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敦颐《太极图说》儒道解之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邓剑纯[1](2021)在《周敦颐人生哲学研究》文中提出
吴致宇[2](2021)在《老子思想的辩证特质研究》文中指出
张恒[3](2020)在《理学的发生 ——基于范式转换的视角》文中指出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在中国哲学这条大河之中,宋明理学总可算作湍急壮丽之一处。然而明清以降,理学的命运却往往因政治、社会等因素而颠簸不定,一度遭到彻底否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理学重又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重点、热点,但近几十年来的研究多集中于朱熹、王阳明等“大人物”,掀起了“朱子热”“阳明热”等研究热潮。当然,从思想的成熟性、深刻性而言,“大人物”自有其研究价值,但任何一种哲学形态的出现都是其哲学使命驱动的结果,要想准确理解某一思潮、学派、学者,不仅要认识其巅峰形态,还应不断返回其原初形态,因其思想密码早已蕴含在发生之时。由此,要想准确理解理学思潮、反理学思潮并实现理学现代化,必须对“理学的发生”问题给予足够重视。鉴于以往学界关于“理学的发生”问题研究的经验教训,从“范式转换”的动态视角切入理学发生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在这一视角下,一方面须正视早期理学与“前理学”时期诸哲学形态(如魏晋玄学、佛道宗教、隋唐儒学)之间的关联,确认它们各自所属的哲学范式,并揭示范式转换背后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须正视早期理学内部及其与巅峰理学之间的关联,承认它们之间真真切切地存在着“比较级”——逻辑发展意义上的“比较级”,以揭示理学范式形成过程及其经验教训。早期理学以“北宋五子”为代表,通过对他们进行个案研究,可以发现他们各自哲学的特点。其中,邵雍在“象数”上用力颇多,创建了精致繁复的象数体系,但这并不构成其在哲学史上的真正贡献。邵雍的贡献恰在于对“象数”终极性的否定以及对“象数”背后之“理”的探赜求索。邵雍所谓“理”主要指物理、数理,其中最为核心的“至理”是体现于“坤复之变”的阴极阳动、动静之变,邵雍又谓之“天地之心”或“太极”。“天地之心”作为神妙万物的几微之理,有经验的一面但也有试图超越经验的倾向。可见邵雍之学并非“数术”而是“心学”,它构成了对佛教“心学”的解构,也启发了程朱、陆王两大学派。对于周敦颐哲学的形态,学界历来有宇宙生成论与思辨存在论之争,而解决这一争论的关键在于判定周敦颐的本原概念“太极”究竟属“气”还是属“理”。历史地看,“太极元气说”诠释进路在周敦颐那里是行得通的;哲学地看,周敦颐又赋予“太极”以超越意涵,这集中体现在“神”的超越性上;再一方面,“太极”的超越性还体现在它是人伦的终极本原。总之,从历史话语、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综合考察,周敦颐哲学与邵雍哲学一样展现出了从宇宙生成论跃向思辨存在论的努力,尽管两种范式的共存说明他们的形态尚不成熟,但这种努力已使他们成为事实上的理学开拓者。张载以“太虚”为核心范畴,一方面他有将“太虚”还原为“气”的倾向,亦即沿革传统“气论”;另一方面他又通过对“太虚”之“神”的揭示,使“太虚”具有了一定超越性,具有了成为超越本原之可能,这是张载哲学的创新之处。基于后一重向度,“太虚”不等同于“气”,二者是体用关系,即太虚之体借助气实现了万物的化生,其关系展现为“太虚→气→万物”架构。与此同时,太虚还是价值之体,借助“仁”实现人间的伦理秩序,其关系展现为“太虚→仁→礼义”架构。张载试图辨析“太虚”与“气”,并试图将“太虚”提升为超越本原,这比邵雍、周敦颐以“太极”熔铸一切的做法有所进步。中国哲学对“道”的追问至程颢、程颐兄弟转变为对“理”的追问,“理”从此走上了中国哲学话语与思想系统“金字塔”的塔尖。