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雯[1](2021)在《基于“情志—气机—肝”轴探讨刮痧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情志-气机-肝”轴探求中医刮痧疗法干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伴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改善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降低血压水平、缓解焦虑抑郁等临床症状。[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南京市中医院心血管病科的74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刮痧联合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健康教育组)各37例,选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肱动脉血压值、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安全性观察指标对两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伴失眠患者在干预前、干预2周后以及干预4周后进行评估。[结果]本研究完成临床资料收集74例,其中干预组完成35例,脱落2例;对照组完成37例。(1)睡眠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处理因素、时间因素、处理因素与时间因素的交互作用显着,p<0.01;干预2周后,干预组和对照组较干预前的得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干预4周后两组较干预前和干预2周后的得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睡眠疗效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压疗效:处理因素、时间因素、处理因素与时间因素的交互作用显着,p<0.01。从整个疗程看,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呈下降趋势;干预2周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较干预前有显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趋势更为明显(p<0.05);干预4周后较干预前和干预2周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p<0.05),其中,干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趋势更为显着(p<0.05)。(3)情绪疗效: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两组焦虑、抑郁情绪的得分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改善情况更显着(p<0.05)。(4)中医证候疗效: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干预组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较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干预2周后,干预组在眩晕和头痛这2个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在眩晕、头痛、腰酸、五心烦热和失眠这5个维度得分较低(p<0.05)。(5)安全性:两组患者在干预过程中均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基于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在“情志-气机-肝”轴理论指导下的刮痧疗法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血压水平、焦虑抑郁情绪、中医证候积分具有显着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护理方法。
鲁柯歆[2](2020)在《养血清脑颗粒对血虚肝旺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血虚肝旺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安徽省中医院心内科门诊的中医辨证属血虚肝旺证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西医对照组和养血清脑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生活方式指导及常规西药规范降压治疗,养血清脑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4g/袋,15袋/盒,批号:Z10960082)。治疗8周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24h动态血压平均值、24h动态血压标准差、血压负荷疗效、NO、ET-1等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血压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诊室血压较前均下降(P<0.05),治疗后养血清脑组诊室血压较西药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养血清脑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比较:西医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养血清脑组总有效率为85.71%,养血清脑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养血清脑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3.24h动态血压平均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4h SBP、24h DBP、DSBP、DDBP、NSBP、NDBP水平均较前降低,养血清脑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4h动态血压标准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4h SSD、24h DSD、DSSD、DDSD、NSSD、NDSD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养血清脑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NO、ET-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O水平较前提高,ET-1水平较前下降,养血清脑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血压负荷疗效比较:西医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养血清脑组总有效率为89.29%,养血清脑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未见异常,且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1.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虚肝旺证轻中度EH患者BPV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养血清脑颗粒可以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2.养血清脑颗粒能够上调NO水平,下调ET-1分泌,对血虚肝旺证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其降低BPV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管内皮功能相关。3.养血清脑颗粒组在观察期间内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无明显变化,临床使用安全性可靠。
