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西汀治疗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对照研究

氟西汀治疗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对照研究

一、氟西汀治疗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对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冬[1](2020)在《基于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探讨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应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症状中的一项或多项,且上述症状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产生这些慢行消化不良症状原因的一种疾病。本课题组根据耳穴区特定的解剖部位,多年来一直开展耳甲电针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评价耳甲电针对FD的治疗效果,同时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阐释其疗效机制。方法研究一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研究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耳甲电针组和对照刺激组各45例。耳甲电针组刺激区域为耳甲腔,对照刺激组刺激区域为外耳缘中部,即上耳舟部。使用华佗牌SDZ-ⅡB电子针疗仪进行治疗,脉冲为疏密波,其中密波频率为20 Hz,疏波频率为4 Hz,刺激强度为8-20 mA,患者每周治疗5次,每次30 min,临床试验疗程4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使用主要症状评分表、功能性消化不良生活质量量表(FDDQL)、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并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制定的疗效评估方法,对比分析耳甲电针组与对照刺激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研究二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学、组织形态学的影响31只成年SPF级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各组大鼠适应性喂养5天。本研究采用夹尾刺激法对模型组、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进行FD模型复制。造模结束后,空白组、模型组动物自由摄食摄水,不予任何处理;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FD模型大鼠麻醉后,采用华佗牌SDZ-ⅡB型电子针疗仪进行干预,耳甲电针组刺激区域为大鼠双侧耳甲腔,对照刺激组刺激区域为大鼠双侧耳缘,脉冲为疏密波,其中密波频率为20 Hz,疏波频率为4 Hz,刺激强度为4 mA,每天干预30 min,连续14天。分别于造模后和干预后,使用一般情况评分、体重、3h进食量、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以评估各组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动物行为。结束干预后大鼠禁食不禁水24 h,取大鼠胃及十二指肠组织,应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胃与十二指肠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研究三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血清学的影响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乙酰胆碱(ACh)、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评价不同干预方法对FD模型大鼠血清乙酰胆碱(ACh)、炎症因子、脑肠肽的影响。研究四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胃和十二指肠的p38 MAPK、IκB-α、p65 NF-κB蛋白表达水平,探讨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耳甲电针治疗FD的效应机制.结果研究一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基线方面耳甲电针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方面,较对照刺激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耳甲电针组在主要症状评分表、FDDQL、HAMA、HAMD、SDS、中医症状量化评分,较对照刺激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耳甲电针组治疗有效率是91.11%,高于对照刺激组治疗有效率6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耳甲电针组临床痊愈4例,显效29例,有效8例,有效率91.11%,对照刺激组临床痊愈0例,显效2例,有效29例,有效率 68.89%。研究二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学、组织形态学的影响造模后大鼠呈现毛发粗糙、枯黄,便溏,进食量、饮水量减少,活动度、灵敏度降低,静卧扎堆乃至蜷缩于鼠笼角落,情志抑郁不安,易受惊。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评分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一般情况评分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一般情况评分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体重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体重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体重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3h进食量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3h进食量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3h进食量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垂直运动得分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旷场实验垂直运动得分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旷场实验垂直运动得分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降低(P<0.05);耳甲电针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HE染色胃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胃粘膜上皮细胞有明显微损伤和脱落、排列无序,腺体明显水肿、排列不规则,有炎性细胞浸润;耳甲电针组:胃黏膜上皮细胞未见明显损伤,腺体结构完整、排列较整齐,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十二指肠模型组十二指肠黏膜结构较完整,肠绒毛排列紊乱,高矮不一,部分倒伏、融合,黏膜层有炎性细胞浸润;耳甲电针组十二指肠黏膜结构较完整,肠绒毛排列较整齐,部分绒毛尖端破溃,黏膜层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研究三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血清学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血清ACh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大鼠血清ACh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ACh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2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IL-2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IL-2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6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IL-6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IL-6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TNF-α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5-HT含量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5-HT含量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5-HT含量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VIP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VIP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VIP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研究四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IκB-α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胃IκB-α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IκB-α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p65 NF-κB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胃p65 NF-κB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p65 NF-κB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十二指肠p38 MAPK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十二指肠IκB-α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十二指肠IκB-α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十二指肠IκB-α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十二指肠p65 NF-κB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十二指肠p65 NF-κB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十二指肠p65 NF-κB蛋白水平上调(P<0.05)。结论1、耳甲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2、耳甲电针可影响FD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和组织形态。3、耳甲电针具有抗炎、调控脑肠肽的效应。4、耳甲电针可以下调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即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可能通过调控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王红涛[2](2020)在《清中调痞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清中调痞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脾胃湿热证),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西医主要症状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新的诊疗思路。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门诊,且经严格诊断,排除器质性疾病可能后,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脾胃湿热证的患者共7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方面未见明显差异。治疗组口服清中调痞汤加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疗程均为3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中医证候、西医主要症状治疗前后积分变化,收集数据,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所统计数据,评价清中调痞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经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治疗组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85.7%,对比而言,治疗组优势明显。2.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进行组内比较,经统计分析,治疗组及对照组均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对缓解脾胃湿热型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候表现都有效;进行组间比较,P<0.05,提示治疗组更有效。两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在脘腹痞满、口干或口苦、口干不欲饮、小便短黄方面,中药加西药组较单纯西药组更有效;在纳呆、恶心或呕吐方面,两组疗效相当。3.对西医主要症状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组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5.7%,治疗组效果更好。4.治疗后,两组西医症状总积分变化经组内及组间比较,经统计分析,均P<0.05,提示两组对缓解脾胃湿热型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的西医症状表现都有效,但治疗组疗效更佳。5.治疗前后,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清中调痞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脾胃湿热证安全有效,对改善其中医证候、西医主要症状等方面效果显着,比单纯的西药治疗效果更佳,将为临床治疗脾胃湿热型餐后不适综合征提供参考,丰富治疗手段。