“由道而理”的话语转换是中国哲学逻辑发展或范式转换的必然结果:一方面,这是中国本土哲学思维方式走向成熟的内在要求,即“本末”思维亟待向“体用”思维转变;另一方面,这又是时代价值观念重建的迫切要求,以“理”为中心范畴的哲学体系强调“理”的实在性、道德性,以重建儒家价值观念的哲理基础。二程以“理”为中心范畴的哲学体系是通过对理与气、理与性、理与欲等范畴的辨析建立起来的,“理”相较于“气”具有了更加自足与超越的品格,比邵雍、周敦颐、张载等人的观念都更为成熟。通过对“北宋五子”进行分别研究、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他们作为学术共同体在哲学使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话语体系上的范式特点。就哲学使命而言,从天人学视角来看,理学家普遍推重的“天人合一”观念初步形成于魏晋时期,以“天人合一于气”为主要形态,而隋唐时期兴盛的佛教则主张“万法唯心”亦即“天人合一于心”,二者产生了张力。有鉴于此,以“北宋五子”为代表的早期理学家针对佛教的“心学”体系,试图赋予“心”以超越性、实在性与道德性,以使之既区别于佛教的虚空性,又区别于中国本土哲学的经验性。对“天地之心”的追问成为理学的哲学使命及其最为核心的问题意识。就思维方式而言,中国本土哲学以“道”为本原追问之鹄的,以“本末论”为本原追问之方法,这种思维在追问“经验的存在之先”时简洁有效,但有不可消解的理论困境,即容易导向相对主义、实用主义以及多元论、本末分离。为解决上述困境,玄学与佛教作了许多探索,逐渐建立起“体相用”思维,但这种思维具有否弃现实与伦理的倾向,走上了宗教超越之路。为了走向哲学超越,早期理学家扬弃上述两种思维方式,发展出“体用”思维,既实现了对“超验的存在之先”的追问,又不舍弃现实与伦理。思维方式之变是理学发生的核心机制。就价值观念而言,理学对“天地之心”的追问不单是形式逻辑问题,更是价值观念问题,价值重建构成了理学范式转换的重要一环。儒学自初唐开始复兴,强调道德,尊崇孟子,抬升“四书”,注重义理。在这些准备工作基础上,“北宋五子”直入“心性”问题,赋予“性”以超越性、实在性与道德性,使之既区别于佛教思辨性的“空”,又区别于传统儒家经验性的“有”。二程“性即理”命题的提出标志着上述工作的基本完成,理学实现了儒家价值形上化,儒家价值在哲理上获得了重建。此外,“北宋五子”关于“太极”“太虚”“天理”等的言说也集中体现了早期理学家较之以往的话语体系之变。总而言之,从哲学发生学视角来看,以“北宋五子”为代表的早期理学与“前理学”时期诸哲学形态如佛学、玄学等相比,其哲学范式在哲学使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话语体系四个向度上发生了显着转换,或者说,理学就发生于这四个向度的范式转换之中。
李哲奇[4](2020)在《李道纯道教易学研究》文中认为李道纯道教易学是为了安顿人的存在,解决天人何以能够贯通的问题而提出。其以道家道教思想为主体,吸收周敦颐、邵雍等道学思想,通过对易之本体的阐释来解决人的存在问题,又以内丹道南宗功法为手段实现了人之存在的“天人贯通”之境。李道纯道教易学以“中”为本。“中”在李道纯思想体系中,既表示存在而且活动的本体,又表示人的整体存在本身。李道纯易学研究从天道开始,最终落实于人道,他认为天道与人道在本体层面是贯通的,本体在天道层面体现为“易”,在人道层面体现为“中”,二者所表示的本体是一致的。其吸收周敦颐的“太极”学说与“中正仁义而主静”的思想,主张以太极作为贯通儒、释、道三教的核心,以“主静”作为把握本体的工夫,试图通过对人道“中”的把握,进而获得对天道“易”的领悟,从而实现天人贯通。李道纯道教易学主要应用于丹道,他在继承内丹道南宗丹道理论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重新诠释。内丹道南宗在秉持“性命双修”的基本前提下,主张以“先命后性”作为下手次第,但李道纯以“执两用中”为基础,主张“性命合一”,二者不分先后轻重,应同时修炼,避免偏枯。同时,其简化了内丹道南宗丹经中繁复的隐喻概念,以“身”“心”二者作为性命双修的根基,以“中”作为“玄关一窍”,主张对玄关的把握,要即此身而离此身,在“身心世事”所构成的世界中,“委顺”而自然地体知“道”的存在。以“中”为本的李道纯道教易学,促进了金元时期内丹道南北二宗的合流,深化了这一时期儒、释、道三教之间的融合,正因其独到的思想创造而被后人尊为内丹道“中派”祖师。
