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加坡医院护理工作见闻及感受(论文文献综述)
郑美玲[1](2021)在《长春市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继续教育现状及自我感受情况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ICU护士继续教育学科、内容等方面的现状以及ICU护士在课程设置、课程价值等方面对继续教育的自我感受,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ICU护士继续教育整体水平,进一步开展护理持续教育工作奠定基础。方法:采取普查的方法,以长春市三级甲等医院所有符合标准的ICU护士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展开调查,包括一般资料问卷、继续教育现状问卷、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自我感受量表。所有数据采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果:1.调查显示,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一般自我感受情况总得分为(82.45±10.36)分,其中四个维度中总得分最高的是课程价值为(32.02±5.09)分。2.科室护理人力是否充足、不同继续教育费用来源、不同最终学历以及参加继续教育不同频次在课程设置、师资水平、授课内容、课程价值和一般自我感受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层级的ICU护士在课程设置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职称的ICU护士在课程价值以及一般自我感受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同初始学历的ICU护士在课程设置、师资水平、授课内容以及一般自我感受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多元逐步回归发现科室护理人力是否充足和最终学历在ICU护士继续教育一般自我感受情况总得分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调查对象ICU护士群体特征:性别比例悬殊;年轻化趋势明显;持有专科证书人数偏少。2.目前ICU护士继续教育现状:注重危重症护理和专业内容培养;培训的途径较局限;培训时间不够合理。3.ICU护士的继续教育自我感受情况较好,课程价值总得分最高。4.单因素剖析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自我感受情况的影响因素有:科室护理人力是否充足、层级、职称、初始学历、最终学历、费用来源、一年内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次数。多元逐步回归发现科室护理人力是否充足和最终学历成为影响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自我感受情况的因素。5.为了提升ICU护士对继续教育的自我感受,促进ICU护理教育的发展,卫生行业教育人员可以从关注ICU护士继续教育需求、分层培养、保证ICU护理人员配备比例方面进行改进。
孙宏亮[2](2020)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文中提出医学是一门人学,是关系人类幸福的事业,对人的全面关怀为医学应有之意。医学人文素养是医学的灵魂,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根本态度,医师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医疗卫生领域,向往健康、重视健康和保持健康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追求,人们不再局限于关注疾病本身,而是全方面关注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综合状态,希望得到全方位、全流程和全要素的健康促进与凸显人性的医学关怀,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与变化,在当前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就显得愈加重要。本文从医学发展的客观现状、社会对医学的人文诉求和健康中国的价值旨归三个方面论述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的现实需要,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实证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开展如下研究。第一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概述。着重论述了医师人文素养的含义、医师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首先,从社会对医师职业的期望入手,分析医师职业特点和职业标准,提出医师应承担的角色;其次,根据医师职业需要,将医师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界定为医师伦理素养、医师哲学素养、医师心理素养和医师法律素养;再次,鉴于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围绕着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涉及的一系列关系,介绍当前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的主要模式。第二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相关理论。从东西方人文思想进行溯源,确定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理论。首先,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提倡的“仁”学入手,追求君子人格和德化社会,从家和礼两个方面,探讨美德培养;其次,从古希腊时期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朴素的医学人道主义,到中世纪孕育了西方近代人本主义的“博爱”思想,再到文艺复兴时期对西方人道主义的呼唤,论述了医学与人文关系的发展变迁。最后,确定医师人文素养的培育理论,包括成人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第三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研究。通过对多家三甲医院的医师和患者进行实证调查,发现我国医师人文素养总体良好,大部分医师都能够恪守医师职业行为规范、遵纪守法,认真履行治病救人职责,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但仍然存在部分医师人文素养缺失的情况,具体表现在崇高职业理想信念的相对匮乏与普遍的职业倦怠心理逆反,医师人文实践“差异化”与责任担当精神的相对减弱,个性自我的张扬与团队精神的缺乏,科技理性的极端至上与人文价值意义的相对薄弱,对医疗差错的漠视与有意逃避,除医师自身内在原因之外,一些外在因素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包括医师职业生态欠佳、相关规范制度有待完善、社会氛围有待妥善营造、医院人文建设被边缘化和医疗决策复杂等。第四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本章介绍了部分发达国家与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美国针对医师的人文素养培育有健全的机构支持,有完善的医学教育培训,还有享誉全球的人文医院,为医师人文素质培养提供了制度、创造了环境氛围;英国综合医学委员会发布了《优质医疗》及附属8份指南,强调了医师为保证患者获得基本医疗保护而履行的职责,并以人文观念贯穿其中,文件和指南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提供了纲领;新加坡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方面也有可借鉴之处;中国台湾是亚洲最早推行医院评鉴暨全面质量管理的地区,台湾长庚医疗体系成立了一站式医疗照护单元模式,有效提升了医疗质量,创造出了更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充分体现了医学人文关怀;中国香港地区完善的政府制度建设、良好的医院管理和公众互动也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提供助力。第五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路径。在已有文献梳理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路径,首先通过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临床医学教育制度,来完善政府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制度建设;其次,通过媒体引导和行业组织推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营造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社会氛围;再次,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医院服务品质、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和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打造医院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基地;最后,通过敬业精神的自我塑造、实践叙事医学和投身志愿服务,来完成医师自身人文素养修炼。