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情三部曲——Mapinfo诠释“空间地理信息”概念(论文文献综述)
姜鹏越[1](2021)在《马克李维“治愈系文学”的美育审视》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生产生活方式还是人们的精神世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能够反映出大众喜好的流行畅销书也良莠不齐。马克李维是一名法国作家。他的作品是当今流行畅销书当中的佼佼者。影响范围大,在全球拥有数千万的读者。影响时间持久,连续12年被评为年度最畅销的小说家。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现代人情感缺失的关怀。他的文学创作体现了,他对理性与感性和谐的审美追求。其文学作品,充满了日常生活的细节。增强了小说阅读的可感性,还有朴素而真实的语言。在此基础上,他的作品打动了全球几千万的读者。对于大众美育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以马克李维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从审美的角度深刻剖析作品的成功因素,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绪论分为选题缘由、研究综述及创新之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框架进行总体的概述和说明。第二部分对马克李维的作品和治愈性文学做一个整体的介绍和作品的分析。包括大众的评价以及选取读者的一些评论,对马克李维作品进行客观的论述,以及治愈性文学的总体介绍说明。从宏观的角度论述,马克李维的作品是如何体现治愈性的。第三部分写马克李维的美育价值、马克李维作品的审美追求创作风格、马克李维作品的语言形象主题分析、马克李维作品的美育价值。第四部分,马克李维作品的美育路径、人格教育、情感培养、审美力培养。第五部分,基于当代文化融合背景下的反思。主要阐述文化融合的背景,论述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大众美育。这五个方面来撰写论文。
赵禹平[2](2021)在《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符号叙述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真人真事改编电影在电影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席位,特别是发展到当代,电影创作主体和受众都对植根于实在世界的故事更加充满热情。无论是“根据、基于”真实事件,还是“受启发”的真人真事改编电影,从其“宣称真实”、嵌入事实的叙述特色,主体想象、符号聚合组合的符号操作,到跨界叙述、跨区隔虚实相融的叙述结构,再到文本“内真实”的形成,都体现着它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在电影叙述形成之后,真人真事改编电影作为独特的电影叙述文本,天然地与纪录片、伪纪录电影有所不同。从区隔框架理论出发,可以明确的是,真人真事改编电影在事实和故事、材料和情节之间的转换依赖于跨区隔,同时,它又通过字幕、嵌入与真人真事相关的“事实”材料以及插入新闻汇辑等内容,在二度区隔空间内展开对真人真事的叙述。这种二度区隔内纪实的“宣称真实”式的电影文本,体现着它与真实性千丝万缕之关联,亦延续着传记小说、历史小说等文学传统中独特的叙述特色。创作主体在电影叙述文本创建中也尤其重要,创作主体关联着符号想象、符号的聚合组合等重要的符号学问题。真人真事改编电影具有不同于其它故事性电影的独特的叙述方式,即在二度区隔内叙述真人真事,由此透露出创作主体对真人真事美学功能之利用,以及创作主体对观影主体和电影内容之间透明性的追求。当然,真人真事改编电影这一符号系统的形成,还依赖于创作主体的双轴操作,创作主体通过对真人真事素材的聚合式选择,展开对情节的编排、符码的组合,又利用想象、发挥“事实”转义功能的同时,构建一个完整的电影符号系统。真人真事改编电影有其特殊的跨界叙述形式,即它以可能世界为出发世界(基础语义域),又以实在世界为目的世界,通过“坐虚探实”的电影叙述策略,完成了实在世界与可能世界的通达;在电影叙述空间中,真人真事改编电影向确定的“实在感”靠拢,也构建了创造“真实感”的基础因素,同时暗示着真人真事改编电影中虚构内容与纪实内容的融合。真人真事改编电影还与现实形成了内外指涉的双层符号关系。第一层关系源于指示意义世界的形成:真人真事改编电影具有对现实的指示性,而指示性正是通过电影中的指示符号来体现的,在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指示符号世界中,产生了元叙述层,并对真人真事具有重要的阐释作用;第二层则是真人真事改编电影叙述中重要的基础层,亦即“渐近事实”层。真人真事改编电影正是通过这种双层关系架起了世界与电影文本的联系,即现实与思想的关系。真人真事改编电影与真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个关系关联着“真人真事改编电影如何成为‘真实’”这一关键问题,以及其重要的文化意义。显然,真人真事改编电影在联系现实、向实在世界靠拢,及依赖想象的基础上,构建了“内真实”的叙述世界;从而,当受众在忽略二度区隔,只关注电影“内真实”中的纪实性内容时,便会沉浸于通达后的电影世界,“相信”文本的真实,达成理解和共鸣,此时,真人真事改编电影实现了它的“真实”。另外,在这个日益蓬勃的艺术时代,真人真事改编电影蕴涵着一定的时代特征;而对它的传播,又昭示着“基于真人真事”这种艺术创作方式,在不断提示“过去”的同时,也融入了更多来自当代的思索。
