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首设科技大奖 100万元重奖两位尖端人才(论文文献综述)
王华宾[1](2019)在《媒体监督、第二大股东制衡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及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私利行为问题是中国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对企业价值乃至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该问题的内部治理机制中,有制衡能力第二大股东的作用逐渐得到实务界的重视,例如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制衡大股东的引入被赋予重要地位,而学术界的研究目前也逐渐增多,普遍认为以第二大股东为关键要素的股权制衡,即“第二大股东制衡”,是对私利行为的治理重要甚至关键的制度安排。同时,媒体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信息中介和外部公司治理机制,也时常发挥对控股股东的监督作用,是改善投资者保护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公司治理领域重点关注的新兴研究方向。因此,对媒体监督、第二大股东制衡如何影响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及企业价值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该问题所涉及的制度背景和研究现状分析,本研究对媒体治理研究方法进行改进,以多角度全面、深入分析媒体对样本公司监督水平,收集了2006-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15879个样本数据,提出并验证了媒体监督、第二大股东制衡影响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及企业价值的传导机制,主要结论包括:(1)总体而言,第二大股东制衡,即因第二大股东存在而形成的制衡式产权安排,能够通过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产生治理作用,促进企业价值提升,而媒体监督虽然对私利行为并无直接的事后治理作用,但是能够通过增强第二大股东制衡的治理作用,实现对私利行为的间接治理,最终对企业价值产生正面影响。(2)强监管背景下,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倾向于优先通过关联担保尤其是为上市公司提供担保等形式上合法的交易方式获取私利,其次才会考虑通过资金占用或由上市公司提供担保的方式,不再普遍选择通过关联产品和劳务交易方式获取私利。(3)对强监管背景下已经发生变化的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第二大股东以监督和制衡为主,具有明显的治理作用,这种治理作用会传导到企业价值,对私利行为的治理是第二大股东制衡这一产权安排对企业价值发挥正面影响、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二大股东制衡是外部制度环境或者内部公司治理质量较差时,市场应对私利行为问题所内生出的产权层面的重要制度安排。(4)媒体监督对企业价值具有正面作用,对私利行为则不具有直接的事后治理作用,并不通过直接事后治理私利行为而是通过其他途径改善企业价值。这种改善企业价值的作用主要来自于政策性媒体。(5)媒体监督能够增强第二大股东制衡的治理作用,从而实现对私利行为的间接治理,最终对企业价值产生了正面影响。媒体监督是制度环境较差时市场内生的外部治理机制,其治理作用主要来自于政策性媒体,受国有产权性质、政治关联背后政府力量的负面影响,也受分析师跟踪的负面影响。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1)从企业价值出发,检验强监管下控股股东私利行为方式选择,有助于加深对私利行为决策逻辑的理解,提高私利行为研究的可靠性。国内现有私利行为研究多直接沿用文献指标,忽视了2005年以来私利行为强监管政策的影响,缺乏指标适用性检验,本研究克服这一不足,从细分类型关联交易和资金占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出发,推测私利行为的方式选择,发现与之前研究相比,在强监管政策影响下,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和资金占用获取私利的方式已经发生变化。(2)通过研究第二大股东制衡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治理作用,丰富了中国情境下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的研究。国内现有私利行为治理机制的研究多将第二至第五(或第十)股东视为整体考察股权制衡,对股东关系和产权执行能力考虑不足,本研究深入分析股东关系和产权执行能力,发现强监管背景下,在控股股东私利行为问题上,第二大股东更倾向于选择制衡而非合谋,由其存在所形成的制衡式产权安排对私利行为具有治理作用,因此对企业价值产生了正面作用,表明第二大股东制衡通过治理私利行为这一路径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了重要作用,丰富了科斯第二定理在中国情境下的应用研究。(3)将媒体因素纳入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的研究框架,从第二大股东制衡的视角研究媒体监督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治理作用,拓展了媒体公司治理路径的研究,丰富了媒体治理理论以及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的研究。国内现有媒体视角私利行为治理的研究主要考察媒体直接的事后治理作用,忽视了媒体监督通过影响第二大股东制衡这一潜在重要治理机制的治理作用,从而发挥间接治理作用的重要路径,并且对私利行为和媒体监督的考察不够深入。本研究基于对媒体治理研究方法的较大改进,在深层次考察媒体监督与私利行为的基础上,从第二大股东制衡的角度研究媒体监督对私利行为的间接治理作用,发现了媒体监督能够通过影响第二大股东产权执行影响其治理作用,实现间接治理,同时发现第二大股东的行为选择和治理作用会因交易费用而发生变化。(4)对现有媒体治理研究方法进行了较大改进,为媒体治理研究深入分析媒体监督水平提供了方法上的支持,有助于提高研究的一致性和复现性:对目前财务和会计领域权威的、基于中文语境的专业领域情感词典进行拓展,提出研究所忽略的、从公司层面进行媒体报道情感分析的方法,对从语句层面衡量语境影响的方法进行了较大改进,同时增加了研究所忽略的、从篇章层面对语境影响的考虑。
吴群涛[2](2017)在《“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指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源于英美的朋克如今已成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青年文化。早在七十年代末朋克便传入中国,在中国摇滚发展的推动下,于九十年代中期受到了中国青年的广泛关注和热情追捧。在近四十年时间的传播过程中,中国元素和中国话语融入朋克,并对其进行筛选、吸收和改造,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朋克亚文化。论文绪论部分对朋克文化这一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同时对研究意义和价值、创新点、重难点、方法、思路、论文结构安排等进行了相应介绍。论文第一章从梳理英语中“punk”的词源及衍变入手,回顾朋克运动在英美的兴起与发展,剖析出朋克的文化内涵。同时,由“punk”汉译上出现过的论争切入,对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予以概述——经过十余年的“道听途说”和近十年的“地火燎原”,目前朋克在中国的传播处于平稳发展期。