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售槟榔对小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周勇,林晓萍[1](2021)在《微量营养素的抗氧化机制在口腔潜在恶性疾患中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氧化应激状态被认为与口腔潜在恶性疾患(oral 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s,OPMD)的发病机制及恶性转化有关。抗氧化微量营养素具有预防、抑制和逆转口腔癌发生的潜力,维持抗氧化微量营养素的浓度在适当范围内对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微量营养素的抗氧化作用机制与OPMD发生、发展及治疗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郭璞[2](2021)在《基于T-2毒素所致垂体氧化应激及血脑屏障损伤的研究及小分子拮抗剂的发现》文中研究说明T-2毒素是由多种镰刀菌(主要是拟枝孢镰刀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近年来,T-2毒素的神经毒性受到研究人员特别关注。体内动物试验研究表明,T-2毒素的暴露使小鼠或大鼠出现包括肌无力、共济失调和厌食在内的神经系统症状,甚至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周围出现显着水肿等明显脑损伤现象。此外,T-2毒素的暴露增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使得甘露醇和伊文思蓝等可以跨越BBB。体外细胞模型研究发现,T-2毒素可以在神经侧累积,表明T-2毒素可能跨越BBB而损伤大脑和垂体等器官。然而,T-2毒素是否可以直接进入大脑而损伤脑部组织器官尚不清楚。PGC-1α是一种有效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和呼吸作用的激活剂,能够调控多种ROS代谢解毒酶(SOD-1、SOD-2、GPX-1、CAT)和线粒体UCP-2的表达,降低细胞内的ROS水平和氧化应激损伤。此外,PGC-1α与脑部损伤密切相关,在多种疾病引起的BBB损伤中起保护作用。因此,保持和增加PGC-1α水平是改善由其他疾病或外界刺激等造成的脑部损伤,尤其是BBB损伤及BBB通透性改变的重要手段。本实验室前期基因组结果显示,T-2毒素孵育GH3细胞可提高细胞内PGC-1α的基因表达水平。然而,PGC-1α是否可以作为靶点减轻T-2毒素的脑损伤毒性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以T-2毒素诱导的神经毒性为切入点,研究T-2毒素在体内是否可以直接跨越BBB及PGC-1α在T-2毒素引起的脑部损伤中的作用,并以PGC-1α为靶点筛选拮抗T-2毒素毒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并进行体内外验证。此外,研究小分子化合物对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BBB损伤是否也具有保护作用,为开发小分子化合物作为缓解BBB损伤的药物奠定基础。1 T-2毒素进入大鼠大脑引起大鼠大脑自噬和垂体凋亡本研究采用LC-MS/MS的方法检测到实验组大鼠脑部T-2毒素的含量为0.012μg/m L。T-2毒素对大脑的损伤作用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减弱,表现为T-2毒素暴露后3天大脑实质明显出血,7天后出血情况有所改善;T-2毒素暴露1天后,大脑皮层线粒体出现肿胀、空泡、嵴脱落、膜结构受损等损伤,暴露7天后,大多数线粒体的结构已经恢复正常。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显示,T-2毒素可以显着增加脑部自噬相关基因LC3、atg5和m TOR的基因表达,并增加LC3的蛋白表达,显着降低caspase-3和Bcl-x的基因表达,caspase-9和bax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T-2毒素对垂体的损伤作用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T-2毒素处理后,大鼠垂体前叶充血,且在T-2毒素处理7天后,充血最明显,细胞核深染,表明垂体细胞可能已发生凋亡;T-2毒素暴露1天后,部分线粒体开始肿胀;3天后,线粒体出现肿胀、空泡、嵴脱落、膜结构受损的现象;7天后,线粒体嵴排列无序,且线粒体区变成了电子透明区。垂体组织中LC3和atg5的基因表达仅在特定时间增加表达,LC3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bax、Bcl-x和caspase-3表达水平显着升高,结果表明T-2毒素可抑制大鼠脑皮层细胞凋亡,引起大鼠垂体细胞凋亡。综合分析凋亡和自噬的关系,表明T-2毒素对垂体的损伤大于其对大脑皮层的损伤作用,且T-2毒素能直接进入大脑而对脑部造成损伤作用。2 PGC-1α是GH3细胞抵抗T-2毒素引起的氧化应激的重要因子本研究采用LC-MS/MS的方法检测了GH3细胞内外T-2毒素的含量。10 n M(4.66μg/kg)和40 n M(18.66μg/kg)的T-2毒素进入GH3细胞的含量达到了7.37%和11.82%,即0.34±0.09μg/kg和2.09±0.13μg/kg,说明T-2毒素可以直接进入GH3细胞,且随着T-2毒素浓度的升高,进入细胞的T-2毒素浓度和比例增加,表明随着T-2毒素浓度的升高,可能带来更大的细胞毒性。10和40 n M的T-2毒素孵育24 h,对GH3细胞氧化应激水平进行检测,包括检测细胞ROS水平,抗氧化应激酶SOD和GSH-Px的活性,及线粒体相关抗氧化应激基因PGC-1α和Tfam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T-2毒素剂量依赖性增加GH3细胞ROS水平、抗氧化酶活性及PGC-1α和Tfam的表达。随后,在GH3细胞中分别沉默PGC-1α和Tfam,结果显示,GH3细胞中沉默PGC-1α的表达能显着降低抗氧化酶的活力,并抑制Tfam的表达。然而,T-2毒素加入后,氧化酶的活力会代偿性的增加。GH3细胞中沉默Tfam的表达能显着降低抗氧化酶的活力,并增加ROS的水平。上述结果说明,PGC-1α通过正调控Tfam的表达而发挥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提示PGC-1α是GH3细胞抵抗氧化应激的一个重要因子。3 PGC-1α是h BMEC细胞抵抗T-2毒素细胞紧密性损伤的重要基因CCK-8试验结果显示,随着T-2毒素孵育浓度的增加,h BMEC细胞的活力随剂量依赖性降低。体外构建BBB模型结果显示,T-2毒素显着降低h BMEC细胞的TEER,并增加Na F渗透系数,表明T-2毒素破坏了BBB的紧密性。此外,T-2毒素剂量依赖性增加PGC-1α、SOD、GSH-Px、IL1β、TNFα、IL6、CCL2、CLCX1和CCL3基因表达。T-2毒素剂量依赖性下调TJs(ZO-1、CLDN5和occuldin)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述试验结果表明T-2毒素可引起h BMEC细胞的毒性并通过降低TJs的表达而引起BBB损伤。本研究应用过表达或抑制PGC-1α的表达结合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进一步研究PGC-1α对TJs的影响。h BMEC细胞中过表达PGC-1α能显着增加细胞膜处TJs(ZO-1、CLDN5和occludin)的荧光强度,并改善T-2毒素引起的细胞膜模糊的现象。然而,PGC-1α的抑制剂SR-18292则进一步加重T-2毒素引起的TJs表达降低,细胞间的TJs更加模糊不清甚至失去细胞间TJs。结果表明PGC-1α是h BMEC细胞抵抗T-2毒素引起的BBB损伤的重要保护因子。4中药小分子化合物激活PGC-1α而抵抗T-2毒素和LPS引起的BBB损伤双荧光素酶结合分子对接技术从166份中药小分子化合物中筛选到化合物3-131直接与人PGC-1α的启动子结合并激活PGC-1α的转录,点突变试验对结合位点进行验证,发现71-73位(-1100 bp~-1000 bp)碱基突变后,双荧光素酶活性较P7降低了70%,提示3-131与PGC-1α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100 bp~-1000 bp(71-73位碱基)直接以氢键结合而激活PGC-1α的转活性。采用T-2毒素和LPS构建体内体外BBB损伤模型,检测细胞和动物水平Na F的渗透情况及体内外TJs的表达情况来综合分析小分子化合物3-131对BBB的保护作用。体外BBB模型结果显示,T-2毒素和LPS可以显着降低TEER,增加Na F通透性,降低TJs(ZO-1、CLDN5和occludin)的表达,加入3-131后可以增加细胞间的TJs,使细胞膜结构清晰,缓解T-2毒素或LPS带来的BBB损伤。体内动物试验模型结果显示,T-2毒素和LPS引起小鼠脑内Na F增加;脑组织结构异常,大量海马区神经元出现变性且排列出现疏松紊乱现象,胞体固缩深染,并可见纤维缠结;ZO-1、CLDN5和occludin的蛋白表达降低,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增加。3-131可以增加小鼠血脑屏障紧密性、减轻大脑病理损伤、缓解大脑炎症反应从而缓解T-2毒素或LPS带来的脑损伤。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T-2毒素直接跨越BBB对脑和垂体造成的损伤作用、PGC-1α在T-2毒素引起的垂体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PGC-1α在T-2毒素引起的BBB损伤中的作用、基于PGC-1α为靶点的小分子拮抗剂筛选及小分子拮抗剂在T-2毒素和LPS外界有毒有害物质损伤BBB中的保护作用。本文从神经毒性角度出发,以PGC-1α为靶点、以BBB损伤为研究对象,为T-2毒素引起的垂体和脑部损伤提供了新的依据,为研究T-2毒素拮抗剂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同时为研究BBB保护剂奠定了基础。
张美龄[3](2021)在《黄柏炭与银屑病的治疗》文中指出纵观历代古籍对炭药的记载,可见其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范围,能够治疗多系统、多器官的疾病种类高达百余种,且疗效确切。作为新药研发的全新药物源泉,探索炭药未被发现的、全新的药效,并科学的阐释其起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对于促进炭药以更广泛的药效服务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黄柏(Phellodendri Chinensis Cortex,PCC)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也是经方常用组成药物之一。在前期开展多种炭药生物活性的研究中,偶然发现黄柏炭(PCC Carbonisata,PCCC)在改善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症状上展现出良好的疗效,然而这一全新药效发挥的起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等基本科学问题尚未有定论。为填补这一研究空白,确证PCCC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拓展其临床应用的范围,本研究展开了以下系列工作。目的:在新线索的基础上,应用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进一步确证PCCC治疗银屑病的活性,并初步探讨“火制”程度对其药效的影响。进而以药效为指导,结合电镜技术、色谱技术以及光学技术,证明黄柏炭纳米类成分(PCCC nano-components,PCCC-NCs)是PCCC发挥治疗银屑病药效的物质基础,并分析不同条件制备的PCCC-NCs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活性强弱的关联性,获取其治疗银屑病活性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于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PCCC-NCs治疗银屑病的量效关系、给药方式以及体内外安全性,并以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功能为切入点,阐释其起效作用机制,从而为以PCCC为代表的中药炭药的临床拓展应用与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前导性研究思路。方法:(1)应用银屑病小鼠模型探讨炮制程度与给药方式对PCCC治疗银屑病作用的影响,初步筛选出活性最佳的“火制”条件,为后续实验的开展奠定基础。(2)采用透析方法将PCCC溶液分离成分子量大于和小于1000 Da的两部分,并借助色谱技术、电镜技术以及光学技术分析鉴定其治疗银屑病的活性部位。