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氨基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营娟[1](2021)在《超声对鹰嘴豆分离蛋白理化和功能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鹰嘴豆分离蛋白是一种近年来新兴并且关注度极高的优质蛋白,含有人体所有必需氨基酸、生物学价值高,蛋白质消化率高,理论上是一种具有较广泛应用潜力的优质食品配料。然而目前因其乳化性、起泡性、凝胶性能有限,并未广泛应用于食品各领域,因此,有必要采用新的方法改善鹰嘴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进而拓展其应用。超声波是一种绿色和新兴的物理改性技术,超声过程中产生的空化和机械效应会改变蛋白结构进而改善蛋白的功能特性。并且超声可以协同其他物理和化学方法进一步改善蛋白的功能特性。本论文首先研究了超声处理对鹰嘴豆分离蛋白(chickpea protein isolate,CPI)理化和功能性质的影响;然后研究了pH偏移结合超声处理对鹰嘴豆分离蛋白起泡性及结构的影响,最后研究了超声协同热处理对鹰嘴豆分离蛋白乳化特性的影响,为鹰嘴豆分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研究了超声时间(5,10,20 min)对鹰嘴豆分离蛋白理化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后鹰嘴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性得到明显改善,溶解度由7.5 mg/m L增加至9.5 mg/m L,起泡性显着增强,最大值为136.7%;热诱导蛋白凝胶的保水性由58.4%增加至80.9%,破裂力由78.1 g增加至201.4 g;鹰嘴豆分离蛋白的自由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表面电势逐渐增大,粒径逐渐减小;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鹰嘴豆分离蛋白的α-螺旋含量升高,β-折叠含量降低,内源荧光强度降低,最大发射波长红移5 nm,表明超声处理改变了鹰嘴豆白的二级和三级结构。综上,高强度超声处理通过改变鹰嘴豆分离蛋白的结构从而改变其功能性质。(2)pH偏移结合超声处理可以显着改善蛋白质的起泡性,未处理组、超声、pH2、pH2结合超声处理组、pH12、和pH12结合超声处理后的鹰嘴豆分离蛋白起泡性分别是81.1%、153.3%、180%、212.1%、225.5%和263.3%,表明pH12结合超声处理后的鹰嘴豆分离蛋白起泡性达到最大值。pH12结合超声处理后粒径和表面电荷量最低。超声结合pH偏移处理改变了蛋白质的二级结构,α-helix含量上升,β-sheet含量下降。内源荧光表明pH12结合超声处理使鹰嘴豆蛋白最大吸收波长红移,荧光强度下降,表面疏水性显着升高,说明pH12结合超声处理使埋藏在蛋白内部的疏水基团暴露出来,三级结构展开。吸附速率是表面疏水性和电荷量的函数。通常,净电荷的减少会使蛋白质的吸附速率增大,因此,这些蛋白质理化及结构的最大程度改变使鹰嘴豆分离蛋白在气-水界面具有最大的吸附能力,进而能最大程度提高蛋白质的起泡能力。(3)研究了不同处理方式(超声、加热、先超声后加热以及先加热后超声)对鹰嘴豆分离蛋白乳化特性的影响。相比于单独超声、加热、以及先加热后超声处理,先超声后加热处理后蛋白质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显着增大,所稳定乳液粒径最小,油滴分布均匀,粒径的储藏稳定性显着增强。超声结合热处理鹰嘴豆分离蛋白溶液粒径的减小,表面电荷量的降低,自由巯基和表面疏水性显着的增大有利于蛋白质乳化性的增强。
张红印[2](2021)在《酸枣仁蛋白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酸枣仁(Semen Ziziphi Spinosae,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ex H.F.Chou)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我国西北地区、黄河流域。酸枣仁生物活性多样、临床疗效显着,在中医临床和保健食品开发上应用较为广泛。作为首批药食同源物质,酸枣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直备受关注,相关研究表明,酸枣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资源,蛋白含量约为27%,然而,目前对酸枣仁蛋白的研究较少,还未见对其功能特性和生物活性相关的深入研究,因此,为有效开发利用酸枣仁蛋白资源,探索更多潜在药用价值,对酸枣仁蛋白进行系统的生物活性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对酸枣仁蛋白进行提取工艺优化和生物活性研究,揭示酸枣仁蛋白的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发掘新的具有良好食物特性和保健功能的植物蛋白资源,为酸枣仁药材资源的充分利用及其相关的保健食品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1酸枣仁蛋白提取工艺参数优化:以蛋白提取率和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对设计的不同提取工艺路线进行筛选,并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对最佳提取工艺进行提取工艺参数优选。2酸枣仁蛋白结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研究:采用UV、FTIR、CD和荧光光谱等光谱方法分析酸枣仁蛋白的结构组成,检测酸枣仁蛋白的蛋白分子量、氨基酸组成、溶解度、热稳定性、乳化性、持油性和持水性等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评价酸枣仁蛋白的食品加工特性。3酸枣仁蛋白的免疫活性研究:通过体内、体外药理活性实验评价酸枣仁蛋白免疫活性,建立CTX诱导的小鼠免疫低下模型,检测小鼠脏器指数、免疫因子分泌、脾淋巴细胞增值、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NK细胞杀伤力等指标,并对小鼠脾脏、胸腺等免疫器官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分析;建立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检测细胞炎症因子分泌,并基于MAPK和NF-κB信号通路探讨酸枣仁蛋白调节免疫活性作用机制。4酸枣仁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法,对酸枣仁蛋白进行分离纯化研究,探索具有显着生物活性的酸枣仁蛋白分离组分,并采用小鼠RAW 264.7巨噬细胞、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肝癌细胞Hep G2,评价酸枣仁蛋白分离组分的增强免疫和抗肿瘤活性。5酸枣仁蛋白酶解工艺优选及生物活性研究:以水解度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为指标,筛选酸枣仁蛋白酶解最适酶解蛋白酶,在此基础上,以水解度为评价指标优选最适酶解工艺参数;对所得的酸枣仁蛋白酶解物进行免疫活性评价;并基于体外抗氧化试验和体内、体外抗疲劳活性试验,比较酸枣仁蛋白和酸枣仁蛋白酶解物的生物活性差异。结果:1通过比较不同蛋白提取方法,确定了碱提酸沉法为酸枣仁蛋白的最佳提取方法,并采用单因素考察和响应面法对该方法进行参数优选,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20(g/m L)、p H=10、提取温度51℃、提取时间49 min,蛋白质提取率为79.71%。对该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工艺参数准确可行。2对酸枣仁蛋白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酸枣仁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β-折叠构成,热变性温度为110.5℃,酸枣仁蛋白主要由分子量小于40 k Da的亚基组成,其中25、35 k Da亚基含有糖蛋白结构。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酸枣仁蛋白具有理想的氨基酸组成,多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符合WHO/FAO对成人摄入量的要求。酸枣仁蛋白的持油性为2.38 g/g,持水性为3.63 g/g,并具有与大豆蛋白相似的溶解性。酸枣仁蛋白的乳化、起泡性能,随着p H值的变化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3基于CTX诱导的小鼠免疫低下模型和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研究了酸枣仁蛋白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酸枣仁蛋白能够缓解CTX诱导的小鼠免疫功能降低,保护免疫器官生长状态,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加小鼠血清中Ig M、Ig A、Ig G、TNF-α和IL-6等炎症相关因子的分泌,并调节免疫活性器官中CD4+、CD8+的表达;同时,酸枣仁蛋白能够促进RAW 264.7细胞得生长分化,刺激NO和炎症因子分泌,并基于MAPK和NF-κB信号通路研究了酸枣仁蛋白对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调节免疫活性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酸枣仁蛋白可通过调节MAPK和NF-κB信号通路调节JNK、ERK和IKBα蛋白表达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产生。4通过Sephadex G50和DEAE-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了S1F2G1和S1F2G2两个酸枣仁蛋白分离纯化组分,对各组分进行免疫活性评价,结果显示S1F2G1组分对RAW 264.7细胞具有较好的增殖活性,并能刺激细胞炎症因子分泌,其作用效果强于酸枣仁蛋白,进一步Western Blot试验表明,S1F2G1组分能够调节MAPK和NF-κB信号通路中免疫调节蛋白的表达。此外,通过CCK8法研究了各组分对肿瘤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S1F2G1组分对Hela和Hep G2细胞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当给药浓度为400μg/m L时的抑制率分别为71.67%和54.69%。5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比较了不同蛋白酶的酶解活性,确定碱性蛋白酶为酸枣仁蛋白最适酶解蛋白酶,在此基础上优选提取工艺参数,得到了酸枣仁蛋白酶解最佳工艺为底物浓度5%,酶与底物浓度比2%,酶解温度50℃,酶解p H值8.0,酶解时间180 min;对酸枣仁蛋白酶解物进行体外免疫活性研究,结果显示,酸枣仁蛋白酶解物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活性,并能显着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中ROS的产生(p<0.01);酸枣仁蛋白及酶解物的抗氧化和抗疲劳活性表明,与酸枣仁蛋白比较,酸枣仁蛋白酶解物在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DPPH和ATBS+自由基清除能力等抗氧化活性检测指标均有明显提高;酸枣仁蛋白酶解物能够有效缓解运动疲劳小鼠各项检测指标,促进C2C12细胞的增殖、增加C2C12肌管中的ATP储存量和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消耗(p<0.01)。结论:本论文通过对酸枣仁蛋白提取工艺、结构、理化性质、功能特性的研究,获得了提取工艺稳定可行、理化性质明确、功能特性优良的酸枣仁蛋白;免疫活性研究表明,酸枣仁蛋白能够调节CTX诱导的小鼠免疫低下模型中免疫器官淋巴细胞CD4+和CD8+的表达,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中MAPK和NF-κB信号通路JNK、ERK、IKBα蛋白的表达,达到调节免疫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针对具有良好免疫调节活性的酸枣仁蛋白,采用现代蛋白分离技术及酶解技术,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及酶解研究,从中得到了免疫活性较好的酸枣仁蛋白纯化组分S1F2G1和酸枣仁蛋白酶解物,深入的实验研究表明S1F2G1组分对Hela和Hep G2肿瘤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提示S1F2G1组分可通过MAPK和NF-κB通路的表达进而提高免疫活性而达到抗肿瘤作用;其酶解产物可在有效的免疫活性基础上发挥抗氧化及抗疲劳作用,其综上所述,酸枣仁蛋白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可靠的新的植物蛋白资源和食品与功能性食品原料。
