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稻麦科技2003年(第21卷)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周丽威[1](2020)在《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文中研究说明教科书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小课本大启蒙已经成为教科书研究领域的共识。教科书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价值载体。习近平关于“教科书是国家事权”的重要论断为我国教科书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新时代教科书建设面临大众化、全球化等诸多困境,教科书建设必须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基础。因此,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地融入教科书建设,如何保持我国教科书建设方向的正确性等重要问题亟须各学科加强教科书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目前,语文、政治等科目的中小学教科书的价值溯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研究尚处于缺位状态。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强调广泛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近年来,怀特海有机哲学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怀特海全集翻译与研究”成为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选题之一,世界着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认为有机哲学是解决哲学乃至社会科学问题的突破口。再者,我国着名学者王南湜提到“将怀特海与马克思有机结合”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鉴于怀特海有机哲学价值理论深刻的洞见性,其对教科书理论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选择、确定和改进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本研究主要以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历史比较法为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进行梳理,提炼不同时期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通过内容分析法,依据构建的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从教科书内容、教科书呈现方式、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主体四个维度,探寻不同时期教科书的价值取向。运用历史比较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做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概括其嬗变特点和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经历了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教科书、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教科书和走向多元取向的教科书三个阶段。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中学生物教科书,始于清朝末年,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在急于求成的应用心理下,教科书被赋予了“救世”的价值。这一时期国人主要将西方教科书的结构“舶来”,呈现出“依葫芦画瓢”的结构主义取向;之后,生物学经历了短暂的学科大发展,特别是实用主义在我国大行其道的时期,生物教科书的体验性、实用性理念被提出;自新中国成立到新课改前夕,生物教科书发展历经波折,从仿苏的一元取向到兼收并蓄各方文化,生物教科书也进行了一纲多本式的形态学和知识论的改变。纵观我国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变迁历程,呈现出典型的从本质到多元的发展特点:在课程目标取向上,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在生物教科书内容取向上,从博物到生物学;在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取向上,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在教科书呈现方式取向上,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在坚持的宏观理念上,政治取向贯穿始终。