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一、怎样让学生动起来(论文文献综述)

吴锋,张敏[1](2021)在《让语文学习“动”起来——记第二届湖北教育“教研名师”朱明英》文中认为"朱明英的‘活动式语文’教学主张有两层含义:一是把语文知识融入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堂活动之中,让学生借助活动体验并内化语文知识;二是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中运用、实践课堂所学。这种教学理念巧妙地将‘学’活动化,有助于学生形象、

李婉冰[2](2021)在《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案例研究 ——以“原电池”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为落实党在十九大提出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反映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能力层面上对学生的培养要求。本研究立足于H老师对高一必修、高二选修原电池内容的教学实践,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及分析,运用案例研究法对“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论文共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在绪论中明确了案例研究方法对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研究的适切性,综述了关于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以及“原电池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了相关的核心概念,并提出了案例研究的主要内容、案例撰写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案例的撰写。案例的撰写分为了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H老师对核心素养以及“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认识与解读,并简单介绍了H老师的教学背景信息;第二方面是介绍了H教师在必修及选修阶段的原电池教学设计、课堂实施与反思评价的过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阐述。第三部分:案例的分析。本案例结合定性及定量的方法对原电池教学案例进行了分析。首先,分别对高一、高二学生测试卷的得分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学生在各个学业质量水平的平均得分率,得出高一阶段学生普遍达到学业质量水平二,高二学生部分达到学业质量水平三、水平四,部分只达到水平二。其次,依据课堂评价量表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进行了分析,得出高一和高二的学生基本能通过课堂的学习分别构建单液、双液原电池模型。综合学生课堂表现、课后测试及访谈的结果,分析了学生在原电池学习过程中素养发展的障碍成因。并且结合H教师在原电池教学中的表现,从教师对素养的认识、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评价、对教学情境的创设三个方面剖析了教师对发展学生素养的影响。最后根据学生的学习障碍成因及教师对学生素养发展的影响,得出该案例对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启示:(1)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兴趣;(2)以实验为依托,收集证据进行推理,构建认识模型;(3)教学评一体化,发展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

杨云和[3](2021)在《表现性评价融入合作学习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实践》文中指出本研究立足于笔者在小学科学的教育实践之中。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时,其学习停留在表面上的“体验”层面以及对小组的集体评价不太满意,从而引起笔者对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思考。为了改变这种课堂现象,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笔者结合理论依据和自身的经验,尝试将表现性评价融入合作学习课堂中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学生在以“表现性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课堂中的学习情况。本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为指导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以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法为辅助工具进行教学情况分析。从表现性评价工具的开发到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表现性评价与合作学习相关理论作为指导,结合校园“自制小车竞速”科技项目进行表现性任务的设计,以小组调查法为合作学习策略进行《让我们的小车动起来》的教学设计,在科学社团课堂上进行实践。第二阶段,基于前一阶段的教学实践反馈,结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任务单以及小组讨论记录单等资料进行表现性评价量表的开发,融合了四年级科学教材《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车》相关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的调整,并在四年级常规科学课堂上再次实施教学。第三阶段,以课后自主探究学习的形式开展“自制小车竞远”活动项目,在指导学生制作小车的过程中,再次将表现性评价量表进行实施,深入研究2~4人的小组在进行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并进行教学记录。通过对教学实践中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从学生的基本情况中进行考虑,具体表现为学习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2)表现性评价可以融入到以合作学习为主的小学科学课堂中,从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以及项目作品五个维度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整体教学效果较好。(3)学生自评略高于其他四种评价,且与组内学生互评、小组自评以及教师评价的相关性显着。(4)不同评价主体对量表标准的理解较一致,但对评价的侧重点不一样。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将“学生自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1)学生对自身持较高满意度,自我评价的客观性需要加强。(2)学生自评与同伴评价存在显着相关性,与小组互评的相关性不显着,同伴评价作为学生自评的依据视情况而定。(3)教师需要采取措施促进学生自我评价。根据自身的教学实施经验和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与建议:(1)为了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建议在合作学习中应用表现性评价。(2)设计适合学生的表现性评价方案,可以从表现性任务与评分量表的开发与实施入手。(3)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建议在合作探究学习中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王仪[4](2021)在《“让学引思”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以盐城市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响应十八大号召,举国上下开启了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征程。为深入进行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2016年江苏省盐城市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改革。所谓“让学”,即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身体验各种学习过程,确保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正常展开。所谓“引思”,即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引领、引发学生思考,确保一定的形式和内容,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这一次大规模的课堂教学改革,不仅指明了全市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方向,也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本地区教育发展的具体要求。笔者所在盐城市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积极响应市教育局的号召,在全校各个学科全面推行“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改革,至今己几年时间了,总体上看这一次课改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毋庸讳言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课题将紧密结合本人教学工作的实际,着力对“让学引思”理念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展开较深入的探究,为本地区初中物理教学一线的同行,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研究的主要方法为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笔者在研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了解归纳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和多元智能等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分别从学生和教师的层面,对本校初中物理课堂“让学引思”教学理念实施的现状,进行较为深入的调查和分析。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本校当前初二物理课堂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经探索从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改进的教学策略。首先,“让学引思”理念的推行需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一线教师作为课改的实施者,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其次,针对本校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缺乏兴趣的情况,笔者提出了“让学引思”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情感策略。然后针对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让学引思”理念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即注重课前导学,让学生充分预习、展示;注重合作探究,让学生手脑“动”起来;注重质疑解惑,让学生思维“活”起来;注重迁移拓展,让学生解决问题“能”起来;注重归纳整理,让学生知识结构“全”起来;注重评价反思,让学生学习信心“足”起来等。最后,在探索提出相关教学策略的基础上,笔者开展了一定的教学实践,将部分教学策略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并通过实践班和对照班教学的对比分析,总结了有关教学策略实践的效果,彰显了本研究具有的价值。

