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湿地生态及环境功能——探讨吉林省湿地的保护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龙玥竹[1](2021)在《基于生态修复理论的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并倡导社会发展要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湿地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在城市中发挥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境的功能。湿地不仅对社会建设、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还对地域文化、历史文脉有传承作用。湿地不仅仅是城市之肾,还是城市与人类之间的纽带,在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也传递城市精神及地域文化。目前,吉林省湿地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挑战。城市湿地的生态安全问题、湿地生态修复问题成为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所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生态修复理论,从城市湿地景观重塑角度入手,针对湿地面积缩减、水质污染、生物种类单一、缓冲带资源匮乏、核心区域划分不明确、弱化城市风貌现象以及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归纳和总结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理论成果及国内外优秀实际案例,参考借鉴其优秀策略。针对吉林省湿地的现存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方案和策略,以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作为研究的对象,希望能为吉林省湿地生态长远性发展提供参考。并期待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为完善生态圈、提升绿化质量、营造人地情感互动,打造集活力性、参与性、生态性为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尽微薄之力。
张美琪[2](2021)在《吉林省西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以查干湖和嫩江湾湿地为例》文中认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的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提供丰富的服务功能,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多方面的环境和物质基础。湿地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包括但不局限于气候调节、调洪蓄水、维护生物多样性、物质生产、科教文化、娱乐休闲,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但人类对短期经济利益的追逐,导致湿地资源开发不合理、保护不到位等问题一直存在。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价值评估,把湿地为人类提供的效益表现为更直观的经济形式,使人们不仅看到眼前的经济效益,更能注意到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带来的长远效益。本文选取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作为研究案例,在经济学和生态学等理论的基础上,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及实地数据,选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等一系列生态经济学方法对两个案例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定量评估和详细分析,并将两湿地对比,总结出吉林省西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特点,从而得出对当地湿地资源合理保护和开发的科学建议。研究结果主要如下: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4.8×109元/年,其中价值量最大的是调节服务功能,为4.54×109元/年,占总价值的94.1%;其次为社会服务功能,价值量为1.44×108元/年,占总价值的2.9%;第三是支持服务功能,为8.68×107元/年,占总价值的1.7%;供给服务功能最小,为5.81×107元/年,占总价值的1.3%。在9项亚类指标中价值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调洪蓄水>气候调节>科研教育>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土壤>物质生产>气体调节>社会保障>水质净化。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4.37×108元/年,其中价值量最大的是调节服务功能,为4.21×108元/年,占总价值的96.3%;其次为社会服务功能,为1.23×107元/年,占总价值的2.7%;第三是供给服务功能,为3.80×106元/年,占总价值的0.6%;价值量最小的是支持服务功能,为2.26×105元/年,占总价值的0.4%。嫩江湾9项指标中价值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调洪蓄水>气候调节>科研教育>社会保障>保持土壤>物质生产>气体调节>场地租赁>维护生物多样性。根据两个案例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结果,得出吉林省西部湿地的主导服务功能是调节服务,贡献最大的是调洪蓄水服务价值,主要是由于吉林省西部湿地景观分布广,且湿地面积广,蓄水量较大,据此特点提出相应优化建议。吉林省西部湿地在开发管理过程中应合理保护现有资源,维护湿地面积,提高湿地水资源利用率,同时科学地发展潜在湿地功能,在保护的前提下可以对湿地景观进行专业化改造,实施多种措施实现吉林省西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最大化。
刘阳[3](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山地沼泽湿地恢复成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分布着一类特殊的湿地类型——山地泥炭沼泽湿地,这些湿地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泥炭资源、水资源和旅游景观资源,可谓东北地区的“水塔”、“碳库”、“寒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占据重要地位。近年,由于区域泥炭开采、排水造田等生产活动,致使湿地资源退化和丧失,已然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吉林省自2010年逐步启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力图恢复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采用时空替代研究方法,选择地形气候相似、植被发育条件一致的三块湿地组成一个退耕还湿、生态恢复的动态序列,模拟中长时间尺度的生态演替进程。通过实地调研、专家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等途径,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构建一套“立足于湿地主导生态功能恢复”的山地沼泽生态恢复成效的判识方法,对山地沼泽湿地恢复成效进行评估。(1)经过评估,稻田湿地具有最强的物质生产供给功能(62710.00元/hm2),恢复湿地具有最强的水源涵养功能(19934.07元/hm2),而自然湿地的生物支持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方面的生态价值高于前两者。在总价值上三者呈现出恢复湿地(155898.92元/hm2)<稻田湿地(228591.62元/hm2)<自然湿地的规律(310593.62元/hm2)。(2)退耕还湿过程中采用“人工补水+自然恢复”的模式恢复10年,成效明显,恢复湿地的供给功能、支持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价值已经达到2480元/hm2、26270.01元/hm2、118392.96元/hm2、8755.95元/hm2,其中支持服务、文化服务价值量明显高于稻田湿地,支持服务在总价值中占比16.85%,为三类湿地中最高,水源涵养功能也高于作为恢复终点的自然湿地。(3)本文构建的“山地沼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指标选取与权重赋值是科学的,既符合适用性,又体现了主导功能价值。山地沼泽恢复成效检验应重点关注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支持三项功能。为方便快速检测,可选取土壤有机碳、土壤容重、土壤饱和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等四项指标作为简化指标进行长期监测。研究表明,湿地恢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恢复10年的湿地与自然湿地相比,在功能上依然存在较大差距。重视自然山地沼泽的保护是高效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的最根本保障。
