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六种能力 远离心理疾病(论文文献综述)
魏莉[1](2021)在《基于文献探析佛医在抑郁症防治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立足于《大藏经》、僧医和居士所撰佛医经典及应用佛医思想的现代文献等,将其作为研究资料,进行深入挖掘、梳理、分类和探析,整理并归纳出佛医的抑郁症病因思想,并从治则和疗法类别出发,总结佛医经典防治抑郁症的方法,探析佛医对抑郁症防治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更多治疗思路与方法。论文首先从佛医经典出发,全面阐释佛医学概念,佛医理论基础、哲学观和医学观(生命观、疾病观),归纳与总结佛医病因学思想以及佛医对身、心、灵疾病的理解。分析和探讨佛医经典对抑郁症的消极症状、厌世等表现的病因的认识,从内因、外因和业因三方面深入阐释抑郁症的佛医学病因思想,即佛医学认为抑郁症是由内因(贪嗔痴等根本烦恼和随烦恼)、外因(四大不调或环境因素)以及业因三因夹杂、共同作用而产生。立足于佛医经典,梳理佛医防治抑郁症的方法,以佛医饮食疗法、方药疗法、佛门茶疗、佛香疗法、佛医针灸疗法、禅定疗法、音乐疗法、忏悔疗法、真言疗法等方面对佛医防治抑郁症的疗法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和分类。佛医讲求食疗、药疗、针灸、香药等多种方法联合应用,达到身、心、灵并治的作用。在食疗方面,佛医以清净饮食、顺应四时、调五味以养心为主要原则。寺院医学流传下的佛医书籍、居士所撰医书中有诸多方剂可用于防治抑郁症,论文立足于这些资料,将方剂按主治功效分为六种类型,归纳整理可用于防治抑郁症的佛医方剂。香料与禅茶,都作为佛门悟道增长智慧的媒介,可帮助修行者去除杂念和烦恼。佛医针灸治疗情志疾病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如针咒合用、心针与法针、心灸与法灸等等。禅定可安神定志、去除烦恼,是防治身心疾病的重要方法。随佛教音乐念诵、梵呗和转读以及聆听佛乐,可达到清净内心、释放压力、提升智慧的作用。忏悔疗法可减轻烦恼的业因,通过自我修行达到防治精神疾病的作用。真言疗法与药物、针灸等治法合用,常用于治疗难治性疾病。现代心理学者创设并提出一类心理疗法,即把佛教教义、修行方式等与现代心理治疗手段相整合的心理疗法。本论文梳理、归纳出正念疗法、内观疗法、慈悲聚焦疗法等多种起源于佛教思想,可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心理疗法。论文首次针对这些疗法的整合形式、临床应用、研究和临床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丰富现代佛医治疗抑郁症的心理学方法,为抑郁症防治方法拓宽路径。
姜宗辰[2](2021)在《犯罪心理学视域下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研究》文中提出东野圭吾开创了日本推理小说“写实本格派”风格,他深受“社会派”推理小说作家松本清张的影响,将社会问题反映在小说之中。事实上,松本清张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为东野圭吾“写实本格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关于东野圭吾推理小说的研究主要从人物形象、叙事特点、艺术特点等方面入手,缺少小说中的犯罪类型的梳理与犯罪心理分析研究。因此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切入东野圭吾推理小说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与意义。以往的推理小说过分注重诡计的设置、案件破解的过程以及阅读了趣味性,缺乏严肃性。东野圭吾充分汲取了“本格派”与“社会派”的优点,能够巧妙地设置诡计增加小说的可读性,反映社会存在的问题,同时注重刻画人物形象及心理变化。犯罪学理论的基本目的是找出导致犯罪的原因和辨别犯罪行为的征兆,分析人物的犯罪心理活动能够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的变化。东野圭吾以“真实性”“现实性”“社会性”为原则,深刻剖析人物心理,深入挖掘了人性深层次的内容,以悲剧形式表现人性善与恶的转化,批判社会问题,赋予了推理小说极具特色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本论文共由六部分组成。除去绪论和结语,主要内容有四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了东野圭吾推理风格形成的原因。首先介绍了日本推理小说的发展历程,以及东野奎吾的创作对当代日本推理小说产生的深远影响。东野圭吾在吸收前辈们优秀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不仅注重诡计的排布,推理的缜密,同时关注社会问题,剖析人性背后的复杂,而这些因素也确立了其在推理小说界的地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写实本格”创作风格。第二章论述了东野圭吾小说中人物犯罪类型。东野圭吾的小说中有着众多的犯罪方式,本章将其分为隐忍走向复仇、因爱走向深渊以及人性至恶三部分,通过对人物犯罪类型的梳理,探究东野圭吾小说中犯罪人物的共性和差异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物犯罪动机,了解人物犯罪心理和造成此心理的原因。第三章论证东野圭吾小说中人物的犯罪心理特征。本章依据犯罪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对上一章中的犯罪人物犯罪心理进行分析,从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和情感因素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东野圭吾以社会环境为背景,塑造出一个个罪恶至极的人物,刻画了这些人物在遭受不公之下的堕落与疯狂,表现了这些人物在遭受精神折磨下由于心理扭曲而采取的变态行径。第四章论述东野圭吾推理小说的文学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东野圭吾以“写实本格”为风格创作小说,赋予了小说多层次、多方位的解读空间,他对人性恶的刻画令人恐惧,但也反映出了对于人性善的追寻,他将日本独有的“物哀”精神融入作品中,使美与悲的独特审美相结合,体现了其作品中的文学价值;他对社会黑暗环境的批判,反映了他对校园暴力、女性地位缺失、社会道德败坏等问题的关注,表现其作品的社会教育意义。东野圭吾被称为推理小说中的“人性”作家,他的作品富有启发和导向作用。他注重揭露社会不公的现实,表现人物在恶劣环境下的沉沦,他希望借助推理小说引起人们对问题的关注,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探寻道路,充分体现了他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何广益[3](2021)在《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观探要》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佛教是极为重视生命健康的宗教,贡献了相当丰富的医学内容。佛教传入中国后,其医学内容与中医相互交流融合,僧人们借医弘法,使得佛教医学的价值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有学者对佛教医学进行研究,但对佛教经藏医学中病因观的研究尚未成型,首先未见关于病因内容的大范围检索,多局限于部分佛经中的说法,缺乏完整性;其次,未见佛教医学病因相关概念的解释,病因理论多沦为其他诊疗内容的附属品;除此之外,对于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类别的研究逻辑性上也有所欠缺。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拟从佛教经藏医学文献入手,对佛教医学病因学相关的古今文献进行检索、整理,以期完整了解佛教医学中病因相关的内容,初步掌握佛教医学病因所涉及的方向。其次,对所检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合,得出佛教经藏医学中病因探讨的几大方面如“四大致病”、“烦恼致病”、“虫风致病”、“业因致病”等,对这几个大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研究病因观的定义、特点、价值提供依据。根据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内容,总结其定义,厘清其中思路,将各大方面的内容进行逻辑串联,从而使具有完整结构框架的病因观得以呈现。最后,讨论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对于中医的影响、在中医典籍中的体现,研究病因观对于佛教医学研究的学术意义,阐述其文献历史价值,为身心医学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研究内容与结果:本文分为四个部分来探究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观:第一部分梳理了佛教医学的起源,明确古印度吠陀医学与佛教医学之间的关联性,强调其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明了佛教医学并非古印度医学的复刻,而是具有独创性的宗教医学,理解其存在的独特意义与价值。