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畜牧业五大调整出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忻州市人民政府[1](2020)在《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提出忻政发[2020]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现将《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0年1月10日(此件公开发布)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忻州——黄土丘陵、农牧交错、高原风光、千古文化。虽立地条件艰苦,但产业特色明显,享有中国杂粮之都、特优名品之乡等美名。特色产业基地、园区经济和农业的聚集功能不断提升,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建立新型产业链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陈丹[2](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年均GDP增速近10%、人均GDP增速约9%的高速增长“奇迹”。从产业结构的发展程度上来看,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显着提升,工业发展进入到了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劳动力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12.2%上升至2017年的44.9%,超过第一、二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吸收就业的主力军。然而,随着长期以来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和改革红利的逐渐消失,加之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短期波动和中长期下行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了明显的放缓态势,2011年我国经济结束了10%的高速增长速度,转而进入增速换挡期。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首次将经济增速放缓的态势判定为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针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判断。本文以新时代为背景,围绕“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主题开展研究,全文共八章,主要划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研究的前提和理论基础,包括第1章绪论、第2章国内外文献综述和第3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本部分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及产业结构相关概念、演进规律等,并在前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研究背景,提出了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新目标、新路径、新方式和新方向,构建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为后文的研究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包括第4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和第5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本部分全面深入的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三次产业间结构现状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现状,揭示了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为后文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是本文计量分析部分,为第6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和方向选择,本部分在前文理论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使用计量模型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和方向进行了更加深入、科学的研究和选择,即是对前文理论部分的论证,也是后续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建议的重要依据。第四部分是经验借鉴部分,为第7章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本部分主要分析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主要典型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及在金融危机后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为应对本国经济疲软所采取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目的是通过借鉴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先进经验,提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第五部分是本文对策建议部分,为第8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旨在提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是本文的结论所在。本文通过研究发现:(1)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工业化为核心,解决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问题;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解决产业结构发展不充分的问题。(2)面对新环境、新发展理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也有了新的目标,即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三产融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推动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3)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满足产业结构调整新要求、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新目标,要有新路径和新方式,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职能。(4)主导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将制造业,尤其是智能制造业作为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产业。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从经济学角度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解读,并在现有产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新目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路径、新方式、新方向。(2)基于新时代的研究背景,通过全面、深入的分析我国三次产业间及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揭示出我国产业结构呈现出的新趋势。(3)使用多种计量方法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式和方向进行分析,清晰的界定目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和市场应该扮演的角色,选择出现阶段可以有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导产业。
