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渔业现代化》2004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沈卉卉[1](2019)在《金枪鱼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研究 ——兼论中国金枪鱼远洋渔业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金枪鱼是最重要的海洋鱼种之一,以罐装、生鱼片等各种形式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蛋白质。金枪鱼渔业由于其较大的生产价值,对沿海国和远洋渔业国,尤其是依赖渔业经济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日本、美国等远洋渔业大国的推动下,金枪鱼渔业从传统的竿钓拓展到延绳钓、围网等捕捞效率较高的作业方式。随着人工集鱼装置、直升机等现代技术的应用,金枪鱼渔获量得到迅速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是资源衰退、捕捞能力过剩、过度捕捞、非法捕捞、兼捕渔获物大量上岸等问题,不仅导致鱼类种群资源和生态环境恶化,还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通过梳理金枪鱼渔业管理发展历史和演变过程,探索其背后的动力机制,分析了由于资源分配不合理而带来的诸多管理问题,提出只有根据金枪鱼鱼类种群高度洄游的特性建立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金枪鱼渔业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金枪鱼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了金枪鱼渔业资源再分配的方法体系,具体的分配途径以及审核机制。同时,文章讨论了中国作为非传统远洋渔业国,非发展中小岛屿国家,非金枪鱼资源大国,如何在资源衰退、竞争激烈的金枪鱼渔业中生存和发展,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思考,以期为中国金枪鱼远洋渔业管理决策提供参考。论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金枪鱼渔业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意义和作用。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调查、数据统计、比较分析等。通过渔业资源数据的统计分析,了解资源现状和趋势,评估管理措施的实施效力。通过文献搜集和整理对金枪鱼渔业管理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和归纳、整理和分析,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矛盾,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第一章作为论文的理论框架,介绍了渔业资源“公地悲剧”存在的原因和背景,以现代产权理论作为资源管理和分配的理论基础,阐述了现代渔业资源管理中的发展趋势,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负责任捕捞理论以及生态系统方法等。第二章较为系统地构建了渔业资源管理的法律框架,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执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规定的协定》、《促进公海渔船遵守国际养护和管理措施的协定》、《关于港口国预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报告、不管制捕鱼的措施协定》、《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和粮农组织四个国际行动计划。《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金枪鱼等高度洄游鱼种列出了专门的条款,呼吁沿海国和相关国家通过建立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进行合作管理。为了确保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国际社会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指导原则,通过了《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促进公海渔船遵守国际养护和管理措施的协定》、《执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规定的协定》和《关于港口国预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报告、不管制捕鱼的措施协定》等国际文书,为金枪鱼渔业资源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第三章对金枪鱼渔业管理制度的发展和演变进行了梳理。在1958年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召开之前,国际社会并没有具体的针对金枪鱼的管理措施和法律法规,也没有形成相应的资源分配体系,渔业管理组织的主要任务是收集金枪鱼相关种群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数据并进行分析,以了解种群当前和过去的状况及趋势。由于捕捞技术的限制,当时的金枪鱼捕捞量并未超过最大平均可持续产量,资源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随着捕捞技术的发展,渔获量的迅速增加,国际社会开始意识到有必要限制捕捞量以避免资源的衰退。1961年美洲间热带金枪鱼渔业委员会第一次出台金枪鱼渔获管理限制规定,为下一年黄鳍金枪鱼设置了总捕捞限额。此后,总可捕量制度成为控制金枪鱼捕捞能力的主要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配额分配体系。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开始实施,海洋渔业管理从本质上产生重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五个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RFMOs)相继成立,负责金枪鱼渔业的管理工作。文章第四章讨论了这些RFMOs实施的养护管理措施及其资源分配和实施方式。一方面RFMOs从技术上对渔具、渔网、捕捞规格、捕捞时间和区域等进行限制,确保种群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实施配额制度和捕捞能力限制,确保金枪鱼种群的捕捞量不超过最大可持续捕捞产量。但是,由于配额的核定多基于历史捕捞量这一定量因素,很多国家允许捕捞的资源配额与其实际捕捞能力不匹配,导致过度捕捞、产能过剩以及非法捕捞问题仍然存在,同时还伴有海鸟、海龟、鲨鱼以及海洋哺乳动物的兼捕,威胁金枪鱼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措施的执行效力也因此受到质疑。第五章作者分析了资源分配机制不合理导致金枪渔业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技术不足、政策缺陷和执法不力等。成员国在提交捕捞数据中存在低报、高报、或误报的情况,而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几乎无法核实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在提交的数据中,只有金枪鱼和渔船相关数据较为充分,但是兼捕渔获物和其他生物数据,由于渔民辨识困难,或者没有明确的规定,往往提交不完整。此外,兼捕仍然是金枪鱼渔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管理组织要求渔船在作业时避开鲨鱼和海洋哺乳动物聚集和活跃区域,但是这仅仅是作为建议,并非强制性要求。政策和决策体系本身的缺陷也是导致养护管理措施执行不力的主要因素。在确定总捕捞量和捕捞努力量分配标准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现有种群状况和捕捞努力量水平、成员国的历史捕捞量、成员国的历史捕捞方式和习惯捕鱼法以及对养护和管理措施的遵守情况等。以上这些因素中,只有历史捕捞量是可以明确核定的标准,事实上在配额的分配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也是根据成员国的历史捕捞量进行分配的,并一直遵循“相对稳定”原则,配额的变动不大,导致一些传统远洋渔业国家和区域捕捞配额相对较多,新兴渔业国家虽然在捕捞设备和捕捞能力上发展较快,现有的捕捞配额却不能满足国内市场和渔业企业的需要。