本研究在借鉴部分发达国家与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证研究,深入临床和社区,客观观察、真实记录,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促进医师个体健康发展,推动医院人文建设,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柏晓斐[3](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文中认为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并未提出“军队形象”的概念,但其对八路军的形象给予了足够重视,为塑造八路军良好形象进行了持久努力。本研究在广泛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以党史学、历史学为基础,借鉴或运用传播学、形象学、宣传学、图像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致力于解决中共为何形塑八路军、如何形塑八路军、最终达到了何种效果、产生了何种影响的系列问题。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积极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动因。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出征前线。同时,中共制定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其中发动广大的群众参加抗战则是最重要一环。但由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反共宣传,华北民众对中共及其军队存在误解,这使刚出征的八路军在动员、组织群众以及作战、生活方面都面临不少困难。这不仅关乎全面抗战路线的践行效果,更直接影响着八路军的生存与发展。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打破民众的既存认知,消除误解,就成为中共必须迫切开展的工作。而随着抗战的推进,出于对中共的戒备和敌视,国民党不断造谣八路军“游而不击”,并诬蔑八路军“袭击友军”“擅自行动”,“破坏抗战”。日伪也积极进行宣传战,诬称八路军不堪一击,欺压百姓,并附和国民党,造谣八路军不对日作战,袭击国民党军队。受国民党、日伪造谣和诬蔑的影响,民间舆论一度也质疑或批评八路军未尽力抗战,妨害抗战。这又要求中共形塑八路军的活动必须持久开展。军队形象的塑造,以军队形象的定位为前提。全面抗战初期,立足于全国对日抗战的要求,依据红军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敌强我弱之实际,中共中央尤其是毛泽东快速找准了八路军的形象定位。在政治上,保证并声明八路军仍旧是党领导的军队;同时指出八路军依旧是人的军队,将为人民而战,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作风纪律上,强调要保持红军的优良作风,即官兵一致、民主团结,战斗勇敢、主动灵活,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等等;同时仍旧要执行铁的纪律。在军事上,包含着两个互相依存并向前发展的方面:一是八路军将执行主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二是,基于前,在地位和责任上,八路军将逐渐从战略支队转变为起决定作用和直接打垮日军的力量。军队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源像和媒介传播,但源像是媒介传播的依据。这就要求八路军在日常中必须有能获得外界认可的表现。对此,中共依据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并使之逐渐发展为全国抗战的主力;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建设,巩固了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进一步严格了八路军的群众纪律,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进行了整军运动与有限度的正规化,提高了八路军的战斗力。同时,面对国民党破坏团结的新情况,始终不放弃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从而夯实了八路军坚决抗战、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乐于同国民党合作等形象的根本,为中共通过不同媒介和方法展示八路军奠定了坚实基础。夯实八路军形象根本的同时,中共借助多种媒介和方法对八路军的形象信息进行传播扩散。文字方面,主要借助报刊或标语口号宣传八路军的战绩、战斗英雄、与民众良好的关系以及坚持和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对友军的帮助,并驳斥国民党的造谣等;语音方面,通过大量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阐释八路军是争取抗战胜利的重要力量、力争并取得了军民团结、有着严格的纪律,并直接驳斥国民党诬蔑等,还利用广播电台宣传八路军的战绩等;文艺方面,积极利用歌、剧、图画、照片和电影等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八路军英勇作战、爱护民众并赢得了民众支持、艰苦奋斗等等。同时,抗战时期诸多中外记者和观察家曾进入中共根据地观察和考察,中共借机向他们大力展示八路军,通过接受采访,进行座谈,作报告,带领到访者参观部队、医院和作战前线等方式宣传了八路军以有效的战略战术坚决作战并取得了巨大成绩,有着优良的作风和纪律达到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还积极维护同国民党合作等。军队形象最终作为认知主体对军队的评价和言说而存在。在中共形塑八路军之“行”与“言”的影响下,不同认知主体对八路军都持有认可态度。根据地民众认为八路军能打、有办法、不怕死,而且纪律严明,与民一家。日伪在事实上承认八路军的游击战登峰造极,并认为八路军是最坚决的抵抗者,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且纪律极严,获得了民众支持。外国记者和观察家也认为八路军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坚决抗战并乐于同国民党合作,还有着官兵一致、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在国统区民间舆论的真实言说中,八路军同样也是积极抗战、战绩优良,且纪律严明,重视民众并获得了民众支持。良好的军队形象具有重要感召力,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产生了重要历史影响。首先使八路军获得了根据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成为八路军发展壮大和取得战斗胜利的重要原因。其次扩大了中共和八路军的影响,成为中共和八路军在根据地之外获得支持的重要因素。此外,中共战时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的构建,也与中共形塑八路军有密切关系。
李鹏博[4](2019)在《基于人文关怀品质结构理论模型的专科护生关怀能力培养》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护理的本质是关怀。随着新时期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人们的健康意识、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逐渐提高,对护理服务、护理行为规范以及护士的质量和能力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护士关怀能力低下会严重影响和制约医患关系的发展,提高护士的关怀能力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核心指标。大多数专科院校的关怀课程设置较少,护生进入临床后常出现关怀意识淡薄,关怀能力不足的现象。在实习初期对护生进行关怀教育培训,对提高其关怀能力以及职业胜任力,以至于提升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力都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专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探讨基于人文关怀品质结构理论模型的专科护生关怀能力培养方法,为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三甲医院来自同一高校的144名专科实习护生,进行编号,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72人,对照组72人。2.