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土元代水闸见证700年航运史

上海出土元代水闸见证700年航运史

一、上海出土元代水闸 见证700年航运史(论文文献综述)

胡宇[1](2021)在《皖北地区地域景观演变研究》文中认为多元化的自然景观与文化背景孕育了独特、多样的地域景观。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地区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宝贵的地域景观特征正在不断消失,自然与人工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如何在该种背景下妥善的挖掘与保护地域景观是城市规划学科应该开展的重要工作。本文从区域的角度出发,以皖北地区为例,基于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从自然、水利、农业、聚落与社会文化五个部分,通过梳理皖北地区地域景观的发展历程,总结分析皖北地区的地域景观演变特征,解读皖北地域景观的形成原因,学习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宝贵经验,为皖北地域特征的保护与历史文脉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皖北地区地域景观演变过程呈现出一定特征。自然系统方面,皖北地区整体自然基底表征较为稳定,但整体生态质量下降。水利系统方面,防灾、灌溉、交通水利设施不断成熟,形成完善的网络。农业系统方面,皖北地区人地关系逐渐失调,受自然灾害与战争影响大,耐旱高产作物逐渐增多。聚落系统方面,皖北城市沿河流呈现多线发展态势,在历史发展的历程中又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社会文化方面,皖北地区的民风民俗逐渐趋向多元复杂化。(2)皖北地区地域景观的演变是自然要素、社会要素、经济要素与文化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基底决定了传统地域景观发展的基本形式,自然灾害对传统地域景观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对皖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发展具有双重作用,体现在政策、农业发展与水利交通的进步推动了传统地域景观的发展,对传统地域景观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正向影响;频繁的政权交替造成的连年战争对传统地域景观的发展则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文化因素引导了皖北地区的聚落选址与建筑布局,农本思想决定了皖北地区的主要产业发展形势。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皖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发展变化。(3)近现代皖北地区地域景观发展受到城镇化冲击大,对皖北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需要从宏观到微观,从有形到无形多角度入手。本文的研究创新性及研究意义在于从自然、水利、农田、聚落、文化五个方面构建了皖北地区地域景观体系,系统梳理了皖北地域景观发展历程,对今后研究人口密度较大、历史发展较为悠久、古代辉煌现代衰落的欠发达地区的地域景观提供借鉴,同时为今后皖北地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支撑与有益指引。图[45]表[9]参[140]

方晓伟[2](2020)在《扬州对外交往史述略》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概要地叙述了两千五百多年来扬州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对各个时期扬州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也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段晓伟[3](2019)在《姚汉源与京杭运河史研究探析》文中认为姚汉源(1913—2009)是我国着名的水利史研究专家、教育家,新中国水利史研究事业的先驱者和探索者,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水利史研究事业,独树一帜,笔耕不辍,尤其在京杭运河史的研究中,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在国内外都产生广泛的影响。本文拟在充分搜集文献史料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兼用历史地理学、水利工程学、历史文献学和考据学等学科的综合理论,由概述姚汉源从事中国水利史研究事业及致力于京杭运河史研究的历程为切入点,着重分析、探讨姚汉源在京杭运河史研究中,对京杭运河史研究基本理论、京杭运河工程技术史、明清时期黄运关系史和其问鼎巨着《京杭运河史》的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由此展示出姚汉源在京杭运河史研究中的学术风格和取得卓越成就的成功之道,以期从一个侧面展现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史研究事业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和水利史研究工作者无私奉献的卓着贡献。

谭雪霏[4](2019)在《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是20世纪中国建设的最大型工程项目。建设期间,从四川江津到湖北宜昌的19个县市632平方公里陆地面积陆续受淹,112所集镇完成搬迁,110多万移民告别故土。三峡特殊的峡江环境和故土的群体凝聚氛围是三峡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三峡工程的建设改变了三峡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影响着三峡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以三峡工程建设为时间节点,在新的时代背景和自身困境的前提下,依托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通过梳理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及其历史发展脉络、彰显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独立品格与鲜明特性、探讨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实践。这对于社会现代转型期间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采用历史文献研究、系统研究、实证分析、跨学科研究等方法,从“前三峡时代”“三峡工程时代”“后三峡时代”历时性展开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的保护研究,探讨该类型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和发展的路径。