孔小华[5](2021)在《刍议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文中研究指明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80%的教学时间都被用于了阅读教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拿到一篇课文,常常思考的是这篇课文我该怎么教。前苏联着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说过:"现代教学的鲜明特点是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彩。"由于教师个性的不同,他们对同一文本理解与解读也不同,故各自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不一;另外,同一文本所使用的目标价值不同,教学方式与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其实,无论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我们都不能违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达成教学目标这一教学原则。

程福友[6](2020)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课标和新教改突出了活动型课堂的构建,而活动式教学是构建活动型课堂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所以,开展好活动式教学是新课标的需要,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能够为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的运用和开展提供理论指导。所以,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运用到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中,是构建活动型课堂的重要举措,更是贯彻落实新课标要求的集中体现和应有之义,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办好思政理论课的必然要求。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中的运用研究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导论部分和第一章进行论述,旨在明确前人研究的动态和现状,找出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的“可进空间”和创新之处。其次,概述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涵义、理论要义、特征,为本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奠定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找出研究的价值所在。再次,通过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高中学生和高中政治老师为对象,对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的实施进行了一个现状调查,找出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在前面分析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中挖掘对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的启示。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来解决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即优化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中运用的策略。活动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政治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构建活动型课堂和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和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结合起来,找到“做”与“活动”一拍即合的地方,为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从而更好地发挥了活动式教学的作用。

