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湖荡镇人大努力推进镇级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哲[1](2020)在《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和布局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认为市郊铁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路交通相比,具有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经济便捷的优势。修建市郊铁路可为大城市与周边卫星城之间的居民出行提供极大便利,缓解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建设市郊铁路已经成为大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合理的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和布局可有效避免规划建设的盲目性,有利于市郊铁路运营效益的充分发挥。然而市郊铁路的发展建设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也不完善。国内外关于线网规模和布局的现状研究都没有结合市郊铁路的发展特点,无法直接用于我国市郊铁路线网规划。为避免我国市郊铁路规划建设的盲目性,寻求合理的线网规模和布局方案,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市郊铁路的相关概念和国内外发展情况,分析了市郊铁路的技术特征和功能定位以及线网规模和布局的影响因素,对市郊铁路的特点以及与其他轨道交通方式的区别和联系进行详细的分析,为后续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和布局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从线网规模与布局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现有线网规模和布局研究方法用于市郊铁路的不足之处,立足于市郊铁路自身特征和其线网规模与布局特征,提出本文对于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和布局的方法思路。线网规模方面,在传统交通需求预测法的基础上,结合市郊铁路客流特点,将其划分为I类客流和Ⅱ类客流,分别采用不同方法预测,提高预测准确性。线网布局方面,根据市郊铁路线网布局特点,采用“先线路走向后中间节点”的布局思路,先根据客流建设条件筛选可建线路确定初始布局方案,再根据节点重要度法选取线路连接的节点确定最终方案。最后,以上海市市郊铁路为研究对象,采用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和模型,测算得到上海市未来年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并确定相应的布局方案。对最终的预测结果和布局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表明该结果更能体现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和布局的发展特点,也更加符合上海市对市郊铁路的发展需求。研究结果可为上海市市郊铁路的线网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栗圣杰[2](2020)在《松江区公立与民营养老机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立与民营的机构养老服务在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们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我国社会化养老的进程。当前,社会更倾向于选择公立养老机构养老,民营养老机构的优势无法充分展现,床位空缺现象时有发生。那么松江区这种现象是否严重,除了价格差异还有哪些因素是社会对公立养老机构持积极态度的原因,民营养老机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等。论文主要从公立和民营养老机构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论文选取松江区具有代表性的三家公立与三家民营养老机构为研究对象,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指导,聚焦公立与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通过比较分析法,定性跟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主要从如下五方面展开:第一,运用公共物品理论,通过松江区机构养老服务的需求和分布发展状况选取出进行实地调研的六家代表性公立和民营养老机构。第二,结合公立养老机构的性质,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对三家公立养老机构中的服务内容、收费水平、床位数、资金人力状况进行汇总并提取共性,同时初步剖析问题成因。第三,针对民营养老机构属性,采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三家民营养老机构中的服务内容、收费水平、床位数、资金人力状况进行汇总,探讨民营养老机构现状问题的复杂性。第四,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公立与民营养老机构进行多维比较,分析不同性质养老机构的优势和劣势,结合解释结构模型,总结出大家对公立养老机构持积极态度的影响因素及程度。第五,对公立和民营养老机构接下来的发展优化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松江区存在一部分公立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与民营养老机构床位长期空置现象,民营养老机构护理人才短缺与缺少人文关怀等因素共同导致其缺乏竞争优势。因此要加强养老机构服务品牌的建设与机构变革,创新机构优惠政策,增强政策扶持力度,社会应增加对民营养老机构的宣传与关注,创新养老服务护理人才培养政策,提升专业养老服务水平,增强养老机构自身建设,增加人文关怀。相信通过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大家的选择观念会逐渐转变,这样公立与民营养老机构才会得到长期可持续发展。
彭杰[3](2019)在《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基层社区公共服务提升研究 ——以上海松江X和Y社区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发生了剧烈变化。后工业化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应用,社区发展历经单位制、社区制,并逐步向智慧社区等方向发展。本文主要研究问题是“基层社区公共服务碎片化:表现形式、发生机制及优化路径”,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从四个层面进行切入:社区组织内部整合、社区组织间合作、治理目标设定及激励、服务供给。本文以基层社区公共服务为对象,立足希克斯提出的整体性治理理论,聚焦由于碎片化而产生的社区内部协调困境而引发的公共服务“孤岛”、社区治理组织间协作困境、社区治理目标错位、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滞后等具体问题。力图通过整体化治理手段,增强共同体价值认同,构建共同体的利益最大公约数。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等方法,以松江区X社区(大型导入社区)及Y社区(大型拆迁安置社区)的基层公共服务构建过程为个案,研究社区治理碎片化困境及其发生机理。通过研究,本文提出基层社区公共服务碎片化的整体性治理策略,即通过建立新的组织文化、信息管理和人员培训方式等形成新的组织形式,提升社区治理内在维度的整合;通过建立共享领导权、捆绑式预算、协同结构等,进而形成新的组织间合作的共享工作方式,提升社区治理外在维度的协同;通过建立人民满意度为核心指标的绩效体系,进而形成新的权责导向和激励机制,提升社区治理共治的上层维度;建立新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进而形成新的公共服务共享供给方式,提升社区治理的下层维度。
郭磊贤[4](2018)在《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处在高质量空间发展门槛上的中国大城市地区面临“放任增长”或“限规模、疏人口”的路线争议,学术研究亟待从“质量”角度回答中国大城市地区的空间发展机制问题,但已有研究方法和成果的指引作用有限。本文将“质量”概念降维到城乡规划学科核心关注的空间层面,选取“密度”和“设施”作为调节聚落质量的核心变量,以“密度-设施”比例关系作为聚落质量的空间测度,构建了基于“空间过密化”假设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经由“密度-设施”的研究视角并通过长时间的历史-空间研究与多样本、多尺度的比较研究方法,本文概括了世界特大城市地区的“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与聚类特征,并以上海-苏州地区为重点对象,全面解析了1946年至今该地区的聚落空间演化与治理过程。经过归纳、解释和初步验证,本文认为,上海-苏州地区的聚落空间发展表现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的过程逻辑,形成了在长期空间过密化进程中局部突破低水准聚落质量困境的空间演化与治理机制。该机制是中国特大城市地区在外部政治经济环境下,根据体制特征和公共资源条件,策略性选择疏解人口、供给基础设施等不同成本“密度-设施”调节路径的结果。现阶段,外围地区成为上海-苏州应对空间过密化的重点地带,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和上海-苏州跨界地区等外围地区典型空间的“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实践则表现出通过治理模式创新改善设施服务的新趋向。综合研究发现,本文也对上海-苏州地区提出了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钱洁[5](2018)在《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先后出台,上海和长三角区域发展问题再次得到关注。虽然多个规划对未来长三角区域、上海城市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做了系统阐述,但是对城市间的功能分工的描述较少,特别是不同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间,如何协作与分工涉及不多。这往往导致面对新的发展机会和投资风口,各个城市一哄而上,城市间的竞争远大于分工和协作。城市间的功能分工其实是产业分工的基础,如果不清楚在整个区域城市体系中的位置,也难以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优势产业。本文运用全球城市的理论范式,系统研究了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历史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大致研判了未来长三角区域城市的功能演化趋势,并研究了上海自身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布局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和发现:1.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产业、交通体系、贸易体系、市镇发展的历史变迁,梳理出了在不同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交通体系、贸易体系的变迁,区域中心城市将发生变化和迁移,即从原来的农业经济,依托内河航运体系,粮食、棉纺业、丝绸等商品贸易以及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苏州杭州不断崛起成为双核中心。2.在工业化发展背景下,上海取代了苏州和杭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开埠之后,藉由工业化发展的先机,上海迅速取代了原来的苏杭核心,结束了长三角区域双核心发展的历史,成为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独一无二的龙头和核心城市。