王东升[5](2019)在《周敦颐工夫论研究》文中指出周敦颐被尊为“道学宗主”,其本体论、工夫论乃至境界论对其后的道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周敦颐之学直接继承自先秦《周易》《孟子》等学术源头,另一方面也深受长久以来佛道二教的影响。《太极图说》《通书》中“阳动阴静”或者说“静虚动直”的思想正是其工夫论的核心。而周敦颐以“无欲”代“寡欲”则深刻体现了他对人心幽暗的照察,不啻为一场心性上的“变法”,尽管此种改变仍难以实现其“外王”的政治理想。对于现代中国而言,终极的道体如何重建乃至是否有重建的可能,已然成为急迫的问题。具体而言,周敦颐首先从天道、性命两端重新构建了道体,开拓了道体在个体生命展开的广泛性,并以此树立起儒家超越人格的神圣性。工夫论是道学区别于前代学术的重要方面,给人“成圣”以切实的方向和路径。周敦颐既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思维取向和人生态度,同时深刻地受到佛教心性论及相关工夫论的启发。而天道也成为成圣的指向,道体内涵扩充为即超越而内在。其次,从思想构架来看,周敦颐认为阴阳五行更重要的意义是彰显万物所具有的本体之体性,在以天地生化为理路予现实以合理安置后,周敦颐反而从实然层面的差异为人心恒是的本体找到了出路。通过以阴阳五行、万物化生解释现实层面人不得其“诚”的情况,揭示出人通过工夫以成就圣贤人格的必要。再次,从内容上看,周敦颐以“太极”为“诚”,重义理,这一取向进而为后续理学家所继承发扬虽继承着先秦儒家之内圣学的基本理路,但在工夫的细节和程度上仍旧作出了完善和改造。他以“动静”完成了先秦工夫的哲学扩充,并以“无欲”代“寡欲”,基本完成了儒家工夫论最终的构造。而且通过对道德富贵以及圣人气象的阐发,说明了成圣乃是儒者寻求自我生命超越的必然。最后,相比佛教而言,周敦颐通过确立“伦常”的合理性和以“五行”受气解读实然性命来赋予“已发之情”人性论、宇宙论的根基,与佛教在根底的立场上具有重大不同。但在实际的中国佛教中,尤其是禅宗,其根本精神与理学却十分一致。而周子之“思”作为心性本体的“能”,便成为与天道本体展开相应的性命工夫。这一超越但内在的“动静阴阳”所具有的价值形上学意义不仅体现为人的价值,甚至其基础就是人的价值,“动静阴阳”实际上构成了周子工夫的总纲。它具体指示了两种方向不同但实则为一的工夫路径。表诠的“诚动”与遮诠的“欲静”构成此心体之两面,周子将“一”分“静动”两端说,用“静虚”专指克尽私欲后湛然澄明的状态,用“动直”指示由静虚之体生出广大至公的妙用,基本完成了理学工夫论的骨架。
丁为祥[6](2018)在《宇宙本体论与本体宇宙论——兼论朱子对《太极图说》的诠释》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哲学中,宇宙论与本体论代表着人们对生存世界两种不同的把握方式。一般说来,宇宙论是以实然存在及其时空形式的角度指谓生存世界;本体论则以超越时空、超越聚散存亡的角度来概括这个生存世界。至于宇宙本体论与本体宇宙论,则指宇宙论与本体论两种不同的结合方式,所谓宇宙本体论是指沿宇宙论进路所形成的本体,但却必然包含着一定的由已知推及未知的弊端;而所谓本体宇宙论,则是通过先确立本体,从而形成在本体之观照、统摄下的宇宙论。在从汉唐到宋明的思想演变中,有无本体论视角构成了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而朱子关于理气关系的规定,则既上承孔子对仁礼关系的思考,从而使其哲学成为一种标准的本体宇宙论;同时,他又通过对周敦颐《太极图说》之本体宇宙论的定性与诠释,从而又使其哲学带上了宇宙本体论的特色,朱子由此成为汉宋学术之集大成者。但朱子本体宇宙论与宇宙本体论的矛盾,又为人们提出了一个本体论究竟应当如何确立的重大问题。
