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督办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汪建航[1](2019)在《青海省土地分区与土地执法监察研究》文中提出土地执法监察是强化土地执法职能、解决土地执法难题的重要依据。本文以青海省为例,根据土地管理与执法监察工作的任务和特点,以及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状况,选取相应指标来构建土地分区指标体系;利用SPSS统计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二级指标进行降维,并对各主成分结果结合青海省实际情况进行因子分析;再将标准化处理后的二级指标作为变量数据,以青海省各县(区、市、行委)为个案,采用K-均值聚类法对各县(区、市、行委)进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青海省进行土地分区,并分析各监察区分区结果与未来土地利用的监察重点。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分区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对17项二级指标进行降维处理,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特征值都大于1,累积贡献率为85.92%,17项土地分区二级指标可以降维成四个主成分。各主成分的公因子分别为城镇建设因子、矿产资源因子、耕地保护因子和土地生态因子。对各主成分得分进行加权求和,各县(区、市、行委)综合成分的排序和第一主成分的排序相似程度最大,与第二、三和四主成分差别较大,各主成分之间排序互不相关。(2)土地分区聚类分析。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将青海省各县(市、区、行委)划分四大聚类类别。比较各类别均值聚类中心发现,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当中各主成分因子载荷情况基本一致。(3)划分土地分区并提出个各分区监察重点。根据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结合青海省土地管理与执法监察特点,分别将各聚类类别依次划定为城镇建设区、耕地保护区、矿产开采区和土地生态区四个土地执法监察区。结合各分区土地利用与管理特点,分别提出未来土地执法过程中的监察重点,为加强青海省土地管理和执法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范晏[2](2018)在《肇庆市土地执法监察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土地需求量的不断增大以及土地用途管制越来越严格,土地使用和土地执法的矛盾日趋明显,土地违法基数大已成为我国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一大难题,无论是市场经济发展因素还是政府干预影响因素都让土地执法工作的开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研究,试图对土地执法工作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剖析其本质问题及其存在的原因,并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本文首先对土地管理和监察工作的背景进行描述,从经济、政策、社会等角度分析研究意义,并借助国内和国外文献的研究成果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再对近年肇庆市土地利用数据的变化情况、人力资源构成、年度卫片违法用地情况、违法表现形式和违法用地查处成效进行描述,提出肇庆市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现状和典型成效。然后对重点工程违法、农村土地违法、执法现状等的典型案例和访谈记录进行阐述提出肇庆市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市场经济、土地监管和技术资源等几个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尝试着结合中央关于社会管理体制的原则从行政监督、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技术运用等方面提出了实质性的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提出这些建议对提高肇庆市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成效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徐广富[3](2018)在《大连市土地执法监察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 ——基于违法占地视角》文中认为土地资源是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生产经营的构成要素、生态文明的空间载体。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门肩负着落实最严格的土地资源保护制度、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用地权益的重任。执法监察是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土地管理秩序,净化资源环境,促进土地合理开发,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法做好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最大限度遏制和减少土地资源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是检验执法监察水平的重要标尺,是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近年来,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取得很多成绩,工作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依然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违法占地数量居高不下、点多面广、屡禁不止等现象还一定程度地存在,正确把握违法占地的规律,深入分析违法占地的表现及其成因,不仅有利于发挥土地执法监察在预防、制止、查处违法占地行为,还有利于维护土地管理正常秩序。因此,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力度、预防和制止违法用地的任务更加迫切。本文基于违法占地视角,通过对土地执法监察相关理论的研究,以大连市2014年-2016年违法占地情况为切入点,通过比对近3年来违法占地行为的宗数、面积、占用耕地面积、用途、规划、案件来源和违法主体性质等要素构成情况及变化趋势,深入分析研究大连市土地执法监察相应成因及重点工作,并进行系统归类,从而得出当前大连市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在法律法规上存在严重滞后,操作性差,威慑力不够等问题;管理体制上存在“两层皮”、执法边界不清等问题;政府层面存在唯经济论、依法用地意识淡薄等问题;在社会层面存在抢建、超建,守法意识不强等问题:在执法队伍及车辆方面存在不足等问题。为切实解决大连市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发现的问题,本文通过借鉴我国部分城市先进经验,提出要理顺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审批制度;监管机制上实行多部门共同责任机制,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构建网格化监管体系;坚持对执法人员、政府各级领导干部、社会层面上进行培训教育宣传;运用先进科技手段辅助执法监察工作开展。从这些方面进行研究改进,可以最大程度提升大连市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效能,实现最有效、最严厉打击违法占地行为。
