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盘锦地区水利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

浅谈盘锦地区水利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

一、浅谈盘锦地区水利建设状况及今后发展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向雁[1](2020)在《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粮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水和耕地是支撑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种植结构优化的重点区域,研究其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对促进区域粮食可持续生产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1990-2017年时序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态势;利用LMDI、虚拟耕地、综合灌溉定额等方法探讨了粮食生产与耕地、水资源利用的关联关系;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阐明了三者的关联状况;建立了LSTM模型,预测了水-耕地-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诊断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的基本态势和时空演变特征。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偏少,地下水供水比例及灌溉用水占比偏高,水资源总量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空间分布错位,三大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偏高。1996年以来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耕地去向由生态用地为主,转变为建设用地为主,增加耕地来源以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为主,形成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地占用生态用地”占补格局;耕地利用结构主要变化方向为旱地向水田转化,水田面积及占比上升。1990-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09.82万hm2;水稻和玉米面积占比分别上升11.09个和14.00个百分点,大豆、小麦、杂粮分别下降3.16个、13.42个、8.51个百分点。水稻生产向三江和松嫩平原地区聚集,玉米生产在中部至南部地区发展较快。(2)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二元关联关系。粮食-耕地关联分析表明,粮食生产中的低产作物转向高产作物,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0.24 hm2/t降至2017年的0.17 hm2/t,粮食种植结构向节地方向发展。粮食-水关联分析表明,水稻面积占比上升,旱地作物面积占比下降,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838.30 m3/hm2增至2017年的2192.52 m3/hm2,粮食种植结构向耗水型方向发展。水土匹配分析表明,基于水资源自然本底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两种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差距较大。(3)建立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测算了四种情境下的关联关系。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域尺度均处于不平衡状态,并且均缺水;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87.96%和82.41%的地市处于不平衡状态,主要为缺水状态。表明将全部耕地发展为灌溉耕地是不现实的。基于粮食生产现有灌溉耕地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级尺度均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在不增加灌溉面积情况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是平衡的;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47.22%和44.44%的地市处于水多地少状态,说明还有一定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潜力。水多地少区域主要集中于山区,可采取水权流转方式实现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区域均衡。(4)构建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三者关联状况,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到2030年,在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仍处于缺水状态;基于粮食灌溉耕地面积,吉林省和辽宁省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继续保持平衡状态,黑龙江省将变为轻度缺水状态。耕地资源、水资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灌溉定额等因素对水-耕地-粮食关联具有直接的影响,针对各地市水-耕地-粮食关联特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水土资源配置,是改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的有效手段。创新点:(1)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评价水、耕地与粮食生产的适宜和满足程度;(2)建立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3)揭示了东北地区粮食结构调整与水、耕地资源的关系,提出精准调控策略。

罗冲[2](2020)在《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研究》文中提出水稻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的可持续性对中国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由于一系列国际社会问题,一些国家采取了限制本国粮食出口的措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供应就显得更加重要。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2000年以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的集聚现象更加明显,这种集聚效应对东北地区的水稻生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科学合理的判断2000年至今的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的趋势,弄清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水稻生产区位集聚是否对水稻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具有顺应时代需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使用东北地区市域统计数据,首先从水稻种植面积与水稻产量这两个角度对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变化进行分析,随后从整体与局部两个角度对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空间面板模型从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与政策原因这几个方面分析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的影响因素,最后利用LMDI分解模型分析了东北地区生产区位集聚对产量变化的增长效应,得到了如下结论:第一,东北地区生产区位演变时空差异显着:一是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与水稻产量都不断增加,其中黑龙江省起主导作用;二是水稻种植面积重心先向南后向北移动,水稻产量重心向先向南后向北再向南移动,其中水稻产量的重心移动速度与移动距离要高于水稻种植面积,这表明水稻产量相比水稻种植面积更不稳定,更容易受影响;三是通过分析水稻生产标准差椭圆变化,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呈现先收缩后扩张的趋势,水稻产量呈现先收缩后扩张再收缩的趋势。第二,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整体越来越强,其中研究期间水稻种植面积区位基尼系数稳定上升,水稻产量区位基尼系数波动上升,分省来看黑龙江省的水稻种植面积与水稻产量区位基尼系数高于辽宁省高于吉林省;分析水稻生产集中度表明,东北地区水稻生产集中度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其中哈尔滨市在所有时期的水稻集中度均为最高;分析分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与水稻产量生产集中指数可以看出,水稻种植面积与水稻产量生产集中指数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分地区水稻生产专业化指数表明,水稻生产专业化指数高于1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至辽宁省营口市一线;分析莫兰指数发现,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现象逐渐加强,每个阶段都有了“高-高、低-低”两极分化的集聚现象,具体表现出“低-低”集聚增多,“高-高”集聚减少的特点。第三,东北地区的水稻生产集聚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导致。在本研究中基础设施水平中的效灌溉面积、自然因素中的温度、技术条件中的机械总动力与化肥施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中的人均GDP对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集聚的影响明显。而本文选择的代表产业结构的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比与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比、代表政策因素的农业税减免、代表运输能力的每平方公里公路长度、代表科技因素的科技因素的全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址勘查业单位从业人员数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第四,水稻生产区位集聚对水稻产量的增长有贡献,不同时段的贡献程度不同,而且不同区域的集聚增长效应不同。分析发现水稻种植规模的增大是导致水稻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水稻技术效应的贡献不稳定,大部分时间对水稻产量的增加起负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水稻生产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集聚效应对水稻产量促进明显的地区如哈尔滨市、齐齐哈市、绥化市都发展成了水稻生产区位集聚区,而集聚效应不明显的地区,水稻种植越来越少。本文根据以上实证分析和研究结论,提出了东北地区水稻产业区位集聚的优化对策。首先分别对水稻生产优势区与水稻生产非优势区的提出了差异化的水稻产业发展策略,其次从水稻生产区位集聚优化的视角出发,对水稻生产集聚区的农业政策、技术推广体系、品牌效应、稻米全产业链增值创新模式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5个方面提出的相应的优化建议。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提高,将东北地区水稻的生产集聚转化为促进东北地区水稻产业发展的动力,使得水稻种植户收入稳固提升,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最终实现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杨柳[3](2020)在《小型水利工程劳动定额消耗量研究》文中指出定额是确定工程成本的依据和编制计划的基础,小型水利工程在借鉴大、中型水利工程定额标准的过程中出现了子目缺项、生产力水平不一致等关键矛盾。针对性定额标准的缺失也给小型水利工程投资管理造成了偏差。小型水利工程定额标准的制定满足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现代化农业战略要求。出台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事关于小型水利工程行业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行业水平的提高,对行业市场机制的健全意义重大,所以编制小型水利工程定额刻不容缓。然而传统定额计算模型仅将劳动消耗量看作单纯数值进行计算,却没有考虑在生产过程中各影响因素作用下劳动消耗量的实际意义。为了合理确定小型水利工程定额生产力水平,解决小型水利工程定额标准编制时间冗长、过程繁杂等问题,本文以劳动定额消耗量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统定额编制方法和灰色系统理论对小型水利工程劳动定额消耗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梳理定额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详细对比分析了定额编制的四种传统方法,结合小型水利工程发展现状、工程特点和后续研究内容证明:利用工作日写实法进行劳动定额消耗量原始数据的测定和其他资料的收集更加适合小型水利工程。(2)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和生产力系统要素,建立劳动定额消耗量影响指标评价体系,并采用灰色系统和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劳动定额消耗量计算模型,利用工程实例验证了模型的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模型具有可靠性,还利用样本工程计算出了目标工程的劳动定额消耗量标准。(3)为合理确定劳动定额消耗量水平,采用三标度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聚类法构建了劳动定额消耗量计算模型,综合辽宁省各地区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实例最终确定了十四个定额子目的劳动定额消耗量标准。两种劳动定额消耗量计算模型的构建,为小型水利工程定额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方法,并且对于其他行业定额的编制或更新有借鉴意义。

