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程序语言四步曲——应用软件开发平台(论文文献综述)
魏君一[1](2021)在《基于数字孪生的零件测量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智能制造的基础本质上需实现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中的数据互融互通,数字孪生技术为实现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相互映射提供了解决方案。本文以零件测量平台为对象,使用数字化建模技术设计了虚拟测量平台,根据虚拟测量平台映射为物理空间中零件测量平台,研究了零件测量平台虚实映射和数据集成方法,开发了基于数字孪生的零件测量监控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给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零件测量系统整体方案,研究了零件测量平台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的建模映射技术,根据零件测量平台的数据特点,提出了零件测量平台监控系统构架。(2)依据零件测量系统框架,确定了虚拟测量平台统一的建模方法,分析了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数据映射和驱动方法,研究了零件测量系统虚实数据集成的方案。在虚拟测量平台模型的基础上,搭建了物理测量平台,并对零件测量平台中各个测量工位的机械结构与相应的零件夹具进行了介绍,完成了物理平台的PLC控制系统设计。(3)多源异构设备数据采集软件开发与测量系统数据库设计。分析了测量平台中孪生数据的组成,使用OPC、Socket技术开发了PLC与机器人数据实时采集软件。根据测量平台中数据的存储与管理需要,设计了数据库表结构,实现了物理测量平台状态数据的实时采集。(4)根据测量平台控制需求,使用三层软件架构,编写各个测量功能模块,实现监控系统软件对测量平台的测量控制与监控。最后通过零件测量平台进行实例测试,完成了物理测量平台状态数据到虚拟测量平台传输的验证。
孟中华[2](2021)在《复杂地质条件下TBM掘进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及软件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资源开发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重心向西部转移,深长隧道的修建必不可少,首选采用TBM工法。目前,TBM隧道施工过程中选择和调整掘进参数基本上依靠人为经验,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掘进参数无法达到掘进效率、掘进成本等多个目标的最优解,导致掘进效率降低,掘进成本增加,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需要研究在复杂地质状况时TBM掘进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为实际工程提供指导。论文在广泛调研TBM掘进参数、地质参数、掘进效率与成本、多目标优化方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依托“超特长隧道TBM掘进关键技术研究”科研项目,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方法,对复杂地质状况时TBM掘进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分析了主流多目标优化算法优劣,筛选出NSGA-Ⅱ、MOPSO和NSGA-Ⅲ算法。研究算法的核心代码、测试问题和性能指标,在MATLAB平台编程实现并测试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NSGA-Ⅲ算法适合高维多目标优化,MOPSO算法的分布性不如NSGA-Ⅱ算法,但整体收敛性和收敛速度更优。(2)总结了TBM工程中技术与掘进参数、地质参数获取与筛选方法,提出TBM地质数据实时获取方法;定义磨损系数以简化测量刀具磨损数量;建立了TBM掘进参数有效数据和稳定数据两个筛选集合;对筛选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稳定段推进速度趋于实际速度,调整段实际速度变化滞后于推进速度变化,只有在稳定段贯入度才是真实值。(3)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推进速度和刀盘扭矩强相关;建立特定地质下掘进控制参数(刀盘转速、推进速度)和掘进载荷(总推进力、刀盘扭矩)的回归表达式;建立了针对喀双隧洞特定地质条件的掘进目标传统回归模型;使用支持向量机和决策树算法针对掘进参数进行二分类岩性识别,准确率在80%以上;引入BP神经网络预测掘进效率,准确率为86%,进而提出NSGAⅡ-BP多目标优化算法,实例验证中优化后数据比92%的原始数据要好。(4)建立了TBM掘进参数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采用Visual Studio平台、SQL SERVER数据库以及Visual C#计算机语言开发“TBM掘进参数多目标优化分析软件”,案例验证中优化效果提高了15%以上。
张晓玲[3](2021)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实验室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验室作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科技服务的主要基础设施,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生产平台。随着国家科研投入逐年增加,科技人员队伍迅速壮大,科研活动在各行业广泛开展,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实验室成为了科研工作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力阵地。这些实验室拥有高精密、昂贵的仪器设备,集聚了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化人才,开展创新性实验工作。随着参与人员增多、设备规模扩大,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问题逐渐凸显。近年来高校科研实验室事故频发,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由于缺乏健全的安全监控平台的支撑,仍无法实现实时、可靠地保障实验室安全运行。本课题针对高校科研实验室的安全运行需求,基于物联网技术,建立一套可远程在线监控、智能预警并实现实时干预控制的实验室监控系统,将有效提升实验室的安全保障水平和运行效率、降低安全管理成本。