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中分裂与模糊的人格——《八月之光》中的双重人格分析

现代社会中分裂与模糊的人格——《八月之光》中的双重人格分析

一、现代社会中人格的分裂与模糊——试析《八月之光》中的双重人格(论文文献综述)

王静[1](2021)在《卡夫卡的障碍意识及其审美艺术表现》文中研究说明障碍意识是卡夫卡内在精神矛盾的突出特征,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波动特点,其间还存在着频繁的回溯与自我否定。纵观中国的卡夫卡研究,整体上视角多样,成果丰硕。本选题立足于卡夫卡的障碍意识这个中心点,探究其中意识交锋的混乱状态,颠倒的思维方式和异样的生存体验,以及在文本中的审美艺术表现。19、20世纪之交的西方社会信仰缺失、价值崩塌,传统观念的虚假性与腐朽性暴露无遗,人类对自己产生根本性的质疑,这种生存感受既是现代人的普遍感受,也是卡夫卡的个人境况,而且表现得尤为强烈。对卡夫卡障碍意识的分析,着重探究作为个体的卡夫卡内部世界急欲撕裂的冲突性力量,揭示其具备超越精神困境的普遍意义,在不以个人意志而转移的客观条件下,为在超验世界寻求本真自我提供阐释的可能性。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五章,分别从卡夫卡障碍意识的生成因素、生存体验、艺术表现、审美品格、障碍意识的短暂消解等角度,结合社会学、精神分析、叙事学、美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等,探讨卡夫卡的障碍意识的本质。第一章分析卡夫卡障碍意识形成的客观因素。宏观上的国家意识形态与微观权力网络构成严密的组织系统,卡夫卡作为个体被精密地纳入这种统治秩序之中。由于卡夫卡父子的人格冲突。父权的威慑更加凸显,犹太身份则是卡夫卡障碍意识来源中的民族因素,二者的命运是紧密相关的。身体的伤痛、对健康状况的忧虑以及性格的软弱性和矛盾性都是卡夫卡障碍意识生成的原因。第二章主要分析障碍意识作为卡夫卡的总体性特征,具体化为多样的生存体验,包括:权力威慑下自我的异化感,作为“人”的本体性的替换,作为个体的独特性的丧失、价值的贬值;为金钱所困、为责任所累而深陷现实的世俗义务、生存压力的压迫感;同时作为父亲的儿子与“臣民”,卡夫卡的“父亲情结”既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顺向认同,也表现出对认同的否定而引发的反向焦虑,即基本需要的缺失而造成的精神焦虑。作为犹太人,卡夫卡的孤独感存在两个方向的矛盾,即被隔离的边缘心理和神经症逃避心理。卡夫卡的障碍感还体现在他对细节和完美主义的强迫,对欲望颠覆的恐惧,以及负疚、有罪、惩罚与拯救机制等方面的因果关系认识。这些因素融合为一整套“罪罚-拯救”链条。此外,卡夫卡的生死观同样充斥着生死自明、可超越性认知和实践困难方面的矛盾性。第三章主要从创作主体角度,分析卡夫卡的障碍意识在小说文本中的艺术表现。卡夫卡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其障碍意识由内在心理转化到外在层面。动物题材中主人公属性的模糊与卡夫卡的自我认知危机相对照,体现了其民族和社会身份的不明晰、不确定。悖谬的主要特点即为自相矛盾,表现的是卡夫卡难以自我认同的意识冲突在艺术书写上的特点。卡夫卡小说中限制性视角的使用,使感知者与叙述者不再统一,其优势在于观察者观察画面的即时传达、叙述者由于中立立场所表现出的逼真氛围和现实代入。第四章从审美主体的视角分析卡夫卡障碍意识的艺术表现所生发的美学效果。动物题材通过增加文本难度、设置阅读障碍以延长受众的审美感知,表现为“陌生化”的审美效果。卡夫卡佯谬手法的特殊性在于意识变动不居的滑动性,在美学领域表现为“悲喜剧”的审美倾向,内容的悲剧性和滑稽的展示方式组成一种混合的冲突美和矛盾美。整体上,卡夫卡小说的氛围呈现一种梦魇般真实与真实的幻灭、幻想与可怖的真实相互交织,审美主体在梦与真交相辉映的氛围中呈现阐释的多解性特征。第五章主要分析深陷生活沼泽的卡夫卡基于天才般的自保本能,面对障碍意识时的应对方式,以及在与生活世界相对的“属灵”世界获得灵魂救赎的心理表现。在创作的“存在之境”中,卡夫卡由于最大需要的满足而获得精神的澄明与心理上的沉静、安定之感,最终在对永恒性事物的追求中获得解脱。与布满荆棘的现实世界相比,卡夫卡在虚拟王国获得战斗的胜利和灵魂的救赎。由此体现出卡夫卡对于苦难的超越和对不可摧毁之物的执着。卡夫卡在自我解剖和自我毁灭中“染上痛苦色彩的快乐”,也是他实现“卡夫卡式信仰”的一种模式,他或笑或泪,都是在尝试自我开脱。他从不标榜心怀天下苍生,但在他的作品中,还是处处浸染着人道主义精神和终极关怀。

朱晶[2](2021)在《新世纪美国恐怖电影中的儿童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儿童形象逐渐成为美国恐怖电影的热点关注对象,其奇特、恐怖又暗黑的题材吸引了不少观众,深度反映不同时代背景下社会的主流思想及儿童所处的社会地位。不难发现,在美国恐怖电影中儿童形象逐渐呈现多元化创作趋势,他们成为恶魔附身与发泄的最佳人选,残暴、血腥、邪恶、通灵成为美国恐怖电影中儿童形象的最佳代名词。目前,随着美国恐怖电影创作者对具体形象关注与侧重的持续升温,很大层面上给予受众一个回望儿童的宽阔视角,这种对儿童关注的回归,其实是对“人”的回归。新世纪以来,一些经典的美国恐怖电影实现了从不同维度对儿童形象的充分挖掘,更多的创作者尝试用儿童的眼光看世间百态,展现儿童人性里的珍贵与独特之处,并以深切的人文关怀,探讨美国恐怖电影中儿童形象背后关于伦理道德及现实问题的深层隐喻。本文通过对多部新世纪美国经典恐怖电影的文本剖析,发现美国恐怖电影的主体逐渐向儿童靠拢,儿童之所以出现在恐怖电影中的主要原因是异化的社会和阴暗的人性等因素所致,该类电影取材多源于社会现实,新世纪美国恐怖电影中的儿童形象折射出美国的时代弊病和恐怖文化,因此,有必要对此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对新世纪美国恐怖电影中的儿童形象进行阐释与探讨,首先,论文对新世纪美国恐怖电影中儿童形象出现的社会动因进行了阐述,主要从儿童主体地位的转变与提升、受众娱乐心理的需求、经济利益的消费驱动及人性关怀与人文情怀的融合这四个角度去阐明论述;其次,对新世纪美国恐怖电影中儿童形象的类型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研究发现,新世纪美国恐怖电影中儿童形象的类型呈现多元化特征,这也体现出新世纪美国恐怖电影文化的独特意蕴;再次,对新世纪美国恐怖电影中儿童形象的呈现手法进行集中概括,从稚嫩形象显露分裂人格、可怖形象蕴含悲情色彩及幼弱形象积累心理恐怖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说明;然后从社会现实的角度出发,对新世纪美国恐怖电影中儿童形象所映射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主要涵盖对社会的腐化、人性的怪异及“畸形”的家庭教育观念的分析说明,探寻了儿童这一个体在当代生存的艰难与社会公众的情感召唤;最后,对新世纪美国恐怖电影中儿童形象的塑造进行了反思,认为恐怖电影应抑制过度恐怖,塑造饱满儿童形象,另外,恐怖电影还需轻“量”重“质”,在论文结尾部分,将美日韩三国的恐怖电影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其中儿童形象的异同,希望能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并对中国相关电影的创作带来启示,提高恐怖电影的社会文化意识。