侯乐乐[4](2020)在《辽宁省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基础设施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对社会发展起支撑性、引领性物质载体,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产生重要作用。然而,纵观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盲目投资、规划不合理、建设不匹配等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基础设施发展同城市建设不同步,影响城市化进程,制约城市发展。因此,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研究热点,也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故需要深入研究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考察城市基础设施所处状态水平,从而提出合理性建议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首先,论文界定了城市基础设施研究范围,对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有关理论进行阐述,为论文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分别对我国和辽宁省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分析总结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以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总目标,从能力可持续、结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三个层面构建了 15个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最后,采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利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构建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依据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分类标准,对辽宁省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7年辽宁省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营口、朝阳、本溪、鞍山和盘锦上升幅度较大,增幅达到10%;根据评价结果将辽宁省14个地级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力等级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沈阳和大连,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高,第二类为鞍山、营口、盘锦、锦州、本溪和辽阳,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第三类为抚顺、丹东、阜新、朝阳、铁岭和葫芦岛,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低,其中大连市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最高,沈阳次之,铁岭最差,城市间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显着;辽宁省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排名与辽宁省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似,盘锦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排名较高,但交通基础设施和给排水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低,铁岭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较低,但给排水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高。

马玲飞[5](2019)在《基于3E系统耦合的资源型区域协调性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发展通常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不仅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能源资源保障基地,同时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但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等内外部因素的出现,资源型区域的经济持续发展、能源保障与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日益严重,经济系统、能源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开始凸显,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单纯分析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已经不能满足资源型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需要对经济发展、能源保障和环境保护等三方面的协调性进行综合考量。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理论基础研究。结合3E系统理论和耦合协调发展理论,对我国资源型区域的属性、特征及其分类进行了系统阐述;二是资源型区域的发展现状分析。对我国126个资源型地级市的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能源支持、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价;三是发展指数的实证研究。结合资源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和极差标准化法分别测算出了126个资源型地级市的综合发展指数及经济、能源与环境发展指数,并从时间、空间和区域类型等三个角度进行系统评价;四是耦合协调度的实证研究。运用耦合协调度分析方法,建立了系统内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系统综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测算了各资源型区域2007—2016年中,3E系统的综合耦合协调度和经济、能源、环境之间两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的主要结论是:资源型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上升明显,在地域上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不同类型资源型区域的综合发展指数表现为再生型>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资源型区域的系统耦合协调度始终以勉强协调型为主,在空间上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不同类型资源型区域的耦合协调度水平表现为再生型>成熟型>成长型>衰退型。系统内部协调关系中,成长型和衰退型资源型区域中经济-能源滞后的区域较多,成熟型资源型区域中经济-环境滞后型较多,再生型资源型区域的能源系统与环境系统协调性较差,只有两两系统之间的协调性都改善了,才能提高整个区域的系统协调性。

刘大为[6](2019)在《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文中认为辽河三角洲是我国着名的河口三角洲,由辽河、大凌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等多条河流注入辽东湾沉积形成。辽河和大辽河是流域较大、物源多元的曲流河入海,大凌河是坡降较大、泥沙量大的辫状河入海,而辽河经盘锦入海的历史仅百余年,大凌河下游河道几百年来多次摆动,这种多条河流形成的三角洲较为罕见。加之该区海岸线变动十分明显,辽河、大凌河、大辽河等河流沉积物的时空分布以及近现代辽河三角洲的演化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史料文献、考古遗址、历史地图和遥感影像数据,恢复了四百年以来辽河三角洲的海岸线变化和河道摆动过程。对大凌河、绕阳河、辽河和大辽河下游河口地区采集的21个浅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地球化学分析,得到了大凌河和辽河水系的粘土矿物、碎屑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以粘土矿物组合特征构建了大凌河沉积物和辽河沉积物的混合模型,量化两个水系对辽河三角洲的沉积物贡献率。对辽河三角洲平原的28个钻孔进行了详细的岩性描述、粒度分析、粘土矿物分析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所构建的年代学框架,建立了三角洲的等时地层格架。将大凌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沉积物空间关系、等时地层格架与海岸线变化、河流改道等地貌学分析结果相互印证,揭示辽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形成演化过程以及沉积动力机理。强调了大凌河在现代辽河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的重要作用,将辽河三角洲正名为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总结了演化模式,为今后多河流三角洲演化提供研究思路。主要认识如下:(1)1600年,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海岸线大致位于四海屯村、文字官村、南圈河村、龙王村、南坨子盐滩、田庄台镇、白庙子一线。至1800年,大凌河口和大辽河口海岸线由于泥沙量大,向海推进较多,而西沙河等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较小,海岸线推进较慢。18001909年,由于辽河(双台子河)的形成,大凌河改道从盘锦湾入海,盘锦湾面积迅速缩小。19091956年,盘锦湾迅速淤积,海岸线向海推进约20km。建国之后,由于河流上游水库和拦水闸的修建,河流入海泥沙量减少,海岸线变化主要是由于人工养殖、围海造田和海洋工程造成的。1600年以来,大凌河下游河道经历了6次大的改道。(2)大凌河沉积物粒度较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更粗。大凌河沉积物粘土矿物组合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含量与伊利石含量比值大于1,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该比值小于1。大凌河沉积物重矿物组合为绿帘石-磁铁矿-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大辽河为绿帘石-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辽河为钛铁矿-磁铁矿-绿帘石-石榴子石-普通角闪石,大凌河重矿物质量分数大于1%,辽河和大辽河不足0.1%。大凌河、辽河和大辽河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组成差别不大。(3)大凌河流域、辽河流域和大辽河流域均以物理风化为主,其中,大凌河流域物理风化最强,辽河次之,大辽河最弱。流域地表母岩和气候条件是影响沉积物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粘土矿物在河口地区的物源继承性很好,将其作为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示踪标志,以混合模型建立了物源判别体系。(4)根据钻孔的岩性、粒度特征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划分出沉积相,结合年代学框架和物源判别体系,构建了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等时地层格架。根据沉积相变化、海岸线和河流位置以及不同河流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将四百年来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演化分为16001800年、18001909年、19091956年和1956年至今,共四个阶段。河流输沙量以及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是近现代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的主控因素。(5)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是由辫状河和曲流河等不同性质河流共同塑造的,二者的多期次三角洲叶瓣相互叠加,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多河流三角洲复合体。近百年来辽河的形成“掩盖”了大凌河对三角洲演化的贡献。多河流共同作用、人类活动影响以及河流与海洋作用强弱转变是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特点,并据此提出了多河流三角洲的演化模式。

