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风云纵览——新世纪极轨气象卫星和应用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俞悦[1](2021)在《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科技文本的翻译实践报告 ——以《气象卫星“向日葵”的四季》(节译)为例》文中指出
董焱[2](2021)在《利用AGRI及CALIPSO研究气溶胶-云的三维特性和季节变化》文中研究指明云-气溶胶宏观特性研究是改善人工影响天气和提高天气气候预测精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我国发射的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FY4A)所搭载的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AGRI),根据不同通道光谱道特性,进行云-气溶胶物理特性反演和分析,首次用于中高纬度地区云高判别的研究;同时结合CALIPSO垂直剖面资料,讨论云-气溶胶的三维分布,研究气溶胶浓度对云分布的影响,以及构建含湿度订正的气溶胶模型。研究结论如下:(1)联合AGRI可见红外数据和CALIPSO星载雷达数据,搭建基于FY-4A/AGRI的云像素判别数据库,构建适用于中高纬度地区的云检测模型。为检验模型精度,将其应用于中国地区低纬度区域,云分布范围和边缘轮廓与FY-4A低纬度云识别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各纬度区间精度约90%,不同纬度区间均方根误差为0.3。进一步将该模型应用于中高纬度地区,具有较快的识别速度和较好的可靠性。(2)通过提取AGRI红外分裂窗通道(11 μm通道和12μm通道)数据,与CALIPSO云顶高度信息相匹配,得到基于AGRI的云顶高度查算表,构建了我国东北地区云顶高度反演模型。该模型对大气实时状态的物理量依赖程度较低,运算速度快,计算结果与传统的CO2薄片法对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进一步以CALIPSO云高数据为真值,分析发现本模型四个季节相关系数都高于0.7,平均偏差小于1km,均方根误差小于1.3km;平均相对误差最高20%,最小约11%。(3)根据大气云-气溶胶三维结构,利用AGRI数据反演得到的大气顶气溶胶光学厚度,通过在辐射传输模型中进行湿度订正、标高订正,联合地面相对湿度估算得近地面PM2.5浓度。计算结果与地面观测网颗粒物浓度时空匹配,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为进一步研究云-气溶胶的相互影响,本文选取气溶胶浓度较高的天气,提取云三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气溶胶高值区以高积云为主,其云顶高度集中在距地4-6km,接近对流层的第二个稳定层高度,该高度不利于云系向上发展为对流降水。
蒋祥明[3](2020)在《基于演化多目标优化的高光谱图像解混》文中指出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光谱成像技术的进步,高光谱图像的可获得性和可利用性得到了显着的提升。因为可以同时提供地物的空谱信息,高光谱图像已经广泛应用于目标的分类、检测、识别等任务中,并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农林资源评估、医学诊断等应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然而,鉴于高光谱图像的分辨率有限且地物的分布复杂多样,其像元光谱通常是多种纯物质光谱的混合。为了获得对地物目标更深入的理解,通常需要对高光谱图像进行解混处理,得到每个像元中所包含的纯物质光谱(端元)和它们在该像元中所占的比例(丰度)。高光谱图像解混除了需要优化解混误差之外,通常还需要优化一些先验知识所启发的正则项,所以它本质上是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传统的优化方法通常需要将多个目标通过正则加权的方式整合成单目标,因而面临着先决策后求解的困境,即:在求解问题之前需要对多个目标进行权衡并选定合适的正则参数。其次,为了便于求解,传统优化方法通常对所构造正则项的解析特性(如凸性、可微性等)具有严格的要求,这往往会弱化该正则项对先验知识的刻画能力。相较之下,多目标优化无需引入正则参数,可以利用基于群体的演化算法获得一组目标间的非支配解集,是一种先求解后决策的方法。决策者可以根据实际问题的偏好从非支配解集中选择或集成出最终解。而且,多目标演化方法对目标函数的形式和性质要求不高,建模简单,因而对实际问题的建模能力更强。本文围绕高光谱图像解混的演化多目标优化方法展开研究。基于外部光谱库和自词典的思想,逐步将线性、双线性、非线性高光谱混合问题建成多目标稀疏优化问题,并基于分解的多目标演化框架提出了一系列群体优化算法。具体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多目标稀疏非负矩阵分解的模因算法。非负矩阵分解能够在实现数据非线性维数约减的同时,得到其关于局部可解释特征的稀疏表示。为了进一步探索数据在不同稀疏度下的本质结构,本文将稀疏非负矩阵分解问题建模成多目标稀疏优化问题,并提出基于分解的模因算法来搜索问题的一组非支配解集。在模因算法中,除了基于种群的全局搜索,还专门设计了基于个体的掩蔽投影梯度算子用于局部搜索。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在保持高分解精度的同时,获得数据在不同稀疏度下的本质特征和基于这些特征的稀疏表示。(2)基于外部光谱库,提出了一种两阶段多目标稀疏高光谱解混算法。在第一阶段,同时优化解混误差和端元数目两个目标,并提出基于分解的离散变量优化算法来搜索目标间的一组非支配解集。实验结果表明,该解集的帕累托前沿具有显着的膝点区域,且对应于该区域的解所识别出的端元通常与图像的真实端元一致。因此,可以利用膝点查询算法确定所要估计的端元。在第二阶段,基于已估计的端元,同时优化解混误差和丰度的全变分项,并提出基于分解的模因算法来搜索一组丰度的非支配解集。在模因算法中,采用非负矩阵分解的乘性迭代算子作为局部搜索策略。最后,从非支配解集中根据应用偏好选择最终的丰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在估计端元和丰度两方面都具有出色的表现。(3)提出了一种空谱目标改进的两阶段多目标稀疏高光谱解混算法。