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1t3 RECEPTOR EXPRESSION ON THE SURFACE OF MALIGNANT HEMATOPOIETIC CELLS AND RESPONSES TO F1t3 LIGAND STIMULATION(论文文献综述)
范腾[1](2020)在《复方青黄散调控HIF1A/GATA信号通路改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红系造血》文中认为临床研究表明,复方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安全、临床有效。为进一步完善复方青黄散临床疗效、复方青黄散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本研究在课题组研究基础上,对复方青黄散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利用MDS转基因模型小鼠进行药效学和作用机制探讨。研究一 复方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目的:分析复方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到2016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接受复方青黄散治疗1年半的6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患者使用复方青黄散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相关因素。患者一般资料描述采用统计描述,计数资料的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61例MDS患者接受复方青黄散治疗后:16例获得血液学改善(16/61,26.2%),40例获得血液学稳定(40/61,65.6%),5例治疗无效(5/61,8.2%),血液学进步率为91.8%。(2)61例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85.59±26.6g/L)较治疗前(79.23±21.28g/L)显着升高(p=0.016)。(3)61例患者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1.14±0.63×109/L)较治疗前(1.01±0.53×109/L)升高,无显着差异(p=0.12)。(4)61 例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43.67±37.79 × 109/L)较治疗前(44.35±38.23×109/L)无显着改变(p=0.93)。(5)61 例患者在治疗后 3 月(260ml)、6月(180ml)以及1年半(80ml)的输血量较治疗前(350ml)显着减少(p=0.0004)。(6)年龄小于60岁,染色体核型预后好和中等及IPSS-R低危和中危患者复方青黄散治疗后疗效较好。(7)61例患者使用复方青黄散后未见肝肾功能异常。结论:复方青黄散治疗MDS患者的血液学进步率为91.8%,复方青黄散对红系改善较为明显。研究二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复方青黄散的药效学研究目的:为了解复方青黄散药效学,本研究建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基因小鼠模型并进行复方青黄散的药效学研究。方法:本研究利用M11PTD/WT/Runx1Δ/Δ和TPM+移植小鼠的转基因MDS模型小鼠。M11PTD/WT/Runx1Δ/Δ和TPM+小鼠发病后,将其骨髓移植到受体鼠体内(B6J和B6J*129),TPM+移植小鼠给予多西环素食物诱导发病,M11PTD/WT/Runx1Δ/Δ移植小鼠则等待发病。移植后监测小鼠移植物嵌合度。小鼠发病后将16只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复方青黄散或PBS灌胃治疗,每周5次,连续4周。复方青黄散给药小鼠药物剂量为4.2mg/kg/天,PBS组给予100ul/天。评价给药前、后小鼠血常规的变化,记录小鼠的生存时间。结果:(1)M11PTD/WT/Runx1Δ/Δ和TPM+移植小鼠移植1月后移植物嵌合度检测:M11PTD/WT/Runx1Δ/Δ移植小鼠CD45.2+细胞群所占百分比为76.19±3.21%,TPM+移植小鼠中,GFP+细胞群所占百分比为74.59±7.22%。(2)复方青黄散和PBS治疗组小鼠治疗前血常规基线。PBS组和复方青黄散组小鼠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的基线一致(p=0.32,0.19,0.55)。(3)复方青黄散和PBS组小鼠治疗后血常规变化。①治疗后第8,15,21天,复方青黄散组小鼠血红蛋白较PBS组小鼠血红蛋白显着升高(p=0.009,0.026,0.015);②治疗后第8,15,21天,复方青黄散组小鼠红细胞较PBS组红细胞显着升高(p=0.005,0.012,0.004);③治疗后第21天,复方青黄散组小鼠血小板较PBS组小鼠显着升高(p=0.029)。(4)复方青黄散组和PBS组小鼠生存时间:PBS对照组小鼠中位生存时间为47.5天;复方青黄散组小鼠记录至128天,仍未得到中位生存时间,复方青黄散治疗组小鼠的生存时间较PBS组显着延长(p=0.04)。结论:复方青黄散可改善MDS模型小鼠贫血、血小板减少,延长其生存时间。研究三 复方青黄散改善贫血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为了解复方青黄散改善贫血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MDS小鼠和正常小鼠及MDS患者和正常人的细胞进行体内、外作用机制和分子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采用CCK-8法分析复方青黄散对正常小鼠和人的细胞以及MDS小鼠和人的细胞的细胞活力的作用;(2)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MDS小鼠复方青黄散和PBS干预后骨髓造血干细胞和红细胞前体细胞分化;(3)采用克隆形成簇、红细胞爆发集落形成簇和红细胞集落形成簇分析,对MDS小鼠骨髓和正常小鼠骨髓进行体外培养,研究复方青黄散对红系分化的体外作用;(4)采用免疫蛋白电泳和定量PCR,探讨复方青黄散对MDS克隆和正常克隆的分子学作用机制。结果:(1)复方青黄散对MDS小鼠细胞、MDS患者细胞、正常小鼠和人脐带血细胞无细胞活力抑制作用,可促进MDS-L细胞分化。(2)MDS小鼠给予复方青黄散治疗后,红细胞前体细胞群Ⅰ、Ⅱ较PBS组显着增加(p=0.014,p=0.031),成熟红细胞群Ⅳ较PBS组显着减少(p=0.039);复方青黄散组正常造血干细胞群较PBS组显着增加(p=0.006),复方青黄散组小鼠脾脏较PBS组显着减小(p=0.032)。(3)体外TPM+骨髓移植小鼠骨髓细胞、TPM+、TPM-小鼠骨髓细胞和正常小鼠骨髓的BFU-E和CFU-E培养结果显示:复方青黄散组BFU-E和CFU-E的克隆计数和细胞数均较PBS组增加(p<0.05)。(4)正常小鼠给予复方青黄散治疗后,小鼠的LSK,MPP2,MPP3,MPP4及Pre-CFU-E、Pro-E+CFU-E细胞群均较PBS组增加(p<0.05),两组小鼠的脾脏重量和血常规改变无差异(p>0.05)。(5)复方青黄散可下调M11PTD/WT/Runx1Δ/Δ细胞HIF1A蛋白及下游Binp3,Binp31,Ldha,Hk2,Ddit4基因表达,上调M11PTD/WT/Runx1Δ/Δ细胞P53、MDM2、VHL蛋白的表达。(6)复方青黄散可上调正常细胞GATA1、GATA2、GATA3蛋白表达。结论:复方青黄散通过促进MDS克隆和正常细胞的红系分化而改善贫血。复方青黄散改善贫血的分子作用机制为:下调MDS克隆HIF1A表达,发挥抑制MDS克隆作用,使MDS克隆向正常红系分化;上调正常细胞的GATA1、GATA2、GATA3,促进正常细胞的红细胞系分化。
李增政[2](2020)在《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小鼠免疫系统的调控及活性单体解析和天然化合物抗白血病模型筛选》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免疫力低下在祖国医学看来多属于肾阳虚的范畴,以温阳补肾固卫气的根本出发对治疗临床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对白血病患者,可以减轻白血病患者因药物产生的副作用和免疫抑制。细胞免疫治疗是新兴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其通过各种生物技术手段在体外对免疫活性细胞进行改造,扩增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进而达到提高患者免疫力,同时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此外在现代医学治疗白血病中小分子抑制剂占了重要一席,尤其是酪氨酸酶抑制剂,自伊马替尼诞生以来大大改变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式。许多中药或有药用作用的植物药对白血病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尽管已经报道了很多有治疗效果的小分子,但诸多药物中存在的小分子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我们仍然不清楚。前期的临床实践证明补阳中药方剂有助于提升肾阳虚患者免疫力和白血病预后的线索,但方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和起重要作用的中药我们对此知之甚少。同时诸多药用植物在民间被用来抗肿瘤,但其中起抗肿瘤作用的活性分子我们也仍然不清楚。因此本课题围绕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小鼠免疫细胞的调节及活性成分分析和新型小分子抗白血病细胞的筛选来开展。目的:(1)探索中药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型小鼠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基础研究数据。(2)通过对补肾回阳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单体解析使得对该方剂的认识更加深入。(3)筛选出药用植物中具有抗白血病细胞的新型天然小分子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方法:(1)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型小鼠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通过腹腔注射25mg/kg氢化可的松,建立肾阳虚小鼠模型,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连续给药10天后,检测肾阳虚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的一般体征、外周血象、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随后给予肾阳虚模型小鼠补肾回阳方0.25ml/天灌胃治疗,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一天一次,连续给药15天。治疗结束后检测小鼠的一般体征、外周血的相关免疫细胞,和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小鼠的外周血、骨髓和脾脏的CD3+、CD3-NK1.1+、CD3+NK1.1+的占比水平;以及分离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后期细胞因子诱导培养DC细胞,检测其体外扩增情况,最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2)补肾回阳方的活性成分法分析:将补肾回阳方的浓缩液和标准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液质色谱串联分析,通过对比标准品和数据库来探索补肾回阳方中的活性成分。(3)新型小分子抗白血病细胞作用的:将分离得到的新型小分子化合物进行CCK-8药敏实验,筛选对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的小分子。结果:(1)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型小鼠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中药灌胃治疗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补肾回阳组小鼠的体重增长明显;外周血中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上升;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中的CD3+、CD3-NK1.1+、CD3+NK1.1+的占比水平明显提高;经过补肾回阳方灌胃治疗的肾阳虚模型小鼠,由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经体外细胞因子诱导培养的DC细胞,细胞数量也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2)补肾回阳方的活性成分分析:结合标准品和数据库分析得到补肾回阳方中含有甘草苷、淫羊藿苷、次乌头碱三种物质,此外还得到与淫羊藿成分:异槲皮素、淫羊藿次苷II、淫羊藿苷A、淫羊藿次苷D2;炙甘草成分:甘草素、芹糖甘草苷、甘草黄酮C、甘草次酸;干姜成分:6-姜烯酚、6-姜辣素;肉桂成分:桂皮醛分子式和分子量一致的11种物质。