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粉料料位传感器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辉[1](2020)在《基于云平台的沥青搅拌站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各行各业都需要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拓展自己的业务,基于这个平台的应用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在我国的信息化过程中,电气行业可以说是较早利用互联网推行信息化的行业之一。最典型的应用是财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各类信息管理系统。这些应用系统确实大大改善了企业的运营环境、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远程监控技术的发展,使得工程技术人员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变得越来越方便。通过远程监控技术、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在远端就得到现场数据,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本论文的工作主要针对沥青搅拌系统管理需求,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对已有业务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对已有的系统进行整合,将各站统一起来,基于Web平台,设计实现一个统一的基于云平台的沥青搅拌站远程监控系统,实现相关信息的维护及管理。论文首先对一个典型沥青搅拌站的业务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用户需求和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了沥青搅拌系统、可再生料系统和燃烧器系统的工作流程及相应的控制逻辑。在此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云平台的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体系结构、通信系统、功能界面设计。重点讨论了基于MQTT协议的通信设计和PLC的点表数据。最后,讨论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和方法,重点讨论了基于MQTT协议通信的实现,包括MQTT服务器和客户软件的开发技术、基于Web的可视化技术等。
仇义[2](2020)在《振动力场作用下冰草种子丸化机理及其丸粒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气候干旱,降雨减少,加之人们对草原的利用强度日益加大,天然草原不断退化,生产力大幅下降。飞机撒播和喷播机喷播是快速恢复草原植被的有效方法,但都需要对种子进行丸化包衣处理,以确保作业后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因此,研发冰草种子丸化新设备、丸化新配方与新工艺,对于采取工程措施恢复与重建退化草原植被,进一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针对现有冰草种子丸化机存在的给粉不匀、喷雾不均、丸化机理研究不够、丸化配方不科学环保、丸粒活性较差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将振动力场引入到冰草种子丸化机中,利用振动与旋转的复合运动来促进冰草种子与丸化粉料均匀混合,降低多籽率和无籽率,提高单籽率和丸化合格率,提高丸化品质。此外,对振动力场作用下丸粒种子表面力学性能及丸粒活性进行研究,确定了冰草种子丸化新配方与新工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了与冰草种子丸化实际工况相吻合的接触力学、粘结力学、振动力学及运动学模型,揭示丸化成型机理;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振动力场可以改变物料冲撞力的大小,增大冰草种子与丸化粉料间的速度差与离散程度,促进冰草种子与丸化粉料在不同的时间点、相同的空间区域内充分接触与快速混合,提高丸化成型品质。2.建立了振动丸化机工作参数与丸化品质(单籽率、丸化合格率)间的数学模型,振动力场的引入可以明显提高丸化合格率及单籽率;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了影响冰草种子单籽率及丸化合格率的主次因素为:包衣锅转速>包衣锅振动频率>包衣锅倾角;当包衣锅转速为42r/min,包衣锅振动频率为20Hz,包衣锅倾角为35°时,单籽率及丸化合格率分别为83%,95%;确定了丸化新工艺。3.开展丸化冰草种子的表面性能实验研究,确定了丸化配方为SF:DE(30:70)时,有振动比无振动作用下丸化种子的失重率低3.3%、在水中的溶解时间长2min、单籽抗压强度高4.4N,且完整度与单籽抗压强度方差分析结果均存在显着性差异,说明振动力场的引入可以提高丸化冰草种子的表面力学性能。4.开展有、无振动作用与不同材料配比下丸化种子的发芽、生长实验研究,随着大豆粉(SF)含量的增加,丸化种子活性降低,当丸化材料配方为SF:DE(30:70)时,有、无振动作用下丸化种子活力指数分别为:15.4、14.7,方差分析结果存在显着性差异,此时的丸化种子活性最优,该配方为振动力场作用下丸化冰草种子的最佳配方。此外,无论有、无振动作用,6组丸化处理种子丸粒活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振动力场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丸化种子的表面力学性能,还可以提高丸化种子的丸粒活性。