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教学模式,包括院前培训、一对一带教和专科培训三部分;实验组在常规临床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理论模型为基础制定培训方案,包括:“融冰破冰”“成长导航”“技能培训”“能力提升”“实践演练”“团队学习”六大教学模块,每次90 min,共13次课。3.观察指标:实验前后,采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I)、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和共情能力进行测评。结果1.干预前,两组护生关怀能力、共情能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怀能力总分实验组(175.64±8.53)、对照组(177.98±5.17)均低于国际常模(211.58±20.52),两组护生认知、耐心、勇气三个维度均低于国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护生的关怀能力总分(203.92±17.79)低于国际常模(211.58±20.52),但认知维度(80.50±9.53)已达到国际常模水平(80.22±7.56)、耐心维度(63.50±4.33)已达到国际常模水平(63.11±4.19),勇气维度(58.92±11.85)仍低于国际常模水平(68.25±11.57);对照组关怀能力总分以及认知、耐心、勇气三个维度均低于国际常模。2.干预后组间对照实验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203.92±17.79)高于对照组(189.41±1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认知、耐心两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勇气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共情能力总分(60.31±10.02)高于对照组(55.13±1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点采择、同情关怀、身心忧患三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想象力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后自身对照干预后实验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203.92±17.79)高于干预前(173.64±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认知、勇气、耐心三个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护生共情能力总分(60.31±10.02)高于干预前(50.33±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点采择、同情关怀、想象力、身心忧患四个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189.41±18.24)高于干预前(177.98±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认知、勇气、耐心三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护生共情能力总分(55.13±12.61)高于干预前(49.13±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点采择、同情关怀两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想象力、身心忧患两个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专科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亟需提高。2.关怀教育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尤其在认知、耐心两个维度效果显着。3.关怀教育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的共情能力,尤其在观点采择、同情关怀、身心忧患三个维度效果显着。
熊芳芳,丁福,赵庆华,姜玲[5](2019)在《护理专业人员短期国际培训体验的质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护理专业人员赴新加坡短期培训的看法与体验,为今后继续派送护理骨干出国培训提供借鉴。方法采用集体焦点访谈法,对12名参加"重庆-新加坡护理专业短期培训"项目的护理专业人员进行访谈。将所得资料采用Claizzi的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结果针对护理专业人员国际培训提炼出了2个方面的6个主题,培训必要性:(1)护理专业人员出国培训积极性较高;(2)出国培训更新了思维理念;(3)培训丰富了护理培训方法。培训设计:(4)培训内容深度需要拓展;(5)培训方法的匹配性值得商榷;(6)培训成果有待挖掘与培育。结论国际培训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护理人才的必要手段,各有关部门应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符合护理专业特点的护理人员国际培训体系。
魏翩[6](2019)在《医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1.探究住院及门诊患者、护理人员及管理者对医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评价指标的观点;2.建立医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评价指标体系;3.达到进一步指引规范医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管理、提高人文关怀成效的目的。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系统回顾国内外关于护理人文关怀的文献、书籍等,了解人文关怀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人文关怀评价工具的发展历程,制定医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评价指标的访谈提纲。2.质性访谈,采取目的抽样法,抽取护理管理者、临床护理人员、患者等17人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了解来自不同群体对医院护理人文关怀措施、缺陷、评价指标的观点,提炼评价指标。3.德尔菲专家咨询,根据初步形成的指标设计咨询表,选择我国不同地区的护理人文关怀专家、护理管理专家、护理心理专家等16名进行专家咨询,根据专家建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维度和条目进行调整和重要性的比较,建立医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1.质性访谈基于医院护理管理者、临床护理人员、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评价指标的观点提炼出4个主题:关怀环境、关怀需求、关怀实施、关怀成效。2.德尔菲专家咨询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80%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2和0.94,第一轮专家咨询的各指标赋值均数为3.94-4.88,满分比为18.75%-87.50%,根据专家意见和指标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指标进行剔除,第二轮专家咨询的各指标赋值为4.00-4.94,满分比为25%-93.75%,分值均符合要求。3.建立医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评价指标体系,共6个维度(护理人文关怀管理、护理人文关怀环境、护理人文关怀性关系、护理人文关怀需求评估、护理人文关怀实施、护理人文关怀成效)和47个条目,所有指标的一致性比例均小于0.1,符合随机一致性指标。研究结论1.本研究结合医院护理管理者、临床护士和患者的多方观点,以管理为保障,患者需求为导向,通过实践关怀、建立和维持关怀关系、成效评估,建立涵盖医院层面和患者层面的医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具备科学性、可行性与导向性。2.医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为护理人员提供关怀实践的指南与规范;为医疗机构评价护理人文关怀落实程度和效果提供科学的方法和工具,促进人文关怀的落实。
