论的主要内容——场所现象、场所结构、场所精神作出研究与分析,并指出场所理论在名人纪念馆设计中的应用意义——既作为一种意识的指导,又作为一种检验标准。其次,对名人纪念馆的场所精神进行解析,探讨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的本质及其影响因素,为探讨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策略奠定基础。再次,从环境要素整合、纪念客体表达、纪念主体体验三个方面提出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策略。最后,以惠能纪念堂项目实践作为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表达相关结论的检验,以实践检验理论研究、充实理论研究。
孙佳[8](2018)在《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诞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新博物馆学是人们对多样性文化及其生存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的努力成果,旨在对社区内的文化遗产及自然环境进行原地的、整体的、活态的保护,通过社区居民自下而上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自我管理的方式保护社区文化遗产,构建社区文化认同,实现社区居民的文化自主权,进而促进社区发展。从新博物馆学兴起到鼎盛再到裂变,不过短短数十年历史,我国历史街区的新博物馆实践探索也不过经历数年,新博物馆学是否能够成为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想模式目前还难以定论,但起码提供了值得探索的方向。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新博物馆学的理论研究始终落后于实践探索,以至于至今仍未建立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导致新博物馆实践中问题重重。因此,本文将用两个章节的篇幅,在对新博物馆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全面把握新博物馆学理论的内涵与特征,为之后的实证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一章以社会结构分析法从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文化危机与生态危机,后工业时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生态的失衡与本土意识的觉醒,后殖民时代的到来与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兴起,遗产运动的勃兴和以“物”为中心的博物馆学的后现代转向等五个方面深度分析新博物馆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剖析新博物馆学的理论渊源,包括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社会文化史理论、文化生态理论、人类学理论、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理论、社区发展理论等。进而依据雨果·戴瓦兰等学者的理论,将新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分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的萌芽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的形成时期、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裂变与再生时期。通过爬梳国际新博物馆学在不同时期的理论发展轨迹及各国的实践探索,从发展中总结其规律和经验,为把握新博物馆学理论的内涵与特征奠定基础。第二章根据新博物馆学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各国新博物馆学实践,总结出新博物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强调“以人为本”“整体性保护”“集体记忆”“保护多元文化”等基本理念与原则;保护社区文化遗产,服务社区发展等目标与任务;以及新博物馆的基本要素、类型及方法。在总结新博物馆特征时,运用比较方法,通过将其与传统博物馆在产生模式、核心旨归、价值取向、场所精神、教育方法、运行机制、文化政治等方面进行比较,提炼出新博物馆之于传统博物馆在功能与内涵上的转向和衍变。第三章总结西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经验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在理论面向、内容与方法上的耦合,从理论上明确新博物馆理念和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契合点。最后对新博物馆学理念下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欧洲、美洲及亚洲代表性国家地区的经验加以总结,以期鉴照我国新博物馆理念下的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第四章在对中国早期新博物馆实践探索的代际更迭加以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早期新博物馆实践的特点。之后在对我国两个典型历史街区新博物馆在街区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其成效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实践中存在的矛盾与畸变,以及导致矛盾与畸变产生的深层原因,为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打下基础。第五章提出了新博物馆学理念下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原则及策略,包括从终身教育、社区参与、重建集体记忆、整体保护、完善制度等方面,最终实现还权于民,维护历史街区场所精神,优化历史街区文化生态,实现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与街区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最后,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创意产业两种语境下对历史街区新博物馆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徐美灵[9](2015)在《朝鲜族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以延边博物馆为例》文中认为发展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发展过程中进行沟通、革新与创造的源泉。