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父母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上)(论文文献综述)
辜思佳[1](2021)在《亲子阅读与儿童社会性发展: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文中提出阅读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发展的基础能力,也是儿童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由于学前儿童的阅读活动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在儿童阅读过程中需要成人的正确引导。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儿童成为负责任的、有自主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关键所在。亲子关系是个体体验到的第一种人际关系,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直接长远的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展。根据前人研究结果,亲子关系会对亲子阅读水平和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产生影响,但没有将这三种在儿童生长发展中重要的因素结合起来分析。为此,本研究将调查分析亲子关系、亲子阅读现状与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试图提出合理建议。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在黄石市5所幼儿园中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44份,对亲子阅读、亲子关系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现状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亲子关系在亲子阅读与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深入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1)学前儿童的亲子阅读质量在性别、年龄、家庭收入和是否是独生子女均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女童的亲子阅读质量高于男童、高年龄儿童的亲子阅读质量高于低年龄儿童、高收入家庭的亲子阅读质量高于低收入家庭、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阅读质量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2)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在性别、年龄和家庭收入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女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高于男童、高年龄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高于低年龄儿童、高收入家庭的儿童在社会性发展水平上高于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着差异。(3)学前儿童的亲子关系在性别、年龄上和是否是独生子女不存在显着差异;在家庭收入上,高收入家庭的亲子关系显着高于低收入家庭。(4)学前儿童的亲子关系和亲子阅读显着正相关;亲子关系和社会性发展显着正相关;亲子阅读和社会性发展显着正相关。(5)亲子阅读会对儿童社会性发展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亲子关系会对亲子阅读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亲子关系会对儿童社会性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6)亲子关系在亲子阅读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综合以上结果可知,亲子阅读、儿童社会性与亲子关系两两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亲子关系在亲子阅读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表明高质量的亲子阅读和亲子关系,能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黄元元[2](2020)在《5-6岁留守儿童气质对社会性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了解湖南省5-6岁农村留守儿童气质、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性发展的现状,并探究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气质与社会性的关系是否具有中介效应,以及性别对该中介作用是否具有调节效应。本研究以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湖南省D、H、N和Z地区的10所幼儿园中选取394名5-6岁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陈会昌编制的《4-7岁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杨丽珠和杨春卿编制的《家庭教养方式量表》以及刘文和杨丽珠编制的《3-9岁儿童气质教师评定量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5-6岁农村留守儿童的气质的活动性和反应性存在性别差异,男孩的活动性得分显着高于女孩,但是男孩的反应性得分显着低于女孩;家庭教养方式的专制性存在性别差异,女孩在家庭教养方式的专制性上得分显着低于男孩;社会性的性别差异分析表明,女孩在遵守社会规则、无侵犯性、共情和助人方面的得分显着高于男孩,男孩和女孩的社会性发展在其他维度上无显着差异。2.不同留守类型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在溺爱性、专制性两个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社会性在遵守社会规则、认知、内外向性、生活习惯、依恋家人、情绪稳定性、自我概念、同伴关系、无侵犯性、独立性、诚实公正、共情和助人在留守类型上均存在显着差异。3.儿童的社会性、气质、家庭教养方式两两呈显着正相关。具体到各个维度,儿童气质的专注性、反应性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呈正相关;民主性的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性发展呈正相关,溺爱性、放任性、专制性与社会性发展呈负相关。4.家庭教养方式在气质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5.性别在气质通过家庭教养方式影响社会性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男生的家庭教养方式显着正向预测儿童的社会性。根据研究结果并结合以往的研究提出六条教育建议。一是落实家庭主体责任,强化父母的监护意识;二是发挥监护人的科学指导作用,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三是注重儿童气质与家庭教养方式的拟合;四是发挥家园合作的促进作用;五是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与导向作用;六是发挥政府的支持与保障作用。