从目标、内容、编写者取向、呈现方式以及理念上均体现出了本质到多元的路向。通过文本分析,发现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问题:本质主义视阈下对结构的过度强调;反本质层面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在二者融合的视角下看,本质和反本质的均质化造成取向的平均主义。最后,本研究从有机哲学视阈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进行前瞻,提出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多种可能路径:在目标建构上,生物教科书要凸显生物圈命运共同体;在编写思维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注重关系性思维;在课程理解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在课程愿景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指出生物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注重整体性维度、生态性维度、生活性维度和教育性维度。厘清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历程、特征及问题,不仅需要一种历史学视角的经验总结,更需要一种本体意义上的透视,从价值取向的视角进行一种有机哲学式的审思既能助益我国教科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理论的完善注入新的活力。
洪艳[2](2017)在《畲族古歌音乐研究》文中认为畲族是南方少数民族中无系统文字的游耕少数民族,在现有畲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中,有相当多的历史史料都是来自于歌的记忆。畲族的古老歌是以畲族人自己为主位的记忆,是畲族人自己关于对自我群体历史信息的回望,与汉族史籍居于汉人主位所记录的"畲族"以"蛮"、"獠"、"峒"、"徭"、"畲客婆"为描述对象的历史叙事显然是有差异的。畲族的"歌",不仅仅是"歌",她是一种"歌文化",是居于畲族族群内部的对于"状元"、"老师"、"秀才"等行列人士的一种显性评判标准,是畲族族群体现出广泛性存在的"歌老师"面貌的隐形特征的浮现。站在汉族文化的高地,畲族人普遍受教育的程度与汉人有差距,但以畲族为主体的畲歌却是一个包罗万象,富含哲理,无所不有的知识宝库,在畲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畲歌是一座悬浮于畲族族群聚居地域上方的"空中学校",其传播的文化力量纵深地延续到自古到今的畲族人的血脉中。回溯这一条血脉的开端,"畲族古歌"的"传落"使畲族的文化基因得以忠实地遗传。她如此重要,却被人遗忘。当下,"畲族古歌"除了在文学、历史研究意义上被学者提及之外,尚未出现具音乐学意义的专门观察和研究。畲族古歌,必须厘清古歌和史诗在音乐学上的内涵和外延。考诸史册,古歌应该早于史诗的诞生,史诗是古歌在文学、诗歌样式上的成熟阶段。音乐学上的古歌概念则无需史诗所体现出来的庄重感、无需专门歌者、听众可在场也可不在场、无需宏大形制的设定。畲族古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范畴中,具有创世内容、神话传说、史诗性的古歌,包括公认的《高皇歌》、《祖公祖婆歌》、《盘古歌》等,广义范畴中,还应包含形制短小的祖宗歌、祭墓歌、劝理歌、祭祀歌、拉杂歌等。因此,考察畲族古歌,除了考察狭义的"古歌"之外,不应该忽视流变最少、传讹最少、传承单一的极具古老性的畲族宗教科仪歌和畲族儿歌。因此,笔者在田野调查一手资料基础上,从现有的古歌遗留中进行文化和音乐的分析,提出符合"畲族古歌"的三个条件,并从畲族人自述为最古老的《黄昏歌》出发对畲族古歌的"停声"、"级进音程"、"固定三音列"、"折声"、"非典型字词结构"、"打音唱"之古老歌音润腔、畲族的古老"学师"仪式等研究对象进行了音乐和文本上的细部分析,从而得出:畲族古歌的核心音高材料为"折声","折声"与各地"色彩音列"的组合便构成了各地的畲歌;畲歌字词的无序性体现了她的古老特征,畲族衬词的加入体现了畲族人关于衬词加入的性别区分,四字句字词结构或为畲歌形成之雏形完整形态;初次提出古老畲歌的润腔由五种主要歌音构成;针对目前学界的谬误,提出濒临失传的畲族古老大型仪式"传师学师"不是"祭祖"、不是"成人礼"、"传师学师"应为"传度学法"的结论;在目前学界对于"传度学法"仪式的概要记录基础上首次将"款头"内容进行了目前为止最为详细的现场记录;本文首次在仪式音乐词格中发现了仪式音乐唱词存在大量的其他民族所未见的畲族特殊词格"三条变",并将他们的原型与变化进行了"同结构"、"近结构"、"远结构"、"变结构"的阐释;文中在畲族仪式歌中发现了一首与河南省灵宝县的孝歌在音乐旋律表达上具有极高的相似度,为当下畲族族源考证之一的"源出河南夷"的学术猜想,提供了目前第一份音乐上的佐证。文末,笔者将畲歌的独特审美与畲歌"歌场"的"仪式化"与"网络化"转移进行了阐述。最后,笔者希望,真正的保护是不要去"干涉它",让它"自己生长",从外围给予帮助,而不是从内部进行干预,真正的失传是将她"吞噬"、"同化"、"异化","失去自我"。从外围给予一切支持,让它自己"活着",才会是真正的畲歌。