为了提升高噪声下的端元识别精度并实现丰度估计的一体化,在端元估计阶段,利用光谱相关角和欧氏距离构造了一个复合光谱相似度量,综合考虑重构光谱和真实光谱间的形状和幅度差异,以提升算法在高噪声下的端元识别性能;在丰度估计阶段,构造了基于2,∞范数的解混误差量度,并在该量度下重新设计了更具有像元针对性的遗传算子,实现了同步估计所有像元丰度的目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在高噪声干扰下的端元和丰度估计精度均有提升,且时间复杂度显着降低。(4)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线性混合模型的多目标端元识别算法。相对于线性混合模型,双线性混合模型更适于刻画二次散射难以忽略的光谱混合过程。然而,大多数双线性解混方法都是基于已知端元构造可能存在的二次散射项,并在此基础上估计一次、二次散射的丰度。它们并没有在双线性混合的范式下进行端元估计,如果端元的初始化不准确,会导致所估计的丰度也不准确。为了解决该问题,通过将二次散射看做虚拟端元,建立了双线性混合下的稀疏多目标端元识别模型。在一些直观的约束下,问题的解空间明显减小,加上专门为虚拟端元设计的搜索算子,算法的寻优效率得到显着提升。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在双线性混合数据上具有更高的端元估计精度,且时间复杂度与线性多目标端元估计方法相仿。(5)针对复杂的非线性混合数据,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稀疏多目标端元提取方法。假定光谱数据的分布符合离散的非线性流形,且端元位于流形的极端点,则端元沿着流形所张成的非线性单形体在同维度单形体中具有最大的体积。通过引入凯利-门格尔行列式,可以利用顶点间的测地线距离近似计算非线性单形体的体积。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搜索数据流形的边界点可以得到一组对应于不同端元数目的最大非线性单形体,根据它们的体积变化情况并结合先验信息可以确定最优的端元组合。为了提升方法的计算效率和稳健性,本章还设计了边界点检测方法缩小端元识别范围,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对数据进行局部去噪。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在非线性混合数据上具有更高的端元估计精度。
沈璐[4](2020)在《中国59型、GTS1型探空仪的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气象事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气象观测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气象仪器服务于气象、环保、交通、国防等国家重要部门,在灾害预报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为人民财产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探空仪是高空气象探测中最主要的仪器,它被探空气球带上高空,利用无线电遥测和定位方法,综合探测从地面至高空30公里范围内的大气温度、相对湿度、气压和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为气象部门天气分析提供依据,是气象综合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世纪50-60年代,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探空仪作为国防业务的重要仪器自然开始受到重视。我国探空仪的发展走的是“引进、仿制、自主研发”的道路,其中,59型探空仪和GTS1型探空仪的成功研制对我国高空气象探测的发展起着里程碑的作用。1963年,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59型转筒式电码探空仪通过生产定型,并在全国气象台站进行了装备,维持了我国三十多年的高空探测业务稳步发展。随着59型电码探空仪的广泛应用,我国建立了全新的、完整的高空探测系统,高空气象探测水平在国际上属于中高水准。2001年,由上海无线电23厂研制的GTS1型数字式探空仪成功通过设计定型,这标志着我国高空探测体制跨过了一个新的里程碑。GTS1型数字式探空仪采用了全电子传感器和副载波二进制数字代码遥测的方法,具有探测精度高、采样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实现了数字化、模块化,整体性能接近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同类先进水平。建国以来,我国探空仪的发展之路曲折又徘徊。回顾这段历程,我们可以探讨探空仪的发展过程以及各时段的思想、技术、运作机制等综合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同时59型、GTS1型技探空仪的技术更新对气象探测学以及气象服务行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59型转筒式探空仪和GTS1型数字探空仪为研究对象,从国内外探空仪的发展背景、国内政治、经济需求等方面具体分析59型、GTS1型探空仪的立项经过、工程实施、技术难题以及探空仪的改型换代对气象探测学、气象服务行业产生的影响。
周庆勇[5](2020)在《脉冲星计时数据的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脉冲星是具有超高密度、超强磁场、超强引力场和超强辐射的自然天体,是极端物理条件下的天然实验室。除了脉冲星物理特性研究和引力波探测外,脉冲星由于其精确的周期性脉冲辐射,能够提供高精度深空自主导航服务和高稳定的时间频率资源。脉冲星导航技术能够提供航天器深空自主导航服务,有效地减少地面台站的测控需求。脉冲星时能够提供一种独立的基于遥远自然天体的时间频率,提供持续数百万乃至数十亿年的时间服务。可见,脉冲星是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的完美结合体。近些年,我国高度重视脉冲星相关技术发展,地面射电望远镜和空间X射线卫星保持着对导航脉冲星的高频次观测。如何高精度处理这些观测数据,是构建我国脉冲星时空基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论文围绕着脉冲星空间基准、相对论框架下观测模型、实测数据处理及探测器性能测试等四个方面开展研究,主要创新点总结如下:(1)针对现有导航用脉冲星星历表参数不完整和不统一的问题,提出了导航脉冲星的优选准则,收集整理并处理得到一个参数较齐全的星历表,并评估了每颗脉冲星的导航观测精度,同时定量计算了地面射电和空间X射线观测确定脉冲星星历的精度。