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线写作——网络时代的一种写作姿态(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友权[1](2020)在《中国网络文学的贡献和局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果从1991年诞生于北美的汉语网络文学电子刊物《华夏文摘》创刊算起,中国的网络文学走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如若按业界约定的把1998年看作"网络文学元年"[1],中国的网络文学只有22年"文龄",相比历史久远、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学未免太过短暂。不过,刚过"弱冠"之年的网络文学,从鲜为人知到家喻户晓,从草根崛起到举世瞩目,已经打造了一个网络文学的"中国时代",为当代文学、大众娱乐和文化产业都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林文[2](2020)在《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微时代以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主导,以后现代文化意蕴为基调,以微艺术创造为依托,彰显了当代社会独特的时代定位和审美特征,重构了人类的艺术形态、文化思维和生存方式。在微时代,人类广泛置身于赛博空间的技术与文化背景之下,运用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介强化信息的发布、传播与接受,主动参与微艺术与微生活的创造,体验具体而微、微小叙事、小而美好的审美文化。在微时代审美的总体观照中,审美形式、审美感知、审美理念的变迁颠覆了传统美学观念,西方传统美学理论的阐释力在微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Web2.0及移动终端促动了人机新感性的形成,日常生活的具体内容和过程碎化为互联网世界的信息碎片,生活意义的获取演变为移动网络构造的多媒体视听传播与消费,对文化的历史反思置换为感官情绪的自我满足。人类从单纯地借助媒介技术手段走向媒介化生存,因而,新媒介的应用与使用日益成为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的重要背景,深度地影响着人类的日常审美、审美体验和审美风格。微时代审美以充满鲜活生命力和感性感官满足为主要特点,既有微观、微化、个体的表征,也有经验、感知、创造共同体的生成。审美主体置身于迭变的移动互联网审美场域之中,借助微众生产、即时传播、多元互动的审美实践,推动了微时代审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本文紧扣审美媒介化特征,将技术分析、心理分析和文化分析有机结合,通过宏观审视和微观文本相结合,考察鲜活生动的审美状况和人类审美经验,多维地透射和剖析微时代审美变迁的原因、形式、内容与影响,呈现微时代审美的新特点与新范式。论文内容将微时代的审美问题域置于四个层面进行阐释:在本体层面,审美主体的具身性与后人类转向,突显出主体性的在场以及与移动媒介的深度融合;在形式层面,微审美呈现出审美形式竖屏化、审美趣味多元化、视听审美碎微化、审美接受沉浸化、风格审美小众化、生活美学深层化的特质;在逻辑层面,赛博空间的技术层面、消费主义的经济层面、审美政治的政治层面,拓展了微时代审美的多元范畴与影响疆域;在价值层面,对审美秩序的失落、失序、失衡引发的审美困境进行反思。总之,微时代审美突破了高雅与通俗、公共与私人、主流与边缘的边界,强调感性经验回归并在日常生活深层渗透,在审美经验方面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审美主体彰显主体性和在场性,通过自主自觉地参与、分享、共情式的审美传播,建构了复杂的审美经验和艺术实践形态,这不仅是作为审美的人的本真意义所在,更突显出微时代审美变革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胡萱[3](2019)在《当代通俗小说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最大化地有效阅读是通俗小说创作的终极目标,也是通俗小说产生最佳社会影响和最多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创作、传播、运作、阅读、效益,通俗小说创作就是一个市场运行的过程,其中阅读是主要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当阅读主体、阅读目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发生变化,通俗小说的市场运作也随之进行调整。本论文选择阅读的视角论述通俗小说创作的市场运作机制,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强调通俗小说批评的“通俗视角”。既然阅读是通俗小说市场运作的主要环节,抓住这个环节对之展开批评,就最能体现通俗小说批评的科学性和适应性。二是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研究成果逐渐丰富起来,但是从阅读的角度分析通俗小说的运作过程的成果还不多见,为本论文留下了创新的空间。三是刊载媒体转换迅速是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创作的重要特点。刊载媒体的不同自然带来阅读形式的不同,阅读形式的不同也就带来市场运作的不同。因此阅读方式的研究也就最能呈现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的创作风貌。“纸读”指的是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阅读。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读者从市民阶层扩大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但读者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其运作延续了近现代通俗小说的运作机制,同时也受到西方畅销书机制的影响。当代纸质通俗小说市场运作的实质是本土化了的畅销书机制。“网读”指的是网络小说的阅读。网络小说的阅读从纸张迁移到屏幕,读者阅读速度加快、阅读进一步浅层化,在阅读的同时,读者还可以与作者进行即时互动。网络小说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付费阅读及其衍生的市场运作模式,这一模式形成后,网络小说的读者不仅花费时间阅读小说,还要消费金钱乃至情感,过度消费的读者已变身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粉丝”。网络小说的市场运作正是深植于粉丝经济,所有市场运作的具体行为都指向对粉丝生产力的充分调动。“手读”指的是电子游戏的阅读。电子游戏可以看作是“手读”的故事。相较于“纸读”、“网读”,电子游戏具有多重技术优势,游戏玩家可以获得比阅读小说更强烈的代入感,这是其他阅读方式无法比拟的。虽然游戏更充分地调动了阅读者的感官,但其生产程序是预先设定好的,阅读者能改变的内容十分有限。阅读者实际处于被控制的地位,其主体性被剥夺了。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创作相当繁荣,对之展开科学的批评是当务之急。从阅读和市场运作的层面展开研究,对通俗小说的价值评价能够提供科学的依据,对通俗小说构建健康、有益的社会正能量也能提供科学的对策。