时代的发展使朝鲜族传统文化受外界文化影响,从内容到结构、模式、风格都发生着变化,传统文化一旦失传便不可复制,甚至会导致朝鲜族原有的民族特点日趋弱化,保护和传承朝鲜族传统文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延边博物馆作为朝鲜族传统文化宣传和教育的资源平台,在保护和传承朝鲜族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从民族学角度,通过延边博物馆对朝鲜族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还原展示的个案分析,分别从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平台构建、解决功能实现过程面临的问题和对国内外民俗博物馆先进发展理念的借鉴等角度,为今后延边博物馆的朝鲜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延边博物馆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博物馆有着诸多共性,笔者希望通过延边博物馆对民族传统文化还原展示的案例,为研究当代少数民族地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有效借鉴。全文共分为5个章节:第1章是绪论部分,主要论述研究的目的、动态、思路和方法。第2章,从介绍延边博物馆发展概况、“还原展现”的特色形式和陈列讲解工作的重要补充三个方面,论述对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平台的构建。第3章,论述延边博物馆在朝鲜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中体现的征集收藏、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三大功能,并通过观众的问卷调查研究,探讨面临问题。第4章,参照韩国国立民俗博物的先进做法,为科学探索利用延边博物馆进行朝鲜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提出建议,即通过重视田野调查、丰富学术研究、探索市场化经营模式、加大宣传、丰富文化活动载体、加强青少年教育等途径为地方民族文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第5章,对论文进行总结。
李岚[10](2014)在《晋陕当代博物馆建筑的地域特色及其创作手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博物馆作为一个承载历史文化的容器,是最能够直接体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全球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建筑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丧失的现象日益突出,我们面临着民族、地域文化被削弱、忽视、淡忘乃至从视野中消失的危机。在趋同中寻求创新,求得地区建筑的自身特色并发扬光大是一种互动与探求的重要实践。作为最能直接体现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筑——博物馆的设计更应该充分体现地域环境及地域文化特征。对地域特色的充分体现和表达是建筑创作的精髓。晋陕两省作为全国文物大省,有着很多区别于其他地区的自身特点,如何创造性地解决自然空间环境的建筑设计问题,如何在建筑中充分反映当地的历史、社会等人文历史特征,形成有地域特色的博物馆建筑作品——这是―地域性建筑‖思想的实质和目的,也是当代晋陕当代博物馆建筑实现健康、良性发展的正确途径。本文以晋陕当代博物馆建筑为研究对象,以地域特色为切入点,探讨建筑师对本地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影响下的博物馆创作手法。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综合博物馆、历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晋陕作为文化圈的简称进行概述。运用的研究方法有:类型学、符号学、现象学。论文的第一部分,对晋陕两地地域背景与博物馆发展趋势进行综述,提出地域性建筑创作的研究视角,引入相关的应用理论,为晋陕地区博物馆建筑地域特色创作奠定基础。论文的第二部分,分析了晋陕地区博物馆建筑地域特色创作的制约因素——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两方面,并建立了环境、建筑、文化三者的有机联系,确立晋陕地区地域性建筑创作的核心理念——适应性理念。论文的第三部分是对两地地域特色的创作手法借鉴,分别从对两者表象与内涵两方面的分析出发,对现象进行思辨,提出晋陕两地当代博物馆建筑创作应遵循适应性原则,并归纳总结适宜于两地博物馆建筑地域特色表达的创作手法。
二、传统与现代共存的下层文化大殿——参观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统与现代共存的下层文化大殿——参观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论文提纲范文)
(1)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 |
一、皇家禁地边缘上的“浮城” |
(一)山环水抱:长春的自然地理景观 |
(二)禁地与边门:前城市时代“崇高”的边地景观 |
二、“浮动”的城市景观: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的生成与拓展 |
(一)长春厅的建筑景观与城市空间的展开 |
(二)鸟瞰宽城子:长春城的轮廓与肌理 |
三、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群落及其美学风格 |
(一)官衙与城墙:城市景观中的政治意象 |
(二)文庙与书院:中国文脉的景观重现 |
(三)祠庙、集市与商业:中国传统城市生活美学的空间展开 |
(四)早期长春城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与美学意蕴 |
第二章 殖民、开埠与现代化——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起点及其竞争 |
一、沙俄宽城子铁路附属地:现代城市景观的楔入 |
(一)东省铁路与殖民空间的诞生 |
(二)铁轨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建筑意象与城市景观 |
(三)现代都市街区的景观生产 |
二、满铁附属地:现代主义城市景观的萌动 |
(一)“文装的武备”与殖民空间的膨胀 |
(二)殖民空间的景观擘画与美学、意识形态考量 |
(三)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与都市景观的兴起 |
三、商埠地:现代城市景观生产中的中国本土特色 |
(一)自行开埠:长春现代化的本土声音 |
(二)商埠地的空间布局与秩序 |
(三)商埠地建筑的景观形式及其民族意识 |
第三章 规划“新京”——殖民主义都市的景观想象 |
一、“奠都”考量与城市功能转变 |
(一)“奠都”的考量 |
(二)“名”与“实”:“新京”命名背后的殖民意图 |
二、殖民都市的景观想象:“国都”都市计划 |