陈喆[7](2020)在《《教育家成长丛书》折射的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语教学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课程改革,涌现出大量知名的语文教育家。但在先进教学经验的分享过程中往往囿于教师个体差异、学情等诸多因素而无法实现优秀经验的大范围推广与实践。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与分析推理相结合的方法,以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订的《教育家成长丛书》为依托,使用内容分析法,得出就方式层面而言的改革开放以来中语教学现状,探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采用教学方法的行为倾向。对《丛书》中涉及的27位语文教学名家开展的频次统计,以频次定量化的手段分析出朗读法和追问法在所有学段中都具有极高的使用频次,而又由于学段的各不相同,各学段教师的语文教育理念与培养价值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就方法而言,情景模拟法、小组讨论法、重点字词分析法等在不同学段体现出不同的使用倾向,需要调动多样能力的、能力层级较高的情景模拟法、小组讨论法在初高中使用频次明显高于小学。通过对《丛书》的研究,不仅仅可以获得方法的使用频次,更可以在对比中发现相同方法在不同学段、不同教师身上并不完全相同的使用形式,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了朗读法大类下多种实现形式的不同倾向、追问教学法运用中的教师引导力平衡问题以及规避小组讨论低效化的路径。从部编本新教材推出及2017高中语文新课标颁布代表的语文教育新时代出发,结合27位语文名师几十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以承前启后的方式,进一步思考在教材变动、课标变动、理论变动的语文教育新时代,教法应当如何在传承语文教育先进经验的同时,适应新时代的语文教学要求,展望未来语文教育的实践路径。语文数字化阅读教学的课程设计、多媒介素养的养成,新教材课后引导部分对于教学方法选择的建议,都成为了基于教学方法统计考量之后的教法选择创新方向。教学方法的统计并不是研究的目的,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教学方法并将它们放到当代语文教学环境中探讨才是本文的核心。研究旨在分析教学方法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合新时代中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变革路径,帮助教师在新课改以来的语文教学中吸取经验,选择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要帮助一线语文教师跟紧语文教育变革的潮流,就必须要在师生最直接互动处的教学方法层面下功夫,本课题在探讨新课改后教法层面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罗雁雁[8](2020)在《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从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和SOLO分类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对比分析法对课堂提问策略进行研究。研究主要从以下四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基于对课堂提问和高阶思维的相关文献的检索和梳理,总结课堂提问、高阶思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研究的不足之处,确定研究的问题及思路;介绍相关理论基础,界定课堂提问和高阶思维的内涵,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是关于学生物理高阶思维能力调查的问卷设计及结果的统计分析。问卷的设计从分析、评价、创造三个维度出发,细分为8个指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学生整体的高阶思维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层次还处于低阶思维水平,有待提高。第三部分是提炼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课堂提问要素。借助学者Christine Chin的“以提问为基础的话语”分析框架,对《形变与弹力》、《超重与失重》、《牛顿第一定律》这三个课题的教学视频片段进行转录、编码和统计。最终总结出影响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课堂提问要素,主要包括七个方面:教师要有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理念;创设丰富生动的问题情境进行发问;提问要能发挥脚手架作用;问题要有充足的思维空间和时间;提问的类型和方式应多样化;适度而有效的反馈;问题措辞应清晰、指向性明确。第四部分则结合问卷调查和教学案例分析结果,从问题设计、问题实施、问题反馈三个方面提出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课堂提问策略,并结合相关课例说明相应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本文从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角度对课堂提问进行研究,在问卷调查和课例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激发学生高层次思维的课堂提问策略,希冀为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提供一些参考。

余小刚[9](2020)在《康永邦:办学思想的“公转”与“自转”》文中提出12年前,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以下简称电子科大附小)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自康永邦任校长以来,经历了一系列的办学观念层面的思想整肃行动,廓清了基于学校自身特点的办学认知,逐步提出了自己的办学精神文化体系。——以"动起来,每个让生命更精彩"和"心系健康,赢在习惯"作为办学的核心理念;——把"坚定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牢记初心使命,服务学生家长"作为学校的管理目标;——把"建一所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小学"作为学校发展目标;

覃志奎[10](2019)在《让中职数学课堂“乐起来 活起来 动起来”》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论述中职数学课堂"乐起来、活起来、动起来"的内涵及其内在关系,提出中职数学课堂"乐起来、活起来、动起来"的教学思路及实施的有效途径,认为课堂"乐起来"功夫在课前、课堂"活起来"关键在教师、课堂"动起来"主体在学生。

二、怎样让学生动起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让学生动起来(论文提纲范文)

(1)让语文学习“动”起来——记第二届湖北教育“教研名师”朱明英(论文提纲范文)

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动”起来
夯基、激趣、创新、实践,活动无处不在
活动的目标:从课堂到生活,从知识到实用