高健[3](2014)在《新疆方志文献研究》文中认为方志即地方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能够持续千年不间断编纂的历史文献。新疆(西域)地处祖国西陲,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具有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自汉代中央政府统一西域以来,西域与内地的交流日益紧密,而方志的编纂正是这种紧密联系的文化纽带。西域的古方志兴起于汉代张骞、班勇等人所纂的西域地记或风土记,这类带有考察性质的文献也正是中国传统方志的源头之一——两汉地记、风土记。新疆方志的兴起与祖国内地方志的兴起是同步的。也正是依靠采择这些早期西域方志材料,《汉书》、《后汉书》等正史史籍中的“西域传”才有了丰富而生动的记述,才最终确立了我国正史史籍中“西域传”的应有地位。因此,新疆方志从一开始就具有备了实地考察和关系国家利益的独特特征。隋唐时期是新疆方志编纂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阶段。这些新疆方志虽然大多亡佚,但从仅存的敦煌图经残卷来看,其种类多而体例严谨,记述内容注重当地实际情况,改变了两汉西域地记中志怪传闻较多的局面。宋代及元、明是中国方志的定型和繁盛时期,但与之相反,由于多种历史原因,西域孤悬塞外,新疆的方志编纂进入了长期的低潮期,宋、元两朝基本没有,明代仅有几种根据出使或行记改编的准方志。归根结底,新疆方志的盛衰与中央王朝国力的盛衰一脉相承。尽管如此,在屈指可数的这几部准方志中,中原对西域的交流和影响随处可见,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方志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文化传播功能。自清代乾隆朝重新统一西域后,新疆方志的编纂进入了历史上第二个高峰阶段。这个大的高峰阶段不是瞬间的,而是由持续脉冲式的几个高峰所组成。其成就不仅表现在质量高、数量多、种类繁、规模大、体例新等诸多方面,而且还表现在与西北史地学的完美结合,赋予了方志新内容、新思想,提高了方志的学术地位。这种成就和地位是民国时期乃至今天的新疆方志编纂所难以企及的。本文论题《新疆方志文献研究》将上述自汉代至民国间新疆的方志编纂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按照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汉、唐、明时期西域古方志文献概况;梳理分析了清代新疆方志文献概况;总结了民国时期新疆新方志的特点。其中重点是围绕方志文献来研究,对清代各个细分阶段的代表方志进行了详细探讨,总结了清代新疆方志文献的编纂体例、类型、特征,并对新疆方志文献中的舆图予以了特别分析。最后对全部新疆方志作了提要解题。本文首次对新疆方志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在分析和论述中,笔者发现并运用了一些新材料,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运用辑佚、考据等传统文献学方法对两汉时期部分西域古方志进行了文献考证,提出了新观点;首次将新疆方志与史学、西北史地学进行了对比研究,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方志所起的作用,提出了一些新观点;首次系统论述了清代新疆方志的编纂特点;提出了清代新疆方志的分期问题;首次对清代新疆方志舆图进行了总结分析:首次对民国新疆方志作了全面总结,并发现了一批新的民国方志文献。此外对日本所编新疆方志也首次予以了总结分析。新疆方志历史久远,内容独特,编纂和流传特别复杂,还有许多空白需要研究填补。笔者所论所述也难以全面,还很不完善,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汪泽[4](2011)在《农业部明确“十二五”土肥水工作三大目标》文中提出2011年7月7日,农业部在四川广安召开全国土肥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土肥水工作要"促增产、提效率、保安全",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国新增高标准农田0.33亿hm2,新增节水农业技术应用面积0.07亿hm2,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覆盖