这使上海始终成为新产业、新企业在中国选址的首选区域,城市功能由此不断集聚,上海成为了长三角乃至中国的制造业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交通和信息枢纽,直至今天将“卓越的全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3.在全球城市崛起的背景下,上海的城市地位不会弱化。全球城市注重城市的流量和连通性,而不仅仅是产业的能级。这就意味着,虽然苏州GDP超越了上海,深圳GDP超越了香港,但是在功能上并不能替代上海和香港。像上海和香港这样的城市,所集聚的生产性服务业、中介机构,为其构筑了广泛、深入而稳定的全球联系,全球城市从原来“中心—外围”模型下,中心城市注重“实物的中心和平台”转向全球城市网络模型下,全球城市注重全球联系和交互的枢纽。基于此,上海有多产业乃至城市功能的转移和疏解,并不会影响上海的城市地位,即便上海的GDP被赶超,上海不会因此而落后。4.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城市间的功能分化。全球城市的崛起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国际一流的公共服务水平,甚至是内涵在城市文化基因中的包容、融合。而这些因素远远超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够发展,或有条件发展的,这就为新一轮发展下,城市功能的分工和演化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这一阶段,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将会大于竞争。5.新的分工,将会促成上海与其他城市间新的服务关系。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的过程,意味着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关系和定位需要重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心城市向全球城市转变,上海与其他城市的关系也将从原来的引领向今后的服务转变。上海原来的城市定位和作用可以形象的形容成对内对外“两个扇面”,即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各个城市与上海形成一对一、射线状联系,而上海又与国外的各个城市形成射线状联系。这两个扇面,就是上海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的准确描述,所有城市都要通过上海融入全球市场,而全球其他企业和城市也要藉由上海,才能进入中国市场。但是随着全球城市区域和巨型城市区域的演化发展,射线状联系将逐步演变为网络状,很多城市都已经直接链接了国外市场和全球网络。在新的城市网络中,上海的功能和作用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从原来领导型、指挥型、控制型、配套型关系,转化为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服务型关系,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上海的全球城市功能,是为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产业发展相配套。6.新的分工也将促进上海自身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分布的再均衡。随着功能和产业集聚的是人口。上海城市人口从开埠时的20多万,到1900年超越100万,到1949年超越500万1。进而到现在,上海常住人口接近2400万,全市实有人口接近3000万,不断在逼近上海城市承载力的极限。因此,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疏解逐渐成为上海发展的重大战略。而与此同时,随着运输和通信成本的降低,产业布局相对离散,城市群更加多中心的趋势也逐渐形成,上海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向外转移的动力也更大,而金融、贸易、清算等服务功能向上海集聚的动力也会变大。不仅如此,在上海城市内部,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新市镇之间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加强协调,让整个城市的功能更加合理的分布在城市内部空间上。
张瑜[6](2018)在《松江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政府一开始严格限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后来逐渐开始允许各地试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近年来我国政府政策开始大力支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不仅是深化改革的要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必然走向。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方面的依据。再者对松江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情况进行了简要梳理,接着对松江区如何选择入市地块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对松江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例进行了介绍。本文对“松江模式”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松江模式”的定义和界定标准。重点对“松江模式”的制度运行保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明确入市主体;完善确权认定制度;建立健全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交易规则和服务监管制度;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健全市场监督管理制度以及健全法律救济制度。接下来对“松江模式”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分析。当然“松江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入市”和“征收”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平衡问题、集体土地入市税收征管问题、土地所有权变更问题、前期高投入资金制约入市顺利进行的问题以及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缺失等问题。为完善“松江模式”,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以规划协调好征收目录和入市范围的关系;健全多元保障机制保护农民权益;明确镇级农村集体经济联合社的法人地位;合理分配入市收益,探索解决入市税收征管问题;加强政府对农民集体资产和农民权益的监督、保护;“松江模式”为修法提供实践经验。最后,提出了本文的几点结论。
鲁静[7](2017)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的空间评价与空间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保障文化民生的战略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一直受到国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 "以人民为中心"、均等化、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要求,实质是强调供给必须重视有效性。高投入与低效用之间的现实矛盾,为实现有效性提出了难题。"权威决定论"、"供需互动论"对于有效性的决定主体持截然不同的观点。资源布局、效能评估和治理机制的现有研究,总体呈现对公共文化服务特性价值结合不足的态势。基于文化的特性和空间的视角,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有效性应当如何衡量、如何实现,是本研究的主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阶段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论",从不同角度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的阶段性分析提供了依据。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全国领先,现正处于已实现基本设施均等布局、向中高级阶段发展的时期。以上海市为例,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中高级发展阶段供给有效性的空间研究,或可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前瞻研究。与其他公共服务不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有效性,不能简单以服务载体数量的供给与产出比来衡量,而应当以供给和使用对价值目标的体现程度来分析。以公共服务的共性价值、文化空间生产的特性理论为基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价值目标在内涵上表现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协调一致的前提下,满足基本文化需求、适应区域特色文化需求、实现价值引领三个层次;在程序上表现为供给过程与使用过程的空间耦合和同向发展。本文以此目标为导向,从分析供给与使用的水平及其空间关系切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的空间分析理论与模型。运用GIS空间分析法,社会调查法,相关分析、层次分析等统计分析法,正式评价法等,结合上海市768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宫四类公共文化设施的调研数据,研究公共文化设施的总体布局规律。重点对抽样四个区46个街道、乡镇相关的163处公共文化设施的供给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对抽样区域1100位居民的使用感受进行调查研究,基于空间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深入探讨供给有效性的现实表现、深层问题,供给的空间机制及优化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有效性,从空间视角,体现于一定目标导向下,供给能力与使用感受及其空间耦合有效性。基于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多学科的渗透性,本文以文化地理学的空间分析理论为主线,借鉴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理论,构建了体现从社会结构、个体特征、文化消费与供给的特殊关系分析文化与空间关系的理念,包含事实、价值,以及两者契合度三个层面的空间评价模型。具体为:事实层面,是以设施布局的标准化,综合评价以布局为表现的供给能力;价值层面,是以设施服务的认受度,综合衡量受众的使用感受;事实与价值的关联层面,为两者的空间耦合有效性,即供给有效性的综合评价。依据服务供给的保障空间正义、满足分异需求、实现空间认同三个维度的空间目标,结合相关政策规定,确定了针对不同层级区域、不同类型设施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此为本文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理论建构部分的核心内容。(2)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的综合评价结果为,抽样区域服务供给有效性总体不足,使用效能较低为主要表现。此为第三章、第四章实证研究部分的主要内容。基于地理学与其他学科偏重于布局或效能机制单方面研究的不足,本研究的空间评价,综合体现各相关要素的空间作用,从三个层面展开。设施布局的标准化层面,总体评价结果为中心城区远远高于郊区,但是,设施布局的非均衡性存在不同规律。同时,对不同类型设施、不同层级区域评价结果的影响要素不同。设施服务的认受度层面,总体评价结果为抽样四区均不合格,主要原因为使用率低。具体包含对不同类型设施,"显性要素" "隐性要素"的评价差异,基于年龄、定居时间、家庭情况、家庭年收入分类的人群评价结果的区际差异,以及不同人群对不同设施的偏好差异。空间耦合有效性即供给有效性的综合评价结果为,抽样四区供给有效性总体水平均不足,46个抽样街镇中,仅4个街道供给基本有效。