(2)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案例研究 ——以“原电池”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案例研究的缘起
        1.1.1 为什么选择案例研究
        1.1.2 为什么选择“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进行案例研究
        1.1.3 为什么选择“原电池教学”进行案例研究
    1.2 采用案例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关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研究现状
        1.3.3 关于“原电池”教学的研究现状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1.4.2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1.4.3 案例研究
    1.5 案例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1.5.1 案例撰写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1.5.2 案例分析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第2章 案例:“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素养在“原电池”教学中的培养
    2.1 H老师对“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认识与解读
    2.2 必修阶段H老师关于原电池的教学
        2.2.1 课前:H老师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与流程设计
        2.2.2 课中:H老师关于“化学反应与电能”的教学实录
        2.2.3 课后:H老师的教学反思
    2.3 选修阶段H老师关于原电池的教学
        2.3.1 课前:H老师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与流程设计
        2.3.2 课中:H老师关于高二“原电池”的教学实录
        2.3.3 课后:H老师的教学的反思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原电池教学中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素养发展情况分析
        3.1.1 学生课堂行为表现分析
        3.1.2 学生课后测试分析
        3.1.3 学生原电池素养发展障碍成因分析
    3.2 原电池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素养发展的影响剖析
        3.2.1 教师对素养的认识影响着学生的素养发展
        3.2.2 教学情境的创设影响着学生的素养发展
        3.2.3 教师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评价影响着学生的素养发展
    3.3 原电池教学案例对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启示
        3.3.1 以实验为依托,收集证据进行推理,构建认识模型
        3.3.2 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促进素养发展
        3.3.3 教学评一体化,发展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3 高一原电池“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发展测评试卷
附录4 高二原电池“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发展测评试卷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3)表现性评价融入合作学习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新时代要求教育培养“合作”的人
        (二)关于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思考
        (三)什么样的评价可以改善合作学习课堂?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合作学习
        (二)表现性评价
        (三)“自评”与“他评”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
        (三)国外表现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四)国内表现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三、理论基础
        (一)情境认知理论
        (二)民主主义与教育
        (三)维果茨基认知发展论
第三章 表现性评价与合作学习的理论探讨
    一、表现性任务的设计
    二、表现性评价的评分工具
        (一)核查表
        (二)评定量表
    三、表现性评价与教学的关系
        (一)表现性评价即教学
        (二)表现性评价促进教学的开展
    四、表现性评价与合作学习策略在教学上的融合
        (一)小组调查法与科学探究
        (二)小组调查法与表现性评价
第四章 表现性评价在合作学习课堂中的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情境
        (一)研究场所
        (二)研究对象
    二、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
        (一)基于科技竞赛进行表现性任务设计
        (二)基于表现性任务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
        (三)表现性评价评分量表的设计
    三、表现性评价在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
        (一)科学社团课:一次只有“学习结果”的教学尝试
        (二)常规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在合作学习课堂中实施
        (三)课后自主探究学习:一群“赶”不回家的小学生
        (四)教学记录
第五章 研究分析与结果
    一、任务单与记录单的分析
        (一)科学知识维度
        (二)科学探究维度
        (三)科学态度维度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维度
        (五)项目作品维度
    二、材料收集与分析
        (一)表现性评价量表的收集与处理
        (二)学生访谈提纲与学生编码
        (三)数据与访谈分析
第六章 研究总结
    一、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讨论
    二、教学策略与建议
        (一)在合作学习中应用表现性评价
        (二)设计适合学生的表现性评价方案
        (三)在合作探究学习中鼓励学生参与评价
    三、未来研究方向
        (一)研究局限
        (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让我们的小车动起来(一)》教学设计
    附录2 《让我们的小车动起来(二)》教学设计
    附录3 《让我们的小车动起来(三)》活动设计——自制小车竞速比赛
    附录4 《让我们的小车动起来》任务单
    附录5 《让我们的小车动起来》记录单
    附录6 《让我们的小车动起来》评价量表
    附录7 访谈资料
        附录7-1 访谈纲要问题汇总
        附录7-2 研究者与学生(EG6S1、EG6S2、EG6S3)谈话
        附录7-3 研究者与学生(BG7S4)谈话
        附录7-4 研究者与学生(EG4S1、EG4S2)谈话
        附录7-5 研究者与学生(EG2S4、EG2S2)谈话
致谢