(3)考察炭化温度与时间对PCCC活性部位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并通过银屑病小鼠模型和Hacat细胞增殖活力模型评价并筛选出PCCC活性部位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进而借鉴材料科学技术进一步分析其结构特征、元素配位等信息。(4)通过检测银屑病小鼠体重、脾指数、后背与耳部皮肤外貌、银屑病皮损与严重程度评分(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以及病理组织(如表皮厚度、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血管增生等)的变化,对优选获取的PCCC活性部位治疗银屑病的给药方式及量效关系进行研究。(5)利用ELISA法、生化法、流式细胞术、免疫印迹法、免疫组化/荧光法检测皮肤/血清中M1/M2标志性因子水平、脾细胞Th1/Th2和Th17/Treg 比例、氧化应激相关因子以及NF-κB/STAT6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从调控巨噬细胞极化角度探讨PCCC活性部位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6)分别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IL-4将RAW264.7细胞诱导极化成M1亚型和M2亚型,结合CCK-8实验获取的PCCC活性部位的安全给药浓度对极化后的RAW264.7细胞进行干预,并以M1/M2亚型巨噬细胞高表达因子为评价指标,体外进一步证实PCCC活性部位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7)通过细胞CCK-8实验、小鼠急毒及长毒实验,获取PCCC活性部位的安全性参数。结果:(1)确证了市售PCCC(PCCC sale in the market,PCCC-MS)具有治疗银屑病的药效,且腹腔注射效果较灌胃给药和皮下注射更佳;进而考察黄柏及其不同炮制品对银屑病小鼠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药效由强到弱依次为:改良工艺获取的400℃制备PCCC(PCCC prepared at 400℃,PCCC-400℃)>PCCC-MS>炒黄柏(Fried PCC,F-PCC)>PCC。(2)药效结果显示PCCC-400℃治疗银屑病的活性部位为透析袋内成分(MWCO>1000),且经HPLC分析发现其色谱图上无吸收峰出现。低分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microscopy,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ighresolution TEM,HRTEM)下可见其为0.5~3.6 nm的近球形、晶格明显(0.22 nm)的颗粒。红外和荧光图谱显示该部位具有荧光,且表面存在丰富的羟基、羧基等官能团。另外,对PCCC-MS透析袋内成分进行以上分析,结果与上述较为相似。结合我们团队的前期研究结果,本研究确认PCCC治疗银屑病的物质基础为纳米类成分(Nano-components,NCs),即PCCC-NCs。(3)HPLC图谱显示9种工艺参数条件下制备的PCCC-NCs中均未有小分子化合物的存在。进一步采用现代材料科学分析技术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发现:炭化温度相同时,延长制备时间会引起PCCC-NCs粒径尺寸减小、荧光最大激发/发射波长蓝移;炭化时间一致时,升高温度也会引起PCCC-NCs粒径尺寸减少,但是荧光波长变化并无规律性。除此之外,炭化的温度和时间还会引起PCCC-NCs的红外吸收峰强和晶格间距发生改变,但仅以当前结果难以分析其中的规律性。进而以治疗小鼠银屑病和抑制Hacat细胞增殖活力的体内外药效为指导,优化获取PCCC-NCs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400℃、1h,进一步表征发现该NCs主要由碳和氧元素组成,存在高度不定型碳结构和π-π*、n-π*跃迁,且具有荧光激发-发射依赖性,量子产率为5.63%。(4)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考察并证明了 400℃、1 h获取的PCCC-NCs在降低银屑病小鼠PASI评分上,腹腔注射的疗效较灌胃给药和皮下注射更佳;且本实验设置的高、中、低剂量PCCC-NCs在改善IMQ干预引起的体重降低,脾指数增高,PASI评分升高,背部和耳部皮肤病理组织改变如表皮增厚、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血管增生等症状上均显示出显着作用,相关指标或蛋白表达的变化也进一步验证了此结果。综合分析发现PCCC-NCs发挥抗银屑病活性的量-效曲线呈“U”型,即实验考察剂量内,中剂量PCCC-NCs表现出更佳的治疗效果。(5)机制研究发现,PCCC-NCs可降低银屑病小鼠血清(TNF-α、IL-6、IL-23、IL-17A和IL-22)和皮肤组织(TNF-α、IL-6、NO和iNOs)中的M1相关因子,且皮肤免疫组化分析可见其能够降低CD86的阳性表达,表明PCCC-NCs具有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的作用;同时PCCC-NCs可升高皮肤组织和血清中M2相关因子(IL-10和Arg-1)水平,说明其可促进巨噬细胞向M2亚型极化。小鼠脾组织的流式细胞分析显示PCCC-NCs可通过降低Th1/Th2和Th17/Treg比例调节T细胞平衡,且该NCs还可改善IMQ引起的皮肤组织中T-AOC、SOD、GSH-Px、CAT降低,MDA升高的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PCCC-NCs可抑制p65的磷酸化,同时促进STAT6磷酸化。上述结果表明,PCCC-NCs可能通过调控NF-κB和STAT6通路改善IMQ引起的巨噬细胞M1/M2升高现象,进而减少M1巨噬细胞分泌的炎性介质、促进M2型巨噬细胞分泌抗炎介质,实现对Th1/Th2和Th17/Treg平衡的调节和机体氧化应激损伤的缓解,从而发挥治疗银屑病的活性。(6)PCCC-NCs可缓解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的M1极化,同时促进IL-4诱导的RAW264.7的M2极化,从体外角度进一步印证了该NCs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功能。(7)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PCCC-NCs在L02和293T细胞上的安全剂量≤ 1250μg/mL,且其用量在1.56 mg/kg~100.00 mg/kg区间内小鼠均不会出现急毒反应,最大给药量达到200 mg/kg时动物的生理状态和主要器官也未发生明显改变。另外,PCCC-NCs的长毒结果可见该NCs在连续给药1月和停药2周后,小鼠的一般状态、体重、摄食量、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系数及其病理组织未显示出明显毒性变化。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PCCC具有治疗银屑病的功效,且炭化程度高的PCCC腹腔注射效果更佳。综合利用色谱技术、现代材料科学技术和中药药理药效研究方法,追踪并确认PCCC治疗银屑病的物质基础为PCCC-NCs。以此成分为切入点,优化和规范PCCC的制备工艺,并以药效为指导获取该NCs活性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为400℃、1h。在此基础上,发现PCCC-NCs治疗银屑病无剂量依赖性,可能通过NF-κB和STAT6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进而改善T细胞比例失衡和机体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发挥治疗银屑病的活性。另外,PCCC-NCs在细胞毒性、小鼠急毒和长毒实验均显示出极高的安全性。该研究结果将为确证PCCC治疗银屑病的全新药效、并从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角度阐述其科学性提供了实验依据,对于以PCCC为代表的中药炭药功效“钩沉创新”、物质基础和工艺规范及优化等基础研究提供了示范性思路,有助于推动PCCC-NCs开发成治疗银屑病新制剂从而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周勇[4](2021)在《儿童外周血微量营养素与4种口腔黏膜病的关系 ——217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217例0~14岁儿童外周血微量营养素水平与口腔黏膜病(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角炎、唇炎和地图舌)的关系。研究方法:收集儿童口腔黏膜病(childhood oral mucosal lesions,COML)患儿152例和健康儿童(health control group,HC)65例进行回顾性横断面分析,分别记录各组临床资料,测定并比较血清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B2、B3、B5、B6、B7、B9、B12、C)、血清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E、K、25(OH)D2、25(O H)D3)、全血锌和血清钙离子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并采用SPSS23.0软件统计,利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外周血微量营养素水平是否是COML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体内外周血微量营养素在患有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唇炎和地图舌的儿童中存在差异(P(27)0.05);2.与HC组相比,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组儿童维生素B1、B6、B7、C、A、25(OH)D3水平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且维生素B6(50.00%vs13.85%)、维生素B7(36.76%vs 9.23%)、25(OH)D3(64.71%vs 36.92%)缺乏率、维生素K过量率(8.82%vs 0.00%)相对较高(P(27)0.005),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B5、维生素K水平升高的儿童更容易发生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OR值(95%CI)分别为(OR(28)0.448,95%CI:0.266-0.754,P(28)0.003)、(OR(28)0.927,95%CI:0.875-0.982,P(28)0.010)、(OR(28)0.993,95%CI:0.989-0.996,P(27)0.001)、(OR(28)1.033,95%CI:1.003-1.064,P(28)0.030)、(OR(28)2.444,95%CI:1.348-4.431,P(28)0.003);3.与HC组相比,唇炎组儿童维生素B7、25(OH)D3水平显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7)0.05),且维生素B7缺乏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05),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B7、维生素A缺乏的儿童发生唇炎的风险增加,OR(95%CI)值分别为0.025(0.001-0.687)、0.995(0.990-0.999)(P(27)0.05);4.与HC组相比,地图舌儿童维生素K过量率(7.14%vs 0.00%)较高(P(27)0.005),进一步的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K过量更易发生地图舌(OR(28)0.920,95%CI:0.862-0.983,P(28)0.013)、(OR(28)1.961,95%CI:1.028-3.741,P(28)0.041);5.与其他组相比,外周血微量营养素与口角炎发病无相关性(P(29)0.05)。结论:根据临床数据分析推测: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儿童中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B5、维生素K过量可能是其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且各元素之间无相互影响;唇炎儿童中维生素B7、维生素A缺乏可能是其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且两者之间相互独立;地图舌儿童中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K过量可能是其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且两者之间相互独立。