(3)YWF-10、YHL-14、YWF-08、XY-24、XY-1、DS-7、DX-15小分子对THP-1、Jurkat、KG-1三种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其中YHL-14、YWF-08两种小分子对32D细胞的抑制作用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KG-1、THP-1的抑制作用有统计学差异(P<0.01),并且YWF-08对Jurkat细胞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01)。YWF-10、YWF-08、XY-24、XY-1、DS-7五种小分子对Jurkat细胞的抑制率远高于对其他细胞的抑制率;相比于对32D细胞的抑制率Jurkat细胞的抑制率也远大于对32D细胞的抑制率。结论:(1)补肾回阳方可以提升肾阳虚小鼠外周血中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可以提高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中的CD3+、CD3-NK1.1+、CD3+NK1.1+的占比水平,以及可以提高DC细胞的体外诱导培养数量,证明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小鼠具有增强和恢复免疫的功效。(2)补肾回阳方中含有甘草苷、淫羊藿苷、次乌头碱三种物质,此外含有与异槲皮素、淫羊藿次苷II、淫羊藿苷A、淫羊藿次苷D2、甘草素、芹糖甘草苷、甘草黄酮C、甘草次酸、6-姜烯酚、6-姜辣素、桂皮醛分子式和分子量一致的物质11种,其中淫羊藿和炙甘草的活性成分最多,鉴于前人的研究和本研究结果在补肾回阳方对免疫的正向调节作用中淫羊藿和炙甘草发挥了要作用。(3)YWF-08、XY-24、XY-1、DS-7五种小分子对Jurkat细胞的抑制率远高于对其他细胞的抑制率;其中YHL-14、YWF-08两种小分子对32D细胞没有抑制作用,但对KG-1细胞和THP-1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彭林娜[3](2020)在《食管鳞癌的基因组变异及单细胞转录组改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死亡率高。基因组和转录组的异常是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系统地探究食管癌的基因组变异和转录组改变,是阐明食管癌分子发病机制与改善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关键。基因组变异是DNA序列上发生的碱基对改变,由胚系突变和体细胞突变组成。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胚系突变(也就是SNP)可以影响食管癌的患病风险以及预后,全基因组或全外显子组测序研究也发现体细胞突变与食管癌进展相关,但是目前没有同时对食管癌的胚系突变和体细胞突变进行整合分析的研究。为了综合地探究胚系突变或体细胞突变对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我们在基因组水平进行了胚系突变和体细胞突变与食管癌发病风险及患者生存的关联分析,构建了中国癌症基因组食管癌数据库 CCGD-ESCC(http://db.cbi.pku.edu.cn/ccgd/ESCCdb/index.html)。CCGD-ESCC数据库整合了多种食管癌相关的胚系突变和体细胞突变数据,包括:(1)2,022例食管癌患者和2,039例正常对照人群的队列中,16,544个SNP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联结果;(2)1,006例食管癌患者中,1,652个SNP与患者生存的关联结果;(3)675例食管癌患者中,8,833个体细胞突变与患者生存的关联结果。此外,为了进一步分析胚系突变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基于94例食管癌患者的多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和多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我们运用顺式表达数量性状基因座的分析方法,在肿瘤组织中鉴定了与基因表达水平相关的15,742个SNP(FDR<0.05),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找到了与基因表达水平相关的46,361个SNP(FDR<0.05)。食管癌具有复杂的肿瘤微环境,阐明食管癌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中基质细胞的转录组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食管癌、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通过对60例食管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以及癌旁正常组织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我们共获得了 208,659个单细胞的转录组数据,首次破译了食管癌肿瘤微环境的细胞组成。同时,对这60例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其配对外周血样本进行多细胞的全基因组测序和全外显子组测序来分析食管癌的基因组变化。结果表明,食管癌肿瘤细胞具有8种关键的共表达模式,食管癌肿瘤微环境中共有43种重要的基质细胞亚型,包括26种免疫细胞亚型和17种非免疫细胞亚型。通过对上皮细胞共表达模式的活化水平与基质细胞亚型的细胞占比进行相关分析,我们发现肿瘤细胞与免疫或非免疫的基质细胞之间存在多种相互作用,肿瘤微环境中不同基质细胞之间也相互影响。此外,我们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和多细胞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揭示了食管癌肿瘤细胞和基质细胞的组成与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最后,我们对食管癌肿瘤细胞的共表达模式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黏膜免疫样共表达模式中有3个标志基因(AGR2、CXCL17和MUC20)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显着相关(P<0.05),可以作为预测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为食管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在中国人群中对食管癌相关的基因组变异进行了系统性地分析和挖掘,并构建了 CCGD-ESCC数据库来共享关联结果,这对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加深并拓展了我们对复杂食管癌肿瘤微环境的认识,为其他实体瘤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和可以借鉴的研究模式。
张清[4](2018)在《抑制性受体TIGIT对NK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免疫检查点的肿瘤免疫治疗目前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很多研究表明阻断免疫检查点可以增强T细胞的效应功能,从而促进适应性免疫介导的抗肿瘤应答,PD-1/PD-L1和CTLA-4的阻断治疗在临床上也取得了惊人的疗效。TIGIT作为一个新兴的抑制性受体,会促进T细胞的耗竭,抑制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从而促进肿瘤的发展。而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除了T细胞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之外,NK细胞也能发挥重要的抗肿瘤作用;但是在肿瘤发展过程中,TIGIT对NK细胞耗竭的影响,以及对NK细胞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影响,这些均未有研究阐明。本研究则对肿瘤发展过程中TIGIT和NK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应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TIGIT高表达于肿瘤浸润NK细胞上并促进NK细胞耗竭我们收集了多例肿瘤病人(结肠癌和乳腺癌)的新鲜癌中心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发现与癌旁NK细胞相比,癌中心的NK细胞显着上调表达TIGIT,说明肿瘤的发展促进TIGIT在NK细胞上高表达。为了进一步研究TIGIT与NK细胞之间的关系,我们构建了六种小鼠肿瘤模型,检测了肿瘤浸润NK细胞和CTL上TIGIT、PD-1、CTLA-4抑制性受体的表达。发现随着肿瘤的发展,肿瘤浸润的NK细胞主要以TIGIT+PD-1-CTLA-4-的细胞群为主;而肿瘤浸润的TIGIT+CTL大多都是PD-I+或者CTLA-4+的;证明了在肿瘤发展过程中,TIGIT是一个与NK细胞更相关的调控分子,并且NK细胞更特异性的被TIGIT调控,而不是PD-1或者CTLA-4。通过对比分析肿瘤浸润TIGIT+NK和TIGIT-NK细胞的表型、效应功能和凋亡能力,我们发现肿瘤浸润TIGIT+NK细胞处于更加耗竭状态。而肿瘤浸润NK细胞大多是TIGIT+的,以上结果证明肿瘤发展促进TIGIT高表达于肿瘤浸润NK细胞并促进其细胞耗竭。2.TIGIT缺失可逆转NK细胞耗竭并且促进肿瘤的清除我们在Tigifl/fl-Ncr1iCre/+小鼠(NK细胞特异性缺失TIGIT)中进行荷瘤实验,和对照鼠相比,发现TIGIT在NK细胞上缺失后,肿瘤增长显着减缓,小鼠生存周期显着延长,并且肿瘤浸润NK细胞和CTL的功能得到恢复。证明TIGIT高表达于NK细胞促进细胞耗竭从而加速肿瘤发展。3.TIGIT单独阻断可逆转NK细胞耗竭并且促进肿瘤的清除我们构建了一株特异性识别TIGIT的阻断性单克隆抗体,利用这株抗体我们进行小鼠体内肿瘤治疗实验。发现TIGIT阻断后,能够显着抑制结肠癌、黑色素瘤、乳腺癌和纤维肉瘤的增长,并且能够逆转肿瘤浸润NK细胞和CTL的耗竭。4.TIGIT介导的NK细胞耗竭不依赖于适应性免疫系统在适应性免疫缺陷鼠中(Rag2-/-,NOD-SCID和SCID),我们构建了结肠癌模型,发现肿瘤浸润的NK细胞仍显着高表达TIGIT,并且肿瘤浸润的TIGIT+NK细胞仍处于功能更加耗竭状态。5.TIGIT阻断介导的NK细胞功能逆转不依赖于适应性免疫系统在适应性免疫缺陷鼠中(Rag2-/-,NOD-SCID和SCID)构建结肠癌模型,利用TIGIT阻断抗体进行治疗,发现TIGIT阻断仍能逆转NK细胞功能,并且抑制肿瘤的增长。6.TIGIT/PD-LI阻断介导的增强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依赖于NK细胞我们首先构建了小鼠黑色素瘤模型,并清除NK细胞,发现肿瘤转移显着增加,CTL耗竭加重。在NK细胞缺失的条件下,即使再加入TIGIT阻断治疗,肿瘤增长不能得到抑制,并且CTL功能也不能被逆转。随后我们又在小鼠结肠癌模型中进行了验证,清除NK细胞后,分别给予TIGIT单独阻断、PD-L1单独阻断和TIGIT与PD-L1联合阻断治疗,发现没有NK细胞三种阻断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均消失,肿瘤不受控制的增长,并且CTL耗竭加重。7.TIGIT单独阻断能够激发潜在的抗肿瘤记忆应答我们利用TIGIT单独阻断治愈的小鼠(结肠癌和黑色素瘤),给予小鼠二次肿瘤攻击,不再给予任何治疗处理,和对照组相比,发现治愈小鼠具有更强的抗肿瘤功能,小鼠的生存率得到显着延长。