郑馨,龙玥竹[4](2021)在《基于生态修复理论的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设计策略》文中认为湿地作为城市的重要生态资源,孕育了丰富的物种,为城市提供生活及工业用水,为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保障。文章从生态修复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吉林省湿地现状,提出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设计策略,构建人类与湿地自然资源和谐共存的宜居环境,促进湿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刘文卿[5](2020)在《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文中认为1930年营造学社成立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统建筑文化核心区,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边疆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至今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盲区。对于古代东北边疆区的黑龙江流域而言,受古建筑地面实例稀少、古文献缺失、历史文化背景复杂、自然气候苛刻等诸多地缘因素限制,其地域性营造特点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未形成系统性全面解读。由于地面实例和纸面文字的双重缺乏,我们无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例解读来展开实证式研究,也无法通过文献分析来进行推论式研究。此外,古代东北边疆区是多民族混居区,人居文化多源多流,特定文化形态下的单线程人居文化演绎方法也不适用。面对这些现实状况,只有以人居遗址的考古信息为主要证据线索,回溯定位遗址的“时空”属性,然后复原遗址的形态构造“物象”属性,最终揭示遗址的文化伦理“意象”属性,开拓出“溯源修正”-“信息解码”-“阐释转译”的新研究路径,并以“自下而上”的复原建构方式去阐释其地域营造特点才是唯一可行之道。本文以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考古信息为材料基础,结合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相关理论,将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按照由表及里、由实体到意象的逻辑递进关系,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解构为遗址时空分布特点、基址环境特点、空间形制特点、构筑技术特点、营造文化特点五个密不可分的层面,并结合相关考古学方法提出地域性营造特点的阐释路径和框架,具体针对每个层面分别展开论述。在时空分布特点层面,通过筛选和整理黑、吉、蒙三个行政区的文物地图集、文物普查目录、考古报告等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构建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信息数据库,对不同时期和地理空间版块的遗址分布情况展开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分别梳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成熟铁器时代、发达铁器时代五个考古学分期,以及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滨海山地区四个地理板块的遗址分布特点,解码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在基址环境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群遗址为典型案例,通过景观考古学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三江平原四大汉魏聚落群和环山式、沿河式两类聚落组团的聚类分布模式,从微观尺度分析不同类型聚落单体遗址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遗址与周围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进而解码聚落遗址空间表征信息背后蕴藏的社会形态、空间认知、人地耦合关系特点等。在空间形制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城市遗址的类型和年代信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环壕聚落与早期都邑、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卫所戍堡与小型城镇三个主要阶段。汇总不同时期的城址考古信息,并复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渤海国时期的上京龙泉府、辽金时期的上京会宁府古城遗址,以及其它代表性中小型城址等典型城市遗址的空间布局,并通过与其它区域城址的适度比对,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在尺度规模、平面格局、军防措施等空间形制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构筑技术特点方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建筑遗址的年代类型信息,分别以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屋出现、地面房屋与大型木构架建筑盛行、大型木构架建筑消失为标志,将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小型木构房屋遗址、大型木构架建筑遗址进行平面形态、结构构架等方面的复原研究,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在材料选择加工、木构架结构构造、室内采暖防寒措施等营造技术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人居文化特点方面,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区别,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归结为渔猎游牧文明下的游居范式、大型农耕文明下的定居范式、军备实边观念下的戍居范式,流人移民的客居范式四种类型。通过追溯和建构各类典型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并梳理不同人居范式在近现代的延续流变,进而解码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观、人居空间观、营造技术观等地域性营造文化观,及其对当下活态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等视野下,阐释黑龙江流域营造文化内涵的游居与耕居二元并立性、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等特征。
张冬杰[6](2020)在《臌囊苔草对水文变化的响应机制与恢复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臌囊苔草(Carex schmidtii)湿地是一种重要的湿地类型,也是沼泽湿地的标志性景观,在水源涵养、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臌囊苔草湿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消亡现象。本研究以松嫩平原西部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的臌囊苔草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调查、室内模拟、模型推演等方法,分析了不同水文条件下臌囊苔草群落特征及时间变化规律,研究了臌囊苔草形态特征、植株结构性状、养分含量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过程,阐明了臌囊苔草光合作用对水文变化的响应机制,并通过臌囊苔草生理生态特征与水文条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揭示臌囊苔草生理生态特征对水文变化的适应机制,提出了基于水文调控的臌囊苔草湿地生态恢复与管理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淹水-湿润环境中臌苔草的盖度、株高和生物量显着高于干旱环境。淹水-湿润环境臌囊苔草最大生物量为1106.29 g/cm2,干旱环境仅为淹水-湿润环境的70.43%。随着时间的推移,优势物种臌囊苔草重要值均下降,在干旱环境下降迅速。臌囊苔草群落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淹水-湿润条件下臌囊苔草群落物种丰富度在15~17种之间,变化幅度相对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旱环境与淹水-湿润环境臌囊苔草群落的相似性指由55.17%下降到30.77%。2、水位变化对臌囊苔草形态特征(株高、茎粗、叶面积、叶长、叶宽)、植株结构性状(植株干重、叶片干重、叶片干物质含量、比叶面积)均具有显着影响。