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工程训练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付辰琦,谢哲东,陈晓明[1](2022)在《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农业院校工程训练教学探究》文中提出在高校推进"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工程训练教学为契机,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出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基础上,也为社会各界输送更多紧缺人才。农业院校在工程训练教学中,对专业实操的重视程度较高,但是在培养创新创造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首先列举了农业院校工程训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后从学生复合能力提升、职业生涯发展以及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分析了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必要性;最后立足教学实践,从完善工程训练平台、创新工程训练内容、组建教学指导团队和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总结了提升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可行性措施,为人才成长提供了必要保障。
薛桂娟[2](2021)在《工程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工程训练这项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锻炼创新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旧的工程训练课堂存在着教学理念不科学、模式单一、内容不合理、仪器设备陈旧等问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模式体系的更新,为了紧跟时代发展脚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以及社会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加快工程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已是迫在眉睫。该文结合太原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实际情况,从工程训练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改革重要举措及实践成效这三方面阐述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
李怀珍,武俐,袁军伟[3](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探索——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工科"是教育部在高等工程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国家行动计划",对理工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来说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分析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基础上,河南理工大学通过设立专门机构推动协同联动、强化师生培训夯实全程帮扶、优化专业布局适应经济发展、修订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拓展实践平台实现开放共享、出台激励政策激发持久活力等措施,构建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六位一体"工作体系,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成效显着,为"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提供借鉴。
韩嘉宇[4](2021)在《深化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目前很多高校工程训练中心都开展了创新创业课程,工程实践内容的设置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培养创业能力的关键环节。工程实训课程应进行综合性改革和建设,针对不同实训内容和功能,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陶宇斐,关增建[5](2021)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发展研究(1990—2019)》文中指出以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1990—2019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研究文献为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实践教学研究的热点变化、关键词变迁反映的实践教学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近30年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颇受重视,且教学形态、体系、培养理念等变化明显,逐渐从传统实践教学走向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平台建构完备、注重海外交流合作的现代实践教学体系。但其中也存在不足,如院校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缺乏校本性,教学内容更新较慢,学时偏少,师资不足,相应的管理规范和评估机制还需完善等。
姚建兰[6](2021)在《区域性青少年“创意物化”工作坊建设》文中提出为了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将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与管理经验融入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中,创建了"创意物化"工作坊。介绍了建设"创意物化"工作坊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实践以及工作坊的场地布置和开展活动的经验。工作坊立足青少年的兴趣引导、爱好激发、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操作技能技巧指导,培养青少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工作坊与区青少年创新基地、区青少年科学研究院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人力、物力优势,实现合作共享。工作坊以公益性为原则,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开放,开展区域科技教师培训,同时通过"互联网+"将工作坊功能放大,成为启迪学生创新的源泉,凝聚创新人群的区域性科技教育的重要基地。
