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和他的天下第一

郭守敬和他的天下第一

一、郭守敬与他的世界之最(论文文献综述)

周聪聪,朱艳冰,徐华,王雅楠,高雷,王平,于冬伟,李聪,付雷,杨华,杨志民[1](2021)在《千古风流》文中指出【阅读提示】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燕赵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河北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不仅产生过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杰,而且哺育了一批又一批学者、巨匠。这里,涌现了赵武灵王、荆轲、荀子、董仲舒等千古传颂的代表人物,他们不仅将锐意改革、重信尚?

王洪见,吕路平[2](2021)在《千年运河 浸润古今——郭守敬与京杭大运河》文中指出京杭大运河贯穿中国南北,连接五大水系,沟通着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古代承担着人员和物资的运输职能,特别是通过漕运保障着首都的粮食供给,对于首都的发展和国家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大运河最初的功能定位虽然是运输,但运河的船载着文化、技术和人才资源,播撒到运河沿岸,无形中沟通南北,起到了文化交流传播作用。

赵之珩[3](2021)在《学究天人的大科学家——郭守敬》文中认为月球上有一座"郭守敬环形山",我国有一架"郭守敬望远镜",你知道郭守敬是何许人也吗?今天,我们就来讲讲郭守敬的故事。笃学好思,崭露头角郭守敬是我国元代着名的科学家,他在天文学、数学、地理学、机械制造学、水利工程学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为了纪念他的功绩,我国目前最大的光学望远镜——LAMOST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贾兴安[4](2021)在《你是最亮那颗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天上,有一颗星星,名叫"郭守敬星"。1977年,经国际小行星中心批准,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1964年发现的编号为2012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郭守敬星"。"郭守敬星"的命名,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七百多年前,郭守敬利用天文现象创新测量方法,发明球面三角法,求得每天日长的伸缩变化、月行的迟疾、天体黄赤道间差距、天体黄赤道倾斜的内外度数、白道(月亮运行轨道)在天体黄道上的每月交会点位置等,

郭津嵩[5](2021)在《元初“四海测验”地点与意图辨证——兼及唐开元测影》文中研究说明元初由郭守敬主持的"四海测验"是一次大规模的天文大地测量,具有重要意义。学界对此一事件基本史实的认定存在疑点,需要重加检讨。首先,齐履谦《知太史院事郭公行状》中目之以"先测得"的南海等六处地点之名称含混而不确实,其数据则存在种种偏差和矛盾,当非实测,而是出自"四海测验"实施之前用极粗疏的方法构拟的一种概略图式,被齐履谦误认作观测数据。这一点通过参照唐代僧一行对"铁勒之地"等处数据的构造,更易於理解。去僞存真,重新确定"四海测验"实测地点可考者爲二十三处。其次,"四海测验"的意图不限於研究北极高度、晷影长度和昼夜刻数等项数据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同时也尝试研究东西向的地方时差异。後者不仅体现於观测提议的表述,更可在观测地点的分布上得到印证。郭守敬等人对地方时的认识很可能受到了伊斯兰天文学的影响。揭示出"四海测验"的这一层意图,可爲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的研究提供新綫索。

陈志辉[6](2020)在《近代与否之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人对北京古观象台的双重印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明初至清前期,北京古观象台上曾先后安置过郭守敬式的中国本土天文仪器,以及耶稣会士主持建造的欧洲第谷式仪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两类属性迥异的仪器同时存在于古观象台,使欧洲人对这两类仪器的历史有不同的关注点,从而形成对古观象台的不同印象。古观象台的双重印象,通过书籍、报刊以及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展览得以反映,产生广泛影响。

肖尧[7](2020)在《登封四丈高表与圭表测影》文中研究表明登封四丈高表是元朝郭守敬创制的大型天文仪器,它反映了元初天文观测领域的高超技艺。本文结合相关研究和史料,首先对登封四丈高表的构造进行介绍,同时回顾和探讨其历史和影响;之后对四丈高表测影进行分析,归纳出三个创新点,并在此基础上解释高表表高定为四丈的原因;最后将高表测影置于世界图景下进行比较研究,展示和总结中国古代圭表测影的特性。