区少铨(Au Siu chuan)[7](2019)在《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创建于1870年的东华医院,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设立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会服务。至2017年,东华三院在全香港设有超过300个服务单位,雇员人数逾一万名。自1880年开始在香港提供教育服务,在香港共设有52所学校,包括专上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学校的完整教育体系,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办学团体之一。东华医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初一段长时间内,曾一度是华人社会的权力中心。东华医院的董事集中了香港社会上举足轻重,及具有名望的华人绅商,属于士绅阶层的东院董事,经常负起排解纷争、维持地方秩序的责任。英政府亦乐意透过东华医院来维持华人的社会秩序。东华医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直至二次大战之后,方才日渐减退。本文以东华三院(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兴办教育的过程及其教育服务的变迁为例子,探讨民间非牟利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在香港社会经营教育服务的态度及实况。本文通过研究香港政府对东华教育服务的扶助及干涉的情况下,东华如何扩大其服务范围,改变课程和教学,由塾馆演变为现代化的多元教育机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东华三院的历史发展,概括说明从广福义祠至建立东华医院,以及三所医院联合组织成“东华三院”的历史背景。东华三院除赠医施药外,更同时兼及社会福利服务,东华总理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的社会服务皆有不同特色,救济范围广及国内外同胞,也反映了东华三院和港英政府、中国政府、海外华人的互动情况;第二章是说明东华兴办教育的第一阶段,东华自1880年利用文武庙捐款收益从事教育服务,创办第一所义学,从私塾形式扩展至现代化的小学,为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发展过程,其间义学在课程及管理上皆改了重大的改革,进而与另一历史悠久机构香港乐善堂义学作横向比较,以分析东华教育在当时发展的水平;第三章是叙述东华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战后东华三院全面恢复教育服务,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东华三院配合政府的发展步伐,着手开办中、小学、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发展正规和系统化的教育服务。到了 1997年,东华三院的教育进入了第三阶段,在配合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学校课程及活动上皆有不同的调适,而且发展了东华三院的德育课程,以建立“东华人”对国家及办学机构的归属感。东华三院亦与时并进,配合社会的转变和市民的需求不断改善及扩展包括大专等各项教育服务;影响东华三院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的影响及“东华人”精神尤其是突出的方面,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特区政府、香港社会的互动上,皆有超越其他办学团体的优势;东华学校重视价值教育,品德培养,因此栽培了众多出色的毕业生,这些“东华人”反映了“东华精神”,在香港各行各业均发光发亮。研究显示,东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民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办理学校的经过观之,东华在经费取得、学校的管理、发展策略与政府的交涉,均有其成功之处,总结东华成功从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办学机构的成功经验,能为中港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
刘盾[8](2018)在《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文中指出独特的历史变迁与社会沿革使得香港地区既受东方文明的影响,也受西方文明的作用,两种文明互不相同却又彼此渗透,铸就了香港地区十分特殊的社会文化与教育制度。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是衔接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与关键,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发展水平。关于香港高校招考制度的研究意义重大但却十分匮乏,本研究以此为切入,设绪论及七章主要内容。第一章为香港地区教育概况,简述了香港教育的发展及教育机构的形成,探讨了新世纪香港的中等教育改革及高等教育特征。第二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演进与招考制度变迁,梳理了各高校由仅为英文中学毕业生设立升学考试到中英文中学兼顾、由单独招生走向联合招生的历程。第三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考核模式:中学文凭考试。以部分科目为例,对中学文凭考试的甲类核心科目、甲类选修科目、乙类应用学习科目、丙类其他语言科目等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为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色机制:校本评核。对校本评核的设计理念、实践操作、分数调整、各方职责等进行深入探索,并作理论反思。第五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招生方式。对香港地区的大学、专上学院的招生方式进行分类总结。第六章是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之比较。分别研究英国、台湾、澳门的高校招考制度,并与港作比较。第七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征总结与启思借鉴。整体而言,研究发现的核心要点如下所示:第一,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为考生提供甲乙丙三类可供选择的科目,类型十分多元、范围十分宽泛,有利于考生的自主选择、兴趣发展、特长发挥。考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复杂、多向思维,以及综合、比较、批判、反思等能力。其中,通识教育科目引导学生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角度、综合性地探究当代的、跨学科的重要议题。乙类应用学习科目则联系六大学习范畴,引导学生认识与职场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掌握概念知识、运用基本技能。第二,为确保中学文凭考试成绩公正、准确、与国际接轨,各科成绩评定依据“等级描述”、采用“水平参照”。在操作过程中,依据临界分数划分由1至5的五个等级,第1级最低、第5级最高,第5级又分5、5*、5**,以区别高低水平。评级程序与等级设定办法十分周密,过程中程序步骤环环相扣,并综合运用专家小组判断与统计模型计算的处理办法。第三,中学文凭考试除统一考试之外,还设校本评核。校本评核由各校任课教师负责,有利于全面评核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为确保评核成绩在各校之间的可比性、维持校本评核的公平与公正,香港考评局还实行分数调整方案,对各校给出成绩进行调整。香港的教育局、考评局以及由其委任的监督员、统筹员等也会尽心尽力地参与到校本评核中来,以此保障校本评核的质量水准、促进校本评核的顺利实施。第四,香港考评局设有严密的拟题、审题、阅卷、复核机制,并实行海外审查试卷与答卷、试卷质量审核、试后检讨、内部审核及风险监察等,以确保考试的信效度及公平性。同时,积极推进本地中学文凭考试与美、英、德、澳、加、法等其他国家高校入学考试的互认衔接,并与英国A-Level考试、雅思英语考试等构建了成绩换算机制。此外,与内地及台湾地区形成了考试互认方案。第五,在高校招生方面,一般要求考生参加中学文凭考试的4门核心科目(语文、英文、数学、通识教育)以及2到3门选修科目的考试并提交相应成绩。各校不同专业会对考生的选修科目及成绩等级等提出不同的要求,有些专业还会在此基础上增设其他一些条件。香港地区的“大学联招办法”会综合考虑每位考生的“活动经验与比赛成绩”证明。此外,设立了“校长推荐计划”、“残障人士招生”等其他升学渠道。基于此,为内地未来深化高考改革提出系列建议,包括:丰富科目类型、优化命题设计;完善综合素质评价、试行分数调整方案;科学汲取域外经验、优化等级赋分模式;密切结合专业所需、合理设置招生科目;促进高考域外衔接、扩大一流大学国际招生;凸显公平正义理念、完善残疾考生招考办法等。