李小刚[3](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提出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张惟喻[4](2020)在《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尤金·奥尼尔的悲剧开创美国严肃戏剧之先河,他全方位地接受了古希腊悲剧和尼采“酒神精神”学说的影响,为这个推崇科学理性的乐观国家重新注入了悲剧精神。综观中国近二十年从“酒神精神”角度开展的奥尼尔研究,整体上侧重影响研究,欠缺文本细读;论点相对分散,总体把握不足。这就为本选题立足“情感第一性”和“原始趣味”两个原则,针对酒神精神、奥尼尔、悲剧三者间的内在关联进行深入探讨提供了学术空间。西方社会过分迷信“苏格拉底主义”,用理性压抑自我;“日神精神”导致现实中“个体化原则”横行,人人以经济利益为重,拒绝正视内在冲动,现代人的生命意志因此变得孱弱。后果是物质异化人性,摧毁了人类的精神家园,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社会道德滑坡。奥尼尔继承希腊悲剧传统,借日神形式阐释“酒神精神”;同时结合时代需要,用普通人的经历模仿酒神受难、复活的过程,以现代心理悲剧驱逐盛行于美国社会的“肤浅乐观主义”。最终为现代人树立起审美层面的“新上帝”,实现了创作初衷,即酒神艺术对人生处境的关怀,生命意志对现实苦难的超越,神话思维对精神世界的救赎。包括绪论和结语,论文共由六部分构成。主要内容有四章,分别从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探源、人物形象塑造、表现方法选取、审美与文化价值的角度,结合文学人类学理论、心理学理论、舞台叙事学理论和悲剧诗学,探讨奥尼尔别具一格的悲剧艺术。第一章阐述尼采的酒神精神学说与奥尼尔悲剧精神的深层契合。西方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仪式。尼采用希腊神话中的“日神”和“酒神”代指艺术冲动中两种不同的心理经验,围绕二者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艺术类型。早期希腊人从作为“酒神艺术”的悲剧中汲取“形而上的慰藉”,抵御现实中的痛苦体验。奥尼尔具有很强的悲剧意识,他从古希腊悲剧中传承了“酒神精神”,倡导内在冲动的自由宣泄,用艺术观照人的生命体验。奥尼尔的悲剧排斥理性戒律,向往“醉”的境界,肯定生命本体,呈现出显着的“非理性”价值取向,是“酒神状态的客观化”。第二章分析奥尼尔笔下具有酒神气质的悲剧人物。奥尼尔塑造的人物形象普遍带有自传性质,他让社会底层人士和女性群体登上了曾经由神和英雄支配的舞台。这些反传统的悲剧人物天性敏感、情感充沛,行动随心所欲、放浪不羁,具有原始悲剧主人公的特质。在现代社会,由于“苏格拉底主义”大行其道,他们被迫与自然和自我疏离,陷入“异化”的境地;为重返“乐园”,他们不惜以身犯禁,鱼死网破。很多时候,人们无力独自与异己力量对抗,只能依靠“迷狂”向总体生命寻求解脱。奥尼尔一般不直接批判社会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把思考结果寄托在悲剧人物身上,让他们代自己去言说、去行动。第三章论证酒神精神与奥尼尔悲剧艺术方法的深度关联。奥尼尔被认为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表现主义反映“内在(心理)真实”的要求与酒神精神“非理性”的审美原则高度契合,奠定了奥尼尔悲剧的整体风格。他选择人的精神世界作为表现对象,“内观”指向对戏剧的表现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奥尼尔在“酒神精神”引领下博采众长,创造出多种具有“内倾”倾向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成功刻画了人的生命意志受“理性”挤压所致的精神痛苦和心灵异变,其作品也因此被称为“现代人的精神悲剧”。第四章论述酒神精神赋予奥尼尔悲剧的审美与文化价值。尼采的美学体系以“生命意志”为根本前提,“酒神精神”是其最高表现形态。尼采认为悲剧的基本功能是引导个体生命意志充分宣泄,从而突破表象回归本体,肯定生命的价值。奥尼尔采纳了这一观点,他有意引入“酒神狂欢”概念,描写悲剧人物为追求崇高的目标陷入迷狂、走向毁灭,借此粉碎“个体化原则”,在审美层面实现人类精神的净化;或是将冲突转移到内部世界,唤醒“人”的感情,实现对“物”的超越。奥尼尔的一切努力都指向通过艺术找寻“灵魂得救”的途径,为现代人重建一种基于“生命本体”的信仰模式。尼采以“酒神哲学家”自居,奥尼尔则堪称“酒神戏剧家”,其一生创作的近五十部戏剧,既是为后上帝时代的西方人寻找出路的探索,也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他让现代人得以跳出思维惯性,从生命本身探求实现精神自由和人生幸福的路径。其悲剧艺术极富启发性和指向性。

朱福芳[5](2020)在《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与英国“新浪漫主义”》文中认为关于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一般印象是十九世纪末期英国一位出色的儿童文学作家,海上惊险小说《金银岛》的作者,而不会想到他同时也是英国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实,斯蒂文森的创作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探索文学创作表现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一直为其所钟爱。在44年的短暂生命中,斯蒂文森共创作了12部小说、4部短篇故事集、4部诗集、5部旅行文集、6部杂集和2部非小说集,其内容涉及冒险、航海、海盗、阴谋、道德、人格、儿童、旅行等多种主题。斯蒂文森作为英国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其劳绩为19世纪后期英国文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之为研究对象,特别是对他的作品进行探讨,可以挖掘斯蒂文森的文学价值以及正确认识他对英国文学和对后世的影响。本文乃纳入英国新浪漫主义文艺思潮语境下斯蒂文森文学思想与创作文本的专题研究。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对斯蒂文森与新浪漫主义做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品读与诠释。以斯蒂文森为代表的新浪漫主义在继承发展早期浪漫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主张及其特征。斯蒂文森的文学创作可谓忠实地实践其文学理论,他认为浪漫的文学要讲好故事,文学创作要重视想象的作用,并提出小说之于成人就是“游戏”等观点。通过对斯蒂文森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其新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体现于“新”和“奇”两个方面。本乎此,以他的创作尤其小说作品为基础,着重从“游戏”和“冒险”两个审美维度来分析其创作的新与奇,挖掘存乎其中的文学张力与阅读魅力,达到对该文学个案的解读,是论文的目标。在这一前提下,进一步梳理、分析斯蒂文森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对英国文学的贡献以及之于“新浪漫主义”的建构意义。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论述了新浪漫主义概念、内涵的界定与释义;斯蒂文森与新浪漫主义的关系;研究综述;论文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该部分首先重点辨析新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之异同,并着重探讨新浪漫主义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其次,此部分梳理了国内外对斯蒂文森与浪漫主义的研究情况,从而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与价值。