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记者半生之八] 海部与大平(论文文献综述)
廉晨飞[1](2021)在《新加坡《叻报》称谓语研究》文中认为
孟亮亮[2](2021)在《至远而至近:两岸电影交流研究(1987-2020)》文中研究指明
毛和荣[3](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及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系统梳理,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征、历史影响、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通过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各历史发展阶段的梳理及传播学分析,以及中国-阿尔及利亚中医中心(中阿中医中心)建设过程回顾及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实践分析,揭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规律,为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方法1.通过查阅地方志、卫生志、文化志、医学史、学术论着、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考察蕲春、荆州、神农架等地,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证。2.通过深度访谈荆楚中医药文化专家、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医疗援外项目负责人、医疗援外翻译、医生等,获取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对外交流传播的第一手数据、信息,弥补纯文献资料的不足,为提出有针对性论点和建议提供参考。3.通过河南、江西、荆楚等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比较研究及荆楚本地各次区域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的对比,归纳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为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发展与对外交流传播提供借鉴。4.通过中阿中医中心这个重要平台建设的过程回顾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案例分析,透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规律,剖析“一带一路”战略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逻辑关联。5.通过将预设的理论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实践相结合,剖析相关理论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当下及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思考。结果1.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经历了孕育发展期(远古时代-商朝)、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发展徘徊期(民国-解放前)、恢复发展期(解放后-20世纪末)、全面发展期(21世纪以来)。荆楚中医药文化在每个时期都产生了较重要的历史影响。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经历了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发展滞缓期(民国-改革开放前)、全面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每个阶段都留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传播学特征。3.“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中阿中医中心的建设进程。中阿中医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面临体制不畅、缺乏长远规划、存在潜在传播风险等现实困境。从传播学视角看,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反馈与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五大要素又自成体系,构成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结论1.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荆楚中医药文化反过来也为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荆楚中医药文化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域特色,集中体现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汇通南北、开拓创新、内涵丰富等特征,同时存在地域、科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未来发展应对相关问题给予关切和处理,以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良性和全面发展。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史上,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特别是《本草纲目》一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以自发为主。随着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越来越紧密地与国家外交战略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3.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证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效果不仅与文化自身的影响力有关,而且与国家的战略规划、政策支持,特别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等因素息息相关。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五大要素自成体系,五大要素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对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5.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还取决于各级政府在相关事务上的顶层设计,取决于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身内涵尤其是其普适价值的挖掘和现代话语体系的构建。另外,培养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在中医药学、外语、跨文化交际、国际政治、当地法律、传播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亦显得尤为重要。