李卫国,张良[7](2021)在《高校新书院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高校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大学书院制已成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有益探索。该文以太原理工大学"匠坊书院"为例,探索高校新书院制教育模式的建设与发展规律,分享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及经验启示,加强"双创"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刘美华,李亚,康眺,孙静[8](2021)在《工程训练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南工程学院为例》文中指出工程训练融入课程思政尚在起步阶段,存在着教师思政意识不强、思政手段落后、思政元素浮于表面等一系列痛点问题。文章以湖南工程学院工程训练课程思政建设为例,提出从营造良好的思政氛围、修订相关制度文件、搞好课程思政融入设计方案、创新课程思政手段和实习指导老师言传身教等方面,探索工程训练课程思政的改革建设策略。实践表明,工程训练课程思政的开展培养和强化了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节约环保理念、工匠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有效提升了课程思政引领示范效能。
李家鹏,田立超,姜运生,刘江臣,王好臣[9](2021)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安全管理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安全管理是工程教育认证的基本要求,也是师生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为了提高工程训练中心安全管理的内涵,在分析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安全管理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分别从安全文化建设、信息技术、双重预防机制、应急演练和7S管理五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安全管理举措,并首次提出将双重预防机制融入高校工程训练安全管理制度。
臧能义,胡兵,马生俊,余松林,朱乾隆,袁勇[10](2021)在《关于工程训练中渗透工程文化理念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程文化理念是融合工程实践和人文理念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等多种教育特征,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三维立体发展。因此,该文结合高校工程训练的开展情况,分析了工程文化理念的渗透价值,旨在以此推动和优化高校工程训练水平的发展,促进工程文化理念的内涵提升。
二、高校工程训练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工程训练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农业院校工程训练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院校工程训练教学现状 |
1.1 重视技能传授,忽视创新训练 |
1.2 工程训练的方式方法单一化 |
1.3 现有考核体系不完善 |
2 工程训练教学中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
2.1 有助于提升农业院校学生的复合能力 |
2.2 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
2.3 有助于推进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 |
3 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程训练教学策略 |
3.1 创新工程训练平台,夯实创新实践的硬件基础 |
3.2 创新工程训练内容,提升创新实践训练的成效 |
3.2.1 开展工程认知训练 |
3.2.2 开展一般技术训练 |
3.2.3 开展专项技术训练 |
3.2.4 提供科研、竞赛、创业等训练项目 |
3.3 组建教学指导团队,实现工程训练全程指导 |
3.4 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增强工程训练教学实效 |
4 结语 |
(2)工程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训练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
1.1 教学理念有待更新,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
1.2 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削弱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
1.3 教学内容不完善、教学设备陈旧,与时代发展脱节 |
1.4 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影响教学质量 |
2 工程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举措 |
2.1 更新课堂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
2.2 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
2.3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保障 |
2.4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
3 工程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成效 |
4 结语 |
(3)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探索——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等工程教育进展与新工科的提出 |
二、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运行模式职责分工不明 |
(二)专业师资队伍选配不强 |
(三)实践平台作用发挥不大 |
(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不优 |
(五)创新创业社会融合度不高 |
三、构建“六位一体”工作体系,助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
(一)优化组织机构设置,推动跨部门协同联动 |
(二)加强师生队伍培训,夯实全过程精准帮扶 |
(三)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适应新经济形势发展 |
(四)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创新人才课程体系 |
(五)拓展实践教学平台,实现资源立体开放共享 |
(六)出台赛事激励措施,激发创新创业持久活力 |
四、结语 |
(4)深化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实训教学现状 |
2 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创业教育建设 |
3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优势 |
4 结语 |
(5)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发展研究(1990—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一、 数据与处理方法 |
(一) 数据来源及处理 |
(二) 数据分析方法 |
二、 “实践教学”关键词频次统计及相关分析 |
(一) 关键词的频次统计 |
(二) “实践教学”类关键词频次变化的动态分析 |
三、 实践教学研究折射的“实践教学”情况分析 |
(一) “实践教学”类关键词聚类及其分析 |
1. 教学形态的变化。 |
2. 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 |
3. 创新能力训练的强化。 |
4. 海外交流与合作。 |
(二) 问题简析 |
1. 院校的工程实践教学缺乏校本性。 |
2. 实践教学学时偏少。 |
3. 师资建设任重道远。 |
4. 缺少相关管理规范和评估机制。 |
(6)区域性青少年“创意物化”工作坊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借鉴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模式,确立“创意物化”工作坊的运行机制 |