张一凡[3](2019)在《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下牧户经营成本效益研究 ——基于通辽市扎鲁特旗牧户调研数据》文中研究说明通辽市位于科尔沁草原腹地,在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扎鲁特旗位于通辽市西北部,畜产业发展较快,以其作为代表进行牧户经营成本效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扎鲁特旗以牧户家庭经营为单位的畜牧业发展模式也决定了牧民的生产经营应该作为该地区关注的问题。自2015年第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完成后到2017年,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为扎鲁特旗牧户生产经营带来的变化已经显现。因此,对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下扎鲁特旗牧户成本及效益进行研究,同时分析怎样达到经营成本最低,有利于扎鲁特旗牧户节本增收,刺激牧户经营积极性,对扎鲁特旗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以扎鲁特旗101户样本牧户为研究对象,对牧户2015年和2017年的成本及效益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然后运用DEA模型测算2017年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下扎鲁特旗牧户经营成本效率并做出评价,在该基础上进行Tobit回归测算牧户成本效率影响因素。结果得到:第一,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下,扎鲁特旗牧户经营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持续增长仍为牧户最大的投入,牧户变动制造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不断上升,上升最快的为牧户折旧费用,剩余的直接人工成本有所下降,其他经营成本变化较小。第二,在扎鲁特旗牧户经营效益方面,牧户家庭成本利润率有所上升,牲畜销售收入保持增长,仍为扎鲁特旗牧户主要收入来源,其中肉牛销售在收入中贡献较大;在牧户总收入结构上,逐步打破收入来源的单一化,经营结构朝多样化方向发展。第三,扎鲁特旗牧户经营成本效率整体水平不高,主要归因于牧户经营配置效率较低;相比之下,扎鲁特旗样本牧户经营的技术效率表现较好。第四,在成本效率影响因素中,扎鲁特旗样本牧户户主年龄、户主学历水平、牧户养殖方式、对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是否满意、草原生态补奖资金是否及时发放对经营成本效率有显着正向作用,家庭到集市距离、牧户经营有无自然灾害对成本效率有显着反向作用,劳动力数量、牧户是否租用草场、畜牧业经营收入占比、牧户有无金融机构借款、牧户对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了解程度对经营成本效率的作用不显着。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进一步调整牲畜养殖结构、加强牧户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重视牧民合作组织建设、关注牧户经营培训及指导工作、加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监管工作、注重牧户成本支出结构优化配置等政策建议。
赵婷[4](2019)在《内蒙古草原家庭牧户养殖模式和牧企合作研究 ——以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为例》文中提出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草原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牧民的生存质量和我国三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双权一制”土地制度下逐渐形成了以家庭牧场为基本生产单位和生态保护单元的牧区经济新格局。基于当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家庭牧户如何在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持续稳定增收,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以畜产品加工为主的牧业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牧企合作,在满足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促进家庭牧户的稳定增收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重大问题。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问卷调查,收集阿鲁科尔沁旗三个不同的苏木(镇)家庭牧户经济状况、养殖模式的类型与特色数据和牧企合作资料,并在上述三个苏木(镇)选取了具有明显特色的三家牧户对其养殖模式进行案例分析,深入研究其资源开发和经营特色。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分析这三种养殖模式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终筛选出效益最好的养殖模式并探讨其模式特色。同时,分析赤峰宏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模式及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通过问卷调查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巴拉奇如德苏木和赛罕塔拉的30家牧户的数据显示,绍根镇家庭牧户的平均年净收益最高约35万元,其次是巴拉奇如德苏木的家庭牧户,而家庭牧户平均年净收益最低的是赛罕塔拉苏木仅3000多元。绍根镇和巴拉奇如德苏木均为半农半牧地区,绍根镇以肉牛、肉羊为主的主导产业,以种草业为特色产业,种草业的发展增加了牧户的收入;巴拉奇如德苏木是一个以牧为主的半农半牧地区,近年来奶牛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牧户的经济收入。而赛罕塔拉苏木是一个以放牧为主的牧业区,牧户收入来源单一且受羊肉价格、气候条件等方面影响较大,因此赛罕塔拉苏木的牧户年均净收益最低。选取阿鲁科尔沁旗三个典型家庭牧户的养殖模式进行案例分析,分别为畜牧业+农业+草业的养殖模式、农牧结合+奶制品生产与出售的养殖模式、传统季节性放牧+舍饲。比较这三个家庭牧户在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方面的投入产出情况发现,畜牧业+农业+草业的养殖模式的投入成本最高,获得的净收益也最多约80万元;农牧结合+奶制品生产与出售的养殖模式的净收益最低。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对这三种家庭牧户的典型养殖模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计算得出畜牧业+农业+草业的养殖模式是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优的。研究表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赤峰宏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屠宰、加工、冷冻、销售为一体的企业,主要以屠宰肉羊为主。在近4年来,赤峰宏发食品公司在羊肉价格下跌的影响下,2016年投入羊的数量最多,但其主营业务利润却是最低的。赤峰宏发食品公司以最低保护价的形式收购牧民的肉羊,与养殖户签订合同以高于市场价0.6元∕kg的价格购买肉羊,在公司获得利益的同时,也保证了牧民的收益,保护了牧民养羊的积极性,促进了阿鲁科尔沁旗畜牧业的发展。
孙会敏[5](2016)在《吉林省农产品比较优势与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产品供求不平衡、国内农产品库存不断增加的同时进口农产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农产品生产结构不合理,无法契合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比较优势背离,农业资源配置不合理,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是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优势产品和优势产业;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保证产品安全,提升农业竞争力。目前备受关注的农业结构调整实质就是在保证农产品数量充足的基础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真正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品种,形成结构合理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本文研究了吉林省及9个地区农产品(主要是种植业产品和畜产品)的综合比较优势,将吉林省主要农产品的优势情况同地理位置临近、资源禀赋相似的黑龙江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吉林省及各地区农产品的相对比较优势和结构进行协调性分析,最后提出了根据比较优势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途径和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研究了吉林省农产品的规模比较优势、效率比较优势和效益比较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种植业中玉米、大豆和烤烟具有综合比较优势,水稻、油料、糖料、蔬菜和水果具有综合比较劣势,畜牧业中牛肉和禽肉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猪肉、羊肉和牛奶生产具有综合比较劣势。同辽宁、黑龙江和内蒙古相比,吉林省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蔬菜、水果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具有一定差距;牛肉生产比较优势显着,牛奶和羊肉生产劣势明显。其次,根据吉林省行政区划,将吉林省分为中部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东部通化市、延边州、白山市,西部松原市和白城市。