Rasuleva Nigina[4](2019)在《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网络文学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与美国电影、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并列的四大文学现象,研究其发展历史,探索其成长轨迹,对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有重要意义。网络文学产业按流程可以分成生产、流通、接受三个部分,“生产”研究网络文学主体即作家,“流通”研究网络文学的载体网站及其运行模式,“接受”研究网络文学的国家治理及作家和网站读者的关系。网络读者在网络文学作品成长的各个环节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接受主义理论,是读者决定了产品的价值,对网站来说读者是消费者,对政府来说读者是民众,吸引消费者,服务民众构成网络文学载体和网络文学治体的核心目标。网络文学主体研究,以痞子蔡、安妮宝贝、唐家三少、余秀华四位作家为例,他们代表了网络文学作家成功的不同路径。痞子蔡代表的一类作家,是业余进行创作,网络空间是他们放松精神的娱乐场,体现的是一种“网络有文学”现象,却孕育了自由与解放。痞子蔡本人第一次实现网络作品的在线交易,使网络文本变成了真正的网络作品,开辟了网络文学变现的先河,堪称网络作家第一人。安妮宝贝代表的作家们,把网络当做宣传个人作品的工具,深入研究网络运用之道,在网络上赚取人气,在线下出版获得利益。他们与网络的关系是文学为体,网络为用的关系,网络与文学之间还没有完全融合,或者说网络文学在他们这里还只是“网络+文学”,这类作家通过网络取得宣传效果之后,便会退出网络继续从事传统文学的工作。唐家三少代表的作家们在网上写作,在网上获得收益,网络与文学实现了真正的融合,不论内容和形式都体现出鲜明的“网络文学性”,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这时网络文学产业化。在此基础上的IP运营,拓展了网络文学的边界,形成网络文学的大神,但也出现了大神霸榜现象,折射出资本对文学的双刃剑作用。余秀华代表的作家们,跳出大神霸榜的竞争,独辟蹊径,走小众化路线。网络对他们来讲是独立存在的空间,既没有运用网络的刻意,也没有对网络的依赖,更没有离开网络无法存在的尴尬,是网络与文学的新形态,至此文学从网络中脱离出来变成与之相辅相成的精神存在,预示着网络文学概念的新衍进。网络载体研究,以天涯论坛、榕树下、起点、翼书网四家为例,分析作为网络文学载体的网站及其经营模式,指出不同类型网站经营方略不同是为了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以及相同读者对网文的不同期待而作出的市场行为。天涯论坛发帖跟帖模式,正是网络文学作者与读者互动交流的结果,也体现出网络文学作者也是读者的特征,这跟传统文学作者与读者截然二分完全不同。在网络中每位网友都是写作主体,不仅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还可以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内容。当然,天涯论坛的贴吧还带有碎片化随机的成分,只能看作是网络文学的前驱。榕树下已经是比较正规的文学网站,它通过组织作者写作,读者付费阅读,运作网络文学作品的改编等活动,把网络文学真正变成了一种经济模式,使得网络文学真正从野蛮生长开启了规范化经营的序幕。起点中文网代表的原创文学网站是网络文学载体的主流模式,它们深挖读者需求,打造偶像化作者,全版权内容运营,实现文学与资本的双向互动,展示文学与网络技术的相辅相成发挥着重要的文学产业化的功能。在群雄逐鹿读者市场的时候,翼书网这类小而美的网站开始切割细分市场,改变网络通俗小说一统天下的景象,将自己的目标定位于需要经过写作提升思维能力和工作技能的成长型群体,进行小范围服务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读者对内容的要求是网络文学永远进步的不竭动力,为满足尽可能多的读者要求,网站也开始合纵连横,终于出现了阅文集团这样的超级大鳄,也引来了政府对网络文学的特别关注和规范治理。网络文学管理者研究把官方对网络文学的管理作为研究对象。网络文学作为网络社会主要的文学存在形式,不仅是作品内容要被读者接受,其传播方式和社会影响也势必要经过管理部门的认可,网络文学的官方接受涉及到引导体制的建立和约束机制的实行。官方不仅要有效引导网站规范化经营,还要引导作者创作能够发扬主旋律,弘扬真善美的作品,一方面为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消除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在中国网络文学从野蛮生长向稳中求进的过程中,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以及《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社会效益评估试行办法》等政策法规,以确保网络文学发展方向正确,任务落实到位、保障措施得力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的重要举措,对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网络文学一切以人民为服务对象的前提下有序、雅俗共赏、高效的发展,从而发挥其激励斗志、鼓舞人心、繁荣文化、彰显风采的作用,这也是中国网络文学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也为世界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优秀经验。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启示,首先它是中国传统文学滋养的结果,传统文学为作家创作提供了充足的智慧和灵感源泉。第二层面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了中国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促成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第三个层面,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独特的政治文化制度体制保障了中国政经文等事业的建设可以统一规划稳步落实,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和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外围环境。中国的网络文学发展经验无法复制,但是中国发展网络文学的措施和手段可以帮助其他国家利用网络进行文化的普及与提升。网络文学是产生于网络,并在网络上通过文字进行意象沟通实现智慧变现的艺术实践。网络文学是主体、载体、治体协调互动的产物,它创生于网络,成长于文学,成熟于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网络文学像中国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时代文学一样,也将成为网络中国的时代之文学。
