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知识经济与教育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柴雯[1](2017)在《社会职能视角下我国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发生着改变,而知识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在知识的生产、交流、转化与使用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作为技术创新的辅助和知识创新的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探索高校的各类知识活动,及知识创新的途径、模式和机制,以期更好的发挥高校知识创新的功能。为此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社会职能的内容与特点,将高校社会职能划分为人才培养、知识生产和复合型社会服务。针对不同职能类型,本文从知识创新主体及主体间知识流动出发,分析知识转化机制,从而构建知识创新模式。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对本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阐释。首先重点阐释了高等院校的概念,并解析了知识与创新,模式与机制两组概念。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包括知识创新理论、知识流理论、知识转化理论、高校职能理论。第二章,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探究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基本问题,包括高校知识资源、高校知识活动与高校知识创新的内涵与特点。分析高校知识创新与社会职能的关联,指出高校社会职能的本质就是知识创新,探究了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价值体系。第三章,构建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模式。分析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的主体与知识构成,指出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的知识流动可以是群体内流动也可以是群体间流动,流动方向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在不同的场合,流动模式不同。人才培养活动中的知识创新途径有四种:自我学习、师生交流、教师群体互动和学生——其他群体互动。通过知识的社会化、外化、融合和内化,达成知识的创新。依据创新机制的不同,其创新模式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群体内知识创新模式、群体间知识创新模式以及个人知识创新模式。这三种层次的知识创新模式不但有自身独立的知识螺旋反应,还可以与其他层次相互促进构成螺旋反应,构成教学系统中知识创新的总螺旋模式。还知识创新模式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层次性和半开放性。第四章,构建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模式。高校知识生产活动指高校科学研究活动,根据层次可以划分为个人、团队、机构、国家和国际层次。根据研究层次的不同,知识在主体间的流动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个体间的知识流动、组织内的知识流动和组织间的知识流动。通过科学研究来进行知识创新的途径有很多,不同的科研模式和科学交流模式都代表了不同的知识创新路径,经过知识的社会化、外化、融合与内化,达成知识创新。根据主体层次不同,可以分为个体知识创新模式和组织知识创新模式,他们有所相似,又有所区别,共同构成高校知识生产中知识创新活动的基本单元,跨学科之间联系较少。该模式具有多样性和多知识螺旋性的特点。第五章,构建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是高校社会职能的高级阶段,在这一创新活动中,高校的职能主要是辅助企业进行创新,也可以直接通过校办企业进行创新。知识的流动是从最外层的政府、金融机构等环境,流向高校和科研院所,最终流向企业。实现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的模式有很多,主要有三类:大学科技园、官产学研联合体和校办企业。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机制与企业知识转化机制十分相似。本质上是一个由众多知识处理单位构成并从事专业化知识吸收、知识生产、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应用的集合体。但是,其表现形式十分多样,使得作用机理可以划分为三种:生产需求型、产业集群型和创新网络型。它具有表现形式多样、开放性、超循环性、协同性等特点。第六章,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模式的运行策略与保障。要使得高校知识创新活动能够顺利进行,需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方面,高校需要实施知识管理,提高高校知识服务效率。另一方面,高校优化高校机制体制,培育创新型人才。与此同时,高校还要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信息保障、人才保障和资金保障来保障策略的顺利进行。
高佳[2](2016)在《当代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研究 ——基于体系架构与实施策略的分析》文中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其中的“绿色消费自觉”为经济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政策指导,也反映出国家在当代知识经济环境下对青少年经济素养提出的新的要求。三十余年高速的经济发展把我国带入了有史以来最具活力的繁荣期:世界第一消费大国、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如此高速的经济发展,国人的经济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同时以“如何处理人与金钱的关系”为核心的经济素养问题日益显现。作为消费者,各种不理性消费、攀比消费、盲目消费随处可见;作为生产经营者,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过度生产、以危害消费者生命健康为代价的食品安全等问题暴露出国人的经济素养危机,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长期受“重义轻利、德本财末”儒家思想影响,导致个体经济知识匮乏,经济品质缺失,经济素养教育迫在眉睫。伴随当代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经济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对中小学生的经济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素养教育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知识层面,不仅要强调显性经济知识的教学,同时也要重视隐性经济知识的影响;管理层面,传统的经济素养教育强调培养对金钱的管理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概念被拓展到对知识的管理、时间的管理以及个人信用的管理等方面;创新层面,体现在改变以往经济素养教育机械化和教条化的教育形式,应关注信息技术和后现代知识观的影响,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解构,强调对话,使创新精神融入到整个经济素养教育过程之中。美国经济素养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建的培养模式,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成果丰富。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已有“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提炼、归纳和总结,为论文创新奠定基础;运用比较研究法对美国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素养教育以及不同教育主体实施的经济素养教育展开全方位比较分析;以“全球视野,本土行动”为出发点,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经济素养教育提供改进建议;运用历史分析法对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发展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探索其整体图景;运用因素分析法对影响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以搭建高效的经济素养教育平台。论文主体部分共五章,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梳理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时代背景,为分析当代美国经济素养教育提供历史背景。美国经济素养教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有过长时间的沉寂,也有过激进的教育运动。