孙瑞英,马海群[7](2018)在《太极哲理对开放数据与数据安全政策协同的启示》文中认为文章阐释了太极图的哲理内涵,指出了开放数据与数据安全政策协同的要点和客观要求;从宇宙全息统一论视角、对立统一的和谐论视角、生生不息的运动观视角阐释了太极哲理对开放数据与数据安全政策协同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开放数据与数据安全政策协同的太极超循环演化过程。
胡俊[8](2018)在《李道纯融通三教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全真道是三教合一思想的重要推崇者,作为全真道中派的代表人物,李道纯为三教合一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李道纯的思想首先源于道教本身的理论。他认为《道德经》是“诸经之祖”,并结合着提出了“真常之道”的概念,即“老子之道”。认为道是宇宙本源,具有普遍性、永恒性、绝对性等特质。除了研习本门的思想,李道纯对儒释两家也多有借鉴,他的“中和”思想就源于儒家,是他思想体系的核心。对“心”的阐发也间接来源于佛教,同时学习佛教步道的方法,把自己的思想进行阐发。李道纯提出“三教同源”、“三教一理”等思想,但是这并不是粗略的将三教归一,而是一种“虚和三教”的路子,将中华文化赋予了“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情怀,建立在这一思想上的三教合一,更能被世人所接受。
李琳[9](2016)在《朱子《太极图说解》太极论的诠释框架及其意义》文中指出宋代儒学自周敦颐起,经张横渠、邵康节、二程发展衍变,至朱熹时达至顶峰。其所着的《太极图说》以"宇宙论"视角来探究中国社会内在伦理价值体系,试将"天地一体"与个人体验合二为一,这对中国理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太极图说解》是朱熹对周敦颐《太极图说》所做的一篇注解,朱子重"义理"阐释,尤重"理"之解读,其以"理气"二元论为周敦颐《太极图说》中的太极、阴阳等宇宙观一一进行剖析,为进一步拓宽理解周子《太极图说》视野提供方式方法。
任晓燕[10](2017)在《以“诚”为本:周敦颐人生哲学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周敦颐作为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他所建立的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就是“诚”。周敦颐的“诚”是宇宙的本体和道德的本体,同时他运用“阴阳动静”学说说明了“诚”贯穿天道性命的具体方法,进一步确立了儒家道德伦理的形上基础。儒家思想致力于寻找人生的终极意义,周敦颐也是如此,他将“诚”作为其人生哲学的本体,认为人生的终极意义就是对德性的追求,就是在人生实践中将“诚”实现。周敦颐认为“诚”即“太极”,是宇宙的本体,而宇宙就是人存在的基础,同时“诚”也是人性的本体,是天道赋予人的本然之性,是“纯粹至善”的,人对道德的追求就是自觉地将天命所赋予的“诚”性发扬,这样周敦颐也就为人的道德实践寻找到了本体的依据。“诚”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仁、义、中、正”这四种具体的道德准则,如何能将“诚”在生活中自觉彰显,周敦颐提出了“无欲主静”的道德修养方法。人生价值理想是人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人生的指路明灯,周敦颐提出了“希圣希天”的人生价值理想,主张人生要不断修养自身,不断精进学问,始终保持学习修养的状态,以期望达到与“天”齐一的境界。周敦颐也用自己的人生实践来实现对人生价值理想的追求,在为官期间不畏权势,始终坚持为老百姓办实事,廉洁奉公,生活清苦,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周敦颐之后的宋明理学家张载、程颢和程颐、朱熹都对其人生哲学中的人生价值理想和道德修养论有一定程度的继承。