雷斯媛,庆慧[3](2018)在《高血压与焦虑症共病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查阅近20年来关于高血压与焦虑症的高质量文献来论述高血压与焦虑症的相关性。重点讨论高血压与焦虑症共病的流行病学;提出其共同的病机为肝郁化火、阴虚火旺、痰湿内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耳穴压豆、生物反馈、心理干预等。评析了高血压与焦虑症共病的研究现状,指出对于长期高血压患者在降压的同时给予抗焦虑治疗,效果明显,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钟琭葭[4](2017)在《生物反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老年Ⅱ型糖尿病的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疗法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和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生理反应的调节效果,并探讨生物反馈疗法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和老年Ⅱ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从而为治疗老年高血压和老年糖尿病提供一定的实践和理论依据。方法2016年5月-6月于四川省宜宾市某乡镇选取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4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血压治疗组和高血压对照组,同时选取40名老年糖尿病Ⅱ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治疗组和糖尿病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方法与步骤:(1)采用自制一般信息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2)分别测量高血压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压值以及糖尿病治疗组与对照组血糖值并作为初始值记录。(3)选用生物反馈仪(spirit-8)压力训练中指导语放松训练模块对高血压治疗组和糖尿病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在指导语的引导下渐进性地进行放松,每次25分钟,每周2次,一共实施8次。治疗结束后高血压治疗组测量右臂血压作为结束值并记录,糖尿病治疗组测取指尖血测试血糖值并记录。(4)治疗组所有成员完成生物反馈治疗后,分别采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压以及血糖值。结果1、高血压治疗组在接受治疗后血压呈下降趋势,八次治疗后收缩压(t=5.65,p=0.00)、舒张压(t=3.18,p=0.00)以及脉压差(t=4.87,p=0.00)与第一次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糖尿病治疗组在接受治疗后血糖呈下降趋势,八次治疗后血糖与第一次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p=0.04)。3、高血压治疗组经过八次生物反馈治疗后,左脑θ波(t=2.29,p=0.03)在第八次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的基线水平,治疗后的rmssd值(t=-3.12,p=0.00)和sdnn值(t=-2.6,p=0.02)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基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糖尿病治疗组经过八次生物反馈治疗后,右脑θ波(t=-2.12,p=0.00)、左脑θ波(t=-2.20,p=0.04)和心率(t=-2.71,p=0.01)在第八次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的基线水平,治疗后的皮温(t=5.94,p=0.00)、rmssd值(t=2.44,p=0.03)和sdnn值(t=2.25,p=0.04)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基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治疗组血压血糖的改善情况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住址、居住情况、与配偶关系、有几个孩子以及与子女关系均不具有相关性(p均>0.05)。6、对高血压治疗组治疗前后和随访3个月与6个月收缩压(f=6.69,p=0.00)、舒张压(f=4.91,p=0.00)和脉压差(f=4.19,p=0.0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有明显组间效应,采用事后检验的lsd方法可知,高血压治疗组收缩压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01),与治疗后相比明显降低(p=0.010),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收缩压明显降低(p=0.031),与治疗后相比收缩压明显降低(p=0.027);舒张压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02),随访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07),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02),组脉压差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糖尿病治疗组治疗前后和随访3个月与6个月随机血糖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有明显组间效应(f=7.44,p=0.00),采用事后检验的lsd方法可知,随访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研究表明生物反馈治疗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和老年Ⅱ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有一定效果。2、采用辅助的生物反馈的治疗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左脑θ波波幅明显下降,sdnn、rmssd值显着提高,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左右脑θ波波幅与心率明显下降,SDNN、RMSSD值显着提高,由此可以推测,生物反馈治疗有利于抑制老年高血压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起到降低血压血糖的作用。3、患者血压血糖的改善情况不受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人口因素的影响,如能按照治疗要求掌握正确的方法并坚持放松训练,均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4、生物反馈治疗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随机血糖都具有较为长期的调控作用。