刘嘉琦[3](2021)在《当代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 ——以《蜜饯砒霜》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东亚地区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创作从来都与本国的创作主流一致,在许多时候,她们引领着一时期的创新风向,并代表着这一阶段影视创作的最高水准。放眼当代世界影坛,东亚地区影视作品中女性题材创作塑造的人物形象极为丰富,以浓郁的民族特质和艺术魅力成为当今世界电影史上独特的、令人神往的艺术符号。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来厘清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在内的东亚五个国家及地区的影视作品,在当代语境下的当代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穿越时间长廊,回望当代东亚地区影视作品中创作,我们窥见从影视作品中几乎可以梳理出一条本国近代史发展脉络。尤其是中国和日本的女性角色形象塑造,基本上记录了本国近代发展的重要进程。这是东亚地区影视作品的独特的东亚地区色彩,也为电影发展提供历史与社会尺矱。
宋敏[4](2018)在《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1919-2010)》文中研究说明儿童戏剧具有提升儿童审美能力、塑造儿童优良品格的功能。中国儿童戏剧近百年的发展史能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态,成为全球化语境下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1919年至2010年中国儿童戏剧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纵轴上以1919——2010年为时间背景;横轴上,以作家作品、艺术特征为探索对象,力图用新的研究视角,来审视近百年的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本论文由绪论与九个章节组成。绪论的主要内容为中国儿童戏剧研究文献的回顾与述评,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意义与难点以及创新点。第一章儿童戏剧定义的内涵及艺术特征。什么是儿童剧?本文的定义为:专门为儿童创作、演出的戏剧艺术。其内涵有三:一是以儿童为对象,也就是儿童为主要观众群体;二是演出内容与演出方式要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三是演出主体可以是儿童,也可以是成人,或者两者共同演出。在上述定位之下,可以将儿童戏剧的涵盖范围扩大到:只要其出发点是为儿童服务,那么一切反映儿童生活并为儿童所接受和欣赏的都可称为儿童戏剧,如戏曲、歌舞剧、童话剧、课本剧等。儿童戏剧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启发性、游戏性等艺术特征。第二章儿童的发现与儿童戏剧的发生。在中国古代的儿童观念中,儿童是父母的所属品,是缩小的成人,儿童没有独立的人格。1915年开展的新文化运动,将儿童从父母的从属地位中解救出来,儿童作为独立的人被尊重,确立了以“儿童为本位”的新的儿童观。在这种儿童观的观照下,周作人、郭沫若、郑振铎、陈伯吹等有识之士开始以“儿童为中心”进行戏剧研究或创作。第三章中国儿童歌舞剧鼻祖——黎锦晖及其创作。黎锦晖是中国儿童歌舞剧的开创者。其创作的儿童歌舞剧共计12部,在作品中宣扬爱的教育、美的追求,呈现唯美主义与平民主义两种审美特征,影响广泛。除此之外,黎锦晖对国语运动的推行及演艺人才的培养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第四章战争期间的儿童戏剧。数量众多的儿童剧团是战争时期儿童戏剧创作与传播的主要载体,本时期的儿童戏剧内容主要以宣传民众、鼓动抗战、配合政治任务为主要目的,对发动民众、宣传抗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此时期多数剧作制作粗糙,思想传达的急迫感压倒了对艺术表达的追求,内容政治化、概念化、标语化、公式化,尽管剧目数量巨大,质量上乘者无几。第五章“十七年”时期的儿童戏剧。此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儿童剧作,作品内容多以反映新中国成立后人们重建新生活的理想以及对新生活投入的热情为主,凸显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剧作叙事技巧较战争时期有了明显的提高和完善。由于政治标准第一的影响,剧作存在时代烙印明显,人物僵化、题材狭窄等缺陷。老舍的童话剧《青蛙骑手》、《宝船》,刘厚明的《小雁齐飞》、王镇的《枪》是此时期代表作。第六章中国儿童戏剧成熟的标志——任德耀及其创作。任德耀的创作代表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儿童戏剧创作的最高水平,他创作的《马兰花》、《魔鬼面壳》等儿童剧是中国儿童戏剧成熟的标志,影响深远。其剧作内容在展现真善美的同时注重思辨内涵。任德耀的创作风格和审美特质影响了一批后来的儿童剧作者,欧阳逸冰的《闪烁吧,繁星》、《红蜻蜓》及秦培春的《雁奴莎莎》、《白马飞飞》等都是在其影响下而创作的优秀剧作。第七章新时期儿童戏剧的繁荣。新时期的中国儿童戏剧的叙事空间处于一种微妙的变置状态,在叙事内容上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传统与变革、城市与乡村、伟大与平凡等多重“二元”化格局。教师与学生的对立促成新教师形象的诞生;传统与变革的对立折射出新的价值观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呈现出剧作家对乡村儿童的关注,折射出这时期的“以全体儿童为本位”的人道主义关怀。伟大与平凡的对立促成了“伟人”题材的平视视角,开创了以儿童戏剧的样式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道路。第八章港澳台儿童戏剧发展概况。香港、澳门、台湾的儿童戏剧是中国儿童戏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港澳台十分重视儿童戏剧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的应用,中小学戏剧教育活动开展得非常广泛。港澳台地区受欧美教育戏剧理念影响较大,儿童戏剧的民间剧团十分活跃,他们重视对中小学学生的培训和巡演;学校戏剧节、戏剧比赛、中小学开设戏剧课、中小学戏剧师资的培训等等都为港澳台地区的儿童戏剧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儿童戏剧事业的发展。第九章新世纪的儿童戏剧与健康发展的方略新世纪以来,儿童戏剧蓬勃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演出十分频繁。互动剧增多。儿童剧剧场的表现形式被高度重视,呈现规模化、多样化、娱乐化特征。但同时,原创剧本较为贫弱,儿童戏剧的经济消费性质更趋明显,文学性被忽略,娱乐性被强化,教育性被忽略。
