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TMF技术的仪器按键遥控输入

基于DTMF技术的仪器按键遥控输入

一、基于DTMF技术的仪表按键的遥控输入(论文文献综述)

夏杜娟[1](2019)在《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仪器仪表行业财务绩效水平评价研究 ——以上市企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从我国经济发展大势来看,仪器仪表行业已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我国工业化以及各产业升级当中肩负大任。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初步形成了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并具有一定市场规模以及研发能力的产业体系,是除日本以外的亚洲第二大仪器仪表产品生产大国。总体来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情势良好。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总产值以及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均达到12%。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品以及技术相继涌现。尤其在国产工业控制系统DCS上表现更为突出,表明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在进出口贸易方面,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业表现出强劲态势,尤其在中低端产品方面,我国占据60%的世界市场。出口国家范围逐步扩大。虽然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地区差距仍然显着。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仪器仪表产业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绩效评价是运用科学方法,对仪器仪表上市企业某个存续期间的绩效指标进行测评,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作出评价,对企业的绩效进行评价有助于企业发现自身问题并激发企业的潜力。本研究在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对仪器仪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后,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并搜集数据,借助SPSS21.对数据进行测算,计算出44家仪器仪表上市企业的排名。从各上市企业绩效综合得分结果来看,单因子得分情况表明成长因子得分的数值是四个公因子中最大的,侧面反映了企业的成长能力是影响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总得分结果表明前五位的企业分别是安控科技、威星智能、安车检测、汉威科技以及拓邦股份。不难发现总得分靠前的企业其单因子得分都有较好的表现。从地区的统计结果来看,在被统计的仪器仪表上市企业当中,浙江省所占数量最多,有10家企业。广东省和江苏省位居第二,有6家企业。北京市居第四位,有5家企业。沿海地区仪器仪表上市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61%,表明地理位置对仪器仪表行业来说有较大的影响。

杨冉冉[2](2019)在《一款多功能网络电力仪表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指出随着电子信息及其相关领域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及建立在其之上的电网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于用电需求日益增多。然而随着用电需求的不断提升,用电的集约化监控和管理日益成为电力管理的迫切需要。本文以电力监测的多样化需求为基础,设计一款安全可靠、功能多样的电力仪表,对电力参数进行有效地监测,并可以对多用户的用电情况和电能质量进行监测分析。本文在微控制器理论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智能电力仪表的基本框架,并结合主要计量芯片的特点,研究了电力仪表的工作原理,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设计开发了基于ATT7022E计量芯片的多功能电力仪表。本设计在满足了普通智能电能表电力计量及通信的基础上,缩小了尺寸,降低了成本,同时集成电力参数测量、监控及控制等需求,满足了高可靠、可监测、小巧、经济的设计需求。本文简述了电力仪表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电力仪表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根据提出的技术需求和相应的国家标准,确定了电力仪表的总体设计和软硬件实现方案。分电源、采样计量、数据存储等多个硬件功能模块介绍本设计的软硬件组成,并对设计成品进行精度、电气要求和电磁兼容性能进行测试,验证本设计是否达到预期要求,并从硬件设计的角度介绍了电力仪表的一些抗干扰措施,保证了电力仪表在恶劣的现场环境条件下能够正常、准确的工作。经过试验验证,设计的电力仪表基本满足所提出的技术要求。

于海洋[3](2015)在《汽车产品造型设计中的人车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汽车产品造型的人车关系为研究对象,从造型的审美与交互设计交叉学科研究视角入手,研究了人对汽车产品造型审美活动的内容与规律,提出了提高汽车造型的艺术功能和给消费者带来更高审美价值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希望以此帮助提高汽车造型艺术设计人员的素养,从而设计出更符合消费者审美需求与感受的好车型。针对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中,各种视角与方向众多、理论体系比较散乱、还比较缺乏较完整的总体研究思路与理论框架的现状,本文首先着眼于建立一个系统性的针对汽车造型审美与设计中人车交互关系问题的研究框架,然后采用分解与汇总的思维方式,结合各学科领域知识的交叉与综合,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汽车产品造型艺术设计各个因素与人的各个因素间的交互影响关系。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针对汽车造型审美领域,先划分“车”和“人”两条线索所包含的因素,然后将其相交互,构成各个研究要点,再把所归纳的各组研究要点与具体造型部分结合,构成各章节结构与内容,并对每部分理论研究的创新内容结合具体设计案例加以说明。本文各章节如下:第1章,绪论。