谢芬芬[5](2019)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互联网从出现到发展迅速获得了各行各业的认可。如今,其已经不仅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其对教育也产生了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很多企业步入到了国际市场当中,参与市场竞争。但企业需求英语人才,要求人才具有强悍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了满足企业的该种人才需求,国家开展对于英语教育的改革,将英语教育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以“互联网+”作为背景,英语教学快速转型,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他们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刻,对于英语语言能力的运用也更熟练。文章研究“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从研究高职英语教育的相关概念及理论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互联网+”对于英语教育转型造成的影响,英语教育在该种条件下所遭遇的困难、挑战以及其在该种背景下转型的优势。从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到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实践,多角度分析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路径,阐述“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所获得的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曾长城[6](2018)在《自媒体文艺形态研究》文中认为新世纪以来,自媒体应用日益普泛化和日常化。在今天的文艺生态中,自媒体文艺引人瞩目,其产生缘由、存在方式、意义生成机制、呈现状况和未来走势均值得深入研究。自媒体,是非专业传播机构的个人或组织利用数字化、交互性的技术手段制作、发布、接受自主性、多媒体讯信息的新兴媒介的总称。作为自媒体文艺创作、传播和接受的工具性媒介,自媒体技术层面的“沉浸”传播特征对自媒体文艺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人机关系融合带来文艺主体的草根化和文艺创作的即时化;符号媒介的融合将“声觉空间”带入创作情境,并使得“非艺术”存在得以进入自媒体文艺的表现范围;传播模式的融合即“泛众传播”,使自媒体文艺创作带有鲜明的交互性、协作性,自媒体文艺也呈现为一个动态、开放、未完成的过程和现象。此外,作为文艺活动的场所,自媒体平台形成了独特的自媒体文化,注重自我展现的“晒文化”使自媒体文艺创作带有显着的自恋倾向,并导致意义的浅表化;崇尚戏谑调侃的“段子文化”带来了“狂欢语体”和争夺性替换的意义生成机制;拒斥宏大崇高的“微文化”则赋予自媒体文艺短小精悍的体式与精巧碎微的意义形态。在这种技术与文化环境中,对自媒体文艺形态的宏观考察可以从三个层面展开:第一,存在方式层面。自媒体文艺就其实质而言,是在自媒体平台上,处于文艺创作或文艺接受情境内,在自媒体语言结构中作为文艺而存在的即时性信息交往行为,是发生在特定时刻、特定情境、特定结构中的文艺现象。其存在方式具有即时性、情境性、结构性的特征;第二,由于创作主体的草根化、创作方式的交互性,以及在“段子”文化中形成的“狂欢语体”,自媒体文艺形成了自主化创生、交互性成型、争夺性替换的意义生成机制,独特的意义生成机制在很大程度影响了文艺的外在呈现;最后,在以上几个“赋形”因素的交合作用下,自媒体文艺的外在呈现状况表现为“去定调”的复合符号、“去主导”的复合文本、“去稳定”的复合风格三个重要特征,总体上呈现出混融而流动的文本特征。诸多层面的限制被打破,自媒体文艺成为“挣脱镣铐的舞蹈”,文艺创作进入随物赋形、空前自由的境地。
郑延卓[7](2018)在《网络文学,是文学的新声,还是挽歌》文中研究表明1998年《第一次亲密接触》在网上发表,标志着中国网络文学的诞生。经过20年的探索发展,如今的网络文学用户已经达到了 3亿多人。网络文学的日益壮大,也让学术界注意到它的力量。邵燕君教授曾经预测,将来中国当代文学的主流很有可能是网络文学。本文就是从这一预测出发,揭露网络文学当下存在的问题,叩问网络文学是否能够承担未来文学发展的重担。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笔者将对网络文学的概念、研究范畴及前人研究综述做一个梳理和总结。本文在尝试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之后,也对网络文学做出自己的定义。不过考虑到中国网络文学的当下的特殊形态,即以长篇小说为主,且与影视等相关领域的改编合作密不可分。本文也因此确立了网络文学的研究范畴,这两项应该是本文再做深入研究的基础。最后本文也根据网络文学发展的不同阶段总结出网络文学的前人研究成果,以为本文提供相关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本文着重展开对网络文学的本体研究。首先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裂变这一源头开始,考察网络文学在其诞生阶段与传统文学有多大的继承关系,并指出其与网络文学今后的发展特征有何关联。其次,对网络文学当下的发展状态做一梳理,即网络文学当下巨大的市场规模,及其下游产业链的延伸阶段。最后,根据网络文学的当下发展状态,着重介绍网络文学目前呈现的特征。第三部分主要从创作、传播、接受这三个角度对网络文学领域中出现的新特点进行阐述。从创作上来说,网络文学的创作态度、写作模式迥异于传统文学,且其写作模式也催生出了软件写作这一方式。就传播环节来说,网络文学传播的新方式,更多地是依靠商业推广和粉丝宣传。从接受环节来说,读者对网络文学作品的选择方式及阅读方式都与传统文学不尽相同。第四部分是将网络文学置于与传统文学的比较中,通过这一视域探讨网络文学能否作为未来文学发展主流的这一问题。首先是对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当下的生存空间做一比较。其次是针对早期学者对网络文学出现的革命性期待进行逐一批驳,并探索未来网络文学的发展趋势。最后是从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比较中叩问文学何以成为文学这一问题。第五部分是结语。通过前四部分对网络文学的探讨,梳理出网络文学当下存在的一些弊病,并预测网络文学将来的发展轨迹。从以上论证中,笔者指出,网络文学当下的市场化、商业化甚至写作智能化的这些特征,使得网络文学已成为商品、并将沦为影视艺术、游戏娱乐的故事来源,甚至将人排除在创最主体以外,由此一来,文学也就不复存在了。
