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电技术与教育专家——记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皮德富(论文文献综述)
排日代姆·喀斯木[1](2021)在《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以江苏省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张翼飞[2](2021)在《当代中国高校博物馆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收集、统计与分析高校博物馆的具体数据,结合相关案例,在梳理当代中国高校博物馆的发展背景及状况的基础上,将高校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划分了三个阶段,并分析、总结了各阶段高校博物馆的发展特点。同时对高校博物馆的发展成就及历史经验进行了探讨,对高校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第二章当代中国高校博物馆发展的主要阶段。依据高校博物馆的发展状况及特点,将高校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划分为1949年至1966年、改革开放至21世纪10年代、21世纪10年代至今三个发展阶段,并分别总结了三个阶段中高校博物馆的特点。第三章当代中国高校博物馆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在分析各阶段高校博物馆发展状况及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高校博物馆发展的历史经验,并对中国高校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作出展望。第四章结语。综合上述分析,对本文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邢战雷[3](2019)在《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轻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是覆盖最广的消费品行业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力军,其价值更多体现在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稳定出口规模、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更好地服务“三农”等方面。自中国改革开发以来,轻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经过了高速发展、告别短缺、数量为本的发展阶段后,正进入以质量和效益的双提升为目标的中高速发展新阶段。不论在轻工产品的生产、出口或消费,中国已成为世界轻工业大国。然而,轻工业面临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目前轻工业经济运行整体处于“消费平稳、投资放缓、出口乏力、调整加速、分化明显”的“缓中趋稳”发展态势。中国轻工业由“大国”变为“强国”之任务仍然艰巨,发展中的矛盾、“痛点”和“栓塞”依然存在且日趋明显,转型升级变得愈发迫切。要实现轻工业转型升级就必须重视创新。而创新过程中遭遇的知识产权问题更加普遍,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故此,基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运用的创新驱动成为助推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知识产权也成为轻工业转型升级、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和“新引擎”,是轻工业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绕不过的坎”,更是打开轻工业转型升级之门的“金钥匙”和“核心驱动”。论文以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创新驱动为主题,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知识产权创新驱动”为研究主线,综合管理学、产业经济学、系统工程、知识产权管理等学科理论知识,依据产业集聚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等既有成果,运用文献研究、系统分析、定量与定向相结合、数据挖掘等科学方法,针对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力体系构建及路径选择开展专门研究。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为轻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新视野和一套“策略组合”,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中国轻工业宏观发展态势、显化轻工业知识产权发展水平、提高轻工业转型升级中的知识产权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知识产权驱动支撑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如下所述:(1)首次把知识产权引入中国轻工业发展与转型升级问题的研究。虽然目前不少轻工企业已经建立了知识产权战略和管理体系,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创新活动,但轻工类企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产品仍然较少、较弱。加之目前从学者到政府到社会服务机构,并没有专门开展轻工业领域的专利技术盘点、诊断与布局,这也成为轻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被忽略的关键之一。为此,文章率先通过利用专业的IncoPat数据库的数据来源,设计规范的检索公式,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引入“专利地图”技术处理方法,从专利申请与授权趋势、运营情况、申请人类别、地区、排名情况、专利法律状态、子行业专利分布等维度,从轻工产业角度具体对中国轻工业领域的专利资产进行检索、数据挖掘和比较等计量分析,以期揭示轻工业领域的专利竞争格局、结构与发展动态。研究认为,知识产权仍然是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痛点”和“栓塞”。(2)构建了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5Fs”体系和“G-CPU”驱动范式。