其缘起阶段主要表现为:经济素养教育纳入课程存在争议、经济素养教育融合于社会科课程、工商业界涉足经济素养课程设置;发展阶段表现为:教育组织发展壮大、课程资源不断拓展、教育起始阶段下移;规范化阶段表现为:教育立法频繁出台、教育内容系统连贯、教师培训形式多样。无论其处于漩涡之中,还是繁荣发展,都是发展历程中抹不去的印记,更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基点。经济素养教育在美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从文化层面看,实用主义哲学、教育提升国际竞争力、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诠释了经济素养教育的文化内涵;从经济层面看,美国社会的危机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成为美国经济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从政治层面看,重视个体的经济权力、关注国民的公民教育、追求联邦政府工作的高效率等体现了美国政府职能与对个体权利重视的有效互动。其次,剖析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体系架构及其实施策略。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使美国经济素养教育愈发成熟,为其体系的架构创造了条件。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中观层面的目标结构、微观层面的内容统整为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构建了发展蓝图。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发起的教育立法和标准化运动成为经济素养教育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落实的根本保证,也是经济素养教育内容统整的指导原则。同时,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发起的经济素养教育实践与经济素养教育体系架构相得益彰。学校教育利用其制度化优势从课程模式变迁、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学生活动等方面践行着经济素养教育主阵地的身份;家庭成员借助代际关系促进个体经济社会化、利用零用钱培养个体金钱管理能力、塑造理性经济行为和经济品质等手段进行的经济素养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社会机构通过搭建协作平台、拓展课程资源、提升经济素养教育理论水平等途径促进学校和家庭经济素养教育协调发展。最后,对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经验及启示进行总结。教育立法、师资培训和金融市场服务是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其发展,如经济素养教育内容滞后、师资流失严重、学生基础薄弱导致经济素养教育成效欠佳等,这些问题的良好解决会推动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尽管中美两国在教育文化和历史传统上存在较大差异,但经济素养教育的发展有其共同规律。对比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我国存在经济素养教育理念落后、经济行为引导错位、经济素养教育体系缺乏互动等问题。结合美国的经验,我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应从以下方面做出改进: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支持体系,重塑经济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凸显家庭经济素养教育资源优势。
刘春雷[3](2013)在《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企业大学研究》文中提出萌发于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西方企业大学,近半个世纪以来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尤其在信息化与全球化两大潮流的合力推动下,其功能、结构、特点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作为根植于企业生产实践但却相对独立于传统高等教育系统的各具特色的企业大学,在其逐渐发展、完善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证明了自身的价值,也探索出各自的成功之道。然而,不同的企业组织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所在的行业各异,所在国家的社会文化、经济土壤各不相同,因此具体企业大学的成功之道显然难以推广和效仿;同时,企业大学是基于母体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应运而生的,具有实践先于研究的特点,由此导致了对企业大学的研究远远滞后于如火如荼的企业大学实践。近年来,国外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对企业大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遗憾的是社会各界,尤其是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和研究领域,至今对企业大学知之甚少。这不仅影响到企业大学在我国的健康发展,而且使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和研究不能及时吸取企业大学的许多独特经验和有价值的理念,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开放程度,尤其是与现代企业和企业制度的联系与合作。本论文是从高等教育视角开展的企业大学研究。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深入研究了企业大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通过研究企业大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企业大学的总体发展规律与趋势以及企业大学产生发展的内外驱动因素。基于实践调研并结合典型案例,全面分析现代企业大学的发展现状,从企业大学的内外关系、运营模式、产品认证到服务范围、存在形式、所属组织的规模属性,较全面地分析归纳了现代企业大学的共性特征,分析阐述企业大学的组织性质和组织运行逻辑,并分析探讨了企业大学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第二,从高等教育的视角开展了企业大学与相关高教机构、企业大学与相关概念的比较研究。论文着重比较分析了企业大学与传统大学、行业性大学及商学院、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教育公司等高教机构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比较中深入剖析了企业大学的组织性质和组织运行逻辑。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大学与高等教育、大学、学习型组织等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与界定。论文认为,企业大学主要从事在职成人继续教育,其高端属于高等职业教育范畴,其产生发展源自母体企业对知识要素及专业化知识生产服务的内在需求。企业大学由母体企业出资创办并运营管理,是隶属于母体企业并服务于母体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核心业务的新型专业化多功能的知识生产服务组织。企业大学提供的知识生产服务是以生产实践逻辑为基础,不同于传统大学的学科专业逻辑,同时又是与母体企业的生产实践相融合,是其它高教机构所无法替代的。企业大学以求善求用的知识观为指导;以发展企业学习能力、增长企业智慧为使命;以专业化的知识生产服务为支撑:以全员全面全程学习为基础;以服务发展战略为核心;以改善工作绩效为导向;以最优化最大化知识效能为宗旨;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第三,从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着眼,探讨了企业大学的价值及其对高等教育多元化创新发展的启示。论文概括了企业大学对现代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三点重要启示:其一,企业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领域拓展了高等教育的边界;其二,企业大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效能化、多元化、信息化、国际化,由此促进了大学体制、机制的创新;其三,企业大学将信息时代的企业家精神注入高等教育的文化理念之中。从高等教育视角深入研究企业大学的发展规律、共性特征、组织性质及组织运行逻辑,能对企业大学实践予以科学指导,遵循企业大学的客观规律来设计、创办、运营、管理、建设、发展企业大学,预测企业大学的发展趋势,科学评价企业大学并引导企业大学的健康发展。从高等教育视角深入开展企业大学研究,也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创新和理论研究的时代需要。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创业型大学、高等教育公司、企业大学的崛起和迅猛发展,表明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知识经济?如何在科技创新要素、人力资本要素等知识要素的开发、生产上发挥关键作用?借鉴企业大学的经营之道、成功之道,遵循人力资本开发和知识创新的客观规律,加强与企业创新实践的联系,参与建立企业大学联盟、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有助于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尤其是大学应用类专业的发展。