林乾浩[8](2020)在《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研究》文中认为《元朝名臣事略》是元人苏天爵编撰的一部重要传记体着作,收录了元朝肇定之初47位重要的名臣的传记,其极大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至今为学界公认。本文立足于编撰者苏天爵特殊的人生经历、重要的官员、学者身份,以及其深邃的史学、经学、文学思想,结合13世纪蒙古逐步入主中原建立大一统王朝的历史背景,和元中期朝政逐渐由对外作战转向国家内政的新时代背景,理解苏天爵带有明确主体意识的编撰行为和动因,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元朝名臣事略》一书的性质和价值,体认它所蕴藉的思想情感内涵。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苏天爵编撰《元朝名臣事略》的动机。苏天爵弱冠之年于国子学学习期间萌生编撰《元朝名臣事略》的意图,他特殊的成长经历和教育背景,使他早年就具备根深蒂固的汉民族文化与儒家思想认同。重史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治史能力。结合当时特定时代背景和个体生存境遇看,苏天爵编撰此书可能还有入仕治史、师法名臣,负斯文为己任、显国家文章之盛,宣扬以儒出仕之道、助力地方教育,以史言志、寄寓汉法治国理想等诸多动机。第二章论述苏天爵选择《元朝名臣事略》传主的相关问题。苏天爵重点选取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的名臣,元朝一统华夏的历史进程也是蒙古统治者与汉文化逐步建立高度联系的过程,苏天爵以“汉法”为核心选取名臣,绝大多数名臣形象直接符合传统汉儒理想,少数民族名臣也能直接或间接与汉法有所联系。传主选择反映出少数民族统治、多元文明冲击下苏天爵对汉民族文化本位传统立场的坚守。在选择汉人传主时,苏天爵或出于统一全书形式考虑,选择各方面相近的金元之际北方士人群体入传。第三章论述苏天爵编撰《元朝名臣事略》所采用的方法。苏天爵期望将《元朝名臣事略》全书构成体系,达到“以史证经”的效果,故广泛搜集和采用各种文献材料,重视材料的真实性和写作风格的统一,尤其以北方馆阁文人传记为重。编撰全书时仿照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的体例,对文献材料进行应用编排。在处理具体的原始材料文本时,根据自身传记文体“简而有法”的审美取向等需要进行精简化删改,缩短传记篇幅体量,最终形成“事略”。

赵婧然[9](2020)在《郭守敬水利思想及其社会影响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快速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大幅度提升,但是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要求来说,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研究我国元代着名的水利工程学家郭守敬的水利工程建设,总结郭守敬的水利思想,将郭守敬的水利思想运用到当今的水利工程建设当中,这对于指导当前水利实践、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兴盛具有重要意义。郭守敬是元代着名的水利工程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水利、天文、数学、地理、测绘、机械工程等方面都有着杰出的成就。郭守敬一生致力于水利工程建设,他的水利建设基本遍布了元代所有重要的河流。由于郭守敬并未就水利思想做过系统的论述,因此,本文将对郭守敬的具体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梳理、分类和总结,从中概括提炼出郭守敬水利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从而深入分析它的社会影响和对当今时代的启示,对郭守敬的水利思想进行系统化的研究。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论文的第一部分分析了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从生活时代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启蒙教育和师、友等方面介绍了郭守敬水利思想形成的背景;第三部分分别从注重调查、善抓重点,科学规划方案、因旧谋新、因地制宜,技术造福百姓和敢为先行、勇于创造,实现自主创新这三个方面论述了郭守敬主要的水利思想和水利工程实践;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郭守敬水利思想的社会影响,并阐述了郭守敬水利思想对当今时代的启示。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三:一是视角的创新,在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技术史这一全新的视角,对郭守敬的水利工程建设展开研究;二是通过梳理、研究郭守敬的具体水利工程实践,从中重新提取和总结出了郭守敬的水利思想;三是将郭守敬的水利思想进行提炼和总结后,系统的分析了其思想的社会影响和对当今社会水利建设的具体启示。