李军锋[9](2018)在《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形象是中西文明碰撞和交流语境下晚清精英知识分子的认知和想象,是中西关系的晴雨表。作为一种对“他者”的想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西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绘。但这种描绘并不是本土文明对异域城市准确无误的真实反映,这中间有着诸多的情感因素和想象过程。在这种复杂的认知想象过程中,不管是对其肤浅化或丑化认知,还是理想化想象,或者理性客观的体认,都反映了近代社会知识精英在对西方社会“集体想象”中寄寓对西方城市的认知或理解,对自身文明的评价和对中西关系的态度。因此,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本身就是一面镜子,既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是如何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去建构“异域城市”的,也可以看到其中误读的成分;既可以看到不断变迁的异域文明形象在中西文化史上是如何被利用的,也可以看到其中的理性与非理想因素。在晚清知识精英笔下,西方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他者”,也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效仿对象和榜样力量。每一位晚清知识分子在面对着一个个发达的域外城市之时,个人体验意识与民族家国情感必然会交织在一起,这就使得异域城市呈现出复杂的文化意蕴。在近代文学有关域外书写的不同文体中,诸多晚清使官和知识分子对他们建构的异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城市景观的表象,即异域城市中的建筑风貌、街道布局,行人容貌等成为作家们描述的对象;其次是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名胜古迹、公共文化空间以及反映城市文明特质的伦理道德、民俗风情、异域行人的衣食住行等;最后是反映城市或社会政治制度的表征,如海关、议会、政党以及华人状况的描绘。当然每种文体在书写域外城市过程中其侧重点是不同的,如近代诗歌更多展现的是域外风土人情的人文景观;近代游记注重描绘的是西方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以及政治制度;近代小说侧重呈现的是在西方城市文明前国人的心理感受与行为举止。因此,本论文以1840年作为开端,至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作为结束的时间节点,通过对近代文学中诗歌、游记、小说的具体研读,揭示出不同作家在其作品中对西方城市的认知差异,探讨他们在面对不同西方城市景象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情感倾向,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层文化意蕴。总之,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展现出本土化、奇异化、妖魔化以及理想化的复杂特征,折射了晚清知识分子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西方城市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中既是欧洲列强侵略中国的载体,也是近代晚清学习的榜样。同时,近代文学中反映异域城市的游记、诗歌、小说等文体,因其内容上的异域情调、叙事策略的本土化、语言上的简练易懂等特点,在民间传播更为广泛,其影响也较为深远。这些不同文体所建构的“异托邦”城市体现了晚清知识分子对西方城市的多元化认知和想象,也体现了在民族危机严重情况下中国知识分子集体无意识的家国情怀,对于建构自己理想的独立民族国家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杜娴,杨燕,张青,黄静,王丽[10](2017)在《新加坡中央医院人性化护理举措及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介绍新加坡中央医院人性化护理举措,包括花园式的就医环境、清晰明了的指引标识、无缝隙衔接的入院流程、人性化的护理用具、精准的护理管理流程、全面铺开的信息管理、自动化的检验标本传输、人性化的护士在职教育,提出应借鉴其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从细节出发,改善患者就医环境;立足现有条件,加大硬件设施配置;改革现有护理教育模式。
二、新加坡医院护理工作见闻及感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加坡医院护理工作见闻及感受(论文提纲范文)
(1)长春市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继续教育现状及自我感受情况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加强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
3 理论基础 |
4 研究意义 |
文献综述 |
1 国外ICU护士继续教育现状及自我感受研究 |
2 国内ICU护士继续教育现状及自我感受研究 |
3 发展趋势 |
调查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抽样方法 |
3 研究工具 |
3.1 —般资料问卷 |
3.2 继续教育现状问卷 |
3.3 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自我感受量表 |
4 质量控制 |
4.1 设计阶段 |
4.2 资料收集阶段 |
4.3 资料分析阶段 |
5 统计学处理 |
6 伦理考虑 |
调查结果 |
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结果 |
2 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现状情况 |
2.1 ICU护士参加的继续教育培训学科及培训内容情况 |
2.2 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级别、途径等情况 |
2.3 ICU 护士对继续教育学分、项目及类别掌握情况 |
2.4 ICU护士对继续教育培训形式的建议 |
2.5 ICU护士对继续教育的内容的建议情况 |
3 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自我感受情况的调查 |
4 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自我感受情况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
4.1 科室护理人力是否充足对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自我感受情况的影响 |
4.2 不同层级对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自我感受情况的影响 |
4.3 不同职称对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自我感受情况的影响 |
4.4 不同初始学历对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自我感受情况的影响 |
4.5 不同最终学历对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自我感受情况的影响 |
4.6 不同继续教育培训的费用来源对 ICU 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自我感受情况的影响 |
4.7 一年内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不同频次对 ICU 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自我感受情况的影响 |
4.8 其他因素对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自我感受情况的影响 |
5 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自我感受情况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
讨论 |
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分析 |
2 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现状分析 |
3 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自我感受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3.1 科室护理人力是否充足与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自我感受情况的关联 |
3.2 不同层级与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自我感受情况的关联 |
3.3 不同职称与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自我感受情况的关联 |
3.4 不同学历与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自我感受情况的关联 |
3.5 不同继续教育培训的费用来源与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自我感受情况的关联 |
3.6 一年内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不同频次与 ICU 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自我感受情况的关联 |
4 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自我感受情况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讨论 |
5 建议 |
5.1 关注ICU护士对继续教育的实际需求 |
5.2 关注继续教育的分层培养 |
5.3 保证ICU护理人员的配备比例 |
