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区职业中学的发展情况和工作意见——在全区职业中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罗强[1](2021)在《成都市金牛区校园足球政策执行效果研究》文中提出2014年教育部主导校园足球后,我国校园足球活动又迎来新一轮热潮,从国家到地方,都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导致各地区制定的校园足球政策有所差异,金牛区作为青少年校园足球优秀试点县(区),区政府、教育局因地制宜,颁布了符合金牛区校园足球发展的配套政策,在这些政策的指引下金牛区校园足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于金牛区校园足球已取得的成果,在了解金牛区校园足球执行政策的基本情况下,本研究以米特-霍恩系统模型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影响金牛区校园足球政策执行效果的因素,笔者从客观的角度,找出金牛区校园足球开展较好的方面,加以总结提炼,为其他地区校园足球的开展提供经验,对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挖掘,找出其原因并进行分析,为金牛区校园足球建言献策,为金牛区青少年校园足球持续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本文以金牛区校园足球政策执行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问数理统计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金牛区校足办工作人员、学校领导、体育教师设计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就金牛区校园足球政策执行的基本情况展开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调查发现,金牛区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取得重大进步,从整体看金牛区校园足球政策执行效果较好,金牛区提出四众三贯通校园足球发展模式获得业界一致好评,离不开金牛区政府、区教育局等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基层学校的通力合作。(2)金牛区校园足球执行逐步形成体系,政策目标设置较为合理,根据金牛区实际情况设置的政策目标清晰明确,结构层次分明,对金牛区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具有导向作用。(3)金牛区位于成都市中心,GDP位于成都市各区县前三,经济、地理条件优越,依靠上级教育部门扶持,金牛区校园足球财物经费来源充足,为金牛区校园足球的深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金牛区建立了完善的政策执行机构,合理的推出监督与激励并举的运行机制,通过每年两次校园足球工作推进会的召开能够对校园足球工作达成思想统一,充分的引起学校领导对校园足球工作的重视。(5)金牛区校园足球取得佳绩的同时,但也存在人力资源不足,升学渠道单一,“小升初”政策的缺失,校内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不佳直接导致校内体育教研组与其它沟通情况不佳等问题。
武智[2](2021)在《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职业教育是当代中国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一个重要平台,是联结教育、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职业教育政策不仅是规范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指针,而且是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写照,更成为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本研究主要是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将职业教育政策置于理论分析的中轴,从历史制度主义独特的时间观、历史观和制度观出发,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间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类,阐释政策文本的丰富意涵,对职业教育政策发展演变进行合理归因,并揭示不同历史阶段职业教育政策的主要特征和政策演进的可能路向。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从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学术史梳理,辨析历史制度主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政策等相关概念,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研究主要方法等。简要介绍了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理论基础和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构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和路径依赖的分析范式,形成了由宏观结构—中层制度—微观行动者的解释框架。第二部分(第一至二章)对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进行分阶段研究。历史制度主义方法论有助于我们分析长时段的教育政策变迁。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历经七十年的变迁,在不同历史时期,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教学模式持续变革。具体而言,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分为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1949—1956)、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57—1966)、“文革”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66—1977)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包括职业教育内在需求型发展阶段政策(1978—1989)、职业教育巩固提高型发展阶段政策(1990—1998)、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型发展阶段政策(1999—2009)、职业教育内涵提升型发展阶段政策(2010年—2016)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型阶段政策(2017—2019)五个方面。这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从政策环境分析、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小结。研究过程中从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文化观念等宏观因素出发,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结构性互动及其影响,试图通过追寻事件发生的历史轨迹找出过去对现在的重要影响。论文援引历史制度主义的时间观,将关键节点、序列、事件等引入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史的追溯之中,具体从纵向线性历史序列和横向的点状历史节点两个层面出发,强调不同时期职业教育政策的特殊性,考虑制度内生机制的影响和偶然因素的影响,体现职业教育政策变迁鲜明的渐进性和时序性,力求生动地呈现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第三部分(第三章)是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路径依赖和效能分析。历史既是过去的时间性存在又决定着当下的现实性存在。纵观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程,一方面,职业教育制度具有内生性特征,政策的演变遵循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一个逐步完善和持续改进的过程;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政策受偶然变量的影响,行动与制度互动的同时,历史过程中出现的偶然性导致意外性制度变迁的发生。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段和八个“关键节点”的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动因分析,集中探讨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变量等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从政府理性选择、学校理性选择两个方面对职业教育政策变迁进行合理归因,并分析了投入效能和产出效能,揭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应。第四部分(第四章)是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与历史经验。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整体上呈现出“断裂均衡”的特征,可以归纳为政治结构形塑职业教育制度变迁方向、经济结构调节职业教育政策演化过程和利益主体制衡职业教育政策迭代更新。新中国成立后,现有的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迫切需要变革,梳理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专业技术教育体制的建立、中等专业学校的建立、技工学校和职工教育得到发展、城市职业学校的兴办、“文革”时期导致职业教育停滞的过程。改革开放是新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节点,掀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间相继出台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各项政策举措,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高潮。总体来看,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经验主要是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职业教育政策,构建统一协调的职业教育动力机制和职业教育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势在必行。先前的职业教育政策对后续的职业教育发展有持续性的影响,同时,后来发生的政策演变对此前的历史实践也具有经验总结和规则承续的意义。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及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得以高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逐渐恢复提升,并且中职教育逐步向农村地区延伸,以发挥其服务“三农”、助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功能,突出了职业教育政策的包容性,从战略高度推动职业教育向高质量方向持续发展。