针对科研实验室运行过程中环境参数、设备状态、药品材料及人员行为等要素的时空关联机制,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感知层系统;基于PC机终端,设计了该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系统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及查询采用云服务器来实现。采用感知层、客户端及云服务器的三层技术架构,实现了信号转化、数据采集、网络传输、数据存储、数据输出、人机交互,实时预警及控制功能,基本满足了实验室运行参量的监测、实时预警和自动干预的需求,具有较好的冗余度和弹性。软件系统以Visual Studio 2019为开发平台,开发语言采用C#,运用Socket通信、委托、多线程、回调等技术,实现服务器系统完成采集器设备与客户端的远程通信与管理功能。客户端采用三层架构(视图层、业务层、数据层)模式,设计了客户端的功能结构,采用区域入侵检测技术,适时甄别安全隐患触发因素。感知层设备是数据的源头,采集器是传感器等设备与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的桥梁,采集器设备对数据进行采集、甄别、上传服务器和执行控制功能。本系统的采集器采用16位单片机系统,通过RS485总线获取气体、电力、门禁、烟雾传感器等数据,通过网络模块向服务器上传数据。基于本设计,在校内协同创新中心材料制备实验室建立了一套原型系统,经过近三个月的试运行,系统成功捕捉预警信号5次,紧急自动开窗1次,临时启动门禁1次,达到了设计目标要求。
韩涛[4](2021)在《安卓手机外置无线通信设备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对讲机作为一种专业的通信设备,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的用途,但由于成本较高、携带不方便等原因,导致其很难普及到普通用户。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论文研究了一种对讲用的基于安卓手机外置无线通信设备的设计实现方法,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1.研究了设备硬件方案,给出系统方案框图,并针对框图的中各模块进行器件选型。经过仔细分析,最终选择USB接口作为外置设备的接入接口;选用FT2232HL把手机的USB接口转换成SPI接口,实现手机对无线通信模块的控制;无线通信则由基于SI4463的无线模块来实现,无线信号频段选择433MHz频段,调制模式选择2GFSK。2.进行对讲用的基于安卓手机外置无线通信设备的硬件设计,完成设备PCB电路的设计和产品加工,论文分析了硬件电路中各芯片的设计要求,按照要求绘制了硬件电路。还研究总结了设备PCB图的设计规则和设计方法,并展示了最终设计结果和产品实物。3.进行对讲用的基于安卓手机外置无线通信设备的软件设计,在分析功能需求与硬件资源的基础上,给出了设备应用软件的整体架构和设计方法,划分了软件的结构和层次,确定了各模块的功能和模块间的接口,重点研究了USB转SPI驱动和无线模块驱动的实现方法,完成了驱动层编码和调试。本文给出了主要的程序代码,同时还完成了应用软件界面和应用软件设计工作。4.进行对讲用的基于安卓手机外置无线通信设备的制作与调试,完成了对设备的硬件参数、软件功能和系统性能的完整测试工作,测试结果显示本文所设计的无线设备最大的发送功率为20d Bm,接收灵敏度为-100d Bm,最大功耗0.25W,并实测了最大通信距离为2.13千米。通过完成以上工作,可以研制出一种基于安卓手机外置无线通信设备,该设备能辅助安卓手机实现对讲机功能,各项指标达到预期目标。通过该设备的成功研制,普通用户可通过在手机上外插一个简易设备就实现对讲通信。这种对讲通信不依赖于运营商网络,因此它不仅具有成本低、携带便捷、使用简单等优势,同时还兼具零话费、适应性强、独立性高、安全系数高等特点,非常适合普通用户做近距离无线通信使用,从而解决了对讲机在普通用户群里的难以普及的问题。
古雅倩[5](2021)在《1553B总线电缆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目前在航空航天、民用等领域,1553B总线电缆依然十分常用且重要。但是1553B总线电缆的设计和生产测试验证标准非常复杂,不仅涉及到的参数种类多,还有异常严格的通过准则。并且在某些测试场景下仍需要依靠人工测量,且人工只能完成一些静态参数的测量,动态参数的测量需要另外搭建复杂的测试平台,测试过程复杂、测试场景固定、测试时间过长、效率低下。在这样的应用背景下,针对1553B总线电缆静态参数与动态参数相结合进行测试的测试系统及其配套软件的研究非常具有实践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课题立足于对1553B总线电缆测试系统的探索,基于某型PXI板卡集成系统为硬件平台进行上位机软件设计,该系统是一款将1553B总线电缆测试所需的各类仪器板卡集成在一个机箱的综合测试系统,具有灵活小巧易转移,测试项目涵盖范围广,测试精度相对高等特点。在Windows系统下,使用Visual Studio作为本课题软件的开发平台,C#作为编程语言,从用户需求出发,完成了一款1553B总线电缆测试系统的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该软件可用于对1553B总线电缆电气性能和总线数据传输性能进行测试,该软件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测试人员的测试负担,提高了1553B总线电缆的测试效率。本文从软件设计到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基于该系统的硬件平台,并结合用户需求,将上位机软件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为:静态参数测试模块、动态参数测试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2.通过对硬件各个功能板卡的学习,设计软件对硬件中各个功能板卡详细的控制流程,实现对矩阵开关板卡切换和测试板卡连接测试等功能的控制,以及对测试数据的处理。3.根据用户需求,完成图形化面板的用户界面设计,为用户提供清晰直观和易于上手操作的友好的交互界面。通过对以上几点内容的深入研究,完成了1553B总线电缆测试系统的上位机软件。经实际测试验证,该软件不仅能够完成1553B线缆的全部要求的测试并且将之前的测试效率提高了4倍,现已交付。
刘亚宁[6](2020)在《面向医疗的随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医疗的信息化是医疗行业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关注患者,改进医院就医质量的有效措施。医疗的信息化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而患者就医后的满意度随访和诊后随访的关注不够多。如今,卫健委对医院的随访有了更加具体的要求,所以面向医疗的随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正适应了社会的需求。本文开发的这套系统主要包括与医院微信公众号相关联的患者端,对患者端随访业务进行补充和完善的智能语音电话,以及对随访相关业务进行处理的信息管理平台。患者端的随访业务主要由绑定在医院微信公众号上的随访小程序完成,随访小程序和智能语音电话替代了传统的随访方式,既方便了患者完成随访,也方便了医院的随访管理,大大地减少医院人力物力的投入。本文首先结合实际的应用场景对整个随访进行了概述,然后通过实地调查对系统的需求进行了描述。