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除尘器对低比电阻粉尘收集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侯雪超[1](2021)在《电除尘器电极结构设计及流场CFD模拟》文中认为近些年来,随着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加大,大气污染情况越发的严峻,其中微细颗粒污染物对人类的正常生存与发展造成的威胁尤为严重。静电除尘技术作为烟气净化处理主要手段,在发电、化工、建筑等需要工业除尘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静电除尘器对粒径极小、荷电量小、受离子风影响大的微细颗粒物的去除效果依然不甚理想。文章以更深入的了解除尘器运行时内部流场分布状态和减小离子风流对静电除尘工作的负面影响为出发点,对颗粒物形态,荷电方式,空间电场分布等进行分析,并利用目前应用广泛的FLUENT流体仿真软件模拟探究了孔板电极结构对空间离子风流场的影响,结合除尘实验对不同电极结构收尘效果进行分析,且在孔板的研究基础上构想设计了新型电极排布方式。本研究可为电除尘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首先,通过显微镜对微细粉尘颗粒物进行了观察,发现其并不是规则球体,其凹凸不平的形体会使粉尘颗粒物难以达到理想的均匀饱和荷电状态,使用单一的静电力学理论,难以分析其复杂的运动过程,一味的增大电压也并不是提高微细粉尘去除效率的最佳方式。然后,利用数值方法,对不同电极结构的空间的电场分布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发现线-孔板电极结构的电势等值线分布呈椭圆形,但其在孔板开孔处出现了明显的凸起,致使电场分布较线-板电极更加不均匀。应用动力风模拟离子风,研究了线-孔板电极结构对离子风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线-孔板电极结构改变了离子风气流的运动状态,电晕线与孔板的两种不同极配方式都削弱了离子风对收尘区域的气流扰动,可以有效提高除尘器对微细粉尘颗粒物及低比电阻粉尘的收集效率,且发现电晕极正对孔板开孔圆心时对离子风的削弱作用会更加明显。接着,进行了不同电极结构对除尘器性能影响的除尘实验。结果表明,孔板在微细颗粒物去除方面存在优势,微细粉尘在孔板上的积尘占比高于相同条件下线-板电极结构,且极板背部圆孔周围粉尘堆积量较大。综合分析,极板圆孔粉尘大量堆积是由于到达圆孔附近的微细粉尘受到的离子风力已经相对较小,在圆孔周围电场的吸附作用下着板捕集。最后,设计并探究了新型错位板对离子风流场的影响,通过分析新型错位板内部气流分布、湍流分布等发现当主流风速较低时,离子风流对流场的扰动作用更明显。当一次风流速较高时,可以通过调节外加电压增大离子风风速,达到一种离子风与一次风气流较佳的互相作用状态,将微细颗粒物吹入错位板间隙,从而发挥错位板将离子风负面影响转化为有利因素的作用。由文章研究结果可知,电极结构、极配方式和放电强度是影响离子风气流分布的主要因素,离子风的运动状态会影响电除尘器对微细颗粒物的收集效果。通过改变电极形式,如本文提到的对收尘极板开孔、收尘极板错位排布等都会减弱离子风的负面影响,并将离子风作为动力,来改善除尘器对微细颗粒物的去除效果,其中新型错位电极结构可通过对原有线-板除尘器直接进行改造得到,大大节约经济成本。
张金龙[2](2021)在《荷电粒子在多孔收尘电极电场中的迁移与沉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电除尘器在烟尘净化领域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面对更加严格的超低排放标准,电除尘器无论在电力行业或非电行业都亟需进一步提高对微细颗粒物的捕集效率。为此,基于电风效应对微细颗粒物运动状态的影响,减缓收尘电极附近的湍流现象,提出了多孔收尘电极电除尘器,其电极特征结构为收尘极板是多孔板型式。为分析荷电粒子在该新型电除尘器中的迁移与沉降规律,指导该新型电除尘器的选型设计,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论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借助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利用其静电模块、稀物质传递模块、流体力学模块及粒子追踪模块搭建了描述荷电粒子在电除尘器中的迁移与沉降过程的数值模型,并利用文献中的经典实验数据对其数值模型做了数值可靠性与准确性验证,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基于多孔收尘电极电除尘器的气体电离、粒子荷电、荷电粒子迁移与沉降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揭示多孔收尘电极电除尘器对微细粒子提效捕集机理。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得到外加电压、电场风速、粉尘粒径和多孔板开孔率对有效驱进速度的影响程度与影响规律。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论文电除尘器气固两相流模型计算值与经典实验值符合良好,验证了论文数值模型的可靠性与准确性。(2)以传统线板式电除尘器为基础,结合多孔收尘电极电除尘器的气体电离、粒子荷电、荷电粒子迁移与沉降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得出,收尘极板开孔后几乎不影响线板间区域的空间电荷密度和电场强度,但会显着影响多孔板附近的电场强度,圆孔对颗粒的荷电量及荷电过程几乎没有影响,多孔板结构消弱了气流对收尘区域的冲刷作用及进入多孔板空腔内的粒子最终沉降在空腔内以至于多孔板电极结构可以有效提高0.1μm~5μm微细粒子的有效驱进速度。(3)基于正交试验进行了25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后得出论文讨论的4种因素在试验水平范围内对有效驱进速度影响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多孔板开孔率、外加电压、颗粒粒径、电场风速。