而且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内部的决策体系导致成员国无法就一些实质性问题达成一致,使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仅仅“走过场”。成员国内部存在多重利益分歧,在执行养护管理措施时并没有像执行国内政策那么严格,对本国渔船和捕捞活动的监管上也经常渔业利益高于养护利益。尤其是对公海作业的渔船的监管上,由于能力限制或主观意愿的缺乏,常常导致一些违法捕捞行为的发生。此外,成员国在养护管理措施实施过程中的消极态度从侧面反映了缺乏激励措施的情况下,成员国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权利和义务的界限不清,定位模糊。作者提出,基于权利的管理体系使渔业从业者能以经济效益最大化进行渔业生产,从而主动削减过剩产能,淘汰老旧渔船。进一步说,渔业资源使用权的有效分配促使成员国主动承担资源养护的责任,以保障其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获得长期回报。作者建议配额分配机制的改革以总可捕量为依据,由独立评审机制决定成员国应享有的配额比例。除了历史捕捞数据,成员国对养护的责任(包括打击非法捕捞的实践和效力)也作为重要的分配依据进行考虑。在短期内,作者建议采用基本配额+可转让配额叠加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即保护历史捕捞者的利益,又为新成员的加入提供了机会。与此同时,金枪鱼渔业管理中要进一步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通过非政府组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能力建设,弥合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差距,加强对资源的利用。最后,作者分析了中国发展金枪鱼远洋渔业的可能性及对策。作为一项战略性产业,适度有序的发展金枪鱼渔业是现阶段中国的最优选择。在全球经济的衰退和渔业资源的减少的大环境下,中国一方面需要减少渔船数量、控制捕捞能力,严惩违法行为,提高履约水平,以树立积极的渔业大国形象;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资源调查,提高生产效率。另外,通过国际合作和谈判争取其他国家转让配额,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延长产业链,进行渔获物深加工,从而提高鱼品的单位价值。最后,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渔业大国,需要积极适应管理制度的不断演变,在国际渔业管理中贡献中国智慧,在构建国际秩序中发挥应有的大国作用。总之,确保金枪鱼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对于国际社会、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还是作为远洋渔业大国的中国,金枪鱼渔业管理制度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孙水晶[2](2012)在《海洋经济背景下舟山市劳动力流动因素及效应分析》文中认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海洋经济的发展必将成为拉动舟山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同时,由于劳动力技术结构和海洋产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用工荒”和剩余劳动力的优化配置成为舟山亟须解决的重大议题。针对上述问题,首先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舟山市海洋经济开发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背景进行概述;其次,从渔农村和城市两部门着手,在对渔农村部门微观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多分类logit模型对劳动力转移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再对城市部门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排序,并利用灰色系统GTM3.0分析得出其四大影响因素。再次,计算对比分析海洋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并通过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未来5年舟山市劳动力流入率进行预测。最后,提出具体相关实践路径和政策建议,包括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转变渔业生产方式、设立企业培训机制、健全城市保障功能等。海洋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但是以往的研究大多基于产业发展战略、产业结构策略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基于海洋经济区域劳动力流动角度的研究几乎没有,文章可能的创新点包括:第一,通过渔农村部门与城市部门双向分析途径,从整体角度加以阐释,从而避免了分析的片面性;第二,在渔农村方面,基于微观基础的实地调研,采用logit模型解释影响劳动力转移意愿的因素;第三,在城市海洋产业方面,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得出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四大主要因素,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进行预测。
戴秋萍[3](2012)在《产壳聚糖酶海洋微生物菌株的筛选鉴定、发酵产酶条件和酶解产物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海洋微生物由于具有物种、基因组成和生态功能的多样性,成为酶制剂开发的新来源。海洋环境中甲壳质的含量非常丰富,为寻找产壳聚糖酶的新菌株和新型壳聚糖酶提供可能。本文采用富集培养和透明圈法,对海洋生物与海洋养殖环境样品中产壳聚糖酶的野生菌株进行筛选,获得1株高产壳聚糖酶的微生物菌株XW-1002,经常规形态、生理生化反应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属于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通过对Arthrobacter sp. XW-1002发酵条件的研究,确定了最佳产酶发酵条件为:壳聚糖底物浓度为3%、发酵温度30℃、250ml三角瓶装量为50-100ml、接种量为3%。在上述培养条件下,24h时摇瓶中发酵液的最高酶活力为0.414U/ml。菌株Arthrobacter sp. XW-1002产生的是诱导型胞外酶。采用端基法测定了菌株Arthrobacter sp. XW-1002酶解产物-壳寡糖的平均聚合度和分子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壳寡糖的抑菌活性,利用种子水培法测定壳寡糖的促水稻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酶解10、20、30分钟的壳寡糖平均聚合度分别为5.4、2.66和1.7,平均分子量为870.16、446.25和292.04;壳寡糖对多种细菌和酵母类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抑菌效果随着壳寡糖作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低浓度的酶解产物对水稻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酶解产物对水稻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为提高野生型产壳聚糖酶菌株Arthrobacter sp. XW-1002的产酶活力,本文采用化学诱变剂硫酸二乙酯(DES)和紫外照射两种方法对其进行诱变处理,得到2株突变株,分别命名为YY-1和UV-1。结果表明:DES对菌株Arthrobacter sp.XW-1002的最适诱变剂量为2%,最适诱变时间为50min,突变菌株YY-1的壳聚糖酶活力稳定在2.50U/ml左右,较诱变前菌株提高了1.7倍;紫外突变菌株UV-1酶活为2.50U/ml,比野生型菌株酶活提高了1.39倍,菌株生长周期从8天缩短至7天。