第一章绪论首先阐明了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通过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文化生态学的发展与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并结合三峡文化资源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界定了“三峡宜昌库区文化”“文化资源”等研究中的相关概念,为开展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研究厘清了概念、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具体分析了“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它是“前三峡时代”文化资源生成和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因素的综合、是文化系统与自然系统耦合,具体而言主要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人文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随着生产水平的发展,这三方面对于文化变迁的影响力也是逐层加强。第三章主要归纳了在“前三峡时代”文化生态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研究从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出发,坚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为逻辑起点、确立以“获取文化资源的途径”为基本的分类标准。将“前三峡时代”的区域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和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三大类,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第四章则主要阐述了“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变化及文化资源保护实践。分析“三峡工程时代”文化生态的主要变化在于:工程建设对外部环境的改变,移民搬迁对文化传承的冲击以及中西价值理念差异下媒体环境的重塑,并对由此而产生的文化资源的变化进行了阐述。“三峡工程时代”也是三峡文化资源抢救保护的重要时期。在工程建设与资源抢救的时间赛跑中,国家、政府做出了积极思考与尝试:开展了迁建复建的集中保护、原生态到新生态的衍生重建,单一文化事项的到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通过上述实证研究,解释了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文化生态系统是一个时刻进行着信息交换的非平衡系统第五章在分析了环境与文化互动的基础上,归纳了“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新趋势,并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实践进行了反思。搬迁复建背景下的城镇建设、文化经济背景下的价值取向和依法保护背景下的政策保障是“后三峡时代”文化生态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就每一种文化资源各自的特性而言,由于其文化内涵特征的不同,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和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分别存在着景观化、静止化、大众化倾向;同时当整体文化生态系统受到超过“生态阀值”外来冲击时,各级结构则出现缺损和变化,存在着碎片化、同质化,功利性倾向。第六章正是在对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历时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文化资源保护路径的策略研究。在追根溯源分析文化资源保护的纲领性文件精神和学习国际先进保护经验的基础上,以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为例,提出政府引导下的资源型区域文化保护的基本路径和策略。延续文化生态学思维,从文化资源本体和其所在文化生态系统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护策略。通过保护,文化资源与其所处生态系统达到协调,最终实现文化的多样性保持和可持续性发展。

吴芳梅[5](2018)在《以丹为业:龙潭仡佬族的历史、生计与认同》文中认为文章从丹砂这一“圣物”切入,以贵州务川龙潭仡佬族为个案,从“业缘”这一特殊视角,围绕丹砂的社会生命及王朝、国家势力的渗透为线索,采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分析方法,探讨了丹砂在特定的地方所展呈的历史进程、变迁及再认知过程,以及丹砂在历史上如何勾连地方与中央及族群内外的复杂利益关系,进而思考“业缘”在龙潭仡佬族生活中何以超越“亲缘、地缘、神缘”,成为其族群认同之内聚力,致使民族识别时也主要以“祖辈是否从事丹砂采掘”为依据来确定仡佬族族属。龙潭仡佬族与丹砂的渊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早在殷商时期,仡佬族的祖先濮人就已活动在西南广大地域。据史料记载,周武王伐纣时,濮人就与其他部族参加了牧野盟誓,并以丹砂敬献周武王。献丹者被封为宝王之后,并带领濮人在务川地区开荒辟草,以丹为业,繁衍生息。随着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及上层建筑对“贵生、长寿”的极度追求,大大刺激了龙潭地区丹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因丹砂的用途及价值大增,使龙潭仡佬族地区直接被卷入了王朝与地方的关系网络中,由此展开了以丹砂为中心的各项活动、人群、文化的相互碰撞。在历史进程中,不同的互动方式、关系的建立以及文化的交融,使地方丹砂获得一种特殊生命力及意义价值的地方化表述。明清时期是当地丹砂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鼎盛时期,丹砂巨大的经济价值将龙潭仡佬族及其社会带入一个更大范围的人文和经济关系网络中,促进了龙潭地区加速进入王朝直接统治的架构及族际关系的建构中。同时,丹砂经济促进了龙潭邑聚的形成,改变了龙潭仡佬族传统的观念意识,这具体体现在龙潭仡佬族对丹砂资源的控制及身份认同的文化表述方面。为此,文章先后从政治、经济、文化及地方社会变迁等视角加以诠释,从中揭示出王朝介入的背后动因及复杂共存的关系网络,以及地方社会在此作用下所展现出的适应性策略。至清末民国时期,由于受帝国主义入侵、“易货还款”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加强对丹砂资源的管控,沉重打击了龙潭仡佬族丹砂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丹砂的神秘光环也被人们日益增强的认知逐渐消解,昔日繁盛的龙潭丹业江河日下。新中国成立以后,丹砂资源逐步收归国有,大多数龙潭仡佬族人失去了世代赖以生存的资源依托,返土归耕,发展农业延续至今。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对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日趋重视,对重度污染环境的汞矿资源实施政策性关闭。至此,龙潭仡佬族的丹业时代宣告结束。综上可见,随着历史更迭及现代经济的冲击,丹业逐渐由盛转衰,龙潭仡佬族人们对丹砂文化的记忆亦渐行渐远,族群凝聚力日渐涣散。为了实现族群的生存和延续,地方政府、宗族精英、民间大众试图借助旅游情境的反馈,对已逝去的文化传统进行追溯性复原和展演,试图唤醒族人的危机感、归属感和族群认同感。笔者在梳理经典族群认同理论,剖析影响族群凝聚力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田野实践发现,人们大多以“亲缘--地缘--神缘”等关系凝聚在一起,以历史、记忆、宗教、文化等的延续形成共同体。此外,笔者发现还有一种以“业缘”而聚的群体,如龙潭仡佬族。他们主要以“业缘”作为其族群凝聚和汇合的基础,成为该民族识别的标志,甚至成为区分龙潭仡佬族与其他族群的边界。因此,本研究为族群边界理论的拓展提供了一个分析案例。