路无敌[3](2020)在《混凝土粉料仓料位综合监测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混凝土粉料仓是用来储存水泥粉料的密闭容器,目前,粉料仓主要存在冒顶报警不及时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冒顶事故,会严重影响当地环境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再是水泥粉的输出量是采用容积式计量方法,存在一定的误差,预拌混凝土时,若加入量过少,会严重影响建筑或道路的质量,若加入量过多,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本文基于高频物位雷达料位计设计出混凝土粉料仓料位综合监测系统,采用Ansoft Maxwell软件对粉料仓进料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确定高频物位雷达料位计的相对介电常数,提高粉料仓料位的准确测距,提供粉料仓生产状态技术数据,达到实时、实况及连续地监测粉料仓料位和粉末进出料安全的目的,研究项目对提高搅拌站的系统安全性、环保质量及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调研国内外料位计监测和雷达料位计监测的使用情况,设计出混凝土粉料仓料位综合监测系统,以PLC自动控制系统为基础,把高频雷达物位计、高清监控和LED灯带预警技术有效结合,实现料位的准确连续监测。并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清洗部分的零部件进行静力学分析,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正确性。(2)选择合适的PLC自动控制系统,并对整个系统进行了硬件设计,包括了PLC选型及组态、整个监测系统的电路设计等。进行了粉料仓监测系统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通过采用Delta WPLSoft编程软件,使用梯形图进行编程,完成PLC的程序设计。(3)对混凝土粉料仓综合监测系统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基于强粉尘环境影响雷达料位计测距的问题,利用Ansoft Maxwell软件对粉料仓料位高度变化时的电场进行仿真分析,得到7.59.5m的相对介电常数4.2,实现强粉尘环境下雷达料位计的准确测距;(4)确定最终施工方案,并现场安装粉料仓料位综合监测系统,对整个系统运行进行调试,通过PLC控制柜屏幕观察粉料仓进出料仓内情况,最终完成试运行。
牛文彩[4](2019)在《牧草种子丸粒化包衣机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种子丸粒化包衣不仅可以提高种子表面的力学性能,还有助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因此,研究牧草种子丸粒化包衣及其设备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牧草种子丸粒化包衣存在的自动化程度较低、丸粒化包衣品质较差、丸粒化工艺较落后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振动力场作用的牧草种子丸粒化包衣机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供料控制系统、种液实时混合控制系统、丸粒化包衣控制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集编程、传感器等技术于一体,根据给定的种子量实时配比种衣剂量,实现种子与种衣剂实时混合和精确控制的功能,同时可对旋转包衣锅的转速、包衣锅与机架横轴倾角、包衣锅的振动频率等参数进行实时调节。在完成系统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调试,并通过大量试验,确定了供种系统、混合系统和丸粒化包衣系统中各个控制参数。得到了如下结论:供种系统中,测量的标准种子重量与实测种子重量误差不大于1%,电机带动拨片每转动1s约喂种50g。混合系统中,供粉时间每增加ls,供粉量约增加4.16g;供液时间每增加1s,供液量约增加1.43ml;丸粒化包衣系统中,变频器实际频率范围在0-94.4Hz可调,对应包衣锅转速在0-70r/min可调,且变频器电压每增加0.02V转速增加约0.19r/min;包衣锅振动频率范围在0-39Hz可调,且变频器电压每增加0.02V,振动频率约增加0.08Hz;包衣锅横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实测角度范围为0-179.8°可调,且预设角度与实际角度最大偏差不超过0.3°。该系统实现了种子丸粒化包衣机整体的实时和精确控制,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郭徽[5](2019)在《煤矿混凝土搅拌站的设计研究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井的支护和铺设,在煤矿的建设和开采过程中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煤矿井下巷道支护和铺设对于混凝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传统的井下泵送混凝土输送方式很难满足现阶段巷道支护和铺设的质量要求。