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右江医学2001年第29卷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李甲民[1](2020)在《基于中医五神学说运用安魂益魄汤治疗魂强魄弱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立足中医形神观,以魂强魄弱的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中医五神辨治方法与传统中医辨治方法在中风病患者形、神、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改善情况,探究缺血性中风病形神病变过程,以期为缺血性中风病的辨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首先进行预试验,一方面评估试验设计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为正式试验样本量估计提供依据。正式试验中试验对象需经两轮筛选,第一轮根据团队前期研制且经过信效度检验的《“魂”要素评定表》、《“魄”要素评定表》筛选出符合“魂强魄弱”型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第二轮根据中医证型诊断标准于“魂强魄弱”型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中选取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患者各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两组患者再分别分为两组:对照组1(阴虚风动证)60例、试验组1(阴虚风动证)60例、对照组2(气虚血瘀证)60例、试验组2(气虚血瘀证)60例。对照组1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育阴通络汤治疗、试验组1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安魂益魄汤治疗;对照组2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补阳还五汤治疗、试验组2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安魂益魄汤治疗。对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形(NIHSS评分)、神(“魂强魄弱”证候积分)、心理状态(SAS、SDS评分)和相关安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在受教育程度方面,高学历的人所占比例较大。在职业分布方面,“个体私营、机关干部、科教文卫”人数较多。2.疗效评价(1)NIHSS评分比较: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均降低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心理状态: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SDS、SAS评分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魂强魄弱”证候积分: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证候积分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五神学说指导下的的安魂益魄汤相比于传统中医辨治方法,在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形、神、心理状态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短时间应用安全可靠。
李枫[2](2019)在《《辽海书徵》校注补正》文中提出金毓黻先生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着名的历史学家与文献学家,其所作《辽海书徵》,脱胎於《奉天通志·艺文志》的书徵部分,本论文是对《辽海书徵》一书进行的校注、补正工作。本论文共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现状、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即对《辽海书徵》的校注、补正。首先,完成《辽海书徵》的校勘工作,以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东北大学文科研究所1942年石印本为底本,以《东北文史丛书》编1委员会点校、渖阳古旧书店1983年出版的《奉天通志·艺文志》的书徵部分作为对校本,进而得出一个相对完善的版本,校对力求全面、细致。其次,由於金氏在着录各书时,对版本、作者以及内容等的介绍相对简略,且很多资讯随时间流逝至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会导致不熟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有无从下手之弊,因此本文另外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完成对《辽海书徵》的注释、补正工作。主要内容就是对《辽海书徵》着录、徵引书目的版本存续、作者生平、以及金氏未录之其他书目的记载情况,进行注释、补正。第三部分为结语,主要探讨了《辽海书徵》对《奉天通志·艺文志》书徵部分的增补、订正与因袭进而讨论了《辽海书徵》在文献学领域的价值。
宫颖[3](2017)在《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VSD术后中药与高压氧联合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比》文中提出骨筋膜室综合征是肢体创伤后发生在四肢特定的筋膜间隙内的进行性改变,其主要特点为血循环障碍进行性加重,随之出现神经肌肉的严重缺血的症状,甚至组织坏死,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尤为重要,因为神经肌肉组织缺血缺氧达到一定时间后随即会出现不可逆的坏死及损害。不仅严重影响了肢体功能,甚至可以导致截肢,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一旦确诊需立即切开减压。1994年,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被引入后,在外科领域中,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VSD负压引流术的优势:骨筋膜室综合征减张术后的切口可以有效处理,避免传统减压术后频繁换药,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单纯VSD负压引流术仍然存在改善患肢缺血情况相对缓慢、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大、病程长、住院天数多、患者经济负担重等问题。