季仲强[4](2011)在《近岸海域氮磷污染生态修复与大型海藻生物能源提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量氮磷营养盐向近岸海域的输送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并引发了赤潮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而,控制近岸海域中氮磷污染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野外调查和放射性镭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研究确定了海底地下水排泄对近岸海域氮磷富营养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造成沿海氮磷污染未得到根本性好转的原因之一海水氮磷污染的原位修复将有助于缓减富营养化现象,所以,本论文通过模拟实验和现场采样对比,研究了大型海藻——海带对海水氮磷的吸收特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发现海带对氨氮、硝酸盐氮和活性磷酸盐都有较好的吸收效果,能够作为海水氮磷污染修复的藻种,并确定了海带吸收氮磷过程适宜的条件,认为规模化海带养殖是治理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的一种有效途径。为了对上述收获的海带进一步进行利用,实验研究了海带生物能源的提取过程。海带中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作为海藻生物乙醇提取的重要原料。通过多种预处理方法以及实验条件的优化,实验发现在酿酒酵母发酵过程中,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共同处理的海带粉末具有最高的乙醇产率,为3.32g/100g干海带。实验还对其经济可行性与提高利用价值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为实现海带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
汪振华[5](2011)在《多元生境中的鱼类群落格局 ——以马鞍列岛为例》文中认为鱼类群落生态学是海洋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往往需要一个或若干包含各个营养层次和多种功能群的鱼类群落的参与。任何生物(包括鱼类)都是在具体的生境中完成其出生、生长、成熟和繁殖等生活史,继而通过竞争和捕食形成错综复杂的营养关系,构造短期变化、长期平衡的群落结构。由此表现出的生物多样性成为保障人类食品和药物需求、维持精神层面上休闲旅游、探索自然等人类活动的前提。因此充分了解鱼类栖息地的重要性,把握栖息地结构和功能,跟踪栖息地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已经成为鱼类群落生态学研究的基础环节和必要工作。然而,海洋栖息地退化和功能丧失、鱼类群落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渔业发展所面临的极大威胁,因此各国政府和科研人员将相当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人工鱼礁建设和海洋牧场的发展等栖息地重建工作上,以试图阻止鱼类栖息地进一步受破坏并从局地水平修复鱼类栖息地和增殖鱼类资源;与此同时应用各种管理措施,如TAC、MPA和EFH等,进行渔业管理,以保证其长期健康的持续发展。在各种管理和利用策略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水域出现了物理结构复杂化和生物区系多样化的栖息环境,自然生境和人工构筑物经过一定时间的融合,逐渐形成了各种功能多样化的栖息地,我们称之为多元生境(或复合生境、集合生境)。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我国渔业发展和栖息地保护的实际情况,作者认为有必要对一些有着重要渔业地位而又长期受人类干扰的沿岸典型生境(如天然岩礁生境)进行研究,在查清其鱼类群落状况和时空变换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自然和人工生境间的群落结构差异,探寻在局部区域维持较高鱼类多样性和鱼类资源产出的工程手段和相应的保护措施,为地方渔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海域马鞍列岛是历史上着名的嵊山渔场的所在地,至今仍是当地渔民高强度利用的水域。在约400km2的特别保护区内部分布着多种人工和天然生境,成为研究不同尺度下各种生境鱼类群落生态的绝佳选择。我们总结了当前国内外针对鱼类栖息地研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鱼类关键生境”的发展现状,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对鱼类栖息地研究的探讨。针对国内鱼类群落生态学研究中时空尺度概念模糊的现实,补充了相关的理论。此外对影响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的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作了总结,希望能为后续的管理和科研工作提供理论上的参考。本文基于2009年全年12个月份的多网目组合刺网鱼类样本数据,结合同期的各种水文理化环境因子,从昼夜、月份和季度三个时间尺度,及单个生境不超过0.05km2采样面积、区域跨度小于29km、92%的样本来自不超过100km2的海域面积等多个空间尺度,对马鞍列岛6种生境(即人工鱼礁生境、贻贝养殖生境、网箱养殖生境、岩礁生境、沙地生境和泥地生境)中的鱼类群落特征及其机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我们采用了多种生物多样性指标(包括α和β指数)对研究海域各种生境的鱼类多样进行比较,同时对优势种组成、鱼类分类学组成和不同生态型的种类组成等逐一作了梳理,以探寻造成不同生境间群落差异和同一生境中群落时间变化的原因。为了更直观地表现鱼类群落的时空差异,文中应用了等级聚类(UPGMA)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等多元分析方法,结合ABC曲线的特征,分析了不同生境中鱼类群落的组成和变化特征。同时结合生物环境相关分析(BIOENV)和典范对应分析(CCA),进一步探究造成群落差异和结构变化的外部原因,深入讨论温度、盐度、透明度、溶氧、叶绿素a、水深和捕捞等环境因子在改变各生境鱼类群落结构中的作用。为了对研究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特征进行有效解析,以反映现场调查观察到的和渔民介绍的实际情况,特提出如下假设:1)马鞍列岛岩礁生境及其拓展水域是纵多地方种完成各个生活史的关键生境,也是一些常见洄游性种类重要的繁殖、摄食和生长场所,其有限空间养护着极大的鱼类资源,同时也是维持海域鱼类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2)由于列岛处在亚热带海域,水域的温度等环境因子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而沿岸流系、黄海冷水团和台湾暖流也常年交汇作用于此区域,该生境中的鱼类区系会呈现一定的季节变化,同时表现出一定尺度的空间差异;3)马鞍列岛岩礁生境鱼类群落的空间差异是由于不同生长阶段的鱼类利用这些区域的强度不同而造成的;4)在局部海域设置的人工构筑物,包括人工鱼礁、贻贝和网箱等筏式养殖设施,所形成的人工生境会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原有底质区域的鱼类群聚,从而对相同区系鱼类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模式;5)这种不同的影响模式增加了鱼类利用不同栖息地的选择余地,对一些地方种起着增加种群量,养护高龄群体的生态作用,而对各种洄游性鱼类,则提供了良好的避敌和生长场所;6)除了上述常见的天然和人工生境外,处在列岛东南部的有限沙地生境也是各种鱼类幼鱼聚集的场所,同时成为鲆鲽类的优良栖息地;7)各种栖息地在自身物理特征的影响和外部环境因子的作用下,共同主导了其中独特的鱼类群落格局,表现在时间尺度上,鱼类群落应该具有一定的昼夜差异。基于上述假设,我们对海域六种生境的鱼类群落特征进行了多个层面和不同角度的探究,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岩礁生境的鱼类群落时空特征上:全年在岩礁生境共采获鱼类87种,隶属3纲、14目、50科和73属。优势种组成以趋礁性鱼类和洄游性鳀科鱼类为主。岩礁生境的鱼类区系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随着月份、季节以及海藻生长阶段的变化而呈现非常丰富的动态变化特征。不同的区域对相同资源群体的养护方式和能力不尽相同,列岛西北部成为各种鱼类成鱼的聚集地,是其优良的繁殖场,同时也吸引着大量洄游性鱼类的幼鱼;列岛东南部不但被各种土着种周年利用,各种洄游性鱼类的幼鱼及成鱼也大量聚集在,进行育肥、避敌和其他摄食活动。水温的周年变化调控着生境中各种鱼类的生长、发育、洄游、摄食和繁殖等各个生理过程,而长江冲淡水和台湾暖流的周期性交互影响,营造了适宜多种鱼类生存的良好环境,最终塑造了局部区域不同的鱼类群落结构和变化过程。