刘辉[3](2021)在《杨善洲精神的红色基因及其弘扬传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杨善洲同志是原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是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楷模,他的先进事迹是一部红色基因传承的生动教材。杨善洲精神内生于中国精神,始源于革命精神,传承于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和丰富的教育价值。中国两届领导人都特别重视对杨善洲精神的学习和传承,杨善洲精神不仅过去需要,现在和将来也仍然需要。新形势下,弘扬和传承杨善洲精神的红色基因对于更好地落实当下主题教育“四个迫切”的要求,接过“四个伟大”接力棒,实现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杨善洲精神为切入点,首先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和党风民风,深入分析杨善洲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探究杨善洲精神的自身发展过程以及后人传承经验和成果。其次重点从恪守信念、一心为民、务实进取、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五个方面分析了杨善洲精神的基本内涵,提炼出杨善洲践行党的宗旨和坚守共产主义信念的精神实质以及杨善洲精神中蕴含的红色基因。再次,进一步挖掘杨善洲精神中红色基因的传承内容,进而总结出其传承的时代价值:培养干部公仆意识的榜样示范价值;促成公民道德养成的实践导向价值;淬炼中华传统美德的文明传承价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引领价值;推动时代破浪前进的凝心聚力价值。最后,立足新时代,要通过追溯红色故事,感悟红色基因的精神底蕴;承续红色传统,重塑红色基因的精神家园;挖红色资源,焕发红色基因的时代力量;涵养红色情怀,永葆红色基因的时代底色四个层面弘扬、传承杨善洲精神,赓续红色基因。
张馨月[4](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寿光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农业农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发展,确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项目规划和有效行动。被习总书记两次点赞的“寿光模式”,在农业产业化方面的理论和制度成果,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寿光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改革创新意识比较活跃的城市,近年在探索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取得成功实践,跻身于中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行列。本文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寿光市发展特色,讲好乡村振兴寿光故事,为其他地区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振兴交流合作,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研究论文主要包括五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目的和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分析“寿光模式”的基本内涵,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农村发展思想入手阐述“寿光模式”形成的理论渊源,并对其形成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等现实基础作基本概述;第三部分经过调研研究,介绍了寿光市乡村建设中的两个典型案例,归纳总结出以城乡一体化为主导的“寿光模式”的成功经验及实践意义,为其他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可复制推广经验;第四部分提炼出创新升级中“寿光模式”显现的薄弱环节并分析其原因;第五部分是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不断赋予“寿光模式”新时代内涵的方法路径,以推进“五个振兴”为基本思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为不断创新发展“寿光模式”,实现寿光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尚明瑞[5](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文中提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旷日持久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谁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和希望。如何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从历史足迹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可能,从时代境遇中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现实之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施教”与“受教”并存的逻辑理路,从七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具象性和目标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马可·伊恩斯蒂的集成创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以及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日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元素,为今后的进一步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如,基础理论支撑度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内容的“碎片化”、方法的协同性差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同芯片集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多构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需要一个集成母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脚踏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集成创新最理想的集成载体。在此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的逻辑进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是集成创新的内容,涵盖了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如何实现,就是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依托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构建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环境、培育反映铸魂育人规律的大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的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尝试性地把物理学科的“集成”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概念做出理论界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专业学术范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空间,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李佳铭[6](2021)在《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乌兰夫是党和国家杰出的民族工作者,一生致力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工作。内蒙古是我国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乌兰夫作为民族工作领导人,在领导内蒙古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在解决内蒙古自治区民族问题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较为系统丰富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乌兰夫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从我国的历史与现实出发,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坚定贯彻和成功实践。今天,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安居乐业,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确立的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科学性,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进行系统梳理与研究,全文共分为四部分。首先,从选题背景、选题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进行整体概述,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其次,论述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等方面阐明乌兰夫民族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阐述了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以萌芽、形成和成熟三个阶段划分梳理了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再次,重点论述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首要条件和根本保证;有效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是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核心;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法律保障;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核心归宿;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关键因素。最后,在总结概括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了乌兰夫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时代价值和现实启示。
