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BS四元接枝共聚及其产物粘合性能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喜[1](2012)在《苯乙烯、丁二烯系嵌段共聚物粉体预辐射接枝丙烯酸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SBR、SBS、SEBS为主要原料,通过粉体预辐射的力方法在水体系和乙醇体系中接枝丙烯酸,对接枝物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以SEBS的接枝物作为相容剂应用到EVA和A1(OH)3共混体系中。(1) SBR在水体系中接枝丙烯酸;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3h,温度85°C,单体浓度50v%,吸收量20kGy达到最大接枝率;红外光谱(FTIR)在1711波数处出现羰基特征峰表明丙烯酸成功接枝到SB上,同时固态核磁共振、电子显微镜(SEM)对照图片、EDX的对照谱图也说明丙烯酸的成功接枝;热重分析表明,接枝后的样品热失重分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聚丙烯酸的脱羧阶段,第二阶段为基材的分解;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接枝前后样品的结晶情况。(2)SBS在水体系中成功接枝内烯酸;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7h,温度90°C,单体浓度50v%,吸收剂量50kGy达到最大接枝率;红外光谱(FTIR)表明丙烯酸成功接枝到SBS上,同时电子显微镜(SEM)对照图片、EDX的对照谱图也说明丙烯酸的成功接枝;对接枝物进行了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其中XRD分析了接枝前后样品的结晶情况,相同吸收剂量下接枝后结晶度降低,吸收剂量越高结晶度越低。(3)SEBS在乙醇体系中成功接枝丙烯酸: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80°C,单体浓度40v%,吸收剂量60kGy达到最大接枝率;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SEBS样品表面成功接枝丙烯酸;并进行了热重和形貌分析。其中,形貌分析表明,极性单体丙烯酸的引入加剧了SEBS的微相分离行为。(4)以SEBS-g-AA和SEBS为相容剂在EVA和A1(OH)3共混体系中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低添加量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拉断伸长率及流变性能,SEBS-g-AA的相容剂均优越于SEBS。
石鑫[2](2010)在《单组分反应型SBS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嵌段共聚物是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具有高拉伸强度、良好的耐低温性能、加工性能优良、表面摩擦系数小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橡胶制品、胶粘剂、沥青改性和防水材料等领域。与其他胶粘剂相比,SBS弹性体兼有塑料和橡胶双重特性,与多种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粘接效果。但是,SBS是一种非极性的材料,对极性材料粘接性能较差,耐热性不好,为了提高性能经常在施工时加入固化剂,增加了施胶难度,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了提高SBS胶粘剂与极性材料的粘接性能,扩大SBS胶粘剂的使用温度,降低施工难度,本课题通过对SBS进行接枝改性单体和环氧化改性,在SBS分子上引入马来酸酐(MAH)和环氧基团来提高分子的极性,并加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使SBS胶粘剂具有可湿固化的基团(硅氧烷基团),通过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进行交联。由此制备的反应性单组分SBS胶粘剂改善了与极性材料的粘接效果,并扩大了其使用温度,同时还具有储存稳定、使用方便等特点。论文研究内容以及主要成果包括以下几点:(1)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引发SBS与MAH进行接枝反应,通过改变改性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SBS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探讨对改性单体接枝率的影响。然后在SBS-g-MAH体系中加入KH550,通过改变其用量来研究湿固化后的交联度。当m(KH550): m(SBS-g-MAH)=0.12时,湿固化时间为48h,交联度为36.13%。傅里叶红外测试表明MAH已接枝在SBS分子上,并且KH550与SBS分子上的酸酐发生反应,使SBS-g-MAH上具有可湿固化的硅氧烷基团。并对SBS、SBS-g-MAH以及交联后的SBS-g-MAH进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SBS-g-MAH比SBS热分解温度明显提高,所制备产物的热稳定性得到改善。从接触角测试可以看出,与SBS相比,交联后的SBS-g-MAH胶粘剂的亲水性有所上升,与PET、PVC等极性材料的相容性得到了改善。并研究了此SBS-g-MAH胶粘剂对不同基材的T型剥离强度,研究发现产品对非极性材料PE、以及极性材料PET和PVC的粘接效果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2)采用过氧化氢(H2O2)与甲酸(HCOOH)原位生成的过氧甲酸(HCOOOH)对SBS进行环氧化改性,通过控制反应物比例、SBS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研究其对SBS环氧化程度的影响,ESBS中环氧基质量分数最高可达13.13%。