保护区的岩礁生境栖息着极其丰富的岩礁性种类,同时也不断养护着各种洄游性鱼类,从而成为海域生物多样性高,种类区系最为丰富的生境,对局部海域鱼类资源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起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然而,海域岩礁生境的鱼类组成经过几十年的捕捞影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一个复杂而又极为脆弱的生境,岛礁地区的人们在将来的各种活动中应充分认识到该生境的重要性,不能无节制的捕捞和开发利用,而相关的管理部门也应切实落实保护区最基本的管理措施,对需要保护的区域和种类给予必要且急迫的高度重视。(2)沙地生境鱼类群聚时空格局上:全年在沙地和岩礁生境共采集鱼类63种,隶属11目38科56属,两种生境各自出现的鱼类皆为46种。受暖水种频繁出现在沙地生境的影响,潮下带沙质区域鱼类区系比岩礁生境略显丰富,且春夏季的渔获量普遍高于岩礁生境;由于种类组成均匀度较低,沙地生境各季节的a多样性普遍较低,夏季则显着低于岩礁生境。日本须鳎是沙地生境的指示种,为早春、夏末和秋冬季沙地底层优势鱼种。5—7月鳀、多数月份鲻和10月份鳗鲇等种类对沙地生境的阶段性利用,使其形成了区别于以趋礁性鱼类为优势类群的岩礁生境的群落格局和季节动态。沙地是多种鱼类幼鱼阶段的庇护所和饵料场,是鲆鲽类的良好栖息地。沙地生境在维持鱼类区系和养护鱼类资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人工生境的群落塑造功能方面:相对于贻贝场和泥地两种生境,鱼礁生境的多数月份都表现出更高的种类丰富度、鱼类丰度密度以及多样性特征。鱼礁和网箱养殖生境中的鱼类区系和周边岩礁生境极为相似,不仅为众多趋礁鱼类(如褐菖鲉和褐牙鲆等)提供了替代生境,也吸引了许多洄游性鱼类对人工生境进行阶段性的利用,同时也保留着原有泥地生境的部分鱼类区系,从而在种类组成上明显不同于贻贝养殖和泥地生境。由此形成了研究海域两类不同的鱼类群聚模式,即一种是由趋礁性鱼类主导的硬相底质鱼类群落格局,包括鱼礁、网箱养殖和天然岩礁生境的群聚模式;另一种是由粉砂质软泥所主导的软相底质鱼类群落格局,包括贻贝养殖和泥地生境中的群聚模式。通过比较不同生境中鱼类群落组成年龄结构的差异,发现在诸多生境中,仅有网箱养殖生境出现了更多的高龄鱼类个体(年龄大于2),且这些个体主要以趋礁鱼类褐菖鲉为主。由于生境结构的差异,相同的环境因子在不同的生境中表现出对鱼类群落组成不同的影响力。结论认为,趋礁鱼类的组成和分布是形成海域5种生境中两种群落格局的根本原因,而捕捞干扰是造成各生境不同鱼类年龄结构的主要原因。由于海底物理结构的变化,一些环境因子对其中鱼类群落影响的程度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时积极还是消极的有待将来进一步研究。(4)鱼类群落昼夜变化:昼夜出现的分别为41和46种,数量差别不大,但其昼夜组成却随栖息水层的变化而不同,底层鱼类更趋向于夜间在硬相生境集群活动;近底层鱼类的昼夜集群随生境变化而变化,在同一生境中既有偏向白天也有趋向夜间的;中上层鱼类更多地出现在白天的人工生境(AH)。AH白天的丰度渔获率显着大于晚上,而天然生境(NH)昼夜差别不大;生物量渔获率无论NH还是AH皆无显着昼夜差异。具体到种类,仅有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和赤鼻棱鳀Thryssakammalensis等少数种类的数量在AH有显着的昼夜差别,其他多数种类虽然昼夜的出现率大多有别,但渔获率昼夜差异皆不明显。多样性差异更多的表现在不同生境之间,而同一生境的昼夜差异往往不甚显着。各个生境中鱼类的昼夜种类交替现象非常明显,形成了以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和鳗鲇Plotosus anguillaris为代表的夜间优势类群为主的硬相生境群聚格局、以丝背细鳞鲀Stephanolepis cirrhifer和细刺鱼Microcanthus strigatus为代表的白天优势类群为主的硬相生境群聚格局以及缺乏底层优势类群、以石首鱼科鱼类Sciaenidae为代表的近底层鱼类为绝对优势类群的软相生境群聚格局。因此,采用被动性渔具在近岸典型生境进行鱼类等相关生物调查时,应使采样时间覆盖昼夜两个时段,且至少保证24h。通过对上述多种生境鱼类群落格局的逐一研究,我们认为马鞍列岛是一个生态功能极为全面且非常重要的鱼类栖息地。作为优良的产卵场和育肥所,该海域一直以来发挥着养护鱼类资源的巨大调控功能,同时维系着海域高鱼类多样性的生态作用,加之各种养殖设施的出现和人工鱼礁构造的铺设,使得原有海域的生境格局变得更为复杂。一个多样化的栖息环境塑造出多样化的鱼类群落格局,从而进一步发挥了资源保护和增殖的作用。
陈应华[6](2009)在《大亚湾大辣甲南人工鱼礁区的生态效应分析》文中提出为了修复大亚湾海域的生态环境和增殖渔业资源,2002年12月-2004年8月,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在大亚湾大辣甲岛南面6.8km2海域内,分两期投放了1829个钢筋混凝土礁体,总空方为60178m3。本文根据投礁前(2002年11月)和投礁后(2004年7月、2005年8月、2006年11月)对大辣甲南人工鱼礁海域综合调查的结果,首次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人工鱼礁的综合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投礁后,礁区内海水的COD、DIN和PO43--P含量均比投礁前高,COD比投礁前增加了73-149%,DIN比投礁前增加了172-224%,PO43--比投礁前增加了14-129%,悬浮物含量降低。采样站点各项指标均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表明投放人工鱼礁可以调节海水水质。N/P比上升幅度明显(投礁前为16.29,投礁后介于39.63-116.17之间),且显着大于Redfield比,浮游植物生长受P限制突出。水体的富营养化趋势仍在继续,但由于受到磷限制,总体上还处于潜在性富营养化阶段。2)礁区表层沉积物为粘土质粉砂和砂质粉砂。投礁后,礁区内表层沉积物的pH值和Hg含量降低,有机质、Cu、Pb、Zn、Cd的含量都有一定程度增加,并高于对照点。2004年7月,有一站位的铅含量超过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超标0.78倍);2006年11月,有机质(超标率50%)和一个站位的铅(超标0.52倍)含量略超过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Cu、Pb、Zn、Cd、Hg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极轻微。3)浮游植物种类和密度组成均以硅藻为主。投礁后,礁区内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逐年递增,但增幅不大(441.05×104-711.1×104 cell/m3),礁区内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与同期对照点差异不大。优势种全为硅藻,优势种组成变化明显,群落结构年际变化大。礁区内的叶绿素a含量以投礁前最高,初级生产力以2004年7月最高,表层略高于底层。4)投礁后,礁区内浮游动物的种类和生物量逐年递增,密度明显高于投礁前,礁区内浮游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高于同期对照点,浮游动物优势种更替频繁,群落结构不稳定。2005年8月,礁区内浮游动物的密度(1260.2 ind./m3)超过了大亚湾海域浮游动物密度的历史较高水平(1013.4 ind./m3),但生物量较低(154.2 mg/m3),低于历史较高水平(472.8 mg/m3),浮游动物小型化现象严重。5)投礁后,礁区内鱼类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均比投礁前多,且多于同期对照点,2006年11月鲷科鱼类鱼卵占60.89%,人工鱼礁对仔稚鱼的庇护效果明显。6)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为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环节动物,以热带、亚热带暖水种和近岸广布种为主。投礁2-3年后,礁区内底栖生物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比投礁前有了大幅增加,并高于同期对照点,人工鱼礁对底栖动物的增殖效果较明显。7)投礁后,礁区内虾拖网渔获种类比投礁前增加了64-91%,资源密度比投礁前增加了12.13-21.22倍;流刺网渔获种类比投礁前增加了13.33-46.67%,渔获率比投礁前增加了36.96-70.80倍。礁区内的渔获种类、资源密度和渔获率均高于同期对照点。主要优势种的资源密度和渔获率明显增加,人工鱼礁资源养护效果明显。8)大亚湾大辣甲南人工鱼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保持良好,随着投礁时间的推移,人工鱼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9)大亚湾大辣甲南人工鱼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2.03亿元,单位面积服务价值为99.69万元/km2-a。投资回收期为2年。30年寿命期内产生的净效益为1.90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15.6。