本文第一部分讨论周敦颐人生哲学思想的产生背景,考察周敦颐所处时代的文化和政治背景以及儒、道、佛思想对周敦颐人生哲学形成的影响;第二部分对“诚”这一概念在周敦颐人生哲学中的本体地位进行论证;第三部分讨论周敦颐人生哲学的基本内涵,包括对生死的认识、道德修养论、人生价值理想和人生社会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第四部分讨论周敦颐人生哲学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通过对这四个部分进行系统的讨论,希望能对周敦颐以“诚”为本的人生哲学有更为准确的理解。
二、周敦颐《太极图说》儒道解之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敦颐《太极图说》儒道解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3)理学的发生 ——基于范式转换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重回理学发生的“现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为何研究“理学的发生” |
第二节 回顾与评析: 已有研究成果及其不足 |
一、道统叙事: 文献学视野下的理学探源 |
二、使命追问: 从哲学视角看理学的发生 |
三、逻辑演绎: 史思结合看理学发生机制 |
四、评史论世: 大历史视域中的多元探索 |
五、既往研究的经验与不足 |
第三节 思路与创新: 基于“范式转换”视角的尝试 |
一、基本思路与结构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与难点 |
上篇 早期理学的范式转换 |
第一章 哲学使命: 从天人观看理学的本原追问 |
第一节 由分到合: 古代天人观源流新考 |
第二节 宋承魏晋: 早期理学的“天人合一”观 |
第三节 天地之心: 理学的“寻根”使命 |
小结 |
第二章 思维方式: 从“本末论”到“体用论” |
第一节 本末思维: 历史传统及其理论困境 |
第二节 思维谋变: 从玄学到佛教的努力 |
第三节 体用思维: 早期理学家的多元实践 |
小结 |
第三章 价值观念: 儒家道统构造与伦理重建 |
第一节 道统建构: 经典与学术的嬗变 |
第二节 性论复兴: 应对佛道的哲理依据 |
第三节 性理合一: 儒家道德本体的确立 |
小结 |
下篇 “北宋五子”的多元开拓 |
第四章 邵雍: “心法”先天 |
第一节 心迹之判: 辟佛与先天学的提出 |
第二节 一己之心: “以我观物”及其困境 |
第三节 天地之心: “以物观物”及其超越 |
一、观之以理: 理是数理 |
二、天地之心: 天地万物之至理 |
第四节 圣人之心: 合天心而顺至理 |
小结 |
第五章 周敦颐: “太极”无极 |
第一节 一个争议: 生成论还是存在论 |
第二节 从话语源流看“太极”的元气向度 |
第三节 从思维方式看“太极”的实理向度 |
第四节 从价值观念看“太极”的伦理内涵 |
小结 |
第六章 张载: “太虚”即德 |
第一节 惟“虚”为实: 超越性本原的确立 |
一、哲学形态之争: 一个历史考察 |
二、另一种“太虚”: 应对佛老与本原重建 |
三、虚体气用:太虚何以实在 |
四、虚则生仁:人伦何以实在 |
第二节 合虚与气: 性的“二分”与“一本” |
一、性之名: “合虚与气”与辟佛辟道 |
二、性之实: “性无不善”与兼祧孟荀 |
三、性与命: “性命通一”与命运安顿 |
第三节 诚礼兼修: 工夫论的使命与取径 |
一、重思张载工夫论的问题意识 |
二、内修为体: 虚心以致德性之知 |
三、外修为用: 学礼以至变化气质 |
小结 |
第七章 二程: “道”“理”变奏 |
第一节 由道而理:话语转换及其逻辑 |
一、话语之变: 从“以道释理”到“以理释道” |
二、思维之变: 从“崇本举末”到“体用一源” |
三、价值之变: 从“凌空蹈虚”到“惟理为实” |
第二节 惟理为实: 二程理学的多重向度 |
一、理体气用: 世界何以存在 |
二、性即理也: 人何以存在 |