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与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思路与文章框架。第2章,汽车产品消费群的交互审美设计关系。把“车”这条线索中的产品群体层面做为研究范围,研究其中的人车交互审美与设计关系。第3章,车身形态造型中的交互审美设计关系。把“车”这条线索中的车身外部形态与外饰部分做为研究范围,研究其中的人车交互审美与设计关系。第4章,车内空间造型中的交互审美设计关系。把“车”这条线索中的车内空间与内饰部分做为研究范围,研究其中的人车交互审美与设计关系。第5章,操控界面造型中的交互审美设计关系。把“车”这条线索中的汽车操控界面做为研究范围,研究其中的人车交互审美与设计关系。第6章,造型工作中的交互审美设计关系应用。给出了把前面几章研究中所得的创新性理论结合到汽车造型设计具体工作流程中的思路、方法与工具。第7章,全文总结。对全文研究进行梳理、创新点小结和未来研究展望。本文在研究视角、研究思路、基础理论、设计思想与方法、研究与设计实用工具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主要创新内容如下:(一)本文提出了新的交叉学科研究视角、研究思想与研究框架本文提出了把汽车造型审美与交互设计进行学科交叉的“人车交互审美与设计关系”研究视角,给出了“两条线索一个交互”的研究思路,为该领域建立了系统性的研究框架。文中还有多处内容采用了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博弈论与价值工程论证了汽车造型宜人设计的趋势与重要性;将系统论结合到汽车造型史中分析了影响汽车造型演变进化的因素系统;将工程、艺术与辨证思想相结合探讨了车身工程布置与艺术设计审美的关系。(二)本文在汽车造型审美认知与设计理论上有多处突破本文创新性的提出了:汽车造型审美需求的层次理论、汽车造型审美特征的心理机制、车身造型的大小循环交互设计原理、车身形态生命感现象及其意向认知投影原理、具有不同作用规律的美学设计法则的四大分类、车内驾乘整体空间环境概念与审美体验设计思想、科技化趋势下的汽车操控界面设计发展趋势预测等。(三)本文给出了提高汽车造型艺术功能的创新设计思路与方法本文给出了:以审美层次划分为基础对汽车造型艺术功能进行定位与市场细分的思路与方法;将美学法则按照不同心理规律运用在车身形态设计中的思路与方法;具有“研究-设计-体验”并行模式的车内空间环境造型审美体验设计思路与方法;面向未来的智能化汽车仪表界面交互信息需求分析思路与设计实例;把全文所提出的各项人车交互审美与设计关系研究点结合到造型设计流程中的结合点与结合内容。(四)本文给出了多个创新性的研究与设计实用工具本文以意向认知投影原理为基础建立了针对车身曲面与曲线的造型设计评估模型,并结合企业实践案例说明和检验了其应用价值;本文在给出用户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针对汽车造型的专用典型用户模型并给出了建立过程示例;本文针对研究工作中需要提高数据测量准确度、精度与效率的需求,提出并在研究中多处采用了新型的“百分位心理量表”。

高闯[4](2014)在《基于Android和GSM技术的智能家居语音遥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激光扫描器、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等多种传感设备,按照约定好的协议,将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从而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为智能家居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和发展空间,可以认为智能家居是物联网应用的最重要的体现。为了更好的满足家庭智能化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手机和GSM技术的语音遥控家用设备的方法,为整个智能家居系统化、多样化提供更多选择。本系统采用Android平台开发上位机的发送端软件和接收端软件,发送端软件可以通过GSM技术拨通接收端手机的号码,接收端软件监听手机状态,当手机有来电时,通过查询数据库,判断与存储的号码是否一致,自动选择是否接听发送端手机的呼叫,发送端通过按键发送不同的DTMF音频信号,接收端接收后并打开扬声器播放该DTMF音频。系统的下位机开发是在单片机STC89C52的基础上进行开发的,下位机通过麦克接收上位机播放的DTMF音频,采用LM386芯片将音频信号放大,用MT8880芯片来进行音频的识别解码,并分析出按键码值。然后将解析的码值交给嵌入式开发平台显示,并转发给执行模块来完成智能家居家用设备的控制。经过测试,Android软件之间通信良好,接收端软件的自动接听能够在不同Android系统版本上相互兼容,由于条件有限,在此只测试了5部手机,完全可以实现自动接听。下位机通过多次测试也能准确、稳定地控制家用设备。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预期功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曹昌发[5](2014)在《一种新型家用防盗报警装置的设计》文中提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安全防范意识的不断增强,有关家庭安防报警系统的研究日益被相关单位重视,目前市场上也涌现出较多的家庭防盗报警装置。本文结合实际需要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家用防盗报警装置。本系统是以51单片机为核心,加上双音多频收发芯片MT8888,电话接口电路及语音录放芯片ISD1820组成,具有自动拨号,语音录放等功能。本文的第一章在对国内外家庭安防报警系统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而第二章主要是根据系统的整体要求,将整个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并在后续的章节中对各个模块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的第三章主要是各个模块的设计,主要由振动检测模块,热释电检测模块,无线收发模块,自动拨号模块,电话接口模块,语音录放模块及电源模块组成。本文的第四章主要是系统软件的设计及系统的调试,在系统软件设计中,具体给出了系统主程序,控制程序,检测子程序,判断子程序,拨号程序,语音程序等,经过系统调试,本系统具备了操作简单,自动报警等特点。此次设计的防盗报警系统,适合于家庭,办公室,仓库等地方,它可靠性相对较好,可以快速,高效的解决家庭的安防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杨亚锋[6](2012)在《基于C8051F005的智能家居室内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智能家居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统筹管理,让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全和有效。本文介绍了一种由单片机C8051F005作为主控芯片的智能家居室内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现,并根据此芯片及家居中常用的电气设备设计了相应的硬件电路和控制系统,如在电话远程控制方面,设计采用了双音频解码芯片MT8870和ISD2560语音芯片联合使用,并结合与之对应的软件设计,基本实现了在家中无人情况下的电话自动接听服务、语音提示及安全认证机制;通过使用TC35短消息芯片及其外围芯片,基本实现了短消息远程控制室内电器以及当家中有意外情况发生时能及时报警的功能,还可以通过设定实现在家中无人的情况下,定时给指定手机发送短信,报告当前家中的温度、湿度、CO浓度等安全信息,具有投资少、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还具有良好可扩展性和实用价值,符合了未来家电的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方向。本次设计的智能家居室内控制系统当家中无人的时候,提高了家中的安全质量,使人们不再为家中无人时的安全情况而担心。在家中还可以通过LM6029ALCD显示屏,将系统中各个传感器采集到的家中的实时信息以数据形式显示出来,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家居环境及舒适度等都得到大范围的提高。