再次是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论述19世纪后期英国新浪漫主义的诞生和创作特征。此部分内容首先探讨新浪漫主义的兴起。研究作家作品,离不开对其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分析,即文学创作和它的发展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新浪漫主义的诞生也与19世纪后期英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相关联。阐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古已有之,而且一直与现实主义同生共在,随着时代发展而呈现不同的形式。探究新浪漫主义既具有早期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更有所创新,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对早期浪漫主义进行继承与发展。其次论述19世纪后期英国新浪漫主义的创作特征。主要分析新浪漫主义与早期浪漫主义之异同。新浪漫主义大胆、有意地把“幻想”当作艺术创作的主要对象。这些幻想往往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历险,其创作追求“新”与“奇”。具体来说大抵体现在三个层面:在精神追求上,自由、民主、正义的社会理想淡化,很少或不再抒发对政治的狂热,而更加渴求于未知世界的冒险。在生存意识上,不再热衷于塑造精神高大上的孤身奋战的自我主义英雄,而是刻画具有积极进取意识的强者。从审美特征上看,主观的、激情的、理想的、哀婉的意识逐渐消褪,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被冷峻但特异的写实风格所代替。此外,作家对于大自然的态度,也不再是单纯地描绘或着意突出诗情的田园风光,更多则是对异域风情的痴迷或刻意表达。第二章梳理斯蒂文森的生平与创作,探讨其创作的新浪漫主义特征。首先概述作家生平事略与写作生涯,究索他的成长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继而观照他的文艺思想与小说观。19世纪后期的英国文坛带有所谓“世纪末”色彩。斯蒂文森的新浪漫主义以离奇的故事、悬念的情节、多彩的异域风情吸引大批读者。斯蒂文森的文艺观,既是兹观念系统的艺术实践,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自己创作产品的某种注脚,体现着其文学追求与审美标准。文学观与文学创作水乳交融,灌注了作家对文学、人生、社会等各方面的思考,浸润着生命感悟、价值理想以及独具个性的真知灼见。他执念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因此作家必须会讲故事;小说创作就像布局游艺并深入游戏之中,让人愉悦;作家应充分释放智力,极端重视想象的作用。以自己的创作为基石,作家试图建立起一种适合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新观念。斯氏文艺观,具有实实在在的、独成体系的理论价值:既包括对小说本质的思考,也包括对文学创作的认识。他的创作实践着他的文艺观,体现在一系列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作品之中;而集中表现于不遗余力地突出“新”与“奇”的特点。第三、四章为作品论。在斯蒂文森文艺观的基础上,研究其主要代表作品,探讨其创作的新浪漫主义特征。小说(兼顾散文与诗歌)作为证例,重点究析“游戏”与“冒险”两个审美特征,具体选择四部长篇小说、一部散文和一部诗集进行解读与论析。第三章探讨斯蒂文森创作中的“游戏”特征,这是其小说美学理论的核心观念。斯蒂文森认为人与世界和解的最佳方式在于应该像孩子一样游戏,在游戏中建立亲和关系。他设计了一个个游戏,置小说人物于荒岛、高地、旷野等可以刺激人丰富想象力的地理空间,与能够和当前拉开一定距离的历史时间的立体之维里尽情嬉戏。此章选择《诱拐》和《黑箭》两部长篇小说作例释,透析斯蒂文森在苏格兰、英格兰之历史时空故事语境中的“游戏”运作。作家把读者拉进游戏世界,在虚构与真实、严肃与娱乐、历史与现实中感受新浪漫主义释放出的艺术魅力。第四章探讨“冒险”特征,这是其小说美学理论的另一个核心观念。斯蒂文森似乎是驾轻就熟地把冒险故事以传统的叙事方式呈现出来,并把遥远的异域、奇异的人物、荒凉的孤岛、浩渺的海洋融进故事机理,展示出新浪漫主义的脱凡之美。人物不断地冒险、探奇、寻觅,把冒险作为一门艺术,一个理想目标。参与者或者获得一笔财富,或者窥见一个理想王国,或者进行一次道德救赎之旅。像所有的艺术追求一样,冒险即便没有达到终极目标,其乐趣也往往以充分展示的方式获得最大化,换言之,冒险的价值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此章以长篇小说《金银岛》《化身博士》和散文、诗歌作例释,揭示斯蒂文森创作的这一新浪漫主义重要特征。第五章论析斯蒂文森的价值意义和启示影响。斯蒂文森用新浪漫主义小说征服了英国民众,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他是一位深具内涵极有价值的伟大作家,所以其作品长期流传不衰,并且对英国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斯蒂文森拓展了英国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赋予浪漫主义以新的内容和蓬勃的生命力。他的所有叙事作品不仅富有充满浪漫色彩的壮丽景色和奇风异俗,包括原野森林、荒山峭壁、洋滩海浪、盗群习约、切口黑话之类,也很多迷信传说、贪欲恶习、双重人格等等。这些作品尽管不是毫无瑕疵、完美无缺,但无不洋溢着清新、奇特,自然、突兀,亲切、惊悚的浪漫格调,具有毋庸置疑的审美价值与启发借鉴意义。他开辟的新浪漫主义传统,被稍后的知名作家赖德·哈格德所继承。斯蒂文森还直接启发了19世纪后期名噪一时的唯美主义大师奥斯卡·王尔德,其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就烫烙着《化身博士》的深刻印痕;还有赫伯特·威尔斯的幻想小说《隐身人》、约瑟夫·康拉德的《秘密分享者》等作品,灵感显然也都来自《化身博士》。此外,被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斯蒂文森文学传统的英国作家罗德亚德·吉卜林(也包括康拉德)于多个层面上步斯氏后尘,尤其是冒险小说的创作,而其中显而易见的殖民扩张色彩亦与之不无关系。及20世纪初期,西方文学现代主义勃兴,其实斯蒂文森的新浪漫主义文学创新包含一些现代主义元素,这些因子就不同程度地为现代派作家所吸收,尤其涉及关于人格、精神、异化、道德、存在与生存等问题时,成为现代主义文学观念的一个源泉,这方面《化身博士》比较典型,同时还包含着对冒险小说和科幻小说的巨大影响。这些影响都是超越国界而广及世界文学范畴的。最后第六部分是结语,乃是对全文的收束与总结。着重思考历史上的英国新浪漫主义文学与斯蒂文森在当下高科技信息霸权时代,图文斑斓、碎片阅读、娱乐至上语境下的命运或前途。斯蒂文森倒似乎更像一个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遗留下的新浪漫主义文学范典,经过变异仿佛演化而为一个不乏自觉意识的文学现象,这一现象丰富和拓展了文学表现的能量和空间,它既是19世纪后期英国文学的特有景观,更是一个世纪之后世界文学的一条风景线。试看《哈利·波特》风靡全球以来的几十年,充满冒险传奇的小说、卡通、影视、游戏等等,除去其中用以吸引眼球的魔幻因素,受众似乎能够隐约发现斯蒂文森的思维逻辑与格局。也许,作家与新浪漫主义文学遗产的活力依旧,像所有文学史上那些曾经焕发异彩的文学遗产一样,仍在不断地给予作家以灵感。