对各地区农产品比较优势测算的结果表明,水稻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地区包括吉林市、白城市和通化市,玉米生产优势地区为中部地区,大豆生产优势地区为东部的延边州和白山市以及中部的吉林市,油料作物优势地区为西部地区,糖料作物优势地区为松原、白城和延边州,烟叶生产优势地区为东部地区,蔬菜生产中部地区优势较为明显,水果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地区为吉林市、白城市、通化市和白山市。畜产品中,中部生猪和家禽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东部肉牛生产具有优势,西部肉羊和牛奶生产具有优势。再次,对吉林省农业结构的研究表明,吉林省农业产值结构中种植业比重和畜牧业平分秋色,种植业比重略高于畜牧业,林业和渔业比重低;从就业结构来看,吉林省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较高,但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和拉动率较低;种植业产品中经济作物种植比重低;畜产品中猪肉、禽肉比重高,牛肉、羊肉、牛奶比重低。农业结构存在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协调、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地区结构和优势地区分布不一致等问题。通过计量经济模型VAR模型对吉林省农业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畜牧业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超过了种植业,对种植业也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且畜牧业的贡献具有持续性。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了吉林省农产品结构,结果表明畜产品产量与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关联度较高。第四,建立相对比较优势指数和专业化系数的分析框架,对吉林省农产品相对比较优势和结构的协调性进行研究。相对比较优势指数和专业化系数都大于1的农产品包括水稻、玉米、牛肉,其中玉米专业化系数远远高于相对比较优势指数,种植比重偏高;相对比较优势指数和专业化系数都小于1的农产品包括油料、糖料、蔬菜、水果、羊肉、牛奶;相对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而专业化系数小于1的农产品包括大豆、烤烟、禽肉;猪肉生产相对比较优势指数小于1而专业化系数大于1。从相对比较优势指数和专业化系数协调的农产品的比例看,各地区比例低于全省。总结了吉林省农产品相对比较优势和结构背离的现象并分析了原因。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提出了吉林省农业结构优化的路径和农产品区域布局的策略。结构调整的重点产品是玉米、大豆、烤烟、猪肉、牛肉,增加优势产品的生产,缩减劣势产品生产,同时要提高农业产出能力和效率,发展集约经营。根据各地区比较优势的不同进行农产品区域布局。
王子群[6](2016)在《新疆伊犁地区肉羊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三五规划在实现发展目标时树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提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肉羊养殖业是伊犁地区的传统产业,也是本地区农牧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如何把本地区的养殖大区转变为养殖强区,始终是本区上下关心和探索解决的重要课题。羊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肉制品,在家常餐桌上也较为常见。目前,我国的肉羊养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肉羊养殖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与其他肉类产量相比,羊肉产量的占比是非常小的,人均占有量只有0.12%,因此羊肉产业市场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新疆伊犁地区是畜牧业发达的地区之一,并且肉羊养殖历史悠久,近年来在肉羊养殖上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有待改进,因此,本文对伊犁州的肉羊养殖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本文所指的伊犁地区为伊犁州直属县市且不包括奎屯市,本文对伊犁地区肉羊养殖业进行分析,探讨伊犁地区肉羊养殖的现状,分析肉羊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关于完善伊犁地区肉羊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通过伊犁州统计局查找相关资料,分析肉样生产规模、影响因素及销售情况;再次,理论构建伊犁地区肉羊养殖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新疆伊犁地区肉羊养殖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目前伊犁地区肉羊养殖业发展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肉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待提高。对此本文提出了政府在畜牧生产加强引导、逐步完善肉羊产业结构、提高肉羊养殖技术水平、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等最终实现伊犁地区羊肉产业可持续发展。
张红丽,王蕾,马枫梅[7](2012)在《石河子垦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十一五"期间,石河子垦区畜牧业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要想在具有高要求、高竞争的市场中站稳脚跟,石河子垦区畜牧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当前石河子垦区畜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转变生产方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带动垦区畜牧业发展是垦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么红杰[8](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认为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檀云坤[9](2012)在《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在两岸经贸乃至两岸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两岸经贸合作,农业为先、农业为重。30多年来,两岸农业合作取得显着成效。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两岸经贸合作的密切发展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的全面实施,两岸农业合作必将进一步深化。作为区域农业合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未来的路要怎么走?目前,理论界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闽台农业合作的研究不少,而对ECFA背景下两岸农业合作问题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对海峡两岸农业领域的一体化问题缺乏系统深入研究,对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尚无明确定义;对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也不少,但更多的是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来分析。笔者认为,海峡两岸农业区域合作是“一个中国之内的两个不同经济主体或两个单独关税区”之间的合作,鉴于海峡两岸关系的复杂性、特殊性,不能简单运用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欧盟模式、东欧模式等国外经验或理论的推演,来寻找两岸农业区域合作问题的解决办法。为此,在论文前期研究中首创提出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观点,并对其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是在大陆和台湾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农业合作不断推进的基础上,以获取海峡两岸农业经济集聚效应、协调效应和互补效应、增进两岸农民福祉为宗旨,以降低两岸交易成本、促进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在两岸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目标,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加强政策协调,消除制度障碍,实现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农业经营管理一体化的过程或状态。30多年来,两岸农业合作沿着“分离→交流合作→携手→联手→整合→融合”的轨迹步步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但是,两岸农业在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两岸农产品贸易虽然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但仍然存在着双向流动不畅、贸易总额偏小等问题;两岸农产品贸易仍存在障碍,贸易成本仍然偏高。