雷智中[7](2019)在《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水平及效应研究》文中指出伴随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次振兴,辽中南城市群在东北区域内、在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作用尤为突显,已经成为了东北地区经济中心并引导该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辽中南城市群具有扎实的工业基础,并且在研发制造方面有很明显的优势,需要强化当地的产业集聚模式,形成更加明显的优势,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使全球的制造业向我国东北地区转移,形成东北亚地区的产业技术集聚地,从而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辽中南城市群为此必须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深入研究影响产业集聚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产业集聚策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形成完善的产业集聚模式,保障辽中南城市群长期稳定发展,全面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及经济增长。本文参考了城市群产业集聚的大量理论,结合辽中南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现状,构建出产业集聚水平模型,利用产业集聚水平的测算,对区域的产业专业化、多样化水平进行定量的分析,从而确定更有效率的产业集聚模式,实现城市群经济的进步和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通过对辽中南城市群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而分析出较合理的产业集聚模式保障区域的经济效益,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潜在价值,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实力的发展。从产业的多样化、专业化集聚水平着手进行相关的测算,结合辽中南城市群1997至2015年真实数据和ISA、IDA指数,定量验证该区域产业集聚水平。然后通过赫芬达尔指数倒数的方式得出该区域的产业多样化的集聚指数,从而真实的描述该区域产业的多样化水平,再结合产业专业化的指数综合验证该区域的优势产业集聚的程度。本文通过把辽中南城市群与我国的其他城市群进行比较,对产业集聚水平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建立产业集聚与经济效益间的关系模型,为该城市群的产业集聚模式提供最有价值的依据。不仅如此,通过此研究还可以为城市群产业集聚理论、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契合理论等提供科学的数据信息,有利于制定更加可行的政策。产业集聚直接决定了城市群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该区域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契合关系进行相关的计量检验,从而找出该区域最有效的产业集聚模式,并以此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为辽中南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做出合理的指导。主要结论如下:1.产业多样化集聚对辽中南城市群第一、二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对第三产业产业专业化集聚效应明显。要提升第三产业服务水平,提高第三产业专业化程度。2.辽中南城市群等经济增长率较低,产业多样化集聚水平要保持在合理区间之内,增加投入,提高资本和劳动结合的效率。3.辽中南城市群产业优势突出但整体产业的多样化水平不足,需要通过政策支撑深化产业间互联,利用产业优势吸引、促进各类要素和构建多元产业结构,发挥劳动力人口优势,从而构建区域内多元的产业结构及高水平发展模式。4.辽中南城市群有必要推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从城市群的角度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区域内的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与优化配置。5.辽中南城市群内部协调性较差,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水平不高。需要通过调整发展互补性的产业,增强沈阳、大连等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还要加强营口、盘锦、抚顺、鞍山、本溪等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力。

郭凡嫡[8](2019)在《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环境特征分析及健康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辽河保护区是以辽河干流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保护、辽河环境保护为宗旨,集生态保护、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水质净化、防蓄洪水等生态功能恢复为一体,确保水生态安全、资源发展与可持续利用的保护区。对河流保护区健康的研究则是关系到辽河流域社会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基于河流系统概念,从河流健康研究的理论对河流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在辽河干流布设44个断面采集水样和水体沉积物样品,测试水体中的pH、电导率、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氮、总磷、挥发性酚以及沉积物中氨氮、重金属(Ni、Zn、Cr、Cd)、PAHs、OCPs、OPs。数据分析表明:辽河干流水体 COD、BOD5呈现从平水期到丰水期上升、从丰水期到枯水期下降的趋势,总氮含量平水期、丰水期到枯水期依次上升的趋势;不同监测断面水体沉积物含量平均值明显高于辽宁省土壤背景值和辽河流域表层土壤值;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对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大部分属于没有污染或轻度污染,辽河干流大部分断面属于中等生态和轻微生态危害。沿辽河干流河岸带分别布置17个河岸栖息地土壤和30个河岸带土壤监测点测试河岸栖息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及有效氮、全磷及有效磷、全钾及有效钾、六六六、滴滴涕等指标以及河岸带中土壤氨氮、多环芳烃(PAHs)、有机氯农药(OCPs)、有机磷农药(OPs)、重金属(Cr、Ni、Cu、Zn、As、Cd、Pb)等。结果表明,总体上辽河干流河岸带土壤中上述离子表现出上游要比下游高,丰水期比枯水期和平水期高;中上游河岸带土壤中PAHs组成以3、4环和4、5环为主;河岸带土壤中DDTs类农药含量略高于HCHs类。DDTs含量呈现出从上游地区向下游区域逐渐降低的趋势,HCHs含量也呈现出从上游地区向下游区域逐渐增大的趋势。保护区下游和中上游河岸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丰富度相近,中下游微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最低。保护区微生物群落分配均匀程度相近。DDTs 比 HCHs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影响要显着。在辽河干流和支流设置21个监测点进行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的样品采样鉴定。对4个不同河段沉积河流农田、铁岭和盘锦的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密度、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河保护区发现大型底栖动物48种,隶属于4纲、7目、20科;奥特开水丝蚓和克拉泊水丝蚓是主要优势物种;底栖动物物种数在铁岭地区较高,在福德店-铁岭河流冲刷农田中较低;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分布特征与物种数基本一致,在盘锦地区和柳河-盘山闸沉积河流农田呈现较低的分布特征。根据河流健康评价多目标、多因素的特点,构建了分层次、分类别、含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辽河保护区河流健康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指标为河流健康状况综合指数(RHI),用来反应河流健康状况的总体特征,第二级指标包括河流水文指标、河流形态指标、水体理化指标、河流生物指标、河岸带指标、河岸带土壤理化指标以及河流社会功能指标;第三层指标为河流水文指标选取了流速、水量、水利工程干扰、水温4个指标,河流形态指标选取了河流弯曲程度、河岸稳定性、纵向连通性、横向连通性、河岸浅滩深潭及边滩指数5项指标,理化指标选取总磷TP、总氮TN、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挥发酚6个指标,河流生物指标选取鱼类丰富度指数、大型底栖多样性指数、外来入侵种危害程度、水生生境干扰指数4个指标,河岸带状况指标考虑了河岸浅滩、深潭及边滩指数、河岸带缓冲率、湿地保留率,河岸带土壤理化指标考虑土壤有机质含量、总磷含量、有效磷含量,河岸带土壤农药指标主要考虑土壤六六六、滴滴涕、PHAs,河岸带生物指标考虑土壤指示物种保持率、珍稀物种保持率、栖境复杂性、斑块破碎度指数、植物多样性指数,社会功能指标主要考虑防洪安全指数、水景观舒适度。传统的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方法都需要对评价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存在一定主观性。为更加客观、合理地评价河流生态健康,本文将突变理论与综合评价法相结合,采用归一化公式对评估指标体系中各个目标的重要性进行量化计算,继而减少了综合评价的主观性,使分析、决策以及评判更加正确、合理。利用模糊聚类方法对不同断面(河口)进行了分类,提出分类修复模式。

张家浩[9](2018)在《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建构研究;第二部分是基于该体系以全国、天津市和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案例对体系三个层级的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系统和BIM信息模型的建构、以及对相关的分析应用进行实践性研究。本研究是在我国目前工业遗产研究背景下,所进行的探索性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国家层面的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机构和体系的建立。第一部分,首先,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分总结国内外前人的相关研究,并对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基于这些现实问题,提出建立“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必要性。然后,对该体系进行了建构研究,体系包括“国家层级”、“城市层级”和“遗产本体层级”。现阶段“国家层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统筹全国各部门、机构、地区和学者成果,解读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全貌;“城市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制定标准化的“普查表”和相应的“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为未来我国工业遗产专项普查做好准备;“遗产本体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面信息采集与管理标准的建立,以及GIS、BIM技术在保护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第二部分,首先,依据“国家层级”对全国目前工业遗产的研究成果进行信息采集,收集了我国1537项工业遗产,为我国未来工业遗产普查提供第一手的基础资料;建立“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对全国工业遗产的行政区、时空、行业、保护、再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我国工业遗产的整体面貌。然后,基于“城市层级”对天津市域范围工业遗产进行普查,并建立“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基于GIS技术对天津市工业遗产的基本情况、再利用潜力以及工业遗产廊道的规划进行了研究。再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对北洋水师大沽船坞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建立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管理系统”,并基于GIS技术对大沽船坞的历史格局演变、价值评估等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保护规划的编制。最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由于遗产领域BIM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且数据处理复杂;因此笔者先对其工作流程进行研究,然后基于BIM技术对轮机车间、甲坞和设备的信息采集与信息模型建构进行案例研究;并基于Revit软件、Revit SDK和C++语言开发了“建筑遗产修缮管理软件”,将其应用于轮机车间修缮设计的残损信息管理中。