陈崇辉[7](2011)在《基于GSM和电力线载波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智能化家居生活的需求也逐渐增大。智能家居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力线载波技术,将与家居生活相关的各种电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化的控制,让家居生活更优质、高效、舒适、安全。本课题以普通家庭的实际需求为基础,研究与设计一套完整的基于GSM网络和电力线载波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首先,本课题根据智能家居的概念,分析了智能家居的背景、意义和发展趋势,重点研究了电力线通信方式中窄带通信和扩频通信及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技术,并结合研究GSM网络下语音通话平台的按键双音多频(DTMF)解码技术,从而实现远程实时控制,构建了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其次,从系统的角度细化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技术原理,给出系统模型,分析系统工作流程,同时从工程实现的角度分析系统硬件模型,并根据模型设计硬件电路,在Altium Designer软件平台绘制电路原理图,设计PCB印制电路板。在硬件电路平台的基础上,分析软件工作流程,同时从实际编程的角度分析软件模型,并利用C语言编写系统的程序代码,在keil编译软件平台编译通过,并进行软、硬件联合调试,实现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协调工作。最后,对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整个系统在软硬件上基本达到各项功能指标。本文综合运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GSM网络和微控制器技术,实现了基于GSM网络和电力线载波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其中GSM网络解决了远程、实时控制的难题,而电力线载波技术则解决了家居布线的难题,尝试构建一套完整的、低成本、易于操作、适合普通家庭使用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本系统设计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功能灵活、使用方便,不需要改变家庭的布线,可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的远程实时控制,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张涛[8](2011)在《基于MT8880-DTMF的逆变电源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双音多频(DTMF)编解码通信具有抗干扰强、低成本、远距离的特点。本文提出基于DTMF远程通信的逆变电源系统。介绍DTMF收发控制器MT8880和三相PWM发生器SA8282的结构特性,由MT8880与单片机80C51和SA8282及IPM组成的基于DTMF技术的逆变电源,具有低成本高可靠远程数据通信的功能,形成远程遥测遥控逆变电源,扩大了逆变电源的应用范围。

袁建挺[9](2011)在《基于嵌入式主板的无纸记录仪研制》文中研究指明数据采集技术是信息获取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是进行工业过程控制和监控的基础和前提,数据采集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仪器仪表行业是传统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是反映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产业。记录仪作为现代仪器仪表的一种是获取、转换、处理、记录各种实时数据并实现对工程实时监控和分析的必备工具,它的发展反映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记录仪的发展经历了从早期的模拟式有纸记录仪到现在的无纸记录仪的过程,无纸记录仪克服了早期模拟式有纸记录仪需消耗大量资源和人力等的缺点,它及其系列智能二次仪表的开发使用,可以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维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企业管理更趋数据化和网络化。本课题研究目的是开发一台基于嵌入式主板的具有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应用灵活等特点的多功能无纸记录仪。该无纸记录仪具有的功能有:32路模拟量万能输入、16路开关量输出、16路开关量输入、8路0~2.5V电压输出、8路4~20mA电流输出、32路24V配电输出,可实现信号采集、显示、处理、记录、控制等功能;可采用RS485通讯或MODEM通讯功能,可实现远程监控;内置大容量NAND FLASH作为历史数据的存储介质,可通过USB接口可将需要保存的数据转存至计算机或者其它设备中。在比较国内外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设计了无纸记录仪的总体方案,并分析了本课题的技术难点,包括实现万能数据采集和实现基于Modbus协议的多机通信技术。无纸记录仪设计包括对数据采集控制单元和图形操作单元的设计。数据采集控制单元由万能数据采集板、开关量输入输出板组成,完成了它们的原理图和PCB设计,用模块化的思想开发了驱动程序。图形操作单元主要由嵌入式主板、液晶、按键面板组成,完成了按键面板的开发,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思想用.Net编程语言C#完成应用软件的开发。完成无纸记录仪的设计后分别对数据采集控制单元和图形操作单元进行调试,并对无纸记录仪的数据采集精度做了测试,经实验表明无纸记录仪的性能和数据采集精度达到预期设计要求。