闫温乐[4](2012)在《世界银行教育援助研究:特征、成因与影响》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世界各国愈来愈倚重国际组织来解决经济、社会、安全等各个领域问题,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国际组织从各自承担的领域和目标出发,以各自的方式对世界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之一的世界银行,除了发挥其本来的经济职能之外,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外部资金支持的最大来源。世界银行以其有别于其他国际教育组织、具有明显特征的教育援助行对全球教育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推动教育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特殊角色。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的日益扩大,国际发展合作逐步成为中国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我国教育领域与世界银行的关系而言,1980年中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后,1981年中国第一个向世界银行申请贷款的项目就是教育贷款项目。1999年,中国从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所面向的贫困国家中“毕业”,不再作为世界银行“软贷款”的受援国。不仅如此,2007年12月,包括中国在内的六个国家首次宣布向世界银行捐款。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国与世界银行的双方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开始变为知识学习而不是资金援助,双方都需要创建一种新型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合作伙伴关系,也更加需要我们对世界银行的理念和行为进行更为系统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本研究立足于教育领域,着眼于全球背景,以世界银行教育援助为对象,以教育援助的“特征分析”为线索,以教育援助特征的“成因探讨”为载体,以教育援助对全球教育的“影响揭示”为导向,对世界银行与教育发展的关系进行较为系统和深入的审视与研究。本文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为世界银行教育援助的特征分析,主要从理论动因、目标取向、实施途径和时代特征四个方面阐述了世界银行教育援助具有的特征。第三章为世界银行教育援助特征的成因探讨,主要从世界银行具有的“能力”,拥有的“权力”和受到的“压力”三个方面探讨了世界银行教育援助特征的形成原因。第四章为世界银行教育援助的影响揭示,主要从世界银行自身、批评者(即第三方)和受助国这三个视角对世界银行教育援助的影响进行揭示。第五章是结论和思考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援助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赵青娥,赵毅[5](2009)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文中提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是支撑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指出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只有与时俱进,培养新型人才,才能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
李桃,赵岩[6](2008)在《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教育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给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带来了巨大变化,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教育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高效增长点和重要动力源。为了适应和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教育自身必须进行转型,包括由文凭教育转向水平教育、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转向终身的社会教育、单一的教育结构转向多元的教育结构、传统的教育内容转向现代化教育内容以及由本土教育转向本土与国际并举的教育。只有深入认识教育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并真正实现这些转型,我们才有可能促进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李艳红[7](2007)在《知识经济时代本科专业设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培养人才主阵地的高等学校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更新、更高的要求,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统一的原则,建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是实现高等学校教育功能的载体,学科专业结构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劳动分工、产业结构等。高校的专业设置是否合理,培养的毕业生是否适合社会的需要,在人才市场紧缩的时候显得尤为突出。面对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高校专业设置中的问题亟待我们来进行探讨和解决。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知识经济时代本科专业设置问题。第一部分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进行探讨,并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提出了复合型和创新型的要求。第二部分即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论部分。该部分主要从哲学和经济学两个角度进行论证和分析。第三部分对当前我国高校在专业设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对我国高校现在的专业设置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叙述。然后分析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专业设置权高度集中;专业设置雷同;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缺乏力度;专业设置滞后;专业设置的口径过窄,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差。第四部分即我国高校专业设置问题的对策和建议部分。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高校专业设置权的下放;第二,课程和专业的整合;第三,高校专业群的集约建设;第四,高等学校的合理定位;第五,管理层面的配套改革;第六,高校专业设置的差别定价。
罗文标[8](2006)在《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成为超出物质资源之上的第一资源,而我国却面临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匮乏,培养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意识淡薄、观念陈旧,培养模式单一,培养机制僵化的问题,从知识创新的视觉出发,以知识创新过程为主线,研究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 本文首先运用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人力资本形成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阐述了知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揭示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知识转化三者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探讨了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的动力与阻力因素和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建立了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五元素培养模式”。 