夏欣[8](2018)在《中职语文微写作调查分析 ——以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媒体技术逐渐被运用在语文教育教学中,丰富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尤其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广泛运用迅速地丰富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也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本文立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作文现状和教师写作教学现状,探讨新媒体背景下中职语文微写作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背景、微写作实施与运用过程、微写作评价方式、微写作在新媒体时代下给中职语文教师及中职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最后提出中职语文微写作发展对策。以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文献研究法三种研究方法分析中职语文微写作教学活动。在研究设计方面,首先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效度三个维度界定后,展开对中职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设计层面,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该校学生作文现状进行调查,同时对该校教师写作教学进行访谈;研究过程方面,呈现微写作教学活动运用过程并将中职学生采用微写作训练的前后效果进行对比;为保证研究效度,将研究对象固定,研究对象作文水平大致相当。通过对中职语文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发现中职学生写作问题主要体现在:写作素材贫瘠、对写作素材的生搬硬套;认为写作文没有实际用途;缺乏写作积极性和写作动力;认为教师布置的作文题目太难写;学生日常阅读贫瘠,不能从阅读中获得启发;学生认为写作指导课枯燥无趣。从对中职语文教师访谈中,了解到中职语文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有:写作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成为被忽视的教学板块;教师写作指导过程过于精细,但学生作文质量不高;教师练笔较少,很少与学生一起参与写作,造成教师不能体味学生写作甘苦;作文评价体系单一;少部分教师结合新媒体媒介运用,采用新颖有趣的作文指导方式,受学生所喜爱。从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结果来看,中职语文写作现状整体情况并不乐观,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时束手无策,他们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不能从写作过程中提高写作思维能力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中反映的突出问题,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跟学生本身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知识积累和语文综合素养有关系,也和学生日常阅读量、阅读范围及阅读过程中思维方式相关;二是与教师作文指导方式、作文评价体系相关。尽管研究对象是中职学生,大部分学生未能顺利通过普通高级中学入学考试的学生,但从心理和认知态度上,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习者是平等的学习主体,他们也希望写出好的语言文字、他们也希望在有限的学习时间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因笔者在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连续两学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对所执教班级学生作文现状较为熟悉。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对新媒体教育技术的运用现状、班级学生作文现状、学生使用新媒体媒介等辅助性学习工具情况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程度,结合2014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中首次出现“微写作”命题要求,以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相关理论、新媒体传播学相关原理及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作文教学理论相关内容,提出中职语文班级微写作训练活动。“微写作”三个字既指以篇幅短小、字数在300字至500字区间文体不限、写作形式不限、语言凝练的作文训练,也指教师凭借新媒体传播媒介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微信写作”“微博写作”以达到作文训练目的。中职语文微写作训练划分为“微写作之集训营”“微写作之随笔乐园”“我的微主播空间”“读者微剧场”“生活轶事微创室”等五大写作板块。根据学生写作形式,教师组织师生采取相应的评价体系,即采用“线上微会议”“线下微讨论”与“建立微写作电子档案”三种作文评价方式,以综合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和写作趣味性。新媒体背景下中职语文微写作对中职语文教师和学生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师作为写作教学的主要指导者,需具备熟练运用新媒体传播媒介的能力;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丰富阅读并深度阅读,教师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以深远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饥饿感”,从而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引导学生从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紧密关系进行写作训练;教师要发挥教学智慧,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中职学生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强,层出不穷的新媒体传播介质和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使学生可能会面临信息识别的困难而被动地成为“碎片化阅读者”。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善于表达的习惯十分重要。写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想编织出一篇篇锦绣文章,要想文章成为深远影响读者的“艺术品”,那么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意生活的观察、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对语言文字的推敲与打磨、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与追寻都将化作微写作的内在动力。总的来说,于学生而言,在新媒体背景下,学生既要养成写作勤观察、勤阅读、勤思考、勤表达的良好习惯,又要在养成良好写作习惯同时充分运用身边的新媒体传播媒介资源,积极思考和运用新媒体传播技术带来的信息、素材、经验,以此为写作素材,合理组织素材,在广泛的阅读、持续练笔、及时总结中锤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提高自我自由表达能力。