探讨了佛教医学的定义、佛教对健康的看法以及佛教医学中病的定义与分类,并确定本文将选择佛教经藏医学中的内容来分析其病因观。借助于佛医文献软件电子版《大正新修大藏经》并与文字版校对,对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相关内容进行了通读筛检,去除宗教教义内容后,整理得出135部佛经中含有佛教医学病因相关论述,对病因的各种分类法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结合文献资料,系统阐述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的具体内容。病因观主要包括“四大致病”、“烦恼致病”、“虫风致病”、“业因致病”和“其他因素致病”五个大方面的内容:①地、水、火、风四大分内外并各具坚、湿、暖、性的总体特征,为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大之间互相制化,任一大的增损导致四大平衡失调、生克失衡,进而导致不同的病相表现;②佛教医学认为人受到根本烦恼、随烦恼等诸烦恼的侵扰,进而致病。三毒是烦恼中最基本的因素,也是影响精神作用最多的根本烦恼,不同程度的三毒会导致不同的症状表现和病理行为;五盖是三毒的发挥,其分别所致的心理疾病更加清晰,与现代医学的诸多精神疾病可以对应;③八十虫致病和八十风致病是佛教经藏医学中最为独特的一套病因理论,八十虫的致病机理与现代微生物学颇为相似,而八十风的机制也与人体免疫系统有所关联;④业因致病是最具宗教特色的病因,先世业因与现世业因均可造成疾病的产生,先世业因通过业风进入胞胎完成两世的衔接、导致现世疾病的发生,恶业可导致五脏五根病的发生;⑤佛教经藏医学中还可见饮食不节、睡眠不节、饮酒无度、时令气候、坐禅不节、魔鬼致病及毒虫外伤等病因的内容。第三部分以“佛”、“四大”、“三毒”、“贪欲”、“贪瞋”、“业”等为关键词,检索了中医典籍中与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相关的内容,整理分析文献,得出其对中医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大致病、贪瞋致病和业障致病三个方面。“四大”之说被诸多医家采用,并与中医基础理论结合,也有医家以四大解释药性并指导治疗,四大致病也被部分医家认可并用于他们的着作中;贪瞋致病多出现于中医养生着作中,被诸多医家认为是养心之关键;业障致病之说也被许多医家接受并强调通过消解业障来防病的重要性。第四部分总结了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的详细内容,通过与其他医学病因之比较,梳理出佛教医学致病因素的结构,明确佛教经藏医学中病因的定义。讨论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所呈现的立体化的整体观念,包括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和三世统一;分析病因之间的相互影响,指出了因与因之间或互为中介或制约的关系;阐明佛教医学独特的病因探究方式,包括审症求因、观察知因和内观体悟求因。最后讨论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的特色与价值,点明其与现代医学的关联、展现佛教医学的超前性,揭示了佛教医学病因观对身心医学探究的优势之处以及对道德约束、行为规范的启示作用。
潘从义[4](2020)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人类共同价值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民族利己主义驱使下,不少国家把自己的利益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不顾及他国利益和人类整体利益,当本国利益与他国利益和人类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做出有损于他国乃至全人类的行为。当代人类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核武器威胁、恐怖主义、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导致民族利己主义问题和全球性问题的原因很复杂,但人类在许多事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尚未形成价值共识,没有形成人类共同价值观,世界各国在价值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对立,这其中有其深层次的思想观念根源。伴随着全球化的演进,人类逐渐形成了一些价值共识,但它们基本上是零散的,尚未成为完整系统的人类共同价值观。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人类事实上成为了命运共同体。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时,顺时应势地提出了“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这一倡议提出后,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写入了联合国决议。这一切都表明,这一理念已经得到相当广泛的认同,也彰显了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巨大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有作为其内核和灵魂的人类共同价值观作为基础和支撑。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实际上已经根据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提出了构建人类共同价值观的任务。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人类共同价值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有许多探讨和讨论,并且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见有关于将人类共同价值观和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置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完整系统研究。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尝试在对历史上中西方共同人类价值思想进行初步挖掘和梳理并利用现有价值思想理论的基础上,阐明今天人类构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适应的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并着重从人类共同价值体系应有的终极价值目标、核心价值理念、基本价值原则三个层次阐述其理论架构,最后也对它现实构建的原则和路径提出初步设想。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阐明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思想理论渊源。中西方历史上关于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与实践是今天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第一章主要对中西方思想史上人类共同价值思想进行梳理、分析、提炼和归纳。西方思想家以探讨和构建“好社会”(理想社会)为中心,提出把幸福作为终极的价值目标,把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公正等作为核心价值理念,这对于当前人类构建共同价值体系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中国价值观蕴涵着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难题的重要启示。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天下大同”、“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等理念,近现代的三民主义的理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以及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等当代主张等,都是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因此,在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中要充分利用和挖掘中西方的思想资源,通过梳理历史上各具特色的人类共同价值思想,归纳出其中的合理因素。