在ESBS中加入KH550,通过改变加入量、ESBS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研究了KH550对ESBS的接枝率以及交联度的影响。在固化48小时以后,产品的交联度达到66%。通过对抽提后的产品进行红外测试,结果表明SBS进行了环氧化反应,且KH550与环氧基团反应,接枝上可湿固化的硅氧烷基团。通过热重分析和动态热力学测试研究,与SBS相比,交联后的改性ESBS热分解温度上升,且聚丁二烯嵌段的阻尼性能有所提高,所研制产品热稳定性能良好。从接触角测试可以看出,改性后的ESBS亲水性增加,与极性材料的浸润性有所改善。并且选择松香甘油酯为增粘树脂,通过改变其用量,研究了改性ESBS粘合剂对PE、PET、PVC等材料的粘接性能。选用PE作基材时,交联后的ESBS剥离强度比SBS有所提高,从12.14N/25mm提高到了15N/25mm;当用PET、PVC作基材时,ESBS的剥离强度交联后比交联前有较大提高,分别从12.65N/25mm和15.38N/25mm,提高到了17.03N/25mm和23.01N/25mm。并且改性ESBS胶粘剂的耐热性有明显改善,当使用温度在90℃时,仍然具有一定的剥离强度。
邸明伟,刘杨,张彦华,顾继友[3](2008)在《SBS热塑弹性体的极性化改性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了SBS热塑弹性体在环氧化、接枝改性、卤化、磺化、氯甲基化以及在合成过程中引入极性基团等方面极性化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极性化改性后SBS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张宗勇,刘艳华[4](2008)在《SBS胶粘剂的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SBS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热塑性弹性体,兼具塑料和橡胶的双重特性,即高温下呈塑性,室温时显弹性。这是由于SBS分子链中PS段和PB段的热力学不相容性所导致的,分散相PS段在室温下为玻璃态,起刚性网状交联点的作用,使其具有橡胶弹性,而在高于PS粘流温度时,PS呈粘流态,交联被破坏,从而使SBS成为能塑化成型的合成材料。SBS与很多聚合物相容性好、熔融粘度低、易于改性,因此,非常适宜制备多种胶粘剂。SBS型胶粘剂具有粘结强度较高、固化快、韧性好、耐水、耐低温等优点,用途十分广泛,发展前景广阔。但是,由于SBS大分子内缺少极性基团,使得SBS粘合剂与极性材料之间的亲和力较小,粘结效果不够理想,耐热性和耐候性差,为此,必须对SBS进行改性,提高其粘结性。
李红权,崔冬芳[5](2007)在《SBS在胶粘剂领域中的应用及开发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国内外SBS在胶粘剂领域中的应用及开发进展以及合成胶粘剂用SBS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状况,并最终从原料SBS产品的物性、微观结构与胶粘剂产品的性能之间的关系出发,提出了制备新功能胶粘剂产品用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的途径。
刘静[6](2007)在《改性SBS胶粘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有机硅单体对SBS分别进行溶液法和熔融法接枝改性,制备改性SBS胶粘剂。通过考察各种反应条件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得出改性SBS胶粘剂的最佳配方。采用红外光谱对提纯后的产物进行表征,证明接枝物的生成;利用热重分析法和差式扫描量热法测定了改性产物的热分解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并对胶粘剂作了耐水性、耐介质性、耐大气老化性和耐盐雾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经有机硅改性的SBS胶粘剂,性能有了明显改善。改性SBS接枝物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与氯丁胶片的相容性良好;同时,改性SBS胶粘剂粘接强度、耐水性、耐酸碱介质性、耐大气老化性和耐盐雾性能等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吴建宁[7](2006)在《三元接枝改性SBS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是一种非极性材料,由于其结构及表面能均与聚烯烃相近,对非极性、高结晶、低表面能的难粘材料有一定的粘接效果,而对许多极性材料的粘接性比较差。本课题为了提高SBS胶粘剂的性能,通过接枝改性单体来增加胶粘剂的极性,改善SBS与被粘物体的相容性。 本论文通过单因素法探讨了在三元接枝改性SBS胶粘剂制备过程中影响产品粘接强度的一些主要因素,如溶剂、改性单体用量、引发剂的选择及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品粘接性能和改性单体接枝率的影响。并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粘接强度和接枝率较好的三元接枝改性SBS胶粘剂。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溶剂为甲苯和四氯化碳体积比为1:1的混合溶剂,SBS的起始浓度为20%,其中SBS、MMA、BA和AA的质量配比为20:9:3:0.4;引发剂选用BPO,用量为共聚单体的2.5%;反应时间为5小时,反应温度为80℃。 通过对SBS和接枝共聚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发现接枝改性单体与SBS的双键发生了显着的接枝共聚反应。其接枝共聚机理为BPO在受热情况下产生自由基,然后先与SBS形成了大分子自由基,大分子自由基再与接枝改性单体作用形成接枝共聚物。对SBS、PMMA及产品进行了热重分析,结果表明产品的热分解温度比SBS的高,所得产品的热稳定性能良好。 对在最优化条件下制备的产品,进行了耐恒温水、耐沸水和耐人造海水水浸性能及耐热性能的研究,考察产品粘接强度的保持效果。研究发现,产品在25℃恒温水中浸泡7d后其粘接强度保持率为85%以上;在100℃沸水中浸泡8h的保持率为70%左右;在人造海水中浸泡7d的保持率为78%以上,产品的耐水性能良好。产品在150℃下放置24h后的粘接强度保持率为73%以上,产品的耐热性能良好。