基于国外数据库和相关文献,收集并整理了18颗脉冲星的位置、自转等参数;分析了聚焦型与准直型X射线探测器对每颗脉冲星的观测精度;研究了脉冲星观测误差、位置误差对导航精度的影响机制;通过误差分析发现,观测PSR J1939+2134、J1824-2452、J0437-4715能实现近地空间6.538km的导航精度。建立了X射线空间观测模拟到脉冲星星历参数拟合的全过程仿真,分析了基于空间观测的脉冲星参数的确定精度,研究了星历参数与观测时间和观测间隔的关系,同理分析地面射电观测确定星历参数的精度;12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一年测定的脉冲星星历测定精度相当于65米口径望远镜10年、80米5年实现的技术水平,且能提高观测效率,缩短星历表更新周期。(2)针对脉冲星导航和天基脉冲星时的深空应用前景,推导建立了一个太阳系内普适性的完整脉冲星观测模型,并基于时延效应影响量级,给出了一个精度优于1ns的简化观测模型,在实测数据处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推导了脉冲星信号传播过程中的几何时延、二阶后牛顿效应下引力时延及航天器原时到质心坐标时的转换公式,建立了一个考虑几何和相对论效应的完整信号传播方程。采用“质心瞬时”概念,建立了一个太阳系内更普适性的脉冲星观测模型,比较与现有各种导航模型的差异;分析了太阳系内太阳、地球及木星附近轨道上各种几何和相对论时延效应的影响,讨论了不同行星历表对Romer时延的影响和不同Shapiro时延公式的差异;基于各种时延影响量级,对观测模型进行简化,并应用于脉冲星实测数据处理中,得到精确的脉冲周期和准确的脉冲轮廓。(3)结合我国空间卫星导航脉冲星实测数据特点,完成了XPNAV-1星Crab脉冲星三年观测数据和HXMT卫星Crab和B1509两年观测数据的处理,完善实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策略,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性。得到了两颗脉冲星分能段脉冲轮廓,分析了Crab脉冲轮廓特征随时间演化规律,证实了国产首款聚焦型X射线探测器能够精确地测定脉冲星;研究了一种利用探测器本征辐射能谱评估其性能稳定性的方法,发现XPNAV-1卫星于2018年5月后性能趋于稳定。发现了南极地区(纬度大于南纬70度)XPNAV-1卫星观测数据存在强干扰;提出了一种利用事例型光子模型拟合值检核观测总计数率的方法,提高了光子计时统计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相似度的脉冲周期搜索算法,有利于导航中已知脉冲星信号的检测。(4)国内首次开展多台站毫秒脉冲星地面及Crab脉冲星星地联合观测处理,得到统一的计时模型和各观测设备的系统差,为建立我国脉冲星计时阵做了有益的探索。处理了国内三个台站四颗脉冲星(J0835-4510、J0437-4715、J1744-1134、J1939+2134)与IPTA地面射电观测数据,更新计时模型参数,得到了各台站观测同一颗脉冲星的系统差;其次完成了Crab脉冲星地面射电联合处理、空间联合处理和星地联合处理,得到不同观测设备不同观测频率的脉冲星观测系统差,发现射电与高能辐射存在明显的差别,且周期跃变后差异变大。(5)针对导航探测器选型、探测器性能在轨评估等问题,系统地研究X射线探测器地面及在轨测试的方法,保障XPNAV-1卫星工程实施。研究了一套X射线探测器性能综合测试方法,并完成了五款国产X射线探测器的测试。针对XPNAV-1卫星无标定辐射源,提出一种利用了脉冲星辐射能谱标定探测器有效面积的方法,消除探测器本底及空间环境噪声的影响,评估了XPNAV-1卫星X射线探测器的有效面积3.06cm2@0.7ke V。
徐小莉,王宏艳[6](2020)在《2019 32位巨星陨落》文中研究指明涂铭旌2019年1月1日,涂铭旌逝世。出于科学报国的信念,材料学家涂铭旌在1958年登上从上海西行的列车,响应国家号召,举家西迁,前往建设中的西安交通大学,投身金属材料学科建设。今天,他参与创建的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以研究材料力学行为基本规律、特异现象和材料服役效能为主的科研机构之一。
孟智勇,张福青,罗德海,谈哲敏,方娟,孙建华,沈学顺,张云济,汪曙光,韩威,赵坤,朱磊,胡永云,薛惠文,马亚平,张丽娟,聂绩,周瑞琳,李飒,刘泓君,朱宇宁[7](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天气篇》文中认为天气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大气中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可表现为各种瞬息万变的天气现象,这些天气的分布和变化是由不同时空尺度的天气系统引起的.天气与民生息息相关,其发展演变一直是大气科学研究和应用的重点领域.天气学的发展与观测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数值模式的发展密切相连.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建设观测网,到目前已建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地基、空基和天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特别是新一代稠密雷达网以及风云卫星系列的发展以及多次大型野外观测试验的实施使我们对天气的认识从宏观的天气形势深入到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精细热动力、云微物理结构和演变特征.观测系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理论、数值模式和模拟的发展,中国已由初期主要以引进国外模式为主发展为目前主要发展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值模式系统,基于高分辨数值模拟结果对不同尺度天气的发生发展机理和可预报性有了深入理解.此外,天气学已由初期的独立发展逐渐向多学科交叉方向转变,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与天气演变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大气科学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文章重点回顾过去70年来中国在对天气演变起重要作用的天气现象及其短期变化过程的物理本质、演变规律和预报方法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科学和技术成果,主要根据正式发表的文献从大气动力学、天气尺度天气特征、台风及热带天气、强对流天气特征、数值天气预报及资料同化,以及天气与气候、大气物理及大气环境等交叉领域六个方面分别加以综述.