王新[3](2020)在《气化炉粉尘粒子在电除尘器中的电气性能实验研究》文中指出为了解决煤炭燃烧污染严重、热能利用率低的问题,煤气化技术很好的实现了煤炭的洁净高效利用,但气化炉产生的粗煤气中含有粉尘等杂质,会对后续的工艺设备造成损害,所以要对气化炉煤气进行除尘净化处理。传统的湿法除尘工艺热损失严重且浪费水资源,干法过滤除尘技术净化效果不理想、可靠性差,电除尘器技术具有净化效率高、阻力损失小且运行稳定的优点,若将其应用于气化炉粗煤气净化系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由于气化炉煤气中H2含量高,粉尘平均粒径小,比电阻小,极易产生电晕放电不稳定和二次扬尘现象,采用电除尘器净化需要解决上述技术瓶颈,因此需要掌握气化炉粉尘在电除尘器中的电气性能及影响规律。粉尘的电气性能主要包括:电晕放电及荷电性能、导电性、凝并性能、粘附性以及在收尘极板上的沉降规律等。研究气化炉粉尘在电除尘器中的电气性能,将为其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对气化炉粉尘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其次研究了气化炉煤气在电除尘器中的电晕放电特性,然后通过实验分析了化学和荷电的方法对气化炉粉尘凝并性能的影响,之后又测定了粉尘的粘附性,并探究了粉尘粒子在收尘极板上的沉降规律,最后进行电除尘实验,找出除尘效率最佳时的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1)气化炉煤气粉尘疏松多孔,中位径为23.25μm,比表面约为7.8 m2/g,其比电阻范围在104106Ω·cm之间。(2)煤气中各组分的电晕放电顺序为:H2>N2>CH4>CO>CO2,并且随着气体压力的增大,起晕电压增大,二次电流降低,影响电晕放电特性。(3)水雾荷电、电场特性及化学凝并剂均对气化炉粉尘的凝并产生影响。采用实心1/4型喷嘴、当水压为0.5 MPa、电压为40 KV、阴极为鱼骨线时,凝并效果最好;在加入凝并剂后凝并效果增强了,其中在XTG浓度为1.0×10-2 g/L、LS-30浓度为0.5×10-2 g/L时凝并效果最好。(4)气化炉粉尘的含水率为2.28%,其粘附力为31.62 mg/cm2,随着含水率的增大,粘附力也逐渐增大;在单独加入凝并剂后,其粘附力增大的效果不明显,而在凝并剂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其粘附力增加效果最好,为45.92 mg/cm2。(5)在水压为0.5 MPa、喷嘴为实心1/4型喷嘴、电场风速为1.0 m/s、阴极线选用鱼骨线时,除尘效率最好,加入凝并剂XTG浓度为时1.0×10-2 g/L时,除尘效果最佳,为99%。研究气化炉煤气粉尘在电除尘器中的电气性能,找到了粉尘在电除尘器中电晕放电、粉尘荷电、化学凝并和粉尘沉降的规律,得到了提高除尘效率的最佳工作条件,证明了使用电除尘器净化气化炉煤气是可行的,使电除尘器应用于气化炉煤气粉尘的净化成为一个新的方向,为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罗亮,刘含笑,郦建国,骆建友,姚淑勇[4](2019)在《低低温电除尘技术的深度降温提效及多污染物减排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首次对国内近200种煤种的灰硫比进行计算分析,绝大部分煤种的灰硫比均大于100,采用低低温电除尘技术不会发生低温腐蚀风险,但部分灰硫比过大的煤种,可能存在低低温提效幅度有限的问题。基于某A电厂660MW机组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B电厂1000MW机组和C电厂660MW机组,采用优化改进后的测试技术和方法,对低低温电除尘技术的深度提效及污染物减排特性开展实测研究及分析,结果表明:低低温电除尘技术可大幅降低飞灰比电阻,提高飞灰平均粒径,并提高电场起晕及击穿电压,降低烟气量及烟气流速,从而大幅提高电除尘效率;除尘效率可提高0.01~0.17个百分点不等,PM2.5减排可达48.3%,SO3减排可达96.6%,飞灰中硫元素、硫酸根含量增幅明显。
刘昕涛[5](2019)在《基于温度和颗粒特性调控的颗粒静电捕集增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耗国,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仍以煤为主。但燃煤会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静电除尘技术由于压降小、运行稳定、适应性强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颗粒脱除的主要方法。在中国,含硫煤的相对储量高。流经电除尘器的烟气中包含有较多的SO3,工业锅炉、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烟气中SO3的浓度也很高。在低低温的范围中SO3会在颗粒表面冷凝,改变颗粒的介电常数和比电阻等,使得颗粒的荷电量及脱除效率改变。同时,随着除尘器的运行,收尘极板上会堆积有一定厚度的粉尘,而粉尘堆积会对电除尘器稳定放电造成不良影响,也会降低除尘器工作效率,是静电除尘器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深入研究SO3对颗粒荷电的影响,以及极板粉尘堆积对放电特性及空间场强的影响,以及温度、湿度、SO3浓度对颗粒脱除的影响,实现燃煤烟气中颗粒物的深度净化,为超低排放的推动提供技术支撑,对改善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静电除尘技术,主要研究了SO3影响下的颗粒荷电特性,通过调控烟气参数和极配形式,获得强化颗粒荷电的方法;针对静电除尘器中极板上堆积粉尘,研究了温度、粉尘比电阻、粉尘厚度和放电间距等对放电特性和空间场强的影响,系统研究烟气参数以及粉尘层堆积对静电脱除的影响;最后研究不同温度、湿度和SO3浓度下颗粒的脱除特性,提出强化颗粒脱除的方法,以达到颗粒高效静电脱除的目的。