(一)殖民都市计划的空间模型与景观蓝本 |
(二)完美与秩序:殖民主义都市空间和景观的美学手段 |
三、“国都”规划方案的出炉与实施 |
(一)游移与虚幻的“中心”:“国都”建设计划的炮制及其核心问题 |
(二)“国都”建设计划概要 |
(三)“国都”建设计划的实施 |
第四章 伪满“新京”城市景观及空间构成 |
一、复辟迷梦的表象:伪满临时“帝宫”的景观及风格 |
(一)“帝宫”前史及其建筑景观 |
(二)“内廷”与“外廷”:空间、景观重构中的复辟迷梦 |
(三)“东洋式”风格的凸显与殖民建筑景观的身份确证 |
二、殖民权力的经纬:“新京”的景观轴线与政治、宗教建筑景观 |
(一)“新京”城市景观的“都心”及中轴线 |
(二)殖民权力的感性显现:伪满政治建筑景观的风格化实验 |
(三)精神与信仰的囚笼:“新京”宗教建筑景观 |
三、财富与欲望的构形:“新京”的商业景观群落 |
(一)流动的景观:博览会与殖民帝国经济、商业体系的视觉叙述 |
(二)商业中心:殖民都市的财富“纪念碑”与经济“神殿” |
(三)“被崇拜的商品”:作为风景的百货大楼 |
四、电影与伪满“新京”的殖民都市文化景观 |
(一)电影院与新的消费文化空间的生成 |
(二)“满映”与“新京”电影文化的变异 |
(三)电影文化:殖民意识形态与大众娱乐消费的混杂 |
五、公园:“新京”的休闲娱乐空间及其功能变异 |
(一)长春近代“公园”的诞生 |
(二)作为殖民开拓史叙事空间的公园:“满铁”与伪满“新京”的造园活动 |
第五章 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美学、历史与文化分析 |
一、色彩、纹理与景深装置:景观中的城市肌理 |
(一)美学与政治交织的城市色彩 |
(二)“平面—浅浮雕—高浮雕”:异质性的城市纹理 |
(三)挤压式与对抗性的景深装置:绿地、水系、公园的配置 |
二、命名的巫术:伪满城市景观的风格化运动批判 |
(一)“满洲式”:“风格”的假面 |
(二)命名的巫术:殖民话语实践的内在逻辑 |
三、城市景观审美现代性的再审视 |
(一)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华丽表象与复杂性体验构成 |
(二)对抗、凝视与他者化:殖民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差异性结构 |
(三)层累的景观遗存及其审美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片来源 |
附录二 表格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2)博物馆改扩建中新旧空间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时代背景 |
1.1.2 我国博物馆发展的现存问题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国内外博物馆改扩建的发展实践概况 |
1.3.1 国外博物馆改扩建的发展实践概况 |
1.3.2 国内博物馆改扩建的发展实践概况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界定 |
1.5.1 博物馆 |
1.5.2 改扩建 |
1.5.3 空间和空间序列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 |
1.6.2 案例分析 |
1.6.3 实地调研 |
1.7 研究框架 |
2 博物馆改扩建的动因分析 |
2.1 城市发展为博物馆改扩建提供新机遇 |
2.1.1 城市发展需求的促进 |
2.1.2 城市文化中心的营造 |
2.1.3 城市文化形象的体现 |
2.2 环境危机对博物馆改扩建提出新挑战 |
2.2.1 环境危机对改扩建建筑形式的挑战 |
2.2.2 环境危机对改扩建选址布局的挑战 |
2.2.3 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
2.3 社会发展对博物馆改扩建提出新要求 |
2.3.1 现代博物馆基本功能分析 |
2.3.2 现代博物馆基本功能拓展 |
2.3.3 现代博物馆功能的新方向 |
2.4 博物馆自身发展对改扩建提出的特殊要求 |
2.4.1 新旧建筑在功能上的完善 |
2.4.2 新旧建筑在情感上的尊重 |
2.4.3 新旧建筑在文脉上的延续 |
2.5 本章小结 |
3 博物馆改扩建与空间相关的理论研究基础 |
3.1 新旧关联性理论研究 |
3.1.1 关联研究的起源和释义 |
3.1.2 新旧建筑的关联性 |
3.1.3 新旧空间的关联性 |
3.2 改扩建与空间相关的理论基础 |
3.2.1 空间组合理论 |
3.2.2 空间认知理论 |
3.2.3 空间情节理论 |
3.3 博物馆空间序列的特征解析 |
3.3.1 空间序列的构成 |
3.3.2 空间序列的要素 |
3.3.3 空间序列的特性 |
3.4 博物馆改扩建与空间序列理论的结合 |
3.4.1 新旧建筑空间组织的整体性 |
3.4.2 新旧建筑空间情节的叙事性 |
3.4.3 新旧建筑重组空间的动态性 |
3.5 本章小结 |
4 博物馆改扩建中新旧空间关系的系统研究 |
4.1 外部空间的场地整合 |
4.1.1 场地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延续 |
4.1.2 历史建筑群体空间布局梳理 |
4.1.3 外部环境特征要素的延续 |
4.2 外部空间中新旧建筑的组合关系 |
4.2.1 新旧建筑的内隐关系 |
4.2.2 新旧建筑的共存关系 |
4.2.3 新旧建筑的对比关系 |
4.2.4 新旧建筑的包含关系 |
4.3 外部空间界面营造的材质选择 |
4.3.1 新旧材质交融 |
4.3.2 新旧材质对比 |
4.4 新旧建筑衔接空间的设计 |
4.4.1 灰空间 |
4.4.2 共享空间 |
4.4.3 实体连接 |
4.4.4 虚体连接 |
4.4.5 自然元素 |
4.4.6 空间留白 |
4.5 改扩建中入口空间设计 |
4.5.1 新旧建筑视觉对比创造标志性 |
4.5.2 交通元素后期置入强调导向性 |
4.5.3 打破原有封闭形体打造亲和性 |
4.6 改扩建中内部空间的再生与重构 |
4.6.1 内部空间的继承 |
4.6.2 内部空间的融合 |
4.6.3 内部空间的重构 |
4.6.4 内部空间的扩充 |
4.7 改扩建中新旧空间的流线组织关系 |
4.7.1 博物馆流线类型的示意 |
4.7.2 博物馆新旧空间与流线整合的类型 |
4.7.3 博物馆改扩建流线整合的具体设计 |
4.8 改扩建中新旧空间的场景编排 |
4.8.1 新旧空间的直叙关系 |
4.8.2 新旧空间的倒序关系 |
4.8.3 新旧空间的并叙关系 |
4.8.4 新旧空间的插叙关系 |
4.8.5 新旧空间的断叙关系 |
4.9 本章小结 |
5 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设计实践案例分析 |
5.1 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历史沿革及现存建筑概况 |
5.1.1 西安碑林形成的历史脉络 |
5.1.2 西安碑林性质与地位的变迁 |
5.1.3 西安碑林向博物馆转化的进程 |
5.1.4 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存建筑现状 |
5.1.5 碑石陈列室的建筑使用现状及问题 |
5.2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馆的项目背景 |
5.2.1 项目背景 |
5.2.2 甲方意愿 |