结合系统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探讨和构建了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五驱力”(5Fs)体系,分别对战略管理能力、创造开发能力、协同运营能力、金融服务能力和法律保护能力五个方面,详细分了其各自内涵、运作机制和注意事项;在“三螺旋”(Three-Helix)理论的基础上,将科技平台因素(例如:产业集群、特色区域、行业协会、专利联盟等)引入到传统的“产学研”创新体系,设计了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四螺旋”(Four-Helix)驱动范式;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以及政府、科技平台、企业、高校四个主体视角出发,围绕知识产权战略能力、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知识产权运营能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等五个维度,引入“专利地图”“专利导航”“高价值专利培育”等先进理念,提出了中国轻工产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路径“策略组合”研究认为,G-CPU驱动范式是轻工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和关键环节所在。。(3)探索创建了轻工业知识产权贡献度及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了进一步阐释知识产权与轻工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贡献度,以及基于知识产权的轻工业创新能力评价,文章探索构建了轻工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轻工类高校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运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中国轻工产业发展建立模型并进行分析,测算出中国轻工业固定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知识产权投入的产出系数,并进一步采用索洛余值法计算知识产权投入对中国轻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经济理论为基础,将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对专利数据的规范化处理,构建了轻工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以江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八所轻工类高校为样本,从知识产权的数量、质量、强度、潜力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选取了 2006-2018年间的专利信息数据,开展了轻工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评价,进而掌握了轻工类高校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及其影响。研究表明,知识产权投入对轻工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必须通过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投入,促进我国轻工产业转型升级。综上所述,论文通过对知识产权创新驱动背景下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这一问题的系统研究,不仅对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发展、工作成效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更是首次引入“专利地图”理论与方法,对中国轻工业知识产权发展状态及其结构进行了专业的检索分析,通过采用索洛余值法计算知识产权投入对中国轻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构建了轻工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促进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五驱力”,构建了“四螺旋”模型,为中国轻工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付超[4](2019)在《厂拌冷再生集料计量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早期修筑的沥青路面已达到或者超过设计寿命,面临如何进行公路养护及改建等问题,厂拌冷再生技术以其独有的优势逐渐在路面再生领域被推广使用。由于有些厂拌冷再生设备的集料计量系统存在较大的计量误差,难以满足乳化沥青冷再生和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的需要,且目前缺乏对冷再生拌合站高精度集料计量系统的研究。论文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通过对厂拌冷再生技术的研究,尤其是结合大量文献资料,针对乳化沥青冷再生与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中集料级配对再生混合料的影响做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以水泥(水硬性材料)为再生剂的厂拌冷再生技术,以乳化沥青或者泡沫沥青为再生剂的厂拌冷再生技术对集料的级配要求更高。然后,对影响级配组成的传统集料计量系统展开研究,利用皮带配料秤的称重误差数学模型,并结合散料输送过程中料斗底部压力变化规律,分析得到料斗内物料高度变化与皮带张力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而通过计算得到由皮带张力变化引起的皮带秤称重误差变化规律,并探究了称重误差与累计量误差的联系。进一步,开展了集料计量系统的计量精度试验,并对集料级配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料斗内物料从满仓状态逐渐减少过程中,传统集料计量系统的计量误差波动较大,导致配料精度较低,使集料的级配很难稳定在规定的级配范围内。最后,通过分析称重误差的成因,开展了适用于冷再生拌合站的高精度集料计量系统研究,设计了以输送机式皮带秤为主要计量装置的高精度配料机组;确定了新型配料机组的工作方式,选定了合适的传感器元件,并分析了所设计的新型集料配料机组存在的系统误差与误差补偿方法。本论文对厂拌冷再生集料计量系统的研究工作及研究结果,可以为厂拌冷再生集料计量系统的设计、升级、改造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持。