单威[5](2018)在《三维自组装多肽生物材料介导的小鼠多能干细胞向造血细胞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目前HSC移植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免疫系统疾病、多发性骨髓瘤以及骨髓衰竭综合征。目前全球同种异体和自体HSC移植得到广泛临床应用,但是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供着来源的HSC数量,获得人的白细胞抗原匹配的供者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PSC)包括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具有体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因此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移植所需要的HSC,另外从病人身上通过体细胞重编程技术获得的PSC,体外诱导分化产生HSC,可作为疾病模型探究疾病的病因,同时提供一个以细胞为基础药物筛选平台。尽管在过去数十年,研究者们不断在探究PSC诱导分化产生可移植的HSC,但并没有建立一种高效获得PSC来源的可供移植的HSC。目前PSC向HSC分化方法主要有(1)利用小鼠或人的基质细胞来诱导PSC造血分化;(2)利用拟胚体(Embryonic bodies,EBs)方法来诱导PSC造血分化;(3)两种方法相结合;(4)畸胎瘤方法。同时采用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结合上述方法,但是PSC向HSC分化依然存在关键科学问题需待解决:(1)诱导分化效率不高;(2)诱导分化获得的HSC体内很难实现长期造血植入潜能。前期的PSC造血分化研究集中于二维环境中进行,其实三维环境较二维环境能更接近的模拟自然状态下三维组织结构,在体内胚胎造血发育过程中,细胞与细胞之间不仅相互接触,还需要与周围的细胞外基质环境所包含的各种黏附分子、胶原蛋白等组分相互接触共同来完成胚胎造血发育的过程。细胞外基质环境对细胞的增殖、分化、维持以及组织形态构成起着重要作用。现在研究者们日益致力于开发新型具有型模拟体内三维组织结构和细胞外基质生物学功能的生物材料来调控干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体内胚胎造血发育过程中,造血微环境如主动脉-性腺-中肾区(aorta-gonads-mesonephros,AGM)、胎肝和骨髓中的基质细胞有利于促进体外PSC向HSC分化并维持和扩增PSC来源的HSC。研究报道AGM区来源的基质细胞AGM-S3促进人和小鼠的HSC扩增[34]。同时AGM-S3联合各种细胞因子促进人PSC向造血干细胞及下游谱系成体有核红细胞分化[35,36]。小鼠胎肝部位来源的基质细胞AFT024能体外高效维持小鼠造血干细胞的长期造血潜能[37]。人的胚胎干细胞与S17、骨髓来源的基质细胞OP9以及胎肝来源的基质细胞共培养自然诱导其向造血细胞分化,但是体外诱导分化效率低,获得的HSC体内没有或非常低的造血植入潜能[38]。本研究拟利用三维生物材料结合外源性促进PSC向HSC分化和扩增HSC的细胞生长因子,建立一种三维诱导小鼠PSC向HSC分化的体系,并结合HSC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来优化建立的三维诱导分化体系,目的为了获得小鼠PSC来源的长期造血的HSC,同时我们比较3D培养系统和2D培养环境下对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扩增效果,为体外探究PSC向HSC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研究平台,为促进PSC来源的HSC向临床应用转化奠定理论基础。1第一章利用自组装多肽生物材料建立小鼠多能干细胞向造血细胞分化的诱导体系目的:体外诱导PSC产生HSC能作为替代骨髓移植的有效手段,并且不会引起GVHD。目前,多种方法被用于评估PSC向HSC的分化,但是诱导分化效率低以及获得HSC功能不完整限制了造血分化的进一步研究。我们研究目的为了建立一种更好模拟体内胚胎发育的3D造血诱导分化环境,促进PSC产生功能性的HSC,而这种3D诱导的条件的复杂性很难通过2D培养系统来实现。方法:首先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3D自组装多肽水凝胶的结构特征;其次探究3D自组装多肽水凝胶联合造血相关细胞因子诱导小鼠PSC向造血细胞分化,流式检测ckit、CD41、CD45表面分子蛋白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多能性基因Oct3/4、内皮细胞相关基因CDH5、造血相关基因Gata1和HOXA9,造血表面分子CD41和CD45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CD41和CD45表面分子蛋白水平表达;克隆形成实验(Colony Formation Unit,CFU)验证3D诱导系统分化获得的造血细胞体外向造血各谱系分化的潜能;6-8周NOD-SCID小鼠用来评估3D诱导系统来源的造血细胞的体内植入潜能。结果:利用3D自组装多肽水凝胶联合细胞因子能有效诱导小鼠PSC向造血细胞分化,流式检测结果显示ckit、CD41、CD45表面分子明显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多能性基因Oct3/4表达下调、内皮细胞相关基因CDH5、造血相关基因Gata1和HOXA9,造血表面分子CD41和CD45的基因表达上调;免疫荧光检测CD41、CD45表面分子得到表达;CFU克隆形成实验表明,3D造血诱导系统来源的造血细胞具有向各造血谱系克隆分化潜能;另外体内动物移植实验显示,移植三周后,外周血检测,CD45.2+细胞在NOD-SCID(CD45.1)小鼠体内植入率有3%,3D造血诱导系统分化获得具有短期造血植入潜能的多潜能造血祖细胞。结论:利用3D自组装多肽水凝胶联合细胞因子能有效诱导小鼠PSC向造血细胞分化,获得体外向各谱系造血分化潜能的造血细胞,体内具有短期造血植入潜能的造血祖细胞。2第二章利用OP9基质细胞提高自组装多肽生物材料介导的3D诱导分化体系的效率目的:OP9或OP9-DL1基质细胞体外有利于促进PSC向HSC分化,同时可促进体外胚胎发育过程中造血前体细胞和生血内皮细胞向HSC成熟分化,在第一章建立3D诱导小鼠PSC向HSC分化中,每个PSC向HSC分化不是同步的,3D系统中存在多种造血前体和发育早期造血细胞,我们接下来研究目的是利用造血微环境基质细胞OP9来进一步优化3D造血诱导分化系统,目的为了增强PSC向造血干祖细胞分化效率,获得更多功能性的HSC,为PSC向HSC分化的机制研究奠定工作基础。方法:OP9基质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进一步诱导3D诱导系统分化来的造血样克隆,流式检测不同时间段中胚层表面分子、生血内皮细胞、造血干祖细胞的表面分子flk1、ckit、TIE2、CD144、CD41、CD45、Sca-1 以及目前最新文献报道的 CD201表面分子的表达;CFU克隆形成实验验证OP9基质细胞优化3D诱导系统分化获得的造血细胞向造血各谱系分化的潜能;结果:OP9基质细胞能有效促进3D诱导系统分化来的造血样克隆向造血前体及造血干祖细胞进一步成熟分化,流式检测结果显示ckit、TIE2、CD144、CD41、CD45、Sca-1、CD201表面分子明显表达;中胚层表面分子标记flk1表达水平在共培养诱导分化第2天到第5天上调,第5天到第8天明显下调;CFU克隆形成实验表明,OP9基质细胞优化3D造血诱导系统来源的造血细胞具有向各造血谱系克隆分化潜能;结论:利用OP9基质细胞能有效促进3D诱导系统分化来的造血样克隆向造血前体及造血干祖细胞进一步成熟分化,产生一群类似于胚胎发育过程中AGM区的pre-HSC,并且获得一群未见报道的CD201+LSK造血细胞。3第三章自组装多肽生物材料介导的3D培养体系较2D培养体系利于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扩增目的:为了探究自组装多肽生物材料介导的3D诱导系统确实有助于为体外探究PSC向HSC提供好的平台,我们进一步比较所建立的3D诱导系统较2D诱导系统是否有效对小鼠骨髓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进行扩增,为探究3D系统之所以利于PSC向HSC诱导分化的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选小鼠骨髓来源的ckit+细胞,利用3D自组装多肽生物材料水凝胶联合造血相关细胞因子及小分子化合物对其扩增,并与2D同样扩增条件下作以比较扩增效果,普通光镜下观察ckit+细胞生长情况,流式检测两种不同条件下Lineage-Sca-1+ckit+(LSK)细胞比例,以及向下游各造血谱系细胞分化的程度。CFU克隆形成实验比较两种不同扩增条件克隆形成能力差别。结果:3D自组装多肽水凝胶联合细胞因子及小分子化合物,较2D同样条件下扩增ckit+细胞,能更好维持造血干祖细胞,3D环境中LSK(Lineage-Sca-1+ckit+)阳性细胞比例较2D条件下高,有明显差异;CFU克隆形成实验表明,3D与2D比较,同样细胞数量条件下,3D的CFU克隆数比2D的CFU克隆数高,有明显差异。结论:自组装多肽生物材料介导的3D培养体系较2D培养体系更有利于维持小鼠骨髓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干性,并且利于HSC下游血液各谱系细胞的生长维持,与2D比较,3D系统能更好模拟体内,营造维持HSC干性微环境,为探究PSC向HSC分化提供理论依据。
王傲莉[6](2017)在《针对FLT3-ITD阳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激酶抑制剂药物学研究》文中指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由于髓性细胞通过克隆、增殖、异常分化等方式快速的渗透至骨髓,血液和其他组织(包括脾、淋巴结、肝脏等组织)为特点的造血系统异常的癌症。FLT3受体属于III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中成员,目前研究表明FLT3基因的表达异常、突变与AML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关系。据统计大约1/3的AML患者具有该基因突变,这导致FLT3下游信号通路持续活化和细胞的恶性增殖,因此FLT3成为靶向治疗AML的重要靶点。由于FLT3突变在AML中表现突出具有强烈的临床需求,近几年来针对FLT3的药物开发取得了迅速发展。尤其是2016年2月19日,诺华公司开发的FLT3激酶抑制剂PKC412(midostaurin)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突破性"地位用于治疗FLT3突变的AML患者,更加确证了 FLT3激酶作为FLT3-ITD的AML的药物开发靶点的有效性。本论文主要围绕FLT3激酶抑制剂的理性设计和药物作用机制及克服耐药性等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部分:针对FLT3-ITD突变的高选择性I型激酶抑制剂CHMFL-FLT3-165的药物学研究我们利用老药新用的理念通过高通量筛选的方法发现已上市药物Ibrutinib(BTK抑制剂)能够选择性的抑制FLT3-ITD突变的细胞,但对FLT3-wt的AML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但由于Ibrutinib对FLT3激酶的抑制活性在submicromolar。为了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活性和选择性更好的FLT3激酶抑制剂,我们以Ibrutinib的母核为基础,设计并合成了优于Ibtutinib的新型Type I抑制剂CHMFL-FLT3-165,实验结果显示,该化合物选择性的对FLT3-ITD阳性的AML细胞有强烈的抑制增殖的活性,并且对FLT3-wt的细胞的没有显着的影响。同时CHMFL-FLT3-165对FLT3激酶介导信号通路有明显的影响,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动物模型试验中,该化合物在25mg/kg的剂量下,就能够抑制肿瘤在小鼠体内的生长(TGI=76%)。尽管,CHMFL-FLT3-165的作用活性非常强,但由于口服利用度等药物代谢性质不太理想,不适宜进一步的临床前开发研究。但作为一个先导化合物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药物模板,为进一步开发高活性高选择性的FLT3激酶抑制剂提供基础。第二部分:针对FLT3-ITD突变的临床前候选激酶抑制剂CHMFL-FLT3-122的药物学研究前期得到的化合物CHMFL-FLT3-165尽管生物活性很好,但由于其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不理想,为了得到口服利用度等药物代谢性质更好的化合物,我们通过药物化学的方法对Ibrutinib的结构进一步进行优化,得到一个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化合物CHMFL-FLT3-122,在细胞层次上,CHMFL-FLT3-122对FLT3-ITD阳性的细胞有很强的抑制增殖的作用,能够明显的抑制FLT3介导的信号通路,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并且该化合物对FLT3和CKIT激酶有很好的选择性,暗示该化合物可能会避免骨髓抑制等相关的副作用。随后,我们对最为关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CHMFL-FLT3-122的口服利用度达到30%,半衰期T1/2(h)为1.4小时,并且在MV4-11细胞接种的异种移植瘤小鼠模型中,该化合物呈现剂量依赖性的抑制效果,而对小鼠体重没有明显影响。上述研究结果表明,CHMFL-FLT3-122会是治疗FLT3-ITD阳性的AML的一个潜在的临床候选药物。