于心可[8](2019)在《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57年,前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自此,人类终于首次打造出可以无视国界的军用资产,进入太空新时代。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高度重视太空安全,将其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将确保太空安全与稳定视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强调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维护其太空安全。特朗普政府的太空战略是美国为保持其在太空领域的优势地位、维护其在太空的行动自由及确保太空安全而制定的国家战略。该战略以“美国优先”为原则,强调在太空领域以实力求和平,提出将与私营部门和美国盟友一起,筑牢弹性能力、威慑实战、基础设施以及国内外环境4大支柱,以确保美国在太空的领导地位和必胜态势。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特朗普政府在行动上进一步加快太空力量建设与发展,于2019年8月正式成立了太空司令部,并加快太空军的组建进程,加速推进太空军事化。有鉴于此,本文以“特朗普政府的太空战略”为研究对象,以该战略的目标、手段、实施为研究重点,聚焦战略特征,在梳理其起源动因的基础上,围绕特朗普太空战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几个主要问题对其进行全面研究,力求从中发现特点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弥补此前对该问题研究的空白与不足,并为后人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参考了大量官方文献,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进行全面、系统的剖析。文章从宏观视角通览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发展逻辑与特点规律,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国家太空战略的规律性认知,这对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战略支援部队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框架设计上,本文主体包括四章,前三章分别对特朗普太空战略的起源动因、主要内容、特点趋势进行了梳理和研究,第四章在贯穿前三章研究的基础上,对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研判,同时在吸收美国太空发展有益经验和矛盾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李成智[9](2019)在《中国航天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文中认为文章回顾了中国航天技术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发展概况,包括运载火箭的系列发展、科学卫星的研制与运行、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发射、通信卫星系列化发展、气象卫星系列化发展、遥感与资源卫星的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展、"嫦娥工程"进展,以及载人航天工程进展。简要总结了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的历史经验。
杨敏珠[10](2019)在《星上大气垂直探测仪高数字压缩比的研究》文中认为2016年12月11日升空的风云四号卫星使中国乃至世界的气象探测进入了新时代,其上所搭载的大气垂直探测仪(GIIRS)作为首个工作于静止轨道的傅里叶光谱仪,能够提供长波波段685-1130cm-1以及中波波段1685-2250cm-1的光谱信息,光谱分辨率为0.625cm-1。数据产品可进一步被用来预测大气温度湿度、水汽轮廓线等的垂直分布,从而能够提供更准确地气象预测。大气垂直探测仪(GIIRS,Geostationary Interferometric Infrared Sounder)所收集的数据是三维的数据立方体,包括空间两维以及时间一维,其数据量相当庞大,在目前探测器规模下的数据量已达66Mb/s。随着日后探测器规模的进一步扩展,其数据量也会随之成倍增长,从而对向下传输带宽造成压力。与此同时,所采集到的是干涉数据,需要经过傅里叶变换之后才能得到光谱信息并进行下一步的反演,所以作为中间数据的干涉数据,其准确性至关重要。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在轨以及在研的几款重要的傅里叶光谱仪及它们的参数,同时关注了它们在降低数据量两方面的方案。本课题主要从压缩算法的角度切入,就降低数据量的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以数学中概率的角度看待数据压缩问题,大致介绍了压缩的先验知识,指出无损压缩与有损压缩的实质,以及一个完整的压缩算法流程所需步骤及其各自的功能。在分别对傅里叶变换前后的数据立方体的空间两维和第三维进行了信息熵和相关性的计算后,本文决定在设计方案时主要以针对时间维为主。并且由于对数据的准确度要求较高,着重考虑无损压缩算法以及对数据失真的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的近无损压缩算法。在无损压缩方面,提出将干涉数据进行分段,对中间0光程差附近的部分进行矢量量化,对两边的部分进行线性预测的压缩方案。