煤矿井下建设急需一种自动化设备,能够替代传统泵送喷射混凝土的方式,全面提高煤矿混凝土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满足煤矿井下巷道支护和铺设的建设需求,结合国内外混凝土搅拌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首先依据煤矿巷道的工况条件,提出煤矿混凝土搅拌站结构方案,并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适合煤矿井下的设计方案;其次,以总体设计方案为依据,完成煤矿混凝土搅拌站配料输送机的设计、物料称量系统设计、搅拌系统各零件结构参数设计和三维整机模型的建立,其中主要对搅拌筒、搅拌轴和卸料门等零部件模型建立;在此基础上,对煤矿混凝土搅拌站搅拌装置进行可靠性分析,完成对搅拌轴、搅拌臂、搅拌叶片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及疲劳损伤分析,验证设计的可靠性与合理性,满足煤矿混凝土巷道施工要求;同时,应用离散元软件对不同投料位置搅拌效果进行仿真分析,模拟双卧轴搅拌机在不同投料位置下的搅拌混合过程,通过研究不同时间的不同物料的离散系数稳定性来选择合适的投料位置;最后,对煤矿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完成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监控报警设计,模糊PID与并联控制系统相结合,使系统达到稳态响应更快,稳定性更好,实现对生产过程实时的控制,完成各物料的精确配比,提高混凝土的质量。论文通过对煤矿混凝土搅拌站输送系统、称量系统、搅拌系统、控制系统设计和可靠性仿真分析研究,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证明煤矿混凝土搅拌站的设计能够满足矿井巷道支护和铺设的要求,实现了贮存、输送、称量、搅拌、启停、监控功能,提高了巷道支护和铺设质量和效率,降低煤矿井下工人的施工强度。课题研究为煤矿混凝土搅拌站实现自动化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为矿井巷道支护、铺设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李毅[6](2019)在《阻旋式料位计结构设计与优化》文中提出熔模铸造工艺复杂且技术要求较高,所以对熔模铸造的设备也必须有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熔模铸造中型砂监测设备即阻旋式料位计进行研究。阻旋式料位计是精密铸造行业中测量型砂料仓、检测物料高度的重要物件之一,而与其他料位计相比,具有功耗低,效率高、价格低等突出优势并符合机械产品节能高效的发展方向也因适应性强而被广泛使用。但阻旋式料位计的结构刚度较低,在实际使用中易受物料对其轴向载荷、径向载荷及倾覆力矩等复杂载荷综合影响。因此,为使阻旋式料位计结构更加符合实际要求,因此对现有阻旋式料位计结构进行持续的改进与优化就显得十分的必要。针对阻旋式料位计的材质问题和整体质量较重的问题,本文在阻旋式料位计的外壳体材质和结构上进行改进和设计,经设计计算以及仿真分析,证明所设计的结构合理,得出阻旋式料位计整体质量减约83%,质量减轻明显,实现轻量化设计。针对对所设计的阻旋式料位计转动部分中的转动叶片形状进行了改进(设置成一定的弯曲角度),力求提高对型砂的监测精度,得出最合适的弯曲角度为30°。针对阻旋式料位计安装位置通风效果不佳,电机散热不好;转动轴与电机连接,转动轴容易轴向窜动,导致电机烧坏,本文主要在阻旋式料位计转动结构方面进行改进设计,主要由压板、隔套、两个背对背圆锥滚子轴承、转动轴等组成的传动轴轴向防窜动设计。对于阻旋式料位计内部复位弹簧拉力最优位置的确定上,本文也对拉簧两端部的位置进行了优化比较并最终确定出最合适位置,得最优化的位置端点转前、转后拉簧力矩差最大,约为0.131N.m。
牛文彩,陈智,侯占峰,郭芳,仇义,弭龙凯,邵志威[7](2019)在《牧草种子丸化包衣预混合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文中指出针对牧草种子丸化设备存在自动化程度较低、丸化包衣品质较差等问题,设计了牧草种子丸化包衣预混合实时控制系统,可有效提高丸化包衣品质。该系统以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集编程、传感器等技术于一体,可根据给定种子量实时配比粉料量和药液量,并同时在混料室内充分混合,实现了实时精确控制功能。以牧草种子丸化包衣为例,将预混合系统安装前后进行了对照试验,当包衣时间同为20min时,安装了预混合系统,其单籽率与丸化包衣合格率分别为92%、95%;而未安装预混合系统,其单籽率与丸化包衣合格率分别为83%、90%。试验结果表明:在粉料与药液进入包衣锅前进行预混合,可有效降低多籽率,提高单籽率和丸化包衣合格率。研究结果可为小粒牧草种子丸化包衣提供参考依据。