目的:本研究主要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VSD术后通过中药与高压氧联合治疗的方法与常规治疗进行对比,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疗效,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通过对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分组,分为A常规组、B常规+中药治疗组、C常规+高压氧治疗组、D常规+中药+高压氧联合治疗组。A常规组:给予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VSD术后消肿、预防静脉血栓、定期换药以预防切口感染等常规治疗;B常规+中药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口服中药(身痛逐瘀汤)辅助治疗;C常规+高压氧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高压氧(HBO)辅助治疗;D常规+中药+高压氧联合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中药内服与高压氧HBO联合治疗。运用spss19.0分组对比,对常规组、常规+中药组、常规+高压氧组、常规+中药+高压氧联合治疗组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对各组患者的改善循环情况、血栓发生率、切口感染率、Ⅱ期伤口植皮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常规组患者的改善循环效果总有效率80%,发生血栓率3.2%,肉芽组织良好无感染52%,可行Ⅱ期伤口植皮术48%;B常规+中药组患者的改善循环效果总有效率88%,发生血栓的几率1.6%,肉芽组织良好无感染64%,可行Ⅱ期伤口植皮术36%;C常规+高压氧组患者的改善循环效果总有效率88%,发生血栓率2.4%,肉芽组织良好无感染72%,可行Ⅱ期伤口植皮术28%;D常规+中药+高压氧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循环效果总有效率92%,发生血栓率0.8%,肉芽组织良好无感染80%,可行Ⅱ期伤口植术20%。D常规+中药+高压氧联合治疗组各方面均明显优于A对照组、B常规+中药组、C常规+高压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1.使用中药辅助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VSD术后治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促进组织修复减少切口感染。2.使用高压氧辅助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VSD术后治疗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降低切口感染率。3.骨筋膜室综合征VSD术后患者使用中药与高压氧联合治疗具有消除患肢肿胀、改善血液循环;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促进创面修复、减少切口感染的优点。
徐晓楚[4](2016)在《晚清《四书》学着述及其出版研究》文中指出程朱理学是晚清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四书》学则处于程朱理学的核心地位。在当时物质条件局限下,思想的传播,主要通过图书的传布来实现。因此对《四书》学着述的创作、出版情况进行考察,可以管窥晚清社会思想的状况。当前对晚清《四书》学的基础研究尚比较薄弱,已有成果以少数知名人物或着述的个案研究为主,缺少对当时《四书》学着述总体状况的考察;而既有的晚清理学史、出版史的研究,视角均较为宏观:理学史更关注晚清理学与西学、汉学等思想的关系,出版史则偏重于新印刷手段的传入和拓展。至于这一时期《四书》着述的刊刻情况,发展规律,变化原因,种种探究则仍待开拓。本文对晚清初次刊印的二百多种《四书》学着述进行了寻访,并逐一编制书志,这是首次进行的晚清时期的《四书》学着述情况全面梳理工作,下编《晚清新刊印<四书>学书志》对晚清《四书》学着述的版本情况、创作出版过程、主要学术价值等作了较为详尽的整理和概括。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对这些着述的体例、撰着者、出版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宏观的数据分析与个案研究,归纳出晚清《四书》学着述的总体特征,为今后的《四书》学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在书志撰写过程中还对一些流传已久的版本着录错误进行了辨正。本文通过对晚清《四书》学着述体例的数量变化、名称错位、边界模糊、相互融合等情况的分析,探究其所反映的晚清学术思想变化;通过对晚清《四书》学着述地理分布的分析,补充完善了以往晚清理学研究的地域观。此外,还发掘了时局变化对当时《四书》学着述出版产生直接影响的一些案例。
周勇[5](2011)在《明代会元别集考论》文中认为本文以明代会元别集为研究对象,乃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其一,从学理言,研究文学的内部本体与外部影响时,要做到较好的结合,需要找到一些恰如其分的中介环节。传统的“知人论世”之法不失为一种良方,但是在现代学术过于精细的分工体系下,它往往被割裂为历史和文本两大块,体现于大多数文学史着述之中,便是以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作品成就(内容和形式)为线索的三段论或四段论式的叙述框架和模式。我们关注会元别集,就是寻求文学研究内、外部沟通的一种尝试。会元功名联系着科举、政治、社会、文化等外部维度,而别集中的丰富文本又正是文学研究的内在核心,会元别集无疑是一个不错的中介环节。其二,从现状言,对明代科举和文学的研究都有待于深化。以往对制度和与现代文学观念更为切合的文体的倾斜,是无可厚非的,但不应止于此。科举群体作为科举和文学的双重主体,理应受到重视;别集所体现的“文学”或“文章之学”是一个既不囿于今之狭隘,又不过于宽泛无界的概念,适得其中。本文凡五章,分别对明代的会元群体、会元别集的版本、别集中的文体、八股文风与会元别集之关系、会元身份与其书写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第一章在梳理唐、宋科举史实的基础上,说明明代科举的基本特点及会元科名的特殊性,对明代87位会元的生平、科第信息逐一考索并分析。明代多级别、连续性的考试层级体系与单一化、程式化的考试内容、评价标准,令会元等高端科名群体稀缺难得,地位清贵,是国家主流思想文化的代表精英,但又不免存在思想偏于正统、知识结构略显单一的缺失。作为最能代表科举水平的功名群体,会元的确体现了科举选才育才的功能。第二章详细考订了87位明代会元的别集版本情况。其中有集存世者49人,有集见于着录而不存者17人,无集可考者21人,可见,至少有四分之三的会元曾有诗文结集。这一状况说明,社会精英群体仍以传统诗文体式作为文字之业的主要载体。