申海玉[7](2005)在《松江鲈人工育苗技术及其幼鱼的颗粒饵料驯化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秦皇岛沿海捕获的松江鲈亲鱼进行人工育苗,并对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幼鱼至40日龄时,开始以不同梯度进行淡化处理,以期获得松江鲈幼鱼的最佳日淡化速度。此外,本试验还对松江鲈幼鱼进行了颗粒饵料的驯化,分别用鲜活饵料(摇蚊幼虫)、鱼糜颗粒饵料和人工配合颗粒饵料投喂松江鲈幼鱼,以鲜活饵料作对照,研究了其对不同饵料的摄食率、成活率以及不同饵料对松江鲈体重及体长生长的影响,并对不同饵料与松江鲈体重、体长生长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本试验初步论证了松江鲈在室内条件下小规模人工育苗以及松江鲈摄食鱼糜颗粒饵料和人工配合颗粒饵料的可行性。 研究结果表明:①9尾松江鲈亲鱼(5♂/4♀)中,5尾雄鱼经约两周的饲养有4尾挤压腹部时可挤出精液。4尾雌鱼中2尾鱼在白天、另2尾鱼在夜间产卵,并观察到其中一尾鱼分两次产卵。2尾雌鱼产卵于牡蛎壳中,另2尾则产卵于水族箱底壁上;②从雌鱼性腺解剖的结果来看,其性腺成熟程度均达到Ⅲ期以上,成熟系数在24.5%~34.0%之间,平均29.0%,且成熟系数越大,性腺越成熟;绝对繁殖力为1274~5439粒/尾,且与体重正相关;相对怀卵量98~122粒/g,平均110糊g;③松江鲈产粘性块状卵,桔黄色或淡黄色,卵径1.45~1.60mm。在人工充氧并保持水体流动的条件下,受精卵经24~27d相继出膜,孵化期间水温由7℃逐渐升到12℃,孵化率达到74%;④梯度Ⅰ(淡化速度0.003 kg/L·d)和梯度Ⅱ(淡化速度0.005kg/L·d)的死亡率与对照组相同,均为2%。当淡化速度增至0.007kg/L·d时,松江鲈幼鱼的死亡率6%;淡化速度为0.009kg/L·d时,死亡率则高达12%,松江鲈最佳的淡化速度为0.005kg/L·d;⑤松江鲈对不同饵料的摄食率,摇蚊幼虫最高,为100%,鱼糜颗粒饵料其次,为98%,人工配合颗粒饵料最低,为65%。鱼糜颗粒饵料成活率最高,为100%,对照组为鲜活饵料,成活率为90%,人工配合饵料组死亡数量最多,成活率仅为75%,其适口性及运动状态在满足松江鲈的摄食习性方面不如另外两种饵料;⑥鱼糜组的末体长、体长增长及增长率都最高,极显着高于对照组的活饵料(P<0.01),鱼糜颗粒饵料对松江鲈体长生长的作用优于对照组的鲜活饵料,人工配合颗粒饵料对松江鲈体长生长的作用虽不及鱼糜颗粒,但与对照组活饵料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这说明就松江鲈的体长生长而言,在投喂非鲜活饵料的条件下,体长生长状况照样可以良好,甚至可以优于鲜活饵料;⑦鱼糜组的每尾末重、每尾增重及总增重均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鱼糜颗粒饵料对松江鲈幼鱼体重生长的效应明显优于对照组的鲜活饵料,表明松江鲈对活饵料的要求完全可以通过人工驯化被克服,只要饵料的营养水平优越,松江鲈即使不摄食活饵料也能生长良好甚至可以超出活饵料。人工配合颗粒饵料组的每尾末重、每尾增重与对照组活饵料相比虽略低,但统计上差异并不显着(P>0.05),说明在对松江鲈的体重生长的效果方面,人工配合颗粒饵料基本可以代替鲜活饵料。人工配合颗粒饵料的投喂量极显着高于对照组活饵料(P<0.01),因为在投喂时有更多的饵料浪费量造成,这种浪费可能与该饵料的适口性有关。鱼糜颗粒的饵料系数最低,说明鱼糜颗粒对鱼体增重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白冰[8](2004)在《船舶管系设计物料清单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船舶管系是联系主、辅机械及有关设备,保证船舶正常航行的重要船舶动力装置。长期以来,在船舶管系设计过程中始终采用手工统计方式进行物料管理。由于手工统计存在效率低下及错误率高等弊端,因此船舶管系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处理大量复杂的物料数据。在此背景下,对船舶管系设计过程中的物料清单制作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设计并实现了由物料数据自动提取、数据智能处理和用户视图生成三个主要子系统组成的船舶管系设计物料清单系统。 首先对国内外船舶管系设计物料清单系统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然后综合运用物料清单技术和CAD技术对实际的船舶管系设计环境进行了深入的需求分析,提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分别对系统的数据流、运行模式、功能模块、数据结构和产品树进行了设计,确定了系统的C/S运行模式并且划分了系统主要的功能模块。随后,应用Object ARX技术进行物料信息提取功能实现,并对物料信息数据汇总统计功能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阐述。系统的用户视图表达模块的功能是将物料信息以特定的视图方式表达给用户。在对用户视图表达方案进行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运用ActiveX技术实现了用户视图表达功能。最后,叙述了船舶管系设计物料清单系统的构建和集成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整合了系统主、辅功能模块,建立了系统接口。 船舶管系设计物料清单系统已在实际的造船设计生产中得到应用,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和设计规范化程度以及缩短设计周期的目的。
二、《渔业现代化》2004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渔业现代化》2004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金枪鱼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研究 ——兼论中国金枪鱼远洋渔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意义及作用 |
四、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渔业资源管理理论基础 |
1.1 渔业管理基本概念 |
1.2 渔业管理的发展 |
1.3 渔业资源管理理论基础 |
1.3.1 公地悲剧 |
1.3.2 现代产权理论 |
1.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4 负责任捕捞 |
1.3.5 渔业生态系统方法 |
第二章 渔业资源管理法律体系 |
2.1 传统海洋渔业资源管理法律框架 |
2.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2.3 后UNCLOS时代国际渔业资源管理 |
2.3.1 《种群协定》 |
2.3.2 《促进公海渔船遵守国际养护和管理措施的协定》 |
2.3.3 《港口国措施协定》 |
2.3.4 《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 |
2.3.5 FAO国际行动计划 |
第三章 金枪鱼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的历史演进 |
3.1 金枪鱼渔业的发展历史 |
3.2 金枪鱼资源渔获历史 |
3.3 金枪鱼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的演变 |
第四章 金枪鱼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的构建 |
4.1 金枪鱼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 |
4.1.1 美洲间热带金枪鱼委员会(IATTC) |
4.1.2 养护大西洋金枪鱼国际委员会(ICCAT) |
4.1.3 养护南方蓝鳍金枪鱼委员会(CCSBT) |
4.1.4 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IOTC) |
4.1.5 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CPFC) |
4.2 金枪鱼渔业资源管理现状 |
4.2.1 捕捞数据上报 |
4.2.2 渔获量限制 |
4.2.3 捕捞能力限制 |
4.2.4 合规和执法管理 |
4.2.5 兼捕渔获物管理 |
4.2.6 技术性管理措施 |
第五章 金枪鱼渔业管理制度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
5.1 金枪鱼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的问题 |
5.1.1 资源管理技术不足 |
5.1.2 资源分配体系的政策缺陷 |
5.1.3 执法不力 |