6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2)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调查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概述 |
一、医师职业概述 |
(一)医师职业概念 |
(二)医师职业特点 |
(三)医师应承担的角色 |
二、医师人文素养概述 |
(一)医学人文概述 |
(二)医师人文素养概述 |
(三)医师人文素养的结构 |
(四)医师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 |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概述 |
(一)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意义 |
(二)医师人文素养培育中涉及的关系 |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模式 |
第三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相关理论 |
一、中国医师人文素养思想 |
(一)儒家人文思想 |
(二)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中的人文思想 |
(三)中国传统医学人文思想与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西方医师人文素养思想 |
(一)西方人文思想 |
(二)西方人文思想与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理论 |
(一)成人学习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第四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研究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一)医师人文素养现状 |
(二)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 |
三、讨论 |
(一)医师人文素养现状整体良好 |
(二)部分医师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五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 |
一、发达国家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 |
(一)美国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英国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三)新加坡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 |
(一)台湾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香港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第六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路径 |
一、加强政府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制度建设 |
(一)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
(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临床医学教育制度 |
二、营造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社会氛围 |
(一)媒体引导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行业组织推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三、打造医院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基地 |
(一)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
(二)提升医院服务品质 |
(三)强化团队合作意识 |
(四)开展医务社会工作 |
四、医师自身人文素养修炼 |
(一)树立医师人文精神 |
(二)实践叙事医学 |
(三)投身志愿服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医师人文素养现状及培育现状调查(医师版) |
附录2 医师人文素养现状调查(患者版) |
附录3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3)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0.1.1 选题缘由 |
0.1.2 研究意义 |
0.2 学术史回顾 |
0.2.1 军队形象塑造研究 |
0.2.2 八路军形象塑造及与八路军形象塑造问题相关的研究 |
0.2.3 已有研究评价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0.4.1 创新之处 |
0.4.2 不足 |
0.5 概念界定 |
第1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缘起与动因 |
1.1 践行全面抗战路线与八路军立足、发展的必然要求 |
1.1.1 中国走向全面抗战与红军改编出征 |
1.1.2 全面的全民族抗战:中共与八路军的抗战路线 |
1.1.3 华北民众对中共军队的既存认知及其影响 |
1.2 应对多方对八路军诋毁、造谣或质疑的客观要求 |
1.2.1 国民党的舆论诋毁与造谣 |
1.2.2 日伪的舆论攻击与造谣 |
1.2.3 民间舆论的误解与质疑 |
第2章 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 |
2.1 政治形象定位 |
2.1.1 党领导的军队 |
2.1.2 人民的军队 |
2.2 作风纪律形象定位 |
2.2.1 作风优良 |
2.2.2 纪律严明 |
2.3 军事形象定位 |
2.3.1 敌我军事实力的审度 |
2.3.2 游击战争:灵活的战略战术与从战略支队到起决定作用 |
第3章 夯实形象根本:积极作战、加强军队建设与维护国共合作 |
3.1 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 |
3.1.1 配合友军作战与展开战略部署 |
3.1.2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与创建根据地 |
3.1.3 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 |
3.1.4 在严重困难中坚持敌后抗战 |
3.1.5 反攻与夺取抗战胜利 |
3.2 加强军队建设 |
3.2.1 八路军的思想政治建设 |
3.2.2 八路军的作风纪律建设 |
3.2.3 开展整军运动与八路军的正规化建设 |
3.3 积极维护国共合作 |
3.3.1 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维护 |
3.3.2 国民党计划闪击延安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再次维护 |
第4章 多样“发声”与“展示”:积极宣传八路军 |
4.1 文字宣传 |
4.1.1 党报党刊的出版、发行 |
4.1.2 标语口号的运用 |
4.2 语音宣传 |
4.2.1 讲与说: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 |
4.2.2 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与军事宣传 |
4.3 形象宣传 |
4.3.1 歌、剧的创作及其表演 |
4.3.2 图画:年画、壁画等宣传画的运用 |
4.3.3 图像:电影、照片的拍摄与传播 |
第5章 人际宣传的典范运用:“他者”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1 1937-1939 年外国记者和观察家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2 1940年陈嘉庚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3 1944年中外记者参观团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4 美军延安观察组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5 国民党将领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第6章 来自“他者”的肯定: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 |
6.1 根据地民众言说中的八路军 |
6.1.1 军事形象:能打、有办法、不怕死 |
6.1.2 政治、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一家亲 |
6.2 日伪言说中的八路军 |
6.2.1 军事形象:登峰造极的游击战 |
6.2.2 政治形象:最坚决的抵抗者、政治信仰坚定 |
6.2.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极严、军民协力 |
6.3 外国记者和观察者言说中的八路军 |
6.3.1 军事形象: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 |