5.2.3 建筑师理念 |
5.3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馆的场地区位及周边城市环境 |
5.3.1 场地区位 |
5.3.2 周边城市环境 |
5.4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馆的项目设计要点 |
5.4.1 建筑规范高度的考虑 |
5.4.2 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 |
5.4.3 传统元素的提炼和转译 |
5.4.4 文化核心展示的表达 |
5.5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馆的过程方案比较 |
5.6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馆最终方案设计分析——高台碑院 |
5.6.1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旧馆总体空间关系 |
5.6.2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馆的入口空间设计 |
5.6.3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馆的内部空间设计 |
5.6.4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旧流线组织和路径引导 |
5.6.5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旧空间场景的编排手法 |
5.6.6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旧馆空间序列的整体性营造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语与展望 |
6.1 博物馆改扩建的趋向 |
6.1.1 造型的多元性趋向 |
6.1.2 功能的复合化趋向 |
6.1.3 空间的叙事性趋向 |
6.1.4 材质的精巧化趋向 |
6.2 对陕西历史博物馆改扩建设计的启示 |
6.2.1 尊重空间轴线 |
6.2.2 融入庭院设计 |
6.2.3 增加自然细节 |
6.2.4 复合新旧场景 |
6.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
6.4 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表目录 |
图目录 |
参考文献 |
(3)公益旅游理念下漠沙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选题理论意义 |
1.2.3 选题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 |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相关理论研究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公益旅游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公益旅游研究现状 |
2.2.3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
2.2.4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
2.3 公益旅游相关典型案例研究 |
2.3.1 重庆巫山县乡村公益旅游 |
2.3.2 “游牧行”公益旅游实践研究 |
2.3.3 井冈山红色公益旅游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
3.1 乡村公益旅游现状调查分析 |
3.1.1 设计问卷 |
3.1.2 问卷发放 |
3.1.3 问卷数据分析 |
3.1.4 乡村公益旅游现状总结 |
3.2 乡村公益旅游的特点 |
3.2.1 利他性和利己性 |
3.2.2 旅游性与公益性共存 |
3.2.3 乡村性 |
3.2.4 无害性 |
3.2.5 参与性与体验性 |
3.2.6 可持续性 |
3.3 乡村公益旅游的分类 |
3.4 乡村公益旅游资源分类 |
3.4.1 乡村旅游资源的一般分类方法 |
3.4.2 乡村公益旅游资源的分类原则与方法。 |
3.5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分类 |
3.5.1 公益旅游产品的常见分类方法 |
3.5.2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的分类原则与方法 |
3.6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
3.6.1 效益平衡原则 |
3.6.2 社会效益原则 |
3.6.3 环境适度开发原则 |
3.6.4 旅游产品多样化原则 |
3.7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
3.7.1 “政府+”模式 |
3.7.2 “高校+”模式 |
3.7.3 “公益机构+”模式 |
3.7.4 “旅行社+”模式 |
3.7.5 “公益旅游者个体+”模式 |
3.8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运营管理 |
3.8.1 先进的管理模式 |
3.8.2 树立公益品牌,加强品牌推广 |
3.8.3 促进产业融合,实现共赢 |
3.9 小结 |
第四章 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前期分析 |
4.1 漠沙镇基本概况 |
4.1.1 自然地理条件 |
4.1.2 人文地理条件 |
4.2 漠沙镇乡村旅游带现状 |
4.2.1 基本概况 |
4.2.2 旅游基础与资源分析 |
4.2.3 花腰傣原生农耕智慧 |
4.2.4 土地利用现状 |
4.2.5 上位规划 |
4.3 重点村落现状 |
4.3.1 南碱村 |
4.3.2 丙南村 |
4.3.3 大沐浴村 |
4.4 漠沙镇乡村公益旅游可行性分析 |
4.4.1 漠沙镇乡村公益旅游区位分析 |
4.4.2 漠沙镇乡村公益旅游资源分析 |
4.4.3 漠沙乡村公益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
4.4.4 SWOT分析 |
4.4.5 漠沙镇乡村旅游带公益旅游可行性分析结论 |
4.5 漠沙镇乡村旅游带规划基本思路 |
4.5.1 规划范围确定 |
4.5.2 规划思路 |
4.5.3 目标及定位 |
4.6 漠沙镇乡村旅游带适宜的公益旅游产品 |
4.6.1 漠沙镇乡村旅游带村民意愿分析 |
4.6.2 漠沙镇乡村旅游带公益旅游产品选择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益旅游理念下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设计实践 |
5.1 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公益旅游总体实施脉络 |
5.1.1 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
5.1.2 农业+公益旅游业 |
5.2 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公益旅游构建 |