首先,研究了颗粒荷电特性。分别针对温度、CO2、SO2、SO3等不同烟气条件下研究了飞灰颗粒荷电特性;研究了SO3通过影响颗粒介电常数和空间离子浓度,从而影响颗粒荷电量,SO3对颗粒荷电既有抑制作用又有促进作用,在低浓度下会提高颗粒荷电量,在高浓度下体现为抑制颗粒荷电,并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也研究了SO3气溶胶的荷电规律;研究了不同电极形式对飞灰颗粒荷电的影响,随着针刺角度的减小,颗粒荷电量不断的增大,颗粒粒径为0.128μm和1.22μm的颗粒荷电量分别提高了2.52和1.16倍。获得了通过优化放电电极形式和调控不同烟气参数,增大空间中离子浓度和颗粒介电常数,强化静电除尘器中颗粒荷电的方法。其次,研究极板上堆积粉尘时,静电除尘器的放电特性,空间场强的变化。实验分析了温度、堆积粉尘厚度、放电间距、粉尘比电阻等关键参数对于放电特性的影响,获得其与反电晕发生的阈值电压的对应关系;同时分析了反电晕发生时对空间场强的影响,以及上述因素对除尘器内空间场强的影响。在极板间电压为22 kV时,随着比电阻从8.45×1010Ω·cm降低至6.27×109Ω·cm时,有效空间场强从2.76 kV/cm提升至4.15 kV/cm,增长了50.6%。获得通过温度、湿度和SO3调控降低颗粒比电阻至1010Ω·cm以下,保证除尘器稳定的电晕放电,同时提高空间场强的方法。最后,开展了温度和湿度对含硫烟气中颗粒静电捕集研究。研究了温度、湿度、SO3浓度等烟气参数对颗粒脱除效率和颗粒的驱进速度的影响。在比收尘面积为41 m2/(m3/s)时,当温度从150℃降低至80℃时,颗粒的脱除效率从76.63%增长至87.77%,增长了14.55%,驱进速度从3.40 cm/s增大至4.92 cm/s,提升了近44.58%;相对湿度从8.7%提升至14.7%,颗粒脱除效率分别从93.99%提升至95.05%,提高了1.13%,颗粒的驱进速度分别从6.92 cm/s提升至7.40 cm/s,提高了6.93%。
刘勇[6](2017)在《应用化学团聚增强细颗粒物脱出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雾霾污染已成为我国突出的大气环境问题,燃煤PM2.5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由于PM2.5具有比表面积大,易富集有毒有害物质,且常规除尘技术对其难以有效脱除等特点,增强现有污染物控制设施对PM2.5的脱除,已成为当前能源与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利用化学团聚类技术是增强现有污染控制设施脱除PM2.5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结合电除尘和湿法脱硫系统,开展了应用烟气调质、化学团聚促进烟气中细颗粒物脱除的研究。试验考察了增湿调质对粉尘特性的影响及其对电除尘脱除细颗粒物的促进效果,并研究了低低温电除尘对污染物的协同脱除效果及其与增湿调质耦合促进污染物脱除的功效。结果表明,增湿调质可提高电除尘对细颗粒物的脱除效果,且脱除效果随细颗粒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在相同电除尘入口烟温下,增湿量越大,增湿调质效果越好。低低温烟气环境下,SO3凝结附着在燃煤飞灰上,使得细颗粒物团聚性能增加;增湿调质协同低低温电除尘器可促进SO3和细颗粒物的协同脱除。采用燃煤热态试验系统,考察了化学团聚剂添加前后细颗粒物性的变化、典型工况下的化学团聚增强电除尘促进细颗粒脱除的效果,并进行了团聚剂筛选及影响因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电除尘入口烟道喷入化学团聚剂后,细颗粒物数量浓度峰值粒径由0.15μm增至0.4 μm,添加润湿剂后峰值粒径增大。典型工况下,化学团聚可使电除尘对细颗粒物的脱除效率提高40%以上。由于分子链长、有效基团多,有机高分子团聚剂化学团聚效果优于无机团聚剂;通过组合不同团聚剂,并添加润湿剂和降比电阻剂,可增进化学团聚效果。化学团聚效果随团聚剂浓度增加而升高,pH值影响高分子链中有效基团的赋存形态导致化学团聚效果发生改变;烟温过高影响团聚剂性能,烟温过低不利液滴蒸发,适宜烟温范围为140~160℃。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采用脱硫废水配制化学团聚剂溶液以协同增强细颗粒物脱除与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研究;首先测试了脱硫废水蒸发处理后细颗粒物物性的变化,考察了典型工况下脱硫废水蒸发处理对电除尘器脱除细颗粒物的促进效果,并分析了化学团聚协同脱硫废水蒸发处理对细颗粒物脱除的增强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脱硫废水雾化液滴可以黏附细颗粒物,促进细颗粒物长大,典型工况下脱硫废水蒸发处理可以促进电除尘对细颗粒物的脱除,出口浓度降低10~25%。化学团聚协同脱硫废水蒸发处理后,雾化液滴团聚性能有较大改善,可以显着增强电除尘脱除细颗粒物的性能,电除尘器出口细颗粒物浓度降低20~40%。脱硫废水高含盐量会降低团聚协同促进效果,部分团聚剂性能大幅减弱;团聚剂高分子链上的有效基团部分被雾化液滴中固体析出物所占据,相同团聚剂浓度下,化学团聚协同脱硫废水蒸发处理效果要弱于化学团聚效果。根据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细颗粒物来源及产生特点,开展了应用化学团聚降低WFGD系统细颗粒物排放的研究,利用模拟湿法脱硫试验台研究了化学团聚抑制脱硫过程中细颗粒物形成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在燃煤热态试验台进行了脱硫浆液中添加化学团聚剂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脱硫液中添加化学团聚剂可使脱硫系统出口细颗粒物浓度降低40%左右,对脱硫性能没有不利影响。其作用机理一方面是促进脱硫浆液中石膏晶粒粒度增大,同时提高脱硫液液滴对细颗粒的润湿性能,增强洗涤补集效果。脱硫浆液温度、浓度、pH值和杂质离子含量对团聚效果有影响,这些因素一方面影响脱硫浆液中石膏晶体的粒度分布,一方面影响团聚剂的性能。