王琦[6](2020)在《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指出拉康理论涵盖了精神分析、哲学、文学理论等诸多内容,其中对人类主体的思考是其主干;同时也一直是国内学界研究接受的重点。尤其是在新世纪的时代背景之下,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表征为参与研究者众多、研究成果涵盖全面的态势,并由此呈现出新的发展轨迹与新的接受特征。论文立基于此,以新世纪以来近二十年的接受成果为依托,从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这两个主要的接受维度来进行研究,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阐明了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解释了为什么选择新世纪作为时间节点。接着是对已有研究的介绍,梳理了新世纪之前的拉康理论接受情况和国外的拉康理论发展概况。绪论的最后阐述了这一接受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一章首先分析了新世纪的拉康主体理论接受背景,对新世纪的时代背景以及其与主体理论接受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其次,根据不同时期的接受特征,将新世纪以来的接受历程分为了2000——2004的积累与先声,2005——2011的接受的深入以及2012——2019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这三个阶段,以时间为线索对接受历程进行了梳理。第二章对文艺理论维度的接受情况进行了分类研究。首先是精神分析领域中对自我主体的探索,围绕拉康对弗洛伊德的回归,镜像理论中的主体概念,以及自恋与侵凌的主体结构这三点进行了接受层面上的阐释。第二是拉康的主体理论的哲学阐发,主要围绕他者和欲望这两个核心概念来进行接受研究。第三是拉康的主体理论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体理论的一大特点就是将语言学与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引入其中,这也是理论接受的一个重点。第三章对文艺批评维度的接受情况进行了论述。第一,拉康自身进行过大量的文学批评实践,其中对《哈姆雷特》和《失窃的信》的分析具有典范意义。第二,国内学者在文艺批评研究中对主体理论进行了阐发。第三,文学批评和影视批评是主体理论批评实践的两个代表。在文学批评中,主体理论与文学文本之间存在主题思想上的契合,这不仅体现在对近现代文学作品的人物研究当中,也存在于对中国古代经典的重读里面。在影视批评中,拉康主体理论成为了研究影像内涵的分析视角,镜像理论是其中的代表。第四章中对新世纪以来主体理论的接受特征和接受启示进行了总结。作为新世纪西方文论接受的一个代表,主体理论的接受呈现出综合化、差异化以及多元化的发展特征;同时为如何有效利用西方文学理论资源提供了参考,而这些无疑会助推中国文论的未来发展。结语部分指出了新世纪主体理论接受中存在的不足,在总结主体理论的接受研究意义的基础上,期待在中国文论的未来发展中激活这一研究的参考价值。

粟琪[7](2020)在《女频小说的女性意识研究》文中提出女频小说的兴起是一种有热度的文艺、文化现象。在社会学下观照,它体现出了明显的性别分野;在文学下观照,有不同于精英文学的频文学特点。网络小说阅读受众性别分化特征明显既有创作者性别之故,又与阅读平台有意识地塑造、筛选、固化栏目类型,将读者性别社群化有关。随着阅读流行风潮的变化,其吸引受众的内容和形式也随之变化。自诞生之初,女频小说就以切近时代热点的女性意识,成功在社交话语空间呈高讨论度之势。同时其自身意识表达的进步与否也成为了学术界探讨的话题。通过分析女频小说典型的叙事空间和人物形象,剖析女性意识在这些权力空间和镜像中的映射,挖掘潜藏在叙事空间之下女性对社会关系中权力分配的认知维度。作为21世纪中国大陆现象级的文艺创作活动,女频小说内部出现了相当数量、有探讨价值的小说文本,即典型作品。这种典型既体现为女性的生存空间在当下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之下的物理生存空间的典型性,又表征为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下精神意识的变迁,同时还随着权力话语的演变而呈现出不同的生存意识。在此种背景下来探讨典型女频小说的多样女性意识构建,既是符合文化发展潮流又是契合女频小说创作实绩的选择。本文尝试挑选女频小说中的典型文本,围绕不同类型的女频小说所流露的不同女性意识进行分类和研究。从女性视角出发考察,女频小说文本在留存女性精神成长印记、实践当代女性婚恋理想、揭示当下时代文化症候的特定历史时期书写的意义和价值。论文绪论部分界定了女频小说和女性意识的定义和特点,介绍女频小说创作的分类以及涉及女性意识的主题在网络小说文本中呈现的主题研究现状,梳理女性意识与女频小说代表作品的关系。说明女频小说代表作品的选取依据,其中着重阐释依据之一的大“IP”和女频小说典型性的关联,罗列出本文研究涉及到的典型女频小说,明确研究对象、研究起点、研究方法,为后续研究打下良好基础。正文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宏观上梳理女频小说的起点、热点和争议点。关注与网络文学相关的文艺政策和媒介环境,以及女频小说的发表平台、传播渠道、类型设置和写手、读者群体特点。从女频小说的兴起过程去整体把握女频小说创作和传播中的女性意识。女频小说所涉及的主题内容相当广泛,其本身在言情外壳之下包裹着更多有待探索与讨论的当代女性意识话题。第二章就女频小说里叙事空间的表现形态和其中内蕴的女性权力意识进行分类描述。主要按典型物理和精神空间、人物形象、男女关系设置进行讨论,以校园、职场、宫廷、天庭、奢侈消费等空间进行观照。其中,这几种典型空间的选取与此前经典现当代小说文本对其反映的差异性,也是论文关注点之一。接着分析空间里被看的男性他者形象塑造背后潜藏的女性的婚恋意识。从女性典型形象的选择看女性的镜像意识和自我认知。从男女关系模式设置上来分析典型女频小说主动表现何种女性意识选择上的价值取向和言说立场,即一方面注重对当代女性现实生存境遇进行观照,另一方面又着力开拓女性精神依存的新方式。第三章分析女频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叙事呈现方式。在第一、二章对女频小说的兴起和叙事空间与权力分配分析总结的基础上,这一部分主要是从女性叙事策略的方向去探讨。女频小说里的女性意识建构主要通过三种渠道加以考察。一是从女频小说的叙事视角出发,分析其选取的不同叙事视角侧重对女性意识进行哪些不同的建构;二是从类型化叙事的角度出发,探寻其与女性意识建构的联系与意义;三是结合互文文学理论,考察其在传统文学意义上、网络文化和个人经历上的语言风格上的互文效果。具体体现为在既有文学传统和常识影响下典型女频小说里女性故事空间和人生经历的建构。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典型女频小说所包蕴的女性意识建构的不同方式,完成了多元和差异化的文本风格塑造,产生了独特的文化意义。第四章则是在前三章的基础上对女频小说里关于女性精神成长印记和当代文化症候表达的意义和启示的阐释。作为一种现象级的文学类型,女频小说一方面在对女性意识的表现中确认了自身在当下城市中的社会定位,有利于反应女性聚焦的热点话题和女性文化潮流。另一方面,这不仅是女性个人心智的成长,其背后也映射着一段时期社会文化的变迁。同时可以看到,在女频小说发展的二十余年里,虽然出现了许多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但也涌现出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意义的女频小说。其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有关两性伦理道德建设的探索,充满理想主义和勇气,纠正了女频小说发展之初写作内容上的一些极端倾向,从而促进了女频小说的良性发展。