侯鹏辉[8](2018)在《石墨烯吸附材料自动包装线设计与系统功能仿真验证》文中研究表明石墨烯超轻粉料是一种新型吸附材料,其自动包装线设计与系统功能仿真验证是石墨烯吸附材料连续微波膨化集成系统开发的重要基础工作。石墨烯吸附材料自动包装线设计包括:自动上料、自动送膜、包装膜成型、超轻粉料充填、包装袋纵封与横封以及吸油带成品的自动切断等主要包装单元设计。石墨烯吸附材料包装线是集机械设计、气动技术、传感器检测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包装流水线。基于溢油应急清理对吸油带包装尺寸以及系统自动化水平的应用需求,必须对石墨烯吸附材料自动包装线的整体方案、机械结构以及控制系统进行全面设计,并对其系统功能进行仿真验证,为现实中包装线的成功研制提供科学可行的设计方案。本文针对石墨烯吸附材料自动包装线的设计做了以下工作:对企业现有石墨烯吸附材料包装设备的功能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到新包装设备的设计要求和系统功能要求。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根据吸油带包装的工艺路线,将整个石墨烯吸附材料自动包装系统划分为上料系统、送膜系统、落料系统、热封系统及切断系统。完成对各个子系统的方案设计、结构设计以及关键零部件的选型计算,并在三维软件中对整个包装线进行虚拟装配。研究包装线的气动系统组成,完成对气缸的选型计算和气动控制回路的理论分析计算,根据系统功能要求和选型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气动元件。研究包装线气动系统的总体布局,并完成对包装线的气动控制回路设计。运用PLC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检测技术实现对各个功能模块的控制要求,包括传感器的选型以及整个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运用西门子PLC编程软件STEP7完成对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并根据系统功能要求对包装机的操作面板以及上位机监控界面进行了初步设计。运用PLCSIM和Fluid SIM完成对系统功能的联合仿真,验证控制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实际包装线的设计提供科学可行的设计方案。通过对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分析,设计效果比较以及设备创新性分析,总结本课题设计的石墨烯吸附材料自动包装线在包装速度、包装效率以及设备自动化水平等方面的优势。
肖雄[9](2018)在《聚四氟乙烯粉料多点输配送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过去,聚四氟乙烯管材行业挤出机都采用人工上料的方式,效率较低,容易扬尘污染,随着聚四氟乙烯管材生产和应用需求地扩大,人工上料方式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这些问题,已研制成功的聚四氟乙烯粉料气力自动输送装置已实现化工氟塑料管材挤出机的自动供料,解决了人工上料带来的诸多问题,但该装置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点对点,即一台加料机为一台挤出机供料,若生产线采用这样的配置形式,会带来占地面积大、成本高的问题,因此,如果能够设计研制一套基于聚四氟乙烯粉料自动加料技术的气力多点输送设备,既占地小、又成本低,那就能很好地满足实际生产技术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聚四氟乙烯粉料气力多点输配送系统整体设计方案,针对该多点输配送系统,展开了一系列工作,包括总体结构方案研究、多点输配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硬件及控制系统集成和系统相关特性测试试验等。首先分析了多点输配送系统的技术需求,研究确定了聚四氟乙烯粉料多点输配送装置的总体结构方案。确定了基于配送子系统的一对多配置形式。通过有限元仿真和模拟试验分析确定了配送口竖直向下放置形式的配送子系统,明确了配送子系统中下料切换阀、粉料储/配单元的基本构成。分析了多点配送系统的预计工作流程,为后续研究开展奠定了基础。研究解决了系统中的若干技术难题。针对多点配送子系统中粉料一进多出,输送流道单路通断切换的技术要求,研制了一种粉料储/配切换转阀,实现了 5路流道可靠地通断切换。提出了脉冲气动输料的技术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脉冲输送的压力和节拍,实现了多配送口的高效输送。根据系统功能要求,结合现有的聚四氟乙烯粉料自动加料技术,设计了多点输配送系统的气动控制回路及电气控制回路,完成系统集成,采用PLC控制。在系统原型机的基础上,测试了五个配送口粉料单次配送出入料比,试验表明在初始过渡期的三次输送后,各配送口粉料单次配送出入料比接近1,基本无积存余料,五个配送口的配送出入料比基本一致。利用称重法测得系统的平均输送能力为116.29kg/h,日输送量为2790.96kg,能够满足五台挤出机每日最大用料量需求(2500kg)。
马杰,李小宁,杨嘉斌[10](2017)在《聚四氟乙烯粉料气力自动加料装置研究》文中指出聚四氟乙烯(PTFE)粉末是许多塑料成型件的原料,具有粒径小、流动性差的特点,不易自动输送,许多压制成型和挤出成型机仍采用人工加料,费力费时。针对这一问题,研发了一种聚四氟乙烯粉料自动加料装置。采用气流输送-真空集料原理,针对聚四氟乙烯粉料输送易板结、阀件易阻塞和磨损的问题,研制了搅拌机构、滑板阀、盖板阀等特殊部件,通过PLC控制,可实现聚四氟乙烯粉料的自动输送。通过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并测得了应用所需的参考数据,对聚四氟乙烯粉料气力输送装置的研制和推广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二、粉料料位传感器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粉料料位传感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云平台的沥青搅拌站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远程监控系统功能 |