骆博闻,耿世彬[7](2016)在《电除尘技术针对不同比电阻颗粒物的改进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颗粒物的比电阻大小是影响电除尘器除尘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比电阻<104Ω·cm或者>1012Ω·cm时,电除尘器的收尘效率将会大大降低。在电除尘器收集比电阻不同的颗粒物的过程中,颗粒物会由于物理特性的不同,在收尘极的表面上会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运动特性。采用调质法、优化除尘器的结构与供电方式可以提高高比电阻粉尘的收尘效率,采用表面改性技术可以有效提升低比电阻粉尘的收尘效率。
傅继星[8](2016)在《低低温电除尘器系统烟气速度场和颗粒场调控方法研究及流场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大气中过量的细微颗粒物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近年来大气中的颗粒物含量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雾霾问题日益严重。燃煤电站是粉尘颗粒物的主要排放源之一,随着国家对烟尘排放法规的严格执行,超低排放电除尘技术得到广泛的重视与快速发展。本文对正在兴起的低低温电除尘技术进行了研究,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工具,研究了烟气速度场和飞灰颗粒场调控方法,并进行了有利于超净除尘的流场优化设计。论文以某电厂900MW燃煤机组低低温电除尘项目为具体对象,针对各复杂烟道结构设计问题进行了CFD仿真研究。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冷却器系统烟道、加热器系统烟道、电除尘器本体喇叭入口烟道。研究结果表明,导流板优化设计方案克服了复杂烟道结构带来的流量分配不均和速度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实现了烟气速度场的有效调控,有助于提高除尘效率。此外,本文对电除尘器内颗粒的运动仿真做了初步的研究,建立了电除尘过程中各个物理过程的数学模型,实现了流场、电场、颗粒场的耦合计算,并对可能影响除尘效率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分析结果对电除尘器的设计和运行维护具有参考意义。
王克亮,段炼,徐燕小,刘晓冰[9](2015)在《静电除尘器电极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静电除尘器具有处理烟气量大、除尘效率高、适用范围广、设备阻力低、使用简单可靠、运行维护费用低且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工业粉尘治理领域应用广泛。电极作为静电除尘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对除尘效率有重要影响:电极的几何形状、极距等因素影响电场及流场特性,电场特性(电晕场强、空间电荷密度等)则决定了粉尘颗粒的荷电和捕集能力,而粉尘颗粒的荷电和捕集能力正是衡量电除尘器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对近年来为提高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而在极板上所做的研究工作,以及电极技术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何剑,于权茹,徐国胜,李妮妮[10](2015)在《玻璃窑炉电除尘系统提效改造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长利玻璃厂酸性烟气导致粉尘比电阻较低而引起的二次扬尘问题,采用石灰浆液并以喷雾半干燥法烟气脱硫装置的形式进行烟气调质。该种烟气调质在机理上与以往调质机理相同,主要区别在调质目的上不同。本试验主要为提高粉尘比电阻,减少低比电阻粉尘引起的二次扬尘对电除尘器性能的影响,改善电除尘器的收尘特性。通过对玻璃炉烟气和粉尘的改性调质试验,得到以下试验结果:①脱硫后的产物随烟气一起进入电除尘器,改变了粉尘成分,有效提高粉尘的比电阻,除尘效率并没有因为粉尘负荷的增加而降低。②经现场测试,该玻璃窑炉酸性烟气经过石灰浆液烟气调质技术后,颗粒物的排放浓度从原来800mg/m3降低到50mg/m3左右,除尘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③降低烟气中SOx的排放量。④有利于改善电场的供电参数。
二、电除尘器对低比电阻粉尘收集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除尘器对低比电阻粉尘收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电除尘器电极结构设计及流场CFD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除尘技术的理论概述 |
2.1 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简介 |
2.2 微细颗粒物特性 |
2.3 离子风简介 |