1.1 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牵头、调动区域内一切积极因素进行“协作” |
1.2 立足学生科研项目、按照“创客”理念组织活动 |
(1) “创意物化”工作坊应该采用“项目式”组织活动。 |
(2) “创意物化”工作坊应该以“创客”的理念来指导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开展。 |
1.3 立足公益活动、利用网络技术扩大服务效应 |
(1) 工作坊的活动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 |
(2) 工作坊要尽力辐射自己的社会效应。 |
2 参考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模式,探索“创意物化”工作坊运行实践 |
2.1 “创意物化”工作坊的场所设计 |
(1) 启创区(多功能区)。 |
(2) 阅览区。 |
(3) 实践区。 |
(4) 设计整合区。 |
(5) 创意物化展区。 |
2.2 技术课程建设 |
2.3 创意物化工作坊信息系统建设 |
3 工作坊运行成效 |
3.1 工作坊成为了区域高中学生劳动技术实践基地 |
3.2 工作坊成为了区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光启创新基地实践能力的培养基地 |
3.3 工作坊是区域创客发烧友创新之梦的摇篮 |
3.4 工作坊成为科技教师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培训场 |
4 结 语 |
(7)高校新书院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推行新书院制的重要意义 |
2 探索新书院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
3 新书院制改革的深远影响 |
3.1“双创”平台,新书院最好载体 |
3.2高校新书院联盟的成立 |
4 结语 |
(8)工程训练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南工程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程训练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
(一)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培养的主渠道 |
(二)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工科学生的产出有明确的思政要求 |
(三)工程训练课程思政的现状要求加强对课程思政的探索 |
(四)工程训练课程内容的特征要求更加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
二工程训练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 |
(一)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点融合度低 |
(二)课程思政相关政策制度、教学文件不完善 |
(三)实习指导教师思政意识、能力有待提高 |
三工程训练课程思政的建设探讨 |
(一)提升工程训练中心人文建设,营造良好思政氛围 |
1. 人文环境建设。 |
2. 规章制度建设。 |
3. 安全文化建设。 |
4. 平台载体建设。 |
(二)修订课程教学文件,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主要教学环节 |
1. 修订教学大纲,明确价值塑造的主体地位。 |
2. 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注重思政内容融入。 |
3. 健全考核评价,思政元素纳入实习成绩。 |
(三)挖掘、凝练课程思政元素,搞好课程思政融入设计 |
(四)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 |
1. 实践环节开展前,在在线课程的PBL上发布实习项目任务的同时,发布思政任务。 |
2. 实践过程中,主要以研讨、讨论、汇报、基于问题的学习等形式开展课程思政。 |
3. 实践后,主要以学生作品在线展示、讨论区交流实习体会等开展课程思政。 |
(五)实践指导老师言传身教,讲好自己的故事 |
四工程训练课程思政的改革成效 |
(9)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安全管理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 |
2.1 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认识不到位 |
2.2 工程训练教学安排不到位 |
2.3 工程训练教学安全管理不到位 |
2.4 工程训练教学现场及设备管理不到位 |
3 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安全管理新举措 |
3.1 加强工程训练中心安全文化建设 |
3.2 通过信息技术助力工程训练教学安排合理化 |
3.3 将双重预防机制融入工程训练安全管理制度 |
3.4 将事故应急演练融入工程训练安全管理制度 |
3.5 通过开展7S管理保障工程训练教学良性循环 |
4总结 |
(10)关于工程训练中渗透工程文化理念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文化理念的概念内涵 |
2 工程训练中渗透工程文化理念的价值意义 |
3 工程训练中工程文化的特征表现 |
3.1 实践性 |
3.2 综合性 |
3.3 价值性 |
3.4 社会性 |
4 工程训练中渗透工程文化理念的实践指向 |
4.1 以知识融合为载体鼓励学生主动实践 |
4.2 以思维创新为导向培养学生优秀品质 |
4.3 以方式方法为路径优化学生创新能力 |
4.4 以制度建设为方向深化文化渗透效果 |
4.5 以精神建设为保障熏陶学生教育氛围 |
4.6 以课程实践为连接促进理念迁移渗透 |
5 结语 |
四、高校工程训练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农业院校工程训练教学探究[J]. 付辰琦,谢哲东,陈晓明. 科技与创新, 2022
- [2]工程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J]. 薛桂娟.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21)
- [3]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探索——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J]. 李怀珍,武俐,袁军伟. 大学教育, 2021(11)
- [4]深化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J]. 韩嘉宇.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20)
- [5]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发展研究(1990—2019)[J]. 陶宇斐,关增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5)
- [6]区域性青少年“创意物化”工作坊建设[J]. 姚建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09)
- [7]高校新书院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李卫国,张良.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18)
- [8]工程训练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南工程学院为例[J]. 刘美华,李亚,康眺,孙静.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9]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安全管理研究与实践[J]. 李家鹏,田立超,姜运生,刘江臣,王好臣. 科技与创新, 2021(16)
- [10]关于工程训练中渗透工程文化理念的研究与实践[J]. 臧能义,胡兵,马生俊,余松林,朱乾隆,袁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