1.2.2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
1.2.3 组态软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需求分析及系统功能 |
2.1 基本需求 |
2.2 控制站编号规则 |
2.3 沥青搅拌站数据与格式 |
2.3.1 生产报表数据 |
2.3.2 GPS/基站位置定位数据 |
2.3.3 设备故障报警信息 |
2.4 网络传输系统 |
2.5 云服务器及客户端 |
2.5.1 云服务器 |
2.5.2 客户端 |
2.6 沥青搅拌站工作流程 |
2.6.1 冷骨料配料系统 |
2.6.2 加温烘干系统 |
2.6.3 热料提升系统 |
2.6.4 热料筛分系统 |
2.6.5 分级储存系统 |
2.6.6 计量系统 |
2.6.7 搅拌系统 |
2.6.8 导热油加热系统 |
2.6.9 沥青供给系统 |
2.6.10 粉料供给系统 |
2.6.11 除尘系统 |
2.6.12 成品料储存系统 |
2.7 沥青搅拌控制系统 |
2.7.1 下位机(PLC)控制要求 |
2.7.2 PLC控制电机逻辑关系 |
2.7.3 成品仓小车控制逻辑 |
2.7.4 成品仓小车工作模式 |
2.7.5 自动配料卸料逻辑 |
2.7.6 自动配料异常报警 |
2.7.7 卸料异常提示 |
2.8 可再生料系统工作流程 |
2.8.1 冷回收料配料系统 |
2.8.2 提升系统 |
2.8.3 加温烘干系统 |
2.8.4 回收料储存系统 |
2.8.5 计量系统 |
2.9 可再生料控制系统 |
2.9.1 回收料斗的监控需求 |
2.9.2 下位机(PLC)控制任务 |
2.9.3 PLC电机控制逻辑 |
2.10 燃烧器系统 |
2.10.1 设计要求 |
2.10.2 燃油控制流程 |
2.10.3 燃气控制流程 |
3 系统分析与设计 |
3.1 系统网络结构 |
3.2 系统构成 |
3.3 远程通信系统 |
3.3.1 数据网关 |
3.3.2 远程通信数据结构 |
3.3.3 MQTT帧类型 |
3.4 PLC控制系统 |
3.5 功能定义 |
3.5.1 查询与报表 |
3.5.2 地图 |
3.5.3 报警信息 |
3.6 监控系统 |
3.6.1 远程监控界面 |
3.6.2 设备信息 |
4 系统实现 |
4.1 MQTT服务器 |
4.1.1 Java配置 |
4.1.2 安装apache-apollo |
4.2 MQTT客户 |
4.2.1 Web前端访问MQTT服务器 |
4.2.2 云端MQTT客户 |
4.3 网关配置 |
4.3.1 点表配置 |
4.3.2 PLC驱动配置 |
4.3.3 通道配置 |
4.3.4 MQTT配置 |
4.4 HT For Web |
4.4.1 DataModel与 Node |
4.4.2 JSON矢量图 |
4.5 动画的实现 |
4.5.1 动画步骤 |
4.5.2 动画配置 |
4.5.3 控制动画 |
4.5.4 渐变颜色 |
4.6 数据捆绑 |
4.7 仿真实验测试 |
4.7.1 测试环境搭建 |
4.7.2 单元测试 |
4.7.3 系统整体测试 |
5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振动力场作用下冰草种子丸化机理及其丸粒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研究内容、方法及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目标 |
1.5 技术路线 |
2 振动力场作用下冰草种子丸化机理研究 |
2.1 振动力场作用下丸化冰草种子动力学特性 |
2.1.1 种粉接触力学模型 |
2.1.2 种粉混合特性 |
2.1.3 种粉振动力学模型 |
2.1.4 种粉粘结力学模型 |
2.2 振动力场作用下丸化冰草种子运动学特性 |
2.2.1 种粉运动基本方程 |
2.2.2 冰草种子降落高度与脱离角的关系 |
2.3 数值模拟 |
2.3.1 冰草种子仿真模型 |
2.3.2 包衣锅模型导入 |
2.3.3 丸化运动仿真分析 |
2.3.4 振动仿真分析 |
2.3.5 包衣锅振动频率对运动状态影响的仿真分析 |
2.3.6 包衣锅转速对运动状态影响的仿真分析 |
2.3.7 包衣锅倾角对运动状态影响的仿真分析 |
2.3.8 仿真结果分析 |
2.4 预混合室仿真分析 |
2.4.1 模型导入及网格划分 |
2.4.2 模型参数设置 |
2.4.3 仿真模拟 |
2.4.4 种粉混合仿真结果分析 |
2.5 种液粘结仿真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振动力场作用下冰草种子丸化机及关键系统设计 |
3.1 振动作用下冰草种子丸化机及工作原理 |
3.2 供种系统 |
3.2.1 电磁吸合阀门的设计 |
3.2.2 叶轮式喂种器的设计 |
3.3 供粉系统 |
3.3.1 粉料计量装置的设计 |
3.3.2 气力输送装置的设计 |
3.4 预混合系统 |
3.4.1 预混合室 |
3.4.2 预混合室内流场仿真分析 |
3.4.3 预混合室网格划分 |
3.4.4 预混合室内流场仿真结果分析 |
3.5 供液系统 |
3.5.1 药液计量装置的设计 |
3.5.2 雾化装置的设计 |
3.6 丸化系统 |
3.6.1 振动丸化机机架有限元分析 |
3.6.2 机架模态分析 |