王婷[3](2020)在《面向亲子共读的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越来越加以重视,并且认识到了亲子共读对儿童日后成长发展的积极作用。图书馆作为各种类型图书的聚集地,以其得天独厚的阅读环境在亲子共读活动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媒介形态的变化,多元化、互动化的数字阅读为亲子提供了全新的阅读体验,但是随着阅读形式的变化与之相对应的产品却不能很好的满足亲子阅读过程中的多方需求,在引导性和体验性上都存在不足。改善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顺应阅读数字化的发展潮流,使其提供良好的亲子共读体验,进一步引导儿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丰富亲子之间的互动方式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首先对亲子共读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强调亲子共读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紧接着对用户体验理论进行概述,为后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然后对我国亲子共读现状和现有的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进行调查研究,归纳出现存问题所在;随后分析在图书馆环境下亲子数字化共读的用户需求,明确用户体验理论引入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设计中的必然性,进而从用户体验层次、用户体验影响因素和用户体验要素三方面对亲子数字化共读的用户体验性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将亲子数字化共读的用户目标需求分为三部分:儿童需求、父母需求、亲子需求,最终构建出面向亲子共读的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用户体验模型;最后提出面向亲子共读的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设计策略,并将其设计策略运用到设计实践中为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王璐[4](2020)在《学龄“托管儿童”的社会化偏差研究 ——基于山东省C县的实证调查》文中研究表明学龄“托管儿童”的出现,顺应了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和现代家庭功能变迁的趋势,学龄儿童托管的蓬勃发展,也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在儿童被托管的过程中,托管主体、家庭和同辈群体等社会化主体的不当操作,对“托管儿童”的社会化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其出现各种偏差。本文通过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学龄“托管儿童”社会化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托管儿童”的社会化偏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由于重要他人的情感支持弱化而导致儿童的性格偏差,家长参与亲子互动的主体性不强、亲子互动双方关注焦点的分散以及在互动过程中双方情感卷入的淡化,造成亲子情感互动未能有效地为儿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安全感,导致儿童性格消极自卑、敏感多疑。其次是由于学业辅导责任的转移和承接不力而导致儿童学业不良,一方面,家长将原本应由自己承担的学业辅导责任向他者转移,消极参与子女的学习生活,对子女的学业关注不足,另一方面,托管主体所具备的教学条件,不足以有效承担儿童的学业辅导重任,在家长关注不足与托管主体承接不力的共同影响下,“托管儿童”在学业上出现成绩落后、习惯不良和态度消极等问题。最后是由于社会规范文化传递不畅而导致的儿童行为失范,家庭规范教育的欠缺与托管主体规范教育的不足,阻碍了儿童对社会规范的学习和内化,“托管儿童”违反社会公德和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校园暴力行为。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本文从纠正“托管儿童”社会化偏差和提供优质社会化教育两个方面,提出构建以家庭为关键、以托管主体为重点、以学校为辅助和以政府为保障的学龄“托管儿童”社会化的支持体系,以期为这些儿童创造更好的社会化教育环境。
朱静[5](2020)在《同胞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文中认为家庭作为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幼儿社会性发展首先是在与家庭成员的互动中开始的。一方面,教养方式以亲子关系为媒介,父母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潜移默化的指导和塑造儿童;另一方面,同胞关系是个体一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强制性情感倾向关系,是幼儿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的典范,幼儿在与同胞进行玩耍、学习等互动中习得社交技能,促进社会性发展。本研究以同胞关系为切入点,以中大班非独生子女幼儿及其父母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修订英文版《同胞关系问卷》作为幼儿同胞关系的测量工具,考察幼儿同胞关系的特点与差异。然后,采用测量法和问卷法,探讨教养方式在同胞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上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幼儿的同胞关系整体上同胞亲密高于同胞冲突、同胞相对地位,3个维度均存在显着的差异性。女生更易产生亲密感,男生更易产生冲突行为,同性别组合的同胞关系更亲密。年龄差距在3岁及以下的同胞关系高亲密性与高冲突性并存,且相对地位分化明显。排行第一的幼儿处于主导地位,排行第二的幼儿处于被主导地位。(2)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整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存在显着的差异性,但是某些维度存在显着的差异性。女生在遵守社会规则、意志、自我概念、共情与助人4个维度上比男生发展更好,男生在侵犯性和好胜心2个维度上强于女生;排行第一的幼儿好胜心更强,排行第二的幼儿生活习惯更好、同伴关系质量更好、更易发生侵犯性言行、共情与助人行为相对较少。大班幼儿更具侵犯性,中班幼儿更依恋家人,生活习惯更好。(3)父亲更溺爱孩子,母亲易出现教育要求不一致,父母对女生采用放任型教养方式;年龄越小的父母越倾向于选择民主型和不一致型教养方式,年龄越大的父母越倾向于选择放任型和溺爱型教养方式;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倾向于采取民主型教养方式,也会选择不一致型教养方式。文化程度低的父母,倾向于采取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教养方式。(4)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同胞亲密、同胞相对地位之间呈显着正相关,与同胞冲突的相关性不显着。同胞亲密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5)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民主型教养方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与溺爱型、放任型教养方式之间呈显着负相关。民主型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6)在同胞亲密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上,民主型和放任型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显着;在同胞相对地位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上,民主型教养方式完全中介作用显着,放任型教养方式中介作用显着。
袁如意[6](2020)在《3-6岁幼儿白谎行为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谎言按照动机性的不同可分为“黑谎”和“白谎”,黑谎是只为自身利益考虑而故意说出的与事实不符的话语,而白谎则是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到他人利益而故意说出的与事实不符的话语,因此白谎兼具欺骗性和利他性两种看似相违背的特性,是一种善意的谎言。白谎行为也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在我们社会交往中人际关系的维护和促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3-6岁正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在成人的教育和引导下会出现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所以对3-6岁幼儿白谎行为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力求能综合地从与幼儿白谎行为发展相关的内、外影响因素出发,多维度、多视角地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出有助于提高幼儿白谎行为发展水平的教育建议,促进其社会性发展,也为关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资料和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选取南通市某优质公办幼儿园内共90名3-6岁幼儿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每位幼儿白谎行为的发展特点以及移情、错误信念、父母教养方式对其白谎行为发展的影响。