邸小松[4](2021)在《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梳理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的发生、变迁历史,并结合近现代城市史、建筑史、社会生活史与审美文化史等相关史料,对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变迁进行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城市景观鉴赏、分析的有效方法,并对近代殖民都市的城市景观和审美现代性展开理论的阐释。论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先行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内容。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讨论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论及长春城的缘起及其早期的景观发生与变迁。从长春城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及萌芽,以及长春早期的城市开发三个方面梳理了长春城的早期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和社会底蕴。作为在近现代中国乃至东亚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长春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东北的历史时空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缘位置。其作为“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线索是,从最开始“借地养民”的长春厅,到初具规模的长春城。其早期城市景观呈现出鲜明的传统中国城市美学及其地方化的特征,可以说,长春早期城市规模、建设、空间布局以及景观变迁,乃是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第二章主要讨论20世纪初期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诞生及其所表征的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复杂历史脉络。在沙俄和日本对长春的殖民侵入、分割与对抗的过程中,殖民势力通过都市规划和建筑,将新艺术、新古典主义、巴洛克以及日本“辰野式”等样式移植到长春,促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外缘性发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清朝地方政府在长春开埠,设立商埠地,在承续中国建筑文化和城市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街区规划、中西折中主义建筑样式等为表征的城市景观的现代化历程。这一历程构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内发性起点。商埠地将长春老城与满铁附属地、沙俄宽城子附属地这两个异态空间连接了起来,使长春城市空间呈现出特殊的景观样貌。在此现代城市景观形成的过程中,殖民与反殖民的对抗,以美学的形式隐匿地呈现在建筑景观的对峙和竞争中。第三章主要讨论长春沦为伪“满洲国”首都后,日本殖民者和伪满当局对长春展开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及其城市景观设计。日伪当局将长春更名为“新京”,不但转变了城市功能,而且通过都市规划这样的现代知识制造出“国都新京”未来的景观幻相。在这里,日本殖民者在参照欧美现代都市规划形式的同时,还植入了城市空间布局和社会管治方面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后者以其所构想的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感性形态展现出来——他们企图将“从江户到东京”的所谓“历史革新精神”映射到其所谓“满洲文化发祥的根源地”的“国都”变迁历程中,以城市景观为视觉装置显现出来。第四章主要讨论伪满时期长春城市景观的构成、呈现及其殖民主义城市美学问题。为展示伪“满洲国国都”新形象,夸示日本殖民者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在日本殖民势力的极力推动下,伪满傀儡政权完成了“国都”规划,形成了独特的殖民主义都市景观,包括伪满临时帝宫、官厅、宗教场所、轴线林荫大道、中心广场、住宅、商店以及电影院、公园等各类景观装置。这些独特现代都市景观,以不同面孔、姿态和形式,呈现了殖民统治的形象和秩序。而在“新京”都市计划中并未受到关注、甚至被有意漠视的长春老城、商埠地、宽城子站区和满铁附属地,事实上也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长春城市景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道路、公园乃至各种流动的文化景观,作为这一“全新的殖民主义现代都市”的历史起点,深度参与了后者的景观建构,并使其整体景观和美学呈现出复杂的异质结构。第五章从整体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展开美学的、历史的与文化的分析与阐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历史层累、空间展开和城市肌理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视觉装置被认识的城市景观,事实上直接关涉到极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的事件和背景要素。在城市及其景观实践的现代化——现代性城市景观的生成和演变过程,实质上蕴含着本土化和殖民化之间的竞争与对抗。而此种以景观形态呈现出来的殖民与反殖民的竞争与对抗,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占据主动的殖民势力所极力遮蔽和抹杀的,在当下的学术和文化语境中亦值得重新加以探讨。殖民势力藉由城市景观的审美现代性以及为景观命名进而将其“风格化”的话语实践,在动机上是同其殖民扩张的步调一致的。结语部分立足于长春城市景观的梳理和研究,尝试性提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城市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功能、形式和象征意义等多重维度展开城市景观研究。
王石堆[5](2019)在《明代浯洲蔡献臣及其《清白堂稿》考论》文中研究说明蔡献臣(1563-1641)福建省同安县浯洲平林(今金门县琼林村)人。万历十六年(1588)乡试第二,次年廷试二甲第六名。授南京刑部主事,官至光禄少卿。晚年家居讲学近二十年。着有《清白堂稿》等。《清白堂稿》有崇祯刻本,又有咸丰琼林族人抄本。献臣盐籍,世居琼林。琼林蔡氏科名自十四世蔡标始。献臣祖蔡标举人,父蔡贵易进士,至献臣三世科名。献臣及子女姻亲均闽南科举人家。献臣重要交游有王世贞、汤显祖、何乔远等;考论献臣与他们交游,可补王、汤研究之缺。献臣生长海岛,又曾任巡海道,对海上防御有独到见解。他认为筑铳台、铳城十分必要,同时应辅以舟火攻,攻即是防;他痛击“与其守外,何若守内”的谬论,坚决反对撤兵澎湖。制义理论方面,蔡献臣认为制义是“我明神物”,制义与诗赋古文相通,并以通变的眼光审视明代各时期的制义。蔡献臣还是理学家,以万历四十三年(1615)为浙江巡海道为界,前期继承明兴以来泉州蔡清等理学家学脉,“务在专朱”;後期转而治王阳明“致良知”说,以为“良知是我师”;“致良知”说源於孔孟,也就是孔孟学说。文学方面,献臣主张“文章经济”与“实用身亲”,强调文章的经国济世功用。他偏爱宋代的邵雍与苏轼。他以诗家的眼光审视《伊川击壤集》,拉近了理学与文学的距离;认为苏轼“文章擅天下”,特别欣赏“万斛泉源”、“行云流水”自然流畅的行文风格。献臣年少即有诗名,创作跨度超过六十年。他认为抒写襟胸怀抱是诗的本质,其诗多抒写个人品格、情怀、志向,关心国家安危。蔡献臣的抗倭防夷诗尤有特色,诗表达了对整个中国海洋安全的关注,及克敌制胜的信念;海无波澜,民众安居乐业是他的理想。其诗风格七言古“抑扬纵送”,五律及绝句“明净简远”。琼林蔡氏家族三代八人能诗,形成了一个家族诗人群,对金门历史文化、文学有重要的贡献。他的古文叙事颇得要领,论说以识力见长,墓志铭和哀祭文情真意深。笔力劲健豪迈,行文如风过水,流畅自然。《附录》五种:一、《〈清白堂稿〉1佚》;二、《亲友致蔡献臣尺牍1》;三、《蔡献臣〈清白堂稿〉注释补正》;四:《蔡献臣生平事迹与作品繋年》。五、田野调查图片。《明代浯洲蔡献臣及其〈清白堂稿〉考论》是两岸第一篇以蔡献臣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将来修改後如能正式出版,可能是第一部研究蔡献臣的专着。