并通过Matlab仿真进行参数的选择以使得方案能够得到较优的压缩比,其中预测次数会对资源和最终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据此方案分为多次预测和单次预测分别进行实现,采用主频为4.2ghz的CPU实现基于单次预测的压缩需约0.405s,FPGA能够在0.7942s实现单次预测的方案压缩数据立方体,中波数据立方体此时已能够达到最佳3.54.2的无损压缩比,长波数据立方体有更好的压缩比,但还是可以再进一步,通过资源的增加实现多次预测,从而使其压缩比能够达到最佳的4.75.4左右,此时CPU需约0.753s,FPGA消耗的时间在1.2504s。另外还通过构建噪声和压缩比之间的关系,分析出除了增加资源,通过数据处理的方式减少其包含的噪声可以进一步提高压缩比。近无损压缩本就是有条件的有损压缩:其所带来的失真需在原始数据噪声范围之内。由于最终所需数据并不是直接的干涉数据,而是经过傅里叶变换后的光谱数据,因此噪声的估算和失真度的计算均应发生在光谱数据。估算噪声并以此规范均方光谱误差(mean-square spectral error,MSSE)、光谱失真度(Relative spectral Quadratic Error,RQE)与前后光谱的相关性(spectral correlation,SC)这三项失真度指标,总结出这三项指标的阈值并以此作为评判近无损压缩是否符合要求的标准。本文所提出的近无损压缩方案包括抽取、量化和熵编码,在符合近无损失真要求的情况下,长波能够取得7.8023.72的压缩比,中波能够取得6.2113.15的压缩比。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方案是可用的,能够在降低数据量的同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了可实施的算法参考。
二、世界风云纵览——新世纪极轨气象卫星和应用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风云纵览——新世纪极轨气象卫星和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利用AGRI及CALIPSO研究气溶胶-云的三维特性和季节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云顶高度反演 |
1.2.2 云-气溶胶的相互作用与宏观特性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仪器介绍和数据处理 |
2.1 仪器介绍 |
2.1.1 FY4A-AGRI简介 |
2.1.2 CALIPSO介绍 |
2.2 FY4A-AGRI数据预处理 |
2.2.1 一级数据处理 |
2.2.2 地理信息数据处理 |
2.2.3 AGRI二级数据处理 |
2.3 CALIPSO-VFM数据预处理 |
第三章 AGRI云识别方法优化 |
3.1 云识别原理 |
3.1.1 数据选取和数据匹配 |
3.1.2 云识别模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个例研究 |
3.2.2 精度检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高纬度云顶高度反演 |
4.1 时空匹配与数据预处理 |
4.2 红外分裂窗查算表 |
4.2.1 基于卫星遥感的云分类 |
4.2.2 构建查算表 |
4.2.3 云高反演模型 |
4.3 云高与季节变化特征 |
4.3.1 个例研究 |
4.3.2 精度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颗粒物浓度遥感与云-气溶胶三维结构 |
5.1 数据匹配与实验原理 |
5.1.1 数据匹配 |
5.1.2 垂直订正 |
5.1.3 湿度订正 |
5.1.4 气溶胶类型参数化 |
5.2 区域浓度与季节变化特征 |
5.2.1 个例研究 |
5.2.2 精度检验 |
5.3 主被动遥感云-气溶胶三维特征 |
5.3.1 时间选取及数据匹配 |
5.3.2 雾霆天气云三维分析个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不足 |
6.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基于演化多目标优化的高光谱图像解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高光谱遥感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基于演化多目标优化的高光谱图像解混研究现状 |
1.2.1 演化多目标优化研究现状 |
1.2.2 高光谱解混研究现状 |
1.2.3 演化多目标优化在高光谱解混中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文章结构 |
第二章 演化多目标优化与高光谱图像解混基础理论 |
2.1 引言 |
2.2 基于分解的演化多目标优化方法 |
2.2.1 多目标优化相关概念 |
2.2.2 MOEA/D原理及框架 |
2.3 高光谱图像混合模型 |
2.3.1 线性光谱混合模型 |
2.3.2 双线性光谱混合模型 |
2.3.3 非线性光谱致密混合模型 |
2.4 光谱相似性量度 |
2.5 实验数据集介绍 |
2.5.1 ORL人脸数据集 |
2.5.2 CBCL人脸数据集 |
2.5.3 仿真数据集SD1 |
2.5.4 仿真数据集SD2 |
2.5.5 Jasper Ridge数据集 |
2.5.6 Terrain数据集 |
2.5.7 Cuprite数据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演化多目标优化的稀疏非负矩阵分解方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演化多目标优化的稀疏非负矩阵分解 |
3.2.1 MO-SNMF方法建模 |
3.2.2 基于目标偏好的分解 |
3.2.3 基于掩蔽投影梯度的文化基因算法 |
3.2.4 算法复杂度分析 |
3.3 实验与结果分析 |
3.3.1 仿真数据实验 |
3.3.2 人脸数据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演化多目标优化的两阶段稀疏高光谱解混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演化多目标优化的两阶段稀疏高光谱解混 |
4.2.1 两阶段多目标优化建模 |
4.2.2 基于MOEA/D的端元识别算法 |
4.2.3 基于文化基因的丰度估计算法 |