周卫平,庄萍[8](2006)在《嵌段共聚物的改性研究及其在胶黏剂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论述了嵌段共聚物SBS/SI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的结构、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及其在胶黏剂中的应用概况,重点介绍了它们的各种改性方法、改性机理及其改性后的效果。将各种化学改性方法和共混改性方法结合起来运用,有条件时进一步使用电子束或紫外光改性,是其重要的发展趋势。
张东亮,龚方红[9](2003)在《无三苯CR/SBS/MMA/BA自交联环保型鞋用胶的合成与表征》文中研究说明在不含"三苯"的溶剂中,研究了氯丁橡胶(CR)、SBS、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自交联剂N-羟甲基丙烯酰胺(NAM)及丙烯酸(AA)的多元共混接枝共聚,着重讨论了SBS用量、MMA/BA配比,复合交联剂NAM及AA用量、复合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对胶粘剂粘合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CR/SBS/MMA/BA/AA/NAM自交联环保型接枝胶对非极性鞋材的粘接性能优良。
袁巍[10](2003)在《低毒丙烯腈与SBS接枝胶粘剂的研制》文中指出研究了SBS与丙烯腈(AN)接枝共聚反应,讨论了丙烯腈(AN)/SBS配比,BPO的用量、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对接枝产物性能的影响,并制得了性能良好的TPR鞋用低毒粘合剂.
二、SBS四元接枝共聚及其产物粘合性能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BS四元接枝共聚及其产物粘合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苯乙烯、丁二烯系嵌段共聚物粉体预辐射接枝丙烯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分子辐射化学基础 |
1.1.1 高分子辐射接枝 |
(一) 辐射接枝法的原理、优点和方法 |
(二) 预福射接枝 |
(三) 影响接枝的若干因素 |
1.2 丁苯橡胶(SBR) |
1.2.1 丁苯橡胶的改性 |
1.3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 |
1.3.1 SBS的改性 |
1.4 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EBS) |
1.5 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基材自由基的ESR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S,PB,SB的ESR测试 |
2.3.2 SBS的ESR测试 |
2.3.3 SEBS的ESR测试 |
2.4 结论 |
第三章 SB粉体预辐射接枝丙烯酸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原料与仪器 |
3.2.2 实验过程与方法 |
3.3 测试与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原料处理结果 |
3.4.2 接枝动力学 |
3.4.3 红外表征 |
3.4.4 固态交叉极化碳谱 |
3.4.5 热重测试 |
3.4.6 XRD测试 |
3.4.7 SEM表征 |
3.4.8 EDX测试 |
3.5 结论 |
第四章 SBS粉体预辐射接枝丙烯酸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试剂和仪器 |
4.2.2 实验过程与方法 |
4.3 样品测试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SBS的粉体预辐射接枝 |
4.4.2 外测试 |
4.4.3 热重分析 |
4.4.4 XRD分析 |
4.4.5 SEM表征 |
4.4.6 EDX表征 |
4.5 结论 |
第五章 SEBS接枝丙烯酸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药品及仪器 |
5.2.2 实验过程与方法 |
5.3 表征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接枝动力学 |
5.4.2 红外表征 |
5.4.3 XPS分析 |
5.4.4 热重分析 |
5.4.5 差热分析 |
5.4.6 形貌表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Al(OH)_3,EVA,SEBS-g-AA共混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2.1 原料与仪器 |
6.2.2 实验过程与方法 |
6.3 测试与表征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SEBS接枝 |
6.4.2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6.4.3 复合材料差热分析 |
6.4.4 复合材料断面形貌 |
6.4.5 复合材料流变性能测试 |
6.5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单组分反应型SBS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SBS 弹性体概况 |
1.2 SBS 弹性体的改性 |
1.2.1 SBS 的氢化改性 |