黄晓霞,谭树华,赵凤,费琼辉[5](2019)在《食用槟榔的急性毒性及抗氧化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槟榔提取液及卤水的急性毒性和抗氧化作用。方法对2种食用槟榔成品、2种槟榔卤水溶液、槟榔腌果和槟榔干果水提取液各1份、采用经口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各样品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效应;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和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为指标,研究各样品在高、中、低3个浓度饲喂90 d时对小白鼠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 2种食用槟榔成品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69.42g/(kg·bw)和38.22g/(kg·bw),腌果和干果的半致死剂量(LD50)值分别为34.88 g/(kg·bw)和41.14 g/(kg·bw),卤水的LD50>4848 g/(kg·bw),食用槟榔成品LD50值显着低于槟榔腌果(P<0.01),但与干果LD50无显着差异。槟榔成品及其相应卤水样品对小鼠血清SOD活性、MDA含量无显着变化(P>0.05);各处理组GST活性均低于对照组,部分样品下降显着。结论按照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槟榔成品、腌果、干果和卤水均属于实际无毒级,该剂量下槟榔提取物未对小鼠抗氧化作用产生显着影响。
尹震花[6](2013)在《三白草和猕猴桃保肝降血糖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共有五章组成。第一章论述了三白草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及三白草和猕猴桃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第二章论述了三白草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第三章论述了猕猴桃对四氧嘧啶诱导的小鼠糖尿病的降血糖作用。第四章对三白草脂溶性成分进行研究。第五章综述了猕猴桃的生物活性。第一章三白草和猕猴桃体外生物活性研究1.采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和[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自由基(ABTS)两种方法评价三白草各提取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体内活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三白草正丁醇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IC50=16.94μg·mL-1)比阳性对照BHT的清除能力(IC50=18.71μg·mL-1)强,而弱于阳性对照PG和BHA的清除能力(IC50=0.89和3.2μg·mL-1);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12.90μg·mL-1)弱于阳性对照PG和BHA的清除能力(IC50=0.81和1.95μg·mL-1),比阳性对照BHT (IC50=7.72μg·mL-1)的清除能力略弱;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均比阳性对照PG、BHT和BHA的清除能力弱。结果表明,三白草正丁醇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好。研究浓度与清除率的关系发现,3个提取部位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2.通过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采用96微孔板法对三白草和猕猴桃各提取部位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筛选。结果显示,三白草和猕猴桃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均有较好的体外α-葡萄糖酶抑制活性,其中三白草乙酸乙酯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好(IC50=122.7μg·mL-1),其次为石油醚部位和正丁醇部位(IC50=203.3和659.9μg·mL-1);猕猴桃石油醚部位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好(IC50=57.8μg·mL-1),其次为乙酸乙酯部位(IC50=84.7μg·mL-1)和正丁醇部位(IC50=124.7μg·mL-1),各部位的抑制活性均远大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1103.01μg·mL-1),且抑制率均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性,说明其抑制活性具有浓度依赖性。第二章三白草保肝作用研究通过腹腔注射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GOT和GPT活力以及肝脏匀浆液中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变化,评价三白草石油醚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石油醚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均能显着的降低血清中GOT和GPT的活力,提高肝脏匀浆液中SOD的活力,降低MDA的含量,增强机体对抗自由基的能力。可见,石油醚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具有一定的肝脏保护作用,其保肝作用与其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第三章猕猴桃降血糖作用研究通过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测定小鼠血糖水平,肝糖元、血清中TG、TC和MDA的含量以及血清中SOD活力的变化,评价猕猴桃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对小鼠糖尿病的影响。结果显示,猕猴桃3个部位均有一定的降血糖,调节脂质代谢和增强抗氧化防御体系的作用,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其中石油醚部位低剂量组和乙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均能显着性的降低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乙酸乙酯部位中剂量组和正丁醇部位低剂量组降低餐后血糖效果较好,正丁醇部位中剂量组降低空腹血糖效果较好;石油醚部位高剂量、乙酸乙酯部位三个剂量组和正丁醇部位低剂量组均能显着性升高肝糖元含量;3个部位均能显着性降低TC的含量,石油醚和正丁醇部位高低剂量组以及乙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均能够显着性降低TG含量;3个部位各剂量组均能显着升高SOD水平,石油醚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各剂量组以及乙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均能显着性降低MDA含量。可见,猕猴桃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机制与其促进肝糖元合成,抑制肝糖元分解,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和增强机体抗氧化防御体系有关。第四章三白草脂溶性成分研究采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三白草石油醚部位的脂溶性成分。从石油醚部位中共鉴定了15个化合物,占脂溶性成分总峰面积的43.77%,主要含有呋喃类(13.51%)、醇(6.42%)、醛(4.54%)、脂肪酸(6.4%)及其甲酯(4.57%)等类型的化学成分,主要脂溶性成分为[2S-(2α,3,4α,5)]-2,5-双(3,4-二甲氧基苯基)四氢-3,4-二甲基-呋喃(10.97%)、1,4-二氢-1-二苯甲烯基-5-羟基-4-氧代萘(6.93%)、棕榈酸(3.51%)和-谷甾醇(3.45%)等。第五章猕猴桃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从抗癌、降血脂、抗突变和畸变、解毒、抗氧化、保肝、增强免疫功能和促进肠道运动等多方面介绍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果实的生物活性。
李岚[7](2012)在《槟榔油品质特点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槟榔(areca catechus)是棕榈科植物槟榔的种子,又名榔玉、宾门、仁频等,是我国热带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原产马来西亚,中国引种栽培槟榔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海南和台湾两省,各地所产槟榔绝大部分以咀嚼的形式消费,槟榔已成为仅次于尼古丁、酒精和咖啡因的世界第四大嗜好物品。目前,槟榔籽在加工过程中一般当作废弃物丢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对槟榔籽的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槟榔籽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技术提取槟榔油、分子蒸馏法提纯槟榔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分析确定槟榔油中脂肪酸的主要含量,对提纯前后的槟榔油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并对槟榔油的性质进行研究,以确定槟榔油在贮存和加工过程中保持优良品质的重要条件;另外对槟榔油的食用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在确定对小鼠食用安全的基础上,对槟榔油在饼干加工中替代起酥油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槟榔油理化性质及脂肪酸成分分析:实验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槟榔果仁中提取槟榔油,根据国标测定槟榔油的理化性质,并通过GC-MS对槟榔油脂肪酸的成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超临界CO2提取的槟榔油提纯后折光指数为1.4680,碘价198gI2·(100g)-1,皂化价为194.3mgKOH·g-1,酸价为0.89mgKOH·g-1,过氧化值为0.50meq·kg-1,各项指标均符合食用油脂理化性质要求,其中油脂碘价与折光指数较高,说明槟榔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槟榔油经GC-MS分析表明,含量较高的脂肪酸有月桂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等,经分子蒸馏法提纯后含月桂酸(5.41%)、棕榈酸(14.87%)、亚油酸(26.76%)、油酸(26.98%)、硬脂酸(3.20%),可知,槟榔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油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一半以上(2)槟榔油稳定性研究:本实验用热重分析仪模拟了槟榔油在焙烤和油炸条件下的质量变化情况,由结果可知,槟榔油在加热条件下失重率较低。由于槟榔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光照、空气、高温等都会加速槟榔油的氧化。