供给不足、与使用匹配度不高,特别是需求不高是直接原因。布局的效率与公平的均衡难题,供给与需求的外在结构差异,价值凝聚与促成认同作用的区域差异则是深层次的问题。(3)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空间机制,表现为供给—需求—动力三个维度。从上海的现实情况来看,供给机制,主要表现为被动式供给、主动式服务两种理念,政区调整主导型与市场作用型两种机制的多重空间作用,以及市场化发展的体制掣肘。需求机制,主要表现为以"私"为本位的传统公私观念的现代影响,文化消费、特别是发展性文化消费的分层和空间分异作用。动力机制,主要表现为各级政府对公共文化设施现行评估标准的同域化、高端化、投入性、总结性导向,与公众对服务的地域化、大众化、体验化、发展性要求之间的差异影响。由此,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经验,本文提出以互动式服务、公共性重塑的人本精神空间治理理念为线索,构建强调日常化关照、需求引导,体现利益各方互动与协调的优化策略。此为第五章的核心内容。第六章在对以上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升华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孙佳[8](2014)在《上海市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上海市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分割问题凸显,农业基础地位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尖锐,郊区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亟待解决。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实现模式不仅是培育村级经济新的增长点、解决村级经济运行资金来源、扩大村民就业和增收渠道的需要,而且也是保持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促进经济薄弱村庄经济增长、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因此,本文在阐释村级集体经济内涵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与评价了国内典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从中总结出可供上海市郊区借鉴的发展经验,并通过结合上海市郊区农村经济发展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与GIS方法,对上海市郊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现状特征、典型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最终结合国内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模式的经验,针对上海市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研究准备。阐述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梳理了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2)村级集体经济重要性的论述。主要辨析村级集体经济内涵,阐释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功能,论述了农村经济发展过程及其发展的必然性,为上海市郊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必要性奠定理论基础。(3)国内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研究。列举了华西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南街模式、滕头模式等国内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在此基础上对于典型模式进行评述,总结出国内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特点与启示;(4)实证研究。一方面是从空间维度,进行上海市郊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分析,定量划分了上海市郊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上海市郊区不同区位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另一方面是从发展维度,深入分析了上海市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征、典型模式与存在的问题;(5)为上海市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模式问题、制度问题及限制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建议。论文主要结论有:(1)国内典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总结如下:一是以农业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以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二是因地制宜,积极与市场经济接轨;三是农业与非农产业联动发展,兴办村级企业;四是能人经济效应的发挥;(2)上海市郊区农村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以及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产业空间分布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差异。其中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远郊地区,其单位面积农业生产率却低于近郊区;二是远郊区有30%的农村以二、三产业为主导产业,但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2)通过定量分析将上海市郊区农村集体经济类型分为十大类型,百强村与薄弱村的经济发展差异显着,受到区位条件、市场因素、技术因素、原始资本积累和地方制度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3)现状特征:近远郊村级集体经济资产差异显着、远郊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入不敷出、近远郊区的农民增收差异显着以及近远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不同:(4)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一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匮乏;二是处于纯农业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三是社会成本支出,村级集体经济负担过重;四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改革较难推进;五是农村人力资本严重短缺;(5)进而本文提出要从发展模式、发展机制、制度改革、职能明晰、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提出促进上海市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佟沛育[9](2014)在《上海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基层政府能力建设 ——基于社会保障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政府对社会保障供给与公众对之的需求之间的制度性、结构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社会保障在城乡间的非均衡供需矛盾的扩大势必严重阻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如何深入探讨基层政府作为社会保障政策执行主体在推进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中的受制根源并妥善解决之,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从理论的高度结合实践的需求,探索基层政府在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中的能力建设成为本文的写作基点。本文结构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即为导论,主要阐述论文写作的起源与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基本概念界定以及研究的基本方法等;第二章为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基层政府角色定位,从宏观到微观深入分析基层政府在社会保障一体化中的权利与资格。第三章将研究的主要问题聚焦于从理论层面,由表及里深入分析基层政府能力不足的主要成因。第四章提出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基层政府能力建设评估体系,作为各地基层政府可供通用的基层政府在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中的能力水平的评价标准以及为第五章实证分析奠定测评基础。第五章则从实践的角度,分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选取上海市9个处于典型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基层政府,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就其供给社会保障的能力进行评价和比较,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上海基层政府统筹社会保障中影响其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实施效果;二是从实践的角度,针对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的实际情况,通过专家访谈和居民问卷调查,为小昆山镇社会保障一体化进行实证研究并提供一个改善其镇政府提升社会保障统筹的可行对策。第六章再次探讨基层政府在社会保障一体化中应当确立的更为积极的角色定位,并就如何提升基层政府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能力提出针对性建议。本毕业论文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一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既进行深入的理论开掘,又直面当前政府管理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实践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有机统一。既系统剖析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建设问题,又多维透视城乡基层政府提升推进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能力建设问题;既注重构思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职能转变的总体战略,又着力探究社会保障一体化创新的具体路径和政策建议。三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高度协调。本论文的形成,建立在大量的深度访谈、典型的个案调查、充分的问卷调查和统计数据基础之上,采取统计分析、计量分析的方法,从而使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更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孙建伟[10](2011)在《涉地农民住房权与生存权保障实证研究 ——以2003-2010年上海市宅基地置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城市化中地方政府推行宅基地置换政策,某种意义上而言,其主要目的是为城市发展和建设提供用地或土地指标。