王娜[6](2019)在《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文中研究指明淇澳,不只是一个位于珠江三角洲西江入海口的海岛,还是伶仃洋海域与大陆产生联系的历史节点。在历史与现实的交互作用下,淇澳岛的海岛社会发展随着空间生产的不断延伸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在这一过程中,历时态的地方历史梳理为社会空间的建构提供借鉴的资源,人类实践活动的空间生产是动力,最终在形成不同的社会发展形态中,即保存现实的印迹,又映照历史的记忆。同时,海岛社会的空间不是一个静止的地理空间,而是一个充满社会文化的流动空间。空间的延伸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包括有物质性空间和精神性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空间的生产还是社会的建构,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建构论为基础,因而,同一地区的社会发展形态不是单一的演化,它在历程中可以呈现出多样化,而且总体的趋势是前进的。在淇澳空间生产的过程中,基于海岛位置、政府政策等外力因素,导致它处于“中心”与“边缘”关系的不断转化中,但以淇澳人这个历史主体为视角来分析,淇澳社会的态势是向上前进的。通过梳理历史上淇澳岛发生的一系列的事件,可以探析出,空间与社会是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也是一种相互生产的状态。能够体现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方式的变迁,每种社会发展形态中,都存在着一种居于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以生产方式的变迁为依据将社会与空间的复杂关系呈现出来。在征地运动之前,淇澳生产方式以农业生产为主导,出海打渔为副业。征地运动后,再加上淇澳大桥的修建,淇澳的生产方式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导。文章从淇澳岛的空间研究入手,以空间生产为视角,讨论在“中心”与“边缘”关系下海岛社会发展的形态历程,认识到空间的生产过程是由人的实践活动与物质基础相结合运作的结果,

苏倩[7](2017)在《灵渠的保护、利用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灵渠的修建不仅成就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大业,而且加强了中原与岭南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促进了汉、越文化的民族融合。是迄今为止历史最为悠久、保存最为完整且具有先进水利技术的古运河,代表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其意义及价值不言而喻。由于年代久远,受暴雨等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使灵渠的本体结构未能得到完全的保护。因此对灵渠的保护工作一直被强调予以重视。有关灵渠的修复、维护工作一直持续进行着,尤其是解放后,基本每年都要对灵渠进行维护修补。1988年,国务院公布灵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灵渠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灵渠文化的传承、发扬,同时又有利于提高对灵渠的保护力度。迄今为止,“申遗”相关工作一直在持续进行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立了灵渠申遗办公室,邀请专家编制了灵渠申遗的战略规划及相关法规,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保护与管理机制。同时,灵渠公园、水街、秦皇宫的修建及运营,以及相关的文物、景观、环境、基础设施等都得到了较大的保护及改善。但“申遗”准备工作仍然不是十分完善,当地的民众、企业甚至一些官员等社会公众对灵渠“申遗”的认识不强甚至存在误解,保护灵渠的共识难以形成。同时世界各国“申遗”的竞争日趋激烈,“申遗”难度不断加大。本文从企业、政府、公众多角度考虑,提出了灵渠景区社区参与管理的新模式,并从挖掘灵渠文化内涵、文化宣传和文化福利、及专职保护队伍建设、合理利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同时借鉴国外文化遗产保护的案例,以对灵渠的“申遗”及保护工作提出对策及建议。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由、意义以及相关概念的说明。第一章主要对灵渠的概况及价值进行介绍说明,具体包括灵渠的历史由来、地理位置、构造、工程特色、功能及历史意义。第二章通过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的方法,对灵渠的保护历史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以更好了解灵渠保护现状中存在问题。第三章对灵渠“申遗”的意义、概况及已开展的工作进行总结说明。第四章针对灵渠目前“申遗”的状况,科学合理地制订了相应的对策,不仅要求政府在行政工作方面加强工作力度,同时在灵渠文化的宣传及传承、意识共同体打造、保护和开发、经营模式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措施。

孙玲[8](2016)在《族群的建构与维系:灵渠守陡人的历史文化与认同》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灵渠守陡人为研究对象,对季、颜、宿三姓家族为代表的守陡人群体历史和文化,及由此产生的族群认同和建构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历史学和人类学有关理论和方法,首先从灵渠的历史地位入手;接着对守陡人的历史进行溯源;然后对现存守陡人族群进行区分,并指出三姓家族为代表的官派陡军是族群主体,进而分析守陡人村落及人口状况;其次是论述历史上桂北地区的民族交流现象,以及守陡人族群与当地民族的文化交融情况;最后论述守陡人族群认同及建构问题。全文主体是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来诠释守陡人族群身份和文化认同现象,并分别剖析其在历史上与灵渠所表现出来的共有的历史兴衰脉络,从而体现出两者之间的文化重合和借用关系。同时,从现实角度出发论述灵渠的价值对守陡人族群认同和建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并说明现实需求是推动族群变迁的重要因素。最后说明守陡人是历史和现实的产物,并受两者影响得以维系,同时解释无论是历史上和现实中守陡人都附着于灵渠,而且族群的认同和重构都是基于灵渠历史变化和现实发展需求。