两岸农业产业合作虽然表现为不断升级态势,但仍存在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受限、农业技术溢出效益低、“双赢”效果有待提升等问题;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仍存在障碍,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两岸在农业经营管理、农民合作组织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了两岸农业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如何消除贸易障碍,降低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消除要素流动障碍,提高两岸农业生产要素流动的有利效应;缩小经营管理水平差距,提升两岸农业一体化水平,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本研究从海峡两岸的实际出发,结合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践,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构建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实证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研究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分析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目标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为推进两岸农业合作,乃至两岸经贸交往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一,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得出若干研究启示。第二,对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运用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产业分工和竞争优势、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非博弈合作和博弈合作理论,结合两岸农业合作发展的实践,对两岸农业合作的机理进行探讨,并建立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分析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通过对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发展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探讨两岸农业一体化的一般规律。第四,实证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通过对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天福集团、台湾农民创业园三种促进一体化类型的分析,验证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规律。第五,研究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重点分析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通过引力模型,以水果贸易为例,实证分析关税税率下降对两岸的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第六,研究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运用双对数回归模型,从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和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两个维度,实证分析要素流动对两岸农业发展的影响;结合两岸农业合作的有关数据,分析两岸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的流动情况和流动障碍。第七,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发展趋势;提出合作模式选择的4条原则,选择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基本合作模式。第八,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两岸农业协调机制、培育两岸农业物流产业、促进两岸要素双向流动、提升两岸农业合作实效、突出闽台区域先行先试等五方面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政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是必然趋势。从实践角度来看,两岸农业合作是“分离→交流合作→携手→联手→整合→融合”逐步深化的过程。当前,两岸经贸往来日益频繁、ECFA的签署和实施,以及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为进一步深化两岸农业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两岸农业的比较优势,即两岸在农业发展阶段、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经营管理和农产品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是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和动力;合理两岸农业分工、合作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是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潜力所在。虽然,两岸农业合作还存在政治、经济、管理等因素的制约,增加了合作的成本,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进一步深入,这些制约因素将逐步得到消除,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必将迎来一个全新阶段,实现其终极目标——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即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和农业经营管理一体化。(二)在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目标推进过程中,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要素流动、农业产业的分工往往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并依托一定的载体,或以某种形式呈现出来。两岸农产品物流推动、台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产业集群发展等合作类型,对加快两岸农业一体化进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三)两岸农产品贸易问题主要是政治层面的问题,两岸的政策因素增加了农产品的贸易成本。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比较低,两岸贸易成本仍比较高。关税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不显着,农产品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有较大的影响;两岸直航有效地促进了两岸的农产品贸易,但目前仍要绕经第三地转口进入大陆或台湾,导致运输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农产品流通不应有关税,应该是个物流的范畴。大陆方面可以在前期对台湾开放部分农产品的基础上,对台湾农产品全面开放,对台湾所有输入农产品在原产地的条件下实行“零关税”,促进两岸农产品的贸易,提高人民的福利指数。(四)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有利无害。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不但对台湾地区农业GDP、农产品出口、农产品进口、劳均农业产值均没有显着影响,台湾当局所担心的“替代出口效应”、“逆进口效应”等引起的“贸易抑制效应”、岛内农业“空心化”问题与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拓展了台湾农业发展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台湾当局对台商赴大陆农业直接投资设限,是基于“选举政治”等政治因素的考量。(五)两岸农业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台资农业企业的示范性、带动性还不够,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省的农业GDP、农产品出口、劳均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均没有显着影响,可能是由于投资规模小、引进层次低、技术溢出效益低、产品内销化趋势明显和辐射范围窄等因素而致。今后工作中,要对两岸农业合作的重点和方向重新定位,促进对台引进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更加注重推广、更加注重实效、更加注重“双赢”,让广大农民能够分享对台合作的成果。(六)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仍不畅通,两岸农业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最主要的障碍来自台湾当局对大陆农业投资和技术输出的限制和陆资赴台投资农业的限制;同时,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中遇到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金融支持不够、产品市场销售不畅、土地获取困难等各种要素流动障碍。(七)两岸农业合作在不同的阶段其合作模式和特点不同,政府在政策选择上要有利于资源优配、互利双赢、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服务,促进合作模式的多元化。