该无纸记录仪具有精度高、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应用灵活、成本低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陈岳秋[10](2010)在《基于电话网络的太阳能热水器远程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21世纪已经成为高效率和快节奏的时代。而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智能化家居的出现和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时间和效率的重要性,对家居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另外自1986年电话的发明,世界电话网的发展非常迅速。先进的科技和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的结合为智能化家居的优化和推广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基于公用电话网制作的电话接收机,可以结合无线电遥控、红外遥控和有线遥控,使用起来灵活方便,实现的技术难度不大,而且无需重新布线,节约无线电频率资源。同时,电话网遍布全国各省市,因此可以利用现成的电话网,能够跨省市遥控家用电器或其他设备。本文在分析太阳能热水器控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应用无线控制技术,设计一种基于电话网络的太阳能热水器远程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太阳能热水器的水温、水位的控制,从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对热水的需求。详细地对电话接收机整个系统进行设计,包括各个模块的原理电路图,以及所需主要元件的详细介绍和使用方法。这些模块包括振铃检测模块、来电过滤模块、双音多频解码模块、语音提示模块和单片机控制驱动模块。另外,该部分也给出了电话接收机整个系统的软件设计步骤,并给出了相应的编程代码,最后附有单片机端口输出的仿真验证图。太阳能热水器的无线智能控制系统分为控制端和反馈控制端,这两大模块都采用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利用PT2262/PT2272编码芯片和无线发射、接收头进行数据通信,利用采样模块实现对水温、水位的采样,用键盘输入电路实现对设定值的设定,驱动电路由单片机控制:软件部分利用单片机编程,来实现编码、解码、定时和对驱动电路的控制,包括LCD显示屏,继电器驱动电路,蜂鸣器的驱动。本文所研究的太阳能热水器远程智能控制系统,是基于公用电话网的设计,不仅控制距离远,而且使用方便快捷,抗干扰能力强,并采用无线控制技术,消除了有线控制和红外控制的弊端,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二、基于DTMF技术的仪表按键的遥控输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DTMF技术的仪表按键的遥控输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仪器仪表行业财务绩效水平评价研究 ——以上市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结构和技术路线图
        1.2.1 研究结构
        1.2.2 技术路线图
    1.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及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分析
    2.1 文献综述
        2.1.1 行业财务绩效的概念
        2.1.2 仪器仪表行业的相关研究
        2.1.3 绩效评价相关的研究方法
        2.1.4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使用的指标
        2.1.5 文献述评
    2.2 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阶段分析
        2.2.1 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萌芽阶段
        2.2.2 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阶段
        2.2.3 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成熟阶段
        2.2.4 仪器仪表行业智能发展阶段
    2.3 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环境分析
        2.3.1 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2.3.2 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技术环境
        2.3.3 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2.3.4 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经济环境
第3章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2 仪器仪表行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 指标解释
        3.3.1 成长能力
        3.3.2 盈利能力
        3.3.3 盈利质量
        3.3.4 运营能力
        3.3.5 资产负债
第4章 实证分析
    4.1 因子分析建模步骤
    4.2 数据来源
    4.3 基于因子分析的指标数据权重测算
        4.3.1 数据检验
        4.3.2 公共因子确定
        4.3.3 公共因子载荷分析
        4.3.4 因子得分测算
    4.4 绩效运算结果分析
        4.4.1 总得分分析
        4.4.2 分布地区分析
        4.4.3 单因子得分分析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5.2.1 振兴中西部地区仪器仪表行业
        5.2.2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5.2.3 加强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5.2.4 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2)一款多功能网络电力仪表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需求分析及原理介绍
    2.1 需求分析
        2.1.1 主要功能需求
        2.1.2 参数指标