(4)“让学引思”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以盐城市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1.1.2 学科特点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1.1.3 本校“让学引思”教学理念深入实施的需要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思路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让学引思
        2.1.2 “让学引思”教学理念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2.2.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2.2.3 多元智能理论
第3章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
        3.1.1 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3.1.2 教师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3.2 教师访谈
        3.2.1 访谈提纲的编制
        3.2.2 教师访谈的实施
        3.2.3 访谈内容的整理与分析
    3.3 我校初中物理教学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4章 “让学引思”理念指导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4.1 “让学引思”理念下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策略
        4.1.1 教师要注重转变教学方式
        4.1.2 教师要注重相互合作交流
        4.1.3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互动沟通
        4.1.4 教师要注重尊重赞赏学生
    4.2 “让学引思”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情感策略
        4.2.1 植根于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2.2 穿插于教学,调动学生学习情绪
        4.2.3 交流于课外,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4.3 “让学引思”理念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4.3.1 注重课前导学,让学生充分预习、展示
        4.3.2 注重科学探究,让学生手脑“动”起来
        4.3.3 注重质疑解惑,让学生思维“活”起来
        4.3.4 注重迁移拓展,让学生解决问题“能”起来
        4.3.5 注重归纳整理,让学生知识结构“全”起来
        4.3.6 注重疏导评价,让学生学习信心“足”起来
第5章 基于提高学生参与度的“让学引思”教学实践研究
    5.1 实践方案的设计
        5.1.1 实践对象
        5.1.2 实践内容
        5.1.3 学生学习情况和对策分析
    5.2 实践的过程
        5.2.1 “让学引思”物理课堂案例
        5.2.2 案例教学反思
    5.3 实践的效果分析
        5.3.1 编制问卷实施调查
        5.3.2 实践的效果
    5.4 实践的几点体会
第6章 结束语
    6.1 研究的收获
    6.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让学引思”理念下的初二物理课堂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二: “让学引思”理念下的初二物理课堂教学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四: 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5)刍议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文阅读教学,要书声朗朗让学生“动”起来
二、语文阅读教学,要举一反三让学生“动”起来
三、语文阅读教学,要读写结合让学生“动”起来

(6)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选题的背景
        2.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特色之处
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概述
    (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涵义
        1.“教”的方法与“生”俱来
        2.“学”的方法从“做”中来
        3.“教”与“学”的方法依据“做”的方法
    (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理论要义
        1.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合一
        2.教师的“教”与自身的“学”合一
        3.教师的“教”和“学”与“做”合一
        4.学生的“学”与“做”合一
    (三)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特征
        1.继承性
        2.批判性
        3.发展性
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更好地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内化于心”
    (二)有利于更好地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新课程改革标准“固化于制”
    (三)有益于将丰富高中思想政治的“活动”形式“外化于形”
    (四)有助于在教学中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化于行”
三、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实施现状
    (一)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实施情况调查
        1.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实施调查目的
        2.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实施调查问卷设计
        3.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实施调查过程
        4.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实施调查结果
    (二)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活动式教学形式“千篇一律”,形式“广度”欠缺
        2.教学探讨“蜻蜓点水”,探讨“深度”不足
        3.学生参与“力度”不够
    (三)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课堂教学时间不够
        2.教师教学能力有限
        3.学生学习方式欠妥
四、优化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一)坚持以“教”为主导: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的方式须“丰富多样”
        1.教辩论——让辩论走进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
        2.教演讲——让演讲走进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
        3.教朗诵——让朗诵走进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
    (二)坚持以“学”为前提: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的实施须“鞭辟入里”
        1.老师要学会克己求真
        2.老师要学会教人求真
        3.学生要学做真人
        4.教师的“教”要注重自身的“学”
    (三)坚持以“做”为核心: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须“在做中追求真知”
        1.教学须在劳力上劳心
        2.教师要从“做”上教
        3.学生须从“做”上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致谢