1.2.2 SBS 的环氧化改性 |
1.2.3 SBS 的磺化与卤化改性 |
1.2.4 SBS 的接枝改性 |
1.3 SBS 改性的制备方法 |
1.3.1 本体聚合 |
1.3.2 溶液聚合 |
1.3.3 悬浮聚合 |
1.4 SBS 胶粘剂的组成 |
1.4.1 溶剂的选择 |
1.4.2 增粘树脂 |
1.4.3 防老剂的选择 |
1.4.4 增塑剂 |
1.4.5 湿气致活的潜伏性固化剂 |
1.5 SBS 在胶粘剂中的应用 |
1.5.1 SBS 在热熔胶粘剂中的应用 |
1.5.2 SBS 在压敏胶粘剂中的应用 |
1.5.3 SBS 在复贴膜胶粘剂中的应用 |
1.5.4 SBS 在改性氯丁橡胶胶粘剂中的应用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6.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湿固化型SBS-g-MAH 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主要实验原料 |
2.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1.3 实验步骤 |
2.1.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SBS 接枝MAH 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
2.2.2 KH550 用量的选择 |
2.2.3 红外光谱分析 |
2.2.4 TG |
2.2.5 接触角 |
2.2.6 贮存时间对粘度的影响 |
2.2.7 T 型剥离强度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湿固化型环氧SBS 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实验原料 |
3.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3.1.3 实验步骤 |
3.1.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ESBS 环氧化反应程度的影响因素 |
3.2.2 KH550 与环氧化SBS 反应的影响因素 |
3.2.3 对湿固化交联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
3.2.4 红外光谱分析 |
3.2.5 湿固化型SBS 胶粘剂的接触角 |
3.2.6 增粘树脂的选择 |
3.2.7 TG |
3.2.8 DMA |
3.2.9 剪切强度 |
3.2.10 T 型剥离强度 |
3.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SBS热塑弹性体的极性化改性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SBS的环氧化改性及其应用 |
2.1 SBS的环氧化改性 |
2.2 环氧化SBS的性能及应用 |
3 SBS的接枝改性及其应用 |
3.1 SBS的二元接枝改性及其应用 |
3.2 SBS的三元和多元接枝改性及其应用 |
3.3 SBS的卤化和磺化及其应用 |
4 SBS合成过程中的极性化及其应用 |
4.1 SBS分子中引入羟基和异氰酸酯基[60] |
4.2 SBS分子中引入乙烯基吡啶 |
5 结束语 |
(5)SBS在胶粘剂领域中的应用及开发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SBS在胶粘剂领域中的应用及开发进展 |
1.1 SBS在热熔胶粘剂中的应用及开发进展 |
1.2 SBS在压敏胶粘剂中的应用及开发进展 |
1.3 SBS在复贴膜胶粘剂中的应用及开发进展 |
1.4 SBS在改性CR胶粘剂中的应用及开发进展 |
1.5 SBS在其他胶粘剂中的应用及开发进展 |
2 合成胶粘剂用SBS热塑性弹性体的开发进展 |
3 结语 |
(6)改性SBS胶粘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SBS 胶粘剂的概况 |
1.2 SBS 胶粘剂的组成 |
1.3 SBS 胶粘剂的类型 |
1.4 SBS 胶粘剂的改性研究进展 |
1.5 SBS 接枝反应机理 |
1.6 有机硅单体 |
1.7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2 有机硅溶液法接枝 SBS 体系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 小结 |
3 溶液法改性 SBS 胶粘剂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小结 |
4 熔融接枝改性 SBS 胶粘剂的探索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溶液接枝与熔融接枝比较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三元接枝改性SBS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SBS概况 |
1.2 SBS类胶粘剂 |
1.2.1 SBS接枝单一单体胶粘剂 |
1.2.2 SBS接枝多元单体胶粘剂 |
1.2.3 SBS与其它骨架聚合物共同接枝胶粘剂 |
1.3 SBS接枝改性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
1.3.1 本体聚合 |
1.3.2 溶液聚合 |
1.3.3 悬浮聚合 |
1.4 SBS接枝改性胶粘剂的力学性能和粘接机理 |
1.4.1 SBS接枝改性胶粘剂的力学性能 |
1.4.2 SBS接枝改性胶粘剂的粘接机理 |
1.5 SBS类胶粘剂的应用 |
1.6 SBS接枝改性胶粘剂的发展趋势 |
1.7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
1.7.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7.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三元接枝改性 SBS胶粘剂的制备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2 三元接枝改性 SBS胶粘剂的制备 |