在阶段性方面,明中期社会稳定,此期会元别集存世较多,质量较高,名家辈出;明前期和晚期由于战乱和社会变动之因,会元别集存世稍少。对存世会元别集的版本,我们逐一进行了考证和清理,大致而言,其编订者多为作者之友生,其刊刻者多为其后人后学或乡宦闻人。第三章从文体的角度重点考察了39位会元的别集。其特点是:1、以实际功用和形式体制来写作和划分文体,是会元创作的主导思维。公用性和纪事性文类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而吟咏性情的诗歌虽数量庞大,但质量平平,就中近体之作多达八成,七律又一枝独秀。近体起承转合的结构和“便于人事”的功能,正契合了惯于八股思维的科场精英之心理定势和乐于文酒酬酢的官场显宦之现实需要。2、科举类文章在会元别集中数量虽不多,但类别甚广,结撰上可为典式。尤其是策文,是分量最重的考试文体,充分体现了会元的经济之学。第四章着力探讨会元别集中的古文写作与时文风尚之关系。传统古文在明代可视作理学的人格化、社会化、日用化文本,而考试所用之八股时文则是理学的国家化、考试化、程式化文本。两者在精神根基上具有趋同性,在表现、作法、功能上具有互异性,在发展演变上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在写作实践方面则具有互渗性和分层性,这些特点在会元别集中表现尤为突出。王鏊和唐顺之在古文和时文两界都代表着主流统系,《震泽集》中之文既不离台阁正统,又不乏融通,故能雄伟杰特,与其对时文的双重超越方向一致;《荆川集》则典型地体现了正嘉作者将古文与时文互渗互益的努力。隆万以后,明代古文与时文的变化更为多样而剧烈,会元在其中的典型性不如此前,这是“文统在下”的表征。第五章从举业与宦业相关联的角度,寻绎会元别集所体现的主体身份。首先,详细探讨了前人甚少注意的翰林馆课和经筵讲章两类职业性文字的特点。对会元的非职业性写作,则以明中期(弘治间)为界分为两段加以阐释。此前,会元表现出居于政治和文化主流地位的态势,身为馆阁大手笔的吴宽是杰出的代表;此后,会元则表现出徘徊、依违于时代风潮的应和态势。此一反映于别集中的会元身份之差异,是明代正统文化随时应变的绝好印证。
王昊[6](2009)在《中国域外题材小说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国域外题材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小说文本出发,展现历朝各代的域外题材小说的创作状况,并兼及其传播和接受。从而梳理出域外题材小说在漫长的中国小说史上的发展脉络和风貌特征,并探求隐含在其中的主客观原因。引言部分,总体上阐述了影响域外题材小说创作的主客观原因,指出了中国近代域外题材小说较之古代,其面貌发生质的改变,其中的根本原因来自历史。并说明了本篇论文所需研究资料的来源,及其不足之处。正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中国古代域外题材小说研究,下编为中国近代域外题材小说研究。上编共七章。第一章先秦时期的域外题材小说,这一时期的域外题材小说文本的代表是《山海经》和《穆天子传》,其作者是氏族的巫觋,他们掌控着政权结构中的文化霸权,使得其对于域外的建构有着强烈的实用性和政治性的目的,具有国民教科书的性质。第二章秦至南北朝时期的域外题材小说。此时的域外写作权由从先秦享有崇高社会地位的巫觋,下降为地位卑贱的神仙方士及道教徒。域外写作也成为他们重新角逐政治权利的干谒书。为此他们一改先秦孤清冷寂的神仙形象,大力完美着神仙形象和神仙世界,并将域外奇人奇物都笼罩上了成仙和不死的光环。并借助统治阶级的喜好,不单赢得了显赫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更使得普通民众对此顶礼膜拜。第三章唐代的域外题材小说。这一时期中外交流空前繁盛,此时的域外题材小说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写作风格上,既有搜奇显怪的,又有真实平易的。开放与强盛的唐帝国,心胸博大的唐代文人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域外题材小说的大繁荣。第四章宋元时期的域外题材小说。宋元时期的域外题材小说种类非常少,集中在海外奇遇和海外奇人奇物两方面,这与宋代繁盛的海上贸易、元代空前绝后的巨大版图极不协调,这一状况是宋元两代文人内敛、压抑的心态造成的。第五章明代的域外题材小说。由于统治阶级对于宗教的偏爱和倡导,三教合流的力度明显加强,加之阳明心学的“亲民论”大力提升了小说的地位,而市民阶层的壮大又为小说写作提供了巨大的阅读群体,使得明代的域外题材小说呈现出泛宗教化的倾向,宣教小说和神魔小说成为两种主要类别。第六章清代的域外题材小说。清代奉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文化专制极端严酷,考据之学昌盛,从而形成了荒诞寓意小说和才学小说两大类型的域外题材小说。第七章在前六章我们初步探讨了从先秦到清中期域外题材小说的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作者、传播和接受三个角度对古代域外题材小说进行总结和概括。下编共六章,展现了中国近代域外题材小说的风貌特征。第八章为近代域外题材小说总论,第一节描述了从1840年到1900年间域外题材小说的创作情况,总体上风貌变化不够显着,呈现出极大承袭性,但其中一部分小说体现出西学东渐的重要影响,孕育了域外题材小说突变的新基因。第二节重点分析了1900年后域外题材小说大繁荣的原因,首先在于晚清知识分子群体的自觉向西方学习道路的开启和由此带来的知识结构的变更。其次,科举制度的日益衰败直至诏停,随之兴起的新式学堂教育和留学教育提供给他们认识、了解西方的途径,重整知识结构、突破固式思维。再次,在改革之路上的一次次受挫,使得他们深入思考到民众启蒙的重要性,在借鉴西方的经验基础上,他们发现了小说的这种极易普及的通俗文体独特宣传作用,利用小说来启悟人民的心智。梁氏发起的“小说界革命”使得中国小说创作从此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小说地位的空前提高与小说作为救世工具的提出,配合着知识分子日益丰厚的西学新知,迎来了具有启蒙民众、疗救国家等重要作用域外题材小说的大繁荣。总括了1900年后域外题材小说的概貌,并加入了对古已有之以搜奇显怪为内容的域外题材小说的评述。第九至十二章,以域外题材小说的内容进行分类,分而述之。第九章弱国子民的酸辛和异化,主要是描写出洋留学和打工的中华儿女,及其在帝国主义经济入侵下,甘心为奴的洋务买办。作者们在抒写域外子民悲惨境遇,感时伤事的同时,都在着意展现着一种带泪的希望。虽然这些小说有一些并没有卒篇,但从其前面的描写来看,小说的发展都在朝着期望迈进着,没有一部小说仅仅停留在描写主人公们悲戚的域外遭遇上,而是将他们苦痛的经历作为其奋起反抗、争取权益的铺垫来处理的。这些小说构成了晚清末世蔚为壮观的人民奋发抗争史。但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小说家对于前途希望的探索上都有着虚幻和不现实的倾向。第十章小说主要描写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和中国外交。在这一系列的描写中外战争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小说作者们都保持了高度的政治敏锐性,选择了这几次对于中国政局走向影响至为关键的中外大战作为写作题材。这些小说还可以分为写战小说和析战小说两种不同的类型。