徐婧[3](2020)在《连朴饮基于脑肠同调途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中西医治疗现状,拓展温病学经典名方连朴饮(Lianpo Yin,LPY)的适用范围。2探讨连朴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机制。(1)研究连朴饮对SD正常大鼠胃窦环形平滑肌条舒缩活动的影响及探讨其作用于胃窦环形平滑肌条可能的作用机制。(2)研究连朴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体重、胃排空及胃窦平滑肌舒缩活动的影响及探讨其对调节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动力的作用机制。(3)研究连朴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探讨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脑-肠”互动的影响。方法1理论研究:通过梳理和分析文献,综合研究连朴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基础。2实验研究:(1)(1)离体胃窦环行平滑肌条置于盛有Krebs液的组织浴槽中,记录其等长收缩活动,观察累积量连朴饮含药血清(10μL、20μL、40μL、60μL)及等体积正常空白血清(空白对照组)对大鼠胃窦环行肌(均n=8)收缩活动的影响;观察累积量乙酰胆碱(Acetycholine,10-8-10-4mol/L)对胃窦环行肌(均n=8)收缩活动的影响及与连朴饮含药血清作用效应的比较;观察非选择性毒蕈碱(M3)受体阻断剂阿托品(At ropine,10-5mol/L)、外源性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供体左旋精氨酸(L-arginine,10-5mol/L)、烟碱(N)受体阻断剂六烃季胺(Hexamet honium,10-5mol/L)对连朴饮含药血清诱发的胃窦环行肌(均n=8)收缩活动的影响。(2)离体胃窦环行平滑肌条置于盛有Krebs液的组织浴槽中,记录其等长收缩活动,观察累积量连朴饮含药上清(400μL、800μL、1200μL、1600μL)及等体积Krebs液(空白对照组)对大鼠胃窦环行肌(均n=8)收缩活动的影响;观察乙酰胆碱(Acetycholine,10-5mol/L)、胆碱能受体激动剂新斯的明(Neostigmine,10-5mol/L)对连朴饮含药上清诱发的胃窦环行肌条(均n=8)收缩活动的影响。(2)领取8日龄SD乳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mal Control,N C,n=10)、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组(FD,n=8)、多潘立酮治疗组(Dompe ridone+FD,DPLT+FD,n=8)、连朴饮治疗组(LPY+FD,n=8),适应性喂养2天。10日龄,采用碘乙酰胺幼鼠刺激法造模:NC组(2%蔗糖0.2ml/天,灌胃);FD组、DPLT+FD组和LPY+FD组(0.1%碘乙酰胺(溶于2%蔗糖溶液)0.2ml/天,灌胃),共7天。每周监测体重。造模成功后,第7周进行药物干预,HC组和FD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DPLT+FD组(Domperidone,20mg/kg·d,灌胃),LPY+FD组(LPY,0.920g/kg·d,灌胃),持续一周。第8周,进行进食量、胃排空实验。颈椎脱臼处死各组大鼠,分离胃窦,制备胃窦环形平滑肌条,观察各组大鼠胃窦平滑肌条基础状态自发性收缩活动;观察累积量乙酰胆碱(Acetylcho line,10-8-10-4mol/L)及五羟色胺(5-HT,10-5mmol/L)对各组大鼠胃窦平滑肌条自发性收缩活动的影响。(3)领取8日龄SD乳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mal Control,N C,n=10)、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组(FD,n=8)、氟西汀治疗组(Fluoxet ine+FD,n=8)、连朴饮治疗组(LPY+FD,n=8),适应性喂养2天。10日龄,采用碘乙酰胺幼鼠刺激法造模:NC组(2%蔗糖0.2ml/天,灌胃);F D组、Fluoxetine+FD组和LPY+FD组(0.1%碘乙酰胺(溶于2%蔗糖溶液)0.2ml/天,灌胃),共7天。每周监测体重。造模成功后,第7周进行药物干预,HC组和FD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Fluoxetine+FD组(Fluoxeti ne,2mg/kg·d,灌胃),LPY+FD组(LPY,0.920g/kg·d,灌胃),持续一周。第8周,进行糖水偏嗜实验。颈椎脱臼处死各组大鼠,取双侧海马组织,置于-80℃冰箱保存。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单胺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1理论研究:在临证中,参照“病证结合”原则,中西医辨病、辨证、辨症相结合;并遵循“异病同治”原则,紧扣病机、据位施方,不拘症状变化,临床各系统、尤其消化系统疾病,但见湿热内蕴,郁阻中焦者,均可使用连朴饮辨治。2实验研究:(1)(1)连朴饮含药血清剂量依赖性促进胃窦环形平滑肌收缩,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收缩活动显着增加(均P<0.01);累积浓度梯度的乙酰胆碱累积量加入促进胃窦环形平滑肌呈剂量依赖性收缩增强,累积浓度10-5mol/L时与连朴饮含药血清最大促进效应(60μL)无明显差异(P>0.05);Atropine+LPY含药血清、L-arginine+LPY含药血清、He xamethonium+LPY含药血清诱发的胃窦环形平滑肌条收缩活动显着低于单纯连朴饮含药血清诱发的肌条收缩活动(P<0.01);其中,Atropine完全抑制连朴饮含药血清诱发的肌条收缩活动,L-arginine和Hexameth onium均部分抑制连朴饮含药血清诱发的肌条收缩活动。(2)连朴饮含药上清剂量依赖性抑制胃窦环形平滑肌收缩,与对照组相比其收缩活动显着降低(P<0.01);各累积剂量连朴饮含药上清均显着抑制了Acetycholine(10-5mol/L)诱发的胃窦环形平滑肌条收缩活动(P<0.01);最高累积剂量的连朴饮含药上清(1600μL)显着抑制了Neostigmine(10-5mol/L)诱发的胃窦环形平滑肌条收缩活动(P<0.05)。(2)造模后,各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体重和体重增长率均显着降低(P<0.05),多潘立酮和连朴饮干预治疗后体重及体重增长率均显着增加(均P<0.01);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组大鼠进食量和胃排空率均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经连朴饮治疗后大鼠进食量和胃排空率均显着增加(均P<0.01),与多潘立酮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组大鼠离体胃窦环形平滑肌收缩基础状态收缩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经连朴饮干预治疗后平滑肌收缩频率明显增强(P<0.01),与多潘立酮治疗后效果无显着差异(P>0.05);各组平滑肌收缩振幅无显着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胃窦环形平滑肌对累积量乙酰胆碱的反应性显着降低(P<0.01),经连朴饮干预治疗后大鼠胃窦环形肌条对于累积量乙酰胆碱的反应性显着增加(P<0.01),在最小效应浓度(10-6mol/L)的收缩效应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与多潘立酮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各组均在最高累积量乙酰胆碱(10-4mol/L)时达到最大收缩效应,各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胃窦环形平滑肌对5-HT(10-5mol/L)的反应性明显减弱(P<0.05);经连朴饮干预治疗后,大鼠胃窦环行平滑肌对5-HT的收缩反应增加(P<0.05)。(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组大鼠蔗糖水偏好度明显下降(P<0.01),经连朴饮干预后,大鼠蔗糖水偏好值明显增高(P<0.05)。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单胺递质5-HT、NE含量均显着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连朴饮干预治疗后,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5-HT及NE含量显着增高(P<0.01),与氟西汀治疗后的效应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理论研究:拓展温病方的研究思路,同时开拓杂病辨治的思路,扩展连朴饮的临床应用范围,将其作为脾胃内科常见多发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证的主治方,有助于温病方(学)的深入研究2实验研究:(1)(1)连朴饮含药血清可促进正常大鼠胃窦环形平滑肌收缩活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为主要通过激活毒蕈碱受体,部分通过激活N受体及抑制NO的释放来引起胃窦平滑肌的收缩。(2)连朴饮含药上清可抑制正常大鼠胃窦环形平滑肌收缩活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乙酰胆碱途径,发挥抗胆碱能作用有关。(2)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延迟,胃窦平滑肌收缩活性明显下降。连朴饮可通过促进胃窦平滑肌收缩,并提高胃窦平滑肌对乙酰胆碱与5-HT的反应性,促进胃排空,从而发挥促胃动力的作用。(3)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表现出焦虑样或/和抑郁样行为,连朴饮可以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焦虑样或/和抑郁样行为。连朴饮上调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海马区单胺递质5-HT、NE水平,可能参与调节“脑-肠”互动障碍,从“脑-肠”轴途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发挥治疗效果。3本研究从脑肠同调的双重途径阐释了连朴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也贴合了罗马IV将功能性消化不良称为“脑-肠”互动障碍性疾病的认知,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多维度诊疗提供了新的借鉴。