张永春[10](2018)在《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共投资绩效关系国家生产力的长期布局、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公共利益。改革开放40年,在一系列国家公共投资政策的驱动下,环渤海经济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经济发展可持续性不断增强。2016年环渤海经济区GDP占全国GDP的1/5,已经成为保证中国政治和经济稳定的核心地区,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然而,尽管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现行制度框架下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可能束缚了公共投资绩效的提升。不仅如此,在公共投资制度改革过程中暴露的过度投资、地方债务膨胀和重投资轻绩效等问题并未得到妥善解决。在此背景下,调适公共投资绩效控制战略和措施成为克服当前挑战的重要手段。为此,本文尝试以“公共投资绩效”为视角,利用官方统计数据和一手调研数据,对环渤海经济区进行“解剖麻雀”式的实证研究,系统研究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绩效的测度和评价,揭示中国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的演进趋势及横向差异,剖析其公共投资扩张进程中的经济绩效损失和综合技术效率弱化问题,最后明确环渤海经济区不同层面公共投资绩效的影响因素,寻求提升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绩效,促进可持续性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1)考察期内中国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总量2006~2016年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但是,公共投资规模和增长率波动非常明显,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和行业差距问题,公共投资结构有待优化,区域内部公共投资均衡性有待提升。其中,环渤海经济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基础设施类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接近70%,而“教育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民生领域的公共投资占比均低于10%。同时,通过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横向比较发现,环渤海经济区存在增长乏力和公共投资流向不恰当的问题,尤其在教育,以及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行业方面投资不足。(2)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和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实证发现,环渤海经济区五省(市)公共投资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在1%水平上显着,意味着公共投资规模增加确实对经济增长发挥正向促进作用。但进一步分解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可知,平均无效率部分占到技术效率的55.76%,意味着环渤海经济区的技术效率还可大幅度提升。进一步基于公共投资“投入-产出-绩效”的三维视角构建公共投资绩效指标体系和AHP-TOPSIS方法分析发现,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绩效的整体水平并不高且政策可持续性和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区域内部五省(市)之间公共投资绩效发生明显分化。(3)基于环渤海经济区地市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考察期内环渤海经济区地市层面的整体公共投资技术效率未达到DEA有效,且大部分地市公共投资基本处于规模收益递减的状态。基于Malmquist TFP指数分析发现,投资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tfpch)的动态变化平均值为1.017,表明我国环渤海经济区地市级的动态全要素生产率从总体上出现上升的趋势,平均每年提高1.7%。但是,从分解来看,部分年度Malmquist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综合技术效率波动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增速的放缓,再次证实公共投资规模效率拖了后腿。(4)进一步研究地市级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绩效的影响因素发现,环渤海经济区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和政府财力对公共投资绩效均存在正向作用,成为影响公共投资绩效的关键性因素。(5)基于典型地区实地调研数据的研究发现:环渤海经济区公众对公共投资整体性指标的满意度并不高,并且,居民对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绩效的评价主要受公共投资资金的使用透明度和规范性、公共投资的规模、公共投资项目的范围、公共投资项目的建设质量、公共投资项目的维护和管理水平、公共投资为市民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便捷以及养老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的可得性等因素的影响。此外,本文的创新性发现,虽然考察期内天津的人均公共投资、公共投资占GDP的比重等指标相对较高,但是,天津却面临“省级层面-地市层面-居民层面”三维公共投资绩效不高难题。究其原因在于天津公共投资流向不恰当及其引致规模效率不高,以及长期内公共投资规模效率变化指数下滑。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绩效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公共投资体制弊端引致投入产出的效果差、公共投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经济导向和形式化、对过度投资的约束不够和地方债务膨胀、公共投资结构失衡和阶段性波动问题突出、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微观绩效不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全面推动提升新时代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绩效,本研究提出合理控制和调节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规模、进一步优化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结构、强化对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绩效的多层次评估和审计、提高公共投资项目的建设质量和专业化管理水平、创新基于服务对象满意度为重要绩效目标的机制等具体的政策建议。

二、浅谈盘锦地区水利建设状况及今后发展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盘锦地区水利建设状况及今后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耕地-粮食安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1.1.2 我国水-耕地-粮食安全出现新的挑战
        1.1.3 东北地区面临新一轮粮食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的压力较为突出
    1.2 研究意义
        1.2.1 为水土资源匹配以及水土粮的关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1.2.2 为相关部门提供“控”与“调”的决策参考
        1.2.3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灌溉定额及灌溉需求的认识
        1.2.4 有助于强化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区域
        1.3.2 研究目标
        1.3.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多源信息复合
        1.4.2 多模型与多指标综合
        1.4.3 多研究尺度整合
        1.4.4 总体研究与分类研究结合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耕地-粮食的研究进展
    2.1 耕地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1.1 耕地数量、质量和粮食生产的表征关系
        2.1.2 耕地数量保障范畴与目标争议
        2.1.3 耕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两大类方向
        2.1.4 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2.2 水资源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2.1 水资源配置思想的转变
        2.2.2 水资源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2.2.3 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承载力
        2.2.4 粮食作物虚拟水与水足迹
        2.2.5 灌溉需水量与作物需水量
        2.2.6 灌溉与雨养的产量差距
        2.2.7 灌溉定额与种植结构
    2.3 水土资源匹配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3.1 水土资源匹配的重要性
        2.3.2 水土资源匹配的生态学与地理学解释
        2.3.3 水土资源匹配测算
        2.3.4 粮食结构调整的水土资源效应
    2.4 总结评述
        2.4.1 粮食结构调整对不同时空尺度的耕地利用的影响研究有待加强
        2.4.2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有待加强
        2.4.3 水土资源匹配的测度存在较大差异
        2.4.4 水-耕地-粮食三者的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2.4.5 耕地、水、粮食的未来情景预测方法仍有改进与丰富的空间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概述
    3.1 概念界定
    3.2 理论基础
        3.2.1 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3.2.2 农业经济学理论
        3.2.3 资源地理学理论
    3.3 分析模型
        3.3.1 耕地利用与粮食空间分布分析模型
        3.3.2 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3 水-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4 水-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5 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
    3.4 研究区概况
        3.4.1 地形地貌
        3.4.2 气候特征
        3.4.3 土壤条件
    3.5 数据来源
第四章 水-耕地-粮食时序变化特征
    4.1 耕地变化特征
        4.1.1 耕地总量
        4.1.2 耕地利用结构
        4.1.3 耕地灌溉面积
        4.1.4 耕地质量等别
    4.2 水资源变化特征
        4.2.1 水资源总量
        4.2.2 供水能力
        4.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4.2.4 用水量变化
        4.2.5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4.2.6 农田灌溉用水
    4.3 粮食作物生产特征
        4.3.1 粮食生产
        4.3.2 水稻生产
        4.3.3 玉米生产
        4.3.4 小麦生产
        4.3.5 大豆生产
        4.3.6 杂粮生产
    4.4 章节小结
第五章 水-耕地-粮食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1 耕地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1.1 水田与旱地的空间分布
        5.1.2 “水改田”与“旱改水”分布区域
        5.1.3 新增耕地来源与分布区域
        5.1.4 减少耕地去向与分布区域
    5.2 水资源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2.1 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
        5.2.2 供水量空间分布
        5.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级分区评价
        5.2.4 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的空间匹配分布
        5.2.5 灌溉用水量空间分布变化
    5.3 粮食作物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3.1 粮食生产空间自相关分析
        5.3.2 粮食生产重心移动特征
