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等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成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等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一、中等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成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论文文献综述)

陈耀国[1](2021)在《ITP患者红外热成像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特征相关性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归纳分析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评价成人ITP患者红外热像特点(目标区域的非均一水平与平均温度)与正常人红外热成像图差异,及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旨在为成人ITP病情评估和指导精准化治疗提供新方法,为中医药诊治ITP提供可视化依据。方法1.收集2019年6月-2021年1月就诊于东直门医院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ITP患者,采集所有样本的临床基本信息和中医四诊资料,分析成人ITP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2.应用北京悦天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HIR—2000A型红外热成像仪对ITP组、正常对照组进行红外热成像图像采集,然后使用燕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洪文学教授团队研发的图像识别处理软件进行图像信息处理,最后统计分析非均一性水平、平均温度与血小板计数、出血评分、以及各中医证候之间红外热像图的差异性。结果1.一般情况: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ITP组患者共45例(其中血小板计数<30×109/L的患者为ITP A组,血小板计数≥30×109/L的患者为ITP B组),正常对照45例。ITP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30例,平均年龄为40.44±14.49岁,平均病程为24.07±20.94个月,中位数18.00个月。新诊断ITP患者为5例,持续性ITP患者为5例,慢性ITP患者为27例,重症ITP患者为2例,难治性ITP患者6例。血小板计数最高者为86×109/L,最低者为5×109/L,平均数为44.40×109/L,中位数为42.00×109/L。出血倾向评分0、1、2、3、4、5的患者分别为20、17、6、2、0、0例。出血事件共计25次,其中皮肤出血18次(72%),黏膜出血共7次(28%),无深部器官出血(无内脏、中枢神经系统等致命性出血)。本研究血小板计数与出血倾向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782,P<0.01)。2.中医证候:单一证候共计13例,占总病例数28.9%,按所占百分比高低排序依次为血热妄行证、气不摄血证、瘀血内阻证、阴虚火旺证(气不摄血证与瘀血内阻证占比相同);两证结合共计29例,占总病例数64.44%,按所占百分比高低排序依次为气不摄血证+瘀血内阻证、气不摄血证+阴虚火旺证、瘀血内阻证+血热妄行证;三证结合为1例,占总病例数6.67%,为气不摄血证+阴虚火旺证+瘀血内阻证。单证频次:单证出现频次最高的为气不摄血证(34次,75.56%),其它依次为瘀血内阻证(24次,53.33%)、阴虚火旺(16次,35.56%)、血热妄行证(6次,13.33%)。脏腑辨证:脾病证候出现占比最高,其他依次为肝病证候、肺病证候、心病证候、肾病证候,各脏腑证型频数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脾病证候发生频次明显高于其他脏腑辨证证候(x2=51.667,P<0.01)。3.红外热成像图目标区域非均一性水平:ITP组红外热成像图在10个所测量的目标区域的非均一性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即ITP组较正常对照组的红外热成像图均一性差。ITP A组在9个目标区域(上焦、中焦、下焦、额头、上肢近端、双手掌、下肢近端、下肢远端、脊柱区)的非均一性水平大于ITPB组。正常对照组三焦区域红外热图非均一性排序为:上焦>中焦>下焦,ITP组目标区域红外热图非均一性排序为中焦>上焦>下焦(P<0.05)。ITP组3个目标区域(上焦、中焦、下焦)非均一性水平与血小板计数经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检验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在上焦、中焦、下焦区域的非均一性水平与出血倾向评分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比较分析ITP组各证候间目标区域红外热成像图非均一性水平发现,血热妄行证非均一性水平最高,在其中5个目标区域(上焦、中焦、下焦、手掌、下肢远端)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瘀血内阻证非均一性水平最小,在其中3个区域(上焦、中焦、下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内阻证有2个区域(下肢近端、脊柱区)的非均一性较其他证候水平最大(P>0.05),气不摄血证有3个区域(额头、脊柱区)的非均一性较其他证型水平最小(P>0.05),阴虚火旺证有1个区域(下肢远端)的非均一性水平最小(P>0.05)。比较分析ITP组各脏腑证候间目标区域红外热成像图非均一性水平发现,肝病证候的ITP患者非均一性水平均较其他脏腑证候高,其中5个区域(上焦、中焦、下焦、额头、手掌)与部分证候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病证候在下肢近端非均一性水平较其他脏腑证候高,与肝病证候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心病证候在7个区非均一性水平较其他脏腑证候降低,其中5个区域(上焦、中焦、下焦、额头、上肢近端)与部分证候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病证候在手掌区域的非均一性水平较其他脏腑证候降低(P<0.05);肺病证候在上肢近端的非均一性水平较其他脏腑证候升高(P<0.05);肾病证候在脊柱区的非均一性水平较其他脏腑证候高(P<0.05)。4.红外热成像图目标区域平均温度:ITP组红外热成像图在所测量的目标区域的平均温度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在7个目标区域内(躯干、上焦、中焦、上肢近端、上肢远端、手掌、下肢远端)较正常对照组的非均一性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A组与ITPB组各区域平均温度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三焦区域平均温度排序为:下焦>中焦>上焦;ITP组为:上焦>中焦>下焦,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检验ITP患者红外热成像图目标区域平均温度与血小板计数、出血倾向评分的相关性,统计结果表明平均温度与血小板计数、出血倾向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本研究所测量的目标区域内各中医证候、脏腑证候的平均温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火热、气虚和瘀血是成人ITP患者的三个重要病理因素,脾的脏腑功能失常是ITP的关键中医病机。2.成人ITP患者红外热成像图非均一性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出血倾向评分、中医证候存在相关性,但本研究中所测量的目标区域内平均温度与血小板计数、出血倾向评分、中医证候不存在相关性。综上所述,ITP患者红外热成像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存在一定相关性,红外热成像技术未来或许能成为ITP的辅助检查和疗效评价工具之一。