杨盛兰[6](2018)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次委内瑞拉危机与大国博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委圭边界危机和委内瑞拉债务危机发生在美国外交承上启下之际,给其带来了挑战,也创造了机遇。本文将两次危机看成有机连续,试图通过考察两次危机和大国博弈揭示其对门罗主义、美英德关系的影响以及美国外交的和平主义特征。除导论和结论以外,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两次危机发生的历史背景。19世纪是委内瑞拉建立国家与秩序以及构建民主时期,个人统治与地方自治为其独立后政治生态的主要特征。这个过程对内表现为政权更替频繁、内乱不断、经济发展缓慢,对外则给欧美大国扩张提供可乘之机,并且,委内瑞拉与欧美产生诸多矛盾。第二章考察委圭边界危机与美英博弈。作为欧洲殖民主义留给拉美的“遗产”,长期存在的委圭边界争端在美国的强势介入下,演变为英美外交危机。通过与英国殖民主义的正面交锋,门罗主义得到英国的正式承认。一场声势浩大的美英和平运动与两国政府的妥协和让步促成《委英仲裁条约》的签订与巴黎国际仲裁,争端和平解决。第三章考察委内瑞拉债务危机与美英德博弈。三国利益和地缘政治目标冲突与委内瑞拉自身的政治经济问题相结合,使委内瑞拉与欧洲大国的债务纠纷演变为美英德三国的较量。在美国干涉和美英反德舆论作用下,争端提交海牙仲裁。危机巩固了美国美洲霸主地位,并预示美英德三国未来关系的发展方向。第四章讨论两次危机中或后门罗主义的两次新诠释和新发展。世纪之交新的内外环境要求门罗主义要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两次危机中或后,诞生了奥尔尼主义、克利夫兰主义和罗斯福推论。门罗主义得到欧洲强国承认或默认,其内涵不断扩大,不许欧洲干涉变为美国干涉主义,这对美欧、美拉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五章探讨两次危机对美英德三国关系的影响。世纪之交的美英德关系变化体现三国实力变化及其带来的外交政策调整。美英通过两次危机和其它矛盾的解决形成了妥协、合作及和平解决争端的新模式,为20世纪美英友谊打下基础;德国则在债务危机后取代英国成为美国“天生的对手”。两次危机成为美英德关系发展的分水岭。综合上述研究,本文至少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两次危机和美英德的博弈体现三国在拉美的利益冲突和不同地缘政治目标的对立;危机的爆发及其和平解决确立和强化了美国美洲霸主地位:美国利用危机调整对外政策和构建对外关系,对美英德三国关系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美国对两次危机政策体现了其外交政策体系中干涉主义与和平主义并存并进的特征;同时,两个国际仲裁案也充分暴露了国际仲裁中妥协和弱国无外交的局限性,牺牲了委内瑞拉的利益。
李飒[7](2018)在《《虞初新志》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虞初新志》为清初文言小说集,共二十卷,所收各篇均出自明末清初时人之手,多为传奇、志怪之作。其“文多时贤,事多近代”,体现出与以往之作不同的新特点,是“虞初”系列小说发展至清代的标志性作品之一,对后世文言小说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不仅如此,《虞初新志》还传至海外日本,广为刊刻流传,影响了诸多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渗透至诸多领域。有基于此,本论文以《虞初新志》在海外日本所产生的影响为研究视角展开分析,旨在梳理该书在日本的发展脉络,把握其传播与接受轨迹。绪论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系统的梳理了现阶段中日两国学者围绕《虞初新志》展开的研究,并对其研究视角的差异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现阶段学界对《虞初新志》的研究仍有很大的探讨空间,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一章“《虞初新志》及作者”梳理了辑者张潮的生平事略、《虞初新志》的成书背景及编纂过程,从内容题材、写作手法、人物刻画、编辑思想四个方面分析了该书的文本内容与价值所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其版本流传情况。第二章“《虞初新志》的东传”分析了中日海上书籍之路的形成、大量汉文典籍东传日本的盛况,梳理了在此背景下《虞初新志》的舶载、以及其传入日本之后所带来的和刻本的刊刻、汉文仿作的问世、作家作品中的体现等一系列流传盛况。第三章“《虞初新志》的和刻”以日本印刷业的发展历程为背景,系统的梳理了和刻本《虞初新志》六种印本的刊刻情况,从其对原作的整合、篇章构成等角度分析了该书的特点,整理了和刻本《虞初新志》对中国本的校正、补充与新增讹误,并进一步按照类别进行了分析。第四章“《虞初新志》的仿作”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本朝虞初新志》《日本虞初新志》《译准绮语》《谭海》《谈丛》《当世新话》几部汉文仿作,围绕其着者、成书、内容、仿作特色等角度展开探讨,总结了各汉文仿作对原作的充分效仿与继承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自的新特点。第五章“森鸥外与《虞初新志》”着眼于日本着名小说家森鸥外私人藏书中的《虞初新志》与文学作品中的《虞初新志》两个方面,通过其亲笔圈点、朱批细致的分析了森鸥外对《虞初新志》的解读情况,并探讨了《虞初新志》对森鸥外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其代表作《雁》《性欲的生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第六章“芥川龙之介与《虞初新志》”以日本着名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私人藏书中的《虞初新志》为着眼点,通过其亲笔圈点、朱批,系统的分析了芥川龙之介对《虞初新志》的解读情况以及所作之感,并围绕芥川龙之介读《虞初新志》之时的心境结合其身世背景进行了探讨。第七章“其他诸家与《虞初新志》”着眼于《虞初新志》在日本广为传播的其他表现形式,分析了日本着名思想家吉田松阴所作《读<虞初新志>》、侦探小说家江户川乱步的代表作《孤岛之鬼》的创作灵感之《虞初新志》、以及私人藏书、译作之中所体现的《虞初新志》的传播与接受情况。结语对《虞初新志》在日本的传播、接受、以及其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之盛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以便对该书在海外日本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整体上的把握。《虞初新志》作为志怪类小说的代名词在日本享誉盛名,传入日本之后迅速引起极大的反响,它不仅为日本文学界提供了新的创作范式与文本素材,还渗透至其他诸多领域,传播范围极为广泛。《虞初新志》的日传为日本文学佳作的相继出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促进了小说领域不断推陈出新的巨变,是在日本极具影响力的文学杰作。
何素婷[8](2018)在《《四库全书总目》元别集提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的主要动机是寻找《总目》元别集提要中的“潜文本”(即历史语境)、疏理和重写元代文学史、完善《总目》元别集提要内容。为此,本文将立足于《总目》这一传统文献土壤,以元别集提要所呈现的诗文批评系统为对象,以205则元别集提要为文本基础,以文学观念考辨为方法,试图在与《总目》的对话中掘发和还原出元代诗文的真实面貌,补充和修正其元代诗文批评的相关问题,以期为元代诗文图景的绘制“添线加彩”,为重写元代文学史提供诗文格局和诗文面貌还原基础上的有力支撑。关于生成研究。从历时流变角度考察,《总目》元别集提要的定型是一个由文献学文本向文学文本不断靠近的过程。与层级起点之一的《翁方纲提要分纂稿》相比,《总目》信息量可谓是全面提升;与原始合成品《进呈存目》相比,《总目》观念性显着加强,但这种观念性尚呈点状;而与文渊阁库书提要相比,《总目》的诸多观念已是经过提炼而升级为高屋建瓴的认知和把握;从共时结构角度考察,元别集的着录原则是多加甄录,少为删薙;时间断限呈现出扩容现象、主观臆测、断限标准不一等特征;排列顺序体现出以“春秋笔法”寓褒贬的观念。《总目》元别集提要撰写思想至少有六个方面:独崇风教、崇实黜虚、裨补史阙、消解思宋、褒奖气节和消泯门户。前三者可谓《总目》书写提要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标准,而后三者则体现出《总目》书写元别集提要时的特殊性。元别集提要撰写思想背后有更为深刻的考量:审核鹄的是为厘正而非禁毁;裨补史阙是为完善《元史》;崇实黜虚是为认同元代学术;消解思宋是为营建元王朝之向心力;褒奖气节是为塑造元人价值观;消泯门户是为凸显元人之敦朴。《总目》不断在按照清代官学认可的方式构建元代学术体系,其立场是宽容的、认同的和推崇的。关于版本研究。首先在版本视野角度,较以往的元人别集整理,《总目》有着版本视野上的优势,故其对元人别集的疏理和批评功不可没。但是,撰修《四库全书》时元别集的版本采源亦存在一定程度的盲区,其所采并非全视野版本:从版本采源角度探究馆臣的版本视野,发现元别集在采源上呈现出倒金字塔结构,这导致馆臣着录别集时的视野局限,此其一;馆臣采源的永乐大典本元别集被《总目》全部着录,尽管其中别集并非最佳版本,这说明馆臣着录永乐大典本元别集亦存在视野局限,此其二;馆臣疏于对内阁藏本元别集价值的发现,并疏于开掘,这是版本采源上的缺失,亦是馆臣着录元别集的视野局限,此其三;馆臣对于采源所及的元别集版本疏于采录,亦是馆臣视野局限的体现,此其四。其次看版本错讹。《总目》着录元别集版本和元别集提要所述版本中存在所取非善本、私造版本、混淆版本和衍生讹误版本信息等问题,这或与馆臣的学术态度有关,或与版本视野局限有关,或与编纂工作的复杂纷繁有关,但亦不排除馆臣群体的学术观念和官学偏见之影响。再看《总目》视野下的四库本删序跋、附录现象。以《总目》元别集提要所述版本信息为参照考察四库本,可知四库本删序现象不及想象或预估那般严重,故四库本元别集仍不无一定的版本价值。同时,四库本元别集虽有删序现象,但所占比例并不大,这说明删序并非四库本与四库底本分歧的最重要的原因,二者的分歧主要还在于所依据的版本本身的差异性。