这些合理因素可以为当代人类共同价值构建提供思想滋养和宝贵启示。第二,阐述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第二章通过分析人类还未建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适应的价值体系,以及人类价值冲突和面临严重危机的现状,提出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必要性;从人类具有谋求生活得更好的共同本性、人类整体意识不断增强、人类已经形成了一些重要的价值共识几个方面分析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可能性;最后对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现实条件作了阐述,这些条件包括现代科技信息化和文化交流、国际组织、会议、赛事,联合国文书和国际法、区域共同体和合作组织等。第三,从理论上尝试对人类共同价值体系提出初步的架构。人类共同价值体系是一种十分复杂的价值系统,存在着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和要素,而且它们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第三章主要从终极价值目标、核心价值理念、基本价值原则三个层次对人类共同价值体系整体架构进行了初步的勾画,并阐述框架内各层次确立的必要性、意义、内涵及其依据。本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表达了本文的最主要观点。本文认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终极价值目标包括底线目标(世界永久和平)和最高目标(人类普遍幸福),其核心价值理念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以及合作、共赢、和谐,而应把人类利益至上、维护基本人权、恪守和平底线和协商解决冲突作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最基本原则。第四,阐述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现实构建的原则和路径。理论的人类共同价值体系或人类共同价值观必须转化为现实,转化为世界性的制度和文化,才能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引领世界和人类朝着永久和平和普遍幸福的方向加速前进。要实现这种转化,人类共同价值体系构建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必须选择合适的路径。第四章在借鉴和吸取历史上国家价值体系构建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现实构建要坚持四条主要原则,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适应原则、尊重国家主权原则、各国平等原则和尊重各国国情原则。这一章还把广泛达成人类价值共识、激励各国积极参与、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建立世界管理机构、建立相应的控制机制作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现实构建的主要路径。
王思特[5](2020)在《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音乐治疗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最早可追溯到巫术丛林时代,但是其思想观念和实践经验却散落在各类浩瀚的文献中,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音乐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传入我国,90年代开始来自中医学界和音乐学界的学者带着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探索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治疗体系。但由于中西方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同,西方音乐治疗建立在形式逻辑和系统实验方法基础上,中医音乐治疗以象数模型和辨证思维为基础,其理论语言具有抽象性和不可证伪性,在当代世界音乐治疗体系中鲜有话语权。如何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建立既有本土化特色又能比肩现代西方医学的中医音乐治疗体系,不仅是一个医学技术和方法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反思的文化问题。将中医音乐治疗的研究放入到文化人类学的语境下,以“多元”视角构建中医音乐治疗研究的三维立体空间,即历史语境空间、跨学科语境空间、跨文化语境空间,通过回望传统、关照当下、放眼世界、谋求中医音乐治疗未来发展的格局,通过对中医音乐医疗与西方音乐治疗的比较,揭示中医音乐医疗的本土化特征和独特的时代价值。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文献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美学分析与文化分析方法。首先,追溯巫术文化语境下音乐治疗的发展与变迁,揭示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的关系及其当代回归。巫术音乐治疗,在其观念表达上不仅显示出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分而未离”,也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不谋而合,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不仅是民间自发的养生文化现象,也折射出对当代医学困境的反思;其次,挖掘传统文化语境下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基因,梳理儒道文化中的音乐治疗思想、观念和实践。“阴阳”“五行”的音乐治疗观往上可追溯到上古农耕时代的自然观和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向后则影响了儒道两家音乐治疗的观念、理论和实践,传统文化的基因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区别于现代西方音乐治疗的本土文化特征,也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的理论体系、思维方法、价值理念和临床运用;再次,分别展开美学向度和医学向度的理论研究,通过对音乐与医学关系的分析,建立一个不同学科之间平等对话的语境。运用普遍与个案结合的方法讨论音乐“美”的治疗价值,从美学现象分析中,归纳出音乐“美”具有“共振刺激”“平衡补泄”“反映移情”的治疗功能,以及表现为“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治疗机制。从中医方法论出发,总结中医音乐治疗的思维方式、现代医学价值及其文化内涵,中医文化、传统文化与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具有多层次同构关系,在微观层次上表现出乐理与医理的同构,在中观层次上是文化基因的同构,在宏观层次上由人类学视角体现出“本民族”、“本土化”的健康理念和生命意识;最后,将西方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进行跨文化比较,在跨文化语境中审视中医音乐治疗“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及意义,正是中西方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振的现象,才使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走向“国际化”成为可能。