梁佳玲[5](2018)在《文本与影像的互动—朱天文电影剧本改编研究》文中指出朱天文不仅是台湾着名女作家,也是台湾“新电影”浪潮导演之一——侯孝贤的“御用编剧”。与台湾新电影所倡导的贴近民众生活、情感自然朴素、抒写幽静淡雅的美学理念一致,朱天文的电影文学创作也具有抒情细腻、宁静悠远的叙事特质。作为外省人的她,对台湾本土有着深沉的关注,边缘人物成长议题的描写,都市社会情态的观照等题材通过她细腻抒情的笔触呈现出来。作为女性编剧的朱天文,其作品不仅推动了台湾新电影时期电影艺术的发展,也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方法、比较法和文本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论述朱天文电影剧本与影像的相互影响,即从结构蓝图、叙事节奏、主题诉求三方面陈述文本对影像的影响,从创作心理、场景设置、角色选取三方面陈述影像对文本进行的探索;接着,主要分析朱天文作品的视听语言,从画面造型特点、人物造型与性格、地域风情的呈现论述影像对文本的视觉化呈现,从旁白的运用、契合文本的音乐、方言的独特展现来论述文本到影像听觉语言的转换;最后,分析朱天文作品改编的艺术特征与局限性,归纳出其作品具有写实主义精神、边缘型人物的刻画、东方抒情传统的艺术特征。综合前面的论述,分析“朱氏”风格作品存在的局限性,在结语部分对全文内容进行简单梳理和回顾,重申在文本与影像的互动中,朱天文电影剧本的视觉化呈现所体现的艺术特征,为现今电影与文学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胡婷婷[6](2017)在《历史多棱镜中的“他者” ——当代中国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研究》文中指出人物形象的塑造问题是电影艺术创作的核心问题,也是交叉于文学和电影剧作理论研究的综合问题。现实中的人是复杂的,电影又恰恰表现人与人性的复杂,但是中国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却往往失去这种复杂性。由于近代以来日本侵略给中国带来了创伤性民族记忆,中国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多是负面立场和“恶像”占据主体。新世纪以来,“鬼子”以外的日本人走进中国电影的镜头,并构建了一些崭新视角的日本人物形象,但是从电影接受和受众影响上看,并未被国人的爱国愿望所接受,而台湾一些带着“殖民暧昧”的电影,更是受到批判。由此看出,中国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构建与中国社会文化心理相契合,通过大众文化传播的方式在扩散中影响了更多接受者,并使其参与进电影人物塑造的再创作、再想象。本文主要以当代中国电影发展史为基本脉络,以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为考察对象,在文学、电影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观照下,借鉴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当代中国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进行梳理、总结,力求在中日关系语境下,通过“异国形象”来反观国人对日本认知变化的历程。在论文书写中,既做到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环境下对日本人形象存在及变化的统观,也做到对典型电影单片的个性化文本分析,即宏观上把握,微观上求细。前三章以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和新世纪为时间界限,将当代中国大陆电影分为三个部分:“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电影、新时期电影、新世纪电影。梳理和分析当代以来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认为当代中国电影对日本人形象的塑造,经历了由脸谱式的“鬼子”漫画,到区别对待的侵略者和友人,再到多元化塑造的日本人这样的变化过程。本文对大陆电影时间段限的划分与中国主流电影史的分期其本相同,只是电影史的研究更侧重对电影演进历程的关注,更显细致。而本文的分期则更注重把中国电影放在中国政治的大背景下考察其中的日本人形象变化。第四章将以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南京大屠杀”为题材拍摄的电影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既包括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侧重点的中国电影,也包括中国和外国合拍电影,并借用纯粹来自海外的第三方视角作为参照。对视角不同的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进行分析、对照,以探求中国镜像映射下的“南京大屠杀”和其中日本人形象的客观性——灭绝人寰和惨无人道。第五章对台湾电影和香港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进行梳理和归纳。