俞青[5](2018)在《高校理工科专业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都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高校理工专业人才。“工匠精神”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发展高校教育,培养高水平高校理工专业人才,需要溯本求源,砥砺前行。选取高校理工专业人才“工匠精神”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政策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理工专业人才“工匠精神”进行阐述。工匠们以高尚的品德和精巧的技艺,诠释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原生动力。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全球一体化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现代工匠已经具有时代赋予的新意义。此外,“工匠精神”不仅是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每一个社会人、每一个行业的需要;“工匠精神”为各国制造业的发展积蓄力量,世界工业强国都离不开“工匠精神”。通过分析高校理工专业人才“工匠精神”培养面临的问题,其中高校理工专业人才“工匠精神”培养与经济发展需求的不匹配是大学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在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各行各业对高素质高校理工专业人才迫切需要的形势下,通过探寻国外高校理工专业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得出大学教育培养的高校理工专业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需要政府加强制度保障、经费投入,需要高校努力提高理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需要社会深度参与,为大学教育提高理工专业人才“工匠精神”培养质量提供条件和机会。也需要将“工匠精神”具备的知行合一、敬业乐业、德艺并举的价值取向融入高校理工专业人才培养的工作中,以适应中国制造发展的趋势,满足应用技术高校办学定位和生存发展的需要,有利于高校理工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同时,通过加强课程设置、专业建设和推进产教融合等多渠道并举的途径,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有利于全面提高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校理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林晨晖[6](2017)在《基于混合正交双向小波包的隐匿物品毫米波被动探测与融合》文中提出随着世界范围内暴力犯罪活动与恐怖袭击的发生,公共场所的安全备受关注。传统的安检仪存在威胁个人健康、隐私,及只能探测金属物品等缺陷,对于携带的化学试剂、陶瓷刀具等却无法检测。被动式毫米波探测成像安检仪,通过接收目标的毫米波辐射温度,采用合成孔径实时成像,迅速探测到人体衣物下、皮肤上的藏匿物,包括金属、非金属品,且对凝胶炸药、汽油等化学试剂具有高灵敏度,是当前安检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被动毫米波探测器能探测到隐匿物,但其得到的图像分辨率低,对识别隐匿物存在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为弥补毫米波辐射图像模糊的不足,提出将场景清晰的可见光图与毫米波图进行融合,综合两者优势,让毫米波辐射图探测到的隐匿物轮廓在可见光图中显示出来,使工作人员能根据融合结果辨别人体携带隐匿物的位置、性质,进一步提高了公共场所的安全保障能力。为此,本文致力于研究可见光/被动毫米波图像的融合算法,并进行仿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提出将混合正交双向小波包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PCNN)相结合应用于可见光/毫米波图像的融合中。第一步:混合正交双向小波包变换对两原图像分解,根据需要设计最佳树,得到分解系数;第二步:根据系数特征,采取不同的融合算子处理系数;用基于图像灰度值的融合规则处理低频;高频则是带入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融合;最后重构输出融合结果。实验仿真证实,与传统融合方法相比,新方法得到的融合结果易于分辨隐匿物的性质、位置。在上面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高尺度的图像分解会产生大量的子图,从而导致在融合处理中出现存储困难、效率低、不能实时成像等问题。为此,引入了压缩感知(CS),并研究其图像融合框架。尝试将CS理论用于数据量大的高频系数融合;实验仿真表明,新方法得到的融合结果在提高算法效率的基础上,能清晰地展示隐匿物的性质、位置。
汪振涛[7](2017)在《煤气阀自动装配线智能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工业各领域对于生产质量、效率等性能指标提出更为严苛要求。近年来,工业4.0、制造2025等项目启动,旨在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造现代化的智能工厂。在此背景下,自动装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本文以液化石油气瓶阀自动装配生产线为工程背景,研究设计煤气阀自动装配控制系统。针对生产线存在的传送链精确定位、螺纹件可靠拧紧以及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等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研究:(1)设计了模糊PID全闭环位置控制器。针对目前传送链所存在的定位精度较低现象,提出全闭环控制方案。其中,内环采用交流伺服系统以提高系统运行平稳性;同时,为提高定位精度及定位效率,提出逼近、PID及模糊PID等控制方法,搭建运动系统模型,通过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模糊PID算法的控制性能更为优异,具有工程应用价值。(2)螺纹件拧紧方法的研究。分析比较多种拧紧控制法,以角度控制法为基础,分析螺纹拧紧原理,解算拧紧角度及贴合扭力值以提供可靠的控制目标值,为拧紧控制的实现奠定基础。同时,进一步提出分阶段控制方法以提高螺纹拧紧可靠性,同时确保实现工件零损坏,降低半成品率。(3)控制系统容错性能研究。分析长期使用下,系统较易出现的可预测故障,针对其中的单工位以及非正常性断电等故障,提出软件冗余容错思想,通过相应的软件编程控制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可操作性。(4)生产线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结合实际需求设计控制系统的功能,针对功能的实现完成电气选型、下位机软件设计及监控程序设计等工作。