张珍[7](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先后出台各项政策战略来推动农村的发展,如以农促工、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四化同步”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等战略。这些农村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政策依据,还为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机遇。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专门服务于乡村发展的特色教育类型,有责任和义务为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与技术保障,从而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该研究以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内外部规律与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运用历史文献法和比较法,依据时间顺序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以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7年)、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2002年)、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03—2012年)与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13—)。在全面梳理和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后,我们更加明确了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正确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笔者以开阳县和睢宁县为个案分析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发现农村职业教育需求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外部之限与内部之困,外部之限主要包括:经费投入不足、多头管理的纷争与师资力量薄弱;内部之困主要包括:教育形态的模式单一、涉农专业的“缺位”与培训方式的单一。究其原因,主要归咎于农村职业教育思维理念的滞后、办学主体的单一化与法律供给不足。基于以上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进行改革,以期探索出一条服务乡村振兴的最佳路径。首先,要加强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创新省级政府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完善终身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回报机制。其次,农村职业教育要建设涉农专业群,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与职业衔接的“精准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后农村职业教育要创新培训方式。
程宇[8](2020)在《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培养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并发挥着持续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民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均为世界第一,初步搭建完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职业教育仍长期存在着供需失衡、政策实践异化、结构不尽合理、布局亟需优化、政府市场职责不清、企业主体缺位、整体办学条件薄弱和体制机制不通畅等问题,滞后的职业教育发展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落实的重要瓶颈。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新的环境和动能,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互联网技术应用背景下,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宏观环境、生产方式、需求结构、技术环境都面临一些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冲击,亟需我们对职业教育的趋势、矛盾、功能和发展路径进行重新认识。同时,更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对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做深入研究,以便为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实践发展提供正确的改革思路。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从职业教育的属性特征出发,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相对更加强调公益性属性的不同,职业教育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围绕产业社会需求办专业等方针,使中国职业教育带有更强烈的“经济属性”。职业教育属性的界定为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边界奠定了基础,决定了职业教育在供给上应当主要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重视供给效率,同时也要加强政府引导作用。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结合,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将是我国职业教育未来深化改革的方向;其次,从职业教育的内涵出发,结合已有文献成果,坚持问题导向,对职业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就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在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双重作用下,能够确保合理配置职业教育的各种资源,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使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体系和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在与经济互动发展过程中形成职业教育自身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再次,从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出发,总结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变迁历程,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成熟模式和优秀经验,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际情况,将顶层设计和基层视野相结合,提出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原则和切实对策,对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发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基于上述思路,本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基础。本部分为全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一方面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清晰界定职业教育、产业发展、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相关概念和内涵,是全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梳理了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领域的基础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了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内涵,现代产权理论延展了职业教育研究的边界,教育经济学理论为职业教育战略规划提供了动力支持,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框定了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本部分为全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现实问题。本部分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演进,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变迁逻辑和宏观发展特征,以及详细阐述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并深入探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为后文的相关实证研究和政策建议提供问题导向和现实依据。第三部分,实证研究。本部分重点对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和现代职业教育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运用F?re-Primon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法对职业教育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估算,并使用2003-2016年面板数据对职业教育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的,运用灰色关联系统模、因子分析方法对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效应的综合评价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市场主体共治能力,增加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缩小职业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方面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所得出实证结论为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第四部分,国际经验。本部分首先对德国、美国、日本的职业教育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运营模式和成功经验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对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模式都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总结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实践经验和不足之处。其次为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启示。第五部分,对策建议。结合国内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现实问题以及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在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原则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发展、公益性与经济性兼顾、本土化与国际化融通、权责明确与多元制衡等相关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的职业教育运行模式,不断提高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水平,增强行业组织指导的有效性,促进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再进一步强化学校具体实施的执行力,建立基于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人才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供给模式,并完善与之配套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