但是我们同时也注意到,这一系列小说小说存在的弊病。首先是写战小说展现史实过度平铺直叙和粗枝大叶,这使得它们对于战争的展现的广度和深度都非常有限。其次,是析战小说的作者们对于历史的认识和分析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颇。第十一章以外国历史为写作对象,继承了中国的史学传统,以期有所借鉴,既可以分为真实型的和虚幻型两种,还可以分为以书写外国历史,实则警醒国人,砥砺民志,和借写外国历史来宣传救国救民之路两种,后一种下文将要论述救国出路类型的小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异曲同工的作用,不再侧重传播爱国思想和发扬激励作用,更多显示出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出路的不懈探索。第十二章为域外文明的传播与接受,分为救国思想、女性解放思想、文化固守论三个方面。救国思想分为支持改良和力主革命两种,对于近代的女性解放运动,有支持,分为激进狂热和循序渐进两种,也有批判和反对。第十三章为1900年后近代域外题材小说的小结。总结了此时域外题材小说较之古代,在创作、传播和接受上显示出迥然不同的风貌特征,虽然不可避免其艺术价值不高的尴尬局面,但却实现了域外题材小说创作的质的飞跃。近代域外题材小说登上了中国域外题材小说创作的巅峰期。第十四章为全书小结,概括了从古代域外题材小说到近代域外题材小说所发生的质的转变,并在小说史的角度总结了中国域外题材小说的发展趋向和研究价值。
俞莲实[7](2008)在《民国时期城市生育节制运动的研究 ——以北京、上海、南京为重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思想、妇女与家庭、社会与医疗、国家四个方面探讨民国时期生育节制运动。民国时期生育节制运动的研究,虽然已发表了不少值得借鉴的成果,不过由于资料的限制,这些研究尚有诸多需要再行商榷之处。本文在挖掘、整理大量报刊杂志、书籍、广告、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生育节制运动的思想基础、妇女和家庭对节育的态度、节育的医疗化、避孕药物的广告和销售,以及国民政府的生育政策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评估。在研究方法上,笔者主要采用思想史、社会性别史、政治史的不同视角,分析了妇女、家庭、社会、国家对生育节制的不同反应、态度、立场,以及国家和个人之间“生育权力”关系的重建。尤其笔者借鉴社会性别史的研究典范,反映作为生育主体的女性在生儿育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及生育的医疗化、制度化对妇女身体和生育行为所造成的性别压力。本文力图揭示民国时期生育节制运动的思想基础、社会发展情形,及其对国家生育政策的影响,从而发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母性自决和家庭幸福为主要诉求的生育节制运动,经过三四十年代节育的医疗化、制度化的过程逐渐转变为改善人口素质、提高民族优生的医疗、政治手段。这必然导致近代医疗和国家权力对家庭生育空间的干涉和控制,妇女和家庭的生育行为完全服从于社会和国家的公共目的,国家和个人之间发生新的生命权力(bio—power)关系。结果,生育从“个人私事”转变为“国家公事”,妇女和家庭的“生育权”归属于国家。
韩丽丽[8](2011)在《木鳖子制霜工艺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木鳖子制霜工艺以及炮制前后药理毒理的研究,探索木鳖子的制霜机理,并建立木鳖子霜的质量标准,为木鳖子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木鳖子最佳制霜条件;运用小鼠耳肿胀法和小鼠热板法观察木鳖子原药材及其不同含油量木鳖子霜的抗炎镇痛作用,根据抑菌环的大小对样品的体外抑菌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测定LD50或最大给药量考察样品急性毒性;通过测定不同批次木鳖子霜各项检查指标及有关成分的含量,建立木鳖子霜的质量标准,对木鳖子制霜工艺及机理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1.木鳖子制霜的最佳条件:压制温度为60℃,压制时间为20min,药材粒度为10目。2.木鳖子制霜后其抗炎、镇痛和体外抑菌作用较原药材增强,20%含油霜抗炎镇痛作用最好,10%含油霜抑菌作用最好。3.木鳖子种皮和木鳖子油无明显毒性,木鳖子毒性成分可能以其所含皂苷为主。4.木鳖子霜质量标准为:水分不得过8.0%,总灰分不得过6.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0.60%,酸值不得过2.0,过氧化值不得过1.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0.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9.0%,齐墩果酸不得少于0.15mg.g-1,含脂肪油应为15.0%-25.0%。结论:木鳖子制霜后药理作用增强,毒性相对降低,制霜过程整体上是一个增效减毒的作用。
二、右江医学2001年第29卷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右江医学2001年第29卷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中医五神学说运用安魂益魄汤治疗魂强魄弱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预试验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结果 |
(五) 研究结论 |
二、正式试验 |
(一) 样本量的估算 |
(二) 研究对象 |
(三) 诊断标准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结果 |
讨论 |
一、试验结果分析 |
(一) 一般资料分析 |
(二) 疗效评价指标分析 |
(三) 临床疗效比较 |
二、传统中医辨治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概况 |
三、传统中医对于缺血性中风的认识存在局限性 |
四、中医五神辨治缺血性中风的必要性 |
(一) 前期研究基础 |
(二) 中医五神学说简述 |
(三) 基于中医五神学说辨治缺血性中风的意义 |
五、魂强魄弱缺血性中风的辨治 |
(一) 缺血性中风中医魂、魄紊乱的病因 |
(二) 基于“疾病过程论”的缺血性中风中医魂、魄紊乱病机演变 |
(三) 缺血性中风魂强魄弱型的治则治法及方药分析 |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五神“魂”、“魄”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2)《辽海书徵》校注补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价值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学方法 |
二、历史学方法 |
【凡例】 |
《辽海书徵》小引 |
《辽海书徵》卷第一 先正遗着之一 |