5.2.1 政府主导 |
5.2.2 高校主导 |
5.2.3 社会企业主导 |
5.2.4 旅行社主导 |
5.2.5 公益旅游者个体主导 |
5.3 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公益旅游产品与旅游项目 |
5.3.1 公益文创研学游 |
5.3.2 公益扶贫扶智游 |
5.3.3 公益原生文化体验游 |
5.3.4 公益农事体验游 |
5.4 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设计 |
5.4.1 旅游带空间结构规划 |
5.4.2 旅游带项目布点规划 |
5.4.3 旅游带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5.4.4 旅游带道路交通规划 |
5.4.5 旅游带旅游线路规划 |
5.4.6 旅游带绿地及景观空间规划 |
5.4.7 旅游带标识系统规划 |
5.5 重点地段旅游活动策划及规划设计 |
5.5.1 南碱村规划设计及旅游活动策划 |
5.5.2 丙南村规划设计及旅游活动策划 |
5.5.3 大沐浴村规划设计及旅游活动策划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结论 |
6.1.1 理论研究成果 |
6.1.2 项目基地问题研究结果 |
6.1.3 提出适应性策略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参与项目 |
附录 B:调查问卷 |
附录 C:图片索引 |
附录 D: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设计图集(部分) |
(4)戏曲专题博物馆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戏曲专题博物馆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戏曲专题博物馆发展概述 |
第三节 戏曲专题博物馆发展的原因 |
第二章 戏曲专题博物馆馆藏文物分类研究 |
第一节 馆藏文物现存分类方式 |
第二节 馆藏文物其他分类方式 |
第三节 馆藏文物分类目的 |
第三章 戏曲专题博物馆重点馆藏文物研究 |
第一节 馆藏戏曲文物概况 |
第二节 重点馆藏戏曲文物研究 |
第四章 戏曲专题博物馆陈列方式研究 |
第一节 现状:当前戏曲专题馆陈列模式 |
第二节 方向:因地制宜构建陈列形式 |
第三节 价值:合理馆藏陈列的意义 |
第五章 戏曲专题博物馆传承与教育功能研究 |
第一节 戏曲专题馆的保护与传承功能 |
第二节 戏曲专题馆社会教育功能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戏曲专题博物馆数据统计表 |
附录B 孝义市市民对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了解度和参与度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理论依据及选题价值 |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
五、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范畴与特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形貌 |
第一节 “三峡”与“三峡民间艺术” |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范畴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概念界定 |
三、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地理分布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与精神特质 |
一、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精神特质 |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风貌的形成 |
一、地理环境对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影响 |
二、民系性格与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形成 |
第二章 交织与共生:三峡民间艺术传衍的文化生态系统 |
第一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地理生态 |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生态 |
二、三峡大坝的生态效应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 |
一、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要素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链 |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体系的关联 |
一、地理生态对三峡民间艺术的影响 |
二、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的共生 |
第三章 碰撞与交融:“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形成 |
第一节 “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文化生态的变迁 |
一、从多族群并存到以汉族为主的族群结构改变 |
二、从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交融演进 |
三、从土风盛行到以汉俗为主的风俗嬗变 |
四、从浑朴独立向开化包容的文化性格转变 |
第二节 “移民填川”后主流文化对三峡民间艺术的涵化 |
一、三峡民间艺术表现主题的主流化 |
二、三峡民间艺术伦理观念的主流化 |
三、三峡民间艺术风格与精神的守成 |
第三节 “移民填川”后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建构 |
一、外来艺术在三峡的传播与接受 |
二、三峡民间艺术生态结构的拓展 |
三、三峡本土民间艺术对外的传播 |
第四章 失衡与复苏:现当代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变迁 |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下三峡民间艺术艺术文化生态的失衡 |
一、时代变迁下民间风俗的消减 |
二、时代变迁下传承主体的流失 |
三、时代变迁下传承空间的坍弛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失衡对三峡民间艺术本体的影响 |
一、三峡民间艺术形式的变迁 |
二、三峡民间艺术主题的变迁 |
三、三峡民间艺术功能的变迁 |
第三节 当下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环境的复苏 |
一、当下文化大环境的复苏 |