席红英[9](2020)在《呼伦贝尔市蒙古族日常生活领域语言生活调查研究》文中认为语言生活是语言国情、族情、区情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信息化、城镇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实用功能逐渐降低,语言使用范围不断地向家庭内部收缩,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困境。蒙古语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中使用人口较多的语言之一。呼伦贝尔市尤其是牧业四旗是蒙古族聚居区,较好地保留了蒙古语和传统游牧生产方式及民族文化。全方位调查呼伦贝尔市牧业四旗的蒙古族语言生活,对了解该市蒙古族的语言生活现状,判断母语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可以为其它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本研究以呼伦贝尔市蒙古族聚居区——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为主要调查地,以该四个牧业旗的蒙古族语言生活为主要调查内容,综合采用田野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在社会语言学和语言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在收集第一手调查材料和数据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蒙古族语言生活的内部和外部生态环境,认为呼伦贝尔市蒙古族聚居区语言环境有利于蒙古语的保持,但不利于蒙古语的发展,蒙古语使用和发展方面面临使用人口减少、增长率变低,使用范围逐渐缩小,语言地位不断下降等问题。本文由八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从地理位置、民族人口、生产方式、历史源流及牧业四旗基本情况等方面介绍呼伦贝尔市概况,目的是展现呼伦贝尔市整体社会文化环境;第二章,调查蒙古族家庭环境中祖辈、长辈、同辈、晚辈三代人的语言使用情况,与熟人邻里、在政府部门和行政单位等环境中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而分析语言使用现状及其社会差异;第三章,调查不同社区居民的语言习得、语言掌握和语言能力;第四章,调查蒙古族语言认同、语言情感、语言行为倾向。第二、三、四章为蒙古族居民语言生活状况的定量分析,第五和第六章是调查数据的分析。第五章从语言外部生态环境入手,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三方面分析地理、气候、人口、民族、教育、文化等因素对语言生活现状的影响;第六章从语言内部生态环境入手,分析语言结构、语言格局、语言景观对语言本体、语言地位的影响。最后是“结论与余论”部分,在总结蒙古族语言生活现状的同时,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调查表明,呼伦贝尔市蒙古族的蒙古语保持较好,但蒙古语使用存在代际、城乡、部落和阶层差异:老年人的蒙古语保持好于年轻人,牧区蒙古族的蒙古语保持好于城镇蒙古族,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族的蒙古语保持好于其他部落的蒙古族,牧民母语保持好于公职人员和学生。在社会交际领域,汉语使用率逐渐增加,但未出现骤增情况。在汉语使用稳步增长的同时,蒙古语的使用逐渐下降,蒙汉语兼用情况普遍,语言生活向双语化转换。监测整体语言生态环境发现,牧业四旗语言生活呈现三种类型:作为传统牧业旗县,新巴尔虎左旗和新巴尔虎右旗的语言环境较为封闭,母语保持较好;作为城镇化牧业旗县,鄂温克族自治旗的语言环境开放,汉语使用率较高,境内厄鲁特和布里亚特蒙古人因居住集中,尚未出现母语使用的明显下滑现象;作为由传统牧业旗向城镇化牧业旗发展的陈巴尔虎旗在语言使用上呈现出过渡性特点,即语言生活状态介于前两者之间。从呼伦贝尔市的整体环境看,维持语言保持的主要因素较为稳定,不易变化,主要包括人口数量、民族认同以及语言系统的稳定性等;影响蒙古语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传媒影响、文化冲击等。本研究在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对比分析蒙古族不同社区内语言生活现状,试图展现语言生活全景,但仍存在以下不足:语言服务涉及较少;微观层面的个人语言生活调查欠缺,今后将对此进一步予以补充和完善。
火彦昌[10](2020)在《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族文化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文化形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认同价值和经济价值。产业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效益为目标,依靠专业服务和质量管理形成产业的系列化和品牌化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但本文所探讨的产业化是指某项民族文化资本通过开发运作逐渐建立民族文化产业的过程,民族文化的产业化不仅能为一个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提供展示的舞台和资金,还能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跳菜是流传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一带的民俗活动,彝语称之为“吾多哈”,即“跳着舞上菜”的意思。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南涧跳菜从彝族同胞间的自娱自乐发展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随之而来的是从政府到民间南涧跳菜产业化发展共识的形成。南涧跳菜的产业化在政策供给、人才队伍建设、经济效益、发展和创新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受到文化生态改变、时空和人际关系限制、开发界限难以确定、人力资源匮乏、产业链建设滞后、网络宣传和市场管理不到位等多种因素制约,南涧跳菜产业化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同时,南涧跳菜的产业化发展也让南涧跳菜的文化形态、文化功能、传承群体、传承方式产生了解构和重构的文化现象。本文从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的角度,分析在产业化过程中南涧跳菜文化的变迁及产业化对跳菜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探究制约南涧跳菜文化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和影响因素,提出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的“三线运作”模式,推动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和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区职业中学的发展情况和工作意见——在全区职业中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区职业中学的发展情况和工作意见——在全区职业中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成都市金牛区校园足球政策执行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文本分析法 |
3.2.3 访谈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实地调查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校园足球相关政策梳理 |
4.1.1 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梳理 |
4.1.2 金牛区校园足球政策梳理 |
4.2 金牛区校园足球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
4.2.1 政策目标与标准情况 |
4.2.2 政策资源情况 |
4.2.3 政策执行组织间沟通与执行活动情况 |
4.2.4 政策执行机构情况 |
4.2.5 政策执行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情况 |
4.2.6 执行人员的价值取向情况 |
4.3 金牛区校园足球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政策目标与标准因素 |
4.3.2 政策资源因素 |
4.3.3 组织间沟通与执行活动因素 |
4.3.4 执行机构的特征因素 |
4.3.5 经济与政治环境因素 |
4.3.6 执行人员价值取向因素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在调查过程中的图片 |
金牛区校园足球政策文件 |
访谈内容节选 |
金牛区校园足球专项经费明细 |
致谢 |
(2)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梳理 |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 |
第四节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创新点与存在不足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变迁(1949-1977) |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1949—195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57—196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文革”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66—1977)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至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职业教育政策变迁(1978—2019) |
第一节 职业教育内在需求型发展阶段政策(1978—198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职业教育巩固提高型发展阶段政策(1990—1998)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型发展阶段政策(1999—200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四节 职业教育内涵提升型发展阶段政策(2010年—201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五节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型阶段政策(2017—201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路径依赖和效能分析 |
第一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 |
一、外生性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二、内生性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三、行动者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 |