接着,分别从参与者,功能模型以及行为模型三个维度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功能性需求分析,确定了系统的参与者,参与者与系统的交互,以及核心业务的交互流程。其次,在确定系统非功能性需求的基础上,将系统划分为随访服务、通知提醒、随访模板管理、随访数据管理以及系统信息管理五个模块,分别对各个功能模块用类图和时序图的方法进行建模,对这些模块进行类设计和详细设计,说明对象之间的交互过程。其中,随访服务模块的患者端和通知提醒模块通过微信公众号来完成,随访模板管理、随访数据管理和系统信息管理这三个模块由信息管理平台来实现。此外,对系统的数据库从概念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也对系统随访服务模块用到的智能语音电话随访功能在系统关键技术实现部分进行了流程描述。最后,本文完成了系统各个模块的测试工作,从单元,功能,以及性能三个方面对已实现的系统进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系统的测试表明该系统已基本满足预期需求,从运行结果可以得出系统可以完善地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服务。此系统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了一种交互式的医疗随访服务,既方便了患者进行反馈,也提高了医院随访流程的效率。
马联波[7](2020)在《大幅图像高速接收管理与预处理》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物理学、信息科学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遥感成像水平不断提高,分辨率更高、尺寸更大的遥感图像也随之产生。近年来,大幅图像的处理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更好、更快地对大幅图像进行传输与管理可以为后续的图像处理提供便利。因此,本文主要围绕着大幅图像的传输管理和预处理展开研究。论文研究了大幅图像的传输管理以及预处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大幅图像高速接收、管理与预处理的软件。首先,本文从功能需求出发,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对软件进行设计与实现,软件主要分为传输模块、管理模块、预处理模块和图像显示模块等四个模块。在传输模块设计中,采用了具有检验码和发送重传的改进UDP协议作为本次设计的传输协议,以达到高速传输的要求。针对大幅图像尺寸大的问题,本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对大幅图像分别进行了分块和合并处理。在发送端对图像进行分块,将分块后的子图像依次传输,并在接收端对于分块后的图像进行合并,以达到大幅图像高速传输的效果;在管理模块设计中,采用My SQL数据库技术创建图像的索引数据库,以便于后期的检索,并通过进程管理技术与线程同步技术实现了软件的内存管理功能;在图像显示模块中,采用自适应匹配方法解决了图像显示的适配性问题;在图像的预处理模块中,分别实现了图像的降噪处理和配准处理。在图像降噪方面,分析了基于Wavelet-NSCT的图像降噪算法的优缺点,针对该算法使图像模糊化、丢失细节的问题,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给出了基于新阈值与阈值函数的图像降噪改进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本文给出的图像降噪改进算法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在图像配准方面,对基于SIFT特征点的配准算法进行了分析,针对其存在的特征点冗余、特征描述子维度过高的问题,给出了基于角点检测和修改特征描述子的改进配准算法。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IFT图像配准算法具有良好的图像配准精度和配准速度。
吴炳璋[8](2020)在《国内在线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现状分析》文中指出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将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学习类APP、对外汉语慕课、一对一在线对外汉语教学平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个案分析法、深度访谈法、体验式调研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别从微观与宏观角度管窥三种不同类型的国内在线对外汉语教学平台的发展现状,以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通过教学功能、教学特点、教学内容等方面对国内三种不同类型的在线对外汉语教学平台进行较为细致考察,总结出当前国内在线对外汉语教学平台在教学以及功能构建等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结合问卷调查对已发现的问题进行补充,由此提出有针对性和具体化的教学建议与功能设计思路。旨在帮助三类在线对外汉语教学平台完善其教学功能,充分发挥在线对外汉语教学的优势,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多渠道的“物质”保障。
黄丁才[9](2020)在《基于USRP的极化全双工通信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频谱资源严重短缺。同时,全双工通信允许两个通信节点同一时间在同一频带上传输数据,理论上能够成倍提升频谱效率。全双工通信实验平台的实现在全双工通信的研究中起着验证和突破的重要作用,对全双工通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选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相位噪声加性高斯化的全双工极化自干扰消除研究》(项目编号:61501050)。目前在全双工通信实验平台的实现中,采用的大多是时频域的自干扰消除算法。本文以极化信号处理技术为基础,利用信号极化状态匹配和失配的原理,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基于USRP(Universal Software Radio Peripheral)设计和实现了极化全双工通信实验平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总结并分析了全双工通信技术及实验平台的相关研究现状。首先指出自干扰是限制全双工通信的主要因素,并按时频域、空域和极化域对全双工自干扰消除进行了分类和介绍。同时总结了已实现的全双工通信实验平台,表明目前全双工通信实验平台中大多采用的是时频和空域的自干扰消除技术。接着阐述了极化全双工通信和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原理,为设计实现极化全双工通信平台奠定了基础。