胡淼[2](2021)在《从基因层面探讨儿童ITP发病机制及扶正解毒方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从基因层面探寻ITP的发病机制,以及对患儿诊断和预后的影响;入组患儿均予扶正解毒方进行干预治疗,进一步研究基因缺陷是否会对扶正解毒方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血小板计数的提高、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以及出血分级改善有影响,为以后进一步从基因层面阐述扶正解毒方的作用机制提供数据支持。研究方法本研究将2018年03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东直门医院儿科余惠平教授门诊的符合纳排标准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分型为持续性或慢性中医辨证为气不摄血证的患儿共2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基因检测,根据患儿基因报告的结果将其分为基因缺陷组和基因正常组。统计基因缺陷的阳性率、基因缺陷相关的相关因素分析以及分析具体可能导致ITP发病的基因缺陷,并根据基因检测明确患儿诊断及判断预后。两组患儿均予扶正解毒方颗粒干预治疗6个月,随访1个月。通过化验外周血的血小板计数、记录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及出血分级量表,分别统计分析入组当天及治疗每个月的各项指标,研究扶正解毒方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血小板计数提高、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以及出血分级改善情况;探讨基因缺陷是否会影响扶正解毒方的疗效,为以后进一步从基因层面阐述扶正解毒方的作用机制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纳排标准的24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分型为持续性或慢性中医辨证为气不摄血证的患儿,进行基因检测,根据基因报告提示有无基因缺陷将其分为基因缺陷组和基因正常组,其中基因缺陷组13例,基因正常组8例。在研究过程中,因3例患儿在基因检测后明确诊断为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故剔除;另外,基因缺陷组有2例患儿因自行停药而脱落,故最终完成研究的基因缺陷组11例,基因正常组8例。其中,入组时基因缺陷组女孩8例,男孩5例,年龄分布在7个月~13岁,平均(6.04±3.598)岁;病程4~48个月,平均(18.92±13.690)个月;其中有2例患儿具有与血液系统或者免疫系统疾病的阳性家族史,入组当天血小板计数(53.00±23.944)×109/L。基因正常组女孩5例,男孩3例,年龄2~7岁,平均(4.50±2.000)岁;病程3~17个月,平均(8.88±4.734)个月;其中有2例患儿报告有免疫系统疾病的阳性家族史;治疗前血小板计数(42.09±19.488)×109/L。两组在性别、年龄、阳性家族史及入组当天血小板计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病程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基因缺陷阳性率及相关因素分析:两组共21例,ITP的基因缺陷组共13例,基因缺陷阳性率为61.90%(13/21)。且经多因素二元logistics检验,年龄、性别、病程、阳性家族史及入组当天血小板计数与持续性、慢性ITP患儿基因缺陷不具有相关性(P>0.05)3.具体基因缺陷分析:在基因缺陷组中,各患儿基因缺陷大多不相同,PLA2G4A、RTEL 1与ITP发病高度相关且临床报道罕见,与ITP发病可能相关的基因大多临床表型为各种免疫缺陷,如:STIM1、BCL11B,在临床意义未明的基因中,LRBA出现频次最高。4.临床疗效上,本实验共19例分型为持续性或慢性的ITP患儿完成全程临床研究,其中基因缺陷组11例,治疗第1、3、6个月总有效率(以完全反应及有效为主)分别为9.09%(1/11)、9.09%(1/11)、27.27%(3/11)。基因正常组的总有效率(以完全反应+有效为主)分别为 12.5%(1/8),12.5%(1/8),37.5%(3/8)。两组治疗1、3、6个月的临床疗效率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候疗效上,治疗6个月后,扶正解毒方对于基因缺陷组和基因正常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疗效显着,其中基因缺陷组治疗6个月中医证候疗效(以临床痊愈、有效、显效为主)为90.91%,基因正常组治疗6个月中医证候疗效(以临床痊愈、有效、显效为主)为87.5%,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扶正解毒方对两组治疗1、3、6个月血小板计数的提高效果一般,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时,治疗前后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可知,时间对应的F=3.390,P=0.049<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血小板计数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组别对应的F=0.966,P=0.498>0.05,说明时间与分组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不同时间点两组间血小板计数升高比较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全程,基因正常组血小板计数随着时间的变化呈上升趋势,基因缺陷组血小板计数变化随着时间变化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两组在治疗后期均呈上升趋势,且基因正常组上升幅度较基因缺陷组明显。7.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主、次症的各项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6个月后,两组进行同组内比较,证候总积分及主症(紫斑出血、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及次症(气短、自汗、少食、便溏)均较本组治疗前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秩和检验,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主、次症的各项积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出血分级变化:治疗6个月后基因缺陷组出血分级改善的有效率(以痊愈、显效为主)为90.91%,基因正常组出血分级改善的有效率(以痊愈、显效为主)为87.5%,经卡方检验,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不良反应:基因缺陷组和基因正常组治疗前后基础体格检查、尿常规、生化功能,未见异常,且治疗过程中对肝肾功能进行定期监测,未见异常,治疗全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10.随访:两组患儿在完成治疗后1个月内,都经电话或者面诊的形式进行了随访,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出血症状的反复或者血小板计数的明显降低,无其余不适。结论基因缺陷可能与ITP的发病相关,其中年龄、性别、病程、阳性家族史以及入组时血小板计数与ITP基因缺陷不具有相关性,其中PLA2G4A、RTEL 1免疫缺陷相关基因、LRBA可能参与了 ITP的发病。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ITP患儿的诊断和预后。基因缺陷之于扶正解毒方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扶正解毒方对于基因缺陷的ITP患儿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且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及降低出血的风险,同时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徐安妮[3](2021)在《地塞米松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回顾性研究地塞米松(DXM)单药、DXM联合用药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于2006年10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收治的77例ITP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根据2016年版ITP诊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确诊为ITP;接受含DXM的方案治疗,包括DXM单药或者联合用药;资料齐全。全部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DXM单药(A组)、38例,DXM联合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B组)、13例,DXM联合达那唑(Danazol)(C组)、13例,DXM联合氨磷汀(AMF)(D组)、13例,A组患者予静滴DXM 10-15mg/d,连续用药5-7天,后改为口服醋酸泼尼松片1mg/(kg·d),病情稳定后逐步减量;B组患者DXM的用法同A组,同时予静滴IVIg400mg/(kg·d),连用3-5天;C组患者DXM的用法同A组,同时予口服Danazol胶囊400mg/d,连续使用3-6个月;D组患者DXM的用法同A组,同时予静滴AMF 400mg/d,连用5天。结果:1、治疗后第3、7、14、30天,四组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同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且B组、C组、D组均高于A组(P<0.05)。2、治疗后第3、7、14、30天,B组、C组、D组的血小板增加的幅度均高于A组(P<0.05)。3、治疗后第3、7、14、30天,四种方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28.9%、65.8%、68.4%、71.1%,B组65.8%、100%、100%、100%,C组61.5%、69.2%、69.2%、92.3%,D组61.5%、65.8%、84.6%、100%(P<0.05)。