生长末期,湿润处理组(DW0AW0)臌囊苔草的株高为69.4 cm,叶面积为10.02 cm2,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干旱-淹水处理(DF30、DF40和DF60)有效缓解了长期干旱对臌囊苔草生长的抑制作用,恢复了臌囊苔草的植株性状,提高了臌囊苔草的物质生产能力。3、水位变化对臌囊苔草养分含量具有显着影响。DW0AW0处理组臌囊苔草的N含量最高,在13.91~17.97 mg g-1之间。随着初始水位的增加,植物N含量、K含量和K:P比显着下降。DW0条件下,臌囊苔草K含量为10.69 mg g-1,分别比DW5和DW10处理组高20.18%和26.45%。干旱-淹水处理后,臌囊苔草元素含量均得到一定的恢复。其中,臌囊苔草的氮元素和钾元素经历了短暂的下降后恢复到较高水平。4、臌囊苔草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a:b比例、类胡萝卜素含量、最大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光化学淬灭、非光化学淬灭)均受到水位变化的显着影响。DW0AW0处理组臌囊苔草的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最大,分别为2.36 mg g-1,0.756和0.581。干旱-淹水处理有效恢复臌囊苔草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60天干旱再淹水处理组(DF60)臌囊苔草的叶绿素含量恢复至2.42 mg g-1。臌囊苔草的最大光合速率在0.759~0.779之间,各干旱-淹水处理组没有显着差异。实验结束时,DF30、DF40和DF60的实际光合速率是湿润处理组的97.35%、72.00%和90.47%。5、臌囊苔草形态、植株结构性状、养分元素、光合作用等指标系统内部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指标体系之间关系紧密。形态指标主成分主要与苔草株高、茎粗和叶宽相关。植株结构性状主成分主要与植株干重、叶片干重、叶片干物质含量和比叶面积相关。养分元素主成分主要与钾元素、钾磷比、氮钾比和氮元素相关。光合指标主成分主要与最大光合速率和实际光合速率相关。臌囊苔草形态指标主成分、养分元素指标主成分主要受到初始水位和处理持续时间的影响。臌囊苔草植株结构性状指标主成分、光合指标主成分主要受到处理时间的影响。在苔草生理生态特征响应过程中,苔草表型可塑性成为联系其他生理生态指标的重要枢纽。苔草自身的调节功能可以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机制。6、臌囊苔草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更加重要。退化苔草湿地的恢复应根据退化程度和优先恢复顺序,利用自然恢复与人工水文调控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对其进行有效恢复。轻度、中度退化苔草湿地以自然恢复为主,水文调控恢复为辅,着重于恢复苔草湿地的储水结构。严重退化苔草湿地应增加苔草繁殖体数量,后期利用水文调控措施对苔草湿地进行恢复。当臌囊苔草湿地的土壤含水量降低到30%以下时,需采取补水措施使土壤含水量达到40%以上。
李成磊[7](2020)在《延边地区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与知识社会的来临,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校内书本知识的教育已无法满足当今中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及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自2013年国务院发布《国民休闲旅游纲要》,首次提出要推行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后,在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动下,研学旅行成为了近几年的热点研究课题。丰富的研学旅行课程资源是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重要保障。延边地区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丰富,有效开发该区域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是推动延边地区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落实新课程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生活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迁移理论、地理核心素养等相关理论,通过文献法、GIS统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对延边地区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进行开发。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国内外研学旅行研究现状及其重要成果,把握国内外研究的发展趋势,梳理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思路。其次,构建了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模式。基于此模式对延边地区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资源进行了开发。以期为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案例参考,促进延边地区地理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加强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地理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推动边境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策略和依据,构建了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的模式。2.基于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模式,将延边地区地理研学旅行资源分为自然地理资源与人文地理资源进行了开发。包括七个主题的自然地理高中研学旅行资源和五个主题的人文地理高中研学旅行课程资源。3.以自然地理主题与人文地理主题为例,从研学旅行主题、研学目标设计、实践点路线、方案设计与实施、学生活动评价方式等5个方面入手,分别设计了具有延边地区地域特色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方案。基于以上研究成果,针对延边地区地理研学旅行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具体如下:1.充分展现地域优势与特点,侧重于延边地区特殊的地理区位、悠久的历史和少数民族文化。2.充分考虑实践点的分布特点,在降低研学旅行成本的同时,要提高研学旅行活动的效率。3.注重地理工具的应用和学生小组合作方式来开展活动。
张芳玲[8](2020)在《我国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特征及整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为了响应这一指导意见,促进我国东北地区国家公园的建设以及自然保护地的整合,本文收集了我国东北地区的10类57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数据信息,包括建设年代,自然属性,边界范围或地理坐标等。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采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的方法,对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东北地区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重要性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等数据对东北地区国家公园建设的适宜区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的整合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我国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在19562016年这60年间,经历了停滞、发展、爆发3个阶段,无论是类型、数量还是面积,均呈上升趋势。受社会、经济、体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类型之间存在范围交叉重叠的现象,其中尤以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范围重叠最多。按照自然属性给东北国家级自然保护地进行归类,可将其大致归为森林生态系统,内陆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草原草甸和地质遗迹6类,其中,东北地区分布最广泛的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和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地。(2)我国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在空间上呈现聚集分布的格局,东南密,西北疏。辽东半岛-环渤海区域,长白山区域,张广才岭区域,大黑山和小兴安岭区域是自然保护地建设的高密度区域。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倾向于分布在临近河流,交通通达性高的区域。东北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建设水平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无关。(3)我国东北地区国家公园建设潜在分布区域有8处,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呼玛河-黑河鄂伦春山地,分水岗-完达山,松嫩平原,张广才岭,长白山脉和龙岗山-千山。适宜建立国家公园的区域外,共有吉林龙湾国家自然保护区,吉林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靖宇国家自然保护区和靖宇火山地质矿泉群地质公园等3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适宜进行优化整合。