大抵以时间为纵轴,将不同时期台湾电影人和香港电影人对日本认知以及对日本人形象塑造的特征和变化加以概括总结,并将其与大陆电影所塑日本人形象进行对比,认为:台湾不同于大陆和香港,因受日本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故与日本有着复杂的情感纠葛,并将此情感映射于电影镜像中;而香港电影对日本人的形塑则与大陆电影相似,只是香港电影市场更钟情于武侠片和黑帮片,使更多的日本人置身于二者之中。本文还着重探讨了在中日关系语境下当代中国电影中日本人形象的成因。无论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还是电影人进行电影制作,都很难摆脱以本国文化为中心的立场,所以电影主体创作的银幕形象会带着一定程度的“本国思想”和“自我意识”,而中国电影人的这些思想和意识随着历史的演进,文化的变革,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中日关系的亲疏冷暖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些因素对于电影中日本人形象的塑造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现象和本质之间,笔者对中日关系语境下当代中国电影中日本人形象的成因予以剖析。要之,在中日关系的历史语境下来观照中国电影对日本人形象的塑造,是本文主旨之所在,中国电影对日本人形象构建尚未完善,根本上还需两国未来关系的和谐化发展来逐步实现。
徐艺菲[7](2017)在《冲突与交融 ——新世纪台湾青春电影的文化研究》文中指出台湾特殊的历史原因、政治原因以及文化的复杂性共同构成了台湾电影的风貌特性。21世纪开始,随着政治、经济的变化,台湾文化复杂性在台湾青春电影中又表现出了新的特征。台湾青春电影将目光聚焦于青少年的独立成长,以此对抗成人世界,表现为放纵的性爱与暴力的释放,电影以女性意识的觉醒、同性情感的诉说与原始暴力作为表现途径,凸显出台湾青春电影中个体性的觉醒。电影以父权意识的衰微作为大背景,传统父亲形象缺席象征着以父权、父系支配的传统文化被摈弃,平等包容多元化的家庭结构与现代化身份开始被建构。台湾青春电影中独有的教官形象取代了传统的父亲形象,成为平等意识的压抑者,青少年对教官的反抗体现着对平等话语权力的宣示。同时,新型父亲接替原本高高在上的父亲形象,平民化的父亲展现多元平等与地域文化的包容性特征。后殖民主义语境下,台湾电影中呈现出外来文化与在地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外来文化方面,电影中呈现出了日本文化的烙印,复杂的日本人形象、被美化的殖民历史等。本土文化以台客文化为主,在台湾文化中的比重加大,体现出台湾在地文化的坚守。台湾独特的混血儿形象体现出后殖民主义的语境之下台湾身份认同的困境,共同构成台湾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文化图景。以上,新世纪台湾青春电影包含着台湾人在新世纪的自我认同迷失、自我意识觉醒以及对身份建构的渴求,显示出台湾文化中冲突与交融的复杂情绪,表现出多元的特征。
谢雨婷[8](2017)在《台湾故宫题材纪录片电影化创作研究》文中指出台湾故宫题材纪录片是台北故宫拍摄或监制的,以故宫为拍摄对象,讲述故宫文物、历史、建筑等内容的历史人文纪录片。从制作纪录片《历史典藏的新生命》开始,台湾故宫题材纪录片在创作中不断吸收和借鉴电影故事片叙事策略和视听呈现方式,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电影化创作方式。电影化是目前纪录片追求整体品质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在保障纪录片真实的基础上,对电影美学和电影思维的一种艺术借鉴。在影视制作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为了更有效地吸引观众和满足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需要,台湾故宫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呈现出了鲜明的电影化特色。在叙事上,专业的电影团队作为创作主体,在纪录片中引入电影编剧思维,开始使用故事化的叙事策略,并尝试运用非线性板块式结构丰富了纪录片结构。同时在视听上,纪录片不再为了“真实”牺牲画面美感,开始使用电影化的镜头语言,给观众呈现精美且饱含深意的画面。这些在叙事和视听方面的电影化尝试,进一步增强了纪录片的艺术质感,给观众带来了丰富的审美愉悦。目前大陆所拍摄的纪录片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在电影化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但依然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未来纪录片创作者可以学习台湾故宫题材纪录片的电影化创作经验,运用电影编剧思维构建纪录片剧情,并在叙事结构上进行合理的尝试和创新,实现电影化的视听效果,同时吸收电影影像的构筑经验,以此来丰富其创作实践和表现手法。
吴佩婵[9](2015)在《论新世纪以来台湾青春电影中的身份建构》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的台湾青春电影的类型风格及其精神意蕴有着丰富的历史、政治、文化内涵,不仅显示出台湾本土社会人文风气的变化,也反映了台湾新世代的身份意识和认同观。为讨论台湾青春电影中的身份建构问题,论文分为四部分:绪论部分重点界定青春电影的概念和辨识身份建构的内涵;对新世纪以来台湾青春电影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分析。第一章以人与环境的关系为切入点,考察电影中“都市空间”与“乡土空间”两种不同地域文化的营造,探究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本土化的背后,它们表征着的国族身份认同。第二章以父子关系为切入点,探索电影从选择用不完整的家庭和不在场的父权来完成角色背景的塑造到重建父亲的正面形象背后所呈现出的社会价值变迁与文化身份建构。第三章以电影人物的情爱关系为切入点,分析同性恋题材的性爱叙事中隐藏着的酷儿身份问题。主体身份的辨识和建构,离不开当时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这些方面既包括了台湾人对自我的反观以及对社会的反思,又体现着“本土”与“异国”、“传统”与“现代”、“自我”与“他者”的互动性关系。