5.2 完善金枪鱼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的对策 |
5.2.1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5.2.2 加强海上执法 |
5.2.3 资源分配决策体系的变革 |
5.2.4 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
5.3 基于使用权的配额分配体系 |
第六章 中国的金枪鱼渔业发展历程及展望 |
6.1 中国金枪鱼渔业介绍 |
6.1.1 发展扩张(1988-1994) |
6.1.2 结构调整阶段(1995-1998) |
6.1.3 巩固发展(1999-2015) |
6.1.4 控制规模,规范有序发展(2016-今) |
6.2 中国的金枪鱼渔业政策 |
6.3 中国的金枪鱼渔业管理实践 |
6.3.1 数据收集和上报 |
6.3.2 渔船管理 |
6.3.3 船员管理 |
6.3.4 加强执法 |
6.3.5 参与政策制定 |
6.4 中国金枪鱼渔业发展展望 |
6.4.1 加强资源调查,提高生产效率 |
6.4.2 严惩违法行为,提高履约水平 |
6.4.3 完善产业链,开发国内市场 |
6.4.4 参与国际合作,维护正当权益 |
6.4.5 完善国内立法,加入国际协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词 |
(2)海洋经济背景下舟山市劳动力流动因素及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概念界定、目标和问题 |
1.2.1 海洋产业和劳动力流动的界定 |
1.2.2 研究目标 |
1.2.3 主要问题探讨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不足之处与可能的创新点 |
2 海洋经济下劳动力流动的理论综述 |
2.1 国外经典劳动力流动模型及海洋经济研究进展 |
2.1.1 经典劳动力流动模型 |
2.1.2 国外海洋经济的理论研究 |
2.2 我国关于海洋经济下劳动力流动的理论综述 |
2.2.1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微观调研因素 |
2.2.2 我国关于海洋经济下劳动力流动的研究综述 |
2.3 总结述评 |
3. 舟山市海洋经济开发下劳动力流动的SWOT分析 |
3.1 优势(S)——资源禀赋 |
3.2 劣势(W)----瓶颈制约 |
3.3 机会(O)----新区建设 |
3.4 威胁(T)----外部挑战 |
3.5 本章小结 |
4. 海洋经济下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的双向分析 |
4.1 渔农村劳动力流动意愿分析---基于调研数据的分析 |
4.1.1 模型设定与数据选择 |
4.1.2 变量设定 |
4.1.3 实证结果分析 |
4.1.4 沉没成本因素的均衡分析 |
4.2 海洋经济下城市对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4.2.1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 |
4.2.2 参考数据列和系统因素序列的选择 |
4.2.3 灰色关联序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海洋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效应分析 |
5.1 海洋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
5.2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劳动力流入指数的预测 |
5.3 本章小结 |
6 促进舟山市劳动力流动的实践路径分析 |
6.1 总体框架的构建 |
6.2 具体实践路径与政策建议 |
6.2.1 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相对降低转移沉没成本 |
6.2.2 转变传统渔业生产方式,建立现代海洋渔业 |
6.2.3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海洋二、三产业 |
6.2.4 设立企业培训机制,健全城市保障功能,促进劳动力代际转移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3)产壳聚糖酶海洋微生物菌株的筛选鉴定、发酵产酶条件和酶解产物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第1章 前言 |
1.1 壳聚糖和壳寡糖概述 |
1.2 壳寡糖的制备方法 |
1.3 壳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产壳聚糖酶海洋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 实验讨论 |
第3章 产壳聚糖酶菌株XW-1002的发酵产酶条件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实验讨论和小结 |
第4章 产壳聚糖酶菌株XW-1002酶解产物的生理活性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3 实验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产壳聚糖菌株XW-1002的诱变选育研究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实验讨论与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不同浓度的培养液培养11天后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数据 |
附录2:壳寡糖对六种不同菌类的抑菌率测量所得吸光度数据 |
作者简介 |
(4)近岸海域氮磷污染生态修复与大型海藻生物能源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海藻对氮磷污染生态修复研究现状 |
1.1.1 藻类修复氮磷污染原理 |
1.1.2 微藻修复氮磷污染进展 |
1.1.3 大型海藻氮磷吸收和贮存机制研究 |
1.1.4 大型海藻对沿海氮磷污染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
1.1.5 大型海藻修复近岸海域的生态意义 |
1.1.5.1 温室气体的控制 |
1.1.5.2 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
1.2 海藻生物质能源利用进展 |
1.2.1 生物质能源利用现状 |
1.2.2 藻类生物能源开发现状 |
1.2.2.1 藻类生物气研究现状 |
1.2.2.2 藻类生物柴油研究现状 |
1.2.2.3 藻类生物乙醇研究现状 |
1.2.3 中国能源利用现状及生物能源的开发 |
1.3 发展趋势与研究目标 |
2 近岸海域氮磷污染现状调查与研究 |
2.1 近岸海域氮磷污染现状及其危害 |
2.2 浙江沿海氮磷污染现状研究 |
2.2.1 近岸海域氮磷污染调查 |
2.2.2 氮磷污染的地下水输入研究 |
2.2.2.1 区域环境背景 |
2.2.2.2 采样与分析方法 |
2.2.2.3 海底地下水排泄通量的估计 |
2.2.2.4 研究区地下水输入的氮磷通量 |
2.3 小结 |
3 大型海藻对近岸海域氮磷污染生态修复的研究 |
3.1 海藻分类学 |
3.2 海带的分布、结构特征与我国养殖情况 |
3.2.1 海带分布情况 |
3.2.2 海带结构特征 |
3.2.3 我国海带发展历史 |
3.2.4 海带人工养成 |
3.2.5 海带是理想的氮磷污染修复藻种 |
3.3 海带对沿海氮磷污染生态修复的研究 |
3.3.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3.3.2 分析方法 |
3.3.3 饥饿条件下海带对氮的吸收行为 |
3.3.4 不同氮源比例下海带对氮的吸收 |
3.3.5 不同氮磷浓度下海带对氮磷的吸收 |
3.3.6 影响海带氮磷吸收的因素 |
3.3.7 海带生长实验 |
3.3.8 室内外研究对比 |
3.4 海藻大规模养殖的生态意义 |
3.4.1 固碳作用 |
3.4.2 氮磷营养盐的大量吸收 |
3.4.3 其他环境与社会效益 |
3.5 小结 |
4 大型海藻生物乙醇开发研究 |
4.1 我国海藻生物乙醇原料的选择 |
4.2 海带主要成分 |
4.2.1 水分 |
4.2.2 灰分 |
4.2.3 脂肪 |
4.2.4 纤维素 |
4.2.5 蛋白质 |
4.2.6 碳水化合物 |
4.2.7 无机成分 |
4.3 海带碳水化合物组成 |
4.3.1 褐藻酸 |
4.3.2 甘露醇 |
4.3.3 昆布多糖 |
4.3.4 其他 |
4.4 海带生物乙醇的开发研究 |
4.4.1 海带糖类物质可发酵性分析 |
4.4.2 乙醇发酵机理及菌种的选择 |
4.4.3 发酵原料的预处理 |
4.4.3.1 海带粒径与干湿状态 |
4.4.3.2 酸法与酶法提取 |
4.4.3.3 灭菌的影响 |
4.4.4 乙醇发酵过程的控制 |
4.4.4.1 乙醇发酵流程 |
4.4.4.2 酿酒酵母的扩大培养 |
4.4.4.3 发酵条件的优化 |