二、当下文化小环境的复苏 |
第五章 建构与发展:文化生态视野下三峡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 |
第一节 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衍过程的流变 |
一、三峡民间艺术技巧和工艺的演变 |
二、三峡民间艺术图像的削减与转换 |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播途径与受众的改变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现状的观察 |
一、三峡民间艺术传承人培养现状 |
二、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赋存状态 |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的现有模式 |
第三节 “生态原境”: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策略 |
一、三峡民间风俗的常情与常态性建设 |
二、三峡民间艺术当代传承主体的多脉延续 |
三、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空间的重建、修复与扶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表 |
(6)日本建筑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日本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渊源和相似性 |
1.1.2 日本与中国遭遇西方建筑时的相似境况 |
1.1.3 日本与中国建筑现代化的不同结果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重点 |
1.5 研究意义 |
1.6 相关研究综述 |
1.6.1 日本建筑从传统到现代发展史的相关研究 |
1.6.2 近代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的相关研究 |
1.6.3 日本建筑现代化转型文化碰撞的相关研究 |
1.7 研究方法 |
1.8 研究创新点 |
1.9 研究框架 |
本章参考文献 |
2 引子:日本建筑现代化的社会背景 |
2.1 日本现代化前夕的社会背景 |
2.1.1 二元政治 |
2.1.2 商品经济 |
2.1.3 武士文化 |
2.2 政治经济转型与文化冲突 |
2.2.1 皇权推动的政治转型 |
2.2.2 战争刺激的经济转型 |
2.2.3 两极分化的文化冲突 |
2.3 建筑在日本现代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
2.3.1 明治政府权力象征 |
2.3.2 西方先进技术载体 |
2.4 日本建筑现代化中的文化碰撞 |
2.4.1 日本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碰撞 |
2.4.2 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碰撞 |
2.4.3 日本建筑现代化文化碰撞的四个维度 |
2.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3 维度一:功用性——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特质 |
3.1 日本传统建筑的界定 |
3.1.1 日本传统建筑的类型界定 |
3.1.2 日本传统建筑的形式界定 |
3.2 神社建筑的功用性 |
3.2.1 造替制度反映祭祀需求 |
3.2.2 简约形式反映原始崇拜 |
3.2.3 自然材料反映现世观 |
3.3 住宅建筑的功用性 |
3.3.1 布局应对自然环境需求 |
3.3.2 形式应对使用功能需求 |
3.3.3 规格化应对军事性需求 |
3.3.4 少装饰应对节约生产力需求 |
3.4 茶室建筑的功用性 |
3.4.1 俭朴风格阐释“佗寂”审美 |
3.4.2 不对称形式阐释“佗寂”审美 |
3.4.3 中性色彩阐释“佗寂”审美 |
3.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4 维度二:自然性——日本传统文化对西方建筑发展的影响 |
4.1 工业社会对西方传统艺术与建筑的冲击 |
4.1.1 工业社会对传统艺术的冲击 |
4.1.2 工业社会对传统建筑的冲击 |
4.2 西方现代艺术中源自日本的自然性 |
4.2.1 从古典艺术表现到自然本真呈现 |
4.2.2 从自然本真呈现到纯粹内在表达 |
4.2.3 纯粹内在表达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
4.3 西方现代建筑中源自日本的自然性 |
4.3.1 赖特与日本文化的渊源 |
4.3.2 自然性对早期赖特设计理念的影响 |
4.3.3 自然性对早期赖特设计手法的影响 |
4.3.4 赖特对欧洲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5 维度三:机械性——西方建筑现代化对日本建筑发展的影响 |
5.1 西方现代建筑“机械”审美的形成 |
5.1.1 现代技术与传统建筑审美的矛盾 |
5.1.2 探索反映工业时代的新建筑形式 |
5.1.3 机械性建筑的发展与成型 |
5.2 日本对西方“机械化”建筑技术的引进 |
5.2.1 政府主导的西式工厂 |
5.2.2 正统西式建筑的传入 |
5.2.3 美国建筑技术的引进 |
5.3 日本自身对现代建筑机械性的初探 |
5.3.1 对钢筋混凝土建筑形式的初探 |
5.3.2 地震火灾引发技术优先的考虑 |
5.4 西方现代建筑的机械性形式对日本的影响 |
5.4.1 表现派建筑对日本的影响 |
5.4.2 风格派建筑对日本的影响 |
5.4.3 包豪斯建筑对日本的影响 |
5.4.4 柯布西耶式建筑对日本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6 维度四:简朴性——对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的再认识 |
6.1 日本对建筑全盘西化的反思 |
6.1.1 对日本传统建筑“美”的肯定 |
6.1.2 “进化主义”建筑的提出 |
6.1.3 走向偏激的“帝冠式”建筑 |
6.2 西方现代主义者发掘日本传统建筑的简朴性 |
6.2.1 陶特对日本传统建筑简朴性的发掘 |
6.2.2 格罗皮乌斯对日本传统建筑简朴性的发掘 |
6.2.3 柯布西耶对日本传统建筑简朴性的发掘 |
6.3 确立简朴性作为日本传统建筑特质 |
6.3.1 对于“日本趣味”建筑的抨击 |
6.3.2 以简朴性为核心的“纯正”日本建筑标准 |
6.3.3 透过现代主义滤镜拣选传统建筑的简朴性 |
6.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7 维度统一:日本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现代建筑文化的融合 |
7.1 现代主义建筑观下四个维度的统一 |
7.1.1 现代主义建筑的四项基本建筑观 |
7.1.2 注重功用性的功能观 |
7.1.3 追求机械性的技术观 |
7.1.4 讲求自然性的空间观 |
7.1.5 偏好简朴性的美学观 |
7.2 文化融合在当代日本建筑创作中的体现 |
7.2.1 建筑创作中功能观的改变 |