刘卫[9](2015)在《广州古城水系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广州古代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广州古城位于珠江水系的西、北、东三江汇合处,历史上水网密布,水道纵横,城市的发展变化一直与城市水系的演变息息相关。城市水系环境在城市选址、城市起源起到重要作用,从秦任嚣城、南越国都城至三国步骘城、隋唐广州城,再经五代宋元时期直至明清广州城,水系对广州城址的抉择以及空间布局、交通与经济发展、城市水利、军事防御等均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在深入挖掘历史文献和对考古成果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从秦朝到清末广州古代城市水系对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的作用过程。并从城市的交通、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城市防灾、改造城市环境、军事防御等方面阐述了广州古代城市水系的几大功用:广州的珠江、河渠、池沼湖泊和地下水系,共同构成了广州相对完善的水系系统,满足了城市的生产、生活用水及防洪、排涝等方面的需求,同时也为广州城提供了良好的景观生态环境。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国内外城市历史地理、历史水系和广州城市历史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进行评述,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点明论文的探新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研究秦汉到明清广州古城水系的历史变迁,并分析广州古城水系与城市选址、城市形态与城市格局、城市交通与经济发展、城市水利和城市军事防御的关系。第三部分:为第六章。在前述章节论述的基础上将广州古城水系与西安、南京古城作了比较,并对广州古代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关系进行理论总结,阐明了研究广州古代城市水系演变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陈秋静[10](2015)在《从文化线路的角度看明清大运河的演变与价值研究 ——以沧州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京杭大运河自曹魏时期开凿至明清,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几代的扩建与修缮,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水域体系和发达的水陆交通运输网络,并一度在历史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明清,处于封建王朝由盛转衰、传统的水陆交通与现代铁路交通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大运河在经历由明朝闭关政策带来的短暂繁荣之后,到了清末逐渐衰落。而沧州段运河位于大运河的北段,直抵京津,连通京都与江南重镇,在明清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也以此为基础,主要研究沧州段运河在明清的发展演变,以及其作为文化线路在演变的过程中对沿岸村落、城镇布局的影响,对经济发展、工商业贸易发展的影响,对文化设施、人们生活习俗的影响,对这一地区宗教信仰、宗教建筑发展的影响等等。通过研究这些内容,结合文化线路的相关定义,探究沧州段大运河文化线路的价值,包括其在发展中产生的物质文化遗产遗迹,无形文化遗产形成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以及在历史上的诸多功能性价值。最后会对沧州段运河的现状与保护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保护历史等,并对大运河申遗成功背景下的保护措施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保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

二、上海出土元代水闸 见证700年航运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出土元代水闸 见证700年航运史(论文提纲范文)

(1)皖北地区地域景观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域景观挖掘利用与保护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1.1.2 研究地域景观演变是促进历史文化资源活化与利用的迫切需求
        1.1.3 研究地域景观是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需求
        1.1.4 皖北地区的传统地域景观破坏严重急需保护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研究范围及历史沿革
        1.5.1 研究范围
        1.5.2 历史沿革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
    2.1 概念辨析
        2.1.1 地域内涵
        2.1.2 景观内涵
        2.1.3 地域景观内涵
    2.2 研究综述
        2.2.1 地域景观构成相关研究
        2.2.2 地域景观表达相关研究
        2.2.3 皖北地区地域特征相关研究
第三章 皖北地区地域景观要素演变
    3.1 自然要素
        3.1.1 地势地貌
        3.1.2 水文
        3.1.3 植被
        3.1.4 土壤
        3.1.5 气象气候
    3.2 水利要素
        3.2.1 水利防灾与皖北区域环境演变
        3.2.2 灌溉水利设施与皖北农业发展
        3.2.3 航运水利设施与皖北航运体系演进
    3.3 农业要素
        3.3.1 农业发展
        3.3.2 农田类型
        3.3.3 种植作物
        3.3.4 耕作技术
    3.4 聚落要素
        3.4.1 先秦时期聚落分布与选址
        3.4.2 水运主导时期皖北地区聚落发展
        3.4.3 铁路运输时期皖北聚落发展
        3.4.4 皖北地区聚落演变特征
    3.5 社会文化要素
        3.5.1 地域文化中心
        3.5.2 宗族文化
        3.5.3 教育组织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皖北地区地域景观影响因素总结
    4.1 自然因素
        4.1.1 自然基底决定皖北地域景观基本形式
        4.1.2 自然灾害限制皖北地域景观空间发展
    4.2 社会经济因素
        4.2.1 政策制度影响皖北地域景观发展重心
        4.2.2 连年战争破坏皖北地域景观发展条件
        4.2.3 农业发展提供皖北地域景观物质基础
        4.2.4 交通建设促进皖北地域景观空间联系
    4.3 文化因素
        4.3.1 风水思想指导皖北地域景观空间布局
        4.3.2 农本思想奠定皖北地域景观思想基础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皖北地区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
    5.1 现代皖北地区地域景观面临的困境
        5.1.1 城市快速发展改变地域空间格局
        5.1.2 建筑特色逐渐消亡
        5.1.3 民俗传承逐渐断绝
    5.2 皖北地区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
        5.2.1 保护皖北区域整体景观风貌
        5.2.2 保留皖北传统聚落格局
        5.2.3 延续皖北传统历史文脉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扬州对外交往史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龙虬庄新石器遗址炭化稻和日本弥生稻之间的关系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扬州的对外交往
隋唐时期扬州的对外交往
宋元时期扬州的对外交往
明清时期扬州的对外交往