聂海明[10](2012)在《赤峰市巴林右旗农牧民增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赤峰市巴林右旗是内蒙古自治区101个旗县中典型的牧区,也是国家级贫困县。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逐步深入,巴林右旗农牧民的经济收入逐渐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当地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牧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自然条件和年景,农村经济徘徊不前,生产发展缓慢,农牧民从农牧业获得的收入并不稳定,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不快。这不仅影响生产积极性,也会影响农牧民对生产的投入能力,并最终影响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迅速提高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是当前农牧业工作的重要任务,对加快全旗经济发展和改善农牧民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巴林右旗农牧区的总体情况,并通过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指出了农牧民收入的变化趋势和主要特征,还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草原生态保护、少数民族的发展等方面分析了牧民增收缓慢的危害。第二部分分析了全旗农牧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如不合理的草原经营制度,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草原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第三部分是提出了促进巴林右旗农牧民增收的对策。包括:强化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加大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创新草原产权及使用制度;推进畜牧业的产业化进程;健全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认真实施科教兴牧战略;推进牧区人口转移工程等。
二、畜牧业五大调整出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畜牧业五大调整出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3.1 规范分析法 |
1.3.2 实证分析法 |
1.3.3 投入产出法 |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产业结构界定 |
2.1.2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 |
2.1.3 产业结构调整方式选择 |
2.1.4 产业结构发展水平测度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
2.2.2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 |
2.2.3 产业政策有效性争论 |
2.2.4 最优产业结构测算 |
2.2.5 主导产业选择 |
2.2.6 产业结构调整方式 |
2.2.7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调整 |
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2.3.1 研究文献评价 |
2.3.2 本文拓展方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 |
3.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概念 |
3.1.2 产业、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概念 |
3.2 产业结构调整一般理论 |
3.2.1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
3.2.2 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模式 |
3.2.3 产业结构调整的评价指标 |
3.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3.3.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论述 |
3.3.2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 |
3.3.3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目标 |
3.3.4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径 |
3.3.5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式 |
3.3.6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向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 进入新时代前中国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
4.1.1 改革开放前特殊的“工业化”阶段 |
4.1.2 改革开放后从纠正失衡到均衡发展阶段 |
4.1.3 本世纪以来重工业化阶段 |
4.2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变化新趋势 |
4.2.1 产业产值结构逐渐实现高度化 |
4.2.2 产业要素配置结构日趋合理化 |
4.2.3 产业发展动力结构以技术创新为主 |
4.2.4 产业组织结构不断趋于优化 |
4.2.5 产业区域布局结构日渐协同化 |
4.3 当前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3.1 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
4.3.2 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 |
5.1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 |
5.1.1 第一产业结构现状 |
5.1.2 第一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5.1.3 第一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
5.2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 |
5.2.1 第二产业结构现状 |
5.2.2 第二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5.2.3 第二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
5.3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 |
5.3.1 第三产业结构现状 |
5.3.2 第三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5.3.3 第三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和方向选择 |
6.1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式选择 |
6.1.1 变量的选取 |
6.1.2 模型的建立 |
6.1.3 实证分析 |
6.1.4 实证分析结论 |
6.2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选择 |
6.2.1 模型的设定 |
6.2.2 数据的选取 |
6.2.3 影响力系数分析 |
6.2.4 感应度系数分析 |
6.2.5 赫希曼判别基准分析 |
6.2.6 实证分析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经验借鉴 |
7.1 美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及经验借鉴 |
7.1.1 美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 |
7.1.2 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
7.2 英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及经验借鉴 |
7.2.1 英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 |