刘艳敏,朱卓谦,陈敏[4](2019)在《温胆汤加味联合黛力新对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睡眠障碍的作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温胆汤加味联合黛力新对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睡眠障碍的作用。方法:研究时段: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抽取本院收治的200例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睡眠障碍患者开展本次研究,回顾所有病例临床资料,以不同的治疗措施为分组依据,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案治疗,试验组用温胆汤加味联合黛力新治疗,对比临床症状评分、睡眠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临床症状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较低,统计学有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较少,统计学有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较高,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温胆汤加味联合黛力新对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睡眠障碍,既能改善临床症状评分、睡眠质量,又可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赵文芳[5](2019)在《酸枣仁汤抗抑郁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酸枣仁汤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1.药效学研究:(1)小鼠适应性喂养3天之后,根据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20mg/kg)、酸枣仁汤高剂量组(21.86g/kg生药)、酸枣仁汤中剂量组(14.57g/kg生药)及酸枣仁汤低剂量组(7.29g/kg生药)。各组连续灌胃给药16天,空白对照组予同容积的蒸馏水。分别在给药第13天、第14天、第15天进行开场实验、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2)建立大鼠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以糖水偏好度作为CUMS造模成功的标准。造模成功后,按随机数字表对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氟西汀组(10mg/kg)、酸枣仁汤高剂量组(15.3g/kg生药)、酸枣仁汤中剂量组(10.2g/kg生药)、酸枣仁汤低剂量组(5.1g/kg生药),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各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15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予同容积的蒸馏水。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继续给予应激,持续14天,每周记录一次大鼠体重。末次给药后进行糖水偏好实验。并分别在造模前、造模后(给药前)、给药13天进行3次开场实验。2.机理研究:(1)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小鼠海马及皮质中的5-HT、NE、DA含量;(2)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CUMS模型大鼠血清中5-HT、CORT、ACTH、及下丘脑中CRH的含量;(3)采用RT-PCR法测定大鼠海马5-HT1A受体、GR、PKA、CREB及p-CREB的mRNA表达的水平。实验结果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1.药效学研究:(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酸枣仁汤高剂量组、氟西汀组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显着缩短(p<0.01),酸枣仁汤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均缩短(p<0.05);酸枣仁汤高剂量组、氟西汀组的小鼠游泳不动时间均显着缩短(p<0.01),酸枣仁汤中剂量组的小鼠游泳不动时间缩短(p<0.05)。(2)造模21d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氟西汀组、酸枣仁汤高剂量组、中、低剂量组糖水偏好度(p<0.05)和体重增长(P<0.01)均降低。给药14天后,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酸枣仁汤高、中、低剂量组的大鼠糖水偏好度显着增加(p<0.01)。酸枣仁高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长明显上升(p<0.01),氟西汀组、酸枣仁汤中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长上升(p<0.05)。开场实验中,造模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氟西汀组、酸枣仁汤高、中、低剂量组的大鼠移动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给药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氟西汀组大鼠移动距离显着减少(p<0.01),酸枣仁汤高、中、低剂量组的大鼠移动距离减少(p<0.05);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酸枣仁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移动距离明显增加(p<0.01)。2.机理研究:(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氟西汀组小鼠海马中5-HT、DA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皮质中5-HT的含量也升高(p<0.05);酸枣仁汤组小鼠海马组织5-HT升高(p<0.05),皮质中5-HT含量有升高趋势。(2)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和氟西汀组大鼠血清中5-HT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酸枣仁汤组大鼠血清中5-HT的含量升高(p<0.05);空白组、酸枣仁汤组和氟西汀组大鼠血清中CORT、ACTH的含量和下丘脑中CRH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3)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和氟西汀组海马5-HT1A受体和GR受体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酸枣仁汤组海马5-HT1A受体和GR受体mRNA的表达增加(p<0.05);空白对照组、酸枣仁汤组和氟西汀组海马PKA 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空白对照组和氟西汀组海马CREB和p-CREB 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酸枣仁汤组海马CREB和p-CREB mRNA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1.酸枣仁汤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酸枣仁汤与氟西汀均可缩短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和小鼠游泳不动时间;并改善大鼠CUMS模型糖水偏好度和体重增长降低的状况。2.酸枣仁汤能升高CUMS大鼠中血清中5-HT的含量和海马5-HT1A受体mRNA的表达,提示酸枣仁汤的抗抑郁作用与5-HT及5-HT1A有关。3.酸枣仁汤和氟西汀能明显降低CUMS大鼠血清中CORT、ACTH的含量和下丘脑中CRH的含量,增加海马GR受体mRNA的表达,提示酸枣仁汤抗抑郁作用与调节HPA轴有关。4.酸枣仁汤和氟西汀能明显增加CUMS大鼠海马PKA mRNA表达、增加CREB和p-CREB mRNA表达,提示酸枣仁汤抗抑郁作用与影响c AMP-PKA-CREB信号通路有关。