研究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失望礼物任务对3-6岁幼儿白谎行为的发展特点进行研究;第二部分,通过移情任务、错误信念任务来研究幼儿的错误信念能力、移情能力对幼儿白谎行为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通过发放、回收并分析幼儿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白谎行为发展的影响。本研究所得研究结论如下:(1)幼儿在3-4岁时就已经出现白谎行为,白谎行为的出现并不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幼儿在白谎行为的发展上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3-4岁幼儿的白谎行为处于起始阶段,4-5岁是发展的关键期和高峰期,到5-6岁发展逐渐平稳,女孩的白谎行为要比男孩发展更好。(2)幼儿在白谎行为动机发展上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3-4岁幼儿倾向于从自我保护动机出发说白谎,4-5岁和5-6岁幼儿则倾向于从亲社会动机出发,亲社会动机解释型也逐渐由低解释型向高解释型转变。(3)幼儿的白谎行为与错误信念正相关显着,即错误信念发展越好的幼儿其白谎行为发展也越好。(4)幼儿的白谎行为与移情能力正相关显着,即移情能力越高的幼儿其白谎行为发展越好;幼儿的白谎行为动机与移情能力正相关显着,即幼儿移情能力越高其越能在白谎行为中出现亲社会动机。(5)父母教养方式在民主型维度上单项均分越高,幼儿越容易出现白谎行为,且白谎行为发展越好。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研究最后提出以下教育建议:正确认识幼儿白谎行为的发展价值,及时强化;提高幼儿的移情能力和错误信念水平,换位共情;倡导以民主型为主的教养方式,科学育儿。
祝艳琴[7](2020)在《大班幼儿父母与教师的入学准备观念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文中提出学前儿童的入学准备是幼小衔接的重要课题,对培养儿童学校生活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价值,而幼儿父母与教师的入学准备观念则是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状态及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以大班幼儿父母与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问卷法及访谈法对南昌市21所幼儿园中336位大班幼儿父母、204位大班幼儿教师展开调查。从儿童入学准备观念的重要性、儿童入学准备内容及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大班幼儿父母与教师在入学准备观念上存在的差异,并为双方达成教育理念一致性,形成家园教育合力寻找突破口。研究结果表明:(1)在父母的入学准备观念研究中,母亲对入学准备内容的重视程度高于父亲;女孩父母比男孩父母更关注儿童的言语发展;不同年龄的父母入学准备观念的内容无显着差异;低学历父母对“认知发展领域”的关注程度更高。(2)在教师的入学准备观念研究中,不同年龄的教师入学准备观念的内容有显着差异;不同学历的教师对入学准备内容的重要性判断一致;接受过专业指导的教师对入学准备内容的重视程度更高;经常与父母交流的教师对入学准备内容的重视程度更高。(3)在父母与教师入学准备观念的对比研究中,两者在“入学准备的作用”上的认同度较高;教师对入学准备内容的重视程度高于父母;双方在入学准备影响因素的判断上存在显着差异。通过研究发现,大班幼儿父母与教师的入学准备观念存在以下问题:(1)父亲对入学准备内容的重视程度较低;(2)低收入父母对入学准备的作用认识不充分;(3)未接受过专业指导的教师对入学准备的重视程度较低;(4)父母对入学准备内容的重视程度低于教师;(5)父母更关注儿童的认知准备的发展;(6)父母与教师针对儿童入学准备问题缺乏有效交流;(7)父母与教师对入学准备状态影响因素的观念存在偏差。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走出入学准备误区,明确入学工作要旨;(2)营造多边交流环境,提升入学准备水平;(3)全面提高教师质量,增强入学工作成效;(4)提升家庭教育素养,优化入学教育策略。
韩宠[8](2020)在《二孩家庭中头胎幼儿的同胞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同胞关系是幼儿与兄弟姐妹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而形成的心理关系,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逐渐受到研究者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4-6岁头胎幼儿同胞关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综合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1356位家长、14位教师、家长、头胎幼儿进行数据和资料的搜集,运用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相关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就头胎幼儿同胞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以及三者关系进行考察。本研究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问题提出,包括研究缘起、研究问题、研究意义、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为研究设计,包括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工具、研究过程和数据分析。第三部分为研究结果与分析,对头胎幼儿同胞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的现状与差异以及三者关系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为讨论,对头胎幼儿同胞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的特点与三者关系以及研究不足与展望进行讨论。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建议。本研究结论主要有:同胞和谐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存在幼儿性别、同胞性别、幼儿年龄、同胞年龄差距及父母学历上的显着差异。与民主性的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存在显着正相关,二者对同胞和谐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民主性是影响同胞和谐的最重要变量。同胞冲突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存在幼儿年龄、同胞年龄差距、家庭位置及父母学历上的显着差异。与溺爱性、放任性、专制性、不一致性的教养方式存在显着正相关,四者对同胞冲突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与同伴关系存在显着负相关,同伴关系对同胞冲突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其中,放任性是影响同胞冲突的最重要变量。同胞竞争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存在幼儿性别、同胞性别、同胞年龄差距、家庭位置、父母是否均为独生子女及父母学历上的显着差异。与溺爱性、民主性、不一致性的教养方式以及同伴关系存在显着正相关,四者对同胞竞争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溺爱性和不一致性是影响同胞竞争的最重要变量。据此提出尊重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采取民主教养做到均爱无偏;培养头胎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教育建议。