7.2.2 英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
7.3 德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及经验借鉴 |
7.3.1 德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 |
7.3.2 德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
7.4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及经验借鉴 |
7.4.1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 |
7.4.2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建议 |
8.1 多措并举,有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8.1.1 高度重视市场决定性作用 |
8.1.2 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职能 |
8.1.3 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8.2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
8.2.1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8.2.2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8.2.3 加快农业创新驱动速度 |
8.2.4 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 |
8.3 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机遇,推动工业向4.0 迈进 |
8.3.1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
8.3.2 积极化解产能过剩 |
8.3.3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
8.3.4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
8.4 以中国制造2025 为指引,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 |
8.4.1 政府全面统筹规划 |
8.4.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
8.4.3 完善创新体系建设 |
8.4.4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
8.5 统筹协调,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
8.5.1 健全发展机制体制 |
8.5.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8.5.3 推动科技创新建设 |
8.5.4 实施一地一策方案 |
8.5.5 加大宣传力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下牧户经营成本效益研究 ——基于通辽市扎鲁特旗牧户调研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农业成本及效益研究综述 |
1.2.2 畜牧业成本及效益研究综述 |
1.2.3 畜牧业成本效率研究综述 |
1.2.4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研究综述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牧户 |
2.1.2 牧户经营成本 |
2.1.3 牧户经营效益 |
2.1.4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 |
2.2 理论基础 |
2.2.1 要素投入理论 |
2.2.2 成本效益理论 |
2.2.3 生产理论 |
2.2.4 成本效率测度理论 |
3 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下牧户经营情况基本分析 |
3.1 数据来源及牧户家庭基本情况 |
3.1.1 样本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2 样本牧户家庭基本情况 |
3.2 牲畜养殖变动分析 |
3.3 草场利用变动分析 |
4 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下牧户成本变动分析 |
4.1 牧户经营成本构成分析 |
4.2 牧户经营成本变动分析 |
4.3 牧户经营财务费用分析 |
5 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下牧户经营效益分析 |
5.1 牧户经营收益变动分析 |
5.2 牧户成本利润率变动分析 |
6 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下牧户经营成本效率研究 |
6.1 牧户经营成本效率的DEA模型 |
6.1.1 DEA方法介绍 |
6.1.2 样本牧户成本效率变量选取 |
6.1.3 样本牧户成本效率测度分析 |
6.2 牧户经营成本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2.1 Tobit方法介绍 |
6.2.2 Tobit影响因素变量选取 |
6.2.3 成本效率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7 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内蒙古草原家庭牧户养殖模式和牧企合作研究 ——以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退化原因分析 |
1.2.2 牧区养殖模式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问卷调查与案例分析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 |
1.4 科学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3 研究方案 |
2.4 研究方法 |
2.4.1 养殖模式效益分析评价指标框架 |
2.4.2 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2.4.3 综合评价体系及具体指标 |
2.4.4 综合评价体系指标权重 |
2.5 数据资料来源 |
第三章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家庭牧户养殖模式研究 |
3.1 阿鲁科尔沁旗农牧业基本概况 |
3.2 阿鲁科尔沁旗畜牧业发展概况 |
3.2.1 改良畜种 |
3.2.2 家庭牧场 |
3.2.3 人工种草 |
3.3 阿鲁科尔沁旗家庭牧户收入与开支情况 |
3.4 阿鲁科尔沁旗家庭牧户养殖模式 |
3.4.1 畜牧业+农业+草业的养殖模式 |
3.4.2 农牧结合+奶制品生产与出售的养殖模式 |
3.4.3 纯牧区传统季节性放牧+舍饲养殖模式 |
3.5 阿鲁科尔沁旗家庭牧户养殖模式的效益比较与分析 |
3.6 阿鲁科尔沁旗家庭牧户养殖模式改进措施 |
第四章 赤峰宏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案例分析 |
4.1 赤峰宏发食品公司概况 |
4.1.1 行业背景 |
4.1.2 赤峰宏发食品公司简介 |
4.1.3 赤峰宏发食品公司财务状况 |
4.2 赤峰宏发食品公司投入产出状况 |
4.2.1 赤峰宏发食品公司生产工艺流程 |
4.2.2 赤峰宏发食品公司投入情况 |
4.2.3 赤峰宏发食品公司产出情况 |
4.2.4 赤峰宏发食品公司能量消耗情况 |
4.3 赤峰宏发食品公司效益分析 |
4.3.1 赤峰宏发食品公司的经济效益 |
4.3.2 赤峰宏发食品公司的社会效益 |
4.3.3 赤峰宏发食品公司生态效益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5)吉林省农产品比较优势与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比较优势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 农业结构优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2.4 比较优势与农业结构优化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测算 |
3.1 分析框架和数据来源 |
3.2 主要种植业产品比较优势测算 |
3.3 主要畜产品比较优势测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区域差异分析 |
4.1 主要种植业产品比较优势的区域差异分析 |
4.2 主要畜产品比较优势的区域差异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农业结构分析和评价 |
5.1 农业产业结构分析 |
5.2 农产品结构分析 |
5.3 基于VAR模型和GRA的农业结构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农产品比较优势与结构协调性分析 |
6.1 相对比较优势与地区专业化系数 |
6.2 农产品相对比较优势与结构协调性分析 |
6.3 农产品相对比较优势与结构的背离及原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农产品比较优势的结构优化路径和区域布局 |
7.1 农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
7.2 基于比较优势的结构优化路径 |
7.3 基于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区域布局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新疆伊犁地区肉羊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产业研究现状 |