2.2.1 试剂的纯化 |
2.2.2 三元接枝改性 SBS胶粘剂的合成工艺 |
2.2.3 制备三元接枝改性 SBS胶粘剂的工艺流程图 |
2.3 产品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1 单体接枝率的测试 |
2.3.2 产品粘度的测试 |
2.3.3 产品的红外吸收光谱表征 |
2.3.4 产品的力学性能测试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溶剂种类的选择 |
2.4.2 SBS的起始浓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2.4.3 改性单体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分析 |
2.4.4 丙烯酸丁酯用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2.4.5 甲基丙烯酸甲酯用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2.4.6 丙烯酸用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2.4.7 引发剂种类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2.4.8 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程度及产品性能的影响 |
2.4.9 反应温度对接枝程度及产品性能的影响 |
2.4.10 反应时间对接枝程度及产品性能的影响 |
2.4.11 红外光谱分析 |
2.4.12 接枝共聚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3 三元接枝改性 SBS胶粘剂固化物的热分析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热重(TG)分析研究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单体的热失重分析 |
3.3.2 产品固化物的热失重 |
3.4 本章小结 |
4 三元接枝改性 SBS胶粘剂的性能评价 |
4.1 前言 |
4.2 产品耐水性实验 |
4.2.1 产品恒温水浸实验 |
4.2.2 产品沸水水浸实验 |
4.2.3 产品海水水浸实验 |
4.3 产品耐热性能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嵌段共聚物的改性研究及其在胶黏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嵌段共聚物的结构特点及性能 |
1.1 玻璃化温度 |
1.2 线型结构和星型结构 |
1.3 单体比、相形态和力学性能 |
2 嵌段共聚物在胶黏剂中的应用概况 |
3 嵌段共聚物的改性研究 |
3.1 化学改性 |
3.1.1 环氧化改性 |
3.1.2 有机硅改性 |
3.1.3 丙烯酸或丙烯酸酯类接枝改性 |
3.2 共混改性 |
3.2.1 增黏树脂的选用 |
3.2.2 与其它胶种的复合应用 |
3.2.3 其他添加剂的共混改性 |
3.3 电子束和紫外光改性 |
4 展望和结语 |
(9)无三苯CR/SBS/MMA/BA自交联环保型鞋用胶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原材料 |
1.2 无三苯自交联鞋用胶的合成 |
1.3 聚合转化率、接枝率、接枝效率的计算 |
1.4 分析与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SBS用量对接枝率和剥离强度的影响 |
2.2 接枝单体的选择和单体MMA/BA配比的影响 |
2.3 复合交联剂NAM和AA用量对胶液性能的影响 |
2.4 聚合温度的确定与复合引发剂用量对接枝共聚的影响 |
2.4.1 聚合温度的确定 |
2.4.2 复合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
2.5 反应时间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 |
2.6 接枝共聚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
3 结 论 |
四、SBS四元接枝共聚及其产物粘合性能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苯乙烯、丁二烯系嵌段共聚物粉体预辐射接枝丙烯酸的研究[D]. 李建喜. 信阳师范学院, 2012(12)
- [2]单组分反应型SBS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石鑫.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3]SBS热塑弹性体的极性化改性及其应用[J]. 邸明伟,刘杨,张彦华,顾继友. 粘接, 2008(03)
- [4]SBS胶粘剂的改性研究[J]. 张宗勇,刘艳华.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08(05)
- [5]SBS在胶粘剂领域中的应用及开发进展[J]. 李红权,崔冬芳. 中国胶粘剂, 2007(06)
- [6]改性SBS胶粘剂的研究[D]. 刘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7(04)
- [7]三元接枝改性SBS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吴建宁. 西安科技大学, 2006(02)
- [8]嵌段共聚物的改性研究及其在胶黏剂中的应用[J]. 周卫平,庄萍. 化学与黏合, 2006(02)
- [9]无三苯CR/SBS/MMA/BA自交联环保型鞋用胶的合成与表征[J]. 张东亮,龚方红. 中国胶粘剂, 2003(06)
- [10]低毒丙烯腈与SBS接枝胶粘剂的研制[J]. 袁巍. 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