王秀丽[9](2019)在《父母教养观念、亲子关系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幼儿成为负责任的、有自主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关键所在。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家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庭是是幼儿接受教育的最初场所,也是幼儿社会化过程的起点。在家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方面,已有研究多集中在教养态度、教养行为、教养方式等外显行为上,对内在教养观念的研究相对不足。另外,对于亲子关系的研究多侧重在年龄偏大的儿童身上,尤其以青少年的研究居多,而对于幼儿期亲子关系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深入探讨父母教养观念、亲子关系与幼儿社会性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724名5-6岁幼儿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对父母教养观念、亲子关系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现状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如下:父母普遍持有比较积极的教养观念,其中儿童发展观最为进步;城市父母在教养观念上更加客观和科学;家庭月收入水平以及文化程度偏低的父母具有强烈的成才观。现代家庭的亲子关系整体上趋于和谐;母子关系总体好于父子关系;父母文化程度过低对亲子关系有一定的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整体水平较高,其中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最好,抗挫能力的发展较弱;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城市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较好。父母教养观念与亲子关系、亲子关系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父母教养观念与幼儿社会性发展之间均存在显着的正向相关关系,父母教养观念和亲子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在转变教养观念方面,父母要树立多元成才、能力至上的理念;要树立积极的挫折教育观,提高幼儿的抗挫能力;要通过教育知识学习、育儿经验交流及家园合作转变教养观念。在改善亲子关系方面,父亲要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参与教养的意识;要躬行实践,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早期教养。
方惠敏[10](2019)在《5-6岁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情绪能力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儿童情绪能力是指儿童能够察觉、理解自己和他人情绪,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调节、控制和适当的表达,从而维持与改变自身与外界关系的能力,主要由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两部分组成。有研究表明,情绪能力对儿童的认知、个性及社会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面临消极情景时,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比非留守儿童更差。除此之外,由于家庭结构不完整使得大部分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较非留守儿童而言,更容易出现人际关系紧张、情绪不稳定、社会适应性差及情绪障碍等问题。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留守儿童规模庞大,已超过全国儿童总数的五分之一。因此,本研究通过两个研究,考察了5-6岁农村留守儿童情绪能力的特点。旨在更进一步地认识其发展特点,探析留守儿童在情绪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广大的农村家长和早期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研究一:采用情景故事测验法考察5-6岁农村留守儿童情绪理解的特点。在幼儿园中随机抽取180名5-6岁的儿童(非留守儿童90人、单亲监护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留守儿童和上代监护留守儿童各30人)作为被试。研究二:5-6岁农村留守儿童情绪调节的特点。本研究从研究一的被试中随机抽取60名5-6岁的儿童(非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各30人)作为被试,采用实验观察法,探讨儿童面对激发消极情绪的情境时所采用的情绪调节策略。结果表明:(1)非留守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显着高于留守儿童;女生在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和道德情绪理解上得分显着高于男生,非留守儿童的男生在提示物情绪理解中平均得分显着高于留守儿童的男生。(2)非留守儿童在表情识别中对高兴、伤心和害怕的识别能力显着高于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的女生对高兴的命名能力显着高于留守儿童的女生。(3)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在情绪理解能力上不存在显着差异。(4)单亲监护留守儿童对高兴的命名能力显着高于隔代监护留守儿童和上代监护留守儿童,对高兴和伤心的识别能力也显着高于上代监护留守儿童,且上代监护留守儿童对高兴的再认能力最差;留守儿童的女生对伤心的命名能力显着高于男生。(5)非留守儿童、单亲监护留守儿童和隔代监护留守儿童对四种基本表情的识别顺序依次是为:高兴>伤心>生气>害怕;上代监护留守儿童的顺序则为:高兴>生气>害怕>伤心。(6)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情绪调节策略总分上差异不显着;非留守儿童使用发泄策略和被动应付策略的频率显着高于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女生使用自我安慰情绪调节策略的次数上显着多于男生和留守儿童。(7)面对引发消极情绪的情景时,留守儿童对六种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顺序依次为:替代活动>问题解决>被动应付>自我安慰>认知重建>发泄;非留守儿童的顺序为:替代活动>被动应付>问题解决>自我安慰>发泄>认知重建。(8)表情识别、情绪情景识别、基于愿望和信念的情绪理解、混合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理解与情绪调节策略相关。
二、论父母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父母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上)(论文提纲范文)
(1)亲子阅读与儿童社会性发展: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亲子阅读 |
1.1.1 亲子阅读的概念界定 |
1.1.2 国内外亲子阅读相关研究进展 |
1.2 儿童社会性发展 |
1.2.1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
1.2.2 国内外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研究 |
1.3 亲子关系 |
1.3.1 亲子关系的概念 |
1.3.2 国内外亲子关系的研究现状 |
1.4 亲子阅读、儿童社会性发展与亲子关系的关系 |
1.4.1 亲子阅读与亲子关系 |
1.4.2 亲子阅读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
1.4.3 亲子关系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设计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假设 |
2.2.3 研究对象 |
2.2.4 测量工具 |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描述性统计及人口学差异检验 |
3.1.1 亲子阅读的差异性分析 |
3.1.2 儿童社会性的描述性分析 |
3.1.3 亲子关系的描述性分析 |
3.2 亲子关系、亲子阅读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3.3 亲子关系、亲子阅读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回归分析 |
3.3.1 亲子阅读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回归分析 |
3.3.2 亲子关系与亲子阅读的回归分析 |
3.3.3 亲子关系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回归分析 |
3.4 亲子关系在亲子阅读和儿童社会性发展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4 讨论 |
4.1 亲子阅读的讨论与分析 |
4.1.1 亲子阅读的总体情况分析 |
4.1.2 不同人口学变量在亲子阅读上的结果分析 |
4.2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
4.2.1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总体情况分析 |
4.2.2 不同人口学变量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上的结果分析 |
4.3 亲子关系的讨论与分析 |
4.3.1 亲子关系的总体情况分析 |
4.3.2 不同人口学变量在亲子关系上的结果分析 |
4.4 学前儿童亲子关系、亲子阅读和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局限 |
5.3 教育建议 |