晚清民国时期扬州的对外交往

(3)姚汉源与京杭运河史研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姚汉源对京杭运河史研究的学术历程概述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学术积淀(1913~1949)-9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京杭运河史研究的开端(1950~1978)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谱写运河史研究新篇章(1979~2009)
第二章 对京杭运河形成及演变特点的研究
    第一节 界定运河形成和演变的分期
    第二节 揭示出运河布局嬗变的特征
    第三节 阐释清末京杭运河衰败的因由
第三章 对京杭运河工程技术史的研究
    第一节 南旺枢纽演变的辨析与释疑
    第二节 清口航道工程措施的概括与总结
    第三节 浙东运河工程技术史的开拓性研究
第四章 对明清时期黄运关系史的研究
    第一节 论证历史时期黄运关系复杂化之因由
    第二节 对明清时期黄运关系嬗变研究之卓识
第五章 《京杭运河史》的编撰特色与成就
    第一节 《京杭运河史》的编撰特色
    第二节 《京杭运河史》与同类着作的比较
第六章 余论
    第一节 京杭运河史研究中的学术特色
    第二节 京杭运河史研究走向成功的原因试析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与重难点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重难点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三峡人文文化、三峡宜昌库区文化
        二、前三峡时代、三峡工程时代、后三峡时代
        三、文化遗产、文化资源
第二章 “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山高林密的地形地貌
        二、丰富多样的河流水系
        三、复杂立体的气候差异
    第二节 生产方式
        一、山地畲耕、谷底农耕的原始农业
        二、沿江而行,更迭频繁的过境贸易
        三、血缘聚落、地缘社会的集体劳作
    第三节 人文环境
        一、信巫重祀的民间信仰
        二、开放交融的航运精神
        三、不畏艰险的峡江特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第一节 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
        一、古代建筑
        二、古代遗址及古墓葬、石刻
        三、近现代重要史迹
    第二节 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
        一、表演艺术
        二、民间文学
        三、传统知识技艺
        四、社会实践、仪式与民俗
    第三节 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
        一、文献资源
        二、影像文化资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与文化资源保护实践
    第一节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变化
        一、三峡工程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二、移民搬迁对社会文化的冲击
        三、理念差异下媒体环境的构建
        四、新三峡文化资源的形成
    第二节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实践
        一、迁建复建的集中保护
        二、政府引导的活态衍化
        三、文化空间的整体保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新趋势和文化资源保护反思
    第一节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新趋势
        一、搬迁复建背景下的城镇建设
        二、文化经济背景下的价值取向
        三、依法保护背景下的政策保障
    第二节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反思
        一、对基于资源特性保护的反思
        二、对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府引导下的资源型区域文化资源保护
    第一节 国际文化资源保护制度与经验借鉴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二、欧洲文化遗产保护
        三、亚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二节 基于文化本体特征的文化资源本体保护
        一、基于文化特征的分类管理
        二、基于文化过程的分层保护
        三、基于文化逻辑的空间构建
    第三节 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文化资源保护
        一、基于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
        二、基于体制机制的体系保障
        三、基于文化自觉的价值引导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峡宜昌库区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及以上)
附录2 三峡宜昌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省级及以上)
附录3 秭归县端午节文化活动访谈实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以丹为业:龙潭仡佬族的历史、生计与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述评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龙潭人家:石旮旯里的“GLAO”
    第一节 区域背景及早期建制
    第二节 聚落与丹族
    第三节 物态与象征
第三章 丹砂之路:小地方与大传统
    第一节 小地方:丹砂的社会生活
    第二节 大传统:神圣之丹与“长生久视”
    第三节 物的实践:丹砂的地方化表述
第四章 以丹为业:明清时期丹业的发展
    第一节 明代以前务川丹业概貌
    第二节 明清时期务川龙潭丹业的发展
    第三节 邑聚的形成及族群的区隔
第五章 丹砂之殃:从井到耕
    第一节 集体记忆:东升塔传说之谜
    第二节 狭缝生存:垄断下的龙潭仡佬族丹业发展
    第三节 遗产与物:龙潭仡佬族丹业的蜕变
第六章 丹砂庇佑:龙潭仡佬族族群认同及其变迁
    第一节 业缘:丹砂与龙潭仡佬族身份认同的关系
    第二节 龙潭仡佬族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旅游发展情境下龙潭仡佬族身份认同的重构
第七章 “业缘”一族群认同的凝聚力
    第一节 凝聚力:族群内聚和汇合的基础
    第二节 “业缘”影响下的龙潭仡佬族族群认同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附图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第二节 相关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第四节 文章框架