一、政府理性选择与职业教育政策变迁 |
二、学校理性选择与职业教育政策变迁 |
第三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能分析 |
一、投入效能分析 |
二、产出效能分析 |
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应考察 |
第四章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与历史经验 |
第一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 |
一、政治结构形塑职业教育政策变迁方向 |
二、经济结构调节职业教育政策演化过程 |
三、利益主体制衡职业教育政策迭代更新 |
第二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经验 |
一、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职业教育政策 |
二、构建统一协调的职业教育动力机制 |
三、职业教育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中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一览(1949—201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杨善洲精神的红色基因及其弘扬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杨善洲精神研究 |
(二)红色基因研究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重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杨善洲精神的形成及发展 |
一、杨善洲精神的形成 |
(一)杨善洲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 |
(二)杨善洲精神形成的思想来源 |
二、杨善洲精神的发展 |
(一)杨善洲精神的自身发展 |
(二)杨善洲精神的后人传承 |
第二章 杨善洲精神内涵、实质以及蕴含其中的红色基因 |
一、杨善洲精神的基本内涵 |
(一)恪守信念 |
(二)一心为民 |
(三)务实进取 |
(四)清正廉洁 |
(五)无私奉献 |
二、杨善洲精神的实质 |
(一)践行党的宗旨 |
(二)坚守共产主义信念 |
三、杨善洲精神中蕴含的红色基因 |
(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
(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三)严守纪律的规矩意识 |
(四)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
(五)共产主义精神 |
第三章 杨善洲精神红色基因的传承价值 |
一、杨善洲精神红色基因的传承必要性 |
(一)锤炼党员党性修养的需要 |
(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需要 |
(三)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 |
(四)保障党的事业长盛不衰的需要 |
二、杨善洲精神红色基因的传承内容 |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
(二)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三)求实创新精神的传承 |
(四)牢记初心使命的传承 |
三、杨善洲精神红色基因的传承的时代价值 |
(一)培养干部公仆意识的榜样示范价值 |
(二)促成公民道德养成的实践导向价值 |
(三)淬炼中华传统美德的文明传承价值 |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引领价值 |
(五)推动时代破浪前进的凝心聚力价值 |
第四章 新时代弘扬传承杨善洲精神红色基因的路径 |
一、追溯红色故事,感悟红色基因的精神底蕴 |
(一)从《杨善洲家信选录》中感悟红色基因的精神底蕴 |
(二)从《杨善洲传记》中感悟红色基因的伟大力量 |
二、承续红色传统,构筑红色基因的精神家园 |
(一)传承红色基因,铸牢政治品格 |
(二)延续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
三、深挖红色资源,焕发红色基因的时代力量 |
(一)整合教育资源,健全传承机制 |
(二)借助新兴媒体,创新方式方法 |
(三)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宣传力度 |
四、涵养红色情怀,永葆红色基因的时代底色 |
(一)接受红色教育熏陶 |
(二)品读红色经典作品 |
(三)增强红色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寿光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寿光模式”的产生基础 |
一、“寿光模式”的产生 |
(一)寿光蔬菜“绿色革命”的兴起 |
(二)“寿光模式”的核心内涵 |
二、“寿光模式”形成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发展理论 |
(二)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农村发展思想 |
(三)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 |
三、“寿光模式”形成的现实基础 |
(一)“寿光模式”形成的独特自然条件 |
(二)“寿光模式”形成的良好社会环境 |
第二章 “寿光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实践意义 |
一、寿光市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 |
(一)双王城田园综合体建设 |
(二)三元朱特色先进村建设 |
二、“寿光模式”的成功经验 |
(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
(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三)切实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
(四)全面强化“人才为王”理念 |
(五)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理念 |
三、“寿光模式”的现实意义 |
(一)“寿光模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广典型 |
(二)“寿光模式”是缩小城乡差距的现实路径 |
(三)“寿光模式”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探索 |
第三章 “寿光模式”持续创新升级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原因 |
一、“寿光模式”持续创新升级存在的薄弱环节 |
(一)城乡差距仍然存在 |
(二)新兴产业难以实现高端转换 |
(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态势不强 |
(四)地方乡村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
(五)农村基层党组织责任意识弱 |
二、“寿光模式”持续创新升级存在薄弱环节的原因 |
(一)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不足 |
(二)新兴产业现有有效支撑不够 |
(三)部分新型经营主体经营管理缺乏规范性 |
(四)对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不足 |
(五)基层组织党员整体素质偏低 |
第四章 不断赋予“寿光模式”新的时代内涵 |
一、推动产业振兴,实现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一)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二)实现蔬菜产业标准化品牌化 |
(三)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
(四)抢抓新兴科技革命机遇 |
二、推动人才振兴,打造强大的农村人才队伍 |
(一)优化人才服务 |
(二)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
(三)吸引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
(四)推动人才要素合理流动 |
三、推动文化振兴,焕发乡风文明全新气象 |
(一)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
(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
(三)倡导树立农村文明新风 |
(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
四、推动生态振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一)狠抓人居环境整治 |
(二)继续坚持绿色兴农之路 |
(三)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 |
(四)推动实现生态资源价值 |
五、推动组织振兴,持续增强乡村治理效能 |
(一)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二)完善村民自治 |
(三)建设法治乡村 |
(四)提升德治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
(一)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 |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
(一)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
(二)关于社会发展学说 |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
(一)世界的系统性构成 |
(二)系统的功能和要素构成 |
(三)系统论思想的启迪 |
三、马可﹒伊恩斯蒂的技术集成理论 |
(一)关于“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 |
(二)集成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模式 |
(三)集成创新理论的启示 |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 |
(一)兼容并蓄的哲学传统 |
(二)有容乃大的君子人格 |
(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
(四)兼容并蓄思想的启示 |
五、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 |
(一)世界的整体性构成 |
(二)整体性理论的形成发展 |
(三)整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历史前提 |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回顾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65年)——思政教育格局初建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前进阶段(1966年-1978年)——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1997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提高阶段(1998年-2012年)——国家层面规范协调 |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 |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为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核 |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集成创新的技术手段 |
(三)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成为集成创新的交互载体 |