因此在槟榔油中添加TBHQ.BHA.BHT.PG四种抗氧化剂,能有效防止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并得知,这四种抗氧化剂在槟榔油中的抗氧化性能为TBHQ>PG>BHT>BHA。木实验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和时间以及微波处理下槟榔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变化规律,以了解槟榔油加热方式对槟榔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槟榔油、椰子油、猪油在加热过程中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酸败,与常规加热相比,微波加热油脂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升高速度总体上要高于常规加热。可知,微波加热对植物油品质的影响更大。槟榔油虽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但微波加热条件下其酸值、过氧化值与猪油相比变化趋势相对较小,原因可能是本身含有的抗氧化物质维生素E等。(3)槟榔果仁油安全性评价:实验根据GBI5193-2003《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对槟榔油进行急性毒性、3项遗传毒性及30d喂养实验,评价槟榔油的使用安全性。槟榔油的毒理学实验表明:槟榔油的LD50>21.5g/kg bw,样品属于无毒级;由Ames实验结果可知,槟榔油不能使组氨酸缺陷型菌株发生突变,实验结果为阴性;小鼠骨髓微核实验结果表明槟榔油不具有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生成的能力,并且不影响小鼠红细胞的分化和成熟。根据卫生部颁发的《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的毒性分级标准分析,槟榔油属无毒级,是安全的,但是小鼠精子畸变实验表明大量食用槟榔油对雄性动物生殖细胞有遗传毒性。30d经口摄入槟榔油喂养实验,结果表明,槟榔油对大鼠的体重、食物利用率无明显影响。对大鼠的血液学检查结果可知,食用槟榔油可以增加血红蛋白和雄性大鼠的血小板含量;生化检查可知食用槟榔油能降低UA、GLU含量,对痛风病和高血糖有抑制作用,但是过量食用槟榔油使血液中TC、TP含量升高。大鼠的脏体比均没有超出正常值范围,并对大鼠心、肝、肾、脾等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可知,槟榔油未造成大鼠器官病理性改变和损伤,槟榔油对大鼠没有明显毒性作用,是安全的。(4)槟榔果仁油在饼干加工中的应用研究:实验对槟榔油在饼干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起酥油替代品的研究开发提供依据。实验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槟榔油饼干的最佳配方为:槟榔油30g,黄油25g,糖粉30g,碳酸氢钠0.7g,其他成分适量。该配方烤制的饼干口感酥松,有槟榔油的特殊香味,为槟榔油的开发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杨逊[8](2010)在《Ⅰ、水飞蓟宾纯化及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药效学研究 Ⅱ、内生真菌JJ18接种江滩土壤灭螺活性初步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包括两部分内容:Ⅰ水飞蓟宾纯化及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药效学研究水飞蓟素(Silymarin)是菊科植物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 L.Gaertn),果实的药用有效成分的总提取物,其主要成分为水飞蓟宾(silybin)、异水飞蓟宾(isosilybin)、水飞蓟宁(silydianin)、水飞蓟亭(silychristin)。水飞蓟素作为传统的保肝药物,因其确切的疗效和极低的毒性,在肝病治疗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已积累了30多年的临床使用经验。为了提高水飞蓟素的生物利用度,本论文将其制备成固体分散体及进行重结晶纯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将水飞蓟籽壳仁分离,用热回流法对水飞蓟壳中的水飞蓟素进行热回流提取,单因素试验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酸乙酯与水飞蓟壳的料液比=1:6,提取时间为8 h,提取温度为78℃。此条件下,热回流提取一次,水飞蓟素得率为4.69%,热回流提取四次,水飞蓟素得率为6.18%。(2)通过溶剂法成功的制备了不同比例的水飞蓟素-PVP固体分散体,经表观溶解度及溶出度试验考察,选取1:7为最佳比例。此时固体分散体中水飞蓟素在水中的表观溶解度是水飞蓟素的62倍,而在人工胃液中溶出20 min后,其溶出率超过80%。(3)利用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肝系数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并与片剂益肝灵相比较,用Hism函数对各组进行综合考察。结果显示,当水飞蓟素与PVP的比例为1:7,固体分散体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各个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固体分散体高剂量组药效与空白组最接近,说明其效果优于片剂益肝灵。(4)将水飞蓟素作为原料,于80℃溶解于乙醇中,4℃冰箱中放置过夜,进行水飞蓟宾的重结晶试验。综合水飞蓟宾纯度及收率因素考虑,选择70%乙醇为重结晶溶剂。此时,水飞蓟宾的含量可达97%以上。Ⅱ内生真菌JJ18接种江滩土壤灭螺活性初步研究血吸虫病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性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钉螺是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消灭钉螺具有重要意义。金钱松内生真菌JJ18为本课题组从金钱松Pseudolarix kaempferi Gord茎中分离到的一株具有良好的杀灭钉螺活性的菌株。为了进一步研究JJ18现场杀灭钉螺的可行性,本研究在实验室中将JJ18接种到钉螺孳生的江滩土壤中进行培养,并对该土壤浸出液进行发酵,通过检测该发酵液的杀钉螺活性来判断JJ18接种土壤后的生存情况,旨在探索一条新的灭螺路线。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将内生真菌JJ18进行液体发酵,发酵产物经冷冻干燥、正丁醇提取,结果发现胞内产物的正丁醇提取物无抑菌效果,而胞外产物的正丁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0.9 mg/mL和1.35 mg/mL。(2)将内生真菌JJ18接入钉螺孳生的江滩土壤中,实验室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选取不同的时间点用无菌水洗脱该土壤中的微生物,并通过考察该土壤浸出液的发酵产物对钉螺的杀灭作用,从而判断内生真菌JJ18接入该土壤后的存活情况。通过上述JJ18接种江滩土壤后的灭螺活性时效关系试验,初步判定JJ18在本试验条件下,可以在江滩土壤中至少生存30天。(3)通过卤虫急性毒性试验,发现与JJ18接入PDA相比,JJ18接种灭菌2h、未灭菌土壤后,其洗脱液的发酵产物急性毒性有所降低,从而肯定接种的效果。
刘振丽[9](2009)在《何首乌炮制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及中药中的Maillard反应》文中提出何首乌来源于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具有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的功效。制何首乌为何首乌的炮制品,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功效。目前多从己知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探讨何首乌炮制前后功效改变的物质基础,但成分含量的变化并不能全面阐明何首乌炮制原理;何首乌炮制工艺缺乏规范统一的工艺技术参数、炮制对何首乌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影响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应用现代分析技术无法区别何首乌与制何首乌。本文以药典炮制方法为依据,从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和结构变化两个方面并结合药效学实验研究,探讨了何首乌炮制前后功效改变的物质基础,为制订何首乌科学合理的炮制工艺参数、建立区别何首乌与制何首乌的分析方法提供了科学基础。研究中发现何首乌炮制中成分结构的变化来自于Maillard反应,进而以加热炮制的中药为研究对象,通过现代分析技术方法,确定Maillard反应普遍存在于中药加热炮制过程,但反应产物不尽相同。同时,探讨了牛膝泛糖变质的物质基础和反应途径。在系统文献归纳总结基础上,开展了下述实验研究。1.系统分析对比不同方法炮制后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探讨炮制过程中各种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规范何首乌炮制工艺技术参数提供依据。采用HPLC法,分析了何首乌中具有保肝作用的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简称:二苯乙烯苷)、抗氧化作用的游离蒽醌、泻下作用的结合蒽醌、止泻作用的鞣质和抗氧化作用的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在炮制前后含量的变化。不同炮制方法炮制相同时间结果显示,药典三种炮制方法中,以黑豆汁炖法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游离蒽醌、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含量高于黑豆汁蒸法,然后为清蒸法;泻下作用成分三种方法无明显不同。豆汁炖不同时间各种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随炮制时间的延长,与制何首乌功效相一致的活性成分所占比例逐渐升高,由何首乌的77.0%到炮制32h的95.1%,之后变化不明显;泻下成分所占比例逐渐降低,由何首乌的23.0%到炮制32h的4.9%,之后变化不明显。从活性成分和泻下作用成分综合考虑,何首乌采用豆汁炖32h比较恰当。2.采用HPLC图谱对比方法,确定何首乌炮制后除存在已知成分含量的变化,还有内在成分结构的变化。通过多批次何首乌与制何首乌HPLC图谱的对比分析,发现在相对保留时间0.298 min~0.331 min,制何首乌比何首乌多一组色谱峰,显示何首乌炮制过程中除了已知成分含量的变化,更有成分结构的改变。为了证实这组色谱峰确为炮制产生,进一步选择两个产地的何首乌药材,采用不同炮制方法炮制相同时间,以及同一方法炮制不同时间,对样品进行HPLC图谱分析,证实新的色谱峰确为炮制产生,与炮制是否用辅料、药材产地和炮制方法无关。峰面积随炮制时间的变化而变化。3.采用化学提取分离方法得到炮制后新产生的成分,鉴定结构,并经实验证实产生途径为Maillard反应。经提取和分离条件的优选,从制何首乌中分离得到新的色谱峰代表的成分: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氢-吡喃-4-酮(DDMP)和5-羟甲基糠醛(5-HMF)。前者未见从中药中分离得到,其在硅胶柱、氧化铝柱和硅胶制备薄层板分离纯化时不稳定。根据DDPM和5-HMF结构特征并参考文献,推测它们为Maillard反应产物,即氨基化合物与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类)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物。为了证实推测,采用HPLC法分析了它们在炮制过程中含量的变化特点、炮制前后氨基酸含量的变化、HPLC-ELSD法测定糖类成分组成及含量随炮制时间的变化、pH值变化特点,参考炮制过程芳香气味和饮片外观颜色的变化,确认两个成分的产生途径是Maillard反应。4.进一步采用GC-MS方法,分析鉴定了何首乌炮制后产生的其它9个Maillard反应产物。结果显示,炮制后产生的化学成分类型有呋喃类、呋喃酮类、吡喃酮类、含氮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它们都属于Maillard反应高级阶段的产物。