4.2.4 算法复杂度分析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端元选择仿真实验 |
4.3.2 丰度估计仿真实验 |
4.3.3 高光谱真实数据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空谱目标的两阶段稀疏高光谱解混方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空谱目标的两阶段稀疏高光谱解混 |
5.2.1 复合光谱相似性量度 |
5.2.2 基于L_(2,∞)的误差量度 |
5.2.3 同步像元丰度估计算法 |
5.2.4 算法复杂度分析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端元选择仿真实验 |
5.3.2 丰度估计仿真实验 |
5.3.3 高光谱真实数据实验 |
5.3.4 时间复杂度统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双线性混合模型的多目标端元选择方法 |
6.1 引言 |
6.2 基于双线性混合模型的多目标端元选择 |
6.2.1 双线性混合问题的多目标建模 |
6.2.2 基于双线性模型的多目标端元识别算法 |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1 端元识别仿真实验 |
6.3.2 时间复杂度分析 |
6.3.3 高光谱真实数据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测地线单形体的多目标端元选择方法 |
7.1 引言 |
7.2 基于测地线距离的单形体体积计算 |
7.3 基于测地线单形体的多目标端元选择 |
7.3.1 非线性流形的边界点检测方法 |
7.3.2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光谱图像局部去噪 |
7.3.3 近邻图的构造 |
7.3.4 基于单形体体积的多目标端元选择模型 |
7.3.5 基于分解的演化优化算法 |
7.3.6 时间复杂度分析 |
7.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7.4.1 参数敏感性测试 |
7.4.2 端元选择仿真实验 |
7.4.3 高光谱数据实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工作总结 |
8.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中国59型、GTS1型探空仪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2.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2.1 科学仪器史的发展 |
2.2 气象仪器的发展 |
2.3 探空仪的发展 |
3.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3.1 研究方法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4.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建国以来气象仪器的发展 |
1.1 建国初气象仪器的初步发展 |
1.1.1 观测方法的统一 |
1.1.2 地面观测仪器 |
1.1.3 高空探测仪器 |
1.1.4 气象仪器的检定 |
1.2 改革开放后气象仪器的快速发展 |
1.2.1 地面观测仪器 |
1.2.2 高空探测仪器 |
1.3 探空仪的发展 |
1.3.1 探空仪简介 |
1.3.2 国外探空仪 |
1.3.3 中国探空仪 |
第二章 59型探空仪的研制 |
2.1 仿制苏式探空仪 |
2.1.1 背景 |
2.1.2 探空仪的型号选择 |
2.1.3 试制仿苏式P3-049探空仪 |
2.2 59型探空仪的研制 |
2.2.1 研制背景 |
2.2.2 59型探空仪的研发 |
2.2.3 59型探空仪的整顿与定型 |
2.2.4 59型探空仪与国外探空仪的比较 |
2.3 59型探空仪的使用反馈 |
2.4 小结 |
第三章 GTS1型探空仪——新世纪的改型换代 |
3.1 59型探空仪的落后 |
3.2 电子探空仪的研究 |
3.2.1 仿制PK3-1型电子探空仪 |
3.2.2 GZZ3型电子探空仪 |
3.2.3 GZZ3-1型改进 |
3.2.4 GZZ7型电子探空仪 |
3.3 GTS1型数字探空仪的诞生 |
3.3.1 国际通报 |
3.3.2 研讨与决策 |
3.3.3 选择与试验 |
3.4 GTS1型数字探空仪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
3.4.1 工作原理 |
3.4.2 传感器的关键技术 |
3.4.3 探空仪的转换器和发射机 |
3.4.4 探空仪的技术指标 |
3.5 小结 |
第四章 GTS1型数字探空仪的性能评估 |
4.1 性能评估方法 |
4.2 GTS1型、59型、RS80型探空仪误差对比 |
4.2.1 100hPa位势高度误差情况 |
4.2.2 100~30hPa厚度误差情况 |
4.3 GTS1型探空仪的使用反馈和影响 |
4.3.1 GTS1型探空仪的使用反馈 |
4.3.2 GTS1型探空仪对气象学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李吉明工程师访谈录 |
附录二 李敏娴老师访谈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脉冲星计时数据的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脉冲星导航技术发展历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脉冲星计时观测进展 |
1.3.2 脉冲星信号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
1.3.3 脉冲星导航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脉冲星星历表参数确定精度分析 |
2.1 脉冲星基本性质 |
2.1.1 脉冲星简介 |
2.1.2 脉冲星的分类 |
2.1.3 脉冲星的辐射特性 |
2.1.4 脉冲星的自转特性 |
2.2 导航脉冲星优选及质量评估 |
2.2.1 导航脉冲星的优选 |
2.2.2 观测精度分析 |
2.3 脉冲星星历表参数测定精度分析 |
2.3.1 三种脉冲星星历表参数测定技术 |
2.3.2 空间X射线观测确定脉冲星星历表参数精度分析 |