在此期间,国内主要有四种朋克传播方式,包括翻译、“打口”、“迷笛”和独立厂牌,它们的联合作用扩大了朋克的受众群体,促成了中国摇滚朋克时代的到来。论文第二章聚焦中国“朋克时代”,选取朋克先锋崔健和何勇,北京朋克乐队群“无聊军队”,以“盘古”、“舌头”、“苍蝇”和“生命之饼”为代表的外省朋克和广受国际媒体关注的“挂在盒子上”为核心的女子朋克乐队进行深入考察,解析朋克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和特征。论文第三章论述具有代表性的乐评人与朋克紧密相关的活动与观点。主要分析涵括郝舫、李皖、颜峻三位知名乐评人的朋克乐评。他们分别代表了国内乐评人在对待朋克文化主要的批评方式与态度,其作品受到了不同时期各个层次的中青年读者的认可,实质上参与了朋克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朋克文化的认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论文第四章先从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和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转换三个方面来论析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关系,再从文学书写与亚文化传播紧密关联的角度,连通卫慧与棉棉、宁肯与春树这两组具体的“朋克书写个案”的脉象,分析当代作家对朋克文化的接受差异。论文结论呼应绪论及正文各部分,强调指出朋克文化实践的最大意义是不断地敞开问题,让人们拥有更多自由地表达与争论的空间、方式与勇气,并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陈启文[3](2017)在《袁隆平的世界》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人就像一粒种子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如同探悉一粒种子。一切早已不再是悬念,只是我接下来叙述的前提。这是一个命定为种子而生的人,一个命定要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人。通过一粒种子,可以追溯物种的起源。"万物的原则,起始于根基",这是古希腊数学家、
王春梅[4](2016)在《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案例研究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Ⅱ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英国学者吉本斯等人研究发现,在传统的学科导向的知识生产模式Ⅰ外,一种面向应用情境中的知识生产新模式正在出现。它从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Ⅰ中演化发展而来,与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称之为知识生产模式Ⅱ。因此,根据研究需要和研究条件,本研究以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两个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牵头的“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简称“南海中心”)和南京工业大学牵头的“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简称“生化中心”)为案例,从知识生产模式Ⅱ的视角展开对这两个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研究。案例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半结构性访谈等方式进行。笔者先后对27名相关对象进行了访谈,其中包括南海中心的管理层、平台长、专家学者等14人;生化中心13人,其中包括大学副校长、教授学者和企业经理、政府官员等等。随后对获得的40多小时的原始访谈录音进行初步的整理和编号,按照知识生产模式Ⅱ的理论框架从“应用的情境”、“跨学科研究”、“异质性协作”、“质量控制”、“社会问责与反思”等5个维度将16万字的文字资料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案例研究的发现主要有:1.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初具雏形。南海中心构建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决策研究“三位一体”的知识生产新模式。生化中心建立了“地方引导、大学运营、企业参与”的区域协同创新的知识生产新模式。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知识生产新模式在动力、组织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与吉本斯等人提出的知识生产模式Ⅱ呈现出明显的差异。2.异质性协作成功的三要素是信任、互利和需求牵引。其中信任是基础、互利是关键、需求是动力。3.学术发展空间和学术利益的再分配是影响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因素。学术发展空间的多少、学术转型的成本与收益、学术地位的变迁等因素影响研究人员的行为选择。4.大学校长的视界和担当是中心质量控制的关键。大学校长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中层,只有“中层担纲”,才能丰富和落实2011计划的“顶层设计”,才能发现和集聚2011中心的“基层创新”,才能完成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历史使命。5.在面向应用情境的知识生产活动中,大学的三大职能在悄然变迁。表现为人才培养的方式、内容和评价标准的改变,科学研究的方向、组织、场所、团队和评价的改革,社会服务职能中经济功能的重要性的提升。案例研究的对策建议主要是:1.面向应用的知识生产需要中心、大学和社会三重体制的协同创新。一方面需要赋予中心更多的话语权和自主权,推动中心的实体化运作;另一方面,需要国家层面更多的配套改革和支持。第三,中心可在借鉴胡佛研究所、北卡三角科技园等国外创新平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中心与大学、中心-大学-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和协同创新模式。2.通过“上下协同、综合推进”的路径增进异质性协作。特别要重视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教育主管部门不仅是2011计划的领导者、推动者、管理者,更应是协同者和创新者。3.建立学术伙伴计划,明晰跨学科研究的学术利益来调动科研人员进行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4.兼容的激励制度和变革型领导不可或缺。一方面改变中心现行制度与学术共同体不兼容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完善中心的社会声誉激励制度,形成完整的激励体系;第三,要选拔变革型领导充实到中心的建设中。5.契约合作构建新型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一方面通过契约合作,明确各方的利益和需求并细化落实;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合作组织的建设;第三,政府的角色要从主导者向合作者转变。6.扩展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推动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轴心机构。尤其是重视扩展大学社会服务中的经济功能。