吴静[6](2020)在《隆钦饶绛巴宗教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隆钦饶绛巴是公认的西藏历史上伟大的学者之一,他与萨迦班智达、宗喀巴大师并称为“西藏三文殊”,是大圆满法在藏区的奠基者,藏传佛教宁玛派的重要传承祖师之一。隆钦饶绛巴生活在藏传佛教宗派体系的日臻成熟及在中央王朝的支持下藏族社会处于稳定发展的时期。他的宗教伦理思想直接来源于藏传佛教名师贤哲的戒律、显教经论、密教及宁玛派经典思想的影响以及伏藏“心髓”法的影响。隆钦饶绛巴宗教伦理思想以厌离心、菩提心和觉性为其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体现在强调“一切皆为苦的现世人生”,强调“止恶从善的道德原则”,提倡“自利利他的道德实践”等诸多方面。通过对隆钦饶绛巴宗教伦理思想的探究可以发现,其宗教伦理思想对藏传佛教尤其是宁玛派的伦理思想有着极大的影响和贡献,这主要体现在:(1)密切了宁玛派教派和民间的联系,促进了宗教伦理的世俗化;(2)丰富了藏传佛教的平等思想;(3)发展了藏传佛教心性修养理论。隆钦饶绛巴的宗教伦理思想虽然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但不可否认其中的优良部分属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成果,是宝贵的民族伦理文化瑰宝。在今天,充分挖掘和利用隆钦饶绛巴宗教伦理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不仅有益于启迪社会成员的心智,促进其自我完善,而且也有益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比如,他所提出的因果业报、修持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等具有积极的心理调节功能,有益于将当下社会中承受着巨大压力的现代人从精神困境中解脱出来;而他基于觉性和业因果所提出的行善断恶的道德要求,更是对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正向的引导作用,有益于提高现代人的道德修养,提升社会的文明水平;他提出的慈悲、平等、因果的理念和利他的行为要求,也有益于人们重新审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彼此之间的和谐共生。
白玉[7](2020)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使命研究》文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时代问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使命任务。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的培育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各环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国内外形势变化深刻,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产生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挖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使命内涵和实践路径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是绪论。这部分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笔者在梳理“立德树人”相关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简要阐释。第二部分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使命提出的依据。这部分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使命提出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第三部分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基本内容。这部分总结和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基本要求和着力点。首先将其核心要义概括成三点:一是培育健全人格,二是提升文化素养,三是培养政治素质。其次在其核心要义的基础上提出有德行、有才学和有格局的基本要求。最后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内涵的概括,凝练出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和文化素养等五个着力点。第四部分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使命的实践策略。这部分根据“立德树人”的基本内容,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等四要素角度出发,分析整理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立德树人使命的实质性对策。第五部分是总论。论文的结论主要概括为以下两点:(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不是单一的理论,是系统的层次丰富的教育理念。它是由三部分组成的育人体系,以“健全人格、文化素养、政治素质”为核心要义,以“德行、才学、格局”为基本要求,还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着力点。(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立德树人使命的实践策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讲,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阵地的价值引领;二是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讲,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方式;三是从思想政治教育使命承担的主体来讲,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四是从思想政治教育使命承担的环境来讲,要结合内外环境共筑使命高墙。
刘慧鸿[8](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提出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刘宝莲[9](2020)在《基于心身医学理论架构的佛医心身医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心身医学是20世纪30年代,在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导的近代医学弊端日显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医学观。经过大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发展,其认识和理论被不断深化,但仍未臻完善。心身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心身疾病,是研究心身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的学科。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以为挖掘佛医学心身医学思想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佛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医学理论和医学思想以古印度医方明的“四大”为代表的唯物论认识,以及药师佛的“三界唯心”认识为基础,蕴含着丰富的心身医学思想。佛医学的心身医学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①佛医学的生命观。包括生命的种类观、身心灵一体的生命构成观、“十二因缘”的生命过程观以及“天人合一”的生命整体观;②佛医学的心身观。包括对五蕴心身观,心身“一元论”、“二元论”等基本问题的阐释和辨正;③佛医诊断学中蕴含的心身医学思想。从佛医“百病由心造”的病因观,身病、心病、俱有病(烦恼病)的疾病观,根——尘——识三位一体的发病观以及“悟证论治”的诊疗观等方面加以论述;④佛医治疗学中的心身医学思想。包括对佛医治疗身病、心病、心身疾病的治法和特色的论述。突出其重视心法治疗,疗心以治百病的核心特色;⑤佛医养生中的心身医学思想。突出佛医养生以养心为要,以身心健康、灵性充盈、涅盘解脱三个层次为目标和追求的思想特色;⑥佛医对医德与伦理的规范。体现佛医无私无畏、平等慈悲的崇高医德。这也是针对生物医学模式下出现的医生与病人分离、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提出来的探讨。佛医心身医学不仅有着系统的理论,也有科学的实践。近年来,国内外纷纷成立了以佛医为主体的医疗机构,为人们提供疾病救治、康复指导、心理疏导和临终关怀等服务。佛医的心身修证体系蕴含着超越的智慧,其理念对全世界的医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时,佛医学秉持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在当今社会语境下,对其心身医学思想进行现代化的诠释,总结出“九疗七明”这一套适合当代人身心灵调养的养生理论,可以为时下正兴起的大健康产业指明道路,开辟前景。佛医学的心身医学思想中蕴含着深刻的“全人”观,其心身修证体系在心身疾病的诊治上具有独特的效果。因此,充分挖掘佛医的心身医学思想,不仅可以为心身医学的诊治体系打开新的视野,提供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且可以为全人、全社会的健康增进福祉!