特别是2004年,中央政府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土地征用指标受到国家层面上的制约和监管,各地纷纷将视角转向本地区的集体建设用地,通过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置换和整理等措施,节余一定的建设用地指标,以缓解本地城市发展建设用地指标的困难。然而,由于当前宅基地制度规定的比较笼统,产权以及归属问题一直比较模糊。因此,用宅基地置换来推动农村社会转型和城市化建设,不仅在制度层面上,而且在实践层面上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主要关注上海市宅基地置换中涉地农民的住房权保障和生存权保障问题,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本文对宅基地置换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经过与安徽省的实践比较,作者认为上海市除了进行集约利用宅基地、补偿农民相应的住房外,还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小城镇社会保障、身份转变等措施结合起来;而安徽的宅基地置换则主要是将宅基地集约利用和整理,将节约的土地指标转移到城镇建设,实践中几乎没有用农地承包经营权来置换城镇社保,也没有发生身份转化。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上海宅基地置换更加突出社会转型和产权置换的特征,且住房权保障和生存权保障问题相对比较凸显。而安徽的宅基地置换则更加凸显农村宅基地的集约利用,住房权保障和生存权保障问题相对比较缓和。其次,以“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为视角,笔者梳理了建国以来的农地改革方式,认为无论是农村集体化运动,还是家庭承包责任制,都是党和国家落实农村社会“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基本策略。尽管在成文法层面上没有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承担着农村社会的住房权和生存权保障,但是透过一系列政治策略和政治实践在农村社会的推行和完善,可以发现这些努力的方向和目的。但是这种政治策略和政治实践,在城市化中日益面临挑战和危机。基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基层社会的治理逻辑,特别是农地产权规则的不明确和不科学,地方政府征地和宅基地置换的实践正在挑战传统农村社会居住和生存的土地根基。笔者结合全国的调研,梳理了当前农村宅基地置换的宏观背景以及进一步改革的发展趋势,其中主要趋势则是,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社会保障”为主的综合配套改革结合起来,尽管这种改革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从制度层面上进一步完善。第三,在对上海市郊区各试点和非试点地区调研的基础上,笔者主要从上海市宅基地置换的背景、政策以及实践的特点等方面来描述宅基地置换实践。为了更好地认识上海市宅基地置换及其存在的问题,笔者将上海市宅基地置换与天津市“宅基地换房”、重庆市的“地票”交易以及安徽宅基地整理等做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各地推行的宅基地置换尽管名称不一,但实质上都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试图通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的改革,来获取本地区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土地指标以及土地指标背后的财政收入。虽然各地在补偿标准上以及推行方式上存在差异,但在这种差异的背后,获得城市建设用地的“土地指标”,和依托“土地”来经营城市的理念并没有实质性改变。而是在中央政府耕地指标监管日趋严格的背景下,纷纷从耕地以外的农村建设用地来寻找城市发展用地或用地指标。但是这一过程中,农村和农民的土地权益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城市发展用地的牺牲品。农村社会的住房权保障和生存权保障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城市化过程中的衍生物,并逐渐考验当前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第四以宅基地置换后进城“农民”住房权保障为焦点在宅基地置换中,由于传统农村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与城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性在宅基地置换后,成为进城后“农民”住房空间、住房习惯以及住房产权等问题的根源。目前学界对于这方面研究非常欠缺,笔者通过调研和访谈发现,在宅基地置换中部分涉地农民,还存在住房财产权难以得到有效地保障;“自愿”置换原则在当前的农村社会结构以及治理逻辑下,还得不到有效地遵守;农民对于进入小区后居住成本的上升所带来的损失,威胁到进入小区居住的可持续性;家庭人口结构和置换中分配住房数量和空间的不可持续性等问题。这些问题致使进城农民的住房权保障很难得到有效地维护。笔者认为应该在政策和法律层面上明确规定,在宅基地置换中应保障涉地农民的住房权保障。同时,为了有效地保障涉地农民的住房权,应该将宅基地置换中节余的土地或土地指标出让金一部分以股权化的方式返给涉地农民,并明确规定这部分资金应作为涉地农民及其子女的住房权保障金,并明确专款专用。第五,以宅基地置换后进城农民“生存权”保障为中心在宅基地置换中,各区县政府积极主动地推行“土地换镇保”,笔者认为这项政策及其实践,看似维护了农民的生存权,其实质是变相剥夺农民土地权利和生存权保障。地方政府推行“土地换镇保”实践,在法律层面还存在很多局限性,特别是将传统的征地补偿“镇保”模式,推广到通过“镇保流转土地”。城市规划区内的通过“镇保流转土地”,配合宅基地置换后节余的土地指标实现,而在城市规划区内征收这些“镇保流转土地”时,由于“镇保流转土地”在法律层面是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镇保”,与实践层面上地方政府因征地而将原来“镇保流转土地”任意变为国有建设用地存在悖论。笔者认为在法律和政策层面上,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镇保”本质上是地方政府为了更好地控制集体建设用地而完成法律上和政策上要求给予失地农民落实社会保障的一种实践。在这个意义上,在宅基地置换中这种通过“镇保流转土地”,是传统征地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种延续,只不过这种延续,在方式上和补偿上与传统的征地相比得到了改进和提升,但是通过剥夺农民土地权益和土地增值收益的思路并没有实质意义上转变,也没有落实中央政策所要求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应该“同地、同权、同价”。因此,这种模式仅仅是在侵犯农民土地财产权基础上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农民生存权保障。但是由于这种“镇保流转土地”方式与传统的征地方式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因此,在实践中被郊区农民所接受与赞同。特别是“镇保”资金与镇保待遇不断得到提升,决定了这种模式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是这种“镇保流转土地”在各区、县镇保资金存在严重压力的背景下,特别是2009年新出台的《社会保险法》所推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农保制度,不断地冲击着“镇保流转土地”实践的推行。根据实践,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维护涉地农民土地权益和生存权保障,法律应该在逐步改造“土地换镇保”的基础上,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换“镇保”后,涉地农民还应该享有基于土地所有权,享有土地经营管理权、征地参与权与因征地而享有的土地收益权;应该在“土地换镇保”后,涉地农民还应享有土地发展权;地方政府应该在“土地换镇保”过程中承担起应该承担的涉地农民生存权保障的责任。
二、石湖荡镇人大努力推进镇级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湖荡镇人大努力推进镇级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和布局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市郊铁路的相关特征研究 |
2.1 市郊铁路概念及国内外发展情况 |
2.1.1 市郊铁路概念 |
2.1.2 国外市郊铁路发展情况 |
2.1.3 国内市郊铁路发展情况 |
2.2 市郊铁路技术特征及功能定位 |
2.2.1 市郊铁路技术特征 |
2.2.2 市郊铁路功能定位 |
2.3 市郊铁路线网规模与布局影响因素 |
2.3.1 城市形态 |
2.3.2 城市经济发展 |
2.3.3 城市人口规模 |
2.3.4 城市交通需求 |
2.3.5 卫星城的发展规划 |
2.3.6 相关政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及布局传统方法研究 |
3.1 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及布局关系分析 |
3.2 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分析 |
3.2.1 线网规模特征 |
3.2.2 线网规模常用测算方法分析 |
3.2.3 线网规模测算方法合理性分析 |
3.3 市郊铁路线网布局分析 |
3.3.1 线网布局特征和原则 |
3.3.2 线网布局常用方法分析 |
3.3.3 线网布局常用方法总结 |
3.4 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和布局方法综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市郊铁路线网规模与布局改进方法研究 |
4.1 基本思路 |
4.2 基于客流分类预测的市郊铁路线网规模测算方法 |
4.2.1 Ⅰ类客流预测 |
4.2.2 Ⅱ类客流预测 |
4.2.3 市郊铁路线网预测规模 |
4.3 基于客流条件的节点重要度布局方法 |
4.3.1 可建线路筛选——初始方案 |
4.3.2 线路节点筛选——具体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上海市市郊铁路线网规模与布局研究 |
5.1 上海市发展概况 |
5.2 上海市市郊铁路线网规模预测 |
5.2.1 Ⅰ类客流预测 |
5.2.2 Ⅱ客流预测 |
5.2.3 线网规模预测 |
5.3 上海市市郊铁路线网布局研究 |
5.3.1 可建线路筛选 |
5.3.2 线路节点筛选 |
5.4 市郊铁路线网规模与布局方案综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2)松江区公立与民营养老机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与展望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阐释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阐释 |
2.1.1 养老服务机构 |
2.1.2 公立养老服务机构 |
2.1.3 民营养老服务机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三章 上海市及松江区机构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 |
3.1 上海市老龄化及机构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
3.1.1 上海人口老龄化依旧严峻 |
3.1.2 上海养老机构发展较为完善 |
3.2 松江区老龄化及机构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
3.2.1 松江区经济发展稳定 |
3.2.2 松江区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
3.2.3 松江区养老机构发展迅速 |
3.3 松江区养老服务机构调查对象的选取 |
3.3.1 从性质选取 |
3.3.2 从地理位置选取 |
3.3.3 从床位紧张程度选取 |
3.3.4 从服务内容差异选取 |
3.3.5 从价格收费及运营情况选取 |
第四章 松江区公立养老机构调查研究及横向比较 |
4.1 松江区社会福利院 |
4.1.1 养老机构基本情况 |
4.1.2 养老机构服务内容 |
4.1.3 养老机构收费水平 |
4.1.4 养老机构床位数 |