4、治疗第3、7天,B组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28.9%vs 76.9%,X2=9.204,P=0.002;65.8%vs 100%,X2=4.303,P=0.038)(P<0.05),而C组(28.9%vs 61.5%,X2=3.118,P=0.077;65.8%vs 69.2%,X2=0.052,P=0.820)、D组(28.9%vs 61.5%,X2=3.118,P=0.077;65.8%vs 76.9%,X2=0.16,P=0.689)分别与A组对比,数据分析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30天,B组(68.4%vs 100%,X2=3.757,P=0.052;71.1%vs 100%,X2=3.239,P=0.072)、C组(68.4%vs 69.2%,X2=0.003,P=0.957;71.1%vs 92.3%,X2=1.394,P=0.238)、D组(68.4%vs 84.6%,X2=0.592,P=0.442;71.1%vs 100%,X2=3.239,P=0.072)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与A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使用DXM单药治疗慢性ITP患者,治疗后第3、7、14、30天的总有效率分别为28.9%、65.8%、68.4%、71.1%。2、使用DXM联合IVIg治疗慢性ITP患者,治疗后第3、7、14、30天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8%、100%、100%、100%。3、使用DXM联合Danazol治疗慢性ITP患者,治疗后第3、7、14、30天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1.5%、69.2%、69.2%、92.3%。4、使用DXM联合AMF治疗慢性ITP患者,治疗后第3、7、14、30天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1.5%、65.8%、84.6%、100%。5、DXM联合IVIg的优势在于可以迅速提高患者PLT水平,患者在治疗第3、7天的有效率明显高于DXM单药组,且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6、DXM联合Danazol或AMF的治疗方案在30天内对治疗效果方面的影响并不十分显着。7、DXM单药、DXM联合IVIg、DXM联合Danazol以及DXM联合AMF四种治疗方案均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PLT计数和PLT增幅。

温楚楚[4](2020)在《青黛四黄散敷脾治疗成人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青黛四黄散敷脾对成人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hron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a,CITP)患者 PLT 计数水平、出血症状及中医症状的影响,客观评价青黛四黄散敷脾治疗成人CITP的临床疗效,为CITP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血液科门诊明确诊断为成人CITP的患者49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过程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各剔除脱落2例,最终纳入研究45例),其中研究组为23例,在怡癜饮及维持剂量(0-15mg/d)激素基础上给予青黛四黄散敷脾治疗,每次敷药时间6 h-8 h,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第2周随访;对照组22例,维持怡癜饮及维持剂量(0-15mg/d)激素治疗;通过比较PLT计数水平的变化、中医症候等级评分及2016ITP出血评分的变化,评估青黛四黄散敷脾治疗CITP的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需要进行中医症候评分及2016ITP出血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需检查血常规并记录血小板计数水平。治疗结束后2周进行随访,两组患者需检查血常规并记录血小板计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中医症候评-分、出血评分及激素使用量等基线资料比较得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变化比较组内比较:研究组在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为29(24,34)×109/L,治疗后为40(37,69)× 109/L,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升高。而对照组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38.23±12.66×109/L,治疗后为45.32±16.81 × 109/L,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研究组血小板计数为39(30,70)×109/L,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43.14±18.93×109/L,组间比较得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比较组内比较:研究组在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6(5,9)分,治疗后为3(3,5)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平均值为5.27±2.334分,治疗后为4.55±1.993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疗效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症候评分均下降,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8.2%。(3)治疗前后两组主要临床单项症状比较治疗前后研究组紫癜、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症状改善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5),研究组紫癜改善有效率为68.42%,神疲乏力改善有效率为42.86%,面色苍白改善有效率为62.5%,对照组紫癜改善有效率为6.67%,神疲乏力改善有效率为10%,面色苍白改善有效率为16.67%。(4)治疗后两组出血症状疗效比较组内比较:研究组在治疗前出血评分为2(2,2)分,治疗后为1(1,2)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降低。对照组在治疗前出血评分为2(1,6)分,治疗后为2(1,4.25)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出血评分量表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出血评分均下降,研究组有效率为52.2%,对照组有效率为13.6%。(5)治疗前后西医疗效判定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根据血小板数值变化进行疗效判定比较,得出两组疗效在第2周、第4周、第6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周、第4周、第6周研究组有效率分别为21.7%、26%、30.4%,对照组分别为9.1%,9.1%、13.6%。结论:(1)青黛四黄散敷脾治疗成人CITP,可以改善患者中医症候,尤其在紫癜、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的改善上较为明显,并且可以改善患者出血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血小板计数,且有助于稳定血小板计数。(2)青黛四黄散敷脾操作安全,副作用小,可重复性强;使用自制敷药带进行敷脾操作简便,药液不易渗出,并减少胶带使用对皮肤引起的各种不适,并可重复利用,进一步改良后可以推广使用。

曹慧琴[5](2020)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特点及不同方案治疗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不同诊断分期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特点;分析出血评分与血小板计数、CD4+/CD8+、CD19+、骨髓巨核细胞计数的关系;对比分析三种不同治疗方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醋酸泼尼松片rhTPO+Pred、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静注丙种球蛋白rhTPO+IVIG)治疗前后T、B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评价疗效,为临床ITP患者的个体化诊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免疫科收治的持续性及慢性期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48例患者,按照筛选标准及诊断标准,共计纳入118例ITP。