唐培培[10](2015)在《论朱天文小说的阴性美学建构》文中研究指明与“阳性书写”相对,“阴性书写”是一种去中心的、无等差的书写方式,旨在寻求阴性(女性)特有的发声工具。“阳性书写”则一般被认为是位于传统主流话语的男性书写,多注重对历史、事件的叙述。“阴性书写”主张不依照男性创造的理论制度去认识生活,是将女性的身体作为生活原则和精神指南,依据女性特有的性征、感官体验去实践,去重新审视自己。因此,“阴性书写”本质上是相对于男性话语中心的一种女性语境写作。然则“阴性书写”并不等同于女性书写,原因就在于有不少男性作家的文本书写也属于“阴性书写”的范畴,如台湾的纪大伟、许佑生等男性作家在进行同志文本书写时,依旧标榜鼓吹“阴性同志”对“阳性同志”的反抗与颠覆。朱天文的长篇同志小说《荒人手记》便是一部典型的描写同性之爱的“阴性书写”的作品;此外在朱天文的其他小说作品中,同样刻意突出典型的女性特质,耽溺于主观经验的反应,抗拒理性与智识的世界,偏重个体而忽视宏观的历史与政治,企图以琐碎私密的个人经验记忆对抗被肢解的支离破碎的集体记忆,以此建构了其小说世界中独特的阴性美学。朱天文的阴性美学承袭了张爱玲式的苍凉基调,而在此基础上呈现的是一种末世情怀——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焦虑。王德威指出从政治解严到文化解构的台湾,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由极度富庶的物质生活带来的各种无常变化,“世纪末的幽灵悄然而至”。至此,构建“阴性美学”成为朱天文凭借文字抵抗现实破坏的最终策略。大陆学者对于朱天文创作中的“阴性书写”虽有过论述,但将其书写上升到美学建构的层面本文尚属首例。朱天文的创作多是以其成长经历作为叙事背景,因此本论文将会结合目前大陆已出版的朱天文的11部作品集,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别从朱天文的小说、电影小说、散文等文学创作来进行解读。而朱天文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以及深深印刻在其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张爱玲、胡兰成更是其创作风格形成的关键因素。直至后来侯孝贤的出现,成为朱天文创作中期转型的直接原因。因而笔者将试图以这三个指引她写作的方面为切入点,将其所有已在大陆出版的作品进行一次整理从而总结出其作品的阴性书写特质。同时,本论文将会通过对朱天文文本中呈现的阴性书写方式与西方女性主义思想下的阴性书的比较来阐明朱天文阴性书写的独特性,并由此来揭示朱天文阴性美学建构的精神实质。在阐释各个主题的过程中,笔者将分别适时地运用与该主题有关的论据以加强研究的学理性。本论文除“引言”部分介绍朱天文的创作情况以及大陆对于朱天文作品的研究现状以外,论文主体部分从四方面对朱天文小说的阴性美学建构展开论述:第一部分论述朱天文小说阴性美学的建构,包括建构的背景及其阴性美学所包含的阴性视角与阴性书写;第二部分论述对朱天文小说中阴性美学建构起决定影响的人物,一方面既有朱天文对“张腔胡调”的师承与叛逃,又有朱氏家族对朱天文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阴性美学的形成也是朱天文小说与侯孝贤电影风格相融合的结果;第三部分论述阴性美学建构在朱天文小说创作中的实践,包括由眷村女性到边缘人的书写,对阴性视角下感官书写的耽溺以及日常细节书写的情迷;第四部分论述朱天文小说阴性美学建构的意义,作者通过对于线性历史的反抗以及阴性(女性)历史的建构而进一步强调书写对于写字人的本体意义。朱天文的小说书写并非通常评论家所认为的典型的女性主义书写,其小说书写中所透露出的浓重的“阴性”气息,以及书写者过分情迷的感官书写与语言实验,都昭示着朱天文对于历史解释权的觊觎乃至试图抢夺。她通过小说中对当下各种现实的对抗姿态来尝试瓦解线性历史,又通过扞卫个人的私密记忆以努力建构独属于她本人的阴性历史,而这一切又最终归根到朱天文本人对于书写的迷恋,即书写之本体意义对于写作人的意义。
二、“i”情三部曲——Mapinfo诠释“空间地理信息”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情三部曲——Mapinfo诠释“空间地理信息”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李维“治愈系文学”的美育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作家作品简介及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与选题意义 |
三、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一章 马克李维作品的治愈性 |
第一节 马克李维作品治愈性的界定 |
第二节 马克李维作品评价及其特点 |
第三节 马克李维作品治愈性的体现 |
第二章 马克李维作品分析 |
第一节 马克李维作品的语言、形象、主题分析 |
第二节 马克李维作品的创作风格 |
第三节 马克李维作品的审美追求 |
第三章 马克李维作品的美育路径 |
第一节 人格教育 |
第二节 情感教育 |
第三节 审美力培养 |
第四章 马克李维文学对现代性困境的回应 |
第一节 现代文化融合的背景 |
第二节 当前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马克李维对于大众美育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符号叙述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叙述的形成:从真人真事到真人真事改编电影 |
第一节 电影叙述与真人真事的区隔 |
第二节 “基于真实”的真人真事改编电影 |
第二章 真人真事改编电影创作主体的符号操控 |