汪晓敏[6](2019)在《开郁柴夏汤加减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开郁柴夏汤加减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疗效,探讨临床运用该方的价值,为名老中医专家专病专方提供一定的临床数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且中医辨证为肝胃郁热证的患者共66人,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期间对照组剔除了1例,治疗组有1例失访,最后实际每组各32例)。治疗组予以开郁柴夏汤并根据情况适当加减,对照组予以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设定两组的治疗周期为8周,治疗后分别填写“反流性疾病问卷(RDQ量表)”和“中医证候积分表”,观察并记录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积分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采用SPASS23.0进行分析,评价疗效并得出结论。结果:入组患者在治疗前其性别,年龄,病程,胃镜表现分布,RDQ量表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结束后,在改善主要症状(RDQ量表积分)方面,两组均能显着改善烧心、反酸(口中泛酸/口苦)、反食(胃内容物上反引起的不适感)及胸骨后疼痛症状(P<0.01);但在组间比较中,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在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用药后能改善胃脘灼痛、嗳气反流、嘈杂易饥、口干/口苦、脘腹胀满、心烦易怒和大便秘结症状,其治疗前后的积分改善情况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用药后能改善胃脘灼痛、嗳气反流、嘈杂易饥症状,其治疗前后积分改善情况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并能改善患者的口干/口苦症状(0.01<P,P<0.05),但在脘腹胀满、心烦易怒及大便秘结方面与用药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组间积分情况比较中,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如胃脘灼痛、脘腹胀满、嗳气反流、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和大便秘结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在改善嘈杂易饥方面无明显差异。治疗组主要症状(RDQ量表积分)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56.25%,且结果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在中医证候评价方面,其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3.75%(P<0.01)。结论:开郁柴夏汤加减对于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应能为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病人带来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