1.2.1 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1.2.2 肉羊养殖相关产业发展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区域发展理论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本质 |
2.4 畜牧业可持续 |
2.5 肉羊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
3 伊犁地区肉羊养殖现状分析 |
3.1 新疆肉羊发展现状 |
3.1.1 新疆肉羊养殖数量年度变化分析 |
3.1.2 新疆羊肉消费数量年度变化 |
3.2 伊犁地区肉羊养殖现状 |
3.2.1 伊犁地区肉羊养殖的基础条件 |
3.2.2 肉羊养殖地位分析 |
3.2.3 肉羊养殖规模分析 |
3.2.4 肉羊养殖品种分析 |
3.2.5 肉羊养殖价格分析 |
3.3 伊犁地区肉羊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养殖的成本问题 |
3.3.2 饲草料供应不足和养殖成本增加 |
3.3.3 生产方式落后,繁殖率低 |
3.3.4 养殖群体不稳定 |
3.3.5 肉羊产业化进程迟缓 |
3.3.6 缺少政策资金支持生产融资困难 |
3.3.7 伊犁地区羊肉价格持续走低消弱了肉羊养殖业的发展 |
4 伊犁地区肉羊养殖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
4.1 伊犁地区肉羊养殖可持续发展优势 |
4.1.1 自然环境因素 |
4.1.2 草原优势 |
4.1.3 政策优势 |
4.1.4 区位优势 |
4.2 伊犁地区肉羊养殖可持续发展劣势 |
4.2.1 气温偏低 |
4.2.2 降水量分布不均匀 |
4.2.3 草原土壤状况不理想 |
4.2.4 肉羊进食用饲草过渡开垦 |
4.2.5 矿产资源的开发破坏植被 |
4.2.6 肉羊养殖从业者整体素质不高 |
4.3 伊犁地区肉羊养殖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
4.3.1 政策机遇 |
4.3.2 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
4.3.3 对口援疆的机遇 |
4.4 伊犁地区肉羊养殖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
4.4.1 肉羊养殖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 |
4.4.2 饲草地产权制度不明确 |
4.4.3 肉羊养殖业法律规范不完善,监管难度大 |
4.4.4 国际肉羊环境的冲击 |
5 伊犁地区肉羊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
5.1 肉羊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
5.1.1 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
5.1.2 保护生态环境 |
5.1.3 弥补资源的紧缺 |
5.2 评价方法 |
5.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5.3.1 指标的选取原则 |
5.3.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5.3.3 基础数据的选取 |
5.3.4 标准化 |
5.3.5 计算权重 |
5.4 伊犁地区肉羊养殖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
5.5 澳大利亚肉羊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经验 |
6 新疆伊犁地区肉羊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6.1 合理规划肉羊养殖规模,为肉羊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
6.2 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 |
6.3 更新养殖从业者养殖观念,稳定从业者队伍 |
6.4 针对自然灾害,政府应加强资金支持力度 |
6.5 整合涉牧项目,推进草原养殖业转型发展 |
6.6 积极应对国际羊肉市场的冲击 |
6.7 加强户一企联合,走肉羊养殖现代化之路 |
6.8 加强生产与科研相结合,完善本区肉羊养殖服务体系建设 |
6.9 提高养殖医疗防疫水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石河子垦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一五”期间石河子垦区畜牧业发展状况 |
(一) 牲畜存出栏头数、肉类总产量明显增长 |
(二) 畜牧业贡献率不断提高 |
(三)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初见雏形 |
(四) 龙头企业助推畜牧业快速发展 |
二、石河子垦区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 畜牧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 制约了规模养殖业的发展速度 |
(二) 畜牧业生产者文化水平较低, 导致对畜牧技术的需求市场疲软 |
(三) 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 经营体制不完善 |
(四) 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滞后,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
(五) 动物防疫难度加大,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任务艰巨 |
三、石河子垦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
(一) 垦区“十二五”期间畜牧业发展思路 |
(二) “十二五”时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
1.大力扶持和发展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2.推进畜牧业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
3.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 加强品牌建设 |
4.强化种草养畜意识, 确保草畜平衡 |
5.依靠管理制度及技术创新推动畜牧业发展 |
(1) 管理出效益。 |
(2) 技术出效率。 |
6.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
7.科学规划, 集中优势, 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化、产业化、区域化布局 |
(8)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层面 |
1.1.2 现实层面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4.3.3 攻关计划 |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
5.4.5 科技投资结构 |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
7.1 科技评价综述 |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7.3.2 样本归集 |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内容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 2 文献综述 |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 |
2.2 海峡两岸经贸合作 |
2.3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 |
2.4 研究启示 3 基本构想、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基本构想 |
3.1.1 基本概念 |
3.1.2 基本内涵 |
3.2 理论基础 |
3.2.1 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 |
3.2.2 贸易效应与投资效应 |
3.2.3 产业分工与竞争优势 |
3.2.4 交易成本与机会成本 |
3.2.5 两岸合作的政策博弈 |
3.3 分析框架 |
3.4 本章小结 4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 |
4.1 农业合作基础 |
4.1.1 农业发展阶段 |
4.1.2 农业产业结构 |
4.1.3 农产品市场 |
4.1.4 农业生产要素 |
4.1.5 农业经营管理 |
4.1.6 农产品生产成本 |
4.2 农业合作现状 |
4.2.1 农业合作发展历程 |
4.2.2 农产品贸易 |
4.2.3 农业直接投资 |
4.3 存在主要问题 |
4.3.1 农产品贸易 |
4.3.2 农业直接投资 |
4.4 本章小结 5 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实证分析 |
5.1 农产品物流推动实证:两岸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 |
5.1.1 基本运作情况 |
5.1.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
5.2 台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实证:天福集团 |
5.2.1 基本运作情况 |