徐德衍[8](2016)在《三十年收获与发展路——纪念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文中提出各位代表、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女士们,先生们,同行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在这金桂飘香、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我们迎来了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业委员会主办、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庆祝会,在大上海、在古城嘉定如期召开了!我受专业委员会的委托,代表专业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三十年收获与发展路"——纪念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的报告。
陆平[9](2016)在《基于场景的红外焦平面非均匀性校正系统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红外焦平面阵列作为红外热成像的核心技术得到了长足地发展,其以灵敏度高、可靠性强的特性在航空、工业、农业、医学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使得其焦平面的光敏元输出响应不同,导致图像存在着大量非均匀性噪声,这大大制约了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应用与研究。所以对非均匀性校正技术的研究刻不容缓。本文对非均匀校正技术深入研究,实现了一种基于FPGA平台的非均匀校正系统。本文首先就非均匀性的产生原因作了简单的阐述,并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然后结合配准算法并遵行利于FPGA实现的原则,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匹配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该算法选取图像中的某一区域作为基准模块,利用菱形搜索模式,得到帧间图像的偏移信息,并利用最陡下降法求得校正的增益和偏置系数。由于配准类算法产生鬼影的原因大都是匹配不准的问题,因此在算法中引入了鬼影消除的机制。经过实验仿真及FPGA硬件实时校正,基于模板匹配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实现了帧间图像的实时快速匹配,并在收敛速度和校正效果上都有显着地成效,且有效地抑制了鬼影的产生。
张文科[10](2014)在《基于DSP的SAR图像并行处理系统的设计与算法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处理技术与DSP技术的快速发展,SAR图像处理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工程实践,但SAR图像数据量大、处理算法结构复杂,导致图像不能实时处理,采取并行处理的方式,可以加快SAR图像的处理速度,SAR图像并行处理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提高SAR图像处理速度为目的,结合DSP的优势,设计了基于DSP的SAR图像并行处理系统,并将基于图像块统计相似性度量的SAR图像去噪的算法在该系统上设计实现,主要的研究工作有:(1)设计了USB转多路Link Port接口电路,实现了单个USB接口转多路LinkPort接口功能,可应用于电脑向多片DSP传输数据;(2)将基于图像块统计相似性度量的SAR图像去噪算法在SAR图像处理板中实现,并针对该处理板的硬件结构特征,对去噪算法进行了优化;(3)设计了SAR图像并行处理系统,将基于图像块统计相似性度量的SAR图像去噪算法移植到系统中,实现了SAR图像的并行处理。本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1271302,61072106,61173090,61173092)、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o. NCET-10-0666)和973项目(No.2013CB329402)的资助。
二、光电技术与教育专家——记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皮德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电技术与教育专家——记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皮德富(论文提纲范文)
(2)当代中国高校博物馆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当代中国高校博物馆发展的主要阶段 |
2.1 1949 年至1966 年的高校博物馆 |
2.1.1 高校博物馆发展背景 |
2.1.2 高校博物馆发展状况 |
2.1.3 高校博物馆发展特点 |
2.2 改革开放至21 世纪10 年代的高校博物馆 |
2.2.1 高校博物馆发展背景 |
2.2.2 高校博物馆发展状况 |
2.2.3 高校博物馆发展特点 |
2.3 21 世纪10 年代至今的高校博物馆 |
2.3.1 高校博物馆发展背景 |
2.3.2 高校博物馆发展状况 |
2.3.3 高校博物馆发展特点 |
第3章 当代中国高校博物馆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
3.1 高校博物馆发展的历史经验 |
3.1.1 社会环境稳定 |
3.1.2 经济的发展 |
3.1.3 政策的支持 |
3.2 高校博物馆发展的历史启示 |
3.2.1 摆脱依赖,主动发展 |
3.2.2 转变观念,重新定位 |
第4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当代中国高校博物馆发展阶段统计表 |
致谢 |
(3)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转型升级 |
2.1.2 知识产权 |