石慧娟[10](2020)在《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 ——以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的翻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语篇是有关联的一组句子,语篇的关联在于语篇的有形网络(即衔接),也在于语篇的无形网络(即连贯)。衔接是通过语法手段或词汇手段,使语篇有形式上的联系。英语和汉语的衔接手段有所不同,译者在翻译时要注意对衔接手段的翻译,使译文既能准确清楚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又要使译文所用的衔接手段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本次翻译实践报告是基于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用案例分析法,从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五种衔接手段的角度,对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美国人的溺爱心理》)衔接手段的翻译进行分析。通过翻译实践和分析,笔者更加认识到,一方面,译者要意识到源语和译入语在衔接手段上的差异,在翻译时可以保留、省略源语的衔接手段,或复现所指词;另一方面,英语注重表达的丰富性,使用较多的指称、替代、省略和词汇衔接,而汉语注重重复,多使用同一名词,所以英译汉时重复所指词使用较多。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第一章是任务描述,包括任务背景和任务意义。第二章是任务过程,介绍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修改。第三章是理论概述,概述了韩礼德与哈桑的衔接理论和衔接理论在英汉翻译方面的应用。第四章是案例分析,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五种衔接手段的处理方式。第五章是总结。
二、培养六种能力 远离心理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养六种能力 远离心理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献探析佛医在抑郁症防治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1 抑郁症发病率逐年上升,造成巨大的卫生和经济负担 |
2 抑郁症防治是当前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
3 佛学是一门启迪心灵和觉悟人生智慧的学问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2 从病因和方法类别出发总结佛医学防治抑郁症方法 |
第三节 创新点 |
第四节 佛医学概念和本文研究的佛医学文献 |
1 佛医学概念 |
2 佛医学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佛医学的起源、思想内涵和研究现状 |
1 佛医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 |
2 佛医的医学观 |
3 佛医学研究现状 |
综述二 抑郁症病因及诊疗的研究背景与现状 |
1 抑郁症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
2 抑郁症诊疗的研究现状 |
综述三 佛教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
1 佛教思想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
2 佛教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
第一章 佛医经典对抑郁症病因的认识 |
第一节 内因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 |
第二节 外因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 |
第三节 业因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 |
第二章 佛医防治抑郁症的疗法 |
第一节 饮食疗法 |
1 清净饮食,调神益智 |
2 顺应四时,养身以养心 |
3 调五味以养心 |
第二节 佛药、方剂疗法 |
1 理气解郁的佛医方药 |
2 养心安神的佛医方药 |
3 治疗补益肝肾,填髓益精的佛医方药 |
4 补益气血治疗抑郁症的佛医方剂 |
5 健脾利湿、温阳化痰的佛医方药 |
6 开窍醒神的佛医方药 |
第三节 佛医茶疗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
1 佛医茶疗养心的作用 |
2 可用于治疗抑郁症的佛门茶疗方 |
第四节 佛香疗法宁心安神 |
1 熏烧安息香可安神宁心 |
2 檀香外用可清热除烦 |
3 苏合香可化痰醒神解郁 |
4 佛医香方可清心、醒脑除烦 |
第五节 佛医针灸可医治心灵疾病 |
1 佛医针刺疗法治疗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特色 |
2 佛医灸疗法治疗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特色 |
第六节 禅定疗法防治抑郁症 |
1 禅定防治抑郁症的方法 |
2 禅定疗法中的注意事项 |
第七节 佛教音乐疗法改善抑郁症症状 |
1 佛乐疗法的形式和治疗作用 |
2 抑郁症患者可选择念诵或聆听的佛教音乐 |
第八节 忏悔疗法用于改善抑郁症症状 |
1 忏悔疗法产生效果的基础 |
2 忏悔疗法的种类和方式 |
第九节 真言疗法 |
第十节 小结 |
第三章 应用佛学思想的用以治疗抑郁症的心理疗法 |
第一节 正念疗法防治抑郁症 |
1 正念减压训练治疗抑郁症 |
2 正念认知训练治疗抑郁症 |
3 辩证行为疗法 |
第二节 慈悲聚焦疗法 |
第三节 内观疗法治疗抑郁症 |
第四节 慈心禅治疗抑郁症 |
第五节 关于BDIs相关问题的思考 |
1 BDIs只借鉴佛教的某个概念或修行方法却忽略佛教对病因的认识 |
2 对BDIs去宗教化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
3 对BDIs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 |
4 小结 |
第四章 佛医学在抑郁症防治的应用价值探讨 |
第一节 佛医学对抑郁症病因的独特见解可为抑郁症诊疗提供更多思路 |
第二节 佛医疗法为抑郁症防治提供更多思路和参考 |
第三节 佛医疗法对创立防治抑郁症的本土心理学新疗法提供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犯罪心理学视域下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东野圭吾推理小说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
第一节 东野圭吾小说的风格特征 |
第二节 东野圭吾写作风格形成原因 |
第二章 东野圭吾推理小说中人物的犯罪类型分析 |
第一节 隐忍走向复仇 |
第二节 因爱走向深渊 |
第三节 认知扭曲走向毁灭 |
第三章 犯罪心理学下的犯罪行为分析 |
第一节 犯罪行为的产生——黑暗的环境 |
第二节 犯罪行为的催化剂——认知错误 |
第三节 犯罪行为的推动力——情感异化 |
第四章 东野圭吾推理小说的价值 |
第一节 东野圭吾小说的文学审美价值 |
第二节 东野圭吾小说中的社会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观探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研究现状 |
2.1 关于佛教医学的研究现状 |
2.2 佛教医学病因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 |
2.3 选题理由 |
3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佛教医学概略 |
第一节 佛教医学与印度医学 |
1 古印度阿育吠陀的发展 |
2 阿育吠陀医学的内容与传播 |
3 佛教医学的起源 |
第二节 佛教医学定义 |
第三节 佛教医学典籍 |
第四节 佛教经藏医学论健康 |
1 佛教对健康的认知 |
2 佛教中健康的标准 |
第五节 佛教经藏医学论病 |
1 病的定义 |
2 病的分类 |
第六节 佛教经藏医学论病因 |
1 佛经中病因相关文献检索 |
2 佛经中病因内容的分类 |
3 略谈病因文献梳理 |
第二章 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的具体内容 |
第一节 四大致病 |
1 四大学说略述 |
2 四大成身过程 |
3 四大与人体 |
4 四大致病 |
第二节 烦恼致病 |
1 烦恼致病概说 |
2 三毒致病 |
3 五盖致病 |
4 随烦恼 |
第三节 虫风致病 |
1 八十虫致病 |
2 八十风致病 |
第四节 业因致病 |
1 业与业报 |
2 先世业报病与现世业报病 |
3 恶业致病 |
4 业入胞胎 |
5 业因说之转变 |
第五节 其他因素致病 |
1 饮食不节致病 |
2 睡眠不节致病 |
3 饮酒无度致病 |
4 时令气候致病 |
5 坐禅不节致病 |
6 魔鬼致病 |
7 毒虫及其他外伤致病 |
第三章 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对中医学的影响 |
第一节 简述佛教医学对中医的影响 |
第二节 四大致病与中医 |
1 “四大”说法的流行 |
2 四大与中医学的理论结合 |
3 四大对中药药性理论的影响 |
4 四大致病内容的引入 |
第三节 贪瞋致病与中医 |
第四节 业障致病与中医 |
第五节 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对中医影响的讨论 |
第四章 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探究 |
第一节 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的定义 |
1 定义 |
2 内容 |