杨瑞瑞[10](2020)在《元大都水系营造与园林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元大都水系网络发达,通惠河、坝河、金口河、金水河、高粱河都曾在这片土地光辉流淌,在大都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元初为漕西山木石,助力宫苑建设,郭守敬重开金口河,在金王朝屡试屡败的基础上,成功运营29年,满足了都城建设高潮期的需要;之后又引玉泉水进城,流经10余民坊,成为大都宫苑用水的主要来源,也是早期城市生态廊道的伟大实践。为解决大都日益增长的漕运之需,郭守敬在金漕河的基础上整修坝河,充分开发利用北京西郊的水源,远引昌平白浮瓮山之水,开通通惠河,实现了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与坝河形成南北两路并行的漕运体系。可以说大都水系规划是我国古代治水手册上波澜壮阔的一页,虽然千百年来水利一直不断兴修,但是完备的水利体系成形于元代,其水利成就之辉煌堪为一代典章。完备的水系条件,形成了都城内外,池泉密布的景象,为大都园林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为园林引水提供了方便。皇室在皇城之内以万岁山——太液池一带为中心,建设大内御苑,在皇城之外向西开发西郊地区,敕建皇家佛寺,引高粱河之水灌渠,修建西山航道。在私家园林方面,贵族官绅多选址于城郊之地,绕水建园,四时游宴雅集频繁。在寺观园林方面,元代兼容并包的宗教政策助推了寺庙园林的兴盛,加之有众多前代遗迹散布南城之中,逐渐形成南北城并立,寺观罗布的景象,都城内外遍布大大小小的集市,形成围绕着水系分布商业,园林,佛刹,民居的城市水系景观格局。所以纵览城市全貌,园林的建设与城市水系的开发息息相关。本研究以元大都城市水系规划为背景,以大都城市、水系、园林三者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探讨元大都水系与城市、园林之间的互动关系。论文首先通过对相关史料和考古资料的挖掘,梳理城市建设与水系规划的相关内容。其中,城市建设从城市选址、城市布局、街道坊制、空间片区三个方面作出概述,水系方面则系统地梳理了金口、金水、通惠、坝河四条河流和积水潭、太液池、瓮山泊三座池沼的空间流向以及规划建设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大都水系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得出大都水系规划一直是围绕城市建设展开的,为城市服务,城市因水而生的特点。其次,将大都园林分为皇家、私家、寺观、坛庙四类进行分布区域及数量的统计,运用平面定位及三维复原的方法将园林落位于城市水系空间之中,绘制大都园林区域分布图。总结出各类园林的分布特征:皇家园林“太液贯大内,离宫苑两郊”;私家园林“城郊东南西,沿河多聚集”;寺观园林“最是风景处,罗布两城中”。坛庙园林“城内外皆有、对称分布匀”。随后,结合水系在城市中的流线,总结园林与水系的分布关系:皇家园林分布在皇城之中和城外西郊、南郊,多沿高粱河、金水河分布;私家园林主要分布在城外,凉水河、通惠河附近。寺观园林两城之中皆有,多沿高粱河、通惠河、金水河呈带状分布;坛庙园林的分布与水系的关系并不密切。接着论文选取大都城内外三段典型水域进行园水关系探讨,分析园水环境及空间关系、视线关系等问题。最终主要从园林与水系的互相影响两方面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水系对园林在水利工程、园林活动、园林交通等方面的影响以及由于水系变迁对园林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城市水系也因园林的建造而更加多姿多彩,体现了大都水系与园林分布之间的良性互动。今天谈论城市与水系,水系与园林的关系,上溯百年前的城市历史,看似迂远,但捧读古书,所得不只一二,探究水系规划与城市建设,水系与园林分布之间的关系,形成较为完备的金元时期北京水系规划,城市建设和园林营建的知识体系,对园水关系的理解大有裨益。