(2)对基于USRP的极化全双工通信实验平台进行了需求分析并设计了平台总体方案和功能。首先针对极化全双工通信实验平台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极化自干扰消除、收发器控制和平台性能衡量指标三个基础需求并根据需求对软硬件开发平台进行了选择。其次结合软硬件选型从基础配置和总体架构两方面给出了平台总体方案设计。最后对于平台需求和总体方案给出了极化全双工通信、平台控制、平台显示三个功能设计。(3)根据设计方案实现了基于USRP的极化全双工通信实验平台,并进行了功能验证和性能测试。首先给出了平台功能架构实现,然后分别阐述了极化全双工通信实验平台极化全双工通信、平台控制和平台显示三大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案及具体实现过程。此外对于极化全双工通信中出现的H、V两路信号时延进行了计算。最后成功针对已实现的平台进行了功能验证和性能测试,表明了所实现的极化全双工通信实验平台的有效性。本文利用基于极化自干扰消除技术的匹配和失配原理和基于USRP的软件无线电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采用极化域自干扰消除技术的极化全双工通信实验平台,对实现过程中出现的H、V两路信号时延问题进行了计算,最后通过测试验证了实验平台功能的有效性,对未来全双工通信及极化信号处理等研究工作的实验验证具要重要意义。
刘武启[10](2020)在《基于视频分析的独居老人监护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老龄化以及家庭空巢化问题日趋严峻,独居老人的监护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由于社会压力的加大,子女大多远离老人异地就业,无法实时监护老人。近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给老人监护带来了新出路,众多研究者对此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了较大进展,部分监护软件产品也在生活中得到了应用,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对老人异常行为分析能力薄弱,且存在软件功能设计单一,无法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视频分析技术为核心,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针对独居老人室内异常行为智能识别并预警的监护软件系统,同时实现将家庭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为老人提供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具体的,本文进行了如下工作:1.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现状,分析现有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本文设计与实现的基于视频分析的独居老人监护软件进行了总体分析,通过对软件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分析,明确软件总体结构,并提出了基于C/S和B/S相结合的软件总体开发方案。2.针对现有监护软件对老人异常行为分析能力薄弱,本文以视频分析技术为核心,对基于视频分析的老人行为识别算法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利用改进后的视觉背景提取算法提取运动前景目标;然后通过提取Hu不变矩、最小外接矩长宽比、椭圆拟合特征以及运动速度四种特征参数对老人行为姿态进行表征;最后将选取的特征参数组合后训练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模型,并利用模型识别老人行为姿态。实验表明,本文选取的算法满足预期需求,为监护软件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3.根据需求分析及算法研究,对软件功能模块及数据库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其中包括异常行为识别、系统管理、远程监护、紧急救援、走访关怀等子模块。4.对监护软件进行测试及结果分析,通过分析和选择测试方案、搭建测试环境、设计测试用例对监护软件开展了功能测试和非功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与实现的监护软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二、程序语言四步曲——应用软件开发平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程序语言四步曲——应用软件开发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字孪生的零件测量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字孪生建模研究现状 |
1.2.2 数字孪生数据集成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基于数字孪生的仿真和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章节安排 |
2 基于数字孪生的零件测量系统总体设计 |
2.1 零件测量平台需求分析 |
2.2 测量平台测量仪器选择 |
2.2.1 接触式测量仪器 |
2.2.2 非接触式测量仪器 |
2.3 零件测量系统整体方案 |
2.4 零件测量系统虚实数据集成方案 |
2.5 基于数字孪生的零件测量监控系统设计 |
2.5.1 零件测量平台数据特点 |
2.5.2 监控系统架构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虚拟测量平台建模与开发 |
3.1 零件测量平台数字孪生虚拟模型构建 |
3.2 虚拟测量平台虚实映射与驱动 |
3.3 虚拟空间中三维模型运动原理 |
3.4 虚拟测量平台开发 |
3.4.1 虚拟测量平台数字化模型开发方案 |
3.4.2 测量平台数字化模型设计 |
3.4.3 测量平台模型渲染与轻量化处理 |
3.4.4 基于Unity的虚拟测量平台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4 物理测量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
4.1 物理测量平台的实现 |
4.2 测量平台关键测量工位结构结构设计 |
4.3 测量平台控制系统设计 |
4.3.1 PLC控制系统简介 |
4.3.2 PLC的选型 |
4.3.3 PLC开发环境 |
4.3.4 运动控制与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4.3.5 测量平台控制程序方案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零件测量系统虚实空间数据集成方案 |
5.1 测量平台孪生数据分析 |
5.2 数据采集方案 |
5.3 数据存储方案 |