第三部分:针对FLT3激酶多种突变的II型激酶抑制剂CHMFL-FLT3-213的药物学研究尽管目前PKC412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FLT3突变导致的AML,但在前期的临床实验中,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耐药现象也不断出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由于FLT3激酶区发生了多种耐药突变,导致激酶抑制剂对FLT3的抑制作用减弱。为了进一步获能够克服FLT3激酶区多种耐药性突变,诸如FLT3 gatekeeper F691L的耐药突变,我们又在Ibrutinib与FLT3的结合模式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 II型抑制剂CHMFL-FLT3-213。实验结果表明CHMFL-FLT3-213不仅对原发性的FLT3-ITD、FLT3-D835Y/V/H等突变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且对耐药突变如FLT3-ITD-F691L/D835Y等突变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且,该化合物依然能够对MOLM-13,MOLM-14和MV4-11有很强的抑制增殖作用,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1-G1期,诱导细胞凋亡。体内实验也显示了良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F=18.8%。在MV4-11接种的动物模型中,3.5mg/kg的剂量下就能够明显的抑制小鼠体内肿瘤生长。上述研究表明,CHMFL-FLT3-213为临床上治疗FLT3突变呈阳性的AML,尤其是针对耐药突变的AML提供了一个新工具和研究思路。第四部分:能够克服FLT3配体引起的FLT3激酶抑制剂耐药的已知化合物A674563的发现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对于FLT3抑制剂在临床研究中出现的耐药问题,除了激酶区发生的获得性耐药突变外,由FLT3配体引起的微环境耐药也是目前FLT3激酶抑制剂的所面临的问题之一。这是由于病人用药后体内的FLT3配体(FLT3-ligand,FL)水平的上升,从而重新激活wt-FLT3信号通路,包括AKT等。基于此,我们采用老药新用的理念,对现有的AKT抑制剂进行测试,发现"老药"A674563能选择性的抑制FLT3-ITD突变的阳性细胞系。并在FL存在的条件下,该化合物仍然显示出很强的抑制活性。提示A674563能够通过同时抑制AKT和FLT3激酶来克服此类耐药性。在动物模型中也表现出很好的抑制肿瘤增殖的活性。该项研究工作表明A674563无论是在细胞水平还是在动物模型上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为研究FLT3激酶提供了新工具,为AML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候选药物。
陈斌[7](2016)在《基因重组工具在肿瘤学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肿瘤已成为全球首要致死原因,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深入具体地认识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将极大地协助大家精准地治疗肿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作为一种基因组不稳定的体细胞遗传病,肿瘤之间存在很大异质性,并且本身处于不断“进化”的状态,这些特性使得鉴定、验证更多肿瘤相关基因,并实现靶向治疗,依然是一件充满挑战的研究工作。本博士学位论文包括以下三项研究:1、为发现更多肿瘤抑制基因,我们设计并开展了利用转座子在小鼠体内筛选肿瘤抑制基因的工作。在B1m缺失背景的小鼠体内,我们利用piggyBac转座子介导体细胞发生插入突变,干扰基因正常功能,从而诱发肿瘤生长。接着,我们收集了肿瘤标本,提取肿瘤基因组DNA,利用piggyBac序列标签克隆突变位点,并分析筛选的候选肿瘤基因。我们发现,小鼠体内高频次的转座可以导致小鼠胚胎致死;中等频率的转座会引起小鼠出生后生长发育异常;即使低频次的转座也会使小鼠整体生存周期缩短,并诱发肿瘤。在克隆piggyBac插入位点之后,我们可以看到,相比小鼠尾巴中转座子的整合,肿瘤标本中piggyBac插入位点存在明显的富集现象,提示肿瘤克隆扩增特性;piggyBac插入位点数量及其分布与已有研究比较一致;然而,在目前有限的肿瘤标本及测序分析中,我们尚未发现明确的肿瘤抑制基因。本课题的开展,提示我们利用piggyBac在体筛选肿瘤相关基因是可行;当然,为使研究更深入,限定筛选肿瘤的类型并完善相关专业条件也需要考虑。2、为研究Cdk5rap3在小鼠肝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我们在肝细胞特异的Cdk5rap3条件性敲除小鼠中,利用DEN诱发肝细胞癌的生长,通过与野生型小鼠观察比较肝癌发生率及肿瘤生长状态,明确该基因缺失对肝癌发生的影响。观察发现,肝细胞特异地敲除Cdk5rap3显着提高了小鼠肝癌发生率,其肿瘤生长数量和质量均远远高于野生型小鼠;让人意外的是,病理分析发现肿瘤细胞中Cdk5rap3表达明显升高,这些细胞并非来自基因敲除的肝细胞。这些结果提示我们,条件性敲除部分肝细胞中Cdk5rap3可以显着提高小鼠肝细胞癌易感性;这一表型的改变更多地来自肝脏内细胞与细胞或细胞与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3、我们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在Flt3-ITD敲入小鼠中存在一个耐药变异(Flt3-ITD c.2076T>A)。为验证该变异会引起肿瘤细胞耐药,我们克隆了cDNA,并将其回复为野生型碱基(Flt3-ITD c.2076T),在分别转化了Ba/F3细胞系之后检测了细胞对Quazartinib (AC220)、Sorafenib和Ponatinib的敏感性。与预期一致,我们发现,两个编码序列均可顺利转化Ba/F3细胞,均显示了持续活化的激酶活性;与Flt3-ITD c.2076T相比,Flt3-ITD c.2076T>A使得肿瘤细胞对Quazartinib和Sorafenib表现出耐药,而两株细胞对Ponatinib均敏感,与已有报道结果一致。该实验证实了,Flt3-ITD敲入小鼠中发现的变异与人类白血病细胞 FLT3中出现的Gate-keeper耐药突变一样,均会导致肿瘤细胞对Quazartinib和Sorafenib产生耐药性,而Ponatinib可以克服这种耐药。小鼠模型体内存在的耐药突变,提醒我们在使用小鼠模型开展实验研究时需要谨慎设计对照实验,以排除潜在的影响因素。总之,三方面的课题,分别从正向遗传学和反向遗传学的角度,使得自己可以利用多种遗传手段进行肿瘤学相关研究,并对它们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倪芳[8](2013)在《IGF-1促进人NK细胞发育及杀伤功能》文中研究指明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NK cells),作为与T细胞、B细胞并列的一大类淋巴细胞群体,是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NK细胞除了参与先天性免疫应答之外,还在适应性免疫的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NK细胞在病原微生物感染、肿瘤以及自身免疫病等多种病理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然而,NK细胞的发育、分化以及功能的调节等研究领域还存在许多空白。因此,深入研究NK细胞发育及其功能的调控机制将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其生物学功能非常广泛,已经有文献报道IGF-1可以促进T、B细胞的发育和生物学功能;但IGF-1在NK细胞发育及功能中有何作用却鲜有报道。本课题主要研究IGF-1在人NK细胞发育及功能中的调控作用,并深入探讨其机制,进一步完善人NK细胞的基础生物学理论,并为NK细胞的临床生物治疗提供坚实的实验基础。本课题首先分离正常的新生儿脐带血来源的CD34+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HSC),加入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F1t3配体(fins-like tyrosine kinase-3ligand, Flt3L)和白介素-15(interleukin-15,IL-15)进行长期培养(28天),进行体外NK细胞的分化及扩增,通过在该体系中加入IGF-1,探讨IGF-1对人NK细胞的发育及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其次分离正常人早孕蜕膜NK细胞,体外用IGF-1刺激,进一步阐明IGF-1对人NK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此外,我们在实验中发现不同来源的NK细胞分泌不同水平的IGF-1,因此,利用IGF-1siRNA及中和抗体阻断实验阐明内源性IGF-1对NK细胞功能的影响;为了揭示不同来源NK细胞差异表达内源性IGF-1的分子机制,我们利用microRNA芯片技术比较不同来源的NK细胞microRNA表达谱差异,以筛选调控NK细胞内源性IGF-1表达的microRNA,并验证目的microRNA通过靶向IGF-1调控NK细胞的功能。一、IGF-1促进人NK细胞发育。我们应用体外人NK细胞诱导分化体系,即体外分离纯化新生儿脐带血来源的CD34+造血干细胞,采用SCF、F1t3L、IL-15联合细胞因子刺激CD34+HSC分化发育为NK细胞。通过在该体系中加入IGF-1,培养28天后收集细胞,计数,进一步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56+NK细胞的比例、表面受体分子的表达及其功能性指标的表达变化,明确IGF-1在人NK细胞的发育及功能中的作用;通过检测NK细胞发育过程中IRS-1的表达水平,初步阐明IGF-1促进NK细胞发育的机制。结果显示,当在该体系中加入IGF-1后,NK细胞的比例和绝对数都有显着提高;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发现加入IGF-1组发育分化的NK细胞杀伤相关分子如穿孔素的表达上调,脱颗粒的能力上调(CD107a表达上调)。此外,我们发现在体外NK细胞发育过程的第14天,即NK细胞前体出现的时间,细胞不表达IRS-1,而在发育过程的第21天,细胞则表达IRS-1。鉴于IRS-1在IGF-1信号传递中的作用,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在IGF-1促进NK细胞发育的过程中,IGF-1可能起双重作用,即IGF-1先促进NK细胞前体的分化,之后则促进分化后NK细胞的增殖。综上结果,我们得出如下结论:IGF-1可以促进人NK细胞发育,且有可能提高NK细胞的杀伤潜能。二、IGF-1促进入NK细胞杀伤功能。为了进一步验证IGF-1对人NK细胞杀伤功能的影响,我们首先收集正常人早孕蜕膜组织,分离纯化蜕膜NK细胞,体外用IGF-1刺激培养24h,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穿孔素perforin及CD107a的表达;51Cr释放实验检测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杀伤功能)的变化。同时,我们对IGF-1刺激NK细胞后胞内信号分子进行了初步检测,以进一步阐明IGF-1促进人NK细胞杀伤功能的相关分子机制。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当IGF-1刺激早孕蜕膜NK细胞后,NK细胞perform及CD107a表达均显着上调,51Cr释放实验结果显示,IGF-1刺激蜕膜NK细胞后其细胞毒活性(杀伤功能)也有显着提高。此外,我们发现IGF-1可以促进NK细胞中STAT3的磷酸化,而且STAT3的抑制剂在抑制STAT3活化的同时,也抑制了NK细胞perforin的表达,这表明IGF-1促进NK细胞杀伤功能的机制,可能是通过STAT3信号途径启动了perforin的表达,进而发挥其更强的细胞毒活性。根据这部分结果我们得出如下结论:IGF-1可以促进人NK细胞的杀伤功能。三、内源性IGF-1对NK细胞的杀伤功能至关重要。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来源的NK细胞,如正常人外周血NK (pNK)细胞及早孕蜕膜组织中的NK (dNK)细胞均可分泌IGF-1,且分泌水平存在差异。鉴于不同来源的NK细胞其杀伤功能存在差异,因此我们推测内源性IGF-1可能参与NK细胞杀伤功能的调控。为了进一步验证内源性IGF-1在人NK细胞杀伤功能中的重要调控作用,我们利用核转染技术将IGF-1siRNA转染NK细胞系,qRT-PCR检测perforin等杀伤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利用IGF-1中和抗体处理人外周血NK细胞,51Cr释放实验检测NK细胞杀伤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当IGF-1siRNA转染NK细胞系后,NK细胞perforin表达下调;51Cr释放实验结果显示:当IGF-1中和抗体处理外周血NK细胞后,NK细胞的杀伤功能显着降低。此外,我们发现临床上反复流产病人的早孕蜕膜NK(dNK)细胞较正常人早孕蜕膜NK (dNK)细胞表达较高的内源性IGF-1,这与它们的杀伤能力呈正相关趋势。