2.1.3 知识产权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竞争优势理论 |
2.2.2 产业结构理论 |
2.2.3 三螺旋理论 |
2.2.4 专利地图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内研究动态 |
2.3.2 国外研究动态 |
2.3.3 研究综评 |
3 知识产权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逻辑辨析 |
3.1 机理分析 |
3.2 知识产权与创新驱动 |
3.3 知识产权对产业转型升级 |
3.3.1 知识产权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
3.3.2 知识产权对轻工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 |
3.4 基于四螺旋的轻工业转型升级知识产权“G-CPU”驱动范式 |
3.4.1 范式构建 |
3.4.2 特征描述 |
3.4.3 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轻工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实践与成效 |
4.1 中国轻工行业发展轨迹与政策梳理 |
4.1.1 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 |
4.1.2 轻工业联合会的政策与实践 |
4.1.3 部委间的协同与支撑 |
4.2 基于中轻景气指数的轻工行业经济运行态势 |
4.2.1 总体景气指数 |
4.2.2 工业增加值增速 |
4.2.3 主营业务收入 |
4.2.4 商品出口 |
4.2.5 效益水平 |
4.3 轻工行业转型升级实践成效 |
4.3.1 轻工业在全国工业中的地位不断巩固 |
4.3.2 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优化和提升 |
4.3.3 轻工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
4.3.4 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支撑功能日益明显 |
4.3.5 轻工业知识产权呈现明显阶梯式进步 |
4.3.6 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重点子行业转型效果明显 |
4.4 轻工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4.1 轻工业增长缓慢,下行压力较大 |
4.4.2 国际贸易摩擦严重,出口形势严峻 |
4.4.3 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利润空间被双向挤压 |
4.4.4 行业运行分化较大,企业效益不佳 |
4.5 本章小结 |
5 知识产权驱动轻工业转型升级效应的度量与困境剖析 |
5.1 基于“Patent-Map”的中国轻工业专利状态分析 |
5.1.1 轻工业专利的申请与授权态势分析 |
5.1.2 轻工业专利运营情况 |
5.1.3 轻工业专利申请人结构分析 |
5.1.4 轻工业专利技术领域分布 |
5.1.5 轻工业专利除本土外技术原创国家/地区分布 |
5.1.6 轻工业专利法律状态分析 |
5.1.7 轻工业子行业专利分布比例 |
5.2 知识产权对轻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
5.2.1 模型与方法 |
5.2.2 指标与数据 |
5.2.3 贡献度测算结果分析 |
5.3 专利视角下的轻工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
5.3.1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
5.3.2 数据分析 |
5.3.3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
5.3.4 结论及特征分析 |
5.4 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困境 |
5.4.1 战略意识普遍缺乏,自主创新内生动力不足 |
5.4.2 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
5.4.3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健全,权利失效流失严重 |
5.4.4 产品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满足转型升级 |
5.4.5 子行业与地区知识产权创造不平衡 |
5.5 本章小结 |
6 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5Fs”驱动力构建 |
6.1 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5Fs” |
6.2 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能力 |
6.2.1 基于价值链的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工作机制 |
6.2.2 轻工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与提升过程机理分析 |
6.2.3 轻工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能力提升的支撑体系 |
6.3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
6.3.1 “五环”模型构建 |
6.3.2 “动力火车”模型及工作机制 |
6.3.3 支撑要素 |
6.4 知识产权运营能力 |
6.4.1 基本模式 |
6.4.2 影响因素 |
6.4.3 系统模型及工作机制 |
6.5 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能力 |
6.5.1 服务体系 |
6.5.2 工作机制 |
6.6 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
6.7 本章小结 |
7 基于“G-CPU”的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路径 |
7.1 政府驱动路径 |
7.1.1 充分发挥创新政策的引领作用 |
7.1.2 鼓励企业知识产权贯标认证 |
7.1.3 构建轻工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体系 |
7.1.4 加强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7.1.5 建立全方位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 |
7.2 企业驱动路径 |