结语部分,总结了女频小说里女性意识的建构对于反映当代女性生存境遇,提供生存经验共享与精神成长反思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并进一步总结其在人文关怀、文艺传统传承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郜航[8](2020)在《菲利普·罗斯的自传性书写研究》文中认为菲利普·密尔顿·罗斯是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界极为重要的作家之一。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罗斯的大多数作品都彰显出浓重的自传性色彩。对此,不少评论家指责罗斯只关注自我、视野狭隘,认为他虚实相间的书写方式是典型的“作家自恋式”叙述。实际上,罗斯自传性作品的内涵远不止于此。通过对个体经历、群体经历的真实书写,罗斯的创作视野涉及了对身份的探寻、对历史的观照等面向,作品的主题也涵盖了犹太人的婚姻、家庭、道德、反犹运动等层面,触及到犹太人的精神困惑、犹太个体意识、文化传承、与历史的认可等问题。因此,对罗斯的自传性书写进行全面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他独特的创作手法、丰富其作品的价值内涵。罗斯的自传性书写行为并非出自于一种自觉意识,而是基于多重影响元素的促成。后现代语境下,自传与小说之间界限的消弭、非虚构小说的兴起,对罗斯采取自传性书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少数族裔自传传统的内在弊端,也促使罗斯以自传式的书写方式全面展现当代犹太人的真实生活。早年作品引发的争论与自传式解读是罗斯采取自传性书写的直接原因,犹太社区的尖锐批评逐渐内化为罗斯自传性作品中的重要主题并贯穿其创作始终。此外,罗斯独特的文学创作观念由于强调“生活与小说的同构”、“作家自我与想象自我”、“作家的在场与不在场”等方面,也切实指引着他的自传性书写。罗斯自传性作品的主题是:“男性、作家、犹太人”。通过对个体经历的连续性书写,罗斯从这三种角度出发,对自我身份进行了深入的探寻。在对恋爱经历与婚姻生活的回顾中,罗斯不仅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还借助自传性人物对努力实现自我、追寻男性身份的当代美国犹太人进行观照。通过回溯作家生涯、揭示创作困境,罗斯在回应早期指责的同时,对自己早年大胆自由的作家身份进行反思,并承担起书写他人的道德责任。作为散居犹太人,罗斯又以自己的以色列旅行经历为素材,在真实自我的基础上塑造双重人格,从而对当代美国犹太人的民族身份进行多维的测试与探寻,申明了当代人身份的非固定本质。个体经历的书写外,罗斯的自传性书写还囊括了对群体经历的书写,凝聚着深厚的历史关怀。在书写关于父亲的回忆录中,罗斯回顾了祖父辈的奋斗历程,对家族群体经历观照的同时还原出广阔的家族历史,并强调其对犹太个体的重要意义。面对沉重的民族灾难时,罗斯从不同群体的现实经历切入,以自传性书写多维地展现了大屠杀对当代人生活的影响,彰显出对民族历史的深刻审视与独特思考。为了搭建起别样的历史“真实”,罗斯又将自己与家人引入虚构的历史中,通过重现特定历史阶段中美国犹太族群的经历,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历史上反犹主义的巨大威胁,在反思国家历史的同时也警醒了当下与未来。可以说,罗斯的自传性作品可以成为人们了解当代美国犹太人心理与生活的渠道。在自传性这一狭窄的创作领域内,罗斯的书写开辟了美国犹太文学的多样化表达形式。

任丽[9](2019)在《安部公房小说中的“自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安部公房(1924—1993)是日本着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与大江健三郎、三岛由纪夫一起被称为日本先锋文学的三巨头。安部公房的小说具有极强的先锋性以及浓厚的人文关怀,在创作手法和美学思想上都具有日本小说发展里程碑的意义。安部公房深受西方哲学影响,善于将文学创作和哲学思考结合起来,以寓言的手法探讨工业文明下的异化这一现代主题。虽然安部公房经常被冠以“超现实主义作家”、“存在主义作家”等标签,但是无论是具有意识形态批判性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还是诠释人类孤独处境的存在主义作品,“自我”始终是安部公房小说的重要精神课题。安部公房一生经历波折,其祖籍是北海道,出生在东京,而后又随同父母在中国奉天生活了17年。由于日本战败,他深深体会到了一种“故乡”的丧失感,这种丧失感说到底就是丧失了自我灵魂的栖息之所。因此,可以说安部公房整个一生都在寻找着自我的精神家园。此外,安部公房又深受萨特、海德格尔等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而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自我”,这也决定了安部公房的小说不可避免地会从哲学角度展开对失落的自我的探寻。无论是50年代创作的《赤茧》、《墙壁》,60年代的“失踪三部曲”,还是70年代的《箱男》、《密会》,再到80年代的《方舟樱花号》,安部公房在这些作品中都探讨了自我,以及自我、他者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安部公房小说中有关自我的表现与探讨,可以说是基于对他者的分析之上的。无论是战后经济复苏期的50年代超现实主义作品,还是60年代高速经济增长期的“失踪三部曲”,再到70年代末以来面向他者的小说,这些作品既一以贯之地展开了对“自我”的审视和剖析,同时也相应地显示出由“他人即地狱”的萨特式思想到对弱者的关注和同情这一思想脉络的演变。这一转变究其实质就是安部公房试图确立的一种自我与他者理想化关系的积极尝试,同时也只有超越自我与他者、自我与外部世界的二元对立思维,才有可能应对现代社会中的个体精神危机。具体来说,安部公房50年代创作的小说主要以变形的方式,刻画了日本战败后处于经济恢复期的个体生存窘境。当时日本国内经济低迷,战争几乎耗尽了国内所有的物资,在政治方面,美国军队占领了日本,在日美安保条约下美国又企图在日本建立反共的防波堤,在这种被禁锢、被压制的政治氛围下,人们可以说毫无自由发展和进行自我确认的可能性,并且呈现出一种迷惘、幻灭、孤独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况下,安部公房凭借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创作了一系列超现实主义小说,展现这一时期的人类存在处境,采用变形、逃离的形式对抗荒诞的外部世界。进入60年代以来,日本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期,在都市化进程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人们的灵魂也在新生活与旧文化的撕扯中深感压抑和孤独。现代化变迁形成新秩序,旧秩序虽被瓦解却仍存在“我”信仰中,安部公房在60年代“失踪三部曲”中以主人公“我”被这两种秩序双重否定、双重逼迫的现代个体生存状况,展示了从都市生活脱离、与社会秩序相背离的现代人的徒劳感和无力之感。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安部公房以敏感的触角,感知社会时代的大变化,并以丰富的想象力向全世界诠释了现代文明危机下人类的精神困境。这一时期安部公房创作的小说,从脱离主流意识形态的边缘人出发,发出另一种振聋发聩的“探究自我”的声音,呈现了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日本社会中,人们的恐惧、不安乃至绝望的状态。同时,其小说创作的主题与核心也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探寻,走向面向他者的自我探寻之思。这种着眼于边缘人的独特视角,向我们展现了一条到达普遍性道路的小说创作方法,也是安部公房进行自我批评和正视整体世界的重要途径。总之,安部公房在其创作的小说中一以贯之地展现了对“自我”的追问,在安部公房离世26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认真思索安部公房在文学上的贡献之时,依然能感受到其小说所具有的启发和警示意义。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安部公房小说创作的局限性,尤其不能武断地认定安部公房已经具备了一整套有关自我与他者的思想体系。追根究底,“自我”是安部公房在小说中使用的主体言说形式,换言之,虽然小说的主人公常常回到自我的内部世界并呈现出对他者的抵抗状态,但安部公房始终也没有探寻出一条寻求变革的行动之路。