黄姿瑜[4](2017)在《阿克苏地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土资源是支撑各行各业的基础,是人们生活的源泉,紧系民生,关乎万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土地管理工作被供给侧改革大潮推至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前列,国土系统承担着国土资源保护、维护土地市场良好秩序、不遗余力保障群众权益的庄严使命。目前,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土地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违法案件屡禁不止,国土执法工作改革和进步面洛机遇和严峻考验。因此,开展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研究是“保护1 8亿亩耕地红线”战略部署的先决条件,并且可为土地执法监察水平的提高提供决策参考。本文以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为研究对象,结合新疆阿克苏地区宏观的土地执法工作的整体运行状况,总结凝练出当地执法力量薄弱、设备配备不足、缺乏强制执行权、事前预防措施少、政府成为违法主体等问题;并从法律层面、体制层面、机制层面、以及其他因素分析出人事管理体制不完善、土地管理体制运行不畅、监督机制不力、联合执法机制欠缺、激励机制不完善、群众法制意识薄弱、及政府自身因素等问题形成的诱因。同时以微观执法监察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执法监察工作现状基础上,采用Logistic回归检验模型,定量分析研究区域土地执法监察的影响因素;最后,从综合宏观及微观视角分别就完善法律规章、优化管理体制建设、健全执法监察运行机制、多方面推进执法队伍建设、重视法律宣传五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土地执法执法监察工作的具体对策措施,对提高地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有指导意义。
唐煜[5](2015)在《县级国土资源行政执法监察存在问题研究 ——以东川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保护耕地是党中央进行科学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国土资源系统尤其是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推进落实。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要形成新的执法观念和方法,敢于创新,改进过去的执法模式,从而切实有效地保护耕地资源。这既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执法监察队伍推进建设与发展的良机,在推动和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上,以及执法监察的建设和落实工作方面,都具有极大的积极推动作用。现阶段,我国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从依法治土和宏观调控的方面,加强国土保护的有效措施,提高执法力度,在治土、护土和管理土地方面均有显着成效。然而,即使能够从各方面有效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在实际的执法监管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改进的问题,土地违法违规问题依然突出,土地管理与执法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局面。笔者结合东川地区近年以来的执法监察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可见,该地区的执法监察工作取得了显着改进和发展,特别是解决了矿产资源管理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衍生了更多的土地违法利用,而其方式各形各异,难以查处,执法监察工作没有充分调动积极性,缺乏切实有效的执法监察,导致这部分问题的局面始终十分被动。推进土地资源执法监察已经成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部门要迎难而上,创新探索,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建立长效机制。
马凯[6](2015)在《东营市土地执法监察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威廉·配第曾说过:“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在土地、资本、劳动力和科学技术四大生产要素中,土地无疑处于最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同时,耕地的过度占用,也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近年来,国务院土地政策日趋收紧,加强土地管理调控,严把土地闸门,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但是,土地违法问题却是屡禁不禁,甚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土地问题造成的上访、纠纷越来越多,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国土执法乏力日趋凸显,“执法难、难执法”成为困扰基层执法工作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土地执法监察基本理论研究,结合东营市土地执法监察的实践经验,力求以理论为基础,透过表象看实质,拨开困扰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层层迷雾,科学运用类比、实证、文献等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当前土地执法难的深层次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多角度、多层次提出对策和建议。本文从土地执法监察的基本概念入手,从法理上探寻加强土地执法监察的依据,以东营市为例,深入分析土地违法现状以及当前土地执法监察面临的严峻形势,从法律法规、制度设计、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剖析产生“执法难”问题的原因,在法规的完善、体制机制的理顺、队伍建设、科技手段的运用、长效机制的探索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并通过东营市的实践,希望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改革和制度完善提供参考和经验。