马春光[9](2016)在《“自媒体”时代的诗歌形态》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以博客、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网络诗歌的存在形态较之以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诗歌博客"不仅为诗歌作者提供了无比自由的个人化写作发表平台,也为读者提供了优于诗歌论坛的崭新阅读平台。"微博诗歌"、"诗歌微信公众平台"在塑形新的诗歌文体、拓展诗歌传播空间之外,及时有效地影响了网络时代的诗歌生态。"自媒体"与传统"纸媒"的交错与抗衡,对于诗歌的发展而言,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重大的挑战。
翟传鹏[10](2013)在《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文中提出进入到21世纪,我们迎来了一个媒介化时代。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介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文化生活环境。新媒介在给文学写作带来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文学终结”的声音此起彼伏。媒介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文学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评价文学现状?文学未来走向哪里?这些学界普遍焦虑的问题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绪论,提出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梳理,并阐明文本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第一章融合与建构:媒介化时代与文学生产。本章对媒介、媒介化、媒介化社会等概念做出限定。全球化、消费主义、大众文化分别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历史语境、时代语境和文化语境。新媒介的爆炸式增长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内在动因。在媒介化时代,意义生产、文化传播遵循商品、媒介逻辑。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多元化,某种程度上为文学的再生产创造了契机。这一章评析了马克思、本雅明和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思想,认为用“文学生产”的理论能动态地分析文学写作、传播、接受、批评等全过程。媒介化时代的“文学生产”是“他律性”的,不同于之前“文学创造”的“自律性”。第二章延宕与泛化:文学性质与形态的异变。本章对文学内在性质和外在形态的变化进行了论证。文学的审美属性消退,让位于商品属性。文学审美物化、泛化,逐渐以消费为导向,表现为日常生活审美。当下文学、尤其是网络文学显示出平面化特征,表现为深度感丧失,文学性减弱。但文学性没有消亡,随着图像浸入文学文本,文学性进入影像,意义迅速增殖,文学性泛化。文学的存在形态发生了改变,本雅明意义上的“光晕”消逝,“震惊”效果强化,原创性文学发生巨大危机。“机械”复制模式变得更加复杂,文学的虚拟化存在形态多样。图像改造了传统的文学文本,使文学增加了冗余,降低了熵值。第三章碰撞与整合:边缘化与平面化的作家。本章对作家地位、角色定位和创作心态进行了分析。新媒介的出现使作家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纸媒的分化使传统作家失去了平台。作家在当下丧失了主流话语权,处于边缘化的境地,作家创作心态发生了较大变化。作家群体呈现出较大分化,“前媒介作家”和“媒介化作家”区别显着,网络写手群体崛起。作家的时空观发生明显变化,新媒介使距离趋零,带来了深度情感的消失;绵延的时间形态呈现为空间状态,空间转向在先锋文学中有所体现。受消费市场的影响,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自觉向媒介逻辑靠拢,追求一种快感写作,“凝神冥想”为“心神涣散”所取代。网络作家被重新部落化,这种共时状态的部落化使作家产生了类似于布鲁姆的历时性“影响的焦虑”。“明星作家”起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但其自身定位极不清晰。在与媒介的关系中,作家大多倾向于与媒介合流,这造成了作家自主意识的缺如,创作的媚俗化倾向被凸显。作家在公共领域失声,这呼唤着公共知识分子的出现。第四章娱乐与消费:媒介化时代的文学传播与接受。本章表述了文学传播现象,探讨了读者的接受心态。在信息爆炸的媒介化时代,文学消费多样化,接受群体分层化,纯文学阅读迅速没落,大众追求快感,阅读层次不高。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以影像为导向的倾向明显。小说改编成影视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抹平作家个体意识的“注水”过程。点击量成为网络文学生产的推动力与评价标准,造成了网络文学的超长文本结构。写手和读者在创作中双向互动,使网络文学最后成为一种同质化的文学形态。低门槛的网络文学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写作中来,但作品质量普遍偏低。第五章丧失与涅盘: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与批评的变异。本章探讨文学生产机制问题,以及文学批评所发生的变异和所面临的挑战。在媒介化时代,传统文学生产机制趋于崩溃,青春文学、大众读物、网络文学、民营出版异军突起。跟风写作成潮,类型化作品迭出不穷。文学批评的边界变得愈加模糊,批评极度扩张,批评场斗争激烈,这呼唤着新的文学批评标准的出现。结语,总结全文,呼应文章初始提出的问题。技术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新技术的出现促使媒介场发生巨变,这些变化也使文学生产发生重大危机。文学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但文学不会终结。文学是关乎意义、关乎感情、关乎语言、关乎美的,只要人的感情不消散、追求意义的愿望不消退、审美能力不消失、语言能力不消亡,文学就不会终结。
二、在线写作——网络时代的一种写作姿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线写作——网络时代的一种写作姿态(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网络文学的贡献和局限(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时代的文学新锐 |
(一)网络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和文学体制转型的贡献 |
(二)网络文学的时代文化意义 |
(三)网络文学生产创造了新的文化产业形态 |
1. 作为文化产业的网络文学 |
2. 泛娱乐文化市场的内容源头 |
二、网络文学的“短板”和局限 |
(一)大而不强,多而不优成为网络文学的一大软肋 |
(二)过度商业化造成绩效追求对艺术审美的遮蔽 |
(三)作品同质化导致艺术创新力不足 |
(四)理论批评滞后,难以回应网络创作的变化 |
(2)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二)国内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三、基本观点、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基本观点 |