《辽海书徵》卷第二 先正遗着之二 |
《辽海书徵》卷第三 先正遗着之三 |
《辽海书徵》卷第四 先正遗着之四 |
《辽海书徵》卷第五 地方志乘 |
《辽海书徵》卷第六 掌故杂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後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3)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VSD术后中药与高压氧联合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治疗方法 |
2.5 观察方法 |
2.6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晚清《四书》学着述及其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晚清《四书》学着述研究的意义 |
二、前人对晚清《四书》学着述的研究状况 |
三、本文的定位与基本思路 |
上编 晚清《四书》学着述及其出版概况 |
第一章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内容与体例 |
第一节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内容分类 |
一、晚清《四书》学着述的内容类别 |
二、《四书》合刻总义着述内容类别统计考辨 |
第二节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体例分类 |
一、传注义疏 |
二、讲章 |
三、札记 |
四、其他 |
第三节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体例特点 |
一、传统体例名称混用 |
二、体例边界模糊 |
三、不同体例相互融合 |
四、体例名称与内容的错位 |
第二章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撰着者探析 |
第一节 撰着者生活年代与科第仕宦情况 |
第二节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撰着者地理分布 |
第三章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出版者探析 |
第一节 官府背景刻《四书》学着述 |
一、官书局刻《四书》学着述 |
二、书院、学堂刻《四书》学着述 |
三、官员在任刻刻《四书》学着述 |
第二节 民间私人刻《四书》学着述 |
第三节 书坊刻《四书》学着述 |
一、新印刷技术的普及和新出版中心的出现 |
二、石印技术对《四书》学着述印行的影响 |
三、盗版对坊刻《四书》学着述的影响 |
第四章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主要学术特色 |
第一节 “汉宋调和”在晚清《四书》学着述中的反映 |
第二节 “引史证经”的新发展 |
一、“引史证经”溯源 |
二、《论语衍义》中“引史证经”的新特色 |
三、晚清新思想与“引西事证四书” |
第三节 四书义选本的兴废与晚清时局 |
一、晚清首次废八股及“四书义”的定名 |
二、光绪二十四年的四书义选本刊行情况 |
三、戊戌政局与《四书义选本》的刊印 |
四、第二次废除八股时期的四书义选本刊印 |
下编 晚清新刊印《四书》学书志 |
凡例 |
清同治元年家刻本吴嘉宾《求自得之室四书说》六卷 |
清同治元年虔州刻本黄之晋《铁禅四书说剩》一卷 |
清同治三年刻孙奇逢《晚年批定四书近指》十七卷 |
清同治三年刻本陈震《筤墅说书》十九卷 |
清同治三年刻本张承华《学庸补释新编》二卷 |
清同治三年刻本张承华《学庸臆解》一卷 |
清同治初刻《单氏全书》本单为鏓《四书述义》五卷、《四书述义续》四卷 |
清同治初刻《单征君集》本单为鏓《四书乡音辨讹》一卷 |
清同治四年曾氏金陵节署刻《船山遗书》本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十卷 |
清同治四年刻《求志居经说》本陈世镕《大学俟》一卷、《中庸俟》二卷、《论语俟》三卷、《孟子俟》一卷 |
清同治四年忠恕堂刻本童械《四书正本》十九卷 |
清同治五年刻本刘宝楠、刘恭冕《论语正义》二十四卷 |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群经平议》本俞樾《论语平议》二卷、《孟子平议》二卷 |
清同治六年寿经堂刻本黎翔凤《四书讲义萃精》十八卷 |
清同治六年刻本秦东来《论语赘解》二卷 |
晚清刻本王[纟寻]《中庸解辨》一卷 |
清同治七年江汉书院刻雨香书屋藏板本雷以諴《大学圣经贯珠解》附《读学庸杂记》 |
清同治八年刻本袁秉亮《四书条辨》六卷(中科院图书馆刻本) |
同治四年刻本张定鋆《四书训解参证补遗》四卷、同治九年刻本《四书训解参证续补编》四卷 |
清同治十年刻槐阴书屋藏板本王汝谦《四书记悟》十四卷 |
清同治十年刻退补斋藏板本丁守存《四书虚字讲义》一卷 |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第一楼丛书》本俞樾《论语小言》一卷 |
同治十年刻本戴望《论语注》二十卷《释文》二卷 |
清同治十一年吴下刻本俞廷镳《四书评本》十九卷 |
清同治十一年山东书局刻尚志堂藏板《十三经读本》本《大学校刊记》、《中庸校刊记》、《论语校刊记》、《孟子校刊记》 |
同治十一年两广运署刻本林文竹《四书贯珠讲义》十九卷 |
清同治十一年刻姚氏墨君轩藏板本姚绍崇《论语衍义》八卷 |
清同治十二年刻本梁章钜《论语集注旁证》二十卷 |
清同治十二年刻袖珍本许兆培《乡党萃珍》二卷 |
同治十二年书业德刻本周小鸾《学庸便览》一卷 |
同治十三年刻本王汝谦《孟子读本》二卷 |
同治十三年三山王氏刻《羲停山馆集》本王景贤《论语述注》十六卷 |
同治十三年刻赐葛堂藏版《求在我斋全集》本陈濬《论语话解》十卷 |
同治十三年霍山刘氏五忠堂刻本刘启发等《四书或问考异》一卷 |
同光间刻《钟山别业丛书》本陈宗谊《读论语日记》一卷 |
清同治光绪间刻本刘恭冕《何休注训论语》一卷 |
清光绪元年福州刻本杨希闵《四书改错平》十四卷 |
清光绪元年成都尊经书院刻本缪荃孙《孟子音义札记》一卷 |
清光绪二年刻本孙观光《大中合一》三卷 |
清光绪二年一席居刻本董蕙芝《乡党考便读》一卷 |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曲园杂纂》本俞樾《何劭公论语义》一卷 |
清光绪二年刻弌笑山房藏板本毕梅、史梦兰《论语说》二卷 |
清光绪二年刻本塾藏板本刘豫师《刘氏家塾四书解》不分卷 |
姑苏刻经处光绪三年刻本朱斯行《四书小参》一卷附《四书问答》一卷 |
清光绪三年润州榷廨刻《话山草堂遗集》本沈道宽《论语比》一卷 |
清光绪三年刻强恕堂藏版《乔勤恪公全集》本乔松年《论语浅解》四卷 |
清光绪三年刻强恕堂藏版《乔勤恪公全集·纬攟》本乔松年《论语纬》一卷 |
清光绪三年刻《务实胜窝汇稿》本张楚钟《四书理话》四卷、《四书理画》三卷 |
清光绪三年莲池书局刻《蒋侑石遗书·滂喜斋学录》本蒋曰豫《论语集解校补》一卷 |
清光绪四年刻致远堂藏板本沈辉宗《大学参证》二卷、《中庸参证》二卷、《中庸心悟》一卷 |
清光绪间刻志学堂家藏板《柏堂遗书》本方宗诚《读大学中庸笔记》二卷、《读论孟笔记》二卷《补记》二卷 |
清光绪五年刻本李林松《乡党礼说》一卷 |