6.3.2 政治形象:坚定的抗战者、真诚的合作者 |
6.3.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团结、艰苦奋斗 |
6.4 国统区舆论对八路军的真实言说 |
6.4.1 政治、军事形象:积极抗战、乐于同国民党合作 |
6.4.2 作风纪律形象:官兵一致、纪律严明、军民关系融洽 |
第7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历史影响 |
7.1 获得根据地民众的拥护与支持 |
7.1.1 参军 |
7.1.2 支前、拥军、劳军 |
7.1.3 掩护、救护八路军 |
7.1.4 收集、传递情报,掩护物资 |
7.2 扩大影响与获得国内外社会各界支持 |
7.2.1 中外记者和观察家对中共、八路军的宣传与支持 |
7.2.2 少数国民党将领对中共和八路军的协助 |
7.3 回击质疑与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之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基于人文关怀品质结构理论模型的专科护生关怀能力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护理人文关怀教育培养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护理专业人员短期国际培训体验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资料收集方法 |
1.2.2资料分析及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培训的必要性 |
2.1.1 培训积极性高 |
2.1.2 培训更新了思维理念 |
2.1.3 培训丰富了护理培训与教学方法 |
2.2 培训设计 |
2.2.1 培训内容的深度有待拓展 |
2.2.2 培训方法的匹配性值得商榷 |
2.2.3 培训成果有待挖掘与培育 |
3 讨论 |
3.1 重视护理专业人员国际培训,均衡分配培训资源 |
3.2 完善培训设计,保证国际培训实效 |
3.3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护理教育国际化 |
3.4 强化选送单位职能,促进培训成果转化 |
(6)医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概述 |
1.研究背景 |
1.1 相关概念的研究 |
1.1.1 护理人文关怀概述 |
1.1.2 评价指标概述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护理人文关怀管理与实践现状 |
2.2 护理人文关怀评价现状 |
2.3 护理人文关怀评价的理论基础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意义 |
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4.3 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医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评价指标观点的质性研究 |
1 研究内容 |
1.1 文献研究 |
1.2 现象学研究 |
2 研究结果 |
2.1 受访者一般情况 |
2.2 主题提炼 |
2.3 医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初稿建立 |
3 研究讨论 |
第三部分 医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专家咨询 |
2 专家咨询结果 |
3 层次分析法 |
3.1 构建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
3.2 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3.3 医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
4 讨论 |
4.1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4.2 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
第四部分 结论 |
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专家咨询表(一) |
附录2 专家咨询表(二) |
致谢 |
(7)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目说明 |
二、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的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限制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於香港史相关的研究 |
(二) 关於东华三院历史的相关研究 |
(三) 关於东华三院档案的说明 |
第一章 东华三院概况 |
第一节 从广福义祠到东华医院、东华三院 |
一、东华医院成立的背景 |
二、从广福义祠到成立东华医院 |
三、东华医院中医理念与港英政府磨合 |
四、东华医院至东华三院 |
第二节 东华医院非医疗功能的拓展及与港英当局的磨合 |
一、东华医院救助与善业 |
二、海内外社团与东华医院的关系 |
三、华人社会仲裁与港英政府价值观磨合 |
第三节 东华领袖与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
一、买办绅商:面向祖国的年代(1880-1930) |
二、官商巨贾:立足香港寻求发展(1931-1980) |
三、商界精英:植根香港,回归祖国时期(1981-1997前後) |
小结 |
第二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上1880-1945) |
第一节 东华医院文武庙义学 |
一、设立文武庙义学社会背景 |
二、文武庙义学招生动机与扩展策略 |
三、文武庙义学办学形式及课程 |
四、文武庙义学师资及教学概况 |
五、文武庙义学收费及学校管理 |
第二节 东华医院义学的早期发展及改革 |
一、小学的办学策略、学生入学 |
二、小学的学制与课程 |
三、义学师资及学与教情况 |
第三节 东华医院义学与乐善堂义学的横向比较 |
一、校舍规模及办学动机 |
二、师资待遇及学历 |
三、行政管理 |
四、课程与教学法 |
五、学生表现 |
六、财政收入来源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护士学校的办学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课程设置 |
三、入学的选拔及就业出路 |
小结: 东华医院义学教育之评价 |
第三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下1946-1997) |
第一节 东华三院小学发展概况 |
一、战後小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招生动机及学校扩展的策略 |
三、小学的收生程序及课程 |
四、小学的课外活动 |
五、教师的遴选、待遇及专业发展 |
六、升学衔接及评量考核 |
第二节 东华中等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东华三院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教育目的与扩展的策略 |
三、课程设置及师资 |
四、学生培育及学生支援 |
五、学校管理与组织 |
第三节 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法 |
三、东华特殊学校的办学概况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小结 回归前东华教育之发展 |
一、重视教育管理的透明度 |
二、重视弱势学生的职业教育问题 |
三、灵活有效募款及服务模式 |
四、办学团体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 |
五、东华三院与内地交流之恢复与加强 |
第四章 香港回归以来东华三院教育发展(1997-2017) |
第一节 回归以来的东华三院中小学教育 |
一、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架构 |
二、中学的学制及课程改革 |
三、小学的学制及课程转变 |
四、东华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新趋势 |
五、学生培育 |
六、东华三院中小学教师发展 |
第二节 回归後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转变 |
第三节 东华大专教育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院的发展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的结束及中东书院的创办 |
三、东华学院发展新里程 |
小结-东华三院在特区政府管治下的办学特色 |
一、发展东华三院院本德育课程-塑造东华故事 |
二、鼓励本地、国内、海外考察交流 |
三、办学团体资本强大,对教育发展的强势支持 |
四、重视平等机会教育及支援 |
第五章 东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的互动 |
第二节 过渡期至回归以後的东华三院教育 |
第三节 “东华人”“东华精神”与香港社会 |
小结 |