丁月龙,赵春子,张洺也[9](2020)在《吉林省湿地现状与保护建议》文中研究表明为更好地推进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工作,针对湿地污染问题逐渐加重,因不合理的利用导致的湿地环境破坏和面积逐渐萎缩等问题,分析吉林省湿地比重、分布及特点。从吉林省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加强立法执法、建设湿地恢复工程、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等湿地保护建议。
李平[10](2020)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以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态文明的稳步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能有效突破生态环境的约束,破解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难题,解决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吉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占吉林省国土面积的86.43%,是吉林省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急需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与资源承载力允许下的绿色内生发展模式,进而实现限制开发区在保护中有序开发的目标。而绿色发展效率则是在绿色发展及生态效率概念的基础上,考虑资源能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后的经济发展效率。基于此,本研究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绿色发展效率的测算及分析,探寻绿色发展效率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而通过选择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较高的县作为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在理论上丰富人地关系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推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绿色转型,科学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科学提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涵,综合归纳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理论,厘清绿色发展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以及主体功能区划理论的关系。(2)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条件、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做以详细分析。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以劳动、资本、技术作为投入要素,经济指标作为期望产出,环境污染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测算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效率。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呈现V型演变趋势,区域内部绿色发展效率差异逐步增大。(3)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从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外动力入手,从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经济、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政府政策调控等方面探讨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在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因素、科技创新水平、环境规制等因素关系的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Tobit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不同因素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说部分成立,经济发展水平是绿色发展效率的核心驱动因素。(4)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临江市(森林生态功能区)、梨树县(农产品主产区)、通榆县(草原生态功能区)三个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深入探讨,进而提出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模式。(5)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从完善政策支持、加快产业升级、强化要素集聚以及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四大方面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进而增强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内生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二、浅谈湿地生态及环境功能——探讨吉林省湿地的保护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湿地生态及环境功能——探讨吉林省湿地的保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修复理论的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查阅法 |
1.5.2 案例分析法 |
1.5.3 归纳总结法 |
1.5.4 多学科研究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吉林省湿地理论认知及现状调研 |
2.1 湿地概念 |
2.2 吉林省湿地重塑相关理论 |
2.2.1 基础理论 |
2.2.2 辅助理论 |
2.3 吉林省湿地相关内容 |
2.3.1 吉林省湿地概况 |
2.3.2 吉林省湿地类型 |
2.3.3 吉林省湿地特征 |
2.3.4 吉林省湿地作用 |
2.4 吉林省湿地现存问题 |
2.4.1 生态环境遭受损害 |
2.4.2 景观缺乏地域特色 |
2.4.3 湿地路线规划不当 |
2.4.4 配套设施欠完善 |
2.4.5 保护管理力度薄弱 |
2.5 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价值 |
2.5.1 生态价值 |
2.5.2 文化价值 |
2.5.3 美学价值 |
2.5.4 使用价值 |
2.5.5 经济价值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生态修复理论的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策略 |
3.1 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要点 |
3.1.1 生态环境重塑 |
3.1.2 历史人文重塑 |
3.1.3 物质形态重塑 |
3.2 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原则 |
3.2.1 整体性原则 |
3.2.2 多样性原则 |
3.2.3 可持续原则 |
3.2.4 因地制宜原则 |
3.3 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方法 |
3.3.1 引用再野化修复的方法 |
3.3.2 运用师法自然的方法 |
3.3.3 结合形式美法则的方法 |
3.3.4 融入地景艺术设计的方法 |