二、郭守敬与他的世界之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郭守敬与他的世界之最(论文提纲范文)

(1)千古风流(论文提纲范文)

【阅读提示】
他们,最早塑造出这片土地的精神气质
    彪炳史册的改革者
    慷慨悲歌的诠释者
    儒学复兴的推动者
他们,挥写出这片土地的风流文采
    开启文学自觉的“邺下风流”
    盛唐边塞诗里的河北身影
    书院里的元曲作家
他们,登上中国古代科技高峰
    享誉世界的地理科学大师
    以“祖率”闻名世界的科学家
    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巨星

(2)千年运河 浸润古今——郭守敬与京杭大运河(论文提纲范文)

郭守敬其人
郭守敬对大运河的贡献
    “裁弯取直”大运河
    引白浮泉水入京城
    开凿通惠河
    奠定北京水利事业基础格局
以历史文化名人丰富大运河文化

(3)学究天人的大科学家——郭守敬(论文提纲范文)

笃学好思,崭露头角
临危受命,编制历法
巧用工具,躬身观测

(4)你是最亮那颗星(论文提纲范文)

(5)元初“四海测验”地点与意图辨证——兼及唐开元测影(论文提纲范文)

一、唐开元测影的观测地点
二、元初“四海测验”的观测地点
三、关於“四海测验”意图的推测
结语

(6)近代与否之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人对北京古观象台的双重印象(论文提纲范文)

1 本土制造与西方引进:北京古观象台的双重属性
2 元代科学的代表:观象台庭园中的浑仪
3 欧洲天文学家笔下的古观象台及其仪器
    3.1 骆三畏论古观象台仪器和中国天文学
    3.2 领先于第谷:德赖尔论古观象台仪器
4 古观象台仪器在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
    4.1 莫歇收集古观象台资料的因缘
    4.2 法国《自然》杂志中的古观象台
    4.3 古观象台照片参展世界博览会
5 余 论

(7)登封四丈高表与圭表测影(论文提纲范文)

一、 登封四丈高表的构造和历史
    (一) 登封四丈高表的形制
    (二) 登封四丈高表的历史及影响
二、 四丈高表与圭表测影
三、 全球视野下的圭表测影传统
四、 结语