综上结果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内源性IGF-1对NK细胞的杀伤功能至关重要。四、miR-483-3p靶向IGF-1调控人NK细胞的杀伤功能。为了揭示不同来源NK细胞差异表达内源性IGF-1的分子机制,我们采用microRNA芯片技术,比较不同来源的NK细胞(dNK, cNK, pNK)以及外周血来源的NKT和T细胞之间microRNA的表达谱差异;利用靶基因预测网站分析与IGF-1相互作用的microRNA;利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IGF-1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鉴定,之后进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方法验证microRNA与靶基因相互作用;利用microRNA模拟体mimic和抑制剂inhibitor,并结合IGF-1中和抗体阐明microRNA通过靶向IGF-1调控人NK细胞的杀伤功能。microRNA芯片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人NK细胞其microRNA表达谱有着显着的差异;此外我们筛选到7个在NK细胞中特异表达的microRNAs:miR-340*,miR-483-3p, miR-130a, miR-199b-5p, miR-199a-3p,miR-210和miR-362-5p。其中miR-483-3p在早孕蜕膜NK(decidual NK,dNK)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利用Targetscan等预测网站分析发现IGF-1为其潜在相互作用的靶基因;接下来,我们成功构建了分别包含IGF-1野生型3’UTR及突变型3’UTR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83-3p可与预测靶基因IGF-1相互作用。我们进一步采用miR-483-3p mimic核转染NK细胞,上调NK细胞中miR-483-3p的表达,结果发现NK细胞杀伤能力减弱;相反,用miR-483-3p inhibitor核转染dNK细胞,下调dNK细胞中hsa-miR-483-3p的表达后,结果发现dNK细胞杀伤能力显着增强,并且IGF-1中和抗体可以逆转miR-483-3p inhibitor对NK杀伤功能的影响。这表明miR-483-3p通过直接靶向NK细胞内源性IGF-1的表达,进而抑制NK细胞的杀伤功能。综合以上,本课题的研究发现了生长因子IGF-1在人NK细胞中的新功能,即IGF-1可以促进人NK细胞的发育和细胞毒活性(杀伤功能),并深入阐述了其中的详细机制。此外,我们发现NK细胞的内源性IGF-1的表达对NK细胞的杀伤功能至关重要;不同来源的NK细胞杀伤功能的差异可能来自于其内源性IGF-1的差异表达,NK细胞IGF-1的差异表达受miR-483-3p的调控,即miR-483-3p可以通过靶向IGF-1调控NK细胞的杀伤功能。本研究不仅为NK细胞发育及功能的调控提供了新的机制,还将对人NK细胞的临床生物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陶家龙[9](2013)在《CD137单抗联合IL-15体外扩增NK细胞及其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文中认为目的:建立CD137单抗联合IL-15体外扩增NK细胞的方案,研究扩增后NK细胞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免疫磁珠(miniMACS)阴性分选获取CD3-CD56+NK细胞,将NK细胞分成对照组、IL-2+CD137单抗联合IL-15组、IL-2+CD137单抗组、IL-2+IL-15组、IL-2组进行培养,每3d半量更换条件培养基。经锥虫蓝染色法计算NK细胞的扩增倍数;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的表型;LDH酶释放法检测NK细胞对肺癌细胞株A549的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扩增后NK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FN-γ的分泌量。结果:经免疫磁珠阴性分选后NK细胞纯度为(93.28±3.21)%。IL-2+CD137单抗联合IL-15组NK细胞扩增倍数明显高于IL-2+CD137单抗组、IL-2+IL-15组、IL-2组及对照组[(86.20±5.00vs60.01±5.00、49.06±4.39、17.04±1.49、3.95+0.23,P<0.01)]。IL-2+CD137单抗联合IL-15组的对A549细胞的杀伤效率明显高于其它组[(93.14±3.27)%、(83.15±4.03)%、(71.25±3.24)%、(62.27±3.01)%、(49.38±2.35)%。P<0.01]。IL-2+CD137单抗联合IL-15组培养液上清中的IFN-γ的分泌水平明显高于IL-2+CD137单抗组、 IL-2+IL-15组、 IL-2组及对照组[(296.25±9.79) pg/ml vs(260.47±11.55) pg/ml、(201.13±6.36) pg/ml、(138.36±6.09) pg/ml、(38.42±3.56) pg/ml,P<0.01]。结论:CD137单抗联合IL-15能高效扩增NK细胞,扩增后的NK细胞高效杀伤A549肺癌细胞。
王玲珍[10](2012)在《胞壁酰二肽—抗CD10偶联物免疫导向治疗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靶向性治疗是一种潜在的有效抗白血病治疗方法,尤其在清除微小残留病、防止肿瘤复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CD10单克隆抗体(anti-CD10 MAb)与胞壁酰二肽(MDP)连接合成新的免疫偶联物(MDP-Ab),观察免疫偶联物中MAb及MDP各自的生物活性。方法(1)MDP-Ab制备:采用化学合成方法将CD10单克隆抗体(anti-CD10 MAb)与胞壁酰二肽(MDP)连接合成新的免疫偶联物(MDP-Ab),硅胶柱及Sephacryl S-100凝胶柱分离纯化合成过程产生的各产物(PDP-arm-Boc、PDP-arm、PDP-MDP、IT-Ab及MDP-Ab);氢离子质谱仪、电喷雾电离质谱仪与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合成中各产物的分子量(结果表达方式为MW+[H])及MDP-Ab中各分子比。以半胱氨酸标准曲线为准,采用Ellman’s试剂分析IT-Ab中巯基数量;(2)MDP-Ab中抗体活性检测:分离收集CDl0+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阳性率≥95%),加入MDP-Ab共同孵育,采用间接流式细胞术检测MDP-Ab与CD10+细胞结合能力,以未偶联的抗CD10抗体作对照。(3) MDP-Ab中MDP活性检测:采用Ficoll-Hypaque法分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贴壁3h,悬浮细胞经尼龙膜柱筛选获得T淋巴细胞,冻存备用。取贴壁细胞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rhGM-CSF+rhIL-4)、未偶联的抗CD10抗体组(rhGM-CSF+rhIL-4+anti-CD10)、未偶联的MDP组(rhGM-CSF+rhIL-4+MDP)、MDP-Ab组(rhGM-CSF+rhIL-4+MDP-Ab)、脂多糖(LPS)组(rhGM-CSF+rhIL-4+LPS)及MDP-Ab+LPS组(rhGM-CSF+rhIL-4+MDP-Ab+LPS),培养8天,收集各组树突状细胞(DC),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内吞作用及细胞上清液中白介素12(IL-12)水平。将丝裂霉素C处理过的DC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同体的淋巴细胞按1:10比例混合培养72h,CFSE染色法检测各组淋巴细胞增殖情况,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IFN-Y水平。结果(1)氢离子质谱显示PDP-arm-Boc、PDP-arm、PDP-MDP的分子量结果(MW+[H])分别为372.1,272.1,746.4;根据半胱氨酸标准曲线,显示IT-Ab中巯基数量为4.5;电喷雾电离质谱与紫外线吸光度结果显示免疫偶联物中MDP-Ab分子量约为101KD,其中MDP与Ab分子比为2:1。(2)间接流式细胞术结果示MDP-Ab结合CD10抗原的阳性率为94.69%,与未偶联的抗CD10抗体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3)DC细胞免疫表型:MDP-Ab促进白血病患儿外周血DC表达HLA-DR、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成熟分子(CD83)的阳性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未偶联的抗CD10抗体组及未偶联的MDP组,但低于LPS组及MDP-Ab+LPS组(F=629.619,p=0.000);(4)IL-12水平:对照组、未偶联的抗CD10抗体组及未偶联的MDP组分别为(42.37±5.83)pg/ml,(54.41±4.35)pg/ml,(60.75±5.06)pg/ml,而MDP-Ab组(80.63±3.73)pg/ml,LPS组(160.15±11.43)pg/ml,MDP-Ab+LPS组(190.33±6.6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未偶联的抗CD10抗体组及未偶联的MDP组(F=857.872,p=0.000)。MDP-Ab组与LPS组、MDP-Ab+LPS组相比,亦有显着性差异(p<0.05);(5)DC吞噬功能:对照组(即未成熟DC)为(81.3±10.1)%,而未偶联的抗CD10抗体组、未偶联的MDP组、MDP-Ab组、LPS及MDP-Ab+LPS组分别为(66.7±9.78)%,(62.5±6.72)%,(41.6±5.67)%,(33.9±3.42)%,(25.6±3.68)%,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F=383.04,p=0.000)。(6)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与对照组、未偶联的抗CD10抗体组及未偶联的MDP组相比,MDP-Ab组、LPS组及MDP-Ab+LPS组阳性细胞明显增高,以MDP-Ab+LPS组为最高(F=393.36,p=0.000);(7)IFN-Y水平:对照组、未偶联的抗CD10抗体组及未偶联的MDP组分别为(67.72±3.94)pg/ml、(84.65±4.41)pg/ml、(89.69±3.02)pg/ml,而MDP-Ab组为(173.06±8.14)pg/ml,LPS组为(209.24±9.43)pg/ml,MDP-Ab+LPS组为(356.17±9.48)pg/ml。MDP-Ab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未偶联的抗CD10抗体组及未偶联的MDP组,而低于LPS组及MDP-Ab+LPS组(F=2497.18,p=0.000),且以MDP-Ab+LPS组水平最高。结论1、成功采用化学方法合成新免疫偶联物MDP-Ab2、MDP-Ab保持抗体特异结合抗原的活性,提示MDP-Ab具有靶向结合CD10+细胞能力。3、MDP-Ab能促进白血病患儿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达高水平HLA-DR、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CD83,分泌高水平IL-12,与细胞因子、脂多糖联合作用最强。4、MDP-Ab诱导的树突状细胞能促进同体淋巴细胞增殖,分泌高水平IFN-Y分子,与细胞因子、脂多糖联合作用最强,提示MDP-Ab保持促进树突状细胞增殖及成熟活性。目的探讨胞壁酰二肽-抗CD10偶联物激活淋巴细胞的功能及其对裸鼠白血病移植瘤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Ficoll-Hypaque法分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贴壁3h,取贴壁细胞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rhGM-CSF+rhIL-4)、未偶联的抗CD10抗体组(rhGM-CSF+rhIL-4+anti-CD10)、未偶联的MDP组(rhGM-CSF+rhIL-4+MDP)、MDP-Ab组(rhGM-CSF+rhIL-4+MDP-Ab)、LPS组(rhGM-CSF+rhIL-4+LPS)及MDP-Ab+LPS组(rhGM-CSF+rhIL-4+MDP-Ab+LPS)。采用反复冻融方法制备Nalm-6白血病细胞抗原,于DC诱导培养第4天加入且共同培养,隔日换液,继续培养。第8天,收集各组DC。经Nalm-6抗原致敏、丝裂霉素C处理过的DC与培养第7天的ALL患儿同体T淋巴细胞按1:10比例混合培养48h,加入Nalm-6细胞(效应细胞:靶细胞=10:1)共培育12h,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各组T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将36只4周龄的雄性BALB/C裸鼠皮下接种1×107个/0.2毫升Nalm-6白血病细胞,第7-10天可形成皮下结节的白血病裸鼠模型,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移植瘤内分别接种上述各组淋巴细胞,每周1次,共2次,于给药第14天处死裸鼠。