国土资源部[7](2015)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规程》的通知》文中认为国土资发[2014]1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部有关直属单位,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机关各司局:《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规程》已经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规程为规范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明确查处工作程序和标准,提高执法水平,提升执法效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李烈干,韦华周,陈忠豪,刘志伟[8](2013)在《提升执法效能 破解执法难题——2012年广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取得新突破》文中研究表明2012年9月初,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片办从自治区监察厅、国土资源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抽调人员组成7个验收组赴14个市,对各市2011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开展情况按照评分标准逐项打分。经验收组集体综合评议,14个市全部通过自治区级的检查验收。这是广西国土资源执法逐步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在提升执法效能、破解执法难题取得的突破。2012年,广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系统励精图治,以"建设一支优秀队伍,提升执法监察效能"为目标,工作部署及时到位,措施有力,各地图斑核查认真扎实,上报数据及时全面,违法违规用地、用矿行为的查处整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李彦秋[9](2012)在《淮北:执法监察多方共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力推行治本之策,着力破解执法难题。做到"防范在前、发现及时、制止有效、查处到位"在国家严格国土资源管理的背景下,随着地方发展对土地矿产需求的刚性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管理风险凸显。要做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
倪明芳,许兴春[10](2011)在《十年铸利剑》文中研究说明安徽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已走过10年。10年来,该省共查处各类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近3万件,办理来信来访近4万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责任人数千人。在这背后,闪现的是安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孜孜不倦的创新精神和不畏挑战、敢于亮剑的胆魄和勇气。 安徽省国土资源?
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督办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督办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省土地分区与土地执法监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及方法基础 |
2.1 土地执法监察内涵 |
2.1.1 土地执法监察概念 |
2.1.2 土地执法监察制度建设 |
2.2 土地分区内涵 |
2.3 政府职能理论 |
2.4 公共管理理论 |
2.5 研究方法 |
2.5.1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
2.5.2 主成分分析法 |
2.5.3 聚类分析法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青海省地理环境状况 |
3.2 青海省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 |
3.2.1 土地利用现状 |
3.2.2 耕地利用与保护 |
3.2.3 草地利用与保护 |
3.2.4 建设用地利用与规划执行情况 |
3.3 青海省土地执法检查概况 |
第4章 土地分区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 |
4.1 指标体系构建 |
4.2 指标数据处理 |
4.2.1 指标值计算 |
4.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2.3 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4.3 主成分分析 |
4.3.1 提取主成分 |
4.3.2 因子分析 |
4.3.3 主成分得分 |
第5章 土地分区及执法监察与利用管理重点 |
5.1 聚类分析 |
5.2 土地分区 |
5.2.1 城镇建设区 |
5.2.2 耕地保护区 |
5.2.3 矿产开采区 |
5.2.4 土地生态区 |
5.3 各分区土地执法监察重点 |
5.3.1 城镇建设区 |
5.3.2 耕地保护区 |
5.3.3 矿产开采区 |
5.3.4 土地生态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肇庆市土地执法监察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概念介绍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 肇庆市土地执法监察现状 |
2.1 肇庆市土地执法监察背景 |
2.2 肇庆市土地执法监察机构及人员配置 |
2.3 肇庆市土地执法监察制度 |
2.4 肇庆市违法用地查处成效 |
2.5 肇庆市土地执法监察方式及典型案例 |
3 肇庆市土地执法监察存在的问题 |
3.1 重点工程土地违法多 |
3.2 农村土地违法基数大 |
3.3 土地执法监察效率低 |
4 肇庆市土地执法监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市场经济影响 |
4.2 土地监察缺乏有效的执行力 |
4.3 技术资源不足 |
5 提高肇庆市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成效的对策 |
5.1 完善制度建设 |
5.2 拓宽技术手段 |
5.3 多渠道鼓励公众参与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记录表 |
附录2 访谈提纲 |
致谢 |