分析不同诊断分期及不同治疗方案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出血评分),并分析所有患者出血评分与血小板计数、CD4+/CD8+、CD19+、骨髓巨核细胞计数的关系,同时,分析三种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1.118例患者中持续性ITP为50例(42.37%),慢性ITP为68例(57.63%);118例患者男女比为1:1.68,不同诊断分期中均为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男女比分别为1:2.13、1: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8);118例患者年龄介于21-79岁之间,分为两个年龄段进行统计分析,不同诊断分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7)。2.118例ITP患者中以皮肤出血最多,其次为粘膜出血,其中部分患者表现为便血、血尿等深部器官出血症状,部分患者无出血症状,不同诊断分期ITP患者的出血部位无统计学差异(P=0.513)。3.118例ITP患者中治疗方案为rhTPO的35例,rhTPO+Pred的54例,rhTPO+IVIG的29例。按照不同诊断分期比较三种不同治疗方案ITP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血部位、治疗前血小板、治疗前CD4+、CD8+、治疗前CD4+/CD8+、治疗前CD19+、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值、出血评分。结果显示,50例持续性ITP患者中,三种治疗方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0,0.900,0.495,0.137,0.252,0.735,0.827,0.617,0.734、0.942),说明三种治疗方案具有可比性;68例慢性ITP患者中,三种治疗方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2,0.932,0.431,0.129,0.165,0.114,0.766,0.622,0.988、0.131),说明三种治疗方案具有可比性。4.118例患者出血评分与血小板计数负相关,r=-0.554,P<0.05(P=0.000);118例患者出血评分与CD4+/CD8+无显着相关性,r=-0.024,P>0.05(P=0.794);118例患者出血评分与CD19+呈弱的负相关,r=-0.299,P<0.05(P=0.001);118例患者出血评分与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呈弱的正相关,r=0.209,P<0.05(P=0.023)。5.118例ITP患者总有效人数101例,有效率为85.59%,其中rhTPO组有效人数为28例,有效率为80.00%,rhTPO+Pred组有效人数为48例,有效率为88.89%,rhTPO+IVIG组有效人数为25例,有效率为86.21%,三种治疗方案的治疗有效率rhTPO+Pred组最高,但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1。6.对慢性ITP患者的三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水平进行计数,发现三种治疗方案中慢性ITP患者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的血小板计数水平均明显升高,治疗后的1周、2周、4周,三种治疗方案结果分析如下,rhTPO+Pred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血小板水平较rhTPO组和rhTPO+IVIG组高,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对持续性ITP患者的三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水平进行计数,发现三种治疗方案中持续性ITP患者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的血小板计数水平均明显升高,治疗后的1周、2周、4周,三种治疗方案结果分析如下,rhTPO+Pred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血小板水平较rhTPO组高,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与rhTPO+IVIG组相比较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rhTPO+IVIG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血小板水平较rhTPO组高,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7.对慢性ITP患者的三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前后的CD4+、CD8+及CD4+/CD8+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三种治疗方案中慢性ITP患者治疗后4周的CD4+、CD8+及CD4+/CD8+均有不同程度的逆转,在治疗后4周外周血CD4+细胞比例升高、CD8+细胞比例降低、CD4+/CD8+比值升高,佐证了三种治疗方案均有一定的效果;进行两两比较后发现,rhTPO+Pred组治疗后对CD4+、CD8+及CD4+/CD8+的逆转优于rhTPO组、rhTPO+IVIG组,且与rhTPO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与rhTPO+IVIG组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存结果上分析仍具有较好的逆转优势。8.对持续性ITP患者的三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前后的CD4+、CD8+及CD4+/CD8+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三种治疗方案中持续性ITP患者治疗后4周的CD4+、CD8+及CD4+/CD8+均有不同程度的逆转,在治疗后4周外周血CD4+细胞比例升高、CD8+细胞比例降低、CD4+/CD8+比值升高,佐证了三种治疗方案均有一定的效果;进行两两比较后发现,rhTPO+Pred组治疗后对CD4+、CD8+的逆转优于rhTPO组、rhTPO+IVIG组,且与rhTPO组、rhTPO+IVIG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rhTPO+Pred组治疗后对CD4+/CD8+的逆转优于rhTPO组、rhTPO+IVIG组,且与rhTPO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但与rhTPO+IVIG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9.对慢性ITP患者的三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前后的CD19+进行比较,发现三种治疗方案中慢性ITP患者治疗后4周的CD19+均有所降低,三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前CD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CD19+的变化提示三种治疗方案对于慢性ITP患者的外周血CD19+均有一定的影响,佐证了三种治疗方案均有一定的效果;rhTPO+Pred和rhTPO+IVIG组优于单独使用rhTPO,且这两组之间比较,也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说明rhTPO+Pred对于慢性ITP患者的疗效为三种方案中最优方案。10.对持续性ITP患者的三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前后的CD19+进行比较,发现三种治疗方案中持续性ITP患者治疗后4周的CD19+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提示三种治疗方案对于持续性ITP患者的外周血CD19均有一定的影响,佐证了三种治疗方案均有一定的效果;rhTPO+Pred和rhTPO+IVIG组优于单独使用rhTPO,但这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住院的持续性及慢性期ITP患者中,女性发病率显着高于男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病。2.住院ITP患者以皮肤出血最多,其次为黏膜出血,不同诊断分期ITP患者的出血部位无明显差异。3.血小板计数可作为出血风险的预测因素,CD4+/CD8+与出血评分无相关性,CD19+、骨髓巨核细胞计数与出血评分有一定的关系,但本研究中样本量有限,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后进一步确定其与出血评分之间的关系。4.三种治疗方案在有效率上并无显着差异,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醋酸泼尼松组在三种治疗方案中能更好的维持血小板计数;治疗后T细胞免疫失衡也随着疾病的好转出现逆转:CD4+细胞比例升高、CD8+细胞比例降低、CD4+/CD8+比值升高;同时随着疾病治疗的好转CD19+的比例也出现一定的逆转。5.本研究样本量有限,上述结论有待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及随访结果进一步研究证实。