5.4 测量平台数据采集 |
5.4.1 基于OPC的 PLC数据采集 |
5.4.2 基于Stock的工业机器人数据采集 |
5.5 数据库设计 |
5.5.1 数据库设计与E-R模型 |
5.5.2 数据表结构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数字孪生的零件测量监控系统 |
6.1 监控系统功能分析 |
6.2 监控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
6.3 监控系统软件开发技术路线 |
6.3.1 监控系统软件数据读取与显示 |
6.3.2 监控系统软件发布与配置 |
6.4 软件的实现 |
6.5 零件测量仿真 |
6.5.1 测量平台工作原理 |
6.5.2 虚拟空间中测量平台数据获取的方法 |
6.5.3 零件测量平台监控系统运行与实验验证 |
6.5.4 系统可靠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复杂地质条件下TBM掘进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及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TBM掘进参数和地质参数 |
1.2.2 TBM掘进效率和掘进成本 |
1.2.3 多目标优化方法 |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路线 |
1.5 创新点 |
2 多目标优化算法及程序化 |
2.1 算法筛选 |
2.2 NSGA-Ⅱ算法 |
2.2.1 代码核心编写 |
2.2.2 算法测试问题 |
2.2.3 算法性能指标 |
2.2.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2.3 NSGA-Ⅲ算法 |
2.3.1 代码核心编写 |
2.3.2 算法性能指标 |
2.3.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 MOPSO算法 |
2.4.1 代码核心编写 |
2.4.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TBM掘进数据分析和处理 |
3.1 数据获取及筛选 |
3.1.1 技术与掘进参数 |
3.1.2 工程地质参数 |
3.1.3 掘进目标参数 |
3.2 岩-机相互作用分析 |
3.2.1 相关性分析 |
3.2.2 掘进目标回归模型 |
3.3 掘进参数机器学习及NSGAⅡ-BP算法 |
3.3.1 岩性识别 |
3.3.2 神经网络模型 |
3.3.3 NSGAⅡ-BP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4 TBM掘进参数多目标优化分析软件开发 |
4.1 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 |
4.1.1 设计变量 |
4.1.2 目标函数 |
4.1.3 约束条件 |
4.1.4 决策变量 |
4.2 软件总体设计 |
4.2.1 开发环境 |
4.2.2 系统设计 |
4.2.3 数据库设计 |
4.2.4 功能和技术特点 |
4.3 软件运行界面 |
4.3.1 系统登陆和注册 |
4.3.2 欢迎使用 |
4.3.3 第一步设置问题 |
4.3.4 第二步设置算法 |
4.3.5 第三步求解 |
4.3.6 第四步显示结果 |
4.3.7 用户管理 |
4.3.8 系统退出 |
4.4 本章小结 |
5 TBM掘进参数工程案例验证 |
5.1 工程介绍 |
5.2 案例验证一 |
5.3 案例验证二 |
5.4 案例验证三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TBM 掘进参数多目标优化分析软件核心代码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实验室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 |
2.1 系统总体设计 |
2.1.1 系统总体技术架构设计 |
2.1.2 系统功能模块结构设计 |
2.2 本系统涉及的开发技术 |
2.2.1 C/S结构 |
2.2.2 委托技术 |
2.2.3 Socket技术 |
2.2.4 多线程技术 |
2.3 小结 |
第3章 系统服务器平台设计与实现 |
3.1 系统服务器主要功能设计 |
3.1.1 数据采集服务器功能设计 |
3.1.2 监控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
3.1.3 数据应用服务器功能设计 |
3.2 系统服务器通信协议设计与实现 |
3.2.1 客户端与服务器主要通信协议 |
3.2.2 采集器与服务器通信协议 |
3.2.3 监控管理系统与服务器通信协议 |
3.3 关键流程设计与实现 |
3.3.1 总流程设计与实现 |
3.3.2 关键功能流程设计与实现 |
3.3.3 系统服务器安全设计 |
3.4 数据库设计 |
3.5 系统服务器封装类 |
3.6 小结 |
第4章 系统应用客户端设计 |
4.1 系统客户端功能需求分析 |
4.1.1 用户管理模块需求 |
4.1.2 门禁监控管理模块需求 |
4.1.3 环境安防监控管理模块需求 |
4.1.4 视频监控模块需求 |
4.1.5 用电监控管理模块需求 |
4.1.6 设备管理需求 |
4.2 系统客户端功能设计 |
4.2.1 系统客户端功能结构设计 |
4.2.2 系统客户端功能流程设计 |
4.3 视频中区域入侵侦测原理与设计 |
4.3.1 区域入侵原理 |
4.3.2 Open CV开发工具介绍 |
4.3.3 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
4.3.4 前景噪声处理研究 |
4.3.5 帧间差分法与背景消除法结合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
4.3.6 视频区域入侵检测功能流程介绍 |
4.4 小结 |
第5章 系统感知层设计 |
5.1 传感器选择 |
5.2 采集器设备 |
5.3 采集器主要硬件设计 |
5.4 采集器软件主要功能流程 |
5.4.1 MCU任务处理框架图 |
5.4.2 请求连接服务器认证 |
5.4.3 接收数据处理流程 |
5.5 小结 |
第6章 系统整体实现与测试 |
6.1 配置环境 |
6.2 传感器配置 |
6.3 系统服务器功能测试 |
6.3.1 系统服务器配置信息 |
6.3.2 数据采集服务器测试 |
6.3.3 后台监控管理系统功能测试 |
6.4 系统客户端功能测试 |
6.5 非功能性测试 |
6.6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4)安卓手机外置无线通信设备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带对讲功能的应用产品发展现状 |
1.1.1 对讲机发展现状 |
1.1.2 手机对讲软件发展现状 |
1.1.3 内嵌对讲通信硬件模块手机发展现状 |
1.2 对讲用的安卓手机外置无线通信设备需求 |
1.2.1 设备功能需求分析 |
1.2.2 设备硬件指标需求分析 |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对讲用的安卓手机外置无线通信设备硬件设计与实现 |
2.1 对讲用的安卓手机外置无线通信设备硬件设计方案 |