(二)主要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微时代的存在语境 |
第一节 微时代的历史性考察和时代演进 |
一、微时代中“微”的哲学基础 |
二、微时代的媒介基础 |
三、微时代的宏观特征 |
第二节 微时代的文化基础与审美状况 |
一、微时代的文化基础 |
二、微时代的审美文化状况 |
三、微时代的媒介化审美状况 |
(一)重构:反美学的观念 |
(二)统觉:“感”美文化出场 |
(三)嵌入:屏幕美学隐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微时代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实践 |
第一节 时空重塑中的审美主体 |
一、审美主体身份 |
(一)叠加与延伸:作为用户的主体身份 |
(二)媒介与具身:作为赛博格的身体隐喻 |
二、审美主体感知 |
(一)多重自我:普遍性与认同性 |
(二)参与式审美:互动与共情 |
(三)审美心理:微小、即时、快捷 |
三、审美主体自由 |
(一)机器交互与感官自由 |
(二)审美权力与身体事件 |
第二节 审美实践的具象图绘 |
一、文字圈 |
二、图文圈 |
三、音视频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时代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媒介审美经验的三次变奏 |
一、静观:纸质媒体时代 |
二、震惊:电子时代的发生 |
三、介入:走进“第五媒体” |
第二节 微审美的文化征象 |
一、场景:碎片与生产 |
二、图像:爆震与增殖 |
三、微众:感知共同体 |
第三节 微审美的呈现方式 |
一、审美形式竖屏化 |
二、审美趣味多元化 |
三、视听审美的碎微化 |
四、审美接受的沉浸化 |
五、风格审美的小众化 |
六、生活美学深层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时代审美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赛博空间的运行逻辑与审美经验 |
一、虚拟环境与审美感知 |
(一)基于拟态环境的审美符号生产 |
(二)基于移动社交的审美感知空间 |
二、自媒体崛起与审美公众的话语革命 |
(一)自媒体革命及文化意义 |
(二)审美公众的经验微化 |
第二节 消费社会的内在逻辑与审美转向 |
一、消费意识形态与审美泛化 |
(一)消费主义与文化特质 |
(二)深层审美与符号快销 |
二、微生产与资本逻辑 |
(一)微众共同体 |
(二)审美经济 |
第三节 微时代的政治样貌与审美平等 |
一、权利分解与感觉平等 |
二、审美共识与柔性政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时代审美的困境反思 |
第一节 技术审美的伦理 |
一、媒介技术对审美的超越 |
(一)工具理性与审美遮蔽 |
(二)感官改造与审美“茧房” |
二、审美空间的异化与断裂 |
(一)机器视觉 |
(二)审美迷狂 |
第二节 图像的审美危机 |
一、内涵消解与表征过剩 |
二、拒绝阐释与感觉狂欢 |
(一)乌托邦式的观看行为 |
(二)荒诞的身体美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从经典概念到现实问题 |
二、美学面向现实及未来的提问方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当代通俗小说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论文视角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大众文化与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创作的特点 |
第一节 目的: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的阅读最大化的追求 |
第二节 途径: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市场运作机制的设置 |
一、当代通俗小说的生产 |
二、当代通俗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特点: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市场运作机制的比较 |
一、与现代通俗小说相比较 |
二、与欧美畅销书机制相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纸读: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 |
第一节 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特质 |
一、大众读者的阅读 |
二、本土化的畅销书机制 |
第二节 寄身畅销书机制的“郭敬明”现象 |
一、内容消费:年轻读者的“代言人” |
二、运作策略:与出版机构合作及IP运营 |
三、偶像构建:“造神”与“吸粉” |
第三节 大众传媒推动的“麦家热” |
一、文本:中国式谍战的传统 |
二、营销:携手影视剧的策略 |
三、传播:跨文化流行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读:网络小说的屏阅读与“粉丝”狂欢化的消费 |
第一节 屏阅读:众声喧哗的开放空间 |
一、载体:纸张到屏幕 |
二、文本:欲望的呈现 |
三、互动:阅读与评论 |
第二节 读者:过度消费的粉丝 |
一、结构:“70后”到“90后” |
二、生产:消费与投入 |
三、参与:管理与监督 |
第三节 市场运作:以读者为中心 |
一、营销:纸质出版到全版权运营 |
二、类型:高度细分的受众 |
三、作者:卖文谋生的草根 |
四、编辑:被削弱的环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手读:电子游戏的阅读与跨媒介转换 |
第一节 电子游戏的定义和分类 |
第二节 电子游戏阅读机制的设置 |
一、故事与空间 |
二、人物与互动 |
第三节 电子游戏与通俗小说的跨媒介转换 |
一、“手读”变“纸读” |
二、“纸读”变“手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中国网络文学创作主体研究 |
第一节 从写手到作家 |
第二节 网络狂欢的痞子蔡 |
第三节 网络反哺文学的安妮宝贝 |
第四节 网络孕育出的大神唐家三少 |
第五节 网络突破生活的余秀华 |
第六节 网络文学主体的自我规范 |
第二章 中国网络文学载体平台研究 |
第一节 技术发展带来的载体变革 |
第二节 萌芽期的网络论坛型载体——以天涯为例 |
第三节 人文情怀的网络栖息——以榕树下为例 |
第四节 台式机时代网络文学——以起点中文网为例 |
第五节 移动客户端的阅读与写作——以掌阅为例 |
第六节 闹中取静的小众阅读与写作——以翼书网为例 |
第三章 中国网络文学治体研究 |
第一节 网络文学主体与载体的博弈 |
第二节 网络文学治体的两手抓 |
第三节 网络文学治理体系的建构 |
第四章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经验启示 |
第一节 传统文学的生命力,涵养作家 |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生产力,科技支撑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命运共同体 |
结语 |