        5.3.3 粮食生产空间分布
        5.3.4 各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分布
        5.3.5 粮食种植结构空间聚类
    5.4 章节小结
第六章 粮食-耕地(LF)关联研究
    6.1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效应
        6.1.1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6.1.2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时序差异
        6.1.3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空间分异
        6.1.4 耕地利用效应主导因素
    6.2 粮食生产结构对虚拟耕地的影响
        6.2.1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特征
        6.2.2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的影响
        6.2.3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空间聚类
        6.2.4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幅度的空间差异
        6.2.5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影响的空间差异
        6.2.6 结构及单产变化对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增减变化的影响
    6.3 章节小结
第七章 粮食-水(WF)关联研究
    7.1 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对综合灌溉定额影响
        7.1.1 粮食作物综合灌溉定额时序变化
        7.1.2 粮食种植结构对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的阶段特征
        7.1.3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空间分布
        7.1.4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因素
    7.2 粮食生产变化对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
        7.2.1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
        7.2.2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的影响因素
        7.2.3 粮食生产变化对需水强度的影响
        7.2.4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
        7.2.5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因素空间特征
        7.2.6 粮食作物需水强度主要影响因素
    7.3 章节小结
第八章 水-耕地-粮食(WLF)关联研究
    8.1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
        8.1.1 粮食生产可利用水资源
        8.1.2 粮食生产可利用耕地资源
        8.1.3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变化
    8.2 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研究
        8.2.1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时空变化
        8.2.2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变化影响因素
    8.3 章节小结
第九章 未来水-耕地-粮食(WLF)关联及调控
    9.1 预测模型构建
        9.1.1 LSTM模型构建
        9.1.2 对比模型构建
        9.1.3 模型评价指标
    9.2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情况预测
        9.2.1 耕地总面积预测
        9.2.2 耕地复种指数变化预测
        9.2.3 粮食面积比例变化预测
    9.3 粮食种植结构变化预测
        9.3.1 水稻播种面积预测
        9.3.2 玉米播种面积预测
        9.3.3 大豆播种面积预测
        9.3.4 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测
        9.3.5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预测
    9.4 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情况预测
        9.4.1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预测
        9.4.2 粮食灌溉用水量预测
        9.4.3 农田灌溉用水效率预测
        9.4.4 灌溉耕地面积预测
    9.5 未来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预测
    9.6 水-耕地-粮食关联调控策略
        9.6.1 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9.6.2 灌溉水资源管理
        9.6.3 灌溉用水效率优化
        9.6.4 灌溉定额管理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之处
        10.2.1 方法创新
        10.2.2 内容创新
        10.2.3 实践创新
    10.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水稻生产区位集聚
        2.1.2 水稻生产区位集聚效应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聚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区位理论
        2.2.4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演变特征
    3.1 利用遥感数据对统计数据进行检验
        3.1.1 2000-2017年东北地区水稻分布制图
        3.1.2 遥感数据与统计数据对比与校正
    3.2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时空变化
        3.2.1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时间变化特征
        3.2.2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空间变化特征
    3.3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演变轨迹分析
        3.3.1 产业重心与标准差椭圆
        3.3.2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重心演变轨迹
        3.3.3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标准差椭圆变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特征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1.1 研究方法
        4.1.2 数据来源
    4.2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整体集聚程度
        4.2.1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基尼系数变化分析
        4.2.2 不同省份水稻生产基尼系数变化分析
        4.2.3 东北地区水稻产业集中度变化分析
    4.3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集聚空间格局分析
        4.3.1 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生产集中指数空间格局变化
        4.3.2 东北地区水稻产量生产集中指数空间格局变化
        4.3.3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专业化指数变化
    4.4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集聚空间关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影响因素
    5.1 模型的选择
    5.2 变量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5.2.1 变量的选取
        5.2.2 数据来源
    5.3 回归分析结果
        5.3.1 影响因素变量描述性统计量
        5.3.2 空间面板估计
    5.4 本章小结
6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对产量的增长效应
    6.1 模型的选择
    6.2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的增长效应
    6.3 分市水稻生产区位集聚的增长效应
    6.4 本章小结
7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的优化对策
    7.1 充分发挥水稻优势区的区位集聚优势
    7.2 合理调整水稻生产非优势区水稻生产策略
    7.3 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确保水稻集聚促进水稻产业的发展
    7.4 加强水稻产业集聚区的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7.5 提升水稻生产集聚区水稻产品的品牌效应
    7.6 探索东北水稻集聚区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创新模式
    7.7 加强东北地区水稻集聚区的农田水利建设
    7.8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小型水利工程劳动定额消耗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小型水利工程劳动定额编制理论及方法
    2.1 劳动定额及劳动定额水平概述
        2.1.1 基本概念
        2.1.2 劳动定额分类
        2.1.3 劳动定额水平
    2.2 劳动定额编制方法
    2.3 劳动定额编制的原则
    2.4 小型水利工程劳动定额消耗量测定及处理
        2.4.1 小型水利工程劳动定额消耗量数据的测定
        2.4.2 小型水利工程劳动定额消耗量数据的处理
        2.4.3 实例分析
    2.5 灰色系统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劳动定额消耗量模型研究
    3.1 灰色模糊数学理论
    3.2 总体框架
    3.3 定额消耗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3.4 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劳动定额消耗量模型构建
        3.4.1 各影响因素量化指标的隶属度计算
        3.4.2 综合相似度的计算
        3.4.3 定额消耗量计算模型
        3.4.4 模型精度检验
    3.5 实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三标度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聚类法的劳动定额消耗量模型研究
    4.1 层次分析法及其改进方法
        4.1.1 层次分析法及其改进方法
        4.1.2 劳动定额消耗量评价指标的选取
    4.2 模型构建
        4.2.1 利用三标度层次分析法计算6 项影响指标权重
        4.2.2 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模型的构建
    4.3 实例分析
        4.3.1 劳动消耗量影响指标评估体系的确定
        4.3.2 建立各指标评价矩阵
        4.3.3 建立三角白化权函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4)辽宁省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城市基础设施
        2.1.1 城市基础设施概念
        2.1.2 城市基础设施分类
        2.1.3 城市基础设施特点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系统理论
        2.2.3 协调发展理论
        2.2.4 灰色系统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因素分析
    3.1 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3.1.1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3.1.2 辽宁省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分析
    3.2 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分析
        3.2.1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分析
        3.2.2 辽宁省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分析