4.4.4.4 不同预处理对发酵影响 |
4.4.4.5 甘露醇的发酵 |
4.4.4.6 盐度对发酵的影响 |
4.4.4.7 发酵过程的长期观测 |
4.4.5 乙醇的提炼 |
4.4.6 发酵余料的分析 |
4.5 海藻生物乙醇经济分析 |
4.6 生物精炼(biorefinery) |
4.7 小结 |
5 总结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实验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多元生境中的鱼类群落格局 ——以马鞍列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0.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0.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0.4 研究准备 |
第一章 鱼类生境和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 |
1.1 相关概念 |
1.2 国内鱼类群落生态学研究现状 |
1.3 鱼类关键生境研究进展 |
1.3.1 EFH 的定义 |
1.3.2 EFH 的由来 |
1.3.3 EFH 的评估内容和操作流程 |
1.3.4 EFH 在相关国家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
1.3.5 鱼类关键生境的识别和保护 |
1.3.6 EFH 评估和我国的鱼类资源调查的共性和差异 |
1.3.7 结语 |
1.4 鱼类群落研究的时空尺度 |
1.5 影响鱼类群落结构的自然和人为因素 |
1.5.1 自然环境对鱼类群落组成和变化的影响 |
1.5.2 人类活动对鱼类群落组成和变化的影响 |
第二章 研究海域环境条件和生境分布特征 |
2.1 马鞍列岛自然环境特征 |
2.2 马鞍列岛的渔业历史和现状 |
2.3 马鞍列岛各种生境的形成和布局 |
第三章 马鞍列岛岩礁生境鱼类群聚的时空变化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采样区域和站点选择 |
3.1.2 采样方法和样品处理 |
3.1.3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岩礁生境的鱼类组成 |
3.2.2 岩礁生境鱼类渔获率和多样性 |
3.2.3 岩礁生境鱼类群落组成的MDS 分析 |
3.2.4 岩礁生境鱼类群落的动态变化特征 |
3.2.5 环境因子对岩礁生境鱼类群聚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鱼类区系和群落组成的动态变化特征 |
3.3.2 两个区域鱼类组成及群落差异 |
3.3.3 环境因子对岩礁生境鱼类群落的影响 |
3.4 结语 |
第四章 枸杞岛潮下带沙地生境鱼类群落结构和季节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与站点选择 |
4.1.2 采样方法与样品处理 |
4.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 |
4.2.1 鱼类种类组成和渔获率变化 |
4.2.2 鱼类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
4.2.3 种类组成相似性变化和群落聚类、排序结果 |
4.2.4 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
4.2.5 沙地和岩礁鱼类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3 讨论 |
4.3.1 生境的差异对鱼类组成、多样性及渔获率变化的影响 |
4.3.2 沙地和岩礁生境鱼类群落格局及其季节变化的内因 |
4.3.3 环境因子对不同生境鱼类群落结构塑造的影响 |
4.4 结语 |
第五章 人工生境在塑造局部海域鱼类群落中的作用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研究区域和站点选择 |
5.1.2 数据采集和样品处理 |
5.1.3 数据统计分析 |
5.2 结果 |
5.2.1 鱼类丰度和多样性 |
5.2.2 鱼类群落特征和年龄结构组成 |
5.2.3 鱼类群聚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5.3 讨论 |
5.3.1 不同生境中种类组成、丰度和多样性的差异 |
5.3.2 鱼类群聚格局和年龄结构的比较 |
5.3.3 环境因子对各生境中鱼类群落的影响 |
5.4 结论 |
第六章 马鞍列岛多种生境中鱼类群聚的昼夜变化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研究区域和站点选择 |
6.1.2 采样方法和样品处理 |
6.1.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6.2 结果 |
6.2.1 种类组成和分布 |
6.2.2 渔获率和多样性 |
6.2.3 鱼类昼夜群聚的分类和排序 |
6.3 讨论 |
6.3.1 不同生境鱼类组成的昼夜变化 |
6.3.2 不同生境类型渔获率和多样性的昼夜差异 |
6.3.3 鱼类群聚格局的昼夜变化 |
6.4 结语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马鞍列岛鱼类种类名录和生态型 |
附录2 各生境采样站点组成及月间分布 |
附表3 各个站点的核心区坐标和范围 |
附录4 博士期间参与课题和发表文章 |
致谢 |
(6)大亚湾大辣甲南人工鱼礁区的生态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人工鱼礁建设背景 |
1.1.1 近海环境污染严重 |
1.1.2 生境退化 |
1.1.3 过度捕捞 |
1.1.4 传统作业渔场面积萎缩 |
1.1.5 全球气候变化 |
1.2 人工鱼礁介绍 |
1.2.1 相关术语 |
1.2.2 人工鱼礁材料 |
1.2.3 人工鱼礁功能 |
1.3 人工鱼礁建设概况 |
1.3.1 亚洲建设概况 |
1.3.2 美国建设概况 |
1.3.3 欧洲建设概况 |
1.3.4 澳大利亚建设概况 |
1.4 人工鱼礁研究进展 |
1.4.1 礁区选址 |
1.4.2 水动力研究 |
1.4.3 礁体设计与布局 |
1.4.4 环境效应研究 |
1.4.5 群落补充与演替 |
1.4.6 鱼类行为观察 |
1.4.7 集鱼效果研究 |
1.4.8 效益分析 |
1.4.9 人工鱼礁管理 |
1.5 研究区域概况 |
1.5.1 大亚湾海域概况 |
1.5.2 大辣甲南人工鱼礁区概况 |
1.6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海洋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
2.1 海水环境调查与评价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 |
2.1.3 讨论 |
2.1.4 小结 |
2.2 沉积环境调查与评价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 |
2.2.3 讨论 |
2.2.4 小结 |
第三章 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3.1.2 叶绿素a测定 |
3.1.3 初级生产力估算 |
3.2 结果 |
3.2.1 叶绿素a含量及分布 |
3.2.2 初级生产力及分布 |
3.3 讨论 |
3.3.1 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因素 |
3.3.2 与历史资料的对比分析 |
3.3.3 人工鱼礁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2.1 种类组成与分布 |
4.2.2 优势种 |
4.2.3 生态类型 |
4.2.4 密度分布 |
4.2.5 主要门类的平均密度 |
4.2.6 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 |
4.3 讨论 |
4.3.1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 |
4.3.2 人工鱼礁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
4.3.3 与历史资料的对比分析 |
4.3.4 与其它人工鱼礁区的比较 |
4.4 小结 |
第五章 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 |
5.2.1 种类组成与分布 |
5.2.2 优势种 |
5.2.3 生态类型 |
5.2.4 密度分布 |
5.2.5 生物量分布 |
5.2.6 主要类群的丰度 |
5.2.7 种类多样性及均匀度 |
5.3 讨论 |
5.3.1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 |
5.3.2 与历史资料的对比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鱼类浮游生物生态学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样品采集与分析 |