其次,在分析了我国人才培养机制现状后,运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理论提出了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高校建设学科群的质量保障机制;由政府、市场、企业和高校组成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四元运行机制”;促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化的激励机制,以及以自我评估和社会评估为主的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评估机制。 然后,从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内化能力、知识创造能力和潜在技术创新人才技术创新能力入手,提出了基于教学创新、科研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三创新培养途径”和方法。 最后,本文以深圳艾默生—雅达电子有限公司“贯通式”合作培养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工程硕士)的成功案例,验证了本文的主要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本文阐明了培养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组织(高校和企业)知识创新,确保高校在知识创新过程中提高办学水平,建设成研究型大学,企业在知识创新过程中提高竞争力,实现利润最大化。本文试图为我国高校和企业在知识创新过程中培养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提供指导。
赵芳[9](2006)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相对应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一种新型的、以知识产业为主导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进步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而技术进步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作为国民经济资源中的一种特殊资源,既有质、量、时、空的属性,也有自然的生理特征,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素质、结构和培养有着特殊的要求。我国建国近五十年,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在人力资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历史、文化、经济,尤其是体制的因素,使中国目前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着许多矛盾,隐含着一系列危机,严重影响甚至威胁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如何借鉴国外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做好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现实可行性。 本文整体上分为以下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分析进行了阐述,并向大家展示了本文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第二部分为人力资源开发及相关基础理论。介绍了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特征及内容,并对人力资源开发借以实现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认真分析。 第三部分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论述了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部分为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型模式。在借鉴国外成功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经验前提下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型模式。 第五部分从宏微环境方面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相应对策。 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经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人力资源开发新模式。
张劲英[10](2005)在《“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思想与理论述评》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要受制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与评价。“知识经济”是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的概括。从经济学意义上严格的说,“知识经济”理论还只是对经济现实的一种寓言式的解释,尚需进一步的科学论证。但作为一个名词,“知识经济”所蕴含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经济学概念的范畴。“知识经济”的发展引发了人们关于高等教育的全方位思考。本论文以“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现实和思想萌芽出现以来国内外有关“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历史发展为线索,主要从“知识经济”理论发展、社会学界的“知识经济”思想演变和高等教育理论发展三个纬度展开,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观念、地位、功能、系统、管理、教学和改革的思想、理论和研究,并结合其产生的具体社会环境,探讨其建树与缺憾,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本文将“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的思想、理论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思想与理论的初步形成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思想与理论的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论文首先论述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内,“知识经济”思想在经济史上的渊源,在社会学领域的萌芽,及其在高等教育领域引发的相关讨论,如高等教育功能、地位及大学与政府、产业界的关系变化,多元化巨型大学及其管理,大学本科教育的论争及“大学自治”观念的发展。论文接着论述20世纪90年代以后卡斯特的“信息社会”理论、新经济理论、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世界银行“以知识促进发展”战略对“知识经济”思想与理论发展的贡献,学术界对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地位变化原因的分析——高等教育中心论,对高等教育的功能拓展的论述——经济“动力源”,社会评价、调控和文化导航等等,以及对“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素质的
二、浅谈知识经济与教育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知识经济与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职能视角下我国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0.2.1 国外相关研究 |
0.2.2 国内相关研究 |
0.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研究重点与难点 |
0.4 研究创新点 |
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1 相关概念解析 |
1.1.1 高等院校 |
1.1.2 知识与创新 |
1.1.3 模式与机制 |
1.2 理论基础 |
1.2.1 知识转化理论 |
1.2.2 知识流理论 |
1.2.3 高校职能理论 |
1.2.4 知识创新理论 |
1.3 本章小结 |
2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研究的基本问题 |
2.1 高校的知识资源与知识活动 |
2.1.1 组织知识 |
2.1.2 高校知识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
2.1.3 高校知识资源的类型 |
2.1.4 高校知识活动 |
2.2 高校知识创新内涵与特点 |
2.2.1 高校知识创新的内涵 |
2.2.2 高校知识创新的特点 |
2.3 高校知识创新与社会职能 |
2.3.1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类型 |
2.3.2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价值解析 |
2.4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模式构成要素 |
2.4.1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主体 |