3.3.5 沿用园林造景的方法 |
3.4 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思路 |
3.4.1 遵循修复性的重塑理念 |
3.4.2 实行多元化的综合治理 |
3.4.3 创新地域性的城市文脉印记 |
3.4.4 创造环保型的前沿景观设施 |
3.5 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措施 |
3.5.1 结合地域,配置多样化物种 |
3.5.2 优化水质,构建生态净化区 |
3.5.3 营造生境,缓冲带植被全覆盖 |
3.5.4 合理规划,构建人性化路线 |
3.5.5 整合需求,完善服务设施 |
3.5.6 提炼元素,传承地域文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设计——以长春市南溪湿地为例 |
4.1 南溪湿地概况 |
4.1.1 区位概况 |
4.1.2 历史沿革 |
4.1.3 自然条件 |
4.1.4 基地分析 |
4.2 南溪湿地景观重塑目标 |
4.2.1 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
4.2.2 物种资源丰富多样 |
4.2.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4.2.4 城市风貌充分展现 |
4.2.5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
4.3 南溪湿地景观重塑总体方案设计 |
4.3.1 总平面图设计 |
4.3.2 空间布局设计 |
4.3.3 功能分区设计 |
4.3.4 交通流线设计 |
4.3.5 景观节点设计 |
4.4 南溪湿地景观重塑专项设计 |
4.4.1 植被绿化专项设计 |
4.4.2 水景专项设计 |
4.4.3 园区铺装专项设计 |
4.4.4 景观小品专项设计 |
4.4.5 地域文化专项设计 |
4.5 南溪湿地公园景观重塑应用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吉林省西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以查干湖和嫩江湾湿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资料 |
2.1 吉林省西部概况 |
2.2 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
2.3 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
第三章 研究区主要服务功能分析及价值评估方法 |
3.1 研究区主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构成 |
3.2 湿地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及指标构建 |
第四章 查干湖、嫩江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
4.1 查干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
4.2 嫩江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
第五章 查干湖、嫩江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结果对比及优化 |
5.1 查干湖、嫩江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结果对比分析 |
5.2 吉林省西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优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山地沼泽湿地恢复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概念与指标 |
1.2.2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 |
2.1.2 社会经济环境 |
2.2 山地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概况 |
2.2.1 稻田人工湿地 |
2.2.2 恢复中的草本沼泽湿地 |
2.2.3 自然泥炭草本沼泽湿地 |
2.3 研究方法 |
2.3.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2.3.2 评价参数获取 |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山地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3.1 构建原则 |
3.2 指标选取 |
3.3 服务功能权重分析 |
3.3.1 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
3.3.2 标准化综合权重计算 |
3.4 指标计算方法 |
3.4.1 物质生产功能 |
3.4.2 土壤营养物质积累功能 |
3.4.3 生物多样性支持功能 |
3.4.4 水源涵养功能 |
3.4.5 固碳释氧功能 |
3.4.6 旅游休憩功能 |
3.4.7 科研文化功能 |
3.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
3.5.1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加权核算 |
3.5.2 单位面积价值总量核算 |
第四章 供给服务功能评估与生态恢复成效 |
4.1 评估参数获取 |
4.2 供给服务功能评估与恢复成效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支持服务功能评估与生态恢复成效 |
5.1 土壤营养物质积累功能评估 |
5.1.1 评估参数获取 |
5.1.2 服务功能评估 |
5.2 生物多样性支持功能评估 |
5.2.1 评估参数获取 |
5.2.2 服务功能评估 |
5.3 水源涵养功能评估 |
5.3.1 评估参数获取 |
5.3.2 服务功能评估 |
5.4 支持功能评估与恢复成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调节服务功能评估与生态恢复成效 |
6.1 评估参数获取 |
6.2 调节服务功能评估与恢复成效分析 |
6.2.1 湿地固碳释氧能力比较 |
6.2.2 调节服务功能恢复成效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化服务功能评估与生态恢复成效 |
7.1 旅游休憩功能评估 |
7.1.1 评估参数获取 |
7.1.2 服务功能评估 |
7.2 科研文化功能评估 |
7.2.1 评估参数获取 |
7.2.2 服务功能评估 |
7.3 文化服务功能评估与恢复成效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生态恢复成效综合分析、结论及建议 |
8.1 生态恢复成效综合分析 |
8.2 结论 |
8.3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吉林省东部山地沼泽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调查问卷 |
致谢 |
(4)基于生态修复理论的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设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吉林省湿地现状 |
1.1 湿地资源破坏严重 |
1.2 缺少地域文化 |
1.3 科研技术研究不够深入 |
2 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设计原则 |
2.1 因地制宜原则 |
2.2 多样性原则 |
2.3 整体性原则 |
2.4 文化性原则 |
3 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设计策略 |
3.1 水向带生境营造设计 |
3.2 缓冲带功能布局设计 |
3.3 陆向带空间布局设计 |
3.3.1 横向空间设计 |
3.3.2 竖向空间设计 |
4 结论 |
(5)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研究综述 |
1.2.2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研究综述 |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框架 |
2.1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研究基础 |
2.1.1 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两大理论基础 |
2.1.2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材料基础 |
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层次解构及考古学研究方法 |
2.2.1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五个主要问题 |
2.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解读方法 |
2.3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重点及路径 |
2.3.1 地域性营造特点考古学阐释的重要视角 |
2.3.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路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 |