2.3.3 地面射电观测确定星历表精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脉冲星信号处理的相对论建模 |
3.1 脉冲星观测的相对论建模过程 |
3.2 脉冲星信号传播方程的推导 |
3.2.1 几何时延解析 |
3.2.2 二阶后牛顿效应下引力时延的推导 |
3.2.3 时间尺度转换效应 |
3.3 脉冲星观测模型的推导及简化 |
3.3.1 完整的脉冲星观测模型 |
3.3.2 观测模型的各种效应分析 |
3.3.3 模型简化及算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导航脉冲星空间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
4.1 XPNAV‐01星导航脉冲星观测数据处理 |
4.1.1 XPNAV‐1卫星基本情况 |
4.1.2 数据基本情况及处理方法 |
4.1.3 XPNAV‐01星数据处理及分析 |
4.2 慧眼HXMT卫星导航脉冲星观测数据处理 |
4.2.1 慧眼HXMT卫星仪器介绍 |
4.2.2 观测数据信息统计 |
4.2.3 PSRJ0534+2200观测数据的处理 |
4.2.4 PSRB1509‐58观测数据的处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航脉冲星多源观测数据的联合处理 |
5.1 脉冲星联合观测及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5.1.1 脉冲星观测设备 |
5.1.2 联合观测及处理过程 |
5.1.3 多频观测数据处理方法 |
5.2 导航脉冲星地面多台站射电观测及数据处理 |
5.3 CRAB脉冲星星地联合观测及数据处理 |
5.3.1 Crab脉冲星可见性分析 |
5.3.2 Crab地面射电联合观测数据处理 |
5.3.3 空间X射线联合观测数据处理 |
5.3.4 星地观测数据联合处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X射线探测器性能测试方法研究 |
6.1 X射线探测器技术 |
6.2 X射线探测器测试及处理方法研究 |
6.2.1 探测器测试方法研究 |
6.2.2 测试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6.3 X射线探测器的地面测试 |
6.3.1 X射线探测器及地面测试系统 |
6.3.2 X射线探测器性能分析 |
6.4 X射线探测器有效面积在轨标定方法 |
6.4.1 X射线探测器有效面积标定方法研究 |
6.4.2 XPNAV‐1 卫星聚焦型X射线探测器有效面积标定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2019 32位巨星陨落(论文提纲范文)
涂铭旌 |
高长青 |
于敏 |
梁敬魁 |
金国章 |
阮雪榆 |
孙伟 |
王业宁 |
沈自尹 |
容柏生 |
李恒德 |
汤定元 |
宁滨 |
孔祥复 |
孙忠良 |
李济生 |
查全性 |
卓仁禧 |
卢永根 |
陈家镛 |
章综 |
王补宣 |
季国标 |
李玶 |
韩其为 |
胡亚美 |
张嗣瀛 |
曾融生 |
陈星弼 |
陆士新 |
孟执中 |
田波 |
(7)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天气篇(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大气动力学研究 |
2.1 大气适应过程的尺度理论 |
2.2 行星波动力学 |
2.3 大气环流及其异常现象 |
3 天气尺度天气特征研究 |
3.1 锋面 |
3.2 急流 |
3.3 低涡 |
3.4 华南前汛期暴雨 |
3.5 寒潮、雨雪冰冻天气 |
4 台风和热带天气研究 |
4.1 台风及热带大气动力学 |
4.1.1 台风 |
4.1.2 副热带高压 |
4.1.3 热带波动和MJO |
4.2 台风及热带大气过程观测研究 |
4.3 台风和热带大气过程数值预报技术 |
5 强对流天气研究 |
5.1 观测 |
5.2 发生发展特征和机理研究 |
5.3 预报和预警 |
6 数值天气预报及资料同化研究 |
6.1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研究进展 |
6.2 业务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和应用 |
6.3 资料同化方法的研究 |
6.4 业务数值预报模式资料同化系统的发展 |
7 天气与气候、大气物理及环境交叉研究 |
7.1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天气长期演变特征 |
7.2 极端降水对未来气候暖化的响应研究 |
7.3 降水和雷暴的长期变化特征对空气污染的响应研究 |
7.4 降水和雷暴的短时变化对空气污染的响应研究 |
8 结语 |
(8)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起源和动因 |
第一节 美国太空战略形成的历史演进 |
一、初步形成阶段 |
二、全面发展阶段 |
三、调整转型阶段 |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形成的现实动因 |
一、太空环境本身的特殊性 |
二、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
三、中俄对美国太空霸权的挑战 |
第二章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目标 |
一、经济目标:推动新型产业发展,带动美国经济的繁荣 |
二、科技目标:催生新的尖端技术,确保美国太空技术的绝对领先 |
三、安全目标:以实力求和平,保障美国国家和人民安全 |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手段 |
一、增强弹性能力 |
二、注重威慑实战 |
三、改善基础设施 |
四、塑造国内外环境 |
第三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实施 |
一、太空力量发展的理论基础 |
二、太空力量组建的阶段演进 |
三、太空作战体系的构成和发展 |
第三章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
第一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主要特点 |
一、以“美国优先”为根本原则 |
二、以“太空军事化”为发展方向 |
三、以“太空弹性”为评价标准 |