2.4.2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客体 |
2.4.3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3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
3.1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与知识流 |
3.1.1 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知识创新主体研究 |
3.1.2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主体的知识构成 |
3.1.3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流 |
3.2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途径 |
3.2.1 自我学习 |
3.2.2 师生交流 |
3.2.3 教师群体互动 |
3.2.4 学生-其他互动 |
3.3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机制 |
3.3.1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社会化 |
3.3.2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外化 |
3.3.3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整合 |
3.3.4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内化 |
3.4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模式 |
3.4.1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创新模式构建 |
3.4.2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创新模式作用机理 |
3.4.3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创新模式特点 |
3.5 本章小结 |
4 高校知识生产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
4.1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主体与知识流 |
4.1.1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主体构成 |
4.1.2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的类型——科学研究的类型 |
4.1.3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主体组织形式与知识流 |
4.2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途径 |
4.2.1 科学研究范式 |
4.2.2 科学知识交流 |
4.3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机制 |
4.3.1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社会化机制 |
4.3.2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外化机制 |
4.3.3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整合机制 |
4.3.4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内化机制 |
4.4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模式 |
4.4.1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知识创新模式构建 |
4.4.2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知识创新模式作用机理 |
4.4.3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知识创新模式特点 |
4.5 本章小结 |
5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
5.1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主体 |
5.2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主体的知识流 |
5.3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途径 |
5.3.1 产学合作 |
5.3.2 大学科技园 |
5.3.3 校办企业 |
5.4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机制 |
5.4.1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社会化机制 |
5.4.2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外化机制 |
5.4.3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整合机制 |
5.4.4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内化机制 |
5.5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模式 |
5.5.1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创新模式构建 |
5.5.2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创新模式作用机理 |
5.5.3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创新模式特点 |
5.6 本章小结 |
6 高校知识创新模式的运行策略与保障 |
6.1 运行策略 |
6.1.1 优化高校机制体制,培育创新型人才 |
6.1.2 实施知识管理,为高校知识创新提供知识基础和运行保障 |
6.2 保障措施 |
6.2.1 政策与制度保障 |
6.2.2 信息保障 |
6.2.3 人才保障 |
6.2.4 资金保障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当代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研究 ——基于体系架构与实施策略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一) 我国国民经济素养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 |
(二) 知识经济时代赋予经济素养教育新内涵 |
(三) 美国经济素养教育具有借鉴价值 |
二. 研究价值 |
(一) 理论价值 |
(二) 现实价值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一) 素养 |
(二) 经济素养 |
(三) 经济素养教育 |
四. 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与不足 |
(二) 国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
五.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三) 历史分析法 |
(四) 因素分析法 |
第一章 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经济素养教育的缘起阶段 |
一. 经济素养教育纳入课程存在争议 |
二. 经济素养教育融合于社会科课程 |
三. 工商业界涉足经济素养课程设置 |
第二节 经济素养教育的发展阶段 |
一. 经济素养教育组织发展壮大 |
二. 经济素养教育课程资源不断拓展 |
三. 经济素养教育起始阶段开始下移 |
第三节 经济素养教育的规范化阶段 |
一. 经济素养教育立法频繁出台 |
二. 经济素养教育内容系统连贯 |
三. 经济素养教师培训形式多样 |
第二章 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经济素养教育的知识经济背景 |
一. 知识经济内涵 |
二. 知识经济特征 |
三. 知识经济对中小学生经济素养的新要求 |
第二节 重视教育和创新的文化背景 |
一. 实用主义的哲学背景 |
二. 教育提升竞争力的文化背景 |
三. 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背景 |
第三节 追求质量和效率的经济背景 |
一. 危机意识是美国经济前行的动力 |
二. 质量意识是美国经济生存的根本 |
三. 效率意识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保障 |
第四节 关注个人权利与政府职能的政治背景 |
一. 重视个体的经济权力 |
二. 关注国民的公民教育 |
三. 追求联邦政府工作的高效率 |
第三章 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体系架构 |
第一节 经济素养教育顶层设计 |
一. 《卓越经济教育规划》设计经济素养教育实施蓝图 |
二. 经济素养教育立法提供经费和制度保障 |
三. 政府推进经济素养教育标准化 |
第二节 经济素养教育目标体系结构 |
一. 知识目标:培养经济理解力 |
二. 能力目标:提升经济决策与经营能力 |
三. 态度目标:蕴育经济智慧与市场竞争价值观 |
第三节 经济素养教育内容统整 |
一. 经济素养教育主要内容 |
二. 经济素养教育内容选择依据 |
三. 经济素养教育内容组织原则 |