观察各组肿瘤体积变化,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肿瘤体积变化率;HE染色观察肿瘤、肝脾组织变化。结果(1)T淋巴细胞杀伤活性:MDP-Ab组杀伤率为(35.66±5.81)%,明显高于对照组(7.29±2.42)%、未偶联的抗CD10抗体组(13.83±2.90)%及未偶联的MDP组(15.16±3.10)%,而低于LPS组(51.33±6.41)%及MDP-Ab+LPS组(63.33±6.92)%,以MDP-Ab+LPS组杀伤活性最强;(2)移植瘤生长:裸鼠皮下成瘤率可达100%,给药前,所有裸鼠肿瘤体积无显着性差异;给药后,MDP-Ab组肿瘤体积大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未偶联的抗CD10抗体组及未偶联的MDP组,但大于LPS组及MDP-Ab+LPS组,且以MDP-Ab+LPS组体积变化最小;(3)各组肿瘤体积变化率:对照组、未偶联的抗CD10抗体组及未偶联的MDP组第14天肿瘤体积变化分别为147.75,114.90,117.36,而MDP-Ab组为47.66,LPS组为32.31及MDP-Ab+LPS组为12.43,明显低于对照组、未偶联的抗CD10抗体组及未偶联的MDP组;(4)肿瘤肉眼及镜下形态学变化:肿瘤早期表现为皮下瘤节,呈圆形或椭圆形,后期表面凹凸不平呈多个结节融合,对照组3只裸鼠出现肿瘤非药物注射部分破溃,甚至糜烂。剥离瘤体时,与皮下组织分界比较清楚,粘连较少,质地坚硬,瘤体剖面血管丰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肿瘤细胞大小不一,排列紊乱,以多角形或圆形多见,排列紊乱,多见分裂相;而MDP-Ab组、LPS组及MDP-Ab+LPS组显微镜下可见不同程度的核固缩、碎裂及溶解、胞浆空泡现象,以MDP-Ab+LPS组最明显。。所有组裸鼠的肝脾均未见Nalm-6细胞浸润。结论1、MDP-抗CD10偶联物诱导的致敏DC体外能提高同体T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与LPS共同作用时效应最强。2、MDP-抗CD10偶联物诱导的致敏DC能促进同体T淋巴细胞发挥体内抑制肿瘤生长作用,且与LPS具有协同作用。3、成功建立Nalm-6白血病裸鼠模型,无全身转移情况。
二、F1t3 RECEPTOR EXPRESSION ON THE SURFACE OF MALIGNANT HEMATOPOIETIC CELLS AND RESPONSES TO F1t3 LIGAND STIMUL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1t3 RECEPTOR EXPRESSION ON THE SURFACE OF MALIGNANT HEMATOPOIETIC CELLS AND RESPONSES TO F1t3 LIGAND STIMUL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复方青黄散调控HIF1A/GATA信号通路改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红系造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复方青黄散治疗MDS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内容 |
1.1 研究目的 |
1.2 病例来源 |
1.3 研究方案 |
1.4 病例选择 |
1.5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6 治疗方法 |
1.7 疗效评价标准 |
1.8 患者资料 |
1.9 统计学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 外周血细胞计数 |
2.3 输血量改变 |
2.4 不同年龄疗效比较 |
2.5 不同性别疗效比较 |
2.6 不同染色体核型疗效比较 |
2.7 不同IPSS-R危度疗效比较 |
2.8 安全性评价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复方青黄散的药效学和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MDS小鼠模型建立及复方青黄散的药效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骨髓细胞提取 |
1.3 药物干预方案 |
1.4 外周血细胞计数 |
1.5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 |
1.6 动物实验伦理 |
1.7 仪器和设备 |
1.8 试剂 |
1.9 统计学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MDS小鼠移植物嵌合度检测 |
2.2 复方青黄散干预前MDS小鼠外周血细胞计数 |
2.3 复方青黄散干预后MDS小鼠外周血细胞计数 |
2.4 复方青黄散干预后MDS小鼠生存时间 |
3. 讨论 |
第二节 复方青黄散改善贫血的作用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动物 |
1.2 细胞 |
1.3 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 |
1.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 |
1.5 q-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 |
1.6 Western-bol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 |
1.7 克隆形成蔟分析 |
1.8 实验仪器及耗材 |
1.9 统计学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复方青黄散对小鼠和人源细胞细胞活力的作用 |
2.2 复方青黄散对MDS小鼠骨髓造血的作用 |
2.3 复方青黄散对MDS小鼠骨髓红系分化的体外作用 |
2.4 复方青黄散对正常小鼠造血的作用 |
2.5 复方青黄散对正常小鼠骨髓红系分化的体外作用 |
2.6 复方青黄散对MDS克隆的分子作用机制 |
2.7 复方青黄散对正常细胞的分子作用机制 |
2.8 复方青黄散中雄黄、青黛对正常小鼠骨髓红系分化的体外作用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文献综述 |
(一) 中医论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二) 西医诊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三) 红细胞分化成熟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 |
(2)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小鼠免疫系统的调控及活性单体解析和天然化合物抗白血病模型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血病概述 |
1.1.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1.1.2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1.1.3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
1.1.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1.1.5 AML和 CML中的白血病干细胞 |
1.2 免疫细胞概述 |
1.2.1 T淋巴细胞概述 |
1.2.2 B淋巴细胞概述 |
1.2.3 自然杀伤细胞概述 |
1.2.4 NKT细胞概述 |
1.2.5 树突状细胞概述 |
1.3 中药与免疫概述 |
1.4 补肾回阳方的介绍 |
1.5 肾虚型小鼠模型概述 |
1.6 新型小分子介绍 |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细胞 |
2.1.3 试剂和化学药品 |
2.1.4 实验仪器 |
2.1.5 相关实验试剂的配制 |
2.1.5.1 磷酸盐缓冲液(PBS)的配制 |
2.1.5.2 ACK裂红液的配制 |
2.1.5.3 补肾回阳方的熬制与药液浓缩 |
2.1.5.4 细胞因子的配制与储存 |
2.1.5.5 其他化学试剂的配制 |
2.1.6 中药标准品配制 |
2.1.7 细胞完全培养基的配制 |
2.2 实验技术路线 |
2.3 动物实验 |
2.3.1 小鼠肾阳虚模型的建立 |
2.3.2 小鼠体征变化的记录 |
2.3.3 小鼠外周血的采集 |
2.3.4 小鼠外周血血常规的测定 |
2.3.5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流式检测 |
2.3.6 补肾回阳方给药 |
2.3.7 补肾回阳方治疗后样本的采集与检测 |
2.3.7.1 摘眼球采血 |
2.3.7.2 血细胞分析 |
2.3.7.3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
2.3.7.4 心脏采血 |
2.3.7.5 脾细胞和骨髓细胞的制备 |
2.3.7.6 脾细胞和骨髓细胞的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
2.3.8 DC细胞的体外诱导培养 |
2.3.8.1 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 |
2.3.8.2 体外细胞因子诱导培养DC |
2.3.8.3 DC细胞的流式鉴定 |
2.4 补肾回阳方物质分析 |
2.4.1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
2.4.2 质谱条件 |
2.5 新型小分子抗白细胞细胞的筛选 |
2.5.1 白血病细胞细胞系复苏 |
2.5.2 小分子的作用浓度 |
2.6 数据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肾阳虚模型小鼠的鉴定 |
3.1.1 造模后小鼠形态的变化 |
3.1.2 外周血血常规的变化 |
3.1.3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
3.1.4 结论 |
3.2 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小鼠模型的影响 |
3.2.1 补肾回阳方灌胃后小鼠体重的变化 |
3.2.2 补肾回阳方对小鼠外周血血象的影响 |
3.2.3 补肾回阳方对小鼠CD3~+细胞占比的影响 |
3.2.4 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小鼠CD3-NK1.1~+细胞占比的影响 |
3.2.5 补肾回阳方对小鼠CD3+NK1.1+细胞占比的影响 |
3.2.6 补肾回阳方治疗后DC细胞的数量变化 |
3.2.7 结论 |
3.3 补肾回阳方的高效液相色谱实验结果 |
3.3.1 补肾回阳方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3.3.2 补肾回阳方与标准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对比。 |
3.4 补肾回阳方液质色谱联用仪分析 |
3.4.1 淫羊藿成分分析 |
3.4.2 炙甘草成分分析 |
3.4.3 干姜成分分析 |
3.4.4 肉桂成分分析 |
3.4.5 结论 |
3.5 抗白血病细胞小分子的筛选 |
3.5.1 小分子对32D细胞48小时抑制率检测 |
3.5.2 小分子对KG-1细胞48小时抑制率检测 |
3.5.3 小分子对THP-1细胞48小时抑制率检测 |
3.5.4 小分子对Jurkat细胞48 小时抑制率检测。 |
3.5.5 结论 |
第四章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3)食管鳞癌的基因组变异及单细胞转录组改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因组变异与食管癌的综合性关联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第二部分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解析食管癌肿瘤微环境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基金资助 |
文献综述 胚系突变与肿瘤易感性及基因表达的整合性关联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抑制性受体TIGIT对NK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免疫系统与肿瘤的发展 |
1.2 NK细胞与肿瘤免疫 |
1.2.1 NK细胞受体识别 |
1.2.2 NK细胞的效应机制 |
1.2.3 NK细胞与肿瘤免疫监视 |
1.3 TIGIT与免疫抑制 |
1.3.1 TIGIT的结构与分布 |