7.2.1 实施轻工业专利导航和战略布局 |
7.2.2 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 |
7.2.3 创新轻工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模式 |
7.2.4 提升轻工企业质押融资信用水平 |
7.3 科技平台驱动路径 |
7.3.1 组建轻工业知识产权联盟 |
7.3.2 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模式 |
7.3.3 充分发挥科技平台的综合效应 |
7.3.4 抓好重点服务平台建设 |
7.3.5 提升产业集群协同能力 |
7.4 高校驱动路径 |
7.4.1 强化政策激励与导引功效 |
7.4.2 制订专利战略规划和布局 |
7.4.3 打造高价值专利培育体系 |
7.4.4 探索多元化的运营新模式 |
7.4.5 创新综合服务体系和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满意指数、预期指数 |
附录2 中国轻工业经济指数统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导师课题、主持课题与获奖 |
(4)厂拌冷再生集料计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厂拌冷再生技术研究 |
2.1 厂拌冷再生技术与就地冷再生技术比较 |
2.1.1 厂拌冷再生技术分析 |
2.1.2 就地冷再生技术分析 |
2.1.3 厂拌冷再生的技术优势 |
2.2 集料级配对冷再生混合料的影响 |
2.3 传统集料计量系统的结构组成与不足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传统集料计量系统称重误差研究 |
3.1 传统集料计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 |
3.1.1 计量原理分析 |
3.1.2 计量数据处理与瞬时流量调节分析 |
3.2 皮带配料秤的计量误差来源分析 |
3.3 皮带配料秤的称重误差分析 |
3.3.1 称重托辊的受力计算 |
3.3.2 称重传感器的受力计算 |
3.3.3 称重误差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称重误差的计算分析与试验验证 |
4.1 称量段输送带张力变化分析 |
4.1.1 主要阻力 |
4.1.2 附加阻力 |
4.1.3 剪切阻力 |
4.1.4 称量段输送带张力计算 |
4.2 称量段输送带张力变化与称重误差计算 |
4.2.1 集料斗底部压强变化 |
4.2.2 集料斗底部输送带运行阻力变化 |
4.2.3 称重误差计算与累计量误差分析 |
4.3 现场试验与集料级配结果分析 |
4.3.1 集料计量精度现场试验 |
4.3.2 集料级配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精度集料计量系统的设计 |
5.1 高精度配料机组的结构设计方案 |
5.2 配料方式选择与硬件选型 |
5.2.1 配料方式选择 |
5.2.2 称重传感器选型 |
5.2.3 测速传感器选型 |
5.3 高精度配料机组的系统误差 |
5.3.1 调速距离计算 |
5.3.2 系统误差建模 |
5.3.3 系统误差补偿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高校理工科专业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工匠的研究 |
1.2.2 关于工匠精神的实践研究 |
1.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工匠和工匠精神的相关概述 |
2.1 “工匠”的内涵 |
2.2 “工匠精神”的内涵 |
2.3 工匠精神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
2.3.2 文化教育学理论 |
2.4 我国古代工匠精神的探析 |
2.4.1 原始时代工匠的神话起源 |
2.4.2 先秦时期工匠的繁荣发展 |
2.4.3 唐代工匠的规范管理 |
2.5 现代工匠精神的回归 |
第三章 理工科专业工匠精神培育的现状及反思 |
3.1 问卷调查情况 |
3.1.1 问卷调查的目的 |
3.1.2 问卷调查的对象 |
3.1.3 问卷调查的组织实施方法 |
3.2 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
3.2.1 “工匠精神”资源获取渠道单一 |
3.2.2 高校对“工匠精神”的重视程度低 |
3.2.3 呼吁“工匠精神”的声音薄弱 |
3.3 基于“工匠精神”现状的反思 |
3.3.1 对“工匠精神”内涵及其外延的误读 |
3.3.2 理工科人才培养规格的局限 |
3.3.3 社会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 |
3.3.4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存压力 |
第四章 高校理工科专业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
4.1 高校理工科专业工匠精神培育的应然标准 |
4.1.1 多维立体的知识体系 |
4.1.2 知行合一的实践能力 |
4.1.3 敢于突破的创新素质 |
4.1.4 适应社会的学习能力 |
4.2 高校理工科专业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 |
4.2.1 以创新求变为教育理念 |
4.2.2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工程师为目标 |
4.2.3 建立灵活实用的课程体系 |
4.3 高校理工科专业工匠精神培育的运行保障机制 |
4.3.1 组织保障 |
4.3.2 制度保障 |
4.3.3 师资队伍保障 |
4.3.4 经费保障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3 关于高校理工科专业工匠精神的问卷调查 |
致谢 |
(6)基于混合正交双向小波包的隐匿物品毫米波被动探测与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困难与挑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图像融合理论概述 |
2.1 图像融合方法 |
2.1.1 像素级融合 |
2.1.2 特征级融合 |
2.1.3 决策级融合 |
2.2 图像融合结果评价 |
2.2.1 基于单个图像统计特征评价 |
2.2.2 基于原图与融合图关系评价 |
第三章 基于混合正交双向小波包与自适应PCNN的隐匿物品探测与融合 |
3.1 可见光及毫米波被动探测成像原理 |
3.2 混合正交双向小波包与PCNN的可见光/毫米波图像融合 |
3.2.1 小波包与混合正交双向小波包 |
3.2.2 混合正交双向小波包与图像分解 |
3.2.3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与图像融合 |