除已经确定的两个成分DDMP和5-HMF,新鉴定了9个化学成分,分别为二氢-2(3H)-呋喃酮、2(5H)-呋喃酮、4-羟基二氢-2(3H)-呋喃酮、5-羟甲基二氢-2(3H)-呋喃酮、2,3-二氢噻吩、糠醛、丙酮醇、2-乙酰吡咯和4,8-二乙酰基-4H,8H-二[1,2,5]恶二唑并[3,4-b:3,4-E]吡嗪,其中5-HMF含量最高。依据峰面积随炮制时间的变化趋势将它们分为三类。5.通过化学提取分离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制何首乌乙酸乙酯部分16个化合物,5个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分离得到,4个为炮制产生。通过大孔树脂、聚酰胺和C18柱层析分离技术,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通过物理化学及波谱数据测定,分别鉴定为: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氢-吡喃-4-酮(1),5-羟甲基糠醛(2),3,5-二羟基-2-甲基-4氢-吡喃4-酮(3),琥珀酸(4),对苯二酚(5),对羟基苯甲醛(6),没食子酸(7),ω-羟基大黄素(8),ω-羟基大黄素8-甲醚(9),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0-β-D-葡萄糖苷(10),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11),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12),大黄素-8-甲醚(13),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醌(14),大黄素(15),大黄素甲醚(16),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为炮制产生。6.探讨有效成分含量变化以及结构变化与功效变化的相关性。采用HPLC测定两种结合蒽醌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和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含量、小鼠小肠推进试验作为泻下作用的评价指标,分析了部分内在成分含量变化与功效变化的关系。两种结合蒽醌含量在炮制的前16h呈现急剧下降趋势,由16h到32h有一定程度降低,在炮制32h后呈现平稳变化;小鼠小肠推进比例在炮制16h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炮制32h后没有差异。显示结合蒽醌含量降低的同时,泻下作用减弱。提示何首乌在常压下炮制32h比较恰当。以清除DPPH自由基和清除羟自由基活性为指标,对制何首乌中Maillard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探讨内在成分结构的变化与功效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制何首乌中的Maillard反应产物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但不及二苯乙烯苷活性强。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以5-羟甲基糠醛最强,其次为制何首乌中的Maillard反应产物和二苯乙烯苷。表明何首乌炮制前后功效的改变既与内在成分含量变化有关,又与成分结构的变化有关。何首乌与制何首乌功效的不同应该是各类成分比例变化和成分结构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7.建立制何首乌特异性的薄层层析(TLC)鉴别方法、指纹图谱鉴别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经供试品的全面选取,建立了区别何首乌与制何首乌的薄层层析(TLC)鉴别方法。供试品采用乙醇提取,聚酰胺柱纯化。以5-HMF为对照品,硅胶G薄层板,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1)为展开剂,15%α-萘酚乙醇溶液加热显色,日光下检视。建立的方法不仅可以区别何首乌与制何首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斑点颜色浓淡、斑点大小的对比,判断炮制的完善程度。采用RRLC法,对多批次何首乌与制何首乌指纹图谱进行了对比分析。借助图谱评价软件,显示15个批次何首乌样品与生成的对照图谱相似度介于0.889~0.996,共有峰24个;14个批次制何首乌样品与生成的对照图谱相似度介于0.724~0.984,共有峰20个。炮制品的相似度低于生品,可能与炮制工艺不统一有关。生品与炮制品共有的色谱峰16个,生品有7个独有的色谱峰,制品有4个。采用HPLC法,建立了制何首乌中5-HMF的含量测定方法。11个批次制何首乌中5-HMF含量为0.013~0.101%,4个批次何首乌中只有1个批次检出微量的5-HMF。8.研究何首乌产地加工方法,规范制何首乌炮制工艺技术参数,对比研究现代工艺与传统工艺。以主要有效成分含量为指标,对何首乌产地净选加工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应“除去两端”;可以“不去外皮”;将新鲜何首乌药材直接切制成制何首乌饮片的形状,既可以简化操作程序,降低成本,又可以避免水溶性成份的流失;应采用低温干燥或阴干。依据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结果,对制何首乌炮制工艺技术参数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制何首乌炮制方法应采用黑豆汁炖法,炮制时间32h。从化学和药效学两方面对黑豆汁炖32h和传统九蒸九晒法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表明,两种工艺游离蒽醌含量有显着差异,结合蒽醌、二苯乙烯苷、5-羟甲基糠醛和pH值没有显着差异。采用两种工艺炮制后,泻下作用明显减弱;对内毒素致大鼠脏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动物血清CER黑豆汁炖32h优于传统九蒸九晒法;动物血清GGT传统九蒸九晒法优于黑豆汁炖32h。两种工艺作用强度方面的差异,有待进一步系统药效学考察。9.研究中药生品与炮制品的鉴别方法,分析炮制品中存在的Maillard产物,结果显示Maillard反应普遍存在于中药加热炮制过程,为中药炮制理论提供了依据。以蒸法、炙法和炒法炮制的14味中药生品和炮制品为研究对象,通过TLC鉴别方法,以5-HMF为对照品,确定采用三种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可以用于区别黄芪、黄精、山茱萸、女贞子、肉苁蓉、大黄、甘草、栀子、人参、槟榔和干姜的生品与炮制品,不适用于区别黄芩和五味子的生品与炮制品。对6味中药黄精、人参、甘草、黄芪、栀子和干姜的生品与炮制品进行了GC-MS对比分析,确定各炮制品中存在不同结构的Maillard反应产物,为中药加热炮制过程发生Maillard反应的普遍性提供了依据。随着牛膝泛糖程度的加重,5-HMF的含量呈明显升高趋势。GC-MS分析结果表明,牛膝泛糖变质的物质基础之一应是其中糖类成分的降解产物,而不是Maillard反应。
周兰兰[10](2003)在《一种白僵菌代谢产物提取物(BCEF0083)抗实验性抑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抑郁症是一种以情感病态变化为主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多种负面影响。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抑郁症为多因素疾病,与遗传、神经介质、及躯体、心理和环境等因素有关。目前其治疗仍不尽人意。本课题采用的BCEF是从一种虫生真菌白僵菌代谢产物中提取的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抗单胺氧化酶作用及较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可能是一潜在抗抑郁剂,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本课题运用体内体外相结合的方法,并采用多种动物模型,从整体、器官、细胞、基因水平研究了BCEF抗抑郁作用,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 BCEF的急性毒性 一次给予大剂量BCEF后,小鼠表现镇静、卷缩、进食减少,部分小鼠出现角弓反张样症状。7d后运用Bliss法计算LD50结果如下: ig给药的LD50=3169.56mg·kg-1,A=-30.30,B=11.15; ip给药的LD50=1461.65mg·kg-1,A=-20.94,B=7.41。与有效剂量(12.5~100mg·kg-1)相比,BCEF的急性毒性较低,可能是安全性较大的制剂。 2 BCEF对槟榔碱致小鼠震颤作用的影响 实验显示ip槟榔碱后,除阿托品组外,BCEF12.5、25.50mg·kg-1三个剂量安徽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组小鼠均有明显震颤。BCEF对小鼠震颤潜伏期、震颤持续时间均无明显影响。阿托品可使震颤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可见BCEF(12.5、25、50 mg·kg一,,19,qdx10d)对槟榔碱致小鼠震颤无明显的对抗作用,提示该药可能无抗胆碱效应。3 BC〔F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BCEF25、50、100mg·kg一,对小鼠自发活动次数(水平活动次数与垂直活动次数)均没有明显改变。表明BCEF(25、50、1 00mg·kg一‘,19,qd X 14d)对小鼠自发活动无明显影响。4 BC〔F的抗实验性抑郁作用 采用药物诱导、行为绝望、未预知的慢性应激、分离等多种抑郁模型研究了BCEF的抗实验性抑郁作用。4.IBC〔F对药物诱导抑郁模型的影响 运用利血平拮抗实验、育亨宾毒性实验、阿扑吗啡诱导刻板行为实验、5一轻色胺酸诱导甩头实验研究了BCEF的抗实验性抑郁作用。 大鼠一次大剂量利血平2.smg·kg一‘sc后表现为活动性明显下降,眼睑下垂明显。BCEF(25、50、100mg·kg一‘,19,qdx14d)预防性连续灌胃给药对上睑下垂评分无明显改善;亦不能明显降低呆在圈内的动物数,对运动不能改善不大;对体温影响较大,可明显对抗利血平化大鼠的体温下降。 小鼠连续利血平0.Zmg·kg一‘sc给药,qd x 14d后表现为活动性明显下降,眼睑下垂,弓背弯曲,体毛松弛、无光泽等。BeEF(25、50、100mg·kg一‘,19,qdX 14d)治疗性连续用药后可不同程度地改善上述体征。BCEF50、 IO0mg·kg一‘组眼睑下垂动物明显减少,呆在圈内的动物数明显减少。表明BCEF治疗性连续给药可明显对抗利血平化小鼠的眼睑下垂和活动抑制,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提示BCEF具有一定增强单胺递质系统的作用。 育亨宾3Omg .kg一‘sc给药后10分钟左右,各组小鼠均出现中毒反应,表现为安徽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肌强直状,皮肤青紫,行动困难。育亨宾给药后0.5小时,BCEF100mg·kg一‘组小鼠有死亡;给药后1小时,BCEF25、50、100 mg·kg一‘组死亡率均显着升高。给药后2小时、5小时各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别;给药后24小时各组死亡率均达最高,仍无明显差别。表明BCEF(25、50、100mg·kg一‘,19,qdx 14d)可升高育亨宾给药后1小时的小鼠致死率,提示BCEF具有一定增强NE能神经系统的作用。 5一HTP100mg·kg一‘ip给药后2一3分钟左右各组小鼠均出现甩头现象,甩头高峰频率出现5一20分钟左右,甩头持续时间约90分钟左右。BCEF50、IO0mg·kg一‘可明显增加小鼠的甩头次数。表明BCEF(50、1 OOmg·kg一‘,19,qd x 14d)可明显增强5一HTP的作用,说明BCEF具有一定增强5一HT能神经系统的作用。 BCEF各剂量组对阿朴吗啡诱导刻板行为实验无明显影响,提示BCEF可能对DA能神经系统影响不大。 综合上述结果,可见BCEF在药物诱导抑郁模型上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增强NE、5一HT能神经系统有关。4.2 BCE「对行为绝望抑郁模型的影响BCEF(25、50、100mg·kg一‘,19,qdxl4d)可明显缩短大鼠、鼠悬尾实验的不动时间实验及小l物的情绪,,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表明‘小鼠强迫游泳BCEF能够提高动4 .3 BCEF增加活动而减少不动时间,从而发挥抗抑郁效应。对未预知的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的影响 采用糖水消耗量测定法检测动物的奖赏反应程度,运用穿箱逃避电击实验、开野实验检测动物的行为学改变。 BCEF(50、100mg·kg一,,19,qdXZxd)可不同程度增加抑郁小鼠的体重和糖水消耗量,明显减少慢性应激小鼠穿箱逃避电击的失败次数;BCEF(1 Oomg·kg一‘,19,qd X 21d)可使抑郁大鼠体重增加较多;BCEF(50、100mg·kg一‘,19,qdX21d)可不同程度增加大鼠糖水消耗量以及开野实验中的水平活动次数与垂直活动次数。表明BCEF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动物的抑郁状态,使体重相对增加,糖水消耗量增