此观点为理解《总目》元别集提要所述版本与四库本的分歧问题提供了一种理解的角度。关于文献征引研究。《总目》提要并非全为馆臣的独创性写作,准确地说,它是一则一则的微考证,通过援引各种类型的材料以考证某一事实、论证某一观点,这充分体现了乾嘉学术的考据精神。元别集提要征引视野之广阔、掘发之生僻以及搜罗之全面,为后世研究存留了诸多可资借鉴的文献资料和学术观点。但与此同时,《总目》文献征引中亦存在方法层面和意识层面两种不同类型的过失。元人别集提要征引频率较高的文献是《元史》《元诗选》以及序、跋、墓志及其它这三类,分项探究发现:第一,《元史》属于历史性文献,其特点主要是具有正统身份,而其缺点在其修撰之粗劣,《总目》征引《元史》时出现了四方面的不足:校写草率,生发讹误;曲解原意,失之千里;循名失实,流于形式;主观择取,服从主旨。第二,《元诗选》属于文学性文献,其特点是清初诗学流派纷争中的一家之言,而其缺点是有过誉之嫌。《总目》征引《元诗选》时亦出现了四方面的缺陷:直录文献时出现盲目与失考,遂以讹传讹;因禁毁祸及而存在避替所致的混乱与断裂;在变化之形态与不变之回护之中透露出一种身份焦虑;以儒为正统,体现出显此隐彼间的主观强制。第三,序、跋、墓志等是原初性文献,其特点是具有亲缘关系带来的真实性,而其缺点亦不免美饰之嫌。《总目》征引序、跋等文献亦存在四点遗憾:从源头追踪发现,其所引非序跋原文,而是转引他者;由视野探寻可知,提要的书写有时并未借鉴序跋已有的信息,从而导致书写的盲目性;于立场捕捉观之,提要主张异代定论,而回避序跋;讹误辨证则呈现误读原文,张冠李戴等。《总目》征引之“失”给予后世反思是:征引视野之广阔、文献解读力求合于着者本意,这才是文献征引与学术真实的良性关联方式。而当有开阔的文献视野和准确的文意解读后,还需要做的便是辨证,辨证的思维才是征引决断之核心。关于文学批评研究。《总目》元别集提要所囊括的批评对象之众多、批评内容之细微以及批评视野之宏大,可谓史无前例,而其书写的元代文学史、批评史亦是独立而自成系统的。所不足的是,《总目》对元代文学史观的构建、对元文的辩诬和重塑以及对元诗“纤秾缛丽之习”的表达和批评皆烙印着鲜明的意识形态,甚至存在认识上的不足。第一,从文学史观来看,《总目》以狭义“世运说”构建了元代文学史,以“革弊—极盛—流弊”的嬗变规律书写元代文学史。世运与文运相随的文学史固然有之,但对于元代文学而言,元季文学可谓蔚为大观。以“世运说”构建的元代文学史出现了悖论:一方面元季出现了乱世中的诗歌盛景,另一方面元中期亦不无盛世中的文弊,而这些元代文学图景皆被《总目》所遮蔽。第二,从元文来看,《总目》对明嘉靖中期以来的“元无文”论进行辩诬并重塑“元有文”的学说:以承唐、宋古文衣钵定义元文之本质;以突显文学宗主和大家构建元文之格局;以振衰起弊、承宋启明定位元文。此为中国古代文章史的演进扣接了重要一环,使得宋文、明文之间的历时性源流脉络更为明确而清晰。《总目》的功劳背后亦不无缺憾:身处独崇儒学、一尊程朱的乾嘉思想生态,馆臣对元文的批评和塑造难以从思想的桎梏中超脱,故而导致“道”凌驾于“文”批评范式的形成,是为其一;《总目》对元文的塑造而忽略了指瑕,进而掩盖了元文内部的演进逻辑,是为其二。第三,从元诗来看,《总目》对元诗“纤秾缛丽之习”观点的表达暴露出矛盾和悖谬之处:首先,在时间范畴上,《总目》在限定“纤秾缛丽之习”时,出现了“元代”和“元季”的混用。而将“纤秾缛丽之习”确定在“元季”这一阶段,是《总目》有别于明清诸多评价的一种新的元诗批评观点;其次,在归属对象上,馆臣一方面认可“元末纤秾之习”应当是元季诗歌中的一股风气和浪潮,另一方面仅在顾瑛《玉山璞稿》提要一家提要中有明确的归属。《总目》此观点与表达显然悖谬,究其原因,与《总目》不得不遵从公论而取“元代纤秾靡丽”之论,又不得不践行其宏观批评上的“世运说”以塑造元代末世文运这一矛盾观念有关。最末,在风格品评上,与历来道统维护者一样,《总目》对“纤秾靡丽”诗风极力贬斥和批判,元代自不能免。而以此而鄙薄元诗的观点实有失公允:其一,《总目》弱化元诗众弊而集中强化元诗某一弊的做法,实有偏颇之嫌;其二,结合元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态来看,“纤秾靡丽”是最具有元诗性的风格;其三,在诗学审美领域,元诗“纤秾靡丽”的另一种表达可以是元诗具有“才情风致”。关于影响研究。《总目》元别集提要的后世影响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对元代目录文献着作的影响;一是对元代文学史书写和元代文学批评的影响。于前者而言,借鉴和接受中的辨证、订误、完善是主旋律;于后者而言,则整体呈现出两种情形的接受:第一种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尚处于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初期,此时对于文学史的概念、框架尚未明晰,亦无先例可循,故此时文学史写作对《总目》元别集提要的依赖颇深;第二种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随着文学史的书写日趋成熟,文学史的书写体例和模式皆突破了提要式写作,并且观念上亦有颠覆性的冲击,但《总目》元别集提要所蕴藏的文学史批评话题和个案批评成果却仍是文学史书写时历久弥新的论争对象。而随着中国文学史写作的本土化溯源趋势,《总目》元别集提要对后世目录学着作和文学史的写作影响将是久远而绵长的。
王欢欢[9](2018)在《狄更斯小说的空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狄更斯是典型的城市作家。他是大都市伦敦的观察者、闲逛者和书写者。他的小说大都以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为描写对象,在文中建构了监狱、学校、法庭、议会、铁路、工厂、作坊、酒馆、家宅等各式各样的城市空间。这些空间在其小说中不只是事件发生的背景,故事上演的舞台,也是一个动态的富含表征意义的空间场域。狄更斯在小说中用这些空间谋篇布局、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思想。因此,以空间叙事、空间批评等新兴的文学空间理论为依托,对狄更斯小说空间的建构途径、叙事方式、现代性表征意义等内容进行研究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这可以加深读者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使狄更斯小说在当下获得新的价值和意义。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正文分为五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之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分析狄更斯小说研究与空间理论的关系,探究文学空间批评与狄更斯小说研究的契合度。本章首先梳理了西方哲学史上的空间概念流变,其次研究了空间转向与文学空间批评的关系,分析了文学空间批评的路径和方法,最后探讨了用空间理论研究狄更斯小说的可行性。第二章主要研究狄更斯小说空间的独特性。狄更斯是一名城市作家,他的小说主要围绕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建构了监狱、学校、法庭、议会、铁路、工厂等空间场域。本章首先以空间的职能为分类标准,对狄更斯小说中的空间进行了分类研究,其次从整体到个体、从具体到抽象全面分析了狄更斯小说空间的特质。第三章主要围绕狄更斯小说的空间建构展开研究工作。狄更斯小说文本中的空间是作者以现实世界中的空间为基础,以语言文字为媒介,运用各种叙述技巧建构的空间。本章首先辨析了几组在研究过程中容易和文本中的空间建构相混淆的概念,为下文研究夯实基础,其次从边界、规模、密度、维度、层次等几个角度阐释了狄更斯小说空间建构的形态,最后着重研究了狄更斯小说空间建构的手法。第四章主要研究狄更斯小说的空间叙事。狄更斯小说中的空间不只是事件发生的背景,故事上演的舞台,他在小说中用这些空间谋篇布局、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叙事进程。本章以空间叙事理论为依托,从狄更斯小说空间的叙事功能、叙事策略等维度探讨了狄更斯小说空间的叙事价值,最后指出狄更斯小说中参与叙事的空间元素和时间密不可分,互为一体。第五章主要研究狄更斯小说空间的现代性问题。狄更斯在小说中建构的空间基本上都是城市中的空间。而城市空间是现代性空间生产的最佳样本。本章主要以本雅明、雷蒙·威廉斯、迈克·克朗等人的文学城市空间理论为依托,探讨狄更斯小说空间中人的现代性经验,及具体空间的现代性表征意义。结论:狄更斯是大变革时代空间的书写者。他在文中建构了混杂、多样的空间,并用这些空间谋篇布局、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思想。因此,狄更斯小说研究不能只把他小说中的空间当作事件发生的背景,故事上演的舞台,忽视它的叙事意义和价值。