寇子龙[10](2019)在《莫拉维亚长篇小说中的“罪与罚”主题研究 ——以《冷漠的人》、《罗马女人》、《同流者》和《鄙视》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尔贝托·莫拉维亚(Alberto Moravia,1907-1990)是意大利20世纪着名作家。选题通过对《冷漠的人》、《罗马女人》、《鄙视》和《同流者》四部长篇小说的研究,探讨其中蕴含的“罪与罚”主题,挖掘人性中的恶、人物的“罪与罚”和异化带来的悲剧等思想内涵。本文的主体部分共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阿尔贝托·莫拉维亚的四部长篇小说概况及其作品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罪与罚”和莫拉维亚四部小说中的“罪与罚”概念和范围进行限定,陀氏与莫氏对“罪与罚”的关注点有所不同。第三章,首先,分析莫拉维亚笔下人物人性中的“罪”,它们具体呈现为纵容、恶念、背叛、冷漠和虚伪等;其次,讨论“罪人”的双重世界,从对话与潜对话、白日梦两个角度研究“罪人”的特殊心理世界;最后,从荒诞的家庭关系、非理性的生存状态、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及人文主义传统的衰落等方面,分析莫拉维亚四部小说中人物“罪”的成因及本质。第四章,分析主人公们受到的惩罚及异化带来的悲剧。本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莫拉维亚小说中的“罪人”承受着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惩罚,即病态的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二是异化带来的悲剧,小说中的人物即便受到惩罚,也无法摆脱已经深入骨髓的异化,最终以悲剧收尾。第五章,主要从荒诞的存在境遇、双重人格与“罪与罚”主题等三个方面分析比较陀氏与莫氏作品中的共同审美元素,探寻两位作家间的有机联系。上述莫拉维亚四部小说中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无不具有虚伪与冷漠的精神特质。这种消极、负面的精神特质,无疑是特定历史语境下人的异化的表现。这种异化现象又强化了人性中固有的矛盾,使人们不断陷入极度绝望和荒谬的境地,麻木地顺从社会流俗。莫拉维亚以悲剧的巨大力量凸显了人存在的价值和自我的矛盾,试图向人们发问,如何才能摆脱庸俗不堪、罪恶丛生的社会环境,构建真诚、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此外,莫拉维亚小说中隐含着救赎主题,希望人们重新确立积极的生活信念,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二、现代社会中人格的分裂与模糊——试析《八月之光》中的双重人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社会中人格的分裂与模糊——试析《八月之光》中的双重人格(论文提纲范文)

(1)卡夫卡的障碍意识及其审美艺术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卡夫卡障碍意识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第一节 专制时代的威权肆虐
        一、腐朽暴虐帝国的压制
        二、微观权力之网的召唤
        三、父权下的人格冲突
    第二节 民族与个人身份的尴尬处境
        一、被时代放逐的犹太儿子
        二、民族仇恨的转移对象
        三、“同化实验”的牺牲品
    第三节 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折磨
        一、肺结核患者的悲与欣
        二、双重性格的强与弱
第二章 卡夫卡障碍意识主导下的生存体验
    第一节 强权之下的自我感的丧失
        一、“个体”变“个案”的异化感
        二、现实义务的压迫感
        三、“父亲情结”的焦虑感
    第二节 “犹太病人”的独特情结
        一、冷眼旁观的孤独追求者
        二、完美主义者的欲望与恐惧综合体
        三、罪罚与拯救的复合心理机制
    第三节 超越与屈从的生死境遇
        一、自明性:生死疑惧
        二、“先行到死”:死亡自觉与超越
        三、实践无能:心之所向而力不能及
第三章 卡夫卡障碍意识的艺术书写
    第一节 自我认知障碍:难以名状的动物题材
        一、“动物们”的不明属性与卡夫卡的模糊身份
        二、疯狂的想象力:虚幻中的障碍突破
        三、图像符号:“兽形人格”图鉴
    第二节 自我认同障碍:自相矛盾的佯谬手法
        一、倒置的逻辑思维
        二、悬置的滑动状态
        三、“弦外之音”式真理的析出
    第三节 障碍感的有效传达:限制性视角的另类叙事
        一、感知者的观察眼光
        二、叙述者的叙述声音
        三、“异故事叙事者”的叙述语调
第四章 卡夫卡障碍意识的审美品格
    第一节 “变形”的美学:陌生化的审美效果
        一、非现实感:审美感知的延长
        二、原始感:审美感觉的唤醒
        三、认同感:心理真实之旨归
    第二节 滑动的悖谬:悲喜剧的审美倾向
        一、冲突美:似喜实悲的艺术表现
        二、崇高美:毁灭的价值
    第三节 寓言体的二元性质:梦幻与真实的双重体验
        一、非理性直觉与细节真实
        二、梦与真的交织:晦暗不明的梦幻氛围
        三、审美主体的多向阐释
第五章 卡夫卡障碍意识的哲性本真
    第一节 卡夫卡的“存在之境”
        一、逃离世俗与形而上追求
        二、日常世界向现象世界的还原
        三、主观真空的“迦南之地”
    第二节 透彻的领悟:澄明与沉静的心理状态
        一、本原性的自我认知方式
        二、忘我的高峰体验状态
        三、超时空的自我确认
    第三节 平安与解脱:“卡夫卡式信仰”的永恒要素
        一、作为“人质”的修养
        二、文学创作的持久性
        三、个人信仰的不可摧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新世纪美国恐怖电影中的儿童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难点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恐怖电影文献综述
        二、电影中儿童形象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新世纪美国恐怖电影中儿童形象出现的社会动因