李红革[5](2012)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党中央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视,从高校到社会都对如何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进行了探讨,并在教育内容、方法、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探索,然而取得的成效并不如意。本文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为视角,沿着问题提出——经验总结——模式构建——实践应用的逻辑线路展开。主要运用了科学交叉、矛盾分析、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在理论研究路径上,坚持“以学生为本”作为思维的起点,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核心内容的指导地位,探索思维模式中的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思维方法,尝试构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从而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文包括七章与结语共八个单元。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本选题研究的缘由、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概况,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内容、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二章,核心概念概述。主要阐述与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相关的两个系列的核心概念:一是思维系列的核心概念;二是思想政治工作系列的核心概念。第三章,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现状探析。在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认真总结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原因。第四章,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情感思维模式。在阐述情感思维模式的内涵、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动作思维模式、意象思维模式和形象思维模式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第五,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思维模式。在阐述理性思维模式的内涵、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抽象思维模式、辩证思维模式和立体思维模式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并尝试构建相应的思维模式图。第六,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思维模式。在阐述创新思维模式的内涵、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论述了创新思维模式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并尝试构建相应的思维模式图。第七章,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在阐述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模块、原则、流程的基础上,尝试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总模式并做出说明,最后运用该模式进行实证分析。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以及成果的应用价值,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和今后有待改进的方向。本文有以下创新:一是探索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本身就是创新,因为目前关于这项研究,完全是空白;二是关于思维模式与方法的研究,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明确的思维理论及思维艺术的支持,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思维操作流程,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方法论,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适合自己特点的思维模式与思维方法;三是从情感思维、理性思维、创新思维的诸多模式与方法中获得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感与有效手段,并且将情感思维的模式、理性思维的模式和创新思维的模式综合成一个思维过程的有机整体,它们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又互相渗透、互相独立又互相补充;四是深化了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
董赤[6](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李战杰[7](2010)在《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走过了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保持了长期高速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付出沉重的代价。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升级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命题。深圳市的改革实践似乎为这一命题提供了可行的答案,即通过自主创新、分工深化、产业集聚、专业劳动力培育与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长期快速稳定增长。这种升级和发展,不是一味模仿,也不是简单的“雁形理论”的跟从,而是依靠创新和专业化分工,实现以简单劳动力静态比较优势为主向以专业化劳动力动态比较优势为主的转变。时至今日,深圳不仅拥有华为、中兴等国际一流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有服装、珠宝等产品远销海外的传统优势产业,深圳还培育出了发达的金融服务业,创新的现代物流业,走向全球的文化产业,并创建了国际一流的人居环境。本文通过对增长理论的梳理,以增长理论的最新扩展即内生专业化劳动力增长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做了进一步推演,构建了专业化劳动力的升级模型和基于专业化劳动力的产业结构分析模式。并以此为分析框架,选取深圳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生物基因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样本,选取深圳黄金珠宝业、服装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的样本,对深圳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案例研究,总结发现了一条发展中国家基于专业化劳动力比较优势实现赶超的可能路径,从而回答了中国经济增长、转型、升级的三大核心问题。