徐春琴[5](2010)在《赞宁《笋谱》研究》文中认为今人所见的《笋谱》是宋代着名高僧赞宁的一部自然科学着作,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笋类的专着。其文字虽仅有一万字左右,但其包含的内容博杂。在该书中,赞宁不仅较为全面地介绍总结笋的植物学知识,而且其记载还涉及了多学科领域,有些至今仍很受用,具有一定的价值。《笋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笋类的专着,但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对其研究尚属空白,笔者则试对该书作了一个系统的研究,为探讨《笋谱》的学术价值作初次尝试。本论文分三章对《笋谱》一书作了总体的考证和评述。第一章厘清《笋谱》的作者、成书年代、成书背景及其版本情况等。首先,主要从文献学的角度,根据前人文献记载以及书中的内容,考证今流传的《笋谱》为赞宁所作、此书的成书时间大致在开宝四年(971)到太平兴国三年(978)之间。其次,结合成书的时代特点及其赞宁的个人情况,探讨了《笋谱》的成书背景,包括竹资源大规模开采、食笋之风盛行的时代背景,文人恋竹情结、僧侣视笋为命的情感背景以及赞宁个人博闻多识、重视着书立说的学术背景。再者,依据目录文献记载以及笔者所见的《笋谱》版本情况,对其进行简要介绍。第二章主要研究《笋谱》的内容。首先,针对《笋谱》的内容的博杂,主要借助表格,利用科学的归纳法对《笋谱》的内容进行整理、总结。同时试对相关问题进行说明,如记载的种竹法是对前人的继承与发展、未引用韩愈的诗文非赞宁出于私心等。其次,利用文献考据的方法,考证《笋谱》书中的一些谬误。如记载的竹、笋类有重复者,有合两种笋为一种者,引用的文献也有些错误等。再者,探讨《笋谱》的着述特点,主要是其体例仿照陆羽的《茶经》,内容博引旁证、注重考证的特点。第三章主要是从现代学术角度来挖掘《笋谱》的价值。《笋谱》一书中不仅介绍了笋、竹的植物学知识,而且保存了许多医药、生活科学、风俗习惯、神话传说以及音韵学等方面的知识。书中内容还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文化、竹文化等人文价值。除此之外,《笋谱》引用很多古籍文献,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
苏俊[6](2008)在《低剂量辐射对HMW-GS基因转化小麦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主要有两方面研究内容:1.用剂量为0.5KRad、1.0KRad和1.5Krad的γ射线照射孕穗期的小麦,开花期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HMW-GS 5+10亚基基因导入小麦;2.用剂量为0.5KRad、1.0KRad、2.0KRad和5.0KRad的软γ射线照射小麦幼胚后诱导愈伤组织,恢复培养后用基因枪法导入HMW-GS5+10亚基基因。目的是利用辐射与遗传转化相结合的方法,将优质蛋白亚基HMW-GS5+10基因导入小麦中改良其品质,同时研究低剂量辐射对遗传转化的影响,确定促进小麦遗传转化的活体和幼胚的适宜照射剂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对13个基因型的幼胚进行培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分化率和培养力均存在基因型差异,而各基因型的出愈率差别不大。农大718、龙麦29和龙麦8培养力较高,是较理想的转化试材。三种外植体(幼胚、幼穗和成熟胚)培养效果表明,幼胚、成熟胚的出愈率基本相同,高于幼穗,且差异达极显着。分化率差异较大,高低趋势为幼胚>幼穗>成熟胚,培养力大小为幼胚>成熟胚>幼穗。可见幼胚是较理想的遗传转化外植体,但选择何种外植体作为试材还应考虑试验条件,取材方便与否等因素。以龙辐麦8、龙辐819、龙麦29、东大718、K1122和K234品种(系)的幼胚为试材,在三种培养基上(MS、2MS和B5)进行培养力的研究。6个品种(系)在三个培养基上的诱导率在93.98%~100%之间;在MS培养基上6份材料的平均分化率为26.7%,2MS培养基上为18.3%,而在B5培养基为1.7%。综合出愈率、分化率情况,对以上6个品种进行幼胚的离体培养,最适宜培养基为MS培养基。软γ射线照射后对愈伤组织增重量有影响,0.5KRad照射的愈伤组织增重量与对照差异不大,且随照射剂量的加大愈伤组织增重量呈递减趋势。龙麦29、龙辐819、农大718和龙辐麦8四个品种的幼胚辐射后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上,第14-16天左右出现增重量峰值,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愈伤组织重量呈递减趋势,随着剂量增加愈伤组织增重逐渐下降。超微结构观察表明软X射线照射小麦幼胚产生的愈伤组织会产生核膜断裂、质壁分离、线粒体空泡化、液泡数增多变大等现象,且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其变化更明显。从形态和功能上分析辐射能够打破细胞自身防卫封闭系统,有利于外源基因导入。利用基因枪法将HMW-GS5+10亚基基因导入愈伤组织中,在照射剂量为0.5和1.0 KRad的软γ射线照射幼胚的处理中有4株经PCR和PCR-Southem杂交检测证实该基因已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中。试验结果证实,转基因植株均为经过低剂量辐射处理得到的,且转化率明显高于对照;对照及其它辐射处理均没有获得转化植株。经SDS-PAGE电泳分析,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HMW-GS5+10亚基基因的龙辐麦8号和龙辐麦10号中,已在3株小麦中有HMW-GS5+10亚基基因的蛋白表达,经PCR和PCR-Southern杂交证实,目的基因已整合到这3株小麦基因组中。龙辐麦10号转化率为1.95‰;龙辐麦8号转化率为6.51‰。这3株小麦的照射剂量分别是:龙辐麦10号1株,剂量为1.0KRad;龙辐麦8号2株,剂量为0.5KRad。由此可认为,对小麦进行低剂量的辐射处理可提高其遗传转化率。低剂量辐射处理促进遗传转化的适宜剂量大致为:用γ射线照射孕穗期植株剂量为0.5KRad-1.0KRad;用软γ射线照射幼胚为0.5-1.0KRad。转基因品系除目的基因性状表达外,其它农艺性状也产生变化,主要是由于目的基因整合位点的随机性及基因间互作造成的。对转HMW-GS5+10基因的品系进行品质分析,其沉淀值、稳定时间、延伸性和面积较受体有较大提高。对转HMW-GS5+10基因的转基因品系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均具有5亚基和10亚基,从蛋白质水平证实目的基因的表达。