三、明理灭欲: 人如何生存 |
第三节 明理达道: 即存在即工夫 |
一、内外之辩: 传统修养工夫及其困境 |
二、内体外用: 新的修养机制的构建 |
三、涵养须用敬: 直内还是方外 |
四、进学在致知: 知识抑或德性 |
第四节 理体神用: 鬼神观念及其人学意义 |
一、气化感通: 辟佛辟道与鬼神新说 |
二、理体礼用: “事神”易“为尸”难 |
三、卜祭在我: 人学意义及其限度 |
小结 |
余论 早期理学的特点、影响及限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李道纯道教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一章 李道纯道教易学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承绪内丹南宗以易解丹的传统 |
第二节 吸纳周敦颐、邵雍等道学思想 |
第二章 李道纯的道教易学本体论 |
第一节 以中为体的内丹心性论 |
第二节 以易为体的易学体用论 |
第三章 李道纯的丹道易学思想 |
第一节 性命双修与天人一体 |
第二节 玄关一窍与执两用中 |
第四章 李道纯道教易学的终极取向 |
第一节 身心世事与委顺人生 |
第二节 内圣外王与天人合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5)周敦颐工夫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太极:成圣工夫的超越性祁向 |
第一节 天道运行与心体发动 |
第二节 无极而太极——即超越而内在 |
第三节 “太极”诠释的儒家立场 |
第二章 诚体:成圣工夫的内在基础 |
第一节 “诚”之儒佛因缘 |
一、先秦儒家“诚”之内涵 |
二、“诚体”与“佛性”之异同 |
第二节 五行之气——儒家人性论的歧异 |
第三节 成圣成德为儒者超越之必然 |
第三章 诚静——成圣的工夫路径 |
第一节 思——诚之几 |
第二节 静虚、动直——工夫一体之两义 |
第三节 内圣、外王之相成与互彰 |
第四章 周敦颐工夫论的“外王”思考 |
第一节 “道德”的外王学 |
第二节 “功利”的外王学 |
第三节 “立人极”的永恒命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7)太极哲理对开放数据与数据安全政策协同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太极图阐释与研究政策协同的适用性分析 |
1.1 太极图的哲理内涵 |
1.1.1 圆圈的哲学含义 |
1.1.2 曲线的哲学含义 |
1.1.3 两种色度的哲学含义 |
1.1.4 两小圆的哲学含义 |
1.1.5 整体图哲学含义 |
1.2 政策协同的要点和客观要求 |
1.3 应用太极原理研究政策协同的适用性分析 |
2 太极图哲理对政策协同的启示 |
2.1 宇宙全息统一论视角的启示 |
2.2 对立统一的和谐论视角的启示 |
2.3 生生不息的运动观视角的启示 |
2.3.1 否定之否定的轮回运动 |
2.3.2 阴阳互根的核心运动 |
2.3.3 太极图表达质量互变的运动 |
3 政策协同的太极超循环演化过程 |
3.1 横向数据安全性的增强 |
3.2 纵向数据开放性的跃迁 |
3.3 形成螺旋式超循环结构 |
4 结语 |
(8)李道纯融通三教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本文的写作缘起 |
二、对李道纯的研究现状 |
(一) 关于李道纯其人其书的研究 |
(二) 关于李道纯借鉴三教合一思想的相关研究 |
(三) 关于李道纯道教道论思想的研究 |
(四) 关于李道纯中和思想、教育思想等方面的研究 |
第一章 李道纯的生平及其着述 |
第一节 李道纯的生平介绍 |
第二节 李道纯的着述 |
第二章 李道纯的思想来源及其对儒释的借鉴 |
第一节 对道家和道教的沿习 |
第二节 对儒家的吸纳及其成果 |
第三节 对佛教的吸纳及其成果 |
第四节 本章简短结论 |
第三章 李道纯“三教思想”的内涵 |
第一节 “心”本是道 |