5.3.1 对亲子阅读的建议 |
5.3.2 对社会性发展的建议 |
5.3.3 对亲子关系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工具(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5-6岁留守儿童气质对社会性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对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生存现状的认识与担忧 |
1.1.2 社会性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 |
1.1.3 学前儿童气质、家庭教养方式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国内外相关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留守儿童 |
2.1.2 社会性 |
2.1.3 气质 |
2.1.4 家庭教养方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
2.2.2 需要层次理论 |
2.3 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及对策研究 |
2.3.1 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 |
2.3.1.1 生理问题 |
2.3.1.2 心理问题 |
2.3.1.3 情绪行为问题 |
2.3.1.4 教养问题 |
2.3.2 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对策研究 |
2.4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
2.4.1 影响儿童社会性的内部因素 |
2.4.2 影响儿童社会性的外部因素 |
2.5 学前儿童气质、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性的关系 |
2.5.1 儿童气质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 |
2.5.2 儿童气质与社会性的关系 |
2.5.3 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性的关系 |
2.5.4 学前儿童气质、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性三者的关系 |
2.6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3.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工具 |
3.4.1 《4-7岁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 |
3.4.2 《家庭教养方式量表》 |
3.4.3 《3-9岁儿童气质教师评定量表》 |
3.5 施测程序 |
3.6 数据统计 |
4.研究结果 |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2 留守儿童气质发展的总体状况 |
4.2.1 留守儿童气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2 留守儿童气质的性别差异 |
4.3 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总体状况 |
4.3.1 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 |
4.3.3 不同留守类型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差异 |
4.4 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总体状况 |
4.4.1 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留守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性别差异 |
4.4.3 不同留守类型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差异 |
4.5 留守儿童气质、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性发展的相关分析 |
4.6 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在气质与社会性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4.6.1 家庭教养方式中介作用的模型拟合 |
4.6.2 家庭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检验 |
4.6.3 性别对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性关系的调节作用分析 |
5.讨论 |
5.1 留守儿童的气质、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性的性别差异 |
5.1.1 留守儿童气质的性别差异 |
5.1.2 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 |
5.1.3 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性别差异 |
5.2 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性发展的差异 |
5.2.1 不同留守类型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差异 |
5.2.2 不同留守类型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差异 |
5.3 留守儿童气质、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
5.4 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在儿童气质与社会性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 |
5.5 性别对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性关系的调节作用 |
6.研究结论与教育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教育建议 |
6.2.1 落实家庭主体责任,强化父母的监护意识 |
6.2.2 发挥监护人的科学指导作用,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 |
6.2.3 注重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气质的契合 |
6.2.4 发挥家园合作的促进作用 |
6.2.5 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与导向作用 |
6.2.6 发挥政府的支持与保障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面向亲子共读的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数字化阅读趋势 |
1.1.2 亲子共读方式的转变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
1.3.1 用户体验研究现状 |
1.3.2 亲子共读研究现状 |
1.3.3 图书馆数字化阅读及阅读终端发展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及研究对象调研 |
2.1 儿童发展心理学与亲子共读概述 |
2.1.1 儿童发展心理学 |
2.1.2 亲子共读 |
2.2 用户体验理论概述 |
2.2.1 用户体验的三个层次 |
2.2.2 用户体验的构成要素 |
2.2.3 用户体验的研究模型 |
2.3 亲子共读调查研究 |
2.3.1 亲子共读的阅读方式 |
2.3.2 亲子共读的行为表现 |
2.3.3 亲子共读的影响因素 |
2.3.4 亲子共读的现存问题 |
2.4 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调研分析 |
2.4.1 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的类别 |
2.4.2 现有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产品调研 |
2.4.3 亲子共读的数字阅读体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图书馆亲子数字化共读用户体验模型构建 |
3.1 亲子数字化共读的用户需求分析 |
3.1.1 独特性需求 |
3.1.2 针对性需求 |
3.1.3 目标性需求 |
3.2 亲子数字化共读的用户体验性分析 |
3.2.1 用户体验层次分析 |
3.2.2 用户体验影响因素分析 |
3.2.3 用户体验要素总结 |