陶明玉[10](2018)在《郭正域文学研究》文中指出绪论部分介绍郭正域研究的现状。目前学界对郭正域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己有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关于“楚事妖书案”和郭正域生平的研究,关于《皇明典礼志》和郭正域史学的研究,关于郭正域文学的研究。总体而言,郭正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非常不够,研究成果比较零星。郭正域其人、其事、其文仍然埋藏在历史的深处,因此有必要对郭正域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第一章“郭正域交游与着述考”,分“交游考”与“着述考”两个部分。“交游考”主要考证了郭正域与楚中文士、京城名士、吴越文人以及僧道的交游;“着述考”主要考证郭正域《皇明典礼志》、《黄离草》、《批点考工记》、《韩文杜律》,《评点文选》、《评点解庄》、《楚事妖书始末》、《十三经补注》、《武昌府志》、《江夏县志》等着述的版本、流传情况。第二章“郭正域的文学批评”,郭正域前期接受了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思想,后来又深受台阁文学的影响,他的文学思想代表了万历中后期主流文学思潮的转变。以郭正域所作的文集序跋及其《批点考工记》、《韩文杜律》、《批点文选》等文学评点为中心,可探究郭正域文学批评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晚明文学评点的影响。第三章“郭正域的文学创作”,郭正域的文学创作主要包括诗歌和散文的创作,其诗歌主要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散文则主要分为传记类散文和议论类散文。郭正域的诗文风貌基本上与他的文学主张相一致,楚事妖书难中诸诗作,尤见其性情。总体而言,郭正域的文学造诣虽然有限,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第四章“余论”,主要阐述郭正域的道德、文章在万历时期的意义,并附录一些同时代人及后代人对郭正域的评价,以管窥郭正域在晚明的地位和影响。附录为“郭正域年谱”,先介绍家族世系,年谱正文起于嘉靖三十三年郭正域生,止于天启五年郭正域卒后十四年。年谱之编纂主要依据郭正域文集《合并黄离草》,及其师友徐学谟、吴国伦、李维桢、敖文桢、陈文烛、叶向高、汤显祖、屠隆等人的文集,同时参考史籍《明神宗实录》、《东林列传》、《明史》、《蘧编》等,辅以今人编撰的《王世贞年谱》、《屠隆年谱》、《胡应麟年谱》、《汤显祖年谱》、《中国文学编年史》等资料。
二、[我的记者半生之八] 海部与大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的记者半生之八] 海部与大平(论文提纲范文)
(3)“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 选题缘起 |
1.1.1 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凸显 |
1.1.2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受到各方重视 |
1.1.3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
1.1.4 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助推“一带一路”倡议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推动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 |
1.2.2 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
1.2.3 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
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2.1 研究对象 |
2.2 概念界定 |
2.2.1 荆楚文化 |
2.2.2 中医药文化 |
2.2.3 荆楚中医药文化 |
2.2.4 “一带一路” |
2.2.5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4.1 研究内容 |
4.2 基本框架 |
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5.1 研究重点 |
5.2 研究难点 |
5.3 创新之处 |
第二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特征 |
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 |
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历史影响 |
2.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孕育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1.1 孕育发展期(远古-商朝) |
2.1.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定型期与历史影响 |
2.2.1 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 |
2.2.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快速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3.1 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 |
2.3.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4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4.1 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 |
2.4.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5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高峰期与历史影响 |
2.5.1 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 |
2.5.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6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徘徊期与历史影响 |
2.6.1 发展徘徊期(1912 年-1949 年) |
2.6.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7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恢复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7.1 恢复发展期(1949 年-20 世纪末) |
2.7.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8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8.1 全面发展期(21 世纪以来) |
2.8.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规律 |
3.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 |
3.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规律 |
4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基础 |
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 |
1.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的提出 |
1.2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
1.3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内涵要义 |
1.4 中医药文化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 |
2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 |
2.1 文化对外传播的内涵要义 |
2.2 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价值 |
2.3 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 |
2.4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第四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与启示 |
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发展阶段与传播学分析 |