2.3.1 离子风的产生 |
2.3.2 离子风力估算 |
2.3.3 动力风模拟离子风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值模拟技术及其运行流程 |
3.1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
3.2 FLUENT软件概述 |
3.2.1 FLUENT仿真软件简介 |
3.2.2 FLUENT运行流程 |
3.3 控制方程 |
3.3.1 气流控制方程 |
3.3.2 电场控制方程 |
3.3.3 离散相模型 |
3.4 射流源形式设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线-孔板电极结构对离子风流场的影响研究 |
4.1 模型建立 |
4.2 边界设置 |
4.3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1 空间电场分布情况 |
4.3.2 空间速度矢量分布情况 |
4.3.3 收尘孔板前速度分布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电极结构对除尘器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装置与粉尘收集 |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1 不同电极结构伏安特性对比 |
5.2.2 不同电极结构除尘效率对比 |
5.2.3 不同极配方式极板积尘效果比较 |
5.2.4 不同极配方式极板积尘分级效率比较 |
5.3 实验结论 |
第六章 新型错位板对离子风流场的影响研究 |
6.1 模型建立 |
6.2 边界设置 |
6.3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6.3.1 空间电场分布情况 |
6.3.2 空间流场分布情况 |
6.3.3 错位板空当速度变化情况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荷电粒子在多孔收尘电极电场中的迁移与沉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符号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电除尘器应用与研究现状 |
1.1.1 电除尘器应用背景 |
1.1.2 电除尘器研究进展 |
1.1.3 电除尘器研究方向 |
1.2 多孔收尘电极电除尘器 |
1.3 电除尘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电除尘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电除尘器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模型 |
2.1 电除尘理论 |
2.1.1 电除尘器工作的基本原理 |
2.1.2 电除尘器性能影响因素 |
2.1.3 理论驱进速度与分级捕集效率 |
2.1.4 多孔收尘电极电除尘器提效理论分析 |
2.2 控制方程组 |
2.2.1 电除尘器多物理场耦合分析 |
2.2.2 电场控制方程组 |
2.2.3 颗粒荷电控制方程组 |
2.2.4 气相控制方程组 |
2.2.5 固相控制方程组 |
2.3 数值方法 |
2.3.1 电场控制方程组数值方法 |
2.3.2 颗粒控制方程组数值方法 |
2.3.3 气相控制方程组数值方法 |
2.3.4 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方法 |
2.3.5 边界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3 数值模拟模型可靠性与准确性验证 |
3.1 电场验证 |
3.2 电流场验证 |
3.3 颗粒场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多孔收尘电极电除尘器提效机理研究 |
4.1 数值模拟试验模型 |
4.1.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4.1.2 数值模型 |
4.1.3 数值模型解控参数 |
4.2 数值模拟试验结果 |
4.2.1 收尘极结构对有效驱进速度影响研究 |
4.2.2 收尘极结构对电场性能影响研究 |
4.2.3 收尘极结构对粒子荷电影响研究 |
4.2.4 收尘极结构对湍流场影响研究 |
4.2.5 收尘极结构对粒子迁移与沉降影响研究 |
4.2.6 收尘极结构对清灰过程的影响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多孔收尘电极电除尘器影响因素研究 |
5.1 正交试验 |
5.1.1 正交试验简介 |
5.1.2 正交试验流程 |
5.2 多孔收尘电极电除尘器影响因素研究 |
5.2.1 正交试验安排 |
5.2.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及参与科研项目 |
(3)气化炉粉尘粒子在电除尘器中的电气性能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化炉粗煤气净化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电除尘技术在煤气净化方面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电晕放电原理 |
1.3.1 气体放电 |
1.3.2 电晕放电 |
1.4 电除尘器中粉尘粒子的凝并 |
1.5 粉尘的粘附性 |
1.6 粉尘的比电阻 |
1.7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装置与物料 |
2.1 实验系统 |
2.1.1 气体电晕放电实验装置 |
2.1.2 多功能电除尘实验平台 |
2.2 分析测试系统及仪器设备 |