5.2.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
5.3 产业集群发展实证:台湾农民创业园 |
5.3.1 基本运作情况 |
5.3.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6 海峡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
6.1 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 |
6.1.1 研究方法选择 |
6.1.2 产品选择与数据来源 |
6.1.3 两岸农产品市场价格的相关性 |
6.2 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
6.2.1 大陆农产品贸易政策 |
6.2.2 台湾农产品贸易政策 |
6.2.3 两岸农产品贸易政策比较 |
6.2.4 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
6.2.5 影响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其他因素 |
6.3 关税税率降低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
6.3.1 研究方法选择 |
6.3.2 研究对象概述 |
6.3.3 引力模型构建 |
6.3.4 研究数据来源 |
6.3.5 回归分析结果 |
6.3.6 研究结论 |
6.4 本章小结 7 海峡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
7.1 生产要素流动对海峡两岸农业发展的效应 |
7.1.1 台商对大陆直接农业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 |
7.1.2 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 |
7.2 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
7.2.1 土地要素流动 |
7.2.2 劳动力要素流动 |
7.2.3 资本要素流动 |
7.2.4 技术要素流动 |
7.2.5 经营管理要素流动 |
7.3 本章小结 8 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模式选择 |
8.1 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
8.1.1 发展机遇 |
8.1.2 发展趋势 |
8.2 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模式选择 |
8.2.1 基本原则 |
8.2.2 总体导向 |
8.2.3 模式选择 |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
(10)赤峰市巴林右旗农牧民增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巴林右旗农牧民收入现状 |
(一) 巴林右旗整体概况 |
(二) 全旗农牧民收入基本情况 |
1. 农牧民收入有所增长 |
2. 农牧民收入呈缓慢甚至停滞状态 |
3. 农牧民增收渠道越来越窄 |
4. 农牧民之间收入差距增加,贫困户增多 |
5. 与赤峰市及自治区其他旗县的差距拉大 |
(三) 农牧民增收缓慢的危害 |
1. 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
2. 不利于社会的安定 |
3. 社会事业严重滞后 |
4. 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
5. 不利于少数民族的发展 |
二、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 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1. 农牧业基础差,受到严重制约 |
2.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
(二) 目前草原经营使用权制度的约束 |
(三) 草原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 |
1. 畜牧业依旧传统粗放型经营 |
2. 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畜牧业规模化养殖程度低 |
(四) 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扶持 |
1. 投入资金少,历史欠账较多 |
2.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
(五) 科技对农牧业的贡献力不足 |
(六) 劳动者素质偏低影响劳务输出 |
1. 牧民素质偏低,组织化程度较弱 |
2. 劳务经济发展滞后 |
(七) 农村牧区市场体系不健全,农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低 |
(八) 缺少特色的乡镇企业为支撑、民族手工业及旅行业发展滞后 |
三、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对策与建议 |
(一)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
(二) 创新草原产权制度 |
1. 巴林右旗草原承包流转情况 |
2. 巴林右旗草原“双权一制”落实情况 |
3. 坚持恢复草原生态,积极研究制定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
(三) 强力推进草原畜牧业发展 |
1. 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 |
2. 继续保持第一产业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加强对牧业的投入 |
3. 积极推进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
4. 努力加快优势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
5. 积极推广舍饲养畜的发展,实现规模化生产 |
6. 建完善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支持保护政策,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
7. 建立和完善畜牧业法律法规体系 |
(四) 着力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加大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
1. 增加牧区基础教育的投入 |
2. 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 |
3. 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加大畜牧业贷款额度 |
4. 强化管理,落实好财政支农支牧资金 |
(五)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对农牧民增收的贡献力 |
(六) 提高农牧民素质,以劳务输出促进增收 |
1. 做好劳务输出促进农牧民增收 |
2. 依法维权,确保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
(七) 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合作经营增加农牧民收入 |
1. 加强农村牧区经济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
2. 积极发展乡镇企业 |
(八) 积极发展旅游业,想方设法增加农牧民收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畜牧业五大调整出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通知[J]. 忻州市人民政府. 忻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02)
- [2]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陈丹. 辽宁大学, 2019(10)
- [3]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下牧户经营成本效益研究 ——基于通辽市扎鲁特旗牧户调研数据[D]. 张一凡.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4]内蒙古草原家庭牧户养殖模式和牧企合作研究 ——以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为例[D]. 赵婷.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5]吉林省农产品比较优势与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D]. 孙会敏. 吉林农业大学, 2016(02)
- [6]新疆伊犁地区肉羊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子群. 塔里木大学, 2016(08)
- [7]石河子垦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张红丽,王蕾,马枫梅.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 [8]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9]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D]. 檀云坤.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 [10]赤峰市巴林右旗农牧民增收问题研究[D]. 聂海明. 内蒙古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