清光绪五年黔南节署刻《郑小谷先生全集》本郑献甫《四书翼注论文》十二卷 |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俞楼杂纂》本俞樾《论语郑义》一卷、《续论语骈枝》一卷、《论语古注择丛》一卷、《孟子古注择从》一卷、《孟子高氏学》一卷、《孟子缵义内外篇》一卷、《四书辨疑》一卷 |
清光绪五年刻本唐圻《大学总论》一卷、《中庸总论》一卷 |
清光绪初年定州王氏刻《畿辅丛书》本翁方纲《论语附记》二卷、《孟子附记》二卷 |
清光绪初年定州王氏刻《畿辅丛书》本杨亶骅《古本大学辑解》二卷、《中庸本解》二卷、《中庸提要》一卷 |
清光绪初年刻本王树枏《中庸郑朱异同说》一卷 |
清光绪六年刻《味义根斋全书》本潭沄《孟子辨证》二卷 |
清光绪七年刻本叶秉纯《四书征引录》五卷 |
清光绪七年江苏书局刻本潘维城《论语古注集笺》十卷《论语考》一卷 |
清光绪八年金陵刻石埭务本堂桂氏藏版本桂含章《四书益智录》二十卷 |
清光绪八年刻本李林松《乡党私塾课本》一卷 |
清光绪八年河北道署刻《李文清公遗书》本李棠阶《四书约解》一卷 |
清光绪八年长沙退思斋刻本王廷植《四书疑言》十卷 |
清光绪八年黄楼刻《还砚斋全集》本赵新《还砚斋学庸题解参略》三卷 |
清光绪八年刻彭邑迂拙斋藏板本杨得春《四书指韵》一卷 |
清光绪八年刻问经堂存版本乳山山人《学庸训蒙琐言》二卷 |
晚清间刻《守中正斋丛书》本姜国伊《大学古本述注》一卷 |
清光绪九年刻临潼横渠书院藏板本王巡泰《四书札记》十卷 |
清光绪九年刻本张恩霨《大学阐要》一卷、《中庸阐要》一卷、《论语论略》一卷、《孟子论略》一卷 |
清光绪九年上海文衡社石印本谭义《四书义史证》六卷 |
清光绪九年梧州刻本徐绍桢《四书质疑》十九卷 |
清光绪间湖城义塾刻《湖州丛书》本徐养原《论语鲁读考》一卷 |
清光绪十年江苏臬署刻本张瑛《论孟书法》二卷《读四书》一卷 |
清光绪十年上海王氏刻本郭衷恒《四书五经字考》二卷 |
清光绪十一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陆思诚《陆批四书》十九卷 |
清光绪十一年旧可轩藏板活字本吴国濂《四书质疑》八卷 |
清光绪十一年致用精舍刻本王辂《致用精舍讲语》十六卷 |
清光绪十一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吴大澂《许氏说文引论语三十六条》 |
清光绪十一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梁有成《学庸理镜》二卷 |
清光绪十一年刻小石渠阁藏板本林庆炳《四书注解撮要》二卷 |
清光绪十二年刻《有深致轩集》本刘遵海《四书存参》五卷 |
清光绪十三年上海大文书局铅印本张江《四书绪余录》二十卷《补》三卷、《四书识小录》十卷、《四书武备编》四卷、《四书乐器编》五卷、《四书拾遗》五卷 |
清光绪十三年维心亨室刻本陆殿邦《四书讲义》十二卷 |
清光绪十三年躬耻斋刻本宗稷辰《四书体味录残稿》 |
清光绪十三年会稽王氏刻本王珠樵《四书便蒙添注》十九卷 |
晚清刻《守中正斋丛书》本姜国伊《中庸古本述注》一卷 |
清光绪十四年刻尊经馆藏板本彭天埰、汪之棠《四书精义补》十九卷附汪之棠《四书讲义辨正》 |
清光绪十四年浙江书局刻《郑氏佚书》本袁钧《论语注》十卷、《孔子弟子目录》一卷 |
清光绪十四年南菁书院刻《皇清经解续编》本蒋仁荣《孟子音义考证》二卷 |
清光绪十四年会稽董氏取斯堂木活字重刻《琳琅秘室丛书第一集》本董金鉴《论语竢质续校》不分卷 |
清光绪十四年刻彭门吴下藏板《观象庐丛书》本吕调阳《大学节训》一卷、《中庸节训》一卷、《论孟疑义》一卷 |
清光绪十四年李书翰活字印本孙葆田《孟志编略》六卷 |
清光绪十四年湘乡谢氏揅经榭刻本谢崧岱、谢崧岷《论语章数字数表》二卷 |
清光绪十四年同文书局石印本陈子骥《四书子史集证》六卷 |
光绪十四年石印本点铁斋主人《四书典类渊海》五十二卷 |
清光绪十五年刻《春晖杂稿》本郭阶《大学古本释》一卷、《中庸释》一卷、《学庸识小》一卷 |
清光绪十五年德清傅氏日本东京刻《籑喜庐丛书》本黎庶昌《论语附录》一卷 |
清光绪十六年山东书局刻《通德遗书所见录》本孔广林《论语注》十卷、《论语篇目弟子》一卷 |
清光绪十六年思贤讲舍刻本郭嵩焘《大学章句质疑》一卷、《中庸章句质疑》二卷 |
清光绪十六年桂垣书局刻本马否瑶《四书考》四卷 |
清光绪十七年浙江书局刻本潘衍桐《朱子论语集注训诂考》二卷 |
清光绪十八年曲园署检木活字印本顾成章《论语发疑》四卷 |
清光绪间刻《灵峰草堂丛书》本陈矩《孟子外书补注》四卷 |
清光绪十八年成都古卧龙桥黄文舫斋刻本查体仁《学庸俗话》十三卷 |
清光绪十九年南陵徐氏积学斋刻《积学斋丛书》本张宗泰《孟子七篇诸国年表》二卷 |
清光绪十九年刻《南海桂氏经学丛书》本桂文灿《孟子赵注考证》一卷 |
清光绪间小邹鲁居刻本张大仕《四书音补》一卷 |
清光绪二十年鄂藩官廨刻本王夫之《四书笺解》十一卷 |
清光绪二十年泾阳刘文在堂刻本刘绍放《四书凝道录》十九卷 |
清光绪二十年澹雅书局刻《四书异同商》本黄鹤《四书异同商补订》六卷 |
清光绪二十年刻本胡垣《四书通叙次》一卷、《四书通疑次》一卷 |
清光绪二十年刻本王肇晋、王用诰《论语经正录》二十卷 |
清光绪十九年上海鸿宝斋石印本《四书古注群义汇解》九种九十四卷 |
清光绪二十年刻本崔暕《论语参注》二十卷 |
清光绪间刻本马銮宇《中庸时习录》二卷 |
晚清刻《慕皋楼杂刻》本易顺鼎《大学私订本》一卷 |
晚清刻本李辀《学庸注释》二卷 |
清光绪间刻《守中正斋丛书》本姜国伊《孟子外书补注》一卷附《考》一卷 |
清光绪二十一年珍艺书局石印本沈诵清《皇朝四书汇解》二十二卷 |
清光绪间衡阳东洲讲舍刻《湘绮楼全书》本王闿运《论语训》二卷 |
清光绪二十二年刻忠信东堂藏板本韩濬《大中遵注集解》四卷 |
清光绪二十三年庐州刻本王世溥《周易论语同异辨》二卷 |
清光绪二十三年刻本汪宗沂《孟子释疑》一卷 |
清光绪二十三年羊城链雪山房刻本钟颖阳《大学纬注》一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刻《鹤寿堂丛书》本王士濂《四书集注考证》九卷、《四书集释就正稿》一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刻本刘可毅《宋四书文正义》一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常熟俞氏刻本王伊《四书论》不分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刻中一堂藏版本徐天璋、徐浚仁《四书集注笺疑》八卷,徐昌龄、徐天璋《大学章句厘订》一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学翼斋石印本学翼斋主人《增补四书义经义式》一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上海点石斋石印本温振翔《四书经义策论启蒙》四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烟台成文信刻本《精选四书义》二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石印本《四书义汇编》一卷 |
清光绪刻《灵峰草堂丛书》本陈矩《孟子弟子考补正》一卷 |