4.1.5 养老机构资金、人力状况 |
4.2 上海第四社会福利院 |
4.2.1 养老机构基本情况 |
4.2.2 养老机构服务内容 |
4.2.3 养老机构收费水平 |
4.2.4 养老机构床位数 |
4.2.5 养老机构资金、人力状况 |
4.3 小昆山敬老院 |
4.3.1 养老机构基本情况 |
4.3.2 养老机构服务内容 |
4.3.3 养老机构收费水平 |
4.3.4 养老机构床位数 |
4.3.5 养老机构资金、人力状况 |
4.4 公立养老机构的共性及横向比较 |
4.4.1 公立养老机构服务内容划分细致 |
4.4.2 公立养老机构看重精神关怀 |
4.4.3 公立养老机构收费水平稳定 |
4.4.4 公立养老机构床位数较紧张 |
4.4.5 公立养老机构运转资金充足 |
4.4.6 护理人才首选公立养老机构 |
4.4.7 公立养老机构护理人才年轻化 |
第五章 松江区民营养老机构调查研究及横向比较 |
5.1 上海唐人百老汇福利院 |
5.1.1 养老机构基本情况 |
5.1.2 养老机构服务内容 |
5.1.3 养老机构收费水平 |
5.1.4 养老机构床位数 |
5.1.5 养老机构资金、人力状况 |
5.2 松江区蓝色港湾福利院 |
5.2.1 养老机构基本情况 |
5.2.2 养老机构服务内容 |
5.2.3 养老机构收费水平 |
5.2.4 养老机构床位数 |
5.2.5 养老机构资金、人力状况 |
5.3 泰康之家—申园 |
5.3.1 养老机构基本情况 |
5.3.2 养老机构服务内容 |
5.3.3 养老机构收费水平 |
5.3.4 养老机构床位数 |
5.3.5 养老机构资金、人力状况 |
5.4 民营养老机构的问题及横向比较 |
5.4.1 民营养老机构服务内容单一 |
5.4.2 民营养老机构缺乏精神关怀 |
5.4.3 民营养老机构收费水平合理 |
5.4.4 民营养老机构床位存在空置 |
5.4.5 民营养老机构资金运转风险高 |
5.4.6 民营养老机构重视管理运营 |
5.4.7 民营养老机构缺乏护理人才 |
第六章 公立民营养老机构纵向比较和入住影响因素分析 |
6.1 公立与民营养老机构的纵向比较 |
6.1.1 政府财政投入 |
6.1.2 收费价格方面 |
6.1.3 护理人员素质差异 |
6.1.4 服务内容差异 |
6.1.5 机构床位供给 |
6.2 比较结论 |
6.2.1 价格不能作为选择养老机构的主要因素 |
6.2.2 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有待优化 |
6.2.3 养老机构的传统发展模式亟需改变 |
6.2.4 养老机构应重视人文关怀 |
6.3 影响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入住因素分析 |
6.3.1 解释结构模型 |
6.3.2 影响因素的选取依据 |
6.3.3 模型建立 |
6.3.4 模型结论 |
第七章 提升松江区养老机构整体水平的对策建议 |
7.1 加强养老机构服务品牌的建设与机构变革 |
7.1.1 提升养老机构的宣传和服务品牌 |
7.1.2 加快公立养老服务机构变革,逐步向公建民营等方向发展 |
7.2 创新机构优惠政策,增强政策扶持力度 |
7.2.1 明确养老机构用地政策 |
7.2.2 加大补贴和金融支持力度 |
7.3 社会应增加对民营养老机构的宣传与关注 |
7.3.1 增加对民营养老机构的宣传 |
7.3.2 社会各界应转变传统养老观念 |
7.4 创新养老服务护理人才培养政策 |
7.4.1 免费培养养老护理人才 |
7.4.2 让养老护理人员看到希望 |
7.5 提升专业养老服务水平,增强养老机构自身建设 |
7.5.1 完善硬件设施设备 |
7.5.2 提升管理水平 |
7.5.3 创新服务内容 |
7.5.4 增加人文关怀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公立养老机构床位紧张,民营养老机构床位闲置 |
8.1.2 公立与民营养老机构的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 |
8.1.3 社会选择养老机构的入住影响因素研究 |
8.2 研究创新性成果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松江区公立与民营养老机构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3)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基层社区公共服务提升研究 ——以上海松江X和Y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社区公共服务 |
二、社区公共服务研究的主要论域 |
三、社区公共服务研究的理论视角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案例概况 |
一、研究方法 |
二、案例概况 |
第二章 理论工具: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分析范式及适用性 |
第一节 整体性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
第二节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理论要义 |
一、整体性治理关注跨界跨层整合 |
二、整体性治理强调横向和纵向协调 |
三、整体性治理倡导有机整体论 |
四、整体性治理以解决社会复合问题为目标 |
第三节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分析路径 |
一、整体性治理的四层分析维度 |
二、整体性治理:从理论到技术 |
第四节 整体性治理理论与基层社区公共服务研究的适用性分析 |
一、基层社区的“条块分割”体制契合一种新的整合协同技术 |
二、基层社区的网络化结构呼应一种整体性的治理视野 |
第三章 基层社区公共服务现状与困境 |
第一节 上海市松江区社区公共服务的现状 |
一、组织内部层面:社区网络化 |
二、组织外部层面:组织间合作 |
三、组织行动层面:社区自治空间 |
四、组织参与层面:公共服务供给 |
第二节 基层社区公共服务碎片化问题 |
一、组织内协调困境:三重孤岛的掣肘 |
二、组织间协调困境:合作方式碎片化 |
三、目标与绩效障碍:目标责任绩效化 |
四、公共服务供给困境:供给侧结构性障碍 |
第四章 基层社区公共服务碎片化的生成机理 |
第一节 权力运行机制:行政权力传导越位 |
一、自上而下的纵向权力运行是政府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
二、纵向治理直接削弱了居民参与群治的权利 |
三、纵向治理的理念成为难以打破的利益藩篱 |
第二节 责权分配机制:配置失衡无法达成共治 |
一、社区职能配置失调使行政主导凌驾于社区自治 |
二、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沟通缺乏难以达成协同 |
三、“碎片化”的权责考核导致“碎片化”的治理方式 |
第三节 任务准入机制:缺乏任务导入和注销标准 |
一、准入门槛缺乏诱致“碎片化”治理 |
二、社区行政任务缺乏清退机制 |
第四节 供给服务机制:缺乏系统性服务供给体系 |
一、整体性服务供给意识缺失 |
二、公共服务采购标准不健全 |
三、公共服务磋商机制缺乏 |
第五章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基层社区公共服务提升路径 |
第一节 降低组织形式的碎片化风险 |
一、提升社区公共服务的社会资本 |
二、实现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的有机整合 |
三、构建社区公共服务复合型团队 |
第二节 构建公共服务的整体性治理模式 |
一、构建科学有效的协商民主机制 |
二、合理配置基层公共服务的财权事权 |
三、重塑基层公共服务公共性 |
第三节 提升社区服务绩效评估的公共性 |
一、建立以公共服务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评估机制 |
二、建立公共性和法制化的公共服务协议采购机制 |
三、建立稳定的社区财政运行体制 |
第四节 增强公共服务的多元主体参与 |
一、增强共治服务体系完整性 |
二、积极促进社会第三方参与 |
三、增强共享服务优质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2.1 中国城镇化锁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
1.2.2 对大城市高质量空间发展路径争议激烈 |
1.2.3 需要从“质量”视角思辨大城市人居空间发展 |
1.3 研究面临的若干理论瓶颈 |
1.3.1 本体层面:定义困境 |
1.3.2 认识层面:感知与测定争议 |
1.3.3 理念层面:无限更迭陷阱 |
1.3.4 方法层面:内涵还原悖论 |
1.3.5 实践层面:量-质关系问题 |
1.3.6 批判地认识当前研究状况 |
1.4 研究纲领要点 |
1.4.1 突破“质量”认识论 |
1.4.2 聚焦特大城市地区尺度 |
1.4.3 拓展研究的时、空两向维度 |
1.4.4 引入“治理”因素 |
1.5 研究对象 |
1.5.1 研究群像:世界特大城市地区 |
1.5.2 重点对象:上海-苏州地区 |
1.5.3 重点对象选取意义及典型性 |
1.6 研究问题、方法与难点 |
1.6.1 科学问题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难点 |
1.7 篇章结构 |
第2章 理论框架 |
2.1 核心变量 |
2.1.1 将“质量”降维到空间层面所得变量 |
2.1.2 由“质量”概念源头推导所得变量 |
2.1.3 密度与设施 |
2.2 “质量”认识论与空间测度 |
2.2.1 密度、设施的类哲学意义关联 |
2.2.2 以密度、设施描述空间发展现象 |
2.2.3 对密度、设施构成测度方式的讨论 |
2.2.4 “密度-设施”比例关系 |
2.3 基于“密度-设施”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 |
2.3.1 模型前提假设 |
2.3.2 起始:空间过密化与“密度-设施”失衡 |
2.3.3 过程:治理主体多路径调节“密度-设施”关系 |
2.3.4 结果:形成阶段性形态结构 |
2.4 小结:经由“密度-设施”关系透视研究对象 |
第3章 世界特大城市地区“密度-设施”分布规律及特征分异 |
3.1 “密度-设施”总体治理状况 |
3.1.1 后发地区受困于“密度-设施”失衡问题 |
3.1.2 根据自身资源条件选择改善调节路径 |
3.1.3 治理模式和能力是重要支撑因素 |
3.2 “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 |
3.2.1 对象与空间构造 |
3.2.2 人口密度分布特征 |
3.2.3 基础设施分布特征 |
3.2.4 “密度-设施”分布特征 |
3.3 特征分异与模式聚类 |
3.3.1 分布曲线聚类与发展阶段的关系 |
3.3.2 分布曲线形态与路径策略的关系 |
3.3.3 初步解释 |
3.4 小结:寻找塑造“密度-设施”分布状况的历史线索 |
第4章 上海-苏州地区聚落空间“密度-设施”演化与治理进程 |
4.1 研究语境 |
4.1.1 作为“话语”的“‘骨’‘肉’关系” |
4.1.2 理性逻辑下的空间干预进程 |
4.2 时空范围与素材 |
4.2.1 历史时期划分 |
4.2.2 空间层次界定 |
4.2.3 主要文献材料 |
4.3 基于“密度-设施”关系的空间演进过程(1946-) |
4.3.1 起始状态:城、乡空间双重过密 |
4.3.2 疏散理想受阻于建国初时势(1946-1957) |
4.3.3 多管齐下向外疏解市区人口(1958-1977) |
4.3.4 在空间过密失衡中寻找出路(1978-1989) |
4.3.5 大规模增长与扩散的二十年(1990-2010) |
4.3.6 改善区域人居环境的新时期(2011-) |
4.4 过程特征 |
4.4.1 两轮“密度-设施”关系内外消长 |
4.4.2 市区两轮空间过密与一次失衡 |
4.4.3 较显着的三十年周期波动特征 |
4.4.4 与政经体制和治理模式的潜在关联 |
4.5 小结:待验证的“密度-设施”空间波动特征 |
第5章 上海-苏州地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 |
5.1 技术思路 |
5.1.1 基本原理 |
5.1.2 测度分析方法 |
5.1.3 数据来源 |
5.2 验证“密度-设施”空间波动律(1990-2010) |
5.2.1 上海市域部分 |
5.2.2 苏州市域部分 |
5.2.3 沪苏走廊地区 |
5.3 波动进程中各类空间的“密度-设施”变化及比较 |
5.3.1 各级居民点 |
5.3.2 特大城市中心区与外围地区 |
5.3.3 空间过密化区域随波动进程转换 |
5.4 小结:外围地区是现阶段上海-苏州地区的过密空间 |
第6章 外围地区空间过密化成因与“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应对 |
6.1 边界外侧成为政府主导空间开发的优先区位 |
6.1.1 现象:外围地区大规模空间“贴边”开发 |
6.1.2 原因:设施供给成本角度的情景模拟解释 |
6.1.3 结果:空间拓展首选“密度-设施”配比洼地 |
6.2 外围圈层成为外来人口落脚定居的集中地带 |
6.2.1 现象:外来人口分布集聚地圈层外移 |
6.2.2 原因:落脚定居综合成本角度的解释 |