7.2.2 建筑技术应用中的文化融合 |
7.2.3 建筑空间创作中的文化融合 |
7.2.4 建筑审美创作中的文化融合 |
7.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8 结语 |
8.1 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本章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表格 |
图片 |
附录 |
附录1: 19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日本近代建筑概览 |
附录2: 西方现代建筑中简约观念的形成渊源 |
附录3: 日本历代纪元表 |
作者简历 |
(7)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目标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目标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场所精神相关理论 |
1.4.2 名人纪念馆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名人纪念馆与场所理论概述 |
2.1 名人纪念馆概述 |
2.1.1 名人纪念馆的类别归属 |
2.1.2 名人纪念馆的定义 |
2.1.3 名人纪念馆的发展历程及演变 |
2.1.4 名人纪念馆的社会意义 |
2.1.5 名人纪念馆的功能、规模与分类 |
2.2 场所理论概述 |
2.2.1 场所理论的产生背景 |
2.2.2 场所现象 |
2.2.3 场所结构——“空间”与“特性” |
2.2.4 场所精神——“方向感”与“认同感” |
2.3 场所理论在名人纪念馆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
2.3.1 作为一种思想指导 |
2.3.2 作为一种检验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解析 |
3.1 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的本质 |
3.1.1 方向感 |
3.1.2 认同感 |
3.1.3 方向与认同的完全发展 |
3.2 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表达的影响因素 |
3.2.1 地域环境 |
3.2.2 纪念客体的特征 |
3.2.3 纪念主体的体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策略 |
4.1 整合环境要素 |
4.1.1 回应自然 |
4.1.2 延续文脉 |
4.1.3 邻里联动 |
4.1.4 本土营建 |
4.2 诠释客体特征 |
4.2.1 蒙太奇手法叙事 |
4.2.2 象征隐喻关联空间意象 |
4.3 注重主体体验 |
4.3.1 建构“过去式”与“未来式”场景 |
4.3.2 关注场景要素与主体的交流 |
4.3.3 编排场景序列完成情感体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惠能纪念堂设计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人物背景 |
5.1.3 场地条件 |
5.2 设计理念 |
5.2.1 山水的认同 |
5.2.2 文化精神的认同 |
5.3 场所精神表达解析 |
5.3.1 场地条件利用 |
5.3.2 客体特征表现 |
5.3.3 主体流线体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沦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新博物馆学的源流及其发展 |
第一节 新博物馆学的源流 |
一、新博物馆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二、新博物馆学的理论建构 |
第二节 新博物馆学的发展历程 |
一、新博物馆学的萌芽 |
二、新博物馆学的形成 |
三、新博物馆学的发展 |
四、新博物馆学的裂变与再生 |
第二章 新博物馆学的内容及其特征 |
第一节 新博物馆学的基本理念 |
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区与社会发展 |
二、力主对社区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 |
三、关注社区生活和社区记忆 |
四、注重对多元文化的保护 |
五、强调博物馆在终身教育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新博物馆的要素、类型与方法 |
一、新博物馆的基本要素 |
二、新博物馆的类型 |
三、新博物馆的方法 |
第三节 新博物馆学实践的特征 |
一、“底层性”的产生方式 |
二、“人本性”的核心旨归 |
三、“地方性”的叙事视角 |
四、“活态性”的记忆场所 |
五、“建构性”的教育方法 |
六、“民主性”的文化政治 |
七、“开放性”的运行机制 |
第三章 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 理论耦合与国际经验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与趋势 |
一、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
二、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耦合 |
一、新博物馆学人本思想与后现代城市主义人文转向的耦合 |
二、新博物馆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内容与方法的耦合 |
第三节 新博物馆学理念下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经验 |
一、欧洲经验 |
二、美洲经验 |
三、亚洲经验 |
四、启示与借鉴 |
第四章 新博物馆学理念下的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实践与矛盾畸变 |
第一节 中国新博物馆学实践的代际更迭及其特点 |
一、中国新博物馆学实践的代际更迭 |
二、中国新博物馆学实践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历史街区新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
一、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
二、黄山屯溪老街社区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
第三节 中国历史街区新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矛盾与畸变 |
一、核心的偏移: 从遗产保护的工具到发展经济的手段 |
二、主客体的错位: 居民“文化自治”与政府“文化代理”的悖论 |
三、规范的失序: 专门立法的缺失和管理制度的混乱 |
四、结构体系的失衡: 价值系统的变异与动力的缺失 |
五、活态文化的缺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长期被忽视 |