3.3 构建面向亲子共读的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用户体验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亲子共读的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设计策略 |
4.1 以培养儿童阅读兴趣为导向的设计策略 |
4.1.1 提升多感官体验 |
4.1.2 增加多通道输入方式 |
4.1.3 迎合儿童审美偏好 |
4.1.4 强化儿童可识别性 |
4.1.5 设置时间制约机制 |
4.2 以加强父母参与感为导向的设计策略 |
4.2.1 提供支架式共读指导 |
4.2.2 共读资源推荐 |
4.3 促进亲子情感交流设计策略 |
4.3.1 建立亲子互动行为空间 |
4.3.2 优化亲子游戏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亲子共读的图书馆数字阅读一体机设计实践 |
5.1 设计定位 |
5.1.1 用户群体 |
5.1.2 产品定位 |
5.1.3 产品命名 |
5.2 产品设计方案 |
5.2.1 产品形态提炼与草图推敲 |
5.2.2 产品三维模型设计方案 |
5.2.3 产品界面设计流程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相关用户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调研表 |
附录三 毕业设计展板展示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4)学龄“托管儿童”的社会化偏差研究 ——基于山东省C县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导言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儿童托管的研究 |
1.2.2 有关儿童社会化的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学龄儿童 |
1.3.2 儿童托管与托管儿童 |
1.3.3 社会化与社会化偏差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4.2 资料收集方法 |
1.4.3 资料分析方法 |
1.5 理论基础 |
1.5.1 儿童社会化的理论模型 |
1.5.2 社会学习与失范: 社会化偏差的理论阐释 |
第2章 “托管儿童”的出现与社会化偏差表征 |
2.1 应运而生: 从“脱管儿童”到“托管儿童” |
2.1.1 家长职场竞争与亲子时间挤压 |
2.1.2 家庭结构核心化与家庭责任集中化 |
2.1.3 亲子作息不同步与“三点半难题” |
2.2 学龄儿童托管“乱象丛生” |
2.2.1 托管主体复杂多样 |
2.2.2 托管行业监管缺失 |
2.2.3 儿童托管暗藏风险 |
2.3 学龄“托管儿童”社会化偏差的表征 |
2.3.1 性格乖舛 |
2.3.2 学业上的“后进生” |
2.3.3 为所欲为的托管生 |
第3章 亲子互动不足与儿童性格偏差 |
3.1 儿童性格发展中的父母效应 |
3.1.1 亲子依恋: 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
3.1.2 父母控制: 儿童情感体验与情绪适应的获得 |
3.2 家庭场域中亲子情感互动不足 |
3.2.1 身心分离: 父母在亲子互动中的“伪在场” |
3.2.2 亲子互动关注焦点的分散 |
3.2.3 亲子情绪共享与情感卷入淡化 |
3.3 重要他人情感支持弱化与儿童性格偏差 |
3.3.1 消极自卑 |
3.3.2 敏感多疑 |
第4章 家长学业辅导责任“外包”、承转不力与儿童学业欠佳 |
4.1 家长“外包”儿童学业辅导责任 |
4.1.1 无可奈何: “票子”与“孩子”之间的合情自洽 |
4.1.2 心安理得: “有心”与“无力”之间的合理妥协 |
4.2 家长对儿童学业辅导的被动参与 |
4.2.1 对家校合作的“不上心” |
4.2.2 对子女学业私务的“不用心” |
4.3 托管主体对儿童学业教育责任承转不力 |
4.3.1 责任推诿与敷衍管教 |
4.3.2 作坊里的“课堂” |
4.3.3 非专业的“老师” |
4.4 关注不足、教导不当与儿童学业欠佳 |
4.4.1 习惯不良与“不会学” |
4.4.2 态度消极与“不爱学” |
第5章 规范教育欠缺与儿童行为失范 |
5.1 家庭社会规范教育功能弱化 |
5.1.1 约束与引导: 儿童社会规范教育的家庭实现 |
5.1.2 “补偿”心理与溺爱式教养 |
5.1.3 “树大自然直”理念与放任式管教 |
5.2 托管主体社会规范教育能力不足 |
5.2.1 托管环境混乱无序 |
5.2.2 成人施教者品行模板不良 |
5.2.3 同辈过失行为的误导 |
5.3 规范文化传递不畅与儿童行为失范 |
5.3.1 违背公德:无礼待人与损坏公物 |
5.3.2 校园暴力:欺凌弱小与打架斗殴 |
第6章 学龄“托管儿童”社会化的支持体系建构 |
6.1 以家庭为关键:保证家庭社会化的质量 |
6.1.1 强化家庭教育责任意识 |
6.1.2 明确家庭社会化的目标与内容 |
6.1.3 开展亲职教育提升家长教育素质 |
6.2 以托管主体为重点:提升托管主体的社会化教育能力 |
6.2.1 增强托管主体责任心,实现“趋利”又“重义” |
6.2.2 促进托管教育专业化,保证“专人”任“专职” |
6.3 以学校为辅助: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多元功能 |
6.3.1 加强托管儿童的家校沟通 |
6.3.2 调节校外托管对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 |
6.4 以政府为保障:强化儿童成长发展的政府责任 |
6.4.1 出台政策规范,实现有效监管 |
6.4.2 加大对儿童托管事业的资金投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5)同胞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同胞关系 |
二、社会性发展 |
三、父母教养方式 |
四、同胞关系、社会性发展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一、以往研究的不足 |
二、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假设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三、研究程序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中大班幼儿同胞关系的特点 |
一、幼儿同胞关系的总体特点 |
二、幼儿同胞关系的性别差异 |
三、幼儿同胞关系的排行差异 |
四、幼儿同胞关系的年级差异 |
五、幼儿同胞关系的年龄差距差异 |
六、幼儿同胞关系的性别组合差异 |
第二节 中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
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现状 |
二、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性别差异 |
三、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排行差异 |
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年级差异 |
第三节 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
一、父母教养方式现状 |
二、父母教养方式的幼儿性别差异 |
三、父母教养方式的年级差异 |
四、父母教养方式的父母性别差异 |
五、父母教养方式的父母年龄差异 |
六、父母教养方式的父母文化程度差异 |
第四节 教养方式在同胞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上的中介作用 |
一、幼儿同胞关系、社会性发展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
二、同胞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预测作用 |
三、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预测作用 |
四、父母教养方式在同胞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上的中介作用 |
五、小结 |
第四章 分析与建议 |
第一节 讨论与分析 |
一、幼儿同胞关系、社会性发展与教养方式的特点 |
二、同胞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 |
第二节 教育建议 |
一、父母应充分认识到同胞关系在幼儿终身发展中的作用 |
二、父母应正视幼儿同胞关系中的问题 |
三、父母应尊重理解孩子,积极采取民主型教养方式 |
四、培养孩子们的同胞亲密度,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
第三节 主要结论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 |
二、不足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同胞关系问卷(初测) |
附录二 同胞关系问卷(修订后) |
附录三 4-7岁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 |
附录四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3-6岁幼儿白谎行为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一)白谎 |
(二)错误信念 |