第四章 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实施与评价 |
第一节 学校经济素养教育发展动力 |
一. 课程模式变迁与经济素养教育结构转变 |
二. 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与教师角色转变 |
三. 校本学生活动拓展经济素养教育空间 |
第二节 家庭经济素养教育运行模式 |
一. 借助代际关系促进个体经济社会化 |
二. 利用零用钱培养个体金钱管理能力 |
三. 塑造理性经济行为和经济品质 |
第三节 社会经济素养教育的实践张力 |
一. 经济素养教育组织搭建协作平台 |
二. 金融机构拓展经济素养教育课程资源 |
三. 高等院校提升经济素养教育理论水平 |
第四节 经济素养教育实施效果评估 |
一. 经济素养教育评估项目 |
二. 经济素养教育评估结论 |
三. 评估要素及其关系分析 |
第五章 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经验 |
一. 教育立法是经济素养教育实施的保障 |
二. 师资培训是经济素养教育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
三. 金融市场为经济素养教育提供良性的生态系统 |
四. 存在的问题是美国经济素养教育发展的生长点 |
第二节 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启示 |
一. 我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问题审视 |
二. 我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路径优化 |
结语 |
附录1 《卓越经济教育规划》法案概要 |
附录2 《全美自愿性经济学内容标准》内容概要 |
附录3 HM社会科教科书中经济学的范围与序列 |
附录4-1 TEL测试内容 |
附录4-2 TEL测试结果 |
附录4-3 李克特量表—TEL测试结果的再评价 |
附录5 美国主要经济素养教育组织 |
附录6 美国青少年经济素养调研概况 |
附录7 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素养教的进程表 |
附录8 人教社《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经济素养教育内容 |
附录9 5-18儿童情感发展与经济素养关系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企业大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与研究价值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主要概念界定 |
六、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一章 企业大学实践发展与理论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企业大学实践发展 |
一、企业大学的由来 |
二、企业大学实践发展现状 |
三、企业大学实践发展述评 |
第二节 企业大学理论研究 |
一、企业大学研究主体与研究视角 |
二、企业大学理论研究述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企业大学产生发展的历史透析 |
第一节 企业大学发展历程分析 |
一、厂办学校的兴起:20世纪10年代前 |
二、企业大学的萌芽:20世纪10—50年代 |
三、企业大学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今 |
四、企业大学总体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
第二节 企业大学产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 |
一、相关概念描述 |
二、企业大学产生发展的内在驱动因素 |
三、企业大学产生发展的外在驱动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企业大学现状解析 |
第一节 企业大学实践案例 |
一、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简述 |
二、中国电信学院 |
三、爱立信中国学院 |
四、国美培训中心 |
第二节 企业大学的内部关系 |
一、隶属关系 |
二、组织架构 |
三、共性特征分析 |
第三节 企业大学的外部关系——企业大学联盟 |
一、基于企业大学联盟的教育服务 |
二、企业大学联盟模式 |
三、共性特征分析 |
第四节 企业大学的运营模式 |
一、项目管理模式 |
二、共性特征分析 |
三、筹资模式 |
四、共性特征分析 |
第五节 企业大学的学习项目认证与服务范围 |
一、学习项目认证 |
二、共性特征分析 |
三、服务范围 |
四、共性特征分析 |
第六节 企业大学的存在形式 |
一、实体形式与虚拟形式 |
二、共性特征分析 |
第七节 企业大学所属组织的规模与属性 |
一、组织规模 |
二、组织性质 |
三、共性特征分析 |
第八节 企业大学共性特征分析总结 |
一、组织性质——自助服务 |
二、组织运行逻辑——生产实践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大学与相关组织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企业大学比较研究的维度 |
第二节 企业大学与提供公共服务的高教机构 |
一、企业大学与传统大学 |
二、企业大学与行业性大学及商学院 |
三、企业大学与高等职业院校 |
第三节 企业大学与提供市场服务的高教机构 |
一、企业大学与高等教育公司 |
二、企业大学与教育培训公司 |
第四节 企业大学与提供自助服务的高教机构 |
一、企业大学与企业培训部门 |
二、企业大学与组织大学 |
第五节 企业大学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一、企业大学与高等教育 |
二、企业大学与大学 |
三、企业大学与学习型组织 |
四、企业大学的内涵阐释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大学对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启示 |
第一节 社会生产实践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 |
一、社会生产实践促进了现代高等教育的生态多样化 |
二、社会生产实践促进了现代高等教育知识体系的发展 |
三、社会生产实践促进了现代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内容形式、人才培养发生根本变化 |
四、社会生产实践促进了现代高等教育社会功能、发展环境的完善 |
第二节 企业大学对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启示 |
一、企业大学拓展了高等教育的边界 |
二、企业大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效能化、多元化、信息化、国际化与大学体制机制创新 |
三、企业大学将信息时代的企业家精神注入高等教育的文化理念中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企业大学深化研究的探讨 |
第一节 企业大学的核心能力与核心价值 |
一、企业大学的核心能力 |
二、企业大学的核心价值 |
第二节 企业大学的职能类型与知识类型 |
一、企业大学的职能类型 |
二、企业大学的知识类型 |
第三节 企业大学的发展模式 |
一、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大学 |
二、参与合作联盟的企业大学 |
三、提供市场服务的企业大学 |
四、企业大学的发展演变 |
第四节 企业大学的评价原则 |
一、创办企业大学是否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内生实质性需求 |
二、企业大学运行是否遵循企业大学的内在逻辑 |
三、知识生产服务的专业化、制度化水平是评价企业大学的关键指标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局限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调研资料 |
A X学院调研报告 |
B X学院访谈纪要 |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4)世界银行教育援助研究:特征、成因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研究述评 |
一、世界银行外部研究文献 |
二、世界银行内部研究文献 |
三、文献研究现状总结 |
第三节 问题提出、论题说明与理论基础 |
一、问题提出 |
二、论题说明 |
三、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设计与研究框架 |
二、各阶段研究方法 |
三、论述思路与行文方法 |
第二章 世界银行教育援助的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教育的经济价值:世界银行教育援助的理论动因 |
一、忽视教育援助:资本决定论对世界银行的影响 |
二、教育援助进入视野:收入分配论对世界银行的影响 |
三、教育援助渐入主流:人力资本论对世界银行的影响 |
四、加大教育援助力度:教育投资回报论对世界银行的影响 |
第二节 为了经济增长:世界银行教育援助的目标取向 |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教育领域的反映 |
二、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融合——世界银行教育援助的目标取向 |
第三节 使用经济手段:世界银行教育援助的实施途径 |
一、教育项目的地位嬗变:经济手段与世界银行教育援助的关系确立 |
二、教育项目使用经济分析工具的演变历程 |
第四节 知识银行、知识经济与教育:世界银行教育援助的时代特征 |
一、知识银行:从口号到事实究竟有多远 |