第一节 对真人真事美学功能的把握 |
第二节 真人真事改编电影创作主体的符号双轴操作 |
第三节 电影故事与主体想象的联动 |
第三章 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叙述策略与通达效果 |
第一节 真人真事改编电影探向实在世界 |
第二节 跨界通达的叙述满足 |
第三节 真人真事改编电影文本的意义表达 |
第四章 真人真事改编电影与现实的双层叙述关系 |
第一节 成规的现实主义 |
第二节 对现实的指示与元叙述 |
第三节 渐近现实:真人真事作为基础层 |
第五章 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真实”、文化意义及传播 |
第一节 受众对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真实”的期待 |
第二节 真人真事改编电影如何成为“真实”? |
第三节 重复: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动因与意义 |
第四节 作为正项的真人真事改编电影之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当代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 ——以《蜜饯砒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一章 当代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审美表征 |
第一节 女性角色的常见形象塑造 |
一 母性形象 |
二 受苦难形象 |
第二节 内在美与外形美的塑造 |
一 以道德观念为约束的内在美 |
二 以弱化视觉美为表象的外在美 |
第三节 不同景别下当代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 |
第二章 中国内地电影中当代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 |
第一节 战后世俗化的身份回归 |
第二节 新中国时期的“理想化身” |
第三节 “文革”时期掠影 |
第四节 新时期电影中女性形象多样重构 |
一 女性命运的文化反思 |
二 女性价值新推崇 |
第五节 商业冲击下的形象嬗变 |
一 商业大片中的女性 |
二 文艺片和主旋律作品中的女性 |
第三章 中国香港电影中当代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 |
第一节 粤语片的现代突破与传统承袭 |
一 家国沦丧和家园重建中的女性 |
二 传统美德再教育和文学遗产再利用 |
第二节 现实与非现实题材中的女性脸谱 |
一 现实与非现实中的女性 |
二 朱石麟的家庭伦理片 |
第三节 彰显品位的时代女性形象 |
第四节 从“邵氏”黄梅调走出的古雅女性 |
第五节 新世纪重要的女性题材大师 |
一 许鞍华——一女性的触觉 |
二 关锦鹏——民国女性的艳丽哀婉 |
三 王家卫、陈可辛笔下的迥异的女性 |
第四章 中国台湾电影中当代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 |
第一节 “健康写实电影”与“琼瑶言情片”中的女性 |
一 李行镜像中的女性 |
二 白景瑞镜像下的女性 |
三 琼瑶文艺言情片 |
第二节 台湾新电影运动以来多镜头下的多样女性 |
一 侯孝贤:女性的人性 |
二 杨德昌:被都市扭曲的女性 |
第五章 日本电影中当代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 |
第一节 战后多题材、多形象 |
一 叛逆型女性 |
二 忍从型女性 |
三 自主型女性 |
四 劳作不息的女性 |
五 伦理片中的女性 |
第二节 低迷期电影中的暴力和性 |
第六章 韩国电影中当代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 |
第一节 兴盛期的传统片和衰落期的青春片 |
第二节 复苏腾飞期韩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一 剧情片刻画的传统女性 |
二 情色片刻画的开放女性 |
三 青春片刻画的“野蛮女友” |
第七章 微电影《蜜饯砒霜》中女性生活与情绪困境群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1919-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儿童戏剧定义的内涵及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儿童戏剧的定义 |
第二节 儿童戏剧的特征 |
第三节 儿童戏剧的功能 |
第二章 “儿童”的发现与儿童戏剧的发生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儿童剧 |
第二节 从“儿童”的发现到新的儿童观确立 |
第三节 筚路蓝缕的拓荒者 |
第四节 时代特征 |
第三章 黎锦辉与儿童歌舞剧 |
第一节 黎锦晖与他的儿童事业 |
第二节 儿童歌舞剧的开创 |
第三节 黎锦晖的贡献 |
第四章 战争期间的儿童戏剧 |
第一节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儿童戏剧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儿童戏剧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儿童戏剧运动 |
第五章 “十七年”时期的儿童戏剧 |
第一节 新时代主旋律儿童剧的崛起 |
第二节 老舍的《宝船》和《青蛙骑手》 |
第三节 刘厚明和《小雁齐飞》 |
第四节 王镇和《枪》 |
第六章 中国儿童戏剧成熟的标志——任德耀及其创作 |
第一节 任德耀生平及其创作 |
第二节 任德耀剧作的艺术特征及其贡献 |
第三节 任德耀的影响 |
第七章 新时期儿童戏剧的繁荣 |
第一节 新时期儿童戏剧发展概述 |
第二节 现实生活题材剧的新形象 |
第三节 童话剧中的新境界 |
第四节 革命历史题材剧的新视角 |