    第一节 儿童主体地位的转变与提升
    第二节 受众娱乐心理的需求
    第三节 经济利益的消费驱动
    第四节 人性关怀与人文情怀的融合
        一、关照现实与社会的教化需要
        二、审美与审丑博弈的艺术需要
第二章 新世纪美国恐怖电影中儿童形象的类型透视
    第一节 正义理性的缺失:情感异化的叛逆形象
    第二节 宏大叙事的解构:病态心理的另类个体
    第三节 二元对立的消解:个性消逝的模糊存在
    第四节 主体心智的幼稚:无力自救的被迫受虐
第三章 新世纪美国恐怖电影中儿童形象的呈现手法
    第一节 稚嫩形象显露分裂人格
        一、可爱外表暗藏恐怖心理
        二、穷凶极恶者的反叛发泄
    第二节 可怖形象蕴含悲情色彩
        一、犹存现世异界者的竭力挣扎
        二、无辜幼者被残害的凄凉身世
    第三节 幼弱形象积累心理恐怖
第四章 新世纪美国恐怖电影中儿童形象映射的社会现实
    第一节 社会的腐化
        一、异化归因:矛盾冲突的增多
        二、焦虑归因:现实问题的难解
    第二节 人性的怪异
        一、价值观的缺失:私欲难填
        二、心理的扭曲:创伤与失常
    第三节 “畸形”的家庭教育观念
第五章 新世纪美国恐怖电影中儿童形象塑造的启示
    第一节 抑制过度恐怖,塑造饱满儿童形象
    第二节 轻“量”重“质”,提升内容品质
    第三节 借鉴与创新,提高社会文化意识
        一、美日恐怖电影中儿童形象的异同
        二、美韩恐怖电影中儿童形象的异同
        三、美日韩恐怖电影中儿童形象的塑造对中国的启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3)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一)不幸的幸运儿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一)作家作品研究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四)梦幻化的效应
        (五)爱欲的悲剧性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对希望的坚持
        (三)抒情性与诗性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一)物象的象征性
        (二)梦幻性段落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四)生命的悲剧性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多角色命运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奥尼尔悲剧中的酒神精神探源
    第一节 尼采悲剧观的核心——“酒神精神”学说
        一、狄奥尼索斯是一切悲剧的主角:酒神仪式向悲剧艺术的位移
        二、对立与统一:悲剧艺术中的酒神冲动与日神冲动
        三、希腊悲剧的消亡:苏格拉底主义与酒神精神的根本对立
    第二节 酒神精神与奥尼尔悲剧精神的深层契合
        一、奥尼尔悲剧对古希腊悲剧文化的继承
        二、奥尼尔悲剧内涵的“非理性”取向
        三、奥尼尔的悲剧主题对“人”的关怀
第二章 酒神气质与奥尼尔悲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第一节 奥尼尔悲剧中的社会底层人物群像
        一、奥尼尔的“萨蒂尔”们
        二、酒神气质在“水手”形象上的反映
        三、酒神气质在“农夫”“工人”形象上的反映
        四、酒神气质在“酒徒”形象上的反映
    第二节 奥尼尔悲剧中的女性形象
        一、奥尼尔的“酒神狂女”们
        二、酒神气质在“地母”形象上的反映
        三、酒神气质在“妓女”形象上的反映
        四、酒神气质在“家庭主妇”形象上的反映
第三章 酒神倾向与奥尼尔悲剧的表现方法
    第一节 酒神倾向与精神分析方法之互通
        一、奥尼尔悲剧中隐含的恋父/恋母情结
        二、奥尼尔悲剧中反复出现的人格分裂
        三、奥尼尔悲剧中频繁穿插的白日梦
    第二节 酒神倾向与表现主义方法之实践
        一、情感第一:奥尼尔悲剧中的内心独白
        二、逆向演化:酒神影响下扬克的变形表现
        三、逃亡之路:《琼斯皇帝》具有酒神意味的布景
    第三节 酒神倾向与象征主义方法之运用
        一、从“海洋”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二、从“月光”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三、从“面具”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第四章 酒神精神影响下奥尼尔悲剧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
    第一节 从酒神艺术看奥尼尔悲剧对“生命”价值的审视
        一、悲剧精神:个体毁灭后生存价值的实现
        二、情感净化:郁结于胸的痛苦得以宣泄
        三、艺术救赎:新信仰模式下精神人格的提升
    第二节 从酒神狂欢看奥尼尔悲剧对“人”的价值的审视
        一、回归“自然”后人类感情的复苏
        二、呼唤“醉境”的现代家庭伦理文化
        三、“迷狂”状态下人文主义对物质主义的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与英国“新浪漫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名谓辨析:“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二、“新浪漫主义”概念及内涵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19世纪后期“新浪漫主义”的诞生与创作特征
    第一节 “新浪漫主义”的诞生
        一、“新浪漫主义”诞生的时代社会语境
        二、“新浪漫主义”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新浪漫主义”的创作特征
        一、精神追求:未知世界的冒险
        二、生存意识:进取的强者
        三、审美特征:写实的文风
第二章 “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斯蒂文森
    第一节 斯蒂文森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斯蒂文森的文艺观
    第三节 “新”与“奇”:斯蒂文森创作的“新浪漫主义”特征
    第四节 语言妩媚——美文作家
第三章 游戏:“艺术即使不娱乐大众,也要自娱自乐”
    第一节 《诱拐》:在苏格兰高地上游戏
        一、现实之力:真实的游戏
        二、想象之美:虚构的游戏
        三、作者与文本的游戏
    第二节 《黑箭》:在历史中游戏
        一、历史的记忆与创伤
        二、历史的调剂与慰藉
        三、历史的传承与创新
第四章 冒险:“人世荒野中的旅行”
    第一节 《金银岛》:寻宝冒险
        一、独特的冒险叙事
        二、对人性善恶的挖掘
        三、神秘而浪漫的世界
    第二节 《化身博士》:道德冒险
        一、变身:取善还是择恶?
        二、伪装:本质存在还是悲剧宿命?
        三、自杀:忏悔还是逃避?