屈晨,冯辉[5](2016)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原发性高血压是成人(≥18岁)在安静状态下,动脉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 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并伴有不同程度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又称高血压病。焦虑则指没有明确客观原因出现的紧张与不安甚至恐惧。大部分高血压病患者由于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容易出现焦虑等症状,导致血压控制不稳定,治疗效果不理想,预后较差。单纯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近些年的研究显示联合使用中医药方法对高血压伴有焦虑的患者进行治疗则有更好的疗效。通过从病因病机、证候分型、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几个方面对近几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付萍萍[6](2014)在《高血压病防治气功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高血压病防治气功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探讨高血压病防治气功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参数、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为高血压病防治气功在高血压家庭、社区康复中的推广运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60例,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保持原有的药物降压方案,维持既往的生活习惯;试验组在常规药物降压方案的基础上增加高血压病防治气功运动处方。治疗3个月后,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参数、血清NO浓度、血浆ET-1浓度及心理状态评分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24h平均收缩压(mSBP)、平均舒张压(m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血压晨峰程度(MBPS)及24h平均心率(HR)相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治疗后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清NO浓度、血浆ET-1浓度相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相比较均有显着性意义(P<0.01)。结论:1.高血压病防治气功运动处方结合常规降压药物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尤其更有助于舒张压的降低,而且能够明显降低血压晨峰程度及心率,减少靶器官损害,从而减少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出现。2.高血压病防治气功运动处方能够增加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清NO浓度、降低血浆ET-1浓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3.高血压病防治气功运动处方能改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4.病情平稳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病防治气功锻炼的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其安全性良好。5.对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简、便、验、廉”的高血压病防治气功可以作为其在家庭、社区中重要的康复手段。
张智芳[7](2013)在《高血压与抑郁症、焦虑症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的探讨》文中指出本文包括文献综述及临床调查两部分。一、文献综述论述了高血压、焦虑及抑郁的关系及中医对高血压、抑郁、焦虑的认识和中西结合治疗。抑郁、焦虑与高血压病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抑郁、焦虑对高血压的影响贯穿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抑郁和焦虑都是高血压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抑郁或焦虑会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左室肥厚发生,引起一些生化指标的改变等等,从而使高血压病情加重。合并抑郁或焦虑会降低患者对降压治疗的依从性,减低高血压治疗的效果。抑郁和焦虑均可增加高血压患者心源性死亡的风险,影响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另一方面,高血压病也会引起抑郁、焦虑,高血压患者的抑郁、焦虑发生率偏高,某些降压药物如利血平可引起抑郁情绪。对于合并抑郁或焦虑的高血压患者,应同时兼顾高血压病的治疗和抑郁、焦虑的治疗。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降压治疗联合药物及心理治疗抗抑郁或抗焦虑的综合治疗,降压效果最好,而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躯体和心理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中医学对高血压、抑郁、焦虑有着独特的认识,在治疗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与单纯的西医或中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可以通过中西医优势互补,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是治疗高血压、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最佳选择。