屈敏[6](2020)在《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是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二线治疗方案之一。该药在成人ITP中疗效相对较为确切。近年来也相继发表了一些关于儿童ITP中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报道,但总体上病例数相对较少,且尚无对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ITP的荟萃分析。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评估前瞻性临床研究中利妥昔单抗对ITP儿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利妥昔单抗在儿童ITP中的进一步应用及其地位提供更为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方 法]两位独立的研究者分别独立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数据库、PubMed、OVID&EMBASE、Web of science、Clinical Trials.gov 和 Cochrane Library。检索词包括:“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特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利妥昔单抗、美罗华、“CD20抗体,利妥昔单抗”、adolescent、child、“child,preschool”、infant、age before 18、ITP、immune thrombocytopenia、thrombocytopenia、rituximab。从每个数据库的建立之时截止到2019年11月,以获得儿童ITP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合格研究。分析指标包括:总体反应(Overall response,OR)、完全反应(Complete response,CR)、复发和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AEs)。采用Stata软件(15.0版)进行Meta分析。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用于汇集各研究的结果。同时进行敏感性分析,以确定结果是否会有所不同。[结 果]我们检索到的3457篇文章中,去除重复文章1083篇,删除明显与研究内容无关、动物实验或综述类文献101篇,余下文献进行初筛,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排除与本研究内容不符文献2124篇,最后剩余文献下载全文,根据纳入标准(所有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ITP的前瞻性临床试验,儿童年龄在1个月至19周岁以下范围内,英语或中文资料)与排除标准(病例数小于1 0例,无法获取全文,回顾性研究)排除文献。通过仔细阅读全文,139篇文献内容不满足本研究的标准。最终有10篇研究符合荟萃分析的纳入标准。其中小剂量利妥昔单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有3篇合格文献(92例儿童ITP);标准剂量利妥昔单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有7篇合格文献(156例儿童ITP)。结果显示OR率0.58(95%CI 0.47~0.69,12=70.4%)、CR 率 0.37(95%CI0.28~0.46,I2=50.5%)、复发率 0.26(95%CI 0.14~0.38,I2=61.8%)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0.17(95%CI 0.08~0.27,I2=59.6%)。[结 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儿童ITP的治疗中,利妥昔单抗是一种有效的二线治疗药物。但该药的长期有效性尚不明确,未来需要大样本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评价利妥昔单抗在儿童ITP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黄建湾[7](2019)在《两种出血评分系统在妊娠合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2016版ITP出血评分量表和ITP-BAT出血评分系统的效度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4月至2018年0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154例妊娠合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临床资料。分别应用2016版ITP出血评分量表和ITP特异性出血评价工具(ITP-BAT)对其进行出血评分,分析这两种出血评分系统与血小板(PLT)计数、孕龄、疾病分期之间的关系和它们的相关性及一致性。其中,对82例患者系接受糖皮质激素和(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使用这两种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并根据评分的变化及PLT计数分析评估治疗反应度。结果:不同孕龄在两种出血评分系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3,P=0.651;χ2=4.455,P=0.108)。不同疾病分期在两种出血评分系统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340,P=0.001;χ2=14.446,P=0.001),持续性ITP和慢性ITP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新诊断ITP与持续性ITP出血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431,P=0.420);新诊断ITP与慢性ITP出血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1,P=1)。两出血种评分与PLT计数为负相关(r=-0.436,P<0.001;r=-0.390,P<0.001)。两种出血评分之间为正相关(r=0.921,P<0.001)。不同专业医生分别采用这两种出血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完全相同比例分别为94.8%(K=0.894,P<0.001)、93.5%(K=0.868,P<0.001)。82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和(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后两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97,P=0.013;Z=-2.082,P=0.037)、PLT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781,P<0.001),两种出血评分系统评分所耗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46,P=0.011),使用2016版ITP出血评分量表进行评分需要的时间较短。结论:两种出血评分系统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好的反应度、相关性及一致性;两种出血评分系统与不同孕龄无关,与不同疾病分期有关,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两种出血评分在不同专业医生应用具有一致性;妊娠合并ITP患者予糖皮质激素和(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有效;两种出血评分系统均可作为妊娠合并ITP患者病情判断、风险评估及疗效评价的有效工具,前者所耗时间较短,更适合中国ITP患者。

李露[8](2019)在《升板膏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阴虚火旺夹瘀证)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升板膏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阴虚火旺夹瘀证)的疗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分为各含15人的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是升板膏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是仅予以泼尼松治疗,各组治疗时间皆为2月,两组在疾病总有效率、血小板计数、中医症状积分等方面进行前后相互比较,与此同时并监测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变化、消化道反应等情况。结果:在疾病疗效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7%与73.3%,两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在中医症状改善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与60%,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在血小板计数方面,两组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在中医症状积分方面,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在对肝肾功能、空腹血糖的影响方面,两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在消化道反应方面,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1)升板膏与泼尼松联合治疗ITP,在其安全性的基础上,保证了其疗效的肯定性。