6.1.2 数据分析 |
6.2 结果 |
6.2.1 种类组成 |
6.2.2 种类分布 |
6.2.3 优势种 |
6.2.4 生态类型 |
6.2.5 数量分布 |
6.3 讨论 |
6.3.1 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 |
6.3.2 与历史资料的比较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样品采集与分析 |
7.1.2 数据处理 |
7.2 结果 |
7.2.1 种类组成与分布 |
7.2.2 优势种 |
7.2.3 生态类型 |
7.2.4 栖息密度分布 |
7.2.5 生物量分布 |
7.2.6 主要类群的栖息密度及生物量 |
7.2.7 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 |
7.3 讨论 |
7.3.1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影响因子 |
7.3.2 与历史资料的比较分析 |
7.3.3 与其它人工鱼礁区的对比分析 |
7.3.4 人工鱼礁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7.4 小结 |
第八章 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分析 |
8.1 底拖网渔获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 |
8.1.1 材料与方法 |
8.1.2 结果 |
8.1.3 讨论 |
8.1.4 小结 |
8.2 流刺网渔获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 |
8.2.1 材料与方法 |
8.2.2 结果 |
8.2.3 讨论 |
8.2.4 小结 |
第九章 生态效应综合分析 |
9.1 人工鱼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9.1.1 指标体系构建 |
9.1.2 评价方法与标准 |
9.1.3 结果 |
9.1.4 讨论 |
9.1.5 小结 |
9.2 人工鱼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 |
9.2.1 生态服务功能 |
9.2.2 生态价值评估方法 |
9.2.3 结果 |
9.2.4 讨论 |
9.2.5 小结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有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科学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松江鲈人工育苗技术及其幼鱼的颗粒饵料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
2.1.2 试验动物 |
2.1.3 试验仪器和药品 |
2.1.4 饵料来源 |
2.2 试验方法 |
2.2.1 人工育苗试验方法 |
2.2.2 颗粒饵料驯化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3 试验结果 |
3.1 亲鱼的暂养状况 |
3.1.1 亲鱼养殖、成活率和繁殖 |
3.1.2 雌鱼性腺的成熟度、繁殖力(怀卵量)及体重之间的关系 |
3.2 育苗孵化结果 |
3.2.1 受精卵及其孵化率 |
3.2.2 产卵与胚胎发育观察 |
3.2.3 仔稚鱼发育观察 |
3.3 不同日淡化速度对松江鲈幼鱼死亡率的影响 |
3.4 颗粒饵料驯化试验结果 |
3.4.1 松江鲈摄食鱼糜颗粒饵料和人工配合饵料的观察 |
3.4.2 松江鲈对不同饵料的摄食率及其成活率 |
3.4.3 不同饵料对松江鲈体长生长的影响 |
3.4.4 不同饵料对松江鲈体重生长和饵料系数的影响 |
3.4.5 松江鲈摄食不同饵料的体长和体重动态生长状况 |
4 分析与讨论 |
4.1 亲鱼的暂养状况 |
4.1.1 亲鱼的室内暂养与产卵环境问题 |
4.1.2 亲鱼养殖、成活率和繁殖 |
4.1.3 雌鱼的成熟度与繁殖力(怀卵量) |
4.2 胚胎发育和鱼苗孵化 |
4.2.1 温度对松江鲈胚胎发育的影响 |
4.2.2 溶氧对松江鲈胚胎发育的影响 |
4.2.3 趋光性和开口饵料问题 |
4.3 不同日淡化速度对松江鲈幼鱼死亡率的影响 |
4.4 饵料驯化 |
4.4.1 影响松江鲈摄食不同饵料摄食率和成活率的因素 |
4.4.2 不同饵料对松江鲈体长生长的影响 |
4.4.3 不同饵料对松江鲈体重生长和饵料系数的影响 |
4.5 有待解决的问题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试验照片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录 |
非营养性添加剂在鱼饲料中的研究与应用 |
(8)船舶管系设计物料清单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技术背景 |
1.1.1 物料清单(BOM)技术简介 |
1.1.2 船舶管系设计技术简介 |
1.2 选题 |
1.2.1 课题所属的研究领域 |
1.2.2 国内外船舶管系设计物料清单系统研究现状 |
1.2.3 任务的提出和需求分析 |
1.2.4 课题的应用价值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预期达到的效果 |
2 总体方案设计 |
2.1 EBOM-SPS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1 EBOM-SPS系统数据流 |
2.1.2 EBOM-SPS系统运行模式 |
2.1.3 EBOM-SPS系统功能模块 |
2.1.4 EBOM-SPS系统数据结构 |
2.1.5 EBOM-SPS系统产品树设计 |
2.2 EBOM-SPS系统核心模块方案设计 |
2.2.1 EBOM-SPS物料信息提取方案设计 |
2.2.2 EBOM-SPS信息汇总统计方案设计 |
2.2.3 EBOM-SPS用户视图表达方案设计 |
2.3 系统运行环境和开发工具 |
2.3.1 硬件环境 |
2.3.2 软件环境 |
2.3.3 开发工具 |
3 船舶管系设计物料清单系统信息提取及汇总统计 |
3.1 船舶管系设计物料清单系统信息提取 |
3.1.1 船舶管系设计物料信息在工程图样中的存储方式 |
3.1.2 船舶管系设计物料信息的提取 |
3.1.3 船舶管系设计物料信息提取过程中的数据流 |
3.2 船舶管系设计物料清单系统信息汇总统计 |
3.2.1 数据清洗与分类 |
3.2.2 数据排序 |
3.2.3 数据汇总 |
3.2.4 数据存储与写回 |
3.3 本章小结 |
4 船舶管系设计物料清单系统用户视图表达 |
4.1 引论 |
4.1.1 ActiveX技术简介 |
4.2 用户需求分析 |
4.3 EBOM-SPS用户视图表达解决方案 |
4.4 Word模板的建立 |
4.5 用户视图表达物料信息数据的接口处理 |
4.6 用户视图表达实现 |
4.6.1 基于ActiveX技术的Word访问技术 |
4.6.2 加载Word模板 |
4.6.3 船舶系统图信息栏打印 |
4.6.4 物料信息栏打印 |
4.6.5 页码信息填写与文档存储 |
4.7 基于XML的物料信息数据的接口技术探索 |
4.7.1 基于单向链表的物料信息接口的弊端 |
4.7.2 基于XML的物料信息数据的接口实现理论模型 |
4.8 本章小结 |
5 船舶管系设计物料清单系统构建与集成 |
5.1 EBOM-SPS辅助模块的功能实现 |
5.1.1 系统信息管理 |
5.1.2 物料信息辅助管理 |
5.2 EBOM-SPS系统的构建与集成 |
5.2.1 EBOM-SPS系统构建 |
5.2.2 EBOM-SPS系统集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渔业现代化》2004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金枪鱼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研究 ——兼论中国金枪鱼远洋渔业的发展[D]. 沈卉卉.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2]海洋经济背景下舟山市劳动力流动因素及效应分析[D]. 孙水晶. 浙江大学, 2012(10)
- [3]产壳聚糖酶海洋微生物菌株的筛选鉴定、发酵产酶条件和酶解产物性能研究[D]. 戴秋萍. 浙江大学, 2012(07)
- [4]近岸海域氮磷污染生态修复与大型海藻生物能源提取研究[D]. 季仲强. 浙江大学, 2011(11)
- [5]多元生境中的鱼类群落格局 ——以马鞍列岛为例[D]. 汪振华. 上海海洋大学, 2011(02)
- [6]大亚湾大辣甲南人工鱼礁区的生态效应分析[D]. 陈应华. 暨南大学, 2009(09)
- [7]松江鲈人工育苗技术及其幼鱼的颗粒饵料驯化研究[D]. 申海玉. 河北农业大学, 2005(06)
- [8]船舶管系设计物料清单系统设计与实现[D]. 白冰. 大连理工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