(四)不断巩固的意识形态提供集成创新的理论自信 |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集成创新的实现路径 |
(六)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提供集成创新的专业支持 |
(七)软硬件的改善为集成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
三、思政教育基本经验为集成创新提供遵循 |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四)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
(六)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现实之需 |
一、基础理论不强、学科发展受限 |
(一)基础理论发展不充分 |
(二)学科体系架构不健全 |
(三)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实操性不够 |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 |
(一)莫衷一是的教育理念 |
(二)理念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化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述不统一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
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协同性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拓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成为提高吸引力需要 |
五、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平台融合度不够 |
(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
(二)与现代技术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 |
(三)信息过载对主流信息的遮蔽 |
(四)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传统教学优势 |
(五)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成未来之需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面板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母版”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鲜亮底色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领导力量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文化根基 |
(五)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价值导向 |
(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外部条件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要素构成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逻辑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主线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支点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归宿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目标及其作用 |
(二)教育目标及其异化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集成优化 |
二、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任务及其作用 |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
(四)任务体系的细化明确 |
三、组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组织及其结构 |
(二)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架构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组织 |
(四)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 |
四、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学科的内涵与作用 |
(二)“马学科”的领航功能 |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
(四)“马学科”的创新发展 |
五、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课程体系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集成创新 |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集成创新 |
六、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教学体系集成创新原则 |
(二)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
(三)教学场域的情景构建 |
(四)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 |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
(六)教学效果的考核反馈 |
七、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种类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价 |
(二)不当评价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规范与整合 |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
(一)格局的内涵与价值 |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格局的内在逻辑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内容构成 |
二、扩大育人广度,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员育人大思政 |
(一)科学认识“大思政”的意蕴与特征 |
(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 |
三、夯实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科学体系 |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
四、依托现代科技,培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育人大数据 |
(一)学习信息思维转变思想观念 |
(二)依托数据资源丰富内容 |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方法 |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大环境 |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方向 |
(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
(三)开展学风校风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
(四)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构和谐成长环境 |
六、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教育强国和自由全面发展大目标 |
(一)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
(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保障体系 |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 |
(一)百年辉煌造就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才能 |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和动员 |
(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经验 |
(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
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
(一)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 |
(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
三、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
(一)进一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强化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
(二)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物质装备 |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扶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 |
(四)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
(五)加大红色研学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知能力 |
(六)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专项补贴 |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 |
(一)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水平 |
(二)严抓专项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
(三)深化重点督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
(四)强化整改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 |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施教过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是个复杂的渐进过程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化推进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有美好的前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发展趋势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本文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2 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1 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2.1.2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 |