二、知识促进发展:教育成为衡量知识经济的工具 |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世界银行教育援助特征的成因探讨 |
第一节 世界银行的“能力” |
一、从组织宗旨看世界银行的能力 |
二、从机构功能看世界银行的能力 |
三、从人员背景看世界银行的能力 |
第二节 世界银行的“权力” |
一、从公共产品提供看世界银行的权力 |
二、从与联合国的关系看世界银行的权力 |
第三节 世界银行的“压力” |
一、从与美国的关系看世界银行的压力 |
二、从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关系看世界银行的压力 |
三、从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看世界银行的压力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世界银行教育援助的影响揭示 |
第一节 成就与贡献:基于世界银行自身视角看教育援助的影响 |
一、“量”的提升——基于世界银行业务部门视角的成就与贡献 |
二、“质”的不足——基于世界银行评价部门视角的绩效与目标实现 |
三、量与质的衔接——关注目标与结果的世界银行2020教育战略 |
第二节 问题与真相:基于世界银行批评者的视角看教育援助的影响 |
一、世界银行教育援助的瓶颈与缺陷——批评者眼中的问题 |
二、世界银行教育援助对教育的影响——批评者眼中的真相 |
第三节 基于受助国视角看世界银行教育援助的影响——以中国为例 |
一、“量”与“质”的关系——基于世界银行在我国教育项目的影响分析 |
二、“量”注定不是最重要的——基于我国与世界银行关系演变的影响分析 |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结论与思考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思考 |
三、研究启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
2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也是重要的生产力 |
3 知识经济时代对培养人才的新要求 |
(6)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教育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今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 |
二、教育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 |
(一) 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基础 |
(二) 教育是知识经济的高效增长点 |
(三) 教育是知识经济的重要动力源 |
三、知识经济背景下教育的转型 |
(一) 文凭教育转向水平教育 |
(二) 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
(三) 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转向终身的社会教育 |
(四) 单一的教育结构转向多元的教育结构 |
(五) 传统的教育内容转向现代化教育内容 |
(六) 本土教育转向本土与国际并举的教育 |
(7)知识经济时代本科专业设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文献综述 |
(三) 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一、知识经济的特征及对人才的要求 |
(一) 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及与教育的关系 |
(二)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
二、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论基础 |
(一)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哲学依据 |
1、现象和本质:专业和课程的内涵挖掘 |
2、效用和价值: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的依据 |
3、和谐与共生:专业和课程设置的方向 |
4、高等教育专业建设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二)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经济学依据 |
1、专业和课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和水平相适应 |
2、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
3、人才市场的供求因素 |
(三) 高校自身因素对专业设置的影响 |
三、当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一) 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现状分析 |
(二) 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
1、高校专业设置权集中 |
2、专业设置雷同 |
3、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
4、新兴、交叉、综合性学科发展还缺乏力度 |
5、专业设置滞后 |
6、专业口径过窄,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差 |
四、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对策和建议 |
(一) 高校专业设置权的下放 |
(二) 课程和专业的整合 |
1、优化专业结构和专业内涵 |
2、综合化的课程结构和学科群模式 |
(三) 高校专业群的集约建设 |
(四) 高等学校的合理定位 |
(五) 管理层面的配套改革 |
1、实行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分制改革 |
2、政府层面的配套改革 |
3、建立完善的本科专业设置机构 |
4、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应变革 |
(六) 高校专业设置的差别定价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附 |
(8)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1.3 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目标、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与本文相关的理论 |
2.1 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人力资本形成理论 |
2.2 终身教育理论 |
2.3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知识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关系 |
3.1 知识创新概述 |
3.2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界定与特点 |
3.3 知识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动力因素分析 |
4.1 个人自我提升的需要 |
4.2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
4.3 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5.1 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 |
5.2 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
5.3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
5.4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分析 |
6.1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概念 |
6.2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机制 |
6.3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 |
6.4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
6.5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 |
6.6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估机制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
7.1 从提高知识内化能力入手的教学创新 |
7.2 从提高知识创造能力入手的科技创新 |
7.3 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入手的实践创新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贯通式”合作培养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案例分析 |
8.1 艾默生—雅达电子有限公司概况 |
8.2 “贯通式”合作培养模式的形成与实施 |
8.3 “贯通式”合作培养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启示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9)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