        2.1.3 依据标准
    2.2 整体设计方案
    2.3 相关原理介绍
        2.3.1 电压、电流的有效值测量
        2.3.2 有/无功功率及功率因数的测量
        2.3.3 有/无功电能的测量
        2.3.4 频率的测量
        2.3.5 谐波的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力仪表的硬件设计
    3.1 硬件整体设计方案
    3.2 电源供电回路
    3.3 采样及计量回路
        3.3.1 计量芯片及外围电路介绍
        3.3.2 计量芯片电源电路
        3.3.3 电压电流采样电路
        3.3.4 脉冲输出电路
        3.3.5 SPI通信接口电路
    3.4 微控制器电路
    3.5 485 通信电路
    3.6 时钟电路
    3.7 存储电路
    3.8 显示电路
    3.9 监测及控制电路
    3.10 安全性及可靠性设计
        3.10.1 安全性设计
        3.10.2 电磁兼容能力设计
    3.11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力仪表软件设计
    4.1 软件的整体设计
    4.2 开发环境介绍
    4.3 主体软件设计
    4.4 主要程序设计
        4.4.1 主程序设计
        4.4.2 程序任务初始化
        4.4.3 子程序定义
        4.4.4 计量模块程序设计
        4.4.5 显示模块程序设计
        4.4.6 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4.4.7 时钟模块程序设计
    4.5 软件设计抗干扰措施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准确度测试
    5.2 绝缘性能试验
        5.2.1 脉冲电压试验
        5.2.2 交流耐压试验
    5.3 电气性能试验
        5.3.1 功率消耗试验
    5.4 电磁兼容(EMC)试验
        5.4.1 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5.4.2 浪涌抗扰度
        5.4.3 静电放电抗扰度
    5.5 测试结果
        5.5.1 绝缘性能试验
        5.5.2 电气性能试验
        5.5.3 电磁兼容试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汽车产品造型设计中的人车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与研究背景
        1.1.1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3 相关研究现状
    1.2 研究方法与相关理论基础
        1.2.1 本文研究特点与方法
        1.2.2 相关学科理论基础
        1.2.3 相关研究工具
    1.3 研究思路与文章框架
        1.3.1“两条线索一个交互”的研究思路
        1.3.2 以“车”为线索的文章结构
        1.3.3 以“人”为线索的研究要点
        1.3.4 以“交互”为核心的研究内容
第2章 汽车产品消费群的交互审美设计关系
    2.1 市场发展驱动的宜人造型设计
        2.1.1 中国汽车产业与市场发展
        2.1.2 博弈驱动下的汽车造型审美与设计
        2.1.3 汽车产品造型价值与宜人设计
    2.2 汽车造型审美层次理论与审美特征
        2.2.1 汽车造型审美的需求层次与划分
        2.2.2 汽车造型审美差异与消费群划分
        2.2.3 汽车造型审美特征及其心理机制
    2.3 审美因素推动的汽车造型设计演变
        2.3.1 影响汽车造型演变的因素系统
        2.3.2 汽车造型演变中人的审美动因
        2.3.3 汽车造型发展史及其人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车身形态造型中的交互审美设计关系
    3.1 车身造型的大小循环交互设计过程
        3.1.1 车身形态各部分及其划分
        3.1.2 车身造型的艺术设计要素
        3.1.3 车身造型的循环交互设计关系
    3.2 车身形态生命感及其意向认知原理
        3.2.1 汽车产品形象及其生命感
        3.2.2 车身形态的意向认知投影原理
        3.2.3 车身形态的意向认知投影模型
        3.2.4 设计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3.3 车身形态设计美学法则及其心理机制
        3.3.1 美学法则的心理作用规律与分类
        3.3.2 特征型美学法则及其应用
        3.3.3 对比型美学法则及其应用
        3.3.4 方法型美学法则及其应用
        3.3.5 原理型美学法则及其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车内空间造型中的交互审美设计关系
    4.1 汽车内饰造型与人的交互审美感知
        4.1.1 内饰造型感觉层面的审美特点
        4.1.2 内饰造型知觉层面的审美特点
        4.1.3 内饰设计的审美感知运用举例
    4.2 车内驾乘环境的用户审美体验与设计
        4.2.1 车内驾乘环境与审美体验
        4.2.2 用户体验设计及其应用与发展
        4.2.3 车内空间驾乘体验设计思路与流程
    4.3 车身工程布置与设计审美的辩证关系
        4.3.1 造型工程布置与艺术设计的差异
        4.3.2 造型工程布置与艺术设计的联系
        4.3.3 综合评价与造型设计目标的达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操控界面造型中的交互审美设计关系
    5.1 汽车操控界面造型及其交互设计
        5.1.1 人机交互与汽车操控界面设计
        5.1.2 汽车操控界面造型区域划分
        5.1.3 汽车操控界面造型设计内容
    5.2 科技化趋势下的汽车界面造型设计
        5.2.1 汽车操控界面的科技化趋势
        5.2.2 科技化对界面设计与审美的影响
        5.2.3 科技化界面设计举例分析
    5.3 汽车智能化仪表界面造型设计实例
        5.3.1 汽车智能化与全液晶仪表界面
        5.3.2 仪表界面显示信息需求度分析
        5.3.3 智能化仪表界面造型创新实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造型工作中的交互审美设计关系应用
    6.1 造型设计流程中的交互审美关系
        6.1.1 交互审美关系理论与设计的结合
        6.1.2 造型策划阶段的交互审美设计
        6.1.3 创意设计阶段的交互审美设计