(8)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元朝名臣事略》编撰动机述论
    第一节 苏天爵的成长经历及教育背景
        一、家庭教育:藏书之家“以儒出仕”之愿景
        二、真定乡学:静修学派“经史一体”之观念
        三、国子求学:“清修笃志”“博闻深识”品性之历练
    第二节 《元朝名臣事略》编撰动机之形成
        一、入仕治史师法名臣
        二、负斯文为己任显国家文章之盛
        三、宣扬以儒出仕之道助力地方教育
        四、以史言志寄寓汉法治国理想
第二章 《元朝名臣事略》的传主选择
    第一节 传主皆北人:金元之际北方士人群体特征
        一、金末北方文人的仕元心态
        二、南北对峙下的思想隔阂
    第二节 少数民族名臣的入传标准
        一、拥护汉法维护汉人利益
        二、开疆拓土促一统维护国家统治秩序
    第三节 汉族名臣的入传标准
        一、异域文化冲击下对汉文化的挽救
        二、以汉法指导政治实践建立重要事功
第三章 《元朝名臣事略》的编撰方法
    第一节 材料遴选
        一、史固欲其核实事尤贵乎网罗
        二、博取北方馆阁文人传记
    第二节 编撰体例
        一、传记的分类与排序
        二、传主小传的撰写
        三、各类文献材料的引用与编排
        四、夹注的设置及其作用
    第三节 “事略”与传记简洁风格建构
        一、伯修之文简洁严重
        二、以“事略”显“简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郭守敬水利思想及其社会影响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郭守敬简介及研究的意义
        (一)郭守敬简介
        (二)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社会背景研究文献
        (二)受教育背景研究文献
        (三)水利工程研究文献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郭守敬水利思想的形成背景
    一、社会人文背景
        (一)生活时代的政治经济背景
        (二)生活时代的科学文化背景
    二、家学师友背景
        (一)启蒙教育的影响
        (二)良师益友的影响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郭守敬水利思想及其水利工程实践
    一、注重调查、善抓重点,科学规划方案
        (一)疏浚邢台北部河道、修复石桥
        (二)提出华北水利六项建议
    二、因旧谋新、因地制宜,技术造福百姓
        (一)整修西夏古渠
        (二)开金口河通漕运
    三、敢为先行、勇于开创,实现自主创新
        (一)改造大运河
        (二)开凿通惠河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郭守敬水利思想的社会影响及启示
    一、郭守敬水利思想的社会影响
        (一)对元代社会的影响
        (二)对明、清时期的影响
    二、郭守敬水利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树立以造福人民为中心的治水理念
        (二)运用科学的方法全面统筹水利建设
        (三)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水利人才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元大都水系营造与园林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重要研究材料
        1.5.1 文献研究材料
        1.5.2 图像资料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大都城市与水系
    2.1 元大都以前北京城市及水系的发展概况
    2.2 元大都城市概况
        2.2.0 城市选址
        2.2.1 城市布局
        2.2.2 街道坊制
        2.2.3 空间片区
    2.3 元大都水系网络
        2.3.1 河道
        2.3.2 池沼
        2.3.3 水系连通
    2.4 水系营造对城市的影响
        2.4.1 城市规划
        2.4.2 宫苑建设
        2.4.3 漕运民生
        2.4.4 商业繁荣
        2.4.5 生态基底
3.元大都水系与园林
    3.1 园林类型
        3.1.1 皇家园林
        3.1.2 私家园林
        3.1.3 坛庙园林
        3.1.4 寺观园林
    3.2 水系与园林的空间分布关系
        3.2.1 皇家园林——太液贯大内,离宫苑两郊
        3.2.2 私家园林——城郊东南西,沿河多聚集
        3.2.3 坛庙园林——城内外皆有、对称分布匀
        3.2.4 寺观园林——最是风景处,罗布两城中
        3.2.5 水系与园林分布特征总结
4 水系整治与园林构建的关系
    4.1 典型空间的园水互动分析
        4.1.1 皇城之中金水河流线探析
        4.1.2 城北积水潭段园水关系探析
        4.1.3 城东通惠河段园水关系探析
    4.2 以水为魂、因水而生——水系对园林的影响
        4.2.1 水系与园林工程
        4.2.2 水系与园林活动
        4.2.4 水系与园林交通
        4.2.5 水系变迁与园林类型
    4.3 以园为体,因园生色——园林对水系的影响
        4.3.1 以园为体
        4.3.2 因园生色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图目录
附录二 表目录
附录三 相关史料

四、郭守敬与他的世界之最(论文参考文献)

  • [1]千古风流[N]. 周聪聪,朱艳冰,徐华,王雅楠,高雷,王平,于冬伟,李聪,付雷,杨华,杨志民. 河北日报, 2021
  • [2]千年运河 浸润古今——郭守敬与京杭大运河[J]. 王洪见,吕路平.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1(04)
  • [3]学究天人的大科学家——郭守敬[J]. 赵之珩.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21(Z2)
  • [4]你是最亮那颗星[J]. 贾兴安. 当代人, 2021(06)
  • [5]元初“四海测验”地点与意图辨证——兼及唐开元测影[J]. 郭津嵩. 文史, 2021(02)
  • [6]近代与否之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人对北京古观象台的双重印象[J]. 陈志辉.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04)
  • [7]登封四丈高表与圭表测影[J]. 肖尧.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0(04)
  • [8]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研究[D]. 林乾浩.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9]郭守敬水利思想及其社会影响探究[D]. 赵婧然.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10]元大都水系营造与园林关系研究[D]. 杨瑞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郭守敬和他的天下第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