1.3.2 TIGIT与PVR配体的作用模式 |
1.3.3 TIGIT的免疫抑制功能 |
1.4 肿瘤的免疫治疗 |
1.4.1 靶向肿瘤抗原的抗体治疗 |
1.4.2 基于T细胞免疫检查点的抑制剂治疗 |
1.4.3 基于NK细胞的免疫治疗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人肿瘤标本 |
3.1.3 实验细胞系 |
3.1.4 实验试剂 |
3.1.5 实验器材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胞复苏、培养与冻存 |
3.2.2 过表达载体构建 |
3.2.3 构建稳转Luciferase的肿瘤细胞系 |
3.2.4 SDS-PAGE鉴定蛋白 |
3.2.5 抗体制备与纯化 |
3.2.6 小鼠基因型鉴定 |
3.2.7 小鼠肿瘤模型的构建 |
3.2.8 免疫细胞分离 |
3.2.9 细胞清除 |
3.2.10 流式细胞术 |
3.2.1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3.2.12 生物发光成像 |
3.2.1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3.2.14 统计分析 |
第4章 实验结果 |
4.1 TIGIT高表达介导肿瘤浸润NK细胞的耗竭 |
4.1.1 TIGIT在肿瘤浸润NK细胞上高表达 |
4.1.2 PD-1/CTLA-4在肿瘤浸润NK细胞上低表达 |
4.1.3 肿瘤浸润的TIGIT~+NK细胞呈现耗竭状态 |
4.1.4 肿瘤微环境高表达CD155促进TIGIT~+NK细胞的耗竭 |
4.2 TIGIT缺陷减缓NK细胞耗竭并抑制肿瘤的增长 |
4.2.1 TIGIT完全缺陷抑制NK细胞耗竭并减缓肿瘤增长 |
4.2.2 NK细胞特异性缺失TIGIT逆转细胞耗竭抑制肿瘤的发展 |
4.3 TIGIT阻断治疗抑制肿瘤增长并逆转NK细胞的耗竭 |
4.3.1 TIGIT阻断治疗抑制结肠癌、乳腺癌和纤维肉瘤的发展 |
4.3.2 TIGIT阻断逆转肿瘤浸润NK细胞耗竭 |
4.3.3 TIGIT阻断联合F1t3L抑制黑色素瘤的发展并逆转NK细胞功能 |
4.4 TIGIT阻断治疗逆转NK细胞耗竭不依赖于适应性免疫 |
4.5 TIGIT阻断通过NK细胞依赖的途径促进适应性免疫应答 |
4.6 TIGIT阻断治疗激发潜在的抗肿瘤免疫记忆应答 |
第5章 结果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已发表论文 |
学术会议 |
获得奖励 |
(5)三维自组装多肽生物材料介导的小鼠多能干细胞向造血细胞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第一章 利用自组装多肽生物材料建立小鼠多能干细胞向造血细胞分化的诱导体系 |
1.1 引言 |
1.2 实验材料 |
1.3 实验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1.5 讨论 |
1.6 小结 |
2 第二章 利用OP9基质细胞优化自组装多肽生物材料介导的3D诱导分化体系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5 讨论 |
2.6 总结 |
3 第三章 自组装多肽生物材料介导的3D培养体系较2D培养体系利于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扩增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5 讨论 |
3.6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读书期间所得到的科研成果 |
(6)针对FLT3-ITD阳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激酶抑制剂药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流行病学研究及其发病机制 |
1.1.2 FLT3激酶的结构和功能 |
1.1.3 FLT3激酶是AML发病的重要靶点 |
1.2 FLT3激酶抑制剂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针对FLT3-ITD突变的高选择性Ⅰ型激酶抑制剂CHMFL-FLT3-165的药物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新型FLT3激酶抑制剂CHMFL-FLT3-165的设计思路 |
2.3.2 CHMFL-FLT3-165的生化特征和选择性分析 |
2.3.3 CHMFL-FLT3-165细胞增殖活性的检测 |
2.3.4 CHMFL-FLT3-165对FLT3-ITD阳性细胞中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
2.3.5 CHMFL-FLT3-165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2.3.6 CHMFL-FLT3-165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2.3.7 CHMFL-FLT3-165药代动力学研究 |
2.3.8 CHMFL-FLT3-165对FLT3-ITD+突变的病人原代细胞的影响 |
2.3.9 CHMFL-FLT3-165对小鼠移植瘤的影响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针对FLT3-ITD突变的临床前候选激酶抑制剂CHMFL-FLT3-122的药物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FLT3激酶抑制剂CHMFL-FLT3-122的设计策略 |
3.3.2 GHMFL-FLT3-122的选择性分析 |
3.3.3 CHMFL-FLT3-122细胞增殖活性的检测 |
3.3.4 CHMFL-FLT3-122对FLT3-ITD阳性细胞中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
3.3.5 CHMFL-FLT3-122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
3.3.6 CHMFL-FLT3-122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3.3.7 CHMFL-FLT3-122对小鼠移植瘤的影响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针对FLT3激酶多种突变的Ⅱ型激酶抑制剂CHMFL-FLT3-213的药物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Type Ⅱ型激酶抑制剂CHMFL-FLT3-213的理性设计 |
4.3.2 CHMFL-FLT3-213 选择性分析 |
4.3.3 CHMFL-FLT3-213细胞增殖活性的检测 |
4.3.4 CHMFL-FLT3-213对FLT3-ITD阳性细胞中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
4.3.5 CHMFL-FLT3-213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
4.3.6 CHMFL-FLT3-213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4.3.7 CHMFL-FLT3-213对小鼠移植瘤的影响 |
4.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克服FLT3配体引起的FLT3激酶抑制剂耐药性的老药A674563的发现及其耐药性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3.1 A674563对AML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和生化性质的检测 |
5.3.2 A674563对FLT3信号通路的影响 |
5.3.3 A674563对FLT3-ITD/wt AML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 |
5.3.4 TCS359和MK2206药物组合的研究 |
5.3.5 A674563能克服由FLT3 Ligand(FL)水平增加引起的耐药 |
5.3.6 A674563对FLT3-ITD+病人原代细胞的影响 |
5.3.7 A674563对鼠移植瘤的影响 |
5.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基因重组工具在肿瘤学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列表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肿瘤作为一种体细胞遗传病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利用piggyBac转座子介导的插入突变在Bim缺失小鼠体内筛选肿瘤抑制基因 |
1.1 前言 |
1.1.1 高通量肿瘤基因筛选 |
1.1.1.1 利用临床标本筛选肿瘤相关基因 |
1.1.1.2 利用动物模型筛选肿瘤相关基因 |
1.1.2 插入突变系统的应用 |
1.1.2.1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插入突变 |
1.1.2.2 慢病毒介导的插入突变 |
1.1.2.3 转座子介导的插入突变 |
1.1.3 实现纯合突变的技术方法 |
1.1.3.1 以Blm缺陷促进杂合子缺失 |
1.1.3.2 通过RNA干扰技术进行基因敲低 |
1.1.3.3 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实现纯合突变 |
1.1.4 实验目的及技术路线 |
1.2 材料和方法 |
1.2.1 生物化学药品及试剂 |
1.2.2 核酸分子材料 |
1.2.2.1 引物序列 |
1.2.2.2 质粒构建 |
1.2.3 小鼠及饲养条件 |
1.2.4 基因组DNA提取 |
1.2.5 鉴定小鼠基因型 |
1.2.6 鉴定PB转座子拷贝数 |
1.2.7 放射线同位素标记Southern印迹杂交 |
1.2.8 肿瘤标本收集和处理 |
1.2.9 利用SP-PCR及T载体克隆 |
1.2.10 二代测序靶向序列建库 |
1.3 结果 |
1.3.1 各株系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和传代 |
1.3.2 转基因小鼠中转座子的位置及拷贝数 |
1.3.3 PB转座子可以在小鼠体内发生转座 |
1.3.4 转座发生导致小鼠胚胎发育和早期生长异常 |
1.3.5 转座导致小鼠生存周期缩短且诱导肿瘤发生 |
1.3.6 利用SP-PCR联合Sanger测序克隆整合位点 |
1.3.7 定向扩增建库联合二代测序可见富集插入位点 |
1.3.8 利用转座子作为标签评估肿瘤细胞来源 |
1.4 结论和讨论 |
1.4.1 转座可以引起小鼠生长发育异常 |
1.4.2 转座影响小鼠生存能力并促进肿瘤生长 |
1.4.3 在肿瘤标本中转座子整合位点存在明显的富集 |
1.4.4 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增加插入位点数 |
1.4.5 富集位点中基因的大概功能 |
1.4.6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工作 |
1.5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肝细胞特异的Cdk5rap3敲除促进小鼠DEN诱导的肝细胞癌发生发展 |
2.1 前言 |
2.1.1 基因敲除小鼠的发展及应用 |
2.1.1.1 组成性基因敲除小鼠 |
2.1.1.2 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 |
2.1.1.3 基因敲除小鼠资源库 |
2.1.2 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
2.1.2.1 肝细胞癌的分子和病理机制 |
2.1.2.2 Xbp1与HCC的潜在联系 |
2.1.2.3 肝细胞癌研究中的动物模型 |
2.1.3 CDK5RAP3的功能研究现状 |
2.1.3.1 关于CDK5RAP3的简介 |
2.1.3.2 CDK5RAP3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 |
2.1.4 实验背景及关注问题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生物化学药品及试剂 |
2.2.2 核酸分子材料 |
2.2.3 小鼠来源及饲养条件 |
2.2.4 DEN化学诱导小鼠肝癌发生 |
2.2.5 蛋白免疫印迹 |
2.2.6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 |
2.3 结果 |
2.3.1 条件性Cdk5rap3敲除小鼠的建立 |
2.3.2 肝细胞特异Cdk5rap3敲除小鼠及效率鉴定 |
2.3.3 部分肝细胞Cdk5rap3缺失促进小鼠肝癌发生 |
2.3.4 肝癌细胞中Cdk5rap3基因表达上调 |
2.3.5 Cdk5rap3缺失导肝脏致自发性结节的产生 |
2.4 结论和讨论 |
2.4.1 基因重组效率比已有报道明显较低 |
2.4.2 Cdk5rap3缺失促进小鼠HCC发生 |