形成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信息革命、知识经济、全球化分工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核心源泉来自由分工和专业化形成的、富于创造和创新的专业化劳动力。2、通过促进产业聚集,深化分工,从而增加专业化劳动力的种类和数量,推动专业化劳动力升级,是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与技术差距的关键。3、依托专业化劳动力动态比较优势,推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业的开发,新产业的创造,是发展中国家加快长期经济增长速度,拉近甚至赶超发达国家的关键。4、中国可以通过发挥专业化劳动力的动态比较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可以依托专业化劳动力的升级,实现产业的升级;中国可以借助基于专业化劳动力的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高级化,巩固和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战略产业,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长期较快增长。
陈梁[8](2010)在《电视新闻流变——上海1958-2008》文中研究说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性的电视发展热潮中,新中国电视事业起步并不晚,上海也有幸赶上第一批发展。但在最初的20年间,电视新闻强调政治性和教育性,电视画面追求艺术性,导演、组织、摆拍、造假成风,从业人员在国门紧闭中摸索经验。上海电视新闻以技术人员攻关为前提条件、以电影摄影人员保证图像画面、依靠工农兵来充实队伍。在电视事业起步的前20年里,受制于技术革新的缓慢和国民经济基础的薄弱,电视作为奢侈品并未大面积进入家庭,与报纸、广播相比,影响力较弱。因此,电视从业者一直缺乏正确有力、科学现代的新闻传统,也就不足为怪了。“文革”动乱,稚弱的上海电视新闻队伍受到冲击,转播批斗大会实况成为上海电视的“创举”,对电视新闻“煽动性”的重视,亦自“文革”开始。拨乱反正,上海电视用“真理标准”讲座和话剧《于无声处》的转播赢得肯定;改革开放,上海再以第一条社会新闻、第一条电视广告领先同业;1984年,上海率先建成采编播“一条龙”的新闻中心,带来电视新闻节目增量扩容,时效增强,题材拓宽,报道质量直追报社,突发事件及时反映。伴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大门的开启,电视机成为这30年来,对我国居民生活最具影响力的产品。电视已经成为大众传播中位居首位的媒介,电视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电视威力显现的同时,难掩弊端。小平南巡,东方电视台应运而生,东视新闻在竞争中崛起,推进全方位新闻业务实验,探索电视新闻自身规律,确立电视新闻权威影响,跨区域新闻合作渐成气候。同时,高新科技数字技术、卫星技术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电视新闻传播各个环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电视新闻在突出权威性、主流性、导向性和综合性之外,注重信息的组织和传播,拓展了信息认知的广度和宽度。新世纪商品经济大潮激荡,上海电视稳中求进,民生新闻、娱乐新闻登场亮相。卫星电视进入新闻主战场,东方卫视再推电视新闻变革,倡导新闻立台,实现直播常态,新闻业务改革趋近极限,广电体制改革鏖战犹酣,上海终以集团化优势组建统一的电视新闻中心,利弊尚待检验。本论文首度梳理上海电视新闻发展历程,在明确的思想体系、评价体系下整理史料,力求展现上海电视新闻的流变。
邰勇夫[9](2009)在《职道——一个推销员的生存录》文中研究指明这一天,我踏上了推销路,从此我的生命之旅险象环生,云谲波诡。15年后一位执导过许多战争大片的导演对我说:"如果要我付出这样沉重的代价,我宁可去死!"我说:"这不是你愿不愿意,也不是我愿不愿意。如果冥冥中真的有主宰万物的上帝的话,那么上帝就是有意让我从此一会上天堂一会入地狱经历九曲十八弯,从而完成这样一首推销员之歌。"
文新国[10](2008)在《代号“橄榄枝”》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不寻常的女兵1冒尖的人在各种人的嘴里有各种说法,方海燕就是冒尖的人。有人说她是才子、有人说她是疯子、有人说她是牌子、有人说她是傻子、有人说她是君子、有人说她是
二、福建首设科技大奖 100万元重奖两位尖端人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首设科技大奖 100万元重奖两位尖端人才(论文提纲范文)
(1)媒体监督、第二大股东制衡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及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概念界定 |
1.3.1 企业价值 |
1.3.2 控股股东 |
1.3.3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 |
1.3.4 第二大股东制衡 |
1.3.5 媒体监督 |
1.3.6 情感分析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权与交易费用理论 |
2.1.2 媒体治理理论 |
2.2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文献回顾 |
2.2.1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本质和动机 |
2.2.2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识别和衡量方法 |
2.2.3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影响因素 |
2.2.4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经济后果 |
2.3 第二大股东制衡的文献回顾 |
2.3.1 其他股东整体的治理作用 |
2.3.2 第二大股东制衡的治理作用 |
2.4 媒体治理的文献回顾 |
2.4.1 媒体对公司治理问题的监督作用 |
2.4.2 媒体对公司治理状况的改善作用 |
2.4.3 媒体发挥治理作用的机制 |
2.5 媒体治理研究方法——新闻报道情感观点分析方法的研究 |
2.5.1 情感分析方法的研究 |
2.5.2 情感分析法在财务和会计领域的应用 |
2.6 文献评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背景与概念模型 |
3.1 制度背景 |
3.1.1 股权分置改革 |
3.1.2 监管政策变革 |
3.1.3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3.1.4 媒体行业的历史与现状 |
3.2 概念模型 |
3.2.1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治理机制 |
3.2.2 私利行为的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
3.2.3 总概念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媒体治理研究方法的改进——基于语境的财经新闻情感分析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情感词典的拓展 |
4.2.1 基于LM词典的财经新闻领域中文情感词典拓展 |
4.2.2 情感词强度确定 |
4.2.3 小结 |
4.3 评价对象的识别 |
4.3.1 段落的评价对象提取 |
4.3.2 语句的评价对象提取 |
4.3.3 小结 |
4.4 语句层面基于语境语义规则的建立 |
4.4.1 语句的主客观性判断 |
4.4.2 主观语句的语境影响分析和情感强度计算 |
4.4.3 质疑语句的判断和处理 |
4.4.4 小结 |
4.5 篇章整体层面基于语境语义规则的建立 |
4.5.1 相关度判断 |
4.5.2 转折关系考虑 |