1.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孕育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1.1 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 |
1.1.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黄金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2.1 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 |
1.2.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3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发展滞缓期与传播学分析 |
1.3.1 发展滞缓期(1912 年-1978 年) |
1.3.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4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全面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4.1 全面发展期(1978 年以来) |
1.4.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经验启示 |
3 本章小结 |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中阿中医中心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1 中阿中医中心建立背景 |
1.1 历史基础 |
1.1.1 中医药医疗实践基础 |
1.1.2 中医药文化传播基础 |
1.2 现实因素 |
1.2.1 阿尔及利亚人民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
1.2.2 中医药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
2 中阿中医中心建设概况 |
2.1 建设过程 |
2.2 建设模式 |
2.3 建设成效 |
2.4 建设困境 |
3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实践分析 |
3.1 传播主体分析 |
3.2 传播内容分析 |
3.3 传播媒介分析 |
3.4 传播受众分析 |
3.5 传播效果分析 |
4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反思 |
5 本章小结 |
第六部分 构建“一带一路”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
1 “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意义 |
1.1 坚定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彰显荆楚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
1.2 增强荆楚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
1.3 服务“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助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
2 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
2.1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对接 |
2.2 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普适价值 |
2.3 增强多元传播要素的协同效应,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
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大事记 |
附录三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大事记 |
附录四 专家官员访谈录 |
4-1 温长路教授访谈录(节选) |
4-2 吕文亮教授访谈录(节选) |
4-3 巴元明教授访谈录(节选) |
4-4 周仲瑜教授访谈录(节选) |
4-5 胡峰队长访谈录(节选) |
4-6 王莎主任电话访谈录(节选) |
4-7 胡海涛老师访谈录(节选) |
附录五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编(译)着作 |
致谢 |
(4)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 |
一、皇家禁地边缘上的“浮城” |
(一)山环水抱:长春的自然地理景观 |
(二)禁地与边门:前城市时代“崇高”的边地景观 |
二、“浮动”的城市景观: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的生成与拓展 |
(一)长春厅的建筑景观与城市空间的展开 |
(二)鸟瞰宽城子:长春城的轮廓与肌理 |
三、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群落及其美学风格 |
(一)官衙与城墙:城市景观中的政治意象 |
(二)文庙与书院:中国文脉的景观重现 |
(三)祠庙、集市与商业:中国传统城市生活美学的空间展开 |
(四)早期长春城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与美学意蕴 |
第二章 殖民、开埠与现代化——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起点及其竞争 |
一、沙俄宽城子铁路附属地:现代城市景观的楔入 |
(一)东省铁路与殖民空间的诞生 |
(二)铁轨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建筑意象与城市景观 |
(三)现代都市街区的景观生产 |
二、满铁附属地:现代主义城市景观的萌动 |
(一)“文装的武备”与殖民空间的膨胀 |
(二)殖民空间的景观擘画与美学、意识形态考量 |
(三)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与都市景观的兴起 |
三、商埠地:现代城市景观生产中的中国本土特色 |
(一)自行开埠:长春现代化的本土声音 |
(二)商埠地的空间布局与秩序 |
(三)商埠地建筑的景观形式及其民族意识 |
第三章 规划“新京”——殖民主义都市的景观想象 |
一、“奠都”考量与城市功能转变 |
(一)“奠都”的考量 |
(二)“名”与“实”:“新京”命名背后的殖民意图 |
二、殖民都市的景观想象:“国都”都市计划 |
(一)殖民都市计划的空间模型与景观蓝本 |
(二)完美与秩序:殖民主义都市空间和景观的美学手段 |
三、“国都”规划方案的出炉与实施 |
(一)游移与虚幻的“中心”:“国都”建设计划的炮制及其核心问题 |
(二)“国都”建设计划概要 |
(三)“国都”建设计划的实施 |
第四章 伪满“新京”城市景观及空间构成 |
一、复辟迷梦的表象:伪满临时“帝宫”的景观及风格 |
(一)“帝宫”前史及其建筑景观 |
(二)“内廷”与“外廷”:空间、景观重构中的复辟迷梦 |
(三)“东洋式”风格的凸显与殖民建筑景观的身份确证 |
二、殖民权力的经纬:“新京”的景观轴线与政治、宗教建筑景观 |
(一)“新京”城市景观的“都心”及中轴线 |
(二)殖民权力的感性显现:伪满政治建筑景观的风格化实验 |
(三)精神与信仰的囚笼:“新京”宗教建筑景观 |
三、财富与欲望的构形:“新京”的商业景观群落 |
(一)流动的景观:博览会与殖民帝国经济、商业体系的视觉叙述 |
(二)商业中心:殖民都市的财富“纪念碑”与经济“神殿” |
(三)“被崇拜的商品”:作为风景的百货大楼 |
四、电影与伪满“新京”的殖民都市文化景观 |
(一)电影院与新的消费文化空间的生成 |
(二)“满映”与“新京”电影文化的变异 |
(三)电影文化:殖民意识形态与大众娱乐消费的混杂 |
五、公园:“新京”的休闲娱乐空间及其功能变异 |
(一)长春近代“公园”的诞生 |
(二)作为殖民开拓史叙事空间的公园:“满铁”与伪满“新京”的造园活动 |
第五章 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美学、历史与文化分析 |
一、色彩、纹理与景深装置:景观中的城市肌理 |
(一)美学与政治交织的城市色彩 |
(二)“平面—浅浮雕—高浮雕”:异质性的城市纹理 |
(三)挤压式与对抗性的景深装置:绿地、水系、公园的配置 |
二、命名的巫术:伪满城市景观的风格化运动批判 |
(一)“满洲式”:“风格”的假面 |
(二)命名的巫术:殖民话语实践的内在逻辑 |
三、城市景观审美现代性的再审视 |
(一)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华丽表象与复杂性体验构成 |