3.6.3 机架仿真结果与分析 |
3.7 除尘系统 |
3.7.1 除尘系统数值模拟 |
3.7.2 除尘试验 |
3.8 控制系统 |
3.9 本章小结 |
4 振动力场作用下冰草种子丸化试验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 试验响应参数 |
4.3 对照实验研究 |
4.4 单因素试验 |
4.4.1 包衣锅振动频率对丸化品质的影响 |
4.4.2 包衣锅转速对丸化品质的影响 |
4.4.3 包衣锅倾角对丸化品质的影响 |
4.5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1 丸化合格率方差分析 |
4.5.2 丸化合格率响应曲面分析 |
4.5.3 单籽率方差分析 |
4.5.4 单籽率响应曲面分析 |
4.6 寻优与试验验证 |
4.7 丸化工艺流程确定 |
4.8 本章小结 |
5 振动力场作用丸化种子表面力学性能及丸粒活性研究 |
5.1 增重比实验研究 |
5.2 丸化种子表面力学性能研究 |
5.2.1 丸化种子完整度实验研究 |
5.2.2 丸化种子水化实验研究 |
5.2.3 丸化种子单籽抗压强度实验研究 |
5.2.4 丸化种子表面结构属性 |
5.3 丸化种子发芽实验研究 |
5.3.1 累积发芽率 |
5.3.2 发芽整齐度T50 |
5.4 丸化冰草种子生长实验研究 |
5.5 丸化种子根茎增长率研究 |
5.6 丸化种子活力指数SVI |
5.7 丸化种子幼苗干重 |
5.8 丸化配方确定 |
5.9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混凝土粉料仓料位综合监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料位计监测研究现状 |
1.2.1 接触式料位计监测现状 |
1.2.2 非接触式料位监测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4 课题来源 |
第2章 粉料仓监测系统结构设计 |
2.1 粉料仓监测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2.2 实时测距模块设计 |
2.2.1 雷达料位计工作原理及选型 |
2.2.2 雷达料位计支撑结构设计 |
2.3 高清监视模块设计 |
2.3.1 高清监控结构设计 |
2.3.2 预警模块结构设计 |
2.4 清洗模块设计 |
2.5 零部件静力学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粉料仓监测系统控制系统设计 |
3.1 粉料仓监测系统工作过程介绍 |
3.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2.1 PLC选型及硬件组态 |
3.2.2 硬件系统电路设计 |
3.3 粉料仓监测系统软件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粉料仓监测系统关键问题的研究 |
4.1 粉料仓电磁场分析理论基础 |
4.1.1 Maxwell软件简介 |
4.1.2 物质的介电常数 |
4.2 粉料仓电场有限元分析及验证 |
4.2.1 建立物理模型和网格划分 |
4.2.2 粉料仓电场仿真结果分析 |
4.2.3 仿真结果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粉料仓监测系统现场应用 |
5.1 粉料仓监测系统安装 |
5.1.1 雷达料位计安装 |
5.1.2 粉料仓监测系统安装 |
5.2 粉料仓监测系统调试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牧草种子丸粒化包衣机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牧草种子丸粒化包衣机总体控制方案的确定 |
2.1 牧草种子丸粒化包衣机总体结构及工作内容 |
2.1.1 总体结构 |
2.1.2 工作原理 |
2.1.3 工作流程 |
2.2 控制对象的确定 |
2.3 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
2.3.1 精确供种系统设计 |
2.3.2 种衣剂精确供给及实时混合系统设计 |
2.3.3 丸粒化包衣系统设计 |
2.3.4 除尘系统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主控制器的选择 |
3.2 子系统硬件选型及电路设计 |
3.2.1 供种系统选型及电路设计 |
3.2.2 实时混合系统选型及电路设计 |
3.2.3 丸粒化包衣系统选型及电路设计 |
3.2.4 除尘系统选型 |
3.3 系统硬件可靠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集成开发环境 |
4.2 系统软件功能规划 |
4.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3.1 系统初始化模块 |
4.3.2 键盘扫描子程序模块 |
4.3.3 传感器模块及显示模块 |
4.3.4 继电器模块 |
4.3.5 控制模块 |
4.3.6 调试模块 |
4.4 系统软件可靠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调试及试验分析 |
5.1 调试过程 |
5.2 精确供种过程试验 |
5.3 混合系统试验 |
5.4 丸粒化包衣系统参数确定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7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5)煤矿混凝土搅拌站的设计研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煤矿混凝土搅拌站总体方案设计 |