    3.3 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4.1 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4.1.4 获取指标权重方法的选择
    4.2 评价模型的构建
        4.2.1 评价模型的比较
        4.2.2 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能力水平灰色关联模型的构建
    4.3 本章小结
5 辽宁省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分析
    5.1 辽宁省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测度
        5.1.1 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5.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1.3 辽宁省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测度结果
    5.2 结果分析
        5.2.1 辽宁省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趋势分析
        5.2.2 辽宁省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5.2.3 辽宁省城市能源基础设施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5.2.4 辽宁省城市给排水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5.3 提升策略
        5.3.1 基于产业发展目标优化基础设施投资结构
        5.3.2 促进PPP等新型投融资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
        5.3.3 以融入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需求来拉动基础设施投资
        5.3.4 加强基础设施决策和运营管理的组织机制建设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基于3E系统耦合的资源型区域协调性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资源型区域
    2.2 资源型区域的分类
    2.3 3E系统理论
    2.4 耦合协调发展理论
3 资源型区域经济、能源与环境发展现状
    3.1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3.1.1 经济规模发展状况
        3.1.2 产业结构分析
    3.2 资源型区域能源发展现状
        3.2.1 能源支持状况
        3.2.2 能源消耗状况
    3.3 资源型区域环境发展现状
        3.3.1 环境污染状况
        3.3.2 环境治理状况
4 3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与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4.1 3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 3E系统耦合协调度的评价模型
        4.2.1 3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模型
        4.2.2 系统内部耦合协调度模型
        4.2.3 系统综合耦合协调度模型
        4.2.4 耦合协调度等级评价标准
5 3E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实证分析
    5.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5.2 发展指数分析
        5.2.1 综合发展指数分析
        5.2.2 经济、能源、环境系统发展指数分析
    5.3 系统综合耦合协调度分析
        5.3.1 系统综合耦合协调度变化的时间分析
        5.3.2 系统综合耦合协调度变化的空间分析
        5.3.3 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区域耦合协调度变化分析
    5.4 系统内部耦合协调度分析
6 资源型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6.1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降低环境污染危害
    6.2 完善减排法规制度,实施差异化环保政策
    6.3 扩大经济对外交流,稳定产业发展态势
    6.4 优化能源消耗结构,控制能源消耗总量
    6.5 协调系统内部关系,弥补区域发展劣势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6)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源-汇系统研究现状
        1.2.2 物源分析研究现状
        1.2.3 辽河口地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工作量
    1.6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辽东湾概况
        2.1.1 气候特征
        2.1.2 水文特征
        2.1.3 海底地形地貌
        2.1.4 入海河流
        2.1.5 区域地质与地质构造
    2.2 辽河概况
        2.2.1 流域概况
        2.2.2 水系概况
        2.2.3 气候特征
        2.2.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2.2.5 地质特征
    2.3 大凌河流域概况
        2.3.1 流域概况
        2.3.2 水系概况
        2.3.3 气候特征
        2.3.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2.3.5 大凌河流域地质构造背景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样品
        3.1.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钻孔沉积物样品
    3.2 研究方法
        3.2.1 粒度分析
        3.2.2 粘土矿物分析
        3.2.3 碎屑矿物分析
        3.2.4 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
        3.2.5 元素化学分析
        3.2.6 ~(210)Pb、~(137)Cs测年
    3.3 资料收集与处理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 河流表层沉积物特征
        4.1.1 河流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4.1.2 河流沉积物粒度特征
        4.1.3 河流沉积物碎屑矿物特征
        4.1.4 河流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 柱状样沉积物特征
        4.2.1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结果
        4.2.2 柱状样沉积物粒度特征
        4.2.3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4.2.4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
第五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海岸线和河流变迁
    5.1 明末(公元16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2 清中期(公元18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3 清末(公元1880~190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4 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4.1 1926 年海岸线和河道
        5.4.2 1933 年海岸线和河道
        5.4.3 1936 年海岸线和河流
        5.4.4 1945 年海岸线和河道
    5.5 60年以来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6 小结
第六章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及物源示踪意义
    6.1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
        6.1.1 流域风化条件
        6.1.2 物源区母岩类型
    6.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沉积物的物源示踪
        6.2.1 河流沉积物粘土矿物示踪标记的稳定性
        6.2.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判别体系
    6.3 小结
第七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
    7.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年代学框架
    7.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沉积环境
        7.2.1 组合Ⅰ
        7.2.2 组合Ⅱ
        7.2.3 组合Ⅲ
        7.2.4 组合Ⅳ
    7.3 岩心中记录的海岸线和河流信息
        7.3.1 岩心中海岸线标志面的确定
        7.3.2 岩心记录的历史海岸线和河流位置
    7.4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
        7.4.1 阶段Ⅰ(1600~1800 年)
        7.4.2 阶段Ⅱ(1800~1909 年)
        7.4.3 阶段Ⅲ(1909~1956 年)
        7.4.4 阶段Ⅳ(1956 年至今)
    7.5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近现代演化的控制因素
        7.5.1 河流输沙量
        7.5.2 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
    7.6 小结
第八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及研究模式
    8.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
    8.2 多河流三角洲的研究模式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钻孔柱状图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学术活动

(7)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水平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内文献综述
        2.1.1 关于产业集聚研究
        2.1.2 关于城市群经济发展相关研究
    2.2 国外研究现状
        2.2.1 关于产业集聚相关问题研究
        2.2.2 关于城市群发展的相关研究
    2.3 研究述评
第3章 相关理论
    3.1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共同演化理论
        3.1.1 共同演化动力机制
        3.1.2 共同演化结构与内容
        3.1.3 共同演化阶段与过程
    3.2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理论
        3.2.1 中心—外围理论
        3.2.2 经济地理与经济增长理论
        3.2.3 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集聚与转移理论
    3.3 产业集聚模式理论
        3.3.1 产业专业化集聚理论
        3.3.2 产业多样化集聚理论
    3.4 城市群产业集聚的理论框架
        3.4.1 城市群产业集聚机理
        3.4.2 城市群产业集聚结构
        3.4.3 城市群产业集聚阶段
        3.4.4 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
第4章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4.1 辽中南城市群集聚基本情况
        4.1.1 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展概况
        4.1.2 辽中南城市群形成与演变轨迹
        4.1.3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发展趋势
        4.1.4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就业分布
    4.2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中存在的问题
        4.2.1 产业集聚相对水平下降
        4.2.2 产业集聚经济效应不显着
        4.2.3 产业集聚空间结构不合理
        4.2.4 产业集聚质量有待提升
第5章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水平测度
    5.1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模式
        5.1.1 产业专业化集聚
        5.1.2 产业多样化集聚