清光绪二十六年刻《杨愚斋先生全集》本杨丕复《朱子四书纂要》四十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华阳苏氏刻本苏兆奎《辑宋四书五经义式》不分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刻本修竹主人《四书论义统编》四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扫叶山房石印本三鱼书屋《四书义经正篇》二卷、首一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湘南校经阁石印本颂经居士《四书新义》一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荣记石印本《历代名儒精选四书义》一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书局石印本旷园居士《四书义》一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文汇书局铅印本崇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策论初编》不分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石印书局石印本蔡启盛《四书经义》四卷 |
晚清焕文书局石印本朱钧《四书义正鹄初编》不分卷 |
清光绪二十八年长沙湘潭叶氏刻《观古堂所着书》本叶德辉《天文本单经论语校勘记》一卷 |
清光绪二十八年长沙湘潭叶氏刻《观古堂所着书》本叶德辉《孟子刘熙注》一卷 |
清光绪二十八年申江书局石印本《张太史评选四书新义》六卷 |
清光绪二十八年江左书林石印本守拙庐主人《四书义精骑集》四卷 |
清光绪二十八年图书集成局铅印本双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大全》五十六卷首一卷 |
清光绪二十八年浙杭编译局铅印本崇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策论续编》三卷(苏州大学图书馆藏本) |
清光绪二十八年浙杭编译局铅印本崇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策论续编》清光绪二十八年梦孔山房刻本《制义蜚英四书义》一卷 |
清光绪二十九年鸿文书局石印本凌陛卿《皇朝四书汇解》七十五卷 |
清光绪二十九年云南官书局刻本孙光亭《孟子要略集注》五卷 |
清光绪二十九年普通学堂刻本《读孟子札记》一卷 |
清光绪三十年集虚草堂刻《集虚草堂丛书甲集》本马其昶《中庸篇义》一卷 |
清光绪三十年申江书局石印本《张太史评选续四书新义》六卷 |
清光绪三十年申江书局石印本《张太史评选四书义三集》六卷 |
清光绪三十一年上海鸿宝斋石印本沈祖燕《四书合纂大成》三十七卷 |
清光绪三十一年刻本杨祖涟《四书达》三十六卷 |
晚清铅印近义轩藏板本石企嵋《论语补注》二卷 |
清光绪间铅印本《四书全注》一卷 |
清光绪三十二年南洋官书局石印本《绘图四书便蒙课本》 |
清光绪三十三年刻主敬堂藏板本姜郁嵩《孟子说》七卷 |
清光绪三十三年贵池刘氏玉海堂景宋丛书之四《论语注疏解经附论札》本刘世珩《论札》一卷 |
清光绪三十四年衡州活字印本尹桐阳《论语笺》二卷 |
晚清刻本高赓恩《周易大象应大学说》一卷 |
晚清铅印本江瀚《论孟卮言》一卷 |
晚清木活字印本江夏高等小学堂辑《修身科论语课程》一卷 |
晚清刻《成氏遗书》本成孺《论语论仁释》一卷、《明明德解义》一卷 |
清光绪三十四年黄县丁氏海隅山馆刻本王渐鸿《乡党图考补证》六卷附张庭诗《乡党图考补证札记》一卷 |
光绪间刻彭崧毓《大学章句增释》一卷、《中庸章句增释》一卷 |
晚清吴县孙氏长沙刻本许克勤《论语古注集笺补正》一卷 |
晚清石印本陈学受《孟子说春秋两章口义》 |
晚清刻本杨守敬《论语事实录》一卷 |
清光绪末重庆正蒙社石印本施崇恩等《绘图四书速成新体读本》二十卷 |
清宣统元年北京救世堂铅印本《四书不二字》一卷 |
清宣统元年南洋官书局铅印本曾广俊《论语发明汇编》一卷 |
清宣统二年济南日报馆铅印本翟师彝《孟子札记》一卷 |
清宣统三年刻及时山房藏板本王熙章《论语讲义》十卷 |
清宣统间刻《怡云堂全集》本沈保靖《读孟集说》七卷 |
清宣统间铅印本董鸿勋《读四书记》五十四卷 |
清宣统三年刻福州萨氏莳花吟馆藏板本萨玉衡《赵氏孟子章指复编》一卷 |
清宣统间陇右乐善书局刻本安维峻《四书讲义》四卷 |
清宣统间铅印本李滋然《四书朱子集注古义笺》六卷 |
晚清刻《咫学读经史并杂记略》本杨澄鉴《咫学读四书记略》一卷 |
晚清石印本姚惟寅《四书札记》二卷 |
附录一: 《中国古籍总目》着录晚清初刊印《四书》学着述辨误 |
附录二: 晚清新刻《四书》学着述序跋题记汇编 |
附录三: 晚清时期《四书》学着述翻刻情况 |
结语 |
主要考文献 |
后记 |
(5)明代会元别集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明代的会元群体 |
第一节 会元的产生 |
一、唐代科举:科目之众与层级之疏 |
二、宋代科举:从"二元"到"三元" |
第二节 明代科举与会元之特点 |
一、完备的考试体系和科名体系 |
二、单一的科目设置和评价标准 |
第三节 明代会元群体的考察分析 |
一、会元之年龄 |
二、会元之地域 |
三、会元之科第信息 |
第二章 会元别集版本考述 |
第一节 明前期会元别集版本 |
第二节 明中期会元别集版本 |
第三节 明后期会元别集版本 |
第三章 会元别集文体考论 |
第一节 文体部类与编次 |
一、"部—类—体"的文体类别 |
二、按体编排的结集体例 |
第二节 文体分布与形态 |
第三节 科举文体略论 |
一、明代会元别集中的科举类文体 |
二、对策:分量最重的考试文体 |
第四章 时文之风与会元别集 |
第一节 明代时文与古文之关系 |
一、义界与性质 |
二、作法与演变 |
第二节 时文正宗与古文正统——以王鏊、唐顺之为中心 |
一、王鏊《震泽集》:守正与融通 |
二、唐顺之《荆川集》:"以时为古"与"以古为时" |
第三节 时文之变与古文之变 |
一、立意驳杂与求奇厌平 |
二、机法圆熟与藻思清隽 |
第五章 会元别集的身份印痕 |
第一节 会元之任职与习文 |
一、翰苑职司与馆课之作 |
二、经筵讲章:君、臣与治、道之间 |
第二节 居于主流的清要之臣 |
一、刘定之、岳正与商辂、彭华:学养、性情与政事的不同倾斜 |
二、吴宽:馆阁与山林的平衡 |
第三节 应和潮流的清华之士 |
一、在七子、茶陵间徘徊的储巏、鲁铎与取径多向的许谷 |
二、既为名师,又作名士的冯梦祯 |
结语 |
附录一 明代进士习经情况抽样统计 |
附录二 明代会元别集主要版本简表 |
附录三 《全明词》及《全明词补编》失收会元词作辑录 |
附录四 《钦定四书文》所选明代制义名家及篇数一览 |
附录五 《制义丛话》卷末《题名》所列明代制义名家一览 |
附录六 明代会元仕宦简况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6)中国域外题材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先秦:巫觋记录的统治工具 |
第一节 《山海经》 |
第二节 《穆天子传》 |
第二章 秦至南北朝:方术家挥写的干谒书 |
第一节 走下神坛的巫 |
第二节 域外世界的神化建构 |
第三章 唐代:大唐气象中的博大胸怀 |
第一节 域外题材小说的繁荣 |
第二节 搜奇显怪的域外题材小说 |
第三节 真实平易的域外题材小说 |
第四节 恢宏开放的时代气质 |
第四章 宋元:内敛文人的好奇撷取 |
第一节 繁盛的域外交流,寥落的小说题材 |
第二节 海外奇遇与海外奇人奇物 |
第三节 冷漠心态下的异域拾零 |
第五章 明代:宗教视角下的域外关注 |
第一节 海禁制度对域外题材小说的影响 |
第二节 宣教小说 |
第三节 神魔小说 |
第四节 域外题材小说泛宗教化的社会成因 |
第六章 清前中期:荒诞和才学的辉映 |
第一节 清前中期:域外题材小说的新变期 |
第二节 荒诞寓意小说 |
第三节 才学小说 |