2.1.1 硬件整体方案 |
2.1.2 USB接口处理模块方案 |
2.1.3 USB转 SPI模块方案 |
2.1.4 SPI转无线模块方案 |
2.1.5 电源转换模块方案 |
2.2 对讲用的安卓手机外置无线通信设备硬件电路设计 |
2.2.1 电路设计工具选择 |
2.2.2 USB接口处理模块设计 |
2.2.3 USB转 SPI模块设计 |
2.2.4 SPI转无线模块设计 |
2.2.5 电源模块设计 |
2.3 对讲用的安卓手机外置无线通信设备硬件PCB设计 |
2.3.1 PCB设计工具选择 |
2.3.2 PCB设计方案 |
2.3.3 PCB设计实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讲用的安卓手机外置无线通信设备软件设计与实现 |
3.1 对讲用的的安卓手机外置无线通信设备软件需求分析 |
3.2 对讲用的安卓手机外置无线通信设备软件系统方案设计 |
3.2.1 软件开发工具选择 |
3.2.2 软件系统架构 |
3.3 对讲用的安卓手机外置无线通信设备SPI芯片驱动设计 |
3.3.1 芯片模式配置方法 |
3.3.2 芯片常用命令 |
3.3.3 芯片SPI接口模式 |
3.3.4 芯片SPI驱动软件需求分析 |
3.3.5 芯片SPI驱动软件设计 |
3.3.6 芯片SPI驱动软件实现 |
3.3.7 芯片SPI驱动软件调用 |
3.4 对讲用的安卓手机外置无线通信设备无线模块驱动设计 |
3.4.1 无线模块使用方法 |
3.4.2 无线模块驱动软件需求分析 |
3.4.3 无线模块驱动软件设计 |
3.4.4 无线模块驱动软件实现 |
3.4.5 无线模块驱动软件调用与测试 |
3.5 对讲用的安卓手机外置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协议设计 |
3.5.1 SI4463 数据包格式 |
3.5.2 设备无线通信协议 |
3.5.3 SI4463 无线接口配置 |
3.6 对讲用的安卓手机外置无线通信设备人机交互及通信过程设计 |
3.6.1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3.6.2 应用层软件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讲用的安卓手机外置无线通信设备系统测试 |
4.1 对讲用的安卓手机外置无线通信设备系统测试内容 |
4.2 对讲用的安卓手机外置无线通信设备硬件测试 |
4.2.1 单板内部电源电压测试 |
4.2.2 单板内部关键信号波形测试 |
4.2.3 发送指标测试 |
4.2.4 接收指标测试 |
4.2.5 设备功耗测试 |
4.3 对讲用的安卓手机外置无线通信设备软件测试 |
4.3.1 软件功能测试 |
4.3.2 真实场景下最远通信距离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5.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1553B总线电缆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软件的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 |
2.1 上位机软件需求分析 |
2.2 硬件平台的介绍 |
2.3 软件方案的总体设计 |
2.3.1 功能框架设计 |
2.3.2 开发方案设计 |
2.3.3 软件开发环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试模块设计与实现 |
3.1 控制流程设计 |
3.1.1 上位机软件整体控制流程 |
3.1.2 连接与初始化流程 |
3.1.3 自检和校准流程 |
3.2 通信模块设计 |
3.3 多线程设计 |
3.3.1 多线程技术概述 |
3.3.2 多线程方案设计 |
3.4 静态测试模块设计 |
3.4.1 屏蔽的连续性 |
3.4.2 总线的连续性 |
3.4.3 变压器耦合短截线电阻 |
3.4.4 总线隔离 |
3.4.5 变压器耦合方式隔离 |
3.4.6 总线特性阻抗 |
3.4.7 变压器耦合方式短截线特性阻抗 |
3.4.8 总线衰减 |
3.4.9 总线耦合器衰减 |
3.4.10 双余度总线间的隔离 |
3.5 动态测试模块设计 |
3.5.1 动态故障的影响 |
3.5.2 共模抑制 |
3.5.3 数据通路的完整性 |
3.5.4 波形过零点畸变 |
3.5.5 波形畸变 |
3.5.6 波形对称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机交互模块详细设计 |
4.1 Windows窗体编程技术简介 |
4.2 人机交互界面布局规划 |
4.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4.4 上位机应用程序发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功能验证 |
5.1 测试环境 |
5.2 功能验证 |
5.2.1 界面设计验证 |
5.2.2 参数指标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课题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面向医疗的随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及应用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介绍 |
2.1 微信小程序 |
2.2 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概述 |
2.3 MVVM框架下的Vue.js |
2.4 Express框架 |
2.5 Rasa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 随访概述 |
3.2 系统的需求描述 |
3.3 系统的分析模型 |
3.3.1 参与者分析 |
3.3.2 系统功能模型分析 |
3.3.3 系统行为模型分析 |
3.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概要设计 |
4.1.1 系统总体设计 |
4.1.2 系统架构设计 |
4.1.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2 系统详细设计 |
4.2.1 随访服务模块设计 |
4.2.2 通知提醒模块设计 |
4.2.3 随访模板管理模块设计 |
4.2.4 随访数据管理模块设计 |
4.2.5 系统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1 概念数据模型设计 |
4.3.2 物理数据模型设计 |
4.4 系统关键技术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分析 |
5.1 系统运行环境 |
5.2 系统测试过程及结果 |
5.2.1 单元测试 |
5.2.2 功能测试 |
5.2.3 性能测试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大幅图像高速接收管理与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遥感图像传输管理系统 |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遥感图像软件的研究现状 |