(3)大连市土地执法监察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 ——基于违法占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和主要方法 |
1.4.1 本文研究框架 |
1.4.2 本文研究方法 |
本章注释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土地执法监察的概念界定 |
2.2 违法占地的概念界定 |
2.2.1 土地违法行为 |
2.2.2 违法占地行为 |
2.3 土地执法监察的相关理论 |
2.3.1 公共管理理论 |
2.3.2 政府行政管理理论 |
2.3.3 目标管理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本章注释 |
3 大连市土地执法监察的问题分析 |
3.1 大连市土地执法监察概况 |
3.1.1 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地域范围 |
3.1.2 土地执法监察的相关法律依据 |
3.1.3 土地执法监察工作职责履行情况 |
3.1.4 土地执法监察保障情况 |
3.2 大连市违法占地情况及执法监察工作重点 |
3.2.1 违法占地问题总体情况 |
3.2.2 违法占地具体成因及相应执法监察工作分析 |
3.3 大连市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
3.3.1 法律法规方面 |
3.3.2 管理体制方面 |
3.3.3 政府方面 |
3.3.4 社会方面 |
3.3.5 执法队伍车辆方面 |
本章注释 |
4 国内土地执法监察相关经验借鉴 |
4.1 监管体系方面的经验借鉴 |
4.1.1 联合监管 |
4.1.2 全程防控 |
4.1.3 小结 |
4.2 科技支撑方面的经验借鉴 |
4.2.1 创新手段 |
4.2.2 实时监控 |
4.2.3 小结 |
4.3 落实责任方面的经验借鉴 |
4.3.1 严格考核 |
4.3.2 严格责任 |
4.3.3 小结 |
本章注释 |
5 大连市土地执法监察改进对策 |
5.1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
5.1.1 理顺土地资源管理体制 |
5.1.2 完善建设用地审批制度 |
5.2 创新监管机制 |
5.2.1 实行多部门共同责任机制 |
5.2.2 纳入政府绩效考评 |
5.2.3 定期通报警示约谈 |
5.2.4 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执法监察体系 |
5.2.5 聘请律师参与执法监管 |
5.3 坚持宣传教育培训 |
5.3.1 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水平 |
5.3.2 增强基层领导干部依法用地管地意识 |
5.3.3 营造社会依法用地良好氛围 |
5.4 运用先进科技手段 |
5.4.1 构建综合信息监管体系 |
5.4.2 运用手机移动执法终端系统 |
5.4.3 将违法信息纳入信用平台 |
本章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阿克苏地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基础理论、沿革与机制原理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历史沿革 |
2.4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体制构成 |
2.5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职能 |
2.6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运行机理 |
第3章 研究区域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现状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人口、产业与用地需求 |
3.3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现状 |
第4章 阿克苏地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4.1 阿克苏地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存在的问题 |
4.2 阿克苏地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5章 阿克苏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5.2 调查对象选择与问卷基本情况 |
5.3 模型选取 |
5.4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高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
6.1 健全法律法规和规章 |
6.2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
6.3 完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运行机制 |
6.4 推进执法队伍建设,建立保障体系 |
6.5 提升法制意识宣传手段 |
第7章 结论及不足 |
7.1 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致谢 |
(5)县级国土资源行政执法监察存在问题研究 ——以东川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个案研究法 |
第一章 国土资源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土资源相关概念 |
一、国土资源执法监察 |
二、基层国土资源 |
三、国土资源行政执法监察的特点 |
四、土地执法监察的内容 |
第二节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相关理论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行政管理理论 |
三、行政法学理论 |
第二章 县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现状 |
第一节 东川区国土资源简介 |
第二节 县级国土资源违法情况的主要表现 |
一、未批先占、未报即用违法用地 |
二、以租代征规避土地审批程序 |
三、农村及“城中村”宅基地违法普遍存在 |
四、擅自改变土地使用条件 |
第三节 县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现状 |
一、违法呈现量大面广的特点 |
二、一些违法用地项目均有地方政府主导的影子 |
三、违法方式隐蔽,花样翻新,查处难度较大 |
四、执法力量不足、手段单一、工作任务繁重 |
五、执法手段偏软,执法保障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 |
第三章 县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县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部分民生环保等项目选址无法避让基本农田 |
二、土地总体规划调整不到位 |
三、现行土地管理政策与矿山用地存在矛盾 |
四、历史违法用地手续不完善 |
五、土地等别下调不规范 |
六、违法比例居高不下 |
第二节 从土地管理者角度来分析 |