第四节 闭关锁国和文化专制 |
第七章 上编小结 |
第八章 中国近代域外题材小说概论 |
第一节 1840--1900 年间的域外题材小说概貌 |
第二节 1900 年后晚清域外题材小说创作的极致繁荣的原因分析 |
第九章 留学务工——弱国子民的酸辛与异化 |
第一节 出国谋生 |
第二节 出洋留学 |
第三节 洋务买办 |
第十章 政治风云——封建帝国的末世凄凉 |
第一节 中外战争 |
第二节 弱国外交 |
第十一章 外国历史——以他国史为鉴的强国思考 |
第一节 真实型的外国历史 |
第二节 虚构型的杜撰历史 |
第十二章 域外文明的传播和接受 |
第一节 政治鼓吹 |
第二节 文化交锋 |
第十三章 下编小结 |
全文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7)民国时期城市生育节制运动的研究 ——以北京、上海、南京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目的 |
第二节 研究史回顾 |
第三节 若干定义、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四节 主要资料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传统中国的生育控制文化 |
第一节 传统生育观念 |
第二节 传统生育控制行为及其方法 |
第三节 传统人口控制思想 |
第四节 晚清"马尔萨斯主义"的传播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生育节制"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桑格夫人的两次访华及中国社会的反响 |
一、桑格夫人的生育节制论 |
二、桑格夫人的两次访华 |
三、有关节育书籍以及"生育节制专刊"的出版 |
第二节 关于"生育节制"的四大论战 |
一、母性自决与生育节制 |
二、新性道德与生育节制 |
三、人口问题与生育节制 |
四、优生学与生育节制 |
小结 |
第四章 妇女、家庭与生育节制 |
第一节 母性神话与妇女的现实 |
一、塑造母性:成为母亲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吗 |
二、妇女节育的三大理由 |
三、知识妇女对节育的态度及节育知识水平 |
第二节 城市小家庭的生育节制 |
一、城市家庭的小型化 |
二、城市小家庭对节育的态度 |
三、城市小家庭节育之理由 |
第三节 城市妇女、家庭的节育方法 |
一、避孕、绝育 |
二、堕胎 |
小结 |
第五章 社会、医疗与避孕药物 |
第一节 知识分子与节育运动:二十年代节育运动的实践 |
一、北京产儿制限研究会 |
二、中华节育研究社 |
三、生产限制诊查所 |
四、二十年代节育运动的评估 |
第二节 医疗、公共卫生与生育节制:三四十年代节育诊所的推广 |
一、上海节育研究社与其节育指导所 |
二、北平妇婴保健会与其节育指导所 |
三、各地医院的节育指导科:以南京鼓楼医院、北京博爱医院为中心 |
四、中国优生节育协进会 |
第三节 避孕药物的广告与销售 |
一、中医避孕药物 |
二、西医避孕药物 |
三、避孕药物广告的评估 |
小结 |
第六章 国民政府的生育政策 |
第一节 国民党人对生育节制的态度 |
第二节 "民族保育政策纲领案"的拟定 |
第三节 国家之生育管理:妇婴保健事业的开展 |
第四节 婚前健康检查的施行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民国时期生育节制运动年表》 |
附录二:《人口副刊》目录 |
附录三:《节育者通信》选录 |
附录四:《参考文献》 |
后记 |
(8)木鳖子制霜工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木鳖子的文献综述 |
1 原植物及栽培研究 |
2 鉴别研究 |
3 化学成分研究 |
4 炮制研究 |
4.1 历史沿革 |
4.2 现代研究 |
5 药理研究 |
5.1 对心血管作用 |
5.2 对肠管作用 |
5.3 抗炎作用 |
5.4 抗病毒作用 |
5.5 抗菌杀螨作用 |
5.6 其他药理作用 |
5.7 毒性 |
6 临床研究 |
6.1 治疗疮痈肿痛,瘰疠痰核 |
6.2 治疗关节炎、肩周炎、腰痛等症 |
6.3 治疗扁平疣、痤疮、鹅掌风等多种皮肤病 |
6.4 治疗慢性咳喘 |
6.5 治疗泄泻 |
6.6 治疗多种癌症 |
6.7 其他应用 |
7 小结与讨论 |
第二部分 木鳖子净制工艺研究 |
1 木鳖子外种皮重量考察 |
2 木鳖子的去皮工艺研究 |
3 木鳖子内种皮重量考查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部分 木鳖子制霜工艺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木鳖子 |
1.2 仪器 |
2 方法和结果 |
2.1 压制温度选择 |
2.2 压制时间选择 |
2.3 药材粒度的选择 |
3 讨论 |
第四部分 木鳖子制霜前后药理毒理研究 |
1 木鳖子制霜前后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结论 |
2 木鳖子制霜前后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3 木鳖子制霜前后急性毒性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与结果 |
3.3 结论 |
4 讨论 |
第五部分 木鳖子霜质量标准研究 |
第一节 木鳖子霜质量标准 |
第二节 木鳖子霜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
第六部分 课题创新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详细摘要 |
四、右江医学2001年第29卷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中医五神学说运用安魂益魄汤治疗魂强魄弱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D]. 李甲民.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辽海书徵》校注补正[D]. 李枫.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3]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VSD术后中药与高压氧联合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比[D]. 宫颖. 大连医科大学, 2017(08)
- [4]晚清《四书》学着述及其出版研究[D]. 徐晓楚.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1)
- [5]明代会元别集考论[D]. 周勇. 武汉大学, 2011(05)
- [6]中国域外题材小说研究[D]. 王昊. 苏州大学, 2009(06)
- [7]民国时期城市生育节制运动的研究 ——以北京、上海、南京为重点[D]. 俞莲实. 复旦大学, 2008(03)
- [8]木鳖子制霜工艺及机理研究[D]. 韩丽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