(2)升板膏与泼尼松联合治疗ITP可以明显升高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水平,且可达到稳定与控制病情的目标。(3)升板膏与泼尼松联合治疗ITP能起到协同效应,可保持疾病疗效,改善中医症状与体征,减少泼尼松对消化道的毒副反应,且对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影响,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包琪琪[9](2019)在《裴氏升板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从裴氏升板方治疗血热妄行型ITP血小板计数、中西医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探讨裴氏升板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血热妄行型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予以激素治疗的一组命名为西药组,激素加裴氏升板方的一组命名为中西组。14d为一周期,共观察4个周期,通过观察两组ITP第0、7、14、28、42、56 d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出血积分、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来评价裴氏升板方的临床疗效,记录肝肾功等评价裴氏升板方是否安全。结果:西药组有2例脱落病例,故中西组和西药组分别有24、22例病例进入统计,试验结果显示:1.PLT:治疗前后,中西组及西药组血小板计数均高于以往,但中西组升高的更为明显,P<0.0000,说明裴氏升板方确能升高血热妄行型ITP血小板计数。2.出血积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出血积分均较前下降,中西组出血积分下降较西药组更为明显,两组经秩和检验比较,P=0.001,说明裴氏升板方可改善血热妄行型ITP患者的出血。3.中医临床症状: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均显示下降,P=0.042;中西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72.73%,两组比较,中西组中医临床症状缓解方面优于西药组,这仍然说明裴氏升板方能有效缓解血热妄行型ITP患者中医临床症状。4.安全性指标:在两组患者的治疗中,发生异常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粪常规和不良事件发生率,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裴氏升板方治疗血热妄行型ITP无肝肾功损害、胃肠道、心血管等明显副作用。结论:1.裴氏升板方能明显升高血小板计数,治疗血热妄行型ITP确有疗效;2.裴氏升板方可明显降低ITP患者出血积分计数,减少出血,改善预后;3.裴氏升板方能明显改善ITP患者临床症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左华芹[10](2018)在《基于免疫识别的靶向血小板载药体的构建及其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作用的临床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由自身抗血小板抗体介导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巨噬细胞是血小板破坏和抗原提呈的关键细胞。基于这一病理特征,本研究以已连接抗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抗CD41单抗)的致敏血小板作为药物载体,携载长春新碱,构建靶向巨噬细胞的血小板载药体(CD41-PLT-VCR),利用抗体介导血小板可被巨噬细胞主动吞噬的特点,将长春新碱靶向运送到巨噬细胞内,杀灭巨噬细胞,进而达到提升血小板数量的目的,并进一步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为临床ITP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研究方法:(1)将抗CD41单抗、长春新碱(VCR)和血小板(PLT)进行共聚合,优化浓度比和反应条件,构建靶向性好、载药率高、安全性佳的CD41-PLT-VCR载药体。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D41单抗是否成功连接至载药体表面。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该载药体的载药率和包封率,以及在不同pH环境下的药物体外释放特性。采用扫描电镜、凝集实验和Western blot法评价载药前后血小板形态和功能的变化。(2)体外实验中,流式细胞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巨噬细胞对CD41-PLT-VCR的吞噬率,HPLC检测巨噬细胞内VCR药物浓度。巨噬细胞分别用对照(control)、PLT、VCR、PLT-VCR 及 CD41-PLT-VCR 处理,CCK-8 法检测各处理组对巨噬细胞的活性抑制率,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诱导巨噬细胞凋亡水平。(3)体内实验中,采用每日腹腔注射抗CD41单抗构建ITP小鼠模型,检测各组干预后ITP小鼠血小板恢复情况,评估CD41-PLT-VCR载药体疗效;检测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及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病理改变,评价载药体的毒性和安全性。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和药物组织分布情况,并进一步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脾巨噬细胞的数量及极化状态,初步探讨CD41-PLT-VCR载药体治疗ITP的相关作用机制。实验结果:(1)抗CD41单抗成功连接至CD41-PLT-VCR载药体表面。当血小板浓度为(2.0~3.0)×105/μl,长春新碱投药量为160μg/ml时,CD41-PLT-VCR载药体可获得最高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为(46.40±1.68)%和(63.40±3.41)%,且载药前后血小板形态、凝集功能以及血小板特征性膜蛋白表达水平均未发生明显改变。CD41-PLT-VCR载药体具有pH敏感的体外释药特性,在酸性环境中能迅速释药,在pH=5的酸性环境中,36 h的药物释放率为(77.6±4.3)%,而在pH=7.4的环境中,36h的释放率仅有(38.9±4.6)%。(2)CD41-PLT-VCR载药体可被巨噬细胞主动吞噬,高效的将VCR靶向运输至巨噬细胞内。CD41-PLT-VCR处理的巨噬细胞,细胞内药物浓度可达投放药物的(30.72±3.11)%,远高于 PLT-VCR 组(21.63±2.17)%和游离的 VCR 组(18.0±1.87)%(P<0.01)。各组处理巨噬细胞72 h后,游离VCR组、PLT-VCR组和CD41-PLT-VCR组对巨噬细胞的活性抑制率分别为(47.87±4.92)%、(55.7±3.02)%和(73.06±5.26)%,凋亡率分别为(44.4±4.10)%、(54.55±5.03)%、(69.70±4.26)%,CD41-PLT-VCR组的活性抑制率和凋亡率均显着高于前两组(P<0.05)。(3)腹腔注射抗CD41单抗构建的ITP模型小鼠,外周血血小板可维持在(100~300)×109/L,脾脏体积明显增大,是正常的3.192±0.194倍(P<0.01)。抗体介导的血小板主要被脾脏巨噬细胞吞噬破坏,可基本模拟人ITP的发病过程。CD41-PLT-VCR载药体处理的ITP小鼠,血小板数量有明显回升,可达(720±197.98)×109/L,为正常值的60%以上,显着高于游离的VCR组(435±222.48)×109/L(P<0.05)。VCR组和对照组两组的体重分别为(16.49±1.14)g、(19.26±0.89)g,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40.65±3.192)m/s、(59.10±1.350)m/s,和对照组相比,VCR组小鼠体重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下降(P<0.01),坐骨神经纤维密度也明显降低,出现脱髓鞘改变。而CD41-PLT-VCR载药体组小鼠一般情况良好,坐骨神经传导速度为(67.58±8.005)m/s,未见明显减小,也未出现典型的病理改变。CD41-PLT-VCR载药体较游离的VCR在血液中维持的时间更长,在肝脾组织中药物浓度更高,在脾脏组织药物浓度可高达(0.225±0.041)μg/g,显着高于游离的长春新碱组(0.098±0.019)μg/g(P<0.01)。VCR可作用于肝脾的巨噬细胞,并使肝脾M2型巨噬细胞比例显着下降(P<0.05);而CD41-PLT-VCR载药体可使小鼠脾脏M1型巨噬细胞比例显着下降(P<0.05),对M2型巨噬细胞无明显影响。研究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 CD41-PLT-VCR载药体,其具有较高的载药率及包封率,且载药过程不影响血小板的形态和功能。CD41-PLT-VCR载药体可通过抗体介导作用被巨噬细胞大量吞噬,高效地将长春新碱靶向运送至巨噬细胞内,从而有效抑制巨噬细胞活性并诱导其凋亡。CD41-PLT-VCR载药体可显着提升ITP小鼠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并减轻长春新碱的全身毒性及周围神经毒性,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作用机制可能为CD41-PLT-VCR载药体通过FcγR靶向作用于ITP小鼠脾脏M1型巨噬细胞,使M1型巨噬细胞数量下降,从而减少其对血小板的吞噬破坏。该载药体有望为ITP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手段。