一、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够完善 |
二、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 |
三、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威慑力不足 |
四、执法手段随意,执法保障不足 |
第三节 从土地使用者角度来看 |
一、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不了解 |
二、对国土资源管理参与度不足 |
三、机会主义意识 |
第四章 改进县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长效机制的措施 |
第一节 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
一、国家层面的相关管理法律有待进一步完善 |
二、地方性的相关管理政策有待进一步加强 |
第二节 建立健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制的体现框架 |
一、日常防范监管机制 |
二、批前监察机制 |
三、批后跟踪管理机制 |
四、立案查处机制 |
第三节 改革现有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 |
一、实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省级统一垂直管理 |
二、实行执法监察特派员督查指导 |
三、实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完全垂直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东营市土地执法监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土地执法监察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基本概念解析 |
2.1.1 土地 |
2.1.2 土地违法行为 |
2.1.3 土地执法监察 |
2.2 相关理论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东营市土地执法监察背景及现状 |
3.1 东营市执法监察背景 |
3.1.1 东营市近年来土地利用情况 |
3.1.2 东营市执法监察管理体系现状 |
3.1.3 东营市执法监察人力资源构成 |
3.1.4 东营市执法监察运行状态 |
3.2 东营市土地执法监察现状 |
3.2.1 东营市违法用地现状 |
3.2.2 东营市违法用地的主要表现形式 |
3.2.3 东营市违法用地的治理成效(2012-2014) |
第4章 东营市土地执法监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东营市土地执法监察存在的问题 |
4.1.1 执法宣传不到位,社会依法用地意识不高 |
4.1.2 执法队伍力量不足,难以应对日常执法工作 |
4.1.3 执法缺乏必要的保障和奖惩机制,队伍缺乏活力 |
4.1.4 执法缺乏独立性,受地方政府制约严重 |
4.1.5 执法手段单一,导致日常执法效果不明显 |
4.1.6 执法缺乏强制执行力,违法用地查处流于形式 |
4.2 东营市土地执法监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执法监察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
4.2.2 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
4.2.3 政府的干预影响了土地执法效果 |
4.2.4 土地违法行为的其他主客观原因 |
第5章 提升东营市土地执法监察成效的对策 |
5.1 做好涉土普法宣传,增强社会民众守法意识 |
5.2 推进执法体制改革,激发执法监察内部活力 |
5.2.1 打破双重管理的束缚,创新执法监察管理新机制 |
5.2.2 建立奖优罚劣考核机制,重新激活执法队伍活力 |
5.3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打造作风过硬执法“强军” |
5.3.1 拓宽执法人员录用渠道,改变执法力量薄弱现状 |
5.3.2 加大执法硬件设施投入,为执法监察提供后勤保障 |
5.3.3 提高一线人员福利待遇,激发执法队伍干事热情 |
5.3.4 强化执法监察学习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技能水平 |
5.3.5 注重执法队伍廉政教育,树立勤政高效、廉洁奉公执法形象 |
5.4 拓宽信息手段引用,构建“科技执法、信息国土”新格局 |
5.5 创新完善监管方式,探索建立执法监察长效新机制 |
5.5.1 加强基层国土站所建设,建立源头防控体系 |
5.5.2 改变执法独立奋战状况,建立政府牵头多部门联合监管新机制 |
5.5.3 发挥媒体舆论作用,建立内部监管、群众参与的全方位监督体系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提升执法效能 破解执法难题——2012年广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取得新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从培训入手, 提升执行力 |
坚守职业道德规范, 争当执行力模范 |
敢于碰硬, 破解执法难题 |
联合执法, 提升执法监察效能 |
服务“双保”, 促进国土资源管理秩序好转 |
四、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督办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省土地分区与土地执法监察研究[D]. 汪建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2]肇庆市土地执法监察现状及对策研究[D]. 范晏. 暨南大学, 2018(02)
- [3]大连市土地执法监察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 ——基于违法占地视角[D]. 徐广富.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4]阿克苏地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研究[D]. 黄姿瑜.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5]县级国土资源行政执法监察存在问题研究 ——以东川区为例[D]. 唐煜. 云南财经大学, 2015(06)
- [6]东营市土地执法监察问题研究[D]. 马凯.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7]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规程》的通知[J]. 国土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5(04)
- [8]提升执法效能 破解执法难题——2012年广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取得新突破[J]. 李烈干,韦华周,陈忠豪,刘志伟. 南方国土资源, 2013(01)
- [9]淮北:执法监察多方共赢[J]. 李彦秋. 中国地产市场, 2012(04)
- [10]十年铸利剑[N]. 倪明芳,许兴春. 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