6.2.3 结果:公共设施与外来人口高度错配 |
6.3 外围地区修复“密度-设施”关系的自主实践 |
6.3.1 地方设施服务治理难点 |
6.3.2 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设施服务改善实践 |
6.3.3 上海-苏州跨界地区设施服务合作探索 |
6.4 评价与启示 |
6.4.1 以柔性治理摆脱“权”、“利”困境 |
6.4.2 以多元投入代替单一主体供给公共资源 |
6.5 小结:以治理模式创新引导“密度-设施”优化 |
第7章 试论上海-苏州地区空间发展机制及质量提升对策 |
7.1 长期空间过密化与过密空间周期转换 |
7.1.1 空间演化与治理的过程逻辑 |
7.1.2 成绩和经验 |
7.1.3 牺牲和代价 |
7.2 对长期空间过密化机制的初步解释 |
7.2.1 城市化规律的客观作用 |
7.2.2 城市发展理念的长期影响 |
7.2.3 区域治理结构的扰动变化 |
7.2.4 空间开发模式的深刻塑造 |
7.3 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
7.3.1 基本判断 |
7.3.2 对策建议 |
7.3.3 空间框架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启示 |
8.3 创新点 |
8.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人口、交通设施与医疗设施资料来源 |
附录B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圈层空间人口密度与交通设施测度数据 |
附录C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圈层空间人口密度与医疗设施测度数据 |
附录D 上海-苏州地区空间测度单元及与乡、镇、街道行政边界的比较 |
附录E 上海-苏州地区空间测度单元人口与医疗设施测度数据 |
附录F 调研访谈受访者名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基本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以企业选址和产业布局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城市研究 |
二、工业化发展下的城市研究 |
三、商业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
四、贸易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
五、小结 |
第二节 以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都市圈的空间范围 |
二、都市圈的特征 |
三、都市圈的早期理论 |
四、都市圈理论的提出和成熟 |
五、都市圈理论的其他视角 |
六、全球城市体系中大都市圈走向巨型城市区域 |
七、小结 |
第三节 以世界城市研究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早期的世界城市理论 |
二、逐步形成的世界城市理论 |
三、不断发展的世界城市理论 |
四、小结 |
第三章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演化历程——苏州和杭州发展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粮食为主要贸易品,推动形成一批商业性大城市 |
一、中心城市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初步发育,城市间差距相对较小,还没有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
二、主导产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决定了城市发展规模有限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贸易发展促进商业城市崛起 |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开始发育,为未来长三角城市分工埋下伏笔 |
五、小结 |
第二节 丝绸和棉布为主要贸易品,推动苏州、杭州崛起 |
一、中心城市发展:苏州、杭州崛起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
二、主导产业:棉纺织业和丝绸业成为区域性主导产业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水运体系和海外贸易的重要影响 |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成为城市核心功能的载体 |
五、小结 |
第三节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
一、产业结构变迁是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崛起的重要力量 |
二、交通和地理因素在推动长三角城市功能变迁与分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
三、长三角区域范围随着城市群的增加而扩大 |
四、“中心-外围”模型的解释 |
第四章 工业化发展推动上海崛起成为长三角新中心——上海替代苏州和杭州的发展之路 |
第一节 1840 年之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演化 |
一、区域中心城市的更替 |
二、主导产业:推动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制造业集群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铁路和公路兴起,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 |
四、城市网络体系:随交通体系的演变,城市网络也发生了变迁 |
五、小结 |
第二节 1949 年以后长三角城市的功能演化分析 |
一、计划经济下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
二、改革开放后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
第三节 、工业化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
一、长三角的联动与上海中心城市的崛起主要基于经济产业联系的基础 |
二、在工业化大趋势下,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不断叠加和强化 |
三、信息化推动上海新一轮功能演化 |
第五章 长三角一体化下新一轮城市功能演化的实证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功能演化 |
第一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的基本特征分析 |
一、全球城市区域的基本概念 |
二、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一:网络联系 |
三、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二:动态变化 |
四、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三:功能多中心 |
五、全球城市区域特征四:以行业专业化为前提的交互联通 |
第二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 |
一、巨型城市区域的基本特征 |
二、上海全球城市空间向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演化的基本条件 |
三、上海全球城市发展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的关系 |
第三节 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的实证分析 |
一、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现状 |
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内城市功能分化的实证分析 |
三、影响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未来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全球城市的演化与发展分析 |
一、南京与杭州崛起成为全球城市的情景分析 |
二、长三角区域的二级城市在全球城市过程中的功能演化 |
三、基本结论与启示 |
第六章 长三角一体化与全球城市崛起——上海城市功能集中、疏解与优化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产业集聚与常住人口增长 |
一、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态势分析 |
二、上海常住人口增长与产业集聚分析 |
三、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放缓与区域均衡发展分析 |
第二节 上海城市功能优化与人口规模控制的实证分析 |
一、文献回顾 |
二、理论与模型概述 |
三、实证研究 |
四、上海人口增长、就业结构与全球城市功能优化分析 |
第三节 全球城市崛起下上海城市功能的优化与疏解 |
一、上海城市的核心功能与非核心功能内涵 |
二、国内外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经验和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历程 |
三、上海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的基本路径 |
第四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与疏解的理论分析与结论 |
一、上海城市功能疏解有内在动力,并非单纯行政行为 |
二、郊区新城和新市镇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 |
三、长三角区域是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重要区域 |
第七章 上海城市功能的市域空间配置——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功能的演化研究 |
第一节 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一、改革开放后上海郊区发展的主要阶段 |
二、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现状 |
三、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过程郊区新城和新市镇的发展趋势 |
一、新城和新市镇要加快实现功能集聚 |
二、新城和新市镇与主城区之间要形成网络化的功能交互 |
三、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仍待进一步强化 |
四、新城和新市镇要立足于逐渐融入长三角功能联动 |
第三节 优化上海郊区新城功能的主要路径 |
一、加快上海中心城区的更新改造,形成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的合理分工 |
二、加快郊区新城的功能培育 |
第四节 加快上海新市镇培育的路径分析 |
一、上海新市镇发展面临的任务和约束条件 |
二、全球城市崛起背景下,上海新市镇发展的基本战略 |
三、上海加强新市镇发展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松江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集体建设用地 |
2.1.2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
2.1.3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 |
2.1.4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土地产权理论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3 平等保护理论 |
第3章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基础分析 |
3.1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依据 |
3.1.1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政策依据 |
3.1.2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法律依据 |