二、市售槟榔对小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售槟榔对小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微量营养素的抗氧化机制在口腔潜在恶性疾患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矿物质在OPMD中的抗氧化作用 |
1.1 锌 |
1.2 铜 |
1.3 硒 |
2 维生素在OPMD中的抗氧化作用 |
2.1 维生素A和维生素E |
2.2 维生素C |
2.3 其他维生素的抗氧化作用 |
2.3.1 维生素B复合体 |
2.3.2 维生素D |
3 小结 |
(2)基于T-2毒素所致垂体氧化应激及血脑屏障损伤的研究及小分子拮抗剂的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中英文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进展 |
1.2.1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概述 |
1.2.2 T-2 毒素概述 |
1.2.3 T-2 毒素神经毒性与氧化应激研究进展 |
1.2.4 T-2 毒素诱导BBB损伤研究进展 |
1.2.5 转录共激活因子PGC-1α与氧化应激和BBB损伤的研究进展 |
1.2.6 基于PGC-1α的激动剂的筛选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2 T-2 毒素对大鼠大脑和垂体的毒性作用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药物与试剂 |
2.1.2 试剂配制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试验动物 |
2.1.5 动物分组与试验设计 |
2.1.6 观测指标 |
2.1.7 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 |
2.1.8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 |
2.1.9 HE染色切片观察 |
2.1.10 TEM观察 |
2.1.11 免疫组织化学 |
2.1.12 T-2 毒素检测方法 |
2.1.13 大脑T-2 毒素提取方法 |
2.1.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 |
2.2.1 临床观察 |
2.2.2 T-2 毒素对大鼠大脑和垂体的病理学损伤 |
2.2.3 脑和垂体超微结构观察 |
2.2.4 自噬相关基因表达 |
2.2.5 凋亡相关基因表达 |
2.2.6 大脑中T-2 毒素含量的检测 |
2.3 讨论 |
3 PGC-1α 在 T-2 毒素引起的 GH3 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细胞株 |
3.1.2 主要试剂 |
3.1.3 试剂配制 |
3.1.4 主要仪器 |
3.1.5 细胞复苏、传代和冻存 |
3.1.6 利用siRNA干扰PGC-1α或 Tfam基因表达 |
3.1.7 细胞内氧自由基检测 |
3.1.8 抗氧化酶SOD活性检测 |
3.1.9 细胞GSH-Px含量检测 |
3.1.10 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m RNA表达 |
3.1.11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 |
3.1.12 T-2 毒素检测方法 |
3.1.13 细胞T-2 毒素提取方法 |
3.1.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 |
3.2.1 细胞内外T-2 毒素的浓度 |
3.2.2 T-2 毒素引起GH3 细胞氧化应激 |
3.2.3 T-2 处理GH3 细胞后对PGC-1α和 Tfam表达的影响 |
3.2.4 PGC-1α干扰对下游基因及GH3 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
3.2.5 Tfam干扰对GH3 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
3.3 讨论 |
4 PGC-1α 在 T-2 毒素引起的 hBMEC 细胞毒性中的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细胞株 |
4.1.2 质粒 |
4.1.3 主要试剂 |
4.1.4 试剂配制 |
4.1.5 主要仪器 |
4.1.6 细胞复苏、传代和冻存 |
4.1.7 CCK-8 法检测T-2 毒素和PGC-1α抑制剂SR-18298对h BMEC细胞活力的影响 |
4.1.8 h-pc DNA3.1(+)-PGC-1α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4.1.9 h-pc DNA3.1(+)-PGC-1α过表达载体转染到hBMEC细胞中 |
4.1.10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4.1.11 细胞跨膜电阻测定 |
4.1.12 细胞荧光素钠透过试验 |
4.1.13 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 |
4.1.14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 |
4.1.15 数据处理 |
4.2 结果 |
4.2.1 T-2 毒素对HBMEC细胞毒性 |
4.2.2 T-2 毒素对体外BBB模型的损伤作用研究 |
4.2.3 PGC-1α在 T-2 毒素引起的h BMEC细胞BBB损伤中的作用 |
4.3 讨论 |
5 中药小分子化合物激活PGC-1Α在 T-2 毒素和LPS引起的血脑屏障损伤中的作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细胞株 |
5.1.2 质粒 |
5.1.3 主要试剂 |
5.1.4 试剂配制 |
5.1.5 主要仪器 |
5.1.6 细胞复苏、传代和冻存 |
5.1.7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 |
5.1.8 启动子活性研究 |
5.1.9 细胞跨膜电阻测定 |
5.1.10 细胞荧光素钠透过试验 |
5.1.11 试验动物 |
5.1.12 动物分组与试验设计 |
5.1.13 HE染色切片观察 |
5.1.14 免疫组织化学 |
5.1.15 组织荧光素钠透过试验 |
5.1.16 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 |
5.1.17 数据处理 |
5.2 结果 |
5.2.1 qRT-PCR筛选PGC-1α激活剂 |
5.2.2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筛选直接激活PGC-1α的小分子化合物 |
5.2.3 小分子化合物作用的核心启动子区域的确定 |
5.2.4 3-131在T-2 毒素和LPS毒性引起的体内外Na F含量升高中的作用 |
5.2.5 3-131 在T-2 毒素和LPS毒性引起的细胞紧密性降低中的作用 |
5.2.6 3-131 在T-2 毒素和LPS毒性引起的脑组织损伤中的作用 |
5.3 讨论 |
6 全文总结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黄柏炭与银屑病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综述一 黄柏临床用药的文献综述 |
1. 黄柏临床用药的古代文献考证 |
2. 黄柏炮制品的现代研究进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银屑病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
1. 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黄柏及其炮制品对银屑病小鼠的治疗作用评价 |
引言 |
实验一 PCCC-MS经不同给药方式干预银屑病小鼠模型的作用比较 |
实验二 黄柏及其炮制品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比较 |
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黄柏炭治疗银屑病的物质基础——纳米类成分的提取与确认 |
引言 |
实验一 利用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筛选PCCC的有效部位 |
实验二 利用HPLC技术分析PCCC的有效部位 |
实验三 利用电镜技术和光学技术分析鉴定有效部位 |
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的制备工艺优化 |
引言 |
实验一 PCCC-NCs的制备条件考察 |
实验二 利用银屑病小鼠模型优化PCCC-NCs的制备工艺参数 |
实验三 应用Hacat细胞优化PCCC-NCs的制备工艺参数 |
实验四 最佳条件获取的PCCC-NCs的表征研究 |
讨论 |
小结 |
第四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
引言 |
实验一 PCCC-NCs治疗银屑病的给药方式研究 |
实验二 PCCC-NCs治疗银屑病的量效关系研究 |
讨论 |
小结 |
第五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
引言 |
实验一 PCCC-NCs对血清和皮肤组织中M1/M2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
实验二 PCCC-NCs对皮肤组织中M1极化标志物阳性表达的影响 |
实验三 PCCC-NCs对脾组织中Th1/Th2和Th17/Treg比例的影响 |
实验四 PCCC-NCs对皮肤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
实验五 PCCC-NCs对皮肤组织中NF-κB和STAT6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讨论 |
小结 |
第六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对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研究 |
引言 |
实验一 利用CCK-8法研究PCCC-NCs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 |
实验二 PCCC-NCs对M1型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研究 |
实验三 PCCC-NCs对M2型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研究 |
讨论 |
小结 |
第七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的安全性评价 |
引言 |
实验一 细胞毒性研究 |
实验二 小鼠急毒实验研究 |
实验三 小鼠最大给药量检测 |
实验四 小鼠长毒实验研究 |
讨论 |
小结 |
结语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儿童外周血微量营养素与4种口腔黏膜病的关系 ——217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对象 |
2.1.1 研究对象和分组 |
2.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外周血微量营养素水平的检测方法及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2 外周血微量营养素生物参考区间 |
2.2.3 外周血微量营养素异常检测标准 |
2.3 质量控制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3.2 各组外周血微量营养素水平的比较 |
3.3 外周血微量营养素在各组中的分布情况 |