(三)移情 |
(四)父母教养方式 |
五、文献综述 |
(一)白谎的相关概念 |
(二)儿童白谎的研究范式 |
(三)儿童白谎的发展特点 |
(四)儿童白谎行为的心理影响因素 |
(五)儿童白谎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情境法 |
(三)问卷法 |
(四)访谈法 |
三、研究假设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 |
第三章 3-6 岁幼儿白谎行为的发展特点研究 |
一、研究过程 |
二、研究结果 |
三、讨论与分析 |
第四章 3-6 岁幼儿白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一、错误信念对幼儿白谎行为的影响 |
(一)研究过程 |
(二)研究结果 |
(三)讨论与分析 |
二、移情能力对幼儿白谎行为的影响 |
(一)研究过程 |
(二)研究结果 |
(三)讨论与分析 |
三、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白谎行为的影响 |
(一)研究过程 |
(二)研究结果 |
(三)讨论与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教育建议 |
(一)正确认识幼儿白谎行为的发展价值,及时强化 |
(二)提高幼儿的移情能力和错误信念水平,换位共情 |
(三)倡导以民主型为主的教养方式,科学育儿 |
三、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大班幼儿父母与教师的入学准备观念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研究概况 |
2.研究主题 |
(四)概念界定 |
1.入学准备 |
2.入学准备观念 |
3.幼小衔接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 |
3.研究内容 |
4.研究方法 |
5.研究步骤 |
二、父母的入学准备观念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大班幼儿父母基本情况统计 |
(二)大班幼儿父母对儿童入学准备的重视情况 |
1.父母对“无入学准备”的接受度较低 |
2.父亲与母亲对入学准备的重视情况无显着差异 |
3.不同月收入父母对入学准备的重视情况有显着差异 |
4.与教师交流的父母对“入学准备的作用”认同度更高 |
(三)大班幼儿父母入学准备观念的内容 |
1.父母入学准备观念中五大领域内容的分析 |
2.母亲对入学准备内容的认可程度高于父亲 |
3.女孩父母比男孩父母更关注儿童的言语发展 |
4.不同年龄父母的入学准备观念内容无显着差异 |
5.低学历父母对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关注程度更高 |
6.不同月收入父母在“认知发展领域”的判断存在差异 |
(四)父母观念中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因素 |
1.父母观念中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四因素分析 |
2.父亲与母亲在影响因素的判断上无显着差异 |
3.不同学历父母在影响因素的判断上无显着差异 |
三、教师的入学准备观念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大班幼儿教师基本情况统计 |
(二)大班幼儿教师对儿童入学准备的重视情况 |
1.教师对“入学准备的作用”认同度较高 |
2.不同年龄教师对入学准备的重视情况无显着差异 |
3.高学历教师对“无入学准备”的接受度更高 |
4.接受过专业指导的教师与未接受的教师有显着差异 |
(三)大班幼儿教师入学准备观念的内容 |
1.教师入学准备观念中五大领域内容的分析 |
2.不同年龄教师的入学准备观念内容有显着差异 |
3.不同学历教师对入学准备内容的重要性判断一致 |
4.接受过专业指导的教师对入学准备内容的认可度更高 |
5.与父母交流的教师对入学准备内容的认可度更高 |
(四)教师观念中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因素 |
1.教师观念中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四因素分析 |
2.不同年龄教师在影响因素的判断上无显着差异 |
3.与父母交流的教师与不交流的教师有显着差异 |
四、父母与教师入学准备观念的对比分析 |
(一)父母与教师对入学准备的重视情况 |
1.双方对“入学准备的作用”认同度较高 |
2.双方对“提前入学准备”的重要性判断有显着差异 |
(二)父母与教师入学准备观念的内容 |
1.父母与教师对入学准备内容的重要性排序一致 |
2.父母对“认知发展领域”的重视程度高于教师 |
3.父母与教师关注“学习方式领域”的侧重点不同 |
4.父母与教师对入学准备内容重要性判断有显着差异 |
(三)父母与教师观念中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因素 |
1.双方对入学准备关键影响因素的选择不同 |
2.双方在入学准备影响因素的判断上存在显着差异 |
五、父母与教师入学准备观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父母与教师入学准备观念存在的问题 |
1.父亲对入学准备内容的认可程度较低 |
2.低收入父母对入学准备的作用认识不充分 |
3.未接受过专业指导的教师对入学准备的重视程度较低 |
4.父母对入学准备内容的重视程度低于教师 |
5.父母更关注儿童的认知准备的发展 |
6.父母与教师针对儿童入学准备问题缺乏有效交流 |
7.父母与教师对入学准备状态影响因素的观念存在偏差 |
(二)父母与教师入学准备观念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双方缺乏有效沟通的平台 |
2.部分园所没有提供入学准备的专业指导 |
3.父母对儿童入学准备缺乏正确认识 |
六、优化父母与教师入学准备观念的建议 |
(一)走出入学准备误区,明确入学工作要旨 |
1.加大科学入学准备工作的舆论宣传力度 |
2.举办儿童入学准备相关的专题讲座 |
3.成立入学准备工作专项小组 |
4.引导父母与教师转变传统入学准备观念 |
(二)营造多边交流环境,提升入学准备水平 |
1.提高父母和教师的沟通意识与交流频率 |
2.搭建父母和教师沟通的新平台 |
3.加强与小学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
4.关注幼儿在入学准备过程中的表现 |
(三)全面提高教师质量,增强入学工作成效 |
1.加强对教师入学准备方面的专门指导 |
2.制定教师入学准备工作的评价机制 |
3.创设入学准备观念冲突的教学情境 |
4.合理规避教师入学准备工作中的职业倦怠 |
(四)提升家庭教育素养,优化入学教育策略 |
1.防止入学工作中父亲“角色缺位” |
2.明确入学准备内容五大领域的目标 |
3.推行入学准备相关的亲职教育 |
4.建构对话式家长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二孩家庭中头胎幼儿的同胞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五)文献综述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四)研究过程 |
(五)数据分析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头胎幼儿同胞关系现状描述及差异分析 |
(二)头胎幼儿父母教养方式现状描述及差异分析 |
(三)头胎幼儿同伴关系现状描述及差异分析 |
(四)头胎幼儿同胞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之间的相关分析 |
(五)头胎幼儿同胞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之间的回归分析 |
四、讨论 |
(一)头胎幼儿同胞关系的总体特点 |
(二)头胎幼儿父母教养方式的总体特点 |
(三)头胎幼儿同伴关系的总体特点 |
(四)头胎幼儿同胞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之间的关系 |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父母教养观念、亲子关系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三)文献综述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假设 |
四、研究结果 |
(一)父母教养观念的描述性分析 |
1.父母教养观念及各维度的基本情况 |
2.父母教养观念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
(二)亲子关系的描述性分析 |
1.亲子关系及各维度的基本情况 |
2.亲子关系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
(三)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描述性分析 |
1.幼儿社会性发展及各维度的基本情况 |
2.幼儿社会性发展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
(四)父母教养观念、亲子关系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分析 |
1.父母教养观念与亲子关系的相关分析 |
2.父母教养观念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分析 |