3.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数据库构建 |
3.1.1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的采集与筛选 |
3.1.2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
3.1.3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3.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 |
3.2.1 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2.2 早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2.3 成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2.4 发达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3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 |
3.3.1 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规律 |
3.3.2 人居遗址的区域分布规律 |
3.3.3 人居遗址的总体时空分布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 |
4.1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考古概况 |
4.1.1 聚落遗址现状及研究对象选择 |
4.1.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功能及数量 |
4.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分析 |
4.2.1 聚落考古和景观考古方法引入 |
4.2.2 聚落遗址的形态和规模分析 |
4.2.3 聚落遗址的地形水文分析 |
4.3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的地景环境及人地关系阐释 |
4.3.1 聚落遗址的组群及空间分布特点 |
4.3.2 酋帮制社会结构与早期国家化特点 |
4.3.3 聚落族群的空间认知和人居模式特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空间形制 |
5.1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分期溯源 |
5.1.1 城市发展萌芽期:环壕聚落与早期垣壕城邑 |
5.1.2 城市发展成型期: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 |
5.1.3 城市发展高峰期:层级化城市格局延续及戍卫城盛行 |
5.1.4 城市发展衰落期:延用前代旧城为主 |
5.2 黑龙江流域城市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分析 |
5.2.1 王城及都城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 |
5.2.2 大型区域中心城址的平面格局分析 |
5.2.3 防御性山城和军堡的空间格局分析 |
5.3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空间形制的地域性阐释 |
5.3.1 城市空间形制的多元性和简略性 |
5.3.2 规模尺度和平面格局的分异性 |
5.3.3 军防和排水性能和的突出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建筑遗址的构筑技术 |
6.1 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的分期溯源 |
6.1.1 木构技术探索期: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址的出现 |
6.1.2 木构技术成熟期:地面房址与大木构架建筑的盛行 |
6.1.3 木构技术衰退期:大型木构建筑的毁弃与消失 |
6.2 黑龙江流域典型木构架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1 小型居住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2 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3 大型佛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4 其它大木作建筑遗址案例 |
6.3 黑龙江流域木构建筑构筑技术的地域性阐释 |
6.3.1 材料选择加工及应用特点 |
6.3.2 木构架的构造技术特点 |
6.3.3 建筑的采暖防寒技术特点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地域性营造文化 |
7.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1 渔猎游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2 农耕定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3 军防戍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4 流人客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演进特点 |
7.2.1 游居范式的衰落与转型 |
7.2.2 耕居范式的泛滥和超载 |
7.2.3 戍居范式的裁撤和消失 |
7.2.4 客居范式的融入和同化 |
7.3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观及其启示 |
7.3.1 地域性的自然生态观及启示 |
7.3.2 地域性的人居空间观及启示 |
7.3.3 地域性的营造技术观及启示 |
7.4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内涵 |
7.4.1 游居与耕居营造文化的二元并立性 |
7.4.2 营造文化的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 |
7.4.3 营造文化的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 |
7.4.4 营造文化的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信息统计表 |
附录2 黑龙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渤海国城址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臌囊苔草对水文变化的响应机制与恢复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苔草草丘研究进展 |
1.2.2 水文变化条件下湿地植物生理生态特征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3 创新点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概况 |
2.2 数据收集及实验设计 |
2.2.1 文献资料收集 |
2.2.2 野外观测实验 |
2.2.3 室内模拟实验 |
2.2.4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及作用机制解析 |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2.3.1 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测定方法 |
2.3.2 植物形态特征测定方法 |
2.3.3 植物生理特征和养分含量测定方法 |
2.3.4 数据分析 |
第3章 不同水文条件下臌囊苔草群落生态特征及时间变化规律 |
3.1 臌囊苔草盖度、高度和生物量及其时间变化规律 |
3.1.1 臌囊苔草盖度及其时间变化 |
3.1.2 臌囊苔草高度及其时间变化 |
3.1.3 臌囊苔草生物量及其时间变化 |
3.2 不同水文条件下臌囊苔草群落物种组成及其时间变化规律 |
3.2.1 干旱环境臌囊苔草群落物种组成及其时间变化规律 |
3.2.2 淹水-湿润环境臌囊苔草群落物种组成及其时间变化规律 |
3.2.3 干旱环境与淹水-湿润环境臌囊苔草群落结构特征的比较 |
3.3 不同水文条件下臌囊苔草群落生物多样性及时间变化规律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臌囊苔草植株性状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过程 |
4.1 臌囊苔草形态特征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过程 |
4.1.1 臌囊苔草株高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过程 |
4.1.2 臌囊苔草茎粗对水文变化的响应 |
4.1.3 臌囊苔草叶面积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过程 |
4.1.4 臌囊苔草叶长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过程 |
4.1.5 臌囊苔草叶宽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过程 |
4.2 臌囊苔草植株结构性状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过程 |
4.2.1 臌囊苔草植株干重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过程 |