综述部分归纳总结了抑郁、焦虑与高血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合并抑郁、焦虑的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及其治疗,以及中医对高血压、抑郁、焦虑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中西医结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二、临床调查目的:通过在临床调查病例,分析高血压患者中抑郁、焦虑的发病情况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51例高血压患者的一般情况、社会因素、高血压病相关情况、中医辨证及情绪状况评分等数据,用Excel软件及SPSS17.0统计软件采用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51例高血压患者总体焦虑发生率60.78%,抑郁发生率23.5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②女性、60岁以上、急躁易怒、低文化程度者的SAS评分高于男性、60岁及以下、性格平和、高文化程度者;女性、60岁以上者的SDS评分高于男性、60岁及以下者。③年龄分组和文化程度对预测有无焦虑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对预测有无抑郁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的中医证型,证型分布为阴阳两虚证>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瘀血阻络证>痰湿壅盛证,其中阴阳两虚证最多,占29.03%,其次是阴虚阳亢证,占25.81%。⑤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的中医证型,证型分布为肝火亢盛证=瘀血阻络证>阴阳两虚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以肝火亢盛证和瘀血阻络证最多,均占33.33%,其次是阴阳两虚证,占25.00%。⑥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以阴阳两虚证患者合并焦虑发生率最高,为100%,而痰湿壅盛证患者合并焦虑发生率最低,为33.3%;以瘀血阻络证患者合并抑郁发生率最高,为40%,而痰湿壅盛证患者合并抑郁发生率最低,为0%。结论:①高血压患者的焦虑发生率及抑郁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②60岁以上、低文化程度是高血压患者合并焦虑的危险因素,女性是高血压患者合并抑郁的危险因素。③阴阳两虚证的高血压患者焦虑的发生率最高,瘀血阻络证的高血压患者抑郁的发生率最高。
孙君芳,叶虹,廖旭怡[8](2012)在《国内生物反馈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综合评价国内生物反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法,收集国内198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公开发表的关于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文献,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7篇有效文献,累计9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由于文献数量较少,且收缩压及舒张压降低情况在研究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I2=99%、I2=97%),故数据不能进行合并,仅就研究结果进行内容描述。在纳入的7篇文献中,研究者均采用了生物反馈治疗方法,配合放松训练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其中有4篇文献结果提示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结论目前关于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研究尚少,研究间异质性较大,但已有的研究结果提示生物反馈治疗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
孟云,朱言亮[9](2012)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01—2011-06在我院就诊的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组(A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0mg,1次/d),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组(B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0mg,1次/d+生物反馈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B组与A组比较其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所下降,收缩压下降更明显(P<0.05)。A组总有效率76.7%,B组总有效率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有效率优于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疗效确切、安全,适合临床应用。
刘勇[10](2011)在《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及展望》文中提出生物反馈技术对人体自主神经系统具有良性调节作用,还可对患者人格及行为、应激性进行调节,具有对抗应激及矫正A型行为的效果,能够降低骨骼肌的紧张水平、消除患者的抑郁、焦虑和紧张情绪。同时也降低了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达到治疗高血压病等心身疾病的目的。短、中期效果确切,长期效果、治疗方案、评价标准、应用范围有待进一步探讨和拓宽。
二、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情志—气机—肝”轴探讨刮痧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高血压伴失眠的流行病学 |
2 高血压伴失眠的发生机制 |
2.1 现代医学观点 |
2.2 祖国医学观点 |
2.2.1 “情志—气机—肝”轴理论 |
2.2.2 “情志—气机—肝”轴与高血压伴失眠 |
3 高血压伴失眠的治疗现状 |
3.1 药物疗法 |
3.1.1 中药治疗 |
3.1.2 西药治疗 |
3.2 非药物疗法 |
3.2.1 体外反搏疗法 |
3.2.2 认知行为疗法 |
3.2.3 中医外治法 |
3.3 其他 |
4 研究目的 |
5 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对象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或脱落标准 |
2.5 样本量估算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干预方法 |
3.3 观察指标 |
3.4 疗效评定标准 |
3.5 资料收集与质量控制 |
3.6 伦理原则 |
3.7 统计学处理 |
3.8 技术路线 |
4 研究结果 |
4.1 病例完成情况 |
4.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线情况比较 |
4.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情况比较 |
4.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情况比较 |
4.5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比较 |