(7)《教育家成长丛书》折射的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
        (一) 从历时角度看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
        (二) 从共时角度看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
        (三) 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总结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以《丛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方法选择情况
    第一节 分析方法的介绍
        一、抽样:材料的范围与选择
        二、界定观察类别:划分学段和课型
        三、界定记录单位和语境单位:频次的统计单位
        四、界定点算体系:归纳与结论的判定
    第二节 《丛书》的教学方法选择情况梳理
        一、选择范围
        (一) 《丁有宽与读写导练》
        (二) 《于漪与教育教学探索》
        (三) 《王崧舟与诗意语文》
        (四) 《刘金玉与阳光语文》
        (五) 《孙双金与情智教育》
        (六) 《杨一青与和谐教育》
        (七) 《李元昌与乡土教育》
        (八) 《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
        (九) 《张桂蕊与语文拓展式教学》
        (十) 《赵谦翔与绿色语文》
        (十一) 《钱梦龙与导读艺术》
        (十二) 《唐江澎与体悟式教学》
        (十三) 《黄厚江与语文本色教学》
        (十四) 《韩军与新语文教育》
        (十五) 《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
        (十六) 《管建刚与后作文教学》
        (十七)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
        (十八) 《潘新和与表现——存在论语文学》
        (十九) 《魏书生与民主教育》
        (二十) 《王开东与深度语文》
        (二十一) 《王君与青春语文》
        (二十二) 《洪宗礼与母语教育》
        (二十三) 《祝禧与文化语文》
        (二十四) 《于永正与五重教学》
        (二十五) 《杨屹与情趣教育》
        (二十六) 《薄俊生与发展性教学》
        (二十七) 《汪智星与本真教育》
        二、总结
    第三节 《丛书》的教学方法选择情况分析
        一、对教学思维方式的分析
        二、对教学行为方式的分析
        (一) 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频次使用情况分析
        (二) 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频次使用情况分析
        (三) 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频次使用情况分析
        三、总结
第二章 名师教法选择的分析与创新
    第一节 名师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因分析
        一、分析哪些方法
        二、朗读法与追问法中的深层理据
        (一) 朗读法
        (二) 追问法
        三、活动类方法中的深层理据
        (一)小组讨论法
        (二) 情景模拟法
        (三) 游戏、比赛法
        四、特色尝试类方法中的深层理据
        (一) 绘画法
        (二) 听写法
    第二节 名师教学方法使用中的创新性
        一、学生成为交流中表达的主体
        (一) 丁有宽、黄厚江等的追问法探索
        (二) 王君、韩军等的朗读法探索
        二、课堂成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一) 祝禧、赵谦翔等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探索
        (二) 窦桂梅、钱梦龙等的小组讨论教学法探索
        三、教材成为发散性探索的支架
        (一) 于永正的绘画法使用探索
        (二) 唐江澎的听写教学法探索
        (三) 李元昌的乡土教育实践探索
第三章 新时代中语教学方法选择探讨
    第一节 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指导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以语言和审美为核心的朗读教学法
        二、以思维发展为重点的对话教学
        三、从语言到文化的活动设计
    第二节 名师教学方法选择倾向的启示
        一、多样化的朗读教学法可以进一步细分
        二、追问法中教师引导与学生思考的平衡点
        三、小组讨论高效化离不开教师的支架
    第三节 新教学思路下的教学方法选择
        一、承前——在名师教法选择的思路上“守正”
        二、启后——在部编新教材编排体现的教法选择上“出新”
        三、展望——在语文数字化阅读教学的时代开掘“新路”
        (一) 内容上:提供更广域的知识获取面
        (二) 形式上:基于多样媒介的教学
        (三) 思维上:辩证思维的有意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8)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
第3章 高中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问卷编制
    3.4 信效度分析
    3.5 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4章 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课堂提问要素研究
    4.1 研究设计
    4.2 教学视频的转录与编码
    4.3 数据分析及结果
    4.4 研究结论
第5章 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课堂提问策略研究
    5.1 问题设计策略
    5.2 提问实施策略
    5.3 提问反馈策略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成果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1 高阶思维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 2 《形变与弹力》编码结果
附录 3 《超重与失重》编码结果
附录 4 《牛顿第一定律》编码结果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康永邦:办学思想的“公转”与“自转”(论文提纲范文)

学校应该怎样办?
让哪些人动起来?
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对话
    校长如何寻求办学思想?

四、怎样让学生动起来(论文参考文献)

  • [1]让语文学习“动”起来——记第二届湖北教育“教研名师”朱明英[J]. 吴锋,张敏.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11)
  • [2]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案例研究 ——以“原电池”教学为例[D]. 李婉冰.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表现性评价融入合作学习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实践[D]. 杨云和.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让学引思”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以盐城市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为例[D]. 王仪. 扬州大学, 2021(09)
  • [5]刍议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让学生“动”起来[J]. 孔小华.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21(05)
  • [6]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式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程福友.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7]《教育家成长丛书》折射的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D]. 陈喆.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策略研究[D]. 罗雁雁.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9]康永邦:办学思想的“公转”与“自转”[J]. 余小刚. 四川教育, 2020(01)
  • [10]让中职数学课堂“乐起来 活起来 动起来”[J]. 覃志奎. 广西教育, 2019(06)

标签:;  ;  ;  ;  ;  

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