        6.1.4 细节与模型阶段的交互审美设计
        6.1.5 生产与销售阶段的交互审美设计
    6.2 用户研究与汽车产品造型专用用户模型
        6.2.1 产品用户关系研究及其内容
        6.2.2 产品用户关系研究的方法
        6.2.3 针对汽车造型的专用典型用户模型
    6.3 用户研究及建立用户模型过程示例
        6.3.1 目标用户选取与背景分析
        6.3.2 目标用户的需求分析
        6.3.3 目标用户行为分析与产品评估
        6.3.4 用户研究小结与建立用户模型
        6.3.5 用户模型与造型设计的融合技巧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
    7.1 研究内容梳理
    7.2 创新点小结
    7.3 创新性说明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Android和GSM技术的智能家居语音遥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智能家居系统国外发展状况
        1.2.2 智能家居国内发展状况
    1.3 课题意义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组织结构
        1.4.1 论文研究的内容
        1.4.2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的整体方案与设计
    2.1 系统概述
    2.2 本系统总体方案
        2.2.1 手机通信模块
        2.2.2 DTMF 解析模块
        2.2.3 上位机显示和控制
        2.2.4 执行模块简介
第三章 Android 系统及相关技术
    3.1 Android 系统
        3.1.1 Android 系统架构详解
        3.1.2 Android 系统环境配置
    3.2 GSM 技术
    3.3 DTMF 技术
        3.3.1 DTMF 信令简介
        3.3.2 DTMF 信令的原理
第四章 系统客户端软件的需求分析
    4.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4.1.1 系统的实现目标
        4.1.2 系统功能分析
        4.1.3 可行性分析
    4.2 系统部分功能详细介绍与用例建模
        4.2.1 系统的登录方式
        4.2.2 日志信息
        4.2.3 拨号控制
        4.2.4 手机接收端号码限制
第五章 系统客户端软件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数据库设计
        5.1.1 数据库设计方法及特点
        5.1.2 数据库的表设计
        5.1.3 软件数据库代码设计
        5.1.4 系统软件开发流程
    5.2 Android 软件开发时序图
    5.3 手机发送端软件设计
        5.3.1 软件功能设计
        5.3.2 部分模块代码设计
        5.3.3 系统流程图
    5.4 手机接收端软件设计
        5.4.1 接收端软件功能设计
        5.4.2 部分功能代码设计
        5.4.3 系统流程图
    5.5 界面设计
        5.5.1 手机发送端软件界面设计
        5.5.2 手机接收端软件界面设计
第六章 系统下位机的设计与实现
    6.1 系统部分硬件简介
        6.1.1 麦克风
        6.1.2 STC89C52 信号处理器
        6.1.3 LM386 音频功率放大器
        6.1.4 MT8880 双音频编解码芯片
    6.2 DTMF 信号解析模块
        6.2.1 识别系统总体设计与思想
        6.2.2 LED 灯显示模块
    6.3 显示和控制模块
        6.3.1 上位机显示界面的介绍
        6.3.2 系统软件流程
    6.4 执行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6.4.1 窗帘的控制与实现
        6.4.2 可调灯控制的设计与实现
        6.4.3 开关灯控制的设计与实现
第七章 系统调试
    7.1 客户端软件功能测试
        7.1.1 发送端软件
        7.1.2 接收端软件
    7.2 DTMF 解析模块测试
    7.3 ZigBee 通信测试
    7.4 执行模块的测试
结语与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致谢

(5)一种新型家用防盗报警装置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序言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未来我国防盗系统发展趋势
    1.4 论文主要工作概述
2 系统设计方案
    2.1 整个报警系统的组成及框图
    2.2 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
3 系统硬件设计
    3.1 振动检测电路的设计
    3.2 热释电检测电路的设计
        3.2.1 热释电红外探头的内部电路及工作原理
        3.2.2 热释电红外控制电路
        3.2.2.1 LM324的介绍
        3.2.2.2 低频放大电路
        3.2.2.3 电压比较电路
        3.2.3 LM324热释电红外检测电路
        3.2.3.1 原理图的相关计算
        3.2.4 BISS0001热释电红外检测电路
        3.2.4.1 红外传感信号处理器BISS0001的介绍
        3.2.4.2 NE555占空比可调的多谐振荡器
        3.2.4.3 BISS0001热释电红外电路原理图
        3.2.4.4 原理图的相关计算
        3.2.5 两种热释电检测电路的比较
    3.3 无线收发电路设计
        3.3.1 编码芯片PT2262
        3.3.2 发射机电路
        3.3.3 无线发射电路
        3.3.4 解码芯片PT2272
        3.3.5 超再生接收电路
        3.3.6 无线接收电路
        3.3.7 无线收发模块的注意事项
    3.4 DTMF自动拨号电路设计
        3.4.1 DTMF信号的含义
        3.4.2 拨号芯片MT8888的介绍及内结构图
        3.4.3 MT8888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4.3.1 接收部分
        3.4.3.2 发送部分
        3.4.4 MT8888引脚功能
        3.4.5 MT8888工作模式介绍
        3.4.6 MT8888与单片机的接口
    3.5 电话接口电路的设计
        3.5.1 模拟摘挂机
        3.5.2 自动拨号