4.5.3 题材的影响 |
4.5.4 小结 |
4.6 方法的实现与测评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二大股东制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中介作用 |
5.1 引言 |
5.2 研究假设 |
5.2.1 关联交易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
5.2.2 第二大股东制衡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影响 |
5.2.3 第二大股东制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作用 |
5.3 研究设计 |
5.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3.2 变量定义与度量 |
5.3.3 计量模型设定 |
5.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相关性分析 |
5.4.3 关联交易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检验 |
5.4.4 第二大股东制衡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 |
5.4.5 第二大股东制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媒体监督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及企业价值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研究假设 |
6.2.1 媒体监督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
6.2.2 媒体监督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影响 |
6.3 研究设计 |
6.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2 变量定义与度量 |
6.3.3 计量模型设定 |
6.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4.1 描述性统计 |
6.4.2 相关性分析 |
6.4.3 媒体监督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检验 |
6.4.4 媒体监督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 |
6.4.5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媒体监督对第二大股东制衡与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关系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研究假设 |
7.2.1 媒体监督对第二大股东制衡治理控股股东私利行为作用的影响 |
7.2.2 媒体监督间接治理作用的影响因素 |
7.3 研究设计 |
7.3.1 样本选取、数据来源、变量定义与度量 |
7.3.2 计量模型设定 |
7.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7.4.1 媒体监督对第二大股东制衡治理控股股东私利行为作用的影响 |
7.4.2 媒体监督间接治理作用的影响因素 |
7.4.3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研究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研究启示 |
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本媒体报道情感分析方法的词典 |
附录2 本媒体报道情感分析方法的程序算法和代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四、研究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分析 |
五、主要研究方法、思路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嬗变与发展:朋克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
第一节 嬗变中的朋克 |
一、朋克文化身份的“三重变奏” |
二、国内对“punk”汉译名的论争 |
第二节 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
一、传播历程 |
二、主要传播方式及影响 |
第二章 喧嚣与愤怒:中国摇滚的“朋克时代” |
第一节 朋克先锋 |
一、崔健对“冲撞”风格的尝试 |
二、何勇与“性手枪”精神的契合 |
第二节 “无聊军队”朋克群体 |
一、“无聊军队”促进朋克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
二、建构“青春乌托邦”:无聊军队专辑音乐歌词分析 |
第三节 外省朋克 |
一、外省朋克:“盘古”、“舌头”和“苍蝇” |
二、武汉朋克:“生命之饼(SMZB)” |
第四节 女子朋克 |
一、中国摇滚中的女性朋克 |
二、“挂在盒子上”:中国第一(支)女子朋克乐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拨乱反正:国内乐评人对朋克的引介与批判 |
第一节 “比零还少,比最多还多”:郝舫哲评朋克 |
一、书写摇滚:《伤花怒放》与《灿烂涅盘》 |
二、论朋克的未来:《比零还少》 |
三、译介朋克:《上车走人》与《请宰了我》 |
第二节 “在黑暗中,看到一点亮光”:李皖文评朋克 |
一、引介西方朋克摇滚诗歌 |
二、重申对朋克概念的认识 |
三、展开对中国朋克摇滚的批评与反思 |
第三节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颜峻怒评朋克 |
一、活跃在摇滚现场的诗人 |
二、论噪音与音乐 |
三、对中国朋克的批判性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书写与差异:中国当代作家对朋克的文学接受 |
第一节 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 |
一、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 |
二、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 |
三、文化认同基础上文学审美范式的建构 |
第二节 卫慧、棉棉的朋克书写比较 |
一、浪漫遮蔽反叛:卫慧的“另类”文学 |
二、残酷彰显叛逆:棉棉对朋克精神的推崇与实践 |
第三节 宁肯、春树的朋克书写比较 |
一、歌声表达灵魂:宁肯对朋克的改造与演绎 |
二、狂欢追求独立:春树用朋克表述自由青春力量 |
结语 |
附录 |
Ⅰ. 英美朋克亚文化年表 |
Ⅱ. 朋克文化术语翻译及释义 |
Ⅲ. 中国朋克亚文化年表 |
Ⅳ. 历届迷笛音乐节概况(2000-2017)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案例研究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Ⅱ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一、新变化: 对大学知识创新的社会需求持续增长 |
二、新趋势: 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方兴未艾 |
三、新挑战: 高校知识生产模式亟待转型 |
四、“2011计划”的推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方法与路径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总体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协同创新 |