占福朝[3](2021)在《酪蛋白酸钠基泡沫体系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品组分(蛋白质、多糖和脂质等)及其相态特性(聚集态、胶束态和微/纳米颗粒等)常常通过改变多相界面(液/液、气/液、固/液等)性质、控制界面膜的形成等实现对界面主导型食品体系的理化特性(外观、风味、稳定性、流变性及生物可及性等)的调控,看似简单的食品因具有多组分、多相态、多尺度的特征,导致真实食品体系的深入研究存在极大困难。泡沫状食品如鲜奶油、慕斯、啤酒和蛋糕等因大量的气/液界面的存在,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视觉享受和绵密的味觉质感。然而,维持泡沫体系的稳定却始终存在着巨大的挑战,是食品科学研究中的难点问题。蛋白质泡沫的形成与稳定主要由界面上的分子层决定,其分子层的性质可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调控,从而合理地改善宏观泡沫特性。因此,对界面活性分子的结构、相互作用、界面行为及其宏观性质之间关系的分层研究已成为目前该领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论文以酪蛋白酸钠(Na-Cas)、单宁酸(TA)/没食子酸(GA)及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starch)/羧甲基纤维素(CMC)三类5种食品组分,构建系列多组分体系,揭示食品多组分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建立产物结构特征及其气/液界面行为与宏观泡沫性质之间的关联,为蛋白质基泡沫型食品加工中配料与工艺调控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光谱学和热力学方法评估了Na-Cas与TA结合导致的浊度、粒径、二级结构及热量的变化。结果显示,Na-Cas与TA的结合导致复合物粒径先减小后增加。过量TA将使蛋白质聚集,从而导致体系浊度增加。TA导致Na-Cas中氨基酸残基的微环境发生变化,β-sheet数量增加,从而引起Na-Cas二级结构变化。相应地,Na-Cas与TA间的结合属于自发的放热过程,大约1.033个TA分子与1个Na-Cas分子结合并且结合由氢键作用主导。2.通过动态光散射(DLS)、荧光探针(ANS)及界面流变技术系统地评估了Na-Cas/TA复合物体相、气/液界面行为和宏观泡沫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TA浓度增加,Na-Cas/TA复合物的粒径减小,表面疏水性(H0)下降,而其负电荷量逐渐增加。Na-Cas/TA复合物的表面活性随着TA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从而导致Na-Cas/TA复合物体系的起泡性降低。界面流变结果显示,Na-Cas/TA复合物稳定的界面层以弹性行为为主,且界面层复合粘弹模量(E)随TA含量增加而增加,从而使Na-Cas/TA复合物稳定的泡沫体系具备良好的稳定性。3.通过探究Na-Cas/TA复合物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动力学和界面扩张流变性质以及界面蛋白质组分,在分子层面对Na-Cas/TA复合物气/液界面的稳定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由Na-Cas/TA复合物稳定的泡沫体系中气泡的尺寸保持在较小的范围内,并且泡沫在储存的过程中,复合物在界面融合并紧密地包裹在气泡表面,从而形成阻止气泡歧化和聚结的巨大空间屏障。由于氢键作用形成的Na-Cas/TA复合物的粒径小于单一Na-Cas的粒径,导致Na-Cas/TA复合物具有更大的扩散速率。但是,添加TA降低了Na-Cas/TA复合物的表面疏水性及增加了复合物表面电荷量,并且复合物体系的起泡性低于单一Na-Cas,从而说明在本研究体系中主要是表面疏水性和表面电荷量对复合物的起泡性起决定性作用。随着TA浓度的增加,Na-Cas/TA复合物形成的界面层具有更高的扩张粘弹模量(E),这主要归因于TA的连接作用导致界面上Na-Cas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复合物形成的界面层兼具刚性和柔性,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外界的形变做出响应,防止界面因受力破裂,从而维持泡沫体系长期宏观稳定。通过界面组分定量分析发现,TA的添加导致界面上κ-casein的吸附量增多,有利于形成更具弹性的气/液界面膜,从而有助于提高泡沫体系的稳定性。4.根据TA对Na-Cas功能性质的影响规律,对比研究了Na-Cas与GA间的相互作用、界面行为及其泡沫性质。结果显示,Na-Cas与GA的结合主要由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驱动。随着GA浓度增加,每毫克蛋白质结合的GA恒定增加。Na-Cas与GA结合后,表面疏水性明显降低。适中浓度的GA能够改善Na-Cas的表面活性,增强Na-Cas的泡沫稳定性,并且随着GA含量增加,泡沫稳定性逐渐增加。界面流变结果表明,GA与Na-Cas结合显着提高了复合物界面层粘弹性。与单一的Na-Cas相比,由Na-Cas/GA复合物稳定的界面具有更高的粘弹性,因此宏观上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通过对Lissajous曲线分析验证了泡沫稳定性与界面粘弹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添加GA加强了界面处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导致界面层粘弹性增加,从而促进了泡沫体系的稳定。由于界面层的结构复杂性,宏观性质与微观界面性质并不总是一一对应。质量比为1:0.5的Na-Cas/GA复合物具有良好的起泡性,但GA的存在降低了Na-Cas/GA复合物从溶液扩散到界面的速率。5.系统地评估了OSA-starch对Na-Cas基复合体系(Na-Cas和Na-Cas/TA)界面行为和泡沫性质的调控规律。通过线性及非线性流变学方法研究了复合物体系界面层的流变性质,并借助Lissajous曲线定量分析了界面层的非线性流变学行为。结果显示,OSA-starch对Na-Cas基复合体系的泡沫性质有显着地影响。Na-Cas/OSA-starch相较于Na-Cas及Na-Cas/TA/OSA-starch相较于Na-Cas/TA,其复合物体系的起泡性显着提高,同时复合物体系依旧保持了出色的泡沫稳定性。添加OSA-starch明显降低了泡沫体系中气泡尺寸。Na-Cas/OSA-starch复合物拥有最低的初始吸附值,这主要归因于具有表面活性的OSA-starch也能吸附于界面,从而协同降低界面张力。与Na-Cas/TA相比,Na-Cas/TA/OSA-starch复合物体系拥有更低的初始界面张力值以及最终的界面张力,导致Na-Cas/TA/OSA-starch复合物体系拥有更好的起泡性。相比于Na-Cas/OSA-starch复合物,Na-Cas/TA/OSA-starch复合物稳定的界面层具有更高的界面扩张粘弹模量(E),对应Na-Cas/TA/OSA-starch复合物具有较高的泡沫稳定性,因此,界面粘弹性与宏观泡沫稳定性之间存在重要的对应关系。非线性界面扩张流变学和Lissajous曲线的结果显示,Na-Cas/TA复合物形成的界面具有较高的扩张粘弹模量(E),表现出类固体弹性行为,并在扩张和压缩过程中均发生应变硬化,表明该界面是高弹性的二维凝胶结构;在Na-Cas/TA/OSA-starch复合物稳定的界面中,添加OSA-starch的增加了界面膜在扩张时的应变软化和压缩时的应变硬化,说明界面层可能由Na-Cas/TA复合物形成的凝胶结构转变为由Na-Cas/TA及OSA-starch结构域混合而成的结构。6.通过构建相图、表征气/液界面性质以及泡沫的流变性质,评估了OSA-starch在Na-Cas基复合物界面行为和泡沫性质中的调控机制。结果显示,OSA-starch能促进Na-Cas与TA间相互作用,并在p H 6时形成可溶性复合物。通过表征复合物从体相到界面的扩散、吸附及重排的过程,证实OSA-starch的存在可以促进Na-Cas基复合物的扩散以及在界面上的吸附,因此提升复合物的起泡性。Na-Cas基复合物与OSA-starch在气/液界面附近有限的热力学相容性导致OSA-starch通过耗尽机理增加Na-Cas基复合物在界面上的吸附。另一方面,由于结合作用,Na-Cas基复合物与OSA-starch之间存在协同吸附,从而导致表面压力增加(界面张力减小)。由于OSA-starch剪切增稠特性,导致Na-Cas/OSA-Starch和Na-Cas/TA/OSA-Starch复合物稳定的泡沫体系的粘度增加,从而有助于泡沫的稳定。同时,OSA-starch和TA的协同作用改善了泡沫体系整体的屈服应力,从而有助于提升泡沫对外力的响应程度,同样有利于泡沫的稳定。微观流变学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并进一步揭示了在存在TA的情况下,TA桥连Na-Cas和OSA-starch形成高弹性的界面膜,进而有利于泡沫体系的稳定。7.通过选择不同粘度的羧甲基纤维素(CMC),对比地评估了其对Na-Cas基复合物的界面性质和泡沫性质的调控规律。结果表明,存在CMC时,Na-Cas基复合物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均提高,其中复合物的泡沫稳定性明显增强。通过分析气泡微观尺寸,我们发现加入CMC后,复合物体系稳定的泡沫中气泡尺寸明显减小,且不随时间推移发生明显变化,由于具有一定粘度的CMC能阻碍界面层间的液体排出,从而保持气泡维持湿润状态。观察气泡界面微观结构发现,Na-Cas/TA/CMC复合物能够在气/液界面上吸附并融合形成紧密的界面膜。此外,通过界面流变分析,我们获得了复合物界面层的相关信息。相比较而言,Na-Cas/TA和Na-Cas/TA/CMC复合物比单一Na-Cas和Na-Cas/CMC复合物具有更高的界面扩张粘弹模量(E),这意味着Na-Cas/TA和Na-Cas/TA/CMC复合物形成的界面膜更具粘弹性,从而泡沫体系具备有更好的稳定性。
吴英[4](2021)在《高压均质处理改善大豆7S蛋白功能性质与输送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大豆7S蛋白(β-Conglycinin)是大豆蛋白中的主要球蛋白之一,约占总大豆种子蛋白含量的30%~50%,是一种共轭型三聚体糖蛋白。因大豆7S蛋白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所以其健康益处和生理功能被广泛研究,除此之外,它还具备良好的功能性质,将其用作食品生产中的食品配料时,不仅可以增加产品的蛋白质含量,还可以改善食品的功能特性,如改善口感、增加弹性、改善保水性和持油性等。然而经过加热、碱溶和酸沉等处理,会导致蛋白变性,使其功能性降低或丧失,从而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为改善大豆7S蛋白的功能性质和输送特性,利用高压均质(High-Pressure Homogenization,简称HPH)技术对它进行物理改性,使得高级结构和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从而改善其功能性质。将改性后的大豆7S蛋白应用于食品体系中,提升它作为乳化剂、输送载体的利用空间。本论文首先以HPH预处理对大豆7S蛋白改性为支撑点,对物理改性后的大豆7S蛋白(HPH-7S)进行结构和理化性质的表征,主要包括粒径、Zeta电位、高级结构、溶解性以及表面疏水性和功能性质的测定。然后使用HPH-7S蛋白制备乳液,以蛋白浓度为变量,测定不同浓度HPH-7S蛋白稳定的乳液粒径分布、絮凝指数、贮藏稳定性、热稳定性、乳析指数和界面吸附蛋白含量。接着将HPH-7S蛋白用于包埋姜黄素(CUR),形成HPH-7S/CUR纳米颗粒,以CUR浓度为变量,使用包埋率、颗粒粒径为指标优化CUR的添加浓度,制备出性能优异的荷载CUR的7S蛋白纳米颗粒,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以及稳定性、抗氧化活性、消化特性的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使用HPH技术(20、40、60、80、100 MPa)对大豆7S蛋白进行改性,在均质压力为60 MPa时HPH-7S的粒径为94.32 nm,PDI为0.248,相对未经HPH处理的7S蛋白的粒径(262.3nm)和PDI(0.871),发生了显着地改善。FTIR和内源荧光光谱表明,经HPH处理的大豆7S蛋白二级结构含量发生变化,其中β-转角的含量逐渐增加,蛋白肽链展开,疏水基团暴露,三级结构破坏并重新排列;在均质压力为60 MPa时表面疏水性增加到587.7。起泡性、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测定结果证实了 HPH处理能够显着改善大豆7S蛋白的功能性质。(2)使用HPH法作为乳化技术,成功制备以60 MPa压力处理的HPH-7S蛋白稳定的乳液,通过对不同蛋白浓度稳定的乳液粒径分布、絮凝指数进行测定,在HPH-7S蛋白浓度为2.0%时,HPH-7S稳定的乳液具有最低的体积平均粒径(d4,3,2.68 μm)。对HPH-7S稳定的乳液的温度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进行测定,得出HPH-7S稳定的乳液具有比7S稳定的乳液更好的热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HPH-7S稳定的乳液的界面吸附蛋白量高于7S稳定的乳液,可能由于HPH预处理使大豆7S蛋白的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展开,暴露出更多的疏水基团,增加了蛋白分子的两亲性,使蛋白更容易被吸附到油-水界面,增加了乳液的界面蛋白吸附量,同时增强了乳液的稳定性。(3)采用反溶剂法制备了HPH-7S/CUR纳米颗粒,在CUR浓度为4 mg/mL时,HPH-7S/CUR具有最优的粒径大小和包埋率,分别为151.9 nm和88.8%,Zeta电位为-23.9 mV。FTIR和内源荧光光谱结果表明,HPH-7S可能通过疏水相互作用与CUR结合,HPH-7S与CUR分子间的作用力大于未经HPH处理的7S与CUR间的作用力。HPH-7S/CUR的pH稳定性测定结果显示,在pH值远离7S蛋白等电点(pH 4.0~5.0)时,HPH-7S/CUR的颗粒粒径几乎不受到影响,保持了较小的粒径。此外,相对于未处理的7S,HPH-7S能够更有效的延缓CUR的降解,热稳定性更好,生物可及性也有所提升。而且,HPH-7S可以较好的提高CUR在水溶液中的抗氧化性。