2.2 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形成条件 |
2.2.1 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2.2 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 |
2.3 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
2.3.1 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萌芽 |
2.3.2 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形成 |
2.3.3 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成熟 |
2.4 本章小结 |
3 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原则 |
3.1.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3.1.2 坚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
3.2 民族区域自治的目标 |
3.2.1 实现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
3.2.2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 |
3.3 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的保障措施 |
3.3.1 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法规 |
3.3.2 有效行使民族区域自主权 |
3.3.3 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 |
3.4 本章小结 |
4 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4.1 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理论价值 |
4.1.1 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4.1.2 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思想 |
4.2 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实践意义 |
4.2.1 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
4.2.2 推动各民族的繁荣和进步 |
4.2.3 促进各民族关系的团结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
4.2.4 为其他民族地区的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范例和借鉴 |
4.2.5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提高民族区域自治水平和能力 |
4.2.6 坚持和完善少数民族自治权的行使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7)“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政策背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1.1.2 立足农村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皈依 |
1.2 研究综述 |
1.2.1 对国外研究的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制度分析法 |
1.4.2 技术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振兴”战略 |
2.1.2 职业教育 |
2.1.3 农村职业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
2.2.3 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新中国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
3.1 以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7年) |
3.1.1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村职业育(1949—1956年) |
3.1.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57—1965年) |
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66—1977年) |
3.2 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2002) |
3.2.1 “拨乱反正”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1984年) |
3.2.2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85-1992年) |
3.2.3 社会主义转型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93—2002年) |
3.3 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03—2012年) |
3.3.1 实施“新型农民”培育计划 |
3.3.2 启动农村职业教育内部改革 |
3.4 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13—) |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以睢宁县、开阳县为个案 |
4.1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与不足 |
4.1.1 乡村振兴的目标 |
4.1.2 乡村振兴的农村职业教育需求 |
4.1.3 农村职业教育的不足 |
4.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反思 |
4.2.1 价值取向之困:思维理念的滞后 |
4.2.2 办学机制之困:办学主体的单一化 |
4.2.3 政策环境之困:法律供给不足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
5.1 宏观行动:加强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 |
5.1.1 创新省级政府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5.1.2 完善终身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
5.1.3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回报机制 |
5.2 中观行动: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
5.2.1 建设涉农专业群,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 |
5.2.2 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与职业衔接的“精准度” |
5.2.3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5.3 微观行动:创新农村职业教育的培训方式 |
第六章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8)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职业教育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职业教育 |
2.1.2 产业发展 |
2.1.3 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现代产权理论 |
2.2.3 教育经济学理论 |
2.2.4 产业组织理论 |
第3章 中国职业教育历史演进与问题分析 |
3.1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 |
3.1.1 中国职业教育探索与恢复时期(1977-1984) |
3.1.2 中国职业教育粗放发展时期(1985-1998) |
3.1.3 中国职业教育优化调整时期(1999-2012) |
3.1.4 中国职业教育稳健发展时期(2012—至今) |
3.2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演变规律 |
3.2.1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不断适应经济发展 |
3.2.2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不断适应产业形态变迁 |
3.2.3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逐步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型 |
3.3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1 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
3.3.2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实践异化问题 |
3.3.3 中国职业教育结构不合理 |
3.3.4 中国职业教育布局不优化与发展不平衡 |
3.3.5 社会环境缺乏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厚植土壤 |
第4章 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与指标选取 |
4.1.1 F?re-Primon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
4.1.2 F?re-Primont全要素生产率分解 |
4.1.3 职业教育投出产出指标选取 |
4.2 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演进分析 |
4.2.1 全国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
4.2.2 分区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
4.3 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变量选取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实证过程 |
4.3.4 实证结论 |
第5章 中国职业教育的经济效应研究 |
5.1 中国职业教育经济效应的逻辑起点 |
5.1.1 中国职业教育经济效应的现实基础 |
5.1.2 中国职业教育经济效应的特点 |
5.2 中国职业教育经济效应的主要体现 |
5.2.1 确保经济发展战略有效实施 |
5.2.2 促使经济发展软环境不断完善 |
5.2.3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5.2.4 实现创新驱动的快速转变 |
5.2.5 推进扶贫助困效果提升 |
5.3 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
5.3.1 经济发展方向决定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
5.3.2 经济状况决定职业教育发展规模 |
5.3.3 经济状况决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 |