二、知识生产 |
三、知识生产模式 |
四、知识生产模式Ⅰ与知识生产模式Ⅱ的关系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知识生产的研究 |
二、企业的知识生产研究 |
三、大学的知识生产研究 |
四、社会弥散的知识生产研究 |
五、知识生产模式Ⅱ的相关研究 |
六、小结 |
第二章 国外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成功探索 |
第一节 美国智库的“胡佛模式” |
一、人员的配置与分类管理 |
二、协作研究 |
三、“旋转门”机制 |
第二节 北卡三角科技园的协同创新网络 |
一、嵌入式协同创新网络 |
二、大学—企业—政府的协同模式 |
三、建立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协同体制 |
第三节 德国生物技术联盟 |
一、网络化协作 |
二、科技园区服务平台 |
三、政府—大学—行业的协同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 |
第一节 申报成功: 何以名列前茅 |
一、综合竞争力 |
二、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进行协同 |
三、探索中国高校新型智库建设 |
第二节 凝炼任务: 对接国家需求 |
一、任务的来源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 |
第三节 组织支撑: 理事会与平台长制 |
一、理事会主导的治理结构 |
二、平台及平台长制 |
第四节 机制创新: 跨界协同研究 |
一、跨学科协同: 文理协同 |
二、跨部门跨机构协同 |
三、南海学: 跨界协同的纽带 |
第五节 知识传播: 影响力建设 |
一、影响力建设的内容 |
二、影响力的形成机制 |
三、影响力建设的障碍: 内敛的文化 |
第六节 绩效评价: 导向与激励 |
一、绩效点评价 |
二、评价的冲突 |
三、冲突的实质 |
第七节 小结 |
第四章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中心的建设 |
第一节 申报成功: 何以脱颖而出 |
一、硬实力、软实力与巧实力 |
二、“顶天立地”的“南工大现象” |
三、构建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 |
第二节 方向凝炼: 满足区域发展需求 |
一、满足区域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需求 |
二、满足工业园区的技术升级需求 |
三、满足特定区域的发展需求 |
第三节 组织创新: 理事会与分部制 |
一、理事会领导下的协同创新体 |
二、生化中心的运行模式 |
第四节 跨界协同: 创新网络 |
一、纵向: 跨学科协同 |
二、纵向: 校所协同 |
三、横向: 校企协同 |
四、横向: 校地协同 |
第五节 综合评价: 强调实质性贡献 |
一、综合评价机制 |
二、评价面临的冲突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五章 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与大学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
第一节 构建面对重大需求的知识生产模式 |
一、理念的认同 |
二、构建新型的知识生产模式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
第二节 扁平化的组织与协作 |
一、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
二、南海中心: 形式协作多于实质协作 |
三、生化中心跨机构协作步履蹒跚 |
第三节 跨学科研究的困境 |
一、南海中心: 研究人员的疑虑 |
二、生化中心: 双重角色面临的困惑 |
三、中心的身份与地位 |
四、学术团队的再造 |
第四节 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
一、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的失调 |
二、大学校长的影响 |
第五节 社会问责与反思: 政府的角色有待明晰 |
一、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
二、教育部的角色与作用 |
三、教育部与其他政府机构的协作与冲突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发现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发现 |
一、知识生产新模式初具雏形 |
二、异质性协作的三要素: 信任、互利和需求牵引 |
三、跨学科研究的影响因素: 学术发展空间和学术利益的再分配 |
四、质量控制的关键: 大学校长的视界和担当 |
五、面向应用的情境: 大学职能的变迁 |
六、社会问责与反思: 亟需建设大学与政府的新型合作关系 |
第二节 “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面向应用的知识生产需要三重体制的协同创新 |
二、通过“上下协同、综合推进”的路径增进异质性协作 |
三、建立学术伙伴计划,明晰跨学科研究的学术利益 |
四、兼容的制度安排与变革型领导不可或缺 |
五、契约合作构建新型政府与大学的关系 |
六、扩展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建设名副其实的社会轴心机构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创新、局限与展望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局限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1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访谈人员信息 |
附录A-2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访谈提纲 |
附录B-1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访谈人员信息 |
附录B-2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访谈提纲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的论文 |
二、在研和结项的课题 |
三、获奖情况 |
(5)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核心概念概述 |
一、思维模式概述 |
(一) 模式的界定 |
(二) 思维模式的界定 |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概述 |
(一) 思想政治工作 |
(二)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
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概述 |
(一)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的界定 |
(二)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内容述要 |
(三)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的特征与作用 |
第三章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现状探析 |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 |
(一)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回顾 |
(二)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总结 |
二、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一) 封闭、静止的思维模式 |