1.2.2 图像高速传输的研究现状 |
1.2.3 图像降噪算法的研究现状 |
1.2.4 图像配准算法的研究现状 |
1.3 文章拟解决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大幅图像高速接收管理软件方案设计 |
2.1 设计的硬件平台简介 |
2.2 平台软件的设计 |
2.2.1 软件设计流程 |
2.2.2 软件功能需求 |
2.2.3 软件性能需求 |
2.2.4 软件架构的设计 |
2.2.5 软件界面设计原则 |
2.3 软件使用的技术 |
2.3.1 MFC |
2.3.2 Socket网络编程 |
2.3.3 多线程技术 |
2.3.4 数据库技术 |
2.4 开发平台及语言的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幅图像高速接收管理软件的实现 |
3.1 传输模块 |
3.1.1 发送模块 |
3.1.2 接收模块 |
3.1.3 图像的分块与合并 |
3.1.4 改良的传输协议 |
3.1.5 通信数据报 |
3.1.6 图像传输流程 |
3.2 管理模块 |
3.2.1 存储管理模块 |
3.2.2 内存管理模块 |
3.2.3 乒乓缓冲应用于跨进程传输 |
3.3 显示模块 |
3.3.1 交互界面设计 |
3.3.2 用户界面显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图像预处理算法研究 |
4.1 图像预处理——光学图像降噪算法研究 |
4.1.1 基于Wavelet-NSCT的图像降噪算法 |
4.1.2 图像降噪算法的改进 |
4.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 图像预处理——图像配准算法研究 |
4.2.1 基于SIFT特征点的图像配准算法 |
4.2.2 SIFT算法的改进 |
4.2.3 图像配准算法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平台测试与运行效果 |
5.1 软件测试结果与分析 |
5.1.1 传输功能测试 |
5.1.2 图像管理功能测试 |
5.1.3 预处理模块功能测试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国内在线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APP研究现状 |
(二)一对一在线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研究现状 |
(三)慕课平台中对外汉语慕课教学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手机APP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应用于教学中的APP发展历程及特点 |
一、发展历程 |
二、教学特点 |
第二节 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APP发展现状及功能组成 |
一、发展现状 |
二、功能组成 |
第三节 手机APP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局限性分析 |
一、学习内容与教材的匹配度不够理想 |
二、学习功能零散,整合度不够充足 |
三、无法即时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 |
四、系统与功能的设置不够完善 |
五、以利益为导向,费用不够低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两大慕课平台中对外汉语慕课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慕课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
一、发展历程 |
二、慕课的特点 |
第二节 两大平台中对外汉语慕课发展现状 |
一、“全球孔子学院慕课”平台对外汉语慕课现状 |
二、“中国大学MOOC”平台对外汉语慕课现状 |
第三节 两大平台中对外汉语慕课存在的问题 |
一、课堂的交互性不足,反馈渠道单一 |
二、课程辅助功能不足,缺乏个性化设置 |
三、课程类型储备不足,导学信息不够精确 |
四、课后测评内容不够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一对一在线对外汉语教学平台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一对一在线对外汉语教学平台发展历程及特点 |
一、发展历程 |
二、教学特点 |
第二节 一对一在线对外汉语平台发展现状与功能组成 |
一、发展现状 |
二、功能组成 |
第三节 一对一在线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上系统性不足 |
二、课堂监管上约束力不够 |
三、课型选择上相对匮乏 |
四、互动方式上相对单一化 |
五、教学环节上欠缺完整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国内在线对外汉语教学平台的补充调查及建议 |
第一节 关于留学生使用在线对外汉语教学平台的问卷分析 |
一、留学生对于汉语学习类APP的使用情况分析 |
二、留学生对于一对一在线对外汉语教学平台的使用情况分析 |
三、留学生对外汉语慕课平台的使用分析 |
四、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及对于在线平台使用倾向的分析 |
第二节 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手机APP相关建议 |
一、教学内容方面的建议 |
二、教学功能方面的建议 |
第三节 慕课平台中对外汉语慕课的相关建议 |
一、教学内容方面的建议 |
二、教学功能方面的建议 |
第四节 一对一在线对外汉语平台的相关建议 |
一、教学内容方面的建议 |
二、平台建设方面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
(9)基于USRP的极化全双工通信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全双工通信及实验平台相关研究综述 |
2.1 全双工通信技术 |
2.1.1 全双工通信的研究内容 |
2.1.2 全双工通信自干扰消除技术 |
2.2 全双工通信实验平台 |
2.2.1 基于WARP的全双工通信实验平台 |
2.2.2 基于USRP的全双工通信实验平台 |
2.3 极化全双工通信 |
2.3.1 极化基础理论 |
2.3.2 极化自干扰消除算法 |
2.4 软件无线电技术 |
2.4.1 软件无线电概念 |
2.4.2 软件无线电关键技术 |
2.4.3 软件无线电平台软件方案 |
2.4.4 软件无线电平台硬件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极化全双工通信实验平台设计 |
3.1 平台需求分析 |
3.1.1 极化全双工通信需求分析 |
3.1.2 平台控制需求分析 |
3.1.3 平台显示与性能指标分析 |
3.1.4 平台软硬件选型 |
3.2 平台总体方案设计 |
3.2.1 平台基础配置设计 |