        3.5.3 判断语音类型
        3.5.4 播放语音
    3.6 语音电路模块设计
        3.6.1 ISD1820 的介绍
        3.6.2 ISD1820的引脚及其功能
        3.6.3 语音电路的操作方法
    3.7 电子钥匙
    3.8 电源管理
4 系统软件设计
    4.1 主程序设计
    4.2 拨号模块程序设计
    4.3 语音模块程序设计
    4.4 摘挂机模块程序设计
    4.5 电子钥匙模块程序设计
5 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5.1 系统硬件抗干扰措施
    5.2 系统软件抗干扰措施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系统总程序
    附录2:相关实物图
    附录3:系统总原理图
致谢

(6)基于C8051F005的智能家居室内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智能家居背景
    1.2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概述
    1.3 国内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外的发展现状
        1.3.2 国内的发展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系统设计主要任务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智能家居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智能家居系统总体设计与分析
        2.1.1 智能家居系统工作流程部分
    2.2 远程控制设计与分析
    2.3 传感器信号采集设计与分析
        2.3.1 防火灾发生传感器
        2.3.2 可燃气体泄漏传感器
        2.3.3 信号采集设计与分析
    2.4 GSM 短消息模块的接口与设计
        2.4.1 TC35 短消息模块组成介绍
        2.4.2 TC35 短消息模块通信电路
        2.4.3 TC35 短消息模块与 MCU 连接方式
    2.5 红外遥控设计
        2.5.1 红外遥控概述
        2.5.2 选择红外遥控的原因
        2.5.3 红外遥控的原理
        2.5.4 单片机红外遥控发射器设计原理
        2.5.5 单片机红外遥控接收器设计原理
    2.6 LCD 显示设计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家居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智能家居系统相关芯片及模块简介
        3.1.1 MCU C8051F005 简介
        3.1.2 双音多频收发器 MT8870 简介
        3.1.3 ISD2560 单片语音录放简介
        3.1.4 NIS-09C 烟雾传感器简介
        3.1.5 MQ309A 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简介
        3.1.6 温湿度传感器 SHT11 简介
    3.2 智能家居系统控制电路设计
        3.2.1 振铃检测电路
        3.2.2 模拟摘挂机电路
        3.2.3 语言提示电路
        3.2.4 双音频解码电路
    3.3 TC35 短消息模块电路设计
        3.3.1 TC35 短消息模块接口电路
        3.3.2 TC35 短消息模块控制设计
    3.4 红外遥控电路设计
        3.4.1 红外遥控发射电路设计
        3.4.2 红外遥控接收电路设计
    3.5 电源电路设计
        3.5.1 3.3V 数字、模拟电源电路设计
        3.5.2 5V 开关电源稳压器电路
        3.5.3 其他电源稳压器电路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家居系统软件部分编写
    4.1 智能家居系统软件编程设计
        4.1.1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远程控制程序设计
        4.1.2 主控制芯片的程序设计
        4.1.3 短信息发送程序设计
        4.1.4 SHT11 温湿度传感器程序设计
        4.1.5 红外遥控程序设计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智能家居系统的制作及调试
    5.1 智能家居系统硬件制作及调试
        5.1.1 智能家居系统 PCB 板的设计
        5.1.2 智能家居系统硬件调试
    5.2 智能家居系统软件调试所用软件及器件
    5.3 智能家居系统软件及联机调试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GSM和电力线载波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3 课题研究工作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工作
        1.3.2 论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及关键技术介绍
    2.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2 电力线载波技术
        2.2.1 窄带通信
        2.2.2 扩频通信
        2.2.3 正交频分多路复用
        2.2.4 电力线载波模块通信方式
    2.3 双音多频编解码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系统硬件电路总体设计方案
    3.2 系统主机硬件电路设计
        3.2.1 系统主机硬件电路总体设计方案
        3.2.2 单片机最小系统与显示模块电路
        3.2.3 手机模块接口电路
        3.2.4 双音多频解码电路
        3.2.5 语音提示电路
        3.2.6 电力线载波电路
        3.2.7 电源管理电路
    3.3 系统从机硬件电路设计
        3.3.1 系统从机硬件电路总体设计方案
        3.3.2 电力线载波与电源电路
        3.3.3 控制电路
    3.4 硬件抗干扰设计
        3.4.1 电源的分配
        3.4.2 去耦电路
        3.4.3 印制电路板的抗干扰措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的结构
    4.2 系统通信协议设计
    4.3 主机软件设计
        4.3.1 主机软件流程
        4.3.2 液晶显示模块程序设计
        4.3.3 手机模块语音通话程序设计
        4.3.4 双音多频解码程序设计