卫新来[5](2021)在《电渗析技术在化学品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机械、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的需求不断提升,全球的化工行业快速增长,化工行业的产能与产值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资,但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而开发一种既能够回收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又能将处理后的废物再循环、资源化利用的环保节能技术,降低化工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离子交换膜的电渗析技术是化学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二十世纪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分离技术。由于离子交换膜的特殊选择透过性,以离子交换膜为基础的电渗析可以实现废水脱盐浓缩、化学品精制纯化和废盐资源化利用等,是一种非常高效、环境友好的分离技术,被广泛用于化工生产、环境保护和生物食品等领域,是重要的清洁生产技术之一。电渗析根据所使用的离子交换膜的不同可以分为普通电渗析和双极膜电渗析。普通电渗析由阴、阳离子交换膜组成,主要是实现含盐溶液的脱盐和浓缩。双极膜电渗析融合了普通电渗析工艺中离子定向运输和双极膜的水分解优势,可以实现溶液中盐的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其具有技术进步、经济节能和环境友好的特点。针对普通电渗析与双极膜电渗析的技术特点,拓展电渗析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方式,本文开展电渗析技术在化学品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本论文分五章,内容分别如下:第一章首先简述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引入电渗析技术,接着详细介绍电渗析器结构与离子交换膜分类,然后对普通电渗析与双极膜电渗析的发展与应用情况进行阐述,最后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二章针对传统的二甲基砜脱盐纯化工艺过程复杂、需要使用化学试剂、运行成本高等缺点,本研究验证利用普通电渗析从含盐的二甲基砜混合物中脱盐纯化二甲基砜的可行性。实验过程中考察了操作电压、进料浓度和电解质盐浓度等对脱盐率和回收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对电渗析过程的能耗和电流效率的影响;通过过程成本核算,评价了普通电渗析在二甲基砜脱盐、提纯过程中的成本和工艺经济性。结果表明,随着操作电压的增加,回收率略有提高,说明分子渗透是导致电渗析实验中二甲基砜损失的主要原因。回收率随进料二甲基砜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随着进料二甲基砜浓度的增加,淡化室与浓缩室间的二甲基砜浓度梯度增大,因而普通电渗析可以在低进料二甲基砜浓度下运行,从而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收率。电解质盐浓度对回收率影响较小,但对电流效率影响较大。在电渗析过程中,电流效率达到74.0%,能耗约为12.3 Wh/L,回收率最高可达97.4%,脱盐率均高于98.5%。根据操作经济性评估,整个过程的总成本仅为2.34 $/t。本研究证明了利用普通电渗析从含盐的二甲基砜混合物中脱盐纯化二甲基砜是可行的,建立了一种高效且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二甲基砜分离与纯化方法。第三章新戊二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酸钠,因含有少量的新戊二醇而导致其纯度较低,不能作为高价值化学品进行销售;另外,新戊二醇合成过程中需要大量碱和酸作为醛醇缩合反应的催化剂和中和剂,新戊二醇合成过程还会产生大量的高盐废水。为了提高甲酸钠的利用价值,降低新戊二醇合成过程的酸碱消耗、减少高盐废水的排放,我们拟将双极膜电渗析引入到新戊二醇的合成路线中,采用双极膜电渗析对含新戊二醇废盐进行回收与利用研究,直接将新戊二醇副产物甲酸钠转化为高价值的甲酸和氢氧化钠,转化获得的酸碱可以作为新戊二醇合成上游过程的原材料,从而实现新戊二醇可持续的闭环生产。通过改变过程中的电流密度和进料盐浓度,考察其对双极膜电渗析过程的电位差、盐转化率以及酸碱产生浓度等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对过程的能耗和电流效率的影响;通过操作经济性评估,计算双极膜电渗析回收利用新戊二醇副产物甲酸钠的总过程成本,并与传统甲酸钠废盐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参考。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对双极膜电渗析的性能有显着影响,高电流密度有利于缩短实验时间而降低资金成本,但却导致了较高的能源消耗。在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甲酸生成的最低能耗为6.1 kWh/kg。通过在资本成本和运行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建议最佳电流密度为30mA/cm2。当进料盐浓度从0.1 mol/L增加到0.4 mol/L时,双极膜电渗析性能得到改善,但是当进料浓度进一步提高到0.5 mol/L时,双极膜电渗析性能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在较高的进料盐浓度下,浓度梯度变大,从而更多的甲酸根离子从盐室迁移到相邻的室。通过双极膜电渗析回收的甲酸和氢氧化钠的纯度较高,几乎没有新戊二醇组分。双极膜电渗析的总过程成本估计为1.304 $/kg HCOOH。本研究不仅实现了双极膜电渗析对含新戊二醇废盐的回收与利用,拓展了电渗析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方式,更为电渗析技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实现清洁、降低工艺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第四章针对传统五氧化二钒生产工艺不仅会产生大量的高盐、高氨氮废水,还会消耗大量能源和氢氧化钠的特点,拟利用双极膜电渗析过程来替代传统的五氧化二钒生产工艺,避免产生高盐、高氨氮废水而造成环境污染,从而实现五氧化二钒的绿色生产。考察了双极膜电渗析过程中的盐室初始pH和酸室初始钒液浓度对实验过程影响;通过改变电流密度、盐室浓度、酸室-盐室体积比等条件,考察其对酸室五氧化二钒的浓度和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和酸室-盐室体积比对实验性能影响较大,而盐浓度则影响不大。在电流密度为30 mA/cm2、盐浓度为0.3 mol/L、酸盐室体积比为1:2时,酸室钒浓度能达到最高值,最高钒浓度为0.168mol/L,相应的转化率为17.3%。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制备钒制品的环境友好型方法,可实现五氧化二钒的绿色生产,为化工产品的绿色合成工艺设计提供了新思路。第五章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电渗析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做出展望。
殷静霖[6](2021)在《热聚合卵白蛋白自组装纤维的形成及其稳定乳液的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卵白蛋白作为鸡蛋的主要成分蛋白,具备良好的功能特性,如起泡性、乳化性等,在食品工业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热处理作为食品工业的常用手段,可以引起食品组分理化性质及形态结构的改变,从而影响着食品的性质与功能。卵白蛋白在热处理过程中表现出解折叠、水解、重组等行为,最终不仅呈现出新的化合形态,而且还形成了新的内部结构。已有报道显示食品组分在热处理后会形成微/纳米形态产物,但对于卵白蛋白在加热过程中“如何通过热聚合形成微/纳米结构及其特性”等问题鲜有研究报道。因此,研究热聚合卵白蛋白自组装聚集体的分子特性及开发蛋白纤维稳定的乳液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已有研究表明,蛋白质能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热聚合自组装聚合成微/纳米物质,并获得新的结构特性,用于制备稳定的纳米级Pickering乳液。本研究以卵白蛋白为主要原料,通过热处理来制备蛋白自组装纤维,再利用高压微射流技术制备纳米级Pickering乳液,探究卵白蛋白自组装纤维的乳化性质。本研究从纤维的分子特性、结构特性、界面性质及乳液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了热处理时间对卵白蛋白自组装纤维的影响,并探究加热过程中分子特性的变化规律和蛋白纤维的形成机理,揭示热聚合卵白蛋白自组装纤维的微观结构与聚集体宏观形态间的关系,为利用热聚合蛋白纤维稳定乳液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卵白蛋白为原料,探究热处理对蛋白质自组装纤维进程的调控作用。结合荧光标记及动态光散射研究热聚合卵白蛋白自组装纤维的宏观尺寸与微观分子形态的关系,研究表明:加热12 h的蛋白纤维变化最大,硫磺素T荧光强度和表面疏水性分别增加至120.42 a.u.和3958.8 a.u.(p<0.05)。加热后的蛋白样品中存在粒径大于10000 nm的聚集体,加热12 h的蛋白纤维PDI值为0.62,zeta电位绝对值为43.6 m V,显示出最高的稳定性。此外,SDS-PAGE和透射电镜的结果表明蛋白纤维是由蛋白质水解的小肽形成,适当延长加热时间会提高纤维形成的效率。2.利用圆二色谱、红外及紫外光谱全面解析自组装纤维的结构信息,探索加热时间对卵白蛋白自组装纤维构象及官能团所在微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12 h的蛋白纤维二级结构组成为:α-螺旋16.4%,β-转角3.2%,β-折叠74.6%,无规卷曲5.8%,相比于未加热蛋白,β-折叠含量增加了15.8%;此外,内源荧光达到最大强度所对应的波长λmax从333.1 nm(0 h)红移至336.9 nm(24 h),结合表面疏水性可推测部分蛋白内部色氨酸残基暴露于极性环境中;紫外二阶导的峰谷比“r”值从1.73(0 h)减小至1.41(24 h),说明蛋白内部结构发生了展开与变化。与未加热的蛋白相比,热处理不仅导致了蛋白内部氨基酸残基和疏水基团的暴露,还增加了蛋白纤维样品中微环境的极性。在自组装过程中,蛋白水解成多肽,多肽形成结构紧密的蛋白纤维。3.采用高压微射流技术制备纳米级Pickering乳液,探究自组装蛋白纤维的界面特性和乳化活性,探索自组装蛋白纤维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热12 h的蛋白纤维可以显着改善水-油界面张力(由22.82 m N/M降低至18.10m N/M),zeta电位绝对值由6.24 m V(0 h)增加至21.04 m V(0 h)(p<0.05);其Pickering乳液的气-液界面张力由56.25 m N/M(0 h)降低至51.2 m N/M(12h)。乳液蛋白吸附量和界面蛋白浓度均有改善,分别从78.96%和3.94 mg/m2增加至98%和4.89 mg/m2。蛋白纤维稳定乳液的平均粒径为475nm,小于未加热的卵白蛋白所稳定乳液的平均粒径(550nm)。蛋白纤维界面性质的改变促进了乳液3D网络结构的形成,改善了乳液液滴间相互作用,有助于体系抵抗储藏过程中液滴聚集。4.探索了卵白蛋白自组装纤维稳定乳液在储藏期间微观结构的变化及乳液中油脂的抗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热处理12 h的蛋白纤维乳液最为稳定,其Zeta电位由43.6 m V降到23.9 m V,乳液粒径从475 nm增加到912 nm,具有较为均匀的油滴分布,且界面蛋白吸附量和界面蛋白含量分别从98%和4.89mg/m2下降到64%和2.78 mg/m2,絮凝指数和聚合指数分别从3.05和3.55增加至9.04和23.90,脂肪上浮率为7.22,表明乳液具有较好的储藏稳定性。此外,乳液的POV值和TBARS值表明蛋白纤维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抑制乳液在储藏期间氧化产物的生成。
刘翔[7](2021)在《山茶籽粕酶解及其美拉德反应产物风味和安全性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山茶籽粕为原料,优化了山茶籽粕制备美拉德风味物质过程中山茶籽粕酶解和美拉德反应的工艺参数,检测了所得美拉德产物的理化性质;最后通过动物饲喂实验,调查了山茶籽粕美拉德风味物质的食品安全性。(1)山茶籽粕酶解工艺条件优化。利用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两步酶解工艺分解山茶籽粕制备美拉德反应小肽,把山茶籽粕肽的水解度(DH)作为指标,利用相应的单因素与响应面实验证明了山茶籽粕的最优酶解生产方法是:底物浓度5%,反应体系pH 8.5,第一步放入碱性蛋白酶的量是3610 U/g,进行50℃水解4.1 h。调整体系pH至6.5,随后放入风味蛋白酶的量为650 U/g,进行55℃水解3.2 h。在此工艺条件下,山茶籽粕的DH可达最大值16.27%。(2)反应底物中糖对美拉德产物结构和风味特性的影响。选取4种单糖即核糖、木糖、葡萄糖、果糖分别与山茶籽粕小肽进行美拉德反应,通过褐变程度分析、感官评价、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取代度分析、氨基酸组成分析、挥发性成分检测,从多方面比较了不同类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异同。结果显示:(i)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分子量主要集中在128-500 Da和500-1,000Da两段;(ii)不同结构的糖作底物产生的美拉德产物风味和口感有着一定差异;(iii)不同结构的糖作底物产生的美拉德产物,其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强度、荧光强度、褐变程度和取代度(DS)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iv)核糖和木糖作底物与山茶籽小肽美拉德反应生成的挥发物中,相关硫化合物与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展现出更显着的肉味和鲜味。此外,也通过相关的实验证明了了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性。本论文开展了包括消除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试验、清除ABTS自由基试验、清除羟自由基试验和脂质过氧化抑制试验,结果表明,4种单糖的美拉德反应物都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其中核糖美拉德反应物的抗氧化性最强。(3)山茶籽美拉德反应产物的食品安全性检测。以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亚慢性毒性饲喂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美拉德反应物日摄入量低于0.45 g/kg BW/day的小鼠,其体重、血常规参数、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肝肾组织病理学等分析数据和常规饮食的对照组小鼠相比,皆没有显着的差异。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山茶籽粕作为新资源食品及调味料加工原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董昱君[8](2021)在《乳酸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文中指出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同时具有亲水基和疏水基的两性化合物。