3.亲子关系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分析 |
(五)父母教养观念、亲子关系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回归分析 |
1.父母教养观念各个维度与亲子关系的回归分析 |
2.父母教养观念、亲子关系各个维度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回归分析 |
五、讨论与分析 |
(一)父母教养观念的讨论与分析 |
1.父母教养观念的总体情况分析 |
2.父母教养观念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二)亲子关系的讨论与分析 |
1.亲子关系的总体情况分析 |
2.亲子关系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三)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
1.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总体情况分析 |
2.幼儿社会性发展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四)父母教养观念、亲子关系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分析 |
1.父母教养观念与亲子关系的相关分析 |
2.父母教养观念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分析 |
3.亲子关系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分析 |
(五)父母教养观念、亲子关系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回归分析 |
1.父母教养观念各个维度与亲子关系的回归分析 |
2.父母教养观念、亲子关系各个维度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回归分析 |
六、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七、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5-6岁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情绪能力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1.留守儿童 |
1.1 概念界定 |
1.2 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 |
2.情绪能力 |
2.1 情绪能力概念 |
2.2 情绪能力相关研究 |
2.3 情绪能力的构成 |
3.儿童情绪理解 |
3.1 概念 |
3.2 情绪理解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 |
4.情绪调节 |
4.1 概念 |
4.2 情绪调节的测量 |
4.3 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现状 |
5.情绪理解与情绪调节的关系 |
6.已有的成果与不足 |
第三章 研究一5-6岁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比较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假设 |
3.研究设计 |
3.1 研究被试 |
3.2 研究工具 |
3.3 研究程序 |
3.4 数据处理 |
4.结果与分析 |
4.1 情绪理解各项任务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
4.2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比较研究 |
4.3 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比较研究 |
4.4 研究一小结 |
第四章 研究二5-6岁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特征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假设 |
3.研究方法 |
3.1 被试 |
3.2 场所和实验工具 |
3.3 施测程序 |
3.4 观察编码 |
4.结果与分析 |
4.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总体使用情况 |
4.2 5 -6岁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差异比较 |
4.3 研究二小结 |
第五章 情绪理解能力与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关系 |
1.情绪理解能力与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关系 |
2.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分析 |
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特征 |
1.1 表情识别能力的特点 |
1.2 情绪情景识别、提示物情绪理解和情绪原因解释的发展 |
1.3 基于愿望、信念的情绪理解的发展 |
1.4 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 |
1.5 混合情绪理解 |
1.6 道德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理解 |
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特征 |
2.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更多使用替代活动策略最少使用发泄和认知重建 |
2.2 情绪调节策略的性别差异 |
2.3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差异 |
3.情绪理解能力与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关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1.总结论 |
2.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2.1 研究被试方面 |
2.2 语言方面 |
2.3 情绪调节策略分类方面 |
3.教育建议 |
3.1 给政府方面的建议 |
3.2 对幼儿园促进留守儿童情绪能力发展的建议 |
3.3 对留守儿童父母促进留守儿童情绪能力发展的建议 |
3.4 对留守儿童监护人促进留守儿童情绪能力发展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论父母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上)(论文参考文献)
- [1]亲子阅读与儿童社会性发展: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D]. 辜思佳. 湖北师范大学, 2021
- [2]5-6岁留守儿童气质对社会性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D]. 黄元元.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4)
- [3]面向亲子共读的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设计策略研究[D]. 王婷. 燕山大学, 2020(01)
- [4]学龄“托管儿童”的社会化偏差研究 ——基于山东省C县的实证调查[D]. 王璐.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5]同胞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D]. 朱静.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6]3-6岁幼儿白谎行为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 袁如意. 南通大学, 2020(08)
- [7]大班幼儿父母与教师的入学准备观念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D]. 祝艳琴.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8]二孩家庭中头胎幼儿的同胞关系研究[D]. 韩宠.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父母教养观念、亲子关系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研究[D]. 王秀丽.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10]5-6岁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情绪能力的比较研究[D]. 方惠敏. 广州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