陈仰霞,张晓庆,苏任腾[7](2016)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氟西汀短期联合对难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难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经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氟西汀短期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难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观察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氟西汀短期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积分、心理量表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消化道症状积分(3.4±1.4)分低于对照组(5.8±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经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氟西汀短期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且疗效持久、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岳秀宁[8](2016)在《甘肃省精神科医师对老年抑郁症的认知状况调查》文中提出目的:了解甘肃省精神科医师对老年抑郁症的认知状况,分析不同因素对该疾病认知的影响,为今后老年抑郁症相关预防与治疗的拓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阅读大量文献基础上设计《老年抑郁症综合防治需求调查问卷》,在调查员的指导下由调查对象自己填写,采用普查的方法向甘肃省兰州、白银、平凉、定西、陇南、武威等共14家医院发放调查问卷212份,实际收回174份,回收率为82.08%,剔除1份无效问卷,实得有效问卷173份,有效率为99.43%。录入数据利用Epidata软件,并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的比较利用?2检验。结果:共调查精神科医师173人,工作5-10年的占45.66%(79/173),初级职称占53.18%(92/173),本科学历占53.76%(93/173)。调查结果表明,甘肃省精神科医生认为15种抑郁症伴发疾病中,最难治且常见的分别为睡眠障碍伴抑郁、痴呆(主要指阿兹海默或帕金森)伴抑郁及慢性肾病或长期透析患者伴抑郁,这三种疾病在相应的疾病组中被认为最难治且常见的比例分别为43.93%(76/173)、42.78%(74/173)及53.18%(92/173)。不同职称及工龄的精神科医师对睡眠障碍伴抑郁、脑卒中伴抑郁、恶性肿瘤伴抑郁、痴呆伴抑郁、冠心病伴抑郁及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抑郁的认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学历的精神科医师对睡眠障碍伴抑郁、慢性哮喘伴抑郁、脑卒中伴抑郁、高血压伴抑郁、心力衰竭伴抑郁及慢性肾病伴抑郁的认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单位性质的精神科医师对睡眠障碍伴抑郁、消化系统疾病伴抑郁、痴呆伴抑郁、恶性肿瘤伴抑郁、慢性肾病伴抑郁、高血压伴抑郁、冠心病伴抑郁及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抑郁的认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睡眠障碍伴抑郁、痴呆伴抑郁及慢性肾病伴抑郁的治疗中,精神科医师认为相应最有效且最安全的治疗措施分别为米氮平、西酞普兰及路优泰,这三种药物在对应疾病的治疗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7.23%(99/173)、49.13%(85/173)及49.71%(86/173)。不同职称及工龄的精神科医师对中医、米氮平、奥氮平三种治疗措施治疗睡眠障碍伴抑郁,西酞普兰及路优泰两种治疗措施治疗痴呆伴抑郁,护理及心理治疗两种治疗措施治疗慢性肾病伴抑郁的疗效确定性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学历及单位性质的精神科医师对中医及米氮平两种治疗措施治疗睡眠障碍伴抑郁,西酞普兰及路优泰两种治疗措施治疗痴呆伴抑郁,护理治疗措施治疗慢性肾病伴抑郁的疗效确定性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甘肃省精神科医师对常见老年抑郁伴发的躯体疾病的认识及相应治疗的选择上不一致;不同职称、工龄、学历及单位性质的医师在一些老年抑郁伴发的躯体疾病的认识及相应的治疗选择上存在差异。

张文洁,林燕生,陈绮丹[9](2012)在《氟西汀短期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难治性功能性胃肠病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氟西汀短期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难治性功能性胃肠病的疗效。方法将187例FGIDs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仅给予消化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分3组,第1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一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1片,每日清晨1次或早、中各1次);第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一氟西汀(20mg,每日1次)治疗;第3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联合用药,即氟西汀20mg每日1次基础上,初始阶段短期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患者消化道症状积分、心理量表评分的变化以及起效时间、临床疗效与停药后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治疗后消化道症状积分和心理量表评分明显降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各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积分和心理量表评分下降程度无明显差异;单一氟西汀组和联合用药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单一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P<0.05);3组治疗组治疗后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复发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各治疗组比较,单一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和联合用药组起效时间短于单一氟西汀组(P<0.05);停药后复发次数单一氟西汀组和联合用药组少于单一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P<0.05)。结论氟西汀初始短期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起效快速,疗效确切、稳定、持久,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减轻患者对药物的依赖。

江开达,彭代辉[10](2005)在《氟西汀在国内10年的临床应用汇总》文中提出目的:总结氟西汀(商品名为百优解)在国内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汇总国内有关期刊发表的氟西汀临床应用文献296篇,综合治疗方法、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经过HAMD,HAMA,BDI,SDS,SAS等量表测评及观察,认为氟西汀对抑郁症疗效显着,与SSRI类药物相当。此外,治疗老年抑郁症、围绝经期抑郁、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强迫症、焦虑性神经症、偏头痛、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心血管疾病伴发情绪障碍、功能性消化不良、糖尿病伴情绪障碍、前列腺炎伴情绪障碍、早泄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较传统抗抑郁药少。结论:氟西汀可用于抑郁症、抑郁谱系疾病等,是目前较满意的抗抑郁药。