第二章 当代淇澳岛海岛境貌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自然生态
    第二节 人口与教育
    第三节 宗族与组织
    第四节 经济与文化
    第五节 社会关系
    结语
第三章 清朝时期淇澳的生活图景
    第一节 贫民将钟宝
    第二节 聚集金星门
    第三节 白石街由来
    第四节 淇澳岛巡检司
    第五节 外商、士绅与官府
    结语
第四章 民国时期淇澳的聚落格局
    第一节 聚落空间
    第二节 居所建筑结构
    第三节 以“家”为单位的空间布局
    第四节 苏兆征故居
    第五节 走出村落
    结语
第五章 改革开放前淇澳岛人口流动
    第一节 生产空间的重新配置
    第二节 社会阶层变更
    第三节 1949年—改革开放前淇澳人通婚范围
    第四节 偷渡港澳谋生
    结语
第六章 90年代以来淇澳海岛变半岛
    第一节 征地运动
    第二节 身份转变
    第三节 淇澳大桥的修建
    第四节 居住格局变化
    第五节 外来人口进入
    结语
第七章 淇澳宗教信仰的三重空间
    第一节 一重空间:以“家”为单位的祭拜空间
    第二节 二重空间:以“社”为单位的祭拜空间
    第三节 三重空间:淇澳庙宇祭拜空间
    第四节 坟地也有着标识农耕的空间的作用
    第五节 第三重空间中的祭祀活动(一)
    第六节 第三重空间中的祭祀活动(二)
    结语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7)灵渠的保护、利用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途径与方法
        (一) 文献分析法
        (二) 田野调查法
    三、本文相关基本问题说明
        (一) 关于“世界遗产”的定义
        (二) 关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相关概念
第一章 灵渠的基本概况
    一、灵渠的地理概况及历史由来
    二、灵渠工程结构及文化遗存
        (一) 灵渠构造
        (二) 灵渠相关文化遗存
    三、灵渠的水利工程特色
        (一) 选址、布局的科学性
        (二) 巧妙运用弯道代闸技术
        (三) 配合精妙的水量控制系统
        (四) “天人合一”的规划设计理念
    四、灵渠的功能
        (一) 航运及交通要道功能
        (二) 灌溉及供水功能
        (三) 旅游功能
        (四) 考古功能
    五、灵渠的历史意义
        (一) 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二) 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及民族融合
        (三) 是连接中原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四) 彰显了古代劳动人民勤奋努力、开拓进取的精神
第二章 灵渠的保护、利用及现存问题
    一、灵渠的保护
        (一) 修缮、维护大事记
        (二) 灵渠保护管理概述
        (三) 灵渠的保护、利用现状
    二、灵渠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 法律、法规不健全、执行度差
        (二) 多头管理、效率低下
        (三) 筹措资金有限、分配不合理
        (四) 本体结构保护不足
        (五) 自然、人文景观维护力度较差
        (六) 灵渠文化遗产的知名度、重视度相对较低
        (七) 基础设施不健全且档次较低
第三章 灵渠“申遗”的意义、准备情况、劣势及已开展的保护工作
    一、灵渠“申遗”的意义
        (一) 促进灵渠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二) 推动科学研究
        (三) 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及凝聚力
        (四) 塑造兴安独特的城市品牌
        (五) 有利于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文化资源
    二、灵渠申报遗产区范围及“申遗”的可行性
    三、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
    四、灵渠“申遗”的劣势
        (一) 监管、保护力度不足
        (二) 缺乏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及专业人才
        (三) 对灵渠“申遗”认识不足,思想不统一
        (四) 经费来源单一
        (五) 文化内涵研究不深
        (六) 对遗产文化价值重视不够
        (七) 城乡用地、农田用地挤占灵渠用地
        (八) 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五、针对“申遗”已开展的保护工作
        (一) 完善机构,充分发挥领导力量
        (二) 实施环境整治
        (三) 深层挖掘、宣传灵渠文化价值
        (四) 加强规划,完善法律、法规
        (五) 修缮灵渠本体工程
        (六) 建立遗产监测体系
第四章 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对策
    一、持续推进“申遗”的相关工作
        (一) 加强遗产的保护与管理
        (二) 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力与约束力
        (三) 努力争取“申遗”资金,加大投入
        (四) 争取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指导、支持
    二、建立专职灵渠的文化遗产保护队伍
        (一) 吸收、引进专业人才
        (二) 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力度
        (三) 建设专业文保队伍
    三、用文化宣传和文化福利推进保护灵渠意识共同体的形成
        (一) 加强民众关于灵渠文化及“申遗”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 周边物质配套微调及人文环境升级
    四、深度挖掘灵渠文化内涵,加强灵渠文化的宣传与传承
        (一) 使灵渠文化遗产与国民教育相结合
        (二) 邀请专家学者,加强灵渠文化的学术研究
        (三) 积极借助媒体平台,增强知名度
    五、构建灵渠管理新模式-社区参与模式
        (一) 社区参与模式
        (二) 灵渠保护社区参与模式的构建
    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
        (一) 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原则,合理改善灵渠的环境风貌
        (二) 坚持综合开发的原则,发展文化产业
        (三) 建立灵渠博物馆,推进秦城考古大遗址公园的建立
        (四) 建立水文化科普基地,普及水利知识
        (五) 开发创意文化纪念品,打造灵渠文化创意品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8)族群的建构与维系:灵渠守陡人的历史文化与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缘起
    学术史回顾