二、中等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成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等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成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论文提纲范文)

(1)ITP患者红外热成像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特征相关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
        1 ITP的中医研究进展
        2 ITP的西医研究进展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红外热成像技术医学应用研究概况
        1 红外热成像技术概述
        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
        3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领域应用
        4 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1 资料来源
        2 ITP病例选择标准
        3 正常对照选择标准
    二、ITP患者病例资料收集
        1 中医辨证标准
        2 脏腑辨证标准
        3 西医分期标准
        4 出血倾向评分标准
    三、研究方案
        1 临床病例资料收集
        2 实验方法
    四、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统计
        2 中医证候统计
        3 ITP患者红外热成像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
    五、讨论
        1 一般资料分析
        2 出血评分系统与出血风险及其严重程度分析
        3 ITP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分析
        4 ITP患者红外热成像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六、结论
第三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医临床调查量表
附录2 受试者一般情况量表
附录3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出血倾向评分系统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从基因层面探讨儿童ITP发病机制及扶正解毒方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中医综述
        1. 中医病名与文献来源
        2. 病因病机
        3. 现代中医对ITP的治疗现状
        4. 小结
        参考文献
    二、西医综述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 诊断与预后
        3. 现代医学对ITP的治疗现状
        4. 基因组医学与儿童ITP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 临床资料及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二. 讨论分析
        1. 从基因层面探讨相关基因与ITP的发病关系
        2. 基因检测对ITP患儿诊断和预后的影响
        3. 现代医学治疗现状
        4. 儿童ITP的中医病因病机
        5. 扶正解毒方解读与疗效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CRF表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论文成果
    参与课题
    获得奖项

(3)地塞米松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地塞米松在ITP治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4)青黛四黄散敷脾治疗成人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ITP流行病学研究
    1.2. IT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2.1 体液免疫
        1.2.2 细胞免疫
        1.2.3 肝脏、脾脏对血小板的影响
        1.2.4 其他因素
    1.3. ITP的治疗
        1.3.1 传统治疗
        1.3.2 新型药物治疗
    1.4. 中医研究概况
        1.4.1 肝脾与紫癜病的关系
        1.4.2 各家对紫癜病的认识
    1.5. 中医外敷法的认识
        1.5.1 中药外敷法的应用
        1.5.2 中药外敷法的立论依据
    1.6. 青黛及四黄散的应用
        1.6.1 青黛的选择依据
        1.6.2 四黄散的选择依据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资料与方法
        2.1.1 病例来源
        2.1.2 研究对象的流程与标准
        2.1.3 研究方法
        2.1.4 观察指标
        2.1.5 结局评价指标
        2.1.6 观察时间点
        2.1.7 统计方法
    2.2 研究结果
        2.2.1 基线比较
        2.2.2 临床疗效
    2.3 讨论
        2.3.1 青黛四黄散敷脾的研究效果
        2.3.2 安全性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5)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特点及不同方案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
    1.2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1.3 研究意义及目标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纳入标准
    2.2 分期标准、出血评分标准及疗效评价
    2.3 治疗方案及监测指标
    2.4 检测监测指标具体实验方法
    2.5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临床资料
        3.1.1 不同诊断分期IT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3.1.2 ITP 患者三种治疗方案的临床资料比较
    3.2 出血评分及实验室检查
        3.2.1 出血评分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分析
        3.2.2 出血评分与 CD4~+/CD8~+、CD19~+、骨髓巨核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分析
    3.3 三种治疗方案及疗效对比
        3.3.1 三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对比
        3.3.2 三种治疗方案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水平的比较
        3.3.3 三种治疗方案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8+及CD4+/CD8+的比较
        3.3.4 三种治疗方案治疗前后外周血CD19+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6)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二线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两种出血评分系统在妊娠合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2.评分方法
        2.1.2016 版lTP出血评分量表
        2.2.lTP-BAT出血评分系统
    3.两种出血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反应度
    4.统计学处理
结果
    1.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两种出血评分系统的评分情况
    2.2016 版ITP出血评分量表与患者孕龄、疾病分期、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分析
    3.ITP-BAT出血评分与患者孕龄、疾病分期、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分析
    4.两种出血评分系统的相关性分析
    5.两种出血评分系统在不同专业医生应用一致性分析