4.2.2 臌囊苔草叶片干重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过程 |
4.2.3 臌囊苔草叶片干物质含量的时间变化规律 |
4.2.4 臌囊苔草比叶面积的时间变化规律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臌囊苔草养分元素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过程 |
5.1 臌囊苔草养分元素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过程 |
5.1.1 臌囊苔草氮含量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过程 |
5.1.2 臌囊苔草磷含量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过程 |
5.1.3 臌囊苔草钾含量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过程 |
5.2 臌囊苔草生物元素比例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过程 |
5.2.1 臌囊苔草氮磷比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过程 |
5.2.2 臌囊苔草氮钾比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过程 |
5.2.3 臌囊苔草钾磷比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过程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臌囊苔草光合作用对水文变化的响应机制 |
6.1 臌囊苔草光合色素对水文变化的响应 |
6.1.1 叶绿素总含量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规律 |
6.1.2 叶绿素a含量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规律 |
6.1.3 叶绿素b含量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规律 |
6.1.4 叶绿素a:b比例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规律 |
6.1.5 类胡萝卜素含量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规律 |
6.2 臌囊苔草光合作用对水文变化的响应 |
6.2.1 最大光合速率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规律 |
6.2.2 实际光合速率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规律 |
6.2.3 光化学淬灭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规律 |
6.2.4 非光化学淬灭对水文变化的响应规律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臌囊苔草生长指标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及水文作用机制解析 |
7.1 臌囊苔草生理生态特征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
7.1.1 臌囊苔草生理生态特征相关性分析 |
7.1.2 臌囊苔草生理生态特征主成分分析 |
7.2 臌囊苔草生长指标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及影响机制解析 |
7.2.1 臌囊苔草形态特征与水位变化条件的结构方程模型 |
7.2.2 臌囊苔草植株结构性状与水位变化条件的结构方程模型 |
7.2.3 臌囊苔草养分元素与水位变化条件的结构方程模型 |
7.2.4 臌囊苔草光合作用与水位变化条件的结构方程模型 |
7.2.5 臌囊苔草生长指标主成分与水位变化条件的结构方程模型 |
7.3 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水文调控的臌囊苔草湿地生态恢复与管理策略 |
8.1 臌囊苔草湿地退化与恢复 |
8.1.1 臌囊苔草湿地退化现状 |
8.1.2 臌囊苔草湿地自然恢复 |
8.1.3 臌囊苔草湿地人工恢复 |
8.2 臌囊苔草湿地的恢复与管理策略 |
8.3 讨论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9.2.1 研究不足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延边地区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体系 |
3.1 开发的原则 |
3.2 开发的依据 |
3.3 开发的策略 |
3.4 开发的模式 |
第四章 延边地区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方案 |
4.1 延边地区地域特色 |
4.2 延边地区自然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 |
4.3 延边地区人文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 |
第五章 延边地区高中地理研学旅行教学案例设计 |
5.1 “湿地的保护与开发”研学旅行教学案例设计 |
5.2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研学旅行教学案例设计 |
5.3 研学旅行学生活动评价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特征及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2.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自然保护地概念及发展现状 |
2.1.1 自然保护地概念 |
2.1.2 我国自然保护地类型及发展现状 |
2.2 国家公园概念及研究进展 |
2.2.1 国家公园的概念 |
2.2.2 国家公园的研究进展 |
2.3 自然保护地及国家公园分布格局研究 |
2.3.1 自然保护地分布格局和优化整合研究 |
2.3.2 国家公园选址布局研究 |
3.研究区域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地质地貌 |
3.3 气候 |
3.4 水文 |
3.5 野生动植物资源 |
4.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数量特征分析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自然保护地发展历程分析 |
4.2.2 自然保护地类型统计分析 |
4.2.3 自然保护地重叠情况分析 |
4.2.4 自然保护地自然属性分析 |
4.3 小结与建议 |
4.3.1 小结 |
4.3.2 建议 |
5.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探究 |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自然保护地省际及类型分布结构特征 |
5.2.2 自然保护地最邻近指数分析 |
5.2.3 自然保护地核密度分析 |
5.2.4 自然保护地分布与地表水域的关系 |
5.2.5 自然保护地分布与自然地貌的关系 |
5.2.6 自然保护地交通可达性分析 |
5.2.7 自然保护地分析与地区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6.东北地区国家公园空间布局与自然保护地整合 |
6.1 研究方法 |
6.1.1 指标选取 |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 结果分析 |
6.2.1 东北地区陆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分析 |
6.2.2 东北地区国家公园建设的适宜区域分析 |
6.2.3 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 |
6.3 讨论与小结 |
6.3.1 讨论 |
6.3.2 小结 |
7.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东北国家公园潜在分布区内自然保护地统计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吉林省湿地现状与保护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概况 |
2 湿地现状 |
2.1 湿地类型及比重 |
2.2 湿地分布 |
2.3 湿地的区域差异 |
2.4 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
3 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建议 |
3.1 存在的问题 |
3.2 保护建议 |
3.2.1 加强立法和执法以及相关规划的制定 |
3.2.2 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加强湿地恢复工程建设 |
3.2.3加大湿地管理资金的投入,推进技术创新 |
3.2.4 加强相关宣传,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 |
3.2.5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深化湿地领域务实合作 |
(10)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区域发展模式研究进展 |