二、氟西汀治疗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对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氟西汀治疗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探讨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应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综述部分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概念与诊断
        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
        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和病理机制
        4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炎症的关系
        5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脑肠轴的关系
        6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现状
        7 小结
        8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1 古代文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2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3 小结
        4 参考文献
    综述三 针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1 针灸古代文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2 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3 耳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4 参考文献
    综述四 耳迷走神经刺激的研究现状
        1 耳迷走神经刺激与耳穴的关系
        2 迷走神经的概念
        3 耳迷走神经的概念
        4 迷走神经刺激的分类
        5 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疾病的治疗
        6 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炎症的治疗
        7 小结
        8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部分
    研究一 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1 研究方案与设计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研究二 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学影响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研究三 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血清学影响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研究四 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1 临床试验研究随机数字表
    附录2 伦理审批件
    附录3 病例报告表和知情同意书

(2)清中调痞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1.4 剔除、脱落和中止实验的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及随机方法
        2.2 治疗方法
    3.观察指标方法
        3.1 一般资料
        3.2 安全性观测
        3.3 疗效性观察
    4.疗效评定
        4.1 安全性评定
        4.2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4.3 西医主要症状疗效标准
    5.统计学处理
    6.研究结果
        6.1 患者一般资料
        6.2 疗效分析
        6.3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现代医学对PDS的认识
        1.1 PD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2 诊断
        1.3 治疗
    2.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2 辨证分型
        2.3 治疗
    3.立方依据
    4.处方来源
    5.组方配伍分析
    6.现代药理研究
    7.清中调痞汤治疗 PDS 的作用机制探讨
    8.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连朴饮基于脑肠同调途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基础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概述
    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
    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危险因素
    4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认识
        4.1 胃肠感觉运动障碍
        4.2 内脏高敏性
        4.3 胃酸
        4.4 幽门螺杆菌感染
        4.5 脑-肠互动障碍
        4.6 十二指肠粘膜完整性受损和低级别粘膜炎症
        4.7 消化道微生物群的变化
    5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5.1 一般治疗
        5.2 根除HP治疗
        5.3 抑酸治疗
        5.4 促胃肠动力药
        5.5 调节胃适应性舒张功能药物
        5.6 调整内脏高敏药
        5.7 中枢神经调节剂
        5.8 肠道菌群调节剂
        5.9 抗焦虑、抑郁药物
    6 讨论与结论
第二部分 中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理论研究
    1 病名源流
    2 病因病机
        2.1 古代医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现代医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的研究
    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型研究
        3.1 证型分布规律
        3.2 脾胃湿热证
    4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法的研究
        4.1 古代医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法的认识
        4.2 现代医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法的研究
        4.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辨证论治
    5 连朴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基础研究
        5.1 现代医家对连朴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
        5.2 连朴饮的前期探索性研究
    6 讨论与总结
实验一 连朴饮对正常大鼠胃窦平滑肌舒缩活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连朴饮组成与制备
        2.2 实验动物
        2.3 实验仪器和设备
        2.4 实验试剂
        2.5 实验分组
        2.6 配制Krebs缓冲液
        2.7 制备连朴饮含药血清
        2.8 Ussing chamber制备连朴饮含药上清
        2.9 胃窦平滑肌条实验前准备
        2.10 离体胃窦平滑肌条实验
        2.11 数据分析
        2.12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连朴饮含药血清对胃窦平滑肌舒缩活动的影响及机制
        3.2 连朴饮含药上清对胃窦平滑肌舒缩活动的影响及机制
    4 讨论和结论
实验二 连朴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动力的调节作用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药物与制备
        2.2 实验动物
        2.3 主要器材和设备
        2.4 实验试剂
        2.5 配制Krebs缓冲液
        2.6 动物分组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
        2.7 胃排空实验
        2.8 胃窦平滑肌条实验
        2.9 观察胃窦平滑肌条对累积量乙酰胆碱的收缩反应
        2.10 观察胃窦平滑肌肌条对高浓度K+及5-HT的反应性
        2.11 肌条收缩数据处理
        2.12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连朴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体重的影响
        3.2 连朴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进食量和胃排空的影响
        3.3 连朴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离体胃窦平滑肌基础收缩活动的影响
        3.4 连朴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离体胃窦平滑肌乙酰胆碱反应力的影响
        3.5 连朴饮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离体胃窦平滑肌对高浓度K+及5-HT的反应性中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实验三 连朴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脑-肠”轴的调节作用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药物与制备
        2.2 实验动物
        2.3 主要器材和设备
        2.4 实验试剂
        2.5 动物分组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
        2.6 糖水偏嗜实验
        2.7 海马单胺递质(5-HT、NE、DA)检测
        2.8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连朴饮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3.2 连朴饮对海马单胺递质(5-HT、NE、DA)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讨论与总结
    1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治疗的现状
    2 连朴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基础
        2.1 连朴饮方源及组方分析
        2.2 连朴饮的拓展应用
        2.3 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证
        2.4 连朴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实验基础
    3 连朴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多途径、多靶点作用机制研究
        3.1 连朴饮调节胃肠动力障碍作用机制研究
        3.2 连朴饮调节“脑-肠”互动障碍作用机制研究
    4 本研究的创新点
    5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4)温胆汤加味联合黛力新对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睡眠障碍的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1.2 方法
    1.3 分析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2.2 睡眠质量比较
    2.3 不良反应比较
    2.4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5)酸枣仁汤抗抑郁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
        1.发病机制
        1.1 脑内神经递质
        1.2 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1.3 神经营养因子
        1.4 神经可塑性
        1.5 炎症因子
        1.6 信号传导通路失调
        2.治疗
        2.1 药物治疗
        2.2 非药物治疗
    二 中医对抑郁症的相关认识
        1.郁证的病因病机
        2.中药抗抑郁作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概况
        2.1 复方
        2.2 单味药及药对
    三 关于酸枣仁汤
        1.组方思路
        2.临床应用
        3.安神促寐与解郁作用具有内在相通性
        4.实验研究
        4.1 抗抑郁作用
        4.2 对睡眠障碍的影响
        4.3 抗焦虑作用
        4.4 改善记忆作用
        4.5 脑保护作用
        4.6 实验研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一 酸枣仁汤对小鼠行为绝望模型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环境
        1.3 实验药物
        1.4 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 分组及给药
        2.2 行为绝望模型
        3.数据处理
        4.实验结果
        4.1 酸枣仁汤对行为绝望小鼠模型悬尾不动时间的影响
        4.2 酸枣仁汤对行为绝望小鼠模型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
        5.小结
    二 酸枣仁汤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大鼠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环境
        1.3 实验药物
        1.4 实验试剂
        2.实验方法
        2.1 分组及给药
        2.2 造模方法
        2.3 行为学测试
        2.4 体重测定
        2.5 开场实验(OFT)
        3.数据处理
        4.实验结果
        4.1 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大鼠模型的建立
        4.2 酸枣仁汤对CUMS大鼠糖水偏好度的影响
        4.3 酸枣仁汤对CUMS模型大鼠体重的影响
        4.4 酸枣仁汤对CUMS模型大鼠开场实验中大鼠移动距离的影响
        5.小结
    三 酸枣仁汤抗抑郁作用机理的探讨
        (一)以小鼠行为绝望模型探讨酸枣仁汤抗抑郁作用机理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环境
        1.3 实验药物
        1.4 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 分组及给药
        2.2 取材
        2.3 小鼠海马、皮质组织中5-HT、DA、NE检测
        3.数据处理
        4.实验结果
        4.1 酸枣仁汤对行为绝望模型小鼠海马中神经递质的影响
        4.2 酸枣仁汤对行为绝望模型小鼠皮质中神经递质的影响
        5.小结
        (二)以大鼠CUMS模型探讨酸枣仁汤抗抑郁作用机理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环境
        1.3 实验药物
        1.4 实验仪器
        1.5 实验试剂
        2.实验方法
        2.1 分组及给药
        2.2 造模方法
        2.3 取材
        2.4 血清中5-HT含量的检测
        2.5 血清中CORT含量的检测
        2.6 血清中ACTH含量的检测
        2.7 下丘脑中CRH含量的检测
        2.8 大鼠海马组织GR及5-HT1A受体mRNA表达检测
        2.9 大鼠海马组织PKA mRNA表达检测
        2.10 大鼠海马组织CREB mRNA表达检测
        2.11 大鼠海马组织p-CREB mRNA表达检测
        3.数据处理
        4.实验结果
        4.1 酸枣仁汤对CUMS大鼠血清5-HT含量的影响
        4.2 酸枣仁汤对CUMS大鼠血清CORT含量的影响
        4.3 酸枣仁汤对CUMS大鼠血清ACTH含量的影响
        4.4 酸枣仁汤对CUMS大鼠下丘脑中CRH含量的影响
        4.5 酸枣仁汤对CUMS大鼠海马组织5-HT1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4.6 酸枣仁汤对CUMS大鼠海马组织GR mRNA表达的影响
        4.7 酸枣仁汤对CUMS大鼠海马组织PKA mRNA表达的影响
        4.8 酸枣仁汤对CUMS大鼠海马组织CREB mRNA表达的影响
        4.9 酸枣仁汤对CUMS大鼠海马组织p-CREB mRNA表达的影响
        5.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
    1.关于实验方法
        1.1 动物模型的选择
        1.2 阳性对照药的选择
        1.3 取材部位的选择
        1.4 实验药效指标的选择
    2.酸枣仁汤具有抗抑郁作用
    3.酸枣仁汤抗抑郁作用的机理探讨
小结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抑郁症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复发预防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校期间已发表论文