第二节 性命双修 |
第四章 李道纯融通三教思想的特色 |
第一节 以“中和”融通三教 |
第二节 以“心”融通三教 |
第三节 李道纯融通三教思想的历史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以“诚”为本:周敦颐人生哲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周敦颐人生哲学思想的产生背景 |
1.1 周敦颐人生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1.1.1 宋代的佑文政策 |
1.1.2 宋代文人的人生价值追求 |
1.2 儒、佛、道思想对周敦颐人生哲学思想产生的影响 |
第2章 “诚”——周敦颐人生哲学的理论内核 |
2.1 “诚”的思想来源及其意义 |
2.1.1《论语》、《孟子》、《荀子》中“诚”的思想及其意义 |
2.1.2《易传》、《中庸》、《大学》中“诚”的思想及其意义 |
2.2 “诚”是周敦颐人生哲学的本体 |
2.2.1 “诚”与“太极” |
2.2.2 以“诚”论性 |
2.2.3 “诚”在周敦颐人生哲学中的本体地位 |
第3章 周敦颐人生哲学的基本内涵 |
3.1 对生死的认识:“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
3.2 道德修养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 |
3.2.1 道德修养的准则——“仁、义、中、正” |
3.2.2 道德修养的方法——“无欲主静” |
3.3 人生价值理想:“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 |
3.4 人生社会实践:知行合一,进德修业 |
3.4.1 政事精绝,宦业过人 |
3.4.2 弘扬师道,重视德育 |
3.4.3 君子品格,清正廉洁 |
第4章 周敦颐以“诚”为本人生哲学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4.1 周敦颐以“诚”为本人生哲学对宋明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4.1.1 以“阴阳动静”学说确定了“诚”贯穿天道性命的方法途径 |
4.1.2 周敦颐以“诚”为本的人生哲学对张载、二程和朱熹的影响 |
4.2 周敦颐以“诚”为本人生哲学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周敦颐《太极图说》儒道解之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周敦颐人生哲学研究[D]. 邓剑纯.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老子思想的辩证特质研究[D]. 吴致宇. 广西大学, 2021
- [3]理学的发生 ——基于范式转换的视角[D]. 张恒. 山东大学, 2020(08)
- [4]李道纯道教易学研究[D]. 李哲奇.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周敦颐工夫论研究[D]. 王东升.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宇宙本体论与本体宇宙论——兼论朱子对《太极图说》的诠释[J]. 丁为祥. 文史哲, 2018(04)
- [7]太极哲理对开放数据与数据安全政策协同的启示[J]. 孙瑞英,马海群. 现代情报, 2018(05)
- [8]李道纯融通三教思想研究[D]. 胡俊.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9]朱子《太极图说解》太极论的诠释框架及其意义[J]. 李琳. 朱子学刊, 2016(01)
- [10]以“诚”为本:周敦颐人生哲学探析[D]. 任晓燕. 西南民族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