3.2 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现状 |
3.2.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33个试点区域 |
3.2.2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路径选择 |
3.3 我国其他地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与实践 |
3.3.1 重庆模式 |
3.3.2 南海模式 |
3.3.3 贵州湄潭县模式 |
3.4 松江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现状 |
3.4.1 松江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情况梳理 |
3.4.2 松江区首幅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地块 |
第4章 松江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分析 |
4.1 松江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界定 |
4.1.1 “松江模式”的提出 |
4.1.2 “松江模式”的界定标准 |
4.2 “松江模式”的制度运行保障 |
4.2.1 “松江模式”的一般运行程序 |
4.2.2 以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 |
4.2.3 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确权认定制度 |
4.2.4 建立健全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交易规则和服务监管制度 |
4.2.5 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 |
4.2.6 健全市场监督管理制度 |
4.2.7 健全法律救济制度 |
4.2.8 小结 |
4.3 “松江模式”成果分析 |
4.3.1 出让程序更科学、合理、人性化 |
4.3.2 运行制度框架更完整、科学 |
4.3.3 区域统筹的收益分配方式更为公平、合理 |
4.3.4 充分保障了农民权利和土地权能 |
4.3.5 构建了城乡统一的市场交易规则和服务监管制度 |
4.3.6 探索了“总价法”计提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 |
第5章 “松江模式”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
5.1 “松江模式”的问题分析 |
5.1.1 “入市”和“征收”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平衡的问题 |
5.1.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税收征管问题 |
5.1.3 土地所有权变更问题 |
5.1.4 前期高投入资金制约入市顺利进行 |
5.1.5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缺失问题 |
5.2 完善“松江模式”的对策建议 |
5.2.1 以规划协调好征收目录和入市范围的关系 |
5.2.2 健全多元保障机制保护农民权益 |
5.2.3 明确镇级农村集体经济联合社的法人地位 |
5.2.4 合理分配入市收益,探索解决入市税收征管问题 |
5.2.5 加强政府对农民集体资产和农民权益的监督、保护 |
5.2.6 “松江模式”为修法提供实践经验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卷内备考表 |
(7)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的空间评价与空间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既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主要特色和创新 |
第二章 模型建构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空间评价体系:以发展性为导向 |
2.1.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空间分析的相关理论 |
2.1.2 空间评价体系构成 |
2.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基本价值取向 |
2.2.1 社会公平与空间正义 |
2.2.2 需求分异与空间适应 |
2.2.3 价值凝聚与空间认同 |
2.3 事实层面:设施布局的标准化 |
2.3.1 体现公平与需求适应度的评价指标 |
2.3.2 共性与个性评价指标及政策参考 |
2.3.3 不同类型设施布局的标准化评价方法及实现路径 |
2.4 价值层面:设施服务的认受度 |
2.4.1 体现权益保障与价值引领度的评价指标 |
2.4.2 评价指标的政策参考 |
2.4.3 评价方法及实现路径 |
2.5 事实-价值关联:空间耦合的有效性 |
2.5.1 体现供给与使用空间关联的评价要素 |
2.5.2 评价方法及实现路径 |
2.6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空间评价模型的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分析(上) |
3.1 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要措施 |
3.1.1 发展进程 |
3.1.2 主要措施 |
3.2 上海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的标准化评价与分析 |
3.2.1 整体布局特征:多核集聚与形式均等 |
3.2.2 资源主导型设施布局特征及其评价 |
3.2.3 行政主导型设施布局特征及其评价 |
3.2.4 上海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的总体评价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空间评价模型的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分析(下) |
4.1 上海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的认受度评价与分析 |
4.1.1 基于不同类型的设施服务认受度的空间分异 |
4.1.2 基于不同内容的设施服务认受度的空间分异 |
4.1.3 基于不同人群的设施服务认受度的空间分异 |
4.1.4 上海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认受度的总体评价 |
4.2 上海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空间耦合的有效性评价 |
4.2.1 综合评价结果 |
4.2.2 空间耦合程度与水平分析 |
4.3 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的深层问题 |
4.3.1 效率与公平的均衡困境 |
4.3.2 供给与需求的适应困境 |
4.3.3 凝聚与认同的区域差异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空间机制及优化策略 |
5.1 供给—需求—动力的空间机制 |
5.1.1 供给机制:管理惯性与治理转型的空间作用 |
5.1.2 需求机制:公私观念与消费习惯的特性影响 |
5.1.3 动力机制:政府评估与文化需求的空间错位 |
5.2 空间机制的优化策略:从"物的关注"转向"人的关怀" |
5.2.1 从被动式供给到互动式服务的人本化空间治理理念 |
5.2.2 从行业化到日常化的空间构建机制 |
5.2.3 从生产本位到需求本位的空间联动机制 |
5.2.4 从投入型到体验化的有效性评估机制 |
5.2.5 从政府主导到多主体共治的多元协商机制 |
5.3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8)上海市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方法与可能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村级集体经济内涵及其重要性分析 |
2.1 村级集体经济的内涵 |
2.2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功能 |
2.2.1 村级集体经济的经济功能 |
2.2.2 村级集体经济的社会功能 |
2.3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
2.4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 |
3.1 发展乡村工业的华西模式 |
3.2 以乡镇企业为特征的苏南模式 |
3.3 以农业产业化为本的滕头模式 |
3.4 “外圆内方”的南街模式 |
3.5 以合作制为主的温州模式 |
3.6 典型模式的评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市郊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类型的空间分析 |
4.1 郊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产业区域差异分析 |
4.1.1 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
4.1.2 农业 |
4.1.3 工业 |
4.1.4 服务业 |
4.2 郊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类型的空间分布统计分析 |
4.2.1 计量分析方法介绍 |
4.2.2 划分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3 因子分析结果 |
4.2.4 K-means聚类划分 |
4.3 郊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空间分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自然资源要素 |
4.3.2 区位条件 |
4.3.3 市场因素 |
4.3.4 技术因素 |
4.3.5 资本因素 |
4.3.6 制度环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市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征、典型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
5.1 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征分析 |
5.1.1 近远郊村级集体经济资产差异显着 |
5.1.2 远郊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入不敷出 |
5.1.3 近远郊农村农民增收存在差距 |
5.1.4 近远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不同 |
5.2 上海市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模式列举 |
5.2.1 瞄准市场、以市兴村的九星模式 |
5.2.2 盘活资产、招商引资的联西模式 |
5.2.3 联合经营、科技兴村、打好“生态”牌的前卫模式 |
5.3 上海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3.1 受土地政策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匮乏 |
5.3.2 规划限制较多,纯农业地区集体经济发展受限 |
5.3.3 社会成本较高,村级集体经济负担过重 |
5.3.4 产权制度改革难,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受阻 |
5.3.5 人力资本短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挥不足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市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因地制宜,多种模式促进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 |
6.2 完善机制,开拓集体经济发展空间 |
6.2.1 完善土地资源利用机制 |
6.2.2 放宽限制,适度开发 |
6.3 着眼发展,积极稳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