(二)对抗、凝视与他者化:殖民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差异性结构 |
(三)层累的景观遗存及其审美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片来源 |
附录二 表格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5)明代浯洲蔡献臣及其《清白堂稿》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金门诸岛地理历史与文化 |
二、相关研究回顾与综述 |
三、研究对象及方法路径 |
四、论文结构及预期 |
第一章 金门琼林蔡氏家族考论 |
第一节 五代由河南迁入金门 |
第二节 琼林始祖十七郎繁衍成族 |
第三节 七座八祠与祭祀 |
第四节 “御赐里名琼林”辨 |
第二章 蔡献臣家世考论 |
第一节 蔡献臣祖 |
第二节 蔡献臣父 |
第三节 蔡献臣同 |
第四节 蔡献臣子孙 |
第三章 蔡献臣生平分期之讨论 |
第一节 求学应试时期 |
第二节 两京四部时期 |
第三节 常镇及降调时期 |
第四节 仕宦浙江时期 |
第五节 光禄少卿时期 |
第六节 乞休家居时期 |
第四章 蔡献臣姻亲考论 |
第一节 妇翁池浴德及内弟 |
第二节 诸子之姻亲 |
第三节 诸女之姻亲 |
第五章 蔡献臣若干交游考论 |
第一节 太仓王世贞、临川汤显祖 |
第二节 晋江何乔远 |
第三节 己丑科泉漳诸同年 |
第四节 浯洲许獬、蔡复一、卢若腾 |
第五节 龙溪张燮 |
第六章 蔡献臣着述及版本考 |
第一节 蔡献臣着述考 |
第二节 咸丰抄本《清白堂稿》异文举例 |
第七章 蔡献臣论海防思想 |
第一节 蔡献臣论海防 |
第二节 海防思想成因 |
第八章 蔡献臣制义理论 |
第一节 制义为“我明神物” |
第二节 明代制义通变观 |
第三节 意胜探微抉奥 |
第四节 制义与诗赋相通 |
第九章 蔡献臣理学学说 |
第一节 理学学说渊源 |
第二节 前期:“务在专朱” |
第三节 後期:“良知是我师” |
第十章 蔡献臣文学观 |
第一节“文章经济”与“实用身亲” |
第二节“诵诗偏爱邵尧夫” |
第三节 东坡“文章擅天下” |
第十一章 蔡献臣诗歌之讨论 |
第一节“伊予少称诗” |
第二节“诗写情事之襟胸” |
第三节“海天万里净烟霏” |
第四节“抑扬纵送”与“明净简远” |
第五节 蔡献臣与琼林蔡氏家族诗人 |
第十二章 蔡献臣古文之讨论 |
第一节 叙事颇得要领 |
第二节 论说“以识力胜” |
第三节 墓志哀祭情真意深 |
结语 |
附录 |
一、蔡献臣诗文辑佚 |
二、亲友致蔡献臣尺牍辑 |
三、蔡献臣《清白堂稿》注释补正 |
四、蔡献臣生平事迹与作品繋年 |
五、田野调查的照片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次委内瑞拉危机与大国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19世纪末的委内瑞拉和美英德在委扩张 |
第一节 艰难前行中的委内瑞拉 |
一、早期委内瑞拉概述 |
二、政治试验与“考迪罗时代” |
三、新殖民主义以及与外国的冲突 |
第二节 美、英、德在委内瑞拉的利益与竞争 |
一、早期的美委关系 |
二、德国在委内瑞拉的扩张 |
三、英国在委商业利益与矛盾 |
小结 |
第二章 委圭边界危机与美英的博弈 |
第一节 边界问题的由来 |
一、模糊的历史继承 |
二、变化的边界线 |
三、失败的委英谈判 |
四、争议区域的价值 |
第二节 委内瑞拉的外交策略与美国的前期外交 |
一、委内瑞拉的外交策略 |
二、美国早期的外交努力 |
三、升级的美国关注 |
第三节 美英危机的爆发与各方的反应 |
一、奥尔尼照会与萨里斯伯里答复 |
二、美国总统年度国情咨文和特别咨文 |
三、美国舆论对争端的反应 |
四、英国民众的反应和其他国家的态度 |
第四节 委圭边界争端的和平解决 |
一、美英和平运动 |
二、官方与非官方谈判 |
三、委内瑞拉委员会与巴黎仲裁法庭仲裁 |
小结 |
第三章 委内瑞拉债务危机与美、英、德的博弈 |
第一节 委内瑞拉债务问题的由来与加剧 |
一、债务纠纷的根源 |
二、委德债务纠纷 |
三、委英债务纠纷 |
第二节 英、德、意联合对委索债 |
一、英德联合行动的原因 |
二、英德合作与分歧 |
三、英德意联合行动 |
第三节 美国的立场与政策 |
一、美国对索债的支持 |
二、美国走向干涉 |
三、美、英、德舆论的反应 |
第四节 华盛顿谈判与海牙仲裁 |
一、华盛顿谈判与分歧 |
二、英德与美国的较量 |
三、议定书与海牙仲裁 |
小结 |
第四章 两次委内瑞拉危机与门罗主义的扩展 |
第一节 委圭边界危机与门罗主义的延伸 |
一、门罗主义的提出和早期的应用与发展 |
二、美国在委圭边界危机中援引门罗主义的原因 |
三、门罗主义在委圭边界争端中的延伸 |
四、奥尔尼主义与克利夫兰主义的影响 |
第二节 委内瑞拉债务危机与罗斯福推论 |
一、罗斯福推论出台的原因 |
二、1904年罗斯福推论的提出 |
三、罗斯福推论的实质与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两次委内瑞拉危机对美、英、德关系的影响 |
第一节 英美友谊的开端 |
一、英美的矛盾和友谊的基础 |
二、英美的妥协、合作以及解决争端的新模式 |
三、奠定新世纪友好关系的基础 |
第二节 两次危机对美德关系的影响 |
一、美国的新对手——德国 |
二、美德在美洲争夺和战略冲突 |
第三节 美、英、德三国外交关系的走向 |
一、英德结盟的失败 |
二、美、英、德三国关系的走向 |
小结 |
结论 |
一、美国对两次委内瑞拉危机政策的特点 |
二、大国在两次危机中博弈的实质 |
三、仲裁解决两次危机的积极影响 |
四、两次仲裁的局限性:弱国无外交与大国妥协 |
五、干涉主义与和平主义在美国外交中的矛盾统一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虞初新志》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中日研究的现状 |
(一)中国的研究 |
(二)日本的研究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虞初新志》及作者 |
第一节 《虞初新志》作者及成书 |
一、作者张潮生平事略 |
二、《虞初新志》的编纂 |
第二节 《虞初新志》内容与价值 |
一、内容概述 |
二、价值评述 |
第三节 《虞初新志》的版本流传 |
一、清朝时期的版本 |
二、民国时期的版本 |
三、建国后的版本 |
第二章 《虞初新志》的东传 |
第一节 汉文典籍的东传之路 |
一、汉文典籍的东传 |
二、汉籍之路的形成 |
第二节 《虞初新志》的日传 |
一、《虞初新志》的舶载 |
二、《虞初新志》的流传盛况 |
第三章 《虞初新志》的和刻 |
第一节 日本对《虞初新志》的翻刻 |
一、日本的印刷业 |
二、日本的翻刻 |
第二节 和刻本《虞初新志》的重构 |
一、对原作的整合 |
二、和刻本的结构 |
第三节 和刻本《虞初新志》的校正与新误 |
一、对清刻本错误内容的校正 |
二、对清刻本缺刻内容的补充 |
三、和刻本刊刻中的新增讹误 |
第四章 《虞初新志》的仿作 |
第一节 菊池三溪《奇文观止本朝虞初新志》 |
一、菊池三溪的生平 |
二、编纂成书的过程 |
三、基本内容的考察 |
四、仿作的特色研究 |
第二节 近藤元弘《日本虞初新志》 |
一、近藤元弘的生平 |
二、编纂成书的过程 |
三、基本内容的考察 |
四、仿作的特色研究 |
第三节 其他三家的汉文模仿之作 |
一、菊池三溪《译准绮语》 |
二、依田学海《谭海》《谈丛》 |
三、藤井淑《当世新话》 |
第五章 森鸥外与《虞初新志》 |
第一节 森鸥外的读书生涯 |
一、森鸥外的生平 |
二、评论《虞初新志》 |
第二节 森鸥外收藏的《虞初新志》 |
一、藏书目录与《虞初新志》 |
二、《虞初新志》评点及内容 |
第三节 森鸥外作品与《虞初新志》 |
一、小说《雁》 |
二、小说《性欲的生活》 |
第六章 芥川龙之介与《虞初新志》 |
第一节 芥川龙之介的读书生涯 |
第二节 对《虞初新志》的评点 |
一、评点魏禧《大铁椎传》二则 |
二、评点周亮工《盛此公传》一则 |
三、评点顾彩《焚琴子传》一则 |
四、评点黄始《山东四女祠记》一则 |
五、评点佚名氏《花隐道人传》一则 |
六、评点吴肃公《五人传》二则 |
七、评点余怀《王翠翘传》一则 |
八、评点佚名氏《客窗涉笔》一则 |
九、评点陆次云《湖壖杂记》一则 |
十、评点黄周星《补张灵崔莹合传》三则 |
十一、评点徐瑶《髯参军传》一则 |
十二、评点周亮工《书钿阁女子图章前》一则 |
十三、评点钮琇《记吴六奇将军事》三则 |
第七章 其他诸家与《虞初新志》 |
第一节 吉田松阴与《虞初新志》 |
一、吉田松阴的生平 |
二、吉田松阴读《虞初新志》 |
第二节 江户川乱步与《虞初新志》 |
一、江户川乱步的生平 |
二、《孤岛之鬼》与《虞初新志》 |
第三节 《虞初新志》译评三家 |
一、《通俗排闷录》译《虞初新志》十九篇 |
二、箕作阮甫评《虞初新志》四篇 |
三、小川为次郎评《虞初新志》一篇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森鸥外藏和刻本《虞初新志》所见朱批 |
附录二 :芥川龙之介藏和刻本《虞初新志》所见朱批 |
附录三 :日本近代文学馆藏资料公开许可书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日文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四库全书总目》元别集提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总目》元别集提要之生成研究 |