2.2.1 颗粒物形貌分析系统 |
2.2.2 粉尘粒径分布测试系统 |
2.2.3 粉尘粘附力测试系统 |
2.2.4 粉尘含量测试系统 |
2.3 实验物料 |
2.3.1 气化炉粉尘 |
2.3.2 气化炉煤气各组分气体 |
2.3.3 化学药剂 |
第3章 气化炉粉尘特性及气体电晕放电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3 气化炉粉尘的理化性质分析 |
3.3.1 气化炉煤气粉尘SEM电镜分析 |
3.3.2 气化炉粉尘EDS分析 |
3.3.3 气化炉粉尘粒径分布分析 |
3.3.4 气化炉粉尘比表面积分析 |
3.3.5 气化炉粉尘比电阻分析 |
3.4 气体电晕放电规律研究 |
3.4.1 气体组分对电晕放电规律的影响 |
3.4.2 极线放电端相对方向对电晕放电规律的影响 |
3.4.3 气体压力对电晕放电规律的影响 |
3.4.4 加入气化炉粉尘对电晕放电规律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化炉煤气粉尘凝并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水雾荷电凝并实验研究 |
4.3.1 电压及水雾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3.2 水压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3.3 喷淋覆盖率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3.4 喷嘴类型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4 电场特性对凝并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
4.4.1 电压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4.2 极配形式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4.3 放电极数量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5 化学凝并实验研究 |
4.5.1 凝并剂种类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5.2 凝并剂浓度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5.3 表面活性剂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气化炉粉尘的粘附性及其在极板上的沉降规律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粉尘粘附性测量实验研究 |
5.3.1 实验仪器的改装与操作方法 |
5.3.2 粉尘含水量和化学凝并剂对粘附性的影响 |
5.4 粉尘沉降规律实验研究 |
5.4.1 材料准备与实验操作步骤 |
5.4.2 沉降规律结果与分析 |
5.5 粉尘收尘效率实验研究 |
5.5.1 水雾荷电对粉尘收尘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
5.5.2 电场特性对粉尘收尘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
5.5.3 化学凝并对粉尘收尘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基于温度和颗粒特性调控的颗粒静电捕集增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静电除尘技术研究现状 |
1.3 静电除尘器中颗粒荷电研究现状 |
1.4 堆积粉尘对静电除尘器电参数的影响研究现状 |
1.5 低低温静电除尘器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2 多因素强化颗粒荷电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2.2.1 颗粒荷电量测量系统 |
2.2.2 荷电量测量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实验颗粒特性分析 |
2.3.2 烟气组分对颗粒荷电的影响 |
2.3.3 SO_3 气氛下颗粒荷电研究 |
2.3.4 优化电极强化颗粒荷电实验研究 |
2.3.5 颗粒荷电理论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粉尘比电阻对放电和空间场强的影响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3.2.1 高压供电及控制测量系统 |
3.2.2 电晕放电结构设置 |
3.2.3 温度控制系统 |
3.2.4 实验方法 |
3.3 极板上堆积粉尘对放电影响理论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实验颗粒特性分析 |
3.4.2 堆积粉尘放电动态过程分析 |
3.4.3 堆积粉尘对静电除尘器放电特性的影响 |
3.4.4 堆积粉尘对静电除尘器空间场强的影响 |
3.4.5 粉尘比电阻调控强化空间有效场强 |
3.5 本章小结 |
4 颗粒高效静电脱除实验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4.2.1 实验系统 |
4.2.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实验颗粒特性分析 |
4.3.2 SO_3 浓度对脱除效率的影响规律 |
4.3.3 湿度对脱除效率的影响规律 |
4.3.4 温度对脱除效率的影响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进一步工作展望 |