3.2.4 基于混合正交双向小波包与自适应PCNN的融合方法 |
3.2.5 实验仿真及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混合正交双向小波包与压缩感知的隐匿物品探测与融合 |
4.1 混合正交双向小波包与图像分解 |
4.2 压缩感知(CS) |
4.2.1 压缩感知理论框架 |
4.3 压缩感知与图像融合 |
4.3.1 测量矩阵 |
4.3.2 压缩感知重构算法 |
4.3.3 压缩感知应用于图像融合 |
4.4 基于混合正交双向小波包与压缩感知的图像融合 |
4.4.1 可见光/毫米波图像融合新方法 |
4.4.2 基于新方法的实验仿真 |
4.4.3 仿真结果评价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煤气阀自动装配线智能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相关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位置控制技术 |
1.2.2 螺纹联接装配系统 |
1.3 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2 液化石油气瓶阀生产线总体控制方案设计 |
2.1 液化石油气瓶阀生产线概述 |
2.1.1 工艺过程与零件装配图 |
2.1.2 生产线设备介绍 |
2.2 功能设计及难点分析 |
2.2.1 功能设计 |
2.2.2 难点分析 |
2.3 方案确定及电气选型 |
2.3.1 控制方案选择 |
2.3.2 PLC选型 |
2.3.3 人机界面选型 |
2.3.4 执行机构选型 |
2.3.5 检测元件选型 |
2.4 本章小结 |
3 传送链快速准确定位方法的研究 |
3.1 全闭环定位方案提出 |
3.1.1 定位方案设计 |
3.1.2 定位过程分析 |
3.2 定位系统建模 |
3.2.1 交流伺服系统简化建模 |
3.2.2 交流伺服系统模型参数辨识 |
3.2.3 减速、传送结构建模 |
3.3 定位控制算法的比较 |
3.3.1 逼近式位置控制 |
3.3.2 改进型PID法 |
3.3.3 模糊PID法 |
3.4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3.4.1 语言变量设计及论域变换 |
3.4.2 输入输出模糊变量赋值 |
3.4.3 模糊规则设计 |
3.4.4 模糊控制表的确定 |
3.5 仿真结果分析 |
3.5.1 Simulink仿真模型搭建 |
3.5.2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螺纹件快速可靠拧紧方法的研究 |
4.1 螺纹拧紧加工原理 |
4.1.1 拧紧原理 |
4.1.2 拧紧过程分析 |
4.1.3 螺纹联接过程中的关系模型 |
4.2 螺纹拧紧方法分析 |
4.2.1 扭矩法及扭矩转角法比较 |
4.2.2 拧紧参数的确定 |
4.3 螺纹控制算法的设计 |
4.3.1 11号工位概述 |
4.3.2 寻帽阶段算法设计 |
4.3.3 贴合阶段可靠拧入方法设计 |
4.3.4 最终拧紧阶段算法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容错性的研究与实现 |
5.1 系统故障分析与方法设计 |
5.1.1 单工位故障方法设计 |
5.1.2 断电故障方法设计 |
5.1.3 容错意义 |
5.2 单工位故障容错实现 |
5.2.1 6号工位工艺的介绍 |
5.2.2 单工位主程序实现 |
5.2.3 铜片加工程序实现 |
5.2.4 故障处理程序实现 |
5.2.5 仿真分析 |
5.3 非正常断电故障容错实现 |
5.3.1 开机画面绘制 |
5.3.2 开机选择程序实现 |
5.3.3 掉电保护程序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6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及实现 |
6.1 下位机软件设计 |
6.1.1 手动程序设计 |
6.1.2 复位程序设计 |
6.1.3 转盘设备逻辑算法设计 |
6.1.4 主从PLC通讯实现 |
6.2 HMI监控系统设计及实现 |
6.2.1 触摸屏通讯设置 |
6.2.2 HMI监控界面实现 |
6.3 现场运行结果 |
6.3.1 设备运行效果 |
6.3.2 定位结果分析 |
6.3.3 拧紧结果分析 |
6.3.4 设备运行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三十年收获与发展路——纪念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 专委会诞生前后 |
1.1 诞生之前 |
1.2 诞生后的工作 |
举办了“全国光学和光学测试发展学术研讨会” |
组织召开了共十六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交流会议 |
1.3 六届专委会组成及委员人数 |
1.4 一个特殊情况的回忆 |
2.收获与发展 |
第一, 定期有序组织学术交流 |
第二, 积极参与若干联办的会议和展览 |
第三, 嘉奖及经验介绍 |
第四, 专委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
3. 不足与期望 |
(9)基于场景的红外焦平面非均匀性校正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2 非均匀校正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配准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分析 |
2.1 图像配准技术 |
2.1.1 基于图像灰度统计的配准方法 |
2.1.2 基于图像变换域的配准方法 |
2.1.3 基于图像特征的配准方法 |
2.2 非均匀性的定义 |
2.3 人工神经网络法 |
2.4 基于帧间配准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 |
2.5 改进的非均匀校正方法 |
2.5.1 模板匹配法 |
2.5.2 三步搜索法 |
2.5.3 菱形搜索法 |
2.5.4 菱形搜索法优化 |
2.5.5 鬼影的抑制 |
2.6 非均匀校正的效果评估 |
2.6.1 匹配效果评估 |
2.6.2 校正效果评估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FPGA的非均匀校正硬件平台 |
3.1 FPGA及Verilog HDL简介 |
3.2 硬件开发平台简介 |
3.2.1 Spartan-6 LX150T开发板简介 |
3.2.2 TFP410简介 |
3.3 本章小结 |
4 非均匀校正算法在FPGA上的实现 |
4.1 时钟控制模块 |
4.2 ⅡC配置模块 |
4.2.1 ⅡC通讯协议 |
4.2.2 ⅡC芯片配置 |
4.3 视频输入模块 |
4.4 DVI视频输出模块 |
4.5 匹配模块 |
4.5.1 开窗模块 |
4.5.2 菱形搜索模块 |
4.6 参数修正模块 |
4.6.1 校正模块 |
4.6.2 存储模块 |