2.1 工况条件分析 |
2.2 煤矿混凝土搅拌站总体方案 |
2.3 煤矿混凝土搅拌站研究理论与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矿混凝土搅拌站结构设计 |
3.1 配料输送机的设计 |
3.2 物料称量系统设计 |
3.3 搅拌系统结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矿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设计 |
4.1 煤矿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2 煤矿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3 煤矿混凝土搅拌站监控系统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矿混凝土搅拌站的可靠性分析 |
5.1 搅拌装置的有限元分析 |
5.2 EDEM对投料位置的搅拌效果分析 |
5.3 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阻旋式料位计结构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阻旋式料位计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阻旋式料位计外壳体结构设计与优化 |
2.1 阻旋式料位计整体结构设计 |
2.2 阻旋式料位计上下壳体材质介绍 |
2.3 阻旋式料位计上下壳体结构设计 |
2.4 外壳的结构静力学分析及多目标优化 |
2.4.1 模型参数设置 |
2.4.2 阻旋式料位计下壳体优化设计 |
2.4.3 优化结果分析 |
2.5 下壳体联接螺栓仿真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阻旋式料位计叶片结构改进设计 |
3.1 薄板叶片弯曲问题的有限元法 |
3.2 改进叶片所受阻力矩 |
3.2.1 改进叶片结构确定 |
3.2.2 改进叶片受力分析 |
3.2.3 叶片边界条件的设定 |
3.2.4 叶片转动数值仿真求解 |
3.2.5 确定叶片弯曲角度 |
3.3 优化分析 |
3.4 叶片结构改进分析与优化 |
3.4.1 叶片优化模型的建立 |
3.4.2 设计变量的灵敏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阻旋式料位计转动结构设计与优化 |
4.1 转动结构设计 |
4.1.1 主转动轴的结构尺寸的确定 |
4.1.2 轴的强度校核 |
4.1.3 轴承选型 |
4.1.4 两轴承位置装载配置 |
4.2 转动结构设计及疲劳分析 |
4.2.1 阻旋式料位计主转动部分结构设计 |
4.2.2 阻旋式料位计主转动部分疲劳分析 |
4.3 拉簧选型及位置设计 |
4.3.1 材料选定 |
4.3.2 拉压弹簧直径的选取 |
4.3.3 有效圈数和弹簧刚度 |
4.3.4 弹簧位置最优选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7)牧草种子丸化包衣预混合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
1.1 总体结构 |
1.2 工作原理 |
2 控制系统设计 |
2.1 系统硬件设计 |
2.1.1 传感器模块 |
2.1.2 驱动模块 |
2.2 系统软件设计 |
3 试验与分析 |
3.1 称重传感器的标定实验 |
3.2 实时性和精确性测定试验 |
3.3 对照试验 |
4 结论 |
(8)石墨烯吸附材料自动包装线设计与系统功能仿真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包装机械介绍 |
1.2.2 包装机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控制系统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工作 |
第2章 包装线整体功能分析及设计要求 |
2.1 包装设备工作原理分析 |
2.2 包装设备性能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2.2.1 包装设备性能特点 |
2.2.2 包装设备存在的问题 |
2.3 企业提出的设计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总体方案及结构设计 |
3.1 系统功能分解与总体方案确定 |
3.1.1 系统功能分解 |
3.1.2 系统拟采取的方案 |
3.2 上料系统设计及关键零部件选型 |
3.3 送膜系统设计及关键零部件选取 |
3.3.1 开卷传动系统设计 |
3.3.2 拉膜传动系统设计 |
3.4 落料系统结构设计 |
3.5 热封与切断系统设计 |
3.5.1 热封装置结构设计 |
3.5.2 切断装置结构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压传动系统设计 |
4.1 气动系统的组成及应用 |
4.1.1 气动技术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
4.1.2 气动技术在包装机械中的应用 |
4.2 气缸的选型计算与气动系统理论分析 |
4.2.1 气缸的选型计算 |
4.2.2 气动控制回路理论计算 |
4.3 气动系统方案设计 |