第二节 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的整体观 |
1 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 |
2 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 |
3 三世统一 |
第三节 多因交缠 |
1 病因之间互相影响 |
2 病因观中的因果联系 |
第四节 病因探究方式 |
1 审症求因 |
2 观察知因 |
3 内观体悟求因 |
4 病因探究方式小结 |
第五节 病因观的特色与价值 |
1 虫风致病与微生物学 |
2 病因观对道德约束和行为规范的启示 |
3 烦恼致病与心理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人类共同价值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二、本研究的意义 |
(一)学术价值 |
(二)应用价值 |
三、本研究的主要任务 |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 |
(二)研究的内容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具体研究方法 |
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
(二)学术观点的创新 |
(三)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一章 人类共同价值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西方思想家对人类共同价值的探索 |
(一)西方古代价值观中的人类共同价值思想 |
(二)西方近现代价值观中的人类共同价值思想 |
二、中国价值观所体现的人类共同价值思想 |
(一)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人类价值思想 |
(二)中国近现代价值观中的人类共同价值思想 |
(三)中国当代价值观中的人类共同价值思想 |
三、历史上人类共同价值思想的重要启示 |
(一)追求人的幸福生活 |
(二)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兄弟情谊 |
(三)追求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理想社会 |
(四)追求公平正义、持久和平和普遍幸福的美好世界 |
第二章 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可能性、现实性 |
一、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时代背景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不断得到国际认同 |
(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世界的主旋律 |
(三)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成为当今世界的主基调 |
二、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必要性 |
(一)人类尚未建立起应有的价值体系 |
(二)现代价值的弊端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严重生存危机 |
(三)西方推行霸权主义给世界安全和国际秩序带来挑战 |
(四)价值相对主义对人类共同价值体系构建带来障碍 |
三、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可能性 |
(一)人类具有谋求生活得更好的共同本性 |
(二)人类的整体意识不断增强 |
(三)人类已经形成了一些重要的价值共识 |
四、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现实性 |
(一)现代科技信息化和文化交流的推动 |
(二)国际组织、会议、赛事的推动作用 |
(三)联合国文书和国际法提供的共识 |
(四)区域共同体和合作组织提供的经验 |
第三章 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理论架构 |
一、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内涵及其架构 |
(一)价值、价值观与人类共同价值 |
(二)价值体系与人类共同价值体系 |
(三)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总体框架 |
(四)人类共同价值体系应具备的特征 |
二、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终极目标 |
(一)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终极价值目标的确立 |
(二)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终极价值目标的基本内涵 |
(三)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终极价值目标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
三、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理念 |
(一)人类共同价值体系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内涵 |
(二)人类共同价值体系核心价值理念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
四、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原则 |
(一)人类共同价值体系基本价值原则的确立 |
(二)人类共同价值体系基本价值原则的基本内涵 |
(三)人类共同价值体系基本价值原则的贯彻和落实 |
第四章 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现实构建的原则与路径 |
一、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现实构建的主要任务及障碍 |
(一)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现实构建的主要任务 |
(二)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现实构建的主要障碍 |
二、中西近现代价值体系构建的经验教训 |
(一)中西近现代价值体系现实构建的异同 |
(二)中西近现代价值体系现实构建的启示 |
三、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现实构建的原则 |
(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适应原则 |
(二)尊重国家主权原则 |
(三)各国平等原则 |
(四)尊重各国国情原则 |
四、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现实构建的路径 |
(一)广泛达成人类价值共识 |
(二)激励各国积极参与 |
(三)发挥国际组织作用 |
(四)建立世界管理机构 |
(五)建立相应的控制机制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5)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 研究的缘起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中医音乐治疗”在中医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
2.2 “中医音乐治疗”在音乐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
2.3 “中医音乐治疗”之中医学与音乐学的关系 |
2.4 “文化人类学”相关概念 |
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3.1 中医学界的研究 |
3.2 音乐学界的研究 |
3.3 其它领域的研究 |
3.4 问题与展望 |
4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4.1 研究目标 |
4.2 主要研究内容 |
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部分 起源与变迁:巫术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舞、医、巫同源 |
2 巫术音乐治疗的文化功能 |
2.1 反抗厌胜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2.2 宗教祭祀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2.3 养生娱乐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3 巫术音乐治疗的观念表达 |
3.1 自然观:从调和自然到调和身心的交感音乐巫术 |
3.2 社会观:从群体认同到跳神通灵的踏歌狂舞 |
3.3 生命观:从生育繁衍到祈求长生的歌唱巫术 |
4 巫术音乐治疗的变迁与当代回归 |
4.1 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文化 |
4.2 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因与传承: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观 |
1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 |
1.1 象数思维的音乐理论 |
1.1.1 音乐起源思想 |
1.1.2 音乐实践活动 |
1.1.3 音乐律制 |
1.1.4 音乐与健康 |
1.2 沟通天人的古琴音律 |
1.2.1 器物层面的天人合一 |
1.2.2 演奏状态的天人合一 |
1.2.3 从古琴律学到五行音乐疗法 |
1.3 五行音乐疗法的多层思维 |