5.3.4 经济结构调整决定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 |
5.4 中国职业教育影响经济效应的现存问题 |
5.4.1 人才培养同质化程度较高 |
5.4.2 职业教育发展均衡性较差 |
5.4.3 校企合作机制仍不完善 |
5.4.4 人才培养立交桥尚未建立 |
5.5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
5.5.1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
5.5.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5.3 综合指标值测定方法与理论模型构建 |
5.5.4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结果 |
5.5.5 职业教育经济协调度测评结果 |
5.5.6 职业教育经济协调质量 |
第6章 国外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经验及其借鉴 |
6.1 德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经验 |
6.1.1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 |
6.1.2 “双元制”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与阶段特征 |
6.1.3 “双元制”职业教育政策特点与问题 |
6.1.4 德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启示 |
6.2 美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经验 |
6.2.1 美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与阶段特征 |
6.2.2 美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特点与面临问题 |
6.2.3 美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启示 |
6.3 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经验 |
6.3.1 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与阶段特征 |
6.3.2 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启示 |
第7章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中国职业教育参与主体及功能定位 |
7.1.1 政府主体及其功能 |
7.1.2 行业组织主体及其功能 |
7.1.3 企业主体及其功能 |
7.1.4 学校主体及其功能 |
7.2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指导原则 |
7.2.1 以人为本发展原则 |
7.2.2 公益性与经济性兼顾原则 |
7.2.3 本土化与国际化融通原则 |
7.2.4 权责明确与多元制衡原则 |
7.3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策略 |
7.3.1 提高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水平 |
7.3.2 坚持政府引导职业教育治理 |
7.3.3 增强行业组织指导的有效性 |
7.3.4 促进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 |
7.3.5 强化学校实施的自主执行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呼伦贝尔市蒙古族日常生活领域语言生活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呼伦贝尔市概况 |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人口分布 |
一、地理位置 |
二、民族人口 |
第二节 历史源流及生产方式 |
一、历史源流 |
二、生产方式 |
第三节 牧业四旗概况 |
一、陈巴尔虎旗 |
二、新巴尔虎右旗 |
三、新巴尔虎左旗 |
四、鄂温克族自治旗 |
第二章 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调查 |
第一节 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概述 |
一、调查前期准备及问卷结构 |
二、抽样情况 |
第二节 家庭语言使用状况 |
一、与长辈之间的语言使用情况 |
二、与同辈之间的语言使用情况 |
三、与晚辈之间的语言使用情况 |
第三节 社区语言使用状况 |
一、交际对象 |
二、交际场所 |
小结 |
第三章 蒙古族语言能力调查 |
第一节 语言习得 |
一、母语习得 |
二、多语习得 |
三、习得途径 |
第二节 蒙古语能力的自我评估 |
一、蒙古语口语能力 |
二、蒙古语文字能力 |
第三节 汉语能力的自我评估 |
一、汉语口语能力 |
二、汉语文字能力 |
小结 |
第四章 蒙古族语言态度调查 |
第一节 语言认同 |
一、学习语言的动机 |
二、语言发展展望 |
三、对族际通婚态度 |
第二节 语言情感 |
一、最重要的语言 |
二、方言情感 |
三、蒙古语标准音情感 |
第三节 语言行为倾向 |
一、电子媒体选择 |
二、印刷媒体选择 |
三、子女教育选择 |
小结 |
第五章 外部语言生态环境调查 |
第一节 生态语言学理论 |
一、理论译介 |
二、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生态调查 |
三、语言生态评估 |
第二节 自然环境 |
一、地理因子 |
二、气候因子 |
第二节 社会环境 |
一、人口因子 |
二、民族因子 |
三、经济因子 |
四、教育因子 |
第三节 文化环境 |
一、文化活动 |
二、文化传播 |
小结 |
第六章 内部语言生态环境调查 |
第一节 语言结构 |
一、语音特点 |
二、词汇特点 |
三、语法特点 |
第二节 语言格局 |
一、外语接触 |
二、汉语接触 |
三、方言接触 |
第三节 语言景观 |
一、抽样情况 |
二、牌匾特点 |
三、受众态度 |
第四节 语言生态环境评估 |
一、采用公式 |
二、评估结果 |
小结 |
结论与余论 |
一、结论 |
二、若干思考 |
三、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田野点简介 |
1.5.1 南涧县行政区划 |
1.5.2 阿开度自然村 |
1.5.3 华庆茶厂 |
1.5.4 虎街村委会 |
1.5.5 罗伯克茶厂 |
第2章 南涧跳菜概述及产业化趋势 |
第1节 南涧跳菜的发展历史 |
2.1.1 南涧跳菜的起源 |
2.1.2 南涧跳菜的发展与转变 |
第2节 南涧跳菜的分布空间 |
2.2.1 传统南涧跳菜活动分布状况 |
2.2.2 现代南涧跳菜活动分布状况 |
第3节 南涧跳菜的类型 |
2.3.1 婚礼跳菜 |
2.3.2 葬礼跳菜 |
2.3.3 建新跳菜 |
2.3.4 贺寿跳菜 |
2.3.5 舞台跳菜 |
2.3.6 其他跳菜 |
第3章 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现状 |
第1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的政策供给 |
3.1.1 南涧跳菜的保护传承政策 |
3.1.2 南涧跳菜的招商引资政策 |
3.1.3 南涧跳菜的产业化开发政策 |
第2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的人才队伍建设 |
3.2.1 民间跳菜艺人队伍 |
3.2.2 道具和服装制作人才 |
3.2.3 动作编排和音乐剪辑人才 |
第3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 |
3.3.1 民间跳菜队的经济收益 |
3.3.2 跳菜餐厅的经济收益 |
3.3.3 专业艺术演员的经济收益 |
第4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的发展和创新 |
3.4.1 跳菜表演种类的增多 |
3.4.2 跳菜活动形式的创新 |
3.4.3 文化传播方式的改进 |
第4章 南涧跳菜产业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 |
第1节 文化形态的解构与重构 |
4.1.1 跳菜表演准备阶段的解构与重构 |
4.1.2 跳菜表演内容的解构与重构 |
4.1.3 跳菜文化生态的解构与重构 |
第2节 文化功能的解构与重构 |
4.2.1 祭祀礼仪功能的解构与重构 |
4.2.2 社交功能的解构与重构 |
4.2.3 文娱功能的解构与重构 |
第3节 传承群体的解构与重构 |
4.3.1 性别鸿沟的解构与重构 |
4.3.2 年龄限制的解构与重构 |
4.3.3 地域和族别的解构与重构 |
第4节 传承方式的解构与重构 |
4.4.1 家庭传承方式的解构与重构 |
4.4.2 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解构与重构 |
4.4.3 社会传承方式的解构与重构 |
第5章 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面临的问题 |
第1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 |
5.1.1 问卷简介 |
5.1.2 数据分析 |
5.1.3 调查结果 |
第2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
5.2.1 跳菜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 |
5.2.2 跳菜产业化受时空和人际关系的限制 |
5.2.3 跳菜产业化开发的界限难以确定 |
5.2.4 跳菜产业化的人力资源匮乏 |
5.2.5 跳菜产业链建设滞后 |
5.2.6 网络宣传和市场管理不到位 |
第6章 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与保护的对策 |
第1节 鼓励民间商演跳菜活动 |
6.1.1 规范跳菜表演市场 |
6.1.2 提高跳菜表演质量 |
6.1.3 促进跳菜表演产业化运营 |
第2节 加强政府推介跳菜活动 |
6.2.1 出台和落实相关政策法规 |
6.2.2 搭建多层次的文化交流平台 |
6.2.3 提升舞台跳菜的创新水平 |
第3节 拓展外地跳菜表演市场 |
6.3.1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
6.3.2 有效联结区域特色产业 |
6.3.3 精准定位文旅市场 |
第7章 结论 |
附录 A 问卷调查(消费者) |
附录 B 问卷调查(从业者) |
附录 C 部分访谈对象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我区职业中学的发展情况和工作意见——在全区职业中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成都市金牛区校园足球政策执行效果研究[D]. 罗强.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武智. 扬州大学, 2021
- [3]杨善洲精神的红色基因及其弘扬传承研究[D]. 刘辉. 大理大学, 2021(09)
- [4]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寿光模式”研究[D]. 张馨月.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D]. 尚明瑞. 兰州大学, 2021(09)
- [6]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研究[D]. 李佳铭.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7]“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D]. 张珍.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8]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效应研究[D]. 程宇. 吉林大学, 2020(03)
- [9]呼伦贝尔市蒙古族日常生活领域语言生活调查研究[D]. 席红英. 内蒙古大学, 2020(10)
- [10]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与保护研究[D]. 火彦昌. 大理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