    5.2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专业化集聚发展水平
        5.2.1 产业专业化集聚水平测算
        5.2.2 产业专业化集聚水平城市群比较
    5.3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多样化集聚发展水平
        5.3.1 产业多样化集聚水平测算
        5.3.2 产业多样化集聚水平城市群比较
第6章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分析
    6.1 产业专业化集聚效应
        6.1.1 产业专业化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
        6.1.2 产业专业化集聚的技术创新效应
        6.1.3 产业专业化集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效应
    6.2 产业多样化集聚效应
        6.2.1 产业多样化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
        6.2.2 产业多样化集聚的技术创新效应
        6.2.3 产业多样化集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效应
第7章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
    7.1 产业集聚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7.1.1 城市群人口梯度分布
        7.1.2 主导产业发展水平
        7.1.3 劳动报酬分配比例
        7.1.4 城市群产业发展协调度
    7.2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
        7.2.1 人口梯度分布水平下降
        7.2.2 主导产业发展推力不足
        7.2.3 劳动报酬分配比例偏低
        7.2.4 产业发展协调程度不高
    7.3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优化路径选择
        7.3.1 城市群产业集聚模式选择路径
        7.3.2 合理构建城市群人口梯度布局
        7.3.3 创新驱动城市群主导产业发展
        7.3.4 适度提高城市群劳动报酬分配
        7.3.5 有效增强城市群产业发展关联程度
第8章 促进辽中南城市群产业聚集的对策建议
    8.1 推进辽中南城市群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8.1.1 实施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多样化模式
        8.1.2 扩大核心城市经济集聚辐射能力
        8.1.3 构建区域一体化分工合作体系
    8.2 构建城市群区域产业要素集聚模式
        8.2.1 构建产业结构发展模式
        8.2.2 构建产业组织发展模式
        8.2.3 构建产业技术发展模式
    8.3 优化城市群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8.3.1 调整城市群空间结构
        8.3.2 加强新型一体化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空间调整与协调
        8.3.3 加强区域共同市场建设
        8.3.4 统筹空间规划和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8.4 实施国际化战略,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8.4.1 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8.4.2 深入推进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
        8.4.3 扩大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8.5 实施区域产业要素的供给侧改革
        8.5.1 发挥资本市场的产业集聚效应
        8.5.2 发挥土地市场的产业集聚效应
        8.5.3 发挥人才市场的产业集聚效应
    8.6 发挥区域城市群集聚效应的制度保障
        8.6.1 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保障
        8.6.2 落实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体制机制保障
        8.6.3 国有企业改革改革调整的体制机制保障
        8.6.4 激励体制机制保障
        8.6.5 加强区域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环境特征分析及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河流健康面临的危机
        1.1.2 河流健康理念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内容
第2章 辽河保护区水环境特征研究
    2.1 实验方法
        2.1.1 样品的采集
        2.1.2 试验试剂与仪器
        2.1.3 测试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辽河干流地表水水质时空变化规律及质量状况
        2.2.2 辽河河底沉积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辽河保护区河岸带生态环境特征研究
    3.1 实验方法
        3.1.1 样品的采集
        3.1.2 试验试剂和仪器
        3.1.3 测试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辽河保护区河岸带土壤污染分析
        3.2.2 辽河保护区河岸带有机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3.2.3 辽河保护区河岸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辽河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与鱼类调查研究
    4.1 样点设置与样品采集
    4.2 种类组成
        4.2.1 流域物种组成
        4.2.2 不同生态区物种组成
    4.4 密度
        4.4.1 全流域密度
        4.4.2 不同生态区的密度
    4.5 物种多样性
        4.5.1 全流域的多样性分布特征
        4.5.2 不同生态区的多样性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5.1 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河流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及评价对象
        5.1.2 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5.2 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标准
        5.2.1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标准的确定依据
        5.2.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标准
        5.2.2.1 河流水文指标评价标准(B1)
        5.2.2.2 河流形态指标评价标准(B2)
        5.2.2.3 水体理化指标(B3)
        5.2.2.4 河流生物指标(B4)
        5.2.2.5 河岸带指标评价标准(B5)
        5.2.2.6 河岸带土壤养分指标(B6)
        5.2.2.7 河岸带土壤农药指标(B7)
        5.2.2.8 河岸带生物指标(B8)
        5.2.2.9 保护区社会功能指标(B9)
    5.3 辽河保护区生态健康评价方法
        5.3.1 突变理论的基本原理
        5.3.2 突变理论评价步骤
    5.4 辽河保护区生态健康评价
        5.4.1 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归一化处理
        5.4.2 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5.5 辽河保护区河流生态修复模式的构建
        5.5.1 辽河保护区修复模式的构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9)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国工业遗产的整体情况仍未可知
        1.1.2 城市化高速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的矛盾
        1.1.3 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研究的缺失
    1.2 研究对象
        1.2.1 中国工业遗产
        1.2.2 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
    1.3 国内外既往研究综述
        1.3.1 国外综述
        1.3.2 国内综述
        1.3.3 既往研究的经验与问题
    1.4 研究问题及解决途径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创新及未尽事宜
        1.7.1 研究创新之处
        1.7.2 研究未尽事宜
第二章 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
    2.1 体系结构总述
        2.1.1 体系建立依据
        2.1.2 体系的总体结构
        2.1.3 体系应用技术介绍
        2.1.4 对我国未来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工作实施的讨论
    2.2 国家层级标准研究
        2.2.1 信息采集标准
        2.2.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2.3 城市层级标准研究
        2.3.1 信息采集标准
        2.3.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2.4 遗产本体层级标准研究
        2.4.1 信息采集标准
        2.4.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2.4.3 信息模型标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家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全国工业遗产为例
    3.1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的实施
        3.1.1 信息采集标准
        3.1.2 信息采集的实施及成果
    3.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3.2.1 全国工业遗产GIS数据库建构
        3.2.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3.3 基于GIS的我国工业遗产现状分析研究
        3.3.1 全国工业遗产总体情况分析研究
        3.3.2 我国行政区层面的工业遗产分布研究
        3.3.3 基于我国工业发展史的时空分布研究
        3.3.4 基于行业类型的空间分布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为例
    4.1 天津市工业遗产普查的实施
    4.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4.2.1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GIS数据库建构
        4.2.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文件数据库建构
        4.2.3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
    4.3 基于GIS的天津工业遗产分析及廊道规划研究
        4.3.1 天津工业遗产总体分析研究
        4.3.2 天津工业遗产廊道规划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遗产本体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例
    5.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采集的实施
        5.1.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简介
        5.1.2 信息采集的实施
    5.2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5.2.1 GIS数据库框架建构
        5.2.2 文件数据库的建构
        5.2.3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构
    5.3 GIS在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5.3.1 基于时态GIS的大沽船坞历史沿革探究
        5.3.2 基于GIS技术的价值评估研究
        5.3.3 GIS技术指导下的保护规划编制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遗产本体层级BIM信息模型建构及应用研究--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为例
    6.1 工业遗产领域BIM技术工作流程研究