6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应用化学团聚增强细颗粒物脱出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燃煤烟气PM_(2.5)排放控制技术 |
1.2.1 常规除尘技术的优化改进 |
1.2.2 团聚促进技术 |
1.3 增湿调质增强电除尘脱除PM_(2.5) |
1.3.1 增湿调质技术原理 |
1.3.2 烟气调质增强电除尘性能 |
1.4 化学团聚技术研究进展 |
1.4.1 燃烧区化学团聚 |
1.4.2 燃后区化学团聚 |
1.5 脱硫废水蒸发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5.1 脱硫废水蒸发处理技术原理 |
1.5.2 脱硫废水蒸发处理研究进展 |
1.6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试验系统 |
2.2.1 燃煤热态试验平台 |
2.2.2 模拟湿法烟气脱硫试验系统 |
2.3 分析测试系统及仪器设备 |
2.3.1 细颗粒物浓度及粒径测试系统 |
2.3.2 SO_3添加与测试系统 |
2.3.3 颗粒物形貌分析系统 |
2.3.4 石膏粒度分布测试系统 |
2.3.5 烟尘采样仪 |
2.3.6 气溶胶发生器 |
2.3.7 雾化液滴测试系统 |
2.4 试验物料 |
2.4.1 化学团聚剂 |
2.4.2 试验用煤 |
2.4.3 脱硫剂 |
2.4.4 试验用脱硫废水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应用烟气调质增强电除尘脱除细颗粒物的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空气雾化喷嘴性能测试 |
3.2.1 雾化喷嘴性能测试装置与方法 |
3.2.2 测试结果与讨论 |
3.3 增湿调质增强电除尘脱除细颗粒物 |
3.3.1 典型工况下增湿调质增强细颗粒物脱除效果 |
3.3.2 增湿调质增强电除尘脱出细颗粒物的影响因素 |
3.4 增湿调质协同低低温电除尘联合增强细颗粒物脱除 |
3.4.1 低低温电除尘脱除细颗粒物和SO_3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3.4.2 增湿调质协同低低温电除尘联合脱除SO_3和细颗粒物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应用化学团聚增强电除尘脱除细颗粒物的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团聚机理分析 |
4.2.1 燃煤飞灰在团聚液中的团聚行为 |
4.2.2 烟气中团聚体形成的作用力 |
4.3 化学团聚增强电除尘脱除细颗粒物的性能 |
4.3.1 团聚剂添加前后细颗粒物物性变化及典型团聚效果 |
4.3.2 化学团聚剂种类筛选 |
4.3.3 团聚液性质对化学团聚促进电除尘脱除细颗粒物的影响 |
4.3.4 工况操作条件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化学团聚协同脱硫废水蒸发处理促进电除尘脱除细颗粒物的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脱硫废水蒸发处理细颗粒物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
5.2.1 脱硫废水蒸发处理对电除尘出口细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
5.2.2 脱硫废水蒸发处理影响因素 |
5.2.3 脱硫废水蒸发处理对烟气性质的影响 |
5.3 化学团聚协同脱硫废水蒸发处理促进细颗粒物脱除的试验研究 |
5.3.1 化学团聚协同脱硫废水蒸发处理中颗粒物物性变化 |
5.3.2 典型工况下电除尘器出口细颗粒物浓度变化 |
5.3.3 化学团聚协同脱硫废水蒸发处理促进PM_(2.5)脱除的影响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化学团聚降低WFGD系统细颗粒物排放的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化学团聚降低脱硫过程中细颗粒物形成的试验研究 |
6.2.1 脱硫浆液中添加化学团聚液应用原理 |
6.2.2 团聚剂影响WFGD细颗粒物排放的特性 |
6.2.3 典型工况下化学团聚降低脱硫过程中细颗粒物形成的效果 |
6.2.4 团聚剂种类及浓度对团聚促进效果的影响 |
6.2.5 脱硫浆液性质对团聚促进效果的影响 |
6.2.6 工况操作条件对团聚促进效果的影响 |
6.3 燃煤热态试验台团聚效果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
6.3.1 典型工况下的团聚效果 |
6.3.2 化学团聚剂种类的影响 |
6.3.3 化学团聚剂添加浓度的影响 |
6.3.4 脱硫液温度的影响 |
6.3.5 液气比的影响 |
6.3.6 脱硫液pH值的影响 |
6.4 添加团聚剂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性成果 |
7.3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7)电除尘技术针对不同比电阻颗粒物的改进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颗粒物比电阻的划分及其根据 |
1.1 低比电阻的颗粒物对收尘效率的影响 |
1.2 高比电阻的颗粒物对收尘效率的影响 |
2 不同比电阻颗粒物的收集方法 |
2.1 高比电阻粉尘颗粒物的收集 |
2.2 低比电阻粉尘颗粒物的收集 |
3 结论 |
(8)低低温电除尘器系统烟气速度场和颗粒场调控方法研究及流场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电除尘技术 |
1.2.1 电除尘技术简介 |