附录:中国网络文学大事记(1994—2018)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士学位期间所作的成果 |
致谢 |
(5)“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综述 |
第二章 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互联网+ |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
三、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依据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学习动机理论 |
三、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
第三章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现状 |
第一节 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 |
一、2017 级非外语系新生入学考试英语成绩分析 |
二、2015-2017 级非外语系学生高考英语单科成绩统计分析 |
第二节 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多样融合教学后的研究数据分析 |
第四章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案例分析 |
第一节 高职学生英语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
一、情境构建 |
二、教学实践 |
三、实践反馈 |
第二节 高职学生英语写作教学案例分析 |
一、情境构建 |
二、教学实践 |
三、实践反馈 |
第三节 高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案例分析 |
一、情境构建 |
二、教学实践 |
三、实践反馈 |
第五章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
第一节 高职学生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
一、高职学生阅读存在问题与拥有优势 |
二、高职学生英语阅读的多样融合 |
三、高职学生阅读的策略 |
第二节 高职学生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
一、高职学生英语写作的内涵 |
二、高职学生英语写作的特征 |
三、高职学生英语写作的路径 |
第三节 高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策略 |
一、“互联网+”的发展给高职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带来挑战 |
二、“互联网+”的发展给高职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带来机遇 |
三、“互联网+”背景下培养高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措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学术期刊文献类 |
二、学术着作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一、学术论文 |
二、参编教程 |
三、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6)自媒体文艺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选题的意义与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自媒体时代与自媒体文艺 |
一、何为自媒体 |
(一)“下一个时代的新闻”:自媒体概念的产生 |
(二)似是而非:自媒体与新媒体的概念辨析 |
(三)自媒体与手机 |
二、自媒体文艺与形态概览 |
(一)自媒体文艺形态的发展历程 |
(二)自媒体文艺形态的分类 |
第二章 “沉浸”传播对自媒体文艺的“赋形”作用 |
一、易如翻掌:草根大众的及时性创作 |
(一)人机融合 |
(二)文艺主体的草根化 |
(三)文艺活动的即时化与日常化 |
二、会声会影:对非艺术存在的接纳 |
(一)媒介符号融合 |
(二)声觉空间 |
(三)“非艺术”世界的入侵 |
三、泛众传播:开放性的交互艺术 |
(一)传播模式融合 |
(二)创作方式的交互性 |
(三)创作过程的开放性 |
第三章 自媒体文化对自媒体文艺的“赋形”作用 |
一、锦衣昼行:自恋表达与意义浅表化 |
(一)“晒”文化 |
(二)自恋创作倾向 |
(三)意义的浅表化 |
二、插科打诨:自媒体文艺的“狂欢语体” |
(一)“段子”文化 |
(二)狂欢语体的盛行 |
三、无微不至:艺术表达的碎微化 |
(一)“微”文化 |
(二)文艺体制微型化 |
(三)意义的碎微化 |
第四章 自媒体文艺形态的三个切面 |
一、自媒体文艺的存在形态与方式 |
(一)即时性存在 |
(二)情境性存在 |
(三)结构性存在 |
二、自媒体文艺的意义形态与生成机制 |
(一)意义的自主化创生 |
(二)意义的交互性成型 |
(三)意义的争夺性替换 |
三、自媒体文艺的外部呈现形态 |
(一)“去定调”的复合符号 |
(二)“去主导”的复合文本 |
(三)“去稳定”的复合风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网络文学,是文学的新声,还是挽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网络文学的概念 |
1.2 网络文学研究的范畴 |
1.3 网络文学前人研究综述 |
2. 网络文学的源与流 |
2.1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裂变 |
2.1.1 网络文学的孕育阶段 |
2.1.2 网络文学的诞生及其早期发展阶段 |
2.1.3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 |
2.2 网络文学的当下状态 |
2.2.1 网络文学的规模 |
2.2.2 网络文学的影视剧改编状况 |
2.2.3 网络文学的游戏开发状况 |
2.3 网络文学的当下特征 |
2.3.1 网络文学以市场为准的评价体系 |
2.3.2 网络文学当下的生存状态 |
2.3.3 网络文学的虚拟性 |
3. 网络文学各个环节中的新特点 |
3.1 网络文学的创作——生产式写作 |
3.1.1 网络文学的创作态度 |
3.1.2 网络文学的更文方式 |
3.1.3 软件写作 |
3.2 网络文学的传播——商业资本的侵入 |
3.2.1 文学网站上的排行榜及推文 |
3.2.2 其它网络平台上的网文广告 |
3.2.3 读者粉丝对网文作品的推广 |
3.3 网络文学的接受——游戏式地快速阅读 |
3.3.1 读者对书目的选择方式 |
3.3.2 读者的阅读方式 |
3.3.3 成为粉丝之后的读者 |
4. 网络文学,是新声还是挽歌 |
4.1 网络文学流行的现状及原因 |
4.1.1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现状对比 |
4.1.2 网络文学流行的经济原因 |
4.1.3 网络文学流行的社会原因 |
4.2 从早期的革命性幻想到今后的发展预测 |
4.2.1 网络文学早期的革命性幻想 |
4.2.2 网络文学当下的市场化 |
4.2.3 网络文学今后的发展趋势 |
4.3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比较 |
4.3.1 传统文学的经典性与传承性 |