3.4 外周血微量营养素水平与儿童口腔黏膜病发病关联的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及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微量营养素的抗氧化机制在口腔潜在恶性疾患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食用槟榔的急性毒性及抗氧化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动物与环境 |
2.3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
2.4 食用槟榔对小鼠抗氧化及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白鼠的中毒症状及急性毒性效应 |
3.2 小白鼠的急性经口毒性效应特征 |
3.3 槟榔对小鼠抗氧化酶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食用槟榔的急性毒性作用 |
4.2 食用槟榔对抗氧化物质的影响 |
5 结论 |
(6)三白草和猕猴桃保肝降血糖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三白草和猕猴桃体外生物活性研究 |
第一节 三白草抗氧化活性研究 |
1.1.1 材料与仪器 |
1.1.2 实验方法 |
1.1.3 结果 |
1.1.4 讨论 |
1.1.5 结论 |
第二节 三白草和猕猴桃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
1.2.1 材料与仪器 |
1.2.2 实验方法 |
1.2.3 结果 |
1.2.4 讨论 |
1.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三白草保肝作用研究 |
2.1 概述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动物 |
2.2.2 样品 |
2.2.3 试剂 |
2.2.4 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造模方法 |
2.3.2 分组方法 |
2.3.3 指标测定方法 |
2.3.4 数据处理 |
2.4 结果 |
2.4.1 三白草不同部位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 GOT 和 GPT 影响 |
2.4.2 三白草不同部位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匀浆液中 MDA 和 SOD 影响 |
2.5 讨论 |
2.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猕猴桃降血糖作用研究 |
3.1 概述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动物 |
3.2.2 样品 |
3.2.3 试剂 |
3.2.4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造模及分组方法 |
3.3.2 指标测定方法 |
3.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 |
3.4.1 猕猴桃不同提取部位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
3.4.2 猕猴桃不同提取部位对糖尿病小鼠肝糖元的影响 |
3.4.3 猕猴桃不同提取部位对糖尿病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
3.4.4 猕猴桃不同提取部位对糖尿病小鼠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三白草脂溶性成分研究 |
4.1 概述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植物来源 |
4.2.2 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样品准备 |
4.3.2 GC-MS 分析条件 |
4.3.3 化合物检索 |
4.4 结果 |
4.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猕猴桃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5.1 抗癌作用 |
5.2 降血脂作用 |
5.3 抗突变和畸变作用 |
5.4 解毒作用 |
5.5 抗氧化和衰老作用 |
5.6 保肝作用 |
5.7 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
5.8 促进肠道运动的作用 |
5.9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槟榔油品质特点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槟榔的研究进展 |
1.1.1 槟榔的生物学性状 |
1.1.2 槟榔的生产销售情况 |
1.1.3 槟榔的食用情况 |
1.2 槟榔油研究进展 |
1.2.1 油脂分离纯化技术 |
1.2.2 槟榔油的提取纯化研究进展 |
1.2.3 槟榔油脂肪酸组成 |
1.2.4 槟榔油的功能特性 |
1.3 目前槟榔油开发与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1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槟榔油的理化性质及其脂肪酸组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槟榔油理化性质 |
2.2.2 槟榔油脂肪酸成分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3 槟榔油稳定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槟榔油 |
3.1.2 试剂与设备 |
3.2 方法 |
3.2.1 热重分析 |
3.2.2 槟榔油氧化稳定性研究 |
3.2.3 槟榔油热加工处理 |
3.2.4 酸价和过氧化值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热重分析实验 |
3.3.2 槟榔油氧化稳定性研究 |
3.3.3 加工方式对槟榔油性质影响 |
3.4 小结与讨论 |
4 槟榔果仁油安全性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急性毒性实验 |
4.2.2 遗传毒性试验 |
4.2.3 数据分析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
4.3.2 遗传毒性试验 |
4.3.3 30d喂养实验 |
4.4 结论 |
5 槟榔果仁油在饼干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槟榔油饼干制作 |
5.3 试验结果 |
5.3.1 正交试验 |
5.4 结果与讨论 |
5.5 结论 |
6 论文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槟榔油的理化性质及其脂肪酸组成 |
6.1.2 槟榔油稳定性研究 |
6.1.3 槟榔果仁油安全性评价 |
6.1.4 槟榔果仁油在饼干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8)Ⅰ、水飞蓟宾纯化及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药效学研究 Ⅱ、内生真菌JJ18接种江滩土壤灭螺活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Ⅰ 水飞蓟宾纯化及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药效学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飞蓟的研究概况 |
1.1.1 水飞蓟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 |
1.1.2 水飞蓟的化学成分研究 |
1.2 水飞蓟素的药理作用 |
1.2.1 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
1.2.2 抗肝炎作用 |
1.2.3 对脂肪肝的治疗作用 |
1.2.4 对抗糖尿病的作用 |
1.2.5 抗肿瘤作用 |
1.2.6 其它作用 |
1.3 水飞蓟素的制剂概况 |
1.3.1 磷脂复合物 |
1.3.2 脂质体 |
1.3.3 自微乳化给药系统 |
1.3.4 固体脂质纳米粒 |
1.3.5 其它制剂 |
1.4 水飞蓟宾的提取与纯化研究 |
1.4.1 水飞蓟素的提取 |
1.4.2 水飞蓟宾的纯化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水飞蓟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
2.1 仪器、试剂与材料 |
2.1.1 试剂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水飞蓟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2.2.2 壳/仁中水飞蓟素的提取 |
2.2.3 热回流方法提取壳中水飞蓟素的工艺优化 |
2.2.4 索氏提取法提取壳中的水飞蓟素 |
2.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壳与仁中水飞蓟素的比较 |
2.3.2 水飞蓟素提取工艺结果 |
2.3.3 索氏提取法提取水飞蓟素试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
3.1 仪器与试剂 |
3.1.1 试剂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
3.2.2 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测定方法的确定 |
3.2.3 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表观溶解度试验 |
3.2.4 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体外溶出试验 |
3.2.5 DSC扫描 |
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
3.3.2 不同比例的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在水中的表观溶解度结果 |
3.3.3 不同比例的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结果 |
3.3.4 DSC扫描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对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4.1 试验动物、仪器与试剂 |
4.1.1 试验动物 |
4.1.2 药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CCL_4致小鼠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
4.2.2 指标的测定 |
4.2.3 统计分析方法 |
4.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固体分散体对造模小鼠肝系数的影响 |
4.3.2 固体分散体对造模小鼠GPT的影响 |
4.3.3 固体分散体对造模小鼠GOT的影响 |
4.3.4 固体分散体对造模小鼠MDA的影响 |
4.3.5 固体分散体对造模小鼠SOD的影响 |
4.3.6 指标综合分析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飞蓟宾重结晶纯化研究 |
5.1 仪器、试剂与材料 |
5.1.1 试剂和材料 |
5.1.2 主要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重结晶溶剂的选择 |
5.2.2 水飞蓟宾含量的测定方法 |
5.2.3 水飞蓟宾重结晶试验 |
5.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5.3.1 水飞蓟宾结晶试验结果 |
5.3.2 水飞蓟宾重结晶试验结果 |
5.3.3 对中兴药业洗涤得到的较纯的原料进行的结晶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Ⅱ 内生真菌JJ18接种江滩土壤灭螺活性初步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血吸虫病 |
1.1.1 血吸虫病简介 |
1.1.2 血吸虫病的传播及中间宿主——钉螺 |
1.1.3 血吸虫病的症状 |
1.2 灭螺药物的研究进展 |
1.2.1 化学类 |
1.2.2 植物类 |
1.2.3 微生物类 |
1.2.4 农药类 |
1.3 内生真菌 |
1.3.1 内生真菌的概念 |