与传统的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相比,除同样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稳定乳化液和增加泡沫等功能外,还具有结构多样化、选择性广、专一性强、生物相容性好、无毒或低毒、绿色环保、生产工艺简单等优点,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以课题组保藏的69株乳酸菌为筛选源,利用排油圈法和环法测表面张力,筛选产表面活性剂强的菌株并进行菌种鉴定;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法优化其转化工艺条件,获得该菌株发酵产生物表面活性物质的最佳条件;将表面活性剂经高效液相分离纯化,采用质谱(M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结构表征,并对乳化性和病原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性进行测定,比较了提取表面活性剂后的菌泥与未提取的菌泥的发酵性能。得到如下结论:1.69株乳酸菌产表面活性物质的能力因菌而异,细胞外表面活性剂产量集中在0~300 mg/L,细胞表面活性剂产量集中在100~400 mg/L,根据两种活性物质产量、生长情况及产气现象筛选出菌株69、B25、B82、S73、S75和S79,经环法测定表面张力复筛得到菌株S73(细胞外表面张力:48.23 mN/m,细胞表面张力:46.93 mN/m)。16S rDNA菌种鉴定为嗜热链球菌。2.单因素、Plackett-Burman、响应面及中心组合试验优化得到嗜热链球菌S73产表面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基为:酵母浸粉0.50 g/L,葡萄糖10.20 g/L,牛肉浸粉8.00 g/L,磷酸氢二钠2.20 g/L,苏氨酸0.04 g/L,天冬氨酸0.04 g/L,丝氨酸0.02 g/L。基于最佳培养基验证结果为:细胞外表面张力为45.74 mN/m,细胞表面张力43.05 mN/m,较优化前分别降低了 13.98%、32.62%。3.单因素、Plackett-Burman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嗜热链球菌S73产表面活性物质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pH7.7,接种量4.00%,于37℃下培养39 h。此条件下测得细胞外表面张力43.48 mN/m,细胞表面张力40.72 mN/m。较基础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细胞外表面张力降低了 18.24%,细胞表面张力降低了 36.27%。4.通过薄层层析、显色反应、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XPS)判断细胞外表面活性剂中含有42%双鼠李糖脂和脂肽,细胞表面活性剂主要由脂肽类表面活性剂组成。乳化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表面活性剂对食用油有较强的乳化作用,其CMC值均为600 mg/L。5.抑菌试验表明,浓度为2.5 g/L的细胞外和细胞表面活性剂对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菌作用,随着浓度增加,抑菌能力增强,抑菌效果各异。在10 g/L浓度作用下细胞外表面活性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抑制率达到94%、95%,细胞表面活性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抑制率达到 84%。6.嗜热链球菌S73菌体提取细胞表面活性剂后,其菌体表面结构无明显差异,发酵性能也无明显变化,可回收制备冻干菌粉用于制备酸奶直投式发酵剂。本研究获得了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菌株—嗜热链球菌S73,优化了产表面活性物质的培养基及发酵条件,有效提高了表面活性剂的产量,并对细胞外及细胞表面获得的不同表面活性剂结构进行了表征,为其开发乳化性和抗菌性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郭行[9](2020)在《鼠李糖乳杆菌LS-8中新型细菌素的挖掘及抑菌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品在生产、运输和贮藏过程中易受到微生物污染,导致各类安全事故频发。这些食源性致病菌会降低食品品质,甚至危及人类健康。通常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使用化学防腐剂,但其副作用明显。因此,寻找更加安全可靠的生物来源的化学防腐剂替代品十分迫切和必要。细菌素是核糖体合成的一类具有抑菌能力的多肽,因其对有害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而备受关注。细菌素可以减少食源性疾病传播的风险,延长产品的保质期。使用细菌素代替化学防腐剂对受体的不良影响较小,因为它们易于被蛋白酶水解,并且分解产物无毒无害。最重要的是,细菌素可通过多种方式杀死细菌,而不易使目标细菌产生耐药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更多的新型细菌素将被发现。但传统的细菌素分离纯化方法耗时长,不确定性高。并且由于细菌素种类繁多,性质差异明显,因此并没有固定的纯化方式,使得获得细菌素的成本较高。所以新型细菌素的发现已从传统的活性筛选方式转变为基因组数据分析的方式,以消除遗漏的隐患,使科研人员可以更有效、更方便地大规模挖掘细菌素。四川泡菜是中国传统食品,特别是在川渝地区被广泛食用。本研究中所使用的鼠李糖乳杆菌LS-8是从中国传统四川泡菜中分离得到的,之前的研究确定了其胞外分泌蛋白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因此将该菌株作为此次研究的重点。本试验通过将基因组和多肽组信息进行整合,在遗传水平上挖掘潜在的细菌素,并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进行异源表达。随后对选定的细菌素进行稳定性及抑菌机制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结果如下:(1)鼠李糖乳杆菌LS-8的生长在模拟口腔消化和胃消化的环境中受到抑制,在小肠消化环境中不受影响,说明该菌株对α-淀粉酶、酸性环境和胃蛋白酶敏感,但对胰蛋白酶和胆盐不敏感。通过硫酸铵饱和度和吸附解吸p H的优化得到抑菌蛋白最佳提取条件(90%饱和度的硫酸铵,吸附p H为5.85,解吸p H为1.95),并制备蛋白粗样进行质谱检测。经过四个数据库的比对后共匹配到215个无重复的多肽序列,其中使用APD3(抗菌肽数据库)鉴定出25个多肽序列,有21个来源于硫酸铵沉淀法所得蛋白,4个来源于p H吸附解吸法。(2)提取鼠李糖乳杆菌LS-8的基因组DNA,并在Illumina Novaseq平台测序,通过对开放阅读框的功能注释,对蛋白、脂质和糖类水解及利用的分析,对物种进化的研究得出结论:鼠李糖乳杆菌LS-8基因组中有2835个蛋白编码基因,GO(Gene Ontology)注释显示50.04%的基因为三大分类中的生物过程分类,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注释显示有96.86%的基因参与了代谢通路,但还有37.21%的蛋白编码基因未得到COG(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s of proteins)功能注释。另外,鼠李糖乳杆菌LS-8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广泛、细胞代谢活跃、环境适应力强。通过对鼠李糖乳杆菌物种进化情况分析可知,其基因组遗传稳定,突变重组的基因少,未发生大规模插入、缺失和倒位等现象。(3)通过anti SMASH和BAGEL4挖掘软件对鼠李糖乳杆菌LS-8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发现了5个与细菌素相关的基因簇。随后将未标注功能的多肽序列与基因组比对,挖掘出16个潜在细菌素序列。使用Ex PASy对这些序列的理化性质进行预测,序列分子量从7840.41 Da到49323.06 Da不等。除p H4和S75外,其他序列稳定性良好。在使用Prot Scale预测序列亲疏水性时发现S81和S137具有强疏水性。而TMpred预测的穿膜结构显示S68,S81,S109和S137有较强的穿膜能力。所有序列中仅有四个序列存在信号肽。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预测到仅p H25中不含有α螺旋结构。S81和S137中BFP<0的比例最高,说明这两个序列的稳定性较好。(4)使用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系统对16个潜在细菌素序列进行异源表达并制备蛋白粗样。以大肠杆菌ATCC 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为指示菌验证其中14个序列的表达蛋白具有抑菌活性,这些序列分别是p H4、p H23、p H25、p H35、p H45、S7、S58、S68、S75、S79、S81、S93、S109和S137。从中选择p H25、S68、S81和S137四个细菌素作为后期研究的重点,并对它们进行表达条件的优化,最终优化条件分别为0.6 mg/m L Kana,OD600=0.45,116.81μg/m L IPTG;0.8 mg/m L Kana,OD600=0.40,95.32μg/m L IPTG;0.6 mg/m L Kana,OD600=0.35,71.49μg/m L IPTG和0.6 mg/m L Kana,OD600=0.40,95.32μg/m L IPTG。通过对19种革兰氏阴性菌(G-)和10种革兰氏阳性菌(G+)的抑菌试验可知这四个序列具有广谱抑菌性,且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效果好于革兰氏阳性菌。(5)通过透析、阳离子交换色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四个细菌素进行纯化,在液相谱图中收集有抑菌能力的单峰,并冻干浓缩后进行LC-MS/MS鉴定,从多肽片段覆盖度可知抑菌蛋白已成功克隆表达,并得到了较为完整且纯度较高的细菌素蛋白。纯化后四个细菌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和阪崎肠杆菌的MIC范围是5.38到19.84μg/ml。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四个细菌素均为含有不饱和键的蛋白质,其中p H25含有芳香环,S68具有芳基酮,S81的结构中出现了不饱和C=C双键,而S137存在炔烃结构。使用3×MIC的细菌素处理致病菌48 h内菌体无生长迹象,说明四个细菌素都具有强效抑菌甚至杀菌作用。另外,四个细菌素对于表达载体具有自我杀灭能力,其中p H25抑制表达载体生长的能力最差,S137最强。(6)四个细菌素(p H25、S68、S81和S137)对紫外照射及温度变化均不敏感。抑菌能力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不会受到影响,在碱性条件下略有降低,其中S68的活性丧失最为明显。四个细菌素对蛋白酶K、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敏感。3%Na Cl和Fe2+会对p H25的抑菌能力存在影响。S81对Ca2+敏感,而Zn2+、Mn2+、甲醇、丙酮和SDS均会破坏四个细菌素的稳定性。Tween-20和Tween-40会降低p H25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但正丁醇可增强p H25的抑菌效果。p H25对VC敏感,而VE会对S137的稳定性造成影响。S137在各种低温环境下都能展现良好的稳定性。根据稳定性试验结果,可将四个新型细菌素的整体稳定性进行排序:p H25<S68<S81<S137。(7)细菌素在2×MIC下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和阪崎肠杆菌均表现出杀菌作用,且细菌素对于大肠杆菌具有更好的抑菌能力。在32×MIC浓度下,S68和S137分别出现了13.93%和20.37%的溶血率。通过膜电势差、AO/EB荧光染色及DNA泄露试验发现细菌素p H25和S81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膜均具有破坏能力,S68对这两种致病菌的细胞膜完整性无影响,而S137对大肠杆菌无破膜作用,但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膜形成破坏。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结果表明,细菌素p H25会增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使内容物流出引发细胞死亡。S68阻遏了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或细胞质生成或修复,导致细胞死亡。S81可以直接引发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破裂。S137会引起G+菌细胞膜破损,而对G-菌的杀菌机制可能主要发生在胞内。(8)在新鲜牛肉和牛奶中加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菌液及终浓度为2×MIC的细菌素p H25、S68、S81和S137,通过平板计数法观察7 d内食物中致病菌的生长状况,发现p H25和S68对于牛肉中致病菌的抑制效果不显着,但对牛奶中的致病菌有较好的杀菌作用。随后将四个细菌素分别与Nisin(乳酸链球菌素)混合并作用于牛肉及牛奶中,观察到S81+Nisin和S137+Nisin对试验组牛肉中的致病菌展现出明显的联合作用。而将p H25与Nisin一起添加进牛奶中之后,细菌素抑菌能力最弱。