1.2.2 国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
1.3 人力资源开发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地位和作用 |
1.3.1 人力资源开发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地位 |
1.3.2 人力资源开发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 |
1.4 基本思路与框架 |
第2章 人力资源开发及相关基础理论 |
2.1 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及特征 |
2.1.1 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含义 |
2.1.2 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特征 |
2.2 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 |
2.2.1 人力资源的健康开发 |
2.2.2 人力资源的智力开发 |
2.2.3 人力资源的知识开发 |
2.2.4 人力资源的技能开发 |
2.2.5 人力资源的随机开发 |
2.3 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
2.3.1 人力资源开发的学习理论 |
2.3.2 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理论 |
2.3.3 人力资源开发的效绩理论 |
2.3.4 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学理论 |
第3章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
3.1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现状 |
3.1.1 人力资源开发远不能适应经济结构转变和升级 |
3.1.2 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低下 |
3.2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就业的矛盾 |
3.2.2 财力不足,教育投入形式单一 |
3.2.3 人力资源流动受限制 |
3.2.4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落后 |
3.3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3.1 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机遇 |
3.3.2 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
第4章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型模式 |
4.1 国外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4.1.1 美国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
4.1.2 日本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
4.1.3 国外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
4.2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构建原则 |
4.2.1 人力资源开发应遵循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的原则 |
4.2.2 人力资源开发应遵循前瞻性原则 |
4.2.3 人力资源开发应遵循其特有规律的原则 |
4.2.4 人力资源开发应遵循重点和一般相结合的原则 |
4.3 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型模式构建 |
4.3.1 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型模式构建目标 |
4.3.2 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型模式素质内涵及开发工具 |
4.3.3 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型模式及实施路径 |
第5章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
5.1 宏观政策 |
5.1.1 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增加教育投入 |
5.1.2 构建多元化教育模式,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 |
5.1.3 完善市场调节机制,为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
5.1.4 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人才聚集 |
5.2 微观对策 |
5.2.1 持之以恒地开展职工教育 |
5.2.2 创造和谐健康的工作环境 |
5.2.3 企业应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为职工提供各种机会 |
5.2.4 增进企业与院校的深层次合作 |
5.2.5 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挑战的人才选拔、引进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思想与理论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
第一章 “知识经济”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
第一节 “知识经济”的现实形态 |
第二节 “知识经济”的概念 |
第三节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
第二章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思想与理论的初步形成(20 世纪60 年代-20 世纪90 年代中期) |
第一节 “知识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知识经济”思想的经济学渊源 |
第三节 “知识经济”社会学思想的萌芽 |
第四节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思想(20 世纪60 年代-20 世纪90 年代中期) |
第三章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思想与理论的发展(20 世纪90 年代中期-) |
第一节 “知识经济”思想与理论的发展(20 世纪90 年代中期- |
第二节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思想与理论(20 世纪90 年代中期- |
第四章 研究的初步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本研究的初步结论 |
第二节 主要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四、浅谈知识经济与教育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职能视角下我国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模式研究[D]. 柴雯. 武汉大学, 2017(06)
- [2]当代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研究 ——基于体系架构与实施策略的分析[D]. 高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3]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企业大学研究[D]. 刘春雷. 南京大学, 2013(08)
- [4]世界银行教育援助研究:特征、成因与影响[D]. 闫温乐.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5]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 赵青娥,赵毅.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32)
- [6]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教育转型[J]. 李桃,赵岩.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07)
- [7]知识经济时代本科专业设置问题研究[D]. 李艳红. 四川师范大学, 2007(02)
- [8]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 罗文标. 暨南大学, 2006(06)
- [9]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创新研究[D]. 赵芳.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8)
- [10]“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思想与理论述评[D]. 张劲英. 厦门大学,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