(6)开郁柴夏汤加减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研究目的
2.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2.7 终止试验标准
3.研究方法
    3.1 分组设计
    3.2 治疗方案
    3.3 技术路线图
    3.4 一般资料
    3.5 疗效性指标
    3.6 安全性指标
    3.7 疗效判定标准
        3.7.1 主要症状(RDQ量表)疗效评价
        3.7.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3.8 不良事件观察
        3.8.1 不良事件程度分析及处理措施
        3.8.2 不良事件的报告
    3.9 统计方法
4.研究结果
    4.1 基线比较分析
    4.2 治疗结果分析
        4.2.1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
        4.2.2 两组治疗结果主要症状有效率分析
        4.2.3 两组主要症状及频率总分(RDQ量表)比较分析
        4.2.4 两组组内烧心症状积分及发作频率比较分析
        4.2.5 两组组内胸骨后疼痛积分及频率比较分析
        4.2.6 两组组内反酸积分、频率积分及总分比较分析
        4.2.7 两组组内反食积分、频率积分及总分比较分析
    4.3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析
        4.3.1 中医证候有效率比较
        4.3.2 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4.3.3 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比较
    4.4 两组组间治疗后疗效比较
        4.4.1 主要症状积分、频率积分及RDQ总分比较分析
        4.4.2 烧心症状积分、频率积分及总分比较分析
        4.4.3 胸骨后疼痛症状积分、频率积分及总分比较分析
        4.4.4 反酸症状积分、频率积分及总分比较分析
        4.4.5 反食症状积分、频率积分及总分比较分析
    4.5 用药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析
5.讨论部分
    5.1 rGERD的西医研究进展
        5.1.1 疾病概括
        5.1.2 rGERD的流行病学调查
        5.1.3 发病机制
        5.1.4 西医治疗
    5.2 中医研究进展部分
        5.2.1 病名追溯
        5.2.2 病因病机
        5.2.3 治法方药
        5.2.4 中医外治方法
        5.2.5 中西医结合治疗rGERD
    5.3 中医论述
        5.3.1 木郁作酸
        5.3.2 脾胃二土病理生理阐述
        5.3.3 辛开苦降,调理升降在脾胃疾病的中的作用
        5.3.4 重视“虚火”在r GERD中表现
        5.3.5 主以辛开,辅以苦降在rGRED中的运用解析
        5.3.6 肝胃郁热证是rGERD的临床证型的中的主要证型
        5.3.7 辛开理气,微苦以降泄
        5.3.8 法半夏治疗rGERD的临证经验
        5.3.9 易方加减变化随证而投
    5.4 研究结果分析
    5.5 导师经验总结
6、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1.西医治疗
        1.1 药物治疗
        1.1.1 抑酸药物
        1.1.2 促胃肠动力药物
        1.1.3 神经调节药物
        1.1.4 多糖聚合物
        1.1.5 抗反流药物
        1.2 内镜治疗进展
        1.2.1 射频消融术
        1.2.2 Plicator全层折叠术
        1.2.3 Esophyx装置
        1.2.4 其他方式
        1.3 外科手术治疗
        1.3.1 抗反流手术
        1.3.2 LES电刺激装置
        1.3.3 括约肌磁性增强装置(MSA)
        1.4 其他治疗方法
        1.5 西医治疗总结
    2.中医治疗进展
        2.1 中医外治方法
    参考文献
附件1 RDQ量表
附件2 中医证候积分量表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8)甘肃省精神科医师对老年抑郁症的认知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基本情况 3.2
    精神科医师对老年抑郁伴有的躯体疾病的认识状况 3.3
    精神科医师对常见老年抑郁伴有躯体疾病的治疗的选择情况 第四章
    讨论 4.1
    精神科医师对老年抑郁伴有的躯体疾病的认识状况 4.2
    精神科医师对常见老年抑郁伴有躯体疾病的治疗的选择情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与展望 5.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氟西汀短期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难治性功能性胃肠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选标准
    1.3 方法
    1.4 症状严重程度积分及疗效分级
        1.4.1 症状严重程度积分
        1.4.2 疗效判断标准
    1.5 心理量表评分标准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各组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积分和心理量表评分比较
    2.2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起效时间与停药后复发情况
3 讨论
    3.1 功能性胃肠病
    3.2 难治性功能性胃肠病
    3.3 抗抑郁治疗难治性功能性胃肠病
4 小结