代丽凤,罗理勇,罗江琼,常睿,柳岩,曾亮[10](2020)在《植物苦味物质概况及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文中指出苦味物质分布广泛,种类繁杂。大部分苦味物质存在于植物中,少部分来源于动物,还有一些苦味物质形成于食物加工、老化及变质过程中。植物中的苦味物质主要包括多酚、生物碱、皂甙、无机盐、氨基酸及多肽5类。苦味物质由味蕾感知,经苦味受体将其刺激转化为味觉信号并传输到大脑中枢,形成苦味感受。苦是一种不愉悦的感觉,在滋味调和与生理调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苦味能与其它滋味搭配,使食品风味丰富。在滋味强度较低时,甜味和酸味能增强苦味,鲜味与咸味则抑制苦味;而当滋味强度较高时,甜、酸、鲜、咸对苦味均有抑制作用。苦味物质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可作为添加剂广泛运用于食品工业中,如多酚可作为抗氧化剂及抗菌剂应用于食品保鲜。多肽能增强人体对营养的吸收,可添加于保健食品和营养增补剂中。
二、氨基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氨基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对鹰嘴豆分离蛋白理化和功能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鹰嘴豆蛋白简介 |
1.2.1 鹰嘴豆蛋白的组成 |
1.2.2 鹰嘴豆蛋白的功能特性 |
1.3 蛋白质改性技术 |
1.3.1 超声处理对蛋白结构特性的影响 |
1.3.2 超声处理对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
1.3.3 PH偏移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
1.3.4 热处理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
1.3.5 超声结合pH偏移对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
1.3.6 超声结合热处理对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强度超声对鹰嘴豆分离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鹰嘴豆分离蛋白的提取 |
2.3.2 超声处理 |
2.3.3 溶解度的测定 |
2.3.4 粒径和电位的测定 |
2.3.5 流变的测定 |
2.3.6 乳化性的测定 |
2.3.7 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测定 |
2.3.8 凝胶保水性的测定 |
2.3.9 凝胶破裂力的测定 |
2.3.10 低场核磁的测定 |
2.3.1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3.12 圆二色谱的测定 |
2.3.13 内源荧光的测定 |
2.3.14 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
2.3.15 自由巯基的测定 |
2.3.16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高强度超声对鹰嘴豆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 |
2.4.2 高强度超声对鹰嘴豆蛋白流变性质的影响 |
2.4.3 高强度超声对鹰嘴豆蛋白界面性质的影响 |
2.4.4 高强度超声对鹰嘴豆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
2.4.5 高强度超声对鹰嘴豆蛋白结构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声结合PH偏移处理对鹰嘴豆分离蛋白结构及起泡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鹰嘴豆分离蛋白的制备 |
3.3.2 pH偏移结合超声处理鹰嘴豆分离蛋白 |
3.3.3 溶解度的测定 |
3.3.4 粒径和电位的测定 |
3.3.5 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测定 |
3.3.6 泡沫显微镜的测定 |
3.3.7 界面张力的测定 |
3.3.8 圆二色谱的测定 |
3.3.9 内源荧光的测定 |
3.3.10 自由巯基含量的测定 |
3.3.11 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
3.3.12 原子力显微镜的测定 |
3.3.13 数据分析 |
3.4 结论与分析 |
3.4.1 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 |
3.4.2 泡沫显微镜图 |
3.4.3 粒径和电位 |
3.4.4 界面张力和溶解度 |
3.4.5 鹰嘴豆蛋白结构 |
3.4.6 圆二色谱 |
3.4.7 原子力显微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声结合热处理对鹰嘴豆分离蛋白乳化特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鹰嘴豆蛋白分离蛋白的制备 |
4.3.2 超声结合热处理鹰嘴豆分离蛋白 |
4.3.3 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的测定 |
4.3.4 乳液显微镜 |
4.3.5 乳液粒径电位的测定 |
4.3.6 乳液粒径储藏稳定性的测定 |
4.3.7 乳析指数的测定 |
4.3.8 溶液粒径和电位的测定 |
4.3.9 自由巯基和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
4.3.10 数据分析 |
4.4 结论与分析 |
4.4.1 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 |
4.4.2 乳液显微镜图 |
4.4.3 乳液粒径和电位 |
4.4.4 乳液储藏粒径和乳析指数 |
4.4.5 蛋白溶液粒径和电位 |
4.4.6 蛋白溶液自由巯基和表面疏水性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课题来源 |
致谢 |
(2)酸枣仁蛋白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酸枣仁药材的现代研究进展 |
1.1 化学成分 |
1.1.1 萜类化合物 |
1.1.2 黄酮类化合物 |
1.1.3 生物碱类化合物 |
1.1.4 脂肪酸和挥发油类成分 |
1.1.5 其他成分 |
1.2 酸枣仁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2.1 镇静催眠作用 |
1.2.2 抗抑郁、抗焦虑作用 |
1.2.3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
1.2.4 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
2 植物蛋白的研究进展 |
2.1 植物蛋白的提取 |
2.1.1 碱提酸沉法 |
2.1.2 酶法提取 |
2.1.3 有机溶剂提取法 |
2.1.4 盐溶提取法 |
2.1.5 其他提取方法 |
2.2 植物蛋白的纯化 |
2.2.1 盐析法 |
2.2.2 等电点沉淀法 |
2.2.3 透析法 |
2.2.4 超滤法 |
2.2.5 分子筛层析法 |
2.2.6 离子交换层析法 |
2.3 植物蛋白的理化性质与功能特性研究 |
2.4 植物蛋白的生物活性研究 |
2.4.1 免疫调节作用 |
2.4.2 抗氧化作用 |
2.4.3 降血脂、降血糖作用 |
2.4.4 抗肿瘤作用 |
3 立题依据和技术路线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酸枣仁蛋白的提取工艺研究 |
1 仪器和材料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酸枣仁药材质量检测研究 |
2.1.1 基于2020 版《中国药典》的酸枣仁药材检测 |
2.1.2 基于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方法的酸枣仁药材检测 |
2.2 SZSP提取工艺研究 |
2.2.1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
2.3 SZSP提取率 |
2.4 SZSP等电点的测定 |
2.5 SZSP提取工艺参数优选 |
2.5.1 单因素考察 |
2.5.2 响应面优化SZSP提取试验 |
2.6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酸枣仁药材质量检测结果 |
3.1.1 基于2020 版《中国药典》的检测结果 |
3.1.2 酸枣仁药材鉴别检测研究结果 |
3.2 SZSP的等电点 |
3.3 SZSP单因素考察结果 |
3.3.1 p H值对SZSP提取率的影响 |
3.3.2 提取温度对SZSP提取率的影响 |
3.3.3 提取时间对SZSP提取率的影响 |
3.3.4 料液比对SZSP提取率的影响 |
3.4 响应面试验 |
3.4.1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 |
3.4.2 回归模型建立与方差分析 |
3.4.3 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
3.4.4 SZSP提取率的最佳条件和模型验证 |
4 小结 |
第二章 酸枣仁蛋白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研究 |
1 仪器和材料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酸枣仁和SZSP的营养成分分析 |
2.1.1 凯氏定氮法检测蛋白含量 |
2.1.2 酸枣仁和SZSP水分、灰分和脂肪含量的测定 |
2.2 SZSP氨基酸的测定 |
2.3 SZSP SDS-PAGE电泳测定 |
2.3.1 SDS-PAGE电泳试剂配制 |
2.3.2 SDS-PAGE电泳胶块配制及考马斯亮蓝染色 |
2.3.3 SDS-PAGE电泳胶块配制及糖蛋白染色 |
2.4 SZSP结构光谱检测 |
2.4.1 圆二色谱(CD)检测 |
2.4.2 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检测 |
2.4.3 内源荧光光谱光谱检测 |
2.4.4 紫外吸收光谱检测 |
2.5 SZSP的热稳定性检测 |
2.6 SZSP的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
2.7 SZSP的游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的测定 |
2.8 SZSP的 Zeta电位分析 |
2.9 SZSP溶解度的测定 |
2.10 SZSP持油性和持水性测定 |
2.11 SZSP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测定 |
2.12 SZSP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测定 |
2.13 SZSP最小凝胶浓度检测 |
2.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SZSP的主要化学成分 |
3.2 SZSP的氨基酸组成 |
3.3 SZSP的 SDS-PAGE结果分析 |
3.4 SZSP结构光谱检测结果 |
3.4.1 圆二色谱(CD)检测结果 |
3.4.2 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检测结果 |
3.4.3 内源荧光光谱光谱检测结果 |
3.4.4 紫外吸收光谱检测结果 |
3.5 热稳定性分析结果 |
3.6 表面疏水性检测结果 |
3.7 游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检测结果 |
3.8 Zeta电位分析结果 |
3.9 溶解度检测结果 |
3.10 持水性和持油性检测结果 |
3.11 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检测结果 |
3.12 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检测结果 |
3.13 最小凝胶浓度检测结果 |
4 小结 |
第三章 酸枣仁蛋白的免疫活性研究 |
1 仪器和材料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SZSP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力低下小鼠免疫调节的研究 |
2.1.1 实验室动物给药及分组 |
2.1.2 免疫器官指数检测 |
2.1.3 小鼠血清中免疫因子检测 |
2.1.4 小鼠免疫器官生化分析 |
2.1.5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制备 |
2.1.6 脾淋巴细胞的制备 |
2.1.7 小鼠巨噬细胞分泌NO和细胞因子检测 |
2.1.8 中性红法检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 |
2.1.9 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检测 |
2.1.10 小鼠NK细胞杀伤力检测 |
2.1.11 小鼠血清溶血素检测 |
2.1.12 小鼠免疫器官形态学检测 |
2.1.13 小鼠免疫器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2.2 SZSP对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免疫活性的影响 |
2.2.1 RAW264.7 细胞培养 |
2.2.2 SZSP对 RAW264.7 细胞增值的影响 |
2.2.3 SZSP对 RAW264.7 细胞分泌NO的影响 |
2.2.4 SZSP对 RAW264.7 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量的影响 |
2.2.5 SZSP对 LPS诱导的RAW264.7 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量的影响 |
2.2.6 Western Blot检测 |
2.2.7 SZSP激活MAPK通路诱导巨噬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检测 |
2.2.8 SZSP激活NF-κB通路诱导巨噬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检测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SZSP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力低下小鼠免疫调节结果 |