(二) 单维、求同的思维模式 |
(三) 保守、滞后的思维模式 |
(四) 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 |
三、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问题成因分析 |
(一) 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 |
(二) 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 |
(三) 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 |
(四) 现代社会变迁的挑战 |
(五) 主导主体素质的欠缺 |
第四章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情感思维模式 |
一、情感思维模式概述 |
(一) 情感思维的界定 |
(二) 情感思维模式的界定及结构 |
(三) 情感思维模式的作用 |
(四)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懂得运用情感思维模式 |
二、动作思维模式概述 |
(一) 动作思维的界定 |
(二) 动作思维模式的界定 |
(三) 几种主要动作思维模式的介绍 |
(四)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动作思维模式的探索 |
(五)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动作思维模式案例分析 |
三、意象思维模式概述 |
(一) 意象思维模式的界定 |
(二) 意象思维模式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
四、形象思维模式概述 |
(一) 形象思维的界定 |
(二) 形象思维的基本模式 |
(三) 形象思维模式的功能 |
(四)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形象思维模式及其应用 |
第五章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思维模式 |
一、理性思维模式概述 |
(一) 理性思维模式的界定及其内涵 |
(二) 人类对理性思维本质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
二、抽象思维模式是对形象思维模式的扬弃 |
(一) 抽象思维的界定 |
(二) 抽象思维模式概述 |
(三)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抽象思维模式的构建及其作用 |
三、辩证思维模式是对抽象思维模式的扬弃 |
(一) 辩证思维的界定 |
(二) 辩证思维模式概述 |
(三)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辩证思维模式的构建及其作用 |
四、立体思维模式是辩证思维模式的现代发展 |
(一) 立体思维的界定 |
(二) 立体思维模式概述 |
(三)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立体思维模式的构建及其作用 |
第六章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思维模式 |
一、创新思维模式概述 |
(一) 创新思维模式的界定 |
(二) 创新思维模式的特征 |
(三) 创新思维模式的功能 |
二、人类对创新思维模式的探索 |
(一) 近代以来对创新思维模式的探索 |
(二) 创新思维模式构建今探 |
三、应用创新思维模式的前提条件 |
(一) 敢于大胆质疑 |
(二) 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必要的实践经验 |
(三) 养成逆向思维的习惯 |
(四) 掌握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辩证统一的技能技巧 |
(五) 掌握创新思维的形式 |
(六) 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 |
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维模式的构建及其意义 |
(一)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维模式的构建 |
(二)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维模式的作用 |
(三)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维模式例析 |
第七章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构建 |
一、思想政治工作思维分模式与总模式的关系 |
(一) 局部与整体关系 |
(二) 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
(三) 简单与复杂的关系 |
二、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模块 |
(一) 思维模式的模块 |
(二)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模块 |
三、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流程 |
(一) 确定起点与终点 |
(二) 确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主轴 |
(三) 确定思维模块在总模式中的势能 |
(四) 模式构建 |
四、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原则 |
(一) 情感思维与理性思维辩证统一的原则 |
(二) 原则性与灵活性辩证统一的原则 |
(三) 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原则 |
五、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构建 |
(一) 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前提 |
(二)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图示 |
(三) 关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诠释 |
六、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意义与运用 |
(一)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意义 |
(二)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应用与评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概念话语 |
(二) 现实记忆 |
(三) 史学思考 |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秘密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的迷局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结构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2 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 |
1.3.3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和评论 |
第一节 第一代经济增长理论:资本积累 |
2.1.1 哈罗德-多马模型 |
2.1.2 索罗-斯旺模型 |
第二节 第二代经济增长理论:知识积累 |
2.2.1 AK模型 |
2.2.2 干中学模型 |
2.2.3 两部门模型 |
2.2.4 罗默模型 |