4.3.2 网络文学的商业性与类型化 |
4.3.3 文学何以成为文学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中职语文微写作调查分析 ——以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相关概念辨析 |
1. 微写作 |
2. 新媒体 |
(二) 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 选题依据 |
2. 研究意义 |
3. 论文创新点 |
二、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
(一) 研究设计说明 |
1. 问卷调查设计纲要 |
2. 访谈设计纲要 |
(二) 中职学生作文现状问卷调查 |
1. 调查数据分类统计 |
2. 学生作文现状调查小结 |
(三) 对中职语文教师的访谈 |
1. 访谈对象及访谈内容 |
2. 访谈小结 |
(四) 新媒体背景下中职语文写作教学调查小结 |
1. 学生层面 |
2. 教师层面 |
三、中职语文微写作实践运用 |
(一) 微写作实施与新媒体关联性 |
1. 微写作与新媒体的链接与整合 |
2. 微写作对新媒体的特性与个性 |
(二) 中职语文微写作教学实施 |
1. 微写作主体群 |
2. 微写作要求 |
(三) 微写作“集训营” |
1. 随笔乐园精选库 |
2. 课堂学习微主播 |
3. 新词新语风向标 |
4. 读者微剧场 |
5. 生活轶事微创室 |
(四) 班级微写作点评区 |
1. 在线微会议 |
2. 线下微讨论 |
3. “微写作”电子档案意义及案例举隅 |
四、中职语文微写作教学基本要求及应对策略 |
(一) 对中职语文教师要求 |
1. 新媒体教育技术的运用 |
2. 广泛阅读与深度阅读 |
3. 美育沁染 |
4. 智慧教学与创新教学 |
(二) 微写作对中职生的基本要求 |
1. 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 |
2. 敏锐观察与勤于写作 |
3. 广泛阅读与自由表达 |
(三) 中职语文微写作发展对策 |
1. 破“怕”与攻“难” |
2. 培养阅读“饥饿感” |
3. 勤写多作,语言思想双锤炼 |
4. 以经典为师,学会模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本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融合与建构:媒介化时代与文学生产 |
第一节 理解媒介化时代 |
一、媒介,媒介化,媒介化社会 |
二、媒介化时代的历史与文化语境 |
三、中国媒介化社会的特点 |
第二节 文学生产:概念与本文的落脚点 |
一、马克思的艺术生产思想 |
二、本雅明的艺术生产思想 |
三、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理论 |
四、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的外在语境 |
第二章 延宕与泛化:文学性质与形态的异变 |
第一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性质的变化 |
一、阿喀琉斯之踵:受伤的文学审美属性 |
二、审美泛化与日常生活审美 |
三、文学性的泛化 |
第二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形态的变化 |
一、数字复制与“光晕”的消逝 |
二、图像增殖、网络化与传统文本形态的变革 |
第三章 碰撞与整合:边缘化与平面化的作家 |
第一节 文学生产方式变革与作家心态的变化 |
一、作家生产方式的变革 |
二、市场导向与作家创作心态的变化 |
三、作家群体的整合与分流:作家、写手与明星 |
第二节 时空观的变化与快感写作 |
一、趋零距离与心神涣散 |
二、时间形态空间化 |
三、平面化写作与快感写作 |
四、重新部落化与“影响的焦虑” |
第三节 公共领域与知识分子角色转化 |
一、作为意见领袖的明星作家 |
二、“媚俗”与作家自我的沦丧 |
三、作家与媒介的尴尬关系:合谋或被利用 |
四、将媒介作为公器:还原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
第四章 娱乐与消费:媒介化时代的文学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娱乐和影像引导下的文学消费与受众选择 |
一、信息爆炸与文学消费的多样化 |
二、接受群体的分化与分众传播 |
三、纯文学阅读的没落、大众阅读的泛滥与快感文化的兴盛 |
第二节 注水:从纸媒到影视 |
一、迎合:以影视为目的的小说创作 |
二、媾合:抹平独立意识的影视改编 |
三、如何注水:以作为小说、电影的《白鹿原》为例 |
第三节 失调:从虚拟到实体 |
一、阅读、点击量与网络文学的超长文本结构 |
二、双向互动与网络文学的同质化 |
三、从虚拟转为实体——以《后宫·甄嬛传》为例 |
第五章 丧失与涅盘: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与批评的变异 |
第一节 媒介化时代的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 |
一、传统文学生产机制的崩溃 |
二、新的文学生产机制的形成 |
三、类型化文学的生产与跟风写作 |
第二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批评的扩张与转向 |
一、文学批评的衰落与扩张 |
二、文学批评标准之争:以“韩白之争”为个案 |
三、媒介化时代有无文学“经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在线写作——网络时代的一种写作姿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网络文学的贡献和局限[J]. 欧阳友权.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2020(04)
- [2]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D]. 林文.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3]当代通俗小说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研究[D]. 胡萱. 苏州大学, 2019(06)
- [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D]. Rasuleva Nigina. 上海大学, 2019(02)
- [5]“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D]. 谢芬芬.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9(02)
- [6]自媒体文艺形态研究[D]. 曾长城. 鲁东大学, 2018(08)
- [7]网络文学,是文学的新声,还是挽歌[D]. 郑延卓. 海南大学, 2018(06)
- [8]中职语文微写作调查分析 ——以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为例[D]. 夏欣. 湖北大学, 2018(02)
- [9]“自媒体”时代的诗歌形态[J]. 马春光.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10]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D]. 翟传鹏.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