3.1.1 SZSP对免疫抑制小鼠体重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3.1.2 SZSP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因子分泌的影响 |
3.1.3 SZSP对免疫抑制小鼠LDH、ACP分泌的影响 |
3.1.4 SZSP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的影响 |
3.1.5 SZSP对免疫抑制小鼠原代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和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
3.1.6 SZSP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 |
3.1.7 SZSP对免疫抑制小鼠NK细胞杀伤力的影响 |
3.1.8 SZSP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器官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
3.1.9 SZSP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器官CD4~+和CD8~+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
3.2 SZSP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活性的影响 |
3.2.1 SZSP对 RAW264.7 细胞增殖的影响 |
3.2.2 SZSP对 RAW264.7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 |
3.2.3 SZSP对 RAW264.7细胞分泌NO、IL-6和TNF-α的影响 |
3.2.4 SZSP对 RAW264.7 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
3.2.5 SZSP对 LPS诱导的RAW264.7 细胞分泌NO、IL-6和TNF-α的影响 |
3.2.6 SZSP对 MAPK通路调节免疫活性的研究 |
3.2.7 SZSP对 NF-κB通路调节免疫活性的研究 |
4 小结 |
第四章 酸枣仁蛋白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研究 |
1 仪器和材料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预处理 |
2.2 凝胶柱预处理 |
2.2.1 葡聚糖凝胶(Sephadex)G-50 预处理、装柱与平衡 |
2.2.2 DEAE-Sepharose Fast Flow装柱与平衡 |
2.3 SZSP的分离纯化 |
2.3.1 第一次Sephadex G-50 层析 |
2.3.2 DEAE-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 |
2.3.3 第二次Sephadex G-50 层析 |
2.4 SDS-PAGE电泳的检测 |
2.5 SZSP组分对RAW264.7、Hela和 Hep G2 细胞活性的影响 |
2.5.1 小鼠RAW264.7 巨噬细胞的培养 |
2.5.2 Hela细胞和Hep G2 细胞的培养 |
2.5.3 CCK-8 法检测细胞活性 |
2.5.4 SZSP纯化组分对LPS诱导的RAW264.7 细胞激活MAPK和 NF-κB信号通路检测 |
2.6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Sephadex G-50 层析 |
3.2 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 |
3.3 第二次Sephadex G50 层析 |
3.4 SDS-PAGE电泳的检测结果 |
3.5 细胞活性检测结果 |
3.5.1 酸枣仁分离纯化蛋白对RAW264.7 细胞活力影响 |
3.5.2 酸枣仁分离纯化蛋白对Hela细胞活力影响 |
3.5.3 酸枣仁分离纯化蛋白对Hep G2 细胞活力影响 |
3.6 S1F2G1 分离蛋白组分对LPS诱导的RAW264.7 细胞MAPK和 NF-κB通路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五章 酸枣仁蛋白酶解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1 仪器和材料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SZSP酶解工艺研究 |
2.1.1 酶解蛋白酶种类的筛选 |
2.1.2 SZSP酶解工艺的参数优选 |
2.1.3 SZSP酶解工艺的确定及工艺验证 |
2.1.4 SZSPH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
2.2 SZSPH对 RAW264.7 细胞免疫调节活性的影响 |
2.2.1 SZSPH对 RAW264.7 细胞活力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
2.2.2 SZSPH对 RAW264.7 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影响 |
2.3 SZSPH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 |
2.3.1 超氧阴离子清除率测定实验 |
2.3.2 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实验 |
2.3.3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2.3.4 ABTS~+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2.4 SZSPH抗疲劳活性研究 |
2.4.1 SZSPH对 C2C12 细胞(小鼠成肌细胞)的活性影响 |
2.4.2 SZSPH对小鼠体内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
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蛋白酶的确定及参数优选 |
3.1.1 酶解蛋白酶的确定 |
3.1.2 SZSP酶解工艺的参数优选结果 |
3.1.3 酶解工艺的验证 |
3.1.4 SZSPH的分子量分布检测结果 |
3.2 SZSPH的 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 |
3.3 SZSPH对 RAW264.7 细胞活力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
3.4 SZSPH对 RAW264.7 细胞内ROS的影响 |
3.5 SZSPH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3.5.1 SZSPH对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的影响 |
3.5.2 SZSPH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
3.5.3 SZSPH对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影响 |
3.5.4 SZSPH对 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影响 |
3.6 SZSPH抗疲劳活性研究 |
3.6.1 SZSPH对 C2C12 细胞的影响 |
3.6.2 SZSPH对运动疲劳小鼠活性的影响 |
4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酪蛋白酸钠基泡沫体系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泡沫 |
1.2 泡沫失稳机理 |
1.2.1 液膜排水 |
1.2.2 气泡聚合 |
1.2.3 气泡歧化 |
1.3 影响泡沫稳定性因素 |
1.3.1 表面张力(γ) |
1.3.2 表面粘度 |
1.3.3 连续相粘度 |
1.3.4 表面张力“修复效应” |
1.3.5 表面相互作用 |
1.3.6 泡沫中气体扩散 |
1.4 蛋白质基泡沫体系 |
1.4.1 蛋白质稳定泡沫体系 |
1.4.2 蛋白质/多糖复合物稳定泡沫体系 |
1.4.3 蛋白质/多酚复合物稳定泡沫体系 |
1.4.4 蛋白质/多酚/多糖复合物稳定泡沫体系 |
1.5 气/液界面表征方法 |
1.5.1 动态界面张力测量 |
1.5.2 界面流变学 |
1.5.3 非线性界面流变学 |
1.5.4 界面微流变学 |
1.6 本课题的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酪蛋白酸钠与单宁酸相互作用的光谱学和热力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浊度和粒径变化 |
2.3.2 内源荧光及同步荧光光谱分析 |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2.3.4 圆二色光谱(CD)分析 |
2.3.5 Na-Cas和TA之间相互作用热力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酪蛋白酸钠/单宁酸复合物体相、界面行为和泡沫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Na-Cas与TA在体相中相互作用 |
3.3.2 Na-Cas/TA复合物的泡沫性质 |
3.3.3 Na-Cas/TA复合物的界面性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酪蛋白酸钠/单宁酸复合物气/液界面吸附机理及其界面分布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泡沫稳定性分析 |
4.3.2 泡沫形态分析 |
4.3.3 气泡界面形态分析 |
4.3.4 Na-Cas/TA复合物的界面吸附动力学和结构重排 |
4.3.5 振幅扫描和频率扫描 |
4.3.6 利萨茹曲线(Lissajous curve) |
4.3.7 吸附层蛋白定量和氨基酸序列分析 |
4.3.8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酪蛋白酸钠和没食子酸相互作用对其界面行为和泡沫性质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浊度、ζ电位以及表面疏水性(H_0)分析 |
5.3.2 荧光淬灭机理分析 |
5.3.3 FTIR光谱分析 |
5.3.4 泡沫性质分析 |
5.3.5 Na-Cas/GA复合物的界面流变性质 |
5.3.6 频率和振幅扫描 |
5.3.7 利萨茹曲线(Lissajous curve)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对酪蛋白酸钠/单宁酸复合物线性和非线性界面扩张流变性质及泡沫性能的影响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6.2.2 实验仪器 |
6.2.3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泡沫性质 |
6.3.2 气泡界面形态 |
6.3.3 动态界面张力和界面扩张流变性质 |
6.3.4 利萨茹曲线(Lissajous curve)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单宁酸和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协同作用对酪蛋白酸钠基复合物泡沫性质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和方法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仪器 |
7.2.3 实验方法 |
7.3 结果和分析 |
7.3.1 Na-Cas/OSA-starch混合物相行为 |
7.3.2 Na-Cas/OSA-starch混合体系与TA的结合 |
7.3.3 复合物在气/液界面吸附、重排分析 |
7.3.4 剪切流变特性 |
7.3.5 泡沫微流变性能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羧甲基纤维素对酪蛋白酸钠/单宁酸复合物界面扩张流变性质及泡沫性质的影响研究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8.2.2 实验仪器 |
8.2.3 实验方法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泡沫性质分析 |
8.3.2 气泡界面形态 |
8.3.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分析 |
8.3.4 界面性质分析 |
8.3.5 振幅扫描 |
8.3.6 频率扫描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高压均质处理改善大豆7S蛋白功能性质与输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注解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大豆7S蛋白概述 |
1.2.1 7S蛋白组成与分子结构 |
1.2.2 大豆7S蛋白的理化性质 |
1.2.3 大豆7S蛋白的功能性质 |
1.2.4 大豆7S蛋白的应用 |
1.3 7S蛋白输送特性的研究现状 |
1.4 高压均质(HPH)改性技术 |
1.5 HPH预处理对蛋白结构与功能性质的影响研究 |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高压均质处理对大豆7S蛋白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利用HPH处理大豆7S蛋白 |
2.3.2 HPH处理大豆7S蛋白(HPH-7S)的结构表征 |
2.3.3 HPH-7S理化性质的测定 |
2.3.4 HPH处理对大豆7S蛋白起泡性的影响 |
2.3.5 HPH处理对大豆7S蛋白乳化性(EAI、ESI)的影响 |
2.3.6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HPH处理对7S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的影响 |
2.4.2 HPH-7S的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 |
2.4.3 HPH-7S的内源荧光光谱 |
2.4.4 HPH-7S的形貌 |
2.4.5 HPH处理对大豆7S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