2.2.5 人力资本理论 |
第三节 第三代经济增长理论:分工与专业化 |
2.3.1 斯密与杨格定理 |
2.3.2 D-S模型与分工理论的新发展 |
2.3.3 杨小凯-博兰德的分工演进理论 |
2.3.4 基姆-莫迪塔的劳动专业化理论 |
2.3.5 贝克尔-墨菲的协调成本理论 |
2.3.6 技术创新的内生化模型 |
第四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理论新发展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间集聚与内生专业化劳动力 |
第一节 DS理论的空间化 |
第二节 模块化分工与现代产业组织 |
3.2.1 模块化分工引起社会分工深化与规模收益递增 |
3.2.2 模块化分工与空间产业扩散与集聚 |
第三节 一个标准的产业升级动态均衡解:戴群解 |
3.3.1 非空间的内生专业化劳动力 |
3.3.2 专业化劳动力与空间产业集聚 |
第四节 对内生专业化劳动力与空间集聚的再考察 |
3.4.1 空间集聚推动企业内部分工转变为社会分工 |
3.4.2 分工与专业化劳动力的演进过程 |
3.4.3 企业边界、产业边界与专业化劳动力的细分 |
第五节 内生专业化劳动力增长理论的扩展 |
3.5.1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落后国家或地区创新活动的特征 |
3.5.2 开放式创新与模块化分工形成了持续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 |
3.5.3 基于内生专业化劳动力的经济赶超过程 |
第四章 内生专业化劳动力增长的深圳模式 |
第一节 有关产业外包与生产率实证研究的理论综述 |
第二节 深圳动态产业升级的起点与主要特征 |
4.2.1 深圳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
4.2.2 深圳布吉街道产业升级的故事 |
第三节 从模块化分工到内生专业化劳动力产业升级的内在机制 |
4.3.2 模块化分工组织形态变化与产业升级 |
4.3.3 模块化分工与产业升级 |
第四节 内生专业化劳动力增长过程中政府的作用 |
第五章 无边界的产业 |
第一节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
5.1.1 产业分工、聚集、升级的历程 |
5.1.2 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
5.1.3 高度分工的网状产业结构 |
5.1.4 产业聚集的外部性 |
5.1.5 小结 |
第二节 生物基因产业 |
5.2.1 深圳生物产业 |
5.2.2 生物基因产业 |
5.2.3 小结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5.3.1 产业无边界 |
5.3.2 创新的持续性 |
5.3.3 原始创新的重要性 |
5.3.4 产业的替代性 |
第六章 有边界、有创造的产业 |
第一节 黄金珠宝产业 |
6.1.1 产业分工、集聚、升级历程 |
6.1.2 深圳黄金珠宝产业发展特征 |
6.1.3 产业分工与专业化 |
6.1.4 网状产业结构 |
6.1.5 产业聚集的外部性 |
6.1.6 小结 |
第二节 服装产业 |
6.2.1 产业分工、集聚、升级的历程 |
6.2.2 产业发展特征 |
6.2.3 产业分工与专业化 |
6.2.4 网状产业结构 |
6.2.5 产业集聚的外部性 |
6.2.6 小结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6.3.1 产业边界确定 |
6.3.2 产业的升级趋势 |
6.3.3 产业的动态集聚趋势 |
第七章 创新的空间 |
第一节 政府的作用 |
7.1.1 推动形成有效市场环境,激发市场自身活力 |
7.1.2 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鼓励科技创新 |
7.1.3 强化政府扶持力度,促进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升级 |
第二节 学术机构的作用 |
7.2.1 国内大学的发展与创新 |
7.2.2 大学发展推动深圳产业创新 |
7.2.3 问题 |
第三节 创新的现代服务体系 |
7.3.1 专业化并不断创新的金融服务业 |
7.3.2 创新的现代物流业 |
第八章 总结、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第三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电视新闻流变——上海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在"宣传"与"艺术"双重压力下挣扎(1958-1977) |
第一节 办台思想:重政治宣传 轻新闻传播 |
第二节 从业者:注重思想技术 罔顾新闻业务 |
第三节 电视新闻:从模仿《新闻简报》起步 |
第四节 电视规律:新闻抑或艺术 |
第五节 "文革"时期上海电视的"创举" |
第二章 在改革开放的鼓声中蹒跚起步(1978-1992) |
第一节 社会巨变推动电视新闻"解冻" |
第二节 观念、技术推动电视新闻增量扩容 |
第三节 新闻实务:庞杂需求导致表面繁荣 |
第四节 电视新闻弊端明显业务水平尚待提高 |
第三章 在市场竞争中独立求发展(1993-2001) |
第一节 东视新闻:尝试改变探求规律 |
第二节 思考电视新闻寻求独立发声 |
第三节 从电视新闻协作展望媒体跨区域合作 |
第四章 在商业化大潮中稳中求进(2002-2008) |
第一节 广告、收视压力之下民生、娱乐新闻登场 |
第二节 卫星电视时代新闻可否立台 |
第三节 集团化一统新闻声势壮失竞争 |
结语 |
附录一:1972-1988年部分卫星电视实况节目传送一览表 |
附录二:上海造漆厂发生一起重大火灾(连续报道) |
附录三:朱镕基慰问工纠队员 |
附录四:南浦大桥成为上海人民心中的丰碑 |
附录五:火警声声向文化 |
附录六:上海新闻栏目志全录 |
附录七: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保存的上海长短纪录片、上海新闻简明目录(1958年-1962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福建首设科技大奖 100万元重奖两位尖端人才(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体监督、第二大股东制衡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及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D]. 王华宾.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2]“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吴群涛. 武汉大学, 2017(06)
- [3]袁隆平的世界[J]. 陈启文. 芙蓉, 2017(02)
- [4]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案例研究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Ⅱ的视角[D]. 王春梅. 南京大学, 2016(06)
- [5]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研究[D]. 李红革.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5)
- [6]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7]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D]. 李战杰. 南开大学, 2010(07)
- [8]电视新闻流变——上海1958-2008[D]. 陈梁. 复旦大学, 2010(11)
- [9]职道——一个推销员的生存录[J]. 邰勇夫. 中国作家, 2009(08)
- [10]代号“橄榄枝”[J]. 文新国. 战士文艺, 2008(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