第五节 从儿童戏剧到儿童电影 |
第八章 港澳台儿童戏剧发展概况 |
第一节 香港儿童戏剧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澳门儿童戏剧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台湾儿童戏剧发展概况 |
第九章 新世纪的儿童戏剧与健康发展的方略 |
第一节 新世纪儿童戏剧概述 |
第二节 新世纪儿童戏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略 |
余论 |
附录一:1919年—2010年儿童戏剧剧目一览表 |
附录二:1919 年—2010年中国儿童戏剧理论专着书目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文本与影像的互动—朱天文电影剧本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朱天文电影剧本与影像的相互影响 |
第一节 文本对影像的影响 |
一、结构蓝图 |
二、叙事节奏 |
三、主题诉求 |
第二节 影像对文本的探索 |
一、创作心理 |
二、场景设置 |
三、角色选取 |
第二章 朱天文作品的视听语言探析 |
第一节 朱天文电影剧作概述 |
一、青春成长议题的书写 |
二、都市社会情态的观照 |
三、悲情土壤的幽咽与回响 |
第二节 影像对文本的视觉化呈现 |
一、画面造型特点 |
二、人物造型与性格的呈现 |
三、地域风情的呈现 |
第三节 文本到影像听觉语言的转换 |
一、旁白的运用 |
二、契合文本意蕴的音乐 |
三、方言的独特呈现 |
第三章 朱天文作品改编的艺术特征与局限性 |
第一节 写实主义 |
第二节 边缘型人物的刻画 |
第三节 东方抒情传统 |
第四节 “朱氏”风格作品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历史多棱镜中的“他者” ——当代中国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抗战电影中的“鬼子”形象(1949—1977 年) |
第一节 历史追溯:最初电影中的日本人及“鬼子”形象 |
一、模糊的群像:全面抗战爆发前电影中的侵略者 |
二、凶恶的主体:全面抗战爆发后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 |
第二节 “十七年”电影中“模式化”的“鬼子” |
一、整体“恶”像 |
二、群像之“愚” |
三、日军军官的“恶”与“丑” |
第三节 “样板戏电影”中的“鬼子” |
一、从“样板戏”到“样板戏电影” |
二、银幕边缘的“小”人物 |
三、“红脸”对面的“黑脸” |
第四节 “鬼子”内在性格特征 |
一、凶残:中国电影的对比叙事 |
二、傲慢:日本民族对等级制度的膜拜和唯我独尊的自大 |
三、日本民族性格的矛盾性 |
第二章 历史纠葛中的深化与拓展 : 侵略者和友好日本人(1978—2000 年) |
第一节 侵略者形象 |
一、战场上的杀戮魔王 |
二、战场外人性扭曲的魔兽 |
第二节 和平的日本人 |
一、战后的下一代 |
二、被战争阻断爱情的青年 |
三、反省战争的日本人 |
第三节 对“鬼子”的另类叙述 |
一、假善与真恶 |
二、“鬼子”新像 |
第三章 新世纪镜像中多元化的日本人(2001—2015 年) |
第一节 结缘京剧的日本军人 |
一、痴迷京剧的日本军人像 |
二、戏迷老兵的战争忏悔 |
第二节 被过度娱乐的“鬼子” |
一、抗战电影的泛娱乐化 |
二、文本分析:冯小宁的“抗战娱乐” |
第三节 不再关乎战争的日本人 |
一、无国界的父爱 |
二、贺岁片中的客体 |
第四章 不同的镜像表达:南京大屠杀 |
第一节“正史”叙事下的屠杀者 |
第二节 附着人性的日本兵 |
第三节 商业化模式下的艺术表达 |
第四节 海外视角:镜像内外的“暴行” |
第五章 台港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 |
第一节 残暴的侵略者——台湾电影反日本殖民统治的历史记忆 |
一、历史事件的重现 |
二、民族之敌:侵略者的再现 |
三、民众眼中的日本人形象 |
第二节 多样化的日本人——来自殖民社会“经验”的认知 |
一、台湾民众人生灾难的始作俑者 |
二、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对象 |
三、殖民统治遗毒衍生的虚假形象 |
四、殖民者形象的战后映射 |
第三节 情感关系中的日本普通人 |
一、爱情 |
二、友情 |
第四节 香港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 |
一、抗战题材电影中的“鬼子” |
二、武侠片中的日本武士 |
三、日本现代黑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冲突与交融 ——新世纪台湾青春电影的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选题意义和价值 |
0.3 文献综述 |
0.3.1 关于新世纪台湾青春电影的总体研究 |
0.3.2 文化角度的研究 |
0.3.3 对台湾电影的个案解析 |
0.4 研究方法 |
1 禁锢与释放:个体性的觉醒 |
1.1 性爱:释放的个体意识 |
1.1.1 自我意识觉醒:肆意的肉体放逐 |
1.1.2 同性之爱的找寻 |
1.1.3“台式”含蓄的性爱表达 |
1.2 暴力:迸发的生命血性 |
1.2.1 原始暴力:自我的宣示 |
1.2.2 后现代式的暴力呈现:青春气势的昂扬 |
2 束缚与包容:父亲形象的文化指涉 |
2.1 权威“父亲形象”:平等意识的压抑者 |
2.1.1 台湾电影中的教官形象 |
2.1.2 反抗父权的平等性宣示 |
2.2 父亲形象的转型:理想青春的庇护所 |
2.2.1 淡化权威色彩的父亲形象 |
2.2.2 构建精神的平等与对话 |
3 浸染与纯化:后殖民主义语境下身份认同的角力 |
3.1 樱与血:异族文化的印迹 |
3.1.1 日本文化符号:难以消逝的历史烙印 |
3.1.2 恋日情结:被美化的殖民记忆 |
3.2 人与环境:台湾在地文化的表达 |
3.2.1 台客形象:台湾在地文化的典型符号 |
3.2.2 岛屿景观:台湾在地文化的空间建构 |