结语: 东华教育服务对民办教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目录(附表及附图)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后记 |
(8)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香港地区教育概况 |
第一节 香港地区教育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新世纪香港地区中等教育改革 |
第三节 新世纪香港地区高等教育特征 |
第二章 香港地区高校演进与招考制度变迁 |
第一节 香港地区高校的形成与演变 |
第二节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变迁 |
第三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考核模式:中学文凭考试 |
第一节 核心与选修并存: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甲类科目 |
第二节 应用与语言兼具: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乙、丙类科目 |
第四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色机制:校本评核 |
第一节 校本评核科目例证及分数调整 |
第二节 校本评核综合探讨及理论透视 |
第五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招生方式 |
第一节 多元性与开放性:香港地区大学招生方式探究 |
第二节 广泛性与包容性:香港地区专上学院招生方式解析 |
第三节 香港地区高校招生方式之理论探究 |
第六章 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之比较 |
第一节 英国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二节 台湾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三节 澳门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四节 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比较之小结 |
第七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征总结与启思借鉴 |
第一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之理论省思 |
第二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的特色 |
第三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对内地高考改革的启思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成果 |
(9)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概念、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瀛海谈荟:近代之前史料笔记中的西方镜像 |
第一节 汉魏六朝史料笔记中的“大秦国” |
一、大秦琳琅满目的物产 |
二、大秦理想化的社会图景 |
三、大秦与汉魏六朝的友好往来 |
第二节 隋唐文献中的拂菻景象 |
一、拂菻地理方位的再认知 |
二、拂菻都城的独特风貌 |
三、拂菻的风俗民情 |
四、拂菻与隋唐的交往 |
第三节 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认知与想象 |
一、明代史料中的“佛郎机”、“大吕宋”与“红毛番” |
二、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虚妄认知 |
三、西方认知背后的文化解读 |
第四节 清初樊守义《身见录》及谢清高《海录》——乡土天人观向多元史地观的嬗变 |
一、固守传统:明清之际中国人的乡土天人观 |
二、亲历欧美:樊守义《身见录》对欧洲都城的多元呈现 |
三、放眼世界:谢清高《海录》对西方社会的全面观照 |
第二章 结契海外:近代诗歌中的异域城市抒写 |
第一节 黄遵宪“足遍五洲多异想”的新体诗与日本城市文化 |
一、文化移译:东洋都市所折射的西洋文明镜像 |
二、混杂与调适:日本城市民俗风情的独特景观 |
三、模仿及开放:大和民族的文化特性 |
第二节 康有为“大地环三周”的海外诗与域外城市 |
一、流亡者眼中的异域之城 |
二、欧美城市的历史名人 |
三、文明面纱下的生存困境 |
四、异域城市想象中的维新改良梦想 |
第三节 晚清海外竹枝词与欧州城市风情 |
一、伦敦的女性风貌 |
二、柏林的民俗风情 |
三、圣彼得堡的市民生活 |
四、海外竹枝词城市书写的语言策略 |
第三章 乘槎西游:近代游记中的城市面相 |
第一节 郭嵩焘域外游记的城市建构及其文化解码 |
一、英伦、法京的物质文明 |
二、泰西之城的人生百态 |
三、繁华都市的文化景观 |
四、文化认同的密码解读 |
五、盛世中华的想象建构 |
第二节 美国大都会与梁启超《新大陆游记》的城市观 |
一、异域城市的政治图景 |
二、美国都市双面性的揭橥 |
三、爱之深与责之切:移民之城的华人群像 |
四、从革命到保皇:美国之行对作者思想之影响 |
第三节 单士厘游记中的异域城市镜像 |
一、俄国城市的社会图景 |
二、意大利之城的艺术氛围 |
三、域外城市的文化名人 |
四、女性城市书写的艺术特质 |
第四章 都市叙事:近代小说中的西方城市想象 |
第一节 《孽海花》中的海外都市想象及书写 |
一、域外城市风情的想象 |
二、西方英雄人物的描绘 |
三、欧洲城市想象性建构的文化意蕴 |
第二节 《文明小史》与文人的域外情怀 |
一、东洋之城建构下的媚日丑态 |
二、西洋城市书写中的违和叙事 |
三、出洋之旅叙写的众生相 |
第三节 《海上尘天影》与中国文人的域外壮游愿景 |
一、异域都市的文明气象 |
二、欧洲城市之飞地:上海与邹弢西学知识的习得 |
三、文人域外壮游的愿景 |
第五章 人到海西头:王韬《漫游随录》中的欧洲城市 |
第一节 “在场”——伦敦、爱丁堡的文化空间 |
一、大学、教堂与本土文化的弘扬 |
二、博物馆、图书馆与西方文明的呈现 |
三、道义之交与人文关怀 |
四、娱乐文化场域与民众的开放意识 |
五、异域文化空间对作者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西洋有美——王韬游记中的女性书写 |
一、十九世纪中晚期国人对异域女性的认知 |
二、 《漫游随录》建构的新型西方女性形象 |
三.理解与认同:颠覆的异域女性观 |
第三节 《漫游随录图记》对西方城市的中土化描摹 |
一、异域城市景观的古典式呈现 |
二、西方人物书写的本土化意识 |
三、域外插图中的东方性想象 |
四、中土化描摹的文化心理 |
总论:跨文化视阈下的城市异托邦构建 |
参考文献 |
附录:近代文学中涉及西方城市着作一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新加坡中央医院人性化护理举措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加坡中央医院概况 |
2 人性化护理具体举措 |
2.1 花园式的就医环境 |
2.2 清晰明了的各种标识 |
2.3 处处保护的个人隐私 |
2.4 先进方便的硬件配置 |
2.5 安全保障的信息系统 |
2.6 自主安排的护理教育 |
2.7 精准的护理管理流程 |
2.7.1 准确把握患者需求,建立完善的疼痛管理流程 |
2.7.2 规范的给药程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2.8 磁性管理,吸引护理人才 |
2.8.1 保障护士的权利 |
2.8.2 减轻护士压力 |
3 启示与建议 |
3.1 从细节出发,改善患者就医环境 |
3.2 立足现有条件,加大硬件设施配置 |
3.3 改革现有护理教育模式 |
3.4 对施护者给予关怀 |
四、新加坡医院护理工作见闻及感受(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春市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继续教育现状及自我感受情况的调查研究[D]. 郑美玲.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D]. 孙宏亮.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7)
- [3]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D]. 柏晓斐. 湘潭大学, 2020(12)
- [4]基于人文关怀品质结构理论模型的专科护生关怀能力培养[D]. 李鹏博. 新乡医学院, 2019(06)
- [5]护理专业人员短期国际培训体验的质性研究[J]. 熊芳芳,丁福,赵庆华,姜玲. 护理学报, 2019(16)
- [6]医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 魏翩.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D]. 区少铨(Au Siu chua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D]. 刘盾. 厦门大学, 2018(07)
- [9]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D]. 李军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10]新加坡中央医院人性化护理举措及启示[J]. 杜娴,杨燕,张青,黄静,王丽. 护理学杂志,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