4.6.3 误差函数 |
4.6.4 系数迭代 |
4.7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DSP的SAR图像并行处理系统的设计与算法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SAR 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 |
1.3 DSP 技术的发展 |
1.3.1 DSP 简介 |
1.3.2 DSP 的发展历史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整体框架结构 |
第二章 SAR 图像并行处理技术 |
2.1 基于图像块的统计相似性度量的 SAR 图像去噪算法 |
2.1.1 基于像素的统计相似性度量 |
2.1.2 基于图像块的期望滤波器与冗余字典 |
2.2 图像并行处理平台 |
2.2.1 基于 GPU 的图像并行处理 |
2.2.2 基于集群的图像并行处理 |
2.2.3 基于 FPGA 的图像并行处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USB 转多路 Link Port 接口电路设计 |
3.1 CY7C68013A 芯片介绍 |
3.2 XC3S500E 芯片介绍 |
3.3 基于 FPGA 的 USB 转多路 LinkPort 接口电路的硬件设计 |
3.3.1 CY7C68013A 的电源、时钟、复位及配置部分 |
3.3.2 CY7C68013A 与 FPGA 的接口部分 |
3.3.3 XC3S500E 电源,时钟及配置部分 |
3.3.4 Link Port 接口电路部分 |
3.4 CY7C68013A 芯片的固件程序 |
3.4.1 CY7C68013A 的上电枚举 |
3.4.2 CY7C68013A 的固件程序加载方式 |
3.4.3 CY7C68013A 芯片的固件程序流程 |
3.5 XC3S500E 中接口转换程序 |
3.5.1 USB 转多路 LinkPort 接口模块总体结构 |
3.5.2 USB 数据转存单元 |
3.5.3 下行数据读取单元 |
3.5.4 下行数据解析单元 |
3.5.5 N 个下行 FIFO 单元 |
3.5.6 N 个下行 Link Port 单元 |
3.5.7 N 个上行 Link Port 单元 |
3.5.8 N 个上行 FIFO 单元 |
3.5.9 上行数据写入单元 |
3.5.10 状态机单元 |
3.6 实验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 SAR 图像处理板的去噪算法的实现与优化 |
4.1 ADSP-TS201 芯片介绍 |
4.1.1 ADSP-TS201 的内核结构 |
4.1.2 ADSP-TS201 的总线接口 |
4.2 ADSP-TS201 的 SAR 图像处理板的硬件结构 |
4.2.1 电源、时钟及 JTAG 部分 |
4.2.2 Link Port 接口电路部分 |
4.2.3 ADSP-TS201 的启动引导 |
4.2.4 存储器部分 |
4.3 基于图像块相似性度量 SAR 图像去噪算法在 DSP 上的实现 |
4.3.1 算法结构分析 |
4.3.2 去噪算法在 DSP 中的实现 |
4.4 基于图像块相似性 SAR 图像去噪算法在 DSP 上的优化 |
4.4.1 存储空间的优化 |
4.4.2 减少重复计算 |
4.4.3 参数固定化 |
4.4.4 循环的优化 |
4.4.5 分支跳转优化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4.5.1 模拟 SAR 图像去噪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2 真实 SAR 图像去噪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AR 图像并行处理系统及去噪算法的并行实现 |
5.1 SAR 图像并行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 |
5.1.1 图像并行处理结构设计 |
5.1.2 SAR 图像并行处理系统结构方案 |
5.2 数据传输协议 |
5.2.1 数据传输的流程 |
5.2.2 下行数据传输时的帧结构 |
5.2.3 上行数据传输时的帧结构 |
5.3 系统的软件流程 |
5.3.1 上位机软件流程 |
5.3.2 SAR 图像处理板中软件流程 |
5.4 实验结果的对比和分析 |
5.4.1 模拟 SAR 图像去噪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2 真实 SAR 图像去噪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四、光电技术与教育专家——记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皮德富(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以江苏省高校为例[D]. 排日代姆·喀斯木.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当代中国高校博物馆发展历程研究[D]. 张翼飞.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力研究[D]. 邢战雷.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1)
- [4]厂拌冷再生集料计量系统研究[D]. 付超. 长安大学, 2019(01)
- [5]高校理工科专业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D]. 俞青.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6]基于混合正交双向小波包的隐匿物品毫米波被动探测与融合[D]. 林晨晖. 福州大学, 2017(04)
- [7]煤气阀自动装配线智能控制技术研究[D]. 汪振涛.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8]三十年收获与发展路——纪念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A]. 徐德衍. 第十六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交流会摘要集, 2016
- [9]基于场景的红外焦平面非均匀性校正系统研究[D]. 陆平.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2)
- [10]基于DSP的SAR图像并行处理系统的设计与算法实现[D]. 张文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11)
标签:轻工业论文; 大学论文;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论文; 知识产权专业论文; 工匠精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