3.3 混血儿:身份的扭曲与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台湾故宫题材纪录片电影化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电影化与纪录片电影化研究 |
1.2.2 台湾纪录片研究 |
1.2.3 故宫题材纪录片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4.3 观察法 |
1.5 台湾故宫题材纪录片概述 |
1.5.1 故宫题材纪录片界定 |
1.5.2 两岸故宫题材纪录片梳理 |
1.5.3 台湾故宫题材纪录片具体类型 |
第2章 台湾故宫题材纪录片电影化发展状况 |
2.1 纪录片电影化界定 |
2.1.1 纪录片与电影的创作差异 |
2.1.2 纪录片电影化概念及特征 |
2.2 台湾故宫题材纪录片电影化创作背景 |
2.2.1 故宫文化传播的需要 |
2.2.2 电影数字化技术发展 |
2.2.3 故宫专案计划的推动 |
2.3 台湾故宫题材纪录片电影化发展阶段 |
2.3.1 奠定电影化发展基调的萌芽期 |
2.3.2 迈向专业化与国际化的成熟期 |
第3章 台湾故宫题材纪录片的电影化叙事 |
3.1 移植电影编剧思路打造故事化叙事策略 |
3.1.1 视觉思维替代听觉思维强化影像叙事 |
3.1.2 整合破碎的历史信息以悬念结构全片 |
3.2 电影非线性板块式叙事结构的借鉴 |
3.2.1 原点发散式板块叙事结构扩充影片层次 |
3.2.2 交叉式板块叙事结构增加纪录片吸引力 |
第4章 台湾故宫题材纪录片的电影化视听 |
4.1 电影化拍摄方式运用造就精致影像 |
4.1.1 纪录片镜头语言电影化打造富有深意的精美画面 |
4.1.2 依托电影成熟拍摄和制作技术真实再现历史画面 |
4.2 电影化声音运用带来独特听觉享受 |
4.2.1 高水准电影化配乐增加纪录片内涵 |
4.2.2 电影化旁白拉近与受众的情感距离 |
第5章 台湾故宫题材纪录片电影化创作启示 |
5.1 电影创作人员参与提升纪录片整体品质 |
5.2 运用电影化思维丰富纪录片的创作实践 |
5.3 借鉴电影视听手法创新纪录片表现形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论新世纪以来台湾青春电影中的身份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论题综述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从人与环境的关系看青春电影中的国族身份建构 |
第一节 都市空间的营造与国族身份认同的暧昧 |
第二节 乡土空间的确认与在地认同的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父子关系看青春电影中的文化身份建构 |
第一节 父亲形象的坍塌与传统文化身份的迷失 |
第二节 父亲形象的重建与现代化的文化身份的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情爱关系看青春电影中的酷儿身份建构 |
第一节 多元化性意识的实践与酷儿身份的建构 |
第二节 酷儿的边缘性与身份认同的焦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10)论朱天文小说的阴性美学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转世投胎”:朱天文的阴性美学建构 |
第一节 悲情时代:朱天文阴性美学建构之背景 |
第二节 隔水听箫:朱天文阴性美学建构之阴性视角 |
第三节 东西碰撞:朱天文阴性美学建构之阴性书写 |
第二章“转益多师”:多重身份对朱天文阴性美学建构的影响 |
第一节“张腔胡调”:朱天文的师承与叛逃 |
第二节 朱家有女:家学熏陶下的文化自觉 |
第三节 戏梦人生:朱天文的编剧生涯 |
第三章“神姬起舞”:朱天文的阴性美学实践 |
第一节 菩萨低眉:由眷村女性到边缘人 |
第二节 声色美学:“物”与“细节”的拼贴 |
第三节 炼金术士:朱天文对语言文字的“奢靡实践” |
第四章“听巫者言”:朱天文的阴性美学建构之意义 |
第一节 台湾物语:朱天文小说对线性历史的解构 |
第二节 恋恋风尘:朱天文小说对阴性(女性)历史的建构 |
第三节 书写何为:朱天文书写之本体意义 |
结语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i”情三部曲——Mapinfo诠释“空间地理信息”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李维“治愈系文学”的美育审视[D]. 姜鹏越.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符号叙述学研究[D]. 赵禹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当代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 ——以《蜜饯砒霜》为例[D]. 刘嘉琦.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9)
- [4]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1919-2010)[D]. 宋敏. 上海大学, 2018(02)
- [5]文本与影像的互动—朱天文电影剧本改编研究[D]. 梁佳玲. 广西民族大学, 2018(01)
- [6]历史多棱镜中的“他者” ——当代中国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研究[D]. 胡婷婷. 吉林大学, 2017(09)
- [7]冲突与交融 ——新世纪台湾青春电影的文化研究[D]. 徐艺菲. 辽宁大学, 2017(03)
- [8]台湾故宫题材纪录片电影化创作研究[D]. 谢雨婷. 湖南大学, 2017(07)
- [9]论新世纪以来台湾青春电影中的身份建构[D]. 吴佩婵. 暨南大学, 2015(12)
- [10]论朱天文小说的阴性美学建构[D]. 唐培培. 曲阜师范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