    6.2 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的信息采集与处理
    6.3 BIM信息模型建构研究
        6.3.1 轮机车间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6.3.2 甲坞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6.3.3 BIM在工业设备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6.4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6.4.1 Revit自带功能在工业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与弊端
        6.4.2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
        6.4.3 轮机车间残损信息管理研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7.1 本研究内容总结
    7.2 本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参考文献
本人学术成果
鸣谢
附录A 中国工业遗产名录(笔者编制,截至2018年6月1 日)
附录B 国内外工业(文化)遗产普查表汇编
    附录B-1《世界遗产名录》遗产申报材料
    附录B-2 英国IRIS调查表
    附录B-3 美国HABS调查表
    附录B-4 美国HAER调查表
    附录B-5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附录B-6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
    附录B-7 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8 上海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9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10 济南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11 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C 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笔者编制)
    附录C-1《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2018 年试行版)》
    附录C-2 普查表填写规范
        (1)封面
        (2)基本信息
        (3)生产工业流程
        (4)重要建构筑物遗产
        (5)重要设备遗产
        (6)测绘图
        (7)照片
        (8)参考文献和其他信息
    附录C-3 中国工业遗产编号索引
    附录C-4 《中国工业遗产行业名称及代码表(2018 版)》
附录D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信息采集表(笔者编制)
    附录D-1 《工业遗产历史环境调查表》
    附录D-2 《工业建构筑物残损信息调查表》
    附录D-3 《工业遗产设备信息调查表》
    附录D-4 《三维激光扫描站位记录表》
    附录D-5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文献资料登记表》
    附录D-6 《生产工艺流程登记表》
附录E 工业遗产相关行业类型列表翻译及整理
    附录E-1 英国IRIS工业遗产普查表附录I工业行业类型
    附录E-2 1936 年中华民国《实业部月刊》工业分类[105]
    附录E-3 1982 年版《中国统计年鉴》中工业分类
    附录E-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3-1984》
附录F 各层级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框架标准(笔者编制)
    附录F-1 国家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附录F-2 城市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附录F-3 遗产本体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附录F-4 遗产本体层级文件数据库框架
附录G 工业遗产BIM信息模型标准化族库(笔者编制)
附录H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成果展示(笔者参与)
附录J 轮机车间主要残存信息汇总(笔者编制)

(10)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1.3.1 公共投资内涵及结构研究
        1.3.2 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
        1.3.3 公共投资技术效率研究
        1.3.4 公共投资微观绩效相关研究
        1.3.5 公共投资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1.3.6 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1.6.1 研究的创新点
        1.6.2 存在的不足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环渤海经济区
        2.1.2 公共投资
        2.1.3 公共投资绩效
        2.1.4 公共投资绩效评价
        2.1.5 公共投资满意度
    2.2 公共投资绩效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投资乘数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最优规模理论
        2.2.4 制度绩效理论
        2.2.5 公共投资结构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的现状分析与宏观趋势
    3.1 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现状的总体评价
        3.1.1 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规模现状
        3.1.2 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的相对水平
        3.1.3 环渤海经济区分行业公共投资结构
    3.2 环渤海经济区五省(市)公共投资现状及结构变动
        3.2.1 环渤海经济区五省(市)公共投资规模格局分布
        3.2.2 环渤海经济区五省(市)公共投资结构变动
        3.2.3 基于人口分布的公共投资非均衡性测度
    3.3 环渤海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公共投资的横向比较
        3.3.1 公共投资规模的区域比较
        3.3.2 公共投资结构的区域比较
    3.4 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政策的阶段性变迁
        3.4.1 1978~1997年公共投资制度的探索、改革时期阶段
        3.4.2 1998~2010年公共投资的规范化、多元化阶段
        3.4.3 2011年至今公共投资结构的全面优化阶段
        3.4.4 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投资的政策趋势
    3.5 本章小结
4 省级层面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宏观绩效
    4.1 基于省级面板随机前沿模型的公共投资产出效率
        4.1.1 理论机制
        4.1.2 面板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设定和变量选取
        4.1.3 模型实证分析
    4.2 基于AHP-TOPSIS的环渤海经济区省级公共投资绩效评估
        4.2.1 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4.2.2 基于AHP-TOPSIS的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绩效评价
        4.2.3 评估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地市层面的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1 DEA基础模型及静态绩效测度结果
        5.1.1 DEA基础模型
        5.1.2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5.1.3 基于DEA基础模型的静态效率综合评价
    5.2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公共投资动态效率测度
        5.2.1 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5.2.2 时间序列的平均Malmquist指数效率比较及分解
        5.2.3 Malmquist-TFP指数的测算结果及区域比较
        5.2.4 讨论与启示
    5.3 基于TOBIT模型的环渤海经济区地市级公共投资绩效影响因素
        5.3.1 参数方法--TOBIT模型介绍
        5.3.2 变量选择、数据来源与模型设计
        5.3.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公共投资满意度的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微观绩效研究
    6.1 数据来源和说明
    6.2 公共投资居民满意度调查情况
        6.2.1 数据收集的基本情况说明
        6.2.2 居民对公共投资满意度评价结果分析
    6.3 公共投资居民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与变量选取
        6.3.1 模型构建
        6.3.2 变量的选取
    6.4 基于Logistic模型和因子分析的评价结果及解释
        6.4.1 公共投资绩效满意度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6.4.2 Ordinal 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7.1 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绩效存在的问题
        7.1.1 公共投资体制弊端引致投入产出的效果差
        7.1.2 公共投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经济导向和形式化
        7.1.3 对过度投资的约束不够和地方债务膨胀
        7.1.4 公共投资结构失衡和阶段性波动问题突出
        7.1.5 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的微观绩效有待提升
    7.2 政策建议
        7.2.1 合理控制和调节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规模
        7.2.2 进一步优化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结构
        7.2.3 强化对公共投资绩效的多层次评估和审计
        7.2.4 优化公共投资项目的建设质量和管理体制
        7.2.5 创新基于服务对象满意度为重要绩效目标的机制
8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专家调查咨询问卷
    附录2: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绩效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
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四、浅谈盘锦地区水利建设状况及今后发展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D]. 向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2]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研究[D]. 罗冲.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3]小型水利工程劳动定额消耗量研究[D]. 杨柳.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4]辽宁省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侯乐乐.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5]基于3E系统耦合的资源型区域协调性发展研究[D]. 马玲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6]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D]. 刘大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水平及效应研究[D]. 雷智中. 辽宁大学, 2019(07)
  • [8]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环境特征分析及健康评价[D]. 郭凡嫡. 东北大学, 2019(01)
  • [9]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D]. 张家浩. 天津大学, 2018(06)
  • [10]环渤海经济区公共投资绩效研究[D]. 张永春. 武汉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浅谈盘锦地区水利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