1.4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评述 |
2 儒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
2.1 礼乐养生观 |
2.2 美善相“和” |
2.3 仁义道德观 |
3 道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
3.1 “有声之乐”的动态养生 |
3.1.1 游戏与自娱 |
3.1.2 长啸放情 |
3.2 “无声之乐”的静观养生 |
3.2.1 “大音希声”的养生内涵 |
3.2.2 养生之乐的“音”“心”关系 |
3.2.3 “平和”“淡和”之乐养生 |
3.3 “非礼”“求真”与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
3.3.1 从“非礼”到“求真” |
3.3.2 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审美与健康:美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中医音乐治疗与音乐美学 |
1.1 音乐美学的相关概念 |
1.2 美学语境研究的必要性 |
1.3 音乐美学在中医音乐治疗中的运用 |
2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论 |
2.1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 |
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 |
2.2.1 音乐“美”的探讨 |
2.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的内容 |
2.3 治疗音乐的价值构成与价值评价 |
2.3.1 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 |
2.3.2 价值评价与价值取向 |
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与治疗机制——以阮籍的《乐论》与《酒狂》为例 |
3.1 阮籍的《乐论》 |
3.1.1 《乐论》的成书时间 |
3.1.2 调和儒道的理性主义 |
3.2 阮籍的《酒狂》 |
3.2.1 音乐结构的规整 |
3.2.2 乐思材料的统一 |
3.2.3 调式的统一 |
3.2.4 “偏离—回归”的生命现象 |
3.2.5 理性主义的生命哲学 |
3.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和治疗机制 |
3.3.1 “共振刺激”治疗功能 |
3.3.2 “平衡补泄”治疗功能 |
3.3.3 “反映移情”治疗功能 |
3.3.4 三个层面的治疗机制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方法与哲学:哲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医与传统音乐的关系 |
1.1 同根同源的文化滥觞 |
1.2 传统基因的文化共振 |
1.2.1 阴阳——消长起伏的生命现象 |
1.2.2 五行五音五脏——天人合—的整体观 |
1.2.3 中正平和——治未病思想 |
1.3 殊途同归的终极关怀 |
2 中医文化视域下的音乐养生思想 |
2.1 以乐养气 |
2.2 以乐养德 |
2.3 以乐养形 |
2.4 以乐养神 |
2.5 古代音乐养生思想的现代价值 |
3 中医音乐治疗的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 |
3.1 乐能乱阴阳,亦能调阴阳——负反馈控制法 |
3.2 乐者乐也——意象与联觉 |
3.3 中医方法论与艺术思维相互交融 |
3.4 与现代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 |
4 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
4.1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 |
4.1.1 声波治疗 |
4.1.2 诱发“α波” |
4.1.3 音乐引导想象 |
4.1.4 对现代医学的借鉴意义 |
4.2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内涵 |
4.2.1 微观层次——乐理与医理的同构 |
4.2.2 中观层次——文化基因的同构 |
4.2.3 宏观层次——本土化的生命意识 |
5 小结 |
第五部分 冲突与发展:文化比较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西方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
1.1 起源与神话 |
1.2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1.3 中世纪时期(3-14世纪) |
1.4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14-17世纪) |
1.5 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时期(17-19世纪) |
2 中医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
2.1 起源与神话 |
2.2 春秋至秦汉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2.3 魏晋隋唐时期(3-10世纪) |
2.4 宋元明清时期(10-19世纪) |
3 中西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比较 |
3.1 起源观念的比较 |
3.2 古希腊与春秋秦汉时期的比较(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3.2.1 音乐和谐观 |
3.2.2 调式与健康 |
3.3 3-19世纪的比较 |
3.3.1 人的觉醒 |
3.3.2 类同相召 |
3.4 19世纪以后的比较 |
4 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
4.1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内涵 |
4.2 中西音乐医疗文化中的通约性问题 |
4.2.1 可通约性 |
4.2.2 难以通约性 |
4.3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
4.3.1 可通约性是“国际化”的基础 |
4.3.2 难以通约性体现“本土化”的特色 |
4.3.3 信息论美学对“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意义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隆钦饶绛巴宗教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创新点 |
第1章 隆钦饶绛巴宗教伦理思想的形成 |
1.1 社会历史背景 |
1.1.1 藏传佛教宗派体系的日臻成熟 |
1.1.2 在中央王朝的支持下藏族社会处于稳定发展时期 |
1.2 人生历程 |
1.2.1 家庭背景 |
1.2.2 求学修法 |
1.2.3 弘传佛法 |
1.2.4 圆寂 |
1.3 思想渊源 |
1.3.1 名师贤哲的思想影响 |
1.3.2 伏藏法的“心髓”影响 |
第2章 隆钦饶绛巴宗教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
2.1 厌离心 |
2.2 菩提心 |
2.3 觉性 |
2.3.1 觉性之体—空 |
2.3.2 觉性之相—明 |
2.3.3 觉性之用—现 |
第3章 隆钦饶绛巴宗教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一切皆为苦的现世人生 |
3.1.1 生命的本质是苦 |
3.1.2 苦从何来 |
3.1.3 正确面对苦 |
3.2 止恶从善的道德原则 |
3.2.1 善恶的界定 |
3.2.2 恶业 |
3.2.2.1 身语意之恶业 |
3.2.2.2 持不善业的果报 |
3.2.2.3 善业 |
3.2.3 业因果 |
3.3 自利利他的道德实践 |
3.3.1 依止上师 |
3.3.1.1 依止善知识的原因 |
3.3.1.2 善知识法相 |
3.3.1.3 如何依止 |
3.3.2 修四无量心 |
3.3.2.1 四无量心的内涵与意义 |
3.3.2.2 四无量心的修持 |
3.3.3 修持菩提心 |
3.3.3.1 修持愿菩提心——发菩提心 |
3.3.3.2 修持行菩提心—修六度 |
3.3.4 脱离苦海之道 |
3.3.4.1 资粮道 |
3.3.4.2 加行道 |
3.3.4.3 见道 |
3.3.4.4 修道 |
第4章 隆钦饶绛巴宗教伦理思想的价值与意义 |
4.1 隆钦饶绛巴宗教伦理思想的理论价值 |
4.1.1 发展了藏传佛教心性修养理论 |
4.1.2 促进了宗教伦理的世俗化 |
4.1.3 丰富了藏传佛教的平等思想 |
4.2 隆钦饶绛巴宗教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
4.2.1 启迪心智,走出精神困境 |
4.2.2 完善自我,提升道德境界 |
4.2.3 慈悲利他,促进社会和谐 |
4.2.4 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1.5 相关概念阐释 |
1.5.1 立德树人 |
1.5.2 使命 |
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使命提出的依据 |
2.1 时代背景 |
2.1.1 国际背景 |
2.1.2 国内背景 |
2.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理论来源 |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 |
2.2.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3 中国共产党育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现实依据 |