2.4.6 HPH处理对大豆7S蛋白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2.4.7 HPH处理对大豆7S蛋白热稳定性的影响 |
2.4.8 HPH处理对大豆7S蛋白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
2.4.9 HPH处理对大豆7S蛋白乳化性(EAI、EAI)的影响 |
2.5 小结 |
3 高压均质预处理对大豆7S蛋白稳定的乳液性质的改善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乳液制备 |
3.3.2 乳液的粒径测定 |
3.3.3 乳液的微观结构 |
3.3.4 乳液的絮凝指数测定 |
3.3.5 乳液的贮藏和热稳定性 |
3.3.6 乳液的界面吸附蛋白测定 |
3.3.7 乳液的乳析指数测定 |
3.3.8 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HPH-7S稳定的乳液的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 |
3.4.2 HPH-7S稳定的乳液的形貌 |
3.4.3 HPH-7S稳定的乳液的絮凝指数 |
3.4.4 HPH-7S稳定的乳液的热稳定性 |
3.4.5 HPH-7S稳定的乳液贮藏稳定性 |
3.4.6 HPH-7S稳定的乳液界面吸附蛋白量 |
3.4.7 HPH-7S稳定的乳液的乳析指数 |
3.5 小结 |
4 高压均质处理对大豆7S蛋白输送特性的改善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HPH-7S/CUR纳米颗粒的制备 |
4.3.2 HPH-7S/CUR包埋率、荷载率测定 |
4.3.3 HPH-7S/CUR粒径、Zeta电位测定 |
4.3.4 HPH-7S/CUR的FTIR测定 |
4.3.5 HPH-7S/CUR的内源荧光光谱测定 |
4.3.6 HPH-7S/CUR的pH稳定性测定 |
4.3.7 HPH-7S/CUR的热稳定性测定 |
4.3.8 体外模拟消化实验 |
4.3.9 HPH-7S/CUR抗氧化活性测定 |
4.3.10 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HPH-7S/CUR包埋率、荷载率 |
4.4.2 HPH-7S/CUR的粒径和Zeta电位 |
4.4.3 HPH-7S/CUR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4.4.4 HPH-7S/CUR的内源荧光光谱 |
4.4.5 HPH-7S/CUR的pH稳定性 |
4.4.6 HPH-7S/CUR的热稳定性 |
4.4.7 HPH-7S/CUR的稳定性及生物可及性 |
4.4.8 HPH-7S/CUR的抗氧化活性 |
4.5 小结 |
5 总结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电渗析技术在化学品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渗析技术 |
1.2.1 电渗析器结构 |
1.2.2 离子交换膜 |
1.2.3 普通电渗析发展与应用 |
1.2.4 双极膜电渗析发展与应用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普通电渗析在二甲基砜脱盐提纯中的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电渗析装置 |
2.2.3 实验操作方法 |
2.2.4 分析与计算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操作电压的影响 |
2.3.2 进料MSM浓度的影响 |
2.3.3 电解液盐浓度的影响 |
2.3.4 操作经济性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极膜电渗析在新戊二醇副产物甲酸钠回收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装置 |
3.2.3 实验操作方法 |
3.2.4 分析与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电流密度的影响 |
3.3.2 进料盐浓度的影响 |
3.3.3 操作经济性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极膜电渗析在五氧化二钒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装置 |
4.2.3 分析与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初始操作条件 |
4.3.2 电流密度的影响 |
4.3.3 盐浓度的影响 |
4.3.4 酸盐室体积比的影响 |
4.3.5 样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热聚合卵白蛋白自组装纤维的形成及其稳定乳液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鸡蛋清卵白蛋白概况 |
1.1.1 鸡蛋清卵白蛋白简介 |
1.1.2 卵白蛋白的主要功能特性 |
1.2 蛋白自组装概况 |
1.2.1 自组装机理 |
1.2.2 蛋白自组装的影响因素 |
1.2.3 蛋白自组装的研究进展 |
1.3 蛋白稳定乳液进展 |
1.3.1 乳液简介 |
1.3.2 蛋白质乳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1.3.3 卵白蛋白稳定乳液的研究进展 |
1.3.4 食品级皮克林乳液简介 |
1.4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热聚合卵白蛋白自组装纤维的特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卵白蛋白的提取 |
2.3.2 热聚合自组装蛋白纤维的制备 |
2.3.3 测定方法 |
2.3.4 数据分析 |
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1 不同加热时间对蛋白纤维ThT荧光强度和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2.4.2 不同加热时间对蛋白纤维粒径和Zeta电位的影响 |
2.4.3 不同加热时间对蛋白纤维形态样貌的影响 |
2.4.4 不同加热时间对蛋白纤维热动力学的影响 |
2.4.5 不同加热时间对蛋白纤维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蛋白自组装纤维的结构表征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卵白蛋白的提取 |
3.3.2 热聚合自组装卵白蛋白的制备 |
3.3.3 测定方法 |
3.3.4 数据分析 |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1 蛋白纤维二级结构分析 |
3.4.2 内源荧光分析 |
3.4.3 红外及二阶导分析 |
3.4.4 紫外及二阶导分析 |
3.4.5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聚合自组装纤维稳定Pickering乳液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卵白蛋白的提取 |
4.3.2 热聚合自组装蛋白纤维的制备 |
4.3.3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4.3.4 测定方法 |
4.3.5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蛋白纤维的界面性质 |
4.4.2 蛋白纤维接触角分析 |
4.4.3 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 |
4.4.4 乳液Zeta电位分析 |
4.4.5 蛋白吸附量及界面蛋白浓度 |
4.4.6 乳液微观形态 |
4.4.7 乳液粒径及粒径分布 |
4.4.8 乳液表面张力分析 |
4.4.9 乳液流变学性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蛋白自组装乳液体系的稳定性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仪器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卵白蛋白的提取 |
5.3.2 热聚合自组装蛋白纤维的制备 |
5.3.3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5.3.4 测定方法 |
5.3.5 数据分析 |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1 Zeta电位的变化分析 |
5.4.2 粒径及粒径分布变化分析 |
5.4.3 乳液微观结构的观察 |
5.4.4 界面蛋白吸附量和界面蛋白浓度分析 |
5.4.5 絮凝指数和聚结指数分析 |
5.4.6 脂肪上浮率分析 |
5.4.7 氧化稳定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果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山茶籽粕酶解及其美拉德反应产物风味和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山茶籽粕简述 |
1.2 山茶籽粕蛋白的酶解研究 |
1.3 美拉德反应 |
1.3.1 美拉德反应机理 |
1.3.2 影响反应产物的相关因素 |
1.3.3 美拉德反应与食品品质 |
1.4 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安全性 |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山茶籽粕酶解工艺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2.2.1 山茶籽粕预处理 |
2.2.2 山茶籽粕主要成分测定 |
2.2.3 蛋白酶酶活力的测定 |
2.2.4 水解度的测定 |
2.2.5 蛋白质回收率的测定 |
2.2.6 内切蛋白酶的筛选 |
2.2.7 氨基酸组成测定 |
2.2.8 酶解工艺设计 |
2.2.9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山茶籽粕主要成分 |
2.3.2 不同蛋白酶酶活测定结果 |
2.3.3 单因素试验分析 |
2.3.4 响应面优化分析 |
2.3.5 酶解产物氨基酸组成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糖种类与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关系 |
3.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3.2.1 美拉德反应产物制备 |
3.2.2 褐变程度的测定 |
3.2.3 取代度的测定 |
3.2.4 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
3.2.5 荧光光谱测定 |
3.2.6 FT-IR光谱测定 |
3.2.7 产物的分子量测定 |
3.2.8 游离氨基酸测定 |
3.2.9 GC-MS分析 |
3.2.10 抗氧化分析 |
3.2.11 感官评价 |
3.2.12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褐变程度和紫外吸收光谱 |
3.3.2 取代度与荧光光谱 |
3.3.3 FT-IR光谱 |
3.3.4 感官评价 |
3.3.5 美拉德产物分子量分布 |
3.3.6 美拉德产物中游离氨基酸含量 |
3.3.7 挥发性化合物 |
3.3.8 MRPs的抗氧化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拉德产物的动物亚慢性毒性试验 |
4.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主要试验仪器 |
4.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4.2.1 动物处理 |
4.2.2 血常规 |
4.2.3 血清生化指标 |
4.2.4 脏器系数 |
4.2.5 组织病理学 |
4.2.6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体重变化 |
4.3.2 血常规 |
4.3.3 血清生化指标 |
4.3.4 脏器系数 |
4.3.5 组织病理学检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乳酸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表面活性剂概述 |
1.2 生物表面活性剂种类 |
1.3 生物表面活性剂测定方法 |
1.4 生物表面活性剂制备研究进展 |
1.5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1.5.1 乳化剂 |
1.5.2 抗粘附剂 |
1.5.3 抗菌剂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株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2 技术路线与试验方法 |
2.2.1 技术路线 |
2.2.2 菌株活化 |
2.2.3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初筛 |
2.2.4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复筛 |
2.2.5 菌种鉴定 |
2.2.6 乳酸菌发酵制备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培养基优化试验 |
2.2.7 乳酸菌发酵制备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长因子筛选试验 |
2.2.8 乳酸菌发酵制备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发酵条件优化试验 |
2.2.9 生物表面活性剂分离纯化 |
2.2.10 乳酸菌回收及发酵性能研究 |
2.3 分析检测方法 |
2.3.1 表面张力与SDS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2 pH值和湿重测定 |
2.3.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HPLC-MS) |