二、福建稻麦科技2003年(第21卷)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稻麦科技2003年(第21卷)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事关国家事权的教科书建设需要加强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 |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有助于某些社会及教育问题的解决 |
(三)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研究缺位 |
(四)有机哲学价值论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审视提供一种新视阈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教科书与生物教科书 |
(二)价值取向 |
(三)中学 |
四、研究设计 |
(一)时间范围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分析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教科书研究文献综述 |
(一)教科书研究综述 |
(二)生物教科书研究综述 |
二、有机哲学价值论研究综述 |
(一)文献检索概览 |
(二)有机哲学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反思 |
(一)生物教科书研究的理论基础还有待挖掘 |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迫在眉睫 |
(三)对生物教科书的事实之思掩盖了价值之辨 |
(四)有机哲学对于生物教科书研究有着强烈的可借鉴性 |
第二章 有机哲学价值理论 |
一、价值理论生发背景及核心概念说明 |
(一)价值理论生发的背景 |
(二)核心概念说明 |
二、价值的内涵 |
(一)价值的本质:事件的内在实在性 |
(二)价值的拓展:自然机体也具有自身的价值 |
三、有机哲学价值论的核心范畴及构成 |
(一)基本原理 |
(二)事实与价值 |
(三)模式理论 |
(四)情感理论 |
(五)有机哲学的价值构成或命题 |
四、有机哲学知识价值论 |
(一)知识的整体性 |
(二)“认识”包含三个因素:主体、资料和主体形式 |
(三)三种知觉方式:因果效验、直接表象、符号指称 |
(四)科学与美不可分离 |
(五)注重智慧生成 |
第三章 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02-1911) |
一、结构主义及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
(一)结构主义 |
(二)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
(二)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 |
四、对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四章 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12-1948) |
一、实用主义及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
(一)实用主义 |
(二)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
(二)生物教科书的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四、对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五章 走向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49-2003) |
一、多元取向的总体特征 |
(一)多元取向的内涵 |
(二)多元取向的特征 |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及特点 |
(二)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四、对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六章 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有机哲学审视 |
一、价值取向嬗变的特点:从本质到多元 |