2.3.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立德树人 |
2.3.2 高等教育承担的重大使命需要立德树人 |
2.3.3 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立德树人 |
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基本内容 |
3.1 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 |
3.1.1 培育“健全人格” |
3.1.2 提升“文化素养” |
3.1.3 培养“政治素质” |
3.2 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 |
3.2.1 有德行:灵魂归宿 |
3.2.2 有才学:重点目标 |
3.2.3 有格局:重要内容 |
3.3 立德树人的着力点 |
3.3.1 瞄准出发点:政治认同 |
3.3.2 把握切入点:道德修养 |
3.3.3 坚持根本点:家国情怀 |
3.3.4 抓住关键点:法治意识 |
3.3.5 放实落脚点:文化素养 |
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使命的实践策略 |
4.1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的价值引领 |
4.1.1 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健全人格 |
4.1.2 注重文化知识,提高思想水平 |
4.1.3 提高政治觉悟,筑牢政治素质 |
4.1.4 厚植爱国情怀,践行工匠精神 |
4.2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方式 |
4.2.1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相结合 |
4.2.2 灌输教育与启发教育同推进 |
4.2.3 思政课程同课程思政互发展 |
4.3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
4.3.1 抓好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
4.3.2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
4.3.3 打造高水平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 |
4.4 结合内外环境共筑使命高墙 |
4.4.1 优化社会育人环境 |
4.4.2 完善家庭育人环境 |
4.4.3 营造自我教育环境 |
5 总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
1.1 道学与养生 |
1.1.1 问“道” |
1.1.2 何谓道学? |
1.1.3 道学与养生 |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意义 |
1.3.3 题解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4.3 教化与师表 |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
3.1.3 加缪《鼠疫》 |
3.1.4 小结 |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
3.3.6 小结 |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
3.5.4 小结 |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
3.6.6 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
4.1.4 小结 |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
4.2.1 调训课程介绍 |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
4.2.3 问卷调查部分 |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
4.2.5 解读 |
4.2.6 小结 |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
4.3.1 背景 |
4.3.2 内容 |
4.3.3 讨论 |
4.3.4 小结 |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
4.4.3 小结 |
4.5 启示 |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
6.7 根本的结论 |
结语 |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特点与不足之处 |
特点 |
不足之处 |
自反性陈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基于心身医学理论架构的佛医心身医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心身医学概述 |
第一节 心身医学思想历史源流 |
第二节 心身医学基本概念 |
第三节 心身医学研究范畴及基本内容 |
1. 现象学研究 |
2. 心理生物学研究 |
2.1 心理生理学 |
2.2 精神神经生理学 |
2.3 精神内分泌学 |
2.4 精神免疫学 |
3. 理论研究 |
3.1 心身观 |
3.2 心身疾病 |
4. 临床研究 |
第四节 心身医学研究进展及展望 |
1. 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 |
2. 整合医学 |
第二章 佛医学心身医学思想 |
第一节 佛医学的定义、内涵和基本特点 |
第二节 佛医心身医学思想相关问题探讨 |
1. 佛医学的生命观 |
1.1 生命的种类 |
1.2 生命的构成要素 |
1.3 十二因缘——生命的过程观 |
1.4 “天人合一”的生命整体观 |
2. 佛医学心身观 |
2.1 五蕴心身观 |
2.2 佛医心身观“一元论”、“二元论”辨正 |
第三节 佛医诊断学中的心身医学思想 |
1. 佛医病因观 |
2. 佛医疾病观 |
3. 根、尘、识——佛医学发病观 |
4. 佛医诊断方法中的心身医学思想 |
第四节 佛医治疗学中的心身医学思想 |
1. 身病的治疗 |
2. 心病的治疗 |
3. 佛医治疗心身疾病 |
第五节 佛医养生中的心身医学思想 |
第六节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佛医医德与伦理 |
第三章 佛医心身医学思想当代价值 |
第一节 佛医医疗机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佛医心身医学思想对西方心理学、医学的影响 |
第三节 佛医心身医学思想与大健康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10)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 ——以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的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背景 |
1.2 任务意义 |
第二章 任务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修改 |
第三章 理论概述 |
3.1 语篇衔接理论概述 |
3.2 语篇衔接理论在英汉翻译方面的应用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4.1 指称衔接 |
4.1.1 人称指称 |
4.1.2 指示指称 |
4.1.3 比较指称 |
4.2 替代与省略衔接 |
4.2.1 名词性替代与省略 |
4.2.2 动词性替代与省略 |
4.2.3 小句性替代与省略 |
4.3 连接衔接 |
4.3.1 增补连接 |
4.3.2 转折连接 |
4.3.3 因果连接 |
4.3.4 时间连接 |
4.4 词汇衔接 |
4.4.1 复现 |
4.4.2 搭配 |
第五章 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培养六种能力 远离心理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献探析佛医在抑郁症防治的应用价值研究[D]. 魏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犯罪心理学视域下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研究[D]. 姜宗辰.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观探要[D]. 何广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人类共同价值体系构建研究[D]. 潘从义. 湖北大学, 2020(02)
- [5]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D]. 王思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隆钦饶绛巴宗教伦理思想研究[D]. 吴静.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7]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使命研究[D]. 白玉.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8]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9]基于心身医学理论架构的佛医心身医学思想研究[D]. 刘宝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 ——以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的翻译为例[D]. 石慧娟. 山西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