四、以“作战体系化”为建设目标 |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发展趋势 |
一、太空开发从火星重返月球 |
二、太空领域公私伙伴关系走向战略化 |
三、“太空军”组建在波折中继续推进 |
第四章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主要影响及对我启示 |
第一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影响 |
一、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
二、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
一、政治领域:注重太空战略的顶层设计,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
二、军事领域:抢占太空技术制高点,适当保持战略威慑 |
三、外交领域:加强太空领域合作,不断扩大我国在太空领域的影响力 |
四、经济领域:大力推进军民融合,推进太空科技的军民双向转化。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中国航天技术的突破性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运载火箭的系列发展 |
1.1“长征”系列火箭的奠基 |
1.2“长征”系列火箭的成熟 |
1.3 新一代“长征”系列火箭 |
2 科学和应用卫星研制 |
2.1 科学探测卫星 |
2.1.1“实践”系列卫星 |
2.1.2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 |
2.1.3“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
2.2 返回式卫星 |
2.3 通信卫星系列 |
2.4 气象卫星系列 |
2.5 资源与遥感卫星 |
2.5.1“资源”系列卫星 |
2.5.2“遥感”系列卫星 |
2.5.3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
3“北斗”导航卫星系统 |
4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 |
5 载人航天工程 |
6 结语:中国航天发展的历史经验 |
(10)星上大气垂直探测仪高数字压缩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仪器背景介绍 |
1.2 傅里叶光谱仪的原理及发展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概况 |
1.3.3 研究内容 |
1.3.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数据压缩系统 |
2.1 数据压缩理论 |
2.1.1 信息论 |
2.1.2 无损压缩的实质 |
2.1.3 有损压缩的实质 |
2.1.4 有损压缩及其失真的评价 |
2.2 数据压缩系统的基本组成 |
2.2.1 预处理 |
2.2.2 预测/变换/小波变换 |
2.2.3 量化编码 |
2.2.4 熵编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据分级与特点分析 |
3.1 数据产品分级 |
3.2 数据特点分析 |
3.2.1 数据的时间维 |
3.2.2 数据的空间维 |
3.2.3 信息熵估计 |
3.2.4 相关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损压缩方案设计 |
4.1 无损压缩方案 |
4.1.1 总方案概况 |
4.1.2 矢量量化 |
4.1.3 线性预测 |
4.1.4 熵编码 |
4.2 总方案实现与验证 |
4.2.1 实现流程图 |
4.2.2 CPU实现与验证 |
4.2.3 FPGA实现与验证 |
4.3 噪声估算与无损压缩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无损压缩方案设计 |
5.1 压缩指标的标准制定 |
5.2 压缩方案 |
5.3 亮温灵敏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世界风云纵览——新世纪极轨气象卫星和应用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科技文本的翻译实践报告 ——以《气象卫星“向日葵”的四季》(节译)为例[D]. 俞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2]利用AGRI及CALIPSO研究气溶胶-云的三维特性和季节变化[D]. 董焱.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3]基于演化多目标优化的高光谱图像解混[D]. 蒋祥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中国59型、GTS1型探空仪的发展研究[D]. 沈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5]脉冲星计时数据的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 周庆勇.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6]2019 32位巨星陨落[J]. 徐小莉,王宏艳. 东西南北, 2020(01)
- [7]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天气篇[J]. 孟智勇,张福青,罗德海,谈哲敏,方娟,孙建华,沈学顺,张云济,汪曙光,韩威,赵坤,朱磊,胡永云,薛惠文,马亚平,张丽娟,聂绩,周瑞琳,李飒,刘泓君,朱宇宁.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2)
- [8]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研究[D]. 于心可.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9]中国航天技术的突破性发展[J]. 李成智.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09)
- [10]星上大气垂直探测仪高数字压缩比的研究[D]. 杨敏珠.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