1.2.2 电除尘技术发展现状 |
1.3 低低温电除尘技术 |
1.3.1 低低温电除尘技术简介 |
1.3.2 低低温电除尘技术发展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CFD仿真介绍 |
2.1 CFD概述 |
2.1.1 CFD方法与传统方法 |
2.1.2 CFD软件求解过程 |
2.1.3 常用商用CFD软件简介 |
2.2 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FLUENT |
2.2.1 FLUENT的软件结构 |
2.2.2 FLUENT的配套网格生成工具 |
2.2.3 FLUENT的求解器 |
2.2.4 FLUENT的后处理模块 |
2.2.5 FLUENT的其他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流场仿真的模型和方法 |
3.1 流体动力学基本控制方程 |
3.2 湍流模型 |
3.2.1 标准k-ε模型 |
3.2.2 Reynolds应力模型 |
3.2.3 大涡模拟 |
3.3 数值计算的算法 |
3.3.1 SIMPLE算法 |
3.3.2 SIMPLEC算法 |
3.3.3 PISO算法 |
3.4 多孔介质模型 |
3.4.1 Porous media模型 |
3.4.2 Porous jump模型 |
3.5 离散相模型 |
3.6 边界条件的设置 |
3.7 用户自定义函数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低温电除尘器系统流场优化设计 |
4.1 低低温电除尘冷却器系统流场优化设计 |
4.1.1 烟道关键结构优化设计 |
4.1.2 流量均匀分配方案优化设计 |
4.1.3 烟气速度分布均匀性优化设计 |
4.1.4 优化设计CFD仿真结果 |
4.2 低低温电除尘加热器系统流场仿真 |
4.3 电除尘器喇叭入口流场优化设计 |
4.3.1 电除尘器喇叭入口优化设计 |
4.3.2 优化设计CFD仿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除尘器内颗粒运动的研究 |
5.1 电晕电场模型及计算 |
5.1.1 电晕电场模型 |
5.1.2 电场分布的计算 |
5.2 颗粒荷电模型和运动模型 |
5.2.1 颗粒荷电模型 |
5.2.2 颗粒运动模型 |
5.3 带电颗粒在电场中运动的研究 |
5.3.1 颗粒粒径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5.3.2 电压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5.3.3 入口速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5.3.4 颗粒密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知识产权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重要科研项目 |
(9)静电除尘器电极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电除尘器电极结构改进 |
1. 1 电晕极结构改进 |
1. 2 收尘极结构改进 |
2 电极技术的研究进展 |
2. 1 新型静电除尘器 |
2. 1. 1 宽间距芒刺型电除尘器 |
2. 1. 2 旋风式电除尘器 |
2. 1. 3 热端( 高温) 电除尘器 |
2. 1. 4 移动电极式ESP( MEEP - ESP) |
2. 1. 5 纵横复合收尘极板电除尘器 |
2. 1. 6 泛比电阻电除尘器 |
2. 1. 7 双极电除尘器 |
2. 1. 8 水帘极板电除尘器 |
2. 2 新材料在静电除尘器电极上的应用 |
2. 2. 1 导电防腐涂料在ESP极板方面的应用 |
2. 2. 2 逸出功率较低的材料在ESP极板方面的应用 |
2. 2. 3 炭纤维或硅纤维编织膜在ESP极板方面的应用 |
2. 2. 4 纳米材料在ESP极板方面的应用 |
2. 2. 5 电植绒材料在ESP极板方面的应用 |
3 结论 |
四、电除尘器对低比电阻粉尘收集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电除尘器电极结构设计及流场CFD模拟[D]. 侯雪超. 河北大学, 2021(09)
- [2]荷电粒子在多孔收尘电极电场中的迁移与沉降规律研究[D]. 张金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气化炉粉尘粒子在电除尘器中的电气性能实验研究[D]. 王新. 燕山大学, 2020(01)
- [4]低低温电除尘技术的深度降温提效及多污染物减排特性研究[A]. 罗亮,刘含笑,郦建国,骆建友,姚淑勇. 第十八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9
- [5]基于温度和颗粒特性调控的颗粒静电捕集增效研究[D]. 刘昕涛. 浙江大学, 2019(04)
- [6]应用化学团聚增强细颗粒物脱出的试验研究[D]. 刘勇. 东南大学, 2017(01)
- [7]电除尘技术针对不同比电阻颗粒物的改进措施[J]. 骆博闻,耿世彬.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6(04)
- [8]低低温电除尘器系统烟气速度场和颗粒场调控方法研究及流场优化设计[D]. 傅继星.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9]静电除尘器电极技术研究进展[J]. 王克亮,段炼,徐燕小,刘晓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06)
- [10]玻璃窑炉电除尘系统提效改造试验研究[A]. 何剑,于权茹,徐国胜,李妮妮. 第十六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