第五章 新博物馆学视域下的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 策略探讨与前景展望 |
第一节 新博物馆学视域下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
一、教育为先,提升社区居民文化自觉 |
二、还权于民,丰富社区参与途径 |
三、重建记忆,维护历史街区场所精神 |
四、整体保护,优化历史街区文化生态 |
五、完善制度,规范新博物馆的建设与管理 |
第二节 新博物馆学视域下历史街区的发展前景 |
一、发挥历史街区新博物馆的教育作用,提升其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
二、继续推进历史街区新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 |
余论 |
一、历史街区新博物馆面临的机遇与困境 |
二、历史街区新博物馆的巩固与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9)朝鲜族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以延边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动态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延边博物馆对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平台的构建 |
2.1 延边博物馆发展概况 |
2.2 “还原展现”的特色形式 |
2.2.1 生活场景还原 |
2.2.2 生产场景还原 |
2.2.3 民间游艺还原 |
2.3 陈列讲解工作的重要作用 |
2.3.1 提升文化内涵 |
2.3.2 服务观众需要 |
第3章 功能实现过程面临的问题 |
3.1 保护和传承朝鲜族传统文化的功能 |
3.1.1 征集收藏功能 |
3.1.2 科学研究功能 |
3.1.3 宣传教育功能 |
3.2 观众的调查反馈 |
3.2.1 观众的满意度调查 |
3.2.2 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
3.3 面临的问题 |
3.3.1 缺乏对现代和当代民俗文化的展示 |
3.3.2 缺少资金支持 |
3.3.3 缺乏丰富的活动载体 |
3.3.4 宣传力度不够 |
第4章 保护和传承朝鲜族传统文化的对策探讨 |
4.1 立足民族文化传播,将文化根植于民众 |
4.2 多措提升宣传力度,探索市场经营方式 |
4.3 构建丰富文化载体,活态传承民族文化 |
4.4 建立馆校联姻模式,注重对青少年培养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晋陕当代博物馆建筑的地域特色及其创作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晋陕两地地域特色及博物馆建筑类型 |
2.1 晋陕两地渊源 |
2.1.1 山西省与陕西省的自然地理关系 |
2.1.2 山西省与陕西省的文化渊源 |
2.2 晋陕两地建筑地域特色分析 |
2.2.1 晋陕建筑地域特色区别 |
2.2.2 晋陕建筑地域特色关联 |
2.3 博物馆研究分类 |
2.3.1 晋陕博物馆现状分析 |
2.3.2 地方综合博物馆 |
2.3.3 历史文化博物馆 |
2.3.4 民俗博物馆 |
2.3.5 美术博物馆 |
2.4 小结 |
3 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博物馆建筑创作 |
3.1 适应气候条件 |
3.1.1 群体布局 |
3.1.2 单体结构 |
3.2 协调地形地貌 |
3.2.1 融入自然地形的建筑 |
3.2.2 契入城市肌理的建筑 |
3.2.3 彰显特质场景的建筑 |
3.3 挖掘地域资源 |
3.3.1 地方材料的综合运用 |
3.3.2 植物景观的合理配置 |
3.3.3 色彩的特色营造 |
3.4 小结 |
4 人文历史因素影响下的博物馆建筑创作 |
4.1 传统原型再现 |
4.1.1 城市空间格局 |
4.1.2 古代建筑形式 |
4.2 地域符号的运用 |
4.2.1 古代器物形象的符号化 |
4.2.2 特殊构筑物形象的符号化 |
4.3 地方文化隐喻的表达 |
4.3.1 地方民俗文化的隐喻 |
4.3.2 地方宗教文化的隐喻 |
4.3.3 民间工艺、技艺的隐喻 |
4.3.4 文学、绘画等内容的隐喻 |
4.4 地域文化的场所认同 |
4.4.1 反映特定的历史事件 |
4.4.2 再现特定的生活场景 |
4.5 小结 |
5 晋陕当代博物馆建筑地域特色创作手法评析 |
5.1 晋陕两地博物馆建筑地域特色创作手法比较 |
5.1.1 自然环境融合与地域性表达 |
5.1.2 文化传统继承与现代性表达 |
5.2 晋陕地域特色的创作手法差异性原因分析 |
5.2.1 城市历史文化的差异性 |
5.2.2 建筑师在地域特色塑造中的角色 |
5.3 晋陕当代博物馆建筑地域特色表达借鉴 |
5.4 小结 |
6 结语 |
6.1 基本结论 |
6.2 存在不足 |
7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9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10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四、传统与现代共存的下层文化大殿——参观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D]. 邸小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博物馆改扩建中新旧空间关系研究[D]. 高冬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公益旅游理念下漠沙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设计研究[D]. 余万福.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戏曲专题博物馆调查与研究[D]. 宋艳艳.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9)
- [5]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D]. 陈小琴. 东南大学, 2020
- [6]日本建筑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研究[D]. 俞左平. 浙江大学, 2019(01)
- [7]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策略研究[D]. 张榆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孙佳.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7)
- [9]朝鲜族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以延边博物馆为例[D]. 徐美灵. 延边大学, 2015(12)
- [10]晋陕当代博物馆建筑的地域特色及其创作手法研究[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