2.4.3 未来研究计划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发现并验证基因敲入小鼠模型中与Flt3-ITD突变连锁的耐药单核苷酸变异 |
3.1 前言 |
3.1.1 AML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3.1.1.1 血液系统研究工具的发展 |
3.1.1.2 血液肿瘤基因的功能分类 |
3.1.2 FLT3在AML中的作用机制 |
3.1.2.1 FLT3在正常造血过程的作用 |
3.1.2.2 FLT3突变在血液肿瘤中的作用 |
3.1.3 TKI治疗和耐药的分子机制 |
3.1.4 针对FLT3突变的靶向治疗 |
3.1.4.1 第一代FLT3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发展 |
3.1.4.2 第二代FLT3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发展 |
3.1.4.3 Ponatinib用于克服耐药突变 |
3.1.5 Flt3突变小鼠模型的发展及应用 |
3.1.5.1 FLT3-ITD突变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
3.1.5.2 FLT3突变基因敲入小鼠的建立 |
3.1.5.3 基因突变协同作用小鼠模型的研究 |
3.1.6 本实验关注焦点及思路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生物化学药物和试剂 |
3.2.2 核酸分子材料 |
3.2.3 细胞系及培养方法 |
3.2.4 小鼠模型及饲养条件 |
3.2.5 基因组DNA提取 |
3.2.6 小鼠基因型鉴定方法 |
3.2.7 全外显子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
3.2.8 利用MiSeq进行Amplicon Assay |
3.2.9 小鼠原代白血病细胞系的建立 |
3.2.10 质粒构建 |
A序列及质粒构建'>3.2.10.1 Flt3-ITD c.2076T>A序列及质粒构建 |
3.2.10.2 E.coli转化和质粒提取 |
3.2.10.3 Flt3-ITD c.2076T质粒构建 |
3.2.11 逆转录病毒包装 |
3.2.12 病毒转导及分选纯化Ba/F3细胞系 |
3.2.13 Ba/F3细胞系生存能力 |
3.2.14 各Ba/F3细胞系增殖能力分析 |
3.2.15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
3.2.16 STAT5磷酸化分析及蛋白免疫印迹 |
3.2.17 药物处理及生存状态分析 |
3.3 结果 |
3.3.1 小鼠白血病细胞Flt3基因外显子中含有SNV |
A与ITD变异相互连锁'>3.3.2 Flt3 c.2076T>A与ITD变异相互连锁 |
3.3.3 小鼠Flt3-ITD p.F692L等同人类FLT3-ITD p.F691L耐药突变 |
3.3.4 小鼠原代白血病细胞系对特异性TKI靶向药物出现耐药 |
3.3.5 Flt3-ITD p.F692L和Flt3-ITD p.F692F均可转化Ba/F3细胞 |
3.3.6 逆转Flt3-ITD p.F692L使Ba/F3细胞对靶向药物重获敏感 |
3.4 结论和讨论 |
3.4.1 Flt3-ITD小鼠模型中携带Gate-keeper耐药突变 |
3.4.2 该SNV耐药突变产生的起始原因 |
3.4.3 需谨慎解读利用该模型实验结果 |
3.5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肝细胞癌研究中的小鼠模型及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转座子小鼠体内发现肿瘤的列表 |
附录二:转座子小鼠体内发现肿瘤的大体形态及组织病理 |
附录三:DEN诱发小鼠HCC八个月后的生存状态 |
附录四:DEN诱发小鼠HCC八个月后的形态和病理 |
附录五:DEN诱发小鼠HCC长期生存状态 |
附录六:DEN诱发小鼠HCC长期观察后肝脏的形态和病理 |
附录七:Cdk5rap3基因敲除小鼠长期自然生存肝脏结节发生情况 |
附录八:Cdk5rap3基因敲除小鼠肝脏自发结节大体形态和病理 |
致谢 |
后记 |
个人简历 |
(8)IGF-1促进人NK细胞发育及杀伤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NK细胞发育及功能的调控研究 |
1.1 引言 |
1.2 NK细胞的发育 |
1.3 NK细胞的功能 |
1.3.1 NK细胞受体 |
1.3.2 NK细胞的识别机制 |
1.3.3 NK细胞识别自我与自身耐受机制 |
1.3.4 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
1.3.4.1 NK细胞毒活性的机制 |
1.3.4.2 细胞因子在NK细胞中的调节作用 |
1.3.5 NK细胞的调节功能 |
1.3.6 NK细胞的记忆功能 |
1.4 转录因子在NK细胞发育及功能中的调控作用 |
1.4.1 E4BP4 |
1.4.2 ID转录因子 |
1.4.3 ETS-1 |
1.4.4 PU.1 |
1.4.5 HELIOS |
1.4.6 BLIMP1 |
1.4.7 EOMES和T-bet |
1.4.8 GATA-3 |
1.4.9 KLF4 |
1.4.10 TOX |
1.4.11 IRF-2 |
1.4.12 MITF |
1.4.13 MEF |
1.4.14 CEBP-γ |
1.5 microRNA在NK细胞发育及功能中的调控作用 |
1.5.1 调控NK细胞发育的microRNAs |
1.5.2 调控NK细胞功能的microRNAs |
参考文献 |
第2章 IGF-1促进人NK细胞发育及杀伤功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仪器及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IGF-1促进人NK细胞发育 |
2.3.1.1 IGF-1促进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向NK细胞的分化及扩增 |
2.3.1.2 IGF-1促进人NK细胞发育的机制 |
2.3.2 IGF-1促进人NK细胞的杀伤功能 |
2.3.2.1 IGF-1促进体外分化NK细胞的杀伤潜能 |
2.3.2.2 IGF-1促进人早孕蜕膜NK细胞的杀伤功能 |
2.3.2.3 IGF-1促进人NK细胞杀伤功能的机制 |
2.3.3 内源性IGF-1对人NK细胞的杀伤功能至关重要 |
2.3.3.1 不通来源人NK细胞表达不同水平的IGF-1 |
2.3.3.2 内源性IGF-1调控人NK细胞的杀伤功能 |
2.3.3.3 正常人与反复流产病人早孕蜕膜NK细胞表达不同水平的IGF-1 |
2.3.4 MiR-483-3p靶向IGF-1调控人NK细胞的杀伤功能 |
2.3.4.1 不同来源NK细胞microRNA表达谱差异分析 |
2.3.4.2 miR-483-3p在正常人早孕蜕膜NK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 |
2.3.4.3 IGF-1为miR-483-3p的潜在功能性靶基因 |
2.3.4.4 IGF-1的表达受miR-483-3p的调控 |
2.3.4.5 上调miR-483-3p抑制人NK细胞的杀伤功能 |
2.3.4.6 下调miR-483-3p促进人NK细胞的杀伤功能 |
2.3.4.7 miR-483-3p通过靶向IGF-1调控人NK细胞的杀伤功能 |
2.4 讨论及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CD137单抗联合IL-15体外扩增NK细胞及其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胞壁酰二肽—抗CD10偶联物免疫导向治疗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胞壁酰二肽-抗CD10偶联物制备及活性检测wa#1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外周血来源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胞壁酰二肽-抗CD10偶联物制备过程及产物分析 |
1.2.2 胞壁酰二肽-抗CD10偶联物中抗CD10单抗活性检测 |
1.2.3 胞壁酰二肽-抗CD10偶联物中MDP活性检测 |
1.3 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结果 |
2.1 胞壁酰二肽-抗CD10偶联物(MDP-Ab)的制备 |
2.2 胞壁酰二肽-抗CD10偶联物中抗CD10单抗活性检测 |
2.3 胞壁酰二肽-抗CD10偶联物中MDP活性检测 |
2.3.1 DC形态学变化 |
2.3.2 DC免疫表型 |
2.3.3 DC吞噬功能 |
2.3.4 IL-12水平 |
2.3.5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二部分 胞壁酰二肽-抗CD10偶联物诱导的树突状细胞体外激活淋巴细胞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外周血来源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1.4 裸鼠来源及饲养条件 |
1.1.5 Nalm-6白血病细胞株 |
1.2 方法 |
1.2.1 Nalm-6细胞株的培养及其全细胞抗原的制备 |
1.2.2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PBMC) |
1.2.3 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的诱导及致敏 |
1.2.4 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分离及培养 |
1.2.5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制备 |
1.2.6 杀伤活性(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 |
1.2.7 白血病裸鼠模型的建立 |
1.2.8 白血病裸鼠瘤内注射免疫活性细胞 |
1.2.9 观察指标 |
1.3 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结果 |
2.1 淋巴细胞杀伤活性 |
2.2 裸鼠荷瘤后一般情况变化 |
2.3 肿瘤体积变化 |
2.4 移植瘤及肝脾脏器病理学变化 |
2.4.1 移植瘤大体形态学变化 |
2.4.2 HE染色 |
第三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F1t3 RECEPTOR EXPRESSION ON THE SURFACE OF MALIGNANT HEMATOPOIETIC CELLS AND RESPONSES TO F1t3 LIGAND STIMUL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方青黄散调控HIF1A/GATA信号通路改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红系造血[D]. 范腾.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2]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小鼠免疫系统的调控及活性单体解析和天然化合物抗白血病模型筛选[D]. 李增政.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食管鳞癌的基因组变异及单细胞转录组改变研究[D]. 彭林娜.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
- [4]抑制性受体TIGIT对NK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的影响[D]. 张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10)
- [5]三维自组装多肽生物材料介导的小鼠多能干细胞向造血细胞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单威. 浙江大学, 2018(08)
- [6]针对FLT3-ITD阳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激酶抑制剂药物学研究[D]. 王傲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12)
- [7]基因重组工具在肿瘤学研究中的应用[D]. 陈斌.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01)
- [8]IGF-1促进人NK细胞发育及杀伤功能[D]. 倪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10)
- [9]CD137单抗联合IL-15体外扩增NK细胞及其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D]. 陶家龙. 苏州大学, 2013(09)
- [10]胞壁酰二肽—抗CD10偶联物免疫导向治疗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研究[D]. 王玲珍. 青岛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