4.6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情况比较 |
4.7 安全性分析 |
5 讨论 |
5.1 基于“情志—气机—肝”轴选择刮痧经穴的理论意义 |
5.2 刮痧对睡眠情况的疗效分析 |
5.3 刮痧对血压水平的疗效分析 |
5.4 刮痧对焦虑、抑郁情绪的疗效分析 |
5.5 刮痧对中医证候积分的疗效分析 |
6 结论 |
7 研究的创新性 |
8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临床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
附录三: 伦理审查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养血清脑颗粒对血虚肝旺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1.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1.6 随机分组方法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课题研究完成情况 |
2 纳入病例基线资料比较 |
3 疗效对比 |
3.1 治疗前后诊室血压比较 |
3.2 血压总疗效比较 |
3.3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4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5 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平均值比较 |
3.6 治疗前后血压变异性比较 |
3.7 血压负荷疗效比较 |
3.8 血管内皮相关指标比较 |
4 安全性指标 |
第三部分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血压变异性的认识 |
1.1 西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
1.2 血压变异性的基本概念 |
1.3 BPV对靶器官的损害 |
1.4 BPV与降压药物 |
2 传统医学对于血压变异性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辨证论治 |
3 养血清脑颗粒 |
3.1 药物组方分析 |
3.2 养血清脑颗粒药物分析 |
3.3 养血清脑颗粒疗效分析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改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高血压与焦虑症共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血压与焦虑症共病的流行病学 |
2 焦虑症与高血压共病的病因病机 |
3 焦虑症与高血压共病的治疗 |
3.1 药物治疗 |
3.1.1 中药治疗 |
3.1.2 西药治疗 |
3.1.3 中西药结合治疗 |
3.2 非药物治疗 |
3.2.1 针灸治疗 |
3.2.2 耳穴压豆 |
3.2.3 生物反馈疗法 |
3.3 心理干预 |
4 小结 |
(4)生物反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老年Ⅱ型糖尿病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1.2 研究工具 |
1.3 实验程序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
2.2 生物反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
2.3 生物反馈对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
2.4 生物反馈疗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理指标的改变情况 |
2.5 生物反馈疗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理指标的改变情况 |
2.6 治疗组血压血糖下降与人口学因素相关程度 |
2.7 各组治疗前后及随访血压血糖比较 |
3 讨论 |
3.1 生物反馈对老年高血压疗效及治疗机理分析 |
3.2 生物反馈对老年糖尿病疗效及治疗机理分析 |
3.3 人口学因素对生物反馈治疗老年高血压、糖尿病的影响 |
3.4 随访结果分析 |
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血压伴有焦虑的病因病机 |
2 高血压伴有焦虑的证候分型 |
3 高血压伴有焦虑的中医辨证论治 |
3.1 高血压伴有焦虑的中药治疗 |
3.1.1肝郁化火证的中药治疗 |
3.1.2阴虚阳亢证的中药治疗 |
3.1.3其他证型的中药治疗 |
3.2高血压伴有焦虑的针灸及其它治疗方法 |
4 结语 |
(6)高血压病防治气功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高血压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1.1 遗传因素 |
1.2 环境因素 |
1.3 血管活性物质 |
1.4 其他因素 |
2 高血压病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
2.1 药物治疗 |
2.2 仪器辅助治疗 |
2.3 手术治疗 |
3 高血压病的康复治疗进展 |
3.1 合理膳食、改善生活方式 |
3.2 运动疗法 |
3.3 心理疗法 |
4 传统体育疗法在高血压病康复中的应用 |
4.1 八段锦 |
4.2 太极拳 |
4.3 八段锦、太极拳可能降压机制 |
5 气功在高血压病康复中的运用和优势 |
5.1 降低血压 |
5.2 控制高血压并发症 |
5.3 改善生存质量 |
5.4 气功用于高血压病康复的优势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资料 |
1.1 病例选择 |
1.2 病例分组 |
1.3 治疗方法 |
1.4 研究工具及内容 |
1.5 观察项目 |
1.6 统计分析 |
2 数据分析 |
2.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2.2 两组患者24h动态血压参数比较 |
2.3 血清NO、血浆ET-1浓度比较 |
2.4 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
2 研究结果分析 |
2.1 基本资料分析 |
2.2 24h动态血压参数分析 |
2.3 血清NO、血浆ET-1浓度分析 |
2.4 心理状态分析 |
3 高血压病防治气功对高血压患者康复机理的探讨 |
3.1 调节大脑皮质和植物神经功能 |
3.2 调节体液因子 |
3.3 改善血压流变性和心功能 |
3.4 改善精神状态 |
4 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高血压与抑郁症、焦虑症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一、高血压 |
1 高血压的定义 |
2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 |
3 高血压的危害 |
4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
4.1 交感神经活动亢进 |
4.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 |
4.3 肾脏潴留钠盐过多 |
4.4 血管重构 |
4.5 内皮细胞功能受损 |
4.6 胰岛素抵抗 |
4.7 免疫因子 |
5 高血压的诊断 |
5.1 高血压分类及分级 |
5.2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 |