(一)课程目标: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 |
(二)生物教科书内容:从博物到生物学 |
(三)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 |
(四)教科书呈现方式: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 |
(五)政治取向贯穿始终 |
二、价值取向的问题:基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一种考察 |
(一)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易于形成“呆滞的知识” |
(二)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 |
(三)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均质化,忽略对比的和谐 |
第七章 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 |
一、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应凸显命运共同体 |
(一)整体宇宙观视阈下的生物圈命运共同体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整体性维度 |
二、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重视关系性力量 |
(一)生态观上的担当:关系力量思维下的共享生态观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态性维度 |
三、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需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 |
(一)有机哲学与生物学在生活观上的创新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活性维度 |
四、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 |
(一)有机思维下的智慧生成 |
(二)教科书编写的教育性维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清末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2 民国时期生物教科书编着者的学科背景 |
附录3 民国时期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4 民国时期教科书作者及其出版教科书的统计 |
附录5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知识内容框架梳理 |
附录6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梳理表 |
附录7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8 教科书文本汇总表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畲族古歌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缘起 |
一、环境与经历 |
二、缘起的缘起 |
田野与材料 |
一、笔者的田野 |
二、田野材料归类 |
研究方式与手段及其预案 |
一、研究方式与手段 |
二、研究中的问题及预案 |
论题的理论意义与创新 |
概念述要 |
第一章 古歌"之说" |
引言 |
第一节 "古歌"的文本解读 |
一、殷周时期或上古的歌谣 |
二、少数民族的创世及神话、传说歌谣 |
三、探讨比《诗经》更早的古歌(集) |
四、文学性质的佚名诗歌或杂曲歌辞 |
五、民间经验俗语的泛指 |
六、古的音调 |
第二节 古歌与史诗 |
一、古歌 |
二、史诗 |
三、古歌与史诗之异同 |
第三节 兼及歌谣、谣谚、童谣、儿歌 |
一、歌谣与谣谚 |
二、童谣与儿歌 |
第四节 少数民族"古歌"研究现状 |
一、"古歌"在音乐学上的探讨 |
二、少数民族"古歌(史诗)类"音乐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畲族古歌音乐研究概述 |
第一节 畲族音乐研究综述 |
一、第一个三十年(1950-1980) |
二、第二个二十年(1980-2000) |
三、畲族音乐研究中的2002年 |
四、2002年至今 |
五. 畲族民歌音乐形态分析研究 |
第二节 畲族古歌音乐研究综述 |
一、"畲族古歌"一词的正式提出 |
二、"畲族古歌"点缀式的闪现 |
三、关联研究中的"畲族古歌"音乐分析片段 |
四、《高皇歌》研究 |
第三节 畲族古歌的广义及狭义范畴 |
一、符合"畲族古歌"的三个条件 |
二、狭义范畴 |
三、广义范畴 |
第三章 畲歌的"发生"——古歌的吟唱 |
引论 |
第一节 "歌娘"之"黄昏歌"的吟唱 |
一、乐句"停声"的独特现象 |
二、级进音程固定组合的选择与频率 |
三、三音列固定组合的频率与表达 |
四、"抑扬"之音连接表达 |
第二节 畲歌的"折声"与"转音" |
一、田野的声音 |
二、"折声"的原型与变形 |
小结 |
第四章 畲歌字词结构存在样式、音乐地位与民间定位 |