4.3.1 主要气动元件的选型结果 |
4.3.2 气动执行系统的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控制系统设计与系统功能仿真验证 |
5.1 系统功能分析和控制要求 |
5.2 控制系统设计 |
5.2.1 传感器的选用 |
5.2.2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
5.2.3 控制系统软件实现 |
5.2.4 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 |
5.3 系统功能仿真验证 |
5.3.1 PLCSIM与FluidSIM联合仿真 |
5.3.2 仿真过程及验证结果 |
5.4 系统的性能分析 |
5.4.1 可靠性与实用性分析 |
5.4.2 设计效果比较与设备创新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9)聚四氟乙烯粉料多点输配送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颗粒与粉料多点输配送技术发展现状 |
1.2.1 带式输送机 |
1.2.2 链式输送机 |
1.2.3 气力输送装置 |
1.2.3.1 气力多点输送的实现形式 |
1.2.3.2 气力多点输送的换向阀门 |
1.3 有待解决的问题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聚四氟乙烯粉料多点输配送系统总体结构方案研究 |
2.1 聚四氟乙烯粉料多点输配送系统技术需求分析 |
2.2 粉料多点输配送系统总体结构研究 |
2.2.1 多点输配送系统配置形式的确定 |
2.2.2 多点配送子系统组成 |
2.2.2.1 下料切换阀 |
2.2.2.2 粉料储/配单元 |
2.2.3 配送子系统结构形式的分析与确定 |
2.2.4 多点输配送系统预计工作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3 聚四氟乙烯粉料多点输配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3.1 粉料储/配切换转阀的研制 |
3.1.1 储/配切换转阀的结构及原理 |
3.1.2 切换转阀气道结构分析与确定 |
3.2 正压脉冲输料技术的研究 |
3.2.1 普通正压输送带来的问题 |
3.2.2 正压脉冲输料的技术思路 |
3.2.3 粉料吹通压力的确定 |
3.2.4 正压脉冲输送压力和节拍确定 |
3.2.5 正压脉冲进气元件结构的分析与确定 |
3.2.6 挤出机加料斗气—粉分离排气口粉尘的颗粒浓度测量 |
3.3 本章小结 |
4 多点输配送系统集成与试验 |
4.1 系统硬件集成 |
4.2 多点输配送系统控制系统集成 |
4.2.1 气动控制回路 |
4.2.2 电气控制系统实现 |
4.3 系统特性试验 |
4.3.1 粉料配送出入料比 |
4.3.2 粉料输送能力 |
4.3.3 系统运行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聚四氟乙烯粉料气力自动加料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聚四氟乙烯自动加料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 |
1.1 总体结构 |
(1) 滑板阀机构 |
(2) 盖板阀机构 |
1.2 工作原理 |
1.3 控制流程 |
2 粉料自动加料机的关键技术 |
2.1 气流输料技术 |
2.2 真空集料技术 |
3 输送装置的试验 |
3.1 粉料输送速度 |
3.2 粉料输送能力 |
4 结论 |
四、粉料料位传感器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云平台的沥青搅拌站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实现[D]. 王辉.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2]振动力场作用下冰草种子丸化机理及其丸粒活性研究[D]. 仇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3]混凝土粉料仓料位综合监测系统的研究[D]. 路无敌. 南华大学, 2020(01)
- [4]牧草种子丸粒化包衣机控制系统研究[D]. 牛文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
- [5]煤矿混凝土搅拌站的设计研究与分析[D]. 郭徽.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6]阻旋式料位计结构设计与优化[D]. 李毅.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2)
- [7]牧草种子丸化包衣预混合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J]. 牛文彩,陈智,侯占峰,郭芳,仇义,弭龙凯,邵志威. 农机化研究, 2019(11)
- [8]石墨烯吸附材料自动包装线设计与系统功能仿真验证[D]. 侯鹏辉. 燕山大学, 2018(01)
- [9]聚四氟乙烯粉料多点输配送系统的研究[D]. 肖雄.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1)
- [10]聚四氟乙烯粉料气力自动加料装置研究[J]. 马杰,李小宁,杨嘉斌. 机床与液压,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