6 高血压的治疗 |
6.1 治疗目标 |
6.2 药物治疗 |
6.3 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 |
二、抑郁症与焦虑症 |
1 定义及流行病学 |
1.1 抑郁的定义 |
1.2 抑郁症的流行病学 |
1.3 焦虑的定义 |
1.4 焦虑症的流行病学 |
2 疾病负担与危害 |
2.1 抑郁症的疾病负担与危害 |
2.2 焦虑症的疾病负担与危害 |
3 测量 |
3.1 抑郁的测量 |
3.2 焦虑的测量 |
4 病因 |
4.1 抑郁症的病因 |
4.2 焦虑症的病因 |
5 诊断 |
5.1 抑郁症的诊断 |
5.2 焦虑症的诊断 |
5.3 抑郁症与焦虑症关系 |
6 与躯体疾病的关系 |
7 治疗 |
7.1 抑郁症的治疗 |
7.2 焦虑症的治疗 |
三、高血压与抑郁症、焦虑症 |
1 高血压伴发抑郁症、焦虑症的流行病学 |
2 抑郁症、焦虑症对高血压的影响 |
2.1 抑郁、焦虑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
2.2 抑郁症、焦虑症对高血压病进展的影响 |
2.3 抑郁症、焦虑症对高血压病治疗的影响 |
2.4 抑郁症、焦虑症对高血压病预后的影响 |
3 高血压对抑郁、焦虑的影响 |
3.1 高血压是抑郁、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 |
3.2 某些降压药物可引起抑郁 |
3.3 降压治疗有助于改善抑郁症状 |
4 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的治疗 |
4.1 对高血压合并抑郁症状患者的治疗 |
4.2 对高血压合并焦虑症状的治疗方法 |
5 联合治疗的作用 |
5.1 降压时联合药物治疗改善情绪 |
5.2 降压时联合心理干预改善情绪 |
5.3 降压时联合应用心理干预及药物治疗改善情绪 |
四、中医与高血压、抑郁症、焦虑症 |
1 中医与高血压 |
1.1 高血压的病名 |
1.2 高血压的病因病机 |
1.3 中医对高血压的辨证分型 |
1.4 中医对高血压的治疗 |
1.5 中西结合治疗高血压 |
2 中医与抑郁症 |
2.1 抑郁症的病名 |
2.2 抑郁症的病因病机 |
2.3 中医对抑郁症的辨证分型 |
2.4 中医对抑郁症的治疗 |
2.5 中西医结合治疗抗抑郁 |
3 中医与焦虑症 |
3.1 焦虑症的病名 |
3.2 焦虑症的病因病机 |
3.3 中医对焦虑症的辨证分型 |
3.4 中医对焦虑症的治疗 |
3.5 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焦虑 |
4 中医与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 |
4.1 中医对高血压伴抑郁、焦虑的认识 |
4.2 中医对高血压伴抑郁、焦虑的治疗 |
4.3 中西医结合与高血压伴抑郁、焦虑 |
五、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临床调查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对象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1 临床调查表 |
3.2 研究方法 |
4 数据整理和统计方法 |
4.1 数据整理 |
4.2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患者的一般情况 |
2 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发生率 |
3 同一因素下各组之间SAS、SDS评分比较 |
4 预测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 |
5 合并焦虑的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析 |
6 合并抑郁的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析 |
7 不同中医证型焦虑、抑郁发生率 |
讨论 |
1 临床调查结果总结 |
2 临床调查结果分析 |
3 意义与展望 |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8)国内生物反馈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 检索策略 |
1.3 数据提取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纳入文献特征 |
2.2 治疗后组间血压值比较 |
3 讨论 |
(9)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 观察方法 |
1.3 疗效判定 |
2 结果 |
2.1 降压效果 |
2.2 疗效比较 |
3 讨论 |
(10)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反馈技术的有关基础研究 |
2 高血压病的病因及生物反馈技术治疗高血压的机制 |
3 生物反馈技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方法 |
3.1 肌电生物反馈技术 |
3.2 皮肤温度生物反馈技术 |
3.3 血压生物反馈技术 |
3.4 其它 |
4 生物反馈治疗高血压疗效研究和注意事项 |
4.1 短期效应 |
4.2 中长期效果 |
4.3 经验和注意事项 |
5 生物反馈技术治疗高血压的问题和展望 |
四、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情志—气机—肝”轴探讨刮痧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D]. 陈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养血清脑颗粒对血虚肝旺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临床观察[D]. 鲁柯歆.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3]高血压与焦虑症共病的研究进展[J]. 雷斯媛,庆慧. 中医研究, 2018(09)
- [4]生物反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老年Ⅱ型糖尿病的疗效研究[D]. 钟琭葭. 成都医学院, 2017(01)
- [5]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的研究进展[J]. 屈晨,冯辉. 天津中医药, 2016(03)
- [6]高血压病防治气功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D]. 付萍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2)
- [7]高血压与抑郁症、焦虑症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的探讨[D]. 张智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10)
- [8]国内生物反馈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J]. 孙君芳,叶虹,廖旭怡.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24)
- [9]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 孟云,朱言亮. 中国疗养医学, 2012(05)
- [10]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及展望[J]. 刘勇.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