    研究方法与思路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灵渠:联结岭南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脐带
    第一节 灵渠开凿与修缮历史
        一、灵渠的开凿
        二、灵渠的修缮
    第二节 灵渠:将岭南纳入中国版图的“桥梁”
        一、岭南与中原的交通要道
        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
第二章 灵渠守陡人的来源与演变
    第一节 灵渠守陡人的起源
        一、陡门的兴修
        二、守陡人的缘起
    第二节 灵渠守陡人的职责与粮饷田地问题
        一、职责
        二、粮饷
        三、传袭方式及其演变
    第三节 守陡人终结的原因
        一、灵渠交通地位的弱化
        二、守陡人族群间联系的淡化
第三章 历史的印记:灵渠守陡人后裔
    第一节 守陡人后裔分布格局与成因
        一、分布格局
        二、分布格局的成因
    第二节 守陡人后裔人口
    第三节 守陡人后裔姓氏
        一、官派陡军的姓氏
        二、非官派守陡人的姓氏
第四章 灵渠守陡人与当地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第一节 交往交流的历史
    第二节 民族文化的交融
第五章 灵渠守陡人的认同
    第一节 身份认同
    第二节 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广州古城水系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城市史的研究
        1.2.2 关于中国古代城市水系研究
        1.2.3 广州城市历史的相关研究
        1.2.4 广州城市历史地理、城市形态与水系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行性分析
    1.4 本篇论文研究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设计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设计
        1.4.3 研究的依据和数据来源
        1.4.4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1.5 本篇论文研究中涉及的基本概念
        1.5.1 城市水系的概念
        1.5.2 广州古代城市水系研究的范围界定
        1.5.3 广州古代城市水系的研究对象:
第2章 广州古城水系与城市形态变迁
    2.1 广州城市起源阶段(秦汉时期)水系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2.1.1 广州古城起源的地理环境与水系条件
        2.1.2 广州古城水系的组成
        2.1.3 城市水系与广州城市选址
        2.1.4 南越国时期广州水陆状况
        2.1.5 南越国都城形态——古代水城
    2.2 城市发育阶段(隋唐——宋)水系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2.2.1 唐朝时期广州城市水系与空间形态
        2.2.2 南汉时期广州兴王府城市水系
        2.2.3 宋代广州古城水系变迁
        2.2.4 宋代广州水系与城市形态演变
    2.3 城市形态稳定阶段(明清时期),水系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2.3.1 明代广州城市水系发展
        2.3.2 明代城市水系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2.3.3 清代广州城市水系变迁
        2.3.4 清代:延续明城格局,拓展沿江湿地
    2.4 城市水系对城镇体系格局的影响
        2.4.1 秦汉——六朝时期,广州单中心放射形城镇格局
        2.4.2 隋唐时期广州巨港崛起,促进内外港成为城市副中心
        2.4.3 水系与宋代广州卫星镇的兴起
        2.4.4 明清时期珠江口水系变迁带动广佛陈龙四大镇兴起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州古城水系与城市交通和城市经济发展
    3.1 水系区位条件使广州成为东方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3.1.1 广州古代城市的交通水文条件
        3.1.2 “非水不至”的广州水陆交通特点
        3.1.3 历史时期广州与内地的水路交通变迁
        3.1.4 区域水系环境变迁对广州城市交通的影响
    3.2 城市水系与广州港口发展变迁
        3.2.1 优良的水系环境是广州港口发展的基础
        3.2.2 广州城内水道的变迁对城内水路交通的影响
        3.2.3 广州水系环境的变迁与港口码头的布局
        3.2.4 水马驿站——利用水系节点建设水陆交通枢纽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广州古城水系与城市水利
    4.1 广州古代城市给水
        4.1.1 广州古城水资源环境与城市用水
        4.1.2 广州古城给水系统
        4.1.3 广州古城井水系统
        4.1.4 饮用水源对城市格局的影响
        4.1.5 广州古城给水保障工程措施
    4.2 广州古代城市水系与城市排水
        4.2.1 秦汉至隋唐时期广州古城的排水系统
        4.2.2 宋代广州古代城濠系统
        4.2.3 宋代至明清时期广州六脉渠系统
        4.2.4 广州古代渗井系统
    4.3 广州古城水系与城市防洪
        4.3.1 广州古城面临的洪水威胁
        4.3.2 广州古城防洪体系
        4.3.3 广州古城水系的防洪体系
        4.3.4 广州古代纳潮系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广州古城水系与军事防御
    5.1 广州古城军事地理
        5.1.1 广州古城的军事地理形势分析
        5.1.2 广州古城军事水文气候特征
    5.2 广州古城水系与军事防御
        5.2.1 广州城市军事防御的建设历程
        5.2.2 古城水系对军事防御的影响
        5.2.3 广州水系在军事防御方面作用
        5.2.4 虎门炮台——因地制宜的水上军事建筑典型
    5.3 广州古代及近代水上防御经典战争案例
        5.3.1 汉武帝平定南越之战
        5.3.2 清中期鸦片战争广州战役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广州古城水系与当代借鉴
    6.1 广州古城水系与西安、南京的比较
        6.1.1 明清西安古城水系的特点
        6.1.2 明南京古城水系的特点
        6.1.3 广州、南京、西安古城水系共同点
        6.1.4 广州古城水系的特点
    6.2 广州古代城市发展与城市水系
        6.2.1 水系影响下的城市形态和城市格局
        6.2.2 广州古城因水而兴,因城市水系发展而发展
    6.3 广州现代城市建设因水而困,因城市水系环境遭到破坏而危
    6.4 广州古代城市水系建设对当代城市建设的借鉴意义
        6.4.1 传承和发扬传统城市水系的城市规划理念
        6.4.2 发掘并弘扬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6.4.3 延伸和扩展现代城市水系新功能
        6.4.4 体现人水和谐的生态理念