(10)氟西汀在国内10年的临床应用汇总(论文提纲范文)

1 精神科疾病临床疗效
    1.1 原发抑郁症
    1.2 老年抑郁症
    1.3 女性特定生理时期的情绪障碍 (围绝经期抑郁)
    1.4 精神分裂症
    1.5 强迫症
    1.6 焦虑性神经症
    1.7 儿童精神障碍
    1.8 脑器质性疾病所致情绪障碍及其他障碍
2 躯体疾病临床疗效
    2.1 头痛及疼痛障碍
        2.1.1 头痛
        2.1.2 疼痛障碍
    2.2 心血管系统疾病伴发抑郁
    2.3 功能性消化不良伴发抑郁
    2.4 糖尿病伴发抑郁
    2.5 男性泌尿系统疾病
        2.5.1 前列腺炎
        2.5.2 早泄
3 不良反应
4 依从性

四、氟西汀治疗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对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探讨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应与机制研究[D]. 吴冬.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
  • [2]清中调痞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 王红涛.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3]连朴饮基于脑肠同调途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研究[D]. 徐婧.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温胆汤加味联合黛力新对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睡眠障碍的作用分析[J]. 刘艳敏,朱卓谦,陈敏. 黑龙江中医药, 2019(03)
  • [5]酸枣仁汤抗抑郁作用的实验研究[D]. 赵文芳.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开郁柴夏汤加减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汪晓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氟西汀短期联合对难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J]. 陈仰霞,张晓庆,苏任腾. 临床医学, 2016(08)
  • [8]甘肃省精神科医师对老年抑郁症的认知状况调查[D]. 岳秀宁. 兰州大学, 2016(11)
  • [9]氟西汀短期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难治性功能性胃肠病研究[J]. 张文洁,林燕生,陈绮丹. 中国医药科学, 2012(13)
  • [10]氟西汀在国内10年的临床应用汇总[J]. 江开达,彭代辉.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5(08)

标签:;  ;  ;  ;  ;  

氟西汀治疗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对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