1.3.2 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 |
1.4 金钱松的研究概况 |
1.4.1 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 |
1.4.2 主要成分及药理作用 |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内生真菌JJ18的活性及抑菌试验 |
2.1 仪器、试剂与材料 |
2.1.1 试剂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培养基的配置 |
2.2.2 内生真菌JJ18的活化及观察 |
2.2.3 内生真菌JJ18代谢产物粗提物的制备 |
2.2.4 菌悬液的制备 |
2.2.5 抑菌试验 |
2.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菌种形态 |
2.3.2 胞内外产物供试液的处理 |
2.3.3 胞内外产物供试液的抑菌效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JJ18接种江滩土壤灭螺活性及急性毒性初步研究 |
3.1 仪器、试剂与材料 |
3.1.1 试剂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JJ18接种江滩土壤试验的分组 |
3.2.2 土壤浸出液的发酵 |
3.2.3 杀钉螺试验 |
3.2.4 卤虫的孵化与优选 |
3.2.5 JJ18接种江滩土壤的急性毒性试验 |
3.2.6 统计学处理 |
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接种JJ18前后土壤浸出液发酵产物的比较 |
3.3.2 各组浸出液发酵产物的灭螺试验结果 |
3.3.3 JJ18接种后的灭螺时效性 |
3.3.4 内生真菌JJ18发酵液对卤虫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工作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9)何首乌炮制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及中药中的Maillard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何首乌生药学研究 |
2 何首乌化学成分研究 |
3 何首乌炮制研究 |
4 何首乌质量标准研究 |
5 何首乌药理及毒理作用研究 |
6 何首乌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
7 Maillard反应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何首乌炮制后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 |
第二章 何首乌炮制后化学成分结构的变化 |
第一节 不同地区何首乌与制何首乌HPLC图谱对比分析 |
第二节 何首乌炮制前后HPLC图谱变化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炮制后新产生成分的分离及产生途径分析 |
第一节 新产生成分的分离 |
第二节 新成分产生途径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何首乌炮制产生的Maillard反应产物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制何首乌化学成分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炮制前后成分变化与功效变化的关系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区别何首乌与制何首乌的分析方法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何首乌炮制工艺规范化研究 |
第一节 何首乌净选加工、切制和干燥方法的研究 |
第二节 制何首乌炮制工艺研究 |
第三节 黑豆汁炖与传统炮制工艺的比较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中药中的maillard反应 |
第一节 TLC鉴别生品与炮制品 |
第二节 六味中药炮制品中Maillard反应产物的分析 |
第三节 泛糖程度不同的牛膝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测定及产生途径分析 |
参考文献 |
研究总结 |
研究创新点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图 |
(10)一种白僵菌代谢产物提取物(BCEF0083)抗实验性抑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种白僵菌代谢产物提取物(BCEF)抗实验性抑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2.1 动物 |
2.2 药品与试剂 |
2.3 仪器与设备 |
3 实验方法 |
3.1 小鼠BCEF LD_(50)的测定 |
3.2 槟榔碱致小鼠震颤实验 |
3.3 小鼠自发活动的观察 |
3.4 利血平拮抗实验 |
3.5 育亨宾毒性实验 |
3.6 阿扑吗啡诱导刻板行为实验 |
3.7 5-羟色胺酸诱导甩头实验 |
3.8 脑细胞胞质与重线粒体的制备 |
3.9 MAO活性测定 |
3.10 小鼠强迫游泳实验 |
3.11 大鼠强迫游泳实验 |
3.12 小鼠悬尾实验 |
3.13 小鼠未预知的慢性应激模型 |
3.14 避暗试验 |
3.15 糖水消耗量的测定 |
3.16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3.17 脑组织单胺递质含量的测定 |
3.18 胞质与重线粒体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3.19 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测定 |
3.20 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测定 |
3.2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3.22 一氧化氮(NO)含量的测定 |
3.23 血精氨酸加压素含量(AVP)的测定 |
3.24 大鼠未预知的慢性应激模型 |
3.25 大鼠开野实验 |
3.26 下丘脑皮质酮(CORT)的测定 |
3.27 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的测定 |
3.28 脑组织总RNA的提取、纯度鉴定 |
3.29 引物设计 |
3.30 1%琼脂糖凝胶电泳 |
3.31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下丘脑CRHmRNA表达 |
3.32 PCR产物半定量分析 |
3.33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
4 实验结果 |
4.1 BCEF小鼠LD_(50)的测定 |
4.2 BCEF对槟榔碱致小鼠震颤作用的影响 |
4.3 BCEF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
4.4 BCEF对正常动物脑组织单胺氧化酶(MAO)活性的影响 |
4.4.1 BCEF给药后不同时间对小鼠脑组织MAO活性的影响 |
4.4.2 BCEF不同剂量给药对小鼠脑组织MAO活性的影响 |
4.4.3 体外给药对大鼠脑组织MAO活性的影响 |
4.4.4 BCEF对MAO活性抑制的km值测定 |
4.5 BCEF抗实验性抑郁作用及可能机制 |
4.5.1 BCEF对药物诱导抑郁模型的影响 |
4.5.1.1 BCEF对利血平拮抗实验的影响 |
4.5.1.2 BCEF对育亨宾毒性实验的影响 |
4.5.1.3 BCEF对5-羟色胺酸诱导甩头实验的影响 |
4.5.1.4 BCEF对阿扑吗啡诱导刻板行为实验的影响 |
4.5.2 BCEF对获得性绝望抑郁模型的影响 |
4.5.2.1 BCEF对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的影响 |
4.5.2.2 BCEF对大鼠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的影响 |
4.5.2.3 BCEF对小鼠悬尾实验不动时间的影响 |
4.5.3 BCEF对未预知的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的影响 |
4.5.3.1 BCEF对慢性应激小鼠抑郁模型的影响 |
4.5.3.1.1 BCEF对慢性应激小鼠抑郁模型体重影响 |
4.5.3.1.2 BCEF对慢性应激小鼠穿箱逃避行为影响 |
4.5.3.1.3 BCEF对慢性应激小鼠糖水消耗量的影响 |
4.5.3.1.4 BCEF对慢性应激小鼠脑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4.5.3.1.5 BCEF对慢性应激小鼠脑组织MAO活性影响 |
4.5.3.1.6 BCEF对慢性应激小鼠抑郁模型脑组织单胺递质含量的影响 |
4.5.3.1.7 BCEF对慢性应激小鼠血AVP含量影响 |
4.5.3.2 BCEF对未预知的慢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影响 |
4.5.3.2.1 BCEF对慢性应激大鼠体重影响 |
4.5.3.2.2 BCEF对慢性应激大鼠体重增加影响 |
4.5.3.2.3 BCEF对慢性应激大鼠行为的影响 |
4.5.3.2.4 BCEF对慢性应激大鼠糖水消耗量影响 |
4.5.3.2.5 BCEF对慢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4.5.3.2.5.1 BCEF对未预知的慢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脑组织胞浆、线粒体MDA含量影响 |
4.5.3.2.5.2 BCEF对未预知的慢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脑组织胞浆NO含量的影响 |
4.5.3.2.6 BCEF对慢性应激大鼠下丘脑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影响 |
4.5.3.2.7 BCEF对慢性应激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mRNA表达的影响 |
5 讨论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个人简历 |
2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3 致谢 |
综述及参考文献 |
四、市售槟榔对小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微量营养素的抗氧化机制在口腔潜在恶性疾患中的研究进展[J]. 周勇,林晓萍. 口腔医学, 2021(11)
- [2]基于T-2毒素所致垂体氧化应激及血脑屏障损伤的研究及小分子拮抗剂的发现[D]. 郭璞.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3]黄柏炭与银屑病的治疗[D]. 张美龄.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儿童外周血微量营养素与4种口腔黏膜病的关系 ——217例临床分析[D]. 周勇.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5]食用槟榔的急性毒性及抗氧化作用研究[J]. 黄晓霞,谭树华,赵凤,费琼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13)
- [6]三白草和猕猴桃保肝降血糖作用研究[D]. 尹震花. 河南大学, 2013(02)
- [7]槟榔油品质特点及其应用研究[D]. 李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10)
- [8]Ⅰ、水飞蓟宾纯化及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药效学研究 Ⅱ、内生真菌JJ18接种江滩土壤灭螺活性初步研究[D]. 杨逊. 江苏大学, 2010(08)
- [9]何首乌炮制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及中药中的Maillard反应[D]. 刘振丽.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11)
- [10]一种白僵菌代谢产物提取物(BCEF0083)抗实验性抑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周兰兰. 安徽医科大学,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