第一节 透视传统畲歌的字词结构 |
一、一般观念中的畲歌典型字词结构 |
二、畲歌非典型字词结构 |
第二节 传统畲歌"衬词"存在样式 |
一、三字头衬词加入类 |
二、五字头衬词加入类 |
三、六字头衬词加入类 |
四、七字头衬词加入类 |
五、仪式歌衬词加入类 |
第三节 传统畲歌"衬词"的音乐地位与民间定位 |
一、畲歌衬词的音乐地位 |
二、畲民的衬词观 |
第五章 畲人古老"歌音"音腔的遗留 |
第一节 畲歌"歌音"之音腔印象 |
第二节 关于"音腔" |
一、"音腔" |
二、"畲歌的假声" |
三、汉族观念的"假声"&畲族观念的"打音唱" |
四、畲族"打音唱"之歌唱样态 |
第三节 畲族"打音唱"歌音之古老润腔 |
一、"滑煞歌音" |
二、"顿促歌音" |
三、"伤音歌音" |
四、"小波浪歌音" |
五、"游移歌音" |
第六章 声音与仪式融合胶着的文明图示 |
第一节 畲民的信仰 |
一、畲族族源与始祖 |
二、畲族的祖先崇拜 |
三、畲族现存传统仪式提要 |
第二节 以田野的名义为畲族古老仪式"传度学法"正名 |
一、"传师学师"不是"祭祖" |
二、"传师学师"不是"成人礼" |
三、"传师学师"应为"传度学法" |
第三节 感临畲族古老仪式现场 |
一、关于柳山半岭村 |
二、"学师"的序曲 |
三、角色分配 |
四、法堂布置 |
五、神祉体系 |
六、法器、法衣、祖担、师担 |
七、锣鼓与琴 |
第四节 仪式印象之"款头"全记录 |
一、上篇——引朝 |
二、中篇——度水 |
三、下篇——三朝 |
小结 |
第五节 唱舞?道教?戏剧? |
一、唱舞? |
二、畲族原始宗教与道教之"闾山教"的合流 |
三、"传度学法"与"戏剧化"安排 |
第六节 "传度学法"古老仪式的信息遗留 |
一、古老仪式中的词格与"三条变" |
二、仪式中唱词"三条变"的原型与变化 |
第七节 关于"河南夷"——畲族族源猜想的音乐举证 |
一、源出"河南夷"之梳理 |
二、畲族仪式歌与河南民间孝歌 |
第七章 传统畲歌的美学与现代化"歌场" |
第一节 畲家人的畲歌审美文化意蕴 |
一、畲歌的隐喻观之古语、暗语、规矩用语及独特畲话 |
二、畲歌的平仄观之"落字"用韵及"不韵"之俗语 |
三、畲歌情趣观之"白"与"比" |
第二节 现代化畲歌歌场的"仪式化"出路与"网络化"转移 |
一、新生态畲歌文化的诞生 |
二、歌场的"仪式化"出路 |
三、歌场的"网络化"转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译着及外文文献 |
附录 |
一、畲族古籍资料 |
二、谱例 |
三、田野记录图片 |
跋 |
(3)新疆方志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背景概况 |
第一节 新疆自然与历史地理环境 |
一、自然地理环境 |
二、历史地理环境 |
第二节 新疆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
一、汉唐至元明新疆行政体制 |
二、清代新疆行政管理体制 |
三、民国新疆行政管理体制 |
第三节 新疆方志概况 |
一、新疆方志数量 |
二、新疆方志类型 |
三、新疆方志名称 |
四、新疆方志体例 |
第二章 西域古方志 |
第一节 汉晋西域佚志 |
一、《出关志》 |
二、班勇《西域风土记》 |
三、道安《西域志》 |
第二节 隋唐西域图经与地志 |
一、隋唐西域佚志 |
二、敦煌文献中的西域图经和地志 |
三、隋唐西域方志的编纂体例 |
四、隋唐西域方志的价值 |
第三节 宋元明西域方志 |
一、宋元西域方志 |
二、明代西域方志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新疆方志的编撰与发展 |
第一节 开端与创新:乾隆年间西域方志编纂的繁荣 |
一、《西域图志》的编纂 |
二、南疆区域志的编纂 |
三、事宜类方志的繁荣 |
第二节 发展与融合:方志与西北史地学的交融 |
一、和宁及其所编方志 |
二、徐松及其所编方志 |
三、《大清一统志》与“新疆统部”的编纂 |
四、清代新疆方志与西北史地学之关系 |
第三节 普及与完善:清末乡土志与《新疆图志》 |
一、建省后的首部通志《新疆四道志》 |
二、新疆乡土志的编纂与流传 |
三、《新疆图志》及其各分志的编纂 |
四、新疆乡土志与《新疆图志》文献关系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新疆方志文献特点 |
第一节 清代新疆方志纂修者之特点 |
一、满族人士的广泛参与 |
二、遣员和流寓文人的参与 |
三、纂修者身份分析 |
第二节 清代新疆方志编纂特点 |
一、体例严谨,体裁多样 |
二、事宜类方志独具风采 |
三、区域性方志多而州县志少 |
四、官修少而私纂多 |
第三节 清代新疆方志内容特点 |
一、多收御制诗文 |
二、门类独特 |
三、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并重 |
第四节 清代新疆方志版本流传特点 |
一、多以稿抄本传世 |
二、总志与分志、单行本并行 |
三、版本系统复杂 |
四、同书异名混乱 |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新疆方志 |
第一节 民国新疆方志的变革 |
一、传统方志的艰难维系 |
二、新方志的兴起 |
三、民国新疆兵要地志 |
第二节 民国续修新疆通志的理论之争 |
一、设局修志未成 |
二、续修新疆通志的理论之争 |
第三节 民国时期日本所编新疆方志 |
一、日本对新疆方志的收集 |
二、日本所编新疆方志概述 |