    6.5 基于挂绿湖水系的广州增城副中心挂绿新城规划策略探讨
        6.5.1 挂绿新城规划概况
        6.5.2 挂绿新城水系规划策略
        6.5.3 挂绿新城水系建设指引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广州大典》古籍方志
    民国文献
    学术着作
    学术期刊
    学位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从文化线路的角度看明清大运河的演变与价值研究 ——以沧州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线路理念的形成
        1.1.2 京杭大运河申遗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文化线路相关研究
        1.3.1.1 国外相关研究
        1.3.1.2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大运河相关研究
        1.3.2.1 国外相关研究
        1.3.2.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大运河沧州段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范围
        1.4.4 相关概念
第2章 沧州运河概况
    2.1 沧州运河的地理环境
    2.2 沧州运河的空间构成
    2.3 明代以前沧州运河的历史演变
        2.3.1 曹魏平虏渠的开凿
        2.3.2 隋唐永济渠的繁荣
        2.3.3 宋元御河的修缮
    2.4 明清沧州运河的历史地位与重要意义
第3章 明代沧州运河的繁荣(1368-1644)
    3.1 明代沧州运河发展的背景
    3.2 明代沧州运河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双重影响
        3.2.1 频繁的旱涝灾害对农业的破坏
        3.2.2 畅通的南北航运对商业的促进
    3.3 明代沧州运河的发展对当地交通运输的重要意义
        3.3.1 运河沿岸码头的发展
        3.3.2 运河沿岸桥梁的建造
        3.3.3 明代沧州地区的陆路运输
        3.3.4 明代沧州地区繁荣的水路运输对陆路运输的影响
    3.4 明代沧州运河的发展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3.4.1 南北文化交流带来的饮食风俗的变化
        3.4.2 运河发展与尚武风气的形成
        3.4.3 运河航运带动了镖局的产生
        3.4.4 发达的水陆交通吸引回族移民内迁
    3.5 明代沧州运河沿岸村落与城镇的发展
        3.5.1 明代沧州运河对当地村落发展的影响
        3.5.2 仓储驿递的设立与漕运城市的发展
        3.5.3 西枕运河幞头城沧州的筑造与修缮
    3.6 明代沧州运河发展的特点、地位与作用
第4章 清代沧州运河的由盛转衰(1644-1911)
    4.1 清代沧州运河发展的背景
        4.1.1 清前期沧州运河的繁荣
        4.1.2 清中后期沧州运河的逐渐没落
    4.2 清代沧州运河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4.2.1 清前期运河航道的畅通对商贸经济的促进
        4.2.2 清中后期地区性航运对当地商业的影响
    4.3 清代沧州运河的发展对当地交通运输的影响
        4.3.1 清前期新的漕运管理组织清帮的成立
        4.3.2 清代沧州运河沿岸码头的发展与渡口的兴建
        4.3.3 清代沧州运河沿岸桥梁的发展
        4.3.4 清末铁路的修建对运河航运地位的削弱
    4.4 清代沧州运河的发展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4.4.1 运河航运带来西方宗教文化的大规模传入
        4.4.2 运河的繁荣促成文学诗词的大发展
    4.5 清代沧州运河发展的特点与作用
第5章 从文化线路的角度阐释沧州段大运河的价值
    5.1 沧州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判定
    5.2 沧州运河文化线路体系的构成
        5.2.1 承载水路运输的河道线路
        5.2.2 村落与城镇分布的空间线路
        5.2.3 文化遗产遗迹分布的遗产线路
        5.2.4 沧州运河文化线路的构成体系
    5.3 沧州运河文化线路的遗产价值分析
        5.3.1 沟通古代南北运输的历史文化价值
        5.3.2 符合文化遗产评判标准的文化遗产价值
        5.3.3 作为地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价值
    5.4 沧州运河文化线路的功能性价值分析
        5.4.1 形成与发展时期的军事功能
        5.4.2 明清时期的交通运输与文化传播功能
        5.4.3 现代时期的研究性功能
第6章 沧州段运河的现状与保护
    6.1 沧州段运河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6.1.1 沧州段运河现状
        6.1.2 现存问题
    6.2 沧州段运河的保护实践
        6.2.1 基于运河保护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文件
        6.2.2 沧州段运河保护的历史实践
    6.3 申遗成功背景下沧州段运河保护的建议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四、上海出土元代水闸 见证700年航运史(论文参考文献)

  • [1]皖北地区地域景观演变研究[D]. 胡宇.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2]扬州对外交往史述略[J]. 方晓伟.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20(01)
  • [3]姚汉源与京杭运河史研究探析[D]. 段晓伟.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D]. 谭雪霏.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以丹为业:龙潭仡佬族的历史、生计与认同[D]. 吴芳梅. 厦门大学, 2018(07)
  • [6]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D]. 王娜. 厦门大学, 2019(07)
  • [7]灵渠的保护、利用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策研究[D]. 苏倩.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1)
  • [8]族群的建构与维系:灵渠守陡人的历史文化与认同[D]. 孙玲. 广西民族大学, 2016(03)
  • [9]广州古城水系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D]. 刘卫.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5)
  • [10]从文化线路的角度看明清大运河的演变与价值研究 ——以沧州段为例[D]. 陈秋静.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上海出土元代水闸见证700年航运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