1.2.2 限制开发区域研究进展 |
1.2.3 绿色发展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限制开发区 |
2.1.2 绿色发展 |
2.1.3 绿色发展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产业生态学理论 |
2.2.5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
3.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与条件 |
3.1.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类型和范围 |
3.1.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 |
3.1.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演变与现状分析 |
3.1.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环境发展态势分析 |
3.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测算方法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3.2.3 绿色发展效率测算 |
3.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特征 |
3.3.1 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呈现V型演变趋势 |
3.3.2 不同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演变趋势不同 |
3.3.3 绿色发展效率时间变化差异特征 |
3.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演变特征 |
3.4.1 绿色发展效率整体相对较好,但内部呈两极分化态势 |
3.4.2 绿色发展效率相对低值区以资源型城市为主 |
3.4.3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分异特征 |
3.4.4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关联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4.1.1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
4.1.2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外生动力 |
4.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4.2.1 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存在非线性关系 |
4.2.2 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3 科技创新水平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4 城镇化水平提升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5 环境规制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3.1 Tobit模型 |
4.3.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4.3.3 数据来源 |
4.3.4 测算结果 |
4.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
4.4.1 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2 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3 科技创新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4 城镇化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5 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 |
5.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 |
5.1.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目标 |
5.1.2 模式选择的原则 |
5.1.3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 |
5.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2.1 典型案例(临江市) |
5.2.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3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
5.3.1 典型案例(梨树县) |
5.3.2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
5.4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4.1 典型案例(通榆县) |
5.4.2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体制机制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1.1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
6.1.2 发挥目标评价导向作用,建立绿色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
6.1.3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机制 |
6.2 加快产业升级推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2.1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
6.2.2 优化产业配置,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 |
6.3 强化要素集聚保障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3.1 加强科技支撑,推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
6.3.2 加大绿色投入,加强金融资金支持力度 |
6.3.3 集聚优秀人才,激发绿色发展活力 |
6.4 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促进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4.1 加强生态建设与修复,提高生态环境容量 |
6.4.2 加快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权责明确的环境污染治理制度 |
6.4.3 强化节能降耗,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浅谈湿地生态及环境功能——探讨吉林省湿地的保护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修复理论的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研究[D]. 龙玥竹. 吉林建筑大学, 2021
- [2]吉林省西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以查干湖和嫩江湾湿地为例[D]. 张美琪.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3]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山地沼泽湿地恢复成效研究[D]. 刘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基于生态修复理论的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设计策略[J]. 郑馨,龙玥竹. 安徽建筑, 2021(02)
- [5]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D]. 刘文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臌囊苔草对水文变化的响应机制与恢复策略研究[D]. 张冬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4)
- [7]延边地区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 李成磊. 延边大学, 2020(07)
- [8]我国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特征及整合研究[D]. 张芳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9]吉林省湿地现状与保护建议[J]. 丁月龙,赵春子,张洺也. 贵州农业科学, 2020(07)
- [10]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D]. 李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