第一节 《总目》元别集提要生成的“纵”与“横” |
一、历时流变:从提要分纂稿到《总目》定稿的文本层积 |
二、共时编纂:扩容之态度与褒贬之旨归 |
第二节 《总目》元别集提要书写的“捭”与“阖” |
一、厘正典籍:独宗儒学,排除异端 |
二、标榜学风:崇实黜虚,重视根柢 |
三、裨补史阙:完善史书,鉴元知清 |
四、消解思宋:观念先行,阐释导向 |
五、褒赞气节:表彰幽隐,砥砺风教 |
六、消泯门户:遮蔽构争,塑造融合 |
第三节 乾隆题御制诗与《金渊集》提要的被“定格” |
一、乾隆御题诗与《金渊集》提要之内在联系 |
二、《金渊集》提要表述和观念的辨析 |
三、“十二辰体”与乾隆偏爱之形成 |
第四节 乾隆“反复其意”与杨维桢集提要的“修正” |
一、《铁崖古乐府》提要:从“遵公论”到“揣圣意” |
二、《东维子集》提要:从华夷之辨到正统之辨 |
第二章 《总目》着录元别集版本及所述版本之考辨 |
第一节 版本采源与馆臣视野 |
第二节 元别集版本及提要所述版本辨证 |
一、所取非善 |
二、私造版本 |
三、混淆版本 |
四、衍生讹误 |
第三节 《总目》观照下的四库本序跋、附录删削现象探究 |
一、四库本元别集所存序跋、附录之统计 |
二、《总目》与库书不符之例举 |
三、删除缘由之寻绎 |
第三章 《总目》元别集提要之征引考察 |
第一节 元别集提要的征引概况 |
第二节 《元史》:循其“名”,失其“实” |
一、校写草率,生发讹误 |
二、曲解原意,失之千里 |
三、循名失实,流于形式 |
四、主观择取,服从主旨 |
第三节 《元诗选》:文献与官学的游移 |
一、以讹传讹:直录文献时的盲目与失考 |
二、禁毁祸及:避替所致的混乱与断裂 |
三、身份焦虑:变化之形态与不变之回护 |
四、儒为正统:显此隐彼间的主观强制 |
第四节 序跋及其他:回避自觉和价值缺失 |
一、源头追踪:非见序跋,转引他者 |
二、视野探寻:独立书写,序跋缺位 |
三、立场捕捉:异代定论,回避序跋 |
四、讹误辨证:误读原文,难圆其说 |
第五节 征引得失论 |
第四章 《总目》元代文学批评之批评 |
第一节 “世运说”:《总目》元代文学史建构之悖论 |
一、“世运说”文学批评之内涵和演变 |
二、革弊—极盛—流弊:“世运说”观念下的元代文学史书写 |
三、被遮蔽的图景:《总目》元代文学史建构之局限 |
第二节 从“元无文”到“元有文”——《总目》对元文的辩诬与重塑.. |
一、肇始于明嘉靖中期的“元无文”观念及其逻辑 |
二、认同与建构:《总目》对“元有文”之回应 |
三、复位与助澜:“元有文”观念在清代的接续 |
四、偏执与遮瑕:《总目》元文批评之评价 |
第三节 元诗“纤秾靡丽”三辨 |
一、时间范畴辨:元代?元季? |
二、归属对象辨:孰是?孰非? |
三、风格评品辨:公允?偏颇? |
结语:《总目》元别集提要的后世影响 |
一、作为目录学着作的奠基性地位 |
二、作为文学批评着作的转型性接受 |
参考与征引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总目》着录元别集作者简表 |
附录二 纂修《四库全书》元别集版本采源情况表 |
附录三 现存元别集元刻本情况统计表 |
后记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9)狄更斯小说的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理论与现实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论文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之处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不足与局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空间理论与狄更斯小说研究 |
第一节 空间与空间理论 |
一、西方传统空间概念的历史流变 |
二、空间转向与空间理论的形成 |
第二节 文学研究与空间理论 |
一、文学中遮蔽的空间 |
二、文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
三、文学的空间研究的路径 |
第三节 狄更斯小说空间研究的可行性 |
一、龙迪勇的空间叙事理论与狄更斯小说空间研究 |
二、迈克·克朗的文学空间理论与狄更斯小说空间研究 |
三、雷蒙·威廉斯的文学空间批评与狄更斯小说的空间研究 |
四、本雅明的城市空间理论与狄更斯小说的空间研究 |
第二章 狄更斯小说的空间概述 |
第一节 狄更斯小说伦敦空间的类型 |
一、生活空间 |
二、生产空间 |
三、权力空间 |
第二节 狄更斯小说空间的整体特征 |
一、空间的多样性 |
二、空间的复杂性 |
第三节 狄更斯小说空间的个体特征 |
一、空间的具体特征 |
二、空间的抽象特征 |
第三章 狄更斯小说的空间建构 |
第一节 与小说空间建构相关的几组概念辨析 |
一、小说建构的空间与现实世界中的空间 |
二、小说建构的空间与环境、风景等场所概念 |
第二节 狄更斯小说文本中空间建构的形态 |
一、空间的边界 |
二、空间的规模和密度 |
三、空间的层级与区划 |
第三节 狄更斯小说文本中空间建构的手法 |
一、表征手法 |
二、并置手法 |
三、重叠手法 |
第四章 狄更斯小说空间叙事 |
第一节 狄更斯小说空间元素的叙事功能 |
一、狄更斯小说中作为“行动着地点”的空间 |
二、空间书写与狄更斯小说的叙事建构 |
第二节 狄更斯小说空间元素的叙事策略 |
一、狄更斯小说空间叙事中的空间选择策略 |
二、狄更斯小说空间叙事中的空间表现策略 |
三、狄更斯小说空间叙事中的空间信息控制策略 |
第三节 狄更斯小说空间叙事中的空间与时间的关系特征 |
一、狄更斯小说的时空一体性 |
二、狄更斯小说空间叙事中的空间改造着时间 |
三、狄更斯小说空间叙事中的空间表现着时间 |
第五章 狄更斯小说空间的现代性特质 |
第一节 城市空间生产与现代性关系 |
一、现代性与城市空间生产 |
二、城市空间与现代性的历史关联 |
三、城市空间与现代性的辩证关系 |
第二节 狄更斯小说空间中人的现代性经验 |
一、空间中的现代性经验分类研究 |
二、空间现代性经验的体验者——闲逛者 |
第三节 狄更斯小说中现代性的表征空间 |
一、废墟 |
二、中产阶级的家宅 |
三、铁路 |
四、城市贫民窟 |
第四节 狄更斯小说空间的现代性危机 |
一、权力和资本支配空间 |
二、空间正义的缺失 |
结论:狄更斯——大变革时代空间的书写者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郭正域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现状 |
选题意义 |
第一章 郭正域交游与着述考 |
第一节 郭正域交游考 |
第二节 郭正域着述考 |
第二章 郭正域的文学批评 |
第一节 论先秦文学 |
一、对孔子诗论、文论的阐发 |
二、为论文而作的《批点考工记》 |
第二节 论汉魏六朝文学 |
一、论乐府 |
二、郭正域的六朝诗论与《批点文选》 |
第三节 论唐诗 |
一、总论唐诗 |
二、《批点杜工部七言律》 |
第四节 论唐宋文章 |
一、“天下文章尽归台阁” |
二、《评选韩昌黎文》 |
第五节 论明代诗文 |
一、对前后七子的批评 |
二、论明代台阁文学 |
小结:郭正域的文学本体论和创作论 |
一、本体论 |
二、创作论 |
第三章 郭正域的文学创作 |
第一节 诗歌创作 |
一、古体诗 |
二、近体诗 |
第二节 散文创作 |
一、传记类散文 |
二、议论类散文 |
第四章 余论 |
附录 郭正域年谱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我的记者半生之八] 海部与大平(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加坡《叻报》称谓语研究[D]. 廉晨飞.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至远而至近:两岸电影交流研究(1987-2020)[D]. 孟亮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 毛和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D]. 邸小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明代浯洲蔡献臣及其《清白堂稿》考论[D]. 王石堆.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次委内瑞拉危机与大国博弈[D]. 杨盛兰.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7]《虞初新志》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李飒.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8]《四库全书总目》元别集提要研究[D]. 何素婷. 西南大学, 2018(05)
- [9]狄更斯小说的空间研究[D]. 王欢欢.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郭正域文学研究[D]. 陶明玉. 武汉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