    6.2016 版ITP出血评分量表反应度分析
    7.ITP-BAT出血评分系统反应度分析
    8.两种出血评分系统评分所需时间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8)升板膏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阴虚火旺夹瘀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英汉对照
引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 —般资料
    2 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
    4 治疗方法
    5 观察内容
    6 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 西医临床疗效比较
    3 中医临床总有效率对比
    4 血小板数值比较
    5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6 安全性指标观察比较
    7 空腹血糖数值变化比较
    8 消化道反应比较
    9 不良事件说明与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西医学对 ITP 的认识
    2.西医学对 ITP 的治疗
    3.中医学对 ITP 的认识
    4.导师对 ITP 的认识
    5.升板膏立方依据以及药理研究
    6.临床疗效分析
    7.存在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脱落或剔除患者例数说明
附录 C 临床观察表
附录 D 不良事件记录表有无
附录 E 患者知情同意书
附录 F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9)裴氏升板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与处理
    2 试验方案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2.5 统计处理
    3 主要技术路线图
    4.结果
        4.1 入组情况
        4.2 基线资料
        4.3 疗效性指标观测结果
        4.4 安全性指标观测结果
        4.5 不良事件
讨论
    1 裴正学教授治疗ITP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
    2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进展
    西医学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10)基于免疫识别的靶向血小板载药体的构建及其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作用的临床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携载长春新碱的靶向血小板载药体的构建及其对巨噬细胞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材料
        2.2 仪器设备
        2.3 CD41-PLT-VCR载药体的构建
        2.4 CD41-PLT-VCR载药体表面抗CD41单抗检测
        2.5 CD41-PLT-VCR载药体载药率和包封率的测定
        2.6 扫描电镜检测血小板的形态变化
        2.7 蛋白质免疫印记法检测血小板特征性膜蛋白表达水平
        2.8 血小板凝集功能测定
        2.9 CD41-PLT-VCR载药体体外药物释放曲线测定
        2.10 巨噬细胞细胞培养和诱导分化
        2.11 巨噬细胞吞噬CD41-PLT-VCR载药体实验
        2.12 巨噬细胞内药物浓度测定
        2.13 细胞增值抑制实验
        2.14 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巨噬细胞凋亡水平
        2.15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CD41-PLT-VCR靶向血小板载药体的构建及载药率和包封率的测定
        3.2 CD41-PLT-VCR载药体的形态功能表征
        3.3 CD41-PLT-VCR载药体的体外释药特性评估
        3.4 CD41-PLT-VCR载药体对巨噬细胞的作用评估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携载长春新碱的靶向血小板载药体体内实验研究及相关作用机制探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材料
        2.2 实验动物
        2.3 仪器设备
        2.4 ITP小鼠模型的建立
        2.5 肝脾组织冰冻切片免疫荧光观察巨噬细胞对致敏血小板的破坏
        2.6 小鼠血小板的提取
        2.7 血小板提取纯度检测
        2.8 血小板致敏性检测
        2.9 CD41-PLT-VCR载药体对ITP小鼠的疗效评估
        2.10 CD41-PLT-VCR载药体全身毒性评估
        2.11 小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2.12 小鼠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学检测
        2.1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肝、脾药物浓度
        2.14 骨髓切片HE染色
        2.15 肝脾组织切片免疫组化
        2.16 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脾巨噬细胞及其极化情况
        2.17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ITP小鼠模型的构建
        3.2 ITP小鼠肝脾巨噬细胞对致敏血小板吞噬情况观察
        3.3 小鼠体内单次给抗体后血小板数量变化和致敏性研究
        3.4 CD41-PLT-VCR载药体对ITP小鼠的疗效评估究
        3.5 CD41-PLT-VCR载药体对ITP小鼠的全身毒性评估
        3.6 CD41-PLT-VCR载药体对ITP小鼠的周围神经毒性评估
        3.7 CD41-PLT-VCR载药体的血药浓度及肝脾组织药物分布情况
        3.8 CD41-PLT-VCR载药体相关作用机制的评估
    4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四、中等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成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论文参考文献)

  • [1]ITP患者红外热成像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特征相关性探讨[D]. 陈耀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从基因层面探讨儿童ITP发病机制及扶正解毒方的临床疗效[D]. 胡淼.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地塞米松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分析[D]. 徐安妮.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4]青黛四黄散敷脾治疗成人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初探[D]. 温楚楚.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特点及不同方案治疗分析[D]. 曹慧琴. 延安大学, 2020(12)
  • [6]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Meta分析[D]. 屈敏.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7]两种出血评分系统在妊娠合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D]. 黄建湾.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8]升板膏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阴虚火旺夹瘀证)临床疗效观察[D]. 李露.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裴氏升板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观察[D]. 包琪琪.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基于免疫识别的靶向血小板载药体的构建及其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作用的临床前研究[D]. 左华芹. 南京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成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等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