三、日本所编新疆方志特点 |
小结 |
第六章 新疆方志舆图 |
第一节 新疆方志舆图概况 |
一、中国古代方志舆图概况 |
二、新疆方志舆图概况 |
三、主要方志舆图介绍 |
第二节 新疆方志舆图的内容和类型、特点 |
一、新疆方志舆图内容、类型 |
二、编纂体例特点 |
第三节 新疆方志舆图价值 |
一、史料价值 |
二、艺术价值 |
三、方志学价值 |
小结 |
结语 |
附录新疆方志提要 |
一、西域古方志 |
二、清代方志 |
三、新疆乡土志 |
四、民国方志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赞宁《笋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
第一章 《笋谱》的作者、成书年代、成书背景、版本简介 |
一、《笋谱》的作者考 |
二、《笋谱》的成书年代 |
三、《笋谱》的成书背景 |
四、《笋谱》的版本简介 |
第二章 《笋谱》的内容研究 |
一、《笋谱》的内容简介及整理 |
二、《笋谱》的内容考误 |
三、《笋谱》的着述特点 |
第三章 《笋谱》的学术价值 |
一、《笋谱》的植物学价值 |
二、《笋谱》的医药学价值 |
三、《笋谱》的生活科学价值 |
四、《笋谱》的人文价值 |
五、《笋谱》的其他价值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历来书目对《笋谱》的着录 |
附录二:《笋谱》版本的现存状况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低剂量辐射对HMW-GS基因转化小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进展 |
1.1.2 小麦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
1.1.3 高分子谷蛋白(HMW)基因的遗传及与品质的关系 |
1.1.4 辐射诱变对作物遗传转化的影响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质粒的构建 |
2.3 质粒转化方法 |
2.3.1 花粉管通道法 |
2.3.2 基因枪转化法 |
2.4 转基因植株检测 |
2.4.1 植株叶片全DNA的提取 |
2.4.2 PCR扩增 |
2.4.3 POR—Southern杂交 |
2.5 HMW-GS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测定 |
2.5.1 HMW-GS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提取 |
2.5.2 蛋白分离 |
3 结果和分析 |
3.1 基因枪法转化小麦的研究 |
3.1.1 组织培养的基因型效应 |
3.1.2 低温处理的培养效果 |
3.1.3 不同外植体的培养效果 |
3.1.4 不同培养基的培养效果 |
3.1.5 照射后愈伤组织重量的变化 |
3.1.6 辐射处理后愈伤组织的超微结构的变化 |
3.1.7 基因枪转化5+10基因的植株再生及PCR检测 |
3.1.8 PCR—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 |
3.2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小麦 |
3.2.1 γ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品种结实率的影响 |
3.2.2 T_1代SDS—PAGE电泳检测导入目的基因 |
3.2.3 T_2代PCR扩增检测导入目的基因 |
3.2.4 T_2代PCR—Southern杂交检测目的基因 |
3.3 转基因品系农艺性状的分析 |
3.4 转基因品系品质性状的分析 |
4 讨论 |
4.1 关于转基因后代的性状多样性问题 |
4.2 照射后结实率、愈伤重量及超微结构变化 |
4.3 低剂量辐射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4.4 基因枪转化法中辐射剂量的选择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Ⅰ |
图版Ⅱ |
图版Ⅲ |
图版Ⅳ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成果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四、福建稻麦科技2003年(第21卷)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D]. 周丽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2]畲族古歌音乐研究[D]. 洪艳. 上海音乐学院, 2017(08)
- [3]新疆方志文献研究[D]. 高健.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4]农业部明确“十二五”土肥水工作三大目标[J]. 汪泽. 农业装备技术, 2011(04)
- [5]赞宁《笋谱》研究[D]. 徐春琴.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6]低剂量辐射对HMW-GS基因转化小麦的影响[D]. 苏俊.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