2.3.4 薄层层析分析生物表面活性剂成分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3.7 酸度测定 |
2.3.8 扫描电镜 |
2.3.9 乳化性测定 |
2.3.10 抗菌性测定 |
2.3.11 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乳酸菌的筛选及菌种鉴定 |
3.1.1 菌株初筛 |
3.1.2 菌株复筛 |
3.1.3 菌种鉴定及系统发育树分析 |
3.2 嗜热链球菌S73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培养基优化 |
3.2.1 碳源氮源对嗜热链球菌S73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3.2.2 无机盐对嗜热链球菌S73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3.2.3 益生元对嗜热链球菌S73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3.2.4 嗜热链球菌S73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培养基组成主因子筛选 |
3.2.5 嗜热链球菌S73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培养基组成爬坡试验结果分析 |
3.2.6 B-B试验设计优化嗜热链球菌S73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培养基组成及效果分析 |
3.2.7 氨基酸对嗜热链球菌S73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促进效果 |
3.2.8 氨基酸对嗜热链球菌S73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影响PB试验结果 |
3.2.9 氨基酸对嗜热链球菌S73生长及产生物表面活性剂两水平试验 |
3.2.10 氨基酸对嗜热链球菌S73生长及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爬坡试验 |
3.2.11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嗜热链球菌S73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氨基酸组成 |
3.3 嗜热链球菌S73产BS发酵条件优化 |
3.3.1 温度对嗜热链球菌S73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3.3.2 接种量对嗜热链球菌S73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3.3.3 发酵时间对嗜热链球菌S73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分析 |
3.3.4 培养基pH对嗜热链球菌S73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分析 |
3.3.5 CCD试验优化嗜热链球菌S73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条件 |
3.4 生物表面活性剂分离纯化与表征 |
3.4.1 生物表面活性物质薄层层析 |
3.4.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离纯化 |
3.4.3 生物表面活性物质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3.4.4 细胞内外表面活性物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3.5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分析 |
3.5.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性 |
3.5.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CMC |
3.5.3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抗菌性 |
3.6 嗜热链球菌S73外观结构及发酵性能 |
3.6.1 菌粉扫描电镜分析 |
3.6.2 回收的嗜热链球菌菌泥发酵性能分析 |
4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目录 |
(9)鼠李糖乳杆菌LS-8中新型细菌素的挖掘及抑菌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细菌与食品 |
1.1.2 细菌素简介 |
1.1.3 细菌素的特征 |
1.1.4 生物信息学 |
1.1.5 细菌素的异源表达 |
1.1.6 细菌素分离纯化 |
1.1.7 细菌素的应用 |
1.1.8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鼠李糖乳杆菌LS-8的耐受性及胞外蛋白鉴定 |
2.1 试验材料 |
2.1.1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1.2 培养基与主要试剂 |
2.1.3 供试菌株 |
2.2 试验方法 |
2.2.1 体外消化模拟 |
2.2.2 鼠李糖乳杆菌LS-8所产细菌素粗样的制备 |
2.2.3 氨基酸序列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体外口腔、胃肠道消化模拟 |
2.3.2 胞外蛋白的制备 |
2.3.3 LC-MS/MS分析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鼠李糖乳杆菌LS-8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1.1 主要仪器及设备 |
3.1.2 培养基与主要试剂 |
3.1.3 供试菌株 |
3.2 试验方法 |
3.2.1 鼠李糖乳杆菌LS-8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2 全基因组测序 |
3.2.3 比较基因组分析 |
3.2.4 群体进化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鼠李糖乳杆菌LS-8基因组DNA的提取 |
3.3.2 鼠李糖乳杆菌LS-8初步生物信息分析 |
3.3.3 通用功能注释 |
3.3.4 物种进化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鼠李糖乳杆菌LS-8中潜在细菌素的挖掘 |
4.1 试验材料 |
4.1.1 数据库 |
4.2 试验方法 |
4.2.1 细菌素的预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anti SMASH数据库比对结果 |
4.3.2 BAGEL4数据库比对结果 |
4.3.3 抑菌蛋白挖掘 |
4.3.4 结构与性质预测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鼠李糖乳杆菌LS-8中潜在细菌素的异源表达 |
5.1 试验材料 |
5.1.1 主要仪器及设备 |
5.1.2 培养基与主要试剂 |
5.1.4 试验菌株及质粒 |
5.2 试验方法 |
5.2.1 16个潜在细菌素序列的异源表达 |
5.2.2 16个潜在细菌素的抑菌活性 |
5.2.3 细菌素表达条件的优化 |
5.2.4 抑菌谱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16个潜在细菌素序列的克隆 |
5.3.2 16个潜在细菌素抑菌能力的验证 |
5.3.3 4种细菌素表达条件的优化 |
5.3.4 抑菌谱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异源表达细菌素的纯化鉴定 |
6.1 试验材料 |
6.1.1 主要仪器及设备 |
6.1.2 主要溶液的配制 |
6.2 试验方法 |
6.2.1 细菌素的分离纯化 |
6.2.2 细菌素的鉴定 |
6.2.3 细菌素特性研究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细菌素的分离纯化 |
6.3.2 细菌素的鉴定 |
6.3.3 细菌素特性研究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型细菌素稳定性 |
7.1 试验材料 |
7.1.1 主要仪器及设备 |
7.1.2 培养基与主要试剂 |
7.2 试验方法 |
7.2.1 紫外照射对于细菌素稳定性的影响 |
7.2.2 温度对于细菌素稳定性的影响 |
7.2.3 pH对于细菌素稳定性的影响 |
7.2.4 酶处理对于细菌素稳定性的影响 |
7.2.5 盐浓度对于细菌素稳定性的影响 |
7.2.6 金属离子对于细菌素稳定性的影响 |
7.2.7 有机试剂对于细菌素稳定性的影响 |
7.2.8 表面活性剂对于细菌素稳定性的影响 |
7.2.9 食品添加剂对于细菌素稳定性的影响 |
7.2.10 贮藏温度对于细菌素稳定性的影响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紫外照射对于细菌素稳定性的影响 |
7.3.2 温度对于细菌素稳定性的影响 |
7.3.3 pH对于细菌素稳定性的影响 |
7.3.4 酶处理对于细菌素稳定性的影响 |
7.3.5 盐浓度对于细菌素稳定性的影响 |
7.3.6 金属离子对于细菌素稳定性的影响 |
7.3.7 有机试剂对于细菌素稳定性的影响 |
7.3.8 表面活性剂对于细菌素稳定性的影响 |
7.3.9 食品添加剂对于细菌素稳定性的影响 |
7.3.10 贮藏条件对于细菌素稳定性的影响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新型细菌素的性质及抑菌机制研究 |
8.1 试验材料 |
8.1.1 主要仪器及设备 |
8.1.2 培养基与主要试剂 |
8.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8.1.4 试验菌株 |
8.2 试验方法 |
8.2.1 溶血性 |
8.2.2 杀菌曲线 |
8.2.3 生物膜形成的抑制 |
8.2.4 细胞质膜通透性 |
8.2.5 AO/EB双荧光染色 |
8.2.6 DNA释放 |
8.2.7 扫描电镜(SEM) |
8.2.8 透射电镜(TEM)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溶血性 |
8.3.2 杀菌曲线 |
8.3.3 生物膜形成的抑制 |
8.3.4 细胞质膜通透性测定 |
8.3.5 AO/EB双荧光染色 |
8.3.6 DNA释放 |
8.3.7 扫描电镜(SEM) |
8.3.8 透射电镜(TEM) |
8.4 讨论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新型细菌素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
9.1 试验材料 |
9.1.1 主要仪器及设备 |
9.1.2 培养基与主要试剂 |
9.1.3 试验菌株 |
9.2 试验方法 |
9.2.1 四个细菌素对牛肉保鲜的研究 |
9.2.2 四个细菌素对牛奶保鲜的研究 |
9.2.3 新型细菌素与Nisin联合对牛肉保鲜的研究 |
9.2.4 新型细菌素与Nisin联合对牛奶保鲜的研究 |
9.3 结果与分析 |
9.3.1 细菌素作用过程中牛奶及牛肉的感官变化 |
9.3.2 单一细菌素对新鲜牛肉中细菌生长的影响 |
9.3.3 单一细菌素对鲜奶中细菌生长的影响 |
9.3.4 四个细菌素分别与Nisin联合使用对牛肉中细菌生长的影响 |
9.3.5 四个细菌素分别与Nisin联合使用对鲜奶中细菌生长的影响 |
9.4 讨论 |
9.5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植物苦味物质概况及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苦味物质的组成和来源 |
1.1 多酚类 |
1.2 皂甙类 |
1.3 氨基酸及多肽类 |
1.4 生物碱类 |
1.5 无机盐 |
2 食品中苦味的影响因素 |
2.1 影响苦味物质呈苦的因素 |
2.2 苦味与其它滋味的相互作用 |
3 苦味的感知与形成 |
3.1 味觉感受器 |
3.2 苦味受体 |
3.3 苦味信号转导机制 |
3.4 苦味的形成 |
4 苦味物质在食品中的利用 |
4.1 多酚类 |
4.2 多肽类 |
4.3 皂甙类 |
4.4 生物碱类 |
4.5 无机盐类 |
5 苦味物质的开发利用展望 |
四、氨基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对鹰嘴豆分离蛋白理化和功能特性的影响[D]. 王营娟. 郑州轻工业大学, 2021
- [2]酸枣仁蛋白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张红印.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酪蛋白酸钠基泡沫体系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D]. 占福朝.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4]高压均质处理改善大豆7S蛋白功能性质与输送特性研究[D]. 吴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2)
- [5]电渗析技术在化学品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D]. 卫新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热聚合卵白蛋白自组装纤维的形成及其稳定乳液的特性研究[D]. 殷静霖.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7]山茶籽粕酶解及其美拉德反应产物风味和安全性研究[D]. 刘翔.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8]乳酸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D]. 董昱君.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9]鼠李糖乳杆菌LS-8中新型细菌素的挖掘及抑菌机制的研究[D]. 郭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10]植物苦味物质概况及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J]. 代丽凤,罗理勇,罗江琼,常睿,柳岩,曾亮. 中国食品学报, 2020(11)