3.2.2 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
3.3 平台功能设计 |
3.3.1 极化全双工通信功能设计 |
3.3.2 平台控制功能设计 |
3.3.3 平台显示功能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极化全双工通信实验平台实现 |
4.1 平台功能架构实现 |
4.2 极化全双工通信功能实现 |
4.2.1 极化发送链路 |
4.2.2 极化接收链路 |
4.3 平台控制功能实现 |
4.3.1 平台控制流程 |
4.3.2 平台控制参数 |
4.4 平台显示功能实现 |
4.4.1 平台操作界面 |
4.4.2 具体功能实现 |
4.5 平台功能验证及性能测试分析 |
4.5.1 极化全双工通信功能验证 |
4.5.2 平台性能测试分析 |
4.5.3 LabVIEW平台和GNURadio平台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缩略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视频分析的独居老人监护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目前存在问题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软件总体方案分析与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1.1 功能需求分析 |
2.1.2 非功能需求分析 |
2.2 总体方案设计 |
2.2.1 总体架构设计 |
2.2.2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
2.3 软件开发方案分析与选择 |
2.3.1 软件开发架构的选择 |
2.3.2 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 |
2.3.3 软件通信协议的选择 |
2.3.4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
2.4 关键技术分析 |
2.4.1 行为识别算法 |
2.4.2 异常判决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视频分析的老人行为识别算法研究 |
3.1 算法应用场景分析 |
3.2 行为识别算法总体框架设计 |
3.3 基于改进ViBe的老人前景目标提取 |
3.3.1 ViBe基本原理分析 |
3.3.2 存在问题描述 |
3.3.3 ViBe改进算法分析 |
3.3.4 算法改进前后性能对比 |
3.4 基于多特征和SVM的老人行为姿态识别 |
3.4.1 特征参数的选择和提取 |
3.4.2 SVM基本原理 |
3.4.3 多特征和SVM行为姿态识别 |
3.4.4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软件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
4.2 用户功能结构 |
4.2.1 系统管理员功能结构 |
4.2.2 服务人员功能结构 |
4.2.3 子女用户功能结构 |
4.3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4.3.1 数据库E-R图模型设计 |
4.3.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
4.3.3 数据库操作 |
4.4 异常行为识别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1 总体流程设计 |
4.4.2 行为识别 |
4.4.3 异常判决 |
4.5 其他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4.5.1 系统管理模块 |
4.5.2 远程监护模块 |
4.5.3 紧急救援模块 |
4.5.4 走访关怀模块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软件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测试方案分析与选择 |
5.1.1 测试方法选择 |
5.1.2 测试目标 |
5.2 测试环境搭建 |
5.3 功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
5.3.1 系统管理功能测试 |
5.3.2 远程监护功能测试 |
5.3.3 紧急救援功能测试 |
5.3.4 走访关怀功能测试 |
5.4 非功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
5.4.1 行为识别准确性测试 |
5.4.2 软件响应时间测试 |
5.4.3 其他非功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四、程序语言四步曲——应用软件开发平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字孪生的零件测量系统开发[D]. 魏君一.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2]复杂地质条件下TBM掘进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及软件开发[D]. 孟中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实验室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晓玲.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4]安卓手机外置无线通信设备设计与实现[D]. 韩涛.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1553B总线电缆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D]. 古雅倩.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面向医疗的随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亚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7]大幅图像高速接收管理与预处理[D]. 马联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8]国内在线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现状分析[D]. 吴炳璋. 黑龙江大学, 2020(08)
- [9]基于USRP的极化全双工通信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D]. 黄丁才.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10]基于视频分析的独居老人监护软件设计与实现[D]. 刘武启.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