6.3.1 继续深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
6.3.2 切实减轻改制企业税收负担 |
6.3.3 优化产权改革模式 |
6.4 明晰职能,减轻村级集体组织负担 |
6.5 重视人才,改革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上海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基层政府能力建设 ——基于社会保障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社会保障一体化的理论之争 |
1.2.2 关于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讨论 |
1.2.3 文献述评 |
1.3 核心概念解析 |
1.3.1 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 |
1.3.2 基层政府 |
1.3.3 政府能力 |
1.4 研究方法 |
1.4.1 问卷调查法 |
1.4.2 主成分分析法 |
1.4.3 专家评定法 |
1.5 研究的逻辑框架 |
第二章 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中的基层政府角色定位 |
2.1 上海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历史回顾 |
2.1.1 上海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问题的由来 |
2.1.2 取得的成就 |
2.1.3 存在的问题 |
2.2 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中的府际关系 |
2.2.1 组织分工下的我国政府关系 |
2.2.2 政府间的“财权与事权”之争 |
2.3 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中的基层政府职能 |
2.3.1 基层政府与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内在一致性 |
2.3.2 基层政府的社会保障政策执行角色 |
第三章 基层政府之于社会保障一体化乏力的成因分析 |
3.1 基层政府职能实现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
3.1.1 行政人员服务意识不足 |
3.1.2 社会保障服务中形式主义盛行 |
3.1.3 辅助机制不完善,监督不力 |
3.1.4 跨部门、跨区域的社会保障难衔接 |
3.2 社会保障一体化目标实现的四大症结分析 |
3.2.1 基层政府职能有限性与社会保障需求无限性 |
3.2.2 政府联动的碎片化与制度一体化要求 |
3.2.3 意识与能力的冲突 |
3.2.4 绩效评价与民意表达之间的矛盾 |
3.3 矛盾实质:局部与整体的非良性互动 |
第四章 基层政府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能力评估体系构建 |
4.1 基层政府能力构成的基本讨论 |
4.2 能力评估体系的基本构成 |
4.2.1 城乡社会保障实施差异的绩效指标子系统; |
4.2.2 服务情况的居民满意程度; |
4.2.3 基层社会保障部门的自我满意度评价 |
4.3 评估指标体系构成 |
4.3.1 城乡社会保障实施差异评估指标构成 |
4.3.2 基层政府社会保障一体化能力评价指标构成 |
第五章 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基层政府能力建设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
5.1.1 研究方法 |
5.1.2 质量控制 |
5.2 松江区 9 镇社会保障城乡差距的主成分分析 |
5.2.1 样本选择和数据的获取 |
5.2.2 差距的主成份分析 |
5.3 小昆山镇政府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能力建设的实证研究 |
5.3.1 小昆山镇概况 |
5.3.2 调研过程 |
5.3.3 测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4 基层政府能力测评指标的量化 |
5.3.5 小昆山镇基层政府能力的综合评价 |
第六章 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基层政府能力建设新思路 |
6.1 基层政府再定位 |
6.1.1 角色分工理论下的基层政府角色再定位 |
6.1.2 基层政府角色责任 |
6.2 基层政府角色能力与角色权力 |
6.2.1 基层政府执政理念转变 |
6.2.2 政府间财权与事权的划分 |
6.3 基层政府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
6.3.1 建设高效基层政府,提高基层社会保障服务水平 |
6.3.2 富民、惠民、安民、教化:打造社会保障一体化硬环境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涉地农民住房权与生存权保障实证研究 ——以2003-2010年上海市宅基地置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主题 |
一、选题的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思路 |
四、本研究需注意的事项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一、“宅基地置换” |
二、农村社会住房权和生存权 |
三、实证分析方法 |
四 何谓法律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对农村宅基地置换的相关研究 |
二、宅基地置换中土地与房屋权利研究 |
三、宅基地置换中失地农民生存权保障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选题意义 |
一、研究思路 |
二、本选题的意义 |
三、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历史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农村宅基地制度的研究 |
一、农民土地所有制(1946—1952) |
二、农村土地集体化时期(1953—1978)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农村宅基地制度研究述评 |
一、农地研究评述 |
二、农村宅基地研究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后农村宅基地制度研究比较分析 |
一、农村宅基地制度演进的内在关联 |
二、农村宅基地制度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宅基地利用调整对立法的要求 |
一、在农村社会保障缺失情况下,政治考量优先于经济和法律权衡 |
二、宅基地制度改革方向 |
三、立法上的高度统一与实践的探索相结合 |
四、以“社会保障”为主的综合配套改革思路明显加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上海市宅基地置换制度生成及实践形态 |
第一节上海宅基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二节 上海宅基地置换制度形成的背景分析 |
一、宅基地置换制度生成动力机制: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 |
二、置换制度生成直接原因:村域居住形态制约中小城镇发展 |
三、置换制度的生成社会背景:社会转型推动居住形态的变迁 |
四、置换制度生成的本土资源:土地置换、房屋置换的成功实践 |
五、置换制度生成的制度依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 |
第三节 上海市宅基地置换制度实践及其问题 |
一、上海宅基地置换制度实践——一个简短地描述 |
二、宅基地置换制度的规则设定 |
三、上海市宅基地置换制度实践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置换制度与其他省市的制度比较分析 ——兼与天津、重庆、安徽比较 |
第一节 天津“华明模式”——宅基地换房 |
一、概况 |
二、具体做法 |
三、存在问题 |
第二节 重庆市“双交换”和“地票”模式 |
一、九龙坡的“双交换”模式 |
二、“地票”模式 |
三、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安徽省城市规划区内外指标置换 |
一、在城市规划区内实行征地,并落实城镇社会保障 |
二、在城市规划区外,通过宅基地置换获得城镇建设用地指标 |
三、宅基地置换问题 |
第四节、天津、重庆、安徽的宅基地置换与上海市比较分析 |
一、不同点 |
二、相同点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上海宅基地置换中的住房权保障 |
第一节 住房保障在宅基地置换中问题分析 |
一、转型社会中的住房权保障问题 |
二、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对宅基地置换中住房问题的警示 |
三、传统征地中农民住房权保障问题—以上海市某镇为例 |
第二节 上海市宅基地置换中农民住房权保障法律问题分析 |
一、侵犯涉地农民住房财产权 |
二、置换后农民住房保障权问题 |
三、住房习惯权得不到有效保障 |
第三节 置换中农民住房权保障立法思考 |
一、从住房权保障高度来审视宅基地置换的法律和政策 |
二、房地置换“客体”定位与住房权保障 |
三、土地收益分配与置换中农民的住房权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上海宅基地置换中的生存权保障 |
第一节 置换中“土地换镇保”的法律问题 |
一、“镇保”基本内容 |
二、置换中“土地换镇保”的法律问题 |
第二节 生存权保障视野下的理论和实践悖论:“土地换镇保” |
一、生存权视角下的土地补偿:财产增值抑或保障功能 |
二、实践逻辑:以社会保障为主导的运行机制 |
三、权利保护与经济发展:理实悖论的生成逻辑 |
第三节“土地换镇保”:基于农民生存权保障的立法思考 |
一、“土地换镇保”的制度改造 |
二、“土地换镇保”中的土地发展权与生存权保障 |
三、“土地换镇保”中生存权保障的政府责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石湖荡镇人大努力推进镇级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和布局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王文哲.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2]松江区公立与民营养老机构比较研究[D]. 栗圣杰.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3]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基层社区公共服务提升研究 ——以上海松江X和Y社区为例[D]. 彭杰.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D]. 郭磊贤. 清华大学, 2018(01)
- [5]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D]. 钱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08)
- [6]松江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探讨[D]. 张瑜. 华东理工大学, 2018(08)
- [7]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的空间评价与空间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鲁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8]上海市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孙佳.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1)
- [9]上海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基层政府能力建设 ——基于社会保障的视角[D]. 佟沛育.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4(08)
- [10]涉地农民住房权与生存权保障实证研究 ——以2003-2010年上海市宅基地置换为例[D]. 孙建伟. 华东政法大学,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