    第三节 荒野与花园:精神冒险
        一、心灵的栖居:自然
        二、冒险的诱惑:荒野
        三、行走的力量:乐观
第五章 斯蒂文森的价值与影响
    第一节 斯蒂文森之于英国文学
    第二节 斯蒂文森之于世界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目的
    第二节 新世纪之前对拉康主体理论的接受概况
    第三节 西方理论界中的拉康主体理论发展概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背景和接受历程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背景
        一 西方文论引入大潮的余波
        二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
        三 大众文化的盛行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历程
        一 2000——2004:积累与先声
        二 2005——2011:接受的深入
        三 2011——2019:多元化趋势
第二章 文艺理论中对拉康主体理论的接受
    第一节 精神分析领域中对自我主体的探索
        一 接受的立场:“回到弗洛伊德”的拉康
        二 概念的争论:镜像理论中的主体
        三 研究的螺旋:自恋与侵凌的主体
    第二节 他者与欲望:拉康主体理论中的哲学阐发
        一 解释的差异:对他者概念的辨析
        二 阐释的深入:对主体欲望的分析
    第三节 语言学与结构主义:对拉康主体理论中研究方法的探索
        一 接受的同轨:主体无意识的语言结构
        二 理论的联系:结构主义影响下的三元秩序界域
第三章 文艺批评中对拉康主体理论的接受
    第一节 拉康自身的文艺批评实践代表
        一 《哈姆雷特》中的欲望哲学
        二 由《失窃的信》而引发的结构主义探讨
    第二节 文艺批评中对拉康主体理论的理论阐发
        一 主体理论在文学批评领域中的理论阐发
        二 主体理论在影视批评领域中的理论阐发
    第三节 文艺批评中对拉康主体理论的实践运用
        一 文学领域的批评实践
        二 影视领域的批评实践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特征和接受启示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特征
        一 文本阐释中的综合化研究
        二 概念接受中的差异化表达
        三 批评实践的兴起及多元化发展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启示
        一 理论引入与话语转述的可能性
        二 理论接受与批评运用的交互性
        三 西方文论资源的可利用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女频小说的女性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女频小说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概念梳理
第一章 女频小说的兴起
    第一节 女频小说的起点、热点和争议点
        一、互联网上的女频小说的创作起点
        二、言情、历史、魔幻与现实的热点融合
        三、女性意识的进步还是倒退之争
    第二节 女频小说的代表写手及作品
        一、女频小说代表写手及特点
        二、女频小说的分类及代表作品
    第三节 互联网视域下女频小说的传播
        一、小说网站的栏目设置
        二、小说在多媒介渠道下的多次传播
第二章 女频小说的叙事空间和权力分配
    第一节 女频小说叙事空间背后的社会关系等级空间
        一、现实的物理生存空间
        二、想象中的精神依存空间
    第二节 谁是他者——男色想象与自我投射
        一、他:被看的男性形象
        二、女性的自我镜像
    第三节 女频小说里的男女关系设置
        一、男女相处模式
        二、同性相处模式
第三章 女频小说的叙事特点
    第一节 叙事视角
        一、叙述代言人
        二、叙述切入点
    第二节 情节模式化
        一、穿越时空表现现代女性的独特性
        二、言情为主线融合多种亚文化
    第三节 女频小说的叙事风格
        一、互文
        二、自我絮语
第四章 女频小说里的女性意识的时代意义
    第一节 女频小说女性意识的特点
        一、女频小说女性意识的锐利性
        二、女频小说女性意识的流动性
    第二节 女性精神成长的印记记录
        一、女性视角下生命体验的抒发
        二、达成了女性梦想和现实的和解
        三、结成女性阅读趣缘群体
    第三节 揭示当下时代文化症候
        一、用女性视角扫视历史空白挖掘女性的历史感知
        二、反映消费主义文化下的女性网络文化的生成机制
        三、塑造当代女性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情感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期刊论文
    三、学位论文
    四、新媒体资源
附录 A 典型女频小说作品一览(2004-2019)
致谢

(8)菲利普·罗斯的自传性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罗斯自传性书写的缘起
    (一)时代语境下的书写
    (二)文学“非难”下的书写
    (三)罗斯的“文学表演”观
二、个体经历的书写与身份探寻
    (一)男性身份的追寻
    (二)作家身份的反思
    (三)犹太民族身份的探寻
三、群体经历的书写与历史关怀
    (一)家族历史的记忆
    (二)民族历史的审视
    (三)美国历史的“记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安部公房小说中的“自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安部公房研究综述
        (一)日本的研究
        (二)中国的研究
    二、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结构
第一章 安部公房思索“自我”的人生背景与小说创作
    第一节 安部公房与“自我”问题的相遇
    第二节“自我”及其在安部小说中的表现
第二章 荒诞世界中“存在”的自我
    第一节“自我”的社会性世界走向“自我”的个人化世界
        一、无家可归的“自我”
        二、被他者逼迫的“自我”变形
        三、自我的“独立”空间
    第二节 逃避他人驱赶的“自我”
        一、无机物的“侵袭”
        二、分身的窘地——两个自我的对立与斗争
        三、寻求自我的终点——变身为墙
    第三节 叩问自我存在的意义
        一、“美军占领”下自我的存在
        二、虚假民主下生存的威胁
        三、“成为自身”——个体的抗争
第三章 现代性视域下的“此在自我”
    第一节 跨越黑暗深渊的“此在”体验
        一、在世“沉沦”的生命病像——寻找自我的起点
        二、内外空间的对峙——自我的外部感知
        三、生命的此在抗争——循环往复之体验
        四、返回沙穴——自我的内部反省
    第二节 自我的困惑与主体认知的反思
        一、安部公房与身份危机中的自我
        二、具有二重身的分裂自我
        三、“强烈自我意识”的回忆书写
        四、走向毁灭的自我之狱
    第三节 生命的沉重与都市惶惑者的“迷失”
        一、都市迷失人群的书写
        二、掌控他人的“妻子”与“弟弟”
        三、夹缝中的艰难跋涉——田代
        四、无法定位的自我——侦探“我”
    第四节 移动和虚拟的现代性凝视
        一、凝视他者:凝视的强力
        二、对抗性凝视:存在处境的抗争
        三、凝视自我:封闭空间的内与外
第四章 基于“自我”的现代文明批判
    第一节 时空建构中的“自我”与“他者”
        一、时间维度:“自我”连续性的否定
        二、空间维度:“权力场”中的自我与他者
    第二节 中心图示下的自我与他者
        一、核战争阴影下的“我”
        二、边缘化的自我与他者
        三、绝望中觉醒的“我”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莫拉维亚长篇小说中的“罪与罚”主题研究 ——以《冷漠的人》、《罗马女人》、《同流者》和《鄙视》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莫拉维亚的四部长篇小说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理论、方法与价值
        1.3.1 研究理论方法
        1.3.2 研究价值
2 “罪与罚”的界定
    2.1 陀氏作品中的“罪与罚”
    2.2 莫氏作品中的“罪与罚”
3 “罪”
    3.1 “罪”的呈现
        3.1.1 纵容
        3.1.2 恶念
        3.1.3 出卖
        3.1.4 冷漠
        小结
    3.2 “罪人”的双重世界
        3.2.1 对话与潜对话
        3.2.2 白日梦
        小结
    3.3 “罪”的成因及本质
        3.3.1 荒诞的家庭关系
        3.3.2 非理性的生存状态
        3.3.3 剧烈的社会变革
        3.3.4 人文主义传统的衰落
        小结
4 “罚”
    4.1 罚的呈现
        4.1.1 肉体的层面
        4.1.2 精神的层面
        小结
    4.2 异化带来的悲剧
        4.2.1 随波逐流后的沉沦
        4.2.2 困于正常后的迷失
        4.2.3 希望破灭后的绝望
        小结
5 莫氏与陀氏作品中共同元素的比较分析
    5.1 荒诞的存在境遇
    5.2 双重人格
    5.3 “罪与罚”主题
    5.4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现代社会中人格的分裂与模糊——试析《八月之光》中的双重人格(论文参考文献)

  • [1]卡夫卡的障碍意识及其审美艺术表现[D]. 王静.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2]新世纪美国恐怖电影中的儿童形象研究[D]. 朱晶.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D]. 张惟喻.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 [5]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与英国“新浪漫主义”[D]. 朱福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新世纪以来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王琦. 郑州大学, 2020(02)
  • [7]女频小说的女性意识研究[D]. 粟琪.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8]菲利普·罗斯的自传性书写研究[D]. 郜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安部公房小说中的“自我”研究[D]. 任丽. 吉林大学, 2019(02)
  • [10]莫拉维亚长篇小说中的“罪与罚”主题研究 ——以《冷漠的人》、《罗马女人》、《同流者》和《鄙视》为中心[D]. 寇子龙.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现代社会中分裂与模糊的人格——《八月之光》中的双重人格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