        4.3.5 语音提示模块程序设计
        4.3.6 电力线载波模块程序设计
    4.4 从机软件设计
        4.4.1 从机软件流程
        4.4.2 灯光和空调控制程序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及测试
    5.1 测试方法
    5.2 测试内容
        5.2.1 硬件电路测试
        5.2.2 软件测试
        5.2.3 软硬件联合测试
    5.3 现场功能测试
        5.3.1 测试环境与设备
        5.3.2 系统性能测试
    5.4 测试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基于MT8880-DTMF的逆变电源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基于MT8880-DTMF数据远程通信的逆变电源系统组成
2 MT8880-DTMF的特性与收/发设计
    2.1 MT8880的特性
    2.2 MT8880与单片机接口及收/发设计
3 基于MT8880远程通信的逆变电源及其主电路设计
4 基于MT8880的逆变电源系统程序与数据传输程序设计
    4.1 MT8880的初始化程序
    4.2 基于DTMF传输的数据收发程序设计
5 结束语

(9)基于嵌入式主板的无纸记录仪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无纸记录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无纸记录仪的总体设计
    2.1 无纸记录仪功能分析
    2.2 系统的总体架构
    2.3 设计难点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据采集控制单元设计
    3.1 MC9S08DZ60 芯片特点
    3.2 万能数据采集板设计
        3.2.1 通用模拟量输入模块设计
        3.2.2 信号放大模块
        3.2.3 AD 转换模块设计
        3.2.4 DA 输出模块设计
        3.2.5 通讯模块设计
    3.3 开关量板设计
        3.3.1 开关量输入模块设计
        3.3.2 开关量输出模块设计
    3.4 万能数据采集板驱动程序设计
        3.4.1 AD 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3.4.2 DA 输出模块程序设计
        3.4.3 数据通讯模块程序设计
    3.5 开关量板驱动程序设计
        3.5.1 开关量输入板驱动程序设计
        3.5.2 开关量输出板驱动程序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图形操作单元设计
    4.1 嵌入式主板选型
    4.2 按键面板设计
        4.2.1 PS/2 键盘协议简介
        4.2.2 按键面板软件设计
    4.3 图形操作单元应用软件设计
        4.3.1 面向对象与UML 语言简介
        4.3.2 开发平台简介
        4.3.3 系统需求分析
        4.3.4 系统静态结构分析
        4.3.5 系统动态行为分析
        4.3.6 通信模块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无纸记录仪调试及结果分析
    5.1 数据采集控制单元调试
        5.1.1 万能数据采集板调试
        5.1.2 开关量板调试
    5.2 图形操作单元调试
        5.2.1 按键面板调试
        5.2.2 系统应用软件调试
    5.3 无纸记录仪数据采集精度测试
        5.3.1 电压信号采集精度测试
        5.3.2 电流信号采集精度测试
        5.3.3 热电偶信号采集精度测试
        5.3.4 热电阻信号采集精度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一、发表的论文
    二、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2 万能数据采集板的 PCB 板图
详细摘要

(10)基于电话网络的太阳能热水器远程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内容与结构
第2章 基本原理分析
    2.1 电话接收机原理分析
    2.2 无线收发器
    2.3 太阳能热水器控制系统
第3章 硬件电路设计
    3.1 电话接收机设计
    3.2 无线控制系统设计
        3.2.1 控制端硬件电路设计
        3.2.2 反馈驱动电路的硬件设计
第4章 软件设计
    4.1 电话接收机软件设计
    4.2 无线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第5章 仿真测试与验证
    5.1 电话接收机仿真
    5.2 无线控制系统仿真验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基于DTMF技术的仪表按键的遥控输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仪器仪表行业财务绩效水平评价研究 ——以上市企业为例[D]. 夏杜娟.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4)
  • [2]一款多功能网络电力仪表的设计与开发[D]. 杨冉冉. 东南大学, 2019(06)
  • [3]汽车产品造型设计中的人车关系研究[D]. 于海洋. 吉林大学, 2015(06)
  • [4]基于Android和GSM技术的智能家居语音遥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高闯. 长安大学, 2014(03)
  • [5]一种新型家用防盗报警装置的设计[D]. 曹昌发. 福建农林大学, 2014(11)
  • [6]基于C8051F005的智能家居室内控制系统设计[D]. 杨亚锋. 长安大学, 2012(08)
  • [7]基于GSM和电力线载波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陈崇辉.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8]基于MT8880-DTMF的逆变电源的设计与开发[J]. 张涛. 电子技术, 2011(07)
  • [9]基于嵌入式主板的无纸记录仪